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經驗交流材料 >

市婦聯會文明生態庭院創建活動經驗材料(精選多篇)

市婦聯會文明生態庭院創建活動經驗材料(精選多篇)

第一篇:定州市婦聯會文明生態庭院創建活動經驗材料

市婦聯會文明生態庭院創建活動經驗材料(精選多篇)

根據保定市婦聯指示精神和我市文明生態村建設要求,我

們定州市婦聯結合本部門工作特點和我市農村婦女的實際情況,在廣大農村廣泛開展了文明生態庭院創建活動,目前,創建文明生態庭院示範村30個,示範街300個,市級文明生態庭院示範户8000户,鄉級文明生態庭院20140户,庭院經濟創收100多萬元,創建活動多次受到市領導的表揚,受到羣眾的歡迎,現將活動開展情況彙報如下。

一、 認識到位,領導重視。

“巾幗文明生態庭院”創建活動是創建文明生態村的重要

組成部分,是統籌城鄉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是農村“三個文明”一起抓的有效載體,廣大農村婦女在“三個文明”建設中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我市婦聯充分認識到這項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並站在促進婦女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高度,加強了對此項工作的領導。一是成立文明生態庭院創建活動領導小組。專門負責庭院建設工作,並確立了一把手負總責責任制,在文明生態庭院創建活動方案的制定過程中,楊主席親自把關,制定了庭院創建達標9條標準和三種類別並將庭院經濟、遵紀守法等內容列入庭院創建目標。二是爭取市委和上級領導的支持。在文明生態庭院實施方案的謀劃制定、現場會的召開和具體創建活動中,我們積極向我市主管文明生態村建設的市委副書記閆蘭申同志彙報,積極獻言獻策,爭取領導的支持。閆書記就方案的制定拿了意見,同時在下鄉指導文明生態村工作中多次提到開展文明生態庭院活動的重要性,有效地促進了活動開展。同時,通過我們的積極運作,此項工作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並將此項活動納入全市文明生態村創建活動總體規劃中。在10月份,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文明生態村建設會議時,各鄉鎮辦婦聯主席也列為參會人員,會上對文明生態村和文明生態庭院創建工作進行了統一安排部署,各鄉鎮辦婦聯主席參加市委組織的會議這在婦聯歷史上還是第一次。將文明生態庭院創建作為市委四大班子下鄉督導文明生態村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三是與市直各部門搞好協調,推行手拉手包鄉包户制,通過捐資捐物協助各試點村的文明生態庭院創建達標。目前,市直部門捐助文明生態庭院創建工作合計56000元。

二、組織到位,行動迅速。

方案制定後,我們馬上向基層下發通知,進行了安排部署。

第一,在全市範圍進行大力宣傳,營造創建活動的濃厚氛

圍。一是開好三個會,即各鄉鎮辦婦聯主席參加的例會,各村婦代會主任會議和婦女小組長、婦女骨幹三個層次的會議,層層傳達文明生態庭院創建內容和創建意義,為活動開展打下了組織基礎。二是利用村喇叭、板報、宣傳車、張貼標語等形式進行廣泛宣傳,使創建活動深入人心。三是利用各鄉文藝隊,把創建內容排練成通俗易懂、膾炙人口的節目進行宣傳,將全市農村婦女的精神勁頭統一到創建活動中來,為創建活動的開展營造了良好氛圍。

第二選樹典型,以點帶面。方案制定後,我們立即行動,選樹了清風店鎮、明月店鎮、東亭鎮、大辛莊鎮等鎮的4個試點村,並多次下鄉進行督導,同時與試點村所在鄉鎮、村的主要領導搞好溝通,在他們的支持下共同做好了試點村文明庭院建設工作。同時,發揮各村婦代會主任、婦女小組長和女能人的作用,讓她們以身作則,帶動周圍羣眾積極參與。

