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經驗交流材料 >

鄉村振興發展實踐案例

鄉村振興發展實踐案例

深化農村綜合改革 探索丘區鄉村新路

——三台縣鄉村振興發展實踐案例

鄉村振興發展實踐案例

一、背景

三台縣位於四川盆地中北部,綿陽市東南部,轄區幅員面積2659.38平方公里,轄13個鄉、49個鎮、1個街道辦事處,932個村、110個社區,全縣户籍總人口141.4萬人,是全省典型的丘區農業大縣、人口大縣。

囿於自然地理條件和人口規模,三台縣農村人口占比較大,全縣城鎮化率為37.5%,低於全省12.9個百分點,相當比例的農村地區人均佔有資源少,產業基礎薄弱,交通不發達,脱貧攻堅任務較為艱鉅。2014年全縣共識別貧困人口超過8萬,有建檔立卡貧困村140個。同時,三台縣也存在發展不均衡的問題,全縣範圍內南北差異、東西差異較大,約30%的貧困村、貧困人口聚集在南路鄉鎮。

近年來,三台縣針對南部貧困區域發展滯後、訴求多元、問題交織,靠單兵突進、單點改革難以奏效等實際情況,搶抓省農村改革綜合試驗區、市丘區農村扶貧攻堅示範區(簡稱綜改區)建設契機,通過整合資源、創新機制、主動探索,集成實施農村產權抵押融資、定向頒發經營權證、“三變”改革等15項省市縣改革試點,着力探索產業發展與貧困户增收互促發展新路子,實現了精準扶貧與區域發展融合互動。綜改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4年的7600元增長至2018年的15166元,保持年均13%的增速,9個貧困村4862名貧困人口提前實現脱貧摘帽,相關改革經驗被中央電視台、中國國際電視台專題報道。

二、做法

(一)構建“雙區”疊加推進機制,形成市縣聯動、三方共建的工作格局

堅持綜合改革與脱貧攻堅“雙區”疊加、互促互動,充分發揮政府、社會、羣眾三方作用。

一是市縣齊抓共建。建立市、縣、鄉、村、社齊抓共建,五級聯動的工作推進機制。市、縣分別組建主要領導掛帥的領導小組和前線指揮部,落實2名縣級領導任副指揮長常駐前線指揮部一線指揮,選派3批170名市縣機關幹部到指揮部掛職或村任第一書記(副書記)和鄉鎮黨委副書記(黨委委員)。

二是社會各方支援。明確社會投資、羣眾投入等以獎代補政策31條,策劃包裝項目180餘個,引進鐵騎力士、可士可、牡豐、梓商等農業龍頭企業18家,累計吸納社會投資3.2億餘元。與清華大學、中國農大、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等院校合作,建立專家工作站和遠程教育培訓基地,成功納入中國工程院“村鎮規劃建設重大課題”調研點,形成專家諮詢與技術支撐的“區校合作”新模式。

三是羣眾主動參與。縣財政設立300萬元的返鄉農民工創業基金,吸引65名在外務工人員回鄉成功創業。制定《綜改區項目推進辦法》,對村民籌資修建村社道路、維修塘庫堰渠、自建農業設施等分別按照一定比例予以補助,明確“村民籌資額度達到項目總投資30%以上的,可採用村民自建方式進行”。

(二)構建“雙輪”驅動建設機制,形成規劃引領、建管同步的發展態勢

堅持規劃引領、建管同步,實現“輸血”“造血”雙輪驅動。

一是多規合一。堅持“丘區風貌、新村功能、農家情趣、現代品質”於一體,聘請清華大學、中國農大等規劃機構,同步編制示範區總體規劃和道路交通、農田水利等4個專項規劃及11個鎮鄉的總規和控規,明確城鎮、產業、生態三類空間佈局。開展擴權強鎮試點,加快構建“鄉—村—社”三級管控體系,推動規劃落實。

