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育教學方案 >

國小數學一年級下冊《找規律》教案【精品多篇】

國小數學一年級下冊《找規律》教案【精品多篇】

國小數學一年級下冊《找規律》教案【精品多篇】

找規律 篇一

一 教學內容:二年級下冊  第116頁例2

二 教學目標 

1、通過一系列的活動,使學生髮現數的排列規律,認識新的數列即等差數列。

2、培養學生的觀察、歸納及推理能力,激發學習興趣和探索慾望。

三 教學重點、難點:

認識並發現等差數列的規律,能初步運用規律。

四 教具準備:課件

五 教學過程 :

課前輕鬆,請同學們互相猜謎語。

師:大家情緒這麼活躍,能不能課堂上也這樣。我發現同學們,特別喜歡猜,這節課就讓同學們玩一玩,猜一猜,好不好?

正式上課

一、談話導入

師:今天我們班還來了一位數學王國的小朋友,猜,他是誰?(課件出示  明明)明明覺的大家很聰明,想和大家來猜謎,你們願意嗎?(願意)

明明帶來了一堆小旗子,第一組他貼出了一面。(課件出示)第二組他會貼出幾面小旗子呢?你能猜出來嗎?

二、初步探索

1、小組討論,猜測明明第2組會貼出幾面小旗子。

2  、彙報:可能有以下幾種情況:

(一)              第二組擺出2面小旗子

(二)              第二組擺出3面小旗子

(三)              第二組擺出10面小旗子

……

3 、揭示謎底

師:我們來看看明明是怎樣想的吧。(課件出示)

是幾面小旗子?(2面)

誰猜中了舉一下手。其他同學雖然你們和明明的想法不一樣,但是都很好,很有想法。

仔細看圖,你還能發現什麼?(第2組比第1組多出1面旗子。)

大家願不願意繼續來猜猜明明是怎樣想的?我們來聽聽明明是怎樣説的吧。課件出示。(畫外音:我想讓小旗子有規律的擺放)

三、深入探討

1、師明確要求:老師來提一個要求,請同學這次繼續想出下面3組小旗子的擺放,如果同學們想和明明想的一樣的機率大一些,可以多想幾種情況。先自己利用小旗子代替學具擺一擺。

2、  4人小組,討論交流,並把想法畫在紙上(播放音樂)。

3、彙報:(明確先説一説,每組擺了多少個小旗子,再説一説有什麼擺放規律)

第一種 1  2  3  4  5  (課堂上生是指着所畫小旗子來説的)

規律:每次都比上一次多一面。

師在紙上畫出來,每組都比上一組多出一面。問:大家看明白了嗎?是有規律的嗎?誰和他們組想法一樣?

第二種 1  2  1  2  1

生説出每組小旗的擺放數量,讓大家共同找出其中的規律。

師:誰和他們組想法一樣請舉手。

第三種 1  2  4   7   11

生説完之後,師:這麼多的小旗子,大家能數的過來嗎,你有更好的方法表示嗎?

生在黑板用數字上記錄,橫着記錄。

1    2      4     7    11

+1    +2    +3   +4

師引導生繼續發現  1  2  3  4 都相差1。

明確再繼續彙報時,一人指着圖説,一人在黑板上寫。

第四種:1  2   5  10   17 (板書)

第五種  1  2   4   8   16 (板書)

4、彙報後,揭示謎底

師:我們來看看明明是怎樣想的吧。

課件出示,先出示第3組,再出示4,5組。

請一個學生説一説明明是按着怎樣的規律去想的。

師:誰和明明的想法一樣,舉一下手,你們真棒。如果明明能像大家一樣再添上黑板上的表示方法,我想大家能看的更清楚,對嗎?

5、明確課題

師:同學們的想法真是又多又好。

真善於動腦筋!這節課我們探索的就是事物中存在的一些簡單的數量規律。板書:

6 、基本練習

(1)  師:剛才有的同學猜的小旗的擺放是這樣的

出示1   10   100   1000

最後一組,應是多少?(生齊答10000)

師:為什麼?

