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精品國中地理説課稿_國中地理説課稿

精品國中地理説課稿_國中地理説課稿

精品國中地理説課稿_國中地理説課稿

優秀國中地理説課稿(一)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我今天説課的題目是《疆域》這一節的第二課時“行政區劃”。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過程及説板書設計這七個方面來展開我的説課。

一、説教材

本節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級上第一章第一節“疆域”中的第二課時,這節課是八年級學生學習中國地理的第一課中的核心內容。瞭解中國的行政區劃,掌握我國省級行政區的名稱和分佈,是今後學習中國地理的基礎,將貫穿於中國地理學習的始終;省級行政區是我國行政管理的基本單位,對社會、經濟活動、交往有重要的影響,是中學生未來工作和生活所必備的知識,因此,在整個中國地理的教學中佔有重要的基礎地位。本節教材分別從我國現行的三級行政區劃以及各省行政單位的名稱、簡稱、位置、行政中心等進行闡述。與老教材相比,新課標教材更加精練,正文字數減少,更多的內容則是以活動教材的形式出現,安排了多種形式的練習,突出了學生動手能力和讀圖獲取地理信息能力的培養。

接下來説一説我對學情的認識。

二、説學情

中學生心理學研究指出,國中階段是智力發展的關鍵年齡,學生邏輯思維從經驗型逐步向理論型發展,觀察能力、記憶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隨着迅速發展。從年齡特點來看,國中學生好動、好奇、好表現,抓住學生該特點,積極採用形象生動、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和學生廣泛的、積極主動參與的學習方式,定能激發學生興趣,有效地培養學生能力,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生理上,青少年好動,注意力易分散,愛發表見解,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所以在教學中應抓住學生這一生理特點,一方面要運用直觀生動的形象,引發學生的興趣,使他們的注意力始終集中在課堂上;另一方面要創造條件和機會,讓學生髮表見解,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基於以上對教材的分析和對學情的認識,我確定瞭如下三維教學目標

三、説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我國現行三級行政區劃;

2.能夠説出省級行政區的全稱、簡稱和行政中心;

3.能夠識別一些重要省級行政區的輪廓形狀;

4.在我國空白政區圖上準確填出34個省級行政區。

【過程與方法】

通過讀圖、識圖、拼圖等活動,初步形成我國34個省級行政單位分佈的空間想象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了解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的設立,激發愛國主義情感,樹立民族自信心。

四、説教學重難點

我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為:能都説出和找出34個省級行政單位的名稱和位置

教學難點為:34個省級行政區的簡稱、行政中心及空間分佈

為了很好地實現教學目標,我在教法與學法的選擇上,充分考慮了學生的年齡特點,力求貫穿直觀性、趣味性、循序漸進等教學原則,體現樂學樂教的教學思想。在教法上,我會多方面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學歌謠、誦三字經、小組競賽等,加強師生互動交流,體現樂學樂教的教學思想。為了更好地落實學生作為主人的地位,在學習指導中,我會用問題、遊戲競賽、小組討論等方法引導他們探究新知,讓學生在輕鬆愉悦的氛圍中完成任務。

下面我將重點説一下本節課的教學過程,包括導入、新課教學、鞏固提高和佈置作業這四個環節。

五、説教學過程

在新課導入這個環節我採用的是温故知新、複習導入的方法。孔子云:“温故而知新”。回顧舊知識是導入新課的常用方法。在課堂的開始我會先進行一個複習,温故前面所學的我國是一個海陸兼備、幅員遼闊的大國,並且利用上節課留的課後延伸題目“思考我國疆域遼闊會有什麼不足”來引出本節課的課題,即為了方便管理、為了利於經濟發展和民族團結而實行的省、縣、鄉三級行政區劃,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中國的行政區劃。

接着進入課堂的第二個環節:活動討論,新課教學

首先我會用一個投遞包裹的實例來展示行政區劃的意義和作用。這個實例是這樣的:一位同學在網上買了個東西,地址如下三種寫法,哪個能成功投遞?(1)回龍觀新村小區2號樓1202室;(2)龍域西一路回龍觀新村小區2號樓1202室;(3)北京市昌平區龍域西一路回龍觀新村小區2號樓1202室。顯然只有第三個地址可以投遞到。接着以感受行政區劃的意義和級別為過渡進行承轉。

以學生生活中的實例入手,讓學生真切體會到我國三級行政區劃及其意義所在,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

接着我會以問題作為引導,讓學生閲讀教材第7頁的正文部分。問題如下:

(1)我國共有多少個省級行政單位?分為哪幾種?各有多少個?

