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學設計 >

國小數學第三冊《可能性》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國小數學第三冊《可能性》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國小數學第三冊《可能性》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國小數學第三冊《可能性》教學設計 篇一

《可能性》是五年級上冊數學裏的統計與可能性的內容,是一節實踐活動課。是我在本學期“金燭杯”活動的參賽課。現代教學理論認為:數學教學應從學習者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的背景出發,提供給學生充分進行數學實踐活動和交流的機會,使他們真正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思想方法,同時,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在數學教學中,必須重視學生的實踐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親身經歷數學過程,感受數學的力量,促進數學的學習。本課依託新課程理念,注重為學生創設生活情景讓學生從體驗中學習,在體驗中自我建構新知,並從中掌握數學方法。努力為學生創設條件,讓學生主動參與到發現數學知識的過程中。在整個活動中,我的設想是希望課堂上自然地向學生們滲透了科學研究的基本過程,引導學生們要通過猜想——操作——論證去發現一些規律。這節課主要是學生通過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學習數學。根據學生的特點和教材實際,讓學生在猜一猜、想一想、試一試、説一説等情景中玩數學、學數學,親身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

反思本節課,我認為做得比較滿意的地方是:

1、創設合理情景,注重聯繫生活。

實際上整節課只設計了一個與學生生活相關的情景:學校在月底要召開秋季趣味運動會了,為了這次運動會的成功舉辦,老師們正在認真地設計各種遊戲規則,而學生們正在積極地投入到各種比賽活動的練習中,運動會上有各種比賽項目實際上就是學生的學習內容或練習,這樣設計層次清楚,思路清析,環節緊湊,便於教師組織教學,學生也感覺到今天的學習好像是在開“運動會”,在運動會中動腦學習一系列的數學內容,這樣設計,聯繫了生活實際,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自己的身邊,體會到學習數學的價值,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2、“活”用了教材,實現用教材“教”。

在設計與講課中,將教材中的“做一做”與練習中的3道題組合成了兩道練習,置身於兩個情境中“下跳棋”和“老鷹捉小雞”,引起學生的認知衝突,通過對比,發現必須平均分轉盤,必須採用正方體,保證每個面的大小是一樣的,才能使遊戲公平,這樣做突破了教學難點。

3、以學生為主體,突出“生本”教育新理念。

在足球賽活動中創設了遊戲情境,讓學生主動參與做數學實驗拋硬幣,每組拋40次,觀察拋硬幣的結果,發現正面朝上或反面朝上的次數都很接近總次數的二分之一,通過“猜想”,如果繼續拋下去會出現什麼情況?引起學生的好奇心,觀察歷史上的科學家做的拋硬幣的統計表,發現拋得次數越多,正面朝上的次數就越接近反面朝上的次數,讓學生親歷了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在與他人的合作過程中,增強互相幫助,團結協作的精神,同時感受到科學家持之以恆和不畏難的精神。在其他活動項目中,我也注重儘量讓學生自己發現,讓學生説,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4、貫穿情感教育,適時德育滲透。

本節課要讓學生理解只有做到可能性相等,遊戲才公平,在教學中,着重強調:這樣公平嗎?為什麼?培養了學生公正、公平的意識,同時結合摸球遊戲聯繫生活中的中獎,理解摸獎遊戲對於參與者來説是不公平的,教育學生不要參加摸獎,促進學生正直人格的形成。

課講完了,突然沒有了那種緊張和激動,心理上是一種輕鬆和一絲淡淡的遺憾。------心裏總是想着這節課存在的不足:

(1)、挖掘教材不深,活動應“活”起來。

跳棋比賽中應設計成學生喜歡玩的電腦遊戲“飛行棋”的形式,在課堂上真正讓學生玩一次,由理論到實踐,全班學生分為不同的三個隊,由隊代表來參與到活動,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又能夠使課堂氣氛異常活躍,提高學生的學習數學的興趣。

(2)、教師組織教學的能力有待提高。

通過講課發現自己在這次比賽中存在基本功不足的問題,激勵性語言較少,課堂上心裏緊張,不能靈活運用教學語言組織教學,缺乏一種親切、自然、清析流暢的感覺;課中語言點拔不到位(拋硬幣實驗中出現正面朝上的次數與總次數之間有什麼關係),導致在這一環節上用了較多時間引導點拔;還有是對學生出現錯誤狀況後反應不夠敏感(黑球個數是2,藍球是20,黑球出現的可能性不是十分之一)。

