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學設計 >

《第一朵杏花》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第一朵杏花》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第一朵杏花》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朵杏花教學設計 篇一

學習目標

知識與能力:

1、學會8個字,認識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過程與方法:

憑藉對語言文字感悟,體會竺可楨一些不苟的科學態度和治學精神。

情感、態度、價值觀:

讀懂課文內容,學習竺可楨在科學研究中一絲不苟的態度,懂得只有通過精確、細緻的觀察,才能掌握事物變化的規律。

教學重點:

抓住關鍵詞句,邊讀邊想,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學習竺可楨在科學研究中一絲不苟的態度,懂得只有通過精確、細緻的觀察,才能掌握事物變化的規律。

教學準備:

1、學生:預習課文(讀、畫、標、問、查)。注意查找竺可楨的相關資料,為體會課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奠定基礎。

2、教師:資料,課件。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學習並書寫本課生字詞;學習1—5自然段,學習竺可楨爺爺和孩子的第一次對話,為學習第二次對話、體會情感做好鋪墊。)

第二課時

一、創設情境,複習導入

1、一個陽光明媚的中午,院牆旁的一株杏樹泛出一片淡淡的粉紅。竺爺爺來到杏樹下,只見四朵不同程度的杏花都綻開了花瓣。可惜的是小男孩沒看到第一朵杏花,竺爺爺也很遺憾呀!上節課,我們認識了科學家竺可楨爺爺,並和他一起去看過一次杏花。這節課,我們還將再次和竺爺爺一起去觀察杏花!今天這節課繼續學習第16課,板書——不過,在賞花之前,咱們得先回顧一下昨天學過的詞語。課件出示詞語。

2、誰能用上幾句話簡單説説第一次看杏花的情景,儘量用上這些詞語?陽光明媚一株杏花 淡淡、竺可楨 走進 綻開習慣 錯過 遺憾(腦海裏的春天、與文本有關的內容。師:你不僅能準確地讀出這些詞語,還能看着這些詞語回憶起我們前面學過的內容表達也很清晰,非常了不起。第一次看杏花留下了遺憾,今年,帶着竺爺爺的囑託,孩子會看到第一朵杏花開放嗎?

二、品讀賞析,感悟體驗

(一)感受春天的美景

師(激情):光陰似箭,轉眼又是一年。陽光明媚的春天,百花爭奇鬥豔,多麼令人神往啊!請同學們自由讀讀課文第6自然段。你可以一邊讀一邊想象這句話描繪了怎樣的畫面,還可以加上動作。

生1 ——你眼裏的春天真美!(你真會想象!)與文本有關的內容。讀出你眼裏的春天。2----3人

點擊圖片——老師彷彿看到了在春風的召喚下,河水泛起了一層又一層、一波又一波的漣漪。

生2讀

師(伸懶腰狀):小草也不禁伸了個懶腰,準備向人們展示它優美的身姿。

師(點擊CAI):你們快看,柳樹戴上了綠髮卡,杏樹慢慢綻放了燦爛的笑容。

咱們再來讀讀,作者用了什麼方法,把春天寫的這麼美。可要注意標紅的字喲!(指名讀句二與圖)“春風吹皺了河水,吹醒了小草,吹綠了柳梢,吹鼓了杏樹的花苞。”(把春風當人來寫,顯得多生動,多形象。)醒、吹皺,寫活了。(你很會觀察讀書)擬人的手法

同學們,讓我們展開想象的翅膀,誰來説説春風輕拂,大地還會有什麼變化?

生1:春風吹醒了冬眠的小動物,它們蹦着跳着出來尋找食物。多有趣呀

生2(爭先恐後地):春風吹紅了迎春花、吹黃了向日葵,它們迎着太陽要比美!多美的畫面呀

生3:春風吹開了國小生的笑臉,我們高高興興地去上學。

此情此景多美呀……

可愛的春姑娘,你吹啊、吹啊()……給大地帶來了勃勃的生機:河水——泛起了一圈圈波紋,沉睡的小草——抬起頭來了,柳樹——長出了嫩綠的葉芽,杏樹的花苞——鼓脹得要破裂似的。大家都來做一回春的使者,也來這麼吹一吹吧!“春風”——(齊讀句二)。

(二)學習第二次對話

1、播放-第一朵杏花快開放吧,竺爺爺和孩子可都在期盼着呢!同學們你們還記得去年杏花開放時,竺爺爺遺憾地説了什麼嗎?

生:(回顧第一次對話內容)“可惜你錯過了第一朵杏花開放的時間。”

師:孩子今年還會錯過第一朵杏花的開放嗎?自由讀7—15自然段。

生:(自由讀)

師:孩子今年錯過第一朵杏花開放的時間了嗎?你從哪裏知道的?

