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活動方案 >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精品多篇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精品多篇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精品多篇

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一

活動目標

1、通過實驗,讓幼兒感知紙的吸水性與紙船沉浮快慢之間的關係。

2、發展幼兒的比較觀察能力。

3、能積極參加探索活動,體驗玩紙船的樂趣。

重點難點重點:

通過實驗,讓幼兒感知紙的吸水性與紙船沉浮快慢之間的關係。難點:發展幼兒的比較觀察能力。

活動準備

1、蠟光紙、皺紋紙、報紙若干;膠頭滴管、三種紙質紙張。

2、幼兒分四組,準備4盆水(大盆);

3、三種不同紙質的紙船若干;

4、三種紙船沉浮時間的視頻。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一)幼兒自由玩紙船,感受紙船的樂趣。

1、幼兒自由挑選自己喜歡的紙船,進行玩紙船遊戲。

2、在玩紙船的過程中發現問題。

師:在剛剛玩紙船的過程中,小朋友們發現了什麼問題?

二、基礎部分

(二)感知紙的不同。

師:同樣是紙船,為什麼有的紙船沉下去了,而有的紙船還漂在水面上呢?

1、出示三種紙請幼兒觀察,並説出紙的名稱。

2、討論三種紙的不同。

教師小結:三種紙的名稱不同,軟硬不同。

(三)猜測三種紙船沉浮的速度。

教師出示三種不同的紙船,請幼兒説説誰會先沉下去,誰會在水面上漂很長時間?

(四)觀看視頻並得知實驗結果。

小結:皺紋紙紙船會最先沉下,蠟光紙紙船是漂在水面上時間最長的。

(五)瞭解紙的吸水性。

1、啟發提問:同樣是紙船為什麼有的沉得快有的沉得慢?

2、幼兒實驗:分別往不同的紙上滴水觀察、發現。

3、教師小結:不同的紙吸水的快慢是不一樣的,誰吸水快誰就沉得快三、結束部分

師:小朋友們,老師這裏還有很多小船,你們還可以試着去玩一玩紙船哦!

活動總結

我準備了豐富的教學材料,為每一位幼兒提供操作材料,這樣每一位幼兒均可以得到實踐上的操作;包括我為了實驗的真實性,我特意拍攝了視頻,這樣更加直觀和直接讓幼兒觀看了實驗效果。

幼兒:在整過活動過程中,幼兒都是積極參與在活動之中,積極性很高,參與性強,在一開始幼兒自由玩紙船時,幼兒均是自由選擇了不同的紙船玩,並沒有告訴幼兒更多的信息,就是讓幼兒在玩的過程中去發現為什麼有的船很快就沉下去,而有的船卻慢一點下沉,當有的幼兒剛放船到水中時就説:我的船怎麼沉了!其實是達到了我預期的效果,這個時候會自然而然引起旁邊小朋友們的討論和發現,隨之就帶着幼兒通過實踐去探索與發現紙船下沉快慢的祕密。

教師:我有充分的準備,所以我覺得這節活動的效果非常好,所有幼兒都在活動中積極參與,而且都是帶着問題在進行操作,孩子們都在玩中學,為幼兒創設了一個自由輕鬆的氛圍。如有記錄表的經驗,是還可以準備簡單的記錄表。最後的結束部分,孩子們也是在得到實驗結果後的再次操作,這樣他們會主動帶着實驗結果進行自己的紙船遊戲,又將會有再次的實驗驗證。

中班科學教案 篇二

活動目標:

1、經過動手做小實驗,初步體驗量的守恆。

2、懂得做實驗後獲得的結果才是正確的結果。

3、能與同伴友好合作地進行實驗。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有從杯中倒水的經驗。

2、物質準備:――教具:一粗一細兩個杯子,裏面分別裝有不一樣水位的水。

3、――學具:粗細不一樣的杯子若干(數量各為幼兒人數的一半,其中粗杯子裏盛有蘭色的水,細杯子裏盛有紅色的水),粗細不一樣空杯子若干(數量為幼兒人數的一半)。

活動過程:

一、哪個多哪個少

――教師(出示粗細不一樣的杯子):這兩個杯子一樣嗎哪兒不一樣

――引導幼兒發現杯子有粗有細。

――教師:杯子裏面有什麼你覺得杯子裏的水一樣多嗎哪個多哪個少呢你是從那裏看出來的

――鼓勵幼兒大膽地表述自我的想法。

二、思考實驗方法

――教師:我們能用什麼方法證明你猜得對不對呢

――鼓勵幼兒思考,並提出提議。師幼歸納多種方法,並引導幼兒分析這些方法中哪些可行,哪些方法有難度,此刻沒辦法做。鼓勵幼兒發現藉助空的第三隻杯子能夠了解兩杯水是否一樣多。

三、幼兒操作活動

――兩位幼兒共同做實驗,一人拿一杯水,然後再取一個空杯子。先猜猜兩杯水是否一樣多,誰多誰少,然後再實驗。

――教師觀察指導,瞭解幼兒的實驗方法。

如,方法一:一幼兒先將自我杯子中的水倒入空杯中,做一個標記後把水倒回去。另一個幼兒幼兒再把自我杯中的水倒入空杯中,比較水位與標記的高低:

方法二:一幼兒在自我杯子的水位處作標記,然後把水倒入空杯中,另一個幼兒將自我杯中水倒入做標記的杯子中,比較水位與標記的高低。

方法三:如果幼兒取的空杯與其中某幼兒的一個杯子一樣大小,則能夠讓另一幼兒把自我杯中的水倒入空杯中,兩杯水放在一齊直接比較水位的高低…

――提醒幼兒實驗時注意慢慢倒入,不要將水潑出來。同時要將杯中水全部倒完。

四、我們的實驗結果。

請幼兒介紹實驗的結果,引導幼兒發現,光用眼睛看,結果不必須正確,要經過實驗才能明白正確的結果。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三

活動目標

1、感知紅黃藍色,並根據色彩標記匹配相應的瓶子。

2、通過變魔術遊戲活動,感知兩種顏色混合後變出新顏色的現象,探索顏色變化的規律。

3、積極的參與活動,體驗顏色變化帶來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感知兩種顏色混合後變出新顏色的現象。

難點:幼兒能自主探索出顏色變化的規律。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

1、裝有小半瓶水的透明瓶子人手一個,在瓶蓋裏面分別塗有紅黃藍顏料。

2、音樂磁帶、紅黃藍顏色標記分別固定在塑料筐上。

經驗準備:熟知顏色變化的規律。

活動過程

一、趣味引入

1、教師扮演魔術師,引起幼兒興趣。

(1)教師:我是一個魔術師,我能把這個瓶子裏的水變漂亮,你們想看嗎?

(2)教師跟着音樂的節奏搖晃瓶子,引導幼兒發現瓶子裏水的變化。

2、出示很多瓶子,引起幼兒的操作興趣。

(1)教師:你想當魔術師嗎?我們一起跟着音樂搖動自己的瓶子吧!

(2)帶領幼兒一起跟着音樂搖動瓶子,鼓勵幼兒説説:你瓶子裏的水變化了嗎?變成了什麼顏色?讓幼兒可以和同伴自由交流一下。

二、動手操作

1、觀察顏色標記,開展“送瓶子回家”活動。

(1)教師(出示顏色標記籮筐):這是什麼顏色?這是彩色小瓶子的家,你會送瓶子回家嗎?

(2)引導幼兒根據顏色標記,將自己手中的瓶子,放在相應顏色標記的籮筐裏。

2、交換瓶蓋感知兩種顏色混在一起的變化。

(1)教師換一個瓶蓋,搖晃瓶子,引導幼兒觀察瓶子的變化。

(2)啟發幼兒想一想,瓶子為什麼會變成顏色呢?幼兒自由講述。

3、幼兒交換瓶蓋,嘗試將兩種不同的顏色混合在一起,觀察色彩的變化。

(1)引導幼兒觀察瓶子的顏色,再取不同顏色的蓋子,換上。

(2)幼兒換好瓶蓋後,跟着音樂搖晃瓶子。

(3)教師:瓶子裏的水有變化嗎?變成什麼顏色了?哇,顏色可真有趣,不同的顏色混在一起還會變成另一種新的顏色呢!

