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學設計 >

《比的應用》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比的應用》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比的應用》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比的應用》教學設計 篇一

一、本單元的基礎知識

本單元是學生在已經學習了百分數的相關問題,初步理解了百分數的含義,會解決簡單的百分數的問題,掌握了一些解決百分數的基本技巧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

二、本單元的教學內容

P87~99本單元教材內容包括百分數的應用,進一步運用方程解決有關百分數問題。

三、本單元的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幾”或“減少百分之幾”的意義,加深對百分數意義的理解。

2.能利用百分數的`有關知識以及方程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本單元重難點

1.教學重點: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有關百分數的實際問題。

2.教學難點:運用方程解決簡單的百分數問題。

五、學情分析:

本單元的內容是在學生已經正確理解了百分數的意義,瞭解百分數、分數、小數的互化方法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而且在分數混合運算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對“誰比誰多(少)”也有了一定的瞭解,知道如何用畫圖的方法體現出“誰比誰多(少)”的數量關係。而對於解答方法上學生也有類似的運用方程解決問題的經驗,這些都會為他們學習本單元的知識掃清障礙。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

從1997年至今,我國鐵路已經進行了多次大規模提速。有一列火車,原來每小時行駛80千米,提速後,這列火車的速度比原來增加了40﹪。現在這列火車每小時行駛多少千米?

同學們,能自己通過畫圖,分析題意解決這個問題嗎?

二、百分數的應用。

(1)學生獨立畫圖。

(2)展示學生的成果。

(3)教師評價。

3.學生自主解答問題。

4.班內交流。

辦法一:80×40%=32(千米)

80+32=112(千米)

辦法二:80×(1+40%)

=80×1.4

=112(千米)

答:現在這列火車每小時行駛112千米。

三、試一試。

1.生活中的折扣。

遊樂場的套票原來每套30元,六一期間八折優惠,購買一套這樣的套票能省多少元?

2.思考:八折是什麼意思?

※學生自由發表自己的見解。

※教師評價。

※八折就是現價是原價的80%。

3.學生自主解答然後交流。

辦法一:30×80%=24(元)

30-24=6(元)

辦法二:30×(1-80%)

=30×20%

=6(元)

四、練一練。

1.教科書第26頁練一練第1題。

2.教科書第26頁練一練第2題。

3.教科書第26頁練一練第3題。

4.教科書第27頁練一練第6題

提示:“幾成”是什麼意思?

※成數主要用於農業收成

※幾成就是十分之幾。

※一成就是1/10,也就是10%

二成五就是2.5%,也就是25%

3、學生獨立解決問題

五、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板書設計:

方法(一):80×40%=32(千米)方法(二):80×(1+40%)

80+32=112(千米)=80×1.4

=112(千米)

百分數應用題和分數應用題的解題思路與方法是完全一致的。

《比的應用》教學設計 篇二

《平面連桿機構》是中等職業學校《機械基礎》中的重要內容,《鉸鏈四杆機構的演化及應用》是該章中的重點和難點。鉸鏈四杆機構是平面連桿機構中最為典型的機構,它可以演化為“曲柄滑塊機構、導杆機構”,多年教學發現,學生的基礎不同,雖然在學習“鉸鏈四杆機構的演化過程及應用”知識時表現出的困難程度有差別,但由於缺乏直觀經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均會存在一定的難度!筆者針對現在所任教的單招學生教學對象,設計了一堂課堂教學並進行了實施,本文對教學中的成功與不足等方面進行教學反思,以在今後教學中有所借鑑,提高教學效果!

教情、學情分析:任教學生為“單招班”學生,他們的文化基礎與學習態度較不是太好。本節課是一堂複習課,在第一輪新課教學中主要採取傳統教學方法,因學生對“機構的應用”缺少感性認識,理解時表現出一定的難度。本節課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更加直觀)、採用“課堂自主—研究學習”的教學方法,力圖使學生對本節內容的理解更加深入,掌握更加透徹!

“教學目的”的制定:1.掌握鉸鏈四杆機構的演化過程及演化機構的結構組成及運動原理(認知目標);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概括能力和自學能力,使他們能在實習或生產中解決相關的技術問題(能力目標);3.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進師生互動、交流、達到“教學相長”的效果,進行熱愛專業的思想教育,培養學生理論聯繫實際地學習(情感目標)。

教學方法及手段的選擇:本節課採取課堂自主——研究的教學方法,課前讓學生先進行自學,課堂上教師對總的教學目標進行細化,在講解每個知識點時,採用“引導教學法”代替傳統的“填鴨式”,先示出引導問題,讓每個學生通過思考解決問題,層層遞進,逐個解決問題,然後教師對學生的思維進行總結、訓練和拓展;為彌補學生想像能力的欠缺、增強學生學習的直觀性,對鉸鏈四杆機構的演化過程可採用flash軟件製作課件,對演化機構的應用(結構組成和運動原理)可從Internet上搜索多種教學素材(錄像、實物等),提高教學效果!

教學過程如下:

一、思維引入:

1.鉸鏈四杆機構三種基本類型及判斷方式?

2.急回特性判定及其應用意義?

3.曲柄搖桿機構死點產生條件、位置、克服方法、應用?

4.列舉實際生產生活中三種典型鉸鏈四杆機構的應用實例?還存在哪些其他形式的四杆機構?

