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育教學方案 >

教案中班(精選47篇)

教案中班(精選47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47篇《教案中班》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教案中班》相關的範文。

教案中班(精選47篇)

篇一:中班教案

活動目標:

1、學習觀察畫面,猜測狼的心裏活動,並對故事情節展開大膽想象。

2、嘗試用語言和動作來表現故事內容。

3、感受故事的詼諧,體驗閲讀的樂趣。

活動準備:

課件ppt。

示意圖,小豬頭套。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活動。

1.介紹繪本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本很有趣、很好玩的書。

2.提問:1只小豬遇上1只狼會發生什麼事情?那遇上100只狼呢?

二、出示繪本ppt,逐張閲讀

1. 出示ppt1

提問

一隻肥嘟嘟的小豬正朝着樹林走過來,100只狼在哪裏?會説些什麼?

2. 出示ppt2

提問

①小豬走近了,請你仔細看看狼的動作和表情,學一學。

②這時小豬會怎麼想?怎麼辦?

3.連續出示ppt3,4,5、6

①提問

100只狼把小豬追來追去,最後他們想了個什麼辦法?

②現場畫示意圖1.

我們也來學狼照着路線圖來追小豬。

提問:狼想對小豬説什麼?做什麼呢?

過渡語: 100只狼將要做什麼?是不是跟你們猜的那樣呢?接着往下看。

三、觀看ppt7大膽猜測

提問

①小豬用了什麼辦法逃跑的?

②出示示意圖2

在這幅圖的提示下,你想到了什麼?

師:老師把你們的猜想變成了一個故事,一起來聽聽。

四、討論

今天老師給你們講了1只豬和100只狼的故事,那萬一1只狼遇上100只豬又會怎麼樣呢?其實這也是這本書的作者宮西達也畫的另一個故事,下次錢老師給你們講。

活動反思:

在此次教學活動中,孩子們對這個繪本都有着很高的興趣,都能夠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通過仔細觀察畫面猜測着狼與豬的心理活動,也很願意到前面來模仿狼的神情與動作。

不足之處:

1.孩子的精彩回答沒有適時進行提煉。在提問:這是一隻怎樣的小豬?王紫伊回答:聰明的小豬,因為壞人是可以騙的。這是一個很好的回答。教師應適時引導進行提煉,灌輸給孩子這樣的理念:遇到壞人,可以不講真話。機智應對,才是好孩子。

2.在觀看100只狼追逐小豬的畫面時,描述的語言太單一,可以啟發幼兒用豐富的詞彙來説一説,如:來來回回,繞來繞去等。

3.沒有關注到全部幼兒。個別幾個孩子坐在第二排,不是很愛表現。在邀請孩子上前回答問題和表演時沒有關注到他們。應該給他們機會,鼓勵他們大膽舉手展示自己。或者在追逐小豬這一環節的時候邀請他們和能幹的孩子一起表演。

篇二:中班教案

一、情況分析

娃娃家的“外公”在遊戲中搭了根枴杖,在家裏逛來逛去,嘴裏還嘮哩嘮叨説了很多。原來“我外公就是這樣的”;幼兒園的“老師”模仿着自己的班主任老師正在給小朋友上舞蹈課,模仿得八九不離十。因為她最喜歡的是老師教她學舞蹈。

公共汔車上,“一乘客”坐在位子上抽起了“香煙”,“售票員”看見後出來阻止未果,就叫“司機”停車,自己下車去找來了“警察”,對“乘客”進行了“公共場所不能吸煙”的教育。

遊戲中一幼兒不滿足現有的主題,當別的幼兒都“找到工作”後,他卻無所事事,原來他是一個“下崗工人”。

……

説明

隨着中班幼兒生活經驗的豐富,認知領域的拓展,幼兒對周圍生活的人和事懷有極大的熱情和好奇,只要是自己熟悉的、印象深刻的經常有有意無意地在遊戲中加以模仿和表現,此時如能得到恰當指導,不僅能鼓勵幼兒大膽表現,按意願遊戲,同時能促進幼兒的認知經驗及遊戲水平的提高。

二、活動目標

在遊戲中能大膽提出自己的意願、按意願遊戲。

三、遊戲準備

1.豐富經驗,加深印象:豐富幼兒的一日生活,多觀察體驗,多組織談話交流分享經驗,擴大並加深幼兒對生活的理解。如“幼兒園的一天”、“我的家”、“生病的時候”等。

啟發幼兒自己製作遊戲中需要的玩具材料。如公共汽車站的禁煙標記、流動攤位的工作箱等,並提供可替代各種玩具的“百寶箱”。

説明

不是為幼兒的遊戲而刻意去豐富經驗,是因為幼兒的遊戲離不開幼兒的生活經驗。角色遊戲是觀察瞭解幼兒的窗口,教師為幼兒豐富哪些經驗、創設哪些環境條件,幼兒在角色遊戲中的反映是一條重要的線條。

四、觀察指導

1.當觀察到幼兒在遊戲中意願性地表現出許多積極的、美好的事情。如:娃娃家“爸爸”送“孩子”進醫院“做手術”,自己卻焦急地搬來了椅子等在“手術室”門口:如:幼兒園“老師”玩起帶領孩子們去“教師”家作客的遊戲情節等等。此時教師可以用很簡短的語言予以肯定“哇!真是個好爸爸!”“這老師多好呀!”

説明

教師作為旁觀者的身份用簡短的語言給予肯定目的不是為了干擾幼兒的遊戲,也不是為了其他,而是強化幼兒的行為表現,或使幼兒變無意識反映為有意反映,對加深和積累幼兒的經驗,鼓勵幼兒大膽表現具有促進作用。

2.當觀察到幼兒在遊戲中自發地表現出一些不健康的情節,如:娃娃家的人玩起了“搓麻將”;醫院裏的“醫生”不肯為“病人”好好看病,逢人就説:“治不好啦,死掉了!”等等,只要不發生危險,教師在遊戲過程中可以不予阻止,觀察後作延遲指導。

説明

兒童的世界色彩斑瀾,生活中各種體驗感受都會在遊戲中得到反映,其中有積極的同樣會有消極的。通常教師習慣於用禁止和説教的辦法來處理幼兒遊戲中表現的消極內容,但這種做法容易束縛幼兒,使幼兒產生更多的顧慮而不願或不敢大膽表現,甚至會壓抑諸如情況之中幼兒所表現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因此不急於阻止,看幼兒遊戲的發展情況再作指導,也可以將問題放置在遊戲後的談話中師生共同討論。

當觀察到幼兒不滿足現有主題而另有主見時,如幼兒要做遊戲攤位的工作人員,為顧客上門服務,送貨到家。對此教師可以和幼兒聊聊他到底想玩些什麼,需要些什麼,讓幼兒知道如果需要什麼可以想什麼辦法,同時為幼兒提供必要的`場所和材料。

説明

由幼兒自己提出的主題不管操作性是否強,教師都應以鼓勵為主,而且要尊重幼兒的意願切忌操之過急包辦代替。

篇三:中班教案

活動目標:

1.能夠區分兩個物體的長短。

2.體驗數學遊戲的快樂。

3.願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4.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用卡紙做的小蛇頭飾2個。

活動過程:

1.認識長短。

教師伸出同一隻手的中指和食指。

教師:小朋友們跟老師一起做,看看這兩個手指有什麼不一樣。這兩個手指的長短不同,這根手指長(伸出中指),這根手指短(伸出食指)。

教師請幼兒伸出雙手,引導幼兒觀察手指間長短的差異,並進行總結。

教師引導幼兒繼續觀察教室裏的物體,鼓勵他們大膽説説什麼是長的,什麼是短的。

2.遊戲:貪吃蛇。

教師:小朋友們跟老師一起玩一個遊戲,遊戲的名字叫貪吃蛇。

教師先選出一位小朋友做裁判,在遊戲結束後比較隊伍的長短。

教師讓幼兒隨意站在教室各個位置,選出兩個小朋友做蛇頭(戴頭飾),教師喊開始時,這兩個小朋友從同一起點出發,讓他們去碰站在教室裏的其他小朋友,被碰到的小朋友成為它的蛇身(被碰到的小朋友可以拉着前一個小朋友的衣服),一分鐘後教師喊結束,比較兩隊的長短,教師加以指導。(可循環多次進行遊戲,每次選出不同的幼兒做裁判)

有效提問:

1.這兩根手指有什麼不一樣?

2.什麼東西是長的,什麼東西是短的?

3.哪條小蛇長,哪條小蛇短呢?

有用詞彙:長的、短的

活動建議:

活動延伸:可提供一些用於鏈接或拼插的玩具,讓幼兒進行長短練習。

區角活動:在區角處提供長短不一的物體或玩具,讓幼兒加深對長短的認識。

家園共育: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可有意識的引導孩子觀察日常生活中的物品,通過對比判斷長與短。例如:媽媽的頭髮是長的,寶寶的頭髮是短的;爸爸的手指是長的,寶寶的手指是短的等。

篇四:中班教案

活動目標:

1.體會藍色小花的善良品格,萌發對藍色的喜愛之情。

2.能用“我看到了xx顏色的xx”的句式表達自己的觀察結果。

3.通過視聽講結合的互動方式,發展連貫表述的能力。

4.能安靜地傾聽別人的發言,並積極思考,體驗文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掛圖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題

我這兒有一副漂亮的圖片,請小朋友看一看,舉手告訴大家你在圖片上看到什麼。(各種顏色的小花,綠色的草,藍色的天空......)

今天我們的故事呀就是關於這朵藍色的小花,請小朋友認真聽這個故事,看看藍色的小花做了什麼事。

二、教師第一遍講述故事。

提問:

1.故事的名字叫什麼?

2.故事裏都有些什麼人呢?(老星星,藍色小花)

3.老星星開心嗎?(不開心,老星星歎氣了)老星星為什麼不開心呀?

請小朋友們再聽一遍故事,看看老星星是因為什麼事情不開心。

三、教師第二遍講述故事

1.片段一:故事先講到這裏,你們説老星星為什麼不開心呀?

老星星每天晚上升起來,都想看看藍藍的天空,想知道色是什麼樣子的。可是從來都看不見,只看到天空是黑黑的。現在他老了,他永遠看不見藍色了。

看到老星星那麼難過,藍色的小花是怎麼做的?讓我們一起往下聽吧。

2.片段二:藍色的小花是怎麼做的?他為什麼要這麼做?

四、活動總結

聽了這個故事,你覺得藍色的小花美嗎?為什麼?(善良的品質)

我們也要向藍色的小花學習。當其他小朋友有困難需要幫助時,我們要互相幫助。

附故事《藍色小花》

有一朵花,長得瘦瘦的,小小的。這朵小花每天都早早地開放,向着天空仰起笑臉,藍藍的天空在她的臉上塗上一層藍色。

一天晚上,星星出來了,所有的花都收攏花瓣睡覺了。藍小花也收攏了花瓣,想睡覺了。這時,藍小花聽到天上的一顆星星歎了一口氣。

藍小花問:“你幹嘛歎氣啊?”那顆星星説:“我是一顆老星星,我每天晚上升起來,都想看看藍藍的天空,想知道藍色是什麼樣子的。可是我從來都看不見,只看到天空是黑黑的。現在我老了,我永遠看不見藍色了。”

藍小花説:“老星星別難過,我是一朵藍色的小花,我可以讓你看到藍色。”

藍小花張開藍藍的花瓣。這時,露珠也悄悄地落在了藍色的花瓣上,晶瑩瑩的露珠把藍色的小花映得更好看。老星星高興地説:“啊!藍色真美麗啊。我看到藍色了。”

藍色小花是最美最美的小花,她每天早晨都早早地開放,仰起笑臉向着藍天。晚上,她張開花瓣讓天上的星星都能看到美麗的藍色。

活動反思:

1. 過渡過於生硬。當幼兒的回答不符合我預期答案時,抓住小部分幼兒的答案繼續深問。如:在“老星星開心嗎?”這個問題中,幼兒的回答是開心,只有一個幼兒小聲的回答不開心。而我只是追着正確的答案繼續問“我聽到xx説老星星不開心,那老星星為什麼不開心呢?”。可以改為“老星星為什麼開心?”跟着他們的答案繼續讓他們自己發現矛盾。

2.每一個過程都應有總結。我在問完問題之後只是簡單的過渡,如“大家都説了很多原因,我覺得都有道理,那他為什麼要這麼做呢?”對於幼??的各種回答,我並沒有加以總結,因此在最後重複該問題時幼兒的反應仍是各種各樣,可見之前的提問是無效的。

3.在知識遷移部分過於單薄。為達成目標2,可在遷移部分讓幼兒説説:你們喜歡藍色嗎?為什麼喜歡藍色?藍色可以用來幹嘛?……

小百科:花卉,具有觀賞價值的草本植物,是用來欣賞的植物的統稱,喜陽且耐寒,具有繁殖功能的短枝,有許多種類。

篇五:中班教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熟練掌握牙刷和小棒的使用方法,並能靈活用到實際繪畫中,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掌握文件保存的方法。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探究牙刷和小棒的使用方法及它們之間的區別,擴展學生思維,培養學生思考能力、自主探究、協作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用不同方法解決同一問題的能力和借鑑以往經驗的知識遷移能力,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表達能力及繪畫能力和創新精神。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有愛心、熱愛大自然、保護環境的情感,逐步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情趣。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今天李老師帶來了一幅畫,請你們看一看

1、 看一看:畫上面有什麼?

2、 摸一摸:請你用手摸一摸,有什麼感覺?

3、 猜一猜:你猜猜看這是怎麼畫的?用什麼畫的?

4、 試一試:根據幼兒猜的不同作畫的工具,如記號筆、粉筆、蠟筆,教師做實驗來驗證。

小結:剛剛我們試過了那麼多不同的筆來嘗試畫同樣的畫,可是效果都和李老師的這幅畫。

不一樣,你們想知道我到底是用什麼來畫的嗎?

二、演示操作

1、 出示牙刷和小棒

師:李老師用牙刷和小棒畫了這幅畫,你現在能猜到我是怎樣來畫的嗎?

2、 圖形卡紙,顏料做示範畫

(1)先擺圖形,確定位置不亂動

(2)牙刷蘸一蘸,多餘顏色撇一撇

(3)小棒刷一刷,動作放放低

(4)顏色均勻灑一灑,蘸蘸刷刷真好玩

小結:只有按照這樣的幾個步驟生活中的廢舊牙刷也可以是繪畫高手呢!

三、幼兒操作

1、 李老師給每一組準備了刷畫用的工具,還有很多的圖形卡紙,請你們商量如何把這些卡紙拼成一幅你們想要的畫,拼好了確定不動了可以合作着刷起來。

2、 幼兒三人一組,合作完成刷畫

四、欣賞展示

1、 五組分別曬乾自己的作品後展示

2、 幼兒自由發揮,根據每組作品的不同風格取好聽的名字

篇六:中班教案

【活動目標】

讓幼兒通過了解故事明白怎樣才能讓自己更健康.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故事內容

【活動準備】

實物 口罩 磁帶<健康歌>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師出示口罩問:小朋友,這是什麼?你見過誰戴口罩啊?他們為什麼要戴呢?

2、幼兒自由討論

3、師小結: 口罩可以抵擋細菌,防止細菌進入我們的身體.別人戴過的口罩上會有很多病菌.

(二)基本部分

1、現在我們一起來聽個關於口罩的故事,請你仔細聽,那個口罩是誰的,好嗎?

2、師講故事

3、討論:

那個大口罩是誰的?醫生為什麼要給它藥和口罩?

小河馬在回來的路上發生了什麼事?又有誰用過河馬的口罩呢?

那為什麼第二天醫院有那麼多病人呢?(引導幼兒説出傳染的原因)

4、小結:哦,原來別人用過的東西都會有病菌,特別是病人。所以,我們要注意衞生,別人用過的口罩、毛巾、牙刷,我們就不要用了。

5、生病很難受,請小朋友想想有什麼辦法可以讓我們少生病呢?幼兒自由説説,(如勤洗手,不吃變質的東西等)。

6、師:老師還有個辦法,也可以預防疾病,就是多運動.來我們一起來動動我們的身體吧,讓幼兒説做什麼運動,然後大家跟着做.

(三)結束

到室外跳<健康歌>.

【教學反思】

我上完這節課後,我發現我們班的幼兒沒有一起吃一根糖的現象了,反而經常聽到有小朋友説,那裏有細菌,誰不講衞生的話語了.我相信幼兒已經從故事中學到東西了.

這節課的難點是理解故事內容,體會不講究衞生的後果.在引導幼兒過程中,我層層深入,在幼兒回答完問題後,突然明白了,生活中要講究衞生,不然就會生病.

但是在本節課中,由於年齡不一樣,生活體驗也有差別,所以,在引導過程中,仍然有一些小朋友不太積極,對故事內容理解不夠深.

篇七:中班教案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瞭解大家喜歡綠色的原因。

2、能用比較完整的語句表達對綠色的喜愛之情。

活動準備

1、故事圖片。

2、綠色的透明玻璃紙,自制教具樹、青草、小草。

活動過程

一、導入

談話:今天我們的教室裏真美呀,因為我們班來了幾位美麗的客人,你們看是誰?

(出示樹、青菜、小草)。

小朋友,這些小客人都是什麼顏色的呀?你們喜歡綠色嗎?

綠色寶寶也喜歡你們,還給你們帶來了一個故事,你們想聽嗎?

二、展開

1.教師結合掛圖,有感情的講述故事一遍。

2.提問:

(1)故事的名字叫什麼?

