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經驗交流材料 >

創建農民專業技術協會經驗交流材料(精選多篇)

創建農民專業技術協會經驗交流材料(精選多篇)

目錄

創建農民專業技術協會經驗交流材料(精選多篇)
第一篇:創建農民專業技術協會經驗交流材料第二篇:鎮促進農民增收工作經驗交流材料第三篇:鎮生態創建經驗交流材料第四篇:創建工作經驗交流材料第五篇:慈善協會經驗交流彙報材料更多相關範文

正文

第一篇:創建農民專業技術協會經驗交流材料

近年來,**縣科協緊緊圍繞“農作物種植、蔬菜栽培、畜禽、水產養殖”四大優勢產業,按照自治區黨委、政府《關於引導和扶持農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的意見》中對農技協工作提出的“發展一批,壯大一批,規範一批”的具體要求,堅持“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採取有效措施,大力培育農村專業技術協會,使全縣農技協組織規模逐步擴大,經營管理水平

逐層提高,經濟勢力逐漸增強,對農村經濟發展的作用日漸明顯。一批經濟實力較強、效益顯著的農技協脱穎而出,成為縣上農村經濟發展的亮點和特色農業、優勢產業的載體。縣科協在抓農技協工作方面進行了許多探索和嘗試,也積累了一些工作經驗,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全縣農村基本情況及農技協發展狀況

**縣轄4鎮1鄉2個農牧場,59個行政村,面積1204平方公里,全縣共有17.8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4.1萬人。目前,全縣共發展各級各類農村專業技術協會25個,會員9399人,涉及種植(農作物、蔬菜)、養殖(畜牧、水產)、運銷、加工等諸多專業,年創產值 1.3億元,帶動農户28845户。這些農技協多以四種形式存在,即技術服務型、技術交流型、技術經濟實體型、技術經濟企業型。

二、領導重視、加強指導、規範管理,推動農技協穩步健康發展

近年來,**縣委、政府加強了對農村專業技術協會工作的領導,出台了關於扶持和推進農技協發展的政策,制定了相關措施。各相關部門也把發展農技協,實施產業化經營納入了議事日程,併為農技協發展營造寬鬆的發展環境。xx年3月份,在縣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縣科協引導全縣16個實力較強、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服務手段和功能齊全的農技協,成立了“**縣農村專業技術協會聯合會”,進一步促進了農技協的聯合協作和發展壯大。縣委、政府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還經常深入基層調研、指導,為農技協排憂解難。縣委組織部門也高度重視農技協的積極作用,在總結支部+協會、協會帶農户經驗的基礎上,把加強農技協建設作為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把農技協作為鄉村兩級黨組織抓經濟工作的載體,作為農民增收的重要措施。縣科協在抓農技協工作方面重點突出了以下六個方面:

一是抓規範化管理。縣科協按照“民辦、民管、民受益”原則,注重加強對籌劃、組建、運行幾個重要環節的指導,從制定章程、組建協會班子、協調服務等方面加強指導,並嚴格審查、審批,凡屬科技類的農村專業技術協會,都必須經過科協審核,然後由民政部門登記註冊,農技協從申報到調查、指導、審定、審批、登記註冊各個環節都具有嚴密性、規範化。同時,縣科協還加強對農技協的組織管理,適時給予引導和指導,促進其健康發展。

二是抓宣傳鼓動。針對農技協在社會上知名度不高,社會各方面對農技協的功能及作用不甚瞭解的現狀,縣科協抓住銀川地區農作物蔬菜種子技術協會獲得“全國百強農村專業技術協會”稱號的機會,通過有關會議,並藉助廣播、電視、報刊等媒體大力宣傳發展農技協的指導思想和應堅持的基本原則,農技協的地位、作用及政府對農技協發展的政策支持等有關政策和知識,擴大了農技協的社會影響,為農技協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氛圍和輿論環境。

三是抓典型示範。抓典型就是樹旗幟,立標兵,用典型引路的方法推動我縣農技協健康發展。近年來,縣科協本着有產業特色,有發展潛力,有組織活動,有創新思路的“四有”原則,在農技協中認真篩選一批示範典型,進行重點宣傳,促使其發揮典型示範作用。如對銀川地區農作物蔬菜種子技術協會,積極幫助其健全規範協會章程和各項規(請你繼續關注本站)章制度,並積極為協會出謀劃策,幫助制定發展規劃,適時總結,該協會現擁有會員3000多人,長期聘請農業專家顧問6人。幾年來,協會共引進新品種113個,建立科技示範點106個,培育科技示範户1200户,良種繁育户386户,種糧大户48户,累計繁育良種1780萬公斤,推廣面積為62.4萬畝,增加社會效益8000餘萬元。以示範點、示範户為媒介向廣大農民普及推廣農業新技術、新品種,提高了農業新技術、新成果對我縣農業產業的科技貢獻率。寧夏**興民漁業技術協會從北京、天津、大連等地聘請專家為廣大會員進行技術指導,引進新品種,提高了會員的養殖技術和產量,推動了全縣水產業的發展。這些協會都為全縣農技協的發展樹立了典範。

