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育教學方案 >

奇妙的透鏡教案精品多篇

奇妙的透鏡教案精品多篇

奇妙的透鏡教案精品多篇

奇妙的透鏡教案 篇一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透鏡》是在前面學完了《光的折射》後,要求學生進一步的學習透鏡的基本知識,為後面學習透鏡成像規律,透鏡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奠定基礎,可以説起到了承前啟後的作用。這節課主要是讓學生了解主光軸、光心、焦點、焦距,兩種透鏡及對光的作用。通過學生動手實驗探究,學生會養成良好的實驗探究習慣,學會方法,增強學習興趣。

2、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材的具體內容,結合學生實際,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瞭解什麼是凸透鏡、什麼是凹透鏡;瞭解透鏡的主光軸、光心、焦點、焦距;瞭解凸透鏡和凹透鏡對光的作用。

方法與過程:通過觀察凸透鏡和凹透鏡的實物及板圖,得出兩種透鏡的兩種不同構造,培養學生通過觀察時抓住事物本質特徵,通過觀察能夠識別不同事物的不同特點的能力。通過實驗培養學生研究、探索新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研究透鏡的作用及特殊光線的作圖,對學生進行色彩美和線條美的教育。通過教師、學生的雙邊教學活動,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能保持對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領略自然現象的美好與和諧。

3、重點難點

重點:探究凸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凹透鏡對光有發散作用。

難點:指導學生對實驗進行仔細觀察、分析,最後通過概括得出結論。

二、學情分析

八年級學生正處於發育、成長階段,他們思維活躍,求知慾旺盛,具有強烈的操作興趣,處於從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時期。學生在上一章學過《光的折射》基礎上,已經對光的折射規律有了深入的瞭解,對於生活中很多光學儀器中用到的透鏡的學習應該是水到渠成的一件事。但是他們剛接觸物理,對科學探究的基本環節掌握欠缺,他們的抽象邏輯思維還需要直接經驗的支持。因此應以學生身邊事物和現象引入知識,理論聯繫實際,加強直觀教學,逐步讓學生理解和應用科學知識。

三、教法與學法

根據物理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本節課的實際情況,改變過分強調知識傳授的傾向,讓學生經歷科學探究過程,在探究過程中學習科學研究方法,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探索精神、實踐能力及創新意識。在教學過程中創設情景,引導啟發,評價方案,分析討論,指導實驗,歸納結論。運用討論法、直觀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等教學方法。

八年級學生處於中學期間的過度階段,自學能力和觀察能力都有了一定的發展,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運用了討論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等學習方法,着力開發學生的活動空間、思維空間、表現空間。

四、教學過程

為實現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環節:

第一環節:創設情境,導入新知。

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南極大陸冰天雪地,四季如冬,在有陽光充足的時候,小企鵝們經常會躲到一些特殊形狀的大冰柱後面來取暖,為什麼這樣就不會冷呢?

利用企鵝取暖的現象引入課題,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求知慾,使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課堂中來。

第二環節:合作學習,探究新知。

探究一:凸透鏡和凹透鏡

教師拿出兩副眼鏡請學生觀察,其中一副為近視眼鏡、另一副遠視眼鏡(俗稱老花鏡),並提問你發現它們有什麼區別?學生經過觀察可以發現近視鏡中間薄、邊緣厚;遠視鏡中間厚、邊緣薄。教師由此引出凸透鏡和凹透鏡的概念,並利用多媒體展示一些凸透鏡和凹透鏡的圖片,讓學生區別認識。然後展示課本圖3.1-2引導學生認識主光軸和光心。

利用實物直觀和模像直觀相結合的方法教學,有利於學生接受理解知識。

探究二:透鏡對光的作用。

組織學生分組做實驗:分別讓平行主光軸的光入射到凸透鏡、凹透鏡上,觀察折射光線的路徑,最後用筆畫出入射、折射光線的路徑(教師強調該實驗中的現象就是一種光的折射現象,透鏡是薄透鏡,發生兩次折射看作是一次折射)。

學生通過實驗發現透鏡對光的作用,凸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凹透鏡對光有發散作用,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光的路徑,學生觀察與自己所畫路徑進行對比,教師由此向學生講解焦點、焦距的概念,並引導學生髮現過光心的入射光線,傳播方向不變。

學生自己動手,經歷探究的過程,讓學生更加深刻的認識理解誒知識,使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悦,體驗物理學習的樂趣。

第三環節:感悟收穫,課堂小結。

教師引導學生討論以下問題:今天我們一起探究了哪些問題?你獲得了什麼知識?