(2)綠色為什麼不高興?

(3)山羊公公,兔姐姐,長頸鹿和小朋友分別對綠色説了什麼?綠色聽了之後怎麼樣啊?

(4)最後,它對小木偶説了什麼啊?

3.教師再講一遍故事,讓幼兒學講故事中的對話。

4.教師:你喜歡綠色嗎?如果讓你對綠色説句話,你會説什麼呢?

老師先來説一句:“我喜歡綠色,因為你是樹葉寶寶的顏色”。

5.教師:你們想看看綠色世界嗎?

幼兒透過綠色的透明玻璃紙看看周圍變成什麼顏色了。

教師引導幼兒説一説自己看到的景象。

三、結束活動

在走廊的圍牆上面有綠色的玻璃,我們去看一看透過綠色的玻璃,外面的世界是怎麼樣的?

附:親親綠色

紅色、黃色、藍色、綠色是好朋友,他們常常把別人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秋天到了,綠寶寶有點不高興:“樹葉喜歡黃寶寶,蘋果喜歡紅寶寶,天空喜歡藍寶寶,一到秋天,大家不喜歡我了。”小木偶聽見了,拉住綠寶寶的手:“不,大家都喜歡你,不信,我帶你去找找看。”

走呀走,他們遇見了山羊公公,綠寶寶問:“山羊公公,你喜歡我嗎?”

山羊公公咩咩叫:“喜歡!喜歡!我最愛吃綠綠的菜了。”走呀走,他們遇見了兔姐姐,綠寶寶問:“兔姐姐,你喜歡我嗎?”兔姐姐蹦蹦跳:“喜歡!喜歡!我最愛聞青青的草了!”走呀走,他們遇見了長頸鹿,綠寶寶問:“長頸鹿哥哥,你喜歡我嗎?”長頸鹿點點頭:“喜歡!喜歡!我最愛聽綠樹葉沙沙的聲音。”

走呀走,遇見了小朋友,綠寶寶問:“小朋友,你喜歡我嗎?”小朋友親親他:“喜歡,喜歡!我最愛看綠綠的顏色,它讓我的眼睛明又亮!”

綠寶寶知道大家都喜歡自己,高興地説:“謝謝你!小木偶!”

篇八:中班教案

活動目標:

1、瞭解“生氣”對人的不良影響,獲得消除這一消極情緒的辦法。

2、能關注自己的情緒,有積極調整自己情緒的願望。

3、嘗試從聲音、表情、動作的變化中辨識生氣情緒,知道生氣是人們一種常見的心理表現。

4、學會保持愉快的心情,培養幼兒熱愛生活,快樂生活的良好情感。

5、讓幼兒知道愉快有益於身體健康。

活動準備:

PPT(PPT製作可以聯繫媽咪愛嬰網編輯,聯繫方式在本頁最底部)、故事圖片、小兔木偶、各種消氣方法的圖片等。

活動過程:

一、觀察表情,導入主題。

1、師:小兔怎麼了?(引導幼兒觀察PPT中小兔的表情。)2、師:你們怎麼看出小兔生氣了的?

3、師:你們觀察的真仔細!小兔的表情和動作都證明了它非常生氣。你們覺得,小兔為了什麼事情而生氣呢?

4、師:每個人都會在不同的情況下遇到讓自己生氣的事情,你們認為生氣好不好?

5、師:看來生氣會讓人變得不漂亮、不快樂,還會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生氣課不是一件好事。

二、情景討論,梳理經驗。

1、邊看PPT,邊聽故事師:我們來聽一聽,小兔到底為了什麼事情而生氣?(播放小兔獨白)幼:小兔穿了一件新衣服,本來很得意,可是朋友都笑它像個胡蘿蔔,所以小兔很生氣。(接着看,提醒幼兒注意故事情節的發展。)師:你們瞧,生氣的小兔做了些什麼?

師:小兔的心裏好像有隻大火球,燒得真難受。它踢飛了玩具熊,打翻了杯子,嚇得兔妹妹哇哇哭。它有使勁的跺腳,想把心裏的火甩掉。可不知道為什麼,它越來越生氣,小兔到底該怎麼辦那?

2、在互動對話中討論消氣的好方法師:(出示小兔木偶,以小兔的口吻和幼兒互動)小朋友們,你們誰來幫幫我,我該怎麼做才能快樂起來呢?

3、觀察圖片,形成新經驗師:我們一起看看,小兔用了那些辦法消氣?

(教師出示三張故事圖片,幼兒分小組看圖講述,然後在組織幼兒一起討論,故事中的小兔用了哪幾種消氣方法。)師:第一,深呼吸能使人冷靜、放鬆;第二,向關心自己的人説出生氣的原因,能得到安慰和幫助;第三,想想別人的好,就會很快忘記不高興的事。小兔用了這些好辦法後,心裏的氣全消了。

三、遷移經驗,遊戲提升師:

如果以後你們遇到生氣的事情,你們會怎麼做呢?讓我們一起跟着音樂節奏,用開火車的形式説説消氣的好辦法。(播放音樂《幸福拍手歌》)師:每個人都會有生氣的時候,這很正常,重要的是你應該知道生氣的時候怎樣做。希望你們的快樂越來越多,煩惱越來越少,每天都有一份好心情。

篇九:中班教案

活動目標

1、喜歡參與拼貼藝術活動,體驗活動帶來的樂趣。

2、用圓形進行組合拼貼和添畫,並學習用語言表達圓形的各種有趣變化。

3、能大膽地創作和表現,提高想象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1、每組各種大小、顏色不同的圓形若干;固體膠、紙、蠟筆

2、範例圖

活動過程

一、教師扮演魔術師導入活動,引發興趣。

師:“小朋友們,你們好!我是魔術師,今天我要給你們表演一個奇妙的魔術。看,這是一個什麼形狀的圖形?(出示一個圓)對,我要用這一個圓來變魔術啦。我變、我變、我變變變,看,變出了什麼?(蘋果)再看這是什麼?(出示兩個圓)對,現在我用兩個圓來變魔術。我變、我變、我變變變,看,兩個圓變出了什麼?(小雞)”

二、啟發引導,通過圓形想象拼貼各種物體。

1、通過提問,讓幼兒發現圓形拼貼的各種形象。

師:“魔術師真厲害,用一個圓變出了蘋果,用兩個圓變出了小雞。大家看,在紅色的圓上畫上綠色的葉子就變成一個又大又圓的蘋果;把兩個圓拼在一起,一個當小雞的頭,一個當小雞的身體,再添畫上眼睛、嘴巴和腳,就變成一隻可愛的小雞了。”

2、啟發幼兒,想象圓形拼貼各種物體。

(1)師:“如果你是魔術師,你要用一個圓形變出什麼?”

(2)幼兒自由討論。

師:A:“如果用兩個圓形能變出什麼呢?”

B:“如果用三個圓形能變出什麼呢?”

C:“如果用四個圓形能變出什麼呢?用許多個圓形能變出什麼呢?”

3、教師交代任務、提出拼貼要求

(1)交代任務。

師:“我們今天也來學魔術師變魔術。老師為小朋友們準備了各種顏色、各種大小的圓形。”

(2)提出要求。

A:你想好用幾個圓形,變出什麼?

B:粘貼好後,並進行添畫。

C:要求想象,拼出跟別人不一樣的作品。

4、幼兒拼貼圖形並添畫,教師巡迴指導。

教師重點幫助能力差的幼兒,鼓勵幼兒大膽變圓。

5、展示作品,相互欣賞,交流創作結果。

教案反思:

1、由於預定計劃,因而對於目標以及在實際中根據幼兒發展情況進行靈活調整。由於我們生活周圍有各種各樣的圓形物品,因而教師把握這一有利條件引導幼兒關注周圍事物,學習尋找、觀察的方法,獲取各方面的知識。

2、將幼兒的興趣、求與活動內容有機整合起來。在主題活動中善於發現幼兒的興趣和關注是我們教師實施教育的基礎,幼兒的興趣和需求的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幼兒的好奇心強。常常對這件事感興趣,對那件事感興趣,有的孩子個性差異不同會產生不同關注點,同時根據課程的需要不斷提煉和分析有價值的內容。

在我觀察幼兒的興趣和學習需要生存了有關圓方面的活動。

如:有趣的圓、圓形的妙用,根據這些內容創設相關主題牆飾有:我玩過的圓形物品、我用過的圓形物品、我吃過的圓形物品、我見過的圓形物品、我用圓形變變變,在創設過程中為滿足不同幼兒的需求讓預想內容和生存內容有機整合起來,鼓勵幼兒充滿自信參與活動創設和諧、平等、自由的氛圍,發展了幼兒動手動腦的能力,在各類活動及部分操作中激發了學習興趣,增強了關注周圍生活的願望,培養對科學的興趣,激活孩子原有的認知經驗,隨之生成了其他形的教育活動,同時調動了家長的積極參與性。

3、在主題活動中為幼兒提供了充足的時間、空間。改變以往的教學方式,而且鼓勵幼兒更多的嘗試。體驗不同的教學策略,使幼兒更積極更關注自我實踐獲得的過程。

4、在集體中每位幼兒在主題實踐過程中,他們都是活動的主人、都是參與者設計者、收益者、通過實踐我們感到主題活動中對於能力強的孩子。鼓勵他們動腦用各種材料製作實現自己的目的,對於中等水平的幼兒,我啟發引導他們畫出貼出簡單的作品,而相對能力弱的幼兒降低難度,讓他們隨意貼貼玩玩,主要激發他們參與活動的興趣、這樣有利於教師對幼兒的觀察和指導,大大提高了師幼互動的質量。

篇十:中班教案

活動目標:

1、瞭解小雞的出生和過程

2、能記住故事情節,並嘗試角色表演故事

活動準備:

1、課件PPT

2、雞媽媽貼畫小雞貼畫

活動過程:

一、談話活動,引入主題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謎語,你們想不想猜一猜(尖嘴巴,花毛衣;愛吃小蟲和小米,渾身上下毛茸茸;説起話來唧唧唧)。這隻小雞尖尖的嘴巴,黑黑的眼睛,渾身毛茸茸的,是不是很可愛啊!

二、出示小雞圖片,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哎!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小雞是怎麼出生的嗎?(幼兒舉手回答)出示雞蛋,小雞是雞蛋孵化出來的。

在雞蛋的孵化過程中,小朋友們知道雞蛋發生了什麼變化嗎?(進入下一環節)出示圖片,瞭解小雞是怎樣出生和長大的

1、小朋友們,這是最初的雞蛋,你們仔細的看,蛋殼裏面是什麼樣的?(引導幼兒大膽表述)

2、在雞媽媽的孵化下,過了幾天,蛋殼裏面發生了什麼變化?(出示第二張圖片)

3、在雞媽媽的孵化下,又過了幾天,蛋殼裏又發生了什麼變化?

4、依次出示到第六張圖片。

三、幼兒完整欣賞故事(播放錄音)

1、小雞剛從蛋殼裏出來是什麼樣的?

2、小雞睜開眼睛發現了什麼?

3、我們來模仿一下小雞抖翅膀。

4、引導幼兒學説小雞和雞媽媽的對話。

四、鼓勵幼兒角色扮演(教師當雞媽媽,幼兒當小雞)

活動延伸:

小朋友們,回到家後和爸爸媽媽一起看看自己小時候的照片,瞭解一下自己的成長足跡。

篇十一:中班教案

1、組織中班幼兒觀察大班幼兒玩球。

2、大、中班幼兒結對子一起玩。

3、兩對幼兒在一起玩球,三對幼兒在一起玩球。

4、全體幼兒排成四行練習在操場裏滾球。

每個幼兒兩腿分開,並排成一縱隊。每排第一個是大班幼兒,他雙手捧,從兩腿間往後滾球。最後一個幼兒雙手把球接住,並跑到隊前往後滾球。以此類推,直到全體幼兒均輪滾發球完畢。

三、延伸活動

在日常生活和遊戲中,都可進行這類活動教育。幼兒只有在不斷的情緒體驗中,才能形成正確的觀念。

教學反思

培養分享意識是幼兒教育階段的.重要內容,這次活動通過讓幼兒與大家一起玩玩具深刻地體現了這一意識。活動通過介紹玩具、玩玩具、觀察活動等形式,使幼兒在玩的過程中自主體驗到要與他人分享。但在整個活動中,我在組織幼兒觀察大班幼兒玩球時,沒能指出觀察的方法、重點等具體內容,這樣一來,幼兒會覺得茫然,看着別人遊戲只是會覺得開心,並不懂得去記憶、模仿。

篇十二:中班教案

1、知道故事的名稱,理解故事的內容,懂得聽故事時應安安靜靜的,不能大聲説話。

2、理解詞語:靜悄悄、安安靜靜、又蹦又叫。

3、願意大聲地在集體中發言。

教學準備:

1、課件《小青蛙聽故事》。

2、電視機、電腦。

教學重點與難點:通過觀察畫面,理解故事內容。

教學方法與手段:多媒體輔助教學、情景表演法。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幼兒活動

設計意圖

一、播放課件,欣賞故事。

1、播放課件,講述故事前半部分。

2、小青蛙這下會怎麼辦呢?我們來繼續往下聽。(播放課件,講述後半部分故事)

3、完整講述第二遍故事後提問:故事裏有誰?它們在幹什麼?

1、認真觀看課件,傾聽故事內容。

2、積極動腦,大膽舉手回答老師的提問。

通過觀察課件的畫面、傾聽老師的講述,幫助幼兒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二、理解故事中的詞和句。

1、分段演示課件,再次講述故事。

2、重點理解:夜、靜悄悄、安安靜靜、又蹦又叫。

觀看課件,整體欣賞故事,並在老師的講解下初步理解夜、安安靜靜等字詞的含義。

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懂得聽故事時應安安靜靜的,並豐富相關字詞。

三、引導幼兒邊講故事邊表演。這個故事好聽嗎?我們一起來講講故事,表演表演,好嗎?

邊看課件邊講述故事,並根據故事內容進行表演。

通過幼兒自身的講述、表演,加深對故事內容的理解。

篇十三:中班教案

活動目標

1.能創造性的與影子做遊戲,體驗遊戲樂趣。

2.提高動作的靈活性和敏捷性。

3.樂意參與遊戲,體驗遊戲的樂趣。

4.喜歡幫助別人,與同伴友好相處。

活動準備

1.根據天氣情況在户外隨時讓幼兒觀察在不同時段影子的變化。

2.選擇陽光明媚的天氣開展活動。

活動過程

1.帶領幼兒到空地上,請幼兒找一找自己的影子,並看看周圍的東西是不是都有影子。

2.請幼兒變換動作,並觀察影子的變化。蹲下來,影子變短了,變成了小矮人。將手平舉,影子多了翅膀,變成了小飛機(小鳥或蝴蝶)。把手放在頭上,影子裏多了兩個大耳朵,變成一隻小兔子。用單腳站立,變成了金雞獨立。

3.請幼兒分組合作進行“影子變變變”遊戲,看看哪組幼兒變出來的影子形象有趣。

4.在地上用粉筆畫一個大圈圈當作基地,玩“踩影子”遊戲。

(1)教師先和2~3位幼兒一起在圓圈裏比賽,看誰先踩到別人的影子。

(2)幼兒分組進行遊戲,提醒幼兒遵守遊戲規則:被踩到影子的幼兒站到圈外,與其他幼兒更換角色繼續開展遊戲。

活動延伸:

生活活動中可以引導幼兒畫出物體或他人的影子,並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測量。

教學反思:

從執教的情況來看,我覺得自己在課堂上的組織語言還有待加強,如何讓孩子對你的提問或是小結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後的教學中需要關注的一個重要方面。

篇十四:中班教案

活動目標:

1、提高對立體紙貼畫的興趣。

2、發展空間方位知覺,學習合理佈局,將各種顏色魚鱗連在一起的技

能。

活動準備:

1、貼滿彩色魚鱗的漂亮的小魚;

2、畫好魚身的紙,五顏六色的紙條,蠟筆、膠棒、廢報紙。

活動過程:1、教師將做好的小魚貼在皮筋上套在大板上,拉動皮筋讓小魚游出來,

激發幼兒興趣。

2、請幼兒觀察魚鱗是怎樣製作的?

3、讓幼兒試着製作魚鱗貼在前面的大板上,注意短邊對短邊。

4、幼兒操作,魚鱗製作要細心,每一片魚鱗間要留些距離。

5、貼完之後用油畫棒塗上顏色。

6、完成畫的幼兒教師帶到一邊玩撈魚的遊戲,沒有完成作品的幼兒繼續

完成。

7、作品完成教師給予講評。

活動評析:這節課符合本班幼兒年齡特點,培養並提高了動手能力,發展空間方位知覺,幼兒興趣很高,能認真仔細的貼每一片魚鱗,魚鱗顏色搭配鮮豔,很好地完成作品。

篇十五:中班教案

重點領域:科學、社會

活動方式:小組

活動目標:

1、 初步瞭解泥土的淨化及環保作用,培養保護、愛惜泥土資源的意識。

2、 鼓勵幼兒嘗試使用各種方法將泥土從水中分離出來。

3、 能積極參與,培養幼兒勇於探索的精神。

活動重點:能主動探索,嘗試使用多種方法把泥土從水中分離出來。

活動難點:引導幼兒使用多層材料、多種方法把泥土從水中分離出來。

活動準備:

1、 兩週前和孩子們一起到廚房、幼兒園裏收集果皮、青菜、各種碎石塊等廢物埋在土裏,並組織談話:請孩子們預測這些東西會發生什麼變化。

2、 濾水材料:小毛巾、棉花、海綿、窗砂紙、過濾紙等。

3、 濾水用具:漏斗、透明塑料盒、小水杯(人手一份)

4、 清水若干盆(兩到三個幼兒一盆)、玩沙的小鏟子若干

活動過程:

一、 組織幼兒到户外,並安定幼兒情緒。

師:我們和泥寶寶做朋友好長時間了,我們知道了泥寶寶的本領很大。今天老師又要帶你們一起來和泥寶寶作遊戲了。

二、 幼兒觀察泥土中的填埋物的變化並進行討論。

1、 師:上次小朋友和老師一起收集了幼兒園裏的垃圾,把他埋在泥寶寶裏,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東西都變怎樣了?

