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育教學論文模板 >

外語教學中跨文化意識培養的策略論文(精品多篇)

外語教學中跨文化意識培養的策略論文(精品多篇)

外語教學中跨文化意識培養的策略論文(精品多篇)

外語教學中跨文化意識培養的策略論文 篇一

一、外語教學中對文學材料的挑選

那麼究竟什麼樣的文學才適合外語教學課堂呢?在選擇文學材料時,教師應把學生的語言水平和文學的不同功能結合起來考慮。外語不同於母語,學生對它的掌握有一個從低到高、循序漸進的過程。對於外語水平處於初級階段的學生來説,他們的學習目標在於掌握語言規則,包括髮音規則、詞法和句法,並將這些知識內化,具備初步語言能力。在這個階段,有人認為不宜引入文學,因為它會造成語言上的困難,使學生喪失學習語言的信心。

筆者以為只要教師能夠選擇恰當的文學材料,文學對語言學習不僅不會造成障礙,反而會加深學生對語言和語言規則的熟悉和理解。這類文學材料可以是一些針對兒童的文學作品,如童話、童謠及其他類型的兒童文學。這些作品語言比較簡單、口語化,篇幅不長,但不失文學特有的藝術特色:形象具體、想象豐富、情節富有趣味性。教師在相對枯燥乏味的語言語法教學中摻入這類文學將使外語初學者感受到運用語言知識解讀美妙動人故事的樂趣,並能通過口語化、貼近生活的語言體驗到目的語國家的民間風情。除此之外,詞句簡單、短小精煉的詩歌也是不錯的選擇。詩歌不同於兒童文學的地方在於它更能讓人體會到文學的美感。教師可以嘗試引導學生從音韻、簡單修辭和意境等方面鑑賞詩歌。

鑑於學生在語言水平和專業知識上的缺乏,分析程度不宜太深,點到即止,以讓學生意識到語言形式和風格上的某些特殊性及感受到其製造的美學效果為主要目的。在學生完成初步的語法學習和詞彙積累後,開始轉入中級階段的學習。中級階段的學生能夠運用他們現有的語言能力閲讀一些稍微複雜的文章並且具備初步的語言表達能力。針對這部分學生,教師可以選用一些涉及國情和文化的文學材料,因為這些材料雖然在語言上較之兒童文學和簡單詩歌更復雜,但在內容上偏向常識,更貼近現實生活。作為知識性普及,這類文學材料一般沒有太深刻的思想內涵,它可以是某部小説當中描寫風土人情的段落,可以是一部戲劇中在餐桌前談論吃穿的一段人物對話,甚至可以是一些有關天氣或動物的諺語。教師應根據學生的興趣話題挑選材料,還可安排一些表演遊戲(如在餐館點菜)或讓學生寫一篇中德飲食文化比較的小文章等為他們創造鍛鍊語言表達能力的機會。

文學在這個階段所起的作用是幫助學生擴大知識面和詞彙量,瞭解目的語國家的國情和文化,為語言應用提供語境和搭建平台。隨着學生語言水平的升高和知識結構的擴充,他們不再滿足於單純地理解或簡單地描述一些常識性內容,而是渴望瞭解更高更深的東西,希望把自己的想法完整地表達出來與別人交流。為了滿足高級階段學生的需求,教師可以挑選一些經典文學的簡寫本作為本階段的文學材料。經典文學是千百年積澱下來的精神財富,是經無數人鑑別甄選保存下來的思想精華。這裏要強調的一點是,一定要讓學生接觸原典,即純外語版,而不是中外文對照版本,更不應是漢譯本。

用原典有許多好處,一來能迫使學生運用所學外語和背景知識理解原文,二來學生能直接接觸原汁原味的語言和內容。當然,這類文學在語言和思想內容上的複雜深刻性決定了它需要被反覆閲讀。這就要求學生提前預習,讀到讓自己怦然心動或印象深刻的東西還應記下來,在旁邊寫下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教師在課堂上不應滿堂灌,而應該先讓學生談讀後體會,鼓勵他們發表不同看法,討論完畢再扼要分析幾個段落或細節,聯繫學生的看法談他的見解並對學生的看法進行分析。文學在學生和作品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學生和教師之間充當交流思想的橋樑。通過這樣的交流,學生的語言表達和思維能力得到鍛鍊,創造力和想象力被大大激發。

二、外語教學中文學運用模式初探

教師選擇了適當的文學材料之後就該考慮如何在外語教學課堂上有效運用這些材料。筆者嘗試從三個方面運用文學文本:

(1)從語言層面解析文本;

(2)從國情和文學角度解讀文本;

(3)圍繞文本組織創造性的課堂活動鍛鍊和培養學生的語言、跨文化交際及獨立思考能力。

1.教師引導學生對文學文本進行語言上的探索。教師可以先將文章的出版年月和標題略去,使學生不帶任何預測地開始閲讀文本。對於文中的生詞儘量讓學生通過查字典或根據上下文猜測的方式自己解決。然後教師列舉一些有關文章基調的形容詞讓學生根據自己對文章的初步印象選擇。請學生思考這種印象從何而來並在文中劃出相關的一些詞語和句子。通過這樣的練習,學生不僅瞭解了詞句的意思和特徵,而且對詞句出現的語境及詞句的運用達成的特殊效果能有更深刻的瞭解。

2.從國情文化和文學角度進一步探討文章的意義和內涵。教師可以用W開頭的問題(即who,when,where,what,whichandwhy)引導學生思考一些問題,如這篇文章營造了怎樣一幅畫面,誰出現在畫面中?這幅畫面有可能出現在什麼時間和地點?你是怎麼想的,文中描繪的畫面和現實相符嗎?這篇文章的作者持有哪一種觀點呢?他為什麼會有這種觀點,跟當時社會環境有什麼樣的關係?(在此可以引入一段有關當時社會背景知識的短小文章讓學生閲讀,使他們瞭解目的語國家的國情和文化。)以上這些問題看似簡單,其實已經引導學生如何帶着問題閲讀文本,學會初步的思考和闡釋,從而加深對文本思想內容方面的理解。

3.圍繞文本設計不同形式的課堂活動或課外任務讓學生完成,把他們引入一個更高思維和創造階段。學生在這些活動或任務中完全依靠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發揮自己的想象和特長,努力完成教師交給的任務。具體來説,可以採取下面幾種形式:

(1)對文本的演示。學生就同一篇文章展開朗誦比賽,吟誦的時候對文章內容不僅有理智的瞭解,而且有切身的體會,加上配樂和PPT的協助,不知不覺中把它化為自己的東西。朗誦完畢後,學生還可以自發地發表一些對文章的評價和看法。