通過問題式的小結,引導學生自己總結本節課的重點,有利於強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記憶,提高學生的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第四環節:佈置作業,鞏固昇華。

課外作業是課內作業的延續,有利於幫助學生鞏固知識,提高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有效地進行第二次學習,根據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我佈置了以下作業:

必做題:第62頁動手動腦學物理的第1、2、3、4、5題

選做題:如果一個戴着老花鏡的老人,被困在一個小島上,他想生火烤點東西吃,在天氣晴朗的情況下,你能幫助他生火嗎?

設置必做題和選做題兩個層次的作業,滿足不同學生能力的需求,既使學生進行了基礎知識的訓練,又使學有餘力的學生獲得進一步提升的空間。

奇妙的透鏡教案 篇二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瞭解什麼是凸透鏡,什麼是凹透鏡,瞭解透鏡的焦點、焦距。

2.瞭解凸透鏡和凹透鏡對光的作用。

3.同發聲體發出樂音的音色不同。

4.通過實驗觀察得出凸透鏡對光線起會聚作用和凹透鏡對光線起發散作用。

重點:通過觀察和實驗,瞭解什麼是凸透鏡和凹透鏡及它們對光的作用

難點:指導學生對實驗進行仔細觀察、分析,最後通過概括得出結論

教學方法

觀察法、討論法、實驗法。

教學用具

透鏡一組、光具座、光屏、蠟燭、火柴、光源、老花鏡、近視鏡、實物投影儀、手電筒、激光筆、學生多功能光學工具箱

教學過程

一、創設問題的情境,引入新課

問:在前一章光現象的學習中,我們已經有所瞭解的鏡子是什麼?

生:平面鏡、凸面鏡、凹面鏡

問:那麼生活中你們還知道哪些鏡子?

生:(比如老花鏡,近視鏡)放大鏡、望遠鏡、顯微鏡

問:你們講到的這些鏡與我們第一章所講到的平面鏡、凸面鏡、凹面鏡有什麼不同?`

(分別出示平面鏡、凸面鏡、凹面鏡 老花鏡、近視鏡、放大鏡)

觀察後得出結論:平面鏡、凸面鏡、凹面鏡都是面鏡,不能透過光線,光線在面鏡的反射面上發生反射。老花鏡、近視鏡、放大鏡則能夠透過光線,凡是類似的這一些片我們都叫做透鏡。

還有哪些是我們經常看見和接觸到的透鏡呢?(圖片展示:照相機的鏡片,望遠鏡的鏡片、顯微鏡的鏡片等等)

二、進行新課

[師]和麪鏡(平面鏡、凸面鏡、凹面鏡)一樣我們也從形狀上對透鏡進行區分(課件演示凸透鏡、凹透鏡)並先在實物投影上出示一塊凸透鏡並講解:中間厚、邊緣薄的叫凸透鏡。然出再出示凹透鏡並講解。然後兩相對比

[生]透鏡包括兩種:凸透鏡和凹透鏡。生活中我們看到的透鏡在形狀上與剛才的這兩塊透鏡有稍許不同,你們怎樣區分它們,通過什麼方法來區分它們。

[師]先看我投影出來的這幾塊透鏡分鐘是什麼透鏡,辨認一下。

學生討論

[師]我們是通過什麼方法來辨認它們的?對中間厚、邊緣薄的是凸透鏡反之則是凹透鏡

(發下一組透鏡,其中既有凸透鏡也有凹透鏡,讓學生自行辨認它們。簡單的直觀的通過觸摸來辨別透鏡。)

[師] 凸透鏡和凹透鏡是怎麼畫出來的?

課件演示

我們看到兩個交的球形的公共部分就是一塊凸透鏡,這兩個球心的連線叫做主光軸這塊凸透鏡的中心叫做光心。

兩個未相交但相互接近的球形的中間部分就是一塊凹透鏡,這兩個球心的連線叫做主光軸這塊凸透鏡的中心叫做光心。

主光軸和光心是我們研究透鏡的兩個常用科學術語

[師]下面我們來探究凸透鏡對光線的作用

請同學們閲讀課本P56,“想想做做”

演示實驗。(用平面鏡取光做凸透鏡使光線會聚的實驗並記錄在白紙上得到的最小最亮的光斑到凸透鏡的距離。然後取出另一塊不同的凸透鏡讓一位學生模仿剛才的實驗做一次看結果是否相同。最後換用凹透鏡,重做以上實驗,看有什麼結果。)

