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育教學論文模板 >

國中政治教學論文範文(精選29篇)

國中政治教學論文範文(精選29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29篇《國中政治教學論文範文》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國中政治教學論文範文》相關的範文。

國中政治教學論文範文(精選29篇)

篇1:國中政治教學論文

摘要:在一個班級中,學生各方面情況都存在差異性,比如,學生的智力水平、基礎層次、學習主動性等方面,這些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傳統的教學方式無視這一客觀存在,教學中採用“一鍋煮”的方式,致使好學生吃不飽,學困生吃不了,使學生對學習逐漸失去了興趣。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分層合作教學是不錯的選擇,它可以使優生吃飽,學困生吃好。本文簡述了分層合作教學的含義,分層合作教學的實施過程,以期能與大家共同探討。

關鍵詞:國中的政治;學案導學;分層施教;合作學習

德國大哲學家萊布尼茨曾經説過:“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同樣在我們每個班級中,每個學生的道德修養、意志性格、接受能力、理解能力等方面素質也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傳統的“一刀切、大一統”的教學模式扼殺了學生的個性特徵,阻礙了學生的個性發展。新課標要求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滿足學生的個性需要,使每位學生都受益,這就要求教師在學生中首先要了解學生,要因材施教,量體裁衣,分層合作教學就是依據這一原則,從不同學生的實際出發,區別對待,挖掘潛能,使學生共同發展、和諧發展。

一、分層合作教學的含義及意義

分層合作教學就是將全班學生依據個性化特徵、心理傾向、認知結構、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差異分為不同的層次,然後根據“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把不同層次的學生分成多個學習小組。這是教師既注重分層施教,又注重合作學習的一種教學方式。分層合作教學有利於每位學生的個性發展,有利於學生揚長避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於班級整體發展,這與當前各校大力推行的教改要求本質上是一致的。解決了有效分層教學問題,必將提高教學效率,必將推動課改。

二、分層合作教學的實施過程

(一)隱性分層,異質建組

在國中的政治教學中,根據學生的思維水平、學習態度、認知結構、平時成績的差異,把學生分成A、B、C三個層次,學生比例約為1:2:1。在實踐中我們體會到把學生分類編成八人一組便於教師管理,不利於學生交流合作,按前後兩張桌子的四個人(一個A層學生、兩個B層學生、一個C層學生)為一個學習小組,組內異質,組間同質,這樣更便於組內交流、討論,也便於組與組之間的競賽。經過一段時間(每次考試)後,進步明顯的學生可以升級,最終達到C層逐步解體,A、B層不斷壯大的目的。

(二)研究學情,分層投標

備課教師在制定一節課的教學目的和任務時,必須綜合考慮和研究學情,在吃透教材和把握新課程標準的前提下,對各類學生作出不同的學習目標要求,一般包括三層目標:

1.基本目標:全體學生都可以掌握的識記、理解、簡單運用的部分,屬於低層目標。

2.一般目標:大部分學生可以掌握的比較複雜的運用與理解的部分,屬於中層目標,是A層和B層學生必須達到的目標。

3.發展目標:基礎好,學有餘力的學生可以掌握的複雜分析和綜合運用,具有創造性的部分,屬於高層目標,是A層學生必須達到的目標。教師應鼓勵不同層次的學生在達到本層次的學習目標後,學習並達到更高一層次的目標,用不斷遞進的分層目標來引導和要求學生,使教學要求和學生可能性的關係,始終處於動態協調之中。

(三)分層施教,合作學習

課堂是教學的主要陣地,分層合作教學的開展離不開課堂。根據國中的政治課的教學特點及新課標的要求,我們在課堂中開展了“學案導學”的教學模式。

1.學案導學,自主學習。“導學案”進行中,教師要提前一天把“導學案”分發給學生,讓學生對照“導學案”進行預習,在學生對所學內容預習後把“導學案”上交給教師,教師根據需要抽批或全批“導學案”,瞭解學情,二次備課,進一步優化教學策略。讓學生在“導學案”的引導下自主學習,做到“我要學”,並深入鑽研教材使之產生解決問題的衝動,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課前準備還要體現因人而異和因文而異的原則。在向學生提出預習要求時,既要制定統一的要求,又要考慮學生的不同情況,靈活處理。學生智力知識水平發展不同,預習要求的難易也該有所不同。因此,我們把課前準備分為必做題、選做題和我的疑問三部分,充分尊重學生個性化的學習要求。所有學生可以對“導學案”中基礎部分的題目進行學習,學習基礎好、能力強的學生可以做拓展題,對有問題或者自己無法理解和解決的問題要記錄下來,在第二天與同學共同交流、討論,或者是向教師請教。

2.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合作學習是“學案導學”的顯著特點之一。在課堂上,針對導學案中學生預習時遺留的問題,教師應讓小組分層討論,充分發揮“兵教兵、兵練兵、兵強兵”的功能,同時每組確定一名小組長,負責本組成員學習過程的組織。疑難問題向上層請教,確實還有疑難提交全班或教師。同學展示點評,教師掌握情況。

3.分層實教,區別補償。通過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了一定程度的瞭解和認識,教師可以分層對學生進行提問,從而把握不同層次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教師為了縮小不同層次學生的差距,講課時進行分層補償。補償時主要以課內為主,並把重點放在C層學生身上,在補償內容和要求,C層學生以補知識為主,達到準確地掌握知識,補上授新課所需要的知識;B層學生在補知識的同時,重點指導學習方法和技能性訓練;A學生則主要是幫助他們揭示課程的內部規律,開拓思維,具有一定的綜合能力和獨立應用所學知識解決有關問題的能力。

4.分層檢測,反饋小結。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最常用的一種方式是測驗。由於學生之間的個性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因此,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有的放矢,分層設計作業,這樣既能兼顧學生的共性需要,保證每個學生都能達到政治課程標準所規定的學習目標,又能使每個學生都得到不同的'發展。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小組內進行互批,查找問題,及時糾錯、小結。

(四)注重激勵分層評價

通過評價讓學生體驗自己的進步,引導學生的發展。要達到評價的目的,應進行分層次評價。一方面,評價的標準應該具有多維性,“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多出一批好學生。”這是對多元智力理論的形象概括。遵循這一理論,我們在評價學生的時候,就要對每位學生抱以積極熱切的期望,並樂於從多角度來評價,觀察和接納學生,尋找和發現學生尤其是C層學生身上的閃光點,發現並發展學生的潛能,激勵學生不斷進步。這正是新課標所倡導的評價觀。另一方面,評價的方式應該多樣化,重視和採用開放式的評價方式,如行為觀察、學習日記、成長紀錄等,關注學生學習、發展的過程。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標準來評價學生,使每個學生都能看到自己的閃光點,都有自己覺得驕傲的一方面,使學生充滿信心地去學習。

參考文獻:

[1]王祥.學案導學:一種有效的課堂教學模式[J].教學與管理,20xx(35).

[2]陳少娟,吳慧珠.思想品德課的課堂教學模式[J].課程教材教法,20xx(5).

[3]李寧.實踐“分層合作”教學模式初探[J].才智,20xx(17).

[4]王躍華.適合的才是最好的———關於“因材施教”的評説[J].教育理論與實踐,20xx(23).

篇2:國中政治教學論文

一、用漫畫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學生都喜歡漫畫這種簡單有趣的藝術表達形式。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漫畫來創設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使學生的興趣得到有效激發,並使學生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如講“嚴峻的環境形勢”時,我向學生展示了這樣一幅漫畫:遠處有一個大型的造紙廠,烏黑的廢水從造紙廠流出來,流到小河裏,河水變成了墨水。在河邊釣魚的人不用釣就能捉到魚,因為魚都跳到釣魚者的清水盆裏了。看完漫畫後,我讓學生説一下漫畫的主題,並讓學生想想該給它加一個什麼題目。學生的興趣很快就被激發出來了,他們都積極思索,給出了各種各樣的答案。大部分學生都覺得應該給漫畫加上與“求生”相關的標題。結合學生的答案,我提出了本節課要學的內容。這樣,在歡樂的氛圍中,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慾都被激發出來,進入新課的學習就是順理成章了。

二、以故事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在我們的政治教材中,有些概念比較抽象,學生很難理解。如果教師一味地灌輸,可能會使學生的思維更混亂,也會讓他們喪失學習的興趣,對政治學習產生抗拒心理。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加入一些新穎有趣的小故事,就能夠有效地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夠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如在進行中華文化的學習時,我向學生講述了這樣一則小故事:在一個混居的大樓中住着三個國家的人,他們分別是猶太人、法國人和中國人。一天,大樓着火了,法國人冒火去救樓裏的情人;猶太人則先把錢袋背了出來;而中國人跳入火海,把自己的媽媽救了出來。聽了這個故事,學生就對三個民族的特色有了一些瞭解。我隨即引入了本課的教學內容:民族文化和背景不同,導致了行為了不同。相同的民族則有相同的民族心理素質。對於其他民族的文化,我們要取其精華,有選擇性地使用。總之,政治教學不能再像以前一樣的“滿堂灌”了,而應該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在有趣的故事中展開,讓枯燥的政治概念變成新鮮、靈動的形象,從而深入學生的內心,讓學生的身心都能夠健康發展。

三、以詩句創設情境,增加教學趣味性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曾經説過:“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政治教學也是這樣,激發學生的情感遠比知識的傳授要有意義。思想政治課的理論性較強,其中的概念比較生澀,學生很難理解。因此,教師要通過感情來激發學生,讓他們始終保持學習的熱情,讓他們在濃厚的感情氛圍中去理解這些知識,去追求真理。如學習“社會主義基本的經濟制度和分配製度”時,我為學生朗誦了兩首詩,一首是張俞的《蠶婦》,一首是鄭谷的《偶書》。其中,學生對“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和“不會蒼蒼主何事,忍飢多是力耕人”這兩句感受很深。他們充分地認識到了公有制度的建立體現了廣大勞動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願望。這樣,不僅幫助學生掌握了政治概念,還讓學生的認知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政治教學和其他學科一樣,都是在知識與情感相互作用下進行的。在教學中,知識的傳授與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是同等重要的。師生關係融洽了,學生才能夠樂於親近教師,學習教師所教的知識。因此,我們不能做教書機器,而要做學生的精神使者,為知識獻身,熱愛學生,讓學生在情感的感染下激發起學習的興趣。

四、通過懸念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中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慾都很強,他們愛聽故事,對一些有懸念的故事更是情有獨鍾。因此,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適當地設置一些懸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求知慾。另外,在設置懸念時,教師也可以恰當地運用幽默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的情緒始終保持高昂的狀態,激發學生的積極思維。雷曼麥曾經説過:“用幽默的方式説出嚴肅的真理,比直截了當地提出更容易讓人接受。”教師可以選取一些生活中常見的幽默,比如小笑話、相聲、小品等,稍做加工,適當運用,就能夠讓課堂更活潑,就能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如學習創新社會時,我用一個笑話來引入討論:兒子對父親説:“爸爸,老鼠跑到咱家的油缸裏了。”父親問:“你有沒有把它撈出來?”兒子答道:“沒有,但是我放進去了一隻貓。”我問道:“兒子這樣做的結果是什麼?”這樣就設置了一個懸念來讓學生來討論。在説笑聲中,學生理解了教條主義的危害,認識到我們的思維需要創新,社會需要創新型人才。

五、用時事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當代的中學生是跨世紀的接班人,是我們祖國的未來和希望。面對當今世界日益變化的形式和開放的格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特別注意聯繫國內外大事,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對此,教師可用時事來豐富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培養學生胸懷祖國,放眼全球的戰略眼光。新課程標準強調要培養學生關注國家和社會的熱點問題的習慣。因此,在政治課教學中,教師應從豐富、變化、發展的現實生活實際出發,將課本知識與時事政治聯繫起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政治課煥發出勃勃生機。總之,恰到好處的創設情境成就更完美的課堂。教師在政治課中創設情境時還可以利用音樂、案例激起學生的興趣。而且,教師在教學前、教學中、教學後以及習題中都可以創設情境。此外,教師應注重跨學科的橫縱聯繫,做好各科的整合,培養學生由知識性向能力型轉變,使學生適應多變的世界,成為創新型人才。

篇3:國中政治教學論文

【摘要】培養學生的舊思想品德是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標。目前,隨着新課改的的發展,在思想教學中的要求也有很高的要求,現在國中思想教育中案例教學已經成為教育的主流,通過結合理論和生活實際,讓學生更深入的瞭解,提高學生的收集、運用、整合信息的能力,讓學生能有思考能力和促進學生全方位的發展,在新課改的前提下,學生是學校教育的主體,家長對學生的學習也越來越關注。案例教學由此營運而生,通過案例教學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還可以幫助學生深入的瞭解,提高學生自主分析能力。本文主要是介紹了案例教學法在國中政治教學中的運用以及詳細分析案例教學,提出一些建議和策略方法。

【關鍵字】案例教學 政治教育 國中 策略

前言

在新課改的.基礎上,為了加強國中政治教育的水平,就要打破傳統的思想教育方式,不能只侷限於傳統的教學模式,需要創新教學方法和理念相結合。教師可以通過教學實踐活動引進案例教學的模式。利用生活實際相關的案例在課堂上進行教學,既能破除傳統的説教模式課堂,又可以提高學生的興趣能力。減少生活與理論的差距,提高案例教學在政治課堂上教學效益。

一、國中政治教學的現狀

(一)教學模式單一

傳統的教學理念中,教師採取的是説教模式的課堂,學生作為主體的地位被抹殺,學生輪為抄筆記的機器,學生的主動性得不到激發,在枯燥乏味的課堂中調不起學生在學習中的積極性,不能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所以改變教學方法迫在眉睫[1]。

(二)教學效果不理想

政治課堂本來就比較枯燥,帶有説教性,然而教師採取的又是乏味的教學模式,無法帶動學生的積極性,導致學生對政治課中的內容不夠了解,學生的綜合能力達不到教學水平,所以政治教學效果非常不理想。

二、案例教學法在國中政治教學中的應用分析

(一)教學中的案例選取

在政治國中案例教學中選擇案例是政治教育的第一步,在選擇案例是需要注意什麼呢?一是與時代同步,案例要跟緊時代的步伐,政治的知識與案例都需要具備實效性,儘量避免選擇過時的老案例。二是案例選擇時,要突出教學內容的重點,要與教學內容貼近,使課堂教學進行時案例更貼近教材主題[2]。例如,在國中政治教育課本中的誠信這一課,可以利用現在相關的名人成功的案例,同時也可以採用故事的方式,但是內容一定要結合教學知識的相關內容,不能脱離教材內容,不然會誤導學生,導致課堂教學無法進行。

(二)呈現案例

案例是各種各樣的,可以是視頻教材、文字教材、現場表演、音頻等方面。同時帶給學生的收穫也是不一樣的,但是現在的教學中,多數案例是採用文字進行呈現,第一是便捷;第二是符合當前教育模式。同時還可以採用其他模式,例如多媒體也是教師常用的一種模式,通過音頻呈現材料,給學生一種視覺效果,更好的幫助學生進行分析和發現問題,

(三)建立討論組織

在案例的呈現後,就要進入最主要的環節――討論環節,這時候學生就需要充分的時間來相互討論,自由發揮。教師可以吧學生分成幾個小組,然後提出一個問題和給出相關材料,讓小組成員自主分析。這樣就可以提高學生的記憶力,加深和鞏固課本知識,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和理解。

(四)總結

這是案例教學的最後一個環節,一般總結都會放在課堂最後進行。歸納總結不僅是對學生小組討論的總結同時還是對整節課做一個總結。教師通過學生討論的結果與課本知識相結合,進行點評,同時引導學生進行反思,總結經驗,吸取教訓等。

三、結束語

案例教學在新課改的基礎上對國中政治教學有重要的作用,隨着不斷的改善和發展,通過教育工作不斷研究和發現,案例教學一定會越來越更好的幫助學生鞏固知識,加深記憶,同時在國中政治課改中發揮着重要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2]邵廣宇; 張朝慧; 焦金梅 .案例教學法在護理與法教學中的應用及效果評價[J].中國護理管理,20xx(03):13-14.

