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育教學論文模板 >

國中作文教學論文

國中作文教學論文

目錄

國中作文教學論文
第一篇:國中作文教學論文第二篇:國中作文教學論文1第三篇:國中語文教學論文 作文教學 喚醒寫作意識及其他第四篇:國中階段作文描寫教學論文第五篇:國中語文教學論文 淺談國中作文教學現狀與對策更多相關範文

正文

第一篇:國中作文教學論文

暮然回首見端倪

————寫作之路

自己在當學生時亦如現在的學生,每單元結束時最怕的就是作文訓練,每每老師把作文要求強調之後就是一句“現在開始動筆吧!”而此時自己總是攥着筆頭、皺着眉頭、揪着心頭卻寫不下第一個字。現在自己站在講台上看見自己的學生也是如此這般的情景,不禁啞然失笑,原來要想成為“作家”確實不易!

學生寫作卻是語文能力體現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學生必須具備一定的駕馭語言的能力,而寫作最能體現這種能力的強弱。在學生的學習中,還是在以後的社會實踐中,具備一定的語言寫作能力是至關重要的。

然而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發現,學生寫作時沒有話可寫,沒有素材可拓展,而且就算勉強為了交差,寫出來的文章也是千篇一律,遣詞造句都平淡無味毫無懸念。

俗話説“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學生沒有過多地積累優美的語言文字以及好詞佳句,哪來的素材和寫作對象?對於中學生來説,要想提高寫作水平,積累語言文字卻是一道必不可少的“美味佳餚”。

語言積累是前奏

寫作其實就是把自己想説的話用語言文字記錄下來,所以寫還是要以説為先。然而説話卻不能等同於寫文章,就像

“藝術來源於生活也高於生活”一樣,但説話對於活躍思維、恰當選用句式和詞語有非常積極的作用。語言積累貧乏,見人見事時就無話可説,等到寫作時搜腸刮肚也寫不出一句話,只有積累了豐富的語言詞彙,學生才能準確生動的表情達意、出口成章。

那麼,怎樣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呢?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一定要有意識的積累,建立自己的語言詞庫。

善於積累課文中的好詞佳句。在學習過的文章中富有表現力和啟示性的字詞句段都要注意分門別類的積累。一篇篇語文課文本身就是很好的範文,他也是學生的最親近的“百科全書”,書中天文地理、古今中外、名人軼事、凡人瑣事,記人的、寫景、狀物的等等都有涉足。寫人記事的好詞好句可以為記敍文所用;寫景狀物的優美句段可以為散文所用。真可謂“眾裏尋他千百度,暮然回首他卻在燈火闌珊處”。手中的課本就是最好的寶典!

善於發現身邊的資源。在教學中我還要求學生善於發現,記住並且做到“讀書有三到——眼到、心到、口到”。生活中亦是如此,要時刻養成“眼口耳手心”幾管齊下的習慣。把身邊那些能感受到的、能聽見的、能看見的、能嗅見的聲音、動作、色彩、言語和表情等一併的記錄下來,這樣語言的素材還怕積累不到嗎?

舉例來説:在校園中,看到眾多的學生和老師,他們的年齡、面容、服飾、聲音、走路的姿態、表情等確是截然不同的。這對於學生描寫人物形象確是很好的材料,也是身邊的時時接觸的人物,在寫的時候不會陌生,也會有話可説。

總之,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夜增進,它需要長期的積累和感悟,之後再把自己積累的素材加以融會貫通用於自己的寫作中,那麼再次寫出來的文章不會再是千篇一律而且無話可説了吧!在寫作方面作為教師首要的是培養學生們的寫作興趣,這樣才可以激發他們的寫作慾望,從而在一步步的幫助他們提高寫作水平和技能。

在寫作教學之路上還有很多未開墾的地方,作為一名教師我會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不斷努力,發掘出更好的習作之路讓學生輕鬆的前行!

第二篇:國中作文教學論文1

讓“巧婦”不為“無米之炊”

——試談農村中學作文教學

欽州市欽南區犀牛腳中學 蘇政昌

摘要:指導寫真寫實;寫平凡,寫小事,以小見大;指導學生“靠山寫山,近海寫海,有感而發”,選材入文體現地方色彩,減少材料的陌生感、空洞感;給學生“嫁接”經驗,讓學生少走彎路。

關鍵詞:作文教學 地方特色模仿寫作靠山寫山,近海寫海嫁接經驗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這句俗語聽來淡白無奇,細想卻充滿着哲理。沒有米,即使多能幹,也不能做出飯來。同樣,做什麼事,都不能缺少必需的材料。寫作也不例外,如果心中沒有材料,絕對提不起寫作的興趣,更不會寫出好的作品。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在國中作文教學中,我最感頭痛的問題不在於如何讓學生做到用詞準確,不在於如何讓學生把句子寫得生動、流利,也不在於如何做到佈局謀篇(雖然這些都是重要的),而是學生(本文的“學生”均指鄉鎮中學的學生)無話可寫,也就是缺乏寫作素材,沒有材料或材料貧乏,動起筆來不知如何下手。

造成“巧婦無米”的原因固然有多方面,但我認為主要原因在於學生缺少親身經歷,缺少社會實踐。

未經親身體驗,或所經歷的無深刻印象,一旦做起作文,只能造假了。例如:一道並沒有什麼特殊要求的考試作文題《一次難忘的旅行》,卻讓不少學生吃了虧,許多學生誤認為只有離家遠行的,那才叫“旅行”。進過城的,或出過遠門的,當然能很快寫出親身經歷和真切感受,而那些未曾出過遠門的農家子弟此時也不會輕易“束手就擒”的,為了應付,他們只能編!而且比誰都“旅行”得遠,都是遊桂林、長城的佔多數,因為那是課本中常提到的,有深刻印象,半背半編,應付了事,當然就沒有真情實感,一看就知道是“水貨”。也有些確實做到寫實,但也只能寫些到鄰村表哥表姐家做客的,或寫了途中見到一兩頭牛三四隻鳥的,找不到一點新意。除此之外,還有極少數的作文是空白的,當詢問考生原因時,學生則顯出委屈的樣子:“我沒去旅遊過,又不會編,怎麼寫?”看這些同學平時的寫作水平及寫作態度,也不是極差,究其原因證實學生所説不假,缺少生活經歷,確實讓學生吃了“啞巴虧”。

怎樣才能讓學生改變這種尷尬的現狀?