生:從竺爺爺和孩子的第二次談話中可以知道孩子今年沒有錯過。

(出示對話)自由地讀一讀。

“竺爺爺!竺爺爺!”

“什麼事情呀?”

“竺爺爺,杏花開啦!”

“什麼時候?”

“剛才。”

“是第一朵嗎?”

“是。” (同桌互讀對話部分。)

指名讀---師:我聽出來了,第一朵杏花開了,小男孩非常興奮。

師:一年前,孩子還不能確定第一朵杏花盛開的時間;一年後,帶着竺可楨爺爺的叮囑,孩子終於等到了第一朵杏花開放的時間,他多想快一點把這個好消息告訴竺爺爺呀!。同桌讀一讀。

3、誰來互評,評讀。(從對話中的確感受到竺爺爺非常關注第一朵杏花開放的時間。孩子的心情如何!從哪裏可以看出——)相機出示——孩子(急切)地喊:“竺爺爺!竺爺爺!”來,帶着你的體會讀一讀。

師:指名2人分角色讀。(真會讀書,此情此景表現的淋淋盡致)我聽出了小男孩急切的心情,

從這對話中你發現了什麼,(沒有提示語)聯繫第一次對話。(課文在第一次對話中細緻的動作、神態描寫是合適的,而在看到第一朵杏花開放的激動時刻,孩子與竺爺爺的對話可比一年前急切多了。所以,這第二次對話確實沒必要再添加提示語了。)你觀察很仔細。還發現了什麼?一個字,兩個字或兩個字以上都可以獨立成為一個自然段。如果我們在寫作時為了表達當時急切的心情時候就可以去掉提示語。分男女來對讀。

4、交流感悟。

“什麼事情呀?”竺爺爺(奇怪)地問。

“竺爺爺,”孩子(高興)地説,“杏花開啦!”

“什麼時候?”竺爺爺(急切)地問。

“剛才。”孩子(激動)地回答。

竺爺爺(半信半疑)地問:“是第一朵嗎?”

孩子(肯定)地説:“是。” ——不是“大概”?不是“也許”?為何如此肯定?親眼所見!

5、我聽出來了,你多想把這好消息快點告訴竺爺爺。再請兩名同學分角色朗讀對話。

6、孩子完成了竺可楨爺爺去年交給他的任務,多麼自豪!竺爺爺終於弄清了第一朵杏花開放的時間,多麼高興啊!當我們讀懂了人物的語言後,就能走進人物的內心。聽你們讀得這麼投入,我也好想當一回竺爺爺。

師生聲情並茂地分角色朗讀對話。

7、孩子為看見第一朵杏花的開放而欣喜,竺爺爺為孩子的執着而欣慰,看,連杏花也為他們高興:(課件出示句三,老師有感情地朗讀)“陽光下的杏樹,捧出了第一朵盛開的杏花。”

同學們,什麼是“捧”,你能用動作表示嗎。瞧,你這小心翼翼的樣子,為什麼這多杏花這麼珍貴呢?聯繫上文:杏花一年只開一次,可遇不可求,等到的`時間很長,苦苦等待,終於等出了第一朵杏花,

竺可楨爺爺那樣重視“第一朵杏花”開放的時間,小孩子盼了一年才等來了“第一朵杏花”的開放,這“第一朵杏花”的確珍貴啊!

這麼美的杏花,讓我們在一起讀一讀吧!

8、看到這美麗的杏花,竺爺爺不像我們常人一樣只是欣賞,而是——(生)“走回書房,打開筆記本,鄭重地記下了這個日子。”你又從這句話中的哪個詞感受到竺爺爺的確關注這第一朵杏花開放的時間?(“鄭重”,是嚴肅認真的意思,竺爺爺説過“第一朵杏花”開放的時間“用處大着呢”,所以他很嚴肅認真地記下了這個時間。)

9、從兩次看杏花的經過中,我們印證了竺可楨爺爺關注的的確是“第一朵杏花”開放的時間。

(三)學習課文最後一段

1、正如他不止一次所説的——(齊讀)“我需要的是精確的時間。搞科學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許’這些字眼,也不能用估計和推斷來代替觀察。”

2、他為什麼會這樣説呢?——(指名答)“竺爺爺正是通過長年累月的精確觀察,才掌握了氣候變化的規律。”

師:要掌握規律可不是一日之功呀!正如《課堂作業》上提供的資料所介紹的,竺爺爺在長達幾十年的科學研究中一直堅持精確觀察,精確記錄。“第一朵花開,第一聲蛙鳴,第一次雷聲,第一次落葉,第一次降霜,第一次下雨,好多好多個第一次……竺可楨爺爺的筆記本就是大自然的縮影啊!”竺爺爺的研究有的應用於指導農業生產,比如什麼時候適宜播種,什麼情況下該收割了等等。當然,有的還應用於天氣預報等其它方面。