篇4:國中政治教學論文

摘要:近年來,隨着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髮展以及新課改的提出與深入,人們對於教育教學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及更高的標準。政治課程是義務教育中必考的科目之一,而對於學生來説國中階段是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形成的重要時期。但是處於這個時期的學生往往有比較強的叛逆心理,這個時期的政治教育開展更加有困難。在教學理論和模式的創新中,教師如果能夠使用不同的教學方法結合當下時事政治進行教學,就能很好激發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讓學生更容易接受知識,為學生樹立正確的政治觀、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打下堅實基礎。着重分析探討政治教學中引入時事政治的意義以及如何合理引入時政進行教學。對政治課堂引入時政具有一定的參考性。

關鍵詞:國中的政治;時事政治;教學方法;教學策略

政治學科與人類生活的關係密不可分,因此,政治課程的教學就要密切聯繫生活,合理、適時地引入社會上發生的時政信息。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結合時政分析,活學活用,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國中的政治課堂引入時事政治必要性的分析

1.適應新課改的需求

目前我國教育提出了新課改要求,對於教育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都提出了更高標準。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新課改下教學模式的要求。政治教學當中要積極將理論知識與結合起來,使得比較抽象的政治理論知識更加具體化,使學生能更好地理解學習知識。

2.思想教育的需求

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合理利用一些吸引學生注意力,加上老師的正確分析,循循善誘,讓學生能夠明辨是非,對今後的人生選擇也有積極意義。例如,老師可以合理分析,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維權意識與法律意識。教育學生在發生侵權事件時,如何合理利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權益。

3.社會發展的需求

目前我國正處於社會轉型的重要時期,文化建設、政治經濟建設都處於關鍵時期。國中生作為未來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作為國家未來的主人,有了解國家基本國情、國家大事的義務與責任。

二、時政教學引入國中的政治課堂的具體措施

1.創建學生時政論壇

政治學科有着比較鮮明的特點,就是有非常多且繁雜的理論知識。對於國中生而言,這些理論知識並沒有很大吸引力。要想讓學生獨立自主去學習、探討研究是比較困難的。在政治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積極幫助學生創建時政論壇,多站立在學生的角度,選取學生比較感興趣的信息,吸引學生注意力。利用政治理論和知識去分析這些時政熱點信息,讓學生了解政治其實距離我們的生活並不遠,反而貼近我們的個人生活;增強學生的'參與感與主動性,使得原本比較死板的政治學習變得貼近生活,讓學生更加有興趣去學習,繼而良好地提升教學質量與學習效率。比如,在國家舉行人民代表大會的時候,通過視頻以及報紙圖片信息,告知學生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們公民行使個人權利的國家性會議,並不是與我們相隔甚遠。視頻、圖片等展示手段也能提高學生的興趣,進而積極加入到學習討論中。

2.時政教材的合理選取

選取時政教材的時候,要考慮時政的時效性、典型性、帶入性。並不是所有的時政信息都是適合作為國中生教學教材的,有的信息內容不夠及時、或者牽扯知識層面並不是國中生所能理解的範圍、或者與國中生的生活距離較遠。這些信息作為教材並沒有太大的教學價值,因此對教師的要求就比較高。政治教師必須有了解政治信息、分析政治信息的良好習慣。教師篩選出一些高質量的時政信息作為教材,更具有教學意義。

3.培養學生的政治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政治教學過程中,教師從多種角度多種方法去讓學生了解政治信息,潛移默化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很有必要的。比如,教師可以定期組織學生觀看政治相關電影、視頻材料,在教室裏設置政治一角,定時更換一些政治報紙、書籍等。這些看似與直接教學並沒有多大關係的教育方法,可以逐步培養學生的政治興趣和習慣,對於學生的政治學習,建立良好的政治觀念有着非常大的正面意義。

4.組織政治話題討論

優化傳統課堂授課的模式,豐富教學方式,對於提升學生政治學習興趣有很好的作用。在課堂上,可以讓學生組織個人學習小組,教師可以選擇一些話題讓學生各抒己見,進行討論,最後由老師進行正確知識的分享和分析。這樣比較有參與性的學習方式,也是值得教師從業者積極探討研究的。

參考文獻:

[1]劉瑾.國中的政治課堂中時政教學的引入策略[J].赤子(上中旬),20xx(12).

[2]李宏偉.國中的政治課堂中引入時政教學的幾點思考[J].華夏教師,20xx(3).

篇5:國中政治教學論文

摘要:互動式教學是新時期衍生的一種師生與教材、環境等溝通與交流的教學形式。在國中的政治教學中,應用這樣的教學方法可以讓教師在互動中發現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並及時解決,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因此,在國中的政治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善於藉助互動式教學增加課堂教學的活躍度,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參與度。

關鍵詞:國中的政治;互動式教學;構建策略

互動式教學是一種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師生與教學環境、教學內容互動的高效、動態的教學模式,而傳統國中的政治課堂大多與之相反。因此,在新時期的國中的政治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建立動態的政治課堂,藉助互動活動與學生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心理上的共融,以促進政治教學順利進行。那麼,如何在國中的政治教學中構建互動式教學模式呢?對此,筆者對其分析後提出以下建議。

一、創設教學情境,增強互動意識

教學情境的創設可以為學生營造真實、具體的教學環境,拉近了教學內容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加深了學生對教學知識的理解,同時有助於激發學生對教學知識的學習興趣。因此,在互動式國中的政治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為學生創設不同的教學情境,提供良好的互動平台以增強學生互動意識。如,在講到“讓我們選擇堅強”時,教師可以通過網絡下載相關的教學素材,然後通過整理分析與篩選後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出示“堅強”這一主題的圖片、音樂、視頻等內容,讓學生觀看後互相交流一下感受。通過創設這樣的情境使學生與教學內容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加深了學生對“堅強”的理解。另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意教學內容與學生日常生活的聯繫,如: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引入生活中的教學案例,並組織學生分角色表演。通過這樣的形式改變傳統政治課堂的枯燥、單一,為課堂教學注入新的活力,有助於激發學生對政治學習的興趣。同時在表演與觀看的過程中,有助於加深學生對書面知識的理解,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

二、設置探究問題,構建互動平台

“教”與“學”本身就是師生通過對“問題”的探究,而獲得“知識”的一種動態的教學活動。但在傳統的國中的政治教學中,受應試教育影響,教師通常採用“填鴨式”教育將知識灌輸給學生,沒有考慮學生的主體地位與思維發展需求。對此,在互動式教學中,教師可以設置相關的探究問題,為學生構建良好的互動平台,以提高政治教學質量。以“世界文化之旅”這一教學內容為例,教師可以以幾個謎語導入教學,如:“哪個國家的旅館把牀放在屋頂上?哪個國家以鐘錶業最為出名,而且是永久保持中立的國家?哪個國家醫療公費,而且以足球聞名世界?”問題設置之後教師可以讓學生互相討論並嘗試給出答案。在此基礎上,教師給出正確的答案並引出:“全球化不斷髮展背景下,人類的交往也在不斷拓展。因此瞭解各國的文化、風俗,吸取其他民族文化的精華,善於與不同國家、民族的人交往,成為當代學生需要具備的素養。但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文化之間存在明顯差異,我們應如何對待文化差異呢?在我國最隆重、熱鬧的傳統節日有哪些?在這些節日中,人們有哪些習俗呢?”通過這樣的探究問題引發學生思考,可以讓學生快速地融入教學活動中,加強了師生與教學內容之間的有效互動,促進了政治課堂質量的`提升。

三、小組合作學習,踐行互動教學

新課改推行以來,小組合作學習作為一種高效的教學手段在教育中已逐漸得到普及,並取得一定的教學成就。因此,在新時期的國中的政治互動式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適時適當地採用小組合作學習,使學生在互幫、互助、互促中共同合作、共同提高,以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提升。在小組合作互助學習中,首先教師應將班級學生按教學需要進行科學合理的分組(常見的有4人組、6人組和8人組),分組過程中應儘量使小組內成員互補、各小組間互促以保證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如,在講到“善用法律保護自己”時,教師可以將學生以4人為單位進行分組,教學前為學生留出排練“用法律保護自己”的相關社會或生活中常見案例的情景劇,通過這樣的活動了解學生學習前具備的生存能力。學生表演後教師應對各組學生的表演及時作出點評,指出優點與不足。然後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針對學生學習、認識上的“不足”作出有針對性的教學設計,強化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通過這樣的互動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提升中學生的綜合能力。綜上所述,互動式教學在國中的政治教學中的有效應用,可以實現“教”與“學”的良性互動,有助於教師在互動中發現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通過及時解決以提高政治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開展多樣化的互動活動,推動師生間的互動與交流,以提高學生的政治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王欣.國中的政治課堂互動教學模式的構建研究[J].文理導航(上旬),20xx(7):85.

[2]馬春林.國中的政治課堂互動教學模式的構建策略[J].吉林教育,20xx(9):59.

[3]鄒連花.國中的政治教學中互動式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xx(12):38.

篇6:國中政治教學論文

一、有效引入與質疑,有效觸動,師生互動教師可根據重點

與難點知識,設置層層問題,循循誘導,喚起學生求知慾望,讓學生積極思索,主動進入新知探究活動中。再如情境引入。在政治教學中,教師可巧妙運用豐富多樣的教學手段來展示有關學習素材,讓學生根據具體情境展開討論交流、表演探究等,從而營造互動氛圍,激發學生經驗與情感,讓學生主動參與。如學習《相逢在花季》時,教師可引入多種情境,引導學生思考,使其主動參與學習。

情境1:小軍是八年級(1)班的班長,小芳是班上的學習委員,兩人因班級工作關係接觸較多,小芳一看到小軍就臉紅,班上的一些學生對他們指指點點,請問面對這一情況,小芳應如何做呢?思考:男女生是否可交往呢?説明理由。

情境2:某週六上午,小強在qq上約小紅外出遊玩。思考:小紅是拒絕還是接受呢?如果接受,在應約過程時,小紅應注意什麼?如果拒絕,又該説什麼理由呢?學生可暢所欲言,然後教師點評與補充,讓學生構建健康向上的異性關係。另外,還有直觀演示。即藉助多媒體等現代化手段來出示與教學內容緊密相關的視頻、圖文材料、漫畫、生活實例、時政新聞等,配上生動的教學語言,以增強學生直觀感受,吸引學生學習注意力,讓學生感覺政治不再是遙不可及,而是與生活實際密切聯繫的。如學習《做守法公民》時,教師可呈現兩幅圖片,引導學生比較分析,説説自己的感想。提示: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回顧七年級第五單元《遵紀守法》內容,講講遵守公共場所規矩、校規、家規的重要性。然後思考:什麼是依法治國?為什麼要依法治國?並呈現有關生活案例,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加深理解。

二、注重探究與合作,學生自動,生生互動

1.自主探究,學生自動

在互動式教學中,若要真正實現課堂有效互動,則需要提高學生自主探究能力,讓學生學會獨立思考,學會“自動”,然後才能有效交流,表達自己的獨特觀點,實現生生互動。因此,在國中的政治教學中,教師需要放手讓同學自主探究,積極融入課堂活動,理解知識,培養學生問題意識與思考能力,為課堂互動做好準備。

①自主預習。如教師提出適量的問題,要求學生自主預習,解決問題,並大膽質疑,提出問題,便於課堂討論。

②資料查閲。在國中的政治教學中,教師可引導學生通過多種渠道來查閲有關資料與信息,做好學習準備工作,加深知識理解,為課堂合作探究奠定知識基礎。

③調查研究。通過調查訪問、參觀實踐等活動,可增強學生實踐體驗,獲得有關材料,提出問題解決方案,寫寫調查報告等。然後課堂上展示成果,分享交流,深化認知,昇華情感。如學習《改革開放的新時代》時,教師可要求學生課前通過網絡或採訪等途徑,瞭解改革開放前後農村與城市家庭生活的變化、當地居民的生活變化;收集有關圖片資料或實物等,完成調查表。課堂上,相互展示與交流。

2.交流合作,生生互動

在互動教學中,通過生生互動,由“師本教育”逐步轉為“生本教育”,將課堂還於學生,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與主動性,讓學生在開放、自由的學習環境中自主發展,提高能力。在國中的政治教學中,生生互動的方式是多樣化的,需要教師根據具體實際,靈活開展。

①課堂討論。在課堂教學中,為了讓學生更全面而準確地理解知識,提高思維與創造能力,教師設計一些啟發性問題,引導學生交流討論,各抒己見,使其學會傾聽他人看法,也敢於表達自己的看法,深化認知。如教學《改革開放的新時代》時,教師可引導學生運用小品表演、播放《深圳紀實》的剪輯短片、圖片實物、語言描述等形式來彙報本組課前的準備資料。然後教師總結學生彙報結果,提出討論問題:為什麼我國要實行改革開放?改革開放20多年來中國有哪些成就?指導學生結合所學知識以及自己收集的`信息説説計劃體制存在的弊端,從而拓寬學生思維。

②情境表演。在學習過程中,經過實踐體驗,學生才能更深刻地明白知識,更牢固地記憶知識,更充滿學習信心。因此,在國中的政治教學中,教師可結合教學內容,適當組織情境表演活動,如模擬法庭、相聲小品表演、模擬訪談等,從而讓學生動起來,在表演中深化知識理解,學會合作,實現生生互動。

③課堂辯論。在互動教學中,辯論也是實現生生互動的有效方法,可讓學生學會辯證地看待問題,拓寬思維深度與廣度,提高學生思辨能力。在國中的政治教學中,教師可選取那些有爭議性、易錯的重難點知識,設計符合學生實際的辯論題目,引導學生在脣槍舌戰中加深知識理解,完善認知。

篇7:國中政治教學論文

摘要:政治教學需要充分整合教學資源,選取學生身邊的資源、網絡資源、對比資源以及調查研究的成果等資源,與教學內容融合起來,更好地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關鍵詞:國中的政治;教學資源;整合運用

國中的政治教學工作事關學生成長,對學生的思想引領作用非常明顯。除了依靠教材之外,教師還要充分整合教學資源,使其更好的服務於教學和學生成長,本文主要針對這一方面進行簡要分析。

一、運用校園生活資源增強教學生動性

教學工作離不開學生的學習與生活,將校園生活資源發掘出來,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生動、更具可信度。筆者在教學中將教材內容與學生的校園生活緊密結合起來,用身邊人身邊事教育和引導學生,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例如《好習慣受用一生》教學中,筆者在本校邀請幾位具有良好習慣的學生,走進班級和同學們談一談自己是如何養成良好的習慣的,如堅持鍛鍊的習慣、堅持讀書的習慣、堅持準時作息的習慣等等。每一種好的習慣養成都有一個過程,自己如何一步步養成良好習慣,這些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引導。有了這些身邊同學的現身説法,對大家的思維引領作用更加明顯。大家發現身邊的典型做得很好,自己模仿他的作為就可以培養良好的習慣,活學活用、現學現用,以身邊看得見、摸得着的典型示範引領,較好的提高了教學活動的引領效果,讓學生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

二、運用警示教育資源增強教學深刻性

國中生進入了青春期,這既是一個活力迸發的時期,同時也是一個充滿沼澤的地帶。引導得當,前途一片光明,美好青春綻放光彩;引導不當,任其自由發展,甚至會走入墮落的深淵。筆者在政治教學中,注重以警示教育資源對教學工作進行補充,提高思想教育的深刻程度,對學生的成長起到了保護牆的作用。在《面對誘惑,學會説“不”》教學中,筆者運用了本地區三個青少年違法犯罪的案例,對學生進行警示教育。三個案例分別是打架鬥毆致人重傷,盜竊他人財物構成犯罪,以及沉迷網絡色情導致犯罪的案例。對這些案例,筆者在課堂上進行了演示,並引導大家一起分析:這些案例中的人員為什麼會墮落到如此地步?他們在面對誘惑時有沒有勇敢的説不?有沒有堅定的回頭?沒有。正是因為面對誘惑沒有較強的抵制力,沒有把控住自己的原則,最終導致深陷囹圄。在這樣的活生生警示案例教育中,學生內心感觸很多,特別是一些具有苗頭傾向的學生,更是如同一盆涼水使他們清醒過來,使他們意識到自己再任其發展下去,必定沒有好的結果,教學的深刻程度有了明顯提高。

三、運用網絡影音資源增強教學豐富性

網絡手段已經走進了國中課堂,如何在教學中充分運用好這些手段是一門學問。筆者在教學中注意運用網絡影音資源讓教學工作更加豐富,讓教學的內容更加感性,使學生理解的難度明顯降低。而且在影音資料的'演示中理論聯繫實際,把握了相關規律。在《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教學中,筆者演示了蘇北某地偽劣高壓鍋傷人索賠案例,引導學生對這一個案例中,消費者的哪些權利受到了侵犯、法律保護什麼樣的權利、最終的判決説明了什麼等方面進行分析。以真實的案例作為素材引導學生開展分析,在接近於現實生活的討論中明晰了道理、瞭解了規律,教學效果明顯增強。在《天生我材必有用》教學中,筆者從網絡中搜集了各種類型成才的案例,既有高尖端技術行業領域的人才,也有普通生產崗位的人才,還有從事現代科技農業、推動農村發展的人才,使學生對成才的渠道千千萬、只要努力就有收穫這樣的理念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在網絡影音資源運用過程中,廣大教師要注重緊貼教學內容,對其中的影音資料可以進行必要的剪切調整、更好的壓縮,保持精煉原則服務於課堂教學。

四、運用發展成果資源增強教學感染性

新中國成立以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一路高歌猛進。當代國中生生活在富足的生活條件裏,他們是充分享受改革開放成果的一代,但是有些學生覺得一切理所當然,缺少一種感恩意識,究其原因和他們生活閲歷、所見所聞有關。筆者在教學中運用發展成果的前後對比,讓學生更加真切的認識到改革發展的偉大成就。在《改革開放的新時代》教學中,筆者以本地區發展為例,製作了一組對比課件,抓住改革開放前和改革開放後、現在三個不同時間段,以人均居住面積、人均存款、人均年消費等數據進行直觀對比,讓學生了解到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發展的速度之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之快。同時,還出示了不同時間段的圖像對比資料,從低矮的房屋、狹窄的街道,到高樓聳立、馬路寬闊,一組組原地對比的照片給人以強烈的震撼,學生對改革開放的成果有了深刻的認識。在教學中運用發展成果前後對比,增強視覺震撼力的教學方式,能夠對教學感染力的提升發揮非常明顯的促進作用。

五、運用實踐調研資源增強教學自主性

政治教學工作強調理論聯繫實際,教師在教學中不能僅僅侷限於課堂,還要指導學生在課外進行各種調查研究活動,嘗試看一看、問一問、想一想,自己去發掘其中藴含的道理,這也是教學中不可多得的實踐調研資料。在《走共同富裕之路》教學中,筆者事先要求學生進行了調查研究,對當前本地區農民人均收入、農業發展特點、支柱產業等多個方面進行了解,課堂上組織學生彙報交流。大家對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特點,對產業特點、羣眾富裕的追求等方面有了更加直觀的認識。接下來在學生自主調研理解的基礎上開展討論:什麼樣的道路是共同富裕之路,如何帶領廣大人民羣眾走共同富裕之路,宏觀的角度應當怎樣、微觀的角度應當怎樣。綜上所述,政治教學中運用各種資源幫助學生加深理解、提高綜合能力,是教學中一條有效的路徑,廣大教師應當強化這些方面的研究,更好地開展政治教學。

參考文獻:

[1]徐琴.論新課改背景下國中的政治教學的有效性策略[J].學週刊,2017,(13).

