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育教學方案 >

《觀潮》第二課時的精品教案設計精品多篇

《觀潮》第二課時的精品教案設計精品多篇

《觀潮》第二課時的精品教案設計精品多篇

觀潮教案 篇一

一、導入

農曆八月中旬是錢塘江潮最壯觀的時候,古往今來吸引了不少的文人墨客前來觀賞。有一天迎來了宋朝的文學家周密,我們今天就來看看這周密眼中的錢塘江潮是怎樣的景觀。

二、引入課文,熟悉課文內容

1、請大家自由朗讀課,熟悉課文內容,注意以下問題:

⑴、找出文中的的生字新詞,通過查工具書的方法掌握這些字的讀音和意義。

⑵、用筆畫出你在查閲了工具書後還不能理解的字、詞和不懂的語句。

2、結合課文中的解釋,幫助學生整體理解課文內容。

⑴、解決學生自學中的難字、生詞和較難的語句。

⑵、強調以下文字的理解:

方:剛剛,開始。

既而:一會兒。

出:來到。

倏爾:一會兒。

皆:都。

略無:毫無;略,大概,大致。

誇能:誇耀才能。

3、請大家齊聲朗讀課文,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三、研讀課文,掌握課文脈絡

1、請學生示範朗讀文章,其他學生思考:

⑴寫錢塘江潮的語句有哪些?(集中在第一段)

⑵出具體寫潮水的語句,讀一讀。

⑶説説自己讀後對錢塘江潮的認識。

2、默讀課文其他段落,引導學生拓寬對潮的界定:

⑴課文其他段落是寫什麼的?

明確:

①水軍在潮裏演習;

②吳中健兒溯迎弄潮;

③江邊喧鬧的看客。

⑵也可用帶潮的詞概括形容這三段文字的內容:人潮

四、兩相比較,體味觀潮以外的內容

1、我們分別請同學來讀寫水潮和寫人潮的語句,你來品味這兩潮各自的魅力。找出文中寫這兩種潮特點的詞語,用見簡潔的語言概括兩中潮的特點。

⑴、水潮:

(偉)

人潮:

(奇)

數百、四起、山崩、無跡

宏大

數百、溯迎、鯨波萬仞、百變、略不沾濕

溢目、塞途、百物、倍穹、不容閒

2、人因所賞景之美愈多,景因所到人之多而更美。

請大家帶着對文章的理解,再一次來朗讀課文,感受作者帶給我們的錢塘江潮美景。

五、課外延伸

請賞析文中楊誠齋(楊萬里)的詩句:海湧銀為郭,江橫玉繫腰。

六、結束

我們國家的文學寶庫裏,還有許許多多描繪祖國美麗可愛、宏偉壯觀的山水風景佳篇,讓我們開啟起閲讀的航船,向着那一座座寶庫進發。

觀潮教案 篇二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3個生字。正確讀寫“觀潮、據説、籠罩、薄霧、悶雷、水天相接、沸騰、猶如、浩浩蕩蕩、山崩地裂、霎時、餘波、風號浪吼、恢復”等詞語。

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三、四自然段。

3.感受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觀,激發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學習作者按照觀潮順序記敍景物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難點:

感受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觀,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課時

第一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朗讀課文,將視頻傳送至班級微信羣,佈置學生觀看錢塘江大潮視頻。

【媒體應用説明:本環節教師通過微信收集課前相關的資料,學生通過觀看視頻的方式參與到教學中來,使教學環節提前到課前,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自學能力提高。】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同學們,我們的祖國江山如畫、風光秀麗,你一定去過許多旅遊勝地、大山名川,今天,我們一起去錢塘江追逐一場水的盛宴。

板書:觀潮(指導書寫“潮”)

(齊讀課題。)

【運用希沃中的漢字功能學習“潮”。】

二、預習入手,瞭解學情

1、昨天回家都預習了嗎?讀課文了嗎?老師把檢查的權力交給大家:

出示學生預習時的朗讀視頻,引導學生認真聽,運用班級優化大師進行點評。

檢查生字讀音情況:

課文讀過了,生字詞語一定難不倒大家。

課件依次出示詞語:

依舊籠罩薄霧濛濛霎時橫貫恢復

(3)檢查多音字情況

【運用希沃動畫功能,色差功能檢查生字詞。】

(4)通過預習,你知道課文先寫什麼,再寫什麼,最後寫什麼嗎?

相機出示思維導圖:

潮來前潮來時潮過後

(5)遊戲:找出描寫聲音的詞語。

【運用希沃課堂活動中的超級遊戲,進行辨認。】

三、朗讀感悟、發展語言

1.課文中哪些自然段描寫了潮來時的壯觀景象呢?

2.自由練讀三、四自然段,找出描寫潮水的句子,邊讀邊思考,你彷彿看到什麼,聽到什麼,把把你的感受寫在旁邊。(學生練讀。)

3.學生彙報:

根據學生彙報情況依次出現課件內容:

出示課件內容一:

午後一點左右,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滾動。

你為什麼喜歡這一句?“悶雷滾動”的聲音是什麼樣的呢?板書:悶雷滾動

【運用音頻,讓學生聽聽悶雷的聲音,感受潮來時的聲音之大。】

作者用“悶雷滾動”形容潮水的聲音,真是太形象了。我們一起讀出大潮未見其形,先聞其聲的雄偉氣勢。(學生齊讀。)

出示課件內容二:

過了一會兒,響聲越來越大,只見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條白線,人羣又沸騰起來。

你從這句話中感受到什麼?東邊出現了一條白線,人羣又沸騰起來,人們是怎樣沸騰的呢?我們一起來表演看看。

(學生用歡呼、尖叫等各種聲音來表示。)

板書:一條白線

這就是沸騰,課文中還有一個詞語能形容這種場面,能找到嗎?

能讀出這種沸騰的感覺來嗎?

