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育教學方案 >

八年級物理上冊教案(精品多篇)

八年級物理上冊教案(精品多篇)

八年級物理上冊教案(精品多篇)

八年級上冊物理教學設計 篇一

《平面鏡成像》

一、課前延伸

(一)學習目標:

1、瞭解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2、瞭解平面鏡成虛象,瞭解虛象是怎樣形成的。

3、初步瞭解凸面鏡和凹面鏡及其應用。

重點難點:

1、平面鏡成像特點

2、虛像的概念

(二)課前自學:

1、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自學課本P43,邊閲讀邊觀察圖2.3—1與2.3--2,獨立完成下列問題。

(1)此實驗是研究的___________與___________的關係。

(2)實驗所需要的器材是:。

(3)實驗中使用玻璃板而不使用帶水銀的平面鏡,為什麼?

(4)實驗中要求玻璃板如何放置?

(5)觀察2.3-2兩隻蠟燭到平面鏡的位置有什麼關係?通過什麼器材測量可以知道這個關係?

(6)圖2.3-1中的兩隻蠟燭有什麼特點?為什麼使用這樣的蠟燭?

(7)用直線把圖2.3—2中的S與S1連接起來看一看這條線與平面鏡所在的直線有什麼關係?

2、虛像

1)觀察2.3—2回答下列問題

2)眼睛的位置與S還是S1在一條直線上?

3)根據光沿直線傳播的原理,我們感覺好像是發出的光射入我們的眼睛。但是,實際上是發出的光。準確來説,是S發出的光經平面鏡以後,射入眼睛的。

4)況且,由2.3--2可知,S是S1是光線的延長線,物理中把象S1這樣的像叫虛像

5)平面鏡成像的原理是

6)總結:上面1.2可知平面鏡的特點有.

3、球面鏡

閲讀P44科學世界回答問題

(1)凸面鏡對光線的作用是:舉例:

(2)凹面鏡對光線的作用是:舉例:

(3)在文中什麼地方涉及了“在反射現象中,光路是可逆的”這個道理

(三)自學檢測:

1、物體在平面鏡裏所成的像是_____(“虛”或“實”)像,像的大小跟物的大小_____,像和物的直線跟鏡面_______,像和物到鏡面的距離。

2、某人站在平面鏡前1.5M處,像到鏡面的距離M,人與像的距離為M.

3、作出圖中物體AB在平面鏡中的像

4、球面鏡有兩種,反射面是凹面的叫,對光有作用,反射面是凸面的叫對光線有對光有作用。生活中的凸面鏡有很多,例如

5、某同學在做平面鏡成像特點實驗時,將一塊玻璃板豎直架在一直尺的上面,再取兩段等長的蠟燭A和B,一前一後豎放在直尺上,點燃玻璃板前的蠟燭A,用眼睛進行觀察,如圖所示。

(1)直尺的作用是便於比較物與像_______關係;

(2)兩段等長的蠟燭是為了比較物與像的______關係;

(3)移去蠟燭B,並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則光屏上______接收到蠟燭A的燭焰的像(填“能”或“不能”),這説明平面鏡成的是

(四)自學反思:

1、

2、

二、課內探究[

(一)情景導入:

日常生活所用鏡子的反射面是平的,叫做平面鏡,從平面鏡中可以看到鏡前物體的像,你知道平面鏡成像有什麼特點嗎?那我們就用實驗來找出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二)合作探究:

學生組內交流預習情況,找出不能解決的問題。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自主探究,初步構建知識體系,解決預習中沒有解決的問題。在自主學習中不能解決的問題,開展小組互助合作

請同學們邊討論、邊設計實驗,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三)精講點播

【例題】

例1、在圖1中畫出物體ABC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

解析:根據平面鏡成像時,像與物體對鏡面相互對稱作圖。用軸對稱方法先分別作出A、B、C三點的像A'、B'、C',再根據像是正立的、等大的虛像用虛線連結三點即可,如圖2所示。在圖中AA'、BB'、CC'都屬輔助線,要用虛線表示,而像A'、B'、C'是虛像,也需要用虛線來表示。