學生討論

得出實驗的結論:

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的作用。不同的凸透鏡對光線的會聚能力不同。

凹透鏡對光線有發散的作用。

[師]從以上實驗我們發現不同的凸透鏡對光線的會聚能力不同。這體現在用不同的凸透鏡做上述實驗時,太陽光通過凸透鏡後所成的最小最亮的光斑離凸透鏡的距離不同。

由於凸透鏡對光線起會聚作用,所以我們看見太陽光是一束平行光,通過透鏡之後會聚於一個小而亮的點。我們把這個點叫做焦點。(這時太陽光與主光軸平行,焦點恰好在主光軸上)我們把焦點到光心的距離叫做焦距。實驗中我們看到不同的透鏡焦距是不同的。

奇妙的透鏡教案 篇三

教學目的:

1、通過教學使學生知道凸透鏡有成像的作用、成像的規律及生活中的應用;

2、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主動探求的精神、方法,動手實驗能力、歸納概括能力和創造性性思維的形成;

3、培養學生養成主動探求的習慣,與人合作的科學態度,辨證的看待客觀事務的變化及變化規律。

教學重點:凸透鏡有成像的作用及成像規律。

教學難點:學生自行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教學用具:凸透鏡、蠟燭、火柴、紙屏、投影儀、相機等。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認識凸透鏡:

【設疑】:放大鏡有什麼作用?

【探究】:1、放大;2、聚光

【發現】:放大鏡根據折射原理製成的。

【設疑】:放大鏡的鏡片有什麼特點?

【探究】:摸一摸、看一看

【發現】:中間厚邊緣薄 、透明----凸透鏡(板書課題)

(出示放大鏡)

這是什麼?誰知道它有什麼作用?

(有放大的作用。)

請學生到前邊來做個實驗(給學生放大鏡和一本書)試着把書上的字放得最大。

[學生反覆實驗]

放大鏡還有什麼作用?

(有聚光的作用。)

(板書: · )

放大鏡是根據什麼原理製成的?

(光的折射原理製成的。)(在圖下板書:折射)

再來看看放大鏡的鏡片有什麼特點?摸摸、看看。

(放大鏡的鏡片中間厚,兩邊薄。)

還有什麼特點?

(鏡片是透明的。)

我們把中間厚、邊緣薄的透明鏡片叫做凸透鏡。(板書:凸透鏡)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關於凸透鏡的知識。(出示放大鏡)這叫什麼?

(應該叫凸透鏡。)

放大鏡就是凸透鏡。它有什麼作用?是根據什麼原理製成的?

(放大、聚光的作用。是根據光的折射原理製成的。)

二、認識凸透鏡有成像作用:

【設疑】:看看凸透鏡,還有什麼新的發現?

【探究】:(學生創造性的探究)

【發現】:通過凸透鏡看到的物體倒過來了。

凸透鏡還有什麼作用呢?

(能讓物體倒過來。)

你是怎樣做的?

(生示範)

大家都來做一做、看一看。你看到了什麼現象?

(生1:我看見老師倒過來了。生2: 前面的同學也倒過來了。)

是人倒過來了嗎?現在你再看,人是倒着的嗎?放下凸透鏡再觀察,想想通過凸透鏡看到的是什麼?

(通過凸透鏡看到的是物體的像。)

那麼這叫凸透鏡的什麼作用?

(凸透鏡能使物體成像。)

認識凸透鏡如何成像:

【探究】:讓蠟燭火焰的像出現在紙屏上

【發現】:蠟燭、凸透鏡、紙屏在一條直線上且高度相同。

【創造】:學生不同的擺放都能成像

【設疑】:像的大小與火焰的關係?

(反覆探究)

【發現】:像有時大,有時小。

用凸透鏡、蠟燭、白紙做實驗,讓蠟燭的像出現在白紙上,自己做做看。

(學生實驗)

大家是怎樣做的?請這一桌的同學到前邊來做一做。

(巡視過程中錯誤的代表)

(兩生做實驗,紙上無像)

能不能自己想個辦法。

(生改變凸透鏡、白紙、蠟燭之間的位置關係,在紙上得到蠟燭火焰的像

給大家講講你們是怎麼做的?

(凸透鏡、蠟燭和紙的高度得相同才行,而且凸透鏡、蠟燭、白紙得在一條直線上。)

我們按這個辦法再來實驗,同時我們把白紙叫做“紙屏”,看看在紙屏上得到的蠟燭火焰的像有什麼特點?