二、思維啟發演繹:

(一)曲柄滑塊機構

1.演化

通過演示,讓學生觀察,分析曲柄滑塊機構是曲柄搖桿機構的演化形式。

[多媒體]

觀察曲柄搖桿機構中,連桿BC與搖桿CD的鉸接點C的運動軌跡(標記)圓弧的半徑即為搖桿CD長。

觀察機構改變:(1)出現圓弧槽;(2)用滑塊替換搖桿CD,滑塊在圓弧槽內運動。

演示C點的運動軌跡,得出結論:C點運動軌跡不變。

啟發學生思考:若搖桿半徑變大,圓弧槽越趨平直時,C點運動軌跡。

[多媒體]

當曲導軌變為直導軌時,C點的運動軌跡是一直線,機構運動形式改變了,曲柄滑塊機構。

分析曲柄滑塊機構的組成和運動原理

得出結論:曲柄滑塊機構組成(曲柄、連桿、滑塊、機架四部分)

運動形式為:曲柄(轉動)→滑塊(移動)

(二)導杆機構

三、思維訓練與反饋:

從基礎知識、應用解答及技能訓練三方面進行思維訓練(具體問題略),以瞭解學生課堂學習的掌握情況。

四、思維拓展:

佈置課外作業及思考題,進一步思維拓展(題略)。

教學效果的估測:本節課基本達到教學目標,課堂教學中成功與不足並存,下面對此逐一談談個人的體會。

成功之處:

1.機械專業課程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也可稱為理實一體化),大大降低了學生學習專業知識的難度。筆者從教十多年,跨出大學的門檻,隨即踏入中等職業學校的門檻,自身對專業知識的掌握很多是從書本上學來的,實踐經驗較少,受條件限制(硬件和軟件),課堂教學中不能夠給學生提供直觀的認知媒介,在教學鉸鏈四杆機構的演化機構的組成和應用內容時,教師感覺到講得很吃力,學生聽起來也覺得晦澀難懂,很多時候僅是為了應付考試而“死記硬背”!

2.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他們的求知慾。筆者在課後對10名(共35名)學生進行談話,並對全班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發現,他們普遍認為此堂課上得非常好,較多學生上了此堂課後,不自覺地改變了一些觀點。他們説,他們以前一直認為機械基礎知識空洞、枯燥無味、難於接受,學了沒有什麼用。課件中用動畫模擬將鉸鏈四杆機構的演化過程生動地展示出來,幫助他們更好理解知識,對知識的記憶保持較長的時間,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課件中通過錄像演示了各種演化機構在機器中的工作過程,幫助學生掌握鉸鏈四杆機構演化機構的組成和運動原理,特別是各種演化機構的應用,如內燃機中曲柄滑塊機構、牛頭刨牀中擺動導杆機構、汽車翻鬥自卸裝置中曲柄搖塊機構等,幫助學生進一步認識到,機械專業知識來源於生活,服務於我們的生活,並不斷地得到發展和更新,無論將來是進一步到高校深造,還是直接參加就業,他們都應該學好機械專業基礎知識。

3.運用教育學、心理學理論指導專業課的課堂教學,使教學方法和原則的選用更具有科學性。奧蘇伯爾提出,根據學生原有知識基礎進行教學,乃是教育心理學中最重要的原理。無論從縱向還是從橫向對生源進行比較,同一專業的學生都有可能在各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因此在制定教學目標、選擇教學方法時,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而不是千篇一律,重複同樣的教學過程。奧蘇伯爾的學習理論將認知方面的學習分為機械學習和有意義學習兩大類,當學生原有認知結構中沒有適當知識來同化學習材料時(儘管材料本身有邏輯意義),學生出現機械學習是不可避免的,這時,教師應瞭解有意義學習的條件。

4.採用自主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師不僅要傳授給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教給他們的`學習方法,培養他們的學習能力,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這才是社會需要的人才!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大多數已養成一定的“學習惰性”,如若教師對此種現象不加干涉,認為學不學是“學生的事情”,那就糟了,對教、學雙方都是“雙輸”!“跳一跳,摘桃子”。教學中採用自主教學模式時,給學生設定的思維問題,要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內,讓學生常常能夠體驗成功的喜悦,激發他們更強的學習慾望!

不足之處(需改進):

1.專業課有着與文化課不同的特點,理實一體化是近年來一直倡導的比較好的教學方法,因條件有限,將專業理論、生產實踐與信息技術進行整合還很不夠,這方面的工作還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

2.資源共享需加強,為了製作“鉸鏈四杆機構的演化及應用”課件,筆者準備了很長的時間,其他教師也深有此種體會。要製作一個高質量的機械專業課件,對教師的要求也很高,既需要紮實的機械專業知識,又需要一定的計算機能力,很多教師往往因此而退縮(有時也會有時間方面的問題),因此,教研組應起到一定的組織功能,充分發揮團隊能力,創造出的成果在教學中資源共享,對每個教師來説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3.改革傳統上專業課程教案的撰寫理念迫在眉睫。傳統教案往往以內容是否詳細、書寫是否工整論優劣,對中等職業教育來説,專業內容多,知識不斷地更新,用傳統教案的評價方法來評價教案,已遠遠不合適,迫切需要把教師從繁重的教案寫作中解脱出來,變傳統抄書為實際意義的備課。

4.因操作電腦出現一次失誤,導致課堂教學不夠連貫,表現出缺憾。運用多媒體或理實一體上課,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把一堂課45分鐘充分利用起來,提高教學效率!

5.此堂課還有一方面缺憾就是,教師的精神狀態不夠飽滿,語言缺少一定的激情和感染力,今後還有待加強。

再教設計: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在《鉸鏈四杆機構的演化和應用》這節內容教學中,不僅將信息技術與機械專業知識結合起來,還可能將課堂搬到車間裏,上讓學生不僅能“看到”,更要能“摸到”,將理論與實踐充分結合起來,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多年來,“應試教育”一直被批判,提倡教師在教學中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這在中等職業學校中尤其顯得重要,這些道理説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作為機械專業老師,應充分挖掘專業課的教學資源,極力給學生營造直觀的認知環境可以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把他們推到學習的前台,使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教師成為教學的主導者,組織者,這樣才能培養出合格的社會人才!