提出要求:A、不要把泥土揚起。B、使用鏟子時要注意安全,不要搓到別人。

(幼兒觀察討論,這些東西都哪去了?接觸新詞“腐爛”)

2、 師簡單小結:是的泥寶寶有許多的本領,今天我們又知道了他的另一個本領——能淨化環境,是環保的好幫手。把菜葉、蘋果皮橘子皮等垃圾埋在土裏經過一段時間會慢慢的腐爛,最後變成泥土的營養,可以使花和樹長的更好。所以我們要珍惜和愛護這些泥寶寶。

三、 幼兒探索尋找泥寶寶的方法。

1、 師:——哎呀,看泥寶寶也有調皮的時候他把我們的小手和鏟子都弄髒了,現在請誰來幫忙呢?(引導幼兒想到用水洗)

——看看水怎麼了?調皮的泥寶寶把水弄髒了我們想想辦法把泥寶寶從水裏請回來吧?

2、 幼兒討論用什麼方法可以將泥土從水中變回來,師允許幼兒有不同的構想。

3、 幼兒探索嘗試:

——師:小朋友想的辦法都可以試一試,老師也為你們準備了許多材料,我們一起去試一試,你是用什麼方法把泥寶寶找出來的,哪種方法最好。

——幼兒第一次嘗試。

1) 提出操作要求:A 、愛惜水寶寶不要讓它流走了。B、注意衞生,別把水灑在自己和別人的身上。

2) 師巡迴指導,在指導的過程中引導幼兒多與他人交流(如你看看XX小朋友的方法很有趣、為什麼你找不到泥寶寶呢?去看看別的小朋友是怎麼做的吧)鼓勵幼兒多嘗試幾種方法。

幼兒擦手後集中討論:你使用了什麼材料?是怎麼做的?(肯定幼兒的成績並指出幼兒中較有創意的做法,鼓勵其他幼兒也進行嘗試)

——幼兒第二次嘗試:

1) 提出活動要求:A、同樣要注意衞生。B、觀察一下水發生了什麼變化。

2) 師巡迴指導引導幼兒使用多層過濾和不同材料過濾的方法進行活動,並鼓勵幼兒與同伴交流不同的做法。(在活動中自由結束活動)

四、 延伸活動

師:猜猜看水裏還有泥寶寶嗎?我們一起把水裝到大盒子裏,帶回班上,過幾天再來看看會發生什麼變化。

(泥水投放在區角供幼兒觀察,為下一個學習活動——沉澱埋下伏筆。)

活動研討:

1. 經過一段時間的科學教改後,孩子的探索能力明顯增強,我們發現在户外活動中孩子們總是喜歡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起。“十五”課題中,我園申報的是《以區域活動為平台培養幼兒的科學探索能力》,旨在有目的的投放材料,通過跟蹤記錄和幼兒活動反饋提煉科學活動內容,以區域活動——集中科學探索活動——區域活動——集中科學探索活動……的模式,逐步提高幼兒的探究水平。結合幼兒的實際並遵循教改的初衷我們設計了這次的科學活動。通過一段時間的區域探索,幼兒對泥土的特性和作用都有了一定的瞭解。

2. 當幼兒自發想到把垃圾埋在泥土裏時,我們考慮到泥土的淨化作用對於孩子來説是較少接觸的我們應該給孩子的心靈埋下環保的種子,但同時它對於孩子的探究水平和理解能力而言又較難理解,所以我們不打算和孩子深入探究,只讓孩子感知現象同時當做是這節課的引子。

3. 在嘗試使用各種方法將泥土從水中分離出來的過程中,我們看到幼兒積極探索。

篇十六:中班教案

教材分析:

故事《醒來了》是一篇具有兒童情趣,把故事中的小動物擬人化了的童話故事,故事重點通過小動物之間親切的問候、對話,互相傳遞春天到來的信息,讓幼兒瞭解春天來了大自然裏小動物和季節變化的關係,幼兒通過學説故事中的角色對話,激發了他們瞭解大自然、親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積極情感。

活動目標:

1、能記住故事的主要角色與主要情節。

2、通過學説小動物之間的重點對話,培養幼兒連貫表達的能力。

3、激發幼兒對春天裏的小動物的喜愛和好奇,萌發幼兒親近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準備:

1、豐富有關動物冬眠的常識.

2、多媒體課件、錄音機.

活動過程:

1、 以課件中 “春姑娘”請幼兒猜謎語的方式,引出活動主題:

導入語:小朋友,春天來了,我們周圍都發生了那些變化?今天我們請來了春姑娘,她給小朋友帶來了幾個小謎語,請你們猜一猜:

謎語:一把刀,水中漂,只有眼睛沒有毛。 是什麼?(魚)

小時穿黑衣,長大穿綠袍,水裏過日子,岸上來睡覺。是什麼?(青蛙)

日日夜夜忙不休,飛來飛去花叢中,採下糧食好過冬。是什麼?(蜜蜂)

(點評:結合多媒體課件通過猜謎語的形式引出活動主題,這種新的嘗試,打破了以往用圖片、談話等引出活動主題的方式,而是以動態的畫面、小動物的聲音再現等,讓小朋友來猜謎語,目的是調動幼兒思維的專注性,這種專注,能吸引幼兒饒有興趣的參與到活動的下一個環節當中,為理解故事情節做了一個很好的鋪墊。)

2、欣賞故事,記住故事主要情節;

提問:

(1)故事裏的小動物在什麼季節醒來了?

(2)冬天它們到哪裏去了.

(點評:此環節讓幼兒在完整欣賞故事後,教師設計了兩個具有開放性的提問,幼兒可以根據所聽故事的內容進行回答,也可根據自己的已有經驗進行回答,為幼兒提供了一個想説、敢説的語言環境,記住了故事中的重點角色,為後面學説對話做了準備。)

3、結合課件,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

(1)欣賞課件第一段後,提問:小魚和小青蛙互相見面後的心情是怎樣的?它們都説了些什麼?

(2)欣賞課件第二段後,提問:小青蛙和小魚冬天都發生了什麼。

篇十七:中班教案

活動名稱:

珠心算:正確掌握握筆姿勢以及認讀算式題目

原計劃 調整、反思

活動目的:

1、培養幼兒使用算盤時正確握筆的姿勢的習慣;

2、讓幼兒認讀算式題目,瞭解加、減、等號在其中的作用。

設計思路:

學習使用算盤的同時要掌握好幼兒握筆的姿勢,這個環節是很關鍵的一步,不能忽略,必須強化化幼兒記住。

活動準備:

1、每人一支鉛筆以及大手一個算盤;

2、已認識“ ”號、“-”號、“=”號。

活動流程:

課前準備:

複習兒歌→學習握筆的姿勢→認讀算式題目→遊戲:拔河。

活動過程:

調整、反思

1、課前練習:複習兒歌

指 導:課前可利用一些有趣的兒歌激發幼兒的興趣,穩定好幼兒情緒後複習《算盤歌》、《筆資歌》以及《小朋友,我向你幾顆上(下)珠表示幾》等等。

2、學習握筆的姿勢

指 導:教師跟小朋友講解打算盤時,需要用到筆寫字怎麼辦?

指導語:講解握筆的姿勢:伸出右手掌,打開呈上一下四的

樣子,再請小朋友將無名指和小指收回,變成上一下二

的姿勢,將筆放在靠近大拇指虎口的位置,從手心下來筆芯夾在中指和無名指的中間,然後中指夾住筆,就OK了。

指 導:教師可檢查每個幼兒的握筆姿勢,如有不對的,應該立即糾正過來。

3、認讀算式題目

指導語:教師在黑板上出示幾道豎着的算式,讓幼兒跟老師念出來,老師從中講解加、減、等號的含義和作用。

4、遊戲:拔河

指導:教師請剛才表現好的幼兒分組進行拔河比賽,老師為中間的繩子,遊戲開始後老師被拔到哪一邊去,哪一組就為嬴家。

活動延伸:

讓幼兒回家後多練習握筆的姿勢。

篇十八:中班教案

教學目標:

1、知道氣球變鼓是因為充入了空氣,感受空氣帶給人們的感覺。

2、做做小實驗,感知空氣的壓力,對實驗中發生的現象產生興趣。

教學準備:

充氣的氣球一個,未充氣的氣球皮若干。

玻璃杯4個,厚卡紙若干,清水一盆。

塑料袋若干。

教學過程:

一、氣球吃什麼

出示充了氣的氣球與未充氣的氣球。

觀察兩種氣球有什麼不同?

講故事

老師有一個氣球寶寶的故事,想不想知道氣球寶寶怎麼了?

問:你們知道氣球吃什麼嗎?是什麼讓氣球變得圓鼓鼓的?(空氣)

那麼怎樣才能讓氣球吃到空氣呢?(住裏面吹氣)

感受空氣

陳老師這裏有很多餓了肚子的氣球,請小朋友們給它吹氣,讓它吃飽肚子然後把氣球裏的氣放出來,你會有什麼樣的感受?(涼涼的,癢癢的)

你們感受到空氣了嗎,空氣離我們遠不遠?(不遠,就在我們身邊)

小結:空氣是看不見,摸不着的東西,可是空氣的.本領非常大,氣球吃進空氣,能變得圓鼓鼓的,非常好玩,要是沒有空氣的氣球就像沒有吃飯的小朋友的肚子一樣,扁扁的,很難看。

而且它還有很多很大的本領,你們想知道它還能做什麼嗎?

二、倒不出來的水

比較不同

⑴出示一張紙放在空中,然後落下,問:這張紙有沒有力氣?(沒有)

⑵出示一杯用紙托住的水,它有沒有力氣?(有)

為什麼這張紙可以托住一杯水?是它有魔法嗎?看看老師是怎麼讓這張紙托住這杯水的。

示範實驗

出示玻璃杯與紙,幼兒仔細觀察,邊講解邊示範步驟:給杯子倒滿水,杯口用卡紙蓋好, 然後用一隻手壓住卡紙,另一隻手把杯子倒過來,數三下,然後把託着紙的手放掉會發生什麼事?

神奇的空氣

剛才的實驗神奇嗎?你知道為什麼一張紙可以托住一杯水嗎?是誰在幫忙?誰這麼有力量?

教師再操作邊分析原因:因為杯子裏裝滿了水,卡紙把水杯口蓋住以後就像一扇門把空氣關到了門外面。把杯子倒過來以後,水寶寶碰到了卡紙就想把卡紙擠破,從杯子裏跑出來,這時,杯子外面許許多多的空氣寶寶就來幫助卡紙把紙托起來,你們説,是水寶寶力量大還是空氣寶寶力量更大一點呢?

所以,這張紙能托住一杯水主要是靠誰的力量啊?

幼兒實驗

現在老師請兩個小朋友按照剛才老師説的方法,來試試看,你能不能也讓空氣寶寶聽你的話把卡紙托住,把水留在杯子裏。

邊講解邊操作,請兩到三次,最後一次請四個人一組。

小結:

最後再回憶一下這個實驗是怎麼做的:杯子用卡紙小心蓋住,卡紙就會把空氣都關到杯子外面去了,杯子裏面沒有空氣,倒過來的時候,空氣會把紙托住掉不下來,所以,杯子裏的水就不會倒出來了。

剛才小朋友們實驗做得非常棒,以後你們自己在家也可以做魔術師了,對不對。

三、空氣在這裏

感覺空氣

説了這麼多,你們説空氣到底在哪裏?你能用什麼辦法證明空氣在這裏呢?

(引導幼兒拿着衣服或手給自己扇扇子等等或引導幼兒捏住鼻子,能不能呼吸,呼吸的是什麼?)

遊戲:捕捉空氣

⑴老師這裏有一些袋子,你能不能用這個袋子把空氣抓起來?請一個幼兒動腦筋上來試試看。方法:雙手抓住袋子的耳朵,用力一甩,收緊,空氣就抓住了,袋子越鼓,空氣越多。

⑵既然空氣離我們這麼近,那我們每個人一個塑料袋到樓下捕捉一些空氣。比一比,誰捕捉的空氣更多,捉得更快吧。

⑶結束:分袋子,排隊下樓捕捉空氣。

篇十九:中班教案

活動背景:

孩子是很喜歡動物的,因為動物的許多秉性和孩子的童心(特徵)很相通,於是,童話的世界一定有動物朋友相伴隨。

孩子認識自然的規律是由近及遠的,野獸中的一些特徵明顯的動物,也已經引起中班孩子的關注。我想:是否可以在認識一個動物的同時,提升孩子的經驗,從而認識一類動物呢?因為象具備了一切野獸的特徵,於是,就選擇了“小象“。

在這樣一個集體活動之後,如果孩子感興趣,還可以對野獸進行更廣泛的探索。

內容與要求:

1、瞭解象的外形特徵和一些生活趣事,並嘗試歸納野獸的特徵。

2、用紙盒或積木粘接小象,並學習一正一反摺紙的技能。

3、有關象的圖片:象的彩照、象的生活(繁衍、食物、生長地區等)、象的本領(為人類做的事)。

4、廢舊紙盒、積木、彩色紙、剪刀、漿糊或橡皮泥,一正一反折的象鼻子的範例若干。

5、一些野獸和禽類的小卡片。

過程與指導:認識象—一瞭解獸類—一製作小象

一、認識象

1、幼兒觀看圖片展覽。

(出示絨布象)喜歡它嗎?桌上有一些有關小象的圖片,你去看看,你喜歡它什麼?為什麼?

2、説説小象的事:你喜歡它什麼?為什麼?

——從情感着手,引導幼兒講述自己的喜好。

幼兒:我喜歡象的腿,它的腿粗粗的,一踩一個深深的腳印……我喜歡象吃的東西,』因為我也喜歡吃香蕉……我喜歡象媽媽生寶寶,因為我也是這樣生出來的……我喜歡象鼻子,它幫人們運木頭……

3、老師():象的本領真大,它可以幫人們做許多事,還有許多趣事,那是因為,它有一隻長長的鼻子,四條粗粗的腿,一條細細的尾巴,兩隻像扇子一樣的耳朵,象孩子從媽媽肚子裏生出來就是寶寶,它生活在野外的。

二、瞭解獸類

找“與象長得有點像”的動物小卡片。

——這裏要引導找總體相同的地方,如提示:小象有兩隻眼、兩隻耳,還有誰也有的?

幼兒:小鳥和小象長得很像的,都有兩隻眼睛。(老師不置可否)

幼兒:小豬和小象長得很像的,都有兩隻眼、兩隻耳朵、一個鼻子、一張嘴,還有四條腿、一根尾巴。

老師:是啊,小豬和小象長得真像。(給孩子暗示)

幼兒:小魚也有眼睛……

幼兒:小魚沒有腿……它是用魚鰭遊的……

幼兒:小鳥也不像小象,它只有兩條腿,它有翅膀,小象沒有。

——孩子開始分析動物的總體特徵了,這時,老師可以引導歸納了。

老師:歸納野獸的特徵:生活在野外的哺乳動物。

三、説説“你知道的野獸”

老師引導:和小象一樣,所有的野獸都是人類的朋友。既然那麼喜歡小象,我們就來做一個吧。桌上有許多材料,你選一些東西,做一隻象。(出示做鼻子的範例)這是做鼻子的方法,你先試試,它是怎麼做的?幼兒探索製作。

欣賞玩耍:

(1)看看你的象在幹什麼?你是怎麼做的?