國小數學第三冊《可能性》教學設計 篇二

江蘇省高郵實驗國小 毛學羣

教學內容:蘇教版國標本國小數學第三冊p98—99《可能性》;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能過摸球、裝球、轉盤等活動,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發生是確定的,有些事件的發生是不確定的,並能用“一定”、“可能”和“不可能”等詞語描述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獲得初步的概率思想;

2、培養學生初步的判斷和推理能力;

3、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讓學生建立良好的合作學習的態度;

教學重點:讓學生初步體驗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教學難點:有“一定”、“可能”和“不可能”等詞語來描述生活裏的事情;

教具學具:布袋子兩個,透明袋子10個,紅球、白球若干個,籃子6個,大轉盤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師:小朋友,我們先做一個遊戲,什麼(球)?猜球在哪隻手裏?

師:(左手)有不同意見嗎?(右手)你認為呢?

師:你看看,一會兒猜左手,一會猜右手,你們自己都不能確定,那説明,小球有(可能)在……,也有可能……?

二、新授教學

活動一:摸球比賽

師:老師這兒有兩袋球,(1號袋,2號袋)下面進行男女生摸球比賽,摸到黃球多的取勝。各三次機會。第一次,男生,誰來?

師:希望他摸到什麼球?我們一起來“黃球、黃球……”

師:哎呀!可惜!

師:女生,做得真端正,你來!“黃球、黃球……”

師:我宣佈第一次女生贏了。

師:第二次,想來嗎?男生,加油喲!哎!

師:女生,“黃球、黃球……”女生又贏了。

師:還想比嗎?

師:啊!男生的運氣太不好了!

師:女,想再贏嗎?

師:還是女生贏!

師:我宣佈(女生獲勝)

師:男生,有什麼想要説的?你認為呢?女生,有什麼要説的?

師:你們都對袋子裏的球都產生了質疑,想看看嗎?(慢慢抽出袋子)

師:這個袋子裏的球怎樣?(全這個字用得好,都是用得不錯,全部也不錯喲)

師:當袋子裏全是黃球時,我們任意摸一個,會怎樣?你説?你來?你?

師:當袋子裏全是黃球時,我們任意摸一個,一定是黃球。(板書:黃球)

師:剛才男生從這個袋子,摸到黃球了嗎?一次也沒有,要看嗎?(慢慢抽出袋子)

師:他們怎麼沒有摸到黃球呢?和同桌交流一下。誰來説説?(説得不錯)你來?(老師就喜歡你這樣發言,完整)

師:因為袋子裏沒有黃球,我們任意摸一個,不可能摸到黃球。(板書:不可能)所能男生輸了,公平嗎?

師:那麼從這個袋子裏摸一個球,一定摸到黃球嗎?會怎樣?想一想,和同桌商量一下。

師:誰會説?你來?你認為呢?

師:為什麼是可能?這個袋子裏有?也有?所以摸到的可能是?也可能是?

師:我們來試一試。(師摸三次)現在誰還能再説一説從這個袋子裏摸一個球,是什麼情況?因為?(板書:可能)

活動二:選擇

師:摸玩了黃球,我們來摸紅球,有三個袋子,哪個袋子摸到的一定是紅球呢?準備隨堂練習本,寫下袋子的序號。有信心嗎?

師:請選擇。幾號?為什麼?同桌之間相互看一眼,選對的舉手,有錯的起立。

師:接着,哪個袋子摸到的不可能是紅球?請選擇。幾號?原因?選對的坐正,有錯的起立。

師:最後,哪個摸到的可能是紅球?寫序號,同桌交流一下原因。幾號?理由?對嗎?同桌檢查,有錯的起立。

活動三:裝球比賽

師:真棒!迅速收拾好本子,下面我們八小組進行比賽,想奪冠嗎?那就仔細聽老師的要求。遊戲的名子叫“裝球比賽”,小組根據題目先討論,然後把球裝好,裝好後坐正向老師舉手示意。比一比哪組又輕又快!先請組長拿出球和袋子放在中間。

師:第一個要求:裝一袋球,任意摸一個,一定是白球?先討論,再裝!開始!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

師:組長起立,把袋子高高舉起來,其他人抬頭看一下,有不同意見嗎?為什麼只裝白球?組長請坐,把球放好。第一次比賽這三個小組表現得特別棒,其它小組要努力。

師:第二個要求,一起讀一下。看明白了嗎?開始!組長起立,舉起來?為什麼這樣裝?