例2、一個人從遠處走向一塊豎直掛着的平面鏡,他在鏡內的像將[]

A.逐漸變大,並且逐漸向鏡面靠近。

B.逐漸變小,並且逐漸離開鏡面。

C.先變大後變小,先靠近鏡面再離開鏡面。

D.大小不變,但逐漸向鏡面靠。

解析:根據平面鏡成像規律,像和物大小相等,並且像和物到鏡面的距離始終相等。

例3、如圖12示,如何作一點光源S發出的一條光線經平面鏡反射後經過A點(畫圖説明)

解析:此題涉及了光反射的許多知識點,由平面鏡成像的原理可知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必經過像點。因此可兩用平面鏡成像的特點作出點光源的像點S';然後連接S'A,S'A和平面鏡相交於O點,O即為入射點,最後完成光路圖。答案如圖13所示。本題先找到點光源S經平面鏡形成的像S',連接S'A交平面鏡於O點,再連接SO完成光路,這種解題的思路方法,應用在很多平面鏡的解題中。

【跟蹤訓練】

1、某人站在鏡子前面,在鏡中會看到另一個“他”,則鏡中的這個“他”就是這個人在平面鏡中的______.

2、某人身高1.7m,站在一塊鏡子前2m處,那麼他的像距離鏡子m,

像與人相距m,當他遠離鏡子0.5m,此時像距為m,像與他相距m,像高為m

3、湖水深10m,小鳥在距離湖面6m的地方飛翔,那麼小鳥的像距離湖面m,像與鳥距離m

4、作圖題(作出像、或物、或平面鏡)

(四)歸納總結

1、小結本節課的知識點:

2、小結本節課的學習方法:

三、課後提升

(一)達標訓練

1、汽車後視鏡是__________,而汽車頭燈是利用_______________來反射光的。平面鏡可以改變_________,如潛水艇上經常用到的___________鏡,就是這種現象的應用。

2、湖水深10m,小鳥在距離湖面6m的地方飛翔,那麼小鳥的像距離湖面m,像與鳥距離m

3、平行光線射到一張報紙上發生漫反射時,下列説法正確的是:__________

A、每條光線的反射角不等於入射角B、各條光線的入射角相等而反射角都不相等

C、各條光線的入射角不相等,反射角也都不相等D、以上説法均正確

4、一人從平面鏡中看到對面牆上鐘的像如圖1所示,則實際時間為()

A.3:40B.4:20C.8:20D.9:40

55、當筆尖觸到平面鏡時,發現筆尖和它在鏡中的像相距3mm,那麼鏡子的厚度是()

AA、3MMB6mmC1.5mmD0.75mm

6、關於平面鏡成像,下列説法中正確的是()

A.像和物體之間的距離總是相等的B.平面鏡所成的像是實像

C.像和物體的大小總是相等的D.平面鏡所成的像是由於光的折射形成的

7、如圖5所示,承承家的小貓在平面鏡前欣賞自己的全身像甲圖,此時它所看到的全身像是圖乙中的()

8、太陽光與水平面成60度角。要利用平面鏡使陽光沿豎直方向照亮井底請通過作圖確定平面鏡的位置,鏡面與水平面所成的度數應等於

(二)反饋評價

八年級物理上冊教案 篇二

一、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能複述光的反射定律的內容,並會用來解釋一些有關的簡單的問題;能説明鏡面反射和漫反射;學會畫簡單的光路圖。

2、過程與方法:培養自己的探究能力、分析概括能力、知識遷移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及熱愛科學勇於探索的精神通過對法線的形象解釋,滲透真正做人的思想教育。

二、重點、難點

重點:光的反射定律

難點:引導學生經歷探究的過程,全面理解光的反射定律

三、教具

教師用:光的反射裝置(自制暗箱)、平面鏡、白紙、手電筒、多煤體課件

學生用:量角器、紙屏(附有角度)、激光手電筒、紙板

四、師生交流過程

(一)診斷補償:光在均勻的介質中如何傳播?