提示:數量上是怎樣有規律的變化的?幾個1變成了10,幾個10變成100……

指明答後,師總結:也就是説,每次增加10倍,就變成了下一個數。

(2) 師:老師也擺出了幾組小旗,課件出示

2   4    8   14    22       44       58

師:你能不擺出圖片,就猜出老師空中所要擺的數字是幾嗎?規律是什麼,想好後,可以像黑板上的樣子,寫出來。

指明訂正,出示正確答案。讓學生説一説,還有什麼發現。(即增加數字都相差5)

四、鞏固練習

師:明明從同學們的討論中也得到了許多知識,現在他想帶同學們到森林中走一走,坐一坐運動,你們想去嗎?(想)不過,要去森林王國必須要闖過三關,你們能闖過去嗎?(能)

第一關   2   7    17    32    52

第二關   100    90   70    40

第三關  1    3    9

每一關都讓學生説一説答案,以及找出的規律。

師:同學們,你們真棒,三關都闖過了,我們就一起隨着明明到達森林裏去吧。

播放課件(讓學生欣賞一段大森林裏的動畫美景。)

師:大森林裏這樣美,明明做起了運動。你知道他是怎樣運動的嗎?

出示練習十二第四、五題,學生完成。

五、拓展練習

師:聰聰看大家玩的這樣高興,也來了。他給大家帶來了一個拼擺遊戲。

課件出示,練習十二思考題。

第四組該是幾個圓片,是多少,應該怎樣放呢?願不願意和聰聰一起想一想,分成4人小組,利用學具代替圓片,擺一擺想一想。

六、小結

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發現同學們有着豐富的想象和推理。在我們生活中到處都存在着規律,希望同學們做個有心人,不斷的來發現它,創造它,豐富它,好不好?

國小一年級數學説課稿《找規律》 篇二

一、教材分析:

(一)課題:找規律

(二)課型:新授課

(三)教材位置:

本課是九年制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第一課時。

(四)意圖和前後聯繫:

本課是數學課程標準中“數與代數”領域內容的一部分。有關“找規律”的內容是新編教材新增設的內容之一,也是數學課程教材改革的一個新變化。

(五)根據《新課程標準》和對教材的認識,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使學生通過觀察、實驗、猜測、推理等活動發現圖形簡單的規律。

2、學能目標: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推理能力。

3、德育目標:培養學生髮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六)教學重、難點:

本課時的主要目的是引導學生動手操作、主動探究,發現圖形簡單的規律。因此,通過觀察、實驗、猜測、推理等實踐活動讓學生髮現圖形簡單的排列規律是本課時的重、難點。

二、學情分析:

在本課時的教學中,教材安排了很多日常生活中的具體例子,這些例子都為從數學的角度去探索事物的規律提供了很多素材。學生在學習這些知識的時候,動手操作的內容比較多,應該有一定的學習積極性。但是在教學時,還需要教師採用多媒體、教具等輔助教學,提高教學內容的生動性、形象性,使學生願學、樂學。

三、教法設想、學法指導:

(一)教學方法:

本課我以開放式教學為主,以觀察、討論法為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以學生活動為主軸,讓學生通過一系列的觀察、實驗、猜測、推理等研究活動來主動獲取知識。

(二)學習方法:

學生的學法以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為主,讓學生最大限度地參與學習過程。

四、教具、學具準備:

1、教具準備:投影儀(片),圖形卡片。

2、學具準備:各種圖形卡片。

五、教學過程:(略)

(一)欣賞感知

1、欣賞圖片。

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些美麗的圖片,一起來欣賞欣賞吧!(投影出示:小朋友們參加聯歡會時的情景圖)

2、感知規律。

這些圖片美嗎?美在哪裏?

3、揭示課題:找規律,並板書。

(通過學生喜歡的生動有趣的畫面引入,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讓學生體會到數學來源於生活,同時給孩子們營造了輕鬆、和諧的學習環境)

(二)探究活動

學習例1:

(1)同學們,六·一兒童節快到了,同學們打算開個聯歡會。大家剛才已經發現了會場的彩旗、彩燈、彩花和小朋友們佈置的規律,但是這個會場還沒有佈置完,如果繼續佈置的話,該怎樣佈置呢?下面我們就幫他們佈置完吧!

