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論文模板 >論文模板精選 >

高校研究生論文(新版多篇)

高校研究生論文(新版多篇)

高校研究生論文(新版多篇)

研究生畢業論文 篇一

簡要説明論文的框架結構

介紹各個章節的內容是什麼,對論文形成粗略的框架結構

簡要闡明本文的創新性工作

與文章的結尾相呼應

總之,序言是論文非常重要的部分。有些同學不注重這部分內容,認為只要將自己的研究工作闡述清楚就行。實際上,專家從序言部分就可大體判斷出作者的基礎知識、專業知識和了解本研究領域的程度。

2.相關知識和背景導引

論文涉及到不少其他學科和專業的知識,需要預先作些介紹。在介紹相關知識時,應該重點介紹論文中所要用到的部分。有的論文在這一部分可能要介紹自己的研究工作,兩者儘量能合理的結合在一起,做到自然合理。所謂的背景導引就是通過所要用到的相關知識引導到自己的研究工作上來。

3. 論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重點內容。要將自己的研究內容闡述清楚,可能會分為2~3個章節。劃分章節時根據研究工作性質來定,最好根據模塊來劃分。模塊的劃分可以按任務劃分,可以按性質劃分,也可以按結構劃分。在介紹自己研究工作過程中,有的部分是利用現成理論和結果;有的是自己設計、推導或創造的,一定要描述清楚。

(反面例子:不少論文對這一部分介紹的很詳細,分不清哪些工作是作者做的,哪些工作是引用他人的。也看不出來特色是什麼,能解決什麼問題。該細的部分粗略帶過,該簡要的地方太過宂長。)

首先要把思路交代清楚;要把概念闡述明白;推導過程要符合邏輯;內容安排要條理清楚。

別人通過閲讀這一部分內容,知道你想解決什麼問題,怎樣去解決,能否解決,要圍繞這個目標去寫論文。

4. 驗證結果

研究生做課題時要結合實際。純理論研究除外,最好能完整的參與課題的全過程,所以最後的結果應和實際對比,接受實際檢驗,完成實驗驗證要通過對比數據説明研究成果的實際效用。充實的實驗驗證數據無疑增加了論文的價值,也可給讀者提供應用的範例。在這一部分應該有分析和結論,哪怕是不十分完美的驗證結果也是有意義的。因為科學研究本身就是探討的過程。

研究生論文畢業論文 篇二

關鍵詞:金融學研究方法;研究生教育;缺陷

一、當前金融學研究方法的特點及侷限性

金融學的研究方法多樣,包括實證分析與規範分析結合、數量經濟模型分析、計量經濟模型分析、案例分析以及制度分析等等,正因為這些方法及工具的存在,金融學才具有了科學性及嚴謹性。但當前從世界範圍看,在整個20世紀中,金融學作為一門學科已呈現出急劇的狹窄化和形式化。在20世紀20年代之前,90%以上的文章採用的是文字描述的方式來解釋世界及現象;到了20世紀90年代初,代數、積分、計量經濟學以及博弈論等在一些國際權威刊物上發表的文章已超過了90%。一些極度崇尚數學的金融學家們認為,通過建立相對於現實世界簡化的模型,然後再對模型進行分析和討論,來呈現這種精確性和嚴謹性,而不再去過多的考慮該模型對於現實世界的預測和解釋能力,這使金融學逐漸成為一門“純技術學科”,更加關注數學建模的完美性,而不再是研究解決實際問題的應用學科了。

但金融學並非是應用數學的一個分支,其最終目標應該是為了解釋真實世界的現象及結果。一些一流的美國金融學雜誌對於這種數學形式主義的發展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他們對於大量來自各國的論文采用是否有數學模型作低成本的篩選,這使數學形式主義成為一種金融學及經濟學的學術標準、一種範式和一種時尚。

這種數學形式主義的風潮蔓延到世界各地,包括中國。中國最優秀的經濟類學術期刊《經濟研究》,是廣大經濟學和金融學研究人員的研究座標,但縱觀近些年發表的文章,充斥着大量的數學模型及推演,即使有些文章的結論是不正確的或者僅僅是為了新模型的引用生拉硬拽的套在中國的數據上,也是可以容忍的。這讓很多長年從事金融學和經濟學研究的學者們產生困惑,他們認為,經濟及金融學説史以及對於現實經濟歷史的學習已不再重要,研究上不再關注理論的來龍去脈及發展,一篇精美的數學文章就足以代替了。這種數學形式主義的蔓延危害極大,所謂過猶不及,其發展不僅會極大的抑制研究人員及學者們的創造力及新思想的誕生,也會對在校研究生們的研究理念、思想和行為產生影響。

