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論文模板 >論文模板精選 >

淺談中國文化對日本的影響

淺談中國文化對日本的影響

中藥專業指導老師

淺談中國文化對日本的影響

內容摘要:中國與日本隔海相鄰,在歷史的長河中,也由於古代交通比較不便,相鄰國家的聯繫就更加的親密。古代中國在世界上都佔有領先的地位,也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有自己先進的文化體,對周邊的國家也產生了莫大的輻射力。日本是一個很理性的國家,日本吸收中國文化是走吸取精華、去其糟粕的路線,並沒有全盤照搬,日本發展成今天的樣子也是定然。

關鍵詞:中國 日本 文化 影響

正如我們所知道的,日本的文化起源於歷史上的中國。而唐朝對日本文化的影響是最廣泛的,古代的日本在政治和文化領域上都吸收了唐文化,繼而逐步的發展,從而形成了帶有鮮濃中國意味而又獨特的日本文化。

一、大化改新的由來及對日本的影響

大化改新,日本的社會政治變革運動,發生於646年,此年為大化元年。這一事件史稱乙巳之變,革新派以唐朝律令制度為藍本,參酌日本舊習,從經濟到政治方面進行了改革,規定了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體制,並詔書公佈改新的內容,律令嚴格劃分良賤的身份制。大化革新部分地解放了生產力,完善了日本的統治制度,奠定了日本的國家發展方向,有非常積極的意義。日本以大化革新為起點進入了律令制國家的形成期

大化改新是日本奴隸社會內部矛盾發展的結果。一方面,是勞動人民同天皇、奴隸主貴族之間的矛盾、另一方面,是皇室和貴族之間的矛盾,皇室和貴族之間的鬥爭趨勢是不斷加強皇權,建立以皇室為中心的中央集權制度。645年,要求革新的中大兄皇子聯合貴族中臣足等發動自上而下的政變,擁立教德天皇,定年號為大化。大和時代結束。646年,孝德天皇頒佈改新詔書。 1.效法隋唐的均田制,實行班田收授法。 廢除豪族對土地和部民私有,改土地、部民為國有。國家計口授田,對六歲以上公民,每六年按人口班給口分田一次。所班田地不得買賣,死後歸還政府。 2.效法唐朝租庸調製,受田農民必須向國家交穀物(租),服勞役或納布代役(庸),交地方土產(調)。 3.中央設神祀、政二大官和八省一台,地方設國、郡、裏。 4.兵制方面,京師置五衞府,地方設軍團,公民服兵役。 大化改新使日本社會的階級關係發生變化。土地、人民收歸國有,成為“公地”“公民”,天皇成為最高的土地所有者。貴族從國家得到一部分土地,成為政府的官吏,職務不能世襲,他們的勢力受到很大的打擊,因此舊奴隸主貴族頑固反抗。經過大約半個世紀的鬥爭,大化改新才最後完成。同時由於農民可以有些園地、宅地,可以使用山林、池沼,在經濟上獲得一定的獨立性,他們對生產的興趣有所提高,這有利於生產的發展。就這方面來説,大化改新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大化改新以後,日本逐漸過渡到封建社會。 大化改新是以新的剝削制度代替舊的剝削制度,農民仍舊是皇室和貴族的基本剝削對象。到8世紀中期,農民迅速分化,不堪租税和勞役負擔的農民有的逃亡,有的被迫租種貴族的土地。但是貴族的土地不斷增加,也就是莊園在發展。莊園主為維持其統治地位而畜養的武士,逐漸形成武士集團。他們對日本的政治是很有左右力量的。

二、唐朝遣唐使對日本的影響

從公元七世紀初至九世紀末約兩個半世紀裏,日本為了學習中國文化,先後向唐朝派出十幾次遣唐使團。其次數之多、規模之大、時間之久、內容之豐富,可謂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空前盛舉。遣唐使對推動日本社會的發展和促進中日友好交流做出了巨大貢獻,結出了豐碩的果實,成為中日文化交流的第一次高潮。但應注意,遣唐使並不是朝貢使節,沒有稱臣的行為。

遣唐使的目的在於向中國學習,吸取唐朝文化,因而很重視使團人員的選拔,特別是大使﹑副使﹑判官﹑錄事等官員。如高向玄理﹑吉備真備曾長期在中國留學;不少成員是文章博士,山上憶良真更是有名的文學之士(後二人受命而未成行)。有兩家父子先後被任命為使臣,也是由於具有教養和經驗,利於向唐朝學習。隨行的留學生,如阿倍仲麻呂(晁衡)與詩人李白﹑王維結下深厚友誼,歸航受阻,留唐官至祕書監。橘逸勢被唐人目為秀才。入唐的醫師﹑樂師﹑畫師﹐和各行業的工匠,也都在自己行業中具有根柢,受到唐人推重,同時也從唐人獲益。遣唐使大量輸入中國經史子集各類典籍,中國文化風靡日本封建社會上層,滲透到思想﹑文學﹑藝術﹑風俗習慣等各個方面。正倉院所藏大量唐代文物,是遣唐使輸入的中國物質文化。遣唐使對唐的贈品,和唐朝的答禮,實際是兩國之間互通有無的貿易。

