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育教學方案 >

《蘇州園林》教案【精品多篇】

《蘇州園林》教案【精品多篇】

《蘇州園林》教案【精品多篇】

《蘇州園林》教案 篇一

教學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梳理文章的寫作思路,弄清作者介紹園林的條理和順序,培養學生按事物本身規律組織材料,有條理地説明事物的能力。

2.把握本文所運用的説明方法,培養説明文的閲讀能力,初步學寫説明文。

3.揣摩語言,引導學生體會本文説明中糅合記敍、議論,表達方式靈活多變、語言簡潔生動的特點。

教學重點:

1.理清課文思路,把握蘇州園林的整體特點和本文的説明順序。

2.揣摩語句,理解句子豐富的內涵,體會本文的語言特色。

教學難點

1.理解繪畫與園林建築的聯繫。

2.搞清本文所運用的説明方法,並理解其作用。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一、課前預習:

1、找出作者及有關蘇州園林的資料

2、辨明字音:

軒榭(xuānxiè)池沼(zhǎo)邱壑(hè)模(mú)樣重巒疊嶂(zhàng)相間(jiàn)嶙峋(línxún)庸俗(yōng)鏤(lòu)空薔薇(qiángwēi)

3、辨明詞義:

鑑賞:對藝術品或文物的欣賞和評價。

因地制宜:根據具體地形,設計或選擇適合的事物。

斟酌:考慮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適當。

重巒疊嶂:重重的山峯,層層的峭壁。

4、整體感知:文章是從D角度,抓住A的特點條分縷析地介紹蘇州園林的。

角度:A.建築學B.園林歷史C.導遊D.欣賞者

特點:A.蘇州園林總的特點B.有代表性的園林

二、速讀課文,完成下列問題:

1、蘇州園林的整體特徵是什麼?(務必使遊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

2、文章怎樣分項説明蘇州園林的特徵?

a.亭台軒榭的佈局不講究對稱,講求自然之趣。

b.假山池沼的配合講求自然美。

c.花草樹木的映襯給人圖畫美。

d.近景遠景的層次給人景緻美。

e.每個角落都注意圖畫美。

f.門和窗是高度的圖案美。

g.極少用彩繪給人色彩美。

從七個方面緊扣“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這個總體特徵。

3、劃分結構層次,理清全文思路,把握作者的説明要點及説明順序。

全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2)概括説明蘇州園林地位及特點。

第二部分(3~9)分類具體説明蘇州園林的藝術美。

第三部分(10)總結全文

文章採用先總後分式的結構展開。先總括蘇州園林從整體上呈現出的特點,再從各個方面分別加以説明。園林建築特點的概括介紹和分類説明互相照應,前後提挈。“圖畫美”這一對客觀事物的認識作為線索貫穿全篇。

作者先介紹了蘇州園林在我國園林藝術中的地位,從遊覽者的角度概括蘇州園林的特點,即“務必使遊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然後,從亭台軒榭的佈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樹木的映襯、近景遠景的層次等四個主要方面和每個角落的構圖美、門窗的圖案美、園內建築的色彩美等三個細微方面來具體説明這個特點。

4、以第4段為例,探究局部説明順序。

本段先寫假山堆疊的藝術,或重巒疊嶂,或竹木掩映,遊人遠望有觀賞古代名畫的美感,攀登則有如身在山中的實感。次寫池沼和其他景物的配合,或河上兩橋相望,各呈異彩;或石頭花草,隨意點綴,無不皆美。再其次又寫池沼中還有亭亭玉立的荷花,活潑戲耍的游魚,充滿生氣。“圖畫美”貫穿整個段落。

第二課時

1、本文作為一篇説明文,最大的寫作特點是什麼?請同學們在課文中找出除説明之外其他表達方式的句子,説説其表達效果。

本文主要用解説的方法介紹蘇州園林,熔説明、記敍、議論於一爐,以概括的説明介紹園林,以生動的描述形容景物,以通俗的議論來分析原理,使文章既眉目清楚、生動形象,又耐人尋味、啟人興趣。

記敍1.“高樹與低樹俯仰生姿……花樹相間。”寫出了萬木爭榮的景象。

2、“古老的藤蘿……珠光寶氣。”烘托出園林的繁華氣氛。

3、遊覽者看“‘魚戲蓮葉間’,又是入畫的一景。描繪了遊人觀魚的動人情景。

議論

1、“我覺得蘇州園林是我國各地園林的標本。”評價蘇州園林在園林藝術中的地位。

2、“我想,用圖畫來比方……是不講究對稱的。評論不講究對稱的美學原理。

3、“開花的時候滿眼的珠光寶氣……可是沒法説出來。”評論這樣栽種的藝術效果。

2、分析本文采用了哪些説明方法,結合實例體會其作用。

本文采用的説明方法有以下幾種:

①分類別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們講究亭台軒榭的佈局,講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講究花草樹木的映襯,講究近景遠景的層次。”

(作用答題思路:對什麼進行分類説明,條理清楚地説明了説明對象的什麼。)

②作比較

“我國的建築,從古代的宮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絕大部分是對稱的……蘇州園林可絕不講究對稱。”

“蘇州園林與北京的園林不同,極少使用彩繪。”

(答題思路:把什麼和什麼進行比較,突出了説明對象的什麼特點。)

③引用

“……遊覽者來到園裏,沒有一個不心裏想着口頭説着‘如在畫圖中’的”。

(答題思路:使説明內容更充實,增加説明的趣味性)

④舉例子

“或者是重巒疊嶂,或者是幾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

“階砌旁邊栽幾叢書帶草。牆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薔薇木香。”

(答題思路:舉什麼例子具體、真切、形象地説明了説明對象的什麼。)