三、迴歸整體,讀寫體驗

1、通過學習這篇課文和相關資料,你對竺可楨爺爺有了怎樣的認識?(一絲不苟)把你的評價寫在黑板上。

2、這篇課文從第一次竺爺爺問孩子第一朵杏花是什麼時候開的,孩子答不上來,寫到第二年春天,孩子告訴竺可楨爺爺第一朵杏花開了,讓你對這個孩子又有了怎樣的認識呢?板書——(誠實守信)

3、最後,讓我們再讀課題——“第一朵杏花”!學習本課,同學們不僅是從作者優美的描寫中感受到了杏花的美麗,還從孩子的身上感受到了誠實守信的美德,更感受到了竺可楨爺爺在科學研究中一絲不苟的態度,懂得了只有通過精確、細緻的觀察才能掌握事物變化的規律。讓我們牢記竺爺爺對我們的教誨吧!齊讀

4、課外,同學們還可以收集其他一些科學家或名人的故事,相信大家在閲讀中一定會有更多的收穫。

板書設計:

16 第一朵杏花

竺可楨 精確觀察 孩子

一絲不苟 鄭重記下 誠實守信

掌握規律

《第一朵杏花》教學設計 篇二

國小語文蘇教版第八冊第二課《第一朵杏花》

二、設計理念:

課文《第一朵杏花》講述我國著名科學家竺可楨研究物候學的一個小故事,讚揚了竺可楨一絲不苟的科學態度,説明只有通過精確細緻的觀察,才能掌握事物變化的規律。本課的學習,以不同形式的朗讀引導學生感悟、積累和運用語言,初讀從畫面入手,觀察杏花是什麼樣子的,細讀,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抓住自學中的疑點邊讀邊想,體會人物思想感情,此外課堂教學過程中還適當補充課外閲讀資料。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

憑藉對語言文字感悟,體會竺可楨一些不苟的科學態度和治學精神。

△情感、態度、價值觀:

引導學生學會用心觀注周圍事物變化,懂得只有精確觀察,才能掌握事物變化的規律。

四、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通過語言文字,感悟人物思想感情。

五、教學難點:

聯繫生活實際,引導學生如何養成精確觀察、實事求是的態度。

六、教學準備:

多媒體。

七、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1、春天到了,各種各樣的花兒爭先恐後地開放着,多媒體出示嬌豔的玫瑰,富貴的牡丹,高雅的梅花,優美的圖片博得學生驚歎,吸引學生注意。

2、而有一種花卻不起眼,多媒體出示一株淡淡的杏花,讓學生説説畫面,然而就是這樣一株杏花卻引起了一位大科學家的關注,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由此引出課題。板書:第一朵杏花。學生和老師一起書寫課題。

3、看了這個題目你們有什麼疑問嗎?請大家帶着自己的疑惑到課本中去找答案。

4、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設計意圖,在課堂開始,以隨和的談話營造一種寬鬆愉悦的教學氛圍,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認知條件與課文相聯繫,運用媒體進行圖片展示,引領學生感悟杏花平常,極大限度調動學生表達慾望,讓學生漸入學習佳境。)

(二)圖文對照,學習生字詞。

1、多媒體出示文中插圖,指導學生觀察圖畫,圖上畫的是誰?他們在幹什麼?

2、隨機學習生字。

一株(zhu)杏樹    綻(zhàn)開詞   泛(fàn)出    仰(yang)起臉

(設計意圖:將文中的生字新詞與課文插圖相聯繫,既避免了單一學習生字的枯燥,又給學生增添不少學習情趣,吸引了學生的學習注意力)

(三)學習課文,精讀感悟。

1、過渡:多媒體出示第一自然段,提問:竺爺爺從外面回來,看到院牆旁杏花開了,他是怎麼看的?他看到的杏花有什麼特點?

引導學生抓住“院牆旁”“淡淡的粉紅”“走近”“數了數”“四朵花”“不同程度”等關鍵詞句體會杏花的不起眼和竺爺爺看花時的認真態度。

2、抓住重點詞句,引導學生朗讀、感悟,初步體會人物思想感情。

3、自讀2—5自然段,畫出表示人物神態語言的詞句。

4、多媒體出示2—5自然段,學生自由練讀。

5、學生表演仰起臉,天真地問,感悟文中小男孩童真童趣。

6、從兩次提問感悟竺爺爺的優秀品質。

①你知道杏花是哪天開放的?②我是問第一朵是哪天開放的?