(二)導入新課:通過課件展示:《手術室裏的燈光》,介紹愛迪生為媽媽治病的故事。

(三)進行新課

1、意外的發現

啟發質疑:為什麼愛迪生把鏡子放在這些蠟燭的後面,就會使他媽媽的周圍變得很亮?引導學生討論得出:蠟燭發出的光是沿着直線傳播的,光照射到鏡面上被擋住而改變了傳播方向,又反射回去。

列舉事例:讓學生交流日常生活中所見到的光的反射現象。並將他們進行分類,説明分類的依據?(如:根據能不能發光或面的光滑程度等。)

2、提出問題:光在物體表面是怎樣反射的,有沒有規律,有什麼樣的規律?為什麼不同的表面反射光的情況不同?你還想研究哪方面的問題?

3、設計實驗與收集數據

2)、實驗驗證

a、“三線共面”,引導學生猜想入射光線相對反射光線和法線確定的一個平面有幾種位置關係,怎樣確定反射光線的空間位置?師生共同

討論得出實驗步驟:

①、將鏡面平放在桌面上。

②、把紙板豎立在鏡面上,使接縫與鏡面垂直。

③、讓入射光線沿着被固定的平面射到接縫和鏡面的交點上

④、慢慢地轉動另一平面,尋找反射光線。

學生實驗,討論,教師進一步用課件演示説明:紙板可轉動的面向前轉向後轉都觀察不到反射光線,只有當這個面與被固定的面為同一平面時,才清晰地觀察到反射光線。

b、“二線分居”,引導學生回想實驗中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相對法線的分佈情況,提出問題:能否找到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位於法線同側的情況,利用反正法。

c、“兩角相等”,提問:根據上面的研究能不能確定反射光線的位置?(不能)要想確定具體位置,還需研究他們之間的什麼關係?(角的關係)利用課件介紹入射角、反射角。

引導學生進行實驗探究,並運用分析、歸納的方法由學生歸納實驗結論,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探究能力。

指導學生完成實驗,同時做實驗記錄,師巡迴指導。

4、分析與論證

實驗完成後,大家從中發現哪些規律?

引導小組發言,展示實驗記錄。

讓學生完整的歸納反射定律的內容。

設疑:能不能説“入射角=反射角”

(注意因果關係,藉助課件中的反射

大家庭,形象、生動的理解)

5、交流與合作

1)、兩人共同完成“互看”實驗,利用多媒體展示光路圖。(如圖1)

2)、選派一生利用反射裝置從立體角度讓學生看到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的位置關係。

(四)、課堂小結

1、讓學生回憶本章有哪些收穫?(如:知識點:光的反射定律,兩種反射類型等;思想方法:模型法,猜想驗證法,探究法;思想方面:正直做人。)利用課件展示本節知識的內在聯繫,點明學習目標。

2、交流本節實驗的得與失(如:實驗過程中的),以及生活中的困惑。

(五)、奇思妙想

1、現代VCD影碟機是利用激光照在刻有凹凸的光碟上通過在接收器上讀取光信號而播放音像。

2、利用平面鏡還能觀察到角度的微小變化情況,如圖2所是,從A點發出的一束光射到平面鏡上O點,反射光沿着原路返回,當平面鏡繞O點轉動150,反射光線在水平標尺MN上的光點移動了釐米(已知AO=1M)

(可以選做課件中的鞏固練習,也可以進行達標訓練)

(六)、作業設置

1、小論文,如果沒有光的反射,我們的世界將會怎樣?

2、收集俄羅斯”進步號”無人飛船制找造人工白晝實驗。

3、用玻璃建樓房有哪些利與弊?

