當前位置:文範網 >

講話致辭 >領導講話稿 >

在全市人才工作會議上的講話3(精選多篇)

在全市人才工作會議上的講話3(精選多篇)

第一篇:在全市人才工作會議上的講話3

在全市人才工作會議上的講話3(精選多篇)

這次全市人才工作會議規模大、規格高,時間雖短,但效果很好。會上,閩旭書記和德新市長從政治和戰略的高度,本着求實創新的原則,就全市人才工作作了重要講話;貴池區、市人民醫院和黃山嶺冶化公司分別從不同側面進行了典型經驗交流。會議主題鮮明、內容豐富,是我市專門就人才工作召開的一次面向未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會。下面,我就會議的落實強調三點意見。一、抓落實,要在統一思想、提高認識上下功夫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思想認識的深度,決定着抓工作落實的力度。會後,各參會人員要及時將此次會議精神向黨委(黨組)進行傳達。要結合學習全國、全省人才工作會議精神,專題學習市委、市政府兩位主要領導的講話和市委、市政府出台的《關於進一步加強人才工作的實施意見》。要聯繫本地、本部門人才工作實際,認真研讀《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人才工作的決定》及省委、省政府的《實施意見》,準確把握中央對做好人才工作的新思想、新論斷和新要求,真正把廣大幹羣的思想認識統一到中央、省委和市委的文件精神上來,統一到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上來,努力在全社會形成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良好風尚。在傳達學習的過程中,各地、各部門要牢牢把握堅持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統領人才工作的這一根本要求,準確理解科學人才觀的深刻內涵,牢固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觀念、“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觀念和“以人為本”的觀念;要牢牢把握人才工作服從服務於經濟社會發展的這一根本目的,堅持“第一要務”與“第一資源”的有機統一,做到人才工作的目標任務圍繞發展來確立,人才工作的措施根據發展來制定,人才工作的成效用發展來檢驗;要牢牢把握實施人才強市戰略這一根本任務,始終掌握人才工作的主動權,着力營造有利於人才強市戰略實施的良好社會環境。二、抓落實,要在整體推進、重點突破上下功夫人才工作是項複雜的系統工程,既有政策層面的,又有工作層面的;既有單項具體的,又有綜合全局的;既有當前急需研究解決的,又有需從長計議、穩步推進的。因此,我們必須立足於整體推進,抓住關鍵環節,實施重點突破。第一,要緊緊抓住人才培養、吸引、用好“三個重要環節”。對池州來説,關鍵是使用好現有人才,盤活存量。各級領導和組織人事部門,要按照何書記、謝市長要求的那樣,有任人唯賢的識才之舉,有海納百川的容才之量,有人盡其才的用才之藝,有求賢若渴的愛才之心。總之,就是要有用人之心、容人之量、用才之膽,要善於發現、使用人才,對人才要用當其時、用其所長、用在合適崗位,切實為人才充分發揮聰明才智創造更為有利的條件,盡最大努力防止本市人才外流。各地黨委、政府必須高度重視人才的培養工作,要緊緊圍繞提高公務員的高效從政能力、企業經營管理者的現代管理能力、專業技術人才的技術創新能力和農技人才的示範推廣能力,完善、落實各類人才的培訓計劃,加快人才的知識更新,改善人才的知識結構。要用活各項優惠政策,狠抓市委、市政府《實施意見》的落實,廣泛招徠所需的人才,促進池州發展。第二,要創新人才工作的“四項機制”。各地、各部門要敢於開拓創新,消除一切不利於人才成長、流動和使用的體制性障礙。要結合幹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斷完善人才的選拔任用機制;要根據德、能、勤、績、廉等要素,以“認可、實績、能力”為主要參照系,細化、量化人才評價的主要指標,建立科學合理的各類人才評價機制;要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則,充分發揮市場在人才資源配置中的基礎作用,打破地域和所有制的舊框框限制,促進人才“柔性流動”,健全完善人才的流動機制;要逐步建立以政府獎勵為導向、用人單位和社會力量獎勵為主體的人才獎勵體系和服務保障措施,創新人才的激勵機制。第三,要重點推進“五支隊伍”建設。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推進省“861”行動計劃池州工程的建設,必須堅持把能力建設作為人才資源開發的主題,把提升人才隊伍的素質作為實施人才強市戰略的首要任務,堅持黨政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高技能人才和農村實用人才“五支隊伍”一起抓,努力形成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各類人才茁壯成長的生動局面。以加強各級領導班子思想政治建設和執政能力建設為核心,全面提升公務員隊伍的整體素質,着力加強黨政人才隊伍建設;通過實施“企業家培養工程”,抓好重點工程和重點行業的人才隊伍培養,抓好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的企業管理人員培訓,不斷加強企業經營管理人才隊伍建設;通過加大經濟技術開發區、市內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和具有一定規模的高新技術企業等人才載體建設,加快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通過實施職業技能振興計劃和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建設,推進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着眼於農村經濟發展實現“一主三化”的戰略佈局(即以民營經濟為主,加快工業化、農業產業化農村城鎮化),通過實施“雙培雙帶”先鋒工程、農村實用人才開發工程和“跨世紀青年農民科技培訓”工程 ,大力加強農村實用技術人才隊伍建設。三、抓落實,要在強化領導、形成合力上下功夫抓好落實,關鍵在領導,關鍵看落實的行動和實際效果。做好新時期的人才工作,是全黨、全社會共同的責任。各級黨委和政府要進一步強化政治意識和責任意識,切實擔負起領導職責,把“黨管人才”的原則真正體現到人才工作的各個方面,落實到人才隊伍建設的各個環節,切實把人才工作擺上重要位置,列入重要議事日程,作為事關全局和長遠的一件大事抓緊抓好。第一,要健全組織機構。各級黨委、政府要根據新形勢下加強人才工作的需要,儘快建立健全人才工作機構,形成黨委統一領導,組織部門牽頭抓總,有關部門各司其職、密切配合,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人才工作新格局。市委已成立全市人才工作領導小組,並明確了各成員單位的工作職責。希望各地也要建立健全人才工作領導機構,設立專門的人才工作辦事機構,加強對人才工作的協調指導。各級黨委組織部門要認真履行牽頭抓總、協調各方的職責,加強對人才工作的政策研究、宏觀指導和組織協調。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等職能部門要各司其職,發揮自身優勢,齊心協力做好工作。各用人單位要發揮主體作用,調動社會各方面力量,形成人才工作的合力。第二,要營造良好的人才環境。對於各級領導幹部來講,重視不重視人才工作,能否善於發現人才、凝聚人才、使用人才,是衡量領導水平和綜合素質的一個重要體現;對於一個地方和單位來説,有沒有一個愛才、惜才、用才的濃厚氛圍,是衡量社會文明程度和有無競爭力的重要尺度。我們常説要優化經濟發展環境,“人才環境”就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方面。因此,各級黨委、政府要注意營造良好的人才環境,在實際工作中注意處理好“三個關係”:一是用人與容人的關係。對人才一定要有寬容的態度,既要高標準嚴要求,又不可求全責備;既要能容人所短、發揮所長,又要能寬容失利、鼓勵成功;既要做到見賢思齊,有舉才之德,又要寬容“鋒芒”、鼓勵自信,有護才之膽。要讓各類人才感受到黨委、政府對他們的重視,感受到社會對他們的理解與支持。切實從感情上、政策機制上和生活服務上,為各類人才創造出“拴心留人”的良好工作和生活條件,使他們工作順心、生活舒心,真心實意地為池州經濟社會發展多作貢獻。二是“四個尊重”與“四個不唯”的關係。要準確理解科學人才觀的深刻內涵,“四個不唯”絕不是與“講學歷、講職稱、講資歷”相對立,不唯不是不講、更不是不要,一定程度上學歷、職稱、資歷正反映一個人的學識、水平、履歷和能力。因此,我們要辯證地對待,把德才兼備與品德、知識、能力、業績作為衡量人才的主要標準統一起來,大膽啟用政治上靠得住,業務上有本事,作風上過得硬,善於合作奉獻、自我要求嚴格的各類優秀幹部,形成正確的用人導向。三是經濟強市與人才強市的關係。人才強市,經濟是基礎;經濟強市,人才是保證。只有加快發展,經濟強市和人才強市才能實現。因此,我們的各項工作都要服從服務於經濟建設,都要落實到加快發展、富民強市上來。正確處理好上述“三個關係”,我們決策就會科學,辦事就會公道,就會加速“優良環境”的形成。同時,我們也要重視輿論宣傳的作用,要宣傳黨和政府關於人才工作的方針政策,總結推廣人才工作的好做法、好經驗,大力宣傳各類人才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的重大作用,努力在全社會形成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濃厚氛圍,不斷把人才工作推向前進。第三,要加強監督考核。各地、各部門要按照閩旭書記和德新市長提出的目標任務和重點工作,抓緊細化分解,落實到單位、落實到具體分管的領導。要把人才工作納入各地、各部門領導班子、領導幹部的目標責任制,把人才工作情況作為評價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的重要依據。市委、市政府的《實施意見》下發後,相關單位要抓緊研究制定具體的實施細則。市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要根據工作職責,加強指導,加強調查研究和督促檢查,及時瞭解掌握各地各部門貫徹落實情況,切實把人才工作的各項政策措施落在實處。