參考文獻

1 吳慶麟:《認知教學心理學》,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xx年版。

2 皮連生:《學與教的心理學》,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xx年版。

3

比的應用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使學生加深對比的認識,進一步掌握比的知識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並加深認識不同問題的'特徵和解題方法,並溝通知識間的聯繫,提高學生應用比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思維能力和思維品質。

教學重難點

運用比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內容

師生活動

備註

一、基本訓練

二、應用題練習

三、小結

四、作業

1、口算

練習1310

2、説出下面每句話的具體意思。

一本書,已看頁數和剩下頁數的比是2∶1。

蘋果筐數和橘子筐數的比是3∶4

一個長方形長和寬的比是5∶3

男生與全班人數的比是4∶9

要求説出各佔幾份,再説出每個數量各佔總數量的幾份之幾和一個數量是另一個數量的幾分之幾或幾倍。

3、用比表示下列數量之間的關係。

合唱組人數是美術組的3倍。

大米袋數是麪粉的1.5倍。

公牛頭數是母牛的1/3

摩托車輛數是自行車的2/5。

1、解答應用題

配製黑火藥用的原料是火硝、硫磺和木炭。這三種原料重量的比是15∶2∶3。要配製240千克這種黑火藥,需要三種原料各多少千克?

上下練習;

問:已知什麼,要求什麼?這是什麼應用題?關鍵是什麼?

2、練習1311

問:4∶1是哪兩個數量的比?長和寬對應的總長度是40米嗎?為什麼?

要下求什麼,再求長和寬?

上下練習。

3、練習1313

明確題意後指出:能根據數量與比之間的對應關係把它改編成分數應用題嗎?

學生口述後解答。説想法。

能把(2)改編成分數應用題嗎?

練習131213

課後感受

同學們能運用比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比的應用》教學設計 篇四

教學內容:

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上冊第54頁例2和練習十二第1~4題。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掌握按比例分配應用題的結構特徵以及解題方法,能正確運用按比例分配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意識。並能提高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讓學生感悟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繫,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

教學重點:

運用按比分配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提高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如果媽媽的菜地裏的白菜長蟲子了,媽媽會怎麼辦呢?肯定要買殺蟲劑(濃縮劑)進行殺蟲。那濃縮劑能不能用來殺蟲呢?你們想不想解決這類有關的問題呢?根據學生的回答,那好,我們今天就一起來學習這方面的知識比的應用。

板書:比的應用。

二、探索新知。

請同學們打開教科書的54頁。

出示教材54頁例2

閲讀與理解:

(1)、瞭解情境中的生活信息。

(2)、已知條件:500mL是配好後的稀釋液的體積,1: 4表示的是濃縮液與水的體積的比。

分析與解答:

(1)、稀釋液:500ml 總分數:1+ 4=5

1 : 4表示什麼意思呢?

濃縮液 : 水

(2)、濃縮液和水的體積比是1: 4 。

濃縮液的體積是稀釋液的1/5。

水的體積是稀釋液的4/5。

方法一:

總體積平均分成5份。先算出總分數,再求每份是多少,最後分別求出濃縮液和水的體積。

把每份是:500(1+4)=100(mL)

濃縮液:1001=100(mL)

水:1004=400(mL)

方法二:

先求總份數,再求各部分佔總量的幾分之幾(濃縮液佔總體積的1/5;水佔總體積的4/5。),最後用總量乘各部分佔總數的幾分之幾,求出各部分量。

濃縮液有:5001/5=100(mL)

水有:5004/5=400(mL)

回顧與反思:

濃縮液體積:水的體積

=( ):( )

=( ):( )

答:濃縮液有100mL,水的體積有400mL。

三、鞏固練習

練習十二第1、2題。

四、小結:

1、今天我們應用比解決了一些實際問題。你有什麼收穫?

2、按比的配製應用題的解題方法是: a、先算出總分數,再求每份是多少,最後分別求出濃縮液和水的體積。b、先求總份數,再求各部分佔總量的幾分之幾,最後用總量乘各部分佔總數的幾分之幾,求出各部分量。

五、作業:

練習十二第3、4題。

六、板書設計:

比的應用

方法一 方法二

總分數1+4=5

每份數: 500(1+4)=100(mL) 濃縮液佔總體積的1/5

水佔總體積的4/5

濃縮液:1100=100(mL) 濃縮液有:5001/5=100(mL) 水:4100=400(mL ) 水有:1004/5=400(mL)

答:濃縮液有100mL,水的體積有400mL。

課後反思:

按比的`配製稀釋液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在這一節課中我的做法是:首先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體會按比的配製的合理性,理解什麼是按比配製。按比的配製是一種分配思想,在生活、生產中是很常見的已學過的平均分,其實是按比的配製是比例的一種特例。教學中要通過解決實際生活的問題。讓學生了解在生活、生產中常常要把一個數量按照數量的多少來進行配製,去感悟按比的配製存在的價值。以生活實際例子入手,讓學生思考實際生活中所面臨的問題,是自己生活中的問題。由此激發學生產生解決問題的興趣,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去。並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讓每學生都能體會到數學的存在,其實就在他們的身邊,因為數學源自於生活。其次充分展示學生的思考過程,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讓學生體會到同一問題可以從不同角度去思考,同時能得到不同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利於學生多向思維的發展,也凸現出學生個性化的學習。

比的應用教學設計 篇五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使學生能夠掌握按比例分配應用題的結構特點,解題思路和解題技巧,並能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過程與方法:培養學生運用知識進行分析、推理等思維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滲透數學的對應思想及函數思想,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獨立思考、自覺檢驗的好習慣,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掌握按比例分配應用題的結構特點和解題思路。

教學難點:

正確分析解答按比例分配應用題。

教法:

啟發引導法,演示法學法:觀察比較,合作交流。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解決下面各題化簡

27千克:750克千米:800米求下面各比的比值:66學生獨立完成,抽生板演,集體訂正。

二、情景導入學生自由討論

1。一瓶500ml的稀釋液,其中濃縮液和水的體積分別是100ml和400ml。你知道這瓶液體是怎樣配製成的嗎?