遣唐使的貢獻首先是引進唐朝典章律令,推動日本社會制度的革新。遣唐便在長安如飢似渴地考察學習,博覽羣書,回國後參與樞要,仿行唐制,如“大寶法令”即以唐代律令為規範制定的。還仿效唐朝教育制度,開設各類學校教授漢學,培番人才。818年,嵯峨天皇根據遣唐使原清公的建議,下詔改走禮儀,並命“男女衣服皆依唐制”(《大日本史》卷123)連曆法、節令、習俗也儘量仿效中國。 其次是汲取盛唐文化,提高日本文化藝術水平。遣唐使每次攜回大量漢籍佛經,朝野上下競相贊寫唐詩漢文,白居易等唐代著名詩人的詩集在日本廣泛流傳。留唐學生僧人還借用漢字偏旁或草體創造出日本的假名文字。遣唐使還輸入唐朝書法、繪畫、雕塑、音樂、舞蹈等藝術,經過消化改造,融為日本民族文化。甚至圍棋等技藝和相撲、馬球等體育活動也是從唐朝傳入的。遣唐使團中常有日本畫師、樂師以至圍棋高手赴唐訪師學藝、觀摩比賽。

三、儒學對日本的影響

儒學是通過文字而傳入日本的,所以日本一開始就接受儒學了。據日本的史料記載,儒教傳入日本為公元405年,王仁自朝鮮半島南部北濟到達日本,為應神天皇兒子老師。王仁授之《論語》,這是儒學東傳的開始。爾後,儒家思想通過典籍傳至日本,規模有限,但對日本影響頗深。一方面,使大和的政治思想發達起來,這在歷代的詔敕上表現顯著。仁德天皇在詔書中説:“君以民為本。”這是引用荀子的話。表明日本君王已懂重民思想,這是受中國儒學的影響。聖德太子定冠位即以德、仁、禮、信、義、智等道德項目為名稱,顯然是受儒學倫理思想的影響。這此提倡道德的結果,使日本自上而下養成一種孝順謙讓的美德。另外在風俗上,自儒學傳入後,日本上古的娶姑姨,異母兄弟姨妹之間通婚及繼母之間通婚等風俗漸減,使日本移風易俗。

東漢時,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爾後又從中國傳入日本。據史載,公元522年,南朝梁人司馬達到日本後,在大和國高市郡田原建造草菴置像禮拜。這是關於佛教傳入日本的最早的文獻記錄。其後,佛教又繼續傳入日本。佛教教導慈悲,可使當時日本激烈傾扎的閥族之間的鬥爭平息,但主要的是佛教主張只要懺悔罪過,積功積德,到一定程度便可渡脱成佛,取得永生。這對於今世受苦的廣大奴隸和農民來講,有了來世的憧憬,能給以莫大的希望和安慰。故在日本大受歡迎,全國上下信佛。聖德太子和蘇我氏當政時,大興佛教,在各處大建寺院。蘇我氏建飛鳥寺,聖德太子建法隆寺和四天王寺。在建築樣式、佛像雕塑、繪畫、手工藝術品等方面,深受中國南北朝文化的影響。

由此也出現了儒學日本化的現象。儒學逐漸成為入居主導地位的官方哲學:官學—都設立以儒學為主要教學內容的中央官學和地方學校,私學—私人辦學也普遍教授儒學。尊孔—三個國家都建有崇奉孔子的文廟,定期舉行祭孔大典。日本學生在中央或地方官學中完成學業,經考試合格,可授予官職。

四、日本學習中國文化的特點

日本吸納中國古代文化,並非一味地“拿來”,生吞活剝,而是有其鮮明的特點。日本對中國隋唐文化以整個國家規模進行全方位的吸收,但日本吸收中國文化時,具有很強的消化創新能力。如在律令上,唐制重律為“十惡”,而日本則減少為“八虐”,唐代設六部,日本則設八省。在語言方面,日本巧妙地運用漢字意義,製造出好像固有名詞那樣的語條,來宛轉表達用意,使漢字成為自己語言的記錄符號,並使漢字詞語成為自己的語言有機組成部分。又如在文學方面,逐漸將自己傳統的文學加進去,如《源氏物語》就是反映日本人生活的一部傑出作品。另外在佛教思想上,日本的佛教以鎮護國家為宗旨,如禪宗帶有極濃厚的忠君愛國思想,又主張神佛同體,形式簡化,這些為以後的武士道的產生奠定了思想基礎。又如在儒學中,中國的儒學以孝為五倫之首,強調忠孝難兩全,而日本的儒學中卻主張以“忠”為五倫之首,力主忠孝兩全。後來“君道”“臣道”代替武士道成為武士的唯一精神支柱,而忠孝仁愛不一定要按宗疏和等級分別對待。因此在日本出現超家庭的集團,這與中國不同。中國的儒學思想雖也重視對統治者的效忠,但對家庭的效忠往往超過對統治者的效忠。同時中國人學儒學尤其是朱子學的目的主要為修心養性,而日本則上升到治國平天下之高度。此外,日本的儒學和佛教甚至和傳統的神道結合起來,即儒佛調和,神儒調和,這是儒學日本化的另一特徵。在服裝上,唐服的引進,經改造後,成為日本的“和服”。

日本吸收中國文化時,強調把日本固有精神和中國學問融合起來,即所謂的“和魂漢才”思想。同時,對中國文化的吸收採取的是以實際主義為標準來進行選擇的。雖然宗良時代的日本幾乎“全盤唐化”,但仍應看到,日本並沒有把唐朝一切制度都輸入進來,而是有效取捨。如科舉制和宦官制,

小結:由此可以看出中國文化對日本發展的巨大影響。從這我們也應該學習日本,虛心向比你強的人學習,並且樹立理性的思維,不能全盤照搬,而應該活學活用,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鼓勵創新。不斷地學習和研究一定會使你走上奪目的道路。

參考文獻:

1、唐代時日本緣何頻派“遣唐使” .大慶網

2、周昌鬆主編:《日本社會文化概覽》,中國書籍出版社,2000年9月第一版。

3、葉渭渠主編:《日本文明》,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10月第一版。

4、鄭彭年:《日本中國文化攝取史》,杭州大學出版社,1999年第二版,

5、葉渭渠主編:《日本文明》,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10月第一版,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muban/jingxuan/4kye8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