要解決學生“無經歷”、“經歷少”之難題,絕不是一天兩天能達到的,也不可能在短期內讓學生去經歷作文中可能出現的事情(那只是説笑罷了),雖然有關部門明令禁止學校組織學生外出活動 ,但我們也絕不能因此而推卸教學責任, 1

不能老叫嚷着“不讓學生外出怎能提高寫作水平”,我們不但有路可走,還可以走“捷徑”呢!

在作文選材指導中我歷來主張“靠山寫山,近海寫海;有感即發,無病無痛別哼哼!”選材入文應結合地域,體現地方色彩,反映生活,體現真實感。就如《一次難忘的旅行》,叫漁村的學生寫隨船出海總比“去長城”有真情實感;《難忘的一天》則建議女同學記敍敲一天蠔蜊掙得幾塊錢的經過,反映勞動的艱辛與收穫的喜悦,不比編造去動物園看動物更有意義嗎?提示學生多寫寫家鄉一望無際的甘蔗林;寫寫沿海方正井然的養殖場;寫寫綺麗多姿的海灘奇石,寫寫與海浪拼搏的家鄉父老,寫寫嚴肅而不乏活潑的班集體??寬廣無邊的大海讓我們激起洶湧的寫景激情,簡樸整齊的校園是我們説明的對象,團結拼搏的同學是事件的主人公,遠大的理想是指導議論的最好話題??看看,我們還有什麼理由説找不到素材?喜歡追求新意的學生,往往就忽略了身邊熟視無睹的一草一木,就是老師,在指導選材中也總是刻意要求學生寫新寫奇而忽略教育學生從平凡中篩取本實的東西,老師心中沒有數,學生找不到寫作的方向,一次兩次找不到寫作的感覺,就會厭寫,乃至怕寫 。

歷來鼓勵學生寫真寫實的我,在教學中一直都在注意着平凡的課文,用平凡的文章作示範來指導學生模仿選材及寫作,這一點的確是與其他老師不同的。第六冊語文課本中的《菜園小記》,寫的是最平凡的東西——種菜,語句也很平談,談不上生動、風趣。可文章“以小見大”的特點讓我決心組織學生來一次模仿寫作,讓學生寫一次勞動經歷,反映一定的人生哲理。為了使這次寫作獲得成功,我作了精心的準備。我根據本地的實際情況,把學生有可能經歷過的勞動都羅列下來:上山割草砍蔗,下田插秧割禾,出海捕魚拾螺?? 然後根據材料為學生設計了多種的主題思想供參考借鑑,並假設了指導課堂上出現的種種可能,設計了相應的解決方法。上課時,剛導入,學生知道寫作目的後,紛紛嚷起來,都説“難寫!難寫!”,這早在我的意料之中,我微笑着問他們為何説“難寫”,學生如實反映,有的説沒參加過什麼繁重的勞動,無話可寫,有的説所做的事太平常,反映不出什麼問題(在此這前學生總認為轟轟烈烈的經歷那才值得寫)。我等學生髮了牢騷後,便一樣一樣的詢問:“做過??嗎?”“??做過吧?”把準備好的問題一道一道地問下去,課堂氣氛隨着問答逐漸由喧鬧而變為活躍,同學們紛紛大笑:“這些也可以寫?”我給予肯定:“就應該寫這些!”然後,我就某些事例作分析,告訴學生寫什麼樣的事可以反映什麼樣的主題,並告訴他們,生活中無小事,事事都藴含人生哲理,看你是否有心去發掘,看誰能善於發掘!分析到此後,學生動了心,不再唱反調,而開始默默思索,努力構思了。結果,這次作文獲得了空前的成功。其中寫出海的作文佔了半數以上,真正做到“靠海寫海”、“有感而發”,改完一個班的作文後,我這個沒有出過海的老師也懂得了許多的有關海的常識——學生從此令我刮目相看!這次寫作指導,使我增強了