(2)現場表演或演講。學生以分組方式就文本中某段有趣的場景或對話進行現場表演或者進行與文章相關的任何主題演講,如評價文章的作者或某個人物。這些活動重在“説”和“演”,學生通過它可以鍛鍊思維和語言能力,語言能力中除了口頭表達能力外,還包括非口頭表達能力(肢體語言和麪部表情)。

(3)課外任務。因課堂時間和資源有限,教師可以適當佈置一些課外任務給學生。最簡單、最傳統的方式就是讓學生進行課外寫作。寫作可以是讀後感、對文章的重寫或改寫,或寫一個人物的內心獨白,或兩個人物的一段對話,等等。學生在課後蒐集整理素材進行加工和思考,擬定提綱,最後撰寫成文章。這是學生今後撰寫畢業論文及從事更高層次的科學研究工作必須經歷的過程,所以現在的預演對他們來説非常有幫助。另外一個比較複雜的任務就是小型課題。教師將學生分組,要求每組學生在一段時間內共同完成一個小型課題。

如有關莎士比亞名著《哈姆雷特》的電影改編研究,這個課題要求學生分工協作,一部分人蒐集電影資料,另一部分人蒐集相關電影和文學評論,然後大家把蒐集到的資料匯合到一起,共同討論,得出相應的結論,最後的課題成果必須通過書面報告和課堂口頭集體彙報的形式呈現給教師和同學。小組中每位同學都要負責報告和彙報一部分。課題進行過程中,教師要適時進行指導和監控,完成後要給予積極的反饋和評價。基於課題項目的學習具有明確的目標性,學生能夠獨立自主地參與課題項目的設計、執行和管理,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此過程中,個人綜合能力(包括語言表達能力、想象思維能力、協調溝通能力、領導管理能力等)得到鍛鍊,團隊合作意識得到加強。這些素質和能力都是今後走向社會不可或缺的。總之,這種模式能夠發揮文學的各項功能,滿足不同階段學生獲取知識和培養能力的需要。當然,不同教師會根據實際情況採取不同運用模式,筆者在此只是拋磚引玉,旨在讓學術界獲得一個可在當前教學中實施的思路。

三、結語

文學自古以來就被當做衡量一個人基本文化素質的標準,不應在現代社會遭到拋棄。在外語專業教學中,文學教育顯得尤為必要。文學獨具藝術特色的語言和博大精深的文化思想內涵不僅使學生領略到語言的魅力,而且開闊他們的視野,啟發他們的心智。外語教學中如果能合理正確地運用文學,那麼培養出來的將不再是,促進外語專業迴歸到人文學科的本位上,同時順應當今外語教學改革的呼聲,即實現“以提高學生語言技能為出發點的語言驅動教學模式”向“以通過外語獲取信息表達思想為出發點的內容驅動教學模式”的轉變。

外語教學中跨文化意識培養的策略論文 篇二

一、語言起源觀中多模態話語論的體現

Bloomfield首先從交際的角度把語言看做是人們實際生活中互換信息的產物。交際事件的動態性使得表達方式涉及到了視覺和聽覺模態的同時性。視覺模態包含人類最初表達心理情感的初級表達行為,如兒童指着自己夠不着的物品的感知表達行為,閉上眼睛,將頭歪向一邊表“睡覺”的描述式表達行為,用手在空中勾勒出“房子”輪廓的圖畫式表達行為,張開嘴,將兩指做出餵飯的姿勢表抽象的“飢餓”概念的暗示式表達行為等。其次,Bloomfield的語言起源觀還體現了不同模態的互補性。視覺和聽覺模態在不同發展階段具有不同程度的凸顯。

當聲音語言發展得不是很完善時,交際以視覺模態為主,聽覺模態為輔。當聲音語言發展得比較完善時,交流以聽覺模態為主。同理,當表達涉及到面部表情和手勢語一些比較簡單、直接的經驗時,交際以視覺模態為主,聽覺模態為輔。當表達比較抽象、間接的概念如隱喻時,由於視覺模態的侷限性,交際以聽覺模態為主,視覺模態為輔。小孩習得語言和成人學習語言的過程都具有這種傾向性。最後,Bloomfield的語言社會、發展觀將語言看做一種社會習慣,認為語言會隨着社會的發展、環境的變化而發生變化。這樣一種動態的語言發展觀,使其具有了多模態話語形式擴展的靈活性。隨着科技等高新技術的發展,隨着相機、手機、DVD、電腦等多種媒體形式的出現,多模態話語成為當今語言學的顯學是自然規律使然。

二、語言起源觀與多模態外語教學

中國學生外語學習與人類語言的起源和兒童習得語言的過程有相通之處。上述交際、互補和社會、發展觀對我國外語教學應有一定的啟示。從交際觀來看,多模態外語教學更符合語言的啟蒙模式,更能使學習者調動他們聽覺和視覺等感官來獲得信息。從社會、發展觀來看,教師可應用現代多媒體設施如PPT、視頻等結合圖片、文字、聲音的材料形象生動地向學生展示所授內容。從互補觀來看,結合語域理論,依據不同的教學對象、教學內容和教學環境,不同模態的凸顯程度亦有所差別。本文以貴州省某高校英語專業一、二年級基礎英語教學為例來分析多模態教學的實際應用。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國家級重點教材《綜合英語》(第二版)的教學目的不僅注重學生對英語語言基礎知識的掌握,同時注重學生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Bloomfield在其對語言的性質和起源的描述中強調了聲音與表達行為在實際交流中的協同參與、不可分割性,這一點對以注重培養學生實際語用能力的課堂教學尤為重要。

教學同交際一樣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師生在教與學的過程中不可避免涉及到了視覺和聽覺模態。在以教師口頭講解的聽覺模態和學生書本文字形式的視覺模態為主的傳統課堂模式下,穿插這兩種模態的其它符號系統,會使教學方式呈現多樣化,產生更好的教學效果。聽覺模態體現為教師針對教學內容中出現的重點詞彙、語法知識、語用知識、篇章結構、文化信息等的口頭講解,利用多媒體設施播放錄音、影視資料時的語音內容,學生互動參與時説的話。視覺模態體現為學生手中書本知識內容的書面形式,黑板上老師的板書或PPT上的文字內容、圖片、影視等視覺資料,教師的身體語言(如講解“elbowone’sway”時所附帶的身體行為)或學生互動參與的行為(如會話中模擬實際場景的角色扮演)。

三、結語

Bloomfield語言起源觀認為語言是實際交流需要的產物,語言的發展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涉及視覺和聽覺模態的參與,並在不同的語域中體現不同程度的互補性與不可分割性。語言學習的過程和人類語言的起源及兒童學習語言的過程之間有相通之處。外語教學應該意識到單一模態教學的侷限性和不合理性,儘量採用多模態理念指導編寫教材,利用人類自身資源和高新技術貫徹執行多模態外語教學,順應人類語言的本源和社會發展的需要。