第二篇:在全市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摘要)3

下面,我就落實此次會議精神強調四點意見。一要深入抓好中央一號文件的學習、宣傳、貫徹工作。要把此次會議精神與中央一號文件、省委八號文件精神結合起來,一併學習宣傳。希望參會的同志將市委、市政府兩位主要領導同志的講話精神及時向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彙報,向班子成員進行傳達,認真組織學習,提高認識,把思想統一到中央、省委的文件精神上來,把行動落實到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上來,採取有針對性、切實可行的措施,貫徹好、落實好中央、省委的文件,以及市委、市政府即將出台的實施意見。二要切實抓好當前的春耕生產和糧食生產工作。各地要結合貫徹落實全省早稻工作會議精神,立足本地實際,嚴格執行糧食生產縣(區)長負責制,把糧食工作納入政府目標考核。切實按照省政府提出的“保種植面積、保糧食產量、保市場供給、保糧庫儲備、保農民得實惠”的要求,落實市政府下達的糧食種植任務,把國家鼓勵農民種糧的政策交給農户,把糧食補貼兑現到户,把農業技術服務送到田頭,千方百計地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提高我市糧食生產能力,實現糧食生產恢復性增長,達到增產高產、自給有餘的目標。三要繼續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各地要在抓好糧食生產工作的同時,不斷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加快農業產業化、農村城鎮化進程,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扶持龍頭企業做大做強,培育更多的農村致富帶頭人,激活農村的市場主體,增強他們自主創業、帶領羣眾致富奔小康的能力。四要堅持求真務實,狠抓落實。各級黨委、政府要貫徹科學的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自覺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大力弘揚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要帶着對農民羣眾深厚的感情,狠抓各項政策措施的落實,把政策宣傳給羣眾,把措施落在實處,做到政令統一,確保各項改革措施落實到位、支農資金保障到位、領導精力保障到位,為促進我市農民增收、糧食增產提供體制性和機制性保障。

第三篇:在全市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3

文章來 源

w w

w.5 y k 1根據市委、市政府研究的意見,我講三個問題。

一、二○○二年全市經濟運行情況和主要特點

過去的一年,是我們全面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把國民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繼續推向前進的一年。全市實現國內生產總值702億元,增長12.7%,主要經濟指標完成和超額完成了年度計劃,經濟運行的質量和效益有較大改善。

農業和農村經濟穩步發展。雖然受調減糧食種植面積和遭受嚴重乾旱的雙重影響,糧食總產仍然達到318萬噸。進一步調整了農業結構,經濟作物佔種植業比重和畜牧業佔農業總產值的比重分別比上年提高1.5和1.7個百分點;繼續推動了農業產業化經營,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發展到1100多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49家,帶動全市60%的農户參與產業化經營。認真進行了農村費税改革,農民人均減負率25.2%。加大了科技興農力度,農業科技貢獻率達到45%,無公害農產品種植面積達到100萬畝。

工業改革和結構調整邁出新的步伐。積極推進投資主體多元化,全市有38户國有企業實行戰略性重組,退出國有資產19億元,公司制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得到改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產值468.2億元、增加值135.5億元,分別增長22.3%和16.7%;利税合計42.85億元,利潤總額23.34億元,分別增長23.2%和38.6%;銷售收入過億元的企業達到71家,利税過千萬元的企業達到77家,同比分別增加4家和13家。

外經外貿、高新技術產業和民營經濟快速發展。招商引資實現歷史性突破,引進市外資金65億元,其中外資10181萬美元,比上年翻了一番。我市被省政府授予外經貿工作先進市,進出口總額增長26%,出口增長44.7%。全市新增省以上高新技術企業14家,總計達到61家,高新技術產業總產值佔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10%。完成技術創新項目458項,新產品產值率達到14.8%。全市個體工商户發展到17萬户,私營企業超過一萬家,個體私營企業註冊資金突破100億元,增長68%;個體私營經濟實現税收6.77億元,增長15.3%,佔地方財政收入的25.8%。

投資與消費的拉動作用增強。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26.8億元,增長18.1%,其中技改投資60.9億元,增長34.4%。交通、電力、通訊等一批“十五”重點項目相繼開工建設,市政府確定的46個重點項目和14個城市重點項目建設進展順利。經營城市開始破題,全年實現政府土地收益7.26億元。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6億元,增長11.3%,臨沂批發城實現交易額208.8億元,增長10.1%。旅遊業成為消費新熱點,全年實現旅遊收入31.2億元,增長27.2%。

財政金融運行平穩。全市地方財政收入26.2億元,增長27.4%;財政支出44.8億元,增長12.6%。年末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520.6億元,比年初增加90億元,各項貸款餘額380.1億元,比年初增加67.9億元。

各項社會事業繁榮發展。人民生活繼續得到改善,農民人均純收入2602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636元,分別增長4.7%和13.95%。“兩個確保”和“一個低保”的政策得到落實,社會保險徵繳、擴面、清欠工作取得新的成績,全市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在保人數達到7.1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大力推進政府“提速”,各級政府機關的行政效率和服務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計劃生育、土地管理、環境保護三項基本國策得到較好落實。科技、教育、文化、衞生、體育等各項社會事業都取得了新的進展。

取得這樣的成績,是全市上下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一系列方針政策,在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幾大班子協同配合,團結帶領廣大幹部羣眾開拓創新、拼搏奮進、艱苦創業、埋頭苦幹的結果。這為做好今年的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同時,還應當看到,在經濟總量、人均佔有、經濟結構、外經外貿、農民增收、財政收入、勞動就業等方面,我們與全省先進市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對這些前進中的矛盾和問題,我們必須高度重視,認真加以解決。