師:第三個要求,開始!組長!怎麼都是黃球?

活動四:説話小結

師:在這個遊戲裏,每個小組表現得都很出色!其實生活中很多時候我們也經常用到一定、可能、不可能。看!

電腦出示:1、太陽( )從東方升起。

師:這件事是一定。太陽每天都從東方升起。

2、下個星期一( )會下雨。

師:想一想,小組討論一下!對嗎?能填一定嗎?

師:有些事情還沒有發生,我們誰也不知道會怎麼樣?

3、在揚州春天過後( )是冬天。

師:想一想,會填得舉手?

師:為什麼?能把它改成“在揚州春於過後一定是……”一起説。

4、將來,人類( )會登上火星。

師:你也能用一定、可能和不可能説一説你身邊的事情嗎?先和同桌談一談。

三、鞏固練習

大轉盤

師:下面我們接着玩一個遊戲“大轉盤”,(出示:轉盤)。轉盤上有什麼?轉盤轉動時,猜一猜指針會指向哪?可惜,猜錯了!(轉動)

師:誰還想試一試。誰坐得最正呢?恭喜你,猜對了!

師:轉動轉盤,指針會指向哪?誰能準確得説一説。(説得真好)為什麼?還有誰更加肯定的説一説。(語氣更肯定了)

師:我們換一個轉盤來轉一轉。指針會指向哪?猜一猜?肯定嗎?

師:猜一猜?

師:咦!三次全停在紅色,怎麼會這樣?

師:紅色區域大,藍色和黃色區域小,停在紅色區域的可能性大。小朋友真是太聰明瞭,這可是我們以後要學習的知識。

四、總結:

國小數學第三冊《可能性》教學設計 篇三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第104頁。

教學目的:使學生初步體驗在現實世界中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養成認真觀察勤于思考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事件的發生則是不確定的。

教學難點:結合生活實例判斷事件發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

教學用具:撲克牌,不同顏色的乒乓球,兩個紙盒,六個學具盒,幻燈片。

教學實錄:

師:同學們喜歡做遊戲嗎?喜歡玩撲克牌嗎?老師這有四張牌,請認真觀察看好了嗎?(教師把牌翻過來,洗一洗牌)抽出一張你猜這張是什麼牌?

生:紅桃A。

師:你能確定嗎?

生:能確定。

師:其他同學有不同看法嗎?

生 :沒有。

師:一定是紅桃A嗎?

生 :一定

師板書“一定”

師:為什麼説的這麼肯定?

生 :因為剛才老師讓我們看的四張牌都是紅桃A,所以老師無論拿哪張牌都是紅桃A。

師:同意他的説法嗎?

生 :同意。

師:都是認真觀察的好孩子。那我們來看看這張牌到底是不是紅桃A?(實物展示)果然是紅桃A。恭喜你們猜對了。

師:我再拿一張牌這張牌有沒有可能是黑桃A?

生:不可能,因為老師這四張牌都是紅桃A,所以不可能是黑桃A?

師:你能確定嗎?

生 :確定。

師:板書“不可能”,那咱們來看看這是一張什麼牌?果然是一張紅桃A。

師:老師這還有一套牌,(4張不同的A)請你認真觀察,老師把牌翻過去,再洗一洗牌,我抽出一張誰來猜一猜,這是什麼牌?

生 :方片A。

師:你能確定嗎?

生 :不能確定。

師:為什麼?

生 :因為。老師剛才的四張牌是不同的,什麼樣的牌都有,所以就不能確定老師手裏拿的到底是什麼牌。

師:你同意他的説法嗎?

生:同意

師:你來猜一猜,我手裏是一張什麼牌?

生 :紅桃A。

師:確定嗎?

生 :不確定。

師:不確定,應該怎麼説呢?

生 :可能是紅桃A。

師:板書“可能”

師:“一定”“不可能”“可能”是描述事物可能性的三種情況,也就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重點內容,(板書課題:可能性)其中“一定,不可能”是可以確定的,而可能是不確定的。

師:還想玩遊戲嗎?(老師做出非常6+1的手式)認識這個手勢嗎?