外語教學中跨文化意識培養的策略論文 篇三

1、引言

我國英語學習者主要是通過在校期間進行外語學習。從國小到中學乃至大學或研究生階段,都有機會在課堂中進行英語學習。然而,雖然歷時多年的接觸英語學習,但在中國外語學習的環境主要是在課堂上進行的。因此通過研究外語課堂的情況可以對我國英語教育有一定的認識和了解,通過觀察和分析外語課堂的教學模式可以更好地為我們改進英語課堂教學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併為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和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提供指導。我國是個人口大國,英語學習者人數眾多,相應的英語水平也呈現出多樣性。近年來隨着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三本院校和獨立學院已經成為我國高等教育中的一股生力軍,在當今高等教育中佔有一席之地,並不斷引起教育學者和專家的關注。

在這些院校的英語課堂上學生的英語學習情況是怎樣的,教師是如何進行課堂教學的,這些話題日益成為學術界探討的熱點,並逐漸成為大家所關注的研究內容。因此對三本和獨立學院的課堂研究是十分必要且有意義的。三本院校中的英語專業教學與我國二本以及一本的英語課堂教學不盡相同。首先,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學習水平有一定的差別,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也有各自的特點。本文通過對東北地區一所三本院校的綜合英語課堂上互動模式的初步分析,從而對三本院校的英語課堂的教學情況有個初步的認識。

2、社會文化理論與課堂互動的關係

在二語習得理論看來,Krashen認為教師對學生學習知識的可理解性輸入會導致語言習得的發生。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何為可理解性的知識輸入,無法給予準確的界定。但是不可否認學習一定要有外界知識的輸入,這是學習的必要條件之一。而在Swain看來,語言輸出(學生的語言輸出)才是導致語言習得發生的條件。在習得者語言輸出的過程中,檢驗是否已掌握其語言知識。但從另外的角度來分析,語言輸出從何而來?答案不言而喻,即是有輸入作為基礎。但在具體的語言學習過程中,課堂教學的時間是有限的,不論是側重Krashen還是側重Swain的理論,都會相應地忽視另外一方面。

實踐證明,能否將語言輸入和語言輸出有機地融合在一起,以便更好地指導教學,一直以來是學者和研究人員所致力的方向。眾所周知,人是外在社會環境中的一分子,而非孤立存在的個體。因此人類的語言具有社會性。人類又有文明的歷史,因此人的語言具備了歷史性的特點。因此社會文化性是人類語言的一個顯着性特徵。單獨地去研究人體的人而脱離語言學習的環境是不正確的。在Vygotsky看來,語言學習的內化是由社會變化而引起的,個人的主觀知識需要經發表而轉化為使他人有可能接受的客觀知識,這一轉化需要人際交往的社會過程。因此,客觀性本身應被理解為社會性。也就是説語言的掌握與習得過程是學習者由社會層面轉化或內化到人的心理層面的。三本院校的英語課堂中,學生的英語水平相對而言基礎較為薄弱,單詞量較小,語法知識較為欠缺。幾乎無法形成用英語進行思維的習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僅教師獨白講授是遠遠不夠的,而且無法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因此在課堂中進行多種形式的互動式教學顯得尤為必要。語言學習者與外語教師在課堂上的互動是二語學習主要的社會互動形式。這就指明瞭語言教師應更加註重課堂互動的質量。將課堂上有限的時間最大限度地交給學生進行語言練習,不一定是最有效率的語言學習方式(GuiMin,2006)。學生的語言輸出應該得到教師較好的引導與指導。不論是關於語言的輸入還是學生的語言輸出的課堂活動,都不能誇大其作用。課堂活動的組織應該充分考慮到師生間以及生生間課堂互動的有效性。

2.1視聽説相結合的方式在綜合英語進入主題課文的教學前,先讓學生觀看一段背景視頻,然後根據內容進行相應的提問。觀看視頻後,先將學生分小組進行討論。該形式是學生個體間的互動。作為同伴(peer),彼此間的語言水平比較接近,同伴間的話題討論可最大程度地給予對方腳手架的作用,從而促使更深入的討論。這種情況下教師組織的協作學習即生生間的討論與交流,可以積極地促進學生的意義建構的發展。小組討論後,由小組內部推薦出一名代表與其他小組的代表進行全班範圍內的話題討論。在全班進行討論的過程中,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參與其中。在師生互動過程中,教師充當了腳手架的作用。在社會文化理論看來,教師不是單純的“知識的傳授者”而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學生的語言知識學習是建構內在心理表徵的過程,課堂裏學生並不是把新知識生搬硬套地移到大腦中,而是與頭腦中已存的舊知識即自己已有的經驗作為基礎,通過與外界的互動根據教學內容創建情景,並且為學生提示新舊知識之間的線索促使學生建構新知識。在課堂中,教師就如同學生習得知識建構的橋樑。教師對學生的語言水平有較好的認識,這使得教師能夠通過“最近發展區”給予學生語言學習的指導和幫助。

2.2教師課堂講授(也稱之為獨白講授)與課堂提問相結合的方式當教師講授新單詞或語法點時,對於學生而言這些知社會文化理論在英語課堂互動教學中的應用李倩(遼寧師範大學海華學院遼寧?瀋陽110167)中圖分類號:H319。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7894(2012)14—0118—02外語識往往是枯燥無味的,此時學生基本是處於被動接受的狀態。因此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和熱情是教學的關鍵所在。在這種情況下,課堂提問就顯得尤為重要。通過對學生的課堂提問可引發學生對過去已學知識的聯想。同時,也可鍛鍊學生的口語表達。例如,對可接受性詞彙的考查,當提到生氣一詞時大部分學生可能想到的是furious,而教師此時可以運用其他類似的表達方式引發學生的聯想,即通過提問關於該詞的近義詞有哪些。例如,同類的表達還有blowup,flyoffthehandle,loseone’scool。因此,進行課堂互動為進行對話交際提供了機會和可能,使語言學習不再是孤立的無生命的符號堆砌的過程了。

2.3課前的presentation與課後的summary相結合學生語言學習的輸出形式在課堂中主要是口語輸出和筆頭輸出。課堂上學生的語言輸出形式也可以是多種多樣的。例如在我國的英語課堂中,學生的口語產出形式可分為較短的詞語表達和連貫的口語表達。筆頭輸出可以通過翻譯、寫作等形式進行。進入高等階段的英語學習,培養學生的連貫的語言表達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教師在參與學生個人的課堂和課後的語言輸出的過程中要給予點評,這不僅體現了師生的課堂互動,同時也讓師生間在課下也建立起了一種互動關係。