二、今年經濟工作的目標任務和總體要求

根據中央、省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今年全市經濟工作要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奮戰三年過千億、打好基礎翻三番”為目標,認真貫徹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實施“四大戰略”和“三個堅持”、“三個關鍵”、“三個亮點”、“六個變化”的經濟工作方針,突出抓好“結構調整、招商引資(更多內容請訪問好範 文網:)、現代物流、改革開放、增加投入、擴大就業”六個重點,優化發展環境,推動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快速健康發展。主要預期目標和工作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3%,其中一、二、三產業分別增長4.5%、14.6%和15%;工作目標力爭增長14%。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以上;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利税分別增長17%、15%;自營出口增長29%;實際利用外資1.5億美元,增長50%,工作目標1.8億美元,增長8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1.5%;地方財政收入增長1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6%;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7‰以內。

實現上述目標,要立足我市實際,切實作好“抓調整、抓載體、抓優勢、抓關鍵、抓環境”這五篇文章。

抓調整。就是要牢牢抓住經濟結構調整這一主線,這是加快發展的首要任務。重點是調整所有制結構,激活民營經濟發展的活力;調整三次產業結構和產業內部結構,發展高增值產業和高附加值產品;調整企業組織結構,培植骨幹企業,優化中小企業。結構調整是牽頭冠總的工程,各級各部門都要把自己的工作放在這個“大盤子”中來策劃和運營,整體推進,持之以恆地抓下去。

抓載體。就是要着力打造承載經濟膨脹的平台,這是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的有效措施。載體建設大到抓城鎮,小到抓項目,可作的文章很多。相對於產業而言,商貿物流業應主要依託市場這個載體,建設現代流通中心;工業經濟要突出抓好園區建設,開闢對外開放和經濟發展的新亮點;農業農村經濟要進一步抓好龍頭企業和生產基地建設,推進農業增長方式的轉變。經濟工作千頭萬緒,抓載體建設就是最佳的切入點。今年市裏將加大對載體建設尤其是園區建設的考核調度,推動這項工作全面深入開展。

抓優勢。就是要集中力量打好自己的優勢仗,形成特色經濟、特色城市。臨沂的優勢很多,比如交通區位優勢、資源優勢、勞動力優勢等,但能在全國、全省爭得一席之地的無疑是商貿流通、民營經濟和水城環境。過去我們通過培育這三大優勢,為臨沂創造了極大的經濟效益和輻射帶動效應。今後,我們要搶得發展的先機,還要進一步發揮這三大優勢,以爭坐全省頭把交椅、爭當全國一流名城的膽識和勇氣,把臨沂建設成更加知名的商城、水城和民營經濟城。

抓關鍵。就是要針對關係臨沂經濟發展的戰略性問題,下大氣力搞上去,當務之急是要加速提升經濟社會外向化、工業化和城市化水平。一個地方綜合經濟實力和市場競爭力強弱,關鍵取決於其外向化、工業化和城市化程度。從經濟發展的規律來看,沒有經濟的外向化就不可能步入新型工業化道路,而沒有高水平的工業化,也就沒有完整意義上的城市化。從我市的現實情況看,儘快提升“三化”水平,既是揚長補短的戰術需要,又是現階段提高綜合競爭力的戰略選擇。我們必須從全局和長遠的高度來看待這個問題,把工作的着力點向推進外向化、工業化和城市化傾斜,爭取經過三、五年努力,我市工業化達到全省平均水平,經濟外向度和城市化水平縮小與全省的差距。

抓環境。就是要把改善發展的軟硬環境作為基礎性工作來抓。真正按照十六大提出的“一切妨礙發展的思想觀念都要堅決衝破,一切束縛發展的做法和規定都要堅決改變,一切影響發展的體制弊端都要堅決革除”。按照市場經濟的內在規律和要求,找準政府的定位,把政府工作的重點轉到管理社會和公共服務上來。努力營造幹事創業的工作環境,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競爭環境,基礎設施完備、服務優質高效的投資環境,生態優美、文明進步的生活環境。

三、突出重點,強化措施,統籌做好今年的各項工作

實現市委提出到2014年翻三番,關鍵是第一番;三年過千億,關鍵是第一年。各級各部門要圍繞實現今年的任務目標,本着能快則快、好中見快的原則,着力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以招商引資和外貿出口為重點,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要繼續把外經外貿作為今年經濟工作的第一亮點來抓,以實施“招商引資年”、“國際市場開拓年”為總抓手,舉全市之力抓開放,努力實現對外經貿工作的新突破。

一是要把招商引資作為外經貿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全市招商引資實際到位內外資金要確保達到80億元,力爭超過100億元。

其中實際利用外資佔全省的份額爭取提高1個百分點。要把招商的主攻方向放在韓、日、港台地區,放在吸引中小城市、中小企業投資和中小項目上。在此基礎上,爭取有國際500強企業和國內100強企業來我市落户。要牢固樹立“臨沂以外都是外”的觀念,堅持外資內資一齊引,尤其要強化對“江南地區”的引資工作。要下更大的氣力抓好開發區的佈局和建設,使其成為吸納力更強的招商引資載體。

要堅持全民招商與專業招商相結合,強化專業招商,發展代理招商,注重實招實引,提高招商效果,加快形成企業為主、市場運作的招商方式。

二是要努力擴大外貿出口。以全市外貿出口額超6億美元為基本要求,着力抓好重點縣區、重點企業的出口創匯,爭取2個縣出口過1億美元,3個縣過5000萬美元;5户企業出口超過2014萬美元,15户企業超過1000萬美元。大力發展加工貿易和民營企業出口,使加工貿易出口額佔全市出口額的比重提高10個百分點,民營企業出口額佔全市的比重提高到25%左右。搞好木業、紡織、機電、農產品、工藝品、中藥材等優勢產品整合,突出抓好紡織、蔬菜、花生、工藝品四大骨幹出口商品,下決心把機電產品出口搞上去。

三是認真實施“走出去”戰略。抓好東方路橋公司、天元集團勞務合作工程的洽談、簽約和實施,搞好市國際公司與日韓的勞務合作,加快勞務輸出基地縣建設。抓好臨棉、新光等境外投資項目的實施,以臨沂批發市場為依託,積極引導經營業户境外興辦小商品批發市場。

四是着力優化開放環境。強化税貿、關貿、銀貿、檢貿協調配合,共同推進“大通關”建設,落實鼓勵出口的“免、抵、退”税政策,為企業提供優質高效服務。要從親商、富商、安商抓起,誠實守信,兑現承諾,及時受理外商投訴,維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二)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推進工業的膨脹、升級。工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和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必須牢固樹立“工業立市”、“工業強市”觀念,加快推進工業化進程。

首先,要進一步深化以產權制度改革為核心的國有企業改革。

採取出售、轉讓、股份制、引進外資等形式,一企一策,推動國有資本有序退出、推動已改制企業調整優化經濟結構。對困難企業,要根據不同情況,採取退二進三、易地再生,主輔分離、盤活有效資產以及對扭虧無望的企業依法破產等形式,加快扭虧解困步伐。對改革相對滯後的流通、外貿企業,要加大推動力度,力爭1-2年內基本完成改革任務。要繼續強化企業上市工作,爭取年內再有二、三家企業在境內外上市,同時做好現有上市公司的再融資工作。要積極穩妥地推進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探索建立“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國有資產運營公司(授權經營公司)-國有及國有控股、參股企業”三個層次的國有資產管理構架,不斷提高國有資產管理的效益和水平。