7、還從哪些詞句可以看出竺可楨爺爺優秀品質?從“又”“習慣”可以看出竺爺爺不是第一次看杏花,也不是第一次追問有關第一朵杏花開放的時間,這就説明竺爺爺注意實際觀察,親自調研,掌握第一手資料。

8、從小男孩疑惑説起,聯繫學生實際,説説自己此時感悟,自己平時也注意過第一朵杏花開放的時間嗎?由此引發議論。

9、強調句型,我有用處,明年你可要留心點,設置懸念,竺爺爺到底有什麼用處?

10、分角色朗讀課文,感悟人物思想感情。

11、學生讀,學生評,老師評。

12、補充竺可楨觀察物候小故事。

(設計意圖:以真實的對話,創設生動活潑的教學氛圍,通過簡單表演,適當的肢體語言,體會孩子的天真,通過竺爺爺兩次提問,水到渠成地引領學生感悟作為一位特候學家,掌握第一手資料是多麼重要,由此引發更深一層的思考)

四、讀中悟理,點明中心。

1、作為一句物候學家,竺可楨對科學的追求做到實事求是,一絲不苟,他又是怎麼説的?

2、多媒體出示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

3、結合這一段,學習生字新詞(精確:估計、掌握)

4、由“精確”再次感悟竺可楨治學態度。

5、結合前文理解“估計、推斷”,突出強調,不能使用,也不能用。

6、學生讀,學生評。

(設計意圖:由竺可楨所做,所問過渡到所説,讓學生感悟出竺可楨是一個言行一致的人。結合課文學習生字新詞,聯繫課文內容掌握精確、估計、推斷)。

(五)課外延伸,深化主題。

1、聯繫生活實際,説説我們平時在哪些地方也使用估計和推斷,今後又應該怎麼做呢?

2、文中描述的是關注第一朵杏花開放的時間,其實在平時我們還可以觀察,春天,第一聲鳴叫;夏天,第一聲雷鳴;秋天,第一片落葉;冬天,第一場雪……發生在什麼時間?

3、生活中很多處都需要精確觀察,也只有精確觀察,才能搞科學研究,竺可楨這樣做這樣説,也是這樣要求我們的,所以課文經第一朵杏花為題。

4、冬去春來,第二年,出示第六小節,小男孩觀察到了杏花開放的時間嗎?他有什麼表現?這是下節課要學習的內容。

5、我們不僅要學會觀察大自然變化,還要學會關注人與人,關注社會的發展。

6、贈送名言:處處觀察皆學問。

(設計意圖:由課文中第一朵杏花引發開去,引導學生對春、夏、秋、冬各具代表性景物觀察,由關注大自然到關注社會。由課內延伸到課外,讓學生滋生向他人表達慾望,感悟課文內涵,感悟對他人,對社會關注。

《第一朵杏花》優質課教學設計 篇三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有關詞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清課文脈絡。

3、品讀第一次看花的情景,練習分角色朗讀,感受竺可楨精確細緻的觀察、一絲不苟的科學態度。

教學重點:

1、讀通課文、理清脈絡。

2、品讀第一次看花的情景。

教學難點:

感受竺可楨精確細緻的觀察、一絲不苟的科學態度。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賞花導入:

1、出示杏花圖:師:又是一年芳草綠,依然十里杏花紅,瞧,多美的杏花呀。你能用自己的話來描繪一下嗎?(學生自由描述)

2、出示句子:這是一個陽光明媚的中午,院牆旁的一株杏樹泛出一片淡淡的粉紅。喜歡這句話嗎?為什麼?(相機學習生字:泛)

3、引出竺可楨:美麗的杏花吸引了我們,也吸引了一位老爺爺,他就是著名的氣象學家竺可楨。(出示人物簡介)

4、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關於他的一個小故事:(指課題)誰能來讀一讀。

【設計意圖:在課堂開始,以隨和的談話營造一種寬鬆愉悦的教學氛圍,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認知條件與課文相聯繫,運用媒體進行圖片展示,引領學生感悟杏花之美,極大限度地調動學生表達慾望,讓學生漸入學習佳境。】

二、感知課文: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每一個字,讀通每一句話。

2、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詞語讀一讀:

一株吹皺曾經精確仰起臉

估計掌握綻開明媚興沖沖

大概規律鄭重程度頃刻間

(2)讀好長句。(課件出示)

3、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1)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寫了竺可楨爺爺幾次看杏花?找一找,分別是那幾個自然段寫的?

(2)交流。

小結:課文按時間順序向我們介紹了竺可楨爺爺兩次看杏花的故事。

【設計意圖:以人為本,遵循常態下學生的一般閲讀規律。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遵循語文教學的一般規律,引領學生在對一篇課文充分閲讀的基礎上,為進一步品讀,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品讀課文——第一次看花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課文1—5自然段。思考:竺可楨爺爺看花有什麼特別之處?圈一圈,説一説,竺爺爺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交流:(相機出示句子)

(1)竺可楨爺爺從外面回來,看到杏花開了,便走近杏樹數了數,已經有四朵花不同程度地綻開了花瓣兒。

(2)“爺爺,您又看花啦?”