三、活動延伸

教師:小朋友讓我們一起拿着自己變出來的顏色,去畫一幅美麗的畫吧。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四

課題:夏天的雷雨

課時:一節課

班級:中班

授課類型:理論課

設計思路

夏天到了,雷雨天氣很常見,遭雷電傷害的事情也常有發生,且讓幼兒從小就認識雷電、學會如何防雷電是幼兒園必不可少的教育工作,所以設計了此次活動。由於雷電的理論性較強,而幼兒的理性思考水平較低,便選擇以故事導入,並將這個故事作為該科學活動的背景,以此來引起幼兒的興趣。整個活動圍繞雷電是什麼、怎樣構成、有什麼危害、我們應當怎樣做,並以幼兒喜歡的形象小紅帽、小猴子、等來引出這些問題,讓幼兒進行思考交流,增加教學活動的趣味性,讓幼兒更願意參加活動。幼兒在學習瞭如何防雷電傷害之後,觀看動畫,進行情景模擬小遊戲,來強化活動的第4環節,讓孩子歡樂的掌握知識。

一、活動目標

1、讓幼兒認識到打雷是夏季的自然現象,並初步瞭解雷電的構成及危害,掌握防止雷電傷害的基本知識。

2、培養幼兒觀察生活、觀察自然的本事及遇到雷雨時的自我保護本事。

3、發展幼兒的好奇心、興趣和求知慾,培養幼兒的參與意識。

二、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

1、音頻《打雷了、閃電了》、視頻《雷電構成》

2、課件

3、卡片(小紅帽、小兔子、小猴子、大樹、電線杆、鐵架、巨石)經驗準備:

1、在生活中幼兒遇到過雷雨天氣,見到過雷電。

三、重難點

重點:雷電的傷害及其防護

解決辦法:幼兒討論、圖片展示、情景模擬

難點:雷電的構成。

解決:觀看視頻、故事説明法

四、活動過程

1、故事導入:

(放映第一張ppt)【今日小紅帽想要邀請小兔子、小猴子去外婆家做客。剛走出家門,突然傳來了雷雨閃電的聲音(音頻《打雷了、閃電了》),紅帽他們不明白髮生了什麼,很害怕,就急忙的跑回家躲了起來(放映第二張ppt)。小朋友們能幫幫小紅帽、告訴他們發生了什麼事嗎?(下雨了、打雷了、閃電了)】

2、幼兒交流:雷電是什麼樣貌的?雷電都是什麼時候出現?

【小紅帽他們很疑惑:什麼是打雷呢?閃電是什麼樣呢?他們什麼時候出現呢,是此刻這個季節嗎?(小朋友發言)並請小朋友模仿雷的聲音】

教師小結:【聽了小朋友的話,小紅帽點了點頭,很高興得對

它的朋友們説:我們剛剛聽見的轟隆轟隆聲就是雷聲,天上那條白色的、帶有很刺眼光芒的線就是閃電,雷聲和閃電在夏天很常見。所以我們大家都不要害怕了。】

3、讓幼兒想一想、並交流自我的經驗:雷電是怎樣產生。

【①小猴子問道:雷電是怎樣產生的他這一問題難倒了小紅帽他們。小朋友們能告訴他們答案嗎?(小朋友發言)②小紅帽聽了小朋友們的回答後還是不明白,於是他們決定呼叫米老鼠博士,“嘟嘟嘟”,電話通了,小紅帽問到:米博士,雷電是怎樣產生的?我們來看看米老鼠博士的回答(觀看視頻《雷電構成》)。】

教師小結:【(放映第三張ppt)天氣變熱了,小水滴覺得大地媽媽很熱,所以他就到天空阿姨那裏乘涼。越來越多的小水滴都到了天空阿姨家,天空阿姨家已經住不下了,所以一些小水滴不細心就被擠了出去,從天空阿姨家掉了下去。就在小水滴回大地媽媽家時,他們撞上了來天空阿姨家的小水滴,發出了很大的聲音和很強的光。”(故事)】

4、雷電的危害以及如何防止:看課件,引導幼兒觀察討論圖片展示的行為。

【一個小時候後,雨停了,小紅帽和他的朋友又出發了,並順利的到達了外婆家(過渡)。那小朋友們在生活中也遇到過雷電嗎?(有)當你們遇到雷電時,是怎樣做的呢?(小朋友交流)下頭我們來看看這些小朋友遇到雷電時是怎樣做的呢?(看課件)他的做法對嗎?錯誤行為會造成什麼危害?應當怎樣做?