四是抓學習交流。為了溝通情況,相互學習,針對農技協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和新問題,縣科協不定期組織召開全縣農技協經驗交流會、現場觀摩會和座談會。促使各農技協瞭解先進做法,學習先進經驗,互相取長補短,在自我完善中健康有序地發展。

五是抓培訓提高。充分利用我縣農村科普的品牌工作“農函大”培訓優勢,對農技協骨幹帶頭人及會員進行培訓。專門聘請農業專家對他們進行市場經濟知識和技術、技能培訓,使其保持技術優勢,提高市場競爭能力,使各協會的骨幹帶頭人和會員能及時掌握新信息和新技術並與當地生產實際相結合,促進了協會的健康發展,使協會增強了凝聚力和吸引力,提高了知名度,也使“農函大”的後續作用得到了充分發揮,學員的積極性不斷提高。“農函大”教育培訓促進了協會建設,協會推動了“農函大”培訓工作,兩者互相促進,在促進農村科普、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六是抓表彰獎勵。在農技協的建設和發展進程中,湧現出了一批先進典型和優秀人物。為推動農技協工作,提高農技協的地位,科協與縣委組織部聯合組織調研,研究探討培養壯大農村實用人才隊伍的措施,建議縣委、政府對農技協中先進人物進行表彰獎勵。今年5月科技週期間,有2名農技協理事長被列入全縣優秀科技工作者表彰獎勵範疇,受到縣委、政府的表彰獎勵。

三、農技協在農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在縣委、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各方面有利條件的積極推動下,農技協在推動農業結構調整,加快農業技術推廣應用,促進農民增收,農村社會穩定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具體表現在以下六個方面:

一是促進了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優化。農技協一方面在產業化經營上進行大膽探索,把重點放在發展高產、優質、高效農業上;另一方面將分散的農户組織起來,以市場為導向,努力發展規模經營提高效益,增強市場競爭力。為滿足市場對產品的批量需求,農技協將自己成功的技術和經驗,通過會員不斷傳播到周圍的羣眾中去,形成了“發展一個協會,帶出一羣能人,創辦一個實體,服務一方農民”的局面,加速了農村產業機構的調整和優化,為農村經濟注入核心的活力。通過協會運作,全縣農作物種植、蔬菜栽培、畜禽、水產養殖四大農業支柱產業已基本形成。

二是促進了農業新技術、新成果的推廣。農技協的突出特徵是技術的先進性,農技協的科普示範基地是農業新技術、新成果的轉化基地、輻射基地、研究基地。農技協通過能人效應和示範效應,把農業新技術、新成果迅速傳播到廣大會員和農户,打通了科技通向千家萬户的渠道。

三是促進了農民科技素質的提高。相當一部分協會都採取了聘請專家講課、進行技術指導、與科研單位掛鈎、組織會員外出參觀學習等形式和方法,幫助會員提高技術水平和經營水平。如**縣習崗鎮新勝村、經濟橋村、金貴鎮銀河村三個蔬菜種植協會,通過聘請自治區農科院、農技推廣總站專家到現場對會員進行培訓,使會員的蔬菜種植技術迅速提升。現在,這三個村的農民種植的蔬菜大棚不論在品種的選擇上還是產量上均優於全縣其他蔬菜種植農户,新勝村的設施蔬菜種植還經常吸引周邊縣市種植户前來觀摩、學習。

四是解決了小生產與大市場的矛盾。我縣農村專業技術協會依據“民辦、民管、民受益”的組織原則,把分散的農民組織起來發展生產,統一銷售,避免了產品相互壓價和技術封鎖,搭起了農户的分散小生產與大市場的對接橋樑,為農民提供了良好的產前、產中、產後服務。農民加入了農技協,就增加了農民進入市場的籌碼,提高了抵禦風險的能力。

五是促進了農民收入的增加。農技協把農民共同的致富願望和經濟利益聯結在一起,通過產前、產中、產後的系列配套服務,大大增加了農民的商品生產量,並在市場銷售中實現了利潤的最大化,從而有效地增加了農民的收入。寧夏**性民漁業技術協會成立於1999年,現有會員480名,該協會以養殖基地為依託,圍繞漁業生產的產前、產中、產後各個環節,為會員和廣大養殖户提供了水產養殖技術、魚病防治、育苗、魚需物資供應、漁業科技培訓、水產品市場銷售信息等服務。該協會每年為會員和廣大養殖户提供8000餘萬尾優質水產苗種,經協會聯繫每年向外銷售養殖户水產品達1000噸以上,增加了養殖户的收入,也為推動本地水產養殖業做出了重要貢獻,真正發揮了協會的帶動作用。