(3)“是啊,杏花開了。”説着,竺爺爺彎下腰來,習慣地問,“你知道杏花是哪天開放的嗎?”(拓展瞭解竺可楨的習慣)

(4)“我是問第一朵是哪天開的。”竺爺爺補充了一句。

通過討論讓學生了解竺可楨堅持長期仔細觀察、追求精確的品質。

3、分角色朗讀:

指名分角色朗讀對話,簡要評價,注意提示語。

【設計意圖:以真實的對話,創設生動活潑的教學氛圍,通過分角色朗讀,品讀字詞,水到渠成地引領學生感悟竺可楨堅持長期仔細觀察、追求精確的品質,由此引發更深一層的思考。】

四、總結本課。

1、簡要小結:

2、作業:

(1)把生詞寫正確,努力寫得美觀。

(2)繼續讀課文,進一步瞭解竺可楨爺爺。

附:板書設計

一箇中午

第一朵杏花長期觀察

細緻精確

又是一年

《第一朵杏花》教學設計四年級下冊 篇四

一、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3、學習竺可楨在科學研究中一絲不苟的態度,懂得只有通過精確、細緻的觀察,才能掌握事物變化的規律。

4、給課文分段,並説説段落大意。能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二、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抓住關鍵句子,抓住學習中疑點,邊讀邊想,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難點

學習竺可楨在科學研究中一絲不苟的態度,懂得只有通過精確、細緻的觀察,才能掌握事物變化的規律。

第一課時

一、出示掛圖,揭示課題

1、出示教學掛圖

圖上畫的是什麼花?誰能看圖説説杏花的樣子?

畫上的三個人分別是誰?他們在討論什麼問題?

2、讀“竺、楨”2個字,能讀準字音即可。

3、討論第二題,相機板書課題:第一朵杏花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

出示投影片上自讀要求:

(1)輕聲自讀課文兩遍

(2)畫出生字詞,結合生字表讀準字音

(3)標出自然段序號,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2、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卡片,抽讀字音。

(2)指導讀長句子。

指名讀句子,相機指導停頓斷句。

(3)指名朗讀課文

師生共同糾正讀錯的地方。

三、範讀課文

1、範讀課文

出示分段提示:

(1)按時間先後順序,本文應該如何分成兩段?

(2)文章最後一個自然段在文中起什麼作用?能不能獨立成一段?

2、範讀後根據提示討論分段。説説段意。

第一段(1-5):竺可楨要知道第一朵杏花開放的時間,孩子不明白什麼原因。

第二段(6-15):第二年在孩子的幫助下,竺可楨爺爺準確地記下了第一朵杏花開放的時間。

第三段(16):竺可楨爺爺通過長年精確觀察,掌握了氣候變化規律。

四、指導書寫生字

五、佈置作業

蒐集有關竺可楨爺爺的故事,下一堂課交流。

第二課時

(一)導入

1、説説這篇課文寫了哪位科學家的故事?[板書:竺可楨]

2、課文寫了竺可楨幾次看杏花的情景?(兩次)分別是什麼時間?(一年前,一年後)

(二)第一次(學習第1---5自然段)

1、自由讀,説説你讀懂了什麼?還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2、討論(學生可相互解答,教師只作點撥)。

3、指導朗讀。

4、重點指導第3自然段,體會帶點詞的作用。出示投影片:“是啊,杏花開了。”説着,竺爺爺彎下腰來,習慣地問:“你知道杏花是哪天開放的嗎?”(彎下腰來:説明竺爺爺平易近人和藹可親。“習慣地問”説明竺可楨在堅持長期物候觀測的日子裏養成了主動探索,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和態度。)

5、四人小組練讀。一個讀竺爺爺的話,一個讀小孩的話,一個讀旁白,一個做評委。

6、指名練讀。

(三)第二次(學習第6---15自然段)

1、師述:一年前,孩子對第一朵杏花開放的時間答不上來,帶着竺爺爺的囑託,一年後,孩子有答案了。文章第6自然段,作者用簡潔優美的文筆,描繪了一幅春景圖,誰來讀讀看。

2、指名讀,突出“綠、皺、鼓”等關鍵詞。

3、齊讀

4、重點放在對話朗讀上

(1)讀第一遍:自由輕聲讀,想想這是誰説的?幫它加個提示語。討論之後,出示投影片。窗外一個小孩急切地叫道:“竺爺爺!竺爺爺!”竺爺爺()地問:“什麼事情呀?”小孩子()地説:“竺爺爺,杏花開啦!”竺爺爺()地問:“什麼時候?”小孩子()地説:“剛才。”竺爺爺()地問:“是第一朵嗎?”小孩子()地説:“是。”