圖一:安裝避雷針。(向幼兒簡單介紹避雷針及富蘭克林,鼓勵幼兒向他學習)

圖二:閃電了,小明在玩電腦。

圖三:打雷閃電了,小明在室外打手機。

圖四:下雨閃電了,小明在大樹下躲雨。

圖五:打雷閃電了,小明在家打電話。

教師小結:如何防雷電。(課件展示)

室內:

地勢低窪的地方蹲下、遠離樹木輸電線、不要使用移動電話、不要將在空曠的場地上扛鐵質工具

儘快離開水面。

室內:

關好門窗、遠離金屬器具、拔下電源插頭、不要使用太陽能熱水器洗澡

5、遊戲:情景模擬

遊戲規則:三名幼兒扮演小紅帽、小猴子、小兔子,四名幼兒扮演道路上的大樹、電線杆、鐵架、大石頭。教師旁白給出情景,當聽到雷聲後幼兒選擇躲避的地方。

活動前:選擇三名幼兒戴上小紅帽、小猴子、小兔子的頭飾,再選擇四名幼兒戴上大樹、電線杆、鐵架、巨石的頭飾。

活動中:教師旁白:小紅帽邀請小兔子、小猴子去外婆家做客。走到半路上,突然傳來了雷雨閃電的聲音(音頻《打雷了、閃電了》)。小紅帽他們該怎樣做?扮演小紅帽、小猴子、小兔子的三名幼兒聽到雷聲選擇躲避處。

活動後:教師就幼兒的選擇做出簡單評價。(可再重複活動一次後再評價)

6、活動結束

【讓小朋友在下一次打雷閃電時和父母認真觀察觀察。教師宣佈活動結束。】

中班科學教案 篇五

活動背景:最近我們要求

幼兒在雙休日中和家長共同收集一些有關昆蟲的資料,為開展新主題的開展作一些準備。今天是主題活動的第一天,幼兒對自己收集的資料肯定急於展示一下,於是我們開展這一活動,便於瞭解幼兒已有的經驗和興趣點。

活動目標:

1、互相交流有關昆蟲的資料,萌發對昆蟲的探究興趣。

2、認識幾種常見的昆蟲,瞭解它的基本特徵、生活習性及其與我們的關係。

材料與工具:

幼兒收集到的有關昆蟲的資料

過程設計:

一、師提問,引出討論的`主題:

你們收集到哪些有關昆蟲的資料?它們的名字叫什麼?

二、請幼兒自由發表各自所瞭解的知識和經驗,教師作適當的記錄。

三、展示資料,幼兒互相參觀並交流有關昆蟲的話題。

小結:幼兒共同感興趣的內容,激發幼兒進一步探索昆蟲的奧祕。

反思:

幼兒第一天開展有關於昆蟲的知識討論,興趣非常濃厚,個別幼兒帶來的書籍中介紹的昆蟲的知識也較為豐富詳盡,可在接下來的時間中截取有針對性的昆蟲開展探索與討論!

幼兒中班科學教案 篇六

教材分析:

活動名稱:

水果寶寶和水果乾寶寶

活動目標:

1、在看看、聽聽、講講、嚐嚐的活動中瞭解水果變成水果乾後的不同滋味。

2、能大膽地在集體面前交流自己的經驗,體驗與同伴分享的快樂。

活動準備:

共同收集幾種常見的水果及它們製成的水果乾(獼猴桃、蘋果、香蕉、菠蘿、芒果、葡萄、龍眼、金橘);幻燈圖片;盤子、勺子或筷子、牙籤;垃圾筒、濕巾紙等。

活動過程:

情感導入

幻燈片一(放鞭炮)

1、聽聽是什麼聲音?

