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育教學方案 >

《山市》的教案多篇

《山市》的教案多篇

《山市》的教案多篇

《山市》教案 篇一

《山市》教案設計示例

學習目標:

①積累文言詞語,理解課文大意;

②感知“山市”的形成及神奇、壯麗的幻景;

③探究“山市”形成的科學原理,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的科學精神。

學習重點:

反覆誦讀課文,積累文言詞語,體會山市的形成及神奇壯麗的幻景,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聯想及想像能力。

課前準備:

師生蒐集有關資料做成多媒體課件。學生藉助工具書認識生字詞,反覆閲讀。愛好美術的同學可用繪畫展示“山市”的美景。

課文感知:

《山市》是清代文學家蒲松齡所寫的一篇文言文,描繪的是山中蜃景,與“海市蜃樓”相似。文中描繪了從山市開始出現到最後消失的變化過程,給人以神奇而又壯麗的感覺。文章語言精煉生動,可以引導學生展開想像,去揣摩、理解。通過研讀對這一現象進行適當探究。

教學設計:

課文導入:

同學們,在《一千零一夜》描繪過許多奇幻的神話,沙漠中一夜之間建築起宏偉的宮殿,美麗的城池,這些神話是人類想象力的偉大產物,但我想也是古時候的人們對未知的海市蜃樓的描繪與神化。現實世界中許多人都聽説過海市蜃樓這個詞語,但卻無緣目睹這種神奇。有道是“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飄渺間”,清代文學家蒲松齡為我們寫下的《山市》,描繪了山中蜃景,與我們所説的海市蜃樓略有不同。山市是一種科學現象,它到底有怎樣的奇觀呢?讓我們走進這山市,去感受這山市的奇妙吧!

整體感知:

教師引導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學習文言文,“研討與練習”所列字詞:孤塔聳起插青冥碧瓦飛甍歷歷在目風定天清一切烏有直接霄漢黯然縹緲

檢查預習,大屏幕出示字詞,學生識記。

教師導讀:閲讀文言文須掌握合理的方法步驟。方法適當,可以提高閲讀效率。(大屏幕出示方法)

①通覽全文,瞭解全貌②逐詞逐句,通懂其義

a.識記生字詞a.分析理解詞語

b.斷清句層次 b.省略補出翻譯

c.朗讀按標點c.精讀分析理解

d.難句村出來d.畫批圈點小結

對以上方法加以解釋指導,引導學生懂得好文不厭百回讀,在誦讀中理解,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古文多誦讀的。道理。引導學生“初讀通語句,再讀明大意,三讀有感悟,四讀品內涵,五讀得啟迪”,在誦讀中展開聯想和想像。

體味探究:

①學生在自由誦讀和教師的學法指導下,自由地進行初讀、再讀、三讀後開展競讀。每小組推薦同學進行朗讀比賽,各組對每組參讀的同學進行評價。教師參與學習過程。

②學生看註釋講內容,直譯即可。各小組互相幫助,理解句子的含義。

③學生講述內容後,各組之間相互質疑,相互解答。教師適時點撥,並加以補充。

展開想像,自主討論:

①山市形成的全過程可分為幾個階段?

②文章結尾的作用是什麼?

③怎樣欣賞感受這神奇的山市,能否用科學解釋其中的道理?

④想像一下,山市是怎樣一幅神奇的畫面。(通過語言或圖畫描繪山市的奇偉景象)

學生相互研究討論後,教師可幫助明確。

縱觀山市的出現分三個階段:初現孤塔宮殿,再展城郭恢宏,又看危樓出現。結尾照應開頭,這裏説的“山市”跟“海市”一樣,是一種因折光反射而形成的自然景象,它美麗而又奇特,多少年也難得出現,少數人偶遇,多數人難得一見。此是作者根據目擊者的敍述所寫,令人回味無窮。

讓學生想像一下,山市到底會是一幅什麼美景呢?可以讓繪畫好的同學畫出,在班裏展示欣賞。然後總結補充:其實,美的東西也許留在想像中會更美,想有多美有多美,正是:此時無畫勝有畫。

拓展延伸:

①請用自己的話向同學和老師們描繪一下美麗神奇的山市。

②續收集有關山市或海市蜃樓的科學闡釋或相關故事。

③可以讀讀蒲松齡的其他文章,瞭解其創作風格

《山市》教案 篇二

【內容分析】

《山市》是清代文學家蒲松齡所寫的一篇文言文,描繪的是山中蜃景,與“海市蜃樓”相似。文中描繪了從山市開始出現到最後消失的變化過程,給人以神奇而又壯麗的感覺。文章語言精煉生動,可以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去揣摩、理解。通過研讀對這一現象進行適當探究。

【教材簡析】

文言文教學歷來是語文教學中的難點。用情感去參與、用心靈去體會、用已有的人生經驗去與之共鳴是賞析文言文的必要手段。對七年級學生而言,要讓他在短短的幾十分鐘內體會感情,進入意境,引起共鳴實屬不易。那麼,利用開展趣味的記者採訪活動的方式,有助於對學生情緒的調動和氛圍的營造。同時採用多媒體手段,在教學中輔以畫面、音樂、朗讀,也會有所幫助。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希望教給學生的不僅僅是幾十個字,更多的,我希望這些孩子能在這堂課中從中國古典文學中體會到“美”,能夠自覺地去挖掘“美”,從而豐富他們的內心。