找規律教案 篇三

活動設計背景

我班幼兒年齡為4週歲,在日常生活中不善於觀察和發現規律,為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利用規律進行排序,特設計本活動。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觀察發現規律並進行排序。

2.培養幼兒動手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3.培養幼兒之間合作意識。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幼兒能否發現規律,並按規律進行排序。

活動準備

小貓、小兔、小鹿頭像各3個,各種幾何圖形若干,各種水果圖片若干,雪花玩具若干,線繩等。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

教師導語: 今天我們班來了三位客人,他們想看看小朋友是否聰明,你們歡迎嗎?(出示小貓、小兔、小鹿頭像圖片並依次貼在磁性黑板上)看他們坐得多整齊,給他們拍張照片吧!

(二)基本部分

1. 引導幼兒觀察小動物的座位順序。

2. 要求幼兒按已觀察的小動物的順序繼續依次排列。(幼兒自己動手操作)

3.師説:“我們用什麼好吃的招待小客人呢?”(幼兒討論)教師小結:遠離垃圾食品,多吃水果。

4. 教師出示水果有:草莓、桃子、鴨梨,並引導幼兒觀察,然後説出水果的擺放順序。

5. 幼兒動手操作依次擺放水果。

6. 幼兒每人一套幾何圖形學具,看圖形找規律並繼續排序。(教師在磁性黑板上貼出幾組幾何圖形)

(三)結束部分

1. 客人要走了,我們送他們一件禮物吧,教師示範將雪花玩具按紅綠順序穿成一串項鍊。幼兒3人一組合作按喜歡的。顏色交替規律穿項鍊。

2.把穿好的項鍊送給客人,客人誇獎小朋友既聰明又有禮貌。

(四)延伸部分

請幼兒在生活中注意觀察,看看哪些物品或圖案是有規律的排序,發現後和小朋友們一起探討吧。

《找規律》教案 篇四

教案目標:

1、通過活動,學習按某一特徵有規律地間隔排列規律排列。

2、在探索尋找活動中,選擇不同的方法嘗試有規律排序。

3、培養幼兒有初步的推理能力,發展幼兒創造力。

4、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

5、進一步提高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及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1、各種排列規律的卡片。

2、各種顏色的木塊、幾何圖形、貼絨圖案若干。

3、操作卡片每人一份。

活動預設:

一、自由探索。

1、以遊戲:“尋寶”引入活動。

讓幼兒尋找藏在“草地”上的卡片,打開卡片看看上面有些什麼?

2、討論卡片上不同的變化,説説它們的排列規律。

二、發現規律。

1、觀察卡片上物體的排列,讓幼兒感知物體排列的次序規律。學習按顏色、幾何圖形、圖案間隔排列的方法。

2、請幼兒補規律。找出卡片上物體的規律,想想接着應該排什麼?

3、幼兒動手操作,把缺的補上去,將規律補完整,並説説為什麼要這樣補。

三、嘗試自由排列。

1、介紹各組活動的內容和要求。

第一組:按顏色排列。選擇兩種或三種顏色的木塊進行間隔排列。

第二組:按幾何圖形排列。選擇兩種或三種幾何圖形進行間隔排列。

第三組:按圖案排列。選擇兩種或三種圖案進行間隔排列。

2、幼兒自選操作活動,教師巡迴指導。鼓勵幼兒大膽地嘗試進行有規律排列。

3、請幼兒介紹自己是按什麼規律排列的。

課後反思:

我對幼兒園上了公開課《找規律》,這是一個比較獨立的學習內容,活動的設計我以遊戲、操作貫穿於整一節課,這符合幼兒的認知特點。

第一個環節我以“聽詞做動作”的遊戲導入,讓幼兒聽我説兩組詞(①小鳥啄蟲、小鳥啄蟲、拍手、拍手。②小鳥飛、跺腳、跺腳)做動作,然後讓他們思考每一組動作繼續做下去該怎樣做,許多小朋友都做對了,我問他們為什麼這樣做?