其次,要大力推進結構調整。產業結構調整,要以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為先導,壯大主導產業,提升傳統產業,培植新興產業,淘汰落後產業。食品行業,要依託金鑼集團等骨幹企業,積極引進國際先進加工技術,搞好農畜產品精深加工;醫藥工業,要以魯南製藥等企業為龍頭,積極利用生物工程進行技術改造,大力開發新產品,在臨沂形成醫藥工業的盆地效應;機械行業要由臨工打頭,重點發展以裝載機、挖掘機、壓路機、拖拉機等產品為主的機械產品;化工行業,要開拓領域,向生物肥料、精細化工等科技含量高的產品發展;建材行業,要通過改造工藝流程、調整品種結構,培育規模經營,提高競爭能力;紡織行業要加快引進先進適用設備、技術和人才,強化後整理,開發最終產品,提高附加值。要進一步調整優化企業規模結構,做強做大優勢企業。今年爭取全市規模以上企業新增150家以上,利税過1000萬元企業達到90家以上,其中利税過億元的企業10家以上。堅持擇優扶強與擇優育小相結合,培植一大批有發展潛力的小企業。加快高新技術產業化步伐,爭取全市省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超過80家,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比去年提高3個百分點。

第三,要加大生產性投入力度。省政府確定今後幾年全省投資率要保持在30%以上,我市要實施趕超戰略,投資率必須高於全省水平,而擴大投資的重點就是工業項目。必須牢固樹立“全黨抓經濟,重點抓工業,關鍵抓投入,首先抓項目”的思想,切實做好項目的篩選論證和儲備工作,做到投產一批、開工一批、儲備一批。特別是對我市長遠發展有重要帶動作用的項目,要明確責任,一刻也不放鬆的靠上做工作。要加快對已確定的25個投資過億元重點項目的實施進度,力爭年內完工投產或基本完成。全年技改投入確保完成75億元,力爭達到80億元。

第四,要加快工業園區建設步伐。按照突出特色、相對集中的原則,每個縣區和重點鄉鎮集中力量建設1-2處工業園區,市裏將組織認定一批市級工業園區,賦予一定的扶持政策。要積極探索園區建設的新路子,提倡用市場手段進行運作,鼓勵本地和外地企業參與或自主辦園區。對正在實施或籌辦園區的金鑼集團、魯南製藥、華盛江泉、臨工集團等,要給予大力支持。

(三)進一步調整優化農業結構,拓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新途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必須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更多地關注農村、關心農民、支持農業。

一是大力調整農業內部結構。要把轉變農業增長方式,發展優質、高產、高效、生態、安全農業作為結構調整的核心,搞好農業的適應性調整和戰略性調整。要以構建糧、經、飼三元經濟結構為基本出發點,大力發展畜牧和林果兩大產業。畜牧業要擴大以奶牛、肉牛為重點的食草畜禽養殖,加大對農業結構調整和農民增收的拉動力。林果業要作為我市的特色產業來抓,加大退耕還林、退耕還果、退耕還牧的力度,爭取五年左右的時間,將25度坡以上的耕地大部分退完。

二是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落實各項扶持政策,着力培植企業、市場、基地三大龍頭,重點抓好銷售收入過5000萬元的國家、省市級龍頭企業,每個縣區都要結合本地特色產業,集中培植1-2傢俱有較強帶動作用的龍頭企業。要促進專業合作社、專業協會等農村經濟合作組織健康發展,積極發展“訂單農業”,提高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加強果品、瓜菜、油料、畜牧、藥材、煙草等10大農產品基地建設,為農業產業化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三是大力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建立和完善農產品質量標準體系、動植物疫病防治體系和農產品質量監測體系,抓緊建立農產品認證、認定和市場準入制度,搞好無公害農產品標準化生產示範工程建設,今年經國家和省級認定的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新增20萬畝。加快農業科技推廣體系、農業科研體系和種子工程建設,加強農業科技示範園區建設。

四是加快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步伐。要進一步完善服務和管理措施,為農民進城務工創造有利條件。要把勞務輸出作為一項產業對待,今年每個縣區至少要有組織地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1萬人以上,市直有關部門輸出3萬人以上,全市力爭轉移15萬人。

五是進一步深化農村各項改革。在依法穩定農村土地承包關係的基礎上,進一步推進土地流轉制度改革;推進林業、小型農田水利設施、農機等產權制度改革;做好農村税費改革的鞏固與完善工作,確保農民負擔降低不反彈。

(四)積極培育和發展現代物流業,加快推進流通現代化步伐。

以創建商貿名城為總體要求,以形成魯南蘇北現代流通中心和京滬高速公路中間地帶的物流配送中心為具體目標,營造我市在現代流通業中的領先優勢。

要切實抓好臨沂批發城的改造和提升。按照省政府確定的現代批發中心的標準和要求,進一步理順管理體制,搞活經營機制,逐步將連鎖經營、現代物流和電子商務等現代流通方式引入批發市場,努力提升其水平和檔次。要集中精力把工貿開發區規劃好、建設好、管理好,力爭5年內使之成為特色鮮明、功能齊全、交易方式先進的商流、物流中心和生產製造基地。

要大力發展連鎖經營和現代物流配送。着力培植一批骨幹連鎖企業,支持其運用商品、商號、經營模式、管理技術等發展特許經營,拓展連鎖經營領域,加快向城郊、鄉鎮、農村擴張步伐,爭取今年連鎖經營總額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達到10%。鼓勵和引導化肥、建材、陶瓷、食品等行業的大型企業發展內部物流配送,支持大型連鎖企業建立自己的配送中心。加強物流資源整合,依託大型工業和流通企業,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搞好全市物流發展規劃,圍繞建設臨沂城區高水平物流園區,大力吸引社會投資,整合存量,優化增量,着力搞好“澳龍國際物流城”、“香江集團中國商貿城”兩大園區的規劃建設。

要大力發展新興服務業。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運作、企業經營、社會參與,加快社區服務、家政服務、中介諮詢、物業管理、金融保險、文化傳媒等新興服務業發展,使之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要大力發展旅遊業。以歷史文化、山水風光、現代休閒為題材,以景點開發為重點,以旅行社為媒介,以宣傳促銷為手段,儘快把旅遊業做強做大。要依託資源優勢,提升旅遊業整體水平,爭取進入國家優秀旅遊城市行列。

(五)加大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力度,打造功能和形象兼備的現代化城市。以建設魯南蘇北區域中心特大城市為目標,堅持高起點規劃、高質量建設、高效能管理、高水平經營,推進城市發展的規模和水平。

第一,要緊緊抓住城市規劃這個龍頭。堅持規劃的先行性和完善性。儘快修訂、調整《城鎮體系規劃》、《城市總體規劃》和《城市綠地系統規劃》。要保證規劃的高起點、高水平,捨得出高資、請高手,放開規劃設計市場,引進競爭機制,努力做到規劃、建設50年以上不落後。要理順規劃管理體制,設立由公務員、專家和社會各界代表組成的城市規劃委員會,負責規劃的審查。要依法強化規劃的管理,規劃一經確定,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能隨意變更。

第二,積極開展創建園林城市工作。力爭用2-4年的時間創建省級園林城市,用6-8年的時間創建國家級園林城市,並以此為突破口,促進城市管理水平的提高。要更加有效地實施城市的綠化、光亮工程和城市環境的綜合整治。要按照兩級政府、三級管理、四級網絡的要求,理順城市管理體制,形成有效的監督、管理機制。經過幾年堅持不懈的努力,建設出一個天藍、地綠、水清、路暢、燈明、城美、人旺、商興的新臨沂、大臨沂。

