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學設計 >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學設計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學設計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學設計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1、瞭解文中介紹的有關荔枝的科學知識,理解作者引用的史料及詩文。

2、學會篩選信息和概括要點。

過程與方法:1、明確學習要求。

2、合作探究,採用小組討論方式,篩選各段要點,理清説明順序。

3、點撥,針對課文難點,教師酌情給予指導。

態度情感與價值觀:1、激發學生熱愛科學,探索科學奧祕的態度。

2、培養學生注重觀察,講究實證的科學態度。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1、理清文章的思路,訓練學生快速概括內容要點。

2、把握説明順序,鑑賞表達技巧

教學難點:品讀賞析文本作為科學小品所具有的科學性、思想性、文學性

設計思想:

1、以學生的興趣作為切入點

2、以培養學生的能力為導向

説明對象:(事物説明文、事理説明文)對象特徵

説明方法:下定義、舉例子、打比方、作比較 分類別、列數字、畫圖表、引資料 學前指導:説明文的學習要點 説明順序: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 科學性(正確、準確) 説明語言 文學性(生動、形象)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多媒體展示“荔枝”的特寫鏡頭,請學生仔細觀看畫面,並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談談自己眼中的荔枝。

二、題解

作者為什麼不直接用“荔枝”作為標題目,而用文中之標題?

“南州六月荔枝丹”短短的七個字,包含了荔枝的生長地域、成熟的時間、以及鮮明的色澤,以這句話作為標題,能激發人豐富的聯想;並且它是引用明朝詩人陳輝《荔枝》中的一句詩,具有濃厚的文學氣息,同文章的語言風格是一致的,比用“荔枝”作標題要好。

三、初讀課文,概括要點

1、閲讀課文,概括每段段意

粗讀課文後,選取荔枝的某一個方面,用自己的話或課文的原話詳細準確地表達荔枝的特徵。

質疑《荔枝圖序》—外殼—顏色—果形—大小—膜—肉—不耐貯藏—核—花—產地—圖譜—移植—發展生產

2、劃分層次,理清思路

一、引出説明對象

外形:外殼—顏色—形狀—大小

荔枝果

果實:殼膜—瓤肉—特性—果核

二、荔枝的生態

荔枝花

三、荔枝的生產:產地—樹譜—移植—產銷

3、理清文章的説明順序

根據層次,試説説文章的説明順序。

明確:本文是把荔枝作為水果來介紹的,按照從主到次,由表及裏的順序來寫。課文主要介紹荔枝的生產特徵,次要介紹生產情況。在介紹果實時,又根據它的結構特點,採用了由外到內,由表及裏的空間順序。在説明荔枝果實的外部特徵時,又按照殼面構造—色澤—外形—大小、重量的觀察順序來寫。這樣既突出了荔枝的形態特徵,又説明了有關它的其他知識。

四、再讀課文,篩選信息

結合課文內容,試分析下列句子對課文理解的正確與否。

1、荔枝大多數是深紅色或紫色的。

2、我們吃的這部分荔枝是荔枝的真正果肉。

3、荔枝的肉是白色半透明,説它“瑩白如冰雪”完全正確。

4、古代記載荔枝的書有十三種。

5、荔枝在北方是不可能生長的。

6、能產荔枝的地區,應該大力發展荔枝生產。

7、荔枝的成熟期,福建是四月下旬到七月,廣東是六月下旬到八月,都以七月為盛。 教師總結:大學聯考科技説明文的閲讀主要以選擇題的形式出現,其中主要考查學生篩選信息和理解重要語句的能力,其中篩選信息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查學生:1、在原文的基礎上,增加或減少個別詞語。如上面第3句原文應是“荔枝的肉大多數白色透明”,所以這個表述是不準確的;2、在原文的基礎上,替換個別詞語。如上面第6句原文應是“盛產荔枝的地區”,把“盛”替換為“能”,表意大不相同;3、在原文的基礎上,顛倒個別詞語的順序。如上面第7句原文應是“廣東是四月下旬到七月,福建是六月下旬到八月”,把“廣東”與“福建”的位置調換;傳遞的信息不相同。4、在原文的基礎上,增加或刪減附加條件。如上面第1、4、5句與原文相比,分別少了“成熟的荔枝”、“現在知道的”、“現代科學技術發達”條件,所以這三個表述是不準確的;5、根據文章,邏輯推理。如第2句,根據原文的理解,荔枝的真正果肉應是連同果殼扔掉的那一層膜,所以這個判斷也是不準確的。