八年級物理上冊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1、瞭解聲音的特性。知道聲音的音調跟發聲體的振動頻率有關,知道響度跟發聲體的振幅有關,知道不同發聲體發出聲音的音色不同。

2、通過實驗進一步瞭解和學習研究物理問題的方法:控制變量法和轉換法。

3、通過身邊豐富多彩的發聲現象,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學會用刻度尺和秒錶測平均速度、加深對平均速度的理解,

教學難點:組織實施教學目標

教學工具

多媒體

教學過程

情景導入

教師演示讓小車從斜面頂端滑到底端,學生觀察,教師提出問題:小車從斜面上滑下,做的是什麼運動?在物理學中,用什麼描述變速運動物體的快慢程度?如何計算一個做變速運動的物體在運動時間內的平均速度?

學生正確回答後,教師引出課題,這節課我們測量物體運動時的平均速度。

問題導入

小明放學回家騎車行駛在斜坡上,感覺車越往下運動速度越快。小明想:車在斜坡上向下運動的速度究竟有沒有變化呢?能否設計一個類似實驗來研究呢?

推進新課

一、實驗準備

學生自學要求學生閲讀課本第23頁內容,然後教師要求學生明確該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實驗器材。

交流總結:本節實驗目的是練習用刻度尺和秒錶測量變速運動物體的平均速度;實驗依據的原理是t=,需要測量的是運動小車通過的路程和通過這段路程所用的時間。

主要有下列實驗器材:

使用刻度尺前要觀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線、量程和分度值,使用時要“放好”“讀對”“記全”。

使用停表前應觀察秒錶的分度值、量程和零刻線。使用秒錶的方法:第一次按動——啟動,長短指針開始轉動;第二次按動——暫停,長短指針暫時停止轉動;第三次按動——回零,長短指針迅速回到零點。

活動帶領學生練習用停表計時,教師將一小車放於斜面頂端,將金屬片置於斜面底端,並開始數數:“5、4、3、2、1、0”;讀到“0”時釋放小車,學生迅速啟動停表計時,當聽到小車撞擊金屬片的聲音時,學生立即按下停表。幾位學生報數後,教師糾正可能出現的錯誤。

二、學生分組實驗

要求強調要求按圖組裝器材,注意斜坡坡度較小,小車運動到底端所用的時間較長,越易計時。

分組實驗按照下列步驟進行:

1、把小車放在斜面頂端,金屬片放在斜面底端,用刻度尺測出小車將要通過的路程s1,把s1和後面測得的數據填入下表中。

2、用停表測量小車從斜面頂端滑下到撞擊金屬片的時間t1。

3、根據測得的s1、t1,利用公式v1=算出小車通過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1。

4、將金屬片移至斜面的中部,測出小車到金屬片的距離s2。

5、測出小車從斜面頂端滑過斜面上半段路程s2所用的時間t2,算出小車通過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

教師輔導教師巡視,隨時發現學生出現的問題,給予輔導,糾正錯誤操作。

三、實驗結果討論

數據展示將幾組學生填好的實驗表格用實物投影展示出來,對比每組的實驗數據,教師提出問題:通過實驗求得的不同路程裏的平均速度是否相等?

討論總結:做變速運動的同一物體,在各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並不相等,平均速度描述的是做變速運動的物體,在s這段路程或在t這段時間內的平均快慢程度。嚴格地講離開某段路程或某段時間,平均速度是沒有意義的。不過,生活中我們所講的某人步行速度是1.1 m/s,高速公路上汽車速度是30 m/s,這也是平均速度,是一般而論的,並不要求指定時間或路程。

教師強調求解物體通過某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時,一定要用物體通過的這段路程除以通過這段路程所用的時間,注意對應關係。

四、實驗報告

填寫實驗報告實驗報告的主要內容包括: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實驗器材、簡單的實驗步驟、實驗數據的記錄(一般用表格呈現)、實驗結果。在實驗報告的後面還可以提出問題並對本實驗提出意見和建議,請同學們填寫完整實驗報告的內容。

課後小結

測量平均速度?實驗原理:v=,實驗器材:停表和刻度尺,實驗過程,實驗數據,實驗結果

活動與探究

探究車在斜坡上向下運動的速度變化

提出問題小明放學回家騎車行駛在學校操場的斜坡上,不蹬車時,感覺車越往下運動速度越快。小明想:車在斜坡上向下運動的速度究竟有沒有變化?