2。我們在以前的學習中學過平均分,平均分的結果有什麼特點?在日常生活中,為了合理分配,往往需要把一個數量分成不等的幾部分,把一個數量按照一定的比來進行分配,這種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

三、新授新知教學例2

(1)給出課件出示課本例2:某種清潔劑濃縮液的稀釋瓶,瓶子上標明的比表示濃縮液和水的體積之比。按照這些比,可以配製出不同濃度的稀釋液。那麼,現在按1:4的比配製了一瓶500ml的稀釋液,其中濃縮液和水的體積分別是多少?

(2)引導學生弄清題意後,讓學生自己理解:題目中要分配什麼?是按什麼進行分配的?(分配500ml的稀釋液,濃縮液和水的體積按1:4進行分配)

(3)讓學生理解:“濃縮液和水的體積1:4。”(就是説在500ml的稀釋液中,濃縮液佔一份,水的體積佔4份,一共是五份,濃縮液佔稀釋液的五分之一,水的體積佔稀釋液的五分之四)

(4)可不可以求出兩種各多少ml?怎麼求?(引導學生進行解題並根據學生解題過程板書)例2:稀釋液平均分成的分數:1+4=5每份是:500÷5=100(ml)濃縮液的體積:100×1=100(ml)

水的體積:500×4=400(ml)

答:稀釋液100ml,水400ml。

這是一種方法,那麼大家再思考一下,我們剛剛學過分數的乘法,這個題目可不可以運用分數的乘法來解。

師:把我們學過的比轉化成分率,怎樣來做?

生:濃縮液和水共有5份,那麼濃縮液佔其中的1/5,水佔4/5。可以寫成:濃縮液的體積:500×1/5=100(ml)

水的體積:500×4/5=400(ml)

答:稀釋液100ml,水400ml。課件顯示出來,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四:鞏固提高(幻燈片出示)

做一做第1、2題,學生獨立完成,抽生板演,集體講評。

四、全課總結

今天我們學到了什麼?

五、家庭作業

教材第50頁,練習十二1—3題。

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分數除法學習章節的最後一個課時,知識是在分數除法基礎上的再一次加深,學生掌握的前提需要在分數除法的學習上下很大的功夫。本班學生分數的除法學習時基礎較弱,需大量練習作為鞏固。對於後進生的鼓勵和關心需要花更大的功夫。六年級學生思維活躍,需要老師上課具備啟發性,從而讓學生進一步做到積極思考和探索新知的學習態度。

《比的應用》教學設計 篇六

學習目標:

1、應用比的意義,解決按照一定的比進行分配的實際問題。

2、進一步體會比的意義,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學習重點:應用比的意義,解決按照一定的比進行分配的實際問題。

學情分析、教材處理:

六年級學生在明晰了比與分數和除法的關係後,完全能自己找到按比分配的方法。教師在本節課中要起到啟發、點撥、深化引導的作用。在教材處理上,有意由兩個量的比過渡到三個量的比,旨在歸納出按比分配前提下,無論是兩項或是三項,它們的分配方法是一樣的。

教學準備:水杯、水、鮮奶、茶、秤、課件。

教學過程:

一、分配禮物

師:同學們,今天的這節課,老師想送給大家一些特別的禮物,猜猜是什麼?

1、想一想

① 我將禮物的一半給男生、另一半給女生,你們説怎麼樣?

② 如果你覺得不太合理,那你們認為我應當怎樣分呢

③ 調查班級男女生人數

④ 假設所帶禮物的數量,(不等同於人數),該怎麼分呢?

如男生30人,女生20人,我只有5個禮物怎麼分給男生和女生呢?每個人得到的是多少呢?如果我帶10個、15個、50個禮物呢?……

⑤ 為什麼這麼多的分法你們都認為合理呢?,

師:因為按人數的比來分,落實到每個人手中的禮物就是一樣的,這才最合理。

【設計意圖:給學生分禮物是學生最感興趣的,好奇心立刻被激發。教師直接拋出平均分配是否合理的問題,國小生天真的心理決定了他們一定認為不合理,因為男女生人數不同。教師不斷的假設,學生不斷的思考,無形中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又一按比分的可能,並在對比中理解到為什麼按人數比來分配是最合理的。】

2、分一分(教師拿出紙杯)

① 不知道有多少杯子,你建議怎麼分呢?

② 依照學生的建議分杯。

教師依照學生的提議逐次分杯。分後讓提議查總數的人核算分配的結果

③各種分杯建議的結果一樣嗎?為什麼?

④這些分杯的方法哪一種最好?

師:方法沒有最好,只有最適合,如果知道總的數量,就直接按比來分;如果不知道總數或不方便查總數時,我們就按比來逐次分,來確保分配的合理。

3、比一比

① 出示“兩袋鮮奶”。直接給男生一袋、女生一袋

思考:這是平均分呢?還是按比分呢?(生答)

② 其實,平均分也是按比分的一種,這個比就是1:1。

③ 現在,我們人手一隻杯子,但鮮奶只有兩袋,想要全班同學都能品嚐到鮮奶,你有什麼好辦法嗎?(推出配飲品的建議)

【設計意圖:分禮物的情境是從分橘子的情境中蜕變出來的,我先讓學生們想一想,體味按比分是合理的;再讓學生實際分一分,感受逐次分和按比分的結果相同;最後讓學生比一比,肯定平均分也是按比分的一種。材料發放完畢了,製作奶茶的需求也隨之產生了,學生的激情被又一次點燃。】

二、配製奶茶

1、製茶前明確:

A、製作奶茶需要什麼材料?