莫爵彪小朋友説:“我照着前面做的就往後做了。”

周雅菲小朋友説:“小鳥啄兩次,拍兩次手是按順序做的。”

王金威小朋友用響亮的聲音説:“這些動作是固定重複的,所以後面的動作也是這樣做。”多麼好的回答!我請全體小朋友給予他們熱烈的掌聲!接下來我讓小朋友聽音樂來做上面的動作,小朋友們把自己當成了小鳥,開心極了。最後我引導小朋友用圖把上面的動作表示出來,讓他們知道這樣有順序的排列就是有規律的排列。

第二個環節我分幾個層次進行教學。

首先讓幼兒觀察物體的排列找出排列的規律,然後繼續排下去。接着讓幼兒來玩“有規律排隊”的遊戲。最後讓幼兒在教室裏找一找有規律的東西,這個環節小朋友們非常的活躍,都要搶着回答。

陳華周小朋友説:“牆上的米老鼠排列是有規律的。”

陳龍小朋友説:“鋼琴的琴鍵排列是有規律的。”

蔡明真小朋友説:“牆上的KT板排列是有規律的。”

莫湛威小朋友説:“我身上衣服的花紋是有規律的。”

丁啟洋小朋友説:“頭頂上的臉譜和鏈子排列有規律。”

第三個環節我提供了許多材料讓幼兒進行創造規律。在這個環節中幼兒對“規律”的感知、體驗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小朋友們都擺出了各種各樣的規律,他們學得積極、投入,極大地調動了他們的思維活動,發展了他們的創新思維。

在整個教育活動中,大部分的孩子都比較認真、積極參與和守紀律,但是還有四個孩子不夠理想,按要求進行活動的意識還不夠強,不過他們在原有的基礎上已進步了許多,要他們達到我的要求,這是我以後要面對的一個工作重點,因為我的目標是要讓全班所有的孩子都表現得令我滿意!

找規律教案 篇五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48~49頁。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探索日常生活中間隔排列的兩個物體個數之間的關係,以及類似現象中簡單數學規律的過程,初步體會和認識這種關係和其中的簡單規律。

2、通過觀察、猜測、操作、驗證以及與他人交流等活動,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周圍的事物、用數學的觀點分析日常生活中各種現象的意識和能力,激發學生對數學問題的好奇心,發展學生的數學思考。

教學過程:

一、感知規律:

1、談話:今天,老師想和小朋友們一起做個遊戲。(學生遊戲:請小朋友們伸出自己的一隻小手。)

2、如果用兩個手指夾一根小棒,那麼一隻手能夾幾根小棒?

(學生用一隻手夾住了4根小棒。)

3、像這樣,類似一隻手的5個手指可以夾4根小棒的例子,在我們身邊還有很多。現在,我請第一小組的男生排成一隊。如果每兩個男生中間只站一個女生,那麼能站多少個女生?(可預先設計一個小組的人全部為男生。)

照這樣排,10個男生中可以站幾個女生?20個、50個、100個男生呢?

4、同學們答得可真快啊,是不是這裏面有一定的規律呢?今天,咱們就一起來找規律。(板書課題:找規律)

二、發現規律:

(多媒體出示例題中的圖)

1、師:請大家觀察屏幕上的這幅畫,然後小組討論:

圖中畫了哪些事物?哪兩個事物間是有聯繫的?你發現他們之間有什麼規律嗎?

(學生討論)

2、交流:

a 你在圖中發現了哪些事物?

b 哪兩個事物間是有聯繫的?就像剛才遊戲中手指和小棒一樣。

生1:夾子和手帕。

生2:兔子和蘑菇。

生3:木樁和籬笆。

……(相機板書:夾子和手帕 兔子和蘑菇 木樁和籬笆)

2、觀察“夾子和手帕”

(出示部分手帕圖)

師:看一看,圖上一塊手帕用了幾個夾子?兩塊手帕呢?(多媒體逐步演示證實)

猜一猜,照這樣推算,3塊手帕用多少個夾子呢?4塊、5塊……9塊呢?同桌互相説一説。

想一想,你發現夾子的個數與手帕的塊數之間有什麼聯繫了嗎?討論一下。

3、觀察“蘑菇和兔子”

師:讓我們再來看看蘑菇和小兔子吧,他們又是怎麼排列的呢?