工作的信心,我明白了學生與教師的關係:學生是掘寶人,教師要做尋寶人,教師要善於帶路,學生才容易挖掘到金子,將來,學生有了經驗,自己擔當起尋寶和掘寶的角色。

另外,教師自身知識和經驗的積累,也影響着學生的選材入文。

學生在寫作中需要提及未接觸過的事物,在不知如何動筆的時候,總把希望寄託在老師的身上,而在這個時候,總不能叫學生先去“親身經歷”,再回來寫“真情實感”吧。教師如果能將豐富的知識與經驗“嫁接”給學生,可以讓學生少走許多彎路,節省許多時間,從中獲得寫作材料。國中語文第五冊中第一單元寫作要求是一事一議,我提供給學生參考的題目中有一個半命題《由___而想到的》,一學生選了《由電子遊戲而想到的》,可他只寫了幾行開了個頭就不會寫了,他停下筆來問我玩電子遊戲有什麼好處,我問他是否打過電子遊戲,他説只看過沒玩過,我就説,沒經歷過的,你不熟悉,何必強寫,不如換個自己熟悉的話題吧(我自以為這個建議很明智呢)。可他卻誠懇地告訴我,他的哥哥讀國中時成績一直很好,本有希望考重點,是讓電子遊戲給毀了。當初哥哥騙父母親,説學電腦將來好找工作,當時網吧在鄉鎮剛興起,很新潮,父母親信以為真,還説哥哥有“本領”、有“出息”,現在追悔莫及,只好把希望全寄託在弟弟身上,學生有感於此,想論證電子遊戲的好處和害處,再指出玩遊戲的弊大於利,得出“中學生不該電子遊戲”的論點。不明真相的我卻叫他換論題,這不是改變了他的創作意圖嗎?不是打低他的寫作積極性嗎?學生對老師不大失所望才怪呢。慚愧之後,我暗暗慶幸自已懂一點電腦知識,雖不能做到指點迷津,但也為學生了卻一樁心願。如果真是一竅不通的話,那隻能找藉口推託了,那簡直是“誤人子弟”,哪談得上“傳經授道”?一道文題擺在學生面前,對於學生來説,具有畏難之心是正常的,但如果老師也是一片茫然的話,就談不上指導了。這就很好地告訴了我們,當今教師,單靠“三寸不爛之舌”想搞好作文教學,哪是絕對不可能的,囿於教科書的學生,永遠無法寫出“驚世之作”,缺少生活體驗的創作,只能是無病呻吟,探討作文教學方法,單靠一支筆一本教案簿,單靠老師的課堂設計,遠遠無法滿足作文教學的需要,教師的繼續教育已成當務之急,要間接地為學生寫作而積累材料,還需要教師花費大量的心血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壓,才能使知識的源流更暢快地向學生的心間澆灌。

説來説去,無不是圍繞一個話題,讓學生有東西可寫才能在此基礎上做到佈局謀篇,如果不解決“材料”這個問題,一切指導都是空話,都是空中樓閣。願更多的同行加入討論的行列,挖掘更多、更好的辦法,讓“巧婦”有米可炊,讓孩子們遠離寫作的飢餓。那時,素質教育將不再是紙上談兵,而是春花綻放、碩果累累了。

第三篇:國中語文教學論文 作文教學 喚醒寫作意識及其他

作文教學:喚醒寫作意識及其他

上海師範大學 葉黎明 先生在《“真實寫作”是中學寫作教學的出路嗎?》(《語文學習》2014年第11期。以下引文如不特別註明,皆引於此文)一文中就 李海林 老師在“滬港中學語文課程改革研討會”關於“真實寫作”的發言進行了評述,就李的論點“真實寫作是中學寫作的出路”進行商榷,並進而提出了“中國小作文教學還應該堅持為人生、為生活的正確方向”論點。

李 海林的論點顯然有失偏頗,葉的論點雖然不算新鮮,但關於寫作的方向與目的也確實不需要什麼標新立異的東西。真實寫作是可以統率於為人生與為生活的前提之下 的。但問題是,李認為大陸的寫作教學從根本上説是“走錯了路”,“走入了一條死衚衕”,但真實寫作是不是拯救大陸這一現狀的唯一方法,是值得推敲的。再 有, 李海林 先生以一個平時寫作較差、不喜歡作文、每次作文都會挨批的學生偶爾一次寫就的情書作為論據,來論證作文教學的根本出路在於真實寫作,顯然邏 輯起點是錯誤的,且論據本身也不具有更充分的論證性。當然,更深入地看這個問題,李海林的依據是:當前中國小的寫作教學從根本上講是虛假的,是虛假寫作。

李海林 先生在這次研討會上還有一個觀點:“真實的寫作是一種真實的表達和交流,而不是一種寫作訓練。真實的寫作不是生活的模擬,而是真實的生活。真實的寫作不是寫給老師看的,而是寫給文章本身隱含的讀者看的。”

李 海林在這裏顯然忽略了一個常識或者一種事實:如果表達和交流不能抵達事實時,那麼這種表達和交流還是一種真實的寫作嗎?再有,從邏輯角度看,真實的寫作不 是生活的模擬,而是真實的生活,也有可推敲之處,因為這兩者之間,是絕對不能劃等號的。其三,對生活的模擬不是寫作,那麼作家的寫作,特別是小説家的寫作 與那位寫情書的中學生相比,是不是就不能算作是真實的寫作?

關 於現代學者有很多人現在發表論點比較隨便與隨意這一點,不是我想表達的觀點。但事實上,現在很多學界中人,在針對教育教學狀況發表論點時,也確實非常隨意 而草率。我覺得這不是一種負責任的行為。至少, 李海林 先生在這裏沒有尊重語文,更沒有尊重寫作。論壇或研討會的主辦方,有時候為了形成氛圍,而邀請海 內外的一些名流發表意見,其目的,當然是為了提出一些有價值的問題,同時切實地解決一些當前教學中存在的根本問題。然而現在的一些學者,卻在沒有經過深思 熟慮的前提下,發表了一些不負責任的言論。我以為李海林的這一論點與發言,便有這樣的嫌疑。很難想象李海林這樣一位非常嚴肅的學者,會在這樣的學術研討會 上有如此草率之言論,若不是隨意而為,便很難解釋發生在李海林的這次言論失範的行為。而如果從虛假論的角度來看,李海林恰恰看到了一個虛假的例證,並援引 它來論證中國小作文教學的現狀。