二、金融學研究生論文的特點及形式主義傾向

研究生論文是研究生科研能力與水平的集中體現,是批判性思維及創新能力的重要展現方式。近些年,金融學研究生論文的質量在不斷提高,這是不容置疑的事實,不可否認,這與金融學課程設置的改革是密不可分的。東北財經大學金融學研究生課程在改革之後,與國際知名財經院校的課程設置逐漸接軌,加入了數理金融、博弈論、計量經濟學、金融經濟學等重要課程,這使學生掌握了科學研究最有力的工具,對於深入的理論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本人從2006級數百篇金融學研究生畢業論文中隨機抽取數十篇,經過認真的閲讀及思考,發現雖然論文質量相比改革前有所提高,但形勢也並不樂觀,存在的主要問題是:

(一)論文普遍缺乏科學性和創新性

所謂科學性是要求論文所表述的內容具有可靠性,體現在論據要準確翔實,文字表述要精練不可含糊其辭,大部分研究生論文達不到以上要求。這是由於研究生論文的寫作時間往往很短,平均是3~6個月,研究生根本沒有充足的時間去詳細的閲讀、分析和篩選資料。論文的創新性是要展現研究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事實上大多數論文要麼是材料堆砌,要麼過多借鑑別人缺乏自己的創見。像大多數論文的文獻綜述部分都是由材料堆砌而成,以時間為序最多,很多論文中都僅僅是“某人認為……”的格式,沒有時間、地點、提出理論的緣由等,這樣的綜述意義不大。再就是論文中模型的“借鑑”,幾乎都是直接照抄照搬國外的東西,再直接用中國的數據進行檢驗,而數據的質量又不高,只要得出結論就可以了,不管其正確與否。這部分能力的缺失是研究生教育致命的問題,解決不好,研究生教育的質量和前途令人擔憂。

(二)不瞭解研究生論文寫作規範,可讀性差

有些研究生並不清楚學術論文的寫作規範,論文中存在多處規範化方面的問題。有的論文沒有導言、研究背景和意義,有的論文沒有文獻綜述,有的論文內容摘要寫得像引言,有的論文參考文獻格式形態各異。這些都體現了研究生教育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研究生三年的學習不應該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輸入之後要有輸出,論文是輸出思想的重要形式,因此,研究生若是不瞭解寫作規範,就會影響輸出的效果,而使研究成果大打折扣,這個問題不容忽視。

(三)形式主義傾向嚴重

在抽閲的研究生畢業論文中,80%以上都使用了複雜的數學模型,20%左右的學生通篇論文都是數學模型鮮有文字表述,95%以上使用了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在對數十位研究生的訪談調查中,85%的學生認為“數學模型”非常重要,是衡量論文質量和水平的重要標準,僅僅有20%的學生認為“解決問題及解釋現象的能力”至關重要。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學生認為,如果在畢業論文中沒有使用數學模型,而僅僅是採取規範分析的方法,那麼不僅論文的成績會很低,答辯的時候也會很不討好,甚至有的想繼續深造的金融學研究生髮出這樣的感慨“本科學數學就好了”。這些情況表明,數學形式主義的傾向已經在高校的金融學教育中蔓延,學生們知道投資組合、公司財務等一些課程可以曠課,但金融數學、計量經濟學、博弈論一定不能缺課,瘸了這條腿論文寫不出來,甚至畢業都成問題,這是高校金融學專業中存在的現實問題。

問題是學習並運用這些工具對於研究生們來説是件好事,因此論文從表面看來,水平很高,高深的模型,複雜的推衍,有些連導師及答辯老師都看不懂,但細究起來,很多此類論文的學術價值很低,甚至是毫無價值。一些是完全照抄照搬國外的東西,沒有任何推進,一些是根本和中國國情完全不配合的模型,最終的結論也與現實背道而馳,一些甚至是和研究的問題不太相關的模型,生拉硬拽地用在論文中了等等。這些問題都是嚴重的數學形式主義傾向帶來的,要解決這些問題,關鍵還是要重新樹立學生的研究理念,讓他們清楚地意識到科學研究的最終目標是什麼,而數學作為重要的研究工具其作用又是什麼。

三、金融學研究生教育存在的缺陷及解決辦法

金融學研究生論文存在的問題正是研究生教育弊病的反饋和縮影。因此,總結金融學研究生教育存在的缺陷並提出相應的解決辦法,對於每一位高校教師,都是當前刻不容緩的責任和義務。

(一)明確研究生培養目標

近年來,國內輿論認為研究生教育質量在不斷下降。其實不然,究其關鍵是在於研究生培養目標不明晰。三年的研究生學習過程中,每一位學生對於自己的將來都有準確的定位,有的學生是想提高身價和擁有更好的工作機會,而有的學生是在金融研究方面感興趣,想在未來從事金融學術研究工作。對於這兩類學生,學校制定的培養目標應該是因材施教,而不是“一刀切”的方法。像在美國紐約州的研究生教育就是分為兩類,即從事科研工作的學術型/研究型人才(M.A.、M.S.等)和從事其他職業的專業應用型人才(M.B.A.、M.E.等),其教育效果良好,可值得國內的研究生教育借鑑。這樣不僅能使那些期望未來從事科學研究的學生接受正規的科研訓練及準備,又使研究生教育不再是培養少數研究人員的精英教育,而具有職業及專業培養的大眾意義了。