(每兩隻小兔子中間有一個小蘑菇)

那麼小兔子的只數與蘑菇的個數之間有沒有規律呢?

你發現了什麼規律呢?試着説一説。

想象一下(填空出示):9只小兔子,中間有個蘑菇

10只小兔子,中間有個蘑菇

……

4、觀察“籬笆和木樁”

師:再來看木樁和籬笆,你找到其中的規律了嗎?

説一説:你找到的規律是怎樣的?

5、歸納小結:

通過觀察,我們一起發現了圖中存在的一些規律。一般來説,像夾子、小兔、木樁這樣,是處於兩端的事物(板書:兩端);像手帕、蘑菇、籬笆這樣,是處於中間的事物(板書:中間)。

現在,誰來説一説,兩端的事物與中間的事物間存在什麼規律?

[處於兩端的事物比中間的事物要多1(板書:要多1),反過來,處於中間的事物比兩端的事物要少1(板書:要少1)。]

三、動手操作:

同學們真聰明。現在,老師就要來考考你們了。(課件出示題目)

請同學們拿出身邊的小棒和小圓片,擺一擺,使得你擺出的圖形也符合這種規律,看誰擺得又快又正確。(學生動手操作)

説一説:你是怎麼擺的呢?誰上來擺一擺,並説説自己是怎麼擺的。

(讓擺得較快的學生上前,在投影上演示自己擺的情況)

……

三、鞏固、應用:

1、師:其實,在我們的教室中,有些事物也具有這樣的規律。你能通過自己的觀察來説一説嗎?(學生先觀察,再回答)

同學們找得真仔細。現在,請大家把眼光放得再廣一些,到教室外找一找。你在哪些地方也看到過具有這種規律的事物呢?

(生舉例説明)

*如:我家門口有好幾棵樹,樹和樹之間的空格比樹少1。

(師:你的世界很大!不但能走出教室,而且能用空格代替物體,真了不起。)

*又如:街上有的人穿的衣服一條藍的一條黃的排列着。(最好現場有人穿着這種樣式的服裝,便於舉例教學。)

*再如:放學的隊伍、廣場的柵欄、學校裏栽的樹……

2、師:老師這兒也找到了一些生活中的例子,需要大家一起來幫助解決。大家請看屏幕。(課件出示題目)

(1)、“電線杆和廣告牌”

仔細看這幅圖,在這條馬路邊,有25根電線杆,那麼中間會有多少塊廣告牌呢?為什麼?

(有24塊。每兩根電線杆中間有一塊廣告牌,廣告牌的塊數比電線杆的根數少1)

(2)、“鋸木頭”

師:圖中這人在幹什麼?

鋸木頭中是不是也有這種規律呢?

a、把這根木料鋸一次,能鋸成多少段?鋸2次呢?

b、如果要鋸成6段,需要鋸幾次?

c、快速搶答:鋸7次能鋸成多少段?鋸9次呢?55次?

反過來,如果要鋸成8段,需要鋸多少次?9段呢?24段呢?

師:你們回答得這麼快,用的是什麼規律啊?

(鋸的段數總是比次數多1,鋸的次數總是比段數少1。)

3、小結:同學們,你們現在已經熟練掌握了規律,思考的速度就快了。

四、拓展規律:

1、遊戲:夾小棒(學生動手操作)

師:現在老師請大家再來完一下夾小棒的遊戲。

用2個手指只夾一根小棒,我們剛才用一隻手夾了幾根小棒?(4根)

照這樣,用2隻手能夾幾根小棒呢?(8根)

只能8根嗎?請你動手試一試、想一想。

(9根,把大拇指並在一起或把小拇指並在一起。)

那是不是隻能夾住9根小棒了呢?