(2)“自治區”是怎樣的的省級行政單位?看圖説出我國共有哪幾個自治區?

(3)“直轄市”是什麼含義?看圖説出我國有哪幾個直轄市。

(4)“特別行政區”是怎樣的省級行政區?看圖説出我國的特別行政區有哪幾個。

學生通過閲讀教材並且結合自己的知識儲備,得出的答案為:我國有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共計34個省級行政區劃。省級行政單位分為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特別行政區四種。我國是個多民族的大家庭,為了尊重少數民族的生活習慣和宗教信仰,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政策。“自治區”以及其下轄的“自治州”及下轄的“自治縣”都是民族自治的地方,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割的部分。我國共有五個自治區,分別是內蒙古自治區、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和西藏自治區。直轄市,即中央直接管轄的市,我國有四個直轄市,分別是北京、天津、上海和重慶。憲法規定——“國家在必要時可以設立特別行政區”。我國現在有兩個特別行政區:香港和澳門。

在瞭解這些後,我接着用學習目標對該部分內容的要求作為承轉過渡,即掌握34個省級行政單位的全稱、簡稱和行政中心的名稱及在圖上的位置。

在這裏我採用的是活動探究的方式。

首先是利用歌謠,兩湖兩廣兩河山,五江二寧福吉安,四市兩特藏二島,陝甘青蒙雲貴川。分別找同學説出它們分別代表什麼省級行政單位。以此來熟悉我國34個省級行政單位及其全稱。

其次是分片法。讓同學們根據課本第7頁圖1.7“中國的省級行政區域”以小組競賽的方式完成下面的表格。表格的左欄是將我國34個省級行政區按照地理位置劃分的7個片區:分別為東北三省、北部邊疆的自治區、黃河中下游的四省二市、長江中下游的六省一市、南部沿海的四省二特別行政區及一個自治區、西南的三省一自治區及一市、西北三省二自治區,需要學生完成的是將這些片區裏包含的省級行政單位填寫出來。以此來掌握我國34個省級行政單位大致所處的地理位置。

第三是分類法。

首先是沿線分佈。即以競賽的方式,分別讓學生在圖上按照逆時針方向,找出沿陸上疆界分佈的省級行政單位;(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內蒙古自治區、甘肅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藏自治區、雲南省、廣西壯族自治區)

然後再按照逆時針方向,找出沿大陸海岸線分佈的省級行政單位。(遼寧省、河北省、天津市、山東省、江蘇省、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廣東省、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廣西壯族自治區)

其次是輪廓想象。即給出我國某些省區的輪廓圖,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聯想其像什麼? 比如:黑龍江像展翅高飛的丹頂鶴、雲南像一隻美麗的孔雀、內蒙古像一隻翱翔於天空中的雄鷹,這些與該省區的動物有關;台灣島像香蕉、海南島像菠蘿,這些與該省區盛產的水果有關;陝西省像蹲着的兵馬俑,這與該省區的歷史文化有關。還有一些僅僅是輪廓形狀有特點的情況。比如:廣東省像小象的頭,山西省像平行四邊形,山東省像駱駝等。讓同學們進行大膽想象,看看還有哪些省區像什麼,從而幫助記憶。

第四是三字經法——黑吉遼,內蒙古,陝甘寧,青新藏,雲貴川,晉冀魯,豫蘇皖,湘鄂渝,瓊粵桂,浙閩贛,京津滬,港澳台。並且結合教材第8頁表1.2“中國34個省級行政區劃的名稱、簡稱和行政中心”,以此來掌握省級行政單位的簡稱。

然後讓學生在表中找出其簡稱不只一個的省級行政單位,如四川省、貴州省、雲南省、陝西省和甘肅省,並且記住其簡稱。

以上這些用這種活動探究、小組競賽等的方式進行新課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的小組合作意識、競爭意識。另一方面,學生要完成任務就必須要認真仔細的閲讀地理相關地理圖片,這也培養了學生的讀圖分析能力以及從圖中獲取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此外還注重了地理教學的綜合性原則及挑戰性原則,讓學生在競爭中學習知識,在競爭中掌握知識,把死課本變成“活”課堂。