⑤列數字

“四扇、八扇、十二扇,綜合起來看,誰都要讚歎這是高度的圖畫美。”

(答題思路:列舉具體數字科學、準確、具體地説明了説明對象的什麼。)

3、揣摩語句,理解語句豐富的內涵,體會本文表達方式靈活多變,語言簡潔生動的特點

(1)倘若要我説説總的印象,我覺得蘇州園林是我國各地園林的標本。(“標本”在這裏是什麼意思?)“標本”原指實物原樣或經過整理、供學習研究時參考用的動物、植物、礦物。這裏是典範、樣本的意思。用這個詞非常簡練地説明蘇州園林在各地園林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對各地園林的廣泛影響。

(2)誰如果要鑑賞我國的園林,蘇州園林就不該錯過。(後半句能否改為“誰就不該錯過蘇州園林”?)不能,原句突出了“蘇州園林”。

(3)總之,一切都要為構成完美的圖畫而存在,決不容許有欠美傷美的敗筆。(去掉“一切”“決不”,可以嗎?)不能去掉,“一切”“決不”表示十分肯定的意思,強調蘇州園林的總特點。

(4)假山的堆疊,可以説是一項藝術而不僅是技術。(“藝術”與“技術”有什麼區別?)

“藝術”是強調個人獨創性的活動,其成果能給人以審美愉悦,並且無法被複制;“技術”,意味着有固定的程序和手法,其成果是具有實際效用的東西,一般可以大量複製。

(5)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樣,往往安排橋樑。(去掉“往往”好不好?)

去掉“往往”,使表達失去了分寸。原句強調“大多是這樣,但又不全是”這一層意思

(6)有幾個園裏有古老的藤羅,盤曲嶙峋的枝幹就是一幅好畫。開花的時候滿眼的珠光寶氣……

(這個描寫的句子有什麼作用?)這句子寫出了藤蘿爭春的情景,烘托園林的繁華氣氛,生機盎然,沁人耳目。

4、小結:本文介紹了蘇州園林藝術的整體特徵,説明順序合理,説明方法得當,既突出了被説明事物的特點,結構又顯得清楚有序,實為一篇難得的好文章,顯示了葉聖陶先生駕馭複雜事物的非凡筆力。在領略蘇州園林藝術美的同時,借鑑作者説明的技巧,力求學以致用。

5、課堂練習:閲讀課文第四自然段,回答問題。(上年調研試題)

A、蘇州園林假山和池沼的共同特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這段文字説明的中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遊覽者“忘卻蘇州城市,只覺得身在山間”的原因是什麼?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作者將蘇州園林的池沼設計分為兩類,一類_____________,另一類是:_______________兩類的共同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一段文字介紹你所在的班級室內佈置情況,要求説明順序條理,至少運用兩種説明方法。

《蘇州園林》教案 篇二

內容和步驟:

一、複習檢查,引入新課。

1、提問:蘇州園林的共同特點是什麼?

2、提問:第二段可以分幾層?與第一段有什麼關係?

——兩層:

(1)(3—6)從小大方面具體説明蘇州園林是“一幅完美的圖畫”;

(2)(7—9)從不可忽視的三小處,進一步説明蘇州園林“處處入畫”。第一段與第二段是總分關係。

二、講析第一段(3—6)

1、指名朗讀第一層:

2、指導分析第三段:

(1)指名概括段意。明確説明蘇州園林的佈局特點,即“不講究對稱”,有“自然之趣”。

(2)提問:這一自然段寫法上有什麼特色?

——作者運用比較和比喻的説明方法,使讀者對蘇州園林的佈局特點有發明確的認識。

3、指導分析四段。

(1)指明概括段意。

(2)引導分析説明層次。

4、指導學習五段。

(1)指名概括段意

——説明蘇州園林花草樹木的'映襯富有畫意。

(2)逐句分析。

(3)提問:這段文字表達上有什麼特點?舉例説明。

——這段文字以説明為主,也適當插了描寫和議論。

説明文的描寫,着眼於説明特徵,並且比重不大,只是稍加點染起輔助説明作用;説明文中的議論,具有畫龍點睛的作用。

5.學習6段

1)指名概括段意。

2)分析:第一段主要用解説方法,突出了巧妙的設計和安排,能給遊人以畫意實感。文中的兩個“更”字與“多了”與“深了”緊密呼應。

三、指導分析第二層(7—9)

1.齊讀第三層;

2.提問:這一層説明了哪些細部內容?與文章的説明中心是否吻合?

3.討論第7段首句的作用;

——這一句既是本自然段的中心句,又是本層次的總説句在結構上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4.小結:

——這一段緊緊圍繞第一段提出的説明中心,進行了具體説明,是全文主體和重點。

四、講析第三段(10)

1.提問:這段文字是否多餘?

——這段文字交代説明,是不可忽視的結語。它。總結了全文給人以餘味,再次激起了讀者急於一遊蘇州園林的強烈願望,也使行文縝密。

五、。總結課文

1.歸納中心:

——文章介紹了蘇州園林的共同特點,再現了它的畫意美顯示了設計者和工匠們的智慧和我國園林藝術的高超。

2.歸納説明文的一般特點,。總結本文的。寫作特色。

——抓住説明對象的特徵,切當安排説明順序,靈活運用多種説明方法,語言準確明晰。表達充分嚴密。這是一篇典範性説明文,構思縝密脈絡清楚,説明準確,敍述生動是本文的顯著特點。

六、作業

1.參觀本地塔樓亭廟等古建築或具有古典風格的現代建築,仿照範文,寫一則“觀察日記”;

2.試就議論、描寫、記敍三方面的語言各抄幾句。

《蘇州園林》教案 篇三

課文內容分析:

作者葉聖陶先生以其精練的語言、嚴謹的結構,抓住蘇州園林的藝術特點,條分縷析地做了全面、深刻的介紹。文章高度概括了蘇州園林在我國園林建築中的地位,然後採用總分式的結構展開説明。首先總寫其“務必使遊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然後從亭台軒榭的佈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樹木的映襯,近景遠景的層次等四個主要方面,再從每一個角落的構圖美、門窗的圖案美、建築的色彩美等三個微觀方面來具體説明這個特點。

學情分析:

在統編教材中,七年級學生沒有接觸過説明性文章,本單元是學生第一次學習該文體。雖然如此,但是因為本篇文章為本單元第二篇課文,在此之前有《中國石拱橋》這篇非常規範的説明文,讓學生了解説明文的的基本特點。且八年級的學生也具備了較好的整體感知的能力,所以本課作為説明文的教學應該不是難題。相對來説,學生對園林文化的瞭解和思考較為薄弱,應該作為本課的難點。

教學目標

1、學習本文抓住事物特點,從整體到局部的多方面説明事物特點的方法,把握蘇州園林“圖畫美”的總體特點。

2、引導學生把握本文段首中心句的作用,學習作者文心周密,層次清晰的説明結構。

3、領會園林設計者和建造的獨特的審美意趣,理解作者對他們的讚歎之情,激發學生對園林文化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1、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特徵,並條理清晰地突出特徵的寫作思路。

2、領會園林設計者和建造的獨特的審美意趣,激發學生對園林文化的興趣,初步培養學生的審美鑑賞力。

教學方法

情境教學法

自主、合作、探究

課前準備

蘇州園林文化尋訪微課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説園林:由學生假期文化尋訪説起,播放吳昱林微課。學生説自己的感受。

(設計意圖:從學生視角去看蘇州園林,迅速拉近學生的距離,激發學生的興趣。)

葉聖陶先生也有一篇文章來寫他眼中的蘇州園林。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在這位大家的眼中,蘇州園林是怎樣的。

二、自主學習讀園林(一讀明特徵,二讀知結構)

1、默讀課文,整體感知。明確:

蘇州園林具有怎樣重要的地位?(明確:1.蘇州園林是我國各地園林的標本,各地園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蘇州園林的影響。)

作者看來,蘇州園林有什麼特點?(明確:務必使遊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

作者認為,蘇州園林是如何達到這個目標的?(四個“講究”)

2、跳讀課文,抓住關鍵信息縮寫課文。

蘇州園林是我國各地園林的標本,各地園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蘇州園林的影響。她務必使遊覽者無論站在哪一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畫。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們在整體上講究亭台軒榭的自然之趣,講究假山池沼的自然之美,講究花草樹木映襯的圖畫美,講究近景遠景的層次美。他們還在細節上注重每個角落的圖畫美,注重門窗的圖案美,顏色搭配上的閒適美。

方法總結:抓住第二段中的四個講究和3-9段中每段中的總起句,基本上就可以抓住全文的主要脈絡。

明確《蘇州園林》在結構上的特點:總分結構。先總寫蘇州園林“務必使遊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的特點,然後從四個主要方面和三個細節上説明特點。

三、合作學習品園林之美

問題一:作者説,蘇州園林的特點是使遊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畫。請大家以小組為單位,完成以下問題:

你們可以從蘇州園林中找到幾幅畫?

你最喜歡其中的哪一幅圖或者哪幾幅圖?

這些圖畫的美有不同之處?用一個詞語準確概括出來(可以是文中的詞語,也可自己概括)。

示例:亭台軒榭圖——自然之美

假山池沼圖——靈動之美(變化之美)

花草樹木圖——活力之美

花牆廊子圖——層次之美

階旁牆上圖——圖畫之美

門窗——圖案之美(簡樸精細之美)

色彩——安閒之美

共同之處:以江南的自然為模範。體現了自然靈動之美,小巧精緻之美,樸素安適之美。

問題二:國小裏大家學過《故宮博物院》,很多同學也遊覽過北京的頤和園。你覺得它們給你留下的印象和蘇州園林有什麼不同呢?為什麼會有這種不同呢?

故宮博物院:規模宏大,對稱結構,紅牆金瓦,色彩濃豔。皇家威嚴。

頤和園:規模宏大,建築、山、湖都是鉅製

四、探究發現悟園林

1、贊園?贊人?

作者從一個鑑賞者的角度向我們展示了蘇州園林的獨特魅力。他僅僅是為了表達對蘇州園林的喜愛之情嗎?

——對園林設計者和匠師的讚歎。

從哪裏看出來的?

“設計者和匠師們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園林當然各個不同。”

“……似乎設計者和匠師們一直追求的是……”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們……他們唯願遊覽者……”

“……全在乎設計者和匠師們生平多月裏,胸中有丘壑……”

2、何人?何緣?

蘇州園林的設計者和建造者究竟是什麼人,你們好奇嗎?我們一起來看兩則材料。

材料一:

滄浪亭,初建於北宋中期傑出的愛國者和文學家蘇舜欽之手。蘇舜欽狀貌魁偉,慷慨有大志,歐陽修認為他有宰輔之才。政治上支持范仲淹等人的慶曆新政,因此深為朝內保守派所忌,後遭彈劾,削職為民,閒居蘇州。於是買水石作亭,取“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命名為“滄浪亭”,為讀書會友之所,時發憤懣於歌詩,其體豪放,往往驚人,一時豪俊,多從之遊,詩文名滿天下,被譽為開有宋一代詩風者。

材料二:

拙政園是嘉靖時的御史王獻臣和摯友文徵明共同設計營構的。借《閒居賦》“拙者之為政”句意取名為“拙政園”。

王獻臣,字敬止,號槐雨,為人疏朗峻潔,博學能詩文。為官古直,不阿法,敢於抗中貴,時有“奇士”之稱。因受東廠特務的誣陷連遭貶謫,憤而棄官迴歸故鄉蘇州。

文徵明是詩文、書、畫“三絕”的巨匠。自明中葉到清代,文徵明成為文人畫家普遍敬仰的宗師。他的書法清勁秀美,灑脱而有韻度,工行草書,尤精小楷。詩歌風格清新妍雅,有《甫田集》,收其700餘首古、今體詩。文徵明不僅才藝冠代,而且人品峻潔。他和王獻臣志趣相投,繪製了拙政園31景圖,每個景點都配有詩一首,並親撰了《王氏拙政園記》一文。

小結:中國古代沒有專職的造園師,蘇州園林是園主、詩畫家和匠師合作的結晶。這些園林的主人們都是“學富五車”之輩,造園就是為了既在城市裏享受豐富的物質供應和服務,但卻又嚮往自然山林的閒情逸致,於是鑿池堆山,營建亭榭,蒔花植木,以自然山水為楷模,用種種造景手法構成引人入勝的景象,從而達到“天人合一”的審美境界。

五、拓展反思説園林

提示:可以從文章嚴整的結構對自己寫作的啟示方面説,也可以從蘇州園林獨特的文化內涵説。

《蘇州園林》的優秀教案 篇四

教學要求

(一)教學目標

1. 瞭解課文總説和分説的説明順序。

2. 體會課文語言又嚴密又生動的多樣性特點。

(二)教學重點

學習由整體把握到具體揣摩的讀書方法。

(三)教學難點

初步的鑑賞能力的培養。

教學過程

[鏡頭1. 課題、作者]

同學們:蘇州園林是蘇州人的驕傲。蘇州人寫蘇州園林,蘇州人遊蘇州園林,都會覺得特別親切。今天,我們一起來讀 《蘇州園林》,相信也會有新的感受。

指導讀書的方法。

現在,讓我們來初讀課文,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讀課文。讀書時,可以把課文的主要內容、重要的信息、關鍵的語句劃出來。讀完後我們來交流。讀的過程中如有疑問,請舉手。

下面請同學們一起來交流。

(請同學們交流)

[鏡頭2. 標本,鑑賞]

以 “標本”和“鑑賞”總領全文,教學的切入口選得好,有新意。

在課文第一段中有兩個關鍵的詞語,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一個是 “標本”,一個是 “鑑賞”。

1. 什麼是 “標本”? “有代表性經過加工或保持實物原形,可供人們學習、研究用的樣本。”如:我們在實驗室中看到的實驗標本……

2. 為什麼蘇州園林可以稱它是 “標本”呢?因為蘇州園林 “可使遊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

3. 那麼在這幅畫中,都有些什麼內容呢?

亭馬軒榭,假山池沼,花草樹木,花牆廊子。還有角落、門窗、色彩等等。

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的內容。

4. 把這些都堆在一起就成畫了嗎?就是一幅完美的畫嗎?

[鏡頭3]

亭馬軒榭 自然之趣

假山池沼 藝術

花草樹木 畫意

花牆廊子 畫意

至於其他每個角落、細微之處,都能注意到畫的效果。

讓學生具體感受蘇州園林的特點。

(出示畫冊)同學們:你們看,我這本攝影集,裏面每一張都是一幅完美的畫。可見,蘇州園林的特點確實是 “遊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只是平時我們不注意罷了。我想:這就是標本,因為它代表了中國園林的特徵。我們讀説明文,首先就要抓住特徵。

好。現在我們再來看第二個詞語 “鑑賞”。

同義詞比較,體現語文課特色。

國中語文“鑑賞”是什麼意思?我們可以和 “欣賞”、“玩賞”比較一下。(同學發言後,老師歸納)

[板書:欣賞、玩賞、鑑賞]

[欣賞]:用喜愛的心情領略美好事物的意味。例:欣賞音樂,很欣賞這幅作品,很欣賞他的做法。

[玩賞]:觀看欣賞。 “玩”不同於 “玩耍”中的 “玩”,它是觀看的意思。

[鑑賞]:鑑別和欣賞

指導學生精讀課文。“哪段文字寫得最好”,一問,引導學生欣賞和評價課文,讓學生獨立地閲讀,自由地發表意見。

可見,作者寫蘇州園林,是從鑑賞的角度寫的,所以他會看到一幅幅畫。

下面請同學們再讀課文,從鑑賞的角度看看哪段文字寫得最好。(請同學們交流)

……

下面老師來談談看法,好嗎?老師讀了這篇課文,覺得第4段挺好。為什麼呢?因為:

[鏡頭4]

第一,層次很清楚。你看,第一句話是總説,“蘇州園林裏都有假山和池沼”,然後分兩個層次來對第一句話進行説明,先説假山,後説池沼。這樣,文中總説、分説清清楚楚。你們再看,在寫假山時,也是按總説、分説的順序寫的。

老師參與到討論之中,與學生共同探究,體現了教學的民主。

第二,從多角度來説。譬如假山這部分:首先正面寫假山,寫假山 “重巒疊幛,或者是幾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然後呢,從設計者和匠師的角度來寫,就是 “設計者、匠師”胸中有丘壑,即胸中有畫,所以他們堆疊出來的假山就是一幅幅畫。

最後,從遊客的角度寫。遊客攀登時,能欣賞到、領略到這些畫意,因此即使這些在城裏的假山,也會讓遊客覺得 “身在山間”。

現在我們要研究的是:課文在寫假山時,為什麼要從設計者、匠師和遊覽者的角度來寫呢?