六是促進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農村事業的全面發展。農技協的建立與發展,培養造就了一批新型農民。他們不但對農村的物質文明建設做出了貢獻,而且也推動了農村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設向前發展。廣大的農民從傳統的小農經濟的束縛中解脱出來,眼界更寬了,強化了商品觀念、人才觀念、創新觀念、效率觀念、民主觀念、參與觀念,發揚了團結協作、扶貧幫困精神,湧現出了大量的好人好事,對農村的社會穩定、民風村風的好轉以及對密切黨和政府與廣大農民的關係等,都發揮了重要的影響和作用。

四、農技協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

通過對全縣農技協基本狀況的調查,發現在農技協發展中還存在不少問題和困難,亟待認真研究解決。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一些基層領導重視不夠,政策扶持力度弱。一些基層領導和個別部門對農技協發展的重要性、必要性認識不足,重視不夠,工作沒有到位。沒有把發展農村專業技術協會組織作為提升農業生產經營水平、適應農村經濟發展新階段的要求和新的市場環境的有效途徑來認識,沒有把發展農技協組織作為促進農業產業化的重要措施來抓,任其自生自滅。

二是缺乏一支高素質的協會帶頭人隊伍。一部分農技協管理水平跟不上形勢發展的需要,協會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賴龍頭企業或能人。部分農技協理事會成員科技文化素質較低,缺乏一定的專業技能,市場經濟知識和經營管理才能,而且大部分理事又忙於自己的產業,為會員服務質量不高。因此,相當一部分農技協還處於比較低的發展階段,偏重於單一的技術服務,能維護員提供全程系列化服務的還是少數。

三是自律機制不暢,內部管理不規範。從組織管理來看,大多數協會內部管理制度不完善,組織機構不健全;一些協會沒有進行社團登記,不具備法人地位,社會信譽度、社會影響力較低,遇到矛盾、糾紛無法處理。

四是個別農技協運行機制不穩,抵禦風險能力弱。有的農技協起點不高(主要是技術交流型和技術服務型),提供生產資料和銷售渠道(即技術實體型)的協會還沒有達到足夠數量;組織化程度差,協會與會員之間沒有經濟利益捆綁,有些有實體牽頭的協會,組織仍較鬆散,凝聚力不強,抵禦風險能力弱;一些協會沒有建立穩定的資金來源機制,無法提供更加有效的服務,因而做不大做不強。

五、加快農技協發展的幾點建議

一是加強組織建設,整合社會資源,提升協會的組織化程度。按照《中國科協農村專業技術協會組織管理辦法》和《寧夏農村專業技術協會章程》,進一步規範農技協的組織機構和運行規則,健全有關規章制度,增強“服務、協調、自律、維權”職能。特別是建議政府和有關部門制定農技協發展的相關政策,明確科協在農技協服務和管理中的職責,並積極爭取落實農技協工作經費。

二是積極引導,規範管理。鑑於農技協目前面臨的新形勢、新問題、新任務,加強對農技協自身發展趨勢的認識和內部組織機制、運行機制的研究,在總體發展目標上,引導全縣農技協向管理規範化、經營產業化、生產標準化、產品商品化發展。

三是突出重點,樹立典型,抓好試點工作。繼續做好樹立典型農技協的工作,用典型帶動農技協健康發展。制定縣級典型試點標準,重點抓好示範典型,以點帶面,擇優扶強。

四是大力推廣農業新技術、新品種,提高農技協產業化經營水平和市場營銷能力。鼓勵並積極協助農技協同科研單位、大專院校和農業技術推广部門實行聯姻,瞭解最新農業發展動態和市場信息,引進市場前景好、農民需求的新技術、新成果。抓好優勢項目,培育特色產業,打造自己的品牌,註冊自己的商標,壯大自身的發展實力。

五是加強培訓工作,提高農技協隊伍的整體素質。科協將充分利用“農函大”教學的有利條件,進一步抓好農技協骨幹會員的培訓。要積極創造條件知道有條件的農技協舉辦多種形式的培訓班或現場觀摩會,組織會員學習實用技術和市場經濟知識,提高他們的管理水平和專業技能。農技協要加強自身建設,教育會員遵守社會公德,依法辦事,守法經營,誠信服務。