考究我國中國小語文教學的現狀,正如 葉黎明 先生所講的,真實,歷來是我國中國小寫作教學所倡導的寫作原則之一,且從1949年以來,歷次語文教學大綱與語文課程標準都十分強調學生要表達真情實感。

但 我們要看到的是,強調真實情感的表達,只是寫作教學的基礎之一。直言之,如果探討中國小作文教學的根本出路,真實寫作也僅僅只是其中的一種路徑。我從自身 的寫作實踐、長期從事文學評論所形成的理性判斷及積二十年語文教學的經驗與思考出發,覺得中國小作文教學的根本出路之一,在於引導學生大量閲讀人類文明史 以來所積澱的優秀作品,並在這樣的精神遺產的啟迪下,學會觀察與思考,喚醒學生的寫作意識並同時着力培養學生的寫作意識,使寫作意識能夠明晰地呈現在自己 的精神領域之中,在此基礎上,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寫作習慣,使學生形成敏鋭的觀察生活認識生活的意識,同時培養起發現生活反

用心 愛心 專心 1

思生活的寫作訴求,建立起自身 與世界的關係,建立起自身的堅定而明晰的價值判斷與價值追求,進而尋求到表達、詮釋這一切的最恰當方法與技巧。最恰當方法與技巧,便是指讓語言完美地表達 自己的意願,將最適(小編推薦你關注好範文 網:)當的言詞用在最適當的地方。

我覺得這才是寫作教學最根本的出路所在。

寫 作意識中,一個最重要的方面,是文本的自覺意識。它已經形成了對寫作衝動的超

越。寫作衝動的形成,作為對寫作對象的敏感與敏税,固然是非常重要的寫作通 道,但如果要抵達寫作意識的層面,顯然,還需要走相當長的道路。這其中的技術訓練是必需的。所以,無論就李海林所舉的例證,還是他之所謂“真實的寫作是生 活化的寫作”,都未免太過隨便他了寫作這一精神性、情感性的行為。

應 該看到,中國小作文教學,自建國以來,一直處於尷尬境地,重閲讀輕寫作的現象

長期存在。在建國以來的歷次語文教改中,作文教學都未能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教學 序列。廣大語文教師數十年來一直苦苦探索作文之道,但由於自身的才力與寫作實踐經驗所限,同時囿於中國小教師自身的價值觀存在着某種動搖與莫衷一是,便使 得中國小作文教學一直處於少慢差費的狀態,也同時一直未能將探索的探杆伸及到寫作本質的層面。由此對作文教學的本質認識也未能達到尊重作文教學內在而獨特 的規律的層面。

當 前大陸中國小作文教學的現狀中,存在着寫作行為虛假。這一論斷是正確的,也是

大陸作文教學從整體上講不能成立的原因。但李海林作出這一論斷的依據更其虛 假:雖然他舉出的是一個真實的案例,然而這一真實的案例中的虛假因素在於,這種現象不能作為寫作的真實。因而,李海林的論述就存在一個偽推論的過程。

關 於中國小的寫作,某種程度上講,跟作家的寫作是共通之處。所以,論述中國小的

寫作教學,首先最重要的是要解決為什麼寫作的問題。關於這一點,最真實的表述 應該是:

一、是因為表達自我的需要,二、解決或提出內心對這個世界的問題。這兩方面的情形最後以選擇文字形式的方式呈現出來,這就是寫作成立的重要條件。

現 在的中國小作文教學顯然是沒有顧及到這兩點的。所以,如果論及虛假,倒是我們

的作文教學行為虛假而絕非中國小生的寫作虛假。譬如關於日記,學生手頭的兩本 日記很有説服力,教師佈置的那一本,是應付教師的,因為教師的權威性與應試的需要,使得學生只為練筆而存在的日記形式充滿了虛假。而自己不以示人的那一 本,充滿了真實——當然,這裏對真實的表達,並不一定全都能達到李海林所舉材料中的情書的層面。很多日記可能只是記事本,或者偶爾的情感流露,三言兩語。 這就説及另一種事實——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歡日記這種形式。很多人沒有寫日記的習慣。而當日記被非常願意充當道德權威的語文教師喻為道德體操時,就使得很多 人不願意面對自己所親歷的真實。

在這裏,我的一個前提是:日記並不一定是寫作。即如魯迅日記,很多內容也只是一

種記事,是一種流水帳。它符合了真實的要求,但不能認為是一種真實的寫作。

而更重要的是,這種真實,是不是就能抵達寫作的層面呢?我想,行文至此,已經不

需要我再去贅言了。

更深層次地論證這個問題時,我們便發現,在探討中國小作文教學的狀況時,背景是

無法忽視的,我們是在現在探討中國小作文教學的,也是來探討現在的中國小語文教學的狀況的。這種現在進行時的討論,便逼着我們直面我們所面對的社會現實。

文 學寂寞,文化凋零,可以説是當今的一種現實。(值得注意的是,這也是一種真實。)

在這種現實土壤中如何培植我們的語文教學之花,顯而易見是一種對中國小教 師的考驗。所以,我覺得如果要談真實的寫作,我們的出發點,應該是在這裏:如果在這種不堪的現實中引導學生建立起一種價值觀。

當 前推行的新課程的出發點便是在這裏。在確立自身與世界的關係時,體悟出作者的

情感態度與價值判斷,並由此形成我們自身的情感態度與價值判斷。然而,遺憾的 是,無

論是教育體制本身還是中國小教師自身,都未能領悟到這一點,致使現在的新語文課程與前此歷次語文教改一樣,同樣陷於尷尬境地,應試教育仍然甚囂塵 上,與過去比較,應試之風有過之而無不及。這樣的真實,不知 李海林 先生又關注到多少。