實驗器材粉筆、停表、刻度尺、皮球

進行實驗

八年級物理上冊教案 篇四

教學目標

1 、通過本教學,使學生知道:發光的物體叫做光源,光是沿直線傳播的。

2 、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初步學會做小孔成像的實驗和説明光是直線傳播的對比實驗,歸納推理能力(根據光傳播的一些個別現象,推想光傳播的一般規律),動手能力 (製作小孔成像實驗裝置)

3 、通過製作小孔成像實驗盒,培養學生認真細緻的科學態度。

重難點

1、光的直線傳播的內容。

2、分析解釋有關現象。

3、知道顏色、顏料之迷。

教學過程

活動流程

教學內容

學生活動

引入新課

進行新課

激發興趣

(一)光源

光把世界打扮得如此美麗動人(出示迷人夜景圖),同學們對光感興趣嗎?

觀察課本32頁“色彩斑斕的光現象”夜景圖。

引題

同學們,我們要看清五彩繽紛的世界,必須有光射入我們的眼睛,那麼,光是從哪裏發出來的呢?

除了太陽、電燈之外,日常生活中,你還知道哪些物體能夠發光?

(板書):太陽、螢火蟲、恆星、水母

火柴、霓虹燈、蠟燭、電燈

能夠自然發光的物體,叫“天然光源”;

由人類製造的發光物體,叫“人造光源”。

反饋練習1:

下列物體不屬於光源的是:

A.月亮。 B.螢火蟲。 C.水母。 D.霓虹燈。

提出問題

(二)光的傳播

手裏拿着一個激光手電,它可以發光,是一個光源。

有一個問題:從光源發出的光是沿着怎樣的路徑傳播出去的?

請同學們根據學過的知識討論並提出自己的猜想。

設計實驗

讓學生討論回答。(光是沿直線傳播的)

到底猜想是否正確呢?我們就用桌子上這些簡單的器材去大膽設計實驗,驗證你們的猜想是否正確。

進行實驗

請同學們邊討論、邊設計實驗,比比看,哪個小組想出的辦法多。

小組實驗

(合作)分析實驗

下面我們請各小組展示一下自己的實驗,請把你們通過實驗看到的現象和得出的結論,告訴大家。

讓各組學生展示不同的實驗組合:

A.光手電、水

B.激光手電、汽水瓶

C.激光手電、玻璃磚

D.激光手電、白紙

E.激光手電、平面鏡

讓學生討論、歸納後,老師啟發、引導學生補充完整光沿直線傳播的條件:

(板書:)光在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光在不均勻介質中,傳播路線是彎的。

同學們,你們能夠列舉一些有關光的直線傳播的例子嗎?(讓學生討論回答)

學生:影子、皮影戲、手影、日食、月食、小孔成像、排隊看齊、激光準直、瞄準射擊。

反饋練習2:開鑿隧道時為什麼要用激光引導掘進方向呢?

(三)光速

同學們,喜慶節日放“響炮禮花”的時候,先看到禮花,還是先聽到響聲呢?

你知道這是什麼原因?

(討論回答)光速大於聲速。

日常生活中,你還見到了哪些現象是屬於光速大於聲速的例子?

關於光速究竟有多大呢?請自查課本。

同學們,回想有關聲的現象,想想兩者之間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反饋練習3:下雨打雷時為什麼先看到閃電,然後才聽到雷聲呢?