二是整合項目。堅持資金用途、管理權限、實施主體“三個不變”,採取“一個部門牽頭、一張圖紙設計、一個標準驗收”,授權綜改區指揮部“雙審雙籤”全程把控。3年累計整合實施各類涉農項目46個、資金9.96億元,建成縣鄉道路74公里、村社道路355公里;整治渠道450公里,新建山坪塘90口、蓄水池60口,新建高標準農田近萬畝,實現水網、田網、路網、電網“四網配套”。

三是創新服務深化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實行土地“三權分置”,探索定向頒發土地經營權證500餘宗,引導土地適度規模經營,新培育家庭農場、專合社148個,連片建成甜橙、藤椒等基地3.5萬畝。探索“互聯網+定製農業”,建成1個區域電商創業孵化中心和20個村級電商服務網點,實現電商交易額516萬元。開展政府購買水稻植保公共服務試點,作業面積2萬餘畝,畝平直接創收92.1元。創新農村金融服務,開展農村資金互助組織試點,組建農村資金互助協會5個,累計發放借款260餘萬元;與農商行合作創設“產業扶貧貸”,落實300萬元分險基金,由銀行放大10倍進行放貸,撬動社會投入1.8億元,帶動農户1000餘户,被評為2017年“四川省十大金融創新案例”。

(三)構建“雙帶”同步受益機制,形成多方合作、長期共贏的脱貧路徑

堅持“帶動貧困村發展現代農業、帶動貧困户持續增收”,通過“產業+扶貧”,推動精準脱貧、同步收益、多方共贏。

一是四方分成互惠共贏。引導農户以土地入股組建甜橙種植專合社,引進可士可公司發展甜橙產業。專合社委託公司代建代管基地三年,盛產後由專合社統一經營管理,公司提供技術支持並按1元/斤保底價回收,收益按照農户、公司、專合社和村集體四方“7:1:1:1”分成。目前已建成甜橙基地2000畝,入股農户1200户(貧困户172户453人),盛產後可帶動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

二是股權量化精準扶貧。採取土地、資金入股等方式組建水產養殖專合社,發展台灣泥鰍淨水面養殖。探索創新財政支農方式,整合財政補助資金量化到合作社成員,整合扶貧產業週轉金和社會幫扶資金作為貧困户集體股本,集體股本收益80%由貧困户按人分成,20%建立脱貧鞏固基金。目前已發展泥鰍養殖和稻鰍共育基地350畝,帶動68户貧困户户均增收1500元以上。

三是代養代管無本增收。與鐵騎力士公司合作,在試點村建立以貧困户為主體的合作社,通過綜改區“產業扶貧貸”和貧困户扶貧小額信貸解決合作社代養場建設資金,公司提供雞苗、飼料、設備、技術,合作社負責雞苗代管代養,雞苗成熟後由公司按3.15元/只支付代養費,優先安排有勞動力的貧困户參與管理,促進貧困羣眾參與產業發展並實現“無本增收”。目前已建設金雞代養場6個,出欄土雞80萬隻,代養收入252萬元,帶動農户220户(貧困户200户),户均增收7800元。

四是內股外租保底分紅。農户以土地入股成立旅遊度假股份合作社,引進四川牡豐公司發展油用牡丹產業,集中打造“九龍山•牡丹谷”鄉村旅遊景區。利用農村土坯房改造、易地扶貧搬遷等政策,採取統一規劃、政府補助、眾籌集資、入股招租等方式,將農户閒置房屋流轉整合,建設集休閒、旅遊、居住為一體的客棧式居民點或農家樂,發展鄉村旅遊業。公司支付入股農户400元/畝保底租金,並將當年景區收益的30%按照入股農户、村集體、貧困户“7:2:1”的比例進行二次分紅。目前已帶動入股社員人均增收1390元。

(四)探索“雙盤”聯動合作機制,形成資源整合、創新利用的發展模式

堅持“盤活農村資源要素、盤活羣眾參與意識”,全面開展“三變”(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改革試點。

