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學設計 >

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教學設計(新版多篇)

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教學設計(新版多篇)

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教學設計(新版多篇)

六年級《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教學設計 篇一

教學目標:

1、會寫5個生字,正確讀寫“誕生、洗澡、機械、玫瑰、逆時針、司空見慣、無獨有偶、見微知著”等詞語。

2、能聯繫上下文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摘抄對自己有啟發的句子。能仿照課文的寫法寫一段話,用具體事實説明一個觀點。

3、理解三個關於科學發現的故事,能從具體事例中正確理解“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的含義。

教學重難點:

1、能從具體事例中正確理解“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的含義。

2、瞭解議論文的形式,學習課文用具體典型事例説明觀點的方法。

第一課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你能説出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嗎?你能回答完整這些名言嗎?世上無難事,——( 只要肯登攀)。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失敗是——成功之母。團結就是——力量。

2、我們剛才交流的這些公式定理、格言都闡明瞭真實的道理,所以我們也把它們稱之為真理。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課文——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1、指名輪讀課文,指導將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3、檢查生字詞的預習。

(1)彙報生字的自學情況。讀生字及組詞。

(2)説一説哪些字書寫時要特別注意?

指導書寫“械” “域”字。“械”的聲旁為“戒”和“域”的聲旁“或”都有“戈”。 “戒”的來歷是雙手拿一把長戈作“防備敵人”。“或”最早的意思為“持戈在邊境巡 邏”。瞭解了他們的來歷,我們就不會寫錯了。書寫時還應注意“戈”的長撇應與裏面的部分相互避讓。

“逆”字是裏面是“前”的上部分,下面是山字帶尾巴。

(3)出示生詞,交流對“逆時針”的理解。齊讀。

洗澡 機械 玫瑰 領域 逆時針

(4)書寫生詞,點評。

三、課堂小結。

第二課時

一、找出觀點,初步理解。

1、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20課,這篇課文和我們以往學過的課文很不一樣,以往我們學過的課文多數是寫人,寫事,寫景,狀物,而這篇課文寫的是作者的觀點。通過熟讀課文,你知道在這篇文章中作者提出了一個什麼觀點?(課件出示第一段。板書:提出觀點)

2、作者在提出這個觀點之後是怎麼解釋這個觀點的?

(1)指名回答,課件出示。

(2)聯繫實際,故事引入,理解詞語“司空見慣”

司空見慣的意思是什麼?生活中哪些事情你們已經司空見慣了?

你們對“司空見慣”的理解是就是習以為常,見怪不怪。有誰想過“司空見慣”這個詞語怎麼來的?為什麼叫“司空”“見慣”呢?

(師講解: “司空”是古代的一個官職,專門工程。相傳唐代司空李紳請卸任的和州刺史、大詩人劉禹錫喝酒。酒席上叫歌妓勸酒,並歌舞助興,極盡奢華。劉禹錫就寫了一首詩,其中有一句是“司空見慣渾閒事,斷盡江南刺史腸”, 意思是你李司空花天酒地,習以為常,可我劉禹錫卻肝腸寸斷,於心不忍。後來就有了“司空見慣”這個成語。)

(3)這裏的“?”和“!”分別表示什麼? (“?”表示對這些司空見慣的現象產生了疑問;“!”表示經過不斷的探索,終於發現了真理。 “!”表示最終找到的真理。把“?”拉直變成“!”的意思就是解決了許多問題,找到了答案,發現了真理。)

(4)但是在表達上有什麼不同?(直觀形象,讓別人印象深刻。)

(5)帶上理解,一起再讀一讀這個語句。

二、學習事例,體會內涵。

1、作者用什麼來證明這是一個真理呢?請你認真默讀課文,嘗試完成表格。

2、這三個事例有相同之處,那就是都是從生活中細小的、司空見慣的現象中找到了真理。你也能舉出這樣的事例嗎?