生 :非常6+1

師:對,看來同學們非常喜歡這個節目,那麼在非常6+1中有一個非常精彩的環節,誰知道?

生 :砸金蛋

師:對,但老師這沒有金蛋,我這有六個寶盒,分為兩類,一類叫幸運寶盒,一類叫快樂寶盒,幸運寶盒有2個,快樂寶盒有4個,我想找幾個同學到前面來抽寶盒,誰願意來?

師找一名學生到前面來,

師:你想抽到什麼寶盒?

生:快樂寶盒,因為我想得到快樂。

師:你認為你一定能抽到嗎?

生:有可能。

師:為什麼?

生:因為這裏有兩種寶盒,抽到哪種的可能性都有。

師:同學們預測一下,他抽到哪種寶盒的機率最大?

生1:快樂寶盒

生2:幸運寶盒

師:究竟能抽到哪種寶盒呢?答案馬上揭曉。

生抽寶盒交給老師。

師:恭喜你心想事成,選中快樂寶盒,請你面向大家“微笑”一下。

現在剩下的這些寶盒,你認為都是什麼寶盒呢?

生:3個快樂寶盒,2個幸運寶盒。

師:誰願意到前面來繼續選寶盒?

(一生到前面來)

師:猜一猜他能選中哪種寶盒?

生:快樂寶盒。

師:一定是快樂寶盒嗎?

生:不一定,有可能。

生:有可能是幸運寶盒

師:大家為什麼不能確定呢?

生:因為剩下的寶盒既有幸運寶盒又有快樂寶盒所以不能確定。

師:同意他的説法麼?

生:同意。

師:請你選寶盒。

生選後打開。

師:你很幸運,選種幸運寶盒,現在還剩下什麼寶盒?

生:3個快樂寶盒1個幸運寶盒。

師:你能確定嗎?

生:確定,一定是這樣。

師:有不同意見嗎?

生:沒有。

師:誰願意繼續到前面來選寶盒?

(一生到前面來)

師:你認為他能選中哪種寶盒?

生1:有可能選中快樂寶盒。

生2:有可能選中幸運寶盒。

師:選中哪種寶盒的機會大些呢?

生:快樂寶盒。

師:請你選寶盒。

生選寶盒並打開

師:恭喜你選中快樂寶盒,請你面向大家“大笑”

生做大笑動作

師:現在還剩下什麼寶盒?

生:2個快樂寶盒,1個幸運寶盒。

師:觀察仔細繼續找一名學生到前面來。

一生到前面來

師:你認為他能選中哪種寶盒?

生1:有可能選快樂寶盒。

生2:有可能選中幸運寶盒。

師:請你選擇

生選擇並打開。

師:祝賀你,你非常幸運,選中了幸運寶盒。

那麼剩下的寶盒是什麼寶盒呢?

生1:一定是快樂寶盒。

生2:一定是快樂寶盒。

師:同意他們的説法嗎?

生:同意

師:為什麼這麼肯定呢?

生:因為兩個幸運寶盒都被打開,所以剩下的就一定是快樂寶盒。

師:有道理,看來你是一個善於思考,善於觀察的孩子。

(選兩名學生到前面來完成遊戲,分別做出“冷笑”和“哭笑不得”的表情。)

師:看同學們玩得這麼高興老師就在領你們玩一個遊戲,我需要兩個助手,誰願意到前面來,(把這兩名學生的眼睛蒙上)現在請同學們認真看(把一袋黃球放進1號盒子裏,把一袋不同顏色的球放進2號盒子裏),看清楚了嗎?

生 :看清楚了。

師:(解開一名同學的紗巾)我想讓這名同學一定摸出一個黃色的球,請你找出一個你最信任的朋友來告訴你到哪個盒子裏去摸?

生1:到1號盒裏摸。

生 2:到1號盒裏摸。

師:你能確定嗎?

生 2:確定。

師:聽了朋友們的話你來摸摸看。

生摸球展示給大家看

師:果然是黃色的球。再摸摸看,又是一個黃色的球,再摸摸,又是一個黃色的球,那麼我想讓你猜一猜,根據朋友們説的和你剛才摸球的結果,你覺得這1號盒子裏的球有什麼特點?