3結語

英語課堂上,學生是知識主動的建構者,而不是被動的接受者和被灌輸的對象。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也是英語課堂上的“靈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體現指導者和橋樑的作用。按照實際教學中的情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讓他們儘可能多地接觸、使用和反思語言學習,讓他們通過對話來調整他人和自己的行動。通過課堂互動來建構對語言知識的理解,生成話語。眾所周知,外語的學習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這需要在大量的語言環境中,對該語言進行多維的接觸和使用,學習者才會慢慢習得。

外語教學中跨文化意識培養的策略論文 篇四

一、商務外語的特點

商務外語話語可以分解為一系列的言語行為,如談判可分為如何接受、指控、建議、回答、致歉、爭論、要求、主張、抱怨、確認、指引、許諾、告知等。商務話語不僅僅是語言的使用問題,它實際上反映了商務活動的過程和商務專業人士處理事務的角度、意識和策略。語氣常常決定商務談判的成功與否,如果言語者語氣熱情委婉,對方就會願意思考你提出的問題,接受你提出的建議。商務外語言語的特點歸納起來為簡要、完整、流暢、委婉。

二、商務外語對外語教學的啟示

商務外語教學的目的是掌握商務外語方面的知識,並能應用於對外商務實際工作中。商務外語和外語教學二者相輔相成,既相互作用又相互影響。

1.商務外語是外語教學的特色

商務外語和外語教學一樣,首先需要全面提高聽、説、讀、寫、譯能力,學習國際商務工作環境中外語實用的方法從而提高外語的交際能力。這種交際能力以外語教學為基礎,以商務外語為特色。外語教學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外語語言水平,而商務知識的教學又幫助他們在外語特色上提高外語水平。所以説商務外語是外語教學的特色,外語教學對商務外語有輔助和支撐作用。

2.商務外語是外語教學的最佳體現

外語教學培養的外語人才應該具備五個方面的特徵:紮實的語言基本功、寬廣的知識面、一定的相關專業知識、較強的能力和較高的素質。商務外語與外語教學相比,這五個方面特徵優勢最大:

(1)紮實的語言基本功方面,外語教學具有一定的詞彙量,商務外語具有更大的詞彙量。外語教學應該掌握大量的日常用語,商務外語不僅應該掌握大量的日常用詞,還需要習得更多的屬於經濟管理、商業貿易等領域特有的詞彙。一是更準確的語法知識。商務外語的學生通常需要閲讀大量的商務信息材料或者起草一些商貿信函以及合同,這就要求他們對語言結構的理解和把握要準確無誤,對業務信息的表達要地道得體。二是更熟練的語言技能。外語教學中的語言技能主要包括聽、説、讀、寫、譯等五個方面。在國際商務洽談活動中,必然要求參與者運用自如地進行聽説交流,如果作為翻譯人員則更需要迅速而準確地進行信息的雙向傳遞。即使是閲讀材料和起草文件的日常工作,也常常要在限定的時間內有效地完成。三是更靈活的語用能力。國際商務活動中的語言不同於一般的交流。在日常交流中,只要對方能理解,不影響信息的傳遞就可以;而商務語言應該是比較規範的,並且要注意話語的語篇邏輯性以及語言表達中的弦外之音。

(2)寬廣的知識面和一定的相關專業知識方面,外語教學要求掌握外語語言知識,商務外語具有國際商務知識與技能。商務外語是專門用途外語的一個重要分支,是國際商務與外語語言的一種有機的結合,是兩門學科相互滲透與整合的新學科。換句話説,“它是某一項特定工作或行業的專門知識和與之相適應的有效表達能力的結合”。因為它是外語語言溝通能力在某種特定商業領域內的運用,這就決定了商務外語“應用型”的學科特點,這就要求學生除了需要具備紮實的外語語言基本功,還得廣泛地學習國際商務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尤其是培養解決實際商務工作中的問題的能力。

(3)較強的能力方面,外語教學具有交際能力,商務外語具有跨文化交際能力。語言與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商務外語的學生必須熟知外國文化知識,也必須熟悉中國文化常識,這樣才能不斷地提高跨文化意識,並培養跨文化溝通能力,有效地解決跨文化交際中的文化空白和文化衝突等問題,自如地運用外語進行跨文化商務活動。

(4)較高的素質方面,外語教學具有較高的外語素質,商務外語具有較高的綜合素質。商務外語所培養的人才常常會活躍在國際市場上,體現着中國的國際形象,還常常代表着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參與國際商貿談判,這不僅需要紮實的外語基本功、全面的國際商務知識、良好的跨文化溝通和思辨能力,還需要具有較強的創新意識和創業精神,並具有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和國家意識。

3.商務外語對外語教學有促進作用

外語教學有助於學生提高外語語言水平,提高外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和説的能力。而外語語言水平的提高有助於學生學習商務知識,因為商務知識中的語言特點可概括為:

(1)詞彙的高度術語性;

(2)言語使用的名詞化;

(3)詞彙轉化意義的純公文化;

(4)詞彙搭配的公式化;

(5)句法單位使用的標準化;

(6)組篇的形式邏輯化;

(7)情感性、個人用語的極小化;

(8)言語禮節的套語化等。

這些商務外語的語言特點沒有一定的外語語言水平是無法掌握的。而商務知識的學習過程又幫助學生提高外語水平。商務知識的學習是在一定的商務情景中實現的,如推銷、商務談判、公司會議等,這一實現過程有助於學生進一步提高外語水平。所以説,商務外語對外語教學有促進作用。

4.商務外語對外語教學有借鑑作用

商務外語教學不是一種孤立存在,而是具有跨學科工程的性質。商務外語首先需定位在外語。這是前提;然後要看商務知識的含量,這是基礎;最後要考應用水平,這是條件。總體歸納起來,就是“外語能力+商務知識+實際技能”。外語能力通常指外語基本功,通過聽説讀寫譯等方面表現出來;商務知識是指有關商務貿易的基本理論知識,還包括相關的國際商務政策法規和慣例、金融、營銷、會計、洽談、電子商務、文祕等方面的知識;實際技能是一種綜合素質的體現,包括翻譯技能、交際洽談技能、商務業務操作技能、電子商務技能,還有中外文文字處理及辦公自動化技能等。目前,社會極缺懂專業的外語人才。外語教學讓學生掌握的是外語,外語是一門工具,學生實際上掌握的是一門工具。學生還是缺少專業知識。