第三,集中力量抓好重點工程。城區內的工程主要圍繞水城建設、老區改造、新區擴展三個方面來佈局,近期突出抓好濱河大道建設、王羲之故居擴建及其他水、氣、熱、路等城市新建和續建項目。同時,進一步加強交通、通訊、電力等基礎設施建設。完成日東高速公路竹園至曲阜臨沂段,爭取開工建設臨沂至棗莊、青州高速公路,搞好國省道續建及新開工項目建設和縣鄉公路建設。積極配合,加快膠新鐵路臨沂段建設。搞好電廠二期工程擴建、農網二期改造等基礎建設工程。繼續推進信息化工程,建設數字化城市。要抓住中央繼續實施積極財政政策的機遇,搞好基礎設施項目的篩選、論證和提報,爭取更多的項目列入國家和省重點。

第四,做好經營城市文章。政府高度壟斷土地一級市場,所有經營性用地,一律實行招投標拍賣,爭取今年政府土地收益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對城市現有基礎設施,要在政策允許的範圍內,通過產權出讓、經營權轉讓等方式,吸納社會資金進入,實現存量資產的保值、增值、變現。

(六)以政策和服務為拉力,實現民營經濟的跨越式發展。各級要把發展民營經濟作為今後一個時期推動經濟增長、擴大就業、活躍市場、致富羣眾的生力軍,使民營經濟這個“亮點”更亮起來。

一是着力營造民營經濟發展的良好環境。認真落實國民待遇政策,放寬准入領域,降低創業門檻,簡化審批程序,特別要在投融資、税收、土地使用、對外貿易等方面與其它所有制企業一視同仁。

在公有制企業進行股權多元化改造過程中,支持民營資本收購國有企業資產或產權。要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對於進城經營和外地來我市投資興辦民營企業的給予辦理城市户口,創造民營經濟產業聚集和人口聚集的環境。探索建立高標準的市級民營工業園區。

二是大力培植民營骨幹企業。引導具有一定規模的民營企業加快體制創新、科技創新和管理創新,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提高科技素質和管理水平,儘快培植一批“頂天立地”的名人、名企、名牌。

大力支持具有地方特色和風格、產品比較優勢大的中小民營企業加快發展,通過專業化生產,為大企業進行產品配套等方式,做出有競爭力的名、特、優、新產品,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民營企業羣體。

三是切實搞好對民營經濟的服務。要拓寬民營企業融資渠道,金融機構要逐步提高對民營企業的貸款投放比例;積極探索成立中小企業擔保機構,解決好民營企業融資難的問題。要搞好面向民營企業的技術培訓、管理培訓,提高民營企業的技術開發、市場營銷和資本運營能力。

(七)高度重視財政金融工作,確保經濟穩健高效運行。財政金融是經濟工作的保障和核心,必須牢牢抓在手上,精心地研究好、運作好。

一是要加強財源建設。要適應國家所得税收入改革的新形勢,研究培植地方財政收入的税收主體和骨幹税源,加大對税源經濟的扶持力度,鞏固提高增值税及所得税源,發展擴大營業税源,培育壯大特產税源,重視中小税種税源,努力把財政增收的“蛋糕”做大。要在研究放活機制上下功夫,激勵方方面面抓財源建設的積極性;要在國有資本運營上下功夫,增強財源建設的活力;要在縣域經濟的發展上下功夫,夯實財源建設的基礎。

二是堅持依法治税,應收盡收。加強對重點税源的監控和徵收,強化對個體私營企業、外資企業、集貿市場、高收入者、重點行業等環節的税收徵管,堵塞各種跑冒滴漏。特別對各類批發市場,要在不加重業户總體負擔的前提下規範徵收,降費增税。要徹底清理税收優惠政策,按照“收支兩條線”的要求,依法加強行政性收費和基金的徵收。徵足徵齊農業税收。

三是建立規範的財政支出機制。嚴格按照“保工資、保穩定、保法定支出”的順序安排支出,優先保障工資發放,足額安排好社會保障資金和救災資金。加強預算執行,規範財政支出範圍,積極推行部門預算、國庫集中支付和政府採購等新的支出管理方式,探索成立市財政結算中心。

四是加大金融對經濟增長的支持力度。優化信貸結構,擴大信貸規模,集中資金投向優勢企業、優勢產品、重點項目、民營經濟和新的消費熱點。要發揮國有商業銀行的資金主渠道作用,用好儲蓄資金,增加信貸投放,縮小存貸差額,支持地方經濟建設。繼續組織開展好“百萬農户貸款工程”,促進農民增收。強化金融監管,抓好金融安全區建設,提高金融資產質量,確保金融安全穩健運行。

(八)圍繞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加快各項社會事業發展。各個方面的工作都要立足於發展這個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統籌安排,整體推進,形成全市上下搞建設、謀發展的合力。

科技工作,要以企業技術開發中心和科研機構為依託,多種形式開展產學研聯合,大力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把科研機構和科技人才推向市場。同時,加大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力度。優化教育結構,繼續抓好中國小布局調整,鞏固“普九”成果,重點解決高中階段教育“瓶頸”問題;深化教育改革,鼓勵和規範社會力量辦學,完成臨沂大學第一期工程建設任務。搞好以沂水中心醫院影像病房樓為重點的衞生基礎設施建設,提高醫療衞生水平。毫不放鬆地抓好計劃生育工作,建立和完善“依法管理、村民自治、優質服務、政策推動、綜合治理”的工作機制,提高計劃生育工作整體水平。抓好土地管理,保護有限資源。立足建立良好的生態環境,加強植樹造林,建設綠色沂蒙。高度重視安全生產,避免和防止各類重大安全事故的發生。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努力保持社會穩定。

切實解決好羣眾的實際困難。要把改善就業環境和增加就業崗位作為政府的重要任務,立足於發展經濟擴大就業,大力發展民營經濟、中小企業、社區服務,更多地安置勞動力。要加強勞動力市場建設,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促進勞動者自主擇業、靈活就業。要認真貫徹落實扶持就業和再就業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搞好職業培訓、上崗培訓等就業服務,爭取今年全市實現就業、再就業5萬人,努力降低城鎮登記失業率。要繼續全面落實“兩個確保”和“一個低保”政策,擴大城鎮養老、醫療和失業保險等社會保險覆蓋面,強化社會保險費的徵繳和支出管理。做好低保排查工作,做到應保盡保。

要切實解決好睏難羣眾的生產生活問題,確保受災困(本文權屬文祕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請登陸www.網絡查看)難羣眾安全度過春荒。要認真落實各項優撫政策,給予優撫對象應有的關心和照顧。

完成今年各項經濟社會發展的任務目標,各級政府及政府機關和全體公務員擔負着重大責任,我們一定要在市委的領導下,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努力建設服務型政府,努力建設學習型機關,努力建設實幹型公務員隊伍,以“政府提速”為總抓手,營造鼓勵人們幹事創業的社會氛圍,讓能幹事的人、有本事的人放心大膽地幹事業。全市各級各部門都要按照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高舉旗幟,與時俱進;發揚民主,團結統一;艱苦奮鬥,求真務實;清正廉潔,一心為民”的要求,團結一致,奮力拼搏,抓住機遇,乘勢而上,努力開創我市各項工作的新局面。文章來 源