2、什麼時候要放鞭炮?

3、要過新年了,家家户户都要準備好吃的東西招待客人,你們想準備些什麼呢?

4、小結:新年裏我們會準備許多好吃的東西,那今天我們一起到水果店去看看有什麼新鮮的水果吧。

觀察討論

幻燈片二(一盤水果)

1、你們看到了哪些水果?

2、你最喜歡吃什麼水果,為什麼?

3、小結:水果的營養真好,有豐富的維生素,吃了以後還能美容的。

4、這麼新鮮的水果吃不完怎麼辦,過兩天就壞掉了,聰明的叔叔阿姨們想了一個好辦法,知道是什麼嗎?

幻燈片三(葡萄乾)

1、你們認識它嗎?它是什麼水果變成的?

2、小結:原來叔叔阿姨們把新鮮的水果變成了水果乾,讓我們無論什麼時候都能吃到香香甜甜的水果了。

3、你們知道還有哪些水果也能變成好吃的水果乾嗎?

出示水果盆,配對活動

1、今天老師也為你們準備了一些水果乾,請你們看一看、聞一聞,猜猜它們是由哪種水果變成的?(5-6名幼兒回答)

2、有沒有你不認識的水果乾?

3、幼兒自主操作,把它們送到相應的水果邊,師觀察。

集體驗證:有異意的水果,可以請幼兒自己驗證,也可以由家長或老師給予驗證。

小結:原來水果在變成水果乾之後,它的顏色、形狀、味道有時是會變化的。

(四)延伸

《新年好》音樂響起

今天我們認識了那麼多水果乾寶寶,讓我們請爸爸媽媽一起來嚐嚐味道吧,説一句好聽的話謝謝爸爸媽媽對我們的關心。

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七

活動目標:

1、認讀、編制車牌號碼,選擇不同的方法嘗試有規律地排序。

2、初步瞭解車輛牌照的重要性。

活動準備:

自制車輛、數字卡片、車牌操作卡片和車牌號碼若干。

活動提示:

一、瞭解車牌。

(價值分析:創設問題情景,引導幼兒嘗試運用已有經驗來解決問題,並瞭解車牌的作用。)

1、出示一輛車,情景導入。

2、提問:為什麼這輛車不能開到馬路上去呢?(幼兒自由表述)這輛車上還缺了一樣什麼東西?(車牌)

3、車牌有什麼用?馬路上的車為什麼要裝上車牌?

假如沒有車牌,會怎麼樣呢?

小結:車牌就像我們小朋友的名字和學號一樣,可以用來區分車輛,有了車牌可以方便我們找到自己的車輛。

二、製作車牌(價值分析:動手製作車牌,發展幼兒的觀察比較能力。)

1、觀察車牌。

(1)提問:車牌上有些什麼呢?(有文字、號碼、有英文字母)

(2)看看,王老師家的車牌號碼是:滬D25136。就像小朋友説的牌照上有文字、號碼、英文字母。

(3)你們家的車牌號碼是什麼呢?

小結:這些文字、字母和數字都代表着一定的意思。

2、車廠裏的許多新車子出廠了,請小朋友們來幫忙上車牌。

(1)利用1、2、3數字製作車牌,教師示範啟發孩子們還可以怎麼做車牌。

教師:我們用三個數字,變一變,變出車牌號碼,我做的車牌號碼是滬A123是用數字1打頭的。請你們也去試一試,怎麼變出一個車牌號碼。

(2)幼兒製作車牌,教師指導。

(3)交流:請你們來告訴大家,讀一讀自己的車牌號碼。

(4)幼兒觀察:哪些是1打頭的?哪些是2打頭的?哪些是3大頭的?的車牌號碼,共有幾種車牌號碼?(在心理默數)小結:三個數字,排法不一樣,可以排出6張不同的車牌。

(5)啟發孩子一樣的車牌,想一想再變一變,讓它們變成不一樣的車牌。

提問:這些一樣的車牌也想上到車子上,怎麼辦呢?(車牌的顏色、文字、數字等都可以變化)

三、遊戲鞏固。

(價值分析:在情景遊戲中幼兒繼續認讀車牌數字,發展幼兒認讀數字的能力。)

1、遊戲:小汽車,真啊真漂亮,嘟嘟嘟嘟,喇叭響,我是汽車小司機。汽車開到了金葉商廈,停一停。這輛車的車牌號碼是什麼呢?