外語教學可以借鑑商務外語的“外語能力+商務知識+實際技能”,把其中的商務知識借鑑成其他專業知識,如土木工程、機械、計算機等,即“外語能力+土木工程知識+實際技能”、“外語能力+機械知識+實際技能”、“外語能力+計算機知識+實際技能”,使學生成為既懂外語又懂專業知識的複合型人才,符合社會對外語人才的需求。這是外語教學未來的發展之路。所以説,商務外語對外語教學有借鑑作用。商務外語作為外語教學的組成部分,是外語教學的特色,對外語教學產生影響。商務外語的學生在語言基本功、國際商務知識與技能、跨文化交際能力和綜合素質方面更有最佳體現。商務外語以外語教學為基礎,使學習者有明確的學習目的、工作意向和職業定位,所學習的內容與今後從事的職業領域範圍一致。因為目的明確,所以學習者的學習積極性高,這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商務外語水平,商務外語對外語教學有促進作用。商務外語是“外語能力+商務知識+實際技能”具有跨學科工程的性質,外語教學可借鑑其中的商務知識,換成其他專業知識,打造既懂外語又懂專業知識的適合社會需要的外語人才,這是外語教學未來的發展方向。

外語教學中跨文化意識培養的策略論文 篇五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它深受文化的影響,同時又反映着文化,文化因素始終存在於語言學習的背後,因此在外語教學及語言學習中,文化意識的培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實際的外語教學和外語學習中,由於種種因素的限制,文化意識並沒能充分發揮其應有的價值。本文試圖通過對實際教學中一些文化意識培養方面的問題進行分析,並提出建議性的應對策略,探討如何在語言教學過程中,從不同的方面來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從而更好地學習並應用外語。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它受文化影響,同時也反映着文化,二者的關係密不可分,因此,在外語教學及語言學習中,具有一定的文化意識佔據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實際的外語教學和外語學習中,進行一定的文化意識培養與文化背景知識教育,有助於學生更好地瞭解和學習文化,加深對語言本身的理解與掌握,從而更好地學習並應用外語,並進一步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

1、文化意識在外語教學中的重要性

語言是在特定的社會歷史環境中產生和發展起來,並反映出使用該語言的國家和民族在不同的社會歷史時期所特有的文化現象。作為外國文化的載體,外語的傳授過程也必然包含着豐富的文化教育因素,因此,從文化的角度對外語教學進行審視、探索,對外語教育來説是一個非常值得思考課題。

在外語教學中語言和文化是同等重要、不可偏廢的。然而在我國的實際情況是,英語是作為外語來學習的,缺乏實際的語言環境;我國的外語教學又比較偏重語言知識的教育,忽略文化的輸入,從而導致了不少學生雖然能夠很好地掌握英語語言知識,卻不能得體地運用。針對這種情況,近年來,關於外語與文化、外語教學與文化教育的研究,越來越多的人已達成共識:應同步進行語言和文化的教育。在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對中外文化差異的意識和敏感性,以及運用英語進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是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培養學生外語綜合運用能力的途徑之一。

2、文化意識培養在教學中的問題

2.1 教師文化意識有待提高:長期以來,較為缺乏實際的語言環境對我國廣大的英語學習者來説,一直都是比較常見的問題;同時,英語的教學向來也比較重視語言知識的教育,忽略文化的輸入。而當今的大部分英語教師本身就是“應試教育”的產物,在英語文化方面沒有足夠的文化知識和文化意識儲備,也缺乏必要的敏感性和洞察力。工作後,由於工作的壓力和再教育機會的缺乏,很少有時間和精力去注重對自身文化素養的提高,就更談不上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了。

2.2 教學方法比較單一:大部分學校的英語文化教學課程主要以教師講授為主,教師依據課本採取滿堂灌或簡單對比教學的方式,把大量有關目的語國家的文化背景知識介紹給學生。學生則通過聽講、作筆記等方式被動地接受信息。這樣的教與學無論從形式還是內容上都不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無法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難以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2.3 學生實踐不夠充足:現今的外語教學體制仍然難以避免應試教育現象和“三中心”(以教師為中心, 以課堂為中心,以課本為中心)教學模式。課堂上的情景設置環節有限,課下又沒有語言環境, 缺乏真實的語言環境,學生缺乏實踐機會,無法體會到具體語境交際中中外文化的差異到底體現在什麼地方。所以,儘管學生積累了很多文化知識,但不知道在具體語境、特定場合下如何正確、得體、合理地使用外語表達自己,經常出現無效交際,甚至交際不快。

3、文化意識培養在教學中的實際策略

3.1 英語教師自身文化素養、意識的提高:教師的英語文化素養在教學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在英語教學中要傳授充分的英語文化信息, 要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英語國家文化意識,教師就應當具備對英漢兩種語言文化的理解力。深入細緻地瞭解我國和英語國家文化,通過學習和結交外國朋友等手段來了解外國文化,不斷地提高自身文化修養,為改善英語文化教學積極創造條件。

另外,語言和文化是不斷變化的,教師應密切關注西方文化的新動態,不斷學習,不斷豐富和更新知識,在廣博的文化基礎知識和紮實的專業知識的基礎上,更好地把文化差異介紹給學生,使學生在不同文化的相互比較中不斷提高對文化差異的敏感性。

3.2 教學手法多角度、多元化:新時代的教學應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將先進的教學理念、科學信息、科技手段融入課堂。教師可以利用大量網絡資源豐富自己的多媒體課件;在講新課之前,教師可以佈置預習任務,讓學生上網查閲與課文內容相關的資料。這樣不僅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了解與課文內容相關的背景知識,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還可以充分擴大學生的知識面。

此外,教師還應意識到課外教學也是培養英語文化的重要渠道。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課外時間,建立有利於學生英語學習和文化感知的良好氛圍, 使課外成為課堂教學的有力補充。例如,可以鼓勵學生廣泛進行課外閲讀,這樣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閲讀能力,還可以幫助學生多渠道獲取關於英語國家的文化信息。

3.3 創建真實環境,豐富實踐活動:讓學生沉浸於目的語文化的氛圍之中,無疑是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跨文化交際能力最好的辦法。在課堂上,為了便於教學操作,教師可在實施正常的教學計劃的同時,每堂課抽出一定的時間來有計劃、有步驟,系統地實施文化意識的培養。可以設計一些與文化有關的教學活動或話題,讓學生參與、討論,從而加深學生對文化差異的理解與感受。

另外,生動活潑的課外活動也是對語言能力和文化能力很好的檢驗,可以讓學生在一定的真實語言環境中體會和運用英語。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定期舉行角色扮演之類的活動,給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和場所。通過生動的表演,學生可以深刻地體會西方文化,有助於提高英語交際能力。還可以充分利用外教這一優勢,鼓勵學生在課外多接觸外籍教師,使學生學到課堂上學不到的文化知識,並且學以致用。