w w

w.5 y k 1

第四篇:在全市人才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同志們:這次全市人才工作會議,主要是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十六大精神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全國、全省人才工作會議精神,分析我市人才工作形勢,全面部署今後一個時期我市人才工作,為“重振大同雄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實現提供堅強的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持。下面根據全國、全省人才工作會議精神,並結合實際,我講三點意見。一、充分認識加強人才工作的重要意義,牢固確立人才工作的戰略地位我們要清醒地看到新時期人才工作和人才隊伍建設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充分認識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的極端重要性和緊迫性,進一步增強做好人才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首先,加強人才工作是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十六大精神的具體體現。進入新世紀新階段,黨中央根據國際國內的變化,提出了人才強國戰備和黨管人才的原則,制定並實施了加強和改進人才工作的一系列方針政策。去年12月全國第一次人才工作會議的召開,標誌着我們黨對人才工作重要性的認識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今年5月23日,胡錦濤總書記主持召開政治局會議,進一步研究和部署了人才工作的問題,為做好新時期我國人才工作指明瞭方向,提出了明確目標和任務。今年7月,省委、省政府召開了人才工作會議,就貫徹落實十六大精神和中央預算人才工作會議精神,加快人才強省建設進行了全面部署。在這樣的形勢下,加強我市的人才工作,就必須按照中央的要求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進一步深刻認識做好人才工作的重要意義,把人才隊伍建設作為一項重大戰略任務抓緊抓好,努力開創我市人才工作的新局面。其次,加強人才工作是應對日益激烈的國際國內人才競爭的必然選擇。人才已經成為一個國家、一個地區加快發展的關鍵因素,人才資源已經成為最重要的戰略資源和綜合國力競爭的焦點。我市作為一個欠發達城市,人才資源還相當匱乏。目前我市在高素質人才的總量、人才結構的合理性、引進人才的競爭力等方面與“跨入全省經濟強市前列”的要求,與發達城市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特別是高層次人才、高新技術人才十分緊缺。對此,我們既要清醒地認識到國際國內人才競爭的嚴峻態勢,更要清醒地看到我市在人才工作上與先進城市的差距,更好發把握人才工作的發展方向,只有愛才才會識才、重才才會聚才、用才才算有才,努力形成在各個領域有強大影響力和競爭力的人才羣體,以人才優勢贏得發展優勢。第三、加強人才工作是實現重振大同雄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根本保證。“一切為了發展,重振大同雄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全市工作的總目標。要實現這一目標,我們必須建立堅強的人才保證。當前,我們正處於加速發展的關鍵時期,搶抓機遇、應對挑戰,需要凝聚並充分發揮各類人才的作用。可以這樣講,要創造一流的城市,首先要創造和吸引一流的人才;要建設“一都、二埠、三地”,首先要建設人才高地;要成為經濟強市,首先要成為人才強市。因此,我們只有把加強人才隊伍建設作為大同實現經濟中跨越式發展的長遠大計,圍繞發展抓人才,以人才的大開發,促進經濟的大發展,才能保證上述目標的實現。二、明確任務,突出重點,為大同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提供堅強的人才保證這次會議明確了我市今後工作一個時期人才工作的總體思路和目標,特別是提出了要建設好五支人才隊伍。圍繞這個總體思路和目標,建設培育好這五支人才隊伍,需要我們做的工作很多,特別是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一)以解放思想為先導,牢固樹立科學的人才觀。必須把解放思想、更新觀念作為人才工作的先導,牢固樹立與時俱進的科學人才觀。一是樹立新的大人才觀。全國人才工作會議明確提出來:“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識和技能,能夠進行創造性勞動,為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做出積極貢獻,都是黨和國家需要的人才。”這是一種新的大人才觀。我們一定要牢固樹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觀念,不唯學歷、職稱、資歷、身份,不拘一格選用人才。二是樹立新的人才戰略觀。必須從戰略上看待人才資源開發問題,把人才隊伍建設放在優先考慮的位置,形成人才資源的資本意識,充分挖掘和合理利用人才資源,營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鼓勵創新和創業的社會氛圍。三是樹立新的人才價值觀。即要堅信人民羣眾是推動歷史前進的根本力量,又要高高度重視人才在促進歷史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切實做到人盡其才、人盡其用、用當其時。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和資本的活力和各類人才的聰明才智競相迸發,以造福社會和人民。四是樹立新的人才使用觀。我們要有全新的、動態的人才意識,在用好現有人才的同時,不失時機地引進和使用好各類人才。這當中特別要樹立“不求為我所有,但求為我所用”的用人觀,積極採取固定用人與流動用人相結合、專職用人才與兼職用人相結合、引進人才與引進智力相結合等方式,廣泛招攬人才,實現人才資源共享。(二)以完善政策為保障,建立引才聚才用才的政策優勢。人才競爭從某種意義上説就是政策的競爭、制度的競爭。因此,市委、市政府根據人才工作新要求和我市實際,在這次會議上下發了進一步加快我市人才隊伍建設方面的規劃和文件,希望各級、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好這些政策,並繼續加大政策的研究力度和創新力度,用有效的政策指導人才工作,以一流的政策吸引一流的人才。一是要不斷研究和完善具有超前性的人才政策。就是要進一步學習借鑑國內外人才方面一些好的政策,及時蒐集信息,加強前瞻性研究,在人才政策競爭上佔得先機,廣納賢才。二是要研究擬定有針對性的人才政策。就是要針對我市的人才狀況,加快建立對國內外人才具有吸引力、適度超前、更加開放靈活的人才政策體系。三是要研究制定有保障性的人才政策。就是要建立有利於人才資源開發的社會保障體系,確保我市經濟和社會發展急需要的人才引得進、留得住、用得好。(三)以改革創新為動力,進一步完善人才工作機制。增強人才工作的活力,關鍵在於機制創新。特別要抓好三個方面:一是建立健全有利於優秀人才脱穎而出、競爭激勵的選拔作用機制。要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進一步推行和完善公開選拔和競爭上崗等制度改革,企業經營管理人才的選拔,實行市場化和職業化的企業管理人才使用制度,專業技術人才的選拔,要緊密結合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大力推行聘用制和崗位管理制度。二是建立健全以能力和業績為導向的人才評價機制。要建立和完善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的幹部政績考核制度和考核標準,健全以工作實際為主要內容的領導幹部年度考核制度。三是建立健全開放有序的人才開發、流動機制。要引導人才合理流動,促進人才合理配置,研究制定各類人才隊伍人才互通的政策措施。要加快形成與國際接軌的、服務配套完善的人才市場體系。(四)以優化環境為着力點,大力營造人才創新創業的良好氛圍。一是努力構建人才創新創業的一流載體。要把人才載體建設作為人才工作的關鍵舉措,下力氣把各類載體做大做強做活。二是努力營造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社會氛圍。三是努力改善人才的工作和生活條件,做到用事業留人、用感情留人、用適當的待遇留人。四是要進一步改進工作作風,提高工作效率,實行限時服務、承諾服務,做到急事急辦、特事特辦,為來同創業的人才開闢“綠色通道”。五是建設吸引人才的良好人居環境。(五)以教育培訓為基礎,全力技術先進人才輩出的科教平台。一是充分發揮高校、科研院所在培養人才中的重要作用。各級、各部門要全力支持大同大學的建設發展,以大同大學建設為紐帶,加大我市高等職業技術教育資源的整合。二是加強產學研聯合,強化科技成果轉化,全力促進潛在的科技資源轉化為現實生產力。要大力強化科技成果的轉化環節,注重培養和引進既能創新又能創業的複合型科技人才,推進產學研相結合,加快發展技術市場的技術服務中介組織,努力把我市科技生產力的潛力更好地釋放出來。三是深化學習型城市建設,建立終身教育體系,提高教育培訓水平。三、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切實加強和改善對人才工作的領導全市各級黨委、政府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黨管人才的原則,加強和改善黨對人才工作的領導,把人才工作和人才隊伍建設擺上重要戰略地位,切實抓緊抓好。(一)加強對人才工作的組織領導。要形成黨委統一領導,組織部門牽頭抓總,有關部門各司其職、密切配合,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人才工作格局,不斷提高人才隊伍建設的組織化程度。(二)建立健全人才工作領導責任制。為加強領導,市委專門成立了人才工作領導組,負責全市人才工作的戰略規劃、政策研究和綜合協調。各縣區也要及時調整和充實相應的領導機構和辦事機構,保證人才工作有效開展。(三)加大對人才工作投入力度。人才工作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必須調動方方面面的積極性,努力構建政府、企業、社會多元化的投資機制,為培養、引進、使用人才提供堅實的資金保證。同志們,在奮力加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中,人才作用日益顯現,人才荼責任重大,人才事業大有可為。讓我們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十六大和全國、全省人才工作會議精神,統一思想,提高認識,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為不斷開創我市人才工作新局面,為實現“重振大同雄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第五篇:在全市人才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這次會議,主要是深入貫徹全國全省人才工作會議精神,總結交流經驗,就落實《濟寧市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xx-2014年)》、做好今後一個時期的人才工作進行部署,動員全市各級大力實施人才強市戰略,努力建設高素質的宏大人才隊伍,為推進科學發展跨越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