(2)帶着小象去玩玩。

活動反思:

1、材料的與效果的預見。

在給孩子製作小象的材料時,曾考慮過,是每一張桌子都有各種各樣的材料呢,還是每一張桌子僅有一類的材料(不同桌子上的材料是不同的)。於是,我用幾個孩子試了一試,結果是明顯的:前者儘管孩子可以使用更多種的材料,但是,由於每張桌子的材料是相同的,所以,孩子的作品,很容易相似,不同的作品很少,孩子的求異習慣不容易養成。而後者儘管孩子接觸到的製作材料比較單一,但是,可以促使孩子專一地用同一種材料創作,並相互交流方法,孩子的作品就比較豐富,所以,當孩子的製作技能還比較弱的時候,相對單一類型的材料,可以幫助孩子更專注地表達表現。

2、引導孩子討論的藝術。

在開始的認識活動中,給孩子將近9張圖片,其中包含了小象的所有特徵,孩子們可以通過圖片的暗示,來説説“我最喜歡小象……因為……“但是,孩子的看圖會意的能力還不是很強,所以,孩子沒有講到象的牙、耳朵,也沒有講到小象生活的地方,於是,我有點緊張。其實,我應該有所預見這樣的狀況,我索性引導:誰喜歡小象的牙齒?為什麼?……小象的耳朵很特別的,誰喜歡?為什麼?……小象可以幫我們做事,可是它喜歡生活在哪裏呢?(對,這張圖片就是説的小象有尖利的牙齒,這張圖片上就是説小象有兩隻大耳朵等等)這樣既顯示教師教育狀態比較自然,也可以使孩子瞭解觀察圖片的方法。

同事互動:

“以幼兒發展為本”的理念,帶來了對傳統“教“與“學”的反思。“為學習而設計”、“為孩子發展而教”的理念,意味着不能僅僅考慮教師教得方便、得精彩、教得舒暢,而是把學習與學習者作為焦點,教是為了學服務的,以教導學、以教促學。應彩芸的學習活動“小象”,是較為成功的典範。

1、活動材料。

教師以幼兒的學習特點為主線,巧妙設計幼兒學具,象的錄像,象的圖片,一動一靜,分別發揮其獨特的作用。象的圖片,廖廖幾筆簡筆畫,勾勒出象的外形,重點部分用彩筆塗色,適當添畫背景,恰到好處地起到暗示作用,符合中班孩子的觀察特點;錄像中小象繁殖的過程,使幼兒對胎生有了初步的瞭解;動物小卡片,由於是幼兒自己,較為熟悉,有利於與小象進行比較觀察。整個活動中,其學習材料創設,激發、支持和推動幼兒學習內部過程的有效發生,幼兒始終有着強烈的學習慾望。

2、善於創設問題情景。

在幼兒初步瞭解小象後,教師一改傳統對動物認知的方法,把單個動物放在關係中學習。教師把前階段幼兒共同其他動物圖片拿出,讓幼兒尋找“與象有點像”的動物。這一問題情景的創設,是教師的神來之筆,充分體現教師的教育機智。幼兒邊找邊“辨”,既鞏固了對象的認識,又引發對哺乳動物的特徵進行歸納。雖然,幼兒尋找的特徵並不一定是正確的,但問題情景的創設,開啟了幼兒思考、探索之門,這也就是教師教的意義所在。

篇二十:中班教案

活動目標:

⒈初步瞭解印第安人原始的生活氣息,感知印第安人臉部造型和裝飾特點。

⒉能用拼貼的方法表現印第安人臉部造型特徵,體驗立體造型活動的樂趣。

活動不管怎麼走,都會有路準備:

課件、深色紙每人一張、各種圖形若干、漿糊等

活動過程:

一、白板課件導入(觀看印第安人的視頻,初步瞭解印第安人原始的生活氣息,感知印第安人的造型特徵。)

師:今天我們要來認識一種很特別的人,看看他們是什麼樣的人?長得什麼樣子的?

師:他們是怎樣打扮自己的?

師:你覺得什麼地方最特別?

師小結:印第安人是拉丁美洲人,他們非常地喜歡裝飾自己,喜歡在臉上畫畫,把臉塗成五顏六色。還有他們頭上會戴上羽毛的帽子,非常漂亮。

二、欣賞各種印第安人造型(白板淡入功能,幫助幼兒有重點的觀察。)

師:看看印第安人是什麼樣子的,他們的打扮和我們平時有什麼不一樣?

師:還有他們的頭上會戴上什麼?

三、師幼示範,拓展思維。

1.教師拼貼,拓展幼兒思維。(白板拖拉、無限克隆功能,引發幼兒觀察興趣。)

師:如果你是印第安人,你會怎麼裝飾你的臉呢?

2.幼兒拼貼。(請一幼兒在白板上操作、拼貼,其他幼兒一起説説)

師:誰也想來試一試?

四、幼兒創作,教師指導(白板播放功能,播放音樂,營造快樂的氛圍。)

⒈教師:讓我們也來製作一個神祕、有特色的印第安人,一起參加土著舞會吧。

⒉ 幼兒在印第安狩獵舞背景音樂下進行拼貼畫,教師巡迴觀察指導。

⒊鼓勵幼兒大膽地用各種顏色、形狀的彩紙,進行裝飾,在製作中進一步體會印第安人特有的造型特徵。

⒋把幼兒粘貼好的圖案卷成直筒粘貼起來變成印第安人的臉。

五、展示評價

⒈你們的印第安人都那麼漂亮,看看他的臉上是怎麼裝飾的?他的眼睛、嘴巴、鼻子是用什麼形狀貼出來的?

⒉幼兒拿着製作完成的印第安人邊跳舞邊離開活動室。

《快樂生長樹》中班綜合活動

活動目標:

1、通過看照片、物品、談話,瞭解自己長大了,發現自身各個方面的變化。

2、在幼兒自己動手製作“生長樹”的過程中培養幼兒積極的自我意識和喜愛自己的情感。

3、發展幼兒的動手動腦能力。

活動準備:

1、請家長幫助收集幼兒現在和以前的照片、物品,並用照片製作一個展覽區。

2、畫紙、畫筆、剪刀人手一把、短線、膠水,硬紙殼,各種有顏色的海報掛曆。

活動過程:

一、通過照片展覽、對比講述,使幼兒瞭解自己小時候和現在的變化。

1、 帶領幼兒參觀照片展覽,請幼兒談一談:“我們小時候是什麼樣子的,現在又是什麼樣子的?”(可以啟發幼兒從外部的變化(身高、體重)和自己學會的本領(學習、自理)等方面比較。

2、試用自己小時候的物品,使幼兒發現自己與小時侯的變化,感受自己長大了。“這裏有一些東西,是誰的呢?請你們來試試,穿一穿,看看你發現了什麼?”

二、教師小結,引導幼兒感受成長的快樂,激發幼兒製作“生長樹”的熱情。

“你們現在長高了、變重了……,更重要的是你們學會了各種各樣的本領,比如:畫畫、數數、穿衣服,是很棒的哥哥姐姐了,我們今天來做一棵‘生長樹’,讓大家都知道我們的改變和進步。“

三、製作“生長樹”,鼓勵幼兒用各種方式裝扮“生長樹”,記錄自己的成長。

1、老師和幼兒一起製作“生長樹”,用紙殼做樹幹,撕貼掛曆紙做成樹葉。

2、鼓勵幼兒用多種形式裝扮“生長樹”。

如:將自己現在和以前的照片貼在樹上,剪下自己喜歡的圖片和將自己的願望畫出來裝飾在樹上,選擇自己喜歡的物品掛在樹上……

四、幼兒欣賞“生長樹”,分享成長的快樂。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拓印意願畫

活動目標:

1、通過玩顏色,對色彩的變化感興趣。

2、學習簡單的拓印方法,發展幼兒的想象力。

活動準備:

準備紅、黃、藍三種顏料,每人準備毛筆一支、調色盤一個,鉛畫紙、白紙、夾子等。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引起興趣。

師:“今天王老師要請小朋友一起來當小小魔術師好不好?”

教師出示調色盤,引導幼兒認識一下顏色:“你們看,老師盤子裏準備了一些顏料,這些顏料是什麼顏色的呢?”(紅、黃、藍)

2、引導幼兒大膽的嘗試變色遊戲。

(1) 師示範並講解:“今天我們就要用紅黃藍三種顏色來變魔術看看王老師是怎麼來變的好嗎?先拿一支毛筆蘸點水蘸上紅色,把它放在盤子裏,然後呢再蘸點黃色,把紅色和黃色攪和在一起變變變,你們看變出了什麼顏色?(橘黃色)把變出來的顏色塗在這個鉛畫紙上。”師再選擇別的顏色用同樣的方法進行變色1-2次。

(2) 幼兒進行調色操作,教師觀察,並進行適當指導。鼓勵幼兒大膽地進行變色。師:“現在王老師要請小朋友來變魔術了,看看哪個小朋友變的顏色最多,變出來的顏色我們把它塗在鉛畫紙上,呆會有大用處。”(提出衞生要求——魔術師要小心啊,千萬別把魔術變到外面,

(3) 學習拓印的方法:(師出示一張白紙)“看王老師手裏有一張白紙,我們把它按在剛才畫好的畫上,用夾子夾住,然後輕輕的在上面壓壓,再輕輕的提起來,你們看印出了什麼?”

3、添畫。

(1) 師示範給印出來的畫添畫。“王老師覺得有點象一隻螃蟹的殼,王老師把它變一變,變成一隻螃蟹行不行。”

(2) 幼兒操作。鼓勵幼兒大膽想象,添出與其他小朋友不一樣的畫。

4、分享活動的樂趣,積累經驗。

教師展現幼兒作品,讓幼兒互相欣賞作品,教師及時鼓勵、表

揚一些作品富有創造力的幼兒。

繪畫《夏天的景色》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用暖色表現炎熱、用冷色表現涼快,描繪夏天的景色。

2.對繪畫產生興趣,體驗創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課件:圖片-夏天的景色

2.油畫棒,顏料,畫紙。

活動過程

一、導入

談話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小朋友,夏天到了,你們看到夏天是怎麼樣的?

讓幼兒互相討論,説説自己的發現

二、展開

1.交流夏天的變化

教師:小朋友,夏天到了,你們看到夏天是怎麼樣的?

人們在夏天裏穿什麼衣服?怎樣才能涼快些?

引導幼兒交流自己對夏天的認識和體驗。

2.夏天的色彩

教師:如果我們把夏天畫出來,想一想用什麼顏色可以表現出夏天的炎熱呢?

那什麼顏色看上去涼爽些呢?

教師總結:夏天的太陽像個大火球,夏天的樹葉很大很密,看上去很涼爽。

夏天人們穿得很少,喜歡在大樹下乘涼、吃西瓜。紅色、橙色看上去比較暖,可以表現炎熱。

藍、綠色看上去比較冷,可以表示涼爽。

3.交代要求,引導作畫,教師指導。

教師:今天我們來畫一幅夏天的畫,我們用拓印顏料來印畫樹葉,再添畫夏天的風景。

先想畫什麼內容,畫的時候還要注意顏色是不是符合夏天的特徵,怎樣畫才能使畫面更漂亮。

4.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指導。

鼓勵幼兒在繪畫中可以互相商量,正確選擇夏天風景的顏色,並保持畫面清潔,畫出夏天的特徵。

三、結束

展出幼兒作品。

請小朋友根據自己的畫面談談夏天的風景以及對夏天的感受。

篇二十一:中班教案

中班體育活動教案:小傘兵

活動目標:

1、活動重點:鞏固幼兒並腳從高處向下跳的正確姿勢,懂得從高處跳落的自我保護方法。

2、活動難點:嘗試從不同高度向下跳、搭高跳,培養幼兒勇於挑戰的精神。

3、進行健康安全意識教育。

活動準備:

1、每個幼兒一個色彩鮮豔的降落傘胸飾牌、五角星的易可貼;錄音機、錄有歡快音樂的磁帶。

2、彩色塑料平衡木、桌子、小椅子、積塑玩具、泡沫墊子。

3、場地佈置:利用桌椅、平衡木、大型積塑、墊子,加以星星展示牌創設出一星、二星、三星、四星四個嘗試區。

活動進程:

一、開始部分

1、以遊戲形式導入

老師出示降落傘胸飾,請幼兒説説是什麼,並自由學降落傘飛、降的動作。老師把降落傘送給你們,請你們扮演小傘兵,老師就是指揮官,我們一起來玩遊戲,好嗎?

2、老師帶領幼兒模仿飛機飛去户外活動場地,在歡快的音樂聲中,幼兒隨老師一起做熱身運動(兔跳、蹲站、膝蓋繞圈等)。

二、基本部分

1、觀察“一星基地”,嘗試從平衡木上向下跳,學習並腳從高處向下跳的正確方法。

①請幾名幼兒自由嘗試從平衡木上向下跳,跳下後説説自己的感受。

②教師演示正確的跳法,融入引導語言並逐次示範不同的降落姿勢。

③幼兒在“一星區”分散練習,教師巡迴指導,引導幼兒想出更多的降落姿勢,提醒幼兒雙腳併攏從高處向下跳。

④集中幼兒,教師總結向下跳的正確方法:雙腳併攏,腳尖着地,輕輕地落地。

2、介紹“二星基地”和“三星基地”,讓幼兒自由選擇喜歡的活動區練習跳傘本領,嘗試從不同的高度向下跳,繼續強調安全落地保護自身的方法。

①幼兒自由練習,要求小傘兵在跳的時候,不能去推人、擠人,進行安全意識教育。

②教師個別指導保護,糾正不正確的姿勢,鼓勵膽小的幼兒大膽練習。

3、進入“四星基地”,引導幼兒搭高往下跳。

①介紹“四星娃娃”,觀察“四星基地”有什麼,引導幼兒想辦法把積塑玩具變高。

②老師請幾名幼兒合作用玩具積塑搭高,鼓勵幼兒從最高處向下跳,老師進行協助保護。

③幼兒分組嘗試搭高跳。

三、結束部分

1、教師以指揮官的身份對小傘兵的跳傘訓練情況進行評價,獎勵給每個幼兒易可貼星星,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和樂趣。

2、進行健康安全意識教育,告訴小傘兵要學會保護自己,只有我們背上降落傘以後,才能向下跳,不然的話,就會很危險。

3、指揮官與小傘兵相互敬禮,學士兵踏步走結束活動。(壽光市田柳鎮常家幼兒園 張蘭芳)

篇二十二:中班教案

一、活動目標

1、理解並欣賞作品,會運用作品中的語言連貫完整地回答問題。學習句式:“快樂,快樂……喜歡我,所以我感到很快樂。”

2、懂得為大家做好事,自己會得到快樂的道理。培養幼兒大膽地與他人交往、交流。

3、發展幼兒思維的獨創性與想像力。

二、活動準備

1、根據故事內容製成圖片。

2、影屏展示台、電視機。

3、每人一個漢字小花籽頭飾。

4、字卡:太陽、小鳥、蜜蜂、青蛙J(與幼兒人數相同)。

三、活動過程

(一)音樂“蝴蝶找花”(幼兒帶着頭飾)開始。

(二)教師出示小花籽:“今天老師要給大家講一個有關小花籽的故事。”

(三)分段講述。

教師有表情地講述故事的第一、二自然段,提問。

1、故事中的小花籽從媽媽的懷裏蹦了出來,它要做什麼?(出示字卡“快樂”)

2、你們知道什麼叫快樂嗎?(讓幼兒根據自己的理解來解釋)

(四)運用展示台,結合圖片再次欣賞故事的第一、二自然段,提問:“小花籽在尋找快樂的路上遇到了誰?它們是怎麼説的?”(要求幼兒用作品中的語言連貫地回答,拿着字卡分別學説角色的對話)

(五)討論:“太陽、小鳥、蜜蜂、青蛙J為什麼感到快樂?”(在討論中讓幼兒懂得,因為它們為大家做好事,大家喜歡他們,所以它們感到快樂)

(六)欣賞故事的後半部分,提問:“小花籽看到大家都找到快樂,它也要去尋找自己的快樂。誰能幫小花籽想辦法,讓它也感到快樂呢?”(啟發幼兒發揮想像,自由地講出自己的想法)

(七)幫助幼兒理解作品的後半部分。

1、小花籽最後找到快樂了嗎?它是怎樣做的?

2、小花籽是有誰幫忙的?它們飄過哪些地方?(出示字卡:大河、草原、雪山,幼兒回答後,並找相應字卡)

3、小花籽最後在哪兒留下來了,為什麼?(結合字卡進行)

4、教師小結:小花籽知道只有為大家做好事,大家才會喜歡它,自己才會得到快樂。

(八)結合圖片,完整欣賞故事,請幼兒談談自己感到快樂的事,加深對快樂含義的理解。

(九)學習句式:“快樂,快樂……喜歡我,所以我很快樂。”如“小花籽”説:“XX,你,快樂嗎?”XX答:“快樂,快樂…喜歡我,所以我很快樂。”

(十)教師講評,請每個小朋友戴上頭飾扮演小花籽,去詢問幼兒園的其他工作人員是否快樂,鼓勵幼兒大方地與他人交往。

四、各領域滲透

科學:給每位幼兒準備一些花籽去種植,觀察花籽的成長過程。

社會:培養幼兒助人為樂的精神。

藝術:學習表達愉快、高興等情感旋律。

五、生活中滲透培養幼兒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愉快的心境。

六、環境中滲透把故事中的圖片、漢字,放置語言區,供幼兒操作,讓幼兒進一步理解快樂的含義。

七、家庭中滲透家長要保持家庭氣氛的愉快、和諧,為孩子營造一種健康成長的精神環境。

八、活動評價

篇二十三:中班教案

設計背景

我班裏有大半孩子是父母在外打工,平日裏,家裏的爺爺奶奶還要忙農活,對於孩子的管教方法大多是溺愛孩子,所以很多孩子平日裏都很難養成一個良好的衞生習慣。

活動目標

1、使幼兒瞭解亂扔垃圾造成危害健康的嚴重性。

2、讓幼兒學會講究衞生,不亂扔垃圾,隨地吐痰。

活動重難點

1。瞭解亂扔垃圾造成危害健康的嚴重性

2、培養良好的衞生習慣。

活動準備

情境圖片8張

活動過程

一、 看圖講述:教師把圖片拿在手上,一邊講述,一邊輪換圖片(教師:“小朋友,下面老師給你們講一個小故事,你們聽了,把看到的,聽到的,告訴老師故事裏面都有誰,他們在做什麼,誰做錯了,誰又做對了。小婷喜歡邊走邊吃葡萄,邊吃邊扔葡萄皮;小敏喜歡拿着果汁邊走邊喝,喝完後將可罐朝地上扔;小麗麗流鼻涕用紙巾擦,擦完後把紙巾扔進垃圾箱裏。)

二、看圖判斷:教師引導幼兒看圖説一説:究竟誰對誰錯(教師:“小朋友,你們看,圖片的故事裏有誰呢?他們在幹什麼?誰做對了,誰又做錯了呢?為什麼?)