在這方面,美國顯然要比我們做得更好。在 2014年7月6日 —13日 的《中國教

師報》上,一篇《美國“大學聯考”滿分作文選登》,在培養學生的批判性立場與堅定的價值觀方面,讓人所思甚深。我覺得,這些都是我們現在的作文教學 中的稀缺品種。事實上,也是我們的語文教師的精神世界裏稀缺的元素,即便是一些所謂大師級的領軍人物,其批判性立場在可怕地喪失,而其堅定的價值觀則從其 論述或論著中無法體現出來。至如這次 李海林 先生從一個非常偶然的現象中歸納出一種普泛性的結論,已經非常荒謬,而竟以這一結論作為一種原則,則更其顯 得浮泛與淺薄。即以那篇中學生的情書而論,他尊重了一種真實的情感,然而,作文教學的任務,如果拘於兒女情長,則其社會功能必將大大削弱。現實的社會問題 應該引導學生真切地關注並使之出現在中國小生的筆端。諸如環境問題、貧富懸差問題、社會治安問題乃至世界和平問題。

當然,如果還回到 葉黎明 先生的文章,葉文最後的論説同樣是我不敢苟同的:“我

們應該踏在現實粗糙的地面上,用科學探究的方法,認真研究並不斷完善‘生活作文’在新時代的內涵,用科學的語文課程知識和理論引導中學寫作教學改革。”

一論及科學,我便覺得簡單化了語文教學更簡單化了作文教學。科學只能解決看得見

的東西,有很多看不見的、黑暗的、內心的東西,是無法用科學來解決的。這時候,只有人

文才能使我們看見人性的光明與陰暗,看見我們自身並在人文的濡溉下,學會表達我們自己。

第四篇:國中階段作文描寫教學論文

春風先發苑中梅,櫻杏桃梨次第開

——小議人物描寫的層第性展現

瀏覽:3972014年05月10日 來源:本站原創 撰稿:張雨

【內容提要】國中階段作文一般以寫人記事的記敍類文章為主,從學生作文中的選材來看,寫親人、老師、朋友和同學類的人物描寫類的文章通常是佔了半壁江山。然而在教學中我們發現,這一類的文章學生

不易寫出新意,人物的描寫刻畫線條粗、平面化,人物形象單薄無力,情感也因之得不到充分的表達。筆者在此文中將自己針對這個問題的一點嘗試和做法進行了反思小結,以期與廣大同仁互相交流啟發,共同進步。

【關 鍵 詞】國中作文人物描寫層遞性展現情感融入

俗話説:“畫虎畫皮難畫骨”,是説識人容易知人難,這個道理同樣適用於對人物描寫刻畫的作文中,寫出來容易,但要寫得形神兼備卻很難。根據對最近幾次作文訓練的調查統計,我發現在以《幸福的顏色》為題的作文訓練中,兩個班116人,有71人的作文以寫人為主,佔了61.2%,在《有你,我的年華不寂寞》為題的作文訓練中,寫人為主的文章佔了約76%,而在最近一次測試中,作文題目為《你,温暖了我的視線》,人物類的文章所佔比例高達89.6%,當然題目的指向性是一重要原因,但也可見,學生作文中寫父母親人、老師同學、社會人物等的文章出現的頻率很高。然而要把這一類文章寫好也並非易事,尤其是考場上這類文章高比例地出現的情況下,要想避免千篇一律、內容主題雷同的現象,寫出新意,寫出個性,寫出真情實感,從而博得閲卷老師的眼球,取得高分,更非易事。

因此,一方面我們需要引導學生拓寬選材面,儘量“發他人之未發,言他人之未言”,另一方面畢竟學生閲歷有限,知識水平有限,既然人物類的題材常常會成為其首選,那我們更要教會學生會寫並寫好這類文章,下面筆者就自己一點粗淺的做法共享一下,不當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我們認識別人通常都是由其外表和言行,慢慢地瞭解他的所思所想,然後通過發生在他身上的一些事以及他的反應,逐漸走入他的內心,瞭解他的品行。寫作文也可以依照這樣由表及裏的規律來描寫和刻畫人物,使形象由淺入深,層層展開。閲讀這樣的文章,尤欣賞一幅卷軸,緩緩展開,扶手輕推,徐徐入目,最終了然全圖;又如登樓觀景,一樓一景緻,一層一境界,終而“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然而學生作文常常將人物平面化,單一化,標籤化,讀者沒看幾句所寫之人就被“一目瞭然”、“一覽無餘”了,這樣的文章趣味索然,在考場上是留不住閲卷老師的眼球的。

下面來看一篇以《難忘那一幕》為題的作文訓練中,一名學生的習作片段:

家長會開完了,車流如洪水決堤般從停車場的出口湧出,但因為出口狹窄,僅容一輛車通過,所以速度很慢。

爸爸開車載着我,跟在很多車後面,一步一停,堵車使得所有人都心焦氣躁,喇叭聲此起彼伏,發動機也在不耐煩地低吼着,空氣越發地悶熱難耐,我的心情不知不覺中也開始焦躁起來。

就在我準備為車子即將爬出擁擠的停車場而興奮的時候,車流完全停住了,一分鐘……兩分鐘……,隱約間聽到有人大聲説話繼而爭吵的聲音。

我們走下車,原來是有兩輛車搶道發生了輕微的碰撞,眼看爭吵越來越激烈了,不少人下車圍觀,抱怨聲、謾罵聲、喇叭聲驟然間在停車場炸開了。……

父親忽然走上前去,拍着其中那個情緒比較激動的叔叔説:“大兄弟,別太激動,我們小孩可都是同學啊,大家都都想早點回去……”

……

他把另一方的叔叔也拉過來,勸他們用手機拍好照,先把車挪到一邊,大家再好好商量,大家都聽到父親説得很在理,忽然間,神奇的一幕出現了,開始那個情緒激動的人態度出現了180度的大轉彎。

“哎,算了算了,就是蹭了一下,也沒什麼大事,我自己拿回去修吧,不為這點小事耽擱時間了,大家都比較忙。……不好意思了,以後開車大家都小心一些吧。”

另一方也表示了歉意,同意自己處理,忽然周圍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我想,這掌聲是給那兩個化干戈為玉帛的人,也是給父親的。

……

兩人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迅速回到車裏,把車啟動,交通立即就順暢了,我跑上前給了父親一個擁抱,説:“爸,你真帥!”