指名讀,齊讀。

出示課件內容三:

那條白線很快地向我們移來,逐漸拉長,變粗,橫貫江面。

白線“拉長,變粗,橫貫江面”,氣勢越來越大,你的心情越來越……

板書:橫貫江面

【讓學生展開想象,在黑板上拖曳圖片,感受一條白線逐漸拉長變粗的過程,相機理解“橫貫”。】

讀出這種感覺來。

出示課件內容四:

再近些,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條兩丈多高的白色城牆。

你從這句話中又感受到了什麼?兩丈多高優多高?兩丈多高的白色城牆,多麼壯觀!你們能讀出壯觀的感覺嗎?

板書:白色城牆

分男女比賽讀。

出示課件內容五:

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並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

你為什麼喜歡這句話?這樣寫好在哪裏?

板書:白色戰馬山崩地裂

喜歡這句話的舉手。老師也喜歡,多精彩的語句呀!要讀好它還真不容易,下面我們大家再準備準備,待會來比比賽,看誰能讀出這種氣勢。

指名讀,評價鼓勵。

師:你為何把山崩地裂讀得那麼重呢?

生:因為這體現了潮聲很大。

師:聲如山崩地裂,形如白色戰馬。還有哪位同學也想讀?(指名讀)

師:讓我們一起感受這壯觀的景象吧!(生齊讀)

師:你們入情入境的朗讀讓我彷彿(播)看見了這白浪翻滾飛奔而來的情景,聽見了這千軍萬馬奔騰的聲音(播放聲音)。那一浪推一浪的樣子(播),讓你想到了什麼?

生:那氣勢活像千軍萬馬發動進攻時,馬不停蹄、勢不可擋、排山倒海的情景。(理解齊頭並進)

師:你和作者想到一塊兒去了。

小結:這些語句寫得多精彩!正如課文提示中所説,作者把錢塘江的大潮寫得雄偉壯觀,有聲有色,使人如臨其境。

4、出示錢塘江大潮視頻,邊看邊想,你想起了課文中那句描寫潮水的句子。

這樣壯觀的大潮是怎樣形成的呢?

【運用動畫功能,放大鏡功能,明白潮水形成的原因。】

6、練習背誦:

這麼優美的詞句,這麼精彩的段落,你們願意將它背下來嗎?

你可以根據板書背誦,也可以根據這些表示描寫順序的提示語來背誦,老師還可以提供錄像幫助你背誦……請你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練習背誦。

自由背誦,指名背誦,根據錄像背誦。

7、提示語練習背誦:

午後一點左右,從遠處()。頓時()。過了一會兒,()。那條白線()。再近些,()。浪頭越來越近,();那聲音()。

【運用圖層,進行提示背誦。】

五、拓展作業1、把潮來時的景象講給爸爸媽媽聽。

2、收集有關錢塘江的文章、圖片,準備下節課與同學交流。

3、背誦課文第三、四自然段。

觀潮教案 篇三

一、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主動積極學習

學生的語文能力主要是通過學生自己的語文實踐活動習得的,不是老師教會的。所以語文教學中要特別注意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願學、樂學,才能真正提高學習的實效。我們在設計教學時,牢牢地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並且力求在各個教學環節中體現出來。比如朗讀課文潮來時這一段,我們設計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讀給大家聽,要讀得讓其他同學也能喜歡這些句子。這樣處理朗讀,學生就會讀得更加主動,更加投入,也更加有興趣。改變了以往那種不管學生有無興趣,都必須按照教師所提的要求進行朗讀的被動局面。還比如學習新詞,教師領讀,學生跟讀,天經地義。可是設計中我們讓學生當老師,老師當學生。學生既然都會讀,而且都願意領讀,那為何不能讓他們當老師,教師來作學生呢這種角色的轉換,所得到的效果可能遠遠勝過學生被動跟讀的常規做法。

以學生為主的教學思想還應該體現在讓全體學生參與學習上。語文課上訓練不能只面向個別尖子學生,每一個學生都應該是課堂的主人。所以教師必須仔細考慮所設計的教學環節的難易度,以便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參與學習的可能。課堂上的練習,聽課文寫詞語的練習,朗讀背誦課文的練習,包括最後的説一段話練習,都是全體學生都能參與的,體現出面向全體的思想。

二、注重積累和運用,加強語言文字的訓練

如果學生上完《觀潮》只瞭解了錢塘江潮是怎麼回事,那麼這堂課就成了地理課。語文課教師的主要任務不應該只是讓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應該藉助課文內容,設計各種語言訓練的情境,千方百計地讓學生進行各種形式的語言實踐活動。這堂課的教學設計,我們比較注重課文語言的積累和運用。比如課文語言的積累,我們通過各種形式的大量的朗讀,讓學生熟讀成誦,從而使學生在讀懂理解的基礎上,比較輕鬆地達到積累課文語言的目的。

對課文中的新詞,我們改變了以往一開始先集中教新詞語的做法,而是滲透在讀課文的過程中,聯繫具體的語言環境有機地讓學生進行理解。在讀完課文後再讓學生根據意思説出詞語,然後通過朗讀讓學生加深記憶。這樣教學詞語不僅節約時間,也十分有利於學生對詞語的積累。

詞語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要讓學生學會運用,因此教師教學詞義時就要有這種意識,儘可能考慮如何讓學生學會運用。這堂課中人聲鼎沸和悶雷滾動兩個詞語的教學設計就力求體現出讓學生會運用的思想。教師先在課堂中創設出具體情境,然後讓學生根據情境運用課文中的詞語來概括。這樣教學詞語,無疑為學生以後運用這些詞語搭了一級台階。不僅解決了意思理解的問題,更為學生以後的獨立運用作好了準備。

從學習語言的心理過程看,積累和運用是兩個不同層次的學習水平級。如果能創設新的情境,將學過的詞語、句子用一用,給學生有語言實踐的機會,這樣對學生內化課文的語言,對學生語言的發展極有意義。這堂課的最後一個環節,就是結合課文內容,設計了一個綜合運用本堂課學過的部分詞語、句子的練習。由於不是課文內容的簡單重複,而是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靈活運用學到的詞句,各種層次的學生都能參與,從實際的教學效果看,這個練習設計是比較成功的。