在鞏固提高這個環節,我採用的是拼圖遊戲競賽的方式。以小組為單位,最快實現將打亂的中國34個省級行政區拼完整的組為勝利者。利用兒時常玩的遊戲形式,突破難點,讓學生靈活鞏固所學知識,可以培養學生的快速反應能力,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讓學生不僅能樂學,還能掌握學習的方法,會學地理,愛學地理。

在課堂的最後,我以讓學生課下完成教材第9頁“活動”中的第3小題作為作業,即在圖中填入省級行政區域的簡稱和行政中心。以此結束了本節課的全部內容。這樣的作業可以考查到學生在這一節課所學的所有知識,起到一個檢測、鞏固的作用。

優秀國中地理説課稿(二)

一、説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自然資源是地理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自然界中關係國家經濟發展、產業佈局、人民生活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自然資源更成為人們關注的問題,資源緊張也已經成為世界各國面臨的發展問題。而在各種資源中,水資源又是相對重要的,因為水孕育和維持着地球上的全部生命,沒有水地球上將不會有 生命的存在。而當今世界,水資源的問題又十分嚴重,缺水、水污染和浪費是世界許多國家和城市面臨的問題,因此,讓學生了解中國的水資源,認識世界水問題,從小養成節約用水的好習慣,就顯的尤為重要。

(二)課標要求

在新的課程標準中,對本節課的要求是使學生能運用資料,説出我國水資源的時空分佈特點以及對於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並要求學生知道當地的水資源狀況,瞭解當地水資源問題,並養成節約用水的好習慣。

(三)教學目標的確立

知識與技能:使學生了解有限的水資源,知道我國水資源的現狀,瞭解我國解決水資源問題的對策;繼續培養學生使用地圖和相關圖表、材料及利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過程和方法:通過本節課對地圖和圖表的綜合分析,引導學生用過去所學和教師提供的資料,自主探究和分組討論等方式學習新知識,並使學生認知知識的連續性。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學生認識珍惜水資源的重要性,初步樹立保護環境的意識,並從自己的實際生活出發,節約用水,有意識的保護我們生存的環境,保護有限的水資源。

(四)教學重點、難點的把握

教學重點:我國水資源的現狀及解決措施;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 教學難點:聯繫我國降水分佈等自然環境方面的相關材料,分析我國水資源存在的問題、造成影響及解決方法;幫助學生樹立對淡水資源危機的意識,培養學生在生活中做節水、護水的模範。

二、説教法和學法

(一)説教法:本 節課主要是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材料,引發學生思考分析得出相關結論,並應用自己得出的知識進一步分析理解下面的知識,利用合作探究、自主學習的方法培養學生分析能力、實踐能力和自學能力,並通過實際生活中的現象和實例正確引導學生的思路,幫助學生正確理解,並且注意提升和點撥學生的思路和學習方法。

(二)説學法:學 生已經學過了一年多的地理知識,在知識含量上應該已經有了一定的積累,因此在課堂上把儘量多的知識教給學生自己去學習探究,根據教師提供相關材料,採用合作探究、自主學習的的方法得出結論,並應用自己得出的知識進一步分析理解下面的知識,體現知識見的循序漸進的同時,利用合作探究、自主學習的方法培養自己 的分析能力、實踐能力和自學能力等。

三、説教學流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入新課:出示謎語:雙手抓不起,一刀劈不開;煮飯和洗碗,都要請他來。

新授:

1、水是寶貴的資源:

(1)提出問題:“地球上的水在哪裏”、“我們人類常用的淡水儲存在哪裏”,

(2)出示世界水體比例圖,讓學生通過觀察圖,並結合教材75頁圖

3.16,幫助學生分析世界淡水資源的狀況;並出示水資源定義的材料

2、我國水資源現狀

(1)多媒體出示我國水資源總量和人均佔有量在世界排名的材料

(2)多媒體出示我國降水徑流分佈圖

(3)多媒體出示2006年重慶乾旱的一組材料,並用提示性語言引導學生分析材料所體現的內容材料:水資源時間分佈不均

(4)多媒體出示哈爾濱松花江水污染和南京水污染的材料,並引領學生回憶當時哈爾濱市民的狀況

(5)多媒體出示漫畫

(6)由阿城和哈爾濱的缺水狀況引入,延伸到全國的有用水狀況,並用醒目的“中國渴了”提醒學生我國面臨的水資源危機

3、解決我國水資源問題的方法:提示學生根據我國水資源問題尋找解決途徑和方法

(1)多媒體出示南水北調示意圖,並簡單解説引灤入津、引灤入唐、引黃濟青工程的作用及意義,從而提示學生分析理解南水北調工程的重要意義和作用。

(2)列舉生活中的事例,並提示學生我們周圍的水庫的意義,引導學生通過類比理解水庫的作用

4、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

(1)農業節水:結合教材83頁活動,幫助學生了解我們周圍的農業用水情況,並把幾種主要的灌溉方式提供給學生

(2)工業節水:提示學生根據教材瞭解

(3)城市節水:簡單瞭解

(4)家庭節水:結合教材84頁活動,調查學生的家庭用水情況,並評出家庭用水小模範,使學生找到身邊的榜樣

(5)出示節水標誌,並通過讓學生介紹這一標誌,強化學生日常生活中的節水意識

4、知識延伸:解決水資源總量少的方法,教師簡單介紹目前世界上拓寬淡水資源的兩種方法

(1)海水淡化

(2)利用大汽水

5、思維拓展性練習:多媒體出示相關習題

6、認知提升多媒體播放一組關於水的圖片,提升學生情感

7、教師小結,學生質疑反思 猜謎語的同時讓學生認識水資源的重要意義

結合生活經驗,説出地球上的水、淡水、人類常利用的淡水儲存在哪裏

觀察世界各種水體比例的餅狀圖,瞭解人類目前直接可以利用的淡水資源只佔世界總水體的0.3%,並通過討論認識水是種寶貴的資源

通過對材料的觀察和分析,得出我國水資源總量豐富,但人均不足的事實觀察教師提供的降水徑流分佈圖,根據圖例及過去學習知識的基礎上分析我國水資源空間分佈特點:南方多,北方少。

根據教師提供的材料分析重慶乾旱的原因,並根據教師的語言提示得出我國降水時間分佈不均的結論:夏秋多 冬春少,

認知到水污染是南北方乃至全國存在的重要現象,並再一次認知水對於人類的重要意義

認真觀察漫畫,認識現實生活中水浪費現象普遍存在的事實。

中國水資源問題小結:在分析材料的基礎上認知我國水資源存在的問題,並瞭解缺水是我國各個城市和地區普遍存在的現象,

在教師的提示的前提下,想到解決水資源有的地方多有的地方少的分佈特點的解決辦法,並結合上圖探究南水北調的意義,同時簡單理解三條線路中東線調水的優勢

在閲讀教材81頁“農業節水”的前提下,瞭解堤灌、噴灌、滴灌的實際情況,並結合教師提供的以色列節水農業的情況瞭解我們當地農業用水與之的巨大差距,從而感知農業節水的巨大潛力

結合調查內容,反省自己在現實生活中有哪些浪費水的現象,並在以後的生活中注意如何節約用水

觀察節水標誌圖,通過觀察你有哪些想法,這些會不會對你今後的生活產生影響?

討論:在日常生活中,我該如何節約水資源;節約用水,從我做起! 記住節水標誌,時時不忘節約水資源

瞭解目前世界開發水資源的現狀,並立志將來去開發更多的水資源,尋找新的拓寬水資源的途徑和方法。

引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使學生進入學習狀態

通過教材中相關的圖片以及教師提供的相關資料,認識淡水資源狀況,使學生了解世界水資源的大致狀況,認清目前人類面臨的水資源危機

使學生能通過教師提供的材料,並結合過去所學過的知識的回憶,再通過相關的圖片分析,瞭解我國目前面臨的水資源問題

         (1)總量豐富,但人均不足

(2)水資源空間分佈不均,南多北少

(3)水資源時間分佈不均,夏秋多冬春少(4)水污染現象嚴重(5)水浪費現象明顯,從而在總體上了解我國水資源的現狀和問題。

在瞭解我國水資源問題基礎上,通過現實生活中的實例類比讓學生自行分析出解決水資源不足的途徑,空間不均——跨流域調水;時間不均——修建水庫,整治污染,節約用水。注意拓展學生思維,給學生構築想象的空間。

通過資料的出示使學生了解農業節水、工業節水和生活節水的意義和方法,並意識到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最後通過節水標誌的,把節約用水的意識深入每個孩子的心裏,讓他們在生活中養成節水好習慣,並做宣傳節水、保護環境的小衞士。

拓展學生的知識領域,開闊學生視野,加深學生對世界的認識

用開放性的習題,培養學生思維

進一步強調水孕育和維持着地球上的全部生命,我們要像愛護自己的眼珠一樣愛護每一滴水,而不要讓人類的眼淚成為地球上的最後一滴水

八年級下