(生實驗)

彙報實驗結果。

(生1:在紙屏上得到了蠟燭火焰的像。生2:我們在紙屏上得到了蠟燭火焰的像還是倒立的。)

凸透鏡能使物體成像,而且成倒像。

(板書:凸透鏡使物體成倒像)

認識凸透鏡的成像規律:

【設疑】:你對這個發現有什麼問題?

(學生質疑)

【探究】:反覆實驗,尋求規律

【發現】:與蠟燭、凸透鏡、紙屏三者的位置有關

【探究】:學生演示實驗、參與板書,進一步探究

【發現】:蠟燭、凸透鏡、紙屏三者的位置之間的辨證關係

【創造】:學生參與圖文結合的板書形成

到底通過凸透鏡得到的像比蠟燭火焰是大還是小?我們再來做做看,像的大小與什麼有關?

(生實驗,師巡視並指導)

誰到前邊來邊實驗邊彙報實驗結果。

(演示當凸透鏡離蠟燭近時,像就大,離紙屏近時像就小)。

那請你再説説什麼條件下成大像?

(當凸透鏡離蠟燭近、離紙屏遠時在紙屏上得到大像。)

那在什麼條件下成小像哪?

(當凸透鏡離蠟燭遠、離紙屏近時在紙屏上得到小像。)

那就請同學們再來做做看是不是這樣?

(學生實驗、老師巡視)

誰再來彙報實驗結果?

生1:

生2:

(板書:當凸透鏡離蠟燭近、離紙屏遠時在紙屏上得到放大的像。

當凸透鏡離蠟燭遠、離紙屏近時在紙屏上得到縮小的像。)

認識凸透鏡的應用:

【設疑】:凸透鏡成像規律在生活中的應用有什麼?

【創造】:

1、用照相機拍攝同一景物成一大一小兩個像;

2、利用投影儀成大小不同的像;

3、能解釋凸透鏡成像規律在生活中的其他應用。

這就是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大家想一想,什麼地方用到了凸透鏡成像的規律?你能具體地説一説嗎?

(照相機就用到鏡頭就是凸透鏡,被攝的物體相當於蠟燭,底片就相當於紙屏。)

(我們教室裏的投影儀也用到了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請你到前邊給大家講講。(生講解)你能讓屏幕上的像變大嗎?

(可以讓凸透鏡離投影片近些,也可以讓投影儀離屏幕遠點。(邊説邊做)

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在課後自己製作“土相機”。 《凸透鏡》

奇妙的透鏡教案 篇四

教學目標

一、知識和技能

瞭解透鏡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二、過程和方法

1、經歷製作模型照相機的過程,瞭解照相機的成像原理。

2、能簡單描述凸透鏡成實像和虛像的主要特徵。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1、通過模擬相機的製作和使用,獲得成功的喜悦。

2、具有對科學的求知慾,樂於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

3、初步建立將科學技術應用於實際的意識。

教學重點

通過觀察和製作,使學生在頭腦中形成透鏡及其成像的豐富、具體的感性認識。

教學難點:

通過觀察照相機、投影儀、放大鏡的像,再經過分析、綜合、最後得出它們成的像。

教學竹備

照相機、投影儀、幻燈機、放大鏡、硬紙板、凸透鏡、半透明塑料薄膜或蠟紙、毛玻璃。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節日家人團聚或外出旅遊,總要留影作紀念,攝影師用照相機拍出美麗的風光,動人的場景使人們從照片中感到美的享受和啟迪。這就需要照相機,你們想了解它嗎?今天我們通過觀察、研究走近它,認識它。

二、新課學習

(一)照相機

大家想了解關於照相機的什麼知識呢?照相機對於我們來説就是一個神祕的小盒子,裏邊到底有什麼?照相機為什麼能拍照?照相機前面的鏡頭是什麼透鏡?照相機的構造是什麼樣的?為什麼同樣的照相機能排出全景和不是全景的照片?為什麼照片中景物比實物小?有時拍出的照片很白,有時拍出的很暗,這是怎麼回事?為什麼我們常用的照相機叫傻瓜相機?