我們再回過頭來看這段文字中的第三句話:“或者是重巒疊幛,或者是幾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這些句子能涵蓋蘇州園林所有的假山嗎?不能。因為從正面寫,是寫不盡假山的美的,只有寫了設計者、匠師,寫了遊覽者後,才可以把蘇州園林假山的美都表現出來了。

我還喜歡這段文字的語言,請看:

[鏡頭5]魚戲蓮葉間鏡頭。

一、概括性強。如 “假山的堆疊,可以説是一項藝術而不僅是技術”這句話。這個句子將蘇州園林的假山藝術都概括出來了,它強調的是藝術,假山的堆疊充滿了畫意,這就是藝術。

品味語言,以點帶面。

二、精練而形象。如這段的結尾一句 “遊覽者看 ‘魚戲蓮葉間’,又是入畫的一景”這句。這中間 “魚戲蓮葉間”就是一幅畫:紅色的鯉魚、翠綠的蓮葉,清澈的池水,它把魚、蓮葉和水的美都表現出來了。其中這個 “戲”字用得非常形象,它將魚兒那種調皮、玩耍、遊戲的神韻、靈氣都寫出來了,而畫恐怕就達不到這種境界了,這就是語言文字的魅力。

而 “又是入畫的一景”這句,把這景色的畫意寫出來了,它強調的是畫,是畫中之景。還有一個 “又”字特別要注意,它強調這是許許多多畫中的一幅,一個 “又”字,裏面涵蓋了多少內容啊。大家看,僅僅這麼一個句子,就讓我們感覺到了這篇文章語言的精練而形象,似乎也充滿了畫意。我想,這與文章的內容是吻合的。

下面,讓我們在鑑賞、品味的基礎上來集體朗讀第4段。

同學們:鑑賞課文可以有很多種方法。今天,我們是從兩個方面來鑑賞的:一個是結構,一個是語言。

下邊,請一位同學也像老師那樣,從這兩個角度來鑑賞。

引導學生舉一反三,教會學生閲讀和鑑賞的方法。

我們讀書也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談:第一步是初讀課文,是瞭解;第二步再讀課文 (即精讀課文),是鑑賞,是品味。我們讀書就該這樣讀。

同學們,我們剛才跟着作者領略了蘇州園林的美景,大家有沒有注意到蘇州園林還有很多美的地方。

由課內向課外延伸,提出研究性學習課題。體現了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符合語文教學的特點。

在這裏,老師給你們作個提示:譬如蘇州園林裏的楹聯是可以研究的課題。什麼是楹聯?楹聯就是掛在堂屋或亭子前柱子上的對聯。現在大家看這幅楹聯:“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

[鏡頭6]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

大家看看:這幅楹聯掛在哪裏最合適?有荷花或水的地方即可,它與亭前池中的荷花共同構成了一幅完美的荷花圖。楹聯與景是相互映襯的,這就是蘇州園林美的另一個方面。這個課題是值得研究的。

好,今天的課到這兒結束了。

設計説明

這堂課的設計有幾個特點:

一、突出了學生學習的過程。在這堂課上,教師安排了兩次閲讀活動。一是 “初讀課文”,要求學生整體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二是“再讀課文”,引導學生鑑賞課文,品味文章的語言。這樣安排,強調閲讀本身就是一種學習,要放手讓學生自由地閲讀,有創意地閲讀,而不是用老師的講解來代替學生的閲讀。這是符合課程標準對閲讀教學提出的要求的。

二、注重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這堂課安排了三次比較集中的交流活動:一次是 “初讀課文”之後,學生交流閲讀課文之後獲得的信息;第二次是 “再讀課文”之後,學生選出自己喜歡的段落學着鑑賞課文;第三次是按照老師指導的方法,對課文作深入的鑑賞。這三次交流循序漸進,步步深入,引導學生自由地發表意見,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教師的指導作用得到了較好的體現。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始終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和指導者。教師以學習者的身份參與到課堂討論之中,闡述自己的觀點,並以自己的行動對學生的閲讀和表述起着較好的指導作用;同時教師又注重教學過程的創新設計,為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創設了一個良好的氛圍。

《蘇州園林》教案 篇五

目的要求:

1、學習抓住事物特徵,由總到分的説明順序。

2、品味準確生動的説明語言。

3、學習掌握作比較、舉例子等説明方法。

4、感受蘇州園林的美,激發學生愛國情感。

學習重點:

1、理解作者是如何抓住蘇州園林的特徵,並突出這個特徵的。

2、學習抓住事物特徵,由總到分的説明順序。

3、揣摩語句,理解句子豐富的內涵,體會本文的語言特點。

學習難點:

瞭解文章嚴謹的結構層次,準確、簡潔、生動的語言特點。

教具準備:U盤

教材分析

本文先總括蘇州園林從整體上呈現出的特點,再從各個方面分別加以説明。作者讚美蘇州園林的美如畫,實際上也是在讚美中國園林的博大精深,讚美設計者和匠師們巧奪天工的技藝。同時,讀者也從中獲得了一些欣賞中國園林的方法。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課型:新授、練習。

方法:合作探究、朗讀、等。

過程:

一、情景導入:我們經常聽到有人説:“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那麼,蘇州的美到底在哪兒呢?這節課我們將追隨葉先生的筆觸,去了解蘇州的美。

二、自主合作學習:

(一)、出示圖片,引發思考

1、生齊讀1—2段

2、作者對蘇州園林的總體印象是什麼?用了那種説明方法?

學生回答,教師鼓勵

(二)學習3-11段

1、請同學們以自己喜歡的方式仔細閲讀課文中的三至六段,看看蘇州園林在具體設計時是如何體現四個講究的。

閲讀要求:

⑴、指明學生讀,讀準字音,掌握字形

⑵、和鄰座討論,嘗試畫出你認為可以概括各段意思的中心句。

2、詳解重點段落,體會文章的語言美和畫意美

(1)、請同學讀第三段,思考

a、蘇州園林中亭台軒榭等建築的佈局和其他地方有何不同,為什麼要這樣?(亭台軒榭等建築的佈局突出自然之趣,決不講究對稱。)

b、這一自然段寫法上有什麼特色?

