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經驗交流材料 >

集安市東昇村新農村建設側記

集安市東昇村新農村建設側記

 

集安市東昇村新農村建設側記

大山的子孫愛太陽

——集安市東昇村新農村建設側記

 大山強健着我們的筋骨,

溪流潤澤出我們的靈氣。
既然上蒼賜與了仙境,

我們就要把它建設成天堂!

                           ——題記

 

    去年,也是春風又綠老嶺山脈的時節,集安市台上鎮東昇村發生了一件前所未有的大事。5月31日,伴隨着農曆端午節到來的習氣,村兩委組織召開了一次特殊的大會。這一天,東昇村全體村民都早早地來到村部,鎮直機關的幹部,各部門的負責人也都按時到會。參會人員達1000多人。一時間會場莊嚴,氣氛熱烈,因為這次會議是東昇人最關心、最盼望的。內容只有一個:新農村建設動員大會。會上,鎮黨委書記辛宏、東昇村支部書記胡連又分別向羣眾宣講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目的、意義和發展目標。引導幹部、羣眾樹立正確的思想認識,克服等、靠、要思想,澄清料社會上流傳的關於新農村建設的一些模糊認識、錯誤想法,為全面開展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思想氛圍。

    一石激起千層浪。從此,東昇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掀開了嶄新-的篇章。

                                         
                                            (一)

    
    東昇村位於台上鎮以東10公里,北與清河鎮礦山村接壤。由於村地貌特徵外窄內寬,形似葫蘆,因此曾經得名東葫蘆,屬典型的山區鄉村。全村幅員面積5.8萬畝,耕地面積1377畝。下轄7個居民組,493户,總人口1624人。

    在一個春風拂面,細雨霏霏的早晨,我們驅車前往採訪。麪包車峯迴路轉盤旋前行。正行間,頓然感到:“花落尋無徑,雞鳴覺有村。”我們知道,東昇村到了。

    進得村來,但見村落被羣山環抱,民房依山而建,高低錯落,紅磚玉砌,院牆飛白。間或有清泠泠的小溪繞村淙淙流去。滿目的綠色深深淺淺,淡淡疏疏。腳下是通向遠村的白色路面。看到這裏,心中頓時生騰起紅綠相間的水彩畫卷。看見我們到來,村民上前熱情相問,有禮有節,淳樸自然。前來迎接我們的村支部書記胡連有介紹説,東昇村由於坐落大山深處,相對隔絕。鄉民在這裏世代生息,已經形成了特有的鄉風民俗.這裏夜不閉户,路不拾遺,古樸好客,如有夜晚過客,走進任何一家皆可留宿,好酒好菜相待,明早再行。而且電視、手機、電腦已經走進農家,還有外出務工人員回鄉傳播,所以外面精彩的世界、文明的氣息、文化的發展都時刻薰陶着這裏的人們,東昇村的鄉民都很時尚。

    在胡書記的引領下,我們彷彿走進仙境般天街小景。來到新落成的材委員會辦公室,在感受大自然偏愛的同時,更感受到這裏村民的富足與文明。

    胡連有,49歲。老嶺的山風把他的膚色染得黑紅,這位大山的兒子,主持東昇村委工作已經11年。剛剛接觸,我們便感到他的頭腦聰慧精明,語言幹練明快。

    2006年初,東昇村被列為省級新農村建設試點村。經兩委會領導班子研究,結合本村實際,在充分尊重村民意願的前提下,制定了當年乃至今後一個明期的發展項目。並根據事業的輕重緩急,側重加強了基礎設施和公益事業項目建設。據統計,去年全村共完成項目13個,總投資536萬元,其中農民致富項目5個,投資315萬元。年底全村經濟收入達到1564萬元。

                                        
                                              (二)

  
    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主要是經濟建設,經濟是基礎。東昇村把發展生產、羣眾致富作為新農村建設的首要任務,着力解決當前影響農民增收的“瓶頸”問題。

    人蔘產業是東昇村經濟收入的支柱。他們首先引導參農調整產業內部結構,保持傳統產業的主導優勢。他們結合本村的資源特點和參業發展現狀,提出穩定園參,控制西洋參,發展林下參,趴參的發展思路。到年底,全村園參穩定在11000簾,林下參發展到1500畝。

    由於園參種植面積減少,勞動力有了了剩餘。從而改變了從事參業生產的勞務輸入格局。節約外僱人員工資120餘萬元。又將剩餘勞動力愛過勞務中介機構運輸出務工。去年全村共轉移勞動力307人,比上一年多轉移120人,僅此一項全村增加收入50萬元,人均增收307元。