第三穩步推進,有序開展。為了推動全市文明生態庭院創建活動的深入開展,我們於10月份在清風店鎮召開了由25個鄉鎮辦婦聯主席、28個文明生態村試點村婦代會主任參加的定州市文明生態庭院創建推進現場會,並參觀了清風店鎮清東街的文明生態庭院建設。保定市婦聯主席姚主席到我市指導工作時,參觀了清東街的文明生態庭院建設,並對該村的創建活動給予了充分肯定。現場會後,我們在全市開展了“巾幗文明生態庭院創建活動突擊周”活動,在全市家庭開展一次徹底的大掃除活動,我們還利用一週時間帶電視台下鄉對突擊周活動開展情況進行了明察暗訪,確保了活動成效。突擊周活動的開展,將我市農村文明生態庭院創建活動推向了新高潮。

三、措施到位,確保成效。

為了確保文明生態庭院創建活動落到實處,我們強化了五

項措施,一是加強領導。在各村都成立了以支部副書記為組長,以婦代會牽頭的創建活動領導小組,小組吸收婦女小組長和婦女羣眾代表等參加,負責文明生態庭院的督導、檢查、評比,領導小組還制定了近、中、長期創建目標,採取不定期檢查和更換流動牌的方式對創建活動進行督導,並明確了到2014年全市文明生態庭院全部達標的目標。二是加強學習培訓。我們通過召開例會、專項會議和全市婦聯幹部培訓會等對全市婦女進行了文明生態庭院知識培訓,並以各鄉鎮辦為單位組織了互看互學參觀活動,全市共組織1萬餘名婦女進行了參觀。三是實施掛牌動態管理。對確立的文明生態庭院示範户,按一、二、三類庭院標準,進行建檔、掛牌,實行規範化管理,通過定期檢查,羣眾監督,更換流動牌,激勵農户爭創積極性。四是落實三級分包責任制。實行市、鄉、村三級婦聯分包責任制並將任務目標分解至人頭,落實目標管理並與年終考核掛鈎,增強了大家做好此項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五是建立長效管理機制。牢固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堅決反對形式主義,決不搞“形象工程”和“盆景工程”文明生態的創建,真正做讓百姓受益的事。我們要求各村、街要把此項建設作為一項長期工作來抓。為了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要求各村街成立相應的長效機制,各村對各户分類建檔,對達標的户以掛“文明生態庭院”標牌的形式進行規範化動態管理,定期對本村各户進行抽查、評比,對不達標的户立刻摘除文明牌或限期改進,對達標的户及時掛牌,以此鼓勵。對於觸犯國家法律、法規的户實行一次摘牌,永不掛牌。同時針對各方面工作制定出相應的制度,如:評比制度、檢查制度、衞生管理制度、獎懲制度等。活動開展以來,我市婦女在文明生態村建設中成績顯著,出義務工8千人次,捐款2萬多元;我市已形成大辛莊鎮苗木花卉、號頭莊鄉奶牛養殖、開元鎮蔬菜等庭院經濟特色,創經濟效益100多萬元。100%的文明庭院示範户栽種了果樹、蔬菜和花卉,達到了“四化”和“五無”標準。

以上是我市婦聯在創建文明生態庭院活動中的一些做法,雖然我們取得了一定成績,但與其它縣市相比還有一定差距,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一定再接再厲,將文明生態庭院創建活動推向深入。<?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第二篇:某村創建生態文明村經驗材料

文章標題:某村創建生態文明村經驗材料

**村位於西田各莊鎮北部,屬半山區,村域總面積10.8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780畝,果園面積1675.2畝,林木覆蓋率達到76.53。全村共有240户、670口人,有勞動力350人,生態旅遊和林果業為全村主導產業。2014年,全村以環境整治為突破口,創出一條“變髒點為亮點,以環

境促發展”的生態文明村發展之路。[本站文章-找文章,到本站]

一、抓宣傳營造氛圍,突出參與

在鎮黨委、政府召開創建工作動員大會後,該村也召開了創建工作動員會,制定了生態文明村建設計劃和目標,將有關創建內容上牆,在進村路口製作了創建生態文明村宣傳牌。同時我們利用廣播、召開村民代表會、黨員會和村民小組會等多種形式,大力宣傳創建生態文明村的意義、目的和爭創目標,發放《致全體村民的一封信》和創建生態文明村宣傳手冊各300份,做到每户一份,使每家每户自覺地參與到創建工作當中來。以環境綜合整治為總抓手,從一家一户的小環境抓起,開展庭院環境衞生整治活動,要求每户村民在規定的時間內按標準完成髒亂差的治理。