看來真理就在我們的身邊。老師想問一問,你發現了真理嗎?為什麼我們很多人都不能發現真理,這就説明真理的發現也是有條件的,那麼科學家們憑藉着什麼在這漫漫的科學長途中尋找到真理的呢?

(1)科學家:敏感地發現問題、不斷地追問

你是從透過事例中的語言文字體會到的?

(謝皮羅教授敏鋭地注意到;波義耳立即敏感地意識到;那位奧地利醫生是感到很奇怪,連忙叫醒兒子。這些詞語中可以看出他們都具有敏鋭的觀察力,很善於從小的地方看出大的問題的。)課件出示,指導朗讀。注意讀好“敏感、敏鋭、很奇怪、連忙”等重點詞,讀好一個個問號。

(2)科學家:不斷探索

分別説説你從哪兒看出來的?

(謝皮羅教授緊緊抓住問號不放,進行了反覆的實驗和研究;波義耳呢,對一連串的問題,進行了許多次的實驗;那位奧地利醫生帶着一連串的疑問,以兒子、妻子、鄰居為實驗對象,進行了反覆的觀察實驗。他們都是反覆試驗才得出結論的。)課件出示,抓住“緊緊抓住”、“反覆”、“許多次的實驗”、“反覆的觀察實驗”體會科學家的探索精神。並指導朗讀。

4、所以作者用了三個事例來證明自己的觀點“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又作了一個小結。

(1)課件出示第六自然段。齊讀。

(2) “打破砂鍋問到底”的人是什麼樣的人?(不斷髮問、追根求源、)

(3)文中哪些是“發現”?哪些是“發明”?發現和發明有什麼不同?

(4)對啊!發明是一種創造,而做出重大科學貢獻的創造才稱得上“成就”。發現、發明、創造、成就,這四個詞語表明了科學貢獻的層次和大小。一起再讀一讀這個語句。

三、探究結論,揭示含義

1、經過事例論證,最後得出了一個什麼結論呢?請你讀一讀最後兩個自然段。

2、自由朗讀後,一生讀倒數第二自然段

這一段告訴你,“發現真理”難不難?何以見得?

( “科學並不神祕,真理並不遙遠”,説明要發現真理並不像我們説的那麼難。只要……就,這個句子也説明發現這裏其實不太難。)

3、往下讀!生讀最後一個自然段。

這一段告訴你,“發現真理”容易不容易?為什麼?

(不容易。因為這裏説“見微知著、善於發問並不斷探索的能力,不是憑空產生的”,就是發現真理的能力很難具備的。 “決不是坐等可以等來的”説明發現真理不是那麼容易的,是要付出努力的。“只能給”就是一般的人是不可能發現真理的,是不容易的。)

4、對比這兩段話,你發現了什麼?

(這兩段話的意思是矛盾的,一段説發現這裏並不難,一段説發現真理並不易。)

作者最後下了這樣一個看似自相矛盾的結論,他想幹什麼呀?

(科學發現並不難,也不易,關鍵在於見微知著,善於發問,不斷探索,善於獨立思考,具有鍥而不捨的精神。)

四、點明寫法,隨文練筆。

1、課文學完了,我們來看一看這篇課文在寫法上有什麼特點?

(先開門見山地提出觀點;再用三個事例證明觀點,最後總結全文,重申觀點。這是議論文的基本形式,尤其是用三個具體典型的事例説明觀點的寫作方法,既清楚又明瞭,很有説服力,很值得我們學習。)

2、你能仿照課文的寫法寫一段話,用具體事例説明一個觀點嗎?課件出示小練筆。學生自己動手,按所學方法寫作。

3、全班交流所寫內容,互相評價,強化寫法。

六年級《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教學設計 篇二

【教學目標】

1、會寫5個生字,正確讀寫誕生、洗澡、漩渦、花圃、逆時針、司空見慣、無獨有偶、見微知著、鍥而不捨等詞語。

2、能聯繫上下文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摘抄對自己有啟發的句子。能仿照課文的寫法寫一段話,用具體事實説明一個觀點。

3、理解三個關於科學發現的故事,能從具體事例中正確理解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的含義。

【教學重難點】

1、能聯繫上下文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2、能從具體事例中正確理解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的含義。

【教學準備】

蒐集科學家發明創造的小故事。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發興趣,導入興趣

這節課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位朋友,你們認識他是誰嗎?