B、你打算怎麼來製作奶茶?是隨便放嗎?想想你怎樣確定一下這三個材料的用量?

C、那你們想想要按着怎樣的比來配呢?誰來提議一下?

D、誰理解這個比的含義了?

E、哪一個單位最合適呢?

2、迴歸具體的量

A、順勢提問:如果我有3克奶,要配多少茶?多少水呢?奶茶一共多少克?

B、逆勢提問:如果我想配製2500克 奶茶,要多少奶?多少茶?多少水呢?(板書)

想一想,你要用什麼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設計意圖:在明確單位後,順勢提問問題為的是理清數量關係,順勢思維的模型在學生的頭腦中形成。緊接着的逆勢提問與順勢形成強烈的對比,學生會馬上領悟到其中的不同,“2500克是總量”的意識很清楚地納入到學生的腦海中,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也就應運而生。】

C、學生自己解決問題,再彙報後

方法1:聯繫除法

方法2:聯繫分數

方法3:綜合方法

方法4:方程方法

【設計意圖:在以往,指導學生計算是重點內容,可是,在這裏這一部分內容成了學生自由發揮的天地,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結合他們對分數、除法知識的理解,選擇自己的解決方法。這裏沒有最好,最適合自己思維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老師鼓勵多種思維形式並存。】

C、學生自己解決問題,再彙報後

方法1:聯繫除法

方法2:聯繫分數

方法3:綜合方法

方法4:方程方法

【設計意圖:在以往,指導學生計算是重點內容,可是,在這裏這一部分內容成了學生自由發揮的天地,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結合他們對分數、除法知識的理解,選擇自己的解決方法。這裏沒有最好,最適合自己思維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老師鼓勵多種思維形式並存。】

4、品嚐奶茶後的思考

A、感覺怎麼樣?有什麼改進的建議?

B、如果在這壺(沒被品嚐)奶茶中加一勺糖,這時,糖就可以説是這個比中的1份了嗎

師:我這一勺是多少你才認為可以在這個比中佔1份呢?

C 、小結:的確, 幾個量之間的比,必須在單位統一的前提下,才能成比,否則,每一份的量都不同,就失去了比的意義了。既然前面的一份茶,就是?克,那麼這裏的1份糖也應當是?克,這樣,糖才能以1份的身份站在這裏。現在我就將?克的糖防入奶茶中。我想,此時不僅是奶茶的味道變得甘甜了,還有什麼改變了呢?

D、這時,再問要加多少水,你會怎樣列式呢?(口頭列式就可)

E、師小結:同學們敏捷的思維令老師欣賞,現在讓我們靜下心來,想一想,依據比,我們合理分配了禮物;依據比,我們又配製成醇香美味的奶茶了,這就是比在我們生活中的應用。(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初次品嚐後的學生們是興奮的,甚至有些人已經覺得新知識如此簡單,驕傲起來,教師依據學生的需求添上一勺糖,就勢將話題延伸,1勺是否能在這裏充當1份呢?這個小小的轉折點,會使學生的注意力立即集中起來,投入到新的問題的研究中,更深入地理解了比中各個量之間的對應關係。並在此基礎上,運用心中已經建立起來的數學模型去解答新的問題了。】

三、迴歸生活

師:其實,比在我們生活中,應用得非常廣泛。下面就讓我們到各行各業中,走一走,看一看,哪些問題我們能幫助解決呢?

1、第一站:某大學後勤

今年大學共招收1500人,其中男女生的比是4:1,現有5棟宿舍樓,該怎麼分呢?(口答)

2、第二站:四豐農藥加工廠

農藥廠要生產新型農藥,藥與水的比是3:50,現在已經準備好藥30千克,需要加水多少千克?(口答)

3、第三站:木材加工廠配料車間

下料通知單:本月要生產教學用的三角板,有長80釐米的木料若干根,將每根木料按着5:2:1分成三部分,搭製成一個三角板,請預算每條邊的長度,以便調試機器。

【設計意圖:考察學生對已學過的知識,三角形三邊定理的掌握情況,培養學生敢於質疑,嚴謹思維的品質。】

4、第四站:人民法院民事審判廳

案情介紹:一年前,李某和王某合資開了一家文具廠,一年後工廠獲利5.39 萬元,兩個人由於沒事先約定,發生爭執,提出訴訟。

① 你們想要什麼條件呢?

② 材料提供:1、建廠時,李某出資5萬元,王某出資3萬元。

2、經營時,李某出勤10個月,王某出勤12個月。

3、創效益,李某簽定6萬元合同,王某簽定8萬元合同。

③你會選擇哪一條做為判決的依據呢?具體應當怎樣分配呢?

提供法律依據:合夥企業法第33條規定

“ 合夥企業的利潤分配、按照合夥協議的約定辦理;合夥協議未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由合夥人協商決定;協商不成的,由合夥人按照實繳出資比例分配;無法確定出資比例的,由合夥人平均分配。”

⑤ 現在你知道法官怎麼分配財產的了嗎?