通過這些活動,使羣眾明白了創建工作的目的和意義,提高了村民創建的積極性,營造了良好的創建氛圍,形成了幹羣同創的局面。

二、抓整治全面推進,突出重點

在創建過程中,我們從環境綜合整治入手,通過“三治五化”,加強對髒亂差的治理。投資200萬元,完成村莊街道硬化11500平方米,就地取材用石頭壘砌花牆2600米,油飾街面5000平方米,安裝路燈80盞,修建清潔衞生垃圾房15座,設移動垃圾桶15個,實現了垃圾户收集、村運輸、統一場所填埋。投入22萬元,每家每户全部改用無害化水衝式衞生廁所,徹底解決了污水橫流、糞便污染的問題。投入30萬元,建養殖小區,解決了人畜混居的狀況,投資120萬元,建設景區配套四星級公廁2個,同時規定所有農作物秸稈不準進村。為了使創建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該村建立了長效的管理制度,每15户為一個責任區,黨員、村民代表為第一責任人,掛牌上牆,實行全民監督。

三、抓效益加大投入,突出實惠

在生態產業結構調整和基礎設施建設上,該村突出了以人為本,利用有限的資金和資源,通過科學利用,使效益最大化,最終讓人民羣眾得到實惠。融資7000多萬元,完成了民俗旅遊的龍頭產業??**北方大溶洞一期工程開發;投入120萬元,建成以核頭、板栗、柿子、仁用杏等十幾個品種的千畝觀光采摘園;投入40萬元,打巖石井1眼,修水塔1座,解決人畜飲水困難的問題;投入15萬元,建街心公園1個;投入20萬元,開通有線電視,入户率達100;為村裏65週歲以上的老人過生日,為每位老人準備生日蛋糕和10斤鮮肉,年滿60週歲的老人,每人每年發放1袋大米、1袋麪粉和10斤豬肉;對考上本科院校的學生,每人每學期獎勵1000元的補助資金;每年組織黨員和村民代表外出參觀1次。

在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清潔能源上邁出了超前一步。截至目前,全村推廣安裝節能吊炕120户,建沼氣池3個,四季太陽能安裝80户,太陽灶15個,生物質氣化爐2個,太陽能照明燈4個,天然氣灶200户。通過以上工程的實施,無論是在產業發展上,還是在享受環境、生活上,村民都得到了極大的實惠,達到了創建生態文明村的目的。

《某村創建生態文明村經驗材料》來源於本站,歡迎閲讀某村創建生態文明村經驗材料。

第三篇:創建生態文明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經驗材料

文章標題:創建生態文明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經驗材料

大力創建生態文明村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我縣地處西江中游北岸,是“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典型山區縣,共有12個鎮,1個街道辦事處,175個行政村,1751個自然村。全縣總人口35.5萬人,農村人口28.32萬人,佔全縣人口的80。我縣從2014年起啟動創建生態

文明村活動。在上級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熱心人士的鼎力支持下,全縣人民不懈努力,創建工作取得一定成績。全縣共投入資金3070萬元,完成改廁8942户,改水4325户,改造破舊危房2.5萬平方米,鋪設硬底化村巷道26.28萬平方米,遷建豬牛舍3173間,建垃圾屋297間,修築排污渠12.56萬米,整治公共場所19.95萬平方米,羣眾義務投工25.8萬工,同時建設了文化廣場77個、籃球場91個、農民小公園(更多請你搜索)176個、宣傳欄307個,成功創建了312個生態文明村,其中有33個為“廣東省衞生村”,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探索有效途徑,積累寶貴經驗。2014年,到我縣參觀學習的省內外參觀團60多批次。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張德江充分肯定我縣的創建工作,作出重要批示。現就我縣創建生態文明村的做法、成效、體會和今後工作思路做一個彙報。[本站文章-找範文,到本站]