(二)研究生課程設置多元化但要重點突出

研究生課程設置要多元化,當今科學研究呈現學科交叉的特點,因此多元化的課程設置是趨勢,但並不是泛泛而學,要注意重點突出。一定要設置工具類的課程如計量經濟學、數量經濟學、統計軟件應用、博弈論等,這就好比挖土需要工具,用手挖掘效率極差,但工具只是提高效率的手段,並非最終的目標。因此,對於理論的深化學習就更為重要。一些高校金融學院將資本論及金融學史等課程砍掉,是極不明智的,從史學中能瞭解各種金融理論發展的背景及脈絡,從經典的資本論文獻中汲取的是深度的精華和營養,這些課程都不是其他課程能夠取代的,新思想的創造及理論的提出離不開這些理論課程的學習,否則學生們的思想將變得空洞無物。

(三)引入研究生論文指導課程,全方位介紹研究生論文寫作目標、規範;鼓勵思考,增加集體討論時間,通過小論文及演講方式傳遞思想。很有必要改變傳統的單純講授的教學模式,組織課堂討論不僅可以鍛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思辨能力,還可以調動學生學習論文寫作的積極性,這種教學方式雖然對於研究生會有一定的壓力,他們必須要在課後大量的閲讀文獻資料才能有所講、有所悟,但教學效果比“滿堂灌”的傳統方式效果要好得多,能夠大大提高學生對科研動態和方向的敏鋭度,提高他們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才符合研究生教育的最終目標,我們要培養的是能思考、能判斷、能解決問題的高素質的研究人才和專業職業人才。

參考文獻:

[1]楊繼成,陳豔春。研究生論文寫作教學改革探索[J].教學研究,2006,(9).

[2]趙婷婷,代寒靈。研究生教育中研究型與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與規格探析[J].大學研究與評價,2007,(3).

[3]王玉德。也談研究生論文的選題原則——兼論研究生論文和本科生論文的區別[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6,(10).

[4]崔建軍。談金融學專業研究生論文寫作[J].西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9).

研究生研究論文範文 篇三

(1)充分利用校院兩級提供的資源

鼓勵與支持課程組成員進修學習,拓展研究視野、提升教學能力。

(2)學習與借鑑國內外高校優秀教學經驗與成果

課程組一方面注重跟蹤學科的發展,結合《計量經濟學》國際國內的最新科研成果不斷更新教學內容,另一方面跟蹤國外、國家與省級精品課、精品資源共享課,獲取有益的經驗與方法。

(3)改革課程考核方式,增強課程教學效果

課程的考試分為兩部分:實驗和課程論文。實驗的考核主要是為了促進學生熟練掌握計量軟件EVIEWS的應用,能夠熟練進行建模求解並對模型的參數進行檢驗,進一步為科學研究的實證分析奠定基礎;而課程論文的考核主要是增強學生的科研寫作能力。

二《計量經濟學》具體授課內容的改革方案

在理論教學內容方面,課程組要反覆研討並通過與學生的反饋交流,精心設計符合我校研究生實際的教學內容,使課程教學適應和符合培養經濟管理創新型人才的需要。在教學實踐方面,課程組要不斷完善和更新教學案例,加強實踐教學改革(特別是課程論文、課程實習等),注重培養學生在科研中應用本課程中相關知識與方法的能力。在教學載體方面,課程組要做到全部教學資源上網共享,實現課程在時間和空間上的無障礙教學。由於我校管理類專業研究生需要運用計量經濟方法分析和解決本專業領域的實際問題,而非側重在研究計量方法本身,因此,本課程的教學目標應是以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為主,課程教學應當理論與應用並重,融基本理論方法與應用為一體。考慮到本學科的研究生大部分在本科沒有系統學過本課程,所以在教學中要根據大多數研究的實際情況以及本課程的體系,反覆精選計量經濟學的教學內容,使之更加符合本專業教學的實際要求。本課程以經典計量經濟學的內容為主,適當概要性地介紹“非經典”計量經濟學的新發展與動態。課程特別注重基本思想、經濟背景、基本方法和實際應用,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現代經濟學、管理學研究和分析的基本理論與方法,並能夠應用計量經濟學模型分析現實的經濟和管理問題。在《計量經濟學》教學過程中,強調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注重培養學生運用定量分析方法解決經濟管理問題的能力,以適應社會發展對創新型經濟與管理人才的需要。《計量經濟學》實驗在培養學生髮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方面有顯著成效。《計量經濟學》實踐性教學環節由案例分析、實驗教學與課程論文三部分組成。