綜觀整篇文章,選材有一定的新意,基本可取,語言較為形象,但人物描寫顯得單薄而平面化,形象也沒有深度的挖掘,情感沒有能很好地融入到文章當中去,敍事缺乏一些技巧。針對這些問題,我向學生提出了幾點修改建議:

第一,從刻畫中層第形象。要充分而恰當地運用各種人物描寫方法,有梯度、層第性地展現人物的性格特點。如在文章開頭

加入能表現父親作為“父親”這一身份的外貌、語言等的描寫;在眾人及自己焦急時,可對比刻畫出父親的沉穩成熟;在調解矛盾時,刻畫父親的以理服人,有很強的調節能力以及不閒看熱鬧,而是主動站出,促進和諧的形象。

第二,從描寫中傳遞情感,寫人記事的文章是靠形象來傳遞信息的,讀者是通過文本中的“意象”或“形象”來感知作品內人物

的關係以及作者的情感的。所以我們要學會通過對文中人物的一顰一笑、一舉一動的描摹來體現人物的所思所想所感,如拍電影,我只給你畫面、情節,人物留給觀眾自己品味想象,“言有盡而意無窮”。文章最好能加入一些恰當的描寫,把父女之間的情感融入其中。

第三,從材料中深挖主題。文章除了表現對父親的讚揚、愛戴、崇敬之外,最好能通過父親的言行來反映對社會對人生的一些感悟和思考,可以往社會和諧、父親的可親可敬,等方面去思考挖掘再昇華。另外,在謀篇佈局方面,建議調整記敍順序,用倒敍和插敍等手法,使文章更具波瀾一些,可將矛盾出現一幕放在最前面,有利於吸引讀者的眼球,增強戲劇性。

經老師指導,學生修改如下(節選):

“你怎麼開車的?”一個男人指着另一個人憤怒地罵道。

“我怎麼開?我還問你呢”……

(以矛盾開篇,設置懸念,激起讀者的好奇心理)

……

今天學校召開家長會,家長會結束後,爸爸開車載着我從停車場出去,跟在很多車後面,一步一停,堵車使得所有人都心焦氣躁,喇叭聲此起彼伏,發動機也在不耐煩地低吼着,空氣越發地悶熱難耐,我的心情不知不覺中也開始焦躁起來。

“老師表揚了你很勤奮,班級工作也做得很認真,有進步。”父親左手握住方向盤,右手拍了拍我的頭,微笑這説,“是爸爸的好女兒,不錯!繼續加油!”(加入恰當的描寫,以點出“微笑”這一線索,初現人物形象)

我卻沒心情聽表揚,累了一個星期了,只想快些回到家上網、聽音樂,好好放鬆一下。

父親似乎看出了我的不耐煩,呵呵地笑了笑,説:“你看,車如其人,前面那輛搶道的車,車品不行,人品也好不了多少。後面這些人,這麼使勁按喇叭催促前面的車,有什麼必要呢?能走還不都走了,好像他的喇叭能把前面的車抬飛起來似的。”

(神態、語言描寫使人物形象“更上一層樓”,層第性展現其性格特點)

這話把我逗笑了。

“孩子們都在車上,這也是一種教育啊!”父親歎道。他轉過來,神情依然那麼平和。“課代表,你給我解釋一下‘欲速則不達’這句話。”

“就是……”

我剛要回答,突然聽到有吵架的聲音,循聲望去,看到前面不遠處有兩輛車似乎碰到了一起。這就出現了開頭的那一幕。

(迴應開頭的鋪墊)

原來是家長會後車流如洪水決堤般從停車場的門口湧出,但因為出口狹窄,有兩輛車因搶道而發生了輕微的碰撞。

眼看爭吵越來越激烈了,不少人下車圍觀,抱怨聲、謾罵聲、喇叭聲驟然間在停車場炸開了。

這時忽然一個個頭不高的中年男人走上前(先不要點明是父親,設置一點小小的懸念),拍着其中那個情緒比較激動的叔叔説,……

這一幕,使得所有人都感到十分詫異,尤其是我。

(輕點一下問題,再設懸念鋪墊)

幾句話兩人的情緒都平和了一些,這時中年男人站在對峙的兩人中間,拍拍兩人的肩膀説:“孩子們都在看着呢,我們小孩都是同學啊,我們可要給他們做個榜樣,不必為這點小事大動干戈。”

此話一出,忽然間,神奇的一幕出現了,開始那個情緒激動的叔叔態度出現了180度的大轉彎。

“哎,算了算了,就是蹭了一下,也沒什麼大事,我自己拿回去修吧,……”

……

忽然周圍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我想,這掌聲是給那兩個化干戈為玉帛的人,更是給這個主動站出來調節矛盾,使得這場爭吵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中年男人的。

車流很快又開始湧動起來,這個個頭不高的中年男人向我走來,還是那張平和的笑臉,我上前抱住他,説:“爸,你真帥!”