(播放課件:牛頓發現萬有引力。)

蘋果的偶然落地引發了牛頓的思索,經過反覆研究,他終於總結出了萬有引力定律。古今中外有很多這樣的科學家,你覺得他們是靠什麼取得了偉大的成就呢?

(善於觀察、善於思考、刻苦鑽研。)

二、直奔重難點,學習第二自然段

1、出示第二自然段,認真讀這段話,你能讀懂這段話的意思嗎?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來。

2、學生質疑,相機解決疑問:

司空見慣是什麼意思?追根求源是什麼意思?這段話中的?指什麼?!指什麼?這段話是什麼意思?

3、科學家們把?拉直變成!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難怪有人説過這樣一句話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板書這句話,齊讀。)

三、學習三個具體事例

1、其實這句話本身就是一個真理,著名科普作家葉永烈為了證明這個觀點,舉了三個真實的事例,指名3~5自然段,思考者具體寫了哪三件事。指名回答。

2、默讀3~5自然段,自學批畫:每個事例中司空見慣的現象是什麼??是什麼?!是什麼?每個科學家是這樣把?拉直變成!的?

⑴ 自學批畫。

⑵ 小組交流討論。

⑶ 全班彙報,教師相機指導朗讀關鍵語句。

3、這三位科學家把?拉直變成!的過程中,你感受到了什麼?指名回答。教師小結:只有善於從細小的司空見慣的現象中發現問題,追根求源,反覆研究才能解決問題,發現真理。所以説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

四、學習第六自然段

洗澡水的漩渦,紫羅蘭的變色,睡覺是的眼珠轉動,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為什麼這幾位科學家能夠從中有所發現,有所創造呢?

1、出示:善於打破沙鍋問到底的人,卻能從中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有所成就。

2、你讀懂這句話的意思了嗎?指名談體會。

3、句中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有所成就能夠調換順序嗎?為什麼?

4、齊讀這句話,用這句話來勉勵自己。

五、總結,導入下節課內容

科學發展史上,像這樣的事豈止三個,還有哪些事例能夠證明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呢?課後蒐集有關故事。這些真實的事例能夠給我們哪些啟示呢?下節課接着學習。

第二課時

一、交流課外蒐集的有關科學故事

二、導入新課,學習最後兩個自然段

1、在科學史上,這麼多這樣的真實事例説明了什麼?能夠給我們哪些啟示呢?自由讀7、8自然段,畫出對自己有啟發的語句,可以在旁邊寫寫自己的感受。

2、自由發表自己的感受,重點理解下面的句子:

⑴ 只要你見微知著,善於發問並不斷探索,那麼,當你解答了若干個問號之後,就能發現真理。

(見微知著是什麼意思?這句話和課文開頭有什麼聯繫?)

⑵ 如果説,科學領域的發現有什麼偶然的機遇的話,那麼這種偶然的機遇只能給那些有準備的人,給那些善於獨立思考的人,給那些具有鍥而不捨精神的人。

(有準備的人指的是什麼樣的人?具有鍥而不捨精神的人是什麼樣的人?)

3、總結:

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就是要敏鋭地發現問題,堅持不懈地思考,深入地解決問題。

三、總結寫法,知識遷移

1、學了這篇課文,你發現課文在寫法上有什麼特點嗎?課文先寫了什麼?後寫了什麼?