(1)案例教學

為了引導學生體驗計量經濟學理論與方法的實際應用,基本上每節課都結合案例進行講解。通過實際經濟問題的提出和解決,瞭解理論方法實際應用中出現的問題,以及解決的辦法。並結合案例分析介紹EViews軟件的使用方法。這種教學方式使學生感到計量經濟理論方法更加貼近經濟管理實際,而且是從實際需要出發去學習計算機軟件,比單純講授軟件本身更引起學生的興趣。

(2)實驗教學

實驗教學是以通用的Eviews軟件為載體,為配合《計量經濟學》課堂教學專門設計的輔教學環節。設計思想和目的是完成課堂講授內容的計算機軟件的實現,幫助學生理解、消化、評價課堂所學的內容。具體做法是在工商管理實驗室進行專門的上機實驗教學,並要求學生課外另外安排不低於10小時的上機實踐。上機實驗課上,在教師的引導下,要求每個學生結合自己選定的作業和設計的模型,熟悉EViews軟件的使用方法各個部分的具體操作。實踐證明,經過8學時及以上的訓練,學生都能掌握基本的計量經濟分析的EViews軟件操作,都具有了用計量經濟軟件作實證性經濟分析的初步能力。

(3)課程論文

課程論文是要求研究生結合本專業所學基礎理論和自身的研究興趣,運用計量經濟學的基本思路、方法和工具,解決一個社會、經濟發展中的實際問題,並形成8000字左右的課程論文。這種方法可以使學生在學習了計量經濟學理論方法以後,受到計量經濟分析的實際訓練,對運用計量經濟方法解決實際經濟問題方式有更深刻體會,從而提高學生處理實際經濟問題的能力和素質,提高其科研能力。通過實踐性教學,不僅可以增加學生對學習計量經濟學的興趣,而且使學生享受到了運用計量經濟學分析實際問題的樂趣,培養了學生應用計量經濟學的建模能力。一方面可以參加相關的建模競賽,更可以運用《計量經濟學》的理論和方法撰寫科研論文進行發表,這幾年研究生的科研成果論文能夠充分説明這一點。

三《計量經濟學》教學方法與手段的改革方案

該課程採用課堂講授與上機實驗相結合、模型計算與問題分析相結合的授課模式,使學生探究、協作的學習過程中達到學好《計量經濟學》課程的目的。具體而言,我們在課堂教學中採用了精講、案例、討論等多種教學方法,將課程教學延伸到實踐環節之中。根據教學內容、教學環境、教學對象採用了相應的教學方法,形式靈活,效果良好。例如,對一些理論性很強的難點內容,如總體迴歸函數、總體迴歸模型概念的聯繫和區別,t檢驗法、P值對迴歸方程係數顯著性檢驗的聯繫與區別,迴歸模型存在多重共線性時會出現的理論後果和實際後果,內生變量和外生變量、模型識別的階條件和秩條件,採用精講教學形式。對一些實踐性很強的重點內容,如經濟計量學的研究程序,運用包含虛擬變量的迴歸模型分析結構穩定性,多重共線性、異方差、自相關的各種診斷方法和補救措施,間接最小二乘法和兩階段最小二乘法,採用案例教學形式。對一些容易混淆難以理解的內容,如多元線性迴歸模型與一元線性迴歸模型的不同點,對數線性模型、半對數模型、線性對數模型的設定和參數含義,採用對比、討論教學形式。對有些難點內容,如內生變量和外生變量、模型識別的階條件和秩條件,採用精講、案例、討論等多種教學形式。教學手段:

(1)多媒體教學

通過多媒體教學講授《計量經濟學》,突破了傳統教學手段的時空限制,節省了時間,增加了課堂教學的信息量,使課堂教學形象化、生動化。

(2)實驗教學

研究生研究論文範文 篇四

【摘要題】當代中國社會問題

【正文】

當代中國還在經歷着“雙重轉型”——由封閉的傳統農業社會向開放的工業社會轉型,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就必然帶來相應的婚戀文化與婚戀觀念的變化,導致婚姻觀念與行為的多元化。戀愛低齡化,離婚率上升,婚外戀增多,未婚同居及婚外……使得愛情、生育與婚姻由原先的統一轉變為日趨分離。於是,試婚這種正常而又特殊的現象在我國悄然流行,併成為一種時尚。“試婚”,指的是男女雙方不受法律約束,帶有一定試驗性質的婚前同居行為。據調查,上海市5個區的20歲~35歲的青年中,未領結婚證書的“野鴛鴦”佔19.8%,達1460對,在上海100對具有大專文化程度的新婚夫婦中,有30%曾有過婚前同居生活。福建省某市婦聯的調查表明,試婚者已佔婚齡人口的22.8%,而且有“方興未艾”之勢。任何一種社會現象的產生都有其深刻的社會根源和社會基礎,探究其產生的社會根源和社會基礎是我們對這種現象進行明智處理的前提和基礎。筆者嘗試從社會學的視角,運用社會學中社會互動、城市化、社會變遷和社會控制等範疇對這一問題作一些粗淺的探討,以期增加一點我們對“試婚”這種現象的理性認識。