(2)讀第二遍:同桌討論,每一句該用怎樣的語氣讀?指名説説,歸納答案:奇怪、高興、激動、自豪、半信半疑、肯定。

(3)讀第三遍:根據提示與讀出語氣,指導朗讀。

(4)讀第四遍:指名生一個讀竺爺爺的話,一個讀小孩子的話,其餘讀旁白。(7---14)

5、師述:從同學們的朗讀中,不難聽出竺爺爺和小孩子都非常激動、非常興奮。那王老師不禁要問小孩子為什麼高興?竺爺爺為什麼高興?(小孩子是為自己終於完成了竺爺爺去年交給的任務而高興,竺爺爺是為自己終於弄清了第一朵杏花開放的時間而興奮。)

6、除了對話部分,你還可以從哪裏看出?出示投影片,朗讀體會帶點詞語的作用“竺爺爺頃刻間象年輕了幾十歲,立即興沖沖地快步走到前院。”

7、“鄭重”什麼意思?你從“鄭重地計下”第一朵杏花開放的日子又體會到什麼?(“鄭重”的意思是嚴肅認真。從“鄭重地計下”可以看出竺可楨對科學研究嚴謹、一絲不苟的態度。

[板書:一絲不苟]師述:是的,“一絲不苟”,竺爺爺的話也證實了這一點。

四。點明中心(學習第16自然段)

1、出示投影片:“我需要的是精確的時間。搞科學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許’這些字眼,也不能用估計和推斷來代替觀察。”

2、自由讀,説説你讀懂了什麼?

3、你怎樣理解“精確”一詞?(非常準確)能不能結合前文來説説。

4、指導朗讀

5、竺爺爺作為一名物侯學家,他的成就是怎麼得來的,你找到原因了沒有?

6、小結:正如竺爺爺所説的,他正是通過長年的精確觀察,才掌握了氣候變花的規律。[板書:精確觀察]師補充《竺可楨和自然日記》:竺可楨精確觀察大自然:什麼時候第一朵花開,第一聲蛙鳴,第一次雷聲,第一次落葉,第一次降霜,第一次下雨------他的筆記本是大自然的縮影。

7、再讀讀竺爺爺的話,加深體會

五。總結遷移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總結:課文講述了我國著名科學家竺可楨研究物候學的一個小故事,讚揚了竺可楨一絲不苟的科學態度,説明只有通過精確、細緻的觀察,才能掌握事物變化的規律。

3、學了本文,你覺得應向竺爺爺學些什麼?

六。作業蒐集有關竺可楨爺爺的故事,下一堂課交流。

[板書] 第一朵杏花

竺 精確 觀察

楨 一 絲 不 苟

[教後反思]

“把握文章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是四年級閲讀教學的核心工程,是學生閲讀能力的綜合體現。學生只有具備了“把握文章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的能力,才能順利地進行高年級的閲讀學習。那麼如何引導學生在閲讀學習中進一步提高“把握文章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的能力呢?我在教學《第一朵杏花》一課時有這樣的一些心得體會

通過學生自讀、質疑、解答,進而明白了竺爺爺彎下腰來和小男孩説話可以説明竺爺爺是一位平易近人、和藹可親的老人;竺爺爺習慣地問可以説明竺爺爺非常喜歡科學研究,知道了杏花開放的日子,還想探究第一朵杏花開放的日子。這個問題的教學,由學生讀中感悟,體會關鍵詞的意思,理解得更為透徹。

課題是文章的眼睛。閲讀時從課題入手,通過審題提出問題,通過閲讀解決問題。這樣的閲讀思路,可以收到“提領而頓,百毛皆順”的效果。課後的練習第4題就是這樣的一個題目:“課文為什麼要用‘第一朵杏花’做題目,能不能換一個題目?”這個問題,也只有在讀懂課文,把握文章主要內容的基礎上才能解決。因為課前學生知曉了問題的內容,所以在學完課文的基礎上將這個問題拋給學生時,學生已經很容易就理解了作者的用心。

學生又就竺爺爺和小男孩的那段對話產生討論,這段為什麼不加些描寫人物神態、動作的提示語?我教學時就這個問題讓孩子想象當時場景,體會人物心情,展開了一次加提示的小練筆,進而幫助孩子讀好課文中人物對話。不過課後反思,此時也可在體會人物心情的基礎上讓孩子知道這也是一種寫作方法,目的是突出人物激動、急切的心情,這樣孩子舉一反三收穫更大!