一、創建生態文明村的主要做法

我縣認真落實省、市的工作部署,從構建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政治高度,充分認識創建工作的重要意義,切實增強工作責任感和緊迫感,把創建活動作為順應羣眾需求、為農民羣眾做好事辦實事的“民心工程”,作為推動農村社會全面進步的“奔康工程”,作為營造農村良好投資創業環境的“形象工程”,作為更新農民的思想觀念、變革生活方式的“素質工程”和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為民造福的“德政工程”,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推進創建工作。

(一)加強領導,齊抓共建。

我縣從三個方面保證領導力量到位、掛鈎幫扶到位、督促檢查到位,確保創建工作順利有效地開展。

一是建立健全層級領導體制。縣成立了創建指揮部,由縣委書記擔任總指揮,分管精神文明建設的縣委副書記、縣委常委和副縣長擔任執行指揮,宣傳、衞生、婦聯、團委、農業、規劃、建設、交通、財政等部門主要領導擔任指揮部成員。並從成員單位抽調10多名政治素質強、業務水平高的幹部組成專責工作小組,設立日常工作辦公室,負責指導、協調、督促全縣創建工作的開展。同時,還抽調17名縣直副科以上幹部駐鎮負責督導工作。各鎮也成立了相應的領導機構和工作機構,形成了黨委書記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班子成員共同抓,一級抓一級,一級帶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

二是建立健全掛鈎幫扶制度。縣五套班子領導成員全部掛點各鄉鎮,縣直150多個單位掛鈎到各創建村,並明確將創建任務分解到鎮及縣直掛鈎單位,把創建成效作為各鎮和縣直單位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目標考核的重要內容。

三是建立健全檢查督促考核機制。縣委建立健全了督促檢查、彙報通報、考核評比工作機制。縣專責工作小組和駐鎮工作組長期深入各村督促檢查,以簡報、通報形式,推廣先進,督促後進。為防止搞形式走過場,杜絕出現“豆腐渣”工程,縣委、縣人大、縣政府、縣政協機關的領導和幹部組成的調研組對全縣創建村進行全面的考核驗收,以考核最終結果為依據,對創建成效明顯的先進集體、先進個人進行表彰獎勵,對創建工作落伍的單位進行通報,限期改進。

(二)抓好示範,以點帶面。

由於我縣農村各地經濟發展水平、人文地理條件、工作基礎不盡相同,因此,我們始終堅持因地制宜、分階段實施、分層次推進和務求實效的原則,運用典型引路的辦法,在全縣篩選了56個自然村作為示範點,探索路子,積累經驗,以實幹聚民心、以實效促發展,影響、帶動、輻射、延伸其它村。56個示範點出現的新氣象,產生了巨大感召力,點燃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羣眾中藴藏着建設美好家園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

(三)大力宣傳,營造氛圍。

通過報紙、廣播、電視、文藝演出等多種形式宣傳建設生態文明村的重要意義,調動羣眾的積極性。舉辦各鎮分管領導和各創建村的村長培訓班,使他們提高認識,增強責任感,明確創建工作的目的、意義和工作原則、方法。組織創建村的幹部羣眾實地參觀示範點,讓他們親身感受改水改廁、人畜分離和整治“髒亂差”帶來的好處,由“要我建”向“我要建”轉變,把告別愚昧、走向文明變成自覺行動。一些原來暫未列入當年創建任務的村也紛紛要求提前創建,如高良鎮的雙烏村、播植鎮的長英村等的幹部和村民主動寫信“上訪”要求政府幫助和指導創建生態文明村。

(四)多方籌措,落實資

第四篇:創建生態文明壪落實踐三貼近經驗材料

創建生態文明壪落是實踐三貼近的成功經驗

近幾年來,我縣按照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羣眾的要求,根據山區特點,以自然壪落為單位,在農村開展了以“五五工程”為主要內容的生態文明壪落創建活動,極大地改善了農民生存、生活與生產環境,取得了良好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走出了一條做好新時期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新路子,得到了廣大農民