【教學對象分析】

國中一年級學生較活躍,形象思維較強,有一定的概括能力,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特點進行分析,意義識記已優於機械識記,自我意識較強,對事物有一定的獨立見解,但他們的有意注意穩定性較差。在教學過程中,運用電腦多媒體手段來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吸引力,發展學生形象思維。以“小記者”採訪及“目擊者”被採訪、討論等多種多樣的形式來保持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新鮮感的驅使下不斷誦讀、體會、表達,從而進入角色。訓練其發散思維和聚合思維,培養學生思維的獨創性。

【教學設想及策略】

1、情境教學法:兒童心理學家卡哈娜指出:如果兒童在學習前情感已做好準備,能控制自己的衝動,則他的思維會得到良好的發展。因此,課堂上調動學生的情感是有效發揮學生為主體的重要途徑,故選擇以小記者採訪的方式。目的是:使學生在採訪與被採訪的氛圍中,情感被同化,加以誘導。採用討論的方式,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教者作為一個“學習過程的促進者、幫助者、搭檔”,創設研究性學習的氣氛。

採用多媒體手段,運用情境教學、愉快教學等方式方法創設情境,增強形象性,從視聽角度刺激學生感官,引發其興趣,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2、實施巴甫洛夫經典性學習條件作用學習説:刺激──反應──假設──突破的理論,即讓學生觸及現象,提出問題,回答問題,學生評議,不標準的答案讓學生採用歸謬法,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自覺發現錯誤,以便強化能力。

3、寓教於樂,知識遷移。

以“以人為本”為教學指導思想,強化教學過程的民主化,創設自由探究、平等討論的氛圍。學習的目的是學以致用,因此培養他們的能力最好的途徑是:加強遷移能力的訓練。

4、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表現空間。

在領悟美的本質這一過程中,請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分組交流,並逐一展示、共同品味;教師要注重學生表述中思維的過程中,鼓勵學生從新的方向、新的角度、新的途徑進行思考,培養學生敏鋭的觀察能力、獨特的思考能力和嚴謹的語言組織能力。

【教學媒體設計】

課件特別注意了整體界面的風格,因為課文是文言文,背景就選用的是與其意境相似的中國古典山水畫,背景音樂採用的是中國古典民樂,字體採用的是楷書、隸書、行楷等書法字體,整體界面古色古香,充滿了濃濃的中國傳統文化的韻味,這樣的氣氛可幫助學生感受文言文中的物象,通過聯想和想象,進而整體上把握課文的思想感情,進入課文的意境,最大限度的讓學生在欣賞中學會有感情地朗讀、品味課文。

多媒體設計成可交互式。在教學中,課件與教師講解交替應用,通過對幻燈片的隨時編排,可使放映順序與教學順序一致,根據學生特點、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靈活展示。

【課前準備】

教師可蒐集有關資料做成多媒體課件。

學生藉助工具書和書中註釋認識生字詞,反覆閲讀。

【教學目標】

1、學習積累文言詞語,理解課文大意。

2、體會“山市”的形成及神奇、壯麗的幻景。

3、培養學生的想象、口頭表達能力和活動組織能力。

【教學內容及重點、難點分析】

反覆誦讀課文,積累文言詞語,體會“山市”變化的過程及神奇、壯麗的幻景。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想象及口頭表達能力。

【教學過程設計及分析】

教學流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媒體輔助 教學札記

激趣導入 導語:各位同學,你們好!很高興認識大家!首先,向大家自我介紹一下,我是深圳電視台的一名記者。瞧,這是我的記者證。今天來到這裏,是想邀請大家和我一起到山東的深山老林裏去走走,探訪一下,製作一期節目。聽説,那裏出現了一種類似與“海市蜃樓”的奇景,當地人稱它為“山市”。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興趣與我合作,共同完成這個採訪任務呢?好,你們這麼熱情,我更有信心了,那就讓我們出發吧! 教師轉換身份成為電視台記者,邀請學生進行採訪、節目製作工作。激發學生的探詢心理,能懷着好奇心,熱情地投入到課文學習。展示多媒體課件(幻燈片2),畫面出現水墨山水圖景,增強教學直觀性、形象性。 2分鐘整體感知

1、教師配樂朗讀全文。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教師參與到各學習小組中進行輔導。糾正個別錯誤讀音。針對學習小組提出的疑問適時點撥。

3、體會山市之“變”。

① 學生動筆,從文中找出表示時間的字詞,作出記號。教師針對學生的回答,引導其作出正確的解釋。

明確:共同的特點──時間短暫。所以山市奇景是變幻莫測的。突出“變”。

② 隨着時間的推移,山市所呈現的景象發生怎樣的變化呢?引導學生找描述景象的關鍵詞。針對學生回答,穿插字音、詞語含義的進一步糾正與明確。(如:飛甍、城郭、高垣、睥睨、連亙、霄漢等)

