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學心得體會 >

幼兒教育敍事:從案例現象淺談家庭教育指導

幼兒教育敍事:從案例現象淺談家庭教育指導

摘要:在幼兒園教育生活中,孩子鬧矛盾發生打架事例,家長心疼;當孩子的身邊有 “特殊”的朋友,家長擔憂影響孩子品行學習發展;自家孩子太老實怕在園總吃虧。這些事例在幼兒園時有發生,也是教育工作者最煩心的事。面對這些事,我們要如何與家長進行溝通,排除不必要的麻煩事發生?幾年的教學經驗得出:最重要的是要善於與家長溝通,指導家長有着良好的家庭教育觀念。結合幾個案例現象談談如何進行家庭教育指導。

幼兒教育敍事:從案例現象淺談家庭教育指導

案例一:孩子打架之後。

強強和明明是兩個較調皮的小朋友,平時也常常在一起玩耍。有一次,因為爭搶玩具,強強用手抓了明明的臉,明明的臉立刻出現一道道抓痕,讓人看着非常心疼,老師馬上帶明明去醫務室對傷口處理。放學後,老師嚮明明媽媽説了這件事,也找了強強媽媽談了這件事。告訴她們這兩個小朋友還是好朋友,強強也不是故意的,家長不要責備孩子。但畢竟明明受傷了,從教育的角度強強應去看望明明,讓強強學習對自己的行為負責,關心同伴。強強的媽媽放學後即刻帶着強強去看望明明。第二天,明明奶奶接明明回家時候,情緒很激動地指着強強大聲説:“強強,你媽媽給你留指甲是讓你抓人的嗎?”老師馬上上前勸阻,強強被嚇壞了,哇哇大哭。強強媽媽來接兒子看着兒子哭得泣不成聲也很心疼。這件事發生以後,儘管老師在中間做了大量調節工作,但兩家長見面卻像仇人一樣,裝作看不見。倒是強強和明明,早就忘記這件事,好像沒有什麼發生一樣,還是繼續一起玩,一起鬧。

通過這件事,作為一名教師有必要總結經驗,引領家長反思做到幾點:首先,遇到這種事要理性處理,不必為孩子事傷身心。看到自己的孩子被小朋友咬傷、抓傷、打傷,作為家長肯定會非常心疼,這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但是此時,家長一定要保持理性。三四歲的孩子處於行動思維階段,不會用語言來解決矛盾和與人溝通,當兩個人之間發生矛盾或者過度興奮的時候,他們最直接的反應是用行動解決或表達,而非語言。而且孩子做這些動作時只是一種本能的反應,沒有處心積慮,沒有要報復誰或者欺負誰的想法。他們可能前一分鐘還在爭鬥,下一分鐘又玩在一起。其次,家長要了解孩子的年齡特點,特別是受傷孩子一方的家長,不要把對方孩子的這些行為看成是有意的行為。如果是這樣的事情發生在幼兒園,家長更是應該依靠老師來解決,儘量避免直接與對方家長理論,更不能向對方孩子施加壓力,用訓斥、恐嚇等方式對待孩子。這樣做不僅不利於解決問題,相反,還會把雙方家長牽扯進來,使原本孩子之間的無意行為,演變成兩個家庭之間的矛盾。最後,作為傷害方孩子的家長,遇到這樣的情況也要積極主動向對方家長表達歉意,帶着自己的孩子去看望慰問受傷的小朋友,這樣做不僅有利於事情儘快解決,而且可以引導孩子懂得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孩子之間發生矛盾不可怕,關鍵是家長如何處理,如果處理得當,壞事變好事,將成為孩子接受教育的良好契機。