通過對照相機的觀察和大家收集的資料,看看能不能解決這些問題。哪組先來彙報一下你們組收集到的資料。教師適時的引導、評價。

1、照相機前面鏡頭是凸透鏡。想拍全景離景遠點,想拍人大點離人近點。光線強拍出的照片發白,光線弱拍出的暗。照相機由鏡頭、機箱、調焦環、光圈、膠片等組成。

播放動畫:快門與採光

播放動畫:光圈與景深

通過播放動畫,讓學生直觀的瞭解照相機的調光和景深與透鏡的關係。

2、光經過照相機鏡頭後會聚在膠片上,形成一個像,這個像沖洗出來就是照片。像是怎麼落在膠片上?是因為膠片上塗着一層對光敏感的物質,通過鏡頭的光在膠片上曝光後發生化學變化,物體的像就被記錄在膠片上,經過顯影、定影后成為底片,再用底片沖印就可以得到照片。

想想做做:

方案 1:用兩個粗細相近的長方形紙筒,使一個紙筒剛好能套入另一個,在大的紙筒前面固定一個凸透鏡,在小的紙筒前面,固定一個半透明塑料薄膜作為屏幕,把紙筒有屏幕的一端朝裏,套入較大的圓筒,就製成了模擬照相機。

方案 2:用硬紙板圈成兩個直徑大小相近的,長約15 cm的圓紙筒,使一個紙筒剛好能夠套入另一個,在直徑較大的紙筒前面,固定一個凸透鏡,在直徑較小的紙筒前面,固定一個屏幕。把較小的圓筒有屏幕的一端朝裏,套入較大的圓筒內,這樣模擬照相機就做成了。

現在我們按照方案製作好後,對準某個人或物體,拉動紙窗改變透鏡和屏幕之間的距離,能觀察到什麼?是不是可以看到一個縮小的、倒立的清晰的像?下圖就是照相機成像的原理示意圖,物體通過透鏡在底片上成一個縮小倒立的像。

板書:一、照相機:照相機的鏡頭相當於一個凸透鏡,來自物體的光經過照相機鏡頭後會聚到膠捲上,形成一個倒立、縮小的像。

(二)投影儀

教學中常用到投影儀,現在觀察它的結構,想想使用它有什麼優點?分組觀察,教師指導。投影儀由燈泡、投影片、鏡頭、平面鏡、屏幕組成。

演示:把投影儀上的平面鏡(反光鏡)取下,投影片放到載物台上(正放),調節鏡頭,在天花板上就能得到投影片上圖案的像,再把反光鏡安上,把圖案打到屏幕上。天花板上得到一個倒立、放大的像。用平面鏡使像反射到屏幕上。實物投影儀能直接投影實物。投影儀成倒立、放大的像。

板書:投影儀上的鏡頭相當於一個凸透鏡,能成倒立、放大的像。

(三)放大鏡

我們桌子上放有放大鏡,放大鏡是凸透鏡,也是常用的光學儀器之一。現在用它看書上的字觀察有什麼現象?放大鏡能使書上的字放大,字是正立的,説明放大鏡能成正立、放大的像。

放大鏡成像和照相機、投影儀不同,放大鏡成像是正立的,投影儀和照相機成像是倒立的。

剛開始移動放大鏡,離書越遠,字越大,到了一定距離以後,字變模糊。伸直胳膊拿着放大鏡看外面的景物是倒立和縮小的。放大鏡成的像與物在凸透鏡同一側。

放大鏡成的像打不到屏幕上。

板書:三、放大鏡:放大鏡是凸透鏡,能成正立、放大的像。

(四)實像和虛像

剛才我們通過自己動手、觀察、研究了照相機、投影儀、放大鏡的成像特點。照相機和投影儀成像是光通過凸透鏡射出會聚所成。如果把感光膠片放在那裏,是可以記錄所成的像,這種像叫做實像。物體和實像分別於凸透鏡的兩側。

凸透鏡成實像

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放大鏡所成的像也是虛像。凸透鏡成虛像時,通過凸透鏡射出的光沒有會聚,只是人眼逆着出射光方向看去,感到光是從放置物體那一側成虛像發出的,所以物體和虛像位於凸透鏡的同側。

凸透鏡成虛像

三、小結

本節課我們通過製作和觀察瞭解瞭如下內容:

1、照相機的鏡頭相當於一個凸透鏡,能成倒立、縮小的像。

2、投影儀的鏡頭相當於一個凸透鏡,能成倒立、放大的像。

3、放大鏡是凸透鏡,能成正立、放大的像。

四、板書設計

一、照相機:照相機鏡頭相當於一個凸透鏡,能成一個倒立、縮小的像。

二、投影儀:投影儀鏡頭相當於一個凸透鏡,能成一個倒立、放大的像。

三、放大鏡:放大鏡是凸透鏡,能成一個正立、放大的像。

奇妙的透鏡教案 篇五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瞭解什麼是凸透鏡,什麼是凹透鏡,瞭解透鏡的焦點、焦距。