的衷心擁護和省委的高度肯定。事實證明,創建生態文明壪落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歷史新時期,我國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一種全新模式,是實踐“三貼近”的成功經驗,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體現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時代要求

當前,我國農村已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階段,廣大農民在解決温飽之後,不僅對物質文明建設有新的需求,而且對精神文明建設也有新的需求。這些需求不僅僅指解決吃飽穿暖的問題,也不僅僅是指簡單的擁有樓房、電器的問題,而是涉及到諸如改善生存環境、拓展發展門路、充實精神生活、提高生活質量等深層次問題。可以説,進一步改善農村生態環境,提高農民生活質量,已成為農村小康的重要目標和標誌。開展創建生態文明壪落活動,逐步改善農村生態環境,提高農民生活質量,用可持續發展和現代文明的觀點引導好廣大農民創造農村現代文明的偉大實踐,是一種歷史性的跨越,更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時代要求。

二、提高了農村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吸引力

在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工作中,我縣廣泛開展了“十星級文明農户”和“文明村”、“文明鄉鎮”等創建活動。這對於提高農民的思想道德素質,提高農村文明程度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在有些地方,“文明村”、“文明鄉鎮”等創建活動因相對涉及面較廣,創建主體單位較大,羣眾直接參與程度和關聯度低,導致羣眾的積極性低,創建難度大,創建效果難的顯現;一家一户的“十星級文明農户”創評也很難帶動和統籌一個村、一個壪的創建工作。而生態文明壪落創建活動是根據山區特點,發掘出了自然壪落(村民小組)這一“户”與“村”的中間環節,以農民居住相對集中的自然壪落為載體,以農民為主體,以家庭為細胞,以直接改善農民生存質量為着力點,以不超越農民的實際經濟承受能力為限度,組織農民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符合當前生產力的發展水平,不僅豐富了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創建層面,而且更容易調動農民參與創建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從而增強了農村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吸引力。

三、尊重了人民羣眾的首創精神

1999年,三裏畈鎮古塘河村毛家壪的幹部羣眾從改水改廁入手,開展“五小配套、五治五通”活動。他們將壪內雜亂無章的各種雜木雜草全部砍掉,將東倒西歪、橫七豎八的牛欄、豬圈、廁所及部分土磚危房全部拆除,然後按規劃對房屋進行改建、裝修,對豬圈、牛欄、廁所、沼氣、雜房進行綜合配套建設,對壪內的場地進行平整、綠化,修通了機耕路,建起了水泥台階,每家打一口水井,每户安裝有線電視,壪前種上果樹、花草。通過這些措施,使壪容壪貌和人們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受到羣眾的高度讚揚。縣委及時總結了這一典型,並逐步把它歸納、提升為“五五工程”即:“五小”改造,就是對豬圈、牛欄、廁所、沼氣、雜房進行綜合規劃和統一建設,形成科學的農家生態鏈;“五通”配套,就是壪落通水、通電、通電話、通有線電視、通鄉村公路,使壪落富有現代文明氣息;“五治”固本,就是治窮、治愚、治髒、治亂、治差,提高農村文明程度;“五園”開發,就是因地制宜地在農家房前屋後建設小菜園、小果園、小竹園、小花園、小藥園,把壪落建設與發展庭院經濟、生態農業結合起來;“五到户”服務,就是思想道德教育到户、科技知識普及到户、村規民約簽訂到户、法律常識宣傳到户、衞生環境整治到户。與此同時,採取召開現場會等多種形式向全縣推廣。這一典型的產生、總結、完善、推廣的過程,充分體現了從羣眾中來,到羣眾中去的工作方法,尊重了羣眾的首創精神。

四、解決了農民最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

貼近羣眾,就是要想羣眾之所想、急羣眾之所急、辦羣眾之所盼,以解決日常生活中羣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為着力點,為羣眾多辦好事、實事。而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幾年來,隨着我縣農村經濟的不斷髮展和農民收入的逐步提高,一棟棟漂亮的農家樓房如雨後春筍,拔地而起。但“室內現代化,室外亂髒差”的問題仍未解決,燒柴難、吃水難、行路難、就醫難、通信難、看電視難、學技術難等問題仍未解決。而創建生態文明壪落,就是帶領和引導農民解決這些自己最需要的、最實際的問題,不斷改善鄉村生產、生活環境,實現其生活理想,滿足其所求所盼。因此,生態文明壪落建設解決了農民最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是黨和政府領導農民創造新的美好生活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五、走出了一條自然與社會和諧發展的新路子

建設生態文明,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是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選擇,實行計劃生

育,保護自然資源,控制環境污染,是建設生態文明、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基本內涵。在2014年以前,我縣開展的是以“夯實發展基礎,破除落後陋習,倡導文明新風,建設現代農村”為主題“文明壪落”創建活動。從2014年初開始,我縣根據本地豐富的生態資源和旅遊興縣的發展戰略,按照貼近中心、貼近大局,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的要求,引入生態文明的內容

。在創建生態文明壪落的過程中,注重建立生態保護體系,使壪落體現青山綠水、鳥語花香、山村如畫的生態特色,從而走出了一條自然與社會和諧發展的新路子,並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六、擴大了農村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成果

省委副書記鄧道坤同志考察我縣生態文明壪落後,感觸很深,用三句話進行了概括:“小樓掩映在樹林之中,人民生活在綠色之中,農民生活過得有滋有味。”這是對生態文明壪落創建活動的充分肯定。通過連續幾年的創建活動,在生態文明垸落中已出現了“生產生活環境不一樣,生活方式不一樣,精神追求不一樣,致富手段不一樣”的可喜變化。正是由於這些可喜的變化,加之幹部工作方法、工作作風的轉變,從過去的“催款子、摸肚子”轉變為帶領農民羣眾創建生態文明壪落,全面建設小康農村,使農民切切實實地得到了實惠,紛紛異口同聲地稱讚黨的好政策,從而密切了黨羣幹羣關係,擴大了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成果。

第五篇:鄉鎮開展文明街道創建活動經驗材料

鄉鎮開展文明街道創建活動經驗材料

金秋十月,走在“千年古城”**鎮的大街小巷,聽到的是老人孩子們舒心的笑聲,看到的是年青人忙碌致富的身影,感受到的是豐收處處,生機勃勃。全鎮廣大幹部羣眾正邁着堅實而又自信的步伐,去實現科學文明和富裕進步的美好目標。喜悦寫在臉上,行動踐證誓言,而這一切,都是該鎮開展“文明一條街”創建活動後帶來的喜人變化。思想認識的高度統一是創建活動順利開展的堅實前提

在長期的工作實踐中,**鎮黨委、政府一班人形成了這樣一個共識: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人民羣眾的根本利益,是幹好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近年來,隨着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農民羣眾對改善生產生活環境的要求日益強烈,對提高精神文明生活的追求日益迫切。羣眾的要求就是政府的責任。自去年下半年以來,該鎮黨委、政府緊緊抓住全市開展“文明一條街”創建活動的有利時機,把開展活動與解決農村需要和農民需求相結合,從農村羣眾最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入手,從為羣眾着想,為廣大羣眾謀利益的角度出發,創新工作方式,調整工作重點,堅持德法相濟,在認真抓好試點村創建的基礎上,在全鎮農村普遍開展創建“文明一條街”活動的宣傳和建設,形成了村村重視、家家參與的良好格局。

探究該鎮“文明一條街”創建活動順利紮實開展的緣由,還得益於**鎮黨委、政府始終把開展這一活動作為改善農民生活環境、深化農村教育、保持農村長期穩定的有效措施來抓。通過創建文明一條街,一方面可以使無形的教育變成有形的工作,能夠通過一條街把環境整治、衞生體育、科技文化、政務公開、思想道德教育融為一體,從而打造一個強化農村教育的新平台。另一方面,通過創建文明一條街,可以有效地開展道德教育和法制宣傳,不斷提高農民羣眾的道德素質和法律素質,減少化解各類矛盾糾紛,真正形成團結向上、幹事創業的社會輿論氛圍。用該鎮黨委書記***的話説:“鄉鎮的發展,

一是要實現經濟增長,二是要確保社會穩定,開展文明一條街創建活動,既可通過提高農民素質促農增收,又可通過改善農村環境融洽幹羣關係維護穩定,因此,這項工作不但要抓,而且一定要抓好。”

羣眾和社會的強大合力是創建活動順利開展的有力保障 開展創建活動,投入是基礎。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有效的投入,達到創建標準就只能是紙上談兵。該鎮各村尤其是第一批參與全市文明一條街創建的試點村情況各不相同:有的集體經濟條件相對較好,有的在外關係相對較多,有的集體經濟薄弱但個體大户數量不少,立足村情發揮優勢,多方籌措,確保投入,是該鎮實現文明一條街創建活動順利開展的有力保障。

發動羣眾集一塊。**村是該鎮一個有着2300多口人的大村,前些年,由於各種原因,集體經濟外債達80多萬元,可謂一窮二白。近年來,新的支部村委一班人想事幹事,憑乾淨樹形象,用幹事贏民心,取得了羣眾的理解和支持。當該村被確定為第一批試點村後,村兩委幹部及時把這一情況向村民代表作了通報,全體村民一致表示:這樣利村利民的好事,集資幹,值!短短三天時間,羣眾將集資款一分不少地交到了村裏,不到半個月時間,一條長230米,寬12米的高標準水泥路鑲嵌在該村的“南大門”,用該村羣眾的話説:“村裏修的不僅是方便羣眾生產、生活的‘民心路’,更是實現**更大發展的‘富裕文明路’。” 倡導大户捐一塊。黨的富民政策使一部分勤勞守法的羣眾率先富了起來,他們也都願意想方設法回報社會和集體。據不完全統計,在該鎮“文明一條街”5個試點村建設過程中,有30多位個體企業主、民營大户捐款捐物10萬餘元,從根本上保證了活動的投入。 依靠社會籌一塊。市直單位功不可沒。他們有的給所包村送來了捐款,有的送來了實物,有的充分發揮單位自身優勢,多次派人前來指導幫助文明街建設。其中,市**局不

僅無償給所包的**村捐贈了8盞高標準路燈,還送來了現金;包駐**村的**報社領導在單位資金非常緊張的情況下,也“硬”是擠出錢送到了村裏。所有包駐該鎮文明一條街的單位,都以實際行動表達了對**鎮和我市開展這項活動的大力支持。

顯著的成效是開展創建活動的有力明證

**鎮“文明一條街”創建活動開展至今,僅有半年多的時間,但卻取得了顯著的成效,3個“了”字可見一班。 農村環境改善了。各村都把環境衞生整治作為文明一條街建設的突破口,廣泛開展了村莊環境淨化、綠化、美化活動,對街道兩側的柴草堆、土石堆、糞堆、垃圾堆等“四大堆”進行了及時歸位清理。全鎮各村總計清理垃圾2300多噸,拆除亂搭亂建建築物400餘間,粉刷牆面6萬餘平方米,促進了環境面貌的根本好轉。

精神文明生活豐富了。依託文明一條街,全鎮各村新建老年健身活動點30餘處,羣眾業餘文藝演出隊12個。每逢重大節日或農閒時節,西皋村的呂劇業餘劇團、東關北村的秧歌隊、回北村的“大嫂子”演出隊等文藝團體走村串户,播灑精神文明,成為該鎮農村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發展環境優化了。通過開展文明一條街創建活動,該鎮廣大羣眾的文明素質和文化素質切實提高,知禮、守法、誠信成為大家的自覺共識,熱愛**,美化**,建設**蔚成風氣。發展環境的大優化,帶來了經濟的大發展,社會的大進步。今年以來,該鎮已成功引辦項目3個,計劃總投資2500萬元;去年引進的項目已有12個投產達效,為經濟發展注入了不竭動力。全鎮沒有發生一起集體訪和越級訪,幹部羣眾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建設平安**、打造經濟強鎮”的宏偉目標正在一步步實現。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jiaoliu/1pl1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