③ 引導學生明確山市變化的幾個階段,能抓特徵,用關鍵詞語概括。明確:山市變化分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四個階段,是一個由小變大,由大變小的全過程。

1、學生通過聽讀課文,把難懂的生字詞注音。

2、分學習小組自由朗讀課文,相互質疑、相互幫助,思考對山市的初步印象。

3、學生個人朗讀,理解,討論,提問解答。

① 學生們可能作出的回答有:忽見、數年、無何、未幾、忽、既而、逾時、倏忽。

② 學生讀相關句子,找出相關描述景象的詞語,自由發表看法。

可能作出的回答有:孤塔、禪院、宮殿、碧瓦飛甍、城郭、危樓、常樓、高舍、如拳如豆等。

③ 經解釋、分析,由暢所欲言到深入思考。真正感受山市的變幻莫測。 展示多媒體課件(幻燈片3),可以突出重點文言字詞的讀音、解釋,進一步加深印象。

展示多媒體課件(幻燈片4),課文結構以及教學重點內容可以增強學生的整體感知。 學生的回答可能出現誤解。若出現帶或類似的回答,可引導學生採用歸謬法,通過理解詞語意思,注意語言組織嚴謹來解決。(8分鐘)

探究想象 1、過渡:山市真是奇妙無窮,令人歎為觀止。我

簡直眼花繚亂,看也看不過來了。好在有大家和我一起親眼目睹這難得的美景。只好向大家求助。我們一起來分工合作,好不好?

2、想象山市之“奇”。

① 讓學生分8個學習小組扮演“目擊者”。分階段談所看到的山市奇觀,提供“小組討論提綱”。(見“資料卡片一”)

② 選8名學生扮演“小記者”。到各組進行採訪。傳授採訪基本技能,提供採訪提綱。(見“資料卡片二”)

③ 教師扮演“大記者”角色。以採訪的方式與小記者交談,瞭解他們的採訪收穫。

問題組:

1、你能向我們介紹一下你採訪所瞭解的山市奇觀嗎?

2、你覺得這些景象美嗎?美在哪些細節?

注意引導學生善於總結的能力,進一步邊理解這些關鍵詞的含義,邊藉助圖片加深印象,領會作者語言的精妙。總結為山市景象“奇”。 1、過渡。引起學生參與活動的興趣。

2、想象山市之“奇”。

① 自由組成學習小組,扮演“目擊者”。按“小組討論提綱”互相描述所看到的山市其中一個階段的景象。“目擊者”儘可能表達清晰,提供多的所看之景的細節。討論交流,互幫互助,疏通文意,抓住重點。

② 8名學生充當教師(“大記者”)的`助手,接受培訓,依據採訪提綱,分別到各小組去進行採訪工作。採訪目擊者,及時總結,作好採訪筆錄。“小記者”注意明確任務,語言精練。

③ 小記者們根據採訪筆錄彙報所瞭解的山市景象。注意到的美景可能會有:高插青冥、碧瓦飛甍、高垣睥睨、直接霄漢、往來屑屑、歷歷在目、孤塔等。 展示多媒體課件(幻燈片5、10),提供小記者“採訪提綱”、板書。

展示多媒體課件(幻燈片6、7、8、9),將高插青冥、碧瓦飛甍、高垣睥睨、直接霄漢的壯麗奇特景象顯現,加深詞語理解。 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想象能力、作記錄、與人溝通能力、圍繞中心闡述話題。

若出現帶*或類似的回答肯定有獨創思維的回答,同時也注意引導學生抓住典型特徵來總結概括。(25分鐘)

研讀賞析 1、過渡:今天,真的要感謝大家!在與大家合作採

訪的過程當中,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一個變化無窮、奇特神祕、美不勝收的山市蜃景。我要製作的節目初步構思出來了,大家願不願意與我一起回味一下?

2、品味山市之“美”。

① 學生賞讀課文。

② 教師描述美景。 1、過渡。學生進入欣賞美的狀態。

2、品味山市之“美”。

學生伴隨着影片欣賞,朗讀一段課文,教師有感情地描繪一段,師生共同回味所採訪到的山市美景。 展示多媒體課件(幻燈片11),畫面、音樂、朗誦共同構成一種美的意境,讓學生多角度地感知美。 (6分鐘)

拓展延伸 1、過渡:帶着這些詳實的資料和這個變、奇、美的山市,我想我們是滿載而歸了。然而臨走前還心存疑問。為什麼古代的人把山市又稱為鬼市嫩?難道這世界上真的有鬼嗎?

2、引導學生深入探究。自由選擇角度在課外查閲資料或向有關學科教師請教,探究“山市”現象中藴含的科學道理。 1、過渡。學生思考、議論、自由發表個人見解。引導明確:古代的人無法解釋這種現象,所以才歸結為鬼在作怪。實際上我們現代科學已經完全能夠解釋這一現象了。

2、可以自由組成研討小組。蒐集相應資料或故事,討論、探究其中科學道理。 (2分鐘)

反思小結 1、過渡:初次與大家一起採訪,大家就與我合作得如此默契、愉快所以想送給大家一個小禮物。

2、思考下列問題:

① 煙花綻放的全過程美麗卻短暫,怎樣把這一瞬間的美麗永遠留存下來呢?