4、結語

外語教學面對新時代的挑戰,跨文化交際能力顯得尤為重要。語言的習得,目標語的交際能力的培養,即一種文化意識的培養、一種思維方式的養成。具有一定的文化意識有助於改變過去為語言而語言、為操練而操練的課堂教學模式,可以使學生更好地瞭解和學習文化,加深對語言本身的理解與掌握,從而更好地學習並掌握外語,並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在外語教學中如何更好的培養文化意識,仍是目前我國外語教學中的一個重要課題,有待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和進一步探索。

外語教學中跨文化意識培養的策略論文 篇六

摘要:外語教學中不存在能適合各種教學環境的最佳的固定的教學方法,當前外語教學界表現出了折中主義的傾向,即將各家之長融合在一起。折中教學法是一種博採眾家之長,避免各派之短的多元性、綜合性的教學方法。本文從外語教學中的大綱、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三方面解釋了外語教學中的折中現象,並給出了一些具體可操作的建議。

關鍵詞:折中主義,外語教學

一、引言

縱觀國內外有關不同流派的外語教學法的研究與介紹,外語教學史上出現了眾多的教學法。從國內傳統的語法翻譯法到近十幾年盛行一時的交際法都不能被普遍接受,新的教學方法在對以往教學理念進行肯定和否定的過程中不斷髮展,但是實踐證明,沒有一種教學方法能夠適用於各種教學環境。從最傳統的翻譯法,直接法到60年代的聽説法,試聽法,認知法再到70年代後期興起的交際法,每一種教學方法都有自身的優點但是又存在諸多的不足。因此,博採眾家之長,避免各派之短的多元化,綜合化成了外語教學的總趨勢。這樣一種綜合性傾向在外語教學中被稱為折中的教學法。

折中主義教學法也稱為綜合法,它是一種結合各種方法之優點,互相取長補短的教學方法,它權衡了各種理論、方法、途徑的優點且適用於多樣化的教學環境。折中主義在外語教學中表現為在不同的教學階段,結構與功能,傳統法與交際法的側重因時、因地、因人有所不同,是語言學理論,教學途徑,教學大綱,教學方法等的折中。

二、折中的原則

不同的教學環境下,不同的教學對象在不同的學習階段所學語言的目的有所不同。因此,不能期望某種固定的教學方法適用於一切外語學習的環境。“每種學習環境必須自己決定哪一種或哪幾種方法的結合對自己的情況最有效、最現實。”(劉潤清,1999)正如Stern指出的:“折中觀點既未提供任何準則供我們確定熟為最佳理論,也未提供任何原則供我們參照,對當今的各種理論和實踐進行取捨,全憑個人判斷。”許多外語教學研究者預言接下來的幾十年中,折中的教學法將會成為一種趨勢。

三、外語教學中的折中現象

1.折中的教學大綱

人們以往採用過的語法大綱,情景大綱和意念—功能大綱不盡人意,Bell因而提出“顯然需要一種能綜合三種大綱的優勢,亦即能在正確理解語言形式餓得體運用於交際場合之間求得理想平衡的大綱。”我國20世紀80年代中期誕生的《大學英語教學大綱》和《高等學校英語專業基礎階段英語教學大綱》,具有明顯的我國外語教學的特點,是吸收了多種教學法之長的教學大綱。此外,這兩份大綱的附表中都有詞彙表、語法項目表、意念功能表。這從教學內容上規定了既教結構也教功能。因此,這種大綱從教學途徑和教學內容上説,明顯是結構法與功能法的折中,語法大綱與語意大綱的折中。教師應根據折中的教學大綱的要求,明確基礎階段的教學目的,針對教學對象的特殊性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採用合適的教學方法。

2.折中的教學內容

折中的教學大綱確定了折中的教學內容。總體來説,對於外語教學,結構主義主張語言形式,功能主義主張語言的功能與意義。Maley指出,教給一套彼此分離的功能,能教給一套彼此分離的結構究竟有多少質的區別,也還不清楚。折中主義交際大綱指導下的教學,既教結構也教功能,還教運用。理想的做法是將分離的結構、功能和交際情景有機地結合進行教學。具體地説,教學內容涉及到教材。我國今年來大學英語教學中用的教材是按新大綱編寫的,對傳統的和國外的新理論既不全盤照搬,也不盲目排斥,而是博採眾長,兼收幷蓄。國內外教學中用的教材都是兼顧結構與功能,兼顧各種教材編排、教法優點的折中主義教材。這種折中的教材對教師也有要求,一方面,教師在教學中不要脱離教材,保持教材的相對穩定性,使學生充分了解英語語言的詞法、句法及篇章特點,重視語言基本功訓練,系統學習教材中提供的語言樣本;另一方面,教師要立足於教材,根據學生的語言水平和實際需要,補充相應的文化信息,設計具體可行的任務,以保證教學內容有實用性、針對性、廣泛性和時代性,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

3.折中的教學方法

語法翻譯法以母語組織教學,強調詞彙和語法規則的記憶,這種方法在1880年前在外語教學中佔統治地位。但是由於語法翻譯法教學方式單一,脱離實際生活,後來出現的直接法打破了語法翻譯法一統天下的局面。語法翻譯法注重語言形式,尤其是語法結構,教學是在收斂的演繹思維框架下進行的。與其相對的直接法則在歸納思維框架下進行教學。口語是第一性的,語法要通過歸納的方式來學習,語言要用目標語而不是用母語來教。語法翻譯法則忽視口語,語法是用演繹的明示的方式來教,語言是母語。表面上兩者完全對立,實際上各有所長,在教學上是互補的。教學法的改革給外語教學注入了新活力,隨後各種教學法層出不窮,各種方法都有其優點,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教學中都有積極意義。因此在當代外語教學中人們儘量避免不必要的衝突,以積極的態度來接近教學方法上的各種現代思潮,以期取得最佳效果。

在教學過程中,對傳統教學法和交際法的綜合使用可以在不同的教學環節中得到具體體現。例如在介紹課文的背景知識時,教師既可以採用教師講授的方法,也可以要求學生分組收集資料,進行討論,由教師歸納總結;在分析課文時,應先引導學生分析文章的體裁和寫作風格,同時根據課文思想內容的發展組織學生討論,然後再運用傳統的語法教學法,精講重要的語言點和語法知識,並進行適當的操練;完成課文的學習後,教師可針對課文內容引發的問題來設計任務,任務的形式可以多樣化,如辯論、演講、採訪、角色扮演等等。教師在學生實施任務的過程中要體現其主導性,引導學生正確地使用語言,這樣學生既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又保證所學的知識能夠有效內化。