三、看圖比較:教師講述亂扔垃圾影響健康的危害性,並把圖片貼置於相應亂扔垃圾的圖片下。提問小朋友知道亂扔垃圾會給別人的健康帶來了 哪些危害?

四、教師與小朋友交流,教師:“小朋友,你們平時應該怎麼做呢?能不能隨地亂仍垃圾?隨地吐痰,隨地大小便呢?還有,平時去到別人家做客該怎麼做才好呢?

活動反思

使幼兒瞭解亂扔垃圾造成危害健康的嚴重性是幼兒必要學習的基本常識,此教學活動能讓幼兒學會講究衞生,不亂扔垃圾,知道應該扔到指定的垃圾箱裏。學生通過本節課,幼兒學會了如何正確地處理垃圾,不亂扔,吐痰應該用紙巾。課堂教學環節進行順利,但也存在缺陷,教師語速比較快,幼兒無法很快地回答問題,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因此,建議自己的教學語速放慢點,這樣更能把課上更好一些。

篇二十四:中班教案

一、活動目標:

1、正確感知和判斷7以內的數量。

2、複習鞏固5、6、7這3個數。

3、引導幼兒逐步建立數的守恆的觀念。

二、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幼兒操作材料、筆。

三、活動過程:

(一)小猴摘水果

1、 小猴家裏有一個果園,他在果園裏種了很多果樹。秋天到了,他種的水果都成熟了,小猴想請我們小朋友一起到他的果園裏去參觀,看一看果園裏有些什麼水果?你們想不想去?(幼兒:想)那我們就一起去吧!(出示圖一)

2、 小朋友你們看梨樹上有幾隻梨?蘋果樹上有幾隻蘋果?柿子樹上有幾隻柿子? 幼:梨樹上有5只梨;蘋果樹上有6只蘋果;柿子樹上有7只柿子。

(二)給水果排隊

1、 果園裏的水果都成熟了,小猴把它們一個一個摘下來,摘了三盆水果。(見圖二)第一盆是什麼水果?第一盆是梨。

第二盆是什麼水果?第二盆是蘋果。

第三盆是什麼水果?第三盆是柿子。

第一盆有幾隻梨?第一盆有5只梨,五隻梨可以用數字幾表示?五隻梨可以用數字5來表示。(見圖三)第二盆有幾隻蘋果?第二盆有6只蘋果。(見圖四)六隻蘋果可以用數字幾表示?六隻蘋果可以用數字6來表示。(見圖四)第三盆有幾隻柿子?第三盆有7只柿子。

七隻柿子可以用數字幾表示?七隻柿子可以用數字7來表示。(見圖五)

2、 小猴請小朋友幫他把這三盆水果按數量順序從少到多排好隊,應該怎麼排呢?

幼:這三盆水果應該5只梨排在第一、6只蘋果排在第二、7只柿子排在第三。(見圖六)

(三)分水果

(五)作業評價

(六)活動結束:

師:小猴的果園裏還有很多的果樹,果樹上有很多的水果,我們一起去幫它摘下來好嗎?幼:好。

師幼一邊聽音樂一邊做摘水果狀跳出教室。(放音樂)

五、活動評價:

《摘果子》這一活動運用了我們自行設計製作的多媒體課件進行輔助教學,這一課件以小猴與小朋友做遊戲的.形式展開並貫穿始終,讓孩子們在遊戲的情境中進行思考和學習,為幼兒創設了極佳的教學環境。

通過這一活動的開展,我發現多媒體系統的運用是幼兒園數學教學突破傳統的教學方法、解決難點的有效途徑且每一部分結構緊湊,使幼兒在動眼、動手、動腦與動口的過程中掌握知識,鞏固記憶,發揮了幼兒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篇二十五:中班教案

一、活動目標

(一)認知目標

1.通過電教手段,讓幼兒欣賞散文中優美的意境,理解散文含義,學習新詞:“萬紫千紅”、“色彩”,豐富幼兒的想像。

2.學習用優美的語言描述春天的景色,知道春雨綿綿是春天獨有的景緻,並用自己的話完整地表達出來,培養幼兒思維的流暢性。

3.學習觀察春雨的顏色,培養幼兒思維的批判性、求異性和發散性。

(二)情感目標

通過伴隨優美的音樂朗誦散文,培養幼兒對文學語言的感受力和欣賞力。

(三)人格目標

通過讓幼兒積極學習從不同角度觀察、分析事物,尋找春雨的顏色,提高幼兒探索性、興奮性和自主性。

(四)動作技能

通過角色表演,鼓勵幼兒大膽表述角色中的對話,並以抒情優美的動作進行情境表演,培養幼兒創造性的動作技能和動作協調性。

二、活動準備

(一)知識經驗準備

幼兒瞭解春天的基本特徵。

(二)環境及物質準備

利用三圍空間佈置春天景色,錄音機、磁帶、幼兒表演用的小鳥頭飾若干。

三、活動過程

(一)運用電教手段,播放影片,啟發幼兒説説春天的景色,豐富詞語:“萬紫千紅”、“色彩”。

1.師:請小朋友看一看片中有些什麼?(引導幼兒逐一細緻觀察並描繪草地、柳樹、桃樹、杏樹、油菜地、蒲公英)

2.師:誰能説一説,它們是什麼顏色的?(引導幼兒語言連貫、用詞恰當,教師重點提示植物各自的色彩)學習詞語:“萬紫千紅”、“色彩”。

3.師:春天為什麼這麼美?(啟發幼兒明白是氣温、陽光、春天等各種自然條件,促進萬物生長,形成春天美麗的景色)

(二)教師製作投影片,出示小鳥,引導幼兒觀察。

1.師:看,這裏有幾隻鳥?它們是什麼鳥?停在什麼地方?這些小鳥在幹什麼?

2.師:原來小鳥都在爭論一個有趣的問題,知道是什麼嗎?(引出主題——春雨到底是什麼顏色的? )

(三)播放配樂散文,讓幼兒欣賞。

1.師:你認為他們的話對不對?

2.欣賞最後一段,師:“那你們知道春雨到底是什麼顏色了嗎?”

3.再次一邊欣賞配樂散文錄音,一邊出示投影片,加深幼兒對散文的理解。

(四)角色表演。

師:小朋友,剛才小鳥們的話,你們還記得嗎?現在請你們來做小鳥吧。

四、各領域滲透

藝術:學會用鮮明的色彩畫出美麗的春天。

科學:瞭解天氣的變化,認識雨的形成。

五、生活中滲透

讓幼兒觀察周圍景色,瞭解春雨給大地帶來的美麗。

六、環境中滲透

在音樂區設置各種小鳥頭飾,讓幼兒進行表演。

七、家庭中滲透

建議家長多讓幼兒觀察一些自然景色,多接觸大自然。

八、活動評價

九、附散文

春雨的色彩

春雨,像春姑娘紡出的線,沒完沒了地落在地上,沙沙沙,沙沙沙……

一羣小鳥在屋檐下躲雨,他們在爭論一個有趣的問題:春雨到底是什麼顏色的?

小白鴿説:“春雨是無色的。你們伸手接幾滴瞧瞧吧!”

小燕子説:“不對,春雨是綠色的。你們瞧!春雨落在草地上,草地綠了;春雨淋到柳樹上,柳樹綠了……”

麻雀説:“不不!春雨是紅色的。你們瞧!春雨灑在桃樹上,桃花紅了;春雨滴在杏樹上,杏花兒紅了……”

小黃鶯説:“不對,不對,春雨是黃色的,落在蒲公英上,蒲公英的花兒也黃了......”

春雨聽了大家的爭論,下得更歡了,沙沙沙,沙沙沙……它好像在説:“親愛的小鳥,你們的話都對,但都不全面。我能給春天的大地帶來萬紫千紅……”

篇二十六:中班教案

【內容與要求】

1、運用“先目測一部分,再接着數完全部的方法進行8以內數數,提高目測數羣和接着數的能力。

2、願意根據遊戲規則進行遊戲,體驗合作和競賽的樂趣。

3、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4、培養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活動準備】

果園背景大圖書、點數在5到8的瓢蟲若干,展示板,分組標記

【設計思路】

本活動結合當前《在秋天裏》的主題內容,通過秋天果樹成熟時節害蟲入侵果園的情節展開,引導幼兒尋找益蟲(七星瓢蟲)、趕走害蟲(除七星以外的瓢蟲),保衞果園。

數學活動邏輯性、概念性較強,為了幫助幼兒理解數數的方法,我將本次活動融入到有趣形象的遊戲中。活動中我預設通過尋找七星瓢蟲引起幼兒的活動興趣,創設兩組競賽趕害蟲的遊戲氛圍來鞏固新習得的數數的經驗,並激發其競爭意識。活動中我預設通過目測數數分辨瓢蟲,還幫助幼兒鞏固關於有益瓢蟲與有害瓢蟲的科學常識,讓幼兒在輕鬆的環境中通過多種形式的操作,在遊戲的氛圍中積累數數經驗。

通過觀察發現,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已經積累了較多的點數經驗,所以有序數數對於我們班的孩子而言已失去了挑戰性。他們開始嘗試目測點數,但是幼兒在點數時主要以手口一致逐一點數為主,缺少方式和方法。因此本次活動我定位於結合各種數數的經驗,引導幼兒嘗試“先目測一部分,再接着數完全部”的新方法,激發其數數的興趣,提高目測數羣的能力。

活動重難點:

學習“先目測一部分,再接着數完全部”的數數方法。

能運用這個新方法來進行8以內的數數。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1、出示果園背景,引導幼兒嘗試用多種方法進行數數。

1)師:秋天到了,果園裏的水果都成熟了。可是果園裏飛來了許多瓢蟲,水澇數數有多少隻?(教師調整瓢蟲擺放位置引導幼兒嘗試不同方法數數)

2)你是用什麼方法知道果樹上瓢蟲的數量的?(什麼方法數的?)

2、師根據幼兒操作小結:原來除了一個一個數,我們還可以用兩個兩個數、默數、目測等方法來知道數量。

二、操作探索

1、出示躲有許多瓢蟲的果園背景,感知果園危機。

師:你們認識瓢蟲嗎?找找樹上的瓢蟲有什麼不同?

2、認識瓢蟲、數瓢蟲。

1)師:瓢蟲有很多種,我們一般按照它們身上的點數來命名。瓢蟲裏面,身上有7個點子叫七星瓢蟲,是益蟲,要保護。而那些身上點數不是7個的,是害蟲,他們會吃掉果樹的葉子,要抓掉。

2)幼兒每人選取一隻瓢蟲,嘗試用自己的方法數出瓢蟲身上的點數,感知它是幾星瓢蟲。

3)交流:這是幾星瓢蟲?你是怎樣數出來的?是害蟲還是益蟲?

3、尋找七星瓢蟲,感知目測接着數的方法。

1)師演示“先目測一部分,再接着數完全部”的數數方法。

老師這裏還有一種數得快的方法:看到一隻瓢蟲,可以先看它的半邊背上有幾個點子,記住這個數字然後接下去數完另半邊,就能知道它是幾星瓢蟲了!

2)幼兒兩兩交換瓢蟲,嘗試用新方法再次數數,並相互檢驗。(提供桌面便於幼兒觀察和操作)

3)尋找七星瓢蟲,保衞果園。

三、遊戲鞏固

1、介紹遊戲:趕害蟲。

師:糟糕,又有一批害蟲飛到了果園裏,大家快來幫忙趕害蟲。

要求:

1)幼兒分成兩隊競賽。

2)每人趕走一隻害蟲,貼在旁邊展示板上。

3)用接力賽的方式趕害蟲(一人趕走一隻後回自己隊伍排後面一個小朋友的手,後面朋友接力)。

4)聽到口令停下來,比比哪隊找得快,請幼兒代表檢查準確度。

2、幼兒分組遊戲。

3、遊戲後,共同檢查比賽情況。

4、經驗提升:找找又快又對的好方法(先看多的一面記住數字,然後接着數完)。

四、拓展延伸

引導幼兒用學到的方法數出國樹上的水果。

小百科:數數兼具動詞和名詞詞性,指通過某種方式或途徑計算詳細的數字,通常採用扳手指或嘴巴唸叨或心裏默唸,為較普遍且較普通的一種數學行為。

篇二十七:中班教案

活動目標:

1、感受小動物無意中打扮大樹的驚喜心情。

2、在角色表演中,用動作和語言表現不同動物的行為。

活動重難點:

在角色表演中,用動作和語言表現不同動物的行為。

活動準備:

教室事先畫好的無色大樹、自制小鳥、小兔子、小松鼠圖片及腳印~~

悠揚的音樂、掛圖

活動課時:一課時

活動過程:

一、好朋友來做客

教師事先把無色大樹貼在黑板上,手拿調色盤。

教師:大樹下有一塊調色盤,上面有很多美麗的顏色。三個好朋友都要經過這個調色盤到大樹家去做客,你猜猜它們看到後會怎麼做呢?

1、它是誰?它會怎麼做呢?

引導幼兒説出小鳥在調色盤上走了一圈,飛到大樹上走來走去。

引導幼兒説出小兔子在調色盤上打了一個滾,到大樹上蹭來蹭去。

引導幼兒説出小松鼠搖着尾巴跳了幾下,跳到大樹上

教師分別示範作畫,將動物的腳印及動作後的效果顯示在大樹上。

2、這棵大樹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二、大樹變花樹

到底發生什麼事情了呢?教師完整講述故事,並播放音樂。

教師與幼兒互動:

1、故事的題目是什麼?是誰把大樹變成了美麗的花樹?

根據幼兒回答出示掛圖

2、他們是怎麼把大樹變成花樹的?

小鳥(小兔子、小松鼠)在調色盤上做了什麼動作?教案來自:大;考吧幼;師網.幼兒學一學。大樹發生了什麼變化?我們學一學小鳥(小兔子、小松鼠)的動作。

3、學一學小畫家的動作

幫助幼兒理解動物踩、蹭、跳等三種動作

4、小動物看到自己把大樹打扮成開滿“花朵:的”花樹“,它們的心情是怎麼樣的?你覺得它們像個畫家嗎?

三、我來演一演

幼兒自由選擇分成三組,分別扮演小鳥、小兔子、小松鼠。

活動反思:

課堂中教師玩調色盤和無意中打扮大樹的情景,巧合地創造出一棵花樹的驚喜之情。孩子們十分歡喜,利用課餘時間,可以讓幼兒用自己的方式把大樹打扮成花樹。讓孩子自己體驗創造和合作的成果。

篇二十八:中班教案

一. 活動目標:

1、 分享最喜歡和家人在一起做的事。

2、 願意並能夠安靜地傾聽同伴説話。

二、活動準備:

1、 黑板、粉筆、白紙。

2、 親子活動單[附]

三、幼兒情況分析:

幼兒對自己家庭並不陌生,都能説出家裏有幾口人,自己喜歡和誰在一起。通過此課學習,讓幼兒進一步掌握用準確語言表達自己想法。

四、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教師與幼兒討論:最喜歡和家人一起做什麼,為什麼?並以“我最喜歡和……一起……因為……”的方式用語言加以表達。例如:

·我最喜歡和爸爸一起洗澡,因為爸爸會用水噴水,很好玩。

·我最喜歡和媽媽一起準備晚餐,因為我可以當媽媽的小幫手。

·我最喜歡和爺爺一起到陽台澆花,因為爺爺在陽台上種了很多好看的花。

二、基本部分:

1、 請幼兒輪流講述自己最喜歡和家人一起做什麼的原因,由教師逐一記錄在白紙上。

2、 與幼兒一起朗讀記錄下來的幼兒的話,讓幼兒感受每個家庭的不同及在家中有這麼多讓人喜歡的事。並通過朗讀在黑板上認識一些疊詞,如: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

3、 將記錄幼兒講述內容的白紙加以裝飾放在教室門口顯眼處舉辦展示活動,讓家長了解並分享自己寶寶的喜好。

三、結束部分:

請幼兒帶親子活動單回家,定下交回的日期。促進家長與幼兒的進一步交流。

四、延伸活動:

在教室主題牆上,將幼兒帶回的親子活動單張貼,取名“我最喜歡和家人一起……”,讓幼兒瞭解更多的小朋友的喜好,同時也讓家長更多的瞭解自己和別人的寶寶。

篇二十九:中班教案

這是一節健康活動,主要是讓幼兒瞭解吃蔬菜的好處。 幼兒不愛吃蔬菜的原因可能是她們的味覺還沒有發育完全,覺得蔬菜不好吃。在這節活動中,我首先讓幼兒觀察實物,以此來吸引幼兒對蔬菜的觀察及討論,讓幼兒知道從地裏拔出來的菜我們都叫它們蔬菜;其次,我以一些事例來吸引幼兒對吃蔬菜有什麼好處進行討論,並讓幼兒知道蔬菜裏有很多營養的東西,能幫助我們長高、長漂亮。並幫助我們消化;最後,我請幼兒品嚐家長帶來的蔬菜,鼓勵幼兒要多吃蔬菜有益健康。 這個活動的目標基本達到,但唯一不足的地方就是在介紹蔬菜的時候,如果能加入“小動物”就更好了,幼兒就更有興趣,更容易認識蔬菜。比如:小白兔最愛吃胡蘿蔔,因為胡蘿蔔又甜又脆又解渴,小白兔每天都要吃它,可好吃了!我在以後的教學活動中,要對活動多預測,只有更好的預測才能更科學、合理的完成教學活動。

篇三十:中班教案

活動目標:

1.理解歌曲的內容,會用其中的方法來畫螞蟻。

2.初步認識螞蟻的身體結構。

重點難點:

初步認識螞蟻的身體結構。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畫螞蟻》。

:《畫螞蟻》。

3.歌曲:《畫螞蟻》。

活動過程:

一、播放CD,請幼兒傾聽,猜測歌曲中唱到的“會動的小黑點”是什麼動物。

1.你聽到的歌曲裏唱了什麼?