② 從《山市》當中你發現了什麼可借鑑的寫作方法嗎? 1、過渡。欣賞煙花綻放的美麗情景。

2、自由發表個人見解。比較明確:

① 留存方式。有很多,但從這堂課中我們可以體會到用文字把它記錄下來更具有想象空間。美的東西也許留在想象中會更美。

② 寫作方法:按時間順序、抓特徵、運用美的語言。 展示多媒體課件(幻燈片12、13),欣賞煙花綻放情景。明確任務佈置。 (2分鐘)

【資料卡片】

1、小組討論提綱:

第一組

請你用自己)(的話,描述所看到的山市“開端”階段的景象。

從“忽見山頭有孤塔聳起”到“始悟為山市”。

第二組

請你用自己的話,描述所看到的山市“發展”階段的景象。

從“未幾,高垣睥睨”到“城市依稀而已”。

第三組

請你用自己的話,描述所看到的山市“高潮”階段的景象。

從“既而風定天清”到“或憑或立,不一狀”。

第四組

請你用自己的話,描述所看到的山市“結局”階段的景象。

從“逾時,樓漸低”到“遂不可見”。

2、採訪提綱:

採訪提綱

請你採訪一下山市“開端”(“發展”、“高潮”、“結局”)階段目擊者。提出下列問題:

⑴ 你看到了怎樣的景象?

⑵ 景象有變化嗎?怎樣的變化呢?

⑶ 你覺得這些景象美嗎?美在哪些細節?

【任務(作業)佈置】

1、課外請教老師或查閲有關資料,對“山市”這一現象作出科學的解釋。

2、請借鑑《山市》的寫法,有順序、抓特徵、運用美的語言描繪煙花綻放的全過程。300字左右。

【板書設計】

山市

蒲松齡

變 奇 美

開端 忽 孤塔 高插青冥

無何 宮殿 碧瓦飛甍

發展 未幾 城郭 高垣睥睨

高潮 既而 危樓 風定天清

逾時 高舍 直接霄漢

結局 倏忽 如拳如豆 闇然縹緲

按時間順序 抓特徵 語言美

山市的教案 篇三

教材分析:《山市》是清代文學家蒲松齡所寫的一篇文言文,描繪的是山中蜃景,與“海市蜃樓”相似。文中描繪了從山市開始出現到最後消失的變化過程,給人以神奇而又壯麗的感覺。文章語言精煉生動,可以引導學生展開想像,去揣摩、理解。通過研讀對這一現象進行適當探究。

學習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學習積累文言詞語,理解課文大意。

過程與方法目標:體會“山市”的形成及神奇批麗的幻景。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探究“山市”形成的科學道理,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的科學精神。

教學重、難點:

學習目標2、3

學情分析:學習本課主要以誦讀為主。因為學生學習文言文尚在初始階段,所以要求學生誦讀課文,以積累材料,培養語感為重點;至於文言字詞和語法的要求,則儘量放低或基本不做要求。

課前準備:幻燈片投影字﹑詞﹑作者簡介﹑語句揣摩練習。

教具準備:課文朗讀磁帶、幻燈片投影。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情導入

同學們,在《一千零一夜》描繪過許多奇幻的神話,沙漠中一夜之間建築起宏偉的宮殿,美麗的城池,這些神話是人類想象力的偉大產物,但我想也是古時候的人們對未知的海市蜃樓的描繪與神化。現實世界中許多人都聽説過海市蜃樓這個詞語,但卻無緣目睹這種神奇。有道是“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飄渺間”,清代文學家蒲松齡為我們寫下的《山市》,描繪了山中蜃景,與我們所説的海市蜃樓略有不同。山市是一種科學現象,它到底有怎樣的奇觀呢?讓我們走進這山市,去感受這山市的奇妙吧!

二、初讀課文,掃清障礙

1、聽錄音朗讀全文,掃清文字障礙

2、教師引導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學習文言文,“研討與練習”所列字詞:

孤 塔 聳 起 插 青 冥 碧瓦 飛甍

歷歷在目 風定天清 一切烏有 直接霄漢 黯然縹緲

三、細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主學習

① 學生在自由誦讀和教師的學法指導下,自由地進行初讀、再讀、三讀後開展競讀。每小組推薦同學進行朗讀比賽,各組對每組參讀的同學進行評價。教師參與學習過程。

② 學生看註釋講內容,直譯即可。各小組互相幫助,理解句子的含義。

③ 學生講述內容後,各組之間相互質疑,相互解答。教師適時點撥,並加以補充。

四、課堂總結:學生小結

五、佈置作業:研討與練習二

六、板書設計

七、課後反思

第二課時

一、檢查基礎知識:

生字詞語及文學常識

二、精讀課文,鑑賞創新

① 山市出現的全過程可分為幾個階段?