五:細讀課文,鑑賞表達技巧

這篇課文在介紹有關荔枝的科學知識時,運用了哪能説明方法,試舉例説明,並體會其作用。四人一小組進行討論,並選出代表發言

1、打比方:使説明的事物更生動形象,讓讀者更易理解。

如把荔枝比作“絳囊”“紅星”“珊瑚珠”,把成片的荔枝林比作“飛焰欲橫天”“紅雲幾萬裏”,把稀奇的荔枝品種比作“細長如指形的‘龍牙’、圓小如珠的‘珍珠’”等等

2、列數字,使得事實確鑿,更具説服力

如介紹荔枝大小時説,“通常是直徑三四釐米,重十多克到二十多克”;如介紹荔枝貯藏時説,“現經研究證實,温度保持在1℃到5℃,可貯藏30天左右”;又如介紹荔枝結實時説,“一個荔枝花序,生花可有一二千朵,但結實總在一百以下”,等等。

3、舉例子,增強文章的厚重感和説服力。

如唐明皇為了讓楊貴妃吃上鮮荔枝,“就要派人兼程飛騎從南方遠送長安或洛陽”;如為證明廣東很早就有荔枝,用了“南越王尉佗曾向漢高祖進貢荔枝”的例子。

4、引用,既增強了文章的文學色彩,又充實了文章的內容。

本文最突出的説明方法是引用。引用古詩文、史料、故事多達二十多處。

a. 白居易的《荔枝圖序》,給人感覺開頭新穎,引人入勝,併為後文作者與白居易對荔枝的不同看法提供依據。

b. 徐勃《詠荔枝膜》,説明荔枝味美。

c. 引用白居易的“一日而色變,„„色香味盡去矣”,説明荔枝不耐貯藏。

d. 杜牧的詩歌“長安回望繡成堆„„無人知是荔枝來”,一方面説明荔枝不耐貯藏,另一方面就是對這件事的嘲諷。

e. 蘇軾的詩歌“羅浮山下四時春„„不妨長作嶺南人”,一方面為大力發展荔枝生產展現了一幅藍圖,另一方面説明荔枝的味美。

六、揣摩語言,體會本文的科學性,文學性

本文是一篇科學小品,既有一般説明文簡明、準確、周密、條分縷析的特點,又有清新誘人的詩意。請學生討論合作完成

1、科學性

“現代科學發達,使荔枝北移,將來也許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作者用揣測語氣,説將來也許有可能發生這樣的事,如果改成“將來是完全可能的事”,就變成了肯定語氣,指將來必然產生的事實。

語言的準確還表現在確數、約數的運算上,如“一年開花兩次”、“大約重60克”、“通常直徑三四釐米”、“重達四五十克”等等。

語言的科學性還表現在語言的周密上,如“成熟的荔枝,大多數„„紫色”中的“大多數”、“荔枝的大小,通常直徑三四釐米”中的“通常”、“荔枝的肉的細胞壁特別薄,„„一般都不留渣滓”中的“一般”、“荔枝曬乾或烘乾,„„完全失去潔白的面貌”中的“完全”,„„

這些詞語的運用,十分準確表達了信息。

2、文學性

本文的文學性主要體現在引用古詩文、史料、故事上。從標題開始,相繼引用了陳輝、郭明章、鄧蕭、徐勃、杜牧、蘇軾等詩人的詩句,既增強了文章的文學色彩,又充實了文章的內容。此外,運用“打比方”的説明方法,使表達生動形象,凸現文采。

總結:本文語言的科學性集中體現在用詞準確、周密。文學性集中體現在大量詩詞典故的運用上,既使説明形象生動,又使文章詩意盎然。

七、拓展延伸

1、你從本文的學習中悟到了什麼?

2、2、選取你身邊的一種地方特產,運用你今天所學到的知識向人們介紹。

八、課堂小結

本文以短小的篇幅、豐富的知識,饒有興味地介紹了有關荔枝的科學知識,既有一般説明文簡明準確的特點,又有清新怡人的詩意,知識與思想並重,詩情盎然,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科學小品。把握説明順序,理解説明方法,探究説明技巧,感受語言魅力是學習科學小品的四大要素。培養學生概括要點,篩選信息的能力是學習説明文的重要導向。

《南州六月荔枝丹》説課稿

尊敬的評委老師:

大家好!我今天説課的題目是賈祖璋《南州六月荔枝丹》的第一教時,下面我從七個方面説這堂課的教學設計:

一、説教材

1、教材簡析

《南州六月荔枝丹》是省教版中職規劃教材語文高中二年級上冊第三單元講讀課文,本單元的主題是“科技之光”。本單元的學習重點是把我們的學生帶進科學技術的宮殿,去探尋、觸摸並感知那些生動的人物和事件,那些鮮活的理論和思想;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科學觀,幫助學生培養科學的思維方法,引領學生揚起理想的風帆,用無比的熱情遨遊在科學的海洋中。另外,《南州六月荔枝丹》是一篇科學小品文,它除了具有一般説明文的特點外,還帶有濃厚的文學色彩,因此,在教學中應在國中教學的基礎上,讓學生進一步把握説明文的文體特徵,瞭解如何抓住特徵説明事物,使學生體會到只有抓住特徵,才能有可能將事物説明白,掌握閲讀此類作品的方法,並鍛鍊學生“篩選信息”、“概括要點”的能力。

2、學情分析

有利因素:職中二年級的學生對電腦的操作已經非常熟練,可以調動學生利用這個優勢上網瞭解荔枝的各種知識,並根據課文內容製作相關課件。

不利因素:

①説明文是一種相對比較枯燥的文體,學生普遍不喜歡上説明文課。 ②“荔枝”是嶺南常見水果,學生表面上看對這個事物非常熟悉,好奇心不強,這對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有一定的困難。

3、教學目標:

根據單元教學的要求和編寫教材的意圖,和本文的特點,以及學生的情況,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①瞭解文中介紹有關荔枝的科學知識。

②學習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抓住特徵説明事物的寫法。

③掌握課文先主後次,由表及裏的説明順序。

(2)能力目標

①訓練學生觀察能力,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

②逐步培養學生獨立自主閲讀説明文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③鍛鍊學生“篩選信息”、“概括要點”的能力。

(3)德育目標

學習作者對科學研究仔細、認真的精神,培養學生注重觀察,講究實證的科學態度;激發學生熱愛科學、探索科學奧祕的熱情,從而培養學生熱愛專業的情感。

4、教學重點:

根據本單元的特點和本文自身的特點,我將第一教時的教學重點定為以下兩點:

①通過認真閲讀,概括文章的內容要點。

②理清本文説明順序和結構。

本文屬科學小品文,文章通俗易懂,富有情趣,講析時不要面面俱到,要以學生的實際和大綱要求出發,有取有舍,突出重點。

5、教學難點:

根據課文的特點和學生掌握知識的能力水平,確立本教時的難點是: 理清本文説明順序和結構。(也是教學重點②)

本文善於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對荔枝的特徵作具體的説明,內容較多,通過理清順序和結構可以調動學生的思維,明確本文的學習思路。

二、説教法

為了完成教學目標,更好的調動學生主動參與學習説明文的積極性,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解決疑點,根據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的精神,再結合本文的實際特點,確定本節課教法的指導思想是:想方設法引起學生注意,引導他們積極思維,熱情參與獨立自主地解決問題。

(一)教法的選擇

1、自學法與競賽教學法相結合:本文雖是説明文,但語言淺顯易懂,生動有趣,有利於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提出問題,探究問題,激發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意識。

競賽教學法可以幫助學生改變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形成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是促使學生認知、能力、情感全面協調發展的重要途徑,也是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和諧發展的良好方法。

充分發揮職中學生電腦專長,上網查閲各種相關知識,對比本文與網上知識的異同,以小組為單位制作課件,並進行優質課件競賽。學生在製作課件過程中,無疑會討論製作方法,這不僅培養學生之間的團結協作精神,還培養了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創新能力,

2、直觀教學法相結合——主要利用多媒體現代教學手段

《南州六月荔枝丹》有豐富的科學知識,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能夠拓寬課本知識體系,開闊學生的視野。

(二)選擇以上幾種教法的依據

1、依據現代教育學理論:根據素質教育“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原則,打破教師以教為中心,單向灌輸的陳舊模式,在課堂教學中,儘可能發揮學生學習的能動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以上幾種方法,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分析問題的能力,有助於學生讀寫聽説能力的提高。

2、依據教材自身的特點:本文是篇淺顯易懂,生動有趣,富有詩意的科學小品,既具有科學性,又具有文藝性,利用直觀教學法使學生享受説明文教學帶來的樂趣,達到認知水平提高與情操品德教育雙重目的。

3、依據學生自身的心理特點:這一年段的學生思維活躍,渴望被人尊重和信任,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儘可能從人格平等的基本觀念出發創設寬鬆的民主氛圍,把學生擺在主動探求者的位置上,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他們語文學習的能力,所以自學法與競賽教學法相結合是職中語文教學的必然選擇。

四、説學法

學法指導:

教學過程是師生雙邊活動的一個過程,課堂教學不僅是傳授技能的過程,也是教會學生學習的過程,是通過指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從而自己學會知識由此培養學習能力的一種教學模式。現代教學論提出要轉變教學觀念,其中很重要的一條是強調學生自主的主體意識。在職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就要始終體現培養學生自我學習的能力,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教學思路進行學法指導。

1、網絡學習法

語文大世界,世界大語文。作為處於科學技術特別是網絡技術日新月異的21世紀的現代職中生,應該放出眼光,走入網絡這一嶄新的虛擬世界,擷取其中有用有益的信息,拓寬知識視野,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領域,提升網絡學習能力,充分利用網絡這一先進方式,嘗試創造性學習,以獲取最豐碩的學習成果。

2、觀察法或課外閲讀法:課前佈置學生認真觀察荔枝或時令水果的構造或者查閲有關荔枝資料的書籍。

3、六步預習法與朗讀體悟法:六步預習法是一看、二畫、三查、四讀、五記、六提,職中生基礎差,這種預習方法更有助於他們對課文進行全面瞭解;本文引用大量詩文、資料,通過反覆朗讀,仔細品味本文富有詩意的語言風格,在情感得到滿足和愉快後能更加深刻獲得知識。

3、練習法:結合本文課後練習題一、二、三讓學生自主學習本節課重難點,順利地完成教學目標。

五、説課堂教學程序:

根據單元教學要求和新課標理念及職中生的感知水平,我確立以下教學程序:

1、課前預習,掃清障礙,製作課件

①準備工具書,自查生字詞,培養學生獨立使用工具書的能力。 ②參照書上“閲讀提示”,自讀課文,對課文有初步的瞭解。

2、導入新課,激起興趣(5分鐘)

①多媒體展示“荔枝”的特寫鏡頭,請學生仔細觀看畫面,並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談談自己眼中的荔枝。

②明確文體:

科學小品:是一種以靈活的形式通俗簡短地介紹科學知識的説明文。 特點:科學性、文藝性

③作者簡介(完成德育目標)

3、題解(5分鐘)

提問:作者為什麼不直接用“荔枝”作為標題目,而用文中之標題?(完成課後習題一)

“南州六月荔枝丹”短短的七個字,包含了荔枝的生長地域、成熟的時間、以及鮮明的色澤,以這句話作為標題,能激發人豐富的聯想;並且它是引用明朝詩人陳輝《荔枝》中的一句詩,具有濃厚的文學氣息,同文章的語言風格是一致的,比用“荔枝”作標題要好。

4、朗讀課文,品味課文的科學性、文藝性(17分鐘)

思考:①作者筆下的荔枝與白居易《荔枝圖序》的荔枝異同點?(完成知識目標①、②和德育目標)。

②概括文章內容,完成課後習題三(突出教學重點①)

(朗讀課文品味科學小品語言為第二教時分析比較平實性説明文與科學小品做鋪墊。提出問題以小組形式討論、探究激發學習興趣。)

5、自主學習,理清結構(突出重點②,突破難點)並進行課件競賽(15分鐘)

師質疑:練習冊上的輔導要點和課後習題三對本文的結構劃分是否正確(如把荔枝的花歸為荔枝的果實內部)?

讓學生獨立理清説明順序、結構,並畫出本文結構圖,然後找不同程度的幾個同學講自己的分析結果,其餘的同學則認真聽並結合自己的理解做出選擇!根據學生的討論和闡述,老師點撥並給予明確的答案,但不是標準答案,因為本沒有標準答案。

(充分啟發學生的積極思考,敢於質疑和發表不同意見,課堂氣氛活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完成教學目標。)

6、總結本節課(3分鐘)

本文是一篇生動的説明文,介紹荔枝是按照從主到次,由表及裏的順序來寫的,主要介紹荔枝果實的形態特徵,次要介紹荔枝其他知識,如生產情況。

總之本課時教學程序的設立,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進行自主學習,有利養成學生的自主能力和自學習慣的形成,同時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拓充知識,更好學習鍛鍊歸納表達能力。

六、説練習設計

根據單元要求和學生實際情況,我要求學生抓住特徵,用文藝性筆調,寫一篇自己熟悉的某種植物或動物説明文,並在下一課時請個別同學進行口頭作文(口頭作文練習設計,既可以提高學生寫作能力,又可以提高口頭表達能力)。

七、説板書設計

板書是教學內容的高度濃縮,板書基本上按行文思路來安排,這樣安排便於使學生理解文章內容和結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xuesheji/mjw38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