三、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注重課堂教學效率

學生學習一篇新的課文,最有興趣的是在第一課時。可是按照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往往是第一課時掃除生字新詞,讀懂讀通課文,教學的重頭戲是在第二課時上。從教學的實際效果看,往往是第一課時逛西湖,第二課時打老虎;從學生的興趣看,實際上是錯過了學習課文的最佳時機。因此如何優化第一課時的教學,提高第一課時的教學效率,很值得研究。

《觀潮》是一篇以寫景為主的散文。文章語言優美,詞語豐富,句子變化錯落有致。特別是潮來時一段,把錢塘江潮描繪得有聲有色,讀來令人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見其景。教學中我們將這一段作為教學的重點,並且安排在第一課時教學,以期先聲奪人,從一開始就緊緊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所以我們是這樣安排課時的:

第一課時:學習課文第3、4自然段,瞭解錢塘江大潮潮來時的情形,理解、積累並運用課文中描寫潮水的語句。熟讀成誦部分語句。

第二課時:先用一小部分時間來讀懂理解潮來前和潮來後幾節課文,然後將大部分時間放在積累和運用課文的語言文字等訓練上。

事實説明,這樣設計教學過程的最大收穫是第一課時的教學效率大大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也增強了。

《觀潮》第二課時教案 篇四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瞭解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觀,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3、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三、四自然段。

教學過程

一、引入談話

錢塘江大潮自古被稱為“天下奇觀”。我們盼望着能親眼看到這一奇景。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觀潮》。上節課,我們初讀課文,瞭解了什麼?(板書:潮來前、潮來時、潮過後)在這節課的學習中,我們通過閲讀課文,展開想像的翅膀,來感受大自然創造的奇異景象。

二、通過預習,我們讀懂了什麼?提出預習中不懂的問題。

三、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1、師生交流,品讀。

潮來前,籠罩薄霧,風平浪靜

(板書)觀潮

潮來時,悶雷滾動,一條白線浩浩蕩蕩,山崩地裂

潮去時,漫天卷地,風號浪吼

在這個環節,教師要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朗讀來體會錢塘江來前的平靜、美麗,來時的洶湧、雄偉,去時的餘威未減。同時,在語言環境中理解“浩浩蕩蕩、山崩地裂”等詞義,體會作者運用比喻、對比等手法。

1、潮來前,作者介紹了什麼?(板書:籠罩白霧,風平浪靜)指導朗讀。

2、潮來了,給你什麼樣的感受?從哪感受到的?默讀讀課文,進行畫批。

3、小組合作學習。

(1)交流感受,品讀佳句。

(2)作者又是按怎樣的順序寫潮來時的景象的?

(3)分工進行有語氣地朗讀。

4、反饋交流,教師及時引導、點撥。抓住以下要點,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談自己對詞

句獨特的感悟。注意品讀結合:

(1)作者按由遠及近的順序來寫潮來時的景象的。(板書:遠,近)

(2)遠:抓住潮的聲、形來寫潮剛來時的景象:隆隆響聲,像悶雷滾動;水天相接處一條白線。潮雖遠,但氣勢已現。(板書:聲如悶雷,遠處白線)讀讀描寫潮的句子。

(3)近:抓住潮的形、聲、色寫出了潮的氣勢之宏偉:白線很快移來,加長、變寬、橫貫江,寫出了潮水由遠及近的變化。(看圖片)“白浪翻滾”、“白色城牆”寫出了潮水的浪頭之高,氣勢越來越大:形如千萬匹戰馬齊頭並進,聲如山崩地裂。(看圖片)(板書:白浪翻滾,山崩地裂)(看錄像片斷)指導學生有語氣地朗讀,讀出潮的氣勢:先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練讀,再進行賽讀,最後安排齊讀。(讀整段時注意讀出潮水形聲的變化,氣勢由小到大。)

(4)指導學生背誦:背自己喜歡的句子。

5、課文中還從哪能看出錢塘潮的氣勢雄偉壯觀?讀第五自然段體會。抓住要點,師適時點撥:

“霎時”時間短暫,潮頭卻已西去,潮水奔騰之快。餘波湧來,也使江面風號浪吼,江水平靜後,江水已漲了兩丈來高,都可以看出潮來之猛,氣勢之大。指導學生朗讀。(適時板書:漫天卷地,風號浪吼)

6、學完課文,你們知道為什麼人們稱錢塘潮為“天下奇觀”了嗎?學生談自己的想法。

四、總結

1、我們學完了課文,對錢塘潮有了較深入的瞭解,深深地被它的壯麗景象所吸引。如果你是小導遊,你怎樣向不瞭解錢塘潮的遊客介紹錢塘潮呢?

2、(放錄像)編導遊詞,然後向同學們介紹。(可以加上自己收集的材料內容)

3、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小結

4、作業。

(1)按一定順序,寫一個描寫景物(或景觀)的片斷。

(2)收集有關錢江潮的資料

國小語文《觀潮》教案 篇五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認讀“鹽”等12個生字新詞,能正確讀寫“潮”等13個字和“奇觀”等15個詞語,並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義。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3—4自然段。

3、瞭解課文內容,梳理課文條理,瞭解課文 “先概括後具體”的寫法,能説出課文是按照什麼順序描寫錢塘江大潮的,把握內容要點。

4、讀古詩《浪淘沙》,能在課文中找出與詩歌內容相關的句子。

5、能找出具體描寫“潮來前”“潮來時”“潮頭過後”景象的句子,通過感情朗讀,想象“潮來前”“潮來時”“潮頭過後”的畫面,能用自己的話和課文的語句説説想象到的畫面,選擇印象最深的與同學交流,瞭解抓特點寫具體的寫法,感受體會錢塘潮的'壯觀奇特。

重點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3、4、5。

難點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5。

教學準備:

教師:“鹽”等12個會認讀的字的字卡,教學PPT。

學生:每人一套“鹽”等12個會認讀字字卡。

教學時數:

兩課時。

教學過程:

(注:1.教學過程中的“反饋指導”指的是採用班級的組織形式進行交流彙報,以獲取學生學習結果以及思維過程,相機進行指導達標。2.學生答案,注意指導符合語法規範;並只要求意思相同,不要求文字雷同,設計中不再説明。)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釋題,明確課文主要教學目標。