思考、討論 列舉例子

討論、交流 反饋練習

觀察、思考 猜想假設

猜想

討論、回答

討論、交流

信息交流得出結論

討論、歸納 舉例

練習貼近生活

討論回答鞏固

觀察生活

閲讀比較

小組討論反饋

板書設計

1、能夠發光的物體叫光源。

2、光是沿直線傳播的。

3、光的速度:在真空中,光的傳播速度為 c=3×108/s,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

教學小結

根據板書,總結本節內容,明確重、難點。

作業設計

1、完成配套練習冊中相應的內容。

2、“動手動腦學物理”中的1、2、3、4題。

新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教案 篇五

一、課前延伸

(一)學習目標:

1、瞭解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2、瞭解平面鏡成虛象,瞭解虛象是怎樣形成的。

3、初步瞭解凸面鏡和凹面鏡及其應用。

重點難點:

1、平面鏡成像特點

2、虛像的概念

(二)課前自學:

1、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自學課本P43,邊閲讀邊觀察圖2.3—1與2.3--2,獨立完成下列問題。

(1)此實驗是研究的___________與___________的關係。

(2)實驗所需要的器材是:。

(3)實驗中使用玻璃板而不使用帶水銀的平面鏡,為什麼?

(4)實驗中要求玻璃板如何放置?

(5)觀察2.3-2兩隻蠟燭到平面鏡的位置有什麼關係?通過什麼器材測量可以知道這個關係?

(6)圖2.3-1中的兩隻蠟燭有什麼特點?為什麼使用這樣的蠟燭?

(7)用直線把圖2.3—2中的S與S1連接起來看一看這條線與平面鏡所在的直線有什麼關係?

2、虛像

1)觀察2.3—2回答下列問題

2)眼睛的位置與S還是S1在一條直線上?

3)根據光沿直線傳播的原理,我們感覺好像是發出的光射入我們的眼睛。但是,實際上是發出的光。準確來説,是S發出的光經平面鏡以後,射入眼睛的。

4)況且,由2.3--2可知,S是S1是光線的延長線,物理中把象S1這樣的像叫虛像

5)平面鏡成像的原理是

6)總結:上面1.2可知平面鏡的特點有.

3、球面鏡

閲讀P44科學世界回答問題

(1)凸面鏡對光線的作用是:舉例:

(2)凹面鏡對光線的作用是:舉例:

(3)在文中什麼地方涉及了“在反射現象中,光路是可逆的”這個道理

(三)自學檢測:

1、物體在平面鏡裏所成的像是_____(“虛”或“實”)像,像的大小跟物的大小_____,像和物的直線跟鏡面_______,像和物到鏡面的距離。

2、某人站在平面鏡前1.5M處,像到鏡面的距離M,人與像的距離為M.

3、作出圖中物體AB在平面鏡中的像

4、球面鏡有兩種,反射面是凹面的叫,對光有作用,反射面是凸面的叫對光線有對光有作用。生活中的凸面鏡有很多,例如

5、某同學在做平面鏡成像特點實驗時,將一塊玻璃板豎直架在一直尺的上面,再取兩段等長的蠟燭A和B,一前一後豎放在直尺上,點燃玻璃板前的蠟燭A,用眼睛進行觀察,如圖所示。

(1)直尺的作用是便於比較物與像_______關係;

(2)兩段等長的蠟燭是為了比較物與像的______關係;

(3)移去蠟燭B,並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則光屏上______接收到蠟燭A的燭焰的像(填“能”或“不能”),這説明平面鏡成的是

(四)自學反思:

1、

2、

二、課內探究[

(一)情景導入:

日常生活所用鏡子的反射面是平的,叫做平面鏡,從平面鏡中可以看到鏡前物體的像,你知道平面鏡成像有什麼特點嗎?那我們就用實驗來找出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二)合作探究:

學生組內交流預習情況,找出不能解決的問題。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自主探究,初步構建知識體系,解決預習中沒有解決的問題。在自主學習中不能解決的問題,開展小組互助合作

請同學們邊討論、邊設計實驗,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三)精講點播

【例題】

例1、在圖1中畫出物體ABC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

解析:根據平面鏡成像時,像與物體對鏡面相互對稱作圖。用軸對稱方法先分別作出A、B、C三點的像A'、B'、C',再根據像是正立的、等大的虛像用虛線連結三點即可,如圖2所示。在圖中AA'、BB'、CC'都屬輔助線,要用虛線表示,而像A'、B'、C'是虛像,也需要用虛線來表示。

例2、一個人從遠處走向一塊豎直掛着的平面鏡,他在鏡內的像將[]