2、瞭解凸透鏡和凹透鏡對光的作用。

二、過程與方法

觀察凸透鏡對光的會聚作用和凹透鏡對光的發散作用。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能保持對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領略自然現象的美好與和諧。

教學重點:

通過觀察和實驗,瞭解什麼是凸透鏡和凹透鏡及其對光的作用。

教學難點:

指導學生對實驗進行仔細觀察、分析,最後通過概括得出結論。

教學準備:

透鏡一組、光具座、光源、老花鏡、近視鏡、飲料瓶(無色透明、表面沒有波紋、去底去瓶口上部)、香、火柴、實物投影儀、激光演示器、手電筒。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同學們都見過放大鏡,利用放大鏡我們可以看清用肉眼看不清的小字;有些同學的視力不好,配上合適的眼鏡就可以看清本來看不清的物體;假日外出旅遊,用照相機可以把美麗的自然風光留為永恆的記憶;上課時,老師可以利用投影儀把教學內容打在幕布上,方便了課堂教學;醫院化驗室的醫生,在顯微鏡下可以看見血液中的各種細胞;科學家們利用巨大的天文)(望遠鏡來觀察、接收來自宇宙的信息,通過對這些信息的分析,人們對宇宙越來越瞭解。前邊所説的放大鏡的鏡片、眼睛的鏡片、照相機的鏡頭、投影儀、顯微鏡、望遠鏡等儀器的鏡頭,都是由透鏡組成的。

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透鏡,同學們想了解有關透鏡的哪些問題?看來同學們對透鏡很有興趣,提出這麼多的問題,要想得出答案,我們就要通過探究和實驗來獲得。

二、新課學習

(一)凸透鏡和凹透鏡

在我們的桌子上都有一盒透鏡,它們的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同學們認真觀察,不要用手摸,看有什麼不同,能分幾類,找出它們的特徵。

學生們在仔細觀察、討論,並進行比較,概括出它們的特徵。透鏡有兩面往裏凹的,也就是中間薄,邊緣厚。也有往外凸的,也就是中間厚邊緣薄。

我們把中間厚,邊緣薄的叫凸透鏡(convexlens);把中間薄,邊緣厚的叫凹透鏡(concavelens)。

通過大家的觀察、討論和概括,我們認識了凸透鏡和凹透鏡。

板書:一、什麼叫凸透鏡?什麼叫凹透鏡?

中間厚、邊緣薄的叫凸透鏡(convexlens);

中間薄,邊緣厚的叫凹透鏡(concavelens)。

凸透鏡和凹透鏡生活中常用到,我們桌子上放着幫助人們矯正視力,保護眼睛的近視眼鏡的鏡片和遠視眼鏡的鏡片,看看它們是什麼透鏡(lens)?

遠視鏡的鏡片中間厚,邊緣薄,是凸透鏡;近視鏡的鏡片中間薄,邊緣厚,是凹透鏡。我們已經知道了什麼是凸透鏡和凹透鏡,現在觀察下圖,説説它們中哪些是凸透鏡,哪些是凹透鏡。

圖中甲是凸透鏡,圖中是凹透鏡的是乙圖。

我們繼續認識凹透鏡和凸透鏡,大家仔細觀察,鏡片的兩個表面(或至少一個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接下來我們來看凸透鏡和凹透鏡的示意圖,瞭解研究透鏡時常用的兩個科學術語:主光軸和光心。組成透鏡的兩個球的球心連線叫主光軸,在主光軸上有一個特殊的點,通過它的光線傳播方向不變,這一點叫透鏡的光心,可以認為透鏡的光心就在透鏡的中心。

(二)透鏡對光的作用

同學們現在從透鏡盒中拿出一個凸透鏡,正對着太陽光,再把一張紙放在它的另一側,來回移動,觀察有什麼現象?