[2]程蘭英.國中的政治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亞太教育,2016,(32).

[3]澤仁曲珍.淺議國中的政治教學的創新[J].才智,2015,(36).

[4]丁和餘.關於生活化思維的國中的政治教學模式分析[J].華夏教師,2016,(03).

篇8:國中政治教學論文

一、教師的情境引導

1.直觀演示法

教師要利用相關的教學設備,通過直觀的給學生展示圖片、圖表、影像資料、漫畫、成語故事、名言等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演示的過程中注意展示內容和教學的內容要有密切的聯繫,可以選取比較熱門的時政新聞,也可以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例子。為了達到良好的教學狀態教師可以進行聲情並茂的語言描述,從而可以調整學生的心理狀態,達到良好的教學氣氛。

2.自然的情境導入

利用現有的教學手段,提供相關的素材讓學生進行評講、表演等,渲染活躍的教學氣氛。使學生置身於特定的環境中,通過合理的想象從而引起學生的心理共鳴,有利於整個教學任務的展開。

3.設置合理的懸念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層層設問,逐步深入的方式將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板書在黑板上,調動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這樣還可以加深學習的印象,使教學過程變得多姿多彩。

二、激發學生自主探究的慾望

在各模塊的教材中,有很多現實意義的探究主題。教師可以大膽的讓學生自主探究。就課堂教學而言,就是要讓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而不是讓其成為一個旁觀者。這就要求學生做到手腦並用,勤動手和勤動嘴。通過學生親身實踐,讓其理解教材中的一些知識,真正的提高他們的理解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1.學生主動的預習

學生預習的過程也是積極主動參與學習的過程,整個預習的過程應該是從“有問題”到“沒有問題”再到“有問題”的求知過程。因此,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要培養學生養成會問的習慣。讓學生帶着問題預習,從課本中找出答案,對於不理解的句子或概念要勾畫出來。同時學生也要自己設置一些問題,對於理解不透徹的知識要重點進行慢讀和細讀,仔細的品味和思考,等待着教師課堂上的引導。這種目的性比較強的學習方法能夠有效的提升學生捕捉知識的能力。

2.學生主動的查閲資料

對於求知慾比較旺盛的學生來講,查閲相關的資料能夠突破了教學空間和時間的限制。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可以查閲相關的文獻資料,報刊報紙,電視新聞,和網上信息資料。通過對實際資料的查閲,可以更好的幫助學生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加強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從而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

3.學生主動的探究

教師除了在課堂上讓學生充分的理解所學的知識外,還應該引導學生多進行社會實踐,在社會實踐中獲取經驗和感性的認識。讓學生養成走出課堂,走向社會調查的習慣。通過參觀調查,現場訪談,專家訪談等方法,掌握可靠的第一手資料。讓學生在調查的過程中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和方法,充分的體驗知識的形成和獲取過程。這樣有助於培養學生從實際出發,調查研究求實的精神。

三、學生交流,做到生生互動

為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創造性,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注意每個學生都要有機會參與交流,調動每一位學生的思維積極性,生生活動起來。學生在發言的過程中要大膽的嘗試新方法,發表自己的見解,表現自己,幫助他人。教師在整個過程中要進行適時的引導學生討論對自然、社會和人生的感悟,啟發學生正確理解和判斷事物的能力。這中互動的方式鍛鍊了學生交流合作和語言表達能力,不管是對學生本身還是對整個教學過程,都起着積極的作用。

1.學生自主辯論

為了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在學生容易誤解,教學的難點和重點處,設置一些辯論題。讓學生形成正方和反方,進行激烈的辯論。

2.學生進行情境表演

為了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推動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動起來,跳起來。整個教學可以採用情境表演的方式進行,比如可以模仿劇場,模擬法庭實話實説等形式。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可以更加深刻的瞭解書本知識,同時提高了分析和語言表達能力。

3.積極引導學生討論交流

為了提高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用知識洞察現實問題,提高綜合能力。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設置一些討論的話題,讓學生自己準備發言稿,鼓勵學生積極大膽的發言,各抒己見,同時教師要尊重學生的思維的火花,進行適時的肯定,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和創新意識。整體來講,互動課堂教學是新課改的必然要求,也是實現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作為新政教學背景下的教師,要始終堅持“教育為本”的工作方針,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展,促進學生在新的教育模式下活潑快樂的成長!

篇9:國中政治教學論文

1微觀宏觀清理知識點,科學儲備知識

面對教材,數百個多個知識點,怎樣才能快速準確地調用?筆者常對學生説:“每個知識點就是一粒珍珠。為了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所需要的那些珍珠,我們必須把它按規律串起來。這樣只要找到一粒珍珠,其它的就會被帶出來;如果這些珍珠是零散的,就會掛一漏萬。”這其實是要求我們要對所學的知識形成知識結構圖、知識庫。只有這樣,才“能夠展現出檢索和選用自己‘知識庫’中有關知識、基本技能的能力。”有的學生不願意做這方面的工作,覺得知識結構圖沒有用途。其實,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是“漏”、“錯”、“亂”。為什麼會漏?思維單一,無法發散,根源在於孤立地記憶知識點而不是聯繫地記憶。為什麼會錯?知識混淆,無法區分,對知識點之間關係沒有搞清,從而造成張冠李戴。為什麼會亂?在於對知識點的層次不清,邏輯關係混亂。為了避免“漏”、“錯”、“亂”,我們要注意兩點。

1.1微觀細化

從微觀上細化知識點,就是要多角度多層次全方位要把握基本概念、原理和觀點的含義、性質、地位、作用(或意義)、途徑(或措施)、與相關知識點的區別和聯繫等。教材雖然淡化了許多概念,但在國中的政治教學中必須對核心概念的內涵和外延要準確把握,因為概念是思維的基本單位,概念不清是產生思維混亂的重要原因。只有概念清楚才能走出理解的誤區。對原理和觀點的微觀細化則可以採用分層講解、列表比較、辨析誤區等方法。這樣才可以減少錯用概念、錯用原理的毛病的發生。

1.2宏觀整合

宏觀整合,就是使知識點結構化、網絡化、邏輯化,使知識點的'邏輯關係一目瞭然。為此,對每個知識點的把握要着眼於知識點的整體性,遵循知識點的層次性,遵循知識點的有序性。按照這“三性”要求,引導學生在頭腦中形成一張張具有內在聯繫的由點、線、面構建各框題、各課、各單元、各模塊的知識結構圖,這樣才能減少“漏”、“亂”現象的發生。

2小考大考鞏固成果,有序推進知識的鞏固

在現行的教學模式下,要取得理想的成績,沒有一定量的強化訓練是不行的。許多學生在考試中沒能取得理想的成績,其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有效的訓練。但並非進行強化訓練就能提高成績。我們反對題海訓練,反對的是低水平的重複訓練。我們有目的地規劃強化訓練的內容,做出了全面安排,力求在每次訓練當中突出重要知識點,在針對性的強化訓練中,讓學生在學中練,在練中學,並在練習過程中,得出知識的網絡結構,形成系統的直觀的知識鏈,並在老師的幫助下,學生及時梳理、歸納總結出重難點,從而進一步鞏固知識。

3分類突破強化訓練,提高應考能力

不同的內容,考查的方式是有差異的;不同的題型,思維方式是有差異的。對不同的題型和不同的內容進行適當的分類,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暫且稱為分類教學法)是提高效率的重要方法。在政治科目考試中中,學生的主觀題得分率明顯偏低。縱觀主觀題得分率低的原因,一是教材不熟悉,無話可説;二是思路混亂,亂答一通。針對這種情況,筆者在教學中幫助學生記好教材,理順結構的同時,狠抓題型突破。對題型的突破,筆者改變了過去把題型分得過細過繁的毛病,集中精力抓好辨析題、文字材料題、圖表材料題三類題型的解題思路,總結了辨析題的解題步驟、文字材料題的解題步驟、圖表材料題的解題步驟。以往學生往往在第一步由於沒有説明理由,在第三步沒有提出正確的觀點,在第三步沒有作總結從而造成失分。後來筆者結合多年教學分析這個解題步驟,經過多次反覆訓練,直到它成為學生的解題習慣,結果學生答題目標明確,要點齊全,思路清晰。對於簡答和論述題,筆者要求學生首先學會設問和材料。具體操作是:先看設問有必要結合材料分析(材料的相關性),第二看知識範圍,第三看行為主體,第四看分析對象,第五看考查角度(搞清是屬於“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怎麼辦”、還是“啟示”、“認識”、“評析”)然後帶着這些信息通讀材料抓主題,再細讀材料圈出關鍵詞。其次,根據考查角度將題型劃分為“內涵型”、“原因型”、“意義型”、“措施型”、“啟示型”、“認識型”、“評析型”,並每種題型的思維特點總結演繹答案的模式。這個做法,要通過教師示範、學生動手,堅持訓練一個月,才能取得一定成效。

篇10:國中政治教學論文

創新教育歸根到底是要解決人的培養和發展這一根本問題,因而,馬克思主義關於人的全面發展學説對學校創新教育的研究與實踐具有深遠的指導意義,它不僅是創新教育理論最重要的哲學基礎,也是創新教育實踐的方法論。

本文結合我國創新教育的理論與實踐,着重探討了以下幾個問題:

一、課程設計要貼近生活

課程設計應貼近生活和學生感情實際,內容的選擇堅持“近、小、實、親”的原則,即貼近社會生活和學生思想情感的實際,提出的問題小一點,回答問題實一點,使學生感到親切一點。如果我們的學生能夠從書本中直接學習到他們生活中面對的問題,幫助他們解決了實際生活中存在的問題、情感,相信能更好地激發起他們思想、情感上的共鳴,這對培養他們的道德水平和親近社會有着積極的意義,因為道德始終存在於人的整體生活之中,沒有脱離生活的道德。人們為了生活而培養個體品德,改善、提升社會道德,並不是為了道德而道德。脱離生活的道德和品德必將導致道德和品德的抽象化;客體化,脱離了生活去培養人的品德,也必將使這種培養因為失去了生活的依託和生活的確證流於虛空、形式、無效。

二、課程設計要具有整體性、開放性

儘管目前的新課程對課程的內容、形式作出了調整,重視知、情、意、行的統一,在德育目標、內容、途徑、方法、管理、評價方面給予了一定程度的重視,還增加了綜合實踐課程、校本課程、社會實踐活動和德育基地等多種形式的教育,但是,從我們的實際工作實踐來看,這些調整缺乏內在的整體性、開放性和外在的可操作性,有如空中樓閣,學生依然是在教室裏完成上述的思想品德教育。教育部門應該着實在系統化的背後,對於課堂教育的管理、評價制度的完善都應該建立立體式的綜合評價方式,強化生活實踐能力的考察、評價,科學地引導老師和學生的價值取向。學校小課堂不應該成為學生唯一的思想品德培養陣地,要把綜合實踐、校本課程、社會實踐、德育基地等等教育形式引入日常的課程方案中,給予有效的落實,讓學生走出學校的小課堂,走向社會的大課堂,讓學生有充分接觸社會、融入社會的空間,也給老師們提供更廣闊的施展教育技巧的空間。

三、課堂教學要聯繫實際、重視實效

1.改革課堂結構,實現教學效果的優化。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在優化課堂結構、提高課堂有效性這個問題上,我們發現不少老師沒有重視課堂目標的生活化,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目標有效性的達成。例如,課堂上設計了許多遊戲、情境和輔助材料,看似課堂氣氛很活躍,學生參與性比較高,但是,由於脱離生活層面或淺生活化,所以當我們課後問學生今天學習了什麼、有什麼收穫時,得到的結論多是讓人失望的。同樣在優化課堂機構上,也存在着同樣類似的問題。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我認為必須在立足於社會生活的基礎上建立學生主體參與、教師主導的`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在發揮學生主體的作用上下功夫。如在內容上主張將自然科學引入思品課堂,把實驗課引入思品課堂,在自然與社會交融中實現感性和理性的交融,讓情感得到共鳴與昇華。在課堂結構上,45分鐘課堂的“一二三制”原則,可較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求知慾,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要切實地把時間、空間留給學生,讓學生學會獨立思考、獨立學習的習慣;要給予學生一定的選擇權,讓學生的思維插上想象的翅膀。在這裏需要強調的是,老師必須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做好科學的引導工作,否則同樣會出現無的放矢的局面。

2.密切聯繫實際,實現知行統一。

所謂實際,就是社會,就是生活。對於國中生而言,從社會生活中獲得感知,遠比從書本中獲得的理論更重要。教學中應該明確地讓學生知道“要知道什麼、怎麼去做”,而不是要求知道“為什麼”,否則會導致實際與理論偏離太遠,出現學生課堂昏昏欲睡、無精打采的樣子,老師也索然無味、昏昏然。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精選案例,以例説法,同時也引導學生學會蒐集相應的事例,通過討論、質疑等方法,做到事理綜合,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延伸思品主題,在生活中踐行

行,是形成道德四大因素的落腳點、歸屬,因此學校要在日常校園管理中重視學生的行為養成,將學校的各項活動與思想品德有機融合起來,避免產生課堂教育與校園生活脱鈎的現象。通過校園主題活動,能不斷地深化品德生活化意識,使教學呈現出動態的富有彈性,使課堂的空間得以延續,讓品德教育延伸到學生的校園生活中。

讓生活迴歸課堂,是新時期對教育本質的迴歸。在充滿創新、充滿挑戰的時代,要讓生活迴歸教育,教育在適應社會的同時必須超越現實,從而為發展創新性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有利的條件。這不僅是培育新生代適應社會的需要,也是振興民族的希望所在。但這並不是説,只要人蔘加德、智、體、美等多方面的活動就能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更重要的是,要認識和處理人與物的關係,突出人的主體性。“人的發展不能解釋為勞動(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的發展,不能解釋為勞動的結合。只有當我們把體力勞動和腦力相結合理解為人的勞動能力獲得了多方面的、充分的、統一的發展時,才能與人的全面發展含義聯繫起來。”人的活動應是生存與發展、工作與享受、功利與理想的統一。“真正做到人是目的,人才能得到真正的全面發展。”

篇11:國中政治教學論文

摘要:在高校教育體系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佔據着核心地位,對於提升大學生思想道德水平和綜合素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隨着互聯網的興起,多種社會思潮湧現,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基於創新視角,構建高校思想政治教學體系,是現代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提升大學生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路徑。

關鍵詞:高校教育;思想政治;教學體系;構建

根據現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引,強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體系建設,是現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發展的重要方向[1]。通過建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可以豐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內涵,提升工作層次和工作水平,減小思想政治教育阻力,創新教學模式和教學路徑,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效性和針對性。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體系缺失

(一)缺乏長效教育機制

從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踐來看,仍存在諸多問題。在高校教育體系內,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不是一個孤立的工作,而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近年來,隨着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特別是互聯網的興起,對大學生思想產生了較大影響衝擊和影響,各種言論在網絡上不斷傳播,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極大挑戰。從高校教育體系內部來看,很多高校都沒有建立起全方位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格局,沒有形成相應的長效機制。

(二)教育工作缺乏針對性

在現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普遍存在着缺乏教育針對性的問題。很多思想政治教師知識陳舊,不注重社會新變化,對社會新形勢認識不足,所講解的知識老舊,無法適應現代網絡社會需求[2]。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乏足夠的學習興趣,很多教師不注重創新教學模式,將學生作為課堂知識的被動接受對象,忽視學生的個體性差異,束縛了學生的個性發展。

(三)缺乏有針對的心理疏導

隨着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大學生心理日趨複雜化。很多思想政治教師在開展教學過程中,不關注學生的.內心,課程講授方式過於僵硬和枯燥,所提供的知識無法滿足學生的個性需求。大學生存在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滿足,教師講解的內容無法發揮應有的作用。在教學過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想提升教學針對性和實效性,就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內心需求,為學生提供有針對性的輔導,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檔升級。

二、構建高校思想政治教學體系的路徑探索

(一)強化開展思政教育工作的體系性思維

從內容和性質來看,高校思想政治教學體系建設強調思想政治教學的層次性和針對性,強調對於個體的關注。將體系性建設應用於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強調滿足學生的多元化需求,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針對性。在傳統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育工作者往往忽視學生的個性需求與個性差異,而採取普適性的教育方式,缺乏對學生個體的關注[3]。而在現代教學理念指引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強調促進學生的個性解放與個性發展,重在提升學生的自由與活力,進而實現思想道德水平的總體提升。

(二)讓大學思政教育工作迴歸“人本理念”

構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體系,還要關注學生的心理動態,踐行“人本理念”通過開展心理疏導,可以及時化解大學生內心困惑,引導學生健康成長,樹立健康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近年來,隨着社會經濟的深入發展,各種社會思潮不斷湧現,對大學生內心產生了較大的衝擊,面對外部世界紛紛擾擾,大學生很難保持內心的平靜,通過開展心理疏導工作,可以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幫助學生解決現實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引導大學生形成積極、健康、陽光的心態,提升綜合心理健康水平,養成健康的人格。從教學模式和內容來看,構建大學生思政教育體系,是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突破口,可以有效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引導大學生養成健康的人格,滿足現代教育目標。

(三)採取“學教結合”模式,減小教學阻力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要構建教學體系,可以採取“學教結合”的模式,減國小生的阻力。在開展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高高在上,一味對學生進行教育,而要通過率先垂範的方式,引導學生向自己學習,減小教學阻力,提升教學實際效果[4]。充分引導大學生提升自身積極提升道德修養的自覺性與主動性,幫助大學生早日成為一名思想品德合格的優秀公民。在開展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強化與學生的溝通交流環節,針對大學生切實存在的思想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解決大學生切實存在的問題。隨着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教學設備被廣泛運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堂上,教師可以運用現代教學設備提升教學豐富性,在課下,教師可以利用微信等社交網絡平台,與學生及時進行交流,幫助學生破解內心困惑,提升教學實效性。

三、結語

綜上所述,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進行體系性建設,抓住高校思想政治教學工作關鍵點,針對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尋求有效的教育策略,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切實提升大學生思想道德水平,實現素質教育目標。

參考文獻:

[1]全柱.高校課外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粵西六所高校在校生的調查研究[J].高教探索,20xx(10):121-124.