一是盤活閒置資源資產。在綜改區36個村組建集體經濟、土地、勞務、旅遊(度假)、置業等5大股份合作社110個,吸納21000餘名羣眾入社。其中,土地經營權入股4500户、25000畝;勞務合作社入社7400餘人,承攬藤椒、麥冬、蔬菜、油用牡丹種植採收和泥鰍養殖等勞務業務,實現勞務收入500萬元、帶動人均增收3134元。

二是激活農村內生動力。以盤活集體資產資源為着力點,建立公司制、股份制、合作制等不同類型的集體經濟組織,探索資產運營型、資源開發型、服務創收型、產業帶動型、土地經營型等發展新路徑。依託五大股份合作社,以“百企幫百村”為契機,投入幫扶資金物資近1200萬元,大力推廣“企業+合作社+農户(股東)”模式,吸納困難羣眾就近就業9300人次,通過入股分紅“找錢”、有償服務“掙錢”、盤活資產“生錢”三種方式,增強農村造血功能,實現村企共建、互利共贏,逐步壯大農村集體經濟。

三是規範產權交易機制。構建以“縣農村產權交易中心”為核心、“鎮村農村產權交易服務站”為基礎的“1+N”農村產權交易服務體系,制定農村產權流轉管理辦法等相關配套文件,完善交易規則和流程。開展省農村產權抵押融資試點,設立300萬元農村產權抵押融資風險資金,發放產權抵押流轉收益貸款1540萬元。依託產權(股權)交易平台,將資源向全社會推介,綜改區流轉交易土地11萬畝,實現股份制、規模化經營耕(林)地6萬餘畝。

三、啟示

三年多來,綜改區用自己的堅持和努力,取得了區域發展歷史未有的巨大進步,在基礎設施、環境改善,特別是產業發展上有了一定的成效和經驗。同時,還需要注意以下破題丘區脱貧、助力鄉村振興的三個核心方面:

(一)着力農村人才隊伍建設。農村大量青壯年勞動力外出,留守多為“38 61 99人羣”,村社幹部普遍年齡偏大,且學歷偏低,創新發展意識不足、能力不足,加之待遇偏低、雜事繁多,缺乏改革動力。現代農業發展普遍缺能人帶頭,缺乏龍頭企業或種養大户引領。農業專業技術人才缺乏,特別缺營銷人才。優秀幹部和企業人才的培養,特別是“三愛”人才的培養,關係到鄉村振興的長遠發展。

(二)着力打破羣眾消極觀念。農民是鄉村振興的主體,然而部分羣眾小農意識濃厚,“等靠要”思想嚴重,小富即滿。部分羣眾對改革缺乏信心,對改革後如何分紅、能否分紅有懷疑。部分羣眾認為農業產業見效慢、且風險大,打工受人管不自由。有一定存款的農民大有人在,但由於對村社幹部領辦的合作社缺乏信任,怕“折老本”不願入股。只有引導人民羣眾逐步轉變思想觀念,激發出其內生動力,才是可持續、真脱貧的鄉村振興之路。

(三)加快破解資源轉化“硬骨頭”。農村資源、集體資產是鄉村振興的基礎,但因歷史原因,村集體可變的資源資產資金少,還存在集體學校等資產收回使用賠償問題。農業產業風險大,投入週期長,產品易損耗,從業人員需具備專業的選擇產業、分析市場、論證項目、產品營銷、經營分配等方面能力和經驗,缺乏專業知識成為農田、堰塘等自然資產變現的難題。由於交通區位以及土地、水源等基礎條件制約,本土的龍頭企業生存難,引入新的社會資本難上加難,羣眾參與的積極性難以有效調動。部分引進業主害怕股份制讓利過多,也多希望採取直接土地流轉的方式經營。因此,需要在資源轉化方面多下功夫,才能使集體經濟良性健康發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jiaoliu/1kjo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