②想像一下,山市是怎樣一幅神奇的畫面。

學生相互研究討論後,教師可幫助明確。

縱觀山市的出現分三個階段:初現孤塔宮殿,再展城郭恢宏,又看危樓出現。結尾照應開頭,這裏説的“山市”跟“海市”一樣,是一種因折光反射而形成的自然景象,它美麗而又奇特,多少年也難得出現,少數人偶遇,多數人難得一見。此是作者根據目擊者的敍述所寫,令人回味無窮。

讓學生想像一下,山市到底會是一幅什麼美景呢?可以讓繪畫好的同學畫出,在班裏展示欣賞。然後總結補充:其實,美的東西也許留在想像中會更美,想有多美有多美,正是:此時無畫勝有畫。

③文中描繪危樓的句子是: 。

描繪危樓漸失的的語句是: 。

三、質疑問難,討論探究

①結尾的作用是什麼?

②怎樣欣賞感受這神奇的山市,能否用科學解釋其中的道理?

③那時侯的人為什麼會把“山市”稱為“鬼市”?

四、拓展延伸:

請用自己的話向同學和老師們描繪一下美麗神奇的山市。

五、課堂總結

《山市》一文是描寫作者家鄉的山市情況。文章寫出了山市由起到滅的變化過程和美麗景色。文章按由晴及陰、由陰及晴、由下而上、由上及下、由整體到局部的順序,極有層次而精彩生動地為我們描繪出了一個美妙奇特的山市蜃景的變換過程。

六、佈置作業:

①繼續收集有關山市或海市蜃樓的故事。

②可以讀讀蒲松齡的其他文章,瞭解其創作風格。體味探究:

七、板書設計

山市

1、初生

2、發展

3、高潮

4、尾聲

八、課後反思

《山市》教學反思: 篇四

《山市》是蒲松齡寫的一篇文章,到今天為止,文言文教學一直沒有什麼重大的改變,這一次我設想還是要把文章的內容弄懂,我常用的整體閲讀方法有學生自己看課文下的註解,朗讀,老師的講解,這麼多種方法裏,最常用的還是老師的講解,我設想是先通過朗讀,再通過學生自己看註解來解決一部分,然後老師再講解一下,這樣大部分的內容學生是可以理解的。最後老師再詢問是否還有存在的問題來掃清一些學生個別的問題。

首先,我發現學生的朗讀雖然正音沒問題,但朗讀的節奏存在問題比較多,所以,我範讀了一遍,然後學生讀,讀起來似乎也沒有什麼問題,對於課文下的註解,昨天已經讓學生回家把課文下的註解和文言文的原句對號入座——之所以採取這種方法,因為平常有些學生經常直接抄錄整句的翻譯,學生反而沒有很好地瞭解註解。對於課文的翻譯,雖然學生已經預習,上課時翻譯時遇到的困難似乎也不多,但是很讓人惱火的是時間依然是不夠的,還是用了一節多。

也不知道別人通過大量的朗讀之後,學生到底對翻譯懂還是不懂?懂多還是懂少,因為我最後一個環節是讓學生提出翻譯中還存在的問題的——應該説這樣做,對詞語積累更為全面,但總的説,用的時間超出了課時規定,也不知道別人到底是怎麼教的?他們到底在時間和對課文理解方面怎麼做出平衡?教學要求不要逐句翻譯,面面俱到,但哪些內容可以省略呢?有些詞語翻譯存在問題,比如不理解和過於模糊的理解,會影響整篇文章的理解,就算稍微講解一下,也要用去這麼多的時間,不要説什麼具體的語法。

今天本來想通過《山市》一文中的'七個時間詞,把昨天教學目標鞏固一下,但由於時間不足,我只讓學生點出時間詞,沒時間和昨天學的教學目標聯繫起來,這失去了一個比較好鞏固的機會。

現在很棘手,文言文教學一直教似乎一直一個樣,可能不知道具體問題出在哪裏,所以,改變就沒有目標,最好是去看看別的學校的老師怎麼教,可是,由於不同的學生,在教法上可能差距比較大,也不知道能得到是什麼樣的效用,何況我現在很少去聽課,要去聽聽看。

首先,朗讀前要預設適當的問題。讓學生帶着問題去朗讀,不是漫無目的,而是有的放矢。在這一堂課中,我圍繞文章重點預設了一些問題,例如“邊聽邊校正自己的讀音、句讀錯誤,劃出自己有疑問的字詞”、“找出自己喜歡的句子,並説説喜歡的理由”、“從每一段找出一個詞概括作者的感情”等。

其次,要合理評價學生回答的問題。我們老師不能輕意説學生的回答錯誤或不正確,否則會打消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的創新能力也會因此而遭扼殺。例如有的學生認為文章表現了王羲之消極的人生觀。我沒有表示否定,而是讚揚他的觀點。對於這樣的問題,開放性比較大,我們老師應求同存異,不必拘泥於參考資料上的固有的見解。

再次,靈活多變的朗讀方式也是很重要的。例如“齊讀”、“分小組朗讀”、“學生個人演讀”等。我在這堂課中就靈活採用了多種朗讀方式,課堂不呆板,顯得有變化,課堂氣氛更加活躍,教學效果也會更好。