A.逐漸變大,並且逐漸向鏡面靠近。

B.逐漸變小,並且逐漸離開鏡面。

C.先變大後變小,先靠近鏡面再離開鏡面。

D.大小不變,但逐漸向鏡面靠。

解析:根據平面鏡成像規律,像和物大小相等,並且像和物到鏡面的距離始終相等。

例3、如圖12示,如何作一點光源S發出的一條光線經平面鏡反射後經過A點(畫圖説明)

解析:此題涉及了光反射的許多知識點,由平面鏡成像的原理可知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必經過像點。因此可兩用平面鏡成像的特點作出點光源的像點S';然後連接S'A,S'A和平面鏡相交於O點,O即為入射點,最後完成光路圖。答案如圖13所示。本題先找到點光源S經平面鏡形成的像S',連接S'A交平面鏡於O點,再連接SO完成光路,這種解題的思路方法,應用在很多平面鏡的解題中。

【跟蹤訓練】

1、某人站在鏡子前面,在鏡中會看到另一個“他”,則鏡中的這個“他”就是這個人在平面鏡中的______.

2、某人身高1.7m,站在一塊鏡子前2m處,那麼他的像距離鏡子m,

像與人相距m,當他遠離鏡子0.5m,此時像距為m,像與他相距m,像高為m

3、湖水深10m,小鳥在距離湖面6m的地方飛翔,那麼小鳥的像距離湖面m,像與鳥距離m

4、作圖題(作出像、或物、或平面鏡)

(四)歸納總結

1、小結本節課的知識點:

2、小結本節課的學習方法:

三、課後提升

(一)達標訓練

1、汽車後視鏡是__________,而汽車頭燈是利用_______________來反射光的。平面鏡可以改變_________,如潛水艇上經常用到的___________鏡,就是這種現象的應用。

2、湖水深10m,小鳥在距離湖面6m的地方飛翔,那麼小鳥的像距離湖面m,像與鳥距離m

3、平行光線射到一張報紙上發生漫反射時,下列説法正確的是:__________

A、每條光線的反射角不等於入射角B、各條光線的入射角相等而反射角都不相等

C、各條光線的入射角不相等,反射角也都不相等D、以上説法均正確

4、一人從平面鏡中看到對面牆上鐘的像如圖1所示,則實際時間為()

A.3:40B.4:20C.8:20D.9:40

55、當筆尖觸到平面鏡時,發現筆尖和它在鏡中的像相距3mm,那麼鏡子的厚度是()

AA、3MMB6mmC1.5mmD0.75mm

6、關於平面鏡成像,下列説法中正確的是()

A.像和物體之間的距離總是相等的B.平面鏡所成的像是實像

C.像和物體的大小總是相等的D.平面鏡所成的像是由於光的折射形成的

7、如圖5所示,承承家的小貓在平面鏡前欣賞自己的全身像甲圖,此時它所看到的全身像是圖乙中的()

8、太陽光與水平面成60度角。要利用平面鏡使陽光沿豎直方向照亮井底請通過作圖確定平面鏡的位置,鏡面與水平面所成的度數應等於

(二)反饋評價

八年級物理上冊教案 篇六

教學目標

基本知識目標

1、知道是物體間的相互作用,在具體問題中能夠區分施物體和受物體;

2、知道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一矢量,在解決具體問題時能夠畫出的圖示和的示意圖;

3、知道的兩種不同的分類;

能目標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瞭解對某個進行分析的線索和方法.

情感目標

在講解這部分內容時,要逐步深入,幫助學生在國中知識學習的基礎上,適應高中物理的學習.

教學建議

一、基本知識技能

1、理解的概念:

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物體間的作用是相互的.不僅有大小還有方向,大小、方向、作用點是的三要素.

2、的圖示與的示意圖:

3、要會從性質和效果兩個方面區分.

二、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一)、對於是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的作用,要準確把握這一概念,需要注意三點:

1、的物質性(不能脱離物體而存在);

2、的相互性;

3、的矢量性;

(二)、的圖示是本節的難點.