(一)閲讀單元導讀,明確單元主要教學目標。

1、出示任務:默讀單元導讀的兩段話,藉助背景圖,想一想,這個單元學習的是關於什麼內容的課文?這個單元的主要教學目標有哪些?分別用不同的符號標示出來。

2、反饋指導。(PPT出示單元導讀)

預設:

這個單元學習的課文都是表現自然之美的課文。

這個單元的主要學習目標有兩個:邊讀邊想象畫面,感受自然之美;向同學推薦一個好地方,寫清楚推薦理由。

3、小結:對了。這個單元的課文都是表現自然之美的課文,這些課文寫到自然的現象、景象,從不同角度展示了大自然的不一樣的美。學習這些課文,要一邊讀描寫的句段以便在腦海中展開想象,形成具體形象的表象,並把想象到的畫面描述出來;在這個基礎上,通過感情朗讀品味這些描寫表現出的意境,從而感受大自然的美。習作訓練是“推薦一個好地方”,要把“好”,即推薦的理由寫清楚,讓同學有去遊玩的興趣。

(二)導入,釋題,明確課文主要教學目標。

1、導語:那麼,我們就進入這個單元的第一篇課文的學習,看看課文向我們展現的是一個什麼自然景象,好嗎?

板書課題:

1 觀潮

2、齊讀課題。

3、釋題。

提問:同學們,誰能説説題目“觀潮”是什麼意思?(指名回答。預設:“觀潮”是觀看潮水(或大潮)的意思)。根據題目,我們可以知道課文要表現的是哪種自然現象的美呢?(指名回答。預設:根據題目,我們可以知道課文要表現的是潮水(或大潮)這種自然現象的美。)

4、明確主要教學目標。

導語:課題也是課文的一個部分,閲讀要從課題開始。通過課題,我們知道課文寫的是作者觀看潮水的事情,向我們展現了潮水這種自然現象的美。那麼,作者觀看的是哪裏的潮水,向我們展現的是怎樣的潮水,表現了這潮水的什麼美呢。讓我們學習了這課的生字新詞,把課文讀準確通順了,瞭解了課文內容,一邊讀一邊想象畫面,品讀有關的語句就能知道了。

二、指導預習,粗知課文大意。

(一)指導預習。

1、出示預習任務。

(1)輕聲朗讀課文,遇到不會讀的字,拼讀一下字上的音節,看看自己能不能將課文朗讀下來。

(2)讀完課文後,把會認讀的字詞圈畫出來,藉助拼音,把生字詞讀準。

(3)思考以下問題:課文寫了誰觀潮?什麼時候,在哪裏觀潮?觀的是什麼潮?然後用一兩句話説説課文的大意。

2、反饋指導。

(1)PPT出示會認讀的生字詞(注音)。通過個別指名檢查等方法,指導讀準生字讀音。

(2)説説哪個生字容易讀錯,指導讀準音難字。預設:“昂”“鼎”“崩”“震”“霎”。

(3)PPT出示會寫字中已經會認讀的字詞“觀潮、據説、大堤、寬闊、盼望、滾動、頓時、逐漸、一堵、猶如”,複習認讀。

提示:會寫的字詞中紅色的字,學習完課文,就要求正確書寫。

3、導語:我們學習了課文會認讀的字,複習了會寫的字中已經會認讀的字,下面我們繼續預習課文。

出示任務:朗讀課文,注意做到讀準字音,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讀;注意做到標點符號的正確停頓和句子中間的正確停頓。繼續思考預習任務3。

個體操作,同桌交流預習任務3。

4、反饋指導。

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評議是否讀準、讀通順,聽的同時繼續思考預習任務3。

(二)反饋預習任務3,粗知課文大意。

1、反饋指導預習任務3。(採用理解中讀,讀中理解的策略進行。)

預設:

問題1:課文寫了我們觀潮。

問題2:農曆八月十八這天,在海寧市鹽官鎮海塘大堤上觀潮。

問題3:觀的是錢塘江大潮。

課文大意:課文寫了農曆八月十八這天,我們在海寧市鹽官鎮海塘大堤上觀錢塘江大潮。

2、小結:對了,課文講了農曆八月十八這天,我們在海寧市鹽官鎮海塘大堤上觀錢塘江大潮這麼一件事情。同學們做的真好。接下來,我們要繼續學習,通過梳理課文,瞭解課文內容,看看“我們”觀看到的是什麼樣美的錢塘江大潮。

三、梳理課文條理,瞭解課文內容,揣摩寫錢塘江大潮的順序。

(一)梳理課文條理,瞭解課文內容。

1、出示任務:用比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思考:課文從哪裏寫到哪裏是具體寫“我們”觀潮的,做上記號。

個體操作。

2、反饋指導。

預設:課文從“農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觀潮日”到結尾是具體寫“我們”觀潮的。

3、導語:那麼,課文的第1自然段就是一個部分了。這個部分在全文中起到什麼作用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了解。

出示任務:有感情地朗讀這個部分,想一想,“奇觀”是什麼意思?“天下奇觀”又是什麼意思?這個部分在全文中起什麼作用?

個體操作,同桌交流。

4、反饋指導。

預設:

奇觀:奇特難見到的事物或景象;天下奇觀:世界上奇特難見到的事物或景象。

作用:(1)總括了錢塘江大潮的特點;(2)點明“我們”所觀的潮是錢塘江大潮,同時説明吸引“我們”觀潮的原因。(板書:天下奇觀)

5、導語:課文第一部分開宗明義,總括了錢塘江大潮的特點是“天下奇觀”,同時點明瞭“我們”所觀的潮是錢塘江大潮,迴應了題目;也説明了“我們”觀潮的原因——因為錢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觀。那麼,課文接着寫了哪些內容來説明錢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觀呢?