4、折中的課程設置:分層次教學

多年來,我國外語教學中的普遍現象是搞平行班,把不同層次的學生放在一個班裏,接受快慢相同、難度相同的教學,而結果是常常出現差的跟不上,好的吃不飽的現象,影響和制約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則,很多院校進行了分層次教學。把基礎較差的學生放到一個班,基礎較好的學生放到一起。由不同的英語教師任教,專門制定與其相適應的教學方案。分層次教學為折中主義教學提供了方便。基礎較差的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增強對語篇理解的同時側重語法知識。而基礎較好的學生因基本功比較紮實,教師更側重於用交際法,在幫助學生掌握詞彙、詞彙的用法時,增加大量的口頭、筆頭練習,以增強他們的交際能力。

分層次教學是我們教學改革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分層次的目的是為了對不同的學生實施不同的教學,使其最終能共同進步。除此以外,在折中主義教學原則的指導下,在英語測試手段上也作了相應的變革。測試不僅包括學生的語言能力,而且還包括其交際能力。力圖做到測試與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緊密結合,有力促進教學和教學質量的提高。

在當代外語教學中人們儘量避免不必要的衝突,以積極的態度來迎接教學方法上的各種新思潮,以期取得最佳效果。折中主義教學方法是外語教學的一種趨勢,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四、討論

在教材編寫原則上,應兼顧語言結構和語言功能,兩者同時循序漸進。新的大學教學大綱明確規定要重視語言能力和交際能力的培養,大學英語教學大綱是一種折中的教學大綱,而新的英語教材是兼顧各種教法的折中主義教材。

應重新認識語法教學的地位和作用。傳統方法過分強調語法教學和語言形式,而直接法及後來出現的功能法卻忽略了語法規則的教學。在教學實踐中,我們應平衡語法在教學中的作用。缺乏語法知識,學生就不能準確理解和表達意義,但是過度強調語法知識的教學會使教學變得沒有樂趣,學生的綜合能力得不到發展和提高。

不同的教學階段、不同層次的教學對象決定不同的教學方法。基礎階段應側重語言能力,適當藉助語法翻譯法來培養語言能力併兼顧交際能力。從基礎階段到中級再到高級階段,側重點應逐漸從基本詞彙和基本句型向複雜句型和篇章結構以及御用原則轉移,從培養語言能力向培養交際能力轉移,從藉助於明示的語法教學進入以交際法為主的教學。

五、結束語

折中主義外語教學是當代外語教學的顯著特點之一,它是外語教學在主導的語言學理論、教學途徑、教學大綱、教學方法等方面的折中,是在當代外語教學中各派教學理論、各種教學方法百花齊放,各國外語教學改革推陳出新的形式下出現的,是語言教學專家和外語教師在教學中博採眾家之長、廣集各家優勢的綜合性教學方法。所謂折中,即對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理論觀點進行擇優選用的。方法。折中的策略適應各種教學環境,它最大的優點是使教師能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教學而不受某種特定的教學法的約束,並且能對每種流行的教學方法採取審慎求實的態度,在眾多的教學法面前擇優錄用。在教學實踐中,折中主義教學法沒有十分確定的原則可依,但教學研究與實踐為我們提供了一些可借鑑的總體原則。教師應根據具體教學對象確定如何選擇教學方案,應不斷探索,勇於創新,根據實際情況來判斷某種或某幾種方法的可行性以期達到最佳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Bell R. An Introduction to Applied Linguistics[M]. London: Batsford Academic and Education Ltd, 1981.

2 Stern H.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Language Teaching [M].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3.

3 樊長榮。 外語教學中的折中主義[J]. 外語教學與研究, 1999(2).

4 李觀儀。 具有中國特色的英語教學法[M]. 上海: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5.

5 劉潤清。 論大學英語教學[M]. 北京: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1999.

6 王巖。 折中主義的外語教學[J]. 外語界, 2001(2).

7 鹹修斌。 博採眾長,因材施教—淺析外語教學法相關的幾個因素[J]. 外語界, 1999(2).

外語教學中跨文化意識培養的策略論文 篇七

摘要: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使網絡多媒體在教學中的使用越來越廣泛。外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有效發揮網絡多媒體在教學中的作用,是現代化信息教育對外語教師提出的新要求。網絡多媒體的普及,使得學生的學習途徑和方法變得多樣化,提高了學習效率,但同時也具有其自身的侷限性。因此,在網絡多媒體教學中,教師必須轉變教學觀念,找準角色定位,最大限度發揮網絡多媒體的有效性,使學生達到最佳學習效果。

關鍵詞:外語教育;網絡多媒體;有效性;教師角色

當前,我國高校外語教育的內容以傳統的語言教學為主,將語言能力作為人才培養的重點。然而,隨着全球一體化的發展,國際交流日益頻繁,社會更需要的是注重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的外語教育。然而,傳統的教材和教學方法在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方面具有較大的侷限性,無法實現聽覺、視覺、觸覺等多感官的刺激,而網絡多媒體則通過音聲、視頻、圖畫等彌補了這一缺憾,不僅有助於提高會話能力,還能將語言背後的社會文化信息傳遞給學習者,從而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一、多媒體應用的必要性及意義

在外語教育中導入網絡多媒體的必要性及意義,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一)交際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美國實用主義教育學家杜威認為,教育是經驗的改造,教學方法和教材都必須統一於教材之中。[1]在教材和以教師為中心的教育中,學生只能獲得淺層的經驗,而只有學生對所教內容具有自身經驗的情況下,才能獲得好的教學效果。這個觀點與日本著名的學校心理學家鹽見邦雄的視聽覺教育理論不謀而合。視聽覺教育理論認為,無論什麼教育,僅靠教材、教師的説明進行練習的話,無法調動學習積極性,所教內容也難以進入學習者的頭腦之中。[2]基於杜威和鹽見邦雄的理論,教育有必要通過某些具體的形式使學習者自身直接獲得經驗,自主學習。而網絡多媒體恰恰符合這一條件,如因特網、電子郵件、外語學習交流軟件、國際社交平台等,能為外語學習者提供真實的外語語言環境和多樣化的語言資料,使學習者主動進行學習,從而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語言應用交際能力。

(二)異文化的理解

外語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跨文化交際,即與外國人進行實際交流。而要進行無障礙的跨文化交際,除了語言習得外,還要掌握語言所傳達的文化內涵。換言之,以語言作為媒介構建文化,深入理解外國人的思維方法、行動方式、價值觀、社會規範等等。網絡多媒體包含了大量外國新聞、影視作品、文章等等,是學習者瞭解外國文化的重要窗口。

(三)學習者個體的教育

網絡多媒體能夠突破傳統教學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改變教師單方面進行填鴨式教學的狀況,提供多樣化的學習媒介,將文字、音聲、視頻等不同形式的學習資料進行一元化管理,學習者根據自身的學習時間、學習需求、興趣等自主學習,滿足不同學習個體的需求。