(先提出觀點,然後用具體的事實説明道理,最後寫得到的啟示。)

2、以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為例,如果讓你仿照課文的寫法寫一段話來證明這個觀點,你打算怎樣寫?口頭表述,評價。

3、你覺得還有哪些觀點可以用我們熟知的事例來證明?拓寬學生思路。

4、自己確定一個正確的觀點,仿照課文的寫法寫一段話,用具體的事例證明這個觀點。獨立練筆,形成文字。

5、學生在班上交流自己的小練筆,注意正確評價。

六年級《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教學設計 篇三

【學習目標】

1、學會“澡、械”等5個生字,正確書寫“誕生、洗澡、漩渦、花圃、逆時針、司空見慣、無獨有偶、見微知著、鍥而不捨”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摘抄對自身有啟發的語句。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引導同學認識到到凡事多問幾個為什麼的重要性。

4、體會本文語言生動、準確的特色,學習用事實説明道理的寫法。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與本文事例相關的圖片或錄像資料,生字、新詞、重點語句的課件。

2、鼓勵同學通過各種途徑查閲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請同學談談對課題的理解。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課文,看看通過學習,我們會有哪些新的認識和收穫。

二、自主預習,初讀感知

1、自由練習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檢查生字的認讀情況,指導較難寫生字的書寫, 本課5個生字要求會認會寫。

2、再讀課文,劃出不理解的詞語,通過查字、詞典,聯繫上下文,看圖或小組討論等方法解決。

3、指生朗讀課文,檢查是否讀得正確、通順,重點指導較難讀的句子。

4、整體感知課文,理清課文的順序:

⑴ 作者通過這篇文章要説明一個什麼觀點?

⑵ 作者用哪些事例來説明自身的觀點?

⑶ 作者是按什麼順序寫的?

第二課時

一、回顧舊知,導入新課

1、認讀聽寫生字詞。

2、作者通過這篇文章要説明一個什麼觀點?用哪些事例來説明自身的觀點?

3、默讀全文,畫出文中對自身有啟發的句子,反覆朗讀。

二、品讀感悟,全班研討

以第二自然段為線索展開學習,先學習具體事例局部,後學習前後兩局部。

1、出示第二自然段,指生朗讀,就這段內容提出問題。

問題預設:“司空見慣”“追根求源”是什麼意思?細小的、司空見慣的現象指的是什麼?不時發問,都會問什麼?這裏的“?”“!”各指的是什麼?

讓我們帶着這些問題去到文中所舉的三個例子中,去找尋答案。

2、學習第一個事例:

⑴ 自讀第三自然段,找出謝皮羅教授發現的細小的、司空見慣的現象,説説這個現象細小在哪,司空見慣在哪?

⑵ 再讀第三自然段,説説謝皮羅教授問了些什麼問題?

⑶ 再讀第三自然段,交流謝皮羅教授的研究結果。

⑷ 讀第二自然段加深對這段話的理解。

讀書交流的同時設置填寫表格:

人物 發現現象 不時發問 找到真理

謝皮羅教授 洗澡水的漩渦 為什麼總朝逆時針方向旋轉? 旋渦的方向與地球的自轉有關。

3、學習第二個事例:

⑴ 總結學習第一個實例的具體學習步驟。

⑵ 按步驟自主學習第二個事例。

⑶ 全班交流學習體會,在交流時注意以讀為主,讀悟結合,一起填寫上面的表格。

⑷ 讀第二自然段加深對這段話的理解。

4、學習第三個事例:

以自學為主,自身填寫表格,在小組內交流學習體會。

讀第二自然段加深對這段話的理解。

5、學習一、二自然段:

讀一、二自然段,圍繞着課初就這段所提出的問題展開交流,重點研討:這裏的“?”“!”各指的是什麼?作者這樣表達有什麼好處?注意讀悟結合,切忌光談不讀。

6、學習六、七、八自然段:

⑴ 自讀六、七、八自然段。

⑵ 小組交流對自身有啟發的語句。

⑶ 全班重點研討“見微知著”是什麼意思?這句話和課文開頭有什麼聯繫。

三、迴歸整體,總結收穫

1、回讀全文,談談課題的含義。

2、全班同學交流學習收穫,可從文章內容和表達方法等方面談,教師重點強調用具體事實説明道理的寫法。

3、作業:

摘抄對自身有啟發的語句。

小練筆,仿照課文的寫法寫一段話,用具體事實説明一個觀點。

六年級《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教學設計 篇四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讀寫本課“洗澡、機械、逆時針、玫瑰、領域、司空見慣、無獨有偶、見微知著”等詞語。

2、研讀三個關於科學發現的故事,着重從“問號” 、“真理”及“從問號到真理的過程”,正確理解“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的含義。

3、能聯繫上下文,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4、體會作者的寫作特點,學習用事例説明道理的方法,並能仿照課文的寫法,寫一段話。

5、引導學生認識凡事多問幾個為什麼的重要性。

教學重難點

1、理解三個關於科學發現的故事,理解“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的含義。

2、體會並運用課文用事例説明道理的寫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實驗導入

1、課前老師先給大家帶來一個實驗,不過老師有個要求:你們必須用敏鋭的眼睛觀看,用睿智的心靈去傾聽,用聰慧的腦子去思考。

從你們“哇”的一聲中,老師知道你們心中有太多的疑問。(師板書: “?”那誰來?好思考的好孩子,只要善於從細小的、司空見慣的現象中看出問題,不斷髮問,不斷解決疑問,追根求源就一定能找到真理。(板書:真理)正如一句名言説得好:“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

2、今天我們就與作者葉永烈一同走進課文《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也許你們能在課文中找到答案,解決你們心中的疑問。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大家默讀課文,想想本文有寫事嗎?如果有的話,寫了誰的什麼事?

2、檢查預習情況

3、今天我們要學的這篇文章不是記敍文而是一篇——(議論文)作者,為什麼要寫這個事例,就是為了證明一個觀點,讀(課題)。為了證明這個重要觀點,課文寫了哪些事例?那我們按順序來説説都寫了誰的什麼事呢?

4、指名反饋,教師相機板書

他們都善於從細小的、司空見慣的現象中看出問題,不斷髮問,不斷解決疑問,追根求源,最後把“?”拉直變成“!”,找到了真理。(板書:橫線和歎號)

5、這裏的“?”號和“!”號,它們代表的是什麼?“拉直”又指的是什麼樣的一個過程呢? 此時在你的心中也產生了一個大大的問號,那麼我們就來通過學習第一個事例來解決你心中的疑問,把它拉直變為歎號。

三、精讀事例,感受精神

1、(看大屏幕)根據表格,我們看看謝皮羅教授,從普通小事中,看出了什麼問題,他又是如何探索,最後找到了什麼真理?下面同學們自由地,輕聲地讀讀第三自然段,你能從中發現答案的。

2、反饋:

(1)謝皮羅教授從洗澡這件小事中看出了什麼問題?指導朗讀。

每一次都觀察,每次觀察到的情形都是一樣的。謝皮羅教授從普通現象中看出出問題,(隨機板書:看出問題)並且能夠預知現象產生的原因……這就是具有見微知著的能力。為什麼每次觀察的情形都是一樣的呢?在謝皮羅教授心中也產生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2)接下來他又是如何解決這個問號呢?他又是怎樣做的呢?

(3)師幻燈出示這句話,要求:現在你們發揮一下想象,這個謝皮羅是怎樣進行反覆的實驗和研究的,誰説?

謝皮羅在不同地點,不同時間,假設不同情況,進行反覆實驗和研究,其實我們聯繫上下文,知道這句話就是解釋了第二段中哪個詞的意思?追根求源(師隨機板書)

(4)是啊,反覆的實驗和研究之後他終於把 “?”拉直變成“!”找到了真理。(隨機板書:找到了真理)

1962年,他發表論文,提出了自己的見解。誰來讀讀?指名讀課文

(5)通過剛才的學習,你現在明白了第二自然段中的問號和歎號的意思了嗎?

