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育教學方案 >

淺談漢語對英語教學的影響

淺談漢語對英語教學的影響

任何人在學外語的過程中,都會受到母語的影響,中國人也不例外,中國學英語的人數恐怕比世界上任何國家的人都多,也算是最用功的,但大多數中國人學習英語是為了應付考試,真正在生活中應用的並不多,而且英語口語和寫作是國人學習英語的兩大軟肋,所以一動口一動手就中國味十足,究其原因,除了英語教學的功利性以外,還有就是漢語對英語學習的影響。

淺談漢語對英語教學的影響

漢語對英語學習的影響,主要是因為英漢兩種語言的差異,以及英漢兩種語言背後文化上的差異,具體表現在下面幾個方面。

首先,語音上的差異

英語有20個元音,28個輔音,所以英語的聲音一共也就500多個,而漢語聲母有23個,韻母有24個,16個整體認讀,加上四聲,故漢語的聲音一共有近3000個,這也就意謂着漢語的音節數量遠多於英語,這種強大的表音功能決定漢語的詞絕大多數是單音節詞,而英語音節數量有限,要表達眾多詞彙的讀音與意義,只有通過增加音節來實現,音節越多,就意謂着構成單詞的字母數量越多,所以英語中有很多單詞是由好多個字母組成的,這對於習慣了讀單音節拼音,寫方塊文字的中國學生來説,英語單詞的讀寫就成了第一道難關。

第二,字形結構的特點

英語是拼音文字的一種,字形穩定性弱,字型常常要根據不同的時間或語境作一定改變,比如名詞單複數形式、動詞的分詞形式、過去式、形容詞(副詞)的比較級和最高級形式,還有單詞前綴後綴等等,在説話寫文章時需要變來變去,讓人眼花繚亂,而漢語是方塊形文字,字形穩定性強,沒有這麼多的變化,比如,漢語動詞“工作”這個詞,不管是誰寫這個字,也不管什麼時候寫,都是這個樣子,但英語則根據需要分別有work,works,working,worked 四種寫法,所以中國學生在學習英語時,往往出現字形拼寫錯誤,就是因為漢字形的穩定性,常常讓他們忘記了英語的字型變化。一般説來,掌握了四千個漢字,就可以對付日常閲讀寫作,但英語則不同,要想看懂紐約時報,則至少要掌握九到十萬個英語詞彙;故中國學生往往面對漫長的語彙表,搖頭歎息。同時,漢字的組義功能遠大於英語,隨便找一個字,就可能組合好多個詞來,比如説一個“漢”字,你就可能組成漢語、漢朝、漢服、漢劇、漢江、漢唐、漢口、漢子、漢武帝,山東大漢……一口氣可以組合出三百多個詞來,英語字也有某些組合功能,但很少,習慣了這種組詞方式的中國學生在學英語的時候,便會生搬硬套,組合出讓人啼笑皆非的英語詞句,比如: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他們會用英文這樣寫:Well well study,day day up;不作死,不會死:No zuo,no die.這分明是受到漢語組義功能的影響。想當年,中國剛改革開放那會兒,中國滿大街都是中國式英語詞句。不過,有意思的是,有些中國式的詞句,久而久之,居然被老外接受了,他們也會説:Hi,long time no see.(好久不見)。

第三,漢英文法上的差異

漢語的語法可以説是世界上最簡單的語法,古代漢語沒有成文的語法,現代漢語語法是上世紀初新文化運動時期,根據英語語法編成的。所以今天的漢語也有主謂賓、定補狀這些句子成分的劃分。當然漢語沒有表語這一説法。但中英語言之間的句子結構,句型轉換的方式差異很大。一般説來,漢語句子結構相對簡單,而英語句子結構有時很複雜,有人把漢語句子比喻成“竹”狀,把英語句子比喻成“葡萄”狀,想想還真是挺形象。英語主句中包含從句,還有眾多的修飾短語,層層疊疊,而漢語句子喜歡短小精悍,一句一句,漸漸展開,就象竹枝,節節相連。所以,中國學生在做英語閲讀時,英語那複雜宂長的句子就足以讓他們頭昏眼花,更不要談什麼對文章的理解感悟了。他們從小習慣於閲讀輕快小碎步式的漢語語句,碰到英文語句,彷彿就象是一步進了十八洞,一洞裏又有十八家的感覺。比如:英語句“The man told the news to the servant whotold it to the cook who told it to his wife whotold it to all her friends.這個句子由主句和三個從句組成,譯成中文:那人把這個消息告訴了傭人,傭人又對廚子説了,而廚子又對他老婆説了,結果他老婆又説給她所有的朋友聽了。你看,漢語譯文全成了單句。試想一下,如果讓中國學生把這幾句中文譯成英文,恐怕好多人不能譯成上面這樣的英文原句的。當然還有英語句子有時態的變化,語態的變化。而漢語則沒有時態之説,語態變化小而且很好掌握。

第四,中國文化的影響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中華幾千年來的文化積澱,造就了優美而豐富的漢語言。但英語也同樣有其文化背景,不同的文化,造成語言表達上的差異,這可以説是中國學生學習英語的最難的地方,也是漢語對學生影響最大的地方。比如説,“蛋”,(egg),煎蛋:fried egg;蒸蛋:steamed egg; 煮蛋boiled egg,這似乎能一一對譯,但是漢語中人們常説的“混蛋”,“扯蛋”,“笨蛋”,“滾蛋”,在譯成英文時,則是跟egg這個詞一點關係也沒有。因為在漢語裏邊,“蛋”這個字有本義,也有比喻義。可英語不是這樣的。當然英語詞彙裏也有其文化特徵,如:apple蘋果 ;但有時含有apple的語彙則看不出跟蘋果有什麼關係,如:the apple of one's eye”掌上明珠”; in apple-pie order"井井有條";polish the apple"拍馬屁"; Adam's Apple “喉結”;the Big Apple“紐約市”。看來,中國學生學英語,中英兩種文化的背景的差異和衝擊是一個最大的障礙。

第五,解決的辦法

雖然中文和英文從發音、拼寫、詞彙、句子結構、文法以及語言文化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別,但畢竟都是人類的語言,所以還是有交匯點的。首先,英漢兩種語言的句子結構有相似的地方,比如説一般按主謂賓順序行句,句子也分肯定否定和疑問等句式。包括修辭手法也有相似之處,如都有比喻,擬人,排比,誇張等等。建議學生們記英語單詞時,要掌握好音節的拼寫規則,把一個單詞按其拼讀的音節多少,分成一個或幾個部分,每音節由哪幾個字母組成,這樣時間長了,就會掌握其音節讀寫的規則。久而久之,就會象我們記漢字一樣,看一眼讀一遍就能記住這個詞。還有,句型方面重點突破定語從句,和名詞從句。另外,努力擴大知識面,對中英文化對於語言表達的影響差異多作了解。最後,充分利用現代化的音視語音設備、網絡,這是一個很直觀,豐富並且很有吸引力的一個英語學習的平台。相信伴隨着我們國家對外越來越開放,中外交流越來越多,中國學生學習英語會漸漸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而且會學得更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yufangan/1ve71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