(三)、的分類需要注意的是:

1、兩種分類;

2、性質不同的效果可以相同,效果相同的性質可以不同.

教法建議:

一、關於講解“什麼是”的教法建議

是普遍存在的,但又是抽象的,無法直接“看到”,只能通過的效果間接地“看到”的存在.有些情況下,的效果也很難用眼直接觀察到,只能憑我們去觀察、分析的效果才能認識的存在.在講解時,可以讓學生注意身邊的事情,想一下的作用效果。對一些不易觀察的的作用效果,能否找到辦法觀察到.

二、關於講解的圖示的教法建議

的圖示是物理學中的一種語言,是矢量的表示方法,能科學形象的對矢量進行表述,所以教學中要讓學生很快的熟悉用圖示的方法來表示物理的含義,並且能夠熟練的應用.由於初始學習,對質點的概念並不是很清楚,在課堂上講解有關概念時,除了要求將作用點畫在的實際作用點處,對於不確知的作用點,可以用一個點代表物體,但不對學生説明“質點”概念.

教學過程設計方案

一、提問:什麼是?

教師通過對國中內容複習、討論的基礎上,總結出的概念: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教師通過實驗演示:如用彈簧拉動鈎碼,或者拍打桌子等實驗現象展示的效果以引導學生總結的概念,並在此基礎上指出不能離開物體而獨立存在.指出了的物質性.

提問:下列實例,哪個物體對哪個物體施加了?

(1)、馬拉車,馬對車的拉.

(2)、桌子對課本的支持.

總結出的作用是相互的,有施物體就有受物體,有作用,同時出現兩個物體.

強調:在研究物體受時,有時不一定指明施物體,但施物體一定存在.

二、提問、是有大小的,的大小用什麼來測量?在國際單位制中,的單位是什麼?

教師總結:的測量:的測量用測計.實驗室裏常用彈簧秤來測量的大小.的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的單位是牛頓,符號:N.

三、提問:僅僅用的大小,能否確定一個:

演示壓縮、拉伸彈簧,演示推門的動作.主要引導學生説出是有方向的,並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體會並得出的三要素來.

教師總結:的三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點.

四、提問:如何表示?

先由教師與學生一起討論,然後教師小結.

的表示:的圖示和的示意圖.

的圖示:用一條有標度的有向線段表示的大小,箭頭方向表示的方向,線段起點表示的作用點.

講解例題:用20N的推沿水平方向推一正方形物體向右勻速運動.用的圖示表示出推.

教師邊畫邊講解.注意説明:

1、選擇不同標度(單位),的圖示線段的長短可以不同;

2、標度的選取要利於作圖

通過作圖練習、教師指導讓學生掌握的圖示作圖規範.

的示意圖:用一條無標度的有向線段表示的三要素.

讓學生體會的示意圖與的圖示的不同.

五、的作用效果:

回憶國中的知識,提問:的作用效果是什麼?

的作用效果:使物體發生形變;使物體運動狀態改變.

六、的分類:

教師總結的分類,強調高中階段按照的性質劃分,在學範圍內常見的有重、彈、摩擦.

按性質命名的:重、彈、摩擦、分子、電、磁等等;

按效果命名的:拉、壓、動、阻、支持、壓等等;

在學範圍內,按的性質劃分的常見的有:重、彈、摩擦.

探究活動

測定患者的血沉.在醫學上有助於醫生對病情作出判斷.設血液是由紅血球和血漿組成的懸浮液.將此懸浮液放進豎直放置的血沉管內,紅血球就會在血漿中勻速下沉,其下沉速率稱為血沉.某人的血沉v的值大約是10mm/h.如果把紅血球近似看作是半徑為R的小球,且認為它在血漿中下沉時所受的黏滯阻為.在室温下Pa·s.已知血漿的密度,紅血球的密度.試由以上數據估算紅血球半徑的大小.

答案:

m.

提示:紅血球在勻速下降過程中受平衡:,則,由於:

則:,

即.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yufangan/q7dgm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