一、試婚:一種新的社會互動方式

社會互動簡單地説就是人們之間的一種相互作用,是人們對他人採取行動或對他人行動作出反應的社會過程。社會交換理論曾對人們的社會互動作過經典論述。喬治·霍曼斯等人提出的交換理論認為,人與人之間的各種相互作用,從根本上説是一種交換的關係所決定的交換過程。個人利益是人們之所以相互交往背後的普遍動機。人們相互之間在進行社會互動時,普遍追求的是“社會利潤”最大化。試婚贊同者認為,婚姻伴侶的選擇應該更加富有理性,而對理性的理解,專指男女雙方在這一階段中各自的交換代價或交換成本,進入一樁嘗試婚姻是期待着報償,是一個儘可能地尋求最好交易的過程。

這種交換過程中,對進行試婚的男女來説,所付出的“交換代價”或“交換成本”主要有自己的物質財富、情感、時間、精力、、性恩惠、責任及部分社會公眾的否定性評價。但男女雙方的這種“交換成本”或“交換代價”是有差別的。因為在中國封建殘餘思想還沒有得到徹底清除的前提下,女性所受的社會壓力、社會輿論的約束力更大、更廣泛。在這種交換社會中,社會公認的或者説女方必須付出的交換代價是自己的,自己的“性恩惠”。而對於男性來説,沒有社會所公認的必須付出的代價。

通過這種社會交換,進行試婚的男女大多期望得到的“社會報酬”或“社會利潤”是找到一個自認為能與自己共創美好明天的終生伴侶。在嘗試的過程中,男女雙方要對對方的人生觀、價值觀、性格愛好、生活方式、為人處事方式及性能力進行綜合的評價,最後才能確定是否把對方作為終生伴侶。但是,除了以找到理想終生伴侶為主要社會報酬的試婚者外,大千世界也不能排除還有打着試婚的幌子玩弄他人感情的騙子。有這種動機的試婚者多為男性,在他們看來,試婚是個與多名女性保持性接觸的好藉口,既滿足了自己的慾望,又不需要付出任何經濟上或心理上的代價。我們也不能否認,有極少數女孩貪戀物質生活享受,不惜以自己的身體和人格為代價來換取自己“男友”所給予的優越的物質生活。

嘗試婚姻發展到了一定階段之後,男女雙方就要對“社會代價”與“社會利潤”之間的關係進行比較。如果這個比值被認為是不利的,伴侶雙方就不可能承擔起共同生活的法律責任,不可能走進結婚禮堂,他們這段試婚經歷只為他們以後的婚姻生活積累了“一點經驗”。如果伴侶雙方都認為利潤是令人滿意的,他們就可能走進結婚禮堂,共同承擔起婚姻生活的法律責任和義務。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在中國,有些伴侶雖然對這個“比值”並不怎麼滿意,仍有可能走進結婚禮堂,這主要歸因於,人們內化的傳統倫理道德——即使已經弱化了的影響和約束。這時,我們可以説他們得到的社會報酬雖然不是一個十分理想的終生伴侶,但他們所期望得到的是社會對他們這段試婚經歷的認可,也許只是一種事後認可。

二、城市化:試婚的温牀

所謂城市化,指的是一個社會的人口向城市集中的過程。它包括兩種具體的表現形式:一是城市數目的不斷增加,二是城市的規模不斷擴大。從宏觀上看,城市化的發展程度極大地影響着一個社會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它同時還影響着人們微觀生活的方方面面。人們的婚戀行為和婚姻模式也在所難逃。城市化現象導致我們傾向於接受同居行為。大都市是哺育試婚的温牀,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大都市具有容忍性:利奧·斯羅爾1950年到1970年通過對紐約曼哈頓進行的深入的社區研究,得出城市居民具有很強容忍性的結論。他認為,異質性是大都市最基本的特徵,城市居民在這種人口特質異質性很高的社會環境中,慢慢地產生了一種容忍的態度,也就是“見怪不怪”。這樣,有利於新發現、新發明首先在城市裏立足,形成百家爭鳴、求同存異的局面,所以城市總是顯得朝氣蓬勃,新事物層出不窮,不斷推動整個社會向更高級的文明邁進。城市的容忍性,又使城市居民能夠認識不同的觀念,接受不同的生活方式。因此,城市居民更加開放、更加“前衞”。所以,“試婚”作為與我們的主流文化所推崇的受法律保護的正常的婚戀途徑相悖的一種婚戀模式,也只可能首先在這個極寬容的社區裏得到人們的理解和認可。城市化的飛速發展也必然使更多的伴侶得到這種容忍。