有亮點出現,那你知道亮點是怎麼形成的嗎?“亮點”會隨着紙的來回移動而在亮度上、大小上發生變化。亮點變亮説明它的光進入我們眼睛中的變多。現在,請你動手,讓光斑變得最小,最亮。並測量這個最小、最亮的光斑到凸透鏡的距離,記錄下來,換另一個凸透鏡,重做上面的實驗。

再換一個凹透鏡,重做上面的實驗,紙上能夠得到很小、很亮的光斑嗎?這説明了什麼?用凹透鏡無論如何移動,都得不到很小、很亮的光斑。這些現象説明凸透鏡和凹透鏡對光線有不同的作用。但是由於我們觀察不到光的傳播路徑,所以為了對這個問題作進一步的研究,我們來設計一個實驗。

做法1:把凸透鏡放在光具座上,讓光源正對照過去,移動光屏,有亮點。再換凹透鏡重做,將怎麼移動光屏都沒亮點。

做法2:將無色透明飲料瓶放在水平桌面上,在瓶中放置點燃的香頭,在上面要放凸透鏡或凹透鏡,這就形成一個“煙室”,用手電筒對準透鏡照射,適當調節手電筒和透鏡的距離,觀察透鏡對光的作用,看到通過凸透鏡的光線相互靠攏,通過凹透鏡的光線相互遠離。

板書:凸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凹透鏡對光有發散作用。

播放動畫:RT010500002817_判斷透鏡的類型

通過此練習,分析光路,確定光線經過透鏡是被會聚還是發散,從而確定通過的透鏡是凸透鏡還是凹透鏡。

(三)焦點和焦距

射到地面的太陽光是相互平行的,叫做平行光,凸透鏡能使平行於主光軸的光會聚在一點,這個點叫做焦點(focas),用“F”字母表示,焦點到光心的距離叫做焦距(focallength)。用“f”字母表示。

凹透鏡使平行於主光軸的光線發散,它沒有實焦點,但通過凹透鏡的光反向延長也可以交在主光軸上一點,這點是凹透鏡的虛焦點。

播放動畫:凹透鏡的焦點和焦距

(四)動手動腦學物理

1、拿一兩個凸透鏡試一試,怎樣可以測得凸透鏡的焦距。

方法(1):拿一個凸透鏡正對着太陽光,讓光通過凸透鏡照到白紙上,移動凸透鏡使光斑很小很亮,用刻度尺量出光斑到凸透鏡的距離。

方法(2):在光具座上,讓光源的光正照到凸透鏡,移動光源和光屏,找到光屏上很小很亮的點,用刻度尺測出光屏與凸透鏡的距離。

2、焦距的長短反映了凸透鏡會聚作用的強弱,焦距短的會聚作用強。凸透鏡表面的凸起程度決定了它的焦距的長短:表面越凸,焦距越短,每個凸透鏡的焦距是一定的。

三、小結

本節課我們學習了以下內容:

1、我們認識了凸透鏡和凹透鏡,而且知道了凸透鏡的焦點和焦距。

2、凸透鏡能使跟主光軸平行的光線會聚在焦點上。

3、凸透鏡能產生平行光。但是,凹透鏡卻能使平行光發散。

四、板書設計

焦點:F

焦距:f

奇妙的透鏡教案 篇六

活動目標 :

1引導幼兒在活動中發現不同透鏡的特徵,並用語言表達其發現。

2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探索興趣。

活動準備:

凹透鏡、凸透鏡、平面鏡、凸面鏡、凹面鏡、望遠鏡、放大鏡、顯微鏡、一副眼鏡。

活動過程 :

一、第一次嘗試:玩透鏡

1師:小朋友,教師為大家每人準備了兩塊奇妙的鏡片,請你們用鏡片放在眼睛前看看,你們發現了什麼?

2幼兒操作嘗試。

3引導幼兒討論:剛才用兩塊奇妙的鏡片看的東西一樣嗎?

4得出結論: 不一樣,有的放大,有的縮小。

二、第二次嘗試:引導幼兒發現:凹面鏡、凸透鏡的特徵

1師:兩塊小鏡片看到的東西都不一樣,真有趣,那為什麼用它們看東西會不一樣呢?哪種鏡片看東西會變小?哪種變大?請你們再仔細看一看、摸一摸,它們的樣子是不是一樣?

2幼兒嘗試操作,發現不同的原因。

3引導幼兒討論。

1) 哪種鏡片看東西會變小?(中間薄的鏡片看東西會變小)教師告訴幼兒:這種就叫凹透鏡(幼兒學説)

2) 哪種鏡片看東西會變大?(邊上薄中厚的鏡片看東西變大)教師告訴幼兒:這種就叫凸透鏡(幼兒學説)。

3) 得出結論:不一樣的透鏡看東西也不一樣。

三、第三次嘗試:

1師:小朋友真了不起,發現了這麼多奧祕。老師還給大家準備了幾面奇妙的鏡子,你們看是什麼?

2 請幼兒看看這三面鏡子裏看到人是一樣的嗎?為什麼會不一樣?

3引導幼兒討論:這兩面鏡子和我們剛才看到的透鏡有什麼不一樣?