更重要的是,教師要有一定的教學機智能力。如何處理學生的回答與教師的預設之間的矛盾,如何應對課堂上學生突然提出的問題,等等。這些都是教學機智問題。這就需要教師具備一定的教學機智能力。例如,有學生提出“所以”的意義和用法,還有學生回答“優秀”、“天朗氣清”,或者提出一些其它的問題。教師要隨機應變,靈活處理。

採取朗讀的教學方法後,我發現,許多過去需要講解的知識在朗讀中就解決了。比如實詞的意思,《蘭亭集序》中,有學生不懂“俯察品類之盛”的“俯察”的意思,就另有學生告訴了他自己總結的規律:文言文句式整齊,通過和上文“仰觀宇宙之大”中“仰觀”二字對比,就可以很容易地理解“俯察”的意思。又如“所以”一詞的意義和用法,學生在朗讀中自己解決了。再比如虛詞的用法,如果讓教師來講解“也、哉、夫”表達不同語氣的知識,哪裏比得上在誦讀中感受“信可樂也!”“豈不痛哉!”“悲夫!”三句話中的情感更自然呢?

可以説,朗讀是學習文言文的一把鑰匙。掌握了這把鑰匙,學生在朗讀中就能夠有所感知,增加積累,形成語感。當然,這節課還有很多缺憾,而我感到最大的缺憾,就是沒有背誦活動,如果學生在這節課中能夠當堂背誦全文,那麼,即使沒有分析其中藴含的人生哲理,也是一節成功的朗讀教學課。

當然,教無定法,朗讀教學法也不是,因文因人施教才是最好的方法。

山市的教案 篇五

學習目標

1.瞭解作者及其作品。

2、學習積累文言詞語,理解課文大意。

3、體會山市的形成,及神奇壯麗的幻境。

(一)誦讀

檢測一下學生的預習情況,指名説出生字詞,然後多媒體展示,一起朗讀識記生字。

奐(huàn)山禹(yǔ)青冥(míng)禪(chán)院

飛甍(méng)高垣(yuán)睥睨(pì nì)連亙(gèn)

窗扉(fēi)逾(yú)時倏忽(shū)

師:“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而對於文言文的學習更離不開一個“讀”字。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反覆朗讀課文,要讀準字音、停頓。

師:剛才同學們讀得都很投入,在你朗讀的過程中,有沒有拿不準朗讀停頓的句子?

生:沒有。

師:看來同學們準備的很充分。為了檢查課文是不是讀熟了,有沒有注意停頓,老師想了一個辦法,請同學們看大屏幕。(大屏幕出示去掉句讀後的原文),自己試讀一下,看能否流暢地把文段讀下來。

學生自由試讀,展讀,生糾錯。

(二)譯讀

師:同學們剛才的朗讀,字音、停頓都把握得不錯,但是在朗讀的過程中,對於文章內容是不是理解了呢?下面就以小組為單位試着用現代漢語翻譯課文。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照註釋,藉助工具書,合作翻譯全文,圈注難點,教師適時提示。

師:同學們在小組合作翻譯的過程中,有沒有本小組內解決不了的疑難詞句?

生:“高垣睥睨”是什麼意思?

師:哪位同學能為他解答一下?

生:“高垣”是高牆,“睥睨”是指城牆上呈凹凸形的矮牆,合起來可以理解為高高低低的城牆。

生:“危樓”是什麼意思?

生:應該是高樓的意思。一詩中有一句“危樓高百尺”,就是這個意思。

師:引申得很好,“危”在這裏是“高”的意思。

生:“而樓上人往來屑屑,或憑或立,不一狀”這句話該怎樣翻譯?

生:樓上的人們來來往往,有的靠着,有的站着,姿態各不相同。

師:非常準確。注意其中的“或”,在文言文中,“或”有“有人”“有時”“或許”等多個意思,在這裏根據文意可以理解為“有人”。

師:還有其他疑難嗎?(沒有了)好,看來同學們剛才在疏通文意的時候,小組合作得非常成功,大部分問題都在小組內得到了解決。

(三)深讀

師:同學們本課是篇説明文,用的是什麼説明順序啊

生:時間順序。

師:關於時間的詞語有哪些?

★表示時間的詞語

忽(忽然)——無何(不久,不一會兒)——未幾(與“無何”含義相同)——忽

——既而(不久)——逾時(過了一會兒)——倏忽(突然)

師:隨着時間的推移,山市在不斷地變化,請同學們結合課文看看,作者共描寫了幾幅不同的畫面。

師:作者蒲松齡按時間順序描繪了四幅畫面,為我們再現了山市初生、發展直至高潮的過程,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將描寫山市內容的文字劃分層次。

學生小組討論分層。

師:對於大家討論的結果,我們先不集體展示,讓我們對課文進行分層次朗讀,看看大家的意見是不是一致。男同學讀第一層初生階段,女同學讀第二層發展階段,全班齊讀第三層高潮階段。