大都市具有匿名性:都市人口數量大,個人不可能有足夠的時間、精力和機會去結識每一個人。所以一個人所認識的人的數量與整個都市人口數量化,只是極小的一部分,這樣,城市所面對的大部分是陌生人,都市就成了一個“陌生世界”,除了在極小的幾個特別的場合,比如住宅及工作單位附近外,一個人在城市很難碰到一個熟識他的人,成千上萬的陌生人在他眼前一晃而過,幾乎毫無印象。而在農村社區,由於人口數量小,大家都相互認識,從相貌、衣着到言談舉止甚至祖宗三代都清楚。這樣,一個農村居民不僅活動範圍小,而且他的一舉一動,都在父母親友、隔壁鄰里的視野範圍內,因而令人產生一種被嚴重束縛的感覺。城市社區的匿名性,使得個人有更大的自由,也就是説相對農村社區的“被束縛”,城市居民是一種“解放”,因此,城市居民的個體意識強烈,人與人之間產生一種疏離感和相互戒備意識,因為你常常面對一個對其毫無所知的人。這種匿名性的結果是社會對個人的控制力削弱。試婚作為一種新的婚戀模式,雖然在城市社區中得到了人們的理解和寬容,但它畢竟不是合法的、不是大多數人所推崇的,再加上試婚的失敗對伴侶雙方的影響也是極大的。所以大多數試婚者還是期望他們這種生活方式“祕密地進行”。因而城市社區也就是試婚者的理解場所。

大都市具有冷漠性:一個人是否孤獨、寂寞並不在於他周圍有沒有人,主要是在於有沒有心靈的溝通、情感的交流。隨着城市化的飛速發展,現代文明的邁進,城市人越來越發現,他們並不是文明的受益者,許多意想不到的問題接踵而至。沒有人否認城市是文明的產物,可人類在享受城市文明提供的便利與舒適的同時,又不得不忍受着它給人類帶來的種種壓力和重負。擁擠的生存空間、飛快的生活節奏、無休止的競爭使城市人本來就很脆弱的心靈變得更加緊張、恐懼和多疑。許多城市人都不同程度地感到人生之沉重、生活之艱難、命運之不測、未來之渺茫。為此,許多城市人經常遊離了正常的心理狀態,感到困惑、浮躁、恐懼。另一方面,城市化的飛速發展,使得人際行為和人際關係變得越來越支離破碎。人們在社區生活中的日常行為,已不像農村社區中那樣與社區生活的整體緊密相聯,而是逐漸從中分離出來,成為某種在特殊組織或特定地點的行為方式。人們相互之間的交往越來越趨向表面化和事本主義。他們之所以要交往是為了達到某些功利性的目的。正是這種事本主義式的交往使得他們之間並沒有心靈的溝通、情感的交流。也就是説,他們的交往缺乏愛、缺乏感動。也正是因為這種沒有心靈溝通、情感交流的交往使得積壓在人們心中的困惑得不到消除、緊張得不到緩解。因此,許多城市人常常沉浸在孤獨、寂寞、無聊之中,熱戀中的伴侶們也不例外,他們為消除這種孤獨、寂寞、無聊、緊張、恐懼,索性組織起一個“準家庭”,為自己在這個“非人性”的城市空間尋找一個可以停靠的港灣。

三、文化變遷:試婚的推動力

文化是人類創造的一切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按此理解,文化可分為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物質文化的變遷主要表現在新生產工具的應用、新的科學發明與創造等,非物質文化的變遷主要表現在思想觀念、組織制度等非物質的“人工製品”的發展。文化變遷作為試婚的推動力也主要是從這兩個方面表現出來的。

從物質文化變遷的角度看:

其一,物質文化的發展提高了人們的避孕能力。科學技術特別是醫療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得避孕方法得到普及和人工流產更加安全可靠、簡便易行。人們不再擔心非婚性關係會帶來私生子的後果。正如羅素所説“避孕法改變了性和婚姻的整個面貌,使性和婚姻區別開來,這是以前從未有過的。”於是,傳統的性道德和禁忌受到挑戰。人們突破“常規”的膽子大了,即使女性也難以像過去那樣嚴守“”。事實上,大多數情侶們的婚前都是在避孕措施的保護下進行的。今天良好的避孕工具、技術的推廣為試婚提供了條件和安全保障。