[2]張琰.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教育本性[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xx(12):35-37,45.

[3]盧進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法治化路徑探析[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xx(18):45-46,50.

[4]周曉東,馬玲.法治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體制的完善[J].黑龍江高教研究,20xx,31(6):119-121.

篇12:國中政治教學論文

【摘要】國中的政治課程承擔着培養學生德育素質的重要任務,其中人文精神的培育是其中非常重要的課題和內容,政治教師在教學中應當有意識的加強人文精神教育的滲透,豐富人文精神教育的素材和渠道,以便讓國中的政治教學更有針對性,促進學生人文精神和綜合素質的更好發展。

【關鍵詞】國中的政治;人文精神;人文素質

根據新課標改革的要求,國中的政治教育需要將人文精神的培育放到更加重要的教學位置上來,將其有效融入到政治教學的各個環節,轉變過去以應試為導向的傳統教學思維,尊重學生在政治課堂上的主體地位,並採取更加人性化的教學評價措施,讓政治課堂教學充滿人文精神的教育氛圍,促進學生人文素質的發展。

一、緊扣教材,整理教學素材

在國中的政治的教材體系當中,有很多內容都是與人文精神相關的,所以教師在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時,要有意識的結合教材整理教學素材,這樣便於教師將人文精神培育滲透到政治課教學的日常活動中來,促進學生人文精神素質在潛移默化中的發展。具體來説,就是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加強教材內容與學生實際情況之間的聯繫,有針對性的完善學生的人文素質缺陷,促進學生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樹立。例如,在國中的政治教材中的關於“認識新自我”、“真愛生命”等教材內容的教學時,政治教師都可以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等方面的知識內容,必要時可以蒐集學生身邊的案例,結合教材內容,創編相應的人文精神教育素材。

二、創設情境,鼓勵學生的自主體驗

國中生對於人文精神的理解,是比較抽象和模糊的,所以很多學生很難通過自主學習實現人文精神的培育。同時,國中生的個性差異是比較大的,每個人的人文素質現狀都不盡相同,統一化、標準化的人文教育模式無法面向全體學生,也就很難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熱情,最後可能會影響到政治課堂的教學效率。對此,國中的政治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當結合學生人文素質的具體情況來創設教學情境,鼓勵學生的自主體驗和學習反思,實現多維能力的發展。在政治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運用多種教學方法來培養學生的多維能力。例如,在“我們享有廣泛的權利”的教學中,由於學生的`法律意識和知識基礎都很薄弱,所以教師可以創設特定的情境,然後讓學生分別扮演原告、被告、律師等角色,並讓學生結合自己所學的知識嘗試維護法律的權威和自身的權益,明白法律是維護正當利益的有效工具,但是如果有意觸犯法律也是要遭到懲罰的,進而實現學生法律意識和人文精神素質的有效培養。

三、理論結合實踐,加強教學延伸

在國中的政治課堂上,很多學生都認為政治課程的內容比較枯燥、乏味,教師如果在學生人文精神的培育中再過於側重理論教學,那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將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對此,政治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當加強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之間的結合,讓人文精神的培育可以突破教材、教室的限制,增強國中的政治教學的開放性,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人文精神的內涵,明白人文精神教育的現實價值和意義,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潛能。例如,在“做自尊自信的人”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現實生活中的事件引入課堂並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實現課內教學向課外實踐的延伸,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好的參與教學活動,在自主分析中實現個人人文精神素質的有效培育,並最終應用於個人的生活實踐和未來發展。四、提升教師素養,發揮榜樣示範作用教師作為國中的政治教學和學生人文精神培養的組織者、實施者和評價者,個人的人文素質和教學能力將會直接影響教學成果。正所謂“教不嚴,師之惰”,國中生人文精神的缺失,教師必然會承擔重要的責任。對此,國中的政治書教師必須首先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質,在學生面前嚴格要求自己,展現良好的人文精神面貌,這是因為教師的教學行為和言行舉止會展現個人的人文精神,也容易成為學生效仿和學習的對象。國中的政治教師只有在教學實踐中充分發揮個人的榜樣示範作用,才能更好的承擔“立德樹人”的職責。同時,國中的政治教師要積極創設人文化的政治課堂,讓學生的學習環境充滿人文氣息,將更具有人文精神的政治課堂呈現給學生,讓學生經過政治課程的學習,可以實現人文精神面貌在潛移默化中的提升,最終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結語總之,針對國中生加強人文精神的培育,是時代發展賦予國中的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務,作為一線教學教師而言,需要提高對學生人文精神培育的重視程度,在教學實踐中多關注學生的思想品質、價值觀念和人文素質的現狀,然後以教材為依託,制定更加完善的教學方法,積極向人文精神培養的內容和方向發展,在促進國中的政治教學改革的同時,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楊冬梅.論國中的政治教學中人文精神的培育[J].亞太教育,20xx(29).

篇13:國中政治教學論文

創新作為我國民族進步的重要靈魂,其在我國經濟發展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而在國中階段培養學生在政治教學中的創新能力不僅符合當今社會發展的需求,而且還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我國素質教育戰略的實施。為了能夠更好的培養中學生的創新意識,作為國中的政治教師首先就要改變在教學中的教育方式。

一、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必要性

1.根據新課程標準下國中的政治教材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依據

根據現階段的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得知,原有的政治教材必需要改變其缺少活潑的編排風格,不能夠在以傳統灌輸式的教學方式來進行政治教學活動,必須要編排能夠調動學生情感以及創新意識的風格,這樣的教材編排不僅能符合當前中學生的年齡特點,而且還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學生在政治學習中的好奇心和參與的積極性、主動性。這種教材的編排為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供了良好的依據。

2.順應當今時代發展的需求

隨着社會經濟的不斷髮展,其對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多,因而為了能更好的順應時代發展的需求,作為政治教師要把握好學生的心理特點,進而能夠通過自身的責任感和緊迫感來挖掘中學生在政治學習上的創新意識。

二、政治教學中學生創新意識培養的主要原則

關於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教師要能夠遵守以下幾點原則;

1.激發學生的興趣

興趣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動力,因而教師在政治教學活動的設計上要根據對學生的瞭解情況,來採用合理的教學方式來進行教學,從而能夠給學生營造出良好的教學環境。

2.鼓勵學生質疑

學習是來自於思考,而思考又是對問題的質疑,因而教師在教學中要能夠不斷的鼓勵學生在政治學習中敢於探索和質疑,對於學生提出比較幼稚甚至錯誤的問題,教師也應對其進行鼓勵。

3.刺激學生在學習上的需要

在學習中,學生一定會有很多的需要,這就要求教師在活動中創設新問題,進而來促進學生在學習上的需求,從而能夠更好的滿足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4.尊重學生的個性

在課堂上經常會出現學生對問題的見解與其他同學不一樣的情況,這種思維就具有獨立性,因而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就要能夠尊重學生這種個性,並且還要能夠鼓勵學生更好的發揮其自身思維,從而能夠進一步的激發學生在政治學習中的創造慾望和需求。

三、國中的政治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有效措施

政治這門學科是在國中開始開展的,開展政治教學主要就是培養學生在政治覺悟上的能力,因而作為國中的政治教師,其在政治教學的過程中要更加註重對教學方法的改進和完善,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提高學生在政治教學中的創新能力。關於如何培養學生在政治教學中的創新能力,教師可以採取以下幾點措施來開展政治教學。

1.教師要注重對情景課題的創設,進而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在當前的國中教學中,無論是政治教學還是其他學科的教學都要能夠激發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學習興趣,只有讓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才能更好的掌握相關的知識。在政治課程上,要想能夠激發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作為教師則可以創設情景課題,其中在培養學生在政治教學中的創新能力時,教師也可以設置關於情景的課題,比如教師在政治教學過程中,可以針對教材中比較有難度的問題來通過舉出一些關於政治上比較有名的事例來給學生進行講解,這樣的學生會比較感興趣。因為大多數學生都喜歡聽故事,因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對教材中的內容藉助相關的寓言或者笑話來講解知識。通過這種方法在政治教學中的運用,不僅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而且還更好的提高了學生在政治學習中的創新能力。

2.注重在課堂問題的提問,進而來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在當前的教學中,大多數的課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都會對學生設置相關的問題來使其回答,通過對學生的提問,教師才能夠清楚地瞭解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因而在教學活動中設置課堂問題已經成為教師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了。對學生進行提問是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培養學生在思維上的創新能力的。因而政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設置問題。但是在當前的政治教學中,大多數教師在設計問題上過於傳統,以至於不能夠帶動學生學習政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阻礙了學生在政治教學中的創新能力。作為國中的政治教師要想解決這種問題,首先就要能夠在教學中設置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問題來對學生進行提問,比如教師在設置關於“人際關係”的問題時,可以提問學生“如何在交際的過程中受到多數人的歡迎”,這種問題就能夠更好的讓學生了解到問題的主要意思了,進而來對這個問題進行思考和討論。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要能夠引導學生在課堂上發散性和創造性的思考問題。在國中的政治課程中能夠看出,其主要以情感教育為主,因而教師可以通過以情感教育為主在教學活動中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創新性的思考。比如教師在講解關於洪澇、乾旱等實事問題時,就可以讓學生思考導致當今自然災害的因素有哪些的相關問題,不要給他們現成的答案,而是讓他們通過自己在問題上創新性己去探索來尋找答案。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教師時可以給他們提供一些有關自然災害的相關資料,並且還要讓他們以小組的形式來對這個問題進行討論。通過學生之間不斷探索和思考,學生在沒有藉助教材以及教師幫助的情況下認識到了引發自然災害的主要因素。使得學生能夠了解自然災害的發生和人為因素存在的關係時,這會很好的使得他們的環境保護意識在潛移默化中得到進一步的提高。通過這樣的政治教學課堂方式,不僅對學生進行了更加具有深刻意義的德育教學,而其還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學生在政治教學中的創新能力。

3.注重對現代教學設備的應用

在現代社會經濟的發展的驅動下,我國科學技術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因而對於先進的教學設備也逐漸應用於教師的教學中。在當前的政治教學中,教師要能夠充分利用好先進的教學設備來開展政治教學活動,從而能夠進一步的培養學生在政治教學中的創新能力和意識。由於在國中階段的政治教材中,其都是以文字內容為主,很少在教材中能夠出現關於圖表之類的相關內容,因此大多數國中的政治教師在教學中都不注重在教學中應用現代先進的教學設備。在教學中,教師都只是通過傳統的板書方式來給學生講解政治知識。為了改變這種教學的方式,作為政治教師要注重在教學中運用現代教學設備。教師在政治教學活動中應用現代先進的教學設備不僅有效的提高了學生在政治教學中的創新能力,而且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師的教學質量以及教學效果。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還要將學生的道德素質的培養放在重要的位置,要想能夠培養學生在道德素質教師也要通過教學設備來進行。比如教師在講解“做意志堅強的人”這節內容時,其可以通關多媒體設備來播放關於增強人們意志的相關歌曲,通過這種方式來讓學生能夠在聽的過程中更好的融入到政治教學中來,進而使得學生進一步的掌握教師所講解的主要知識。因此,作為國中的政治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運用現代教學設備,只有這樣才能更大限度的激發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從而有效的提高學生在政治教學中的創新能力。

總而言之,國中的政治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創新能力上培養不僅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學習政治的能力,而且還有效的提高了其在思想道德上的水平。作為國中的政治教師,其在教學過程中要能夠結合以上的措施來進行政治教學,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的提高學生在政治教學中的創新能力。除此之外,政治教師還要轉變其傳統的政治教學方式,以此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通過這幾種培養措施,不僅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而且還有效的提高了政治教師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從而實現培養學生在政治中的創新能力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劉豔波.國中的政治教學中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xx,07:138.

[2]王志華.淺談國中的政治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學週刊,20xx,14:110.

[3]高諫贇.國中的政治教學中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J].才智,20xx,32:68.

[4]唐洪山.國中的政治教學中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xx,06:166.

[5]李萬平.國中的政治教學中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研究[J].才智,20xx,30:210.

[6]馮紹普,馮娜娜.淺談國中的政治教學中學生創造力的培養[J].科教文匯(上旬刊),20xx,04:178.

[7]蔡紅.談國中的政治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J].新鄉教育學院學報,20xx,01:54-55.

篇14:國中政治教學論文

【摘要】素質教育在高中學校的普及和推廣,使得社會對學生的綜合素質要求越來越高,對課堂教學質量的水平也越來越重視,高中政治教學中時事政治的有效應用成為目前素質教育深化改革的目的與硬性要求。目前我們在高中政治教學的實踐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教師在政治課堂教學中時事政治的應用力度不夠,這阻礙了高中政治教學工作的發展進程。本人從高中政治老師的角度出發,淺談一下關於提高高中政治教學中時事政治的應用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時事政治政治教學應用

政治是一門學科,更是一門科學,高中政治教學有着重要的教育意義,它培養學生了解和研究政治知識的積極性和自主性,培養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實際操作能力,培養學生了解社會了解國家乃至解讀世界的樂趣,它對學生以後的探究學習、日常生活方面有着重要的意義,是不可忽略的,它可以使學生遇事嚴謹考慮,辦事理性科學,養成有條不紊的風格。時事政治的應用成為目前高中政治教學改革的重點,同樣也是高正政治教學過程裏不能缺少的一項內容,併成為高中政治教學的重要表現之一。下面,本人就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並結合相關的案例進行探討分析關於提高時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學中運用的有效方法策略。認為主要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教師要端正態度,加強對時事政治的重視

隨着國家素質教育的推進,在新課程改革中,高中政治教學有了新的。教學內容和目標,突出了育人理念,以學生為中心,教學要與社會接軌,實事求是,進行科學教育,提高高中生的政治文化素養,提升高中生的綜合素質,進而提高高中政治教學的整體質量。高中政治教學離不開時事政治熱點的運用,課堂教學過程中時事政治是教學的一個很重要的熱點,政治教學與時事政治是相互依存的關係,因此,政治教師要十分重視關於時事政治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努力提高自身的洞察和解析時事政治的'能力和素養,為高中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教師有效地運用時事政治熱點會使得政治教學課堂豐富而有趣,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政治的樂趣,提高學生靈活掌握時事政治以及政治課程的能力,培養學生積極自主地觀察社會洞察社會事件的綜合素質,提高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的教學效率,進而有助於促進和生成高中政治高效課堂教學。

二、以學生為中心,將時事政治生動生活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素質教育改革下的高中政治教學,在整個高中教學中佔有着重要的地位,政治教師不再擔任主角的角色,政治課堂教學中學生才是主體,政治教學要以學生為中心,一切向學生看齊,教師是學生的配合者和引導者,是照亮學生學習生涯之路的燈塔,指引着學生向正確的方向前進發展。教師必須做到與時共進,多關注和了解國家社會乃至國際的時事政治熱點,努力提升個人文化素養及教師職業的綜合能力。高中政治老師必須要端正態度,明確目標,調理好自己與學生之間的關係,建立正確和諧的師生關係,制定好課堂學習計劃,在課堂上要加強與學生們的溝通和交流,進行興趣教學,配合和引導學生學習,引導、鼓勵學生學習和探索政治,將時事政治的運用生動生活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帶領學生主動地發掘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的魅力。高中政治老師要對學生進行引導和鼓勵,不斷培養學生與時俱進的素質,時事政治和政治課程有效地聯繫。例如,有關於我國的主權問題事件———“鯛魚都事件”,政治教師在和學生解析完事件的整個過程後,老師應該配合引導同學們思索關於如何處理“日本的鯛魚都國有化”的問題。“鯛魚都事件”這一時事熱點話題吸引了同學們的注意力,活躍了整個政治課堂教學氛圍,並且在同學們處理這一國家時事熱點問題的過程中,激起了學生的愛國熱情,培養了學生們保護國家領土主權的意識以及維護世界和平的意願。這樣,學生們緊密聯繫現實生活,使得他們更恰當的掌握政治課程,進而促進了高效政治課堂教學的生成。