學生分層朗讀。

師:請同學們説一説你所發現的文章值得我們學習的美點。

生:“惟危樓一座,直接霄漢”用了誇張,寫出了樓的高。

生:“中有樓若者,堂若者,坊若者”用了排比。

生:“數至八層,裁如星點”用了比喻。

師:這些都是從修辭的角度説的,還有沒有其他方面的發現,比如説文章詳略的安排。

生:“危樓”是詳寫的,其他是略寫的。

師:你讀得很細緻,文章既有宏觀的勾勒,也有細緻的描繪。

生:還有動靜和靜景的結合。

師:很好。這也是景物描寫的一個角度。

師總結歸納:

通過同學們剛才的發言,我們不難看出,文章在寫法上的美點主要有以下幾點:

①修辭恰當。“惟危樓一座,直接霄漢”是巧妙的誇張;“數至八層,裁如星點”是生動的比喻;“中有樓若者,堂若者,坊若者”是整齊的排比。

②詳略得當。作者寫城郭“高垣睥睨,連亙六七裏”頗有恢宏氣象,以虛代實,粗粗勾勒了一個龐大城市的規模和輪廓。但對“危樓”,不僅描摹了樓的高大、雄偉以及它簡潔、明朗的結構,而且還用富有表現力的筆墨,寫出了樓上各色人等的活動,細膩點染了樓中人物的`風姿和神態。使得本是“無中生有”的山市蜃景充滿濃郁的生活氣息,令人賞心悦目。一系列四字美詞的運用,使語言生動活潑、簡潔明瞭而又富於表現力。

③動靜結合。作者採用虛實相生、動靜相結合的筆法,具體描繪了山間蜃景中變幻莫測的一樓一景,一人一態,寫得極有情味,令人目不暇接。

同學們,學習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應用,只有能為我所用的東西才會成為屬於自己的知識,蒲松齡用如此優美的文筆為我們描繪了難得一見的山市奇觀,我們不妨學習文章的寫法,結合自己平時的觀察,試着寫一段景物描寫片段。比如日出、日落,風雨……要求:運用時間順序,寫出景物的變化,同時適當運用文中所學的其他手法。

學生自由練筆,然後指名朗讀,相互點評。

(學生片段描寫略。)

課堂小結

同學們,學習貴在養成好的習慣,對於文言文的學習來説,最好的習慣就是積累,這一課,老師建議你積累以下內容……

《山市》教案 篇六

教學目標

① 學習積累一些文言詞語,理解課文大意,七年級語文上冊《山市》教案設計。

② 體會“山市”的形成及神奇、壯麗的幻景。

③ 探究“山市”形成的科學原理,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的科學精神。

教學重點

反覆誦讀課文,積累文言詞語,體會山市的形成及神奇壯麗的幻景,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聯想及想像能力。

課前準備

教師可蒐集有關資料做成多媒體課件。導人中或結束時能講清“山市”形成的原理。學生藉助工具書認識生字詞,反覆閲讀。愛好美術的同學可用繪畫展示“山市”的美景。

教學內容

《山市》是清代文學家蒲松齡所寫的一篇文言文,描繪的是山中蜃景,與“海市蜃樓”相似。文中描繪了從山市開始出現到最後消失的變化過程,給人以神奇而又壯麗的感覺。文章語言精煉生動,可以引導學生展開想像,去揣摩、理解。通過研讀對這一現象進行適當探究。

教學設計

一、恰當導入

① 可以由“海市蜃樓”的畫面或圖片導人,也可以播放有關的錄像,渲染氣氛,引導學生進入狀態。

② 也可以講傳説、講故事,創設情景,引起學生的興趣。許多人都聽説過海市蜃樓,卻無緣目睹這種神奇。有道是“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飄渺間”,清代文學家蒲松齡為我們寫下的《山市》,描繪了山中蜃景,與我們所説的海市蜃樓略有不同。山市是一種科學現象,它到底有怎樣的奇觀呢?讓我們走進這山市,去感受這山市的奇妙吧!

出示目標並板書課題。

課題:山市

學習目標:a.學習積累文言詞語,理解課文大意。

b.體會“山市”的形成及神奇批麗的幻景。

c.探究“山市”形成的科學道理,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的科學精神。

二、整體感知

教師引導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學習文言文,“研討與練習”所列字詞:孤塔聳起插青冥 碧瓦飛甍 歷歷在目 風定天清 一切烏有

直接霄漢 黯然縹緲

檢查預習,大屏幕出示字詞,學生識記。

自學課下注釋。

教師導讀:閲讀文言文須掌握合理的方法步驟。方法適當,可以提高閲讀效率。(大屏幕出示方法)

①通覽全文,瞭解全貌 ②逐詞逐句,通懂其義

a.識記生字詞 a.分析理解詞語

{b.斷清句層次 {b.省略補出翻譯

c.朗讀按標點 c.精讀分析理解

d.難句村出來 d.畫批圈點小結

對以上方法加以解釋指導,引導學生懂得好文不厭百回讀,在誦讀中理解,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古文多誦讀的道理,國中一年級語文教案《七年級語文上冊《山市》教案設計》。引導學生“初讀通語句,再讀明大意,三讀有感悟,四讀品內涵,五讀得啟迪”,在誦讀中展開聯想和想像。

三、自主學習

① 學生在自由誦讀和教師的學法指導下,自由地進行初讀、再讀、三讀後開展競讀。每小組推薦同學進行朗讀比賽,各組對每組參讀的同學進行評價。教師參與學習過程。

② 學生看註釋講內容,直譯即可。各小組互相幫助,理解句子的含義。

③ 學生講述內容後,各組之間相互質疑,相互解答。教師適時點撥,並加以補充。

四、探究想像

學生討論後可自講:

① 山市出現的全過程可分為幾個階段?