(10根,可以把兩隻手圍起來。)

師小結:當我們把手指和小棒圍成一個圈的時候,結果就有所不同了,小棒和手指的數目相等了。這種想象在生活中也很常見。

2、請同學們再來看一看河堤上種的樹。(課件出示)

師:有75棵柳樹,每兩棵柳樹中間要種一棵桃樹。一共可以種多少棵桃樹?

(先口答)你是怎麼想的?

但是,如果要種75棵桃樹,行嗎?

在怎樣的堤岸上才可以種75棵桃樹呢?(池塘)

3、這就是我們要做的下一題。(課件出示)

師:為什麼可以種75棵呢?

4、看書上第48頁到第49頁的內容。

五、練習:

1、一條公路的一旁共有25根電線杆,每兩根電線杆之間相隔40米,問:公路總長多少米?

2、一條公路總長960米,如果在一旁每隔40米有一根電線杆,一共有多少根電線杆?

3、一條環形公路,總長68千米,每隔4千米有一塊路標,這條公路上一共有多少塊路標?

五、總結

師:今天,我們發現了一條很有用的規律,還運用這條規律解決了不少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其實,這樣的規律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許多。

課後你可以找一找,看誰找得多!

板書:

找 規 律

夾子 和 手帕

白兔 和 蘑菇

木樁 和 籬笆

(兩端) (中間)

要多1 要少1

國小數學一年級下冊《找規律》教案 篇六

1、這節課開始教師先讓學生猜想黑板上吸鐵石排列第5個是什麼?隱含了規律判斷,揭示出本課課題。接着出示了例題的情景圖,觀察圖上彩旗、彩燈、盆花的排列有什麼順序,幾個為一組,教師指出像這樣的排列就是週期現象。僅僅就從情景圖上的彩旗、彩燈、盆花的排列,就揭示出週期現象,我認為學生對週期現象的感知理解還是不夠深入的、狹窄的,此時在學生已經初步感知的基礎上是否可以讓學生再欣賞生活中的、自然界中的一些週期規律,拓展、拓寬學生對週期現象的進一步認識,讓學生在觀察、感知理解的基礎上能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週期現象,在觀察、描述中逐步積累,內化對週期規律的認識。

2、在學生理解週期現象後,教師出示問題:盆花按這樣順序排列下去第15盆是什麼?在學生思考後,第一個學生起來回答是使用15÷2;第二個學生是用單、雙數;第三種是用畫圖的方法。這三種方法,都是學生再現週期規律進行的推理活動,各種方法都有特點。如何呈現學生的方法,根據教材的編排看:是先呈現畫圖的方法,再呈現單雙數方法,最後呈現除法計算。除法計算抓住了週期規律的本質,雖然簡便、實用,但比較抽象,學生難於理解,而畫圖,單、雙數的方法都是盆花排列以符號化,藉助形來解決問題,這兩種方法都有助於促進學生更好地理解除法計算,抓住週期規律的本質。所以教師在讓學生思考的時候,要能走下去,瞭解學生做法,捕捉學生資源,按照教材的編排順序呈現學生的做法,讓學生逐步經歷具體到抽象概括,在交流時能夠打通三種方法之間聯繫,可以讓學生把圖畫完整,數與形結合,親眼看到的比猜想,學生會覺得更為親切,學生會更容易掌握,這就是數形結合的結合點,從而能更好理解除法計算中各個數所表示含義。

3.在五上《找規律》這節課中,有很多方面很值得我們學習。在學生感受到除法計算特點,會用除法計算,能判斷出不同餘數的情況下,教師問學生:餘數幾是紅旗?幾是黃旗?沒有餘數呢?通過這樣的追問,讓學生能從剛才解決問題過程中提煉、感受到週期規律的確定性。此時又及時讓學生回憶:剛才我們找了什麼規律?我們用什麼方法解決?為什麼不用乘法加法、減法?追問、反思,進行一種提升,我們都知道歸納是為了概括,概括是為了提高,從歸納到演繹,讓學生的思維得到一個完整的發展。

以上是自己對五上《找規律》這節課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yufangan/4k8n7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