2.用手指當畫筆,邊聽歌曲邊在桌子上畫畫看,再來猜猜會動的小黑點是什麼。

二、請幼兒翻閲幼兒用書,瞭解螞蟻的身體結構,並學習畫家畫螞蟻的方法。

1.你在書上看到了什麼動物?螞蟻是什麼樣子的?

2.試着邊唱歌邊在一隻螞蟻的身上描畫,學一學螞蟻的畫法。

3.書上的這三隻螞蟻,你最喜歡哪一隻?為什麼?

三、觀察教學電子資源裏的螞蟻圖片,探索螞蟻的各種形態。

1.這隻螞蟻正在幹什麼?它的頭看起來是什麼樣子?身體呢?

2.你喜歡什麼樣子的螞蟻?

四、在活動結束以後,將學習單發放給幼兒,請他們回家後在父母的幫助下完成對螞蟻種類的研究,記錄在學習單上,並帶回到幼兒園。

篇三十一:中班教案

一、活動開始。

1、律動《一雙小小手》

2、口算題卡

小朋友們剛才的舞蹈跳的都很美,小朋友們知道這首好聽的兒歌叫什麼名字嗎?(一雙小小手)現在就請小朋友們伸出你們的小手,我們一起做個遊戲吧!(手兒搓搓,手指點點……)

3、複習鞏固

小朋友們剛才打小搶的遊戲,玩的開不開心呀?老師今天吶還請了一位小客人和小朋友們一起來玩遊戲,小朋友們看她是誰呀(出示花仙子圖片)

我們一起來聽聽漂亮的花仙子姐姐要對小朋友們説些什麼吧,(出示課件)複習數字11—19

4、小動物們的房子漂不漂亮呀?小動物們還有一個漂亮的祕密花園,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二、活動過程。

1、出示祕密花園的圖片

請幼兒觀察來到祕密花園都看到了什麼,看到10朵粉色的花,應該用數字10來表示,還有一朵黃色的花,應該用數字1來表示,一共有多少朵花?用什麼法來計算?怎麼計算?

列出算式10+1=11

2、出示課件祕密花園場景2

我們繼續看看祕密花園裏還有什麼吧,看到10只藍色的蝴蝶,應該用數字幾來表示?又飛來了3只黃色的蝴蝶,一共有多少隻蝴蝶?怎麼計算?

列出算式10+3=13

3、出示課件祕密花園場景3

小朋友們看,這裏有一座小兔的房子,房子裏有幾隻小兔?(10只)又跑來了5只小兔,一共有多少隻小兔?怎樣計算?

列出算式10+5=15

4、教師小結

請幼兒觀察三個例題,有什麼共同點,教師小結,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十幾加幾的加法(出示本節課的課題)幼兒自己總結十加幾的加法計算方法,(十加幾就等於十幾)。

5、複習鞏固

小朋友們喜不喜歡祕密花園裏的花呀,今天花仙子姐姐就要把花園裏最漂亮的花送給小朋友們,(出示課件)

6、遊戲開火車

老師要和小朋友們一起玩開火車的遊戲,請幼兒拿出手中的數字,自己是哪列火車的乘客,就上哪列火車。

篇三十二:中班教案

活動目標:

1、學習實驗、觀察的技巧。

2、培養關心植物的行為。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4、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5、培養探索自然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芹菜、白色康乃馨若干;

2、事先將芹菜的莖剪短一些、葉子摘掉一些,將康乃馨的花朵的莖剪開;

3、剪刀、紅藍兩色墨水、杯子、橡皮筋、水。

活動過程:

1、做小實驗,請幼兒仔細觀察植物是怎樣喝水的。

⑴芹菜實驗:

A、把橡皮筋套在杯子上,再裝進一些水,並滴進一些紅墨水。

B、將芹菜插進杯子裏,並調整橡皮筋到水面位置作記號。

C、過一段時間,讓幼兒看看水面和橡皮筋的位置是否一樣,芹菜的莖有什麼變化。

⑵兩色花實驗:

A、兩個杯子各裝進一些水,分別滴進紅色、藍色墨水。

B、將花朵剪開的莖分別插進不同的杯子裏。

C、經過一天後,看看花朵有什麼變化。

1、討論:如果植物沒水會怎樣?

3、講解為植物澆水的方法。

2、提醒幼兒給自然角和家裏的植物澆水。

活動反思:

《綱要》中指出“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的發展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於身心發展的經驗”而科學活動最能有效地讓孩子們實現探索、發現的願望。科學活動並不是把現成的科學結論告訴幼兒,而是使幼兒成為渴求瞭解世界的探索者和發現者。我們的科學教育,就是要提供豐富的材料,營造寬舒的心理環境,在做中學,在做中思考讓幼兒在探究中驚異科學,在持久、深入地探究過程中建構科學經驗。

篇三十三:中班教案

遊戲準備

1.學會《炒黃豆》這首兒歌。

2.無障礙物的室內或室外大場地。

遊戲規則

1.雙手搖動時,動作幅度不宜過大,也不要太用力,以輕鬆、自然為主。

2.可罰搖動手時,沒念兒歌的人表演一個節目。

遊戲玩法

幼兒與他人(家長、友伴)兩人一組相對站立並手拉手,一起左右如鞦韆狀搖動,邊搖邊有節奏地念兒歌——“炒,炒,炒黃豆,炒好黃豆翻跟斗。”唸完後,兩人立刻高舉手,兩人的頭同時向一邊鑽,同時轉體360度。遊戲可以反覆進行。

注意事項

1. 360度轉體時,手要輕輕地牽着,如有不妥要及時鬆開,避免發生意外傷害。

2.遊戲結束時,對幼兒要進行簡單的評價,以起到鼓勵和指導的作用

篇三十四:中班教案

活動目標

1.初步知道食物變質的原因,瞭解一些食物保存的方法及食物保存的發展過程。

2.豐富幼兒想像,鍛鍊其批判性思維能力。

3.培養幼兒敏鋭的觀察能力。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

(1)在班上用塑料袋裝上面包、蔬菜、肉,過幾天后觀察其變化,瞭解食物變質的原因。

(2)瞭解家中的食物是如何保存的。

(3)觀察小區居民是如何曬菜乾、做臘肉的。

(4)請家長帶幼兒到超市購一種食品。

2.物質準備

(1)幼兒自帶一種食品。

(2)情景:自選商店。

(3)標誌圖。

(4)食物保存發展圖片。

活動過程

1.請幼兒向同伴介紹自己帶來的食品。

2.如果食物保存不好會有什麼結果?(變質)分析食物變質的原因。

3.讓幼兒看一看、摸一摸、嘗一嘗、聞一聞,學習正確購買食物的方法。

4.向同伴説説自己買的食物是用什麼辦法進行保存的。

5.創設自選商店的情景,請幼兒根據標誌,將食品按各種保存方法(低温、高温殺菌,抽真空,脱水等)進行分類。

6.鼓勵幼兒大膽想像,發明更好的方法保存食物。

7.向幼兒介紹食物保存的發展過程:燻烤一醃製一低温保存、高温保存一脱水一抽真空。

各領域滲透

健康:變質的食物能吃嗎?

生活中滲透

初步瞭解食物保存的方法,食物變質的原因,以及如何購買食物。

環境中滲透

讓幼兒注意觀察不同方法保存的各種食物。

家庭中滲透

1.家中的食物是如何保存的。

2.帶幼兒購物,教幼兒如何購物。

活動評價。

篇三十五:中班教案

主題由來

由於幼兒年齡特點,在動作的準確性和自控能力上還比較差,在生活中遇到困難時,幼兒還不會解決問題。如班上的劉琛小朋友汽車走不了了,活動區玩的不高興。於是全班小朋友幫助他解決問題……同時,為了加強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和安全教育,設計了此主題。

教育目標

1、通過多種形式,使幼兒進一步認識交通標誌,知道它的作用

2、觀察和記錄天氣的變化,瞭解季節變更

3、瞭解電的用途,學會遠離危險,認識用電的標誌

4、使幼兒瞭解到導體能導電,絕緣體不能導電。

5、培養幼兒對探索的興趣和對探索軌跡進行記錄的好習慣

問題板塊

幼兒:為什麼有的汽車叫遙控車?

教師:因為裏面裝有電池和磁鐵,有了這些後它就可以動了。

幼兒:電池不裝上就不能動了對嗎?

教師:不見得。不信,咱們來試一試。

主題壁報

安全標誌

我設計的標誌

區域遊戲相關內容

科學區:各種型號的電池

美工區:投放安全標誌圖樣

圖書區:安全小常識(對與錯);自制圖書

家園合作

小問答:當孩子迷路了怎麼辦?

安全標誌

小資料

資源利用

幼兒園裏的安全標誌

活動一:大街上

活動目標:

1、進一步認識交通標誌,知道它的作用

2、知道遵守規則

活動形式:集體

活動準備:

禁止停車標誌、停車廠、紅綠燈、人行橫道、拐彎、錄象帶(大街上)、磁帶、錄音帶

設計意圖:

幼兒對玩汽車非常感興趣。一次,劉琛和幾位小朋友在窗台玩汽車時,由於相互撞,將同伴的車子撞壞,故大家討論怎麼不會撞壞車子

師幼互動:

1、情景引入,介紹我知道的標誌

教師:你們都知道哪些交通安全標誌?

幼兒:左拐彎、右拐彎、禁止調頭。

師:限制汽車速度有標誌嗎?

幼兒:有!看紅綠燈。

2、看錄象帶,提問

師:那看看錄象帶中怎麼説的吧!

幼兒:安全標誌可真多,我也想開車上路了。

教師:好呀!咱們現在就設計一個大馬路吧。

3、設計大馬路,並將標誌放其中。遊戲《上馬路》

教育反思:

通過問題引出,引導幼兒想到行為的後果,並利用適宜的材料引入,使孩子在無意中範錯誤時,能給孩子一個表達真實想法的機會,並從中滲透各種教育因素。

活動二:天氣日誌

活動目標:

1、觀察和記錄天氣變化,瞭解天氣變更

2、通過增減衣服適應氣温的變化

活動形式:集體

活動準備:筆、室外温度計、圖片、統計表

設計意圖:

由於天氣的變化很不穩定,有的幼兒就生病了,為了讓幼兒學會自己照顧自己,並有預見知道天氣的意識,做好準備來預防生病

師幼互動:

教師:今天小朋友穿的衣服怎麼這麼少?

幼兒:天氣很好,穿多了就出汗。

師:你們怎麼知道天氣好和壞的?

幼兒:收聽天氣預報;看看有沒有太陽。

教師:你認為天氣都有幾種形式?

幼兒:有太陽的天(晴天);有陰天;有颳風天。有下雨天。

教師:有這麼多形式呀!那我們設計一個天氣記錄表吧!

教育反思:

讓幼兒真正成為活動的主人,讓他們自己感受到是環境的主人,自己是有能力參與班級的活動,從而身在其中,體現自己的興趣與新的發現。

活動三:電的用途大

活動目標:

1、認識日常生活中的安全標誌

2、引導幼兒瞭解電對人的益處和危害

活動形式:集體

活動準備:電動玩具、光盤、圖片

設計意圖:

在活動用電安全後,幼兒覺得電很危險,就不要用電了的想法,這樣就可以躲避危險了,説明幼兒對電的用途還沒有真正的瞭解

師幼互動:

教師:玩具恐龍為什麼會動?

幼兒:車身體裏有電池。

教師:我們生活中哪還需用電?

幼兒:在家裏、幼兒園。

教師:我們看看光盤裏怎麼説的吧!

幼兒;電的用途可真大,應該早就用電。

1、出示一件電動玩具吸引幼兒的興趣。

2、提問:電從哪裏來?出示水力發電廠和火力發電廠的圖片。

3、討論;在家裏電有哪些用途?在幼兒園裏電有哪些用途?電還有哪些用途?

小結:知道生活中離不開電,電給我們生活帶來許多便利。

3、觸電時怎麼辦?生活中應該怎樣節約用電?並出示安全用電的符號標誌。

5、小結:怎樣用電才安全。

活動反思:

對孩子來説通過猜想和已存的知識經驗相結合,加上新知識的學習,使幼兒從中發現事物之間的多種關係,從而獲得內化的知識,又獲得了更為重要的經驗―探索解決身邊問題的經驗。

活動四:讓車動起來

活動目標:

1、積極參與探索,並能與同伴經驗共享。

2、引導幼兒對事物的比較過程和結果,獲得成功感,獲得初步比較能力與方法

活動形式:集體

活動準備:汽車每人1輛、檢驗假設表、吸管、尺子、冰棍棍、強性磁鐵、鋸末、果殼

設計意圖:

一次在活動區產子昂小朋友發現自己的汽車走的太慢了,活動區小結時告訴了大家自己遇到的困難,不知道是怎麼回事,為了幫助他解決困難,讓車快跑起來。

師幼互動:

教師:猜猜車為什麼跑的慢?

幼兒:電池快沒電了。

教師:我這有同樣的車輛,咱們賽車好嗎?

幼兒:為什麼一樣的車跑的不一樣快?

教師:那我們試一試吧,然後把你的發現告訴我們。

1、情景引入,要求不接觸小汽車讓它開動起來

2、猜想記錄表

3、幼兒操作,鼓勵幼兒使小汽車在桌面上開動起來,並填寫記錄表。説説用什麼可以使汽車開動起來。

教學反思:

在材料的投放上給予幼兒充分的探索空間,既符合本班幼兒的興趣、需求以及在原有水平上的提升,使幼兒通過操作、探究獲得了多方面的經驗,以及在操作中的自信心、成功感,交流與分享的行為得到充分的建立。

思維接力棒:汽車的輪胎有三角形和正方形的,你聽説過嗎?

活動五:誰能使燈泡亮起來?

活動目標:

1、通過實驗使幼兒用多種方法表達、交流、分享探索過程和方法。

2、培養幼兒對探索的興趣和對探索過程記錄的好習慣

活動形式:集體

活動準備:區別針、勺子、子母扣、毛線、紙、吸管、鉛筆、膠皮、木塊、每人一張統計表

設計意圖:

一次,幼兒在活動區中發現電池和電線連接會讓小燈泡亮起來,於是設置了提高,什麼材料還能使燈泡亮起來?

師幼互動:

教師:你覺得老師表中能使燈泡亮起來的是誰?

幼兒:認真的猜想並填表。

教師:猜想後我們實驗一下吧!

幼兒:(1)猜的不一樣;(2)猜的一樣。

教師:能導電的叫導體,不能導電的叫絕緣體。

活動反思:

由於幼兒的原有經驗不同,故他們的探索過程和程度也就有很大的差異,所以支持每名幼兒按自己的學習方式進行探索和學習是很重要的並給予個別孩子的及時鼓勵和必要的幫助是互關重要的。

活動六:沙包落到樹上怎麼辦?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用各種常見的材料進行簡單的嘗試和探索

2、學習分享探索的過程,體驗成功感

活動形式:集體

活動準備:木棍2―3根,梯子1個、皮球10個、跳繩10根

設計意圖:

一次,户外活動時,幼兒比賽看誰的沙包扔的高,這時有的小朋友的沙包落到了樹上,有的不知所措,有的想到了工具材料。為此,為了讓幼兒大膽嘗試,培養探索的意識。

師幼互動:

教師:呦!這可怎麼辦,沙包落樹上了?

幼兒:去找梯子;等着來風時就下來了;去拿長棍。

教師:用用其他的材料看看能否幫助你?

幼兒:不行。有的東西不行。

教師:它外能幹些什麼呢?其他的東西真的沒有用嗎?

教師:什麼材料就使用什麼樣的工具。

篇三十六:中班教案

一、設計背景:

活動課上我教小朋友折鋼琴,到了最關鍵的一步,Michael怎麼也着不好,着急的大哭起來,老師怎麼勸也沒用。升入中班了,有二個方面的能力都有了顯著的提高,可是在遇到困難和挫折時卻有一部分孩子不會用正確的態度去面對。耍性子、哭鬧是他們解決問題的手段。如何讓中班的孩子正確面對挫折和困難對他們的心理髮展是非常重要的。由此我想到正在舉行的亞運會,有些運動員在比賽時遇到了困難,仍然堅持參加完比賽,這種精神讓他們雖敗猶榮。孩子們身上所缺乏的不就是這種勇於面對困難的精神嗎?