【設計意圖:開放的條件,開放的情景,將分配的權利留給了學生。學生會結合自己對各個條件的理解和重視程度,選擇不同的分配方法,這裏沒有對錯之分,每一種想法都是智慧的體現,可以説,這時已經超越了數學,對學生更是一次綜合能力的考驗。最後迴歸法律,將有法可依的意識滲透到學生的心中。】

四、總結反思

①一節課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現在你最想説的是什麼呢?(自由發揮)

② 師總結:掌握按比分的方法並不困難,難的是我們怎樣運用它去解決現實中問題,只有豐富自己各項知識,才能更好的處理問題,解決問題。

比的應用教學設計 篇七

教學內容:

冀教版國小數學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比的應用》。

教學目標:

1、知識方面: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義,掌握按比例分配應用題的結構特徵以及解題方法,能正確解答按比例分配應用題。

2、能力方面:培養學生探究知識的能力和良好的思維品質,以及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合作學習及歸納、總結、概括的能力。

3、情感方面:創設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在關注培養學生自主探索意識、靈活思維品質過程中形成積極的學習情感,讓學生學會評價自我,欣賞他人。

教學重點:

掌握按比分配應用題的結構特點和解題思路。

教學難點:

正確分析,靈活解決按比分配的實際問題。

教具準備:

課件

學習過程:

一、創設情境。

(1)3月12號是植樹節學校把種植88棵小樹苗的任務分給六年級的每位同學,怎樣分配才合理?(平均分配)

(2)李明和黃華合辦了股份制食品有限公司,李明出資20萬元,黃華出資30萬元,兩年後盈利150萬元,怎樣分配利潤才合理?

(在工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把一個數量按照一定的比來進行分配。)

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1、出示題目:幼兒園大班30個人,小班20個人,把這些橘子分給大班和小班,怎樣分比較合理?

請同學們想一想:你認為怎樣分合理?説一説你的分法?

2、出示題目:這筐橘子按3:2該怎樣分?

自學提示:

(1)可列表或畫圖。

(2)聯繫比與分數的關係,將本題轉化成相關的分數應用題。

(3)你還有其它的什麼想法,用你的方法試試吧!

3、小組合作。

4、各小組彙報自己的分法。

5、解題思路:

(1)明確分什麼?有多少?怎樣分?

(2)計算總份數。

(3)根據具體數量與對應分數的關係解題。

師: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時候,同學們要認真分析數量關係,可以選擇多種方法解答。

三、達標檢測。

1、填空。

(1)把60根小棒按2:3的比分成兩堆,一堆有()根,另一堆有()根。

(2)把60根小棒按1:1的比分成兩堆,一堆有()根,另一堆有()根。

2、實際應用。

(1)六年級三班要舉行聯歡會,班委決定要買12千克水果,據調查,愛吃蘋果的同學和愛吃梨的同學的人數比是2:1,請你算一算,蘋果和梨各買多少千克?

(2)用2份水泥、3份沙子和5份石子配製成一種混凝土。配製4噸這種混凝土,需要水泥、沙子、石子各多少噸?

3、拓展延伸。

把剛開始上課時老師留下的第二道題完成。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學生説説自己這節課的收穫。

五、課堂作業:

課後練一練的1題、2題、3題。

《比的應用》教學設計 篇八

教學要求: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過程,使學生掌握用方程解答“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應用題;

2、通過分析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找準單位“1”,找出數量關係。

教學難點:能正確地分析數量關係並列方程解答應用題。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複習輔墊

1.找出單位“1”,寫出數量關係式

(1)楊樹的棵數是柳樹的1/3.

(2)紅花朵數的1/2相當於黃花的朵數。

(3)白兔只數的5/6是黑兔的只數。

(4)一批化肥運走3/8。

2.師生交流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在我們體內含量最多的物質是什麼嗎?(水)對,水是我們體內含量最多的物質,它對我們人體是至關重要的,是構成我們人體組織的'主要成分。那麼你們瞭解體內水分佔體重的幾分之幾嗎?

師:老師查到了一些資料,我們一起來看一下。(課件出示)師:你能算出自己體內的水分嗎?(學生回答)師:一兒童的體重是35千克,你們能幫他算出他體內水分的質量嗎?生回答後出示:兒童的體重×4/5=兒童體內水分的重量

35×4/5=28(千克)

師:誰還能根據另一個信息寫出等量關係式?成人的體重×2/3=成人體內的水分的重量

3.揭示課題

師:同學們以前的知識學得可真好,如果老師告訴你們小朋友們體內有28千克水分,你們能算出他的體重嗎?這就是我們今天要來研究的分數除法應用題。

二、引導探究,解決問題

1.課件出示例題。

2.合作探究

師:同桌互相商量一下,要解決這個問題,數量關係是怎樣的?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把它表示出來並解答出來。

3.學生彙報

生1:根據數量關係式:兒童的體重×4/5=兒童體內水分的重量,再根據關係式列出方程進行解答。(師隨着學生的發言隨機出示課件)生2:直接用算術方法解決的,知道體重的4/5是28千克,就可以直接用除法來做。

28÷4/5=35(千克)

4.比較算術做法與方程做法的優缺點。

5.對比小結

和前面複習題進行比較一下,看看這道題和複習題有什麼異同?

(1)看作單位“1”的數量相同,數量關係式相同。

(2)複習題單位“1”的量已知,用乘法計算;例1單位“1”的量未知,可以用方程解答。(或用除法計算)

(3)因為它們的數量關係式相同,所以這兩種題目的解題思路是一致的,都是先找出把哪個數量看作單位“1”,根據單位“1”是已知還是未知,再確定是用乘法解還是方程解。

6.試一試:一條褲子的價格是75元,是一件上衣的2/3。一件上衣多少元?

問:這道題已知什麼?求什麼?誰和誰在比?哪個量是單位“1”?單位“1”是已知還是未知的?

根據學生回答畫線段圖。根據題中的數量關係找學生列出等量關係式。學生根據等量關係式列方程解答(找學生板演,其他學生在練習本上做)。

師:這道題你還能用其它方法解答嗎?