三、結合科學技術,運用多媒體等教學方法進行教學

我國素質教育的改革體現了我國經濟水平的提高和科學技術的發展進步,素質教育的提倡下,教學多媒體步入我國高中教學課堂,一改以往紙質教學的方式,引起了學生們的高度注意和重視,為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提供了方便,使得學生在高科技的輔助下完成政治課堂教學。此外,政治教師還要把握恰當的時機,合理分配政治課堂的45分鐘,在上課之前的5至10分鐘以及即將下課前的5分鐘的時間段,安排時事熱點,其目的就是使時事政治與政治課程緊密結合,使得整個政治課題豐富而又有意思。這樣也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並且為下堂課程做了準備。例如,在學習高中政治教材中“我國悠久歷史文化”之後,政治老師可以通過課堂結束前十幾分鍾和學生講述海外對我國儒家文化的創始人———孔子的崇拜學習以及孔子相關學校快速發展的情況,對時事政治熱點來一個大概的概括總結和拓展。於是,政治教學課堂氣氛變得活躍非常,同學們也都喜歡這個課堂,喜歡學習政治課程。由上可見,時事政治的應用關係着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的效果,我們教師應加強對時事政治的重視,激發學生對時事政治的興趣,並結合科學技術進行多樣化的教學,提高時事政治在這種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應用,進而提高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水平。

參考文獻:

[1]陳正華,賀軼玲。論道德交往與學校道德教育[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xx年2期。

[2]唐金潮。高中思想政治新課程改革的歷史、現狀及對策研究[D].蘇州大學,20xx年。

[3]應國良,袁維新。對話教學:新課程倡導的課堂教學範式[J].當代教育科學,20xx年18期。

篇15:國中政治教學論文

一、國中的政治課堂教學現狀

目前,國中的政治課堂教學狀況並不樂觀,由於政治學習無趣,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導致課堂教學效率不理想。通過分析,原因如下:第一,政治是一門記憶性較強的學科,需要背的知識點既多又雜,且幾乎沒有規律可循,部分學生由於記憶力比較差或者記憶方法不佳,學習政治顯得很吃力,漸漸失去學習興趣;第二,傳統政治教育屬於“填鴨式”教學,教師只是簡單講解,勾畫一些重點,缺少吸引力,導致學生上課注意力不集中,考試成績不理想;第三,一部分學生對政治課的重視度不夠,把政治看做副科,成績在他們眼中並沒有那麼重要,因此上課時只是隨便聽聽,記憶知識點,缺乏對所學知識的深入理解,成績不理想,導致課堂教學效率不高。

二、構建高效國中的政治課堂的策略

2.1教師要深入瞭解教材,提高備課效率。

備課是教師教學的首要任務。教材不僅是學生學習的依據,而且是教師備課的重要參考材料。教師構建高效政治課堂的前提是熟悉教材、深入瞭解教材,並且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備課,提高備課效率。教師的任務是教書育人,教書指將課本上覆雜繁瑣的知識講活,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讓學生易於理解與掌握。教師要做到高效備課,從以下方面入手:首先,教師不但要熟悉教材,還要透徹理解教材,清楚重難點和教材中各章節、各知識點之間的聯繫,從而構建一個比較系統的知識構架,幫助學生理解與記憶所學知識。其次,要結合不同學習程度學生的特點,合理備課,努力做到讓每個學生聽懂並且能將所學知識應用到考試中。最後,備課時要事先想好所有課堂中學生可能提出的疑難問題,準備好應對措施。

2.2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能推動學生自主學習。要想構建高效國中的政治課堂,教師就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了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從以下三方面入手:第一,課堂由圖片、音樂、視頻、時政等具有趣味性的材料引入,力圖在剛開始上課時就吸引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注意力;第二,教師改變對政治的認識,發掘政治的吸引力,找到政治與生活的結合點,並將之傳授給學生,讓學生明白政治的重要性與趣味性,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第三,教師要和藹可親、幽默風趣,不把政治當做一門嚴肅的學科來教,而應該多與學生交流,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用自身魅力感染學生,從而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願意學習政治。

2.3教學方法多樣化。

傳統政治教學是“填鴨式”教育,面對新課程標準,傳統教學模式顯然已經不能滿足現代教學的要求。此外,傳統國中的政治教學中那種勾畫重點、單純記憶的單一教學模式是使學生失去學習興趣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為了提高國中的政治課堂教學效率,教師必須革新教學方法,採用多樣化教學方法。例如,可以採用小組教學法,通過讓學生對某一問題進行探討,使學生深入理解所學知識,並學會運用所學知識;組織學生針對某一具有爭議性的問題進行辯論,這樣不但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而且學生在尋找論據時能複習學過的知識,並且學會如何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此外,由於多媒體具有形象性與直觀性,熒幕上放映的圖片、視頻等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具有現代化氣息的多媒體教學法不失為教學佳選。

三、結語

構建高效國中的政治課堂是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也是教學改革不斷深入的必然要求。提高國中的政治課堂的教學效率,要從學生與教師兩方面入手。只有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才願意學習,才能配合教師的課堂教學,實現師生互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只有做到高效備課、教學方法多變,才能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從而提高整堂課的教學效率。

篇16:國中政治教學論文

一、合理編排教學內容,做到教學更順利、更有效率

在國中的政治教學中,現有的教材已經將一些過難、過舊的內容刪去,必須進行教學的知識點也較以往有所減少,這樣做主要是為了方便廣大教師靈活、合理地安排課程時間,充分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安排教學進度,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為提高教學效率做準備。與此同時,傳統的“滿堂灌”式教學方式已經無法適應教學需求,即使教師讓學生在考前加班加點,也只能片面地提大學聯考試成績,根本無法實現實際教學效率的提升。作為新時期的政治教師,我們應該在課前對教學內容做好設計,靈活選用恰當的導入方法,渲染學習氣氛,必要時還應根據課本內容創設合理的教學情境,以激活學生的思維,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相信這種新式的教學方法一定會更好地提升教學效率。

二、把認知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新課程的理念告訴我們,在新時期的教學過程中,廣大教師必須以情感代替空洞的説教,突出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進而促使學生主動參與進來,最終實現有效教學。需要注意的是,政治課的教學並不是一味地進行理論和道理的講解,這樣做只會讓學生產生厭煩,不利於教學的開展。我們必須將抽象、枯燥的理論具體化、形象化,讓學生認為政治課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這樣才能真正實現高效課堂。例如,在講解政治課本中有關“法律”的知識時,為了將枯燥、乏味的法律知識變得形象生動,我結合國中生的心理特點,為他們組織了一次實踐活動,即讓學生在課下行動起來,主動尋找和收集一些法律故事,然後在課堂中對這些故事進行深入的分析。結果表明,這樣不僅讓學生主動參與進來,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使原本枯燥的法律知識變得生動、真實,便於學生的理解與記憶,在潛移默化中提升了學生的法律意識,教學效果可想而知。

三、課堂教學要分層次,照顧各個階段的學生羣體

素質教育要求政治課堂決不能搞“一刀切”,要面向全體學生的共同發展。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時必須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根據學生成績、性格等多方面的差異進行分層教學,只有這樣才能達到素質教育的教學要求,從根本上提升政治課堂的教學效率。我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總結了一些有益經驗,並根據實際將學生分為三個層次,即優等生、中等生和差等生,同時對這三個層次的學生提出了不同的學習要求:對於學習成績好的優等生,我通常要求他們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可以大膽對所學內容進行深化研究,從而將知識變為自己的能力和覺悟,進一步提升學習水平;對於學習成績一般的中等生,我要求他們必須狠抓基礎知識,並多做一些相關的練習題,爭取把基礎知識記全、記牢;對於學習成績較差的差等生,我選擇適當降低學習要求,強調在自身的基礎上循序漸進,圍繞基礎知識進行查漏補缺,哪怕是微小的進步也要及時給予肯定,增強他們學習下去的動力。相信只要我們堅持下去,就一定能夠有效提升政治課堂的教學效率。

四、加強時政教育,充實課堂教學

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我們不得不承認時政教育是國中的政治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可以有效彌補教材中某些基本觀點和事實的滯後性,拓寬學生的政治視野,引導他們關心時事,放眼世界,還能夠加深學生對書本知識的理解,讓學生正確對待社會生活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提高學生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終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我在實際的教學中就為學生安排了一定的時政學習時間,即每週安排15分鐘的時間,讓學生將自己近期收集的重大國內外新聞,用標題的形式在課堂公佈,其餘學生可以對其進行補充和更正,這樣的做法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學效果非常好。此外,我還非常注意組織學生開展各種比賽,如撰寫時政評論,舉辦時事報告會、時政評論演説賽、時事知識競賽等活動,這也從不同的側面提升了學生對時政的熱情,為更好地開展政治教學、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五、提高實踐能力,深化政治課的實效性

政治教學也不例外。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廣大教師必須要多開展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從課內走向課外,走向社會,逐步培養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例如,在講解“守護我們共有的家園”這一課時,如果教師一味地進行知識的灌輸,學生不僅不能深入地瞭解相關知識,還會對所學內容產生厭煩,無法提升課堂實效。而把學生帶出課堂,讓學生進行實地考察,從現實生活中發現一些污染環境的真實實例,然後在迴歸課堂,結合這些實例進行講解,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解決方法和建議,這樣就會更加強烈地喚起學生的環保意識,加深學生對書本知識的理解與掌握,最終有效提升課堂的教學效果。

篇17:國中政治教學論文

一、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樂趣

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萬事都是開頭困難。教師應該教育學生學習好開始部分,把握成功的基礎。教師可以幫助學生選擇有效的學習方式,充分進行教學導入,教師可以運用這樣的教學方法:

1.故事導入的方法

學生都喜歡講故事,聽故事,教師應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給學生更多的思想啟迪,給予學生積極開闊的學習視野,教育學生拓寬知識面。教師可以在教學“競爭合作”的時候,給學生講解漂流的故事,教育學生進行思考,教育學生如果每個螞蟻都想爬上來,不抱成一團,各自進行逃生,那麼這樣就是不行的。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學習課文內容“合作和競爭”,來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2.時政導入的聯繫方法

教師可以運用國內外發生的重大的事情,引導學生產生學習興趣,增加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高學生學習的自覺性。教師可以在“尊重和維護隱私的權利”的內容中,教育學生運用2008年的時事政治內容“人肉搜索”中的相關的案例進行學習和研究,引導學生學會人肉搜索的含義,引出課題“尊重他人隱私權”。教師應該重視課堂教學導入,運用懸念的導入法和情景導入法,運用發散思維法和直觀教育導入法等,無論運用怎樣的教學方式,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都應該實現導入內容和教材的聯繫,選擇精短的教學內容,注意教學的簡潔性,保證教材的聯想內容的新穎獨特性,重視在教育教學的導入過程中,實現靈活多樣的教學行為的運用,保證綜合的教學效果的實現,保證課堂教學效果的提高。

二、保證課堂教學內容的趣味

新課程教學中,教師應當充分挖掘生活中的廣大資源,保證學生能夠充分運用教學中的各種資源,創造教學中的各種教學情境,重視教學過程的把握,教育學生經過教學實踐,重視運用教學的事例,充分挖掘社會熱點現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重視把握教學過程中的記憶過程,緊密圍繞教學重點熱點話題進行教學。在講解“生命和健康的權利”的時候,可以學習地震中的優秀的事例,組織好教學過程教育學生學會珍愛生命,教育學生尊重法律規範,使學生切身體會教學內容,保證法律條文的實施,激發學習興趣,實現教育教學規律的把握。教師在日常教學實踐中,重視關注社會生活,捕捉社會熱點話題,實現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全面發揮出教學的優勢,學會從社會教學事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抒發出教學的情感,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國中生的思維特點非常直觀,缺少一些生活中的閲歷,教師應該教育學生理解抽象的知識,提高學生的接受能力,教師可以充分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運用直觀、抽象和形象的教學事來組織教學內容。在教學“人民是國家的主人”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思維特點,教育學生充分理解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等概念,教育學生學會理論聯繫實際,播放人民代表大會的活動情景,代表們走訪社會,走訪羣眾,聽取羣眾的意見,教育學生來學習社會知識。教師也可以選擇電子郵箱的運用,讓學生關注切身利益問題,根據教學的例子來學習人民代表是怎樣選拔出來的?選擇的人們有着怎樣的意見,學生可以從這些材料中選擇一些材料來回答問題,這樣就可以方便直接地學生理解什麼才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了。

此外,教師還可以集中學生學習的注意力,教育學生豐富的學習形式,給學生學習的新鮮感,激發學生調動學習的注意力,教育學生充分享受國中的政治活動的樂趣。

篇18:國中政治教學論文

1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國中階段的學生們大部分都處於身心發展比較不平衡的青春期,在這個時期,學生們的價值觀還沒有樹立起來,也尚未形成辨別好壞的能力,因此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常常會被一些不好的觀念所影響,如果國中的政治教師不能夠及時的引導學生們,那麼他們的學習和生活將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國中的政治新課程標準指出,國中的政治課程需要把正確的價值觀引入到課堂上來,同時加強課內和課外的結合。要想實現這一目標,國中的政治教師需要鼓勵學生們主動的進行實驗和探究,以便更好地提高學生們的思想品德,使學生們逐漸樹立正確的三觀。學生們擁有健康的三觀之後,就會明白如何更好地處理個人與他人、個人與集體的關係,因此國中的政治教師需要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加以留意,讓學生們在潛移默化中得到薰陶,最終成為具有強烈社會責任的人才。第

一,國中的政治教師需要培養學生們的政治學習興趣。國中的政治課程注重培養學生們的優良品德,如果教師在課堂上一味的講解枯燥的政治知識,學生們往往會覺得無聊乏味,從而對政治課堂提不起興趣。因此,國中的政治教師需要轉變傳統的教學方式,不再用説教的老一套去給學生們上課,而是運用貼合學生們學習特點的教學措施去進行知識的講解,使學生們的政治學習熱情有所提高,讓學生們在輕鬆和諧的氛圍中明白做人的道理,樹立遠大的志向。前面已經提到過,國中階段的學生們都處於青春期,因而對政治教師在課堂上的枯燥教學會感到無趣,這種情況對於培養學生們的政治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來説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國中的政治教師需要摸清學生們的學習特點,採用新穎、有效的教學方式來進行課堂教學。

為了使學生們的政治學習興趣得到提高,國中的政治教師可以採用多種方式進行教學。國中的政治旨在培養學生們的良好思想品德,讓學生們的綜合素質得到提高,因此政治教師可以採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去進行課堂教學,讓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得到提高,同時增強學生們的政治學習能力。例如,為了讓學生們更好地瞭解青春期的自己,國中的政治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讓學生們觀看一些相關的青春期教育講座,這種多媒體教學的方式能夠讓學生們直觀地瞭解自己的變化,使學生們克服青春期的害羞和自卑心理,正確的認識到自己的身體發育情況和情緒變化,讓學生們在比較輕鬆的氛圍中學會掌控自己的情緒,以更好地狀態投入到學習中去。採用這種方式進行教學,學生們的政治學習興趣就會得到提高,也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為學生們的健康成長奠定基礎。此外,國中的政治教師還需要注重學科滲透,讓學生們準確的認識到各個學科的相互關聯,從而對政治這門課程產生好奇心,對政治課堂保持學習興趣。比如為了讓學生們更加深刻的瞭解國家與個人的關係,國中的政治教師可以把歷史知識和政治知識結合起來,為學生們講解從古至今無數英雄志士為國家與民族拋頭顱灑熱血的光輝事蹟,使學生們感受生命和自由的可貴,在教學課程中的政治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們主動講述自己印象比較深刻的歷史人物,使學生們在和諧的氛圍中樹立起對國家和民族的自豪感。這種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們逐漸的學會舉一反三,提高學生的政治學習興趣,對於幫助學生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也是非常有利的。

第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國中的政治教師需要讓學生們學會正確處理個人與他人的'關係。儘管國中學生生活在安靜平和的校園當中,但也面臨着處理同伴關係的壓力,學生們需要與同班同學打交道,也需要和教師進行溝通,如果學生們不能夠正確的處理這些關係,那麼他們的學習和生活都將會收到極大的影響,所以國中的政治教師應當指導學生們正確處理個人與他人的關係,使學生們逐步掌握與他人交往和溝通的能力,最終幫助學生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為學生們的健康成長做好鋪墊。同學之間常常會有一些小的摩擦,如果學生們處理不好這些事件,那麼在校的事情也會擴大化,這很可能導致學生們失去一個好朋友,實際上這對於雙方來説損失都是很大的,學生們很可能因此一蹶不振,始終以自我為中心,變得害怕與他人進行交往。為了防患於未然,國中的政治教師需要對學生們進行引導,讓學生們明白同學之間友愛相處的必要性,在維護自己權益的前提下,與其他同學建立友好的關係。學生之間的交往實際上是非常純真的,學生時代的友誼也非常純粹,因此國中的政治教師需要時常對學生們耳提面命,讓學生們樹立正確的交友觀念。

2注重心理健康教育

國中時期學生們的心理髮展和生理髮展是非常不平衡的,因此在這個階段教師需要關注學生們的心理健康教育。傳統的政治教學只關心課堂上的知識傳授,忽視了對於學生們的心理健康的關注,這不利於學生們的長遠發展和生活。因此國中的政治教師需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在教學活動中的政治教師要常常鼓勵學生們,讓他們對政治這門課程保持濃厚的興趣,同時政治教師還需要定期與學生們談心,瞭解學生們的學習狀況和心理狀況。心理健康實際上是影響學生們學習和生活的重要因素,國中的政治教師可以利用心理健康教育來提高學生們的心理素質,使學生們磨礪意志,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學習、勞動習慣和生活態度。如果學生們擁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質,那麼在面對學習和生活中的挫折時,他們將會屢敗屢戰,對於生活擁有無限的信心,因此,國中的政治的課堂教學不能只侷限於書本知識,還需要關注心理健康教育。