4得出結論:這兩面鏡子是工人叔叔們利用凹透鏡、凸透鏡的原理,只是它在透鏡的後面塗上了一層水銀,而這就不是透鏡了,叫凹面鏡、凸面鏡。

5.教師小結:今天,我們看到的這些鏡子真奇妙,能把東西放大、縮小,你還在什麼地方見過這種鏡子呢?(望遠鏡、放大鏡、顯微鏡、眼鏡等等)幼兒説出各種鏡子,教師出示。

6. 幼兒自由地玩望遠鏡、放大鏡、哈哈鏡等(自然結束)。

奇妙的透鏡教案 篇七

教學目標

一、知識和技能

瞭解透鏡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二、過程和方法

1.經歷製作模型照相機的過程,瞭解照相機的成像原理。

2.通過觀看投影片,瞭解投影儀的成像原理。

3.能簡單描述凸透鏡成實像和虛像的主要特徵。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1.通過模擬相機的製作和使用,獲得成功的愉悦。

2.通過自制水滴放大鏡,初步感受等效原理的應用。

3.培養對科學的求知慾,樂於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的情感。

4.初步建立將科學技術應用於實際的意識。

教學準備

一、教師演示器材:真實照相機、模擬照相機、投影儀、投影片、放大鏡。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

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對透鏡有了一定的瞭解,這節課我們就來認識它在生活中的應用(出示片2)問你現在最想要的是那種?

二、新課教學

(一)照相機

出示真實照相機,讓學生仔細觀察照相機鏡頭的形狀,使他們對照相機鏡頭有直觀的印象,指出它的作用相當於一個凸透鏡。

播放畫有照相機結構圖的投影(片3、4),對照投影講解主要結構,主要原理介紹(見片5、6)。來自物體的光經過照相機鏡頭後會聚在膠捲上,形成一個縮小的像。膠捲上塗着一層對光敏感的物質,它在曝光後發生化學變化,物體的像就被記錄在膠捲上,經過顯影、定影后成為底片,再用底片洗印就可以得到相片。

(二)想想做做

教師出示做好的模擬照相機,問學生想學會製作相機嗎?

學生課堂探究活動一:讓學生動手製作模擬照相機。

講解制作方法:在直徑較大的圓紙筒一端固定一個凸透鏡,在直徑較小的圖紙筒一端固定半透明塑料薄膜,再把小紙筒有屏幕的一端套入大紙筒內。

教師:讓學生把模擬照相機對着點燃的蠟燭,觀察並前後拉動直徑較小的紙筒,直到在半透明薄膜上看到燭焰清晰的像,回答:

1.像是縮小還是放大?

2.像是正立還是倒立?

3.像是虛像還是實像?

1.和2.比較直觀,對於3.可以讓學生根據進入眼中的光線是否來自像點進行判斷。

學生課堂探究活動二:學生用自己製作的相機探究成像性質,掌握照相機的調節(片7)

(三)投影儀

學生課堂探究活動三:將製作的照相機逐漸靠近燭焰,觀察像的變化?怎樣進行調節?

當學生找到倒立、放大的像時引出投影儀的介紹了

讓學生觀察投影儀,着重觀察鏡頭,簡單介紹其構造(片8)、原理(片9)、使用(片10)。

學生課堂探究活動三:如何調節鏡頭使像變大?

讓學生觀察並回答:

1.像是放大還是縮小?;

2.像是正立還是倒立?

3.像是虛像還是實像?

教師指出幻燈機、電影放映機基本成像原理和投影儀是一樣的。

(四)放大鏡

學生繼續讓鏡頭靠近燭焰,當距離到達一定時,光屏上看不見燭焰的像了,引出放大鏡。

學生活動:用凸透鏡看書上的字,説出看到的情況:(片10)

1.字是放大還是縮小?

2.字是正立還是倒立?

教師講解:放大鏡是凸透鏡,能使物體成放大的像,但這個像與投影儀所成的像是不同的,它是正立的虛像,並且像與物體在同一側(片11)。

提問:能否利用其他物品來替代玻璃凸透鏡製成放大鏡?

教師:拿出一杯水,觀察插入水中的筷子怎麼變化。

學生的回答:水滴放大鏡、水瓶放大鏡、冰透鏡,

教師:歸納實像與虛像(片12)

學生課堂活動四:水滴放大鏡看書本上的字。

(五)動手動腦學物理

1.和2.讓學生課後完成,並書面記錄結果。

(六)課堂教學小結(片13)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yufangan/pdqv6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