(根據分數除法的意義,已知兩個因數的只與其中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為用除法計算。)

三、聯繫實際,鞏固提高1.練一練:

(1).小明體重24千克,是爸爸體重的3/8,爸爸體重是多少千克?

(2).一個修路隊修一條路,第一天修了全長的2/5,正好是160米,這條路全長是多少米?

2.對比練習

(1)一條路50千米,修了2/5,修了多少千米?

(2)一條路修了50千米,修了2/5,這條路全長是多少千米?

(3)一條路50千米,修了2/5千米,還剩多少千米?

四、全課小結暢談收穫

(教師強調:分析應用題數量關係比較複雜,因此在解答分數應用題時要注意藉助線段圖來分析題中的數量關係,解答後要注意檢驗。)

《比的應用》教學設計 篇九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國小數學教材六年級上冊第55—56頁。

教學目標:

1、能運用比的意義解決按照一定的比進行分配的實際問題。

2、進一步體會比的意義,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3、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按一定比例來分配一個數量的意義。

教學難點:

根據題中所給的比,掌握各部分量佔總數量的幾分之幾,能熟練地用乘法求各部分的量。

教學準備:

PPT

三角形學具

練習題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師:同學們,通過前幾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認識了什麼是“比”,那麼,如果我現在告訴你“六年級一班的男生人數與女生人數之比是3:4”,(PPT)從這個比中,你能推斷出什麼信息呢?

生1:女生人數與男生人數之比是4:3、

生2:全班的人數是7份,男生佔其中的3份,女生佔其中的4份。

生3:男生人數是女生人數的3/4。

生4:女生人數是男生人數的4/3、

生5:男生人數是全班人數的3/7。

生6:女生人數是全班人數的4/7。

生7:男生人數比女生人數少1/4。

生8:女生人數比男生人數多1/3、

師:看來,同學們對“比”的知識掌握得相當不錯。

二、探究新知:

1、創設情境:

師:最近,笑笑遇到了一個問題。(PPT)誰來説説是什麼問題?

生:她要把一筐橘子分給幼兒園的大班和小班,可是不知道怎麼分合理。

師:你們能幫助她嗎?怎麼分合理?誰來説説你的想法?

生1:按班級來分,每個班分這筐橘子的一半。

師:每個班分這筐橘子的一半,這是我們以前所學習過的哪種分法?

生:平均分。

師:還有誰想發表自己的意見?

生2:按大班和小班的人數比來分。

師:按人數比來分是按幾比幾分?

生:按3:2分。(板書:3:2)

師:那你們知道“平均分”是按幾比幾來分嗎?

生:按1:1分。

師:我們以前所提到的“平均分”,其實就是按照1:1的比進行分配,但是在一些特殊的情況下按照“平均分”並不合理。這時候我們就要考慮一些特定的因素,然後按照一定的比來進行分配。(PPT:按3:2分合理)

2、揭示課題:

師: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按一定的比進行分配的實際問題。(板書:比的應用)

3、分一分。

(1)出示題目:這筐橘子按3:2應該怎樣分?(PPT)

①小組合作(用三角形代替橘子,實際操作)。

師: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拿出你們桌上的紙袋,用裏面的三角形代替橘子,來實際操作一下。請大家一邊分,一邊在本子上記錄下你們分配的過程。最後看看大班和小班各能分到多少個橘子。

②小組彙報。(投影學生的分配記錄)

師:分好了嗎?哪個小組願意來説説你們分配的過程?

生1:我們是這樣分的:先給大班3個,小班2個;然後再給大班3個,小班2個;第三次還是給大班3個,小班2個,就這樣,我們一共分了8次,分完了。我們由此知道這堆三角形有40個,最後大班分到了24個,小班分到16個。

師:分了8次分完了,看來你們做事比較有耐心。事實上很多科研成果也是通過科學家們的無數次實驗得來的,所以耐心完成一件工作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生2:我們前兩次分的方法和他們一樣,第三次分的時候我們發現還剩下很多,我們就給大班分了6個,小班分4個,這樣又分了2次就分完了。這堆三角形有40個,最後大班分到24個,小班分到16個。

師:分的結果都一樣,但看來你們分的次數要比他們少一些,分得快一些,看來你們也動了腦筋。

生3:因為要按3:2來分,而三角形有一大堆,所以我們就想給大班分30個,小班分20個,後來發現三角形不夠,就換成給大班15個,小班10個;剩下的大班給9個,小班給6個,一下子就分完了。

師:你們雖然開始不夠,但你們的想法很好,而且實際上你們也一下子就分完了,能幹。

生4:列算式解。

師:利用份數來解決這個問題,你們的見解很獨到。

③發現規律。

師:同學們,在剛剛分三角形的過程中,你們有什麼發現?(PPT:表格)誰來説一説?

生1:我覺得不管怎樣分,我們都要按照3:2的比來分,也就是我們每次分的三角形的個數都必須是3:2、

生2:我發現6:4,30:20,15:10,9:6結果都是3:2、

生3:我覺得按3:2的比來分和以前我們學過平均分是不一樣的。平均分兩個人分得的個數相同,而按3:2的比分來分的話,兩個人分得的個數不同。

(2)出示題目:如果有140個橘子,按照3:2又應該怎樣分?(PPT)

①獨立思考,合作交流。

師:如果現在有140個橘子,按照3:2分給大班和小班,又該怎麼分呢?每個班能分到多少個?請同學們思考一下,自己在本子上寫一寫,算一算。寫完之後,可以在小組內交流交流。 ②彙報展示。(抽生板演列式的兩種方法)

師:還有不同的方法嗎?(投影其他方法)

師:這是誰做的。?你是怎麼想的?