一、建設人才強市是決定濟寧未來發展的戰略抉擇

全國全省人才工作會議,就深入貫徹落實黨的xx大和xx屆四中全會精神,進一步做好人才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並制定頒佈了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為我們做好新形勢下的人才工作指明瞭方向。各級各部門要把思想認識高度統一到中央和省委的決策部署上來,用戰略眼光看待人才工作,切實增強做好人才工作、建設人才強市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要深刻認識人才問題的極端重要性。“國以才立,政以才治,業以才興”,人才問題至關重要。xx在全國人才工作會議上強調,人才問題是關係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關鍵問題,人才工作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人才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指標。姜異康書記在全省人才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了建設人才強省的戰略目標和人才優先發展的戰略佈局。這充分表明中央和省委都把人才工作擺到了全局工作的戰略新高度。各級各部門在對全國全省人才工作會議精神的理解把握上,要做到“四個充分認識”:一是充分認識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重要思想,自覺把人才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人才作為科學發展的第一資源,把人才工作作為推動科學發展的基礎性工作來抓;二是充分認識人才發展的總體目標和指導方針,遵循人才工作規律,推進體制機制創新,統籌推進人才事業發展,不斷提高全市人才工作科學化水平;三是充分認識人才優先發展的戰略佈局,堅持人才資源優先開發、人才結構優先調整、人才投資優先保證、人才制度優先創新,切實把人才優先發展的要求具體化、政策化、項目化;四是充分認識黨管人才的根本原則,落實好黨管人才責任,落實好人才培養使用重大政策,落實好人才服務職能,確保中央和省委各項決策部署落到實處。

要清醒認識我市人才隊伍建設的現狀。市委、市政府始終高度重視人才工作,近年來更是擺上突出位置,深入實施科教興市、人才強市戰略,大力推進人力資源開發,取得了顯著成績。人才隊伍規模不斷擴大,全市各類人才總量達到60萬人,人才資源占人力資源的比重不斷提升;人才整體素質逐步提高,主要勞動年齡人口中受過高等教育的佔15%,每萬名勞動力中研發人員達到27人年,高技能人才佔到技能勞動者的24%;人才發展環境日益改善,投入力度持續加大,一些優惠政策得到較好落實,對人才的吸引力不斷增強;人才支撐作用明顯增強,在煤化工、裝備製造、生物醫藥、新材料新能源等領域集聚了一批高端人才,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創新成果,為加快經濟戰略轉型提供了有力支撐。但更要清醒看到我市人才工作與先進地區的差距,與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的差距。主要是人才總量不夠足、層次不夠高,人才密度僅為724人,比全省平均水平少300人,國家級、省級專家人才入選率較低,高技能實用人才嚴重不足;人才結構不夠合理、分佈不夠均勻,大量高層次人才集中在教育衞生等事業單位,企業一線人才匱乏,農業和農村人才偏少,複合型人才、拔尖人才、領軍人物短缺,經濟管理與工程技術人員不足;環境不夠寬鬆、機制不夠完善,存在着優秀人才引進不夠和引進後留不住的問題,人才不足與人才浪費並存,人才潛性閒置和顯性短缺並存;人才的市場化配置程度不夠高,政府人才管理職能還沒有轉變到位,多元化的投入機制還不完善,企業的用人主體作用發揮不夠充分,等等。這些問題,務必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二)統籌推進各類人才隊伍建設。要緊緊圍繞發展需要,以創新型高層次人才、高技能人才為重點,全面加強各類人才隊伍建設。具體來説,就是要打造“六支隊伍”、把好“三個環節”。打造六支隊伍,一要適應做大做強優勢產業、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推進企業發展方式轉變的需要,以提高現代經營管理水平為核心,以優秀企業家和職業經理人為重點,努力造就一批具有國際戰略眼光、市場開拓精神、管理創新能力和社會責任感的優秀企業家和一支高水平的企業經營管理人才隊伍。二要與轉變發展方式、推動經濟戰略轉型相適應,以提高專業水平和自主創新能力為核心,以高層次人才和緊缺人才為重點,打造一支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的專業技術人才隊伍。三要適應加快發展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的需要,以提升職業技能水平為核心,以技師、高級技師培養為重點,形成一支門類齊全、梯次合理、技藝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隊伍,把濟寧建設成為優質勞動力富集地帶。四要適應新農村建設的需要,以提高科技素質、職業技能和經營能力為核心,以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和農村生產經營型人才、技術推廣人才為重點,培育一支服務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數量充足的農村實用人才隊伍。五要適應改善民生、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的需要,以人才培養和崗位開發為基礎,以中高級社會工作人才為重點,努力造就一支職業化、專業化的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六要按照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的要求,以提高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為核心,以鄉科級以上黨政領導人才為重點,建設一支政治堅定、勇於創新、勤政廉潔、求真務實、奮發有為、善於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高素質黨政人才隊伍。把好三個環節,就是圍繞人才引進、培養、使用三個環節出實招、求實效。要樹立“不求所有、不求所在、但求所用”的柔性引才觀,注重人才引進與項目引進相結合、與重大課題攻關相結合、與重點產業發展相結合,做到引進一個人才,推動一個項目,發展一個產業,帶活一個行業。要以能力建設為核心、以社會需求為原則強化人才培養,增強培訓的針對性,重點培養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培養造就各行各業的領軍人物、中堅力量和後備隊伍。要不拘一格用人才,用其所長,容其所短,破除論資排輩的陳舊觀念,克服嫉賢妒能的狹隘心理,對貢獻突出的人才要敢於給“位子”、獎“票子”、發“牌子”,樹立“以實績論英雄,靠貢獻拿報酬,憑本事坐位置”的鮮明導向,促進年輕優秀人才脱穎而出。