3、謝皮羅把問號變成歎號的過程是艱辛的,你們從他身上感受到了什麼精神呢?(隨機板書:鍥而不捨)

六年級《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教學設計 篇五

一、複習回顧。

1、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一個什麼觀點?

2、作者例舉了哪幾個事例來證明這個觀點?

二、研讀課文,交流感悟。

1、默讀課文3—5自然段,聯繫上下文想一想:作者為什麼選用着三個事例來證明自己的觀點呢?(要求:在讀課文的過程中,把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在書上做好批註,想好後在小組的同學裏交流交流。)

【學法提示】想一想、劃一劃、圈一圈、寫一寫。如:每個事例裏“司空見慣”的現象是什麼?(用——劃,再想想)“?”是什麼?(用~~~~劃,讀一讀、感悟到了什麼?),“!”是什麼?(用雙~~~~劃,讀一讀)科學家是怎樣把“?”拉直變成“!”的?(用……劃,讀一讀、品一品,想一想)

2、誰能大膽地説説自己的想法?(課堂交流,師生點評)

“洗澡水的漩渦”的事例:卻敏鋭地注意到緊緊抓住反覆實驗和研究

“紫羅蘭的變色”的事例:立即敏感地意識到許多實驗

“睡覺時眼珠的轉動”的事例:感到很奇怪帶着一連串的疑問反覆的觀察實驗

3、比一比、讀一讀:

“謝皮羅緊緊抓住這個問題不放,進行了反覆實驗和研究。”

“這一奇怪的現象以及一連串的問題,促使波義耳進行了許多實驗。”

“帶着一連串的疑問,他以兒子、妻子、鄰居為實驗對象,進行了反覆的觀察實驗……”

從這三個事例中你們發現了有什麼共同的地方呢?(善於發現問題,不斷地解決問題,追根求源、鍥而不捨,終於發現了真理。)

這三個事例“都是很平常的事情”,而科學家們把“?”拉直變成了“!”,都發現了真理。因此,科學的發現需要的是——“見微知著+追根求源+鍥而不捨”,有利地説明了——“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

4、齊讀第二自然段。讀後提問:這樣的事例還有很多,你們還能再舉例子嗎?(自由發言,適機點評【牛頓發現萬有引力、魯班發明鋸子、瓦特發明蒸汽機、魏格納蚯蚓發現歐美洲板塊學説、阿基米德發現浮力定律……】

讀到這裏你對“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這句話有什麼新的認識?

三、品讀課文,學習昇華。

1、讀課文最後兩個自然段,説説自己的想法?

2、課文中哪些句子對你深受啟發,讀一讀、想一想、説一説。

3、這兩段對課文有什麼作用呢?

四、總結全文。

1、現在你對課題《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有什麼新的想法嗎?

2、課文學完了大家還有什麼“?”嗎?(學生質疑,教師視時釋疑)

五、作業。

1、摘抄課文中對自己有啟發的句子,並讀一讀、想一想你受到了什麼啟發?

2、仿照課文的寫法寫一段話,用具體事實來説明一個觀點。比如“功夫不負有心人”、“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失敗是成功之母”、“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等等。(打上“△”)

(1)課文説明了一個什麼道理?在課文的哪一個自然段?讀一讀。

(2)找出寫具體事例的段落,大聲地自由地讀出來,然後在小組裏試着用

【板書設計】:

20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

司空見慣“?”————————“!”真理提出問題

洗澡水的漩渦為什麼與地球自轉有關|

紫羅蘭的變色是什麼製成石蕊試紙事例證明

睡覺時眼珠轉動有什麼關係測量做夢次數、長短|

(見微知著)+(追根求源)+(鍥而不捨)總結全文

六年級《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教學設計 篇六

教學目的

1、學會詞語:誕生司空見慣追根求源機械洗澡逆時針無獨有偶玫瑰百思不得其解見微知著領域

2、瞭解課文中寫的三個事例,並能用自己的話説説三個事例的內容。

3、初步瞭解用事例來説明觀點的寫作方法。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導入新課。

1、本單元的主題是什麼?(科學精神)