總之,國中的政治的課堂教學需要教師幫助學生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同時加強對學生們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學生們健康成長。

篇19:國中政治教學論文

思想政治課教學,採用的教學模式是不能固定的,應該根據教師的操作能力以及課堂的實際內容來決定。任何教學模式的採用都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以提高學生素質為目的。下面談一下“暗示———領悟”教學法在教學中的應用。

“暗示———領悟”式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運用語言、實物、音樂等手段創造一個生動真實的情知結合環境,激發學生積極的情緒情感,引導學生在一種思想高度集中、精神完全放鬆的情況下從事智力活動,達到高效率的記憶和領悟。

我國的“樂學教育”、“成功教育”、“情境教育”、“情知教育”等都屬於這一類。愉快教育就是以課堂教學為基礎,教師教學與學校教育相結合,課堂學習與課餘活動相結合,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相結合的組織形式,從情感教育入手,給學生愛和美,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創造,實施智能教育、情感教育、意志教育並重的整體人格教育。愉快教育的四要素為“愛、美、興趣、創造”。成功教育就是針對每個學生的特點適當調整教育的起點,設計出系列的、小步子的教學目標,分層漸進,讓學生多體驗成功,進而不斷增強自信心,強化學習動機。這實質上是激理論在教育上的實際運用。情境教育由我國國小語文特級教師李吉林所創。她把中國古代美學中的情境理論移植到國小語文的教學之中。現在,此法已被運用到政治課教學之中。這幾種教學模式在我國正在快速推廣。它們的共同點都是肯定了望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通過一定的教學策略挖掘出學生的“情商”,激發學生的學習內驅力,讓學生愉快地、有信心地參與到學習中來,從而取得好的教學效果。

“暗示———領悟”教育主要是通過調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特別是情感因素來達到德智教育為目的的模式。

其教學的一般程序是:創設情境———參與活動———總結轉化。這裏的創設情境與發現法的創設情境有區別,發現法創設情境主要圍繞問題為中心,促使學生活躍思維,提出問題。而暗示法中的創設情境是為了通過暗示,促使學生領悟其中道理。暗示作用的發揮,需要通過學生的能動性而起發生,因此,必須有一個學生參與活動的階段,比如通過唱歌、聽音樂、表演、談話等活動,這些活動是教師在創設情境階段所設計好的,通過這些活動使學生潛移默化地學習。有時,學生的領悟還得通過教師的啟發。總結啟發階段,就是要求教師在學生活動之後進行理性的總結,使情與理相結合,這時教師的講解也不同於講授課的講解,因為,講授式的講解是以學生沒有在特設的`情境下進行活動的前提下進行,學生缺乏一種身臨其境的切身感受,而“暗示———領悟”模式下的講解已經有了暗示的活動過程,只不過通過講解進行強化,促使學生領悟的發生。可見,“暗示———領悟”式是在教師主導下的以情悟理的教學過程。這種教育模式如果在政治課的人生觀與價值觀教學內容時採用,效果特佳。一般來説,在政治課教學中,它常常與講解模式結合起來進行使用。或者説它只是作為一種教學方法加以使用較為普遍。下面主要介紹幾種暗示方法。

情境暗示法———教師採用語言描繪、實物演示、音樂渲染為學生創設一個生動的場景,激起學生的學習情緒,來達到暗示教學的方法。比如:上集體主義價值觀內容時,創設情境:播放歌曲《為了誰》,歌曲唱道“我不知道你是誰,但我知道你為了誰”,深刻的內容,優美的音樂形式對學生的心靈有着振撼的作用。

板書暗示法———板書也能起到暗示的作用。教師要善於使用各種各樣的符號,如重點內容用着重號、波浪線,思維過程用箭頭表示等等。還要善於用彩色粉筆,如在知識點比較的時候,可用不同色彩,教學重點則用紅色標出等等。這些都起到暗示的作用。

總之,暗示的手段是多種多樣的,通過創設情境、或是幽默的語言以及對比強烈的板書等手段來激發學生的興趣、情感、求知慾。而它們的共同點都是通過學生的心理途徑。這充分肯定了學生一個理性與感情同時活動的學習主體。改變傳統教育觀念中只相信理信力量的片面觀點,這種教學模式在我國還只處在嘗試階段,隨着心理學研究與教育改革的深入,必定會有更大的發展。

篇20:國中政治教學論文

摘要:在國中思想政治教學中,教師要善於結合信息技術的手段,結合多媒體輔助教學優勢,將多媒體技術有機地整合到國中思想政治教學中,促進課堂教學的改革和創新。當前,多媒體技術輔助國中思想政治教學存在一些問題。作者結合這些問題,探討了多媒體輔助國中思想政治教學的對策。

關鍵詞:政治;多媒體;教學對策

在信息化的社會背景下,多媒體輔助教師的課堂教學已經成為教育改革的必然趨勢。誠然,相比較傳統落後的課堂教學而言,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極大地促進課堂教學的改革和發展,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在國中思想政治教學中,教師應當結合信息技術手段,合理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通過課堂教學的改革和創新,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當前,多媒體輔助教學方式還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影響了國中思想政治教學的改革和發展。以下筆者結合自己的國中思想政治教學實踐經驗,結合當前的多媒體輔助教學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探討在課堂教學中多媒體輔助國中思想政治教學對策。

一、多媒體輔助國中思想政治教學存在的問題

從哲學的角度理解:事物都具有兩面性。對於多媒體輔助國中思想政治的教學而言亦是如此。從優勢上分析,多媒體圖文並茂的教學模式,可以極大地提高國中思想政治教學效率,促進國中思想政治教學的改革和發展。而從負面角度理解,過於濫用多媒體設備,則容易使教師的課堂教學偏離應有的軌道。

1.教師的信息技術水平低下。對於多媒體輔助國中思想政治教學而言,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熟練利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製作豐富多彩的多媒體課件,在教學過程中熟練操作課件,並結合教學內容,進行適當的拓展和補充,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卻存在信息技術手段低下的現狀,一些教師不會製作多媒體課件,或者是所製作的課件和教材的內容相差無幾,根本沒有進行相應的拓展和補充,從而使得多媒體輔助教學流於形式,難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2.過於依賴,甚至濫用,影響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在國中思想政治教學中,多媒體處於輔助地位。但是,在實際教學活動中,很多教師由於對多媒體的輔助教學作用認識不足,致使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存在濫用多媒體教學的現象。教師的過度濫用,影響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例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只是在不斷地給學生播放多媒體課件,學生不是聽課,而是觀看多媒體課件,這樣無疑不利於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同時也不利於教學的'改革和發展。

二、多媒體輔助國中思想政治教學的對策

近年來,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發展,強調課堂教學的改革和創新已經成為時代教育的主題。在國中思想政治教學中,教師應當結合多媒體技術手段,創新國中思想政治教學,實現課堂教學的改革和創新,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那麼,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多媒體輔助國中思想政治教學,具有哪些有效的對策呢?

1.合理利用多媒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國中思想政治教學中,教師要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必須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全面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而多媒體技術在國中思想政治教學中的運用,可以達到這樣的教學效果。例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結合教學內容,通過多媒體課件視聽功能,有效地創新國中思想政治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從根本上講,思想政治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基於這樣的教學宗旨,教師在教學中尤其是在學生剛剛接觸國中思想政治課程時,可以結合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手段,給學生播放一些愛國主義的歌曲。如《我的中國心》、《歌唱祖國》、《大中國》,創造良好的愛國教育環境,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促進國中思想政治教學效率的提升。

2.合理利用多媒體,促進課堂教學的直觀和生動。在傳統的國中思想政治教學中,教師的教學只能根據教材,然後在黑板上寫寫畫畫,讓學生記筆記、背誦課文,牢記相關的知識和條款。這樣的教學模式難以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之下,國中思想政治教師應當重視課堂教學的改革和創新。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於利用多媒體技術,創新課堂教學,使一些抽象難懂的知識點,變得更直觀和生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3.合理利用多媒體,強化時政熱點學習。時政熱點是國中思想政治教學中的重點。尤其是在考試過程中,時政熱點要佔據很大的比重。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及時滲透時政熱點學習,培養學生與時俱進的學習心態。一直以來,在國中思想政治時政熱點的學習過程中,部分教師的教學模式是臨近考試時,給學生髮放一些有時政熱點的小本子,讓學生牢記。這是一種不科學的教學模式。在多媒體輔助政治教學的條件下,教師在教學中可以有效地實施時政熱點學習,提高學生的政治意識。例如,在給學生講解微型發射的時間表是,教師不能夠僅僅給學生背誦,某年某月某日,我國的第幾號人造微型發射成功,標誌着什麼樣的意義。這是一種不科學的教學方法。而如果教師在教學中直接給學生播放衞星發射的視頻,讓學生親眼看見這樣壯觀的場面,教師趁機再給學生講解衞星發射的意義,勢必會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總而言之,國中思想政治是一門需要與時俱進的課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善於結合信息技術的手段,結合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優勢,將多媒體技術有機地整合到國中思想政治教學中來,促進課堂教學的改革和創新。當前,多媒體技術輔助國中思想政治的教學還存在不少問題。筆者結合這些問題,探討了多媒體輔助國中思想政治教學的對策。

參考文獻:

[1]許來友.談對國中的政治教學中應用多媒體的認識[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xx(34):77.

[2]劉海燕.試談多媒體在國中的政治教學中的運用[J].教育科學學週刊,20xx(8):147.

篇21:國中政治教學論文

1營造和諧交融的課堂氛圍是構建“互動式”課堂的基本條件和前提

課堂不僅是素質教育的主陣地和主渠道,也是學生學習知識的主陣地,是學生學習知識、發展的基本途徑,課堂教學氛圍的好壞直接影響教學效率的高低和學生創造性思維、創新能力的培養。那麼,如何營造和諧交融的課堂氛圍呢?首先,建立民主、和諧的新型師生關係。民主、和諧的新型師生關係就是要求教師放下傳統的師道尊嚴、封建家長制的權威意識,與學生開展平等、民主、信任的交往。只有在這種新型的師生關係下,才能給學生創造一種敢説、敢想、敢做的開放氛圍,以極大的熱情無所畏懼地投入課堂的“互動”中來。這樣,在解決問題的交流、體驗過程中,既發揮了學生主體的參與作用,教師又贏得了學生的信任和親近。其次,學會調控課堂情緒,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一方面,當學生精神飽滿、情緒高漲時,就會積極參與課堂活動,聚精會神地聽老師講課,回答老師或其他同學提出的問題,從而激發老師講課的熱情;另一方面,教師充滿激情的講課也會激發學生學習、參與的熱情,活躍課堂氣氛。所以,教師要學會調控課堂情緒,既要想方設法使自己的情緒保持良好狀態,同時也要激發、調動學生的情緒處於高漲狀態。

2運用討論法增強課堂互動

在一些具有辨證的、較抽象的知識安排上,教師把教學內容或要解決的問題以設計好的'問題提出來,由學生展開討論,通過討論,去偽存真,由淺及裏,由現象到本質,使學生掌握知識,明白事理的教學過程。通常討論法有兩種形式,即小組討論和全課堂討論。全課堂討論是全班共同討論一個問題,一般通過舉手發言的形式進行,它的特點是師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互動速度快、互動面廣,能迅速完成思維的交流。通過學生討論,在全班集中交流,再由教師引導講解,得出結論,以達到對知識或問題的理解。它的特點是可操作性強,學生參與面較大,組織方便,所佔用的教學時間也不長,所以這種互動方式為廣大國中政治教師所喜愛並廣泛使用。小組討論的範圍以四位學生最恰當,這樣可以就近組織而無需調動座位,節省了時間。討論時間一般在3~5分鐘左右,從討論結果的集中反饋方面,以全班40人計,十個小組的意見反饋除去重複部分大約能產生3~5個意向,需用3~4分鐘。一個課題的課堂小組討論預計時間8~10分鐘,教師把討論結果總結一下,再把所討論部分與全課知識整合需用2~3分鐘。這樣,通過課堂討論的互動方式解決一個教學疑點或難點用時在10~13分鐘左右。課堂討論要注意控制學生的回答反饋,加強引導;教師總結要簡明扼要,直切問題結症所在。因為這時學生已經在討論中形成初步感理性認識,並瞭解到其它組的意見,教師的總結必須具有權威性,具有指導性。

3鏈接現實生活,結合課堂內外

隨着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我們的環境在變,學生在變,教法在變,教學內容豈能不變?因此,我們在使用教材時,應該因材施教,既要善於利用課本,又要根據學情,敢於跳出課本。對於教材,老師要把握其變化情況:一是教材內容由大變小。根據國小生的認知水平與實踐能力的情況,對於他們的品德尚處在學會最起碼的做人道理、養成最初步的道德行為階段,因此教育內容要由大變小;二是教材內容由虛變實。教學內容運用故事、寓言等的目的是:將抽象的道理通過淺顯通俗的形式使之更形象化,有助於學生理解。但有時其內容與學生實際相脱節;三是教材內容由繁變簡。從認知、思維、記憶的角度來説,只有對象越具體,人的認識才會越深刻。同時,介紹更能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更能激發學生愛國主義熱情。

4注重創新教學方法。搭建“快樂教學”有效平台

4.1結合教材內容創設快樂情境。在國中政治教學中創設適宜的教學情境,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快樂指數,激發他們更加積極深入地開展學習活動;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教學活動的生動性,有助於增強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感悟和理解。例如教師可以創設快樂的教學情境,進行有關“友好交往”的教學,效果就非常地明顯。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選出兩組學生,讓他們即興表演一段有關同學相處的小品,並在表演結束以後,讓學生對兩組同學的表演內容進行討論,通過對小品中的不足或是優秀之處的討論評價,學生髮現了人與人之間正確的交往模式,他們的學習興趣也被調動了起來,參與教學活動的熱情高漲,在這麼愉快、濃厚的學習氛圍中,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更深刻,政治教學成效進一步得到提升。

4.2信息教學手段促進學習積極性。現代化教學手段不斷創新,其中以信息手段最為普及,一方面是因為信息容量巨大;另一方面是因為其生動的演示效果,可以將抽象的政治教學變的真實、生動。教師應在教學活動中充分利用信息教學手段的輔助促進作用,讓課堂教學從“一成不變”變得“生動活潑”,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在開展“誠信做人到永遠”的教學時,教師可以摒棄空洞的説教,運用信息手段向學生播放由真實事件改編的小品《彩票**》,學生被小品的情節逗得哈哈大笑。看完小品後,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對中獎彩票的歸屬展開討論,相互交流。有趣味的影音信息作為基礎,誠信問題不再是抽象的一個概念,學生也可以深開入的思考,政治教學成效明顯提升。在當今教學模式中,針對國中思想政治教學創新教育已成為當前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必然趨勢。國中政治課堂必須要打開視野,從單調枯燥的教學模式逐步發展為互動式的教學模式,不僅要讓課堂的“觸角”伸得更遠,更要讓課堂的氣氛開展得更活,並通過這種互動式的教學模式,來最終提高國中政治教學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辛璐.實現教學互動提高國中政治教學效率[J].新課程導學(上),2012(22).

[2]周陳莉.探究國中政治教學課堂互動的方式及其運用[J].華中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2):131-132.