二、設計思路:

本節活動以亞運吉祥物奧利帶小朋友觀看比賽為主線索,通過觀看比賽、師幼談話、幼兒小組式討論、設計獎牌、送獎牌等環節,讓幼兒知道跌倒了爬起來這種精神是非常可貴的,引導幼兒認識到我們的生活中會有很多的困難和挫折,當遇到困難和挫折時要積極地想辦法解決,只要勇於面對困難就會贏得他人的尊重和認可,從而激發幼兒願意解決自己遇到的困難和挫折的願望。

三、活動目標

1、正確面對困難和挫折,知道遇到困難和挫折時用恰當的方法解決。

2、大膽表達和用不同的方式表現自己的想法,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四、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

亞運會吉祥物幻燈 亞運會比賽視頻、課件、幾種不同形狀的獎牌輪廓卡片若干、水彩筆、獎牌範例

2、知識準備

家長和幼兒一起在家觀看和收集亞運會比賽的相關信息。

教師引導幼兒瞭解亞運會的相關知識。

3、隨機教育:在平時的一日生活各環節中教育幼兒遇到困難和挫折時要積極想辦法解決。

4、班級環境中投放亞運會比賽的圖片、亞運會獎牌的圖片供幼兒進行語言講述活動。

五、活動重點:認識到做任何事情都會遇到困難和挫折,知道遇到困難和挫折時應該如何積極地解決。

六、活動難點:培養幼兒不怕困難和挫折的品質,幫助幼兒形成“困難並不可怕,敢於面對就是最棒的”的意識。

七、活動過程

1、出示亞運吉祥物奧裏導入話題,吸引幼兒注意力,引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小朋友們好,我是本屆亞運會的吉祥物奧利,今天我請小朋友們觀看亞運會的比賽,你們想看嗎?”

(分析:亞運會是離幼兒既遠又近的事情,利用幼兒喜歡卡通想象的心理特點,通過亞運會吉祥物邀請小朋友觀看比賽更加拉近了亞運會和小朋友的心理距離。)

2、觀看比賽錄像,引導幼兒觀察和講述運動員是怎樣面對挫折和困難的。

設計提問:

(1)你們知道這是亞運會的什麼比賽項目嗎?

(2)在比賽的過程中你看到了什麼?

(3)摔倒的運動員叔叔是怎麼做的?

(4)他又沒有取得好的成績?他的獎牌了嗎?

(5)你覺得這位叔叔表現得好嗎?為什麼?

(分析:通過觀察,讓幼兒知道運動員在比賽的時候也會遇到困難,通過講述,讓幼兒知道運動員是怎樣解決困難的,從而讓幼兒初步意識到有了困難要想辦法解決。)

3、教師小結,幼兒懂得積極想辦法解決困難也會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認可。

運動員叔叔在比賽的時候不小心摔倒了,可是他並沒有灰心,而是勇敢地站起來繼續參加比賽。雖然他沒有得第一名也沒有拿到獎牌可是他表現的同樣非常精彩。因為他是一個不怕困難,勇敢的運動員,這位叔叔真了不起,讓我們把最熱烈的掌聲送給他吧。

(分析:教師恰當的總結既能把幼兒零亂的回答串聯起來,又進一步強化了幼兒“不怕困難,勇敢地面對困難也會贏得他人的尊重和肯定”的意識。)

4、出示課件,幼兒小組式討論,聯繫實際説一説“如果我遇到困難該怎麼辦?”

(1)户外活動時,鞋子不小心被小夥伴踩掉了。

(2)我想看我自己的小畫書,可是讓小朋友看了。

(分析:此環節根據中班幼兒具體形象思維的年齡特點,出示幾個和幼兒生活聯繫緊密的困難產生的情景,讓幼兒通過和同伴相互交流和討論一起想辦法,以此來引導教育幼兒如何在實際生活中解決自己遇到的困難。)

5、設計活動:我為運動員叔叔做獎牌,幼兒進一步懂得不怕困難就會贏得他人的尊重和認可。

(1)教師引導幼兒説一説

“我想把獎牌設計成什麼形狀的”

“我要在獎牌上設計上什麼圖案來鼓勵運動員叔叔”

(2)幼兒自由設計,教師巡迴個別指導。

(3)作品展示,個別幼兒講述。

(分析:此環節通過具體的設計活動,讓幼兒進一步懂得並能夠表達出自己對積極想辦法解決困難這一行為的認可。)

6、活動結束:送獎牌

藉助奧裏這一卡通形象,把設計的獎牌送給那位摔倒的運動員叔叔,表達小朋友對他的敬意。

八、延伸活動

在教室內設立鼓勵獎的獎牌榜,記錄和表揚在平時的生活中遇到困難時能夠積極想辦法解決的幼兒。

九、説教法

教師是幼兒教育活動的引導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引導幼兒發現問題,和幼兒一起探討解決問題,在必要時給幼兒以總結性的支持是我在這節活動中堅持的主旨。

十、説學法

中班幼兒的思維特點是處於具體形象性思維階段,藉助於圖片、錄相或實物來引發話題,進行思考是十分必要的。同時這個階段的幼兒已經能夠完整的表達自己的想法,表達欲是比較強烈的,所以他們喜歡和老師、同伴進行交流和互動。另外,中班幼兒初步具備了進行簡單的創造性的活動,他們可以聯繫生活經驗和簡單的想象進行一些設計活動表現自己的思想。

篇三十七:中班教案

【設計意圖】

音樂是情感的形式,音樂以心靈的律動美化情感。自然而純真的心靈最容易被音樂喚起,跟隨着音樂舞之蹈之。對於幼兒來説音樂所能帶來愉悦心情甚於其他的藝術。以音樂欣賞來啟迪兒童的心靈、智慧和思維,不僅是對幼兒藝術素質的培養,更是達到其全面發展的捷徑。抓住這一點,結合我班幼兒喜愛的遊戲,音樂遊戲對幼兒的影響也就不言而喻。《好玩的圈圈》這一音樂遊戲有幼兒熟悉歌曲《圈圈》,知道歌曲裏唱着什麼,能跟着做相應的動作,所以設計了本次音樂遊戲活動。

【活動目標】

1、學習看圖識方位並隨音樂節奏做相應動作。

2、在學會相同方向轉圈的基礎上嘗試反方向轉圈,並遵守遊戲規則。

3、樂意與同伴合作探索與遊戲,體驗音樂遊戲帶來的快樂。

【重點難點】

在學會相同方向轉圈的基礎上嘗試反方向轉圈,並遵守遊戲規則。

【活動準備】

PPT課件、圖譜、音樂《圈圈》

【活動過程】

1、教師帶領幼兒隨音樂進教室。(圈圈)

2、播放音樂,引導幼兒學會看圖譜並進行遊戲。

(1)欣賞音樂。

——你聽到了什麼?你能唱出來嗎?

(2)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

——教師:剛才的歌曲真好聽,今天老師請來了兩位小朋友和我們一起玩,讓我們來看一看他們都做了什麼動作,誰會模仿?(背對背、肩對肩、面對面)

(3)請幼兒起立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兩人一組嘗試跟着音樂玩遊戲。(邊唱邊遊戲)

3、遊戲一:單圈遊戲。

——出示圖普,教師講解遊戲玩法:

(1)誰看懂了,這個遊戲應該怎麼玩?

(2)首先我們要來拉一個大圓圈,請所有小朋友站在圈上,一人在圈外,然後按順時針方向轉圈玩遊戲。

(3)請幼兒嘗試玩遊戲。

4、遊戲二:變換走得動作遊戲。

(1)誰能走的更有趣、更好玩呢?

(2)請幼兒模仿有趣的走法 。

5、遊戲三:雙圈遊戲(相同方向、相反方向)。

——教師講解玩法:請女孩子站在裏圈,男孩站在外圈,所有小朋友按相同的方向玩轉圈遊戲。幼兒嘗試看圖譜玩反方向遊戲。

6、活動延伸:圓圈舞《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活動反思】

《綱要》中指出:培養幼兒喜歡藝術活動,並能大膽的表現自己的情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讓幼兒在音樂遊戲中與同伴交流情感,彼此建立信任、瞭解友誼。本次活動我主要通過以下幾部分來完成:1、活動導入、在進入教室時我用音樂來導入主要讓幼兒都能熟悉音樂內容,調動幼兒的學習興趣,為接下來的遊戲做好鋪墊。2、動作練習、出示課件(背對背、肩對肩、面對面)幼兒進行模仿練習。這個音樂共八句,結構簡單,旋律流暢,歌詞朗朗上口,幼兒聽到什麼就知道做什麼動作,我班幼兒對本次活動的積極性較高,都能參與到遊戲當中,感受到了遊戲的快樂。但在變換遊戲形式後,增加了難度,也激發了幼兒挑戰的慾望,個別幼兒對於反方向遊戲能力欠缺,在課後也進行了反覆地練習。本次活動目標達成的較好。

篇三十八:中班教案

設計意圖:

通過一次集體教育活動課“房子的變化”,幼兒對身邊的建築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紛紛表示長大後要當一名建築師。為了滿足幼兒自己的創造慾望,大型積木區成了他們一顯身手的好地方。

目標:

1.在觀察各種各樣房子的基礎上,進行創造性的搭建,滿足幼兒的創造慾望。

2.在建築過程中,養成擅於發現、積極動手、動腦的好習慣。

3.培養幼兒合作學習的意識,激發幼兒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體驗成功的喜悦。

活動準備:

1.通過已進行的教育活動“房子的變化”,幼兒們已對身邊建築物的結構、模式等方面的知識有了基本瞭解,對搭建房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2.創設了適宜的建築區角的基本環境,投放大型塑料積木、建築物圖形、較寬敞的場地等。

活動過程:

1.集體教育活動課“房子的變化”過後,大型塑料積木區成了孩子們最樂意光顧的地方,每天都是熱鬧非凡。幾天來,我發現孩子們在建築過程中不注意美觀,只注意高度,形式也比較單一。於是我抓住這次積木區小朋友請我去作客的機會,向他們提出了高的要求:“上一次,我應邀來你們積木區進的就是這個小院子,你們想一想,我們學的‘房子的變化’裏都有什麼樣的房子呢?”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説:“有平房、有樓房、有四合院、有尖頂房、有方頂、還有圓頂房……”“為什麼我們只有農家小院這一種?”孩子們接到挑戰後,一致表示要搭建一個大型建築物。於是孩子們商量,有的説蓋四合院,有的説蓋圓頂的體育館,還有的説蓋長方形的樓房。最後大家討論決定蓋簡單一點的長方形樓房。

自我分析:在這一環節中,我通過提問,啟發幼兒用學過的知識與經驗去發現搭建單一的問題,並通過幼兒討論去確定新建主題,最終確立目標,使幼兒在一定的目的下進行操作。

2.目標確定後,孩子們做了具體分工:一個小朋友負責設計樓房結構,兩個小朋友負責找積木,兩個小朋友負責搭建。一會兒工夫,一層就這樣順利地蓋好了。在蓋第二層時,“小設計師”要求負責搭建的小朋友把四面圍牆都用圓柱形積木搭建,理由是為了增加透明度,便於大家看到內部裝飾。隨着新設計方案的出台,問題也由此產生,只見孩子們找來圓柱形積木往一層頂部長條積木的長槽裏插,怎麼也插不進去,幾個人忙乎了一大陣,也沒能“制服”這些圓柱形積木。幾個人面面相視,最後把目光投向了我,接到求助信號,我以他們夥伴的身份參與了進來,輕聲的説:“我們是不是可以改變一下設計方案,不用圓柱形積木,使樓房除了具有透明度,還具有穩固性呢?”我的話音剛落,只見李嘉璐小朋友拿起一塊三角形積木試探性的把它的一條邊插在了一層頂部的長槽內。“老師快來看,三角形積木站住了。”王雨晴高興地叫着。就這樣,他們在將樓房一層一層加高的同時思路越來越開闊,格局越來越完美。到遊戲區活動將結束時,孩子們已搭起了一座四層高的樓房。孩子們在“樓”前歡呼雀躍,一個個得意洋洋,並不時的向我做着介紹,讓我看看這,看看那。

自我分析:我在孩子搭建過程中遇到困難時,適時地介入,給予引導與幫助,不僅使幼兒及時克服了困難,解決了問題,同時也增加了幼兒的自信心和搭建慾望,促進了幼兒思維的發展。

3.延伸活動:活動結束時,我特意讓其他區的孩子們參觀了積木區的建築成果,並希望來積木區活動的小朋友今後能多觀察多動腦,建造出更多的與眾不同的建築物。這不但解決了積木區的雜亂問題,同時也給今後的活動提出了挑戰。

篇三十九:中班教案

設計意圖:

《七個阿姨來摘果》這首兒歌在內容上一句緊扣一句,句句有“七”,讀起來朗朗上口。如果在形式上採用直觀形象的教具,再加上肢體語言的提示,以及誘人的遊戲,就能充分調動幼兒活動的興趣與積極性,獲得愉快的生活體驗,所以我設計了這節語言活動。

活動目標:

1、幼兒知道兒歌名稱,瞭解兒歌的內容,學會有感情朗讀兒歌;

2、進一步熟悉水果,並初步學會創編兒歌。

活動準備:

1、佈置果園的場景。

2、圖片(七個阿姨、水果籃)、每位幼兒一個籃子。

3、幼兒識字大掛圖。

活動過程:

一、情境:觀察果園。

師:小朋友們,秋天到了,果園裏的果子都成熟了,我們一起到果園去看一看,好不好?

幼:好。(幼兒有秩序地觀察果園)

師:老師想請小朋友們説一説,你看到了哪些水果?(幼兒自由回答)

二、幼兒理解詩歌內容。

1、 師:剛剛我們都已經參觀了果園,也看到了果園裏的果子都成熟了,我們一起看看還有誰來到果園,好嗎?(教師出示阿姨的圖片) 幼:是阿姨。

師:小朋友們,你們看,原來是這麼多的阿姨來到了果園,我們一起來數數有幾位?(7位)

引導幼兒通過從左往右、從右往左,順數和倒數兩種方法數出阿姨的人數。 小結: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 2、師:那小朋友們,這些阿姨準備去幹什麼呢?

幼:摘果子。

師:幾個阿姨去摘呀?

幼:7個[]

小結:七個阿姨來摘果(學習詞:摘)引導幼兒一起模仿摘得動作。 3、 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阿姨摘的果子裝在哪兒嗎?

幼:籃子裏

師:那7個阿姨有幾隻籃子呢?(7只)

小結:七隻籃子手中提。(學習詞:提)引導幼兒一起模仿提的動作 4、師:我們一起來看看阿姨的籃子裏都摘了幾種果子

幼:幼兒數一數,7種。

師:我們一起來觀察一下這些水果分別怎麼擺放的?

幼兒觀察,並説出水果的擺放樣子。

小結:七種果子擺七樣。

5、帶領幼兒説出七種果子的名稱。 師:現在,讓我們再來説一説這些好吃水果的名稱吧! 小結:蘋果、桃子、石榴、柿子、李子、栗子、梨。

老師把這些情景編成了一首兒歌,兒歌的名字就叫《七個阿姨來摘果》,現在聽老師朗讀一遍,教師有感情地朗讀兒歌。

過渡語:小朋友們,你們覺得這首兒歌有趣嗎?(有)老師呀也覺得這首兒歌很好聽,我們一起把它用好聽的聲音念出來,好嗎?(好)

三、出示識字大掛圖,幼兒學習朗讀兒歌,創編兒歌。

1、教師出示識字大掛圖,幼兒跟着老師一起練習2—3遍。

師:請小朋友跟着老師一起輕聲地練習,要聽清楚老師是怎麼讀的?

一起來練習一下‘摘、手、中、石、柿’的發音,讀準翹舌音。

2、幼兒個別朗讀的形式鞏固練習。

師:剛才,小朋友跟着老師一起練習了這首兒歌,現在,老師要請幾位小朋友練習一下,××小朋友學得很認真,讀得真不錯。現在我們再來看看有誰能勇敢地讀給大家聽?**小朋友也讀得真不錯,請個別小朋友把自己學到的本領表演其他幼兒聽聽。

3、初步學習創編兒歌。[]

師:小朋友們,除了這些水果以外,你們還知道哪些水果?

幼兒自由回答(葡萄、香蕉、西瓜)

師:那我們把剛剛説到的水果也放到這首兒歌裏面,一起來念一念吧。

過渡語:哇!小朋友念得真好,聲音讀的真好聽,你們想不想也和這些阿姨一起來摘果子呢?(想)

四、音樂《摘果子》,結束活動。

師:今天我們認識了這麼多的果子,現在就讓我們和這些阿姨一起來摘秋果吧!