案例二:當孩子身邊有位 “特殊”的同伴。

説到這個“特殊”,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特殊的,尤其是孩子。每個孩子有着不同的遺傳基因,不同的長相特點,不同的身體條件,不同的個性特徵,不同的家庭環境和成長背景,不同的學習能力和行為習慣……應該説每一個人都有其特殊性。這裏的特殊是指智力發育遲緩、患有自閉症等某些生理或心理疾病的孩子。如果班裏有這樣一個孩子,家長會怎麼想呢?如果這個特殊的孩子對同伴影響不大,家長或許不會太在意,如果有某些方面的影響,家長可能就會擔憂:怕自家的孩子被傷害,怕自家的孩子會模仿他或者學習不好的行為。班裏曾遇到這樣一個事例:有個智力發育遲緩的小男孩,各方面能力明顯弱於同伴,行為較為古怪、脾氣暴躁又喜歡打人。一學期下來,部分家長了解知道了這個小男孩,會提議調座位,不讓自家孩子和該小男孩坐同桌。面對這種特殊的孩子要平等對待,這給教師很大的壓力。但作為一名教師有必要認真對待這種事情的發生。如何與家長溝通這方面事呢?

首先,告知家長現代全納教育理念,即隨着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全納教育理念已經越來越得到世界各國認可,包括有特殊需要的兒童在內,所有兒童都應該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機會。讓有特殊需要的兒童在正常化的環境中成長才是最有利的,這樣的理念已經得到了實踐證實。其次,讓家長明白“特殊”這個詞只是存在於我們大人的意識中,孩子的腦中卻沒有什麼“特殊”的概念,孩子在接納有特殊需要的同伴時那麼的自然。就如案例裏的這個小男孩,如果小朋友懂得多幫助他謙讓他,他是不會傷害同伴的,家長怕被欺負是多於的擔心。基於這點可以讓家長在家提醒孩子在園多多幫助這有特殊需要的同伴。最後,指導家長同步教育好孩子,激發做個有愛心的好孩子。以講故事形式讓孩子多瞭解特殊羣體,培養孩子懂得尊重每一個生命。而且班裏有個特殊需要的同伴,是一筆非常寶貴的教育資源,對所有小朋友的發展都十分有益。再説,“特殊”同伴的存在也會衝擊着我們大人的思想意識,考驗着我們的理念和愛心,考驗着我們的寬容與接納精神。

案例三:我家的孩子太老實,容易吃虧。

教學生涯中,經常有家長反饋:“我家孩子很老實,別人説一他不敢説二,會不會容易被騙、被欺負,老師,幫我們多看管下孩子。”“老師,我家的孩子太老實了,在幼兒園被欺負,他不敢向老師説,回家也不敢説,容易吃虧。”……..這種情況擔憂的家長不在少數。其實即使孩子性格活潑開朗,家長也同樣會有這樣的擔心。畢竟家裏通常就一個孩子,全家人都讓着他,沒人和他爭搶,現在到了幼兒園,都是家裏的寵兒,幾十個“小太陽”放一塊兒,誰會讓着誰呢?甚至,有的家長會教孩子在園被欺負了要以牙還牙。作為家長,對孩子有所擔心可以理解,但教孩子欺負別人的做法卻極不可取。

幼兒園如同一個縮小版的社會,很多成人社會裏的法則和規律在這裏同樣影響着同伴之間的關係,只是孩子的世界比成人的世界更單純更直白。作為家長要明白:在孩子們的世界裏,脾氣好、與世無爭的孩子容易受到同伴的歡迎,大家都願意和他做朋友。話説如此,家長還是會擔心:自己孩子這種性格在羣體中容易吃虧。的確,老實的孩子會遇到吃虧的事,如想玩得玩具總是佔不到。但可能也正是因為老實孩子的忍讓會激發有一批有正義感的同伴,很多時候不用他們自己要,旁邊的小朋友就會主動搶回玩具遞給他;不用他們自己説,自有小朋友跑來向老師報告。可能在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會有同情弱者的惻隱之心和彰顯自己有保護別人能力的需要。況且,幼兒園裏還有老師,會關注孩子們的行為,必要時也會加以引導和協調。所以,在幼兒園裏,對於不會爭吵、爭搶、脾氣好的孩子,別人不會主動去招惹或者欺負他們,家長大可可以放心。

總而言之,面對這些時有發生的事例現象,教師要積極誠懇地對待家長,得到家長的信任,做到能與家長智慧的溝通。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xuexinde/9vvo5.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