篇22:國中政治教學論文

一、教學目標的層次性與生成性

傳統課堂上,教師設定教學目標的過程是割裂的,大一統的過程。三維目標本質上是統一的體系,是不可割裂的整體要求,但是實際上一線教師對教學目標的表述卻使“三維目標”成為“三個目標”。雖然在實施中兩者之間並無很大差異,但卻在潛意識中割裂了目標之間的聯繫與互相作用。此外,目標的大一統也使得學生不能在自己的學習水平上得到良好的發展,很容易導致學得好的同學“吃不好”,學得差的同學“吃不飽”。目標的生成性則是強調學生在目標的設定中能夠產生屬於學生個人的“生本內容”。目標是教師和教育工作者制定的,但是其最終歸宿卻是接受知識的學生,這就要求所有目標的制定要以學生的發展為依歸,要使學生能夠從目標中實現對知識、能力和情感的三維提升,並能夠主動生成學生已有知識基礎上的新的知識成長點。

二、教學資源的針對性與發展性

教學資源的選擇必須要圍繞課程的內容展開,這是發揮教學資源實效的原則。此外,教學資源並不能被看做是一個靜止的事物,要藉助於教學資源本身的“生動”來實現教學的“生動”,進而實現學生學習的“生動”與對知識的主動運用。教學資源以輔助性的角色扮演着服務課堂進程,實現知識內化的重要媒介。以《我們的社會主義祖國》為例,在選擇這一課的教學資源時,既可以從宏觀角度選擇體現國家發展的圖片、視頻、數據資料等資源,也可以從學生的身邊出發,從周圍生活的環境出發,通過對比所生活的城市的發展變化,以及生活水平的提升,使學生對國家實力提升有更為深切的感受。而通過教學資源展示,教師要讓學生從自己的生活中,或從與父母的交談中發現更多體現國家實力增強的案例,如家用電器的增多、住宅面積的增加以及住宅環境的改善等。讓學生能夠通過教師的引例派生出圍繞核心知識點的其他案例,不僅實現教師的主導作用,更能夠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實現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知識生成和智慧體現。

三、教學策略的合作性與開放性

教學策略的選擇是教師智慧的體現。教學策略的合作性指的是教師要通過策略的使用達到教師與學生的良好關係的營造,實現師生的共同進步,此外教師也要注重策略的開放性,拋棄傳統課堂中死板的教學模式,從學生入手,從發展着眼,以教師的智慧感染學生的智慧。在這裏,智慧不僅滲透到了課程的設置和課堂的運行,也滲透到了教師和學生的一言一行。這種環境可以幫助學生建構一種前所未有的具有自我組織、自我進化、自我完善、自我構建、自我發展,具有獨特個性的完整的集成智慧體系。例如在進行政治課教學時,可以選擇帶領學生到社會體驗政治生活,體會社會法制建設,體會公民道德建設。此外可以嘗試多種教學方法的應用,根據學生的學情、教學內容的安排等對課堂進行多元化的安排,尤其是教學評價方法的選擇與創新。

篇23:國中政治教學論文

一、創設教學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成功的教學,首先需要學生對本學科有着濃厚的學習興趣,有利於學習的順利開展。由於政治學科可能內容較為抽象,理論性較強,因此單純的課本教學枯燥乏味,很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要使得政治課能鮮活起來,可以創造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情景體驗中自覺融入政治學習,調動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來。首先,需要教師充滿激情,全身心地投入教學中,以教師飽滿的情感打動和感染學生,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在講授內容時,要創設和教學內容相匹配的情景,有目的地引導學生樂於學習。如可以採用音樂、視聽等手段,通過電影、畫面、聲音等方式全方位激活學生的五官系統,將學生帶入豐富多彩的學習境界中,通過直觀而充滿活潑氣氛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習興趣,刺激其主動進行學習,從而提高教學效果,提高課堂實效。

二、因材施教,發展學生個性

要重視學生的不同學習需求,瞭解每位學生,為學生制定個性化學習計劃和方案;同時要在課堂中鼓勵和提倡解決問題的多樣化,鼓勵多元化思維,重視每位學生的不同解答,尊重學生所表現出來的不同層次的認知水平和方式,積極引導每位學生都參與到教學中來。根據每位學生的狀況,實施分層教學。對於有學習餘力且有濃厚學習興趣的學生,要指導其在課後繼續學習和思考,以發展他們的學科能力;對於中等層次的學生,要指導其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基礎上,針對不樂於思考問題和獨立思考的特點,擴大閲讀範圍,通過積極參加活動課等方式,不斷提高學習積極性;對於低層次的學生,由於其學習積極性較低,對學習缺乏信心,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對於這部分學生要以鼓勵為主,表揚其閃光點,提升其自信,不斷培養學習興趣,從而通過不斷地積累和學習,提高學習能力和質量。教師採用分層教學的方法,從整體上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三、加強學科之間的聯繫,實現知識遷移

政治課並不是單純的孤立的課程,它和其他課程如歷史、語文、英語等也有着密切的聯繫。因此,政治教師不僅要熟悉政治課程,還需要熟悉其他相關的課程,才能夠在教學過程中做到有機結合,融會貫通,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學會知識的遷移和轉化,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同時通過課程之間的學習和聯繫,建立完整的知識結構和體系,從而實現學習上質的飛躍。四、結合實踐,倡導自主探究政治課程並不是一門封閉性的學科,其具有開放性,不僅能夠有效激活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習慾望,促進學生的理論學習,同時也培養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習的理論分析現有的社會實踐,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培養創新精神。在國中的政治課教學過程中,有效結合社會實踐,能夠促使學生更喜歡學習政治課程,產生渴求知識的.原動力。在新課改要求下,國中的政治課教師可以試着有選擇性地跳出現有的教學模塊,選擇貼近生活、實用的政治現實,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使學生學會獲得基於課本又超出課本的學習理念。

五、提高教學評價的有效性,提高教學效果

在教學活動中,教學評價起着承上啟下的作用,通過對前一階段的教學總結,為下一階段教學的展開提供經驗和要完善環節的方向性指導。因此教學評價應該貫徹在整個教學活動過程中,而不只存在於教學活動後。新課改要求充分利用教學評價這一方法,通過尋找差異,促進平衡發展;重視導向的作用,有效提高教學效果。國中的政治課程的教學評價要以《國中的政治課程標準》為依據,參考課程目標和教學目標,評價要體現客觀、公正性,要科學而合理,以提高學生自信心為主要目的,提高政治學習興趣,激發內在學習動力。

六、優化教師的個人素質,親其師才能信其道

對於教學效果而言,教師的知識儲備也有着重要作用。只有知識視野廣泛、知識經驗充足的教師才能夠給學生呈現一堂豐富多彩的課程大餐,受到學生的普遍歡迎,甚至被學生當作崇拜的偶像,使其產生學科學習的強大動力。同時教師要尊重學生,在班級內部形成民主、團結、和諧、互助的良好班風和學習氛圍,以自己的優秀人格和魅力影響學生,重視對學生情感素養的培養,帶動學生積極向上,培養健康的心理素質和豐富的情感,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總而言之,課堂的有效性,可以反映課堂的教學質量、水平及效果,是衡量教學水平高低的重要尺度,作為重要的教學策略,應該受到廣大教師的重視,並加以落實和實施,從而提高課堂的有效性,真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篇24:國中政治教學論文

一、國中的政治課堂互動教學模式

在傳統的政治課堂教育模式下,老師的教學手段落後,教學方法古板僵化,而且教學重點僅侷限於空洞理論的灌輸,與生活實際脱離。一貫採用單一的填鴨式理論説教法,學生容易產生牴觸抗拒心理,對政治學習的熱情度和積極性不高,嚴重阻礙政治教學目標的實現。為使政治教育課堂更輕鬆活潑,原有的教學模式必須改進。

(一)互動教學模式的概念。

所謂互動教學模式,即改變老師全程把控課堂教學的每個環節、學生被動聽任安排的局面。老師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與學生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學習的融洽師生關係,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其充分參與老師的課程教學,在課程教學的每個環節融入合理而可行的意見或建議,營造輕快活潑的課堂氛圍,創造互信互愛、民主合作的學習環境。

(二)國中的政治課堂互動教學的作用。

1.有利於實現政治課堂教育的課程目標

新課程標準下的政治教學目標不再只是要求學生對政治理論的理解記憶,更重要的是促使學生在實踐中靈活運用所學政治知識。互動教學模式可以讓學生充分參與教學,培養學生髮現問題、研究解決問題的能力,並且使學生的政治理論學習與社會、生活及人生的各方面實際相結合,具有時效性。

2.有利於素質教育目標的實現

素質教育是當前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務,互動教學模式既能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探索精神,還能提高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解決問題能力、人際溝通交流能力,更能增強學生對時政熱點事件的敏感度,使其準確把握時代發展的脈搏,進而將自己培養成符合時代要求的人才。

二、國中的政治課堂互動教學模式實現的途徑

(一)師生合作,共同參與課程設計和教學。

教師要認可、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改變老師主宰甚至獨斷一切教學工作的傳統,充分了解學生的興趣和對課程的教學預期,合理採納學生的意見,並儘可能地將之付諸課堂教學實踐,使學生感受到自身能力得到認可,鼓勵其不斷創新、敢於探索。同時,師生間的交流溝通是互動教學模式的重要環節。通過交流溝通建立輕鬆和諧的師生關係,消除學生對老師的畏懼心理,師生之間平等、真誠地相處,共同搭建思想交流、暢所欲言的交流平台,使學生的思想見解得以及時充分的表達,便於老師有的放矢地開展教學工作。

(二)營造輕鬆自由的課堂氛圍。

政治教育是莊重嚴肅的,但古板僵化的課堂氛圍使得學生的思想情感遭受壓抑,進而對課程的參與熱情降低,更難以進行深入的思想探索。然而在自由輕鬆的課堂環境下,學生的思維更活躍,創造性更強,更樂於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認識。輕鬆自由的課堂模式還可以使老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都在愉悦的心態下完成。老師以積極樂觀的心態開展教學,學生準確把握老師教學的目標和方向,並在老師情緒的感染下熱情高漲,積極參與教學,善於思考,積極發言。

(三)小組討論學習

老師將主動權交予學生,在提出學習內容後,把學生劃分為不同的小組,並將學習任務劃分成不同的板塊,安排給不同的小組,每個小組負責一個板塊的資料蒐集、課程教學設計、課程講解工作,然後在充足的時間內做好準備,小組成員之間分工明確,各自努力,相互討論尋求最優教學方案,小組與小組之間針對不同的教學任務進行相關性交流討論,互相結合,最終以小組彙報的形式將各組的學習成果以教學的方式展現出來,老師再對各小組的學習效果進行點評、糾正和補充。讓學生扮演自己的老師,充分發揮其自身自主能動性,提高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成員間相互交流與協作的能力。

(四)舉辦符合課程主題的教學活動。

國中的政治課堂教學不可拘泥於課堂理論的灌輸,還應開展形式多樣的符合課程教學主題的活動,將課程教學與實際相結合。如常見的演講比賽、慰問孤寡老人、祭掃烈士陵園等實踐活動。通過這些活動的舉辦和參與,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所學政治知識的內涵,繼承併發揚優良的道德傳統,以嚴格的道德標準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不斷踐行政治理論,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

三、結語

國中的政治課堂要實現素質教育要求下的教學目標,達到具有實踐意義的教學效果就必須立即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將學生從固有教學模式的束縛中解放出來,採用互動課堂教學模式,發揮學生的能動作用,結合社會生活的最大實際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

篇25:國中政治教學論文

一、強化“激趣”意識,提高教學效率

那麼,在國中的政治教學中怎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我認為應做到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教師要讓學生充分認識到思想政治課的重要性,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讓他們主動學習;其次,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採取一些適當的措施與方法,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最終達到在趣中求知、趣中收益的目的。例如,在教學開始之初,教師可以精心設計一些精彩的課堂導入,讓政治課堂從一開始就引人入勝,從而為教學效率的提高提供可能。當然,導入的方法有很多種,可以用遊戲導入,也可以用故事、圖像導入,還可以創設相關的教學情境導入新課。諸如此類的導入方法教師可以根據實際的教學需要靈活選用。相信堅持下去,我們的政治課堂一定會煥發出動人的魅力,吸引學生積極參與,最終實現教學效率的提升。

二、聯繫生活實際,提高教學效率

在傳統的政治課堂中,教師總是一味地對學生進行“填鴨式”教學,這樣的教學方式枯燥乏味、死板生硬,又在一定程度上脱離了生活實際,學生對知識的學習往往是死記硬背,這無異於做了無用功,根本無法提高教學效率。為改變這一現狀,我們必須將書本上的知識帶到實際生活中,與社會實踐緊密結合起來,讓學生參與到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中,從而使學校中的小課堂與現實中的大課堂緊密結合起來,提升學生的思想品質和道德水平。如在學習“保護環境和合理利用資源”的相關內容時,我在課前就已經向學生布置了充分的調查作業。即讓他們分組調查當地政府在保護環境和合理利用資源方面都採取了哪些措施,通過這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等,進而在這一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尋找到破壞環境、污染環境的根源,並通過師生合作共同探討出更多治理污染、改變環境的有效策略,同時鼓勵學生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爭當“環保小達人”,這樣的教學方式充分結合了生活實際,不僅有效培養了學生的環保意識,還有效提升了政治課堂的實際教學效果,可謂一舉兩得。

三、運用多媒體,提高教學效率

眾多的教學實踐表明,多媒體技術的合理使用可以將教學內容直觀地展示出來,這樣既為廣大教師節省了大量的教學時間,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費,還為學生提供了更為廣闊的思維空間,有利於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記憶,從而為政治課堂提供助力。比如,在教學有關“可持續發展”的內容時,我在課前為學生精心製作了一個完整、形象的多媒體課件,通過課件將被洪水沖毀的糧田、房屋,沙塵暴侵襲的北京等現實中確實存在和發生過的事件清晰、直觀地展示在了學生面前。這樣的景象讓學生從中懂得了保護環境的現實意義,提高了他們保護環境的自覺性和責任感,同時也改變了學生對政治無用的錯誤認識。實踐表明,這一次的教學非常成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由此可見,廣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積極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質,多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授課,相信這樣一定會有效提升政治課堂的教學效果。

四、轉化後進生,提高教學效率

素質教育中不可忽視的一方面就是教育要面向全體,對所有的學生負責,努力為國家培養出更多的合格人才。對於國中的政治教學而言,每一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都應該着眼於所有學生學習水平的提升,努力為國家培養出更多的優秀人才。這就要求政治教師必須對所有的學生一視同仁,既要重視優等生、培養中等生,還要積極轉化後進生,絕不讓任何一個學生落伍。誠然,轉化後進生並不容易,這是一項非常艱苦的工作,但作為教師,我們必須迎難而上,多對那些基礎差的後進生進行鼓勵,積極肯定他們的正確做法,切忌過多地指責和謾罵。此外,教師還應多與後進生談心,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分析他們落後的原因,並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多對其進行相關的輔導與鼓勵,讓他們明白教師是真心在幫助他,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提升教學效率。例如,有位學生的成績一直不理想,但是卻是一個十足的軍事迷,他熱愛軍事武器,在他的課桌上到處貼滿了飛機、大炮、潛艇等圖片,有時還會在課本上自己繪製一些武器。我在發現這種情況之後,與他進行了多次交談,肯定了他的這一愛好,同時指出如果將這種興趣運用到學習中,效果會非常棒。此後,這位學生在學習上有了明顯的變化。這時,我又及時地給予其必要的督促與幫助,指導他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一學期結束之後,該學生的學習成績有了明顯的提高,學習態度也得到了全體師生的一致認可。到學期末,他的各科成績都有了很大提高。由此可見,只要我們在教學中踐行這一策略,一定會有效提升教學效率。

總之,政治教學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還需要廣大政治教師在教學中堅持不懈、勇於創新,積極運用各種有效的教學策略,使我們的政治課堂煥發生機,真正提高教學效率。

篇26:國中政治教學論文

國中生年齡較小,心智沒有發育成熟,對事情的看法也有所不同。社會環境不斷變化,讓學生的生活和學習都受到了一定的影響,這不僅不利於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同時還阻礙了學生的發展。把生活化思維運用在國中的政治教學中,結合學生的日常生活,有助於提升課堂效率,對培養鍛鍊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也十分有利。

一、生活化思維教學的優勢

(一)政治性特點在生活化思維教學中的體現

國中的政治教學很重要的一個目的就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以及價值觀,讓學生有明確的思維辨別是非。因此,教師可以將一些重大社會事件以及新聞融入到政治的教學中去,通過研究分析,來找出這些事件的起因。例如在講解關於科技、教育等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選取一些重大的歷史案例來作為教學素材,向學生講述國家在科技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這樣能夠激起學生的民族自信心以及自豪感,從而激勵學生學習。

(二)生活化思維在國中的政治教學中的時效性

在國中的政治教學中,教師常常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問題,這就導致教師的教學熱情有所降低,對學生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教師應當運用生活化思維,結合學生的日常生活,將目前比較深刻的社會事件融入到教學中,然後讓學生對這些事件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和研究。比如當講授有關公民責任道德的.知識時,教師可以將一些類似於感動中國的事件融入到教學當中,這樣能夠讓學生更加深刻地體會到社會責任的意義,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三)生活化思維在國中的政治教學中的生活性

在國中的政治教學的過程當中,學生會接觸很多政治事件,有些事件和我們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學生積極參與到生活當中去,對政治學習也是十分有利的。國中生心智還不成熟,有時對於情緒的控制不是很穩定,教師應當意識到這一點,積極主動地引導學生,根據學生的生活細節以及學生的自身特點來幫助他們解決難題,讓學生的身心健康得到更好的發展。除此之外,教師可以尋求適當的時機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幫助學生解決在感情上所遇到的問題,樹立健康的心態以及正確的思維。

(四)生活化思維在國中的政治教學中的趣味性

國中的政治教學對學生來説具有教育性和啟發性,能夠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思想觀念;但一些內容比較抽象,教師遇到這些內容時,應當引進一些有關現實生活的案例,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這些內容,加深學生對於課本知識的印象。比如關於文化差異,教師可以講述各個民族或者國家的特點,讓學生進行比較,引導學生根據自己日常所見所聞,掌握有關文化差異的知識,提升政治學習的效率。

二、生活化思維教學方式

(一)注重實踐

傳統教學模式注重的一般都是理論知識,教師只負責把知識傳授給學生,主要目的就是讓學生接受知識、應對考試。但是,政治學科需要親身實踐才能更好地理解,如果只是單純學習課本上的理論知識而不去實踐,那就很難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因此,教師應當多帶學生實踐,讓學生通過實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

(二)良好的教學環境

傳統的教學模式沒有很好地將生活和教學聯繫起來,這對於教學的發展來説十分不利。在國中的政治教學中如果要很好地運用生活化思維,就需要創建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教師和學生之間應當建立平等的關係,教師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主角,學生不再對教師惟命是從,而應在一個和諧平等的教學氛圍中,學生與教師之間進行交流溝通。這樣,教師能夠更加靈活地為學生傳授知識,實現雙方關係的平等和諧。

(三)相互交流討論

《論語》中提過“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説只學習而不動腦筋思考,就會陷入迷茫;只憑空思考而不學習,就會疑惑不解。思考較為有效的辦法就是相互交流討論,這樣能夠讓問題更好地被解決。在國中的政治教學運用生活化思維模式,相互交流討論是十分有效的方法。學生與老師之間相互交流,能夠讓彼此的思維空間更加開闊,同時還能夠看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並加以改正。

(四)運用信息技術和多媒體

隨着科技發展,各行各業在工作當中都會運用信息網絡和多媒體,包括教育行業。多媒體技術以及信息技術的出現,使學生可以通過多媒體網絡查看實時報導和新聞,同時也為政治教學帶來了便利,讓政治更加生動形象地展現在學生眼前,提高了政治教學的效率。

三、生活化思維教學的基本要求

(一)要不斷與時俱進

隨着社會經濟和科技的迅速發展,人們的思維模式和方法也在不斷變化,因此,要做到與時俱進。生活化思維教學能真實地反映現實問題,要利用這一點來向學生傳授正確的思想,使學生也能夠關心政治生活。

(二)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傳統的教學方式往往都是以教師為主體,學生很少主動表達自身的想法觀點,這對於政治學科的教學來説是十分不利的。生活化思維在運用過程當中,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積極主動引導學生學習政治,鼓勵學生思考和創新,讓學生將生活和學習結合起來,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三)與興趣結合

大部分學生認為政治離自己很遠,和學習以及生活沒有太大關係,所以學習政治的積極性不高。但政治與生活是有很多關聯的,例如市場經濟的轉變就是政治給我們帶來的影響之一。因此教師應激發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挖掘政治當中有趣的知識,讓學生對政治學科產生熱情,從而自主學習研究政治。

四、結束語

在國中的政治教學中運用生活化思維方式,可以實現政治教學生活化,增強學生對政治教學的積極性,讓學生的視野能夠得到豐富和拓展,使學生能夠更清楚地認識到自身優缺點,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以及價值觀,提升國中的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王興宇.對基於生活化思維的國中的政治教學模式的探討[J].學週刊:C,20xx(10):64-65.