其二,物質文化的發展提高了結婚成本。經濟是基礎,經濟是我們生活的重要內容和條件。婚姻畢竟不是個人的私事,婚姻是一種社會行為。在中國一樁婚姻要得到社會的認可,不僅需要在婚姻管理部門登記,還有很多“複雜的社會程序”。要組建一個新的家庭,得有房子,得添置一些必備的傢俱。結婚需要舉行一定的儀式,要宴請雙方的親友。更為現代的青年男女還要旅遊,還要度蜜月,這樣算下來,結婚是一筆不小的開支。特別是近年來受到高消費思潮的衝擊,互相攀比,結果致使結婚的費用和物質要求越來越高,使某些人特別是城市裏的某些男青年無法承受。這樣一來,很多青年沒有經濟能力結婚,但他們又不願意放棄自己的小家庭生活,於是試婚就是最佳選擇。據北京大學社會學研究中心的調查,有18.2%的人認為同居是因為住房緊張和經濟困難。

從精神文化發展的角度看:

其一,精神文化的發展改變了人們的婚姻家庭觀念。在中國傳統觀念中婚姻只是“傳宗接代”、“養兒育女”意義上的結合。“男女相約共同擔負撫育他們所生孩子的責任就是婚姻”,“婚姻是確定兩性關係和個人開始性生活的儀式”。而隨着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文化的飛速發展,這些傳統觀念已經在中國社會沒有根基。在現代年輕人看來,個體作為社會人的存在,有權利選擇自己的婚姻生活方式,兩個異性的同居完全是個人的一種選擇,感情上的性關係今天無須經過正式婚姻登記證明為合法就可以獲得社會的承認,而且有婚姻身分的人士也不再自命為“正統”與“清高”了。

在中國傳統觀念中家庭只是“生育合作社”、“經濟共同體”,家庭的意義就在於為本家族“人丁興旺”,就在於為自己提供經濟生活上的保障,對婦女尤其是這樣。而在現代年青人看來,家庭是以滿足夫妻情感需求為主的“心理——文化”羣體。夫妻關係取代了親子關係在家庭中的軸心地位,夫妻雙方的心理適應、文化水準、道德品格、情趣愛好及性能力等一系列精神因素,對於婚姻的存亡和家庭興衰具有決定性的影響。而所有這些在大多數情侶們看來,僅有戀愛期間的交往是無法作出評價和判斷的。因此他們往往會選擇一個“最佳”方式,在建立法定家庭之前,先來個試驗,對彼此在這些指標上加以測量。這樣試婚就成了他們的必然選擇。

其二,精神文化的發展改變了人們的性觀念。精神文化的發展除了受到本民族文化自身的內在因素影響之外,還要受到外來文化傳播的影響。在性觀念方面,主要是受到西方“性自由”、“性解放”等思想的衝擊。西方的“性自由”、“性解放”對破除中國人的“性神祕”,實現男女平等的性權利具有不可磨滅的功勞。但是,在很大程度上也動搖了人們的性道德。在現代年輕人看來,愛情不僅是精神的、物質的,而且是肉體的。“如果人們相愛,性生活當然是愛情的一部分。”他們認為,對性生活的種種限制是毫無道理的,因為性生活是促進愛情的積極因素。他們還認為,婚前是“透徹地瞭解人的一條重要途徑”,它有助於人們作出終生伴侶的抉擇。結婚只不過是履行法律手續而已,在此之前,男女只要彼此相愛,就可以在一起過性生活,通過一段同居,如果雙方感到滿意,那麼就可以通過法律的手續結為夫妻,如果雙方並不滿意,那麼就趕快“散夥”。他們認為這樣可以保證今後正式婚姻和家庭的穩定。總而言之,他們堅信英國哲學家羅素所説“如果要求人們在不知道他們在性的方面是否和諧的情況下就進入一種終身的關係,那是荒唐的”。

四、社會控制:為試婚開綠燈

社會控制是指社會依靠自身的力量影響、限制和規定社會成員和社會羣體的思想和行為,利用獎勵和懲罰引導社會成員的行為,協調個人和社會之間以及社會各組成部分之間的關係,藉以保證社會的協調穩定發展。社會學家根據是否使用強制手段,將社會控制劃分為強制性社會控制和非強制性社會控制。強制性社會控制主要包括政權、法律、紀律和政策;非強調性社會控制主要包括習俗、道德、宗教、輿論。基於這些理解,筆者將從這兩個方面來分析社會控制是如何為試婚者開綠燈的。

從強制性社會控制來看:

其一,試婚是法律中的一個盲點。我國現行法律中,沒有明確禁止試婚,更沒有對試婚者定罪量刑。《婚姻法》是新中國成立之後制定的第一部法律,並且緊跟時代的步伐,為了更好地規範人們的婚戀家庭行為,於1980年、2001年兩次修改和補充。這在中國法律體系中是絕無僅有的,這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對人們婚戀行為的高度重視。但我們仔細研讀這三部《婚姻法》就會發現,並於同居方面,只是説“禁止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同居期間所得的財產,由當事人協議處理;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根據照顧無過錯方的原則判決”。很顯然這裏的“同居”主要是指婚後與配偶以外的異性同居,而且對這種“同居”也沒有什麼處罰措施,更沒有定罪量刑,只是在產生經濟糾紛之後,作了一些財產處理的規定。法律對“婚外同居”是“如此寬鬆”,婚前同居即試婚就更不用説了。