出示任務:默讀具體寫“我們”觀潮的課文部分,想一想,這個部分的內容具體寫了哪三個主要意思,用“‖”把它劃分為三個部分,並概括出它們的主要意思。

個體操作,同桌交流。

6、反饋指導。(採用讀中彙報、彙報中讀的策略進行。)

預設:

部分1:第2自然段。主要意思:農曆八月十八一早,我們來到海塘大堤觀潮。那時江面很平靜。(板書:江面平靜)

部分2:第3、4自然段。主要意思:一點左右,兩丈多高的潮頭隨着山崩地裂的聲響飛奔而來。(板書:兩丈多高 山崩地裂)

部分3:第5自然段。主要意思:潮頭過後,江水漲了兩丈來高。(板書:兩丈來高)

(二)揣摩寫錢塘江大潮的順序。

1、導語:通過梳理,我們瞭解到,課文的第一部分是總的點出錢塘江大潮的特點——天下奇觀,然後通過第二、三、四部分,通過寫“我們”的一次觀潮,具體描述了錢塘江大潮漲潮的過程,表現了錢塘江大潮的確是天下奇觀。那麼,課文是按照什麼順序描寫錢塘江大潮的呢?

出示任務:藉助板書,同桌討論一下,課文是按照什麼順序描寫錢塘江大潮的。

2、反饋指導。

預設:

課文先寫“潮來前”,接着寫“潮來時”,最後寫“潮過後”,課文是按照時間推移的順序描寫錢塘江大潮的。

3、小結:課文是按照時間推移的順序描寫錢塘江大潮的:潮來前,江面很平靜;潮來時,江面洶湧澎拜;潮過後,江面漲了兩丈多高。作者寫錢塘江大潮,具體寫了什麼內容,展示了錢塘江大潮的什麼來説明它是天下奇觀呢?我們繼續學習。

四、瞭解《浪淘沙》意思。

(一)自學質疑。

1、導語:錢塘江大潮天下之奇觀,早就吸引了古代的文人墨客紛紛前往觀賞,不少詩人還為之寫詩賦詞,其中,唐代詩人劉禹錫的《浪淘沙其七》,就用了28個字的一首七絕,描繪了錢塘江大潮潮漲潮落的壯美景象。我們一起來學學這首詩,好嗎?打開課本第4頁。

出示任務:藉助拼音朗讀詩歌《浪淘沙》;結合生活和課文,想一想每個詩句的意思,有不理解的詞語在下面做個記號,然後問同學或老師解決。

個體操作,同桌交流。

2、反饋指導。

(1)檢查朗讀,以通順流利為標準評價指導。

(2)質疑。

先彙報同桌互助解決的詞語,再提出還沒能解決的詞語。

預設:

吼地:驚天吼地;觸:撞擊;須臾:一會兒,很快的意思;海門:江海匯合之處。

(二)説説詩句意思。

1、導語:弄懂了詩句中詞語的意思,那麼,詩句的意思能説説嗎?

出示任務:朗讀《浪淘沙》,用自己的話説説詩句的意思。

個體操作,同桌交流。

2、反饋指導。

預設:

八月的錢塘江大潮濤聲就像是山崩地裂、驚天吼地那樣傳來,數丈高的潮頭撞擊岸邊的山石又倒回(與湧來的浪頭相撞)。

很快的,大潮退會江海匯合之處,重歸大海,而在江岸邊,大潮捲起的座座沙堆就像潔白的雪堆。

3、小結:我們通過讀懂詩句的意思,也就瞭解了詩的內容。詩人劉禹錫僅用了28個字,就向我們呈現了錢塘江大潮潮漲潮落的壯美景象。那麼,我們的課文中有哪些句子是與詩的內容相關的呢?我們下一節課繼續學習。

五、小結:(學習狀況和知識能力點)

《觀潮》教學設計 篇六

本課時教學目標

知識

1、理解課文內容,瞭解把“想到的”寫進句子使表達具體形象的方法,初步領悟“留心周圍的事物”的要求。

2、背誦三、四自然段。

能力

1、能運用“一邊讀一邊想”的方法閲讀課文,理解內容。

2、能説出把“想到的”寫進句子的好處。

3、有感情朗讀課文。

個性品質

1、體會錢塘江大潮的壯麗雄偉,激發熱愛和探索大自然的情感。

2、大膽表達自己對語句的理解和體會。

教學重點

領悟“留心周圍的事物”的要求。

教學難點

能説出把“想到的”寫進句子的好處,瞭解把“想到的”寫進句子使表達具體形象的方法。

教學準備

POWERPOINT幻燈片、錢塘潮錄像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導語: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的生字詞,讀準、讀通了課文,好像讓作者把我們帶到了浙江省杭州灣,親眼觀看了一年一度的錢塘江大潮。這節課,我們繼續讓作者帶我們觀賞錢塘江大潮,好嗎?

一邊播放錄像,一邊用課文的語句解説。(再一次整體感受錢塘潮的壯觀,激發學習課文的興趣。)

2、學生談觀感。(自由發表見解,板書:天下奇觀)

作者為什麼能用手中的筆把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麗的景觀寫下來,是怎麼樣寫下來的呢?這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主要學習目標。現在,就讓我們一塊來學習課文。

二、分層達標

(一)自讀探究,感悟詞句,體會大潮壯觀。

1、出示學習提綱:

(1)讀課文,劃出描寫錢塘大潮壯觀景象的語句。

(2)讀語句,“一邊讀一邊想”,理解內容,體會大潮的壯觀。

(3)讀語句,把自己的理解、體會讀出來。

請同學們按照學習提綱,先讀讀課文,把描寫錢塘江大潮壯觀景象的語句劃下來。然後,運用“一邊讀一邊想”的方法讀讀這些語句,看自己從語句中理解到什麼,體會到什麼。最後,有感情地朗讀,把你的理解、感受讀出來。

2、學生按照學習提綱先個體學習,然後小組交流。

(二)彙報交流,引導精讀,品味感悟。

1、彙報劃出的語句。(引導注意順序)

2、交流理解、體會,引導精讀,品味感悟。(重點引導細讀課後練習2的語句;在此過程中,運用多種形式的朗讀,師生共同評價,引導學生達標,熟讀成誦。)

(1)課後練習2語句的教學。

1)在這些語句中,你認為最能夠表現錢塘大潮壯觀景象的句子是哪一句?