(2)、齊讀第四段,合作討論。

a、蘇園中人造假山和池沼遵循的是什麼原則?

明確:講究順其自然

b、抓住重點語句分析

學生明瞭説明方法的應用

(3)、指導學習第5自然段。

a、讀這一段,蘇州園林栽種和修剪樹木應注意些什麼?

注意高樹與低樹、落葉樹與常綠樹、季節不同的花樹的相間映襯,栽種中式的藤蘿、不栽西式寶塔樣的松柏、閲兵式似的行道樹。

b、逐句分析:第一句是中心句。第二、三兩句從正面概括説明栽種上“着眼於畫意”,是空間上使高低樹俯仰生姿,互相映襯;一是根據季節變化“花樹相間”,達到四時不謝。第四句從修剪和栽種方面説明“着眼畫意”。第五、六兩句舉例説明蘇州園林樹木的畫意美。

(4)、講析第6自然段

在蘇園裏安排“鏤空的花牆、無所依傍的廊子、一面大的鏡子????”這樣做想達到什麼目的?明確:為了避免一覽無遺、為了體現柳暗花明;為了增加景緻的深度、層次和觀賞點;為了給人“如在畫中、美不勝收”的感覺。

(三)、略談其他段落

1、完成或達到了四個講究後蘇州園林就可以成為處處完美了嗎?蘇州園林大處十分講究,是“一幅完美的圖畫”,小處也“不可忽視”,更進一步説明了蘇州園林的“處處入畫”。

2、蘇州園林各個角落都注意畫意美,門和窗簡樸而別具匠心。蘇州園林的彩繪也“自出心裁”。這幾節是緊緊圍繞“處處入畫”的説明中心來説明的,而且巧妙地照應了第一段中“一切都要為構成完美的圖畫而存在,決不容許有欠美傷美的敗筆”之句。

三、小結拓展。

本文由總到分地説明了各具特色的蘇州園林的共同特徵-----使遊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角度)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表現了對蘇州園林的讚美和眷戀之情。這也告訴我們,寫作説明文必須得抓住事物的特徵來寫。

四、作業。

以“我們的校園”為題寫一篇小作文。

《蘇州園林》的優秀教案 篇六

教學目標:

1、分析課文説明的順序及其作用。

2、瞭解蘇州園林的特點。

情感態度價值觀:領略我國園林的建築美,

教學重點:《蘇州園林》説明的順序及其作用。

教具:錄音機、磁帶、投影儀、投影片

教學方法:複習法、講解法、歸納法、討論法。

教學過程及教學內容設計 一、温故知新,複習舊知

1、聽寫上節課所學的生新詞。

2、指名朗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二、讀課文,思考:本文説明事物的順序如何?

討論並歸納:

從全文來説,從整體到局部;從各部分來説是從主到次,由大到小。

三、歸納本文的説明方法,由學生舉例説明。

1、作比較

2、打比方

3、舉例子

4、描摹

四、理解課文語言,體會本文語言運用的準確性。

1、“可是蘇州園林在不同之中的共同點,似乎設計者和……務必……完美的圖畫。帶點的詞是否可刪去,為什麼?

2、比較“至於池沼,大多引用活水“與至於池沼,全文引作活水”這兩個句子,説説效果為何不同,並請從課文中再找出三個同樣的句子。

3、“蘇州園林裏都有假山和池沼,”“蘇州園林可絕不講究對稱,好象故意避免似的,”這兩句中的都有“可絕不”意肯定,一點不含糊,這同樣是用詞準確的典型例子,但要注意用得準確。

《蘇州園林》教案 篇七

教學要求

(一)教學目標

1、瞭解課文總説和分説的説明順序。

2、體會課文語言又嚴密又生動的多樣性特點。

(二)教學重點

學習由整體把握到具體揣摩的讀書方法。

(三)教學難點

初步的鑑賞能力的培養。

教學過程

[鏡頭1. 課題、作者]

同學們:蘇州園林是蘇州人的驕傲。蘇州人寫蘇州園林,蘇州人遊蘇州園林,都會覺得特別親切。今天,我們一起來讀 《蘇州園林》,相信也會有新的感受。

指導讀書的方法。

現在,讓我們來初讀課文,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讀課文。讀書時,可以把課文的主要內容、重要的信息、關鍵的語句劃出來。讀完後我們來交流。讀的過程中如有疑問,請舉手。

下面請同學們一起來交流。

(請同學們交流)

[鏡頭2. 標本,鑑賞]

以 “標本”和“鑑賞”總領全文,教學的切入口選得好,有新意。

在課文第一段中有兩個關鍵的詞語,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一個是 “標本”,一個是 “鑑賞”。

1、什麼是 “標本”? “有代表性經過加工或保持實物原形,可供人們學習、研究用的樣本。”如:我們在實驗室中看到的實驗標本……

2、為什麼蘇州園林可以稱它是 “標本”呢?因為蘇州園林 “可使遊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

3、那麼在這幅畫中,都有些什麼內容呢?

亭馬軒榭,假山池沼,花草樹木,花牆廊子。還有角落、門窗、色彩等等。

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的內容。

4、把這些都堆在一起就成畫了嗎?就是一幅完美的畫嗎?