本節課是初步嘗試“兩自一歸納”的方法,學生反應出學的積極性很高,我儘量給予孩子寬鬆的氛圍,鼓勵孩子思考、發言、敢講,課堂上孩子迸發的智慧真的讓人驚歎,真心希望孩子們能漸漸地能説會道起來。

《第一朵杏花》優質課教學設計 篇五

一、導入

1、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一朵杏花》,這篇課文寫了哪科科學家的故事?(板書:竺可楨)

2、課文寫了竺可楨幾次看杏花的情景?(兩次)分別是什麼時間?

課文的第一部分寫的就是一年前的事,現在請大家自由讀讀第一部分,也就是1-5自然段,説説你讀懂了什麼?還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二、學習第一部分

1、剛才大家都在津津有味地讀着,還不時地在書上做着記號,這樣的習慣很好,希望一直保持下去。誰來説説,你讀懂了什麼?(學生回答)還有哪些地方不明白?(討論,解決疑問)

☆竺可楨在問:“杏花哪天開放”時,為什麼一定要知道“第一朵杏花哪天開放的?”第二朵、第三朵為什麼不行?(因為第一朵杏花對竺爺爺的研究有用處,他需要的是杏花開放的精確時間,第一朵杏花開放時間就是杏花開放的精確時間,這正如他自己所説的:搞科學研究絕對不能使用“大概、也許”這些字眼,也不能用估計和推斷代替觀察。)

2、出示課文第3自然段

①請一個同學來讀這小節,注意突出加點的詞。

②這裏的“彎下腰來”説明了什麼?“習慣地問”説明了什麼?(作為一個研究物候的科學家,他只要一看到開放的杏花,就要進一步探究其開放的精確時間,這種主動探索的一絲不苟的科學行為已成為他的一種“習慣”)板書:一絲不苟

③這裏竺爺爺問孩子的話應該怎樣讀?(親切)

④練習用親切的語氣讀竺爺爺的話。誰來試試。你們覺得他讀的怎麼樣?那你再來讀讀。你們覺得他把這種親切的語感讀出來了嗎?好,我們一起學着他來讀好這一小節。(齊讀)

3、你們的朗讀中,老師聽出來了,這是和藹的花。下面我們就以學習小組為單位練讀每一部分的對話。一個讀竺爺爺的話,一個讀小孩子的話,一個是旁白,還有一個就當評委吧。開始練起來吧。

過渡:一年前,孩子對第一朵杏花開放的時間答不上來,帶着竺爺爺的囑託,一年後,孩子有答案了。文章第6自然段作者用簡潔優美的文筆,描繪一幅春景圖,誰來美美地讀好這一節。

三、學習第二部分(6-15)

1、你覺得他讀的美嗎?美在哪兒呢?評一評。(指名評)那你能比他讀的更美嗎?好,那請你來讀。

△同學樣比較一下他倆的朗讀,誰讀的更美?(指名説)好,那我們就學着它來讀好這段話。

2、第二年春天,杏花開了,小孩子通過精確地觀察終於發現了第一朵開放的杏花,他迫不及待地要把這個好消息告訴竺爺爺呢。(出示對話)當時他們的一段對話少了提示語,大家分小組合作先根據課文內容補上語氣詞,再根據提示語分角色練、讀這段對話,一個小組裏選出一個同學專門記錄討論結果,並給你的組員安排角色,等會兒彙報學習成果。

3、剛才同學們討論很激烈,讀書也很認真,我已經讓xx上來板演了他們小組的結果,那現在就請你們小組的成員到前面來讀這段對話(學生分角色讀)

4、下面請評委們來給他們小組的表現打分。

你們有沒有跟他們不一樣的答案?好,那我們根據提示語一起來讀這段對話,1、2大排讀竺爺爺的話,3、4大排讀小孩子的話,老師讀旁白。

5、從大家的朗讀中,老師不難聽出竺爺爺和小孩子都非常激動,非常興奮,他們的激動和興奮不僅通過對話表現出來,還從哪兒看出來呢?

(學生回答,出示15小節)

①哪些詞句看出竺爺爺很興奮?(點出“傾刻間像年輕了許多”“立即興沖沖地快步”)你能用你的朗讀來表現這種激動心情嗎?(指名讀)誰還想讀?(指名讀),我們一起激動地來讀好這一小節。

②這段話中的“鄭重”是什麼意思?(嚴肅認真)你從“鄭重地記下”第一朵杏花開放的日子又體會到什麼?(可以看出竺爺爺對科學研究嚴謹,一絲不苟,搞科研的就需要這種精神。)

③你們能通過朗讀把竺爺爺的這種一絲不苟的精神表現來出來?自己先練着讀讀,誰想讀?(指名讀)還有誰能讀好這段?(指名)我們一起讀這段話,感受竺爺爺得到準確時間後的激動心情,感受他對科學研究嚴謹、一絲不苟的態度。(齊讀)