2、幼兒認讀不同的車牌號碼。

活動建議:

利用車牌的遊戲可以繼續延伸。例如:讓孩子做小警察,發展孩子的瞬時記憶,問問孩子看到的車牌號碼等。

中班科學教案 篇八

【活動目標】

1、萌發對蛞蝓的興趣,進而發展為對動物的興趣。

2、瞭解蛞蝓的外形特徵、生活習性,知道蛞蝓是害蟲。

3、能對類似動物進行比較分析。

【重點難點】

重點:瞭解蛞蝓,激發對動物的興趣。

難點:能區別蛞蝓和蝸牛的異同點。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瞭解蝸牛的特徵及生活習性。收集關於蛞蝓的資料。

物質準備:組織幼兒捕捉蛞蝓和蝸牛,每組一個盛有蛞蝓和蝸牛的盒子。

【活動過程】

一、觀察蛞蝓的外型特徵。

1、出示盒中的蛞蝓。

先讓幼兒討論再告知正確的名稱――蛞蝓。

2、引導幼兒觀察比較蛞蝓和蝸牛的異同點。

小結:蛞蝓身體圓而長,沒有殼,頭上有兩對觸角,一對長,一對短,沒有腳,而是在接觸地面的腹部生成一種能動的肉足,也叫腹足兩隻小眼睛長在長觸角上。

二、知道蛞蝓的生活習性。

1、在什麼天氣、什麼地方容易找到蛞蝓?

2、為什麼也叫它鼻涕蟲?身上的粘液有什麼作用?

3、蛞蝓喜歡吃什麼?

4、蛞蝓生活在哪裏?怎麼過冬天、夏天的?

小結:蛞蝓的身體會分泌粘液,它爬過後粘液留在地上就會留下一條白線,所以也叫鼻涕蟲,它生活在陰溝等陰暗潮濕的地方,夜晚出來活動。喜歡吃蔬菜、果樹等農作物。

三、認識蛞蝓對人類的危害。

蛞蝓在夜間爬出來活動,被它爬過的食物變髒,衣服變脆,專門破壞農作物,是害蟲,為了防止蛞蝓破壞植物,可在菜園和果圓周圍撒些石灰,它們就進不來了。

四、鼓勵幼兒提出有關蛞蝓的問題,大家討論。

活動延伸:在自然條件下觀察蛞蝓。

【活動評析】

一、設計意圖

蛞蝓一般生活在潮濕陰暗的地方,雖然常見到,但幼兒因怕髒而很少去仔細觀察。通過本次活動,旨在培養幼兒的觀察比較能力,讓幼兒明白不管是益蟲還是害蟲,我們都應瞭解它,從而激發幼兒對動物的關注之情。此活動首先通過實物及幼兒自己的發現讓幼兒產生觀察、探索的興趣,並在幼兒產生好奇的時候對蛞蝓和蝸牛進行比較,找出它們的異同點,使幼兒很快地瞭解到蛞蝓的特性。活動中還讓幼兒瞭解蛞蝓對人類造成的危害,因此這一部分要深入探討,並可插入一些關於生態平衡的知識。

二、效果分析

幼兒的求知慾越來越強,對於不認識的的動物等特別好奇,因而在實物的幫助下幼兒提問較多,但因為幼兒很少去仔細觀察,很多幼兒雖見到但不知道它的名稱。由於幼兒對蛞蝓有強烈的好奇心,因此在教師有意識的引導下幼兒能逐步地解開蛞蝓之迷。現在幼兒的環境意識越來越濃了,當知道蛞蝓是害蟲時,就表示要消滅它,老師藉此機會向幼兒介紹了有關自然界生態平衡的粗淺知識。幼兒對此興趣較濃。

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九

活動目標:

1、喜歡參與科學探究活動,體驗動手操作的樂趣。

2、對沉浮現象感興趣,能遷移已有的沉浮經驗,積極嘗試讓沉下去的東西浮起來。

3、能在集體面前大膽地表達出自己的猜測。

活動準備:

根據《綱要》中指出的“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為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我做了如下準備:

1、人手一份水果(桔子和冬棗),鹽。

2、每組擦手毛巾若干,抹布若干。

教室周圍擺放玻璃水池若干,攪拌棒若干。

關於沉浮定理的課件。

活動重點與難點:

對沉浮現象感興趣,能遷移已有的沉浮經驗,積極嘗試讓沉下去的東西浮起來。

活動教學法:

《綱要》中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應,敏感地察覺他們的需要,及時以適當的方式應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要儘量創造條件讓幼兒實際參加探究活動,使他們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發現的樂趣。因此,我選擇了這些教學法:

操作法:讓幼兒通過動手操作,在與實物的相互作用過程中進行探索學習。

探索法:為了更好地達到以幼兒為主體這一目標,我在這一活動中還通過讓幼兒看一看,説一説等多種形式,讓幼兒自己在實際操作中去發現問題並找到解決的辦法。

演示法:是指教師通過講解談話,把實物或教具陳示給孩子看,幫助他們獲得一定的理解。

此外,在各個不同的教學環節中還穿插運用探索法、示範法、操作法、講解法等教學方法。使整個教學過程動靜結合,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學習,做到寓教於樂。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請幼兒想一想,猜一猜。

教師出示桔子和冬棗,引導幼兒辨認。

師:你們猜,要是把這些水果放到水裏,會怎樣呢?

幼兒大膽猜測:

幼1:我覺得桔子和冬棗都會在水的下面。

幼2:我覺得桔子會在水的下面,冬棗會在水的上面。

幼3:冬棗那麼小,肯定在水的上面,桔子那麼大,肯定在水的下面。

………………師:老師要告訴你們,在水的上面叫做浮起來,在水的下面叫做沉下去,那現在我們就一起來試一試,看看到底哪個小朋友猜的是對的,好不好?

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二、出示浮起的桔子,請幼兒猜測原因。

師:小朋友看看,孫老師這裏有個神奇的桔子,它和冬棗一樣能浮在水面上,你們知道為什麼嗎?

幼兒猜測大膽,並説説原因:

幼1:這個桔子裏面什麼都沒有了,老師把桔子肉都吃掉了。

幼2:我也覺得這個桔子只有皮,沒有肉。

幼3:這個肯定是玩具桔子,很輕很輕,所以浮起來了。

………………師:哈哈,你們都沒猜對,這個可是一個真的、很重的桔子哦。老師來告訴你們,祕密呀就藏在老師的手裏(手掌攤開,讓幼兒觀察這個神奇的東西),其實呢,老師在水裏放了很多這個神奇的東西,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神奇的東西是怎麼讓桔子浮起來的,好嗎?

教師操作,幼兒觀察:

在清水中不斷加鹽攪拌,直至桔子浮起來。

師:你們想不想知道老師在水裏加了什麼神奇的東西啊!現在請一個小朋友來嚐嚐這個水是什麼味道的。(鹹)是呀,老師在水裏加了很多很多的鹽,所以桔子才會浮起來。那你們想不想知道為什麼水裏加了鹽桔子就會浮起來了呢?

觀看課件,學習簡單的科學知識。

教師播放課件,使幼兒瞭解知識點:在水中加鹽,使水的濃度變大,浮力就變大,桔子就會浮起來。併為幼兒簡單介紹“浮力”的概念,知道浮力就是指能把物體托起來的力量。

四、幼兒進行實驗,教師巡迴指導。

師:我們兩個小朋友一起合作,一個在水裏加鹽,一個用攪拌棒把水攪拌一下,觀察什麼時候桔子才會浮起來。

五、延伸師:小朋友,我們今天學會了一個新的本領,把本來沉下去的桔子寶寶變得浮起來了,那麼我們能不能把浮着冬棗寶寶變得沉在水裏面呢?我們回去和爸爸媽媽一起試一試,明天來和好朋友一起分享,怎麼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huodong/vypv15.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