其二,紀律在試婚者面前很無奈。紀律是一定的社會組織為自己的成員規定的具體行為準則。在現實生活中,有極少部分社會組織、單位只顧組織的利益,只追求組織目標的實現,對組織成員的日常行為不問不聞,對組織成員的愛情、婚姻、家庭和性等極具敏感性、隱私性的行為更是充分“尊重”,放任自流,這樣一來,試婚者幾乎不會受到任何組織的約束。也有些組織為了規範組織成員的婚戀家庭和,明確禁止婚前。但這些規定在試婚者面前形同虛設,倍感無奈。以高校為例,絕大多數高校都明文規定“宿舍不得留宿異性”,也有些高校組織“校園文明執勤隊”,晚上10點之後對校園的草坪、樹林等一些較為隱祕的地方進行檢查。這樣一來,校園內“棒打鴛鴦”,使得情侶們不得不在外面“開闢新的根據地”,儼然象一個小家庭。在上海有不少高校,明文禁止學生的,但自動發放機卻在校園“閃亮登場”。這些作法除起了一點對紀律的嘲諷作用之外,其他什麼作用也沒有了。

從非強調性社會控制來看:

其一,道德相對主義使試婚者免受道德約束。道德是以善惡、榮辱等觀念來評價和約束人們的社會行為,調整人們之間以及個人和社會之間關係的社會行為規範。從縱向的歷史角度來看,道德具有相對性,不同歷史階段有不同的道德規範。但從某一歷史階段的橫截面上看,特別是在社會主義社會,隨着剝削階級的消滅,道德的階級性、相對性減少,道德的社會性、客觀性在增加。近幾年來,由於受到西方相對主義價值觀的衝擊,道德領域發生了顯著變化,表現在以道德原則為中心,以行為規範為準則,具有永恆性和普遍性的道德價值觀向以非道德的價值為中心,以功利行為為規則,具有不穩定性、相對性的道德觀轉化。據上海對18所高校2063名大學生的調查,關於“未婚同居”的看法:認為“只要是緣於愛情,可以理解、寬容”和“不應當過問別人私事”的兩種人共佔89.5%,而認為是“道德上的墮落”的僅佔9.2%。由此説明,在道德問題上抱寬容、理解的態度的佔絕大多數。正是因為這種道德相對主義,甚至道德虛無主義,使試婚者未受到任何道德約束和良心譴責。

其二,社會輿論的弱化,為試婚者減輕心理壓力。社會輿論是社會上眾人對共同關心的某一事物、某些人或問題的議論和評價,換言之,就是公眾對某個問題所持的意見和態度。正是這些評論、意見和態度的廣泛傳播,引起人們的普遍關注,造成一種社會心理壓力,從而約束人們的言行。輿論的承擔者是大眾,輿論產生的前提條件是“關心”——大眾對某些人和事的關心。在當前社會,有大眾,但這些大眾都是“原子個人”,他們對眾多事物,特別是那些不關自己功利的事物表現出一種“無興趣、無所謂、無意義”的無責任化傾向來。人們對試婚者採取的態度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各人自掃門前雪,那管他們牀上事”,“敲門之聲相聞,管他來者是誰”。對於試婚者,人們懶得去關心,懶得去議論,懶得去評價。據《家庭》雜誌社家庭研究中心與有關機構合作,於1998年上半年對廣州地區的100名婚前同居者的調查:當問及“你實行婚前同居,周圍的人知道嗎”時,表示朋友知道的佔44%,父母知道的佔36%,鄰居知道的佔20%,單位知道的佔10%。他們感受到的壓力顯然比想象的要小得多。只有28%和22%的同居者感受到來自父母的壓力或社會輿論的壓力。而來自單位的壓力則更小,僅有12%的人感受到。這種“寬鬆”的環境怎麼能形成公眾對試婚者的輿論壓力。

通過以上我們對產生試婚現象的社會機制分析,發現試婚在中國出現有其“歷史必然性”,“一棒打死”和放任不管都是不明智的選擇。我們應該借鑑瑞典的經驗,把試婚納入法制的軌道,用法律去規範人們的試婚行為。

【參考文獻】

1[英]羅素:《婚姻革命》,東方出版社,1988年。

2費孝通:《生育制度》,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3風笑天等編:《社會學導論》,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1997年。

4劉達臨等:《中國婚姻家庭變遷》,中國社會出版社,1998年。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muban/jingxuan/4k4zg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