[鏡頭3]

亭馬軒榭 自然之趣

假山池沼 藝術

花草樹木 畫意

花牆廊子 畫意

至於其他每個角落、細微之處,都能注意到畫的效果。

讓學生具體感受蘇州園林的特點。

(出示畫冊)同學們:你們看,我這本攝影集,裏面每一張都是一幅完美的畫。可見,蘇州園林的特點確實是 “遊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只是平時我們不注意罷了。我想:這就是標本,因為它代表了中國園林的特徵。我們讀説明文,首先就要抓住特徵。

好。現在我們再來看第二個詞語 “鑑賞”。

同義詞比較,體現語文課特色。

國中語文“鑑賞”是什麼意思?我們可以和 “欣賞”、“玩賞”比較一下。(同學發言後,老師歸納)

[板書:欣賞、玩賞、鑑賞]

[欣賞]:用喜愛的心情領略美好事物的意味。例:欣賞音樂,很欣賞這幅作品,很欣賞他的做法。

[玩賞]:觀看欣賞。 “玩”不同於 “玩耍”中的 “玩”,它是觀看的意思。

[鑑賞]:鑑別和欣賞

指導學生精讀課文。“哪段文字寫得最好”,一問,引導學生欣賞和評價課文,讓學生獨立地閲讀,自由地發表意見。

可見,作者寫蘇州園林,是從鑑賞的角度寫的,所以他會看到一幅幅畫。

下面請同學們再讀課文,從鑑賞的角度看看哪段文字寫得最好。(請同學們交流)

……

下面老師來談談看法,好嗎?老師讀了這篇課文,覺得第4段挺好。為什麼呢?因為:

[鏡頭4]

第一,層次很清楚。你看,第一句話是總説,“蘇州園林裏都有假山和池沼”,然後分兩個層次來對第一句話進行説明,先説假山,後説池沼。這樣,文中總説、分説清清楚楚。你們再看,在寫假山時,也是按總説、分説的順序寫的。

老師參與到討論之中,與學生共同探究,體現了教學的民主。

第二,從多角度來説。譬如假山這部分:首先正面寫假山,寫假山 “重巒疊幛,或者是幾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然後呢,從設計者和匠師的角度來寫,就是 “設計者、匠師”胸中有丘壑,即胸中有畫,所以他們堆疊出來的假山就是一幅幅畫。

最後,從遊客的角度寫。遊客攀登時,能欣賞到、領略到這些畫意,因此即使這些在城裏的假山,也會讓遊客覺得 “身在山間”。

現在我們要研究的是:課文在寫假山時,為什麼要從設計者、匠師和遊覽者的角度來寫呢?

我們再回過頭來看這段文字中的第三句話:“或者是重巒疊幛,或者是幾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這些句子能涵蓋蘇州園林所有的假山嗎?不能。因為從正面寫,是寫不盡假山的美的,只有寫了設計者、匠師,寫了遊覽者後,才可以把蘇州園林假山的美都表現出來了。

我還喜歡這段文字的語言,請看:

[鏡頭5]魚戲蓮葉間鏡頭。

一、概括性強。如 “假山的堆疊,可以説是一項藝術而不僅是技術”這句話。這個句子將蘇州園林的假山藝術都概括出來了,它強調的是藝術,假山的堆疊充滿了畫意,這就是藝術。

品味語言,以點帶面。

二、精練而形象。如這段的結尾一句 “遊覽者看 ‘魚戲蓮葉間’,又是入畫的一景”這句。這中間 “魚戲蓮葉間”就是一幅畫:紅色的鯉魚、翠綠的蓮葉,清澈的池水,它把魚、蓮葉和水的美都表現出來了。其中這個 “戲”字用得非常形象,它將魚兒那種調皮、玩耍、遊戲的神韻、靈氣都寫出來了,而畫恐怕就達不到這種境界了,這就是語言文字的魅力。

而 “又是入畫的一景”這句,把這景色的畫意寫出來了,它強調的是畫,是畫中之景。還有一個 “又”字特別要注意,它強調這是許許多多畫中的一幅,一個 “又”字,裏面涵蓋了多少內容啊。大家看,僅僅這麼一個句子,就讓我們感覺到了這篇文章語言的精練而形象,似乎也充滿了畫意。我想,這與文章的內容是吻合的。

下面,讓我們在鑑賞、品味的基礎上來集體朗讀第4段。

同學們:鑑賞課文可以有很多種方法。今天,我們是從兩個方面來鑑賞的:一個是結構,一個是語言。

下邊,請一位同學也像老師那樣,從這兩個角度來鑑賞。

引導學生舉一反三,教會學生閲讀和鑑賞的方法。

我們讀書也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談:第一步是初讀課文,是瞭解;第二步再讀課文 (即精讀課文),是鑑賞,是品味。我們讀書就該這樣讀。

同學們,我們剛才跟着作者領略了蘇州園林的美景,大家有沒有注意到蘇州園林還有很多美的地方。

由課內向課外延伸,提出研究性學習課題。體現了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符合語文教學的特點。

在這裏,老師給你們作個提示:譬如蘇州園林裏的楹聯是可以研究的課題。什麼是楹聯?楹聯就是掛在堂屋或亭子前柱子上的對聯。現在大家看這幅楹聯:“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

[鏡頭6]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

大家看看:這幅楹聯掛在哪裏最合適?有荷花或水的地方即可,它與亭前池中的荷花共同構成了一幅完美的荷花圖。楹聯與景是相互映襯的,這就是蘇州園林美的另一個方面。這個課題是值得研究的。

好,今天的課到這兒結束了。

設計説明

這堂課的設計有幾個特點:

一、突出了學生學習的過程。在這堂課上,教師安排了兩次閲讀活動。一是 “初讀課文”,要求學生整體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二是“再讀課文”,引導學生鑑賞課文,品味文章的語言。這樣安排,強調閲讀本身就是一種學習,要放手讓學生自由地閲讀,有創意地閲讀,而不是用老師的講解來代替學生的閲讀。這是符合課程標準對閲讀教學提出的要求的。