(三)大力加強人才平台載體建設。人才能不能引得進、落得下、作用發揮得好,關鍵在於有沒有好的平台載體。近些年,我市在人才平台載體建設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依託高校和企業建立了一批科技創新平台,整體提升了我市吸引和承載人才發展的能力。要在現有工作基礎上,按照“合理佈局、突出重點、適度超前、配套建設”的原則,適應重點產業發展要求,做大做強一批立足區域、面向全省、輻射周邊的高位平台。一是加快技術研發中心建設。依託各類開發區、工業園區和企業,採取政府加企業的模式,鼓勵多方投入,圍繞產業發展振興規劃,重點建設一批支撐自主創新和高端產業發展的產業孵化器、技術研發中心等創新平台,為吸引集聚重點產業和新興產業發展所急需的高端人才智力提供載體。鼓勵和支持企業創建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和院士工作站、博士後工作站,為招才引智搭建平台。二是加快各類科技園區和科研教學機構建設。濟寧高新區要以晉升國家級高新區為契機,加快由產業密集區向技術、人才、知識密集區轉型。所有省級以上開發區都要有高新技術孵化器和高層次人才創業示範園區,着力強化創新功能、孵化功能和人才聚集功能。要加強與國內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爭取國家、省級科研院所和高校在濟寧設立分支機構。要積極促進產業資源和教育資源融合,專業設置與主導產業匹配,努力形成“產業+人才”的發展模式。三是加快推進重點人才工程建設。全市人才發展規劃綱要提出了12項重點人才工程,這是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載體。要以這些重點工程為抓手,集中力量、整合資源,加快培養一批在全市重點領域、行業、產業、學科的領軍人才,帶動全市人才隊伍向高水平發展。各級各部門要科學制定規劃,層層落實任務,精心組織實施,確保各項工程都有相應責任單位、有充足資金保障、有高效載體支撐、有嚴格督導考核,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四)優化人才創新創業政策環境。政策環境是第一環境,政策環境好了,就能夠產生放大效應,帶動形成良好的制度環境、工作環境、生活環境、社會環境。一是始終保持政策的領先優勢。一方面要堅持“人無我有”,敢於創新人才政策,制定出台一些具有前瞻性、開放性的政策措施。另一方面要堅持“人有我優”,對現行的人才政策適時梳理、及時跟進,不斷推進人才政策的提檔升級,構建有利於創新型人才隊伍建設的政策體系。二是注重政策的統籌銜接。要統籌優化投入政策,加大財政對人才發展的投入,確保人才支出增長幅度高於財政經常性收入增長幅度。建立完善人才資金配套和績效考核制度,保障人才發展重點工程、重大項目的實施。積極引導企業加強人才預算、加大人才投入,營造“企業敢投入、投入有成效、成效促發展”的良性循環格局。要統籌優化產業政策,緊密結合新興產業培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等重點工作,突出人才驅動作用,努力實現人才政策與產業政策的有效對接。要統籌優化部門政策,從全市大局出發,加強人才政策與科技、教育等政策的對接,實現人才、科技、教育“三駕馬車”各有側重、互為補充、形成合力。三是切實兑現政策承諾。要暢通政策執行“綠色通道”,對特殊人才實行特殊服務,特事特辦、急事急辦,着力營造良好的服務環境。要確保政策落實,凡是政策明確的優惠待遇,凡是規定可以享受的工作生活照顧,凡是承諾了的服務事項,都要及時不折不扣地兑現,決不可失信於人才。

(五)積極推進人才工作機制創新。培養吸引人才、用好用活人才,關鍵要有科學有效的工作機制,這對推進人才強市建設更具根本性、全局性和長期性。一要建立科學的人才評價機制。按照德才兼備的要求,從規範職位分類和職業標準入手,建立完善以業績為依據,由品德、知識、能力等要素構成的各類人才評價指標體系,克服人才評價中重資歷學歷、輕能力業績的傾向。黨政人才的評價,重在羣眾認可;企業經營管理人才的評價,重在市場和出資人認可;專業技術人才和技能人才的評價,重在社會和業內認可。要制定完善不同層次、不同類型人才的崗位職責規範,完善考核制度,改進考核方法,客觀公正地評價人才。二要建立靈活的用人機制。堅持羣眾公認、注重實效的原則,以擴大民主、加強監督為重點,深化黨政幹部選拔任用制度改革,完善選任制,改進委任制,規範考任制,推行聘任制。以推選聘任制和崗位管理為重點,深化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按照政事職責分開、單位自主用人、個人自主擇業、政府依法監管的要求,完善符合各類事業單位的用人制度。進一步規範按需設崗、競聘上崗、以崗定酬、合同管理等管理環節,逐步做到人員能進能出,職務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要放開眼界,面向海內外,建立健全我市的柔性人才引進、使用、管理機制,更多更好地延攬和用好外地的實用人才。三要建立合理的人才流動機制。加強人才市場建設,發揮市場在人才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進一步消除人才流動中的城鄉、區域、部門、行業、身份、所有制等限制,疏通人才隊伍之間、公有制與非公有制組織之間、不同區域之間的人才流動渠道。規範人才市場中介服務,完善人事爭議仲裁製度。加大對人才市場的調控和監管力度,保障人才、用人單位和人才服務機構的合法權益。四要建立公平的分配激勵機制。實行按崗定酬、按任務定酬、按業績定酬,重實績、重貢獻,向優秀人才和關鍵崗位傾斜,合理確定崗位、績效工資。逐步建立市場機制調節、企業自主分配、職工民主參與、政府監控指導的企業薪酬制度,進一步完善以業績為核心、以貢獻為標尺、以體現人才價值為根本、以維護人才權益為基礎的分配激勵機制,實現精神獎勵與物質獎勵相結合,做到一流人才、一流業績、一流報酬,營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良好氛圍。

三、切實加強對人才工作的領導

各級黨委、政府要把人才工作擺在更加突出位置,切實做到在謀劃發展時考慮人才工作,在制定計劃時考慮人才需求,在研究政策時考慮人才導向,在部署工作時考慮人才措施,確保人才工作的各項目標任務落到實處。

要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各級黨委要認真履行好管宏觀、管政策、管協調、管服務的職責,善於運用戰略思維、開放視野、發展觀點謀劃和推動人才工作,落實人才培養使用的政策措施,抓好重點人才工程,切實把人才優先發展的戰略部署落到實處。各級黨政“一把手”要強化人才工作第一責任人的意識,把人才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建立黨委常委會、政府常務會定期聽取人才工作專項報告制度。要準確把握本地本部門人才需求趨勢,深入研究人才工作的規律特點,真誠與人才交心交友,幫助解決人才工作遇到的困難問題,更好地指導和推動人才工作。要加強人才工作組織建設,按照“編制、職責、人員、工作”四到位的要求,健全人才工作領導機構和工作機構,配備精幹力量,加強實訓培養,確保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推動各項任務落實。

要齊抓共管形成合力。人才工作涉及面廣、系統性強,必須調動各方力量齊抓共管,進一步形成黨委統一領導、組織部門牽頭抓總、有關部門密切配合、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人才工作格局。黨委人才工作領導機構要重點抓好全局性問題調研、綜合性政策論證、跨部門工作統籌,形成統分結合、各方聯動的人才工作協調機制。組織部門要在當好參謀、創新實踐、整合資源、示範引領上下功夫,實現工作重心由管理調配人才向聚集服務人才轉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認真履行職責,着力健全人才服務體系,推動人才隊伍建設。各部門、人民團體、企事業單位和社會中介組織,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和優勢,加強協作配合,齊心協力做好人才工作。

要強化督查嚴格考核。各級各部門要按照市裏的規劃綱要和任務分工方案,結合實際抓緊研究制定本地本部門的人才發展規劃和具體實施計劃,確保責任到位、措施到位、力度到位。要加強對人才規劃綱要分工方案落實情況的督導檢查,對任務不落實、工作進度慢的,要通報批評,責令整改。要建立完善人才工作專項考核辦法,把人才工作目標責任制考核結果納入科學發展綜合考核,所佔比重逐年提升,並作為衡量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領導科學發展能力的重要指標。

同志們,時代呼喚人才,發展需要人才,事業造就人才。全市上下要以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全面落實人才強市建設任務,奮力開創我市人才工作的新局面,為推進濟寧科學發展跨越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nghuazhici/lingdaojiang/3kwj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