2、前面兩課告訴我們哪方面的科學精神?(18課:居里夫人堅定執著,為科學做貢獻,為人類做貢獻的精神;19課:中國航天人團結合作、勇於探索、鍥而不捨的精神。)

師:是啊,在前幾篇課文中,我們瞭解和感受了居里夫人、中國航天人身上精神。

這一些科學精神是非常可貴,非常感人的,是值得去學習的。而具有這些科學精神千千萬萬的知名的或者不知名科學家、科技工作者都是值得我們去敬重的。

今天我們學習這個單元的第三篇課文,讓我們繼續瞭解和感受可貴的科學精神,另外,這篇課文在寫法上有一個重要的特點,我們要來學習這種寫法。

3、出示課題《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齊讀課題,問:説説你對課題的理解。

二、自由大聲朗讀課文,自學課文,完成以下任務:

1、讀通讀準課文。

2、自學生字詞語。

3、瞭解課文內容。

三、檢查自學情況。

1、檢查對課文內容的瞭解。

提問:

課文裏講了哪幾個人物?(麻省理工大學教授謝皮羅、英國化學家波義耳、奧地利醫生)課文寫了幾個事例?(三個)

你認為這篇課文的體裁是屬於哪一類?(説理性文章或者議論文)

2、檢查朗讀。指名四個學生分別來讀第一二、和第六、第七、第八自然段。

3、檢查詞語。教師出示詞語。

先讓學生自己讀讀詞語,想想哪幾個詞語比較難理解;指明朗讀詞語;重點理解一些詞語;齊讀詞語。

重點學習詞語:誕生司空見慣追根求源機械洗澡逆時針無獨有偶玫瑰見微知著領域

司空見慣:意思(看得多了,不以為奇),近義詞(習以為常、屢見不鮮),反義詞(絕無僅有、鳳毛麟角)。書上司空見慣的現象指哪些現象?司空見慣還可以跟哪些詞語搭配?(司空見慣的事情)

追根求源:意思(追溯事物發生的根源),近義詞(刨根問底、追本溯源)

機械:械是形聲字,用械組詞。

逆時針:給逆組詞。

無獨有偶:意思(某種少見的情況,偏有類似的出現,配成一對兒),舉例。

見微知著:微、著的意思(隱約、明顯),意思(見到事物的苗頭,就能知道它的實質和發展趨勢。

領域:用域組詞。

四、快速默讀課文。

1、課文講了一個什麼道理?用波浪線畫出相關的句子。

2、課文舉了哪幾個事例?

檢查

1、指名説課文講了一個什麼道理?朗讀第一自然段。

2、課文舉了幾個事例?舉這幾個事例目的是什麼?(為了用事例説明這個道理。)

3、找出課文中寫這三個事例的內容。(3、4、5自然段)

五、初讀三個事例,瞭解三個事例的內容。

下面我們來概括這三個事例主要內容,有一個自然段可以幫助我們來完成這個任務,哪個自然段?(讀讀第二自然段,看看這個自然段寫了哪幾個內容?)

指明三個學生來朗讀課文3、4、5自然段,其他同學再想想,分別講了什麼?

給學生一些時間,可以自己説説,也可以在同桌説或者在小組裏説。

請三個學生站起來説三個事例的內容。

在學生説的基礎上,老師出示三個事例的內容,再讓全班同學讀一讀。

六、默讀課文,理清課文結構。

剛才我們已經説了,這篇課文是説理性的文章,也叫議論文,分哪幾個部分,在課題上邊寫出課文的結構,並且在書上分好段。

檢查討論。着重討論第二自然段和第六自然段。第二和第六自然段也是在證明作者提出的觀點,是三個事例的總起和總結,所以應該分到第二段,

教師板書:提出觀點事例證明總結全文

七、小結。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xuesheji/61476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