(四)計算機技術的應用

當今時代是信息化時代,所要求的人才是能夠在世界龐大的計算機信息網絡中搜索到有效信息、並在計算機中進行處理的人才。因此,要培養適合未來社會發展的人才,計算機的有效利用是不可缺少的技能。在外語教學中導入多媒體,能同時培養學習者的外語能力和計算機應用能力,適應當今信息化、國際化社會的需求。

二、網絡多媒體應用的有效性

外語教育中的多媒體應用作為一種教學手段,具有兩面性。一方面能夠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但也會給學習者帶來一些負面效果。以下從優點和缺點兩個方面對多媒體應用的有效性進行分析。

(一)外語教育中網絡多媒體應用的優點

1.動機賦予。多媒體外語學習擺脱了單調的詞彙、語法學習,能夠將音聲、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進行統合學習或者單個學習,將立體學習變為可能。通過視覺、聽覺、觸覺等感官的刺激,衝擊學習者的心理,激發學習者的學習慾望,賦予其學習動機。2.反饋迅速,記憶穩固。利用學習軟件或網站學習的時候,電腦能夠對學習者的答案進行即時評判和分析,並且能夠把學習者的學習過程、學習結果記錄下來,方便學習者複習。學習者通過與電腦的相互作用能夠對自己的學習情況進行直觀的把握,得到快速的反饋。認知心理學認為,通過多個感官獲取的記憶比單個感覺獲得的記憶更加穩固。美國著名教育技術教授所著的《教學媒體與技術》中提到,人類獲取並記憶的情報中,90%來自直接經驗,視覺聽覺同時獲取的佔50%,僅靠視覺獲得的佔30%,僅靠聽覺獲得的佔20%,閲讀的佔10%。[3]多媒體則能通過視覺、聽覺等將間接經驗變得更為直觀,從多個感官刺激學習者,使其記憶更加穩固。3.個別化教育。個別化教育是指根據學習者的能力、水平、學習進度等,按照學習者個人的需求進行教育,分析每個學生的發音、詞彙、語法、文化等多方面的語言狀況,分別給予個性化的指導,因材施教。[4]顯然,這是傳統課堂教學所無法實現的。然而,通過電腦上的多媒體教育系統,學習者能夠根據自身情況進行選擇性學習,為不同學習能力、學習進度、學習方法的學生構建各自的學習體系,從而實現學習的高效率化。4.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多樣化。多媒體外語教學使得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不再侷限於教材和課堂,擴大到外語的新聞報道、電視電影、文章評論等。例如,收看外國新聞,在外語軟件上學習,在網絡上與外國友人交流,觀看外國電影等,這些方法都能將學習者獲取的間接語言經驗變為直接經驗,提高外語水平和跨文化交際能力。

(二)外語教育中網絡多媒體應用的缺點

1.機械性的學習。多媒體外語學習歸根到底是在電腦這一機器上進行學習,除了社交平台類的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像學習軟件等無法實現創造性的溝通交流,當學習者產生疑問困惑時,無法像人與人之間一樣進行順暢及時溝通。在學習的過程中,只是學習者一方進行操作,而電腦無法像教師一樣給予學習者鮮活的表情、動作和情感的支持,所以有的學習者在學習初期會感覺有趣,但很快就會厭煩這種學習方法。2.實際語言應對能力和思考能力不足。多媒體外語學習通常以實際會話中的某個場景為例提供會話模板,無法像人一樣隨機應變,而日常生活中的會話有多種可能性。因此,多媒體學習容易使學習者產生固定思維,與人交流時缺乏靈活性,難以應對實際的外語交流。同時,面對龐大的網絡知識庫,學習者在學習的過程中會不自覺地以知識信息的獲取量作為衡量自己學習成果的標準,對信息獲取產生焦慮心理,而無法沉下心來進行思考。久而久之,學習者可能在知識的廣度上有所提高,而無法進行深層次思考。3.懶惰心理。由於網絡多媒體的持續存在性,學習者認為隨時可以學習,隨時可以在網絡上找到答案,產生懶惰心理,疏於記憶。結果,對網絡多媒體產生強烈的依賴感,而並沒有真正掌握知識。4.錯誤信息的吸收。隨着網絡的發展,網絡資源越來越豐富,而這些資源的質量也良莠不齊。例如,在線外語詞典,對有些單詞的解釋和翻譯是錯誤的。而學習者在網絡上學習時,一旦接受了錯誤的語言信息或者文化信息,在實際使用時就會出現很多問題。

三、網絡多媒體外語教育中教師角色的轉變

隨着網絡多媒體外語學習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學習者通過電腦和網絡按照自己的興趣和需求進行自主學習。面對多媒體教學的發展,教師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轉變角色,在教學中最大限度地發揮網絡多媒體教學的有效性,降低其負面效果。多媒體外語教育中教師應當主要承擔以下四種角色。

(一)學習的支持者

學習支持者是指教師根據學習者的學習能力、興趣進行的課堂準備。教師要通過分析學生學習需求來確定課堂內容及其展開過程,並對學習者進行動機賦予。同時,教師還要進行教材和教學方法及手段的準備,選定權威教材或自編教材,掌握多媒體及網絡相關技術,在教學中靈活運用。

(二)學習的引導者

在多媒體外語教育中,教師不再是學生學習的主導者,而是引導者的角色,要將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向學生詳細説明學習目標、學習方法、教材的使用等等,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學習,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5]

(三)學習的組織者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組織學生進行課堂學習、多媒體自主學習、課外輔導等一系列活動,並明確教師所承擔的教學環節和多媒體學習環節,掌握學生的口語、聽力、閲讀、寫作等情況,瞭解其優勢和不足,從整體上把握其學習的側重點,爭取使每位學生都實現最有效化的學習。

(四)學習的建議者

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教師的一個重要作用是對學生各自的問題提供解決方法的建議。具體來説,包括電腦的操作、有效信息的搜索、學習方法等,給學生提供建議和幫助。另外,教師在使用網絡多媒體資源時,應明確使用目的。網絡多媒體是為教學服務的,不能盲目濫用,不能讓教學受制於多媒體,這樣才能達到多媒體的有效利用。網絡多媒體作為教師教學的一種輔助工具,能夠彌補傳統外語教學的不足,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但也有自身的侷限性,並不能完全取代教師和傳統教學方法,需要教師從整體上進行操作和把握,使網絡多媒體的有效性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

參考文獻:

[1]JohnDewey.民主主義與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2]鹽見邦雄。視聽覺教育的理論與方法[M].東京:中西屋出版社,1996.

[3]RobertHeinich.教學媒體與技術[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鄧星輝。基於多媒體視角下的外語教學[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3(9):28-30.

[5]王穎軼,張威。多媒體外語教學中教師角色定位與學生學習效果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3(3):45-46.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yujiaoxue/61yqo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