方法一:表格

方法二:畫圖。

方法三:列式。

A:3+2=5 140×3/5=84(個)140×2/5=56(個)

答:大班分84個,小班分56個,比較合理。

師:為什麼要用“3+2”?“3/5”在這裏表示什麼?

生:用“3+2”算出橘子的總份數,3/5表示大班能分到橘子總數的3/5。

B:3+2=5 140÷5=28(個)28×3=84(個)28×2=56(個)

答:大班分84個,小班分56個,比較合理。

師:為什麼要“÷5”?

生:“÷5”是把總數平均分成5份,先求出1份是多少,再給大班分3份,小班分2份。

③比較不同的方法。

師:還有其他的做法嗎?剛剛同學們想的這些方法都可以。在這麼多的方法中,你比較喜歡哪一種呢?

師:列式計算的A方法,是先求出總份數,然後找到各部分的數量佔總量的幾分之幾,最後按照“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方法,求出各部分的數量;而列式計算的B方法,是先求出總份數,然後算出一份的數量,最後根據各部分所佔的份數來求出各部分的數量。

4。小結。

師:我個人覺得,同學們的這些方法各有千秋,都很不錯,建議大家都掌握。那麼在解決實際問題的時候,關鍵還是要認真分析數量關係,弄清各個數量之間的份數。

三、鞏固新知。

1、填一填。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許許多多按照一定的比來進行分配的問題,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PPT)

師:(5題)甲班能得到18本。怎麼得到的?(2題)按1:1來分,也就是平均分。

2、試一試。

師:試一試你能試着獨立完成嗎?做在課堂作業本上。(投影學生作業)

師:寫完了嗎?我們來看看這位同學做的。對嗎?

生:回答。

四、知識拓展:

1、數學故事:阿凡提分馬。

師:緊張的學習之後,我們一起來看一個小故事。(PPT)

師:聽了這個故事,你想説什麼?

師:其實,這個故事的問題根本,其實是在於原先商人的遺囑中,1/2,1/4和1/6相加的和不為1、有興趣的同學,我們可以下來以後再討論。

2、闖關活動。

師:老師這裏還有幾個問題,想請同學們思考一下。

五、課堂小結。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同學們有什麼收穫呢?

《比的應用》教學設計 篇十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進一步理解等分活動與除法之間的關係,進一步體驗除法運算與生活實際的密切聯繫。

2、結合具體情境,體會“倍”的含義,知道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用乘法計算。

3、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難點:

體會“倍”的含義,知道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用乘法計算。

教學手段: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準備,為新課鋪墊。

1、小朋友們,喜歡去麥當勞、肯德基嗎?吃過薯條、漢堡包嗎?

2、今天,老師就和大家一起去哪裏看看有哪些好吃的東西,好不好?

3、多媒體出示即時練習,指名回答,並説明理由。

二、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小朋友,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文具的用處可大了!哪位小朋友能説説,你有哪些文具?

2、原來你們有這麼多的文具呀!袋鼠媽媽聽了可真羨慕呀!於是她決定要在森林裏開一家文具店,讓小動物們和小朋友一樣,都能買到各種各樣的文具。我們一起去看看,好嗎?

3、出示課題:文具店。

二、自主探索,研究新知。

1、出示教學目標,瞭解今天的學習任務。

2、瞭解圖意,獲取信息。

(1)我們一起看看小動物們都買了什麼文具呢?

小兔買了一支筆,花了2元錢。

大灰狼買了一個文具盒。

小牛買了3支鉛筆。

(2)們説得真不錯,除了這些以外,你還知道什麼?

大灰狼花的錢是小兔的'4倍。

3、小組交流,解決問題。

(1)你真是一個認真觀察的好孩子!現在大灰狼想考考大家,你們知道他們買文具花了多少錢嗎?請小朋友在組裏互相説一説,然後完成書上的“填一填”。

(2)學生分組交流,解決問題。

(3)師生共同探討:你是怎麼想的,説説你的理由。

(4)小朋友説得真好!大灰狼和小牛為你們喝彩。誰和他們一樣棒,也來説一説。

(5)小朋友們説得太好了!香蕉和小雞想請你們來幫它們解決問題,你們願意幫助它們嗎?

(6)小結: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用乘法計算。

4、畫一畫。

同學們通過了大灰狼和小牛的考驗,現在老師想考考你們,願意接受挑戰嗎?

請小朋友完成課本48頁“畫一畫”。

(1)學生獨立思考。

(2)讓學生用學畫一畫。

(3)指名回答。

(4)你會用什麼是什麼的幾倍説一句話嗎?

5、經過剛才的學習,你能解決下面的問題嗎?

(1)5的2倍是多少?

(2)3的9倍是多少?

(3)6的5倍是多少?

(4)4的8倍是多少?

三、鞏固應用,拓展創新。

1、練一練1、2。

(1)袋鼠媽媽看見小朋友這麼聰明,也帶來了四個問題想考考大家,我們一起來解決,好嗎?

(2)學生獨立完成,師生交流。

2、練一練3。

(1)小朋友們,喜歡去旅遊嗎?

(2)你們去旅遊都離不開什麼交通工具?

(3)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3輛車,你能説出是什麼車嗎?

(4)從圖中你得到了哪些數學信息?

(5)你知道大客車上有多少位乘客嗎?小轎車上呢?請小朋友們討論一下,也可以用小棒或圓擺一擺。

四、評價體驗。

今天,我們班的小朋友真聰明,不僅解決了小動物提出的各種問題,而且最難的思考題都沒有難住你們!現在,誰來説説你有什麼收穫?

五、板書設計:

文具店

老黃牛花的6元錢 2×3=6(元)

大灰狼花的8元錢 2×4=8(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xuesheji/81kle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