二、注重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這堂課安排了三次比較集中的交流活動:一次是 “初讀課文”之後,學生交流閲讀課文之後獲得的信息;第二次是 “再讀課文”之後,學生選出自己喜歡的段落學着鑑賞課文;第三次是按照老師指導的方法,對課文作深入的鑑賞。這三次交流循序漸進,步步深入,引導學生自由地發表意見,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教師的指導作用得到了較好的體現。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始終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和指導者。教師以學習者的身份參與到課堂討論之中,闡述自己的觀點,並以自己的行動對學生的閲讀和表述起着較好的指導作用;同時教師又注重教學過程的創新設計,為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創設了一個良好的氛圍。

《蘇州園林》教案 篇八

教學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梳理文章的寫作思路,弄清作者介紹園林的`條理和順序,培養學生按事物本身規律組織材料,有條理地説明事物的能力。

2、把握本文所運用的説明方法,培養説明文的閲讀能力,初步學寫説明文。

3、引導學生體會本文説明中糅合記敍、議論,表達方式靈活多變、語言簡潔生動的特點。

教材分析重點

1、理清課文思路,把握蘇州園林的整體特點和本文的説明順序。

2、揣摩語句,理解句子豐富的內涵,體會本文的語言特色。

難點

1、理解繪畫與園林建築的聯繫。

2、搞清本文所運用的説明方法,並理解其作用。

教學過程

一次備課二次備課

第一課時

一、導語設計

俗話説:“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州之所以獲得“天堂”的美稱,在很大程度上由於它擁有一批全國以至世界知名的古典園林。今天我們一起學習《蘇州園林》。有人説:“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蘇州園林,名聞全國,譽滿世界。距今約二千四百年的夫差的館娃宮,便是蘇州第一座園林。現存的園林近則四五百年,遠則上千年,可謂源遠流長。蘇州園林究竟有幾處,尚無確切的統計,現存園林尚近二百處,無怪乎人們稱蘇州為“園林城市”。讓我們隨着葉聖陶老先生去觀賞那富有詩情畫意的園林吧。

二、作者及相關資料介紹

1、葉聖陶

葉聖陶(1894~1988),現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名紹鈞,字秉臣,辛亥革命後改字聖陶。

2、蘇州園林

拙政園

拙政園與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蘇州留園並稱為我國四大古典名園。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滄浪亭

滄浪亭與獅子林、拙政園、留園並列為蘇州宋、元、明、清四大園林,是現存蘇州園林中歷史最為悠久的園林。全國景色簡潔古樸,落落大方,不以工巧取勝,而以自然為美。

獅子林

獅子林為蘇州四大名園之一,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既有蘇州古典園林亭、台、樓、閣、廳、堂、軒、廊之人文景觀,更以湖山奇石、洞壑深邃而享譽盛名,素有“假山王國”之美譽。

留園

留園為蘇州四大名園之一。園中分四個風景區,以建築空間處理得當而居蘇州園林之冠。

網師園

網師園佔地不及拙政園的六分之一,但小中見大,佈局嚴謹,主次分明又富於變化,園內有園,景外有景,精巧幽深之至。建築雖多,卻不見擁塞,山池雖小,卻不覺侷促,因此被認為是蘇州古典園林中以少勝多的典範。

怡園

怡園是蘇州園林中建築最晚的園林,因而得以博採眾長,形成其集錦式的特點。

三、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

1、教師播放示範朗讀磁帶,多媒體同時顯示與課文內容相關的蘇州園林圖片,如亭台軒榭、假山池沼、花草樹木、花牆廊子等。

2、教師檢查預習,強調重點積累的詞語。

學生明確:文章是從欣賞者的角度,抓住蘇州園林總的特點條分縷析地介紹的。

四、劃分結構層次,理清全文思路,把握作者的説明要點及説明順序

1、劃分結構層次,理清全文思路。

第一部分(1~2)概括説明蘇州園林地位及特點。

第二部分(3~9)分類具體説明蘇州園林的藝術美。

第三部分(10)總結全文

2、把握作者的説明順序。

(1)選兩位同學用自己的話介紹作者的説明順序。

明確:文章採用先總後分式的結構展開。先總括蘇州園林從整體上呈現出的特點,再從各個方面分別加以説明。園林建築特點的概括介紹和分類説明互相照應,前後提挈。“圖畫美”這一對客觀事物的認識作為線索貫穿全篇。

七、佈置作業

1、課後瞭解有關説明方法的知識,簡析本文采用了哪些説明方法?

第二課時

常見的説明方法有舉例子、作比較、打比方、列數字、引用、下定義、分類別、作解釋、列圖表等。

2、要求學生分析本文采用了哪些説明方法,結合實例體會其作用。

①分類別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們講究亭台軒榭的佈局,講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講究花草樹木的映襯,講究近景遠景的層次。”

②作比較

“我國的建築,從古代的宮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絕大部分是對稱的……蘇州園林可絕不講究對稱。”

“蘇州園林與北京的園林不同,極少使用彩繪。”

③引用

“……遊覽者來到園裏,沒有一個不心裏想着口頭説着‘如在畫圖中’的”。

④舉例子

“或者是重巒疊嶂,或者是幾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

“階砌旁邊栽幾叢書帶草。牆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薔薇木香。”

⑤列數字

“四扇、八扇、十二扇,綜合起來看,誰都要讚歎這是高度的圖畫美。”

板書

設計

作業佈置六、佈置作業

1、請用一段文字介紹你所在的班級室內佈置情況,要求説明順序條理,至少運用兩種説明方法。

後記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yufangan/6l6v7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