2)學生彙報語句後,示填空,完成填空。

3)自由讀語句,注意填空的部分,思考這個句子好在哪裏;小組合作解決。

4)交流彙報。(重點引導談出好處:想像部分能把大潮的形、聲、推進的速度寫形象、具體。)

5)小結歸納:作者在觀察錢塘江大潮來到時,做到了留心周圍的事物,不但用眼睛看,用耳朵聽,還用腦子想,所以課文讀起來,讓我們有如身臨其境,如見其形,如聞其聲。我們也要像作者那樣做個有心人,時時留心周圍的事物,養成多看、多聽、多想的好習慣。

(2)其它語句的教學。

1)江面很平靜,……一層濛濛的薄霧。

2)午後一點左右,……悶雷滾動。

3)過了一會兒……出現了一條白線。

4)那條白線很快……白色城牆。

5)霎時……兩丈來高了。

三、總結歸納

這節課,我們通過讀文,如同親身觀賞到錢塘江大潮的壯觀景象,深深地感受到錢塘江大潮雄偉磅礴的氣勢。下一節課,我們也學着作者,展開想像,按照潮來前、潮來時和潮退去的順序,説説錢塘江大潮的壯觀景象。如果大家也能像作者那樣,用眼、用耳、動腦,多看、多聽、多想,做到留心周圍的事物,做到注意積累,就同樣能寫出一篇篇優美的文章。

觀潮教案 篇七

[教學目的]

1.讀懂讀通文章,積累一些文言詞句。

2.整體把握文章,學習用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手法。

3.品讀賞析文章,感受其自然美、人情美。

[教學重點]

目標①

[教學難點]

作者映襯手法天衣無縫的運用。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詩仙在《將進酒》中説:“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中國有句

俗語叫“水到東海不回頭。”可錢塘江的水則不然,每年八月要趁良辰美景從東海回

趟孃家,她回來時,氣勢非凡,真是天下最雄偉壯觀的景象,從皇帝到平民百姓,都

要先睹為快。

錢塘江觀潮,歷史悠久。有文獻記載的就有兩千多年,為宋朝時最盛。現在觀潮

在浙江海寧,但在宋代,觀潮勝地卻在臨安,就是今天的杭州市。南宋定都西安,每年農曆八月十八日都要舉行觀潮盛典。迎潮前有水軍演習,潮到時又有吳地少年弄潮爭標表演,當日從宮廷到民間爭相觀看,萬人空巷,十分熱鬧。

2.認讀。

(1)讀準字音。

艨()艟()倏()泅()舸()雉()

溯()僦()綺()溢()

(2)讀懂詞義。

①同義詞釋義聯讀。

略:略不相睹()略不沾濕()

雖:雖席地不容閒也()雖我之死,有子存焉()

皆:皆披髮紋身()皆出酒食()

既而:既而漸進()既而兒醒()

②生詞釋義點讀。

珠翠羅綺溢目________________倏爾黃煙四起_____________

方其遠出海門________________

③通讀句子,指出其修辭方法。

a.出沒於鯨波萬仞中()

b、海湧銀為郭,江橫玉繫腰()

3.研讀。

本文作者採用分鏡頭攝影的筆法,分別寫了漲潮、水戰、弄潮、觀潮的盛況。按“自然美”和“人情美”的板塊,將文章分為兩部分,第一段自然美,第2——4段人情美。從正面描寫和側面烘托的角度,可將文章分為兩層,第1——3段正面描寫,第4段側面烘托。

國小語文《觀潮》教案 篇八

一、説教材

我説課的內容是國小語文第七冊第三單元11課《觀潮》,這是一篇繪景文,作者以事物原本的發展變化作為觀察順序,用人潮相對,動靜對比的方法,寫出了錢塘江大潮這一壯麗的“天下奇觀”,從而激發同學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本課要兩課時完成,依照大綱要求,第一課時,在指導同學朗讀課文,瞭解大意的基礎上,引導同學利用工具書,解決生字、新詞,同時依據小標題給課文分段。這節課的教學目標是:

1.認知目標: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能用“逐漸”、“恢復”造句,概括文章主要內容。

2.技能目標: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引導同學從中學習怎樣積累資料;通過語感訓練,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情感目標:讓同學通過了解錢塘江大潮的壯麗與雄奇,激發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

因為本單元的重點訓練項目是“怎樣注意積累資料”,所以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是“注意積累資料”,即在理解課文內容的過程中,學習作者是怎樣留心周圍事物和積累資料的。“潮來之時”是文章的重點局部,所以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本課是第三單元的第三篇講讀課文,而講讀課文在語文基本功訓練和重點讀寫項目的訓練方面負擔着最主要的訓練任務,因此,編者將這課佈置在這裏,是在前兩篇文章的基礎上進一步以它為例,讓同學學習作者是怎樣留心周圍事物的,在知識體系上,它與上單元的訓練重點項目“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街接緊湊。同時也為下單元“內容中體會思想”奠定了基礎。

二、説教法

在教學方法上,因為本課是篇文質兼美的寫景記敍文,篇幅不長,但“天下奇觀”的景象極為少見,因此,我將藉助電教手段(錄相、錄像等)採用“情境教學法”進行教學,即讓同學入境界,進角色,動真心,吐真情來體會潮來時宏偉的氣勢,從而感受到大自然的偉大力量。

三、説學法

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同學的認知規律,這節課我將引導同學“邊聽邊看,邊讀邊思”的方法來學習,即引導同學在觀看錄像時要用心看,仔細聽,在閲讀文章時要一邊讀、一邊想,並能做到聯繫上下文,讀後想前,邊讀邊想。葉聖陶老先生曾經説:“活讀運心智,不為書奴僕”,只有學會怎樣讀書,才幹將一本死的教材讀活,“自能讀書”是語文教學的最終目標,因此,對同學進行學法指導尤為重要。

四、課堂教學程序佈置

(一)這節課我的教學思路是:“會文——入境——動心——吐情”即通過讀課文,從整體上感知課文,再通過電教手段的輔助作用和對課文言語的細讀入境界,進角色,通過邊看邊想,動之以情,最後又能通過感情朗讀表達出對“天下奇觀”的讚歎和對祖國山河的熱愛。通過以上四步的教學,要讓同學逐漸達到培養閲讀方法、養成閲讀習慣的目的。我的教學思路的依據是:1.符合兒童由感性到理性的認識事物規律;2.符合本課的教材特點;3.符合作者的思路。葉老常説:“作者思有路,遵路識斯真”。