過渡:竺爺爺對科學研究長年不懈,精確、細緻的觀察,這正如竺爺爺曾不止一次説過:“……”(引讀)

四、總結全文

同學們,竺爺爺一絲不苟的科學態度,説明只有通過精確、細緻的觀察,才能掌握事物變化的規律,我們應該把這種精神用在平時的生活和學習中。

五、作業

這一堂課就到這兒結束,結束課後請同學們蒐集有關竺爺爺的故事,下一堂課交流。

《第一朵杏花》是講的竺可楨研究物候學的一個小故事,讚揚了竺可楨一絲不苟的科學研究態度,説明只有通過精確細緻的觀察,才能掌握事物變化的規律。我在這節課中要達到的教學目標就是讓學生在朗讀中體會竺可楨在科學研究中一絲不苟的態度。

《第一朵杏花》優質課教學設計 篇六

知識與技能目標:

1、正確認讀本課 16 個生字,掌握9個生字。

2、理解課文內容,能通過竺可楨爺爺的動作和語言體會他對科學的嚴謹認真負責的態度。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引導學生想象對話時的情景,從而感悟竺可楨爺爺的人物形象。

過程與方法目標:

1、繼續進行自主識字,提高學生隨文理解詞意的能力,同時提高學生的閲讀能力。

2、通過各種朗讀訓練,指導學生邊讀邊想象,增強對文章的理解,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學習課文,讓學生們從竺可楨爺爺和小女孩身上受到啟發,懂得只有通過精確、細緻的觀察,才能準確地掌握事物變化的規律。

策略與方法:

合作交流,讀中感悟,想象訓練。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竺可楨所説的含義深刻的句子。

2、通過對人物神態、語言、動作的品析,體會人物的內心和品質,

教學準備:課前讓學生蒐集有關資料,(可以是竺可楨生平資料、故事或者關於氣象學方面的資料)

教師準備:課件、小黑板

課時劃分: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預習作業:

1、正確流利地讀會7課課文

2、自學本課生字,要求會讀會組詞。

教學目標

1、通讀課文,學習並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讀中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一、展示資料,瞭解竺可楨,導入新課

1.教師出示竺可楨的照片:同學們,你們認識他是誰嗎?(竺可楨爺爺)

2.老師:我知道,同學們在課前已經蒐集了不少關於竺可楨爺爺的資料,能拿出來展示給大家看嗎?(學生展示蒐集到的資料,説中加深對竺可楨爺爺的瞭解。)

3.教師:竺可楨爺爺為什麼能夠成為我國著名的氣象學家呢?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第一朵杏花》要告訴我們的正是這個答案。

(引導學生在蒐集、展示資料的過程中,瞭解竺可楨,體會他在氣象學上做出的突出貢獻。同時培養學生蒐集、處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口頭表達的能力。教師設置懸念,激發學生探究課文內容的積極興趣)

二、出示要求,學生自讀

1、自讀課文,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

2、想一想課文圍繞“第一朵杏花”寫了一件什麼事?

三、集體反饋,檢查自讀的情況

1、教師出示生字詞語卡片,指名認讀,教師強調要點。

字音:“載”是平舌音,“綻”“皺”是捲舌音;“律”的聲母是“l”。

字形:重點指導“慣”的筆畫順序;注意區別“梢”和“稍”。讓學生注意觀察“搬”“撒”的字形結構,注意各部分的書寫比例。“釣”字右半邊是“勺”,不要寫成 “勾”。“雁”半包圍結構,注意裏面的寫法。

2、教師再次出示含有這些生字的詞語,大家一起讀一讀,在讀中鞏固生字,積累詞語。

3、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互相幫助把課文讀得更好。

4、指名反饋:課文圍繞“第一朵杏花”寫了一件什麼事?(竺可楨向一個孩子瞭解第一朵杏花開放的時間,孩子答不上來。於是,竺可楨讓孩子留心觀察,來年告訴他。第二年,孩子準確地觀察到了第一朵杏花開放的時間,並立即告訴了竺可楨,竺可楨鄭重地記下了第一朵杏花開放的時間)

5、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以學生自讀為主,讀後交流,檢查學生自讀的情況。在自讀中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在交流中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四、課堂小結

教師小結:同學們,作者圍繞第一朵杏花所敍述的這件事情和竺可楨爺爺成為一名著名的氣象學家有什麼關係呢?下節課,我們一起來探究這個問題。

第一課時課後檢測

1、給下列生字組詞

搬( )( ) 釣( )( ) 雁( )( ) 慣( )( )

2、寫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

立即( ) 著名( )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xuesheji/l5v5o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