(揭開謎底,增加戲劇性,)

坐上車,爸爸説:“美國有個工廠的工人經常會在流水線上工作時,偷拿一些這樣那樣的零件,公司想了很多辦法效果都不好,後來一位工人提了一個建議,公司採用了他的方法,從此偷盜的現象幾乎就再沒出現過了。你猜猜是什麼方法?”

我猜了幾個都被父親否定了。

“其實很簡單,公司要求每位員工拿一張自己兒女的照片,貼在自己的座位前面,被自己的孩子盯着,誰還會做違背良心道德的事呢?所以我們大人很多時候需要從你們身上重新找回純真啊!”言畢,他又一次平和而、純真而又得意的笑容。

(用故事深化主題,再次抓住“笑”這一線索,加入“純真”二字,把人物形象再提升一個層次)

我頓悟,純真的力量原來是這麼巨大!父親雖到中年卻依然未失這份純真,這難道不就是他冷靜、沉穩、善良的源泉嗎?我才知道,對於父親,我最喜愛最崇拜的也正是這一點啊!

領悟純真內涵的一幕,讓我啟悟良多,終身難忘!

(點明中心,照應題目,使讀者對人物形象亦產生“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之感。)

《詩大序》中有言:“情動於中而形於言”,我們很多學生對父母老師同學雖“情動於中”,卻不會“形於言”,或“言”得不好,不生動、不深刻。除了語言需要積累之外,方式方法的運用也非常重要,寫作既是形象思維的培養,也是形象思維的體現。通過這個例子可以讓學生學習一些表現人物的方法和技巧——“春風先發苑中梅,櫻杏桃梨次第開”——層第性地進行人物的描寫和刻畫,能使人物形象更豐富,更具有層次感和立體感。同時把人物之間的情感融入到描寫中,這樣可以使文章達到“辭約而旨豐,事近而喻遠”的效果。當然寫作非一朝一夕之功,“文之思也,其神遠矣,故寂然凝慮,思接千載;悄焉動容,視通萬里。吟詠之間,吐納珠玉之聲;眉睫之前,卷舒風雲之色。” (《文心雕龍》)所以寫作訓練是一項綜合性、長期性的工程,觀察能力的培養、語言上的積累和雕琢、謀篇佈局的方法等等,也是需要長期下功夫的。

參考文獻:

1、鄭桂華,馮善亮主編《國中作文實驗教程》, 汕頭大學出版社,2014年

2、劉勰《文心雕龍》

3、《詩大序》

4、薛金星主編《國中作文基礎知識手冊》,北京教育出版社,2014年

第五篇:國中語文教學論文 淺談國中作文教學現狀與對策

淺談國中作文教學現狀與對策

[內容摘要]在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的今天,國中作文教學仍存在着重表達輕育人、重模式輕能力、重課堂輕生活、重指導輕講評等不良現狀。針對上述現狀,可採取相應的教學策略:轉變觀念,樹立大作文教學觀,夯實學生的“精神底子”; 採用多種方法,培養學生寫作興趣,提高學生寫作水平;改革評價機制,進行立體評改等。

[關鍵詞]國中語文作文教學教學反思教學對策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學生進行語文素質教育綜合訓練的主要陣地。《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明確指出:“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然而,由於應試教育思想作祟,當今國中作文教學,仍是個薄弱環節,為數不少的教師在作文教學觀念、方法、方式上存在着偏差,一直未能走出“高耗低效”的怪圈。在此,筆者結合自身對作文教學的認識與感受,談談當今國中作文教學的現狀以及相應的對策。

一、國中作文教學現狀

(一)重表達,輕育人

語文科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其根本目的在於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思想品質。但在現今國中作文教學中,教師十分看重學生完成作文的速度及其作文的結構和技巧,至於作文的內容是否真實則全然不顧,致使國中生的作文中假話連篇,假故事,假情感屢見不鮮。久而久之,造成了學生的道德意識淡化,人生觀、價值觀低下,人文底藴流失。

(二)重模式,輕能力

寫作是一種綜合的思維訓練過程,從觀察、構思到成文,都要融合主體積極的思維活動,而並非簡單的套用模式。但為數不少的教師只是單純傳授寫作技巧,僅有“開篇點題,首尾呼應,卒章顯志,以小見大”等技巧的指點,不厭其煩地將一些作文知識和方法公式般拋給學生,讓學生死記硬背,套用現成材料與模式。而忽視了對學生閲讀、觀察、思維、創新等基本能力的培養,漠視了學生的個性化體驗,冷落了他們對社會及生活的敏鋭洞察,其結果必然窒息學生自主思考的能力,沒有了自己的思想,最後作起文章來卻是中心不明、條理不清、語句不通、文法不順。

(三)重課堂,輕生活

寫作來源於生活,離開了“生活”這個最基本的素材源,所有作文便只是空中樓閣。但現今作文教學,把學生關在教室,苦思冥想,閉門造車的現象屢見不鮮。這種與世隔絕的封閉式作文訓練,導致國中生作文無話可説,假話連篇,東拼西湊。原本想象豐富,思維活躍的心靈,由於缺乏了生活之水的灌溉,寫出來的東西往往蒼白無力,毫無生趣可言,甚至鬧出“緣樹摘米”之類的笑話。