② 結尾的`作用是什麼?

③ 怎樣欣賞感受這神奇的山市,能否用科學解釋其中的道理?

④ 想像一下,山市是怎樣一幅神奇的畫面。

學生相互研究討論後,教師可幫助明確。

縱觀山市的出現分三個階段:初現孤塔宮殿,再展城郭恢宏,又看危樓出現。結尾照應開頭,這裏説的“山市”跟“海市”一樣,是一種因折光反射而形成的自然景象,它美麗而又奇特,多少年也難得出現,少數人偶遇,多數人難得一見。此是作者根據目擊者的敍述所寫,令人回味無窮。

讓學生想像一下,山市到底會是一幅什麼美景呢?可以讓繪畫好的同學畫出,在班裏展示欣賞。然後總結補充:其實,美的東西也許留在想像中會更美,想有多美有多美,正是:此時無畫勝有畫。

五、拓展練習

① 請用自己的話向家長描繪一下美麗神奇的山市。

② 繼續收集有關山市或海市蜃樓的故事。

③ 可以讀讀蒲松齡的其他文章,瞭解其創作風格。

山市的教案 篇七

【教學目標】

1、學習積累一些文言詞語,理解課文大意。

2、體會“山市”變化的過程及神奇、壯麗的幻景。

3、培養學生組織、想象以及口頭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

反覆誦讀課文,積累文言詞語,體會“山市”變化的過程及神奇、壯麗的幻景。培養學生組織、想象以及口頭表達能力。

【教學過程】

一、恰當導入

口述:今天來到這裏是想邀請大家和我一起到山東的深山老林裏去走走。聽説那裏出現了一種類似於“海市蜃樓”的奇景,當地人稱它為“山市”。怎麼樣,大家有沒有興趣與我合作,共同完成這個採訪任務呢?那就讓我們出發吧!

二、整體感知

1、教師範讀課文,引導學生掌握字詞讀音。

2、學生自由地朗讀課文,談談對山市的初步印象。

三、分步品味

1、體會山市之“變”

⑴ 找出文中表示時間的詞語。這些時間都很短暫,看來山市是瞬息萬變的!(板書“變”)

⑵ 隨着時間的推移,山市呈現出怎樣的景象?

⑶ 山市變化的全過程可分為幾個階段?

2、想象山市之“奇”

⑴ 讓學生分組分階段談所看到的山市奇觀,派小記者下組進行採訪。

要求:

① 小記者採訪前要做到心中有數,列好採訪提綱;採訪時要及時總結,做好採訪筆錄。教師提供“採訪提綱”,小記者按“採訪提綱”進行採訪。

② 目擊者儘可能向小記者提供多的細節。

⑵ 教師以記者採訪的方式與小記者交談,總結小記者所瞭解到的山市勝景,奇妙無窮。(板書“奇”)

3、品味山市之“美”

⑴ 學生朗讀一段課文,教師有感情地描繪一段,師生共同回味所採訪到的山市奇觀(輔以圖片欣賞)

⑵ 師生評説山市景色之美,探究由哪些詞語、句子體現出來。(高插青冥、碧瓦飛甍、高垣睥睨、直接霄漢、闇然縹緲)山市勝景被這些語句描繪得美不勝收!(板書“美”)

四、深入研討

1、欣賞煙花綻放情景的影片,然後思考:作者記錄山市之景,如此變幻、奇特、美麗,在寫作方法手法上有沒有讓我們借鑑的地方?

2、為什麼那時侯的人把山市又稱為鬼市?世界上真的有鬼嗎?

五、課堂練筆

讓學生用筆有順序、抓特徵、運用美的語言描繪煙花綻放的全過程。師生共評。

六、作業佈置

1、課外請教老師或查閲有關資料,對“山市”這一現象作出科學的解釋。

2、積累課後“讀一讀,寫一寫”中的優美詞語。

【板書設計】

山市

蒲松齡

變 奇 美

忽 孤塔 高插青冥

無何 宮殿 開端 碧瓦飛甍

未幾 城郭 發展 高垣睥睨

既而 危樓 高潮 風定天清

逾時 高舍 結局 直接霄漢

倏忽 拳豆 闇然縹緲

按時間順序 抓特徵 語言美

【採訪提綱】

請你採訪一下山市“開端”(“發展”、“高潮”、“結局”)階段目擊者。

提出下列問題:

1、你看到了怎樣的景色?

2、它有變化嗎?怎樣的變化呢?

3、你覺得這些景象美嗎?美在哪些細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yufangan/ezm87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