小結:把摘到的果子帶到教室和其他幼兒一起分享,離開活動室。 附兒歌:《七個阿姨來摘果》 一二三四五六七,

七六五四三二一,

七個阿姨來摘果,

七隻籃子手中提,

七種果子擺七樣,

蘋果、桃子、石榴、

柿子、李子、栗子、梨。

篇四十:中班教案

活動設計背景

結合本週主題:“看看我自己——五官”對四歲的幼兒來説,其自我概念已經開始萌生。他們已經初步感受到自己外貌、身體部分的特徵。“粘貼五官”就是讓幼兒對五官位置的認識熟悉。再根據本班幼兒年齡的特點制定目標:(1)動手能力差,練習粘貼技能。(2)進一步促進幼兒漢語口語能力的發展,讓幼兒能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大膽説。(3)積極參加集體活動。

活動目標

1、發展幼兒粘貼的技能。

2、促進幼兒在貼畫過程中對五官的進一步認識。

3、激發幼兒對粘貼的興趣。

4、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遊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遊戲。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幼兒能正確認識五官併發音正確。

難點:能正確的粘貼出五官圖。

活動準備

1、幼兒每人一張畫有臉部輪廓的白紙,每人一套剪好的五官圖片。

2、固體膠若干或透明膠,雙面膠,鏡子。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導入:1、教師指着自己的鼻子或其它部位,問幼兒:“這是什麼?”引入五官主題。

2、教師帶領幼兒複習《五官在哪裏》的兒歌律動,激發幼兒學習的積極性。

二、基本部分

1、教師給幼兒分發鏡子,讓幼兒觀察五官的基本位置。

2、教師出示範畫供幼兒觀察,並讓幼兒糾正五官位置,再示範粘貼。

(1)教師故意把五官位置顛倒,請小朋友糾正來加深對五官位置的熟悉。

(2)教師講解撕貼作畫的要求:按輪廓撕下來,在背後抹上膠水,然後找到合適的位置粘貼。

3、教師提供材料,讓幼兒動手操作。

4教師巡視並對幼兒進行指導。

三、結束部分

1、幼兒出示各自作品。

2、教師簡單評價,結束活動。

四、活動延伸

教師建議幼兒將作品展示在美術角或帶回家與父母一起欣賞。

教學反思

在活動實施的過程中,對於五官名稱的回答,孩子們都能回答積極,準確。但是有部分的幼兒還是不能用漢語準確的表述,在今後要加強練習。

在動手粘貼時,孩子們都積極動手參與、興趣很高。從他們的作品可以看出,他們都掌握了五官的位置與名稱。雖然有的幼兒動手能力很差,如鼻子、眼睛貼不好的。但是他也能積極的參與活動,這也是一個進步,也要給予支持與鼓勵。

篇四十一:中班教案

教材分析:

這是一首 2/4 拍的歌曲,歌詞形象生動,特別是疑問句“吊起了什麼?”和象聲詞的加入,

極易引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慾,高低音的變化,形象地表現了大吊車吊卸貨物的情景。活動在感受和演唱歌曲的基礎上,引導幼兒根據樂曲中高低音的變化,創造性地表現大吊車工作的情景, 在活動中獲得快樂體驗。

活動目標:

1.瞭解大吊車的外形特點和用途,感受歌曲的有趣,唱好疑問詞“什麼”。

2.初步感知樂曲中的高低音,能用創造性地表演大吊車吊卸貨物的情景。

3.體驗與同伴一起扮演角色演唱的快樂。

活動準備:

大吊車掛圖、音樂

活動建議 :

1.觀察大吊車的圖片,瞭解大吊車的外形特點及用途。

2.理解歌曲內容,感受歌曲的有趣。

(1)教師示範歌曲,從開頭“吱-吱”,幫助幼兒理解歌詞,並引導幼兒唱好疑問詞。提問:歌曲裏唱了什麼?請你問一問、唱一唱大吊車吊起了什麼?

(2)教師完整範唱歌曲。

提問:大吊車到底吊起了什麼?

(3)引導幼兒辨別樂曲中的高低音。

提問:請你説一説高低音時大吊車分別在幹什麼?

引導幼兒根據音樂的高低變化,用肢體動作模仿大吊車吊卸貨物的情景。

3.幼兒整首學唱歌曲。

(1)請幼兒整首跟唱歌曲,並把想吊上的不同貨物唱到歌詞裏,提高演唱的趣味性。

4.聽歌曲錄音,引導幼兒創造性地進行表演。

(1)幼兒個別表演,如,能根據吊到的貨物大小、做出相應幅度力度的動作。

(2)幼兒分角色表演,如,教師扮演大吊車,幼兒扮演貨物,樂曲部分教師根據音樂的高低變化吊卸貨物;也可以將幼兒分成兩組分別扮演大吊車和貨物進行表演。

篇四十二:中班教案

一、活動背景:

隨着主題“秋天的畫報”的開展,我們帶孩子去參觀了菜場,由此,孩子們對買菜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課間經常會聽到孩子們在交流:“我昨天和奶奶去買菜了,我們買了魚和青菜。”“我和爸爸也去了,菜場裏的菜真多。”“媽媽買了我最喜歡吃的蘿蔔和豆腐。”……歌曲《買菜》,這個內容來源於生活,為幼兒所熟悉;歌詞中所描述的各種蔬菜是幼兒經常吃或看得到的,這為幼兒理解歌詞、學習排圖學唱歌曲提供了可能,歌曲中還有説唱的部分,體現了幼兒買菜時愉快的情緒,使歌曲唱上去更有意思。根據以上分析,結合新《綱要》中提出的“要為幼兒提供自我表現的機會和空間”的理念,我制定了以下目標:

二、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歡快、活潑的情緒,在聽聽、排排中熟悉、記憶歌詞,體驗通過探索學會歌曲的成功與快樂。

2.能積極參與歌唱活動,初步表現歌曲的説唱風格。

三、活動準備:

1.幼兒有過排圖的經驗。

2.操作圖和操作卡一份。

四、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起活動興趣:

教師:你們去菜場買過菜嗎?菜場裏都有些什麼菜?(鼓勵幼兒結合經驗大膽的説説)

小結:菜場的菜可真多,我們小朋友知道的真不少。

(二)在聽聽、排排中熟悉、記憶歌詞內容和順序:

1.傾聽教師範唱,初步熟悉歌曲內容:

教師:有個小朋友也要去買菜,聽聽他和誰去買了菜?都買了什麼菜?(引起幼兒傾聽興趣)

2.集中交流,初步熟悉歌詞:

a教師:你聽到了什麼?菜場裏有哪些菜?(鼓勵幼兒結合剛才聽到的説説,教師邊用歌詞小結幼兒的回答邊出示相應的圖片,並引導幼兒跟着教師一起有節奏的練念歌詞。)

b如果幼兒第一次沒有將所有的歌詞説出來,教師可再範唱一次。

3.在聽聽、排排中進一步熟悉歌詞:

a教師:我先唱了什麼?再唱了什麼?誰來排一排?(請幼兒逐個分別將圖片有順序地排列在操作卡上。)

b教師:他們排的對嗎?我們一起來檢查一下。(教師再次範唱,和幼兒一起驗證排列順序正確與否,並做適當的調整。)

4.完整練念歌詞:

教師:我們一起看着圖譜説一説我和奶奶買菜的事情吧!(引導幼兒看着圖譜練念歌詞,幼兒練念時配上輕輕地鋼琴伴奏,幫助幼兒進一步熟悉歌詞和樂曲旋律。)

(三)學唱歌曲,體驗通過探索學會歌曲的成功與快樂:

第一遍:教師:剛才我聽到有些小朋友已經能夠跟着音樂唱出來了,我們也來試一試吧!

(引導幼兒嘗試跟着音樂演唱歌曲。)

第二遍:教師:看見這麼多的菜,我們真高興,怎麼唱呢?

(幫助幼兒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特點,引導幼兒用響亮、愉快的聲音唱歌。)

第三遍:教師:你們有沒有發現這首歌曲和別的歌曲不一樣的地方?

小結:對這首歌曲有的地方是唱的,有的地方是念的,這種方法叫説唱,真有意思!

(引導幼兒在念的地方要有節奏地、用響亮的聲音念。)

第四、五遍:幫助幼兒分角色,一組幼兒唱、一組幼兒念,第二次交換角色念。

(四)延伸活動:

可以組織幼兒開展創編歌詞的活動。

篇四十三:中班教案

活動名稱:花車

活動目標:

1.在已有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幼兒比較”花車“與常見車輛的不同特徵與用途。

2.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想象力及初步的審美能力。

3.激發幼兒愛祖國的情感。

材料與環境創設:

1.各種玩具汽車、紙盒、塑料圈、木板等。

2.活動場景:”馬路“、”高架橋“。

3.操作材料:麥管、雪花片、皺紙、顏料、橡皮泥、蠟筆、棉籤、汽車輪廓圖、自制立體車等。

4.開汽車的音樂磁帶一盤。

活動過程:

一.猜一猜

引導語:今天,張老師看到小朋友帶來了許多小汽車,我們來猜一猜小朋友帶的是什麼車子好嗎?

1.請小朋友來介紹一下自己的車子,説一説它的外形特徵和用途。

2.大家共同猜出車輛的名稱。

二.玩一玩

引導語:有那麼多的小汽車啊!我們都等不急了,一起去玩吧!(放開汽車的音樂)

1.自由開玩具汽車

2.尋找替代物玩開汽車的遊戲(肢體動作、盒子等)

引導語:這麼多車子在一起玩,真開心!除了這些車子你還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看到過和平時不一樣的車子嗎?

1.引出國慶旅遊節”花車巡遊“的話題。

2.部分幼兒介紹自己看到過的”花車“。

三.做一做

引導語:那我們這裏沒有花車,怎麼辦呢?(我們自己做)

1.幼兒製作花車:用皺紙、脈管、幾何圖形等方式嘗試裝飾各種花車。(按一定的規律裝飾)

2.展示花車

引導語:那麼多漂亮的花車呀!請你來介紹一下好嗎?

1)幼兒介紹自己的花車――運用的材料、裝飾的方法等。

2)幼兒給花車按大小、形狀歸類。

四.遊一遊

引導語:這麼多好看的花車,現在讓我們開着花車去玩嘍!

1.幼兒帶着花車在”淮海路“上玩。

2.幼兒帶着花車上”高架橋"玩。

篇四十四:中班教案

活動名稱:家

1、幼兒能根據畫面提示理解詩歌內容。

2、嘗試仿編詩歌,激發幼兒想象力和創造力。

活動準備:

1、背景圖(有藍天,樹林,河水,草地,紅花)

2、貼絨卡片:白雲,小鳥,小羊,小魚,蝴蝶,小朋友等

活動過程:

導課

(導語)老師昨晚做了個夢,想和大家分享,想聽我講講嗎?我夢見來到了一個有藍天,樹林,河水,花朵,草地的地方,於是我把他畫了下來,還給它塗了漂亮的顏色,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授課

一、(學習詩歌)

1、出示背景圖,和幼兒一起觀察畫面:(圖上有藍藍的天空,密密的樹林,清清的河水,綠綠的草地,紅紅的花朵)

2、(教師)剛才我們用了:藍藍的,密密的,清清的,綠綠的,紅紅的這些詞使得這幅圖更加漂亮,但是他們説:我們不僅僅是一幅漂亮的畫,還是一個個温暖的家呢!我家的寶貝出去玩好長時間了還不回來,請小朋友幫我喊他們回家,好嗎?

3、一一出示貼絨圖片,讓幼兒送他們回家,並完整説出如;藍藍的天空是白雲的家

師幼喊(小寶貝回家嘍)白雲的家是哪裏?(藍藍的天空).......

4、完整讀一遍詩歌 ,(過渡語)藍天,樹林説:我們家還有許多寶貝你能知道嗎?

二、(仿編詩歌)

1、引導幼兒一一説出這些温暖的家裏還住着誰?

2、完整讀一遍仿編的詩歌,引導幼兒發現是個沒有名字,一起為詩歌起名。

結課

教師小結:家是遮風擋雨的地方,家可以讓我們解除疲勞,家可以讓我們放鬆心情,因此我們要愛護自己的家,讓我們用行動來證明:不破壞財物,不亂扔垃圾,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延伸

帶幼兒撿周圍的垃圾,清潔周圍環境。

附兒歌:

藍藍的天空是白雲的家,

密密的樹林是小鳥的家,

清清的河水是魚兒的家,

綠綠的草地是小羊的家,

紅紅的花朵是蝴蝶的家,

快樂的幼兒園是我們的家。

篇四十五:中班教案

活動目標

一.幫助幼兒理解詩歌內容,感受詩歌的畫面美和語言美。

二.引導幼兒仿編詩歌,培養幼兒的想像力、創造力和嘗精神。

三.讓幼兒知道幼兒園是個大家庭,每個小朋友要關心愛護幼兒園。

教學重點、難點

一. 理解詩歌內容,感受詩歌的畫面美和語言美。

二. 讓幼兒知道幼兒園是個大家庭,每個小朋友要關心愛護幼兒園。

活動準備

一.畫有藍天、樹林、草地、河水、花兒,幼兒園大幅背景圖。

二.製作好的白雲、小鳥、小羊、小魚、蝴蝶、小朋友貼絨學具。

三.根據內容製作的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一、初步感知理解作品階段

1.出示“家’’的背景圖,嘗試討論:圖上有哪些景物?它們各是誰的家?

2.教師有感情地朗誦整首詩歌。

3.讓幼兒嘗試一下白雲、小鳥、小羊、小魚、蝴蝶等回家的動作。

4.教師指圖朗誦,幼兒輕聲跟念。

5.傾聽配樂詩歌《家》,要求幼兒傾聽時想像詩歌的畫面,也可嘗試用身體動作表達自己的感受。

二、反覆聆聽作品階段

幼兒在午睡前躺着聆聽配樂詩歌錄音,每次聽兩遍,4天左右,幼兒就能流暢背誦詩歌。

三、交流討論、表演、表現階段

1.集體朗誦交流討論:詩歌裏講了哪些家?(幼兒回答後,教帥出示背景圖)

詩歌裏説的'這些家,分別是誰的家?(幼兒回答後,師生共同粘貼,把白雲、小鳥、小羊、小魚、小蝴蝶、小朋友分別送回家)

提出嘗試問題,引導

幼兒討論:你最喜歡誰的家?

教師讓幼兒充分發表看法後發表白己的看法,同時讓幼兒知道,幼兒園是我們每個小朋友的家,每個小朋友要關心愛護幼兒園,

2.表演遊戲。

教師放錄音,幼兒戴上自己喜歡的頭飾自由表演,通過嘗試自身的動作表演,提高幼兒對詩歌的感受力。

例:當詩歌裏説“藍藍的天空是白雲的家”時,扮演白雲的幼兒便可想像白雲回家的動作,飄呀飄地回到藍藍的天空上去。

(注:藍天也由幼兒扮演)

3.出示嘗試題 ,引導幼兒仿編詩歌。

詩歌裏説: “藍藍的天空是白雲的家,密密的樹林是小鳥家”,

藍藍的天空除了是白雲的家,還可以是誰的家?密密的樹林又可以是誰的家?(幼兒自由發言後,教師對幼兒的仿編詩句進行組合,並把詩歌念給小朋友欣賞)

例:

藍藍的天空是小烏的家,

密密的樹林是蘑菇的家,

綠綠的草地是小兔的家,

清清的河水是水草的家,

紅紅的花兒是蜜蜂的家,

快樂的幼兒園是小朋友的家。

幼兒嘗試着把仿編內容畫下來,再交流仿編的詩句。

篇四十六:中班教案

教學目的:

1、認識日常生活中不同的雨,嘗試從音樂的角度去感受雨聲。

2、能對雨聲進行聯想並嘗試用圖畫和動作去表現自己對雨聲的感受。

3、體驗音樂聯想和用身體動作表現自然現象的快樂。

教學準備:

知識經驗準備:

瞭解雨的自然現象,有意識地觀察人與物在雨中的表現。

物質材料準備:

自制課件(一、“風中的樂曲”音樂。二、雨聲、“雨中的樂曲”音樂、雨的動畫。)

三塊畫布(畫上簡單的自然景物)、幼兒人手一份油畫棒。

活動過程設計及分析:

一、音樂表演,引入活動。

伴隨“風中的樂曲”的音樂,教師帶領幼兒象風中的樹葉“飄進”活動室裏,輕輕地落坐在地板上。

二、感受雨聲。(難點)

1、傾聽雨聲

老師:樹葉寶寶們,剛才風姑娘告訴我們:要下雨了!讓我們來聽一聽下雨時的聲音吧。

提問:聽到的雨聲一樣嗎?分別是什麼雨?聽到不同的雨聲有什麼不同的感受?(引導幼兒用語言表達自己聽到的小雨、大雨和雷雨,及聽到雨聲的感受。)

2、傾聽雨聲的音樂。

以“小雨點唱歌”的故事引導幼兒傾聽雨聲的音樂,説説“是什麼雨在唱歌?”聽到小雨點的歌聲有什麼感受?(引導幼兒從音樂的感覺去傾聽雨聲,學習用温柔、抒情、活潑、歡快、有力等詞語來表達。)

三、舞蹈表現雨聲(重點)

1、傾聽音樂“雨中的樂曲”,用動作去表現雨聲。

老師:小雨點又要唱歌了,我們是雨中的小精靈,是小朋友、小樹葉、花、草、鳥、魚,讓我們隨着小雨點的歌聲一起來舞蹈吧!(集體表演,鼓勵幼兒自由想象,大膽表現)

2、引導幼兒相互觀看同伴的表演。(分組表演,教師參與,模仿幼兒有創造性表現的動作)

篇四十七:中班教案

幼兒中班教案兒歌《小畫筆》

活動內容:兒歌《小畫筆》

活動準備:教師和幼兒每人一盒水彩筆、繪畫紙每人一張.配樂詩歌《小畫筆》的磁帶

活動重點:能吐字清晰、完整的朗誦兒歌。

活動難點:能理解兒歌的內涵。

活動過程:出示各色水彩筆,直接導入課題。

教師提問:這些彩筆都有那些顏色?用小畫筆可以做什麼事情?

二、教師介紹兒歌名稱,教師有感情的示範朗誦兒歌,幼兒欣賞:

1、教師提問幫助幼兒理解兒歌含義:紅筆可以畫什麼?藍筆可以畫什麼?小帆船和山是什麼顏色的筆畫成的?為什麼説祖國是個大花園?祖國大花園是怎麼畫成的?

2、幼兒欣賞配樂兒歌《小畫筆》;

三、幼兒學習朗誦兒歌;

1、幼兒小聲跟老師朗誦兒歌。

2、全體幼兒跟音樂完整的朗誦兒歌。

3、要求能力強的幼兒能有感情的隨音樂朗誦;能力一般幼兒要求完整的朗誦;能力弱的幼兒能在老師提示下完整的朗誦兒歌。

四、幼兒用彩筆自由繪畫:美麗多彩的世界。

1、引導幼兒討論:小畫筆還能畫什麼?啟發幼兒充分去想去説,並用畫筆畫出美麗多彩的世界。

2、幼兒繪畫教師巡迴指導。

標籤: 教案 精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yufangan/ko8vg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