(四)重指導,輕講評

作文講評是對學生寫作實踐全面檢查分析的總結,是師生思想情感的交流,是學生期待的一次重要信息反饋。但是目前,不少教師片面注重作文前的指令性建議,而對作文後的講評不夠重視,常常批改完作文,寫幾句諸如“中心突出、結構緊湊、語言通順”之類不痛不癢的評語,就把本子發給學生完事,並不進行有充分準備的講評。像這樣的作文評改,學生並不重視。因此,有的學生篇篇是同樣的優點和不足,至於作文水平到底提高了多少,就不得而知了。

二、 走出國中作文教學困境的方法探討

(一)教師要轉變觀念,樹立大作文教學觀,夯實學生的“精神底子”

教師應從育人的目的出發,有意識地提高自身的思想修養,轉變舊觀念,樹立大作文教學觀,明確國中作文教學的性質和目的,注重對學生知、情、意、行多方面的培養和塑造。同時,教師在作文教學時要結合當今社會現象,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尊重學生個性,開拓創新,大膽設計各種作文訓練形式來進行作文教學,讓學生有話可説,有情可抒,杜絕“假大空”式的作文產生。在教會學生如何寫好作文的同時,讓學生學會做人的道理,讓他們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感。這點要貫穿於作文教學的始終,這是由作文教學具有強烈的人文性所決定的。

(二)採用多種方法,培養學生寫作興趣,提高學生寫作水平

學生是作文的主人,作文一定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訓練為主線,尊重學生個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培養學生寫作興趣,確實提高寫作水平。

1、加強課內外閲讀,認真做好摘記。

葉聖陶曾説過:“閲讀是寫作的基礎。如果沒有成功的閲讀為前提,那麼,作文教學就會出現精神上和語言上的斷流。”

中學語文教材所選文章多為典範作品,文質兼美,思想性、藝術性都強,因而在教學時,應將閲讀與寫作結合起來,指導學生去欣賞品味文章的優美語段,從思想上、語言上、藝術上去閲讀文章,並與學生作文中的思想性結合起來,具體指導學生如何取材立意。

在課內的基礎上,讓學生在課外閲讀時也如課內一樣去讀名家名作,用高層次的人生追求、高層次的審美意境來昇華學生的靈魂。養成摘錄的良好習慣,將課內課外的好詞好句、名言警句等摘抄下來,空餘時間熟讀成誦。只有胸中積累了豐富的語言,才能在作文時信手拈來,得心應手,並能傳神地展現自己的真情實感。

在課內課外的閲讀中,學生的閲讀積極性得以提高,作文的興趣也會隨之增強。

2、廣泛開展各種活動,並鼓勵學生多到社會生活中去汲取寫作的源泉。

學校應在校內多舉行各種有益有趣的活動,如辦手抄報、牆報、黑板報,成立文學社團,編印班刊校報,組織各種徵文、演講比賽活動等。這樣不僅能培養學生的協作動手和口頭表達等能力,還能激發寫作興趣和積累寫作素材。

當今國中作文教學務必要把課堂與生活相聯繫,搞開放式作文教學,建立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的多渠道作文教學網絡。語文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走出課堂,深入社會,在實際生活中獲得寫作靈感。教師可帶學生遊覽名勝古蹟,追尋歷史的足跡;攀山望海,到大自然中陶冶情操;深入農村,感受大自然的風光和體會農民的辛勞;調查當地企業的發展狀況,增強社會責任感和憂患意識等等。當學生走出課堂,面對大好河山和當地的奇異風俗,他們充滿新鮮和好奇。或抒情,或議論,或記敍,或描寫,在真實感受和思索的基礎上,會寫下許多文情並茂的好文章。這樣,學生的思維也就開闊了,想象力也豐富了,他們的創作慾望定會增強,寫作則無需一字一句的去擠,挖空心思地去抄,生機勃勃的生活給他們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寫作資源。

(三)改革評價機制,進行立體評改

評改作為作文教學收尾性工作,在整個作文教學中起着不可忽視的作用。但據瞭解,目前作文評改,或評語式,或評分式,或評級式,教師態度大致可分為兩種:敷衍了事型和越俎代庖型。筆者認為,這兩種做法對學生百害而無一利。

為了克服這些弊病,國中語文教師在評改時構建並運行“互動”評改模式,形成師與生、生與生之間的多向促進關係,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主動參與,使作文評改日益向學生自主,自能操作的模式發展。作文批改方法多樣,或全班批,或輪流批,或學生交換

批,或學習小組討論批等。講評方式也有多種,可全班集體講,可指導小組分批講,可單獨面批等。講評雖多以鼓勵為主,但存在的缺陷也應及時地加以指出。教師在教會學生如何修改作文的同時,要讓學生明白,作文是很難一次成功的,好文章是靠改出來的。

結 語:

作文即做人。它作為語文教學中的重要部分,對學生的語文素養和思想品德等方面影響很大。因此,廣大國中語文教師對於作文教學任重道遠,必須對作文教學現狀有個清醒的認識,並且放眼未來,立足改革,爭取使作文教學早日走出困境。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

2.葉聖陶.葉聖陶語文教育論集. 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0.

3.雷曉霞.中學作文教學的反思.中學語文教與學,2014(9):45-47.

4.吳心田.談談中學作文教學的改革.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14(8-9):52.

5.李光宏.如何提高作文教學效率.語文教學與研究,2014(2,上):25.

6.陸伯展.淺談作文教學中的情感培養.語文教學通訊,2014(5):32.

本站向您推薦其他範文:

(no.1)國中語文教學論文”“平民化”的作文教學

論文:國中語文作文教學淺談

論文:國中語文作文教學淺談

國中語文教學論文 淺談國中作文批語

國中語文教學論文 作文教學之思考——週記的作用

標籤: 國中 教學 論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yujiaoxue/4n8q5.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