第二篇:鎮促進農民增收工作經驗交流材料

***鎮促進農民增收工作經驗交流材料 2014年,我鎮緊扣“打造旅遊特色名鎮”的目標,以實施《2014-2014年農民增收規劃》為重點,以“12345工程”建設為抓手,全力推進四大農民增收項目,一村一品、一户一業的產業模式已基本形成,全鎮農業總產值完成1.2億元,佔年度任務的120.7%;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8069元,人均增收2180元,增長37%。

一是以旅遊服務商貿業為中心,引領農民增收。古鎮旅遊蓬勃發展,全年接待遊客16萬餘人,創社會效益1.5億元。目前,從事旅遊服務、旅遊產品銷售、農家樂、賓館120餘户,旅遊從業人員500餘人,年實現收入2100萬元。從事商貿流通銷售420户,零售總額達1.67萬元。從事農產品產供銷大户16户,帶動本地閒散勞動力3000餘人從事短期農產品販運,銷售總額達3.2億元,***鎮已成為全縣乃至陝南農副產品交易集散地。

二是以“三園四基地”建設為抓手,拉動農民增收。**農業科技示範園,入園企業3家,實現產值3200萬元;**循環農業產業園、**特色藥業示範園,正在規劃論證中。以市級標準化養殖場**養雞場為龍頭的畜禽養殖基地,吸收10户養殖户成立了養殖專業合作社,發展蛋雞養殖產業,養雞16.6萬隻,年收入實現1692萬元;帶動全鎮發展養雞大户13户、養豬大户22户、養羊大户30户。以**村設施蔬菜種植產業為主的綠色無公害農產品基地,帶動全鎮發展設施蔬菜種植580畝;種植小雜糧3200畝。特色林果業基地建設成效顯著,**溝萬畝優質核桃示範園建設已達到1.2萬畝,同時,帶動全鎮特色林果業規範化建園達3萬畝。以**村為

主的烤煙基地,種植烤煙330畝,實現收入50萬元。在“三園四基地”的拉動下,人均增收2610元。

三是以特色產業發展為支撐,助推農民增收。在**鳳巢野雞養殖的帶動下,**等村養殖野雞、紅腹錦雞、鵪鶉、珍珠雞12.5萬隻;養殖大鯢、虹鱒魚0.2公頃,產值560萬元;養殖野豬210頭;種植豬苓8000畝;**村利用紅豆杉適生區的區位優勢,培育紅豆杉苗圃60畝,野生紅豆杉科管保護3.5萬株。

四是以有組織的勞務輸出為依託,促進農民增收。充分利用***鎮礦山和建築企業老闆多的優勢,實現勞動力轉移就業8060人,其中有組織勞務輸出7200人,創收8640萬元,勞動力技能培訓580人,農民工進城落户1054人,城鎮新增就業人數320人,勞務輸出促進人均增收4800元。

第三篇:鎮生態創建經驗交流材料

*鎮省級生態鎮創建經驗交流材料

*鎮總面積277平方公里,轄26個行政村,223個村民組,3.2萬口人,耕地面積2.5萬畝。2014年被命名為省級生態鎮以來,在省、市、縣環保部門的精心指導和大力支持下,鎮黨委、政府抓住機遇、求真務實,狠抓創建整治工作,全面落實生態鎮各項目標。通過努力,生態環境創建工作紮實推進,重點工程建設成就顯著,有力地促進了社會、經濟的健康發展。現將創建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強化領導,落實責任,為創建工作營造濃厚氛圍 *鎮黨委、政府將創建省級生態鎮工作列入全鎮的重要議事日程,納入推進城鄉一體化的總體規劃,成立了以鎮黨委書記為組長,兩名黨政副職為副組長、機關鎮直相關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創建工作領導小組。並多次召開領導小組專題會議,明確責任,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嚴格按照鄉鎮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的要求,量化分解各類責任,嚴格考核督導,定期彙報各自工作進度,及時討論研究在創建工作中存在的各種問題,確保創建工作的質量和進度。

二、積極宣傳發動,創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宣傳教育工作的好壞是創建工作成敗的關鍵,近幾年來,我鎮堅持不懈地抓好環保宣傳工作,切實有效地提高了幹部羣眾的環保意識。一是利用陣地宣傳。充分利用廣播電 - 1 -

視、黑板報、標語橫幅等形式在全鎮範圍內廣泛開展宣傳教育工作,同時,在鎮內主街道、重點村、重點廠礦企業設立永久性環保宣傳標語,努力營造創建氛圍。二是組織專題活動。以鎮黨委、政府組織開展環保宣傳活動,使全鎮上下都充分了解創建工作的根本意義,基本形成了“人人知道創建,人人蔘與創建,人人支持創建”的良好輿論氛圍。

三、實施配套完善,加大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力度

一是與新農村建設相結合,推進生態示範村建設。完成了3個市級示範村,7個縣級示範村,6個鎮級示範村的建設任務,硬化村村通道路163.4公里,修建排污管道12014㎡,健身廣場4處8360㎡,村村建立衞生保潔制度,成立專職保潔隊伍,使村容村貌得到極大改善。

二是加大人畜飲水安全工程實施力度,先後投資900餘萬元,完成大坪水庫灌區,小河灌區修復及自來水管網建設,井峪河灌區及陽莊溝灌區工程,鎮域四大水域資源的開發利用有效解決了15個村2.5萬人的飲水及1萬餘畝耕地的灌溉。

三是積極申請國家投資拉動項目,改善鎮域生產生活環境。我鎮先後爭取了投資500萬元的魏家溝泥石流治理工程、投資450萬元的大坪水庫加固工程、投資46萬元的文化站建設工程、投資680萬元的低產田改造工程、9個村的標準化衞生建設工程等等,目前項目工程已全部落實到位。

四是實施生態產業工程,採取因地制宜方式,狠抓村鎮綠化、封山育林、通道造林和荒山綠化。大力發展生態工業、生態農業、生態旅遊等服務業,優化產業結構和功能佈局,降低消耗,減少污染,集約利用,有力促進了經濟社會環境的協調發展。

五是大力改善城鎮環境,加強小城鎮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城鎮城市化進程。投資250萬元完成了文峯路排污排洪工程、主幹道亮化、彩化工程、東河休閒廣場、停車場、蔬菜果品專業市場建設等,2014年又投資800萬元在金城路及温泉路兩側實施以豫西民居為主格調的小城鎮升級改造工程。

在創建省級生態鎮活動中,我們堅持創建與環保宣傳教育相結合、與社會經濟健康發展相結合、與村莊整治建設相結合、與生活污染治理相結合、與林業資源的保護與發展相結合、與新農村建設相結合、與改善提高羣眾生活質量相結合,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成效。今後我們將繼續學習先進單位經驗,進一步開放眼界,高標準、全方位實施好生態建設工程,把*建成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生態鎮。

欒川縣*鎮人民政府

2014年7月11日

第四篇:創建工作經驗交流材料

創一流條件,爭一流質量

——沈倫鎮中心幼兒園創建工作經驗交流材料

沈倫鎮中心幼兒園是一所底藴深厚、充滿活力的興化市合格園,也是一所農村公辦園。一年來,本園以優化的管理、優質的保教和優異的辦園條件迅速崛起。緊密圍繞教育局及園內工作,提出了“高舉旗子,不變調子,喊響號子,建好班子,推動總體工作上台階。”的指導思想,把創建活動貫穿於整個工作之中,並根據幼兒園的工作特點開展了各項工作。

一、萬眾一心,狠抓投入,徹底改善辦園條件。

幼兒園起點條件很簡陋,中心校唐成祥校長先在中心校內搞了一個幼兒園試點班。然後搞了一個鎮中心園的試點。今年按照“一園一點”的整體佈局,統籌規劃,一展宏圖。 鎮黨委、政府將中心園建設當成重要的“民生工程”。為解決資金問題,動員全社會的力量捐資辦學。黨委書記夏愛東同志帶頭捐款新建中心幼兒園。各村委會也紛紛動員各村的能人捐資支持家鄉的幼教事業。

在鎮黨委、鎮政府和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在全鎮3萬人民的熱心幫助下,徹底改善了辦園條件,投資360萬元,由鎮組織委員、副鎮長劉新華同志親自顧問、鎮黨委委員、鎮婦聯主席姜素梅親自負責,新建了一座現代化的幼兒園,為幼兒“活動、遊戲、生活”提供了重要的物質保障。

添置了幼兒牀,實現幼兒每人一張牀的夢想,既解決了幼兒的睡覺條件,又實現了園內的封閉管理。

添置了開水器、熱循環消毒櫃,極大地改善了幼兒食堂的條件。

添配了辦公電腦及打印設備、數碼相機,安裝了校園網;各班配製了電視機、錄音機、消毒櫃,滿足了教學的需要。

對園內進行了綠化、美化、兒童化的改造。添置了大量兒童玩具,並對操場地面進行了軟化,建立了植物園,開闢了文化宣傳櫥窗,以達到環境育人的目標。

二、努力探索,勇於創新,“以法治園、以人興園”,管理效能明顯提高。

1、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如各部門崗位責任制、教職工考勤制度、學習會議制度、教研工作制度、安全保衞制度等,使各項管理工作有據可依。

2、推行績效考核。幼兒園根據崗位評估標準考核教職工,與評先評優掛鈎,極大地調動了教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3、倡導“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我們關注教師的個人價值實現的需求,將教職工的發展作為幼兒園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在工作崗位上充分挖掘教師的潛力,體現教師的價值。充分調動了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形成了全園教職工“園興我榮”的主人翁意識。

三、以園為本,多種形式,全面實施課程改革。

(一)以幼兒為本,認真貫徹《綱要》精神。

我們認真貫徹《綱要》精神,堅持“以幼兒為本,和諧發展”的教育理念。以幼兒的需要和興趣為出發點,以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為目的,結合我園的實際情況,以新時期主題探究課程為主要課程,輔以少量整合課程,努力提高保教質量。

(二)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

新《綱要》的教育理念與精神的貫徹實施,關鍵在教師。保教質量是幼教工作的生命線,而提高保教質量的關鍵也是教師。我園考核任用教師,堅持外學習、內培訓,吸收其它幼兒園的先進教學經驗,加強研究,從轉變觀念入手,提高教師的整體水平。

1、嚴格標準,考核任用幼兒教師。

在黨委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鎮幼教工作領導小組。面向全鎮,公開招聘幼兒教師。聘請市局幼教科領導、市幼教專家進行評審,公開公平公正合理。

2、弘揚師德,樹立教師職業精神。

師德是教師之魂,我們認為新時期教師的師德更應該放在教師隊伍建設的首位。一是通過制定相關制度來保障。二是不定期開展《幼兒園職業道德規範》、《幼兒園園規》、優秀教師事蹟的學習。三是以“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主題,以演講比賽、師德徵文、師德大討論、聽師德報告等多種形式的活動,對教師進行師德教育。

3、苦練內功,夯實教師專業素質。

我園有的放矢通過多種途徑來夯實教師專業素質。一是重引導、多支持,鼓勵教師參加職後學歷培訓。二是多練兵、常比武,提高教學技能。圍繞課程改革,我們組織教師開展説課、上觀摩課活動,研究教育策略;定期組織專題研究公開活動,總結某一類活動的教學方法。我園鼓勵教師間互學互比交流溝通。鼓勵教師參加基本功競賽,提供自我展示的舞台。 我園的許佳老師在興化市幼兒園基本功競賽中被評為鄉鎮組一等獎,高年扣老師在興化市幼兒教師教育活動競賽中,獲三等獎。

4、走出校園,開闊教師眼界思維。

先後派青年教師去靖江、泰州、南京等地培訓、學習,給任務、壓擔子,讓她們快速成長。濃厚的學習氛圍使我園青年教師每週都能主動利用業餘時間學習彈、唱、跳、畫的基本功,學習如何觀察評價幼兒,記錄幼兒的成長過程,學習如何反思教育行為,提高教育策略等。

(三)立足園情,提高教師教科研水平。

“科研興園”是我們牢記的信條,大家都充分意識到教科研的重要性。為此,我園根據實際情況開展了課題研究。目前,《園本培訓與教師專業成長》課題已開始啟動。通過課題研究,園內形成了人人蔘與的良好學習氛圍,教師的理論水平和教科研水平不斷提高。

四、加大力度,強化措施,積極做好後勤保障。

(一)嚴格執行各項制度

幼兒園嚴格執行衞生保健制度,對後勤服務保障和食品衞生工作給予了高度重視。認真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衞生法》等,積極配合市衞生監督部門、市婦幼保健所做好常見病、多發病、傳染病的預防、接種消毒等工作;堅持晨間檢查制度,幼兒、教職工全面健康檢查制度,消毒制度等。並在各類傳染病流行季節,加大力度,做好預防、消毒、防控工作,有效地杜絕了各類傳染病的發生。我園未發生一例病例和疫情。

(二)樹立安全第一的工作理念。

幼兒園成立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做到層層負責、層層落實。落實安全檢查制度,安全責任落實到人,每月一次安全工作會,堅持每學期開展一次全方位的安全檢查,重點突出防火、防電、防食物中毒、防走失等幾個方面。一年來,全園無一起安全責任事故。

成績屬於過去,展望未來我們將進一步總結經驗,抓住機遇,加快發展,科學發展、以創新的精神,優化管理,提高辦園質量,知難奮進,再創佳績!

第五篇:慈善協會經驗交流彙報材料

慈善志願者分會經驗交流材料

各位領導、同志們:

隨着經濟的發展,生活的改善和慈善事業的興起,全社會參與慈善事業的責任感和慈善理念也逐步增加。近年來,我們在工作實踐中深深地體會到,從中央到地方對慈善事業愈來愈重視,慈善事業已經成為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一部分,真正發揮了政府救助拾遺補缺的作用。下面我根據大會安排,講一講我鎮的慈善工作,不足之處,請批評指正。

一、基本情況

我鎮慈善志願者分會是2014年11月26日成立的。半年來,在縣慈善協會的指導幫助下,我鎮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安老助孤、扶貧濟困的宗旨,組織開展了多種形式的慈善救助活動。截止目前,共募集善款15350元,發放救助款近xx元,以實際行動為困難羣眾解除了後顧之憂,促進了我鎮的社會穩定和精神文明建設

慈善事業是一項崇高的社會公益事業,也是在中國改革開放大潮中應運而生的一項事業。經濟越發達,越離不開慈善。通過報刊和網絡信息得知,在中華慈善總會的號召下,各地都在成立慈善組織,作為民間團體為社會上不幸的人們提供救助,是政府的必要補充,在調節社會分配,實現社會 1

的文明進步方面,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於是,我鎮決定發起成立名州鎮慈善分會,組織有關人員進行了精心籌備。一是向上級有關部門的主要負責人宣傳建立慈善組織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在主要負責同志有了印象的基礎上,進行了更加深入的宣傳。二是慈善志願者招募。由於宣傳發動工作做得比較好,在較短時間內,我鎮共招募慈善工作募志願者170名,併成立了社區慈善志願者服務隊。各項籌備工作就緒之後,2014年11月26日,召開了慈善志願者分會成立大會,它預示着我鎮志願者服務事業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自此,名州鎮慈善志願者分會正式開始運行。

二、具體做法及成效

要組織好、開展好慈善志願者活動,我們的工作能否抓緊抓好是關鍵。我們的具體做法是:

(一)加強組織領導。鎮黨委、政府着眼於社會經濟發展和構建和諧社會的大局,高度重視慈善工作,把發展慈善事業列入議事日程,從組織機構建設、人員、經費安排、慈善活動開展及政策上支持慈善工作。指導和幫助慈善志願者分會加強隊伍建設,強化內部管理,堅持公開、公平辦事,以取信於民,贏得社會支持。鼓勵和引導社會各界人士參與慈善志願者活動,促進慈善志願者活動經常化、制度化、規範化。

(二)堅持“三個結合”,創慈善志願者行動內容和載

1、與日常工作相結合

慈善作為一項持之以恆的工作,必須與日常工作緊密結合,在日常工作中體現。我們的計劃生育、司法調解、信訪維穩等工作都要採取走出去的方式,這就為我們慈善志願者分會的工作開展提供了便利機會。

比如説計劃生育工作,計劃生育的春秋季人口清查,也可以是對轄區內需要幫助的貧困人口一次摸底,底子清了,我們就知道需要幫助些什麼人,需要幫助到什麼程度。還有民政的救助人口、低保户、廉租房户,這些人羣裏的大部分人都是需要我們去關心的。

通過各項工作獲取的信息,我們可以瞭解我們的慈善志願者分會服務的對象和地點。今年過年前後,不大不小的下了幾場雪,給老年人出行造成了一定困難,我們通過日常工作的得知東街白家溝處老年人較為集中,於是我們的慈善志願者就對白家溝巷道進行了積雪清理,方便了羣眾出行。

從10年開始,我們把慈善救助政策與計劃生育政策相銜接,在扶貧濟困、救災救孤、助醫助學等方面積極向計劃生育家庭傾斜,並面向計生家庭開展了“陽光助困”、“陽光助學”等系列救助工程,向計生家庭發放慈善資金4000多元,以此帶動婚育新風進萬家,推進整個社會移風易俗、和諧發展。

2、與老弱病殘服務相結合

在去年的人口普查中,我們發現轄區老、弱、病、殘人士普遍存在行動不便、家庭困難需要照顧等諸多問題。為此,根據實際情況,我們把對老弱病殘進行簡單的民政救助向縱深延伸,使社區服務更加貼近羣眾,在居民中形成愛老、幫弱、扶殘的良好社會風氣。為此,鎮上指導轄區5個社區相繼成立了“社區志願者服務隊”。

社區志願者服務隊結合社區實際,從去年12月初開始,各自採取相應的工作方法,主動為弱勢家庭提供義務服務,爭取讓孤者不孤、空巢不空、老有所養、難有所幫,儘量幫助老、弱、病、殘享受和諧社會的發展成果。

建立組織,實現羣眾為羣眾服務。在鎮黨委、政府的指導下,各社區廣泛動員思想覺悟高、富有愛心的居民、社區幹部、大學生村官、公益性崗位及低保人員參與到社區服務組織中,在此基礎上經過篩選成立社區志願者服務隊,服務隊下設若干幫扶小組,每組8~10人,對口服務老、弱、病、殘人士。在建立起服務組織的同時,義務服務聯絡員也一起確定,並延伸至每個樓棟,使義務服務隊能準確掌握老、弱、病、殘人士的情況,便於主動服務。

志願者服務隊的日常管理由我鎮民政站負責,定期不定期對各社區義務服務隊的管理情況進行檢查、指導,隨時幫助改進服務方式,總結服務經驗和不足,促進社區義務服務

隊更好地服務於弱勢羣體。

建立主動靈活服務方式,實現義務服務的多贏。為服務好弱勢羣體,他們將義務服務公示牌懸掛在各社區醒目的牆體上,服務制度、服務方式、服務電話一目瞭然。

定期上門走訪,幫助服務對象解決實際困難是義務服務隊員進行服務的主要方式。老、弱、病、殘人士由於自身的原因,思想往往比較偏激。通過噓寒問暖,可以讓他們走出心裏誤區,從而推動了社會的和諧。

我鎮東街社區居民馬俊富,晚年喪子,精神狀況不太樂觀,雖其生活已有人照顧,但我們仍不放心,經常安排志願者上門陪他聊天、談心,幫助他消除寂寞。

去年臨近年底,雖然民政部門給予了90多歲腿腳不靈便的老人馬秀珍各項救助,但還是難以解決根本問題,薛家畔社區在民政部門救助的基礎上,再次向轄內貧困户發放了足量的米麪油,並送貨上門,確保馬秀珍這類困難羣眾過上歡樂祥和新年。

除了定期專訪服務對象,志願者服務隊採取定期和不定期的方式召集居民代表和服務對象召開座談會,虛心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不斷完善和改進服務方式,促使志願者服務隊健康發展。

建立長效服務體系,實現團結和睦的工作新局面。鎮黨委、政府牢牢把握慈善志願者分會工作目標,指導志願者

服務隊按照需求以就近、相互熟悉的原則,靈活多變地對社區殘疾人特困户、孤寡老人、貧困低保户和空巢老人家庭等實施義務服務。

自慈善志願者服務隊成立以來,已主動為老、弱、病、殘義務服務300餘人次,收到了較好的社會反響。

3、與“創衞”相結合

今年,是創衞迎驗年,而創衞工作面對是社區環境治理及環境秩序治理,紛繁龐雜的任務,怎麼辦?完全依靠政府的片面創衞是肯定行不通的,我們放手發動羣眾,積極調動羣眾參與創衞積極性,召開創衞動員大會,號召全鎮慈善志願者發揚志願精神,投身創衞活動,共建美好家園。

年初,鎮慈善志願者分會就要求各社區分會利用各項活動向每一名志願者傳達創衞工作意義。各社區志願者充分發揮各自專長,書寫創衞宣傳條幅、標語,利用社區板報進行宣傳。文化路工作人員崔維新作為文化路社區慈善志願者積極深入到各社區,根據創衞中健康教育部分,向大家傳達健康理念、衞生標準等。志願者們通過不同的宣傳方式,向居民傳達了“創衞人人要動手,創衞人人要參與”的理念。深入人心、貼近民意的宣傳使社區居民不僅提高了對創衞工作的知曉率,還提高了居民創衞的責任心和主人翁意識。

創建省級衞生縣城,既不是一朝一夕的短平快工程,也不是服務少數人的形象工程,這就決定了“長效管理”、“全

員參與”將是創衞工作中的難點和重點。志願者們在創衞活動中,集思廣益、通力協作,豐富和拓展了許多新的活動形式和載體,並賦予創衞內涵。通過志願服務,密切鄰里關心,美化社區環境,促進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形成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在創衞活動中,我們的慈善志願者將熱情的雙手伸向了需要幫助的人羣,他們為孤寡老人清走了多年的堆物,改善了居住環境。週末帶領休息的社區居清撿垃圾、擦拭樓道,還不定期的自發組織羣眾針對髒亂死角進行集中清理。

慈善工作已經成為全社會共同關心的事業,它的社會作用和影響是積極而健康的,對於樹立奉獻、友愛、互動、進步的道德風尚有着積極的作用。就我鎮的實際而言,慈善志願者行動也已經成為精神文明建設的一支生力軍,對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起着重要作用。慈善事業既偉大又平凡,我們的慈善志願者會始終以自己的熱忱和愛心,盡己所能,服務社會,服務大眾;關懷弱者,關愛我人;完善人格,弘揚新風,為名州鎮乃至綏德縣的美好明天儘自己一份力!

本站推薦更多範文:

有色金屬協會經驗交流材料

個體私營經濟協會經驗交流材料

消費者協會維權經驗交流材料

××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經驗交流材料

創建文明和諧單位經驗交流材料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jiaoliu/vo5e5.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