(二)課前準備:投影儀、膠片、放相機、電視機、錄音機。目的是要用電化教學手段,協助同學入情入境,理解課文內容,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縮短教學時間。

(三)教學過程

1.導課

首先用解題切入的方法導入新課。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第11課,課題是什麼?板題(11、觀潮)“觀”是什麼意思?“觀潮”是幹什麼?回憶2節學習內容,本課是寫作者在哪兒觀什麼潮?錢塘江大潮在世人眼中是怎樣的一種景觀?(依據同學的回答板書:天下奇觀)“天下奇觀”四個字説明了什麼?這個稱號何時有的?從哪裏知道?(理解“自古以來”一詞)作者是按怎樣的順序向我們介紹這天下奇觀的?(結合同學的回答板書,潮來之前,潮來之時,潮過之後)

我這樣導課的依據是大綱對四年級閲讀能力要求的第一條、即培養同學理解題目的能力,懂得題和文的關係,養成讀文先讀題的習慣,學會以題目為線索去閲讀文章,並能找出表達中心的詞語和句子。同時遵循整體——局部——整體的教學原則,讓同學閲讀課文,回顧寫作順序,完成教學思路中的“會文”。接下來由整體插入局部逐段分析。

2.逐段分析課文

(1)過渡學習第二段

過渡語: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就被稱為“天下奇觀”,那一定壯麗、雄奇、令人神往,遺憾的是這麼壯觀的景象,老師卻沒有見過,你們見過嗎?想不想去看看?好,那我們就做好準備?(帶什麼去?)老師建議大家帶好兩樣東西:“眼睛”和“耳朵”。誰知道老師為什麼這樣説?(引導同學明白,要用心聽、仔細看),現在做好準備了嗎?好,我們現在馬上動身,以世界上最快的速度到達目的地。

設計這樣的過渡語是為了下一步能帶同學入境界奠定基礎,其次以幽默的語言,告訴大家要用心聽、仔細看,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

接着教師利用文中的語言繼續渲染氣氛:農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觀潮日,這一天早上,我們來到了海寧縣的鹽官鎮,據説這裏是觀潮最好的地方。我們隨着觀潮的人羣,登上了海塘大堤。這時浪潮來了沒有?關於潮來之前是怎樣一番情景呢?書上哪兒告訴我們?

引導學習第二段,自由朗讀第2小節,説説你知道了什麼?(江面平靜,人山人海、古塔、中山亭、觀潮台、……)依照同學的回答教師板書,江面很平靜。

這一局部是文章的非重點地方,且語言通俗易懂,教師略講主要是讓同學通過讀之後,談談“潮來之前”的景觀特點,使同學理解這些特點反襯了“潮來時”天下奇觀的“奇”,接着引入下段的學習。

(2)過渡學習第三段

教師過渡: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東望,等着、盼着,期待着那激動人心的一幕,午後一點左右,從遠處傳來——(放江潮來時的錄音)請大家發揮耳朵的作用,用心聽,一會兒告訴老師你聽到了什麼?潮來之時的壯觀景象,在文章哪兒詳細告訴了我們?引導學習第三段(3、4小節),完成教學思路中的“入境”。

a.抽 2名同學來朗讀3、4自然段,其它同學邊聽邊思,作者抓住了潮水的哪些特點描寫的?(板書、聲音、形狀)潮來時是先聽到的?還是先看到的?為什麼?聲音是怎樣變化的?自由朗讀,用“____”劃出有關詞句。

檢查學習情況,相機板書,“悶雷滾動——越來越大———山崩地裂”,理解“悶雷滾動、山崩地裂”。投影句子:“哪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抖起來”,齊讀“哪聲音”指什麼?“山崩地裂”還可以用什麼詞來代替(震耳欲聾、地動山搖、山呼海嘯……)?相比之下哪個詞更能給人以驚心動魄的感覺?“顫抖”可否換成“抖動”、“震動”?(不行,顫抖是指短促而頻繁的振動,幅度最小,用於此處較恰當),引導讀這句,要讀出排山倒海之勢。請同學們依照由遠到近的順序把描寫江潮聲音的句子朗讀一下(自由讀、分組讀)。

b.江潮由遠和近滾滾而來,它的形狀又是怎樣變化的?大家想不想親眼看看?好,不過老師呢要提兩點要求,第一要用心聽,仔細看;第二把你看後的體會告訴大家(師放錄象)。

聽錄音、看錄像、説感受,可以讓同學對“潮來時”先有感性認識,隨後再學習文章,易使同學真正體會到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

這種驚心動魄的局面,作者是按什麼順序觀察的?是怎樣描寫的?輕聲朗讀文,用“……”劃出有關詞句。

檢查學習情況,相機板書:一條白線——白色城牆———白色戰馬,作者的觀察順序是什麼?從遠處看怎樣?抽讀相關的這句話:“只見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條白線”。理解“這條白線”是什麼。為什麼是“一條白線”呢?“逐漸”是什麼意思?能否用它練習説句話?再近些呢?抽讀“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道兩丈多高的白色城牆”這句聯繫實際(如教室的高度等)理解“兩丈多高”有多高,它怎麼會是“白色城牆”?這與“線狀”相比方何?再近些呢?抽讀“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並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

觀潮教案 篇九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初讀課文,初步瞭解作者寫錢塘江大潮的寫作順序。

2.學習本課14個生字,正確讀寫“觀潮、據説、籠罩、薄霧、若隱若現、悶雷、水天相接、沸騰、猶如、浩浩蕩蕩、山崩地裂、霎時、餘波、風號浪吼、恢復”等詞語。

3.介紹有關擴展資料。

教學重點、難點:

1.初讀課文,初步瞭解作者寫錢塘江大潮的寫作順序。

2.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你們到過海邊,看過海水漲潮嗎?説説海潮什麼樣?(江海漲潮,氣勢宏偉,令人震撼。)