生 :我想這個盒子裏一定都是黃色的球。

師:為什麼?

生:一定摸出黃色的球,那只有都是黃色的球才能一定摸出黃色的球。

師:真是一個認真思考的孩子。請回吧!

師:這回該輪到你了,我想讓你摸出一個藍色的球,你準備找誰來幫忙告訴你呢?

生:我的朋友。

生1:到2號盒子裏摸,能摸出藍色的球。

師:你能確定嗎?

生1:不能確定。

師:他不能確定你一定能摸出藍色的球,你再找一名同學幫幫你。

生:*同學。

師:好,你來告訴他應該到哪個盒子裏去摸?

生2:還是到2號盒子裏去摸。

師:你能確定他一定摸到藍色球嗎?

生2:不能確定,但有可能摸到藍色球。

師:通過剛才同學的回答你猜猜這個盒子裏的球有什麼特點?

生:這個盒子裏的球顏色不一,但一定有藍色。

師:真是一個聰明的孩子,你來摸摸看。

生摸球。

師:你真幸運,一下就摸到了藍色的球,你再摸摸。

生摸球展示給大家

師:讓其他同學摸一摸。謝謝你的配合,請你回位。

師:現在我想問同學們有沒有可能在一號盒子裏摸出一個藍色的球?

生1:不可能。

生2:不可能。

師:為什麼?

生2:因為在1號盒子裏只有黃色的球,所以不可能摸出一個藍色的球。

師:同意他的説法嗎?

生:同意。

師:我想在2號盒子裏摸出一個紅色的球,你覺得有可能嗎?

生1:不可能

生2:不可能

師:為什麼?

生2:因為在2號盒子裏沒有紅色的球。所以不可能摸出紅色的球。

師:根據剛才咱們做的遊戲,請你按要求塗一塗。拿出題卡。

(生按要求塗題卡)

師請學生説説為什麼這麼塗。

師:剛才我們通過遊戲知道了事情發生時出現的幾種情況,其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發生的事也存在這三種情況,老師選取了日常生活中的幾件事請你用“一定”“不可能”“可能”進行描述,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選取一件事進行研究。(課件展示)

(學生研究後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彙報)

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事件發生可能性的幾種情況“一定”“不可能”“可能”並結合實際對一些事件進行了判斷,判斷的正確與否與我們的觀察力,與我們的知識經驗聯繫的非常緊密,因此,課後同學們要多看書,多積累經驗,在生活中做個有心人。

教學反思:

我的這節課是人教版第五冊的內容《可能性》,主要是讓學生初步感知在我們平時的生活中,事情發生的不確定現象。瞭解有的事情是可能發生的,有些是不可能發生的,還有些是一定發生的。

這節課我想要體現以下幾個特點:

一、體現玩中學的教學思想。

由於學生年齡小,認識事物比較直觀,我就安排非常生動、直觀的教學活動,使學生參與其中,感受樂趣,同時也在學習知識。在這節課中,可以看到整節課學生幾乎一直都是在玩,玩的非常開心,在玩中不斷的發現,不斷的思考。雖然老師沒有更多的講解,但是對知識的理解和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卻都達到了。

二創設情境,讓情境貫穿始終。

在教學中,設計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參與其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十分必要的。

在這節課中,我就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以學生平時喜歡玩的撲克牌導入新課,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緊接着又以平時學生喜歡的電視節目非常6+1中砸金蛋的環節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猜寶盒的活動中體會事件的可能性及可能性的大小,之後又讓學生帶着要求去摸球,進一步鞏固對“一定”“不可能”“可能”的認識。

三注意學以致用的思想。

學有用的數學是新課標的要求,讓學生能把課堂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現實中去,使學生感受到自己所學的知識能夠在現實生活中得到應用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培養孩子自覺學習數學的興趣。因此我又選取了生活中的幾件事讓學生進行判斷。

不足之處:

教學的梯度體現不明顯。第2個遊戲如果放在最後就會更好些,因為設計這個遊戲的目的就是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為下節課學習可能性的大小打下基礎。本節課還有不足之處的是教師,可能是我的經驗有限,應變能力較差,學生表現的那麼好,老師表揚鼓勵的話不到位,沒有一份獎品獎勵給他們,這也是我以後要學習和注意的地方。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xuesheji/1m5dl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