[2]陳慕春.對基於生活化思維的國中的政治教學模式的探討[J].新課程導學,20xx(27):15.

[3]許紅.對基於生活化思維的國中的政治教學模式的探討[J].兒童大世界(下半月),20xx(9):32.

篇27:國中政治教學論文

摘要:國中思想政治教學的主要目標是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培養學生的的優秀品質,令學生成為為社會做出貢獻的人才。所以,國中思想政治教學對學生未來的人生髮展有重要作用。因此,本文針對國中思想政治的有效教學展開了以下詳細的分析和探究。

關鍵詞:國中;政治;有效;教學

0.引言

隨着我國教育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學校和教師對國中思想政治教學越來越重視,紛紛採取各種措施提高國中思想政治教學質量。然而,在教學過程中仍舊存在着許多問題,學生的政治水平在一時之間無法得到快速提高。那麼,當前國中思想政治教學中存在着什麼樣的問題呢?作為一名國中思想政治教師又該如何幫助學生提高政治素養呢?

1.當前國中思想政治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教材不能合理利用

新版本的國中的政治課本教材與舊版本相比,不再有那麼多複雜難懂的理論體系,而是儘量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將知識簡單化。並且,通過觀察可以知道,國中思想政治課本當中出現了許多豐富多彩的圖畫和有趣的故事等等,幫助學生理解知識點。然而,國中的政治教師在授課時卻無法真正利用起教材,只是枯燥乏味地將知識點解釋給學生聽。然而,這樣的教學方式令整個課堂變成了教師急於完成教學任務的手段,令課本教材喪失了它原本的意義。

1.2教學方法和手段仍然以傳統為主,缺乏創新

在新時代下,雖然我國教育強調先進的教學方式,但許多國中的政治教師仍舊受古板、傳統的思想左右沿襲以往的教學方式,缺乏創新性。而現代的教學方式只在一部分教師的課堂之上得到體現,無法得到普及和推廣。

1.3忽略學生的成長特點

在國中的政治教學之中,學生是教學的主體,而許多教師卻常常會忽略掉這個主體的'特點,自顧自地進行教學。國中階段的學生處於青春期階段,雖然思想活躍、朝氣蓬勃,但是卻也具有情緒變化多端、脾氣暴躁等缺點。而國中生這些在成長中的特點會影響教師的教學。有些國中生會因為教師的一句話和教師產生爭執,從而妨礙教學計劃。國中思想政治教師對這一點的忽略會影響到政治教學的質量和效果。

1.4理論與實際脱節

在國中思想政治教學之中還存在着一個顯著的問題,那便是教學理論與現實實際的嚴重脱節。教師在課堂上向學生傳授政治知識,學生學到的便是這些知識。但是這些知識都是理論性的東西,學生們只會將其背過然後在試卷上使用,卻不懂得在應用到實際生活之中。然而,教育的目的是要求學生能夠做到活學活用,能夠將在思想政治課上學習到的優秀品質在生活中體現出來。長此以往,學生根本無法從政治學習中得到有價值、有意義的東西,只會淪落成應試教育的工具。

2.提高國中的政治課堂教學效果的對策

2.1創設情境,開展研究性學習

為了能夠提高國中的政治課堂教學的效果,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教師要令學生在一個自由、和諧的氛圍之中,敢於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敢於暢所欲言,從而鍛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比如説,教師在講授《師友結伴同行》中“朋友”這一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令學生討論幾個問題:“你身邊有什麼樣的朋友?”“交朋友有什麼樣的好處?”學生在研究討論的時候,整個課堂氛圍便被調動了起來。教師在學生回答的時候也要認真聆聽,給予學生足夠的尊重,令學生增強自身的信心。

2.2靈活地運用教材

國中思想政治教材不僅僅是一本書,更是聯繫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橋樑。教材中藴含着教師所需要教授給學生的重要知識點,為教師在授課時提供了教學方向和內容。所以,教師需要充分利用教材,在遵循教材結構的基礎上進行內容上的前後聯繫。比如説,教師在講授“交友原則”和“師生間交往禮儀”的時候,可以與之前學生學習過的“與父母之間的交往”這部分的內容相結合,靈活運用教材,儘可能發揮教材最大的功能。

2.3轉變教師角色,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

國中思想政治課本中強調師生之間的關係要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礎上,師生之間要做到人格平等、相互尊重、相互學習、教學相長。學生對待教師要做到與教師主動溝通、虛心接受教師的批評、對老師要有禮貌等等。然而,這些都是從學生的角度來説,那麼教師又該怎樣做呢?作為一名政治教師,自身必須擁有先進的政治理念和平等博愛的思想。所以,教師要學會轉變自身的角色,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要學會在教學過程中愛護學生、關心學生。比如説,當學生在學習上遇到困難向教師尋求幫助時,教師要用耐心的語氣幫助學生,令學生感受到自己的關愛之心。

2.4加強時政熱點教育,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政治永遠都與時政熱點相掛鈎,也是教師教學過程中最鮮明的例子。教師如果單純利用教材進行授課講解難免會令學生感到枯燥、無聊,所以需要加強時政熱點教育,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比如説,教師在講解師生之間關係這一內容的時候,教材中指出:“權威—遵從”的不對等的師生關係引發了師生交往的重重障礙。這個時候教師可以列舉社會中教師鞭打學生、教師與學生互掐等熱點對這一觀點進行佐證,令學生認識到傳統師生關係之間藴藏着巨大的隱患。這樣一來,學生會通過時政熱點的實例對政治知識點認識更加深刻、分析更加透徹,也能夠鍛鍊學生理論與實際相聯繫的能力,達到一舉兩得的效果。

3.總結語

總而言之,作為傳道授業解惑的人,教師需要正視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不足,並且及時彌補、與時俱進,將以前的守舊的觀念摒去,與學生共同成長。在新課改的挑戰中,教師要盡其所能開創新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與學生共同進步、共同提高,迎接更為璨燦的太陽!

[參考文獻]

[1]張曉營.國中的政治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策略[J].學週刊,20xx,08:40.

[2]朱曉莉.提高國中的政治教學實效性的措施探析[J].求知導刊,20xx,04:140.

篇28:國中政治教學的論文

一、把握活動課特點,做好引導工作

國中政治活動課是以課本知識為中心而滲透到我們生活的一種社會實踐課,它靈活多變,和生活息息相關,它具有開放性、綜合性和趣味性。

課堂上教師應運用實例把一些抽象的課本知識形象化,讓課本知識走進學生的生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讓學生真正地學會學習,懂得如何運用所學知識;

讓學生更好地去自由學習和發展,以便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

如蘇教版七年級下冊《思想品德》之第六單元《小課題研究》教學片段,就安排了很多的活動內容:(1)改革開放以來的家鄉變化情況調研:①通過實地走訪調查、資料蒐集等途徑,瞭解家鄉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在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方面的具體情況;

②通過典型個案分析,探究產生變化的主要原因;

③分析家鄉經濟、社會發展現狀,並對家鄉未來的發展獻計獻策。

(2)社區居民文化生活狀況調查。

①通過走訪有關部門或蒐集資料,瞭解本地小康目標中的居民文化生活指標情況;

②實地走訪瞭解所在社區的居民文化生活現狀,如觀看電影、閲讀書報、健身、娛樂等情況;

③提出自己對進一步提高本地居民文化生活質量的建議。

面對這樣的系列活動,一開始就抓緊,要有檢查和落實的措施,要經常與學生有一個對話和交流的通道,要給予學生在研究過程中的具體指導與幫助。

告訴他們這份資料該去哪裏找,這個調查題目應該作怎樣的調整,這個數據背後還有些什麼問題可以思考思考等。

做完這一活動之後,要先讓學生研究小組自評,對學生在研究過程中的這類體驗進步加以表揚,在小課題研究活動中,教師必須扮演好促進者、引導者、協調者、共同研究者的角色,實現思想品德課教學效益的最大化。

二、形式多種多樣,使活動課“活”起來

在思想品德課活動教學中,活動只有豐富多彩,針對不同課型,採取不同形式,才具有針對性和時效性。

思想品德課可採用案例分析、調查、小品、相聲、視頻、辯論會、漫畫等形式,寓教於樂。

教學中,教師要充分投入並始終保持高度熱情,以此感染學生,調動學生情緒,使學生思維和智力活動處於興奮狀態。

同時,除了課本上的實例外,補充一些同學感興趣的身邊的例子,深入淺出的講清道理。

如:《保護我們共有的家園》教學片段:①多媒體出示日本核泄露事件,在全球引起的災難和恐慌,問:由事件説明了什麼?你聯想到的還有什麼?②辯論賽:“人定勝天”與“順天而行”③通過表演賽,來解讀恩格斯説的“我們不要過分陶醉於對自然界的勝利,對於每一次這勝利,自然界都報復了我們”。

思想政治課課堂不能只是以“教材”講授為本,針對不同年級的學生,適當開展一些開放性主題討論是及時解決學生階段性困惑的有效方式。

這種形式很受學生的歡迎,因為它有助於健康心理的培養,也有助於消除同學之間、師生之間的人際隔閡,達到心靈的和諧與溝通,為自己未來的成功墊好心靈的鋪路石。

課堂“活”起來,師生之間的感情就容易溝通,情感共鳴就能產生,學生對老師的信任感就能增強,從而促進教學的進行。

三、生命教育,讓全體學生“動”起來

教材只是個例子,學生才是主體,鮮活的生命教育才是第一位的。

要讓學生動起來,首先要了解學生的情況,可以調查學生的個性心理、情境心理個體行為、法律意識、職業傾向調查等。

如對所謂的“免費網吧”你是如何看的?和父母去應酬,讓你陪酒,你是如何看的?親戚朋友或父母吵架後,你的做法是什麼?這些問題,可以預設多種答案讓學生去選擇,然後進行統計,就會逐步瞭解學生的部分真相,當然,這個問卷只是個例子,並沒有囊括所有調查瞭解的過程。

瞭解學生之後,就要盤活教材,積極組織和動員他們參加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加深對國情的認識,培養其尊老愛幼、關愛他人、助人為樂的良好道德風尚,可以組織學生開展“關心父母,關愛長輩”活動,通過做家務、為父母洗腳、寫一封家書、對父母説“我愛您們”等形式提升學生家庭道德素養,構建和諧的家庭關係;

可以開展“瞭解我的家鄉”活動感受到家鄉發展的不足,增強建設美好家鄉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可以針對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摩擦和糾紛,在講授完相關法律知識之後進行,讓學生嘗試扮演“原告”“被告”“辯護律師”“審判長”“審判員”等,進行現場審理;

可以以針對學生好奇心、表現欲強的心理特點展開人生觀、價值觀、職業觀等方面的大討論。

總之,開展好活動課教學,讓學生真正動起來,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培養和鼓勵學生主動思考實踐,提高思想政治課教學魅力。

作者:孫文明 工作單位:江蘇省淮安市老張集鄉初級中學

篇29:國中政治教學的論文

1、運用案例教學法需要遵循的原則

1.1時效性的原則。

國中的同學們還是處在比較好奇的階段,對於一些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還是比較強的,所以,老師在選擇案例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這種情況,選擇一些時效性比較強的案例進行授課。

比如:在講解“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時候,就可以選擇“三鹿奶粉”的案例進行分析等。

1.2方向性的原則。

國中的同學還處在形成價值觀、人生觀的重要階段,還沒有形成價值思維以及價值選擇模式,對於是非的明辨能力還不是很強,所以,在列舉案例的時候,最好是選擇一些具有正面意義的案例,反面性質的案例儘可能的少用,主要是利用正面的案例積極引導同學們的思想行為,利用反面的案例警示同學們一些不好的行為,幫助同學們建立正確的價值觀以及積極的人生觀。

1.3針對性的原則。

在教學的過程針對本節課選擇相應的案例,並且與同學們緊密相連的.事件。

選擇的案例要有明確的指向,可以引起同學們的共鳴,讓他們在案例中學到知識,受到教育。

除此之外,一定要認識到防微杜漸的重要性,教育同學們一定要增強法律意識,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儘可能避免發生青少年違法犯罪的情況。

1.4實踐性的原則。

國中政治教學的任務就是幫助同學們提高思想道德素質,加強法律意識。

在案例教學中,一定要充分調動同學們的能動性,讓同學們成為案例中的主角。

比如:在講解“珍惜學習機會”的時候,就可以讓同學們利用課餘時間編制自己的學習計劃,然後進行彙報交流,促進教學課程的開展。

2、案例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的運用

2.1確定教學目標,準確選擇案例。

案例的選擇是開展案例教學法的前提與基礎,老師在選擇案例的時候一定要按照以上原則進行。

除此之外,選擇案例的方式也有很多種,比如:引用經典案例,在教材中,伴隨着課程內容的編寫,相應的也會插人一定的案例;

生活中發生的案例,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發生許多事,老師可以進行相應的整理、總結,在講課的時候,拿來使用;

編寫案例,在生活中的實例可能對於國中生來説還是比較複雜的,老師就可以對其進行改編,但是一定要注意編寫的邏輯性以及科學性。

2.2找準教學時機,插人相應案例。

國中政治課的案例教學一定要與理論知識密切結合,如果脱離了理論教學,常常就會致使教學的內容以及目標脱離實際,出現脱節的情況。

在引人案例的時候,一定要找準時機,不要過於程式化,既可以在講解到某一知識點的時候插人案例,也可以在完成本內容講解的時候插人案例,還可以在講解的過程插人案例,總之,無論是什麼時間插人,一定要聯繫理論,根據實際情況確定。

插人案例的方式也有很多種,比如:給同學們發放一些文字資料、講解一些生動形象的故事、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一些圖片或者影音資料、開展辯論競賽等。

2.3案例分析以及分組討論。

這個階段是案例教學中最為重要的過程。

這時,老師一定要為同學們創造一個放鬆的學習環境,確保同學們可以認真思考,暢所欲言,在學會分析問題的同時,也要學會聽取他人的意見與觀點,學會互相合作學習。

通常情況下,在同學們初步瞭解案例之後,進行獨立的分析,掌握案例中比較重要的部分,理解材料之間的關係,提出自己的見解。

以此為基礎,建立小組進一步進行分析討論。

在小組內部成員之間互相闡述自己的觀點,並且説明原因。

在這個階段,老師可以參與到小組的討論當中,但是一定要注意整個班級的秩序以及控制小組討論的進程,對於一籌莫展的討論小組給予一定的提示,對於討論熱烈並且思路清晰的討論小組給予一定的支持。

在這種輕鬆的學習氛圍中,引導同學們對於理論知識的學習,增強他們學習的興趣,進而促進教學任務的完成。

2.4小組之間交流,進行總結評價。

在各個小組討論告一階段之後,可以讓各個小組之間進行交流討論,交流的具體方式可以根據案例的實際情況確定,既可以開展不同小組之間的辯論,也可以直接講解討論結果,開可以以角色扮演的方式進行交流。

在這一階段,要求同學們一定要認真傾聽,記錄好相應的筆記,儘可能避免重複的闡述,對前面發言小組的觀點予以補充或者推翻。

老師可以在同學們闡述觀點的基礎之上進行總結,對一些可以正確概括以及提升案例內容的小組或者同學,給予一定的表揚與肯定。

對那些回答不足但是富有創意的小組或者同學,給予一定的鼓勵。

在這一階段,老師的作用主要就是引導與啟發同學們,在同學們闡述的基礎之上進行總結、歸納,並且給予一定的意見、支持以及鼓勵。

3、結束語

總而言之,案例教學法符合新課改的教學形勢,是國中政治教學方法中一項行之有效的方法。

與此同時,開展這種教學方法對於老師的要求也就非常高。

案例教學法需要老師深人瞭解教材,充分體會生活,瞭解同學們的實際情況,並且一定要具有將案例完美融合到講課內容當中的能力,以及具有一定的幽默感等。

除此之外,我們一定要了解案例教學法只是眾多教學方法當中的一種,老師一定要結合教學內容以及教學目標,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儘可能的優化課堂教學,進而提高教學質量。

作者:付世英 工作單位:商丘市一中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yujiaoxue/d85np1.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