我國的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這裏的潮比別處的潮更加宏偉壯觀,潮來時,激起的白浪達數米高,像一座城牆,你們見過這種奇觀嗎?為什麼這裏的大潮如此的與眾不同?(請查閲資料的同學介紹“潮的形成”、“潮的氣勢”“或觀潮最佳地點”。)

特殊的地理環境形成了特殊的壯麗景象,第22課就寫了一次錢塘江大潮的過程。

二、檢查預習情況

1、檢查生字。

(1)出示“潮、浩、沸、漲”卡片,指名讀,説説共同點。(偏旁相同,都是形聲字。)組詞:觀潮、浩浩蕩蕩、沸騰、漲潮……

(2)出示“猶、據、踮、恢”指名讀。組詞:猶如、根據、踮腳、恢復……

(3)出示“罩、薄、崩、霎”,説説特點:上下結構的形聲字。組詞:籠罩、薄霧、山崩地裂、霎時……

(4)出示“悶”:裏外結構。組詞:悶雷。讀音:mèn

(5)説説你還有哪個字記不住?哪位同學願意幫助他?

如“罩”字,口訣:“桌”子缺兩腿,上邊變“四”蓋。

2、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中的句子。

三、理清敍述順序

1、讀課文,想想作者是按什麼順序來寫錢塘江大潮的?(板書)

課文按時間順序來寫大潮,按潮來前、潮來時、潮過後的順序把錢塘潮的景象寫具體的。(板書)

2、再讀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小組自己解決有關詞語方面的問題。

附:板書

觀潮潮來前潮來時潮過後

(時間順序)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瞭解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觀,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3.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三、四自然段。

教學過程:

一、引入談話

錢塘江大潮自古被稱為“天下奇觀”。我們盼望着能親眼看到這一奇景。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22課《觀潮》。上節課,我們初讀課文,瞭解了什麼?(板書:潮來前、潮來時、潮過後)在這節課的學習中,我們通過閲讀課文,展開想像的翅膀,來感受大自然創造的奇異景象。

二、通過預習,我們讀懂了什麼?提出預習中不懂的問題。

三、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1、潮來前,作者介紹了什麼?(板書:籠罩白霧風平浪靜)指導朗讀。

2、潮來了,給你什麼樣的感受?從哪感受到的?默讀讀課文,進行畫批。

3、小組合作學習。

(1)交流感受,品讀佳句。

(2)作者又是按怎樣的順序寫潮來時的景象的?

(3)分工進行有語氣地朗讀。

4、反饋交流,教師及時引導、點撥。抓住以下要點,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談自己對詞句獨特的感悟。注意品讀結合:

(1)作者按由遠及近的順序來寫潮來時的景象的。(板書:遠近)

(2)遠:抓住潮的聲、形來寫潮剛來時的景象:隆隆響聲,像悶雷滾動;水天相接處一條白線。潮雖遠,但氣勢已現。(板書:聲如悶雷遠處白線)讀讀描寫潮的句子。

(3)近:抓住潮的形、聲、色寫出了潮的氣勢之宏偉:白線很快移來,加長、變寬、橫貫江,寫出了潮水由遠及近的變化。(看圖片)“白浪翻滾”、“白色城牆”寫出了潮水的浪頭之高,氣勢越來越大:形如千萬匹戰馬齊頭並進,聲如山崩地裂。(看圖片)(板書:白浪翻滾山崩地裂)(看錄像片斷)指導學生有語氣地朗讀,讀出潮的氣勢:先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練讀,再進行賽讀,最後安排齊讀。(讀整段時注意讀出潮水形聲的變化,氣勢由小到大。)

(4)指導學生背誦:背自己喜歡的句子。

5、課文中還從哪能看出錢塘潮的氣勢雄偉壯觀?讀第五自然段體會。抓住要點,師適時點撥:

“霎時”時間短暫,潮頭卻已西去,潮水奔騰之快。餘波湧來,也使江面風號浪吼,江水平靜後,江水已漲了兩丈來高,都可以看出潮來之猛,氣勢之大。指導學生朗讀。(適時板書:漫天卷地風號浪吼)

6、學完課文,你們知道為什麼人們稱錢塘潮為“天下奇觀”了嗎?學生談自己的想法。

四、總結

1、我們學完了課文,對錢塘潮有了較深入的瞭解,深深地被它的壯麗景象所吸引。如果你是小導遊,你怎樣向不瞭解錢塘潮的遊客介紹錢塘潮呢?

2、(放錄像)編導遊詞,然後向同學們介紹。(可以加上自己收集的材料內容)

3、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小結

附:板書設計

《觀潮》第二課時教案 篇十

第二課時:

一、默讀第2自然段

1、你讀懂了什麼?讀出個人的感受。

(同座交流討論、彙報。)

2、你還知道什麼?從哪裏知道的?

3、質疑問難。

二、自由讀最後一個自然段

1、你知道了什麼?

2、朗讀指導。

3、談談你的感受:

假如你正面對如此雄偉壯觀的錢塘江大潮,此時,你最想説什麼?

(或者用不同的方式進行表達。)

三、文小結,學法指導

四、延伸遷移,鞏固創新

在課外觀察和小組討論的基礎上,合作練習、集體評議,學校周圍“熟悉的一處景”。

【板書設計】

觀潮

潮來前平靜

悶雷滾動 風平浪靜

天下奇觀 潮來時 越來越響 一條白線 遠

(錢塘江大潮) 橫貫江面

山崩地裂 白色城牆

白色戰馬近

潮過後 風號浪吼 漫天卷地

(聲) (形) (序)

【資料收集】

潮:即潮汐。由於太陽和月亮的吸引力合在一起,吸收地球表面的海水,使海水出現有規律的漲落的現象。

錢塘江潮:又叫“海寧潮”。每年農曆8月18日前後由於太陽、月亮和地球排列在一條線上,是一年中,地球離太陽最近的時候,而在海寧縣所見到的大潮最為壯觀。因為,錢塘江口呈喇叭形,外寬內窄,外深內淺,潮浪傳播時受到約束而形成。湧潮襲來時,潮頭壁立,潮頭高度可達3.5米,潮差可達8.9米,波濤洶湧,十分壯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yufangan/9y4446.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