    農村經濟是鏈條經濟,此增彼減。在實際工作中,他們觸摸到了資源合這一高端理論。勞動力剩餘了,那麼就另闢溪徑,發展其它產業項目,有效利用富餘資源。

    發展黃牛養殖。年初,村裏派技術人員到省農牧學習冷配技術。回來的改良現有品種。分散養殖,統一回收。又組織農民到東豐縣參觀學習,幫助引進西門達爾等新型種牛。村民自發成立養年協會。到年末,全村養牛户發展到45户,存欄數達175頭,收入近20萬元。

    發展野菜種植。隨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綠色、無污染的返季節山野菜越來越受人們的喜愛。村裏積極引導農户嘗試進行山野菜棚栽家養。現已建成大棚試驗基地。

    發展中蜂擴繁。東昇村森林覆蓋率80%,四季山花綻放,刺槐遍野。發展蜂業的資源得天獨厚。村領導尊重科學、尊重知識,聘請省裏專家、學者前來指導,收到顯著效果。僅此一項年收入可達20萬元。

    發展庭院經濟。他們號召村民,利用房前屋後,利用自然優勢,廣泛種植香茹。在全村範圍內,力求達到得茹項目示範帶動,全面鋪開,一組一品,一户一個。通過一年試行,收效十分可觀。

            
                                            (三)


    除非誤入桃園裏,小住東昇不慕仙。東昇的村民,不但生長在一個好地方,而且趕上個好時代,遇到個好領導。天時、地利、人和,他們佔盡風華。

    與些同時,完善基礎設施及公益事業建設正緊鑼密鼓地進行中。打造純美的人居環境,讓村民幸福快樂地生活在天堂裏,胡書記他們經歷着一個又一個不眠之夜。

    他們聘請市規劃處專家,對村屯建設重新規劃。村內巷路全部達到硬化,形成了八橫三縱的巷路格局;他們對全村進行環境綜合整治,修砌邊溝,修築圍牆改造危、舊民房。在上級包保部門的支持下,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充分尊重民意,不搞大拆大建。認真落實上級鼓勵政策。部分農户資金出現缺口,他們做好思想工作,幫助協調貸款。短短的兩個月時間,新建的村民住宅全部竣工。去年共改造危舊住房41户,共133間,總投資143萬元。他們注重環境衞生建設,投資7萬元,改建廁所40座;投資30萬元,完成電話增容項目;投資16萬元,新建攔河堤壩一座;新建村辦公樓一幢,辦公面積2100平方米,為村民提供一個休閒場所。

    還用説得更多嗎?還用介紹得更詳細嗎?東昇村,如旭日一般,在他們的心中噴薄欲發。


                                             (四)

 
    老嶺山脈的春風,再一次吹綠了山川,吹化了冰河。有這麼一個清晨,當村民們走進家門,驀然間眼前一亮:這是我們的家園嗎?他們醉了。醉在心裏,醉在黨的政策裏。是啊,他們怎能不知?其實每個村民的心裏都有一杆秤。這都是上級的關懷,村兩委的努力,廣大村民勤勞的結果啊!

    提起上級的關懷幫助,胡連有感動的心情已經無法用語言表達。他翻開筆記本,上面記載着一串串各級領導和單位的名字:從通化市委、市政府、各大部委辦局,到集安市、各部委辦局,到有關企業、公司,到省軍區,省信息產業廳。每個名字的後面,都記錄着黨的切切關愛和殷殷期望。正是這些,温暖着所有的東昇人。-

在胡連有的心裏,建設的藍圖還遠遠沒有畫上句號。説到這裏,他的眼睛裏馬上放射出光芒,似乎憧憬的未來已經變成現實。他扳起手指如數家珍,今年還有許多項目必須完成:

    擬修建河堤750延長米;

    擬修建平板橋四座;

    擬修建自來水,解決村所在地160户居民飲水;

    擬建電子政務和農業信息平台。選址在台上鎮。為全鎮發展項目提供快捷的信息服務

    擬建立村級醫療服務機構,改善村衞生所條件;

    擬建新型文化廣場豐富村民文化生活;

    擬建學生食宿舍區,解決路遠學生的住宿問題;

    擬建街道亮化工程;

    整合礦業資源,引進外資,加大開發硼礦、理石礦的力度。

     ————

    東昇人的理想又何止這些。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沒有結束,只有新的起點。建設自己的家園是每一代人的歷史使命。這羣大山的子孫任重道遠,豪情滿懷。他們一定會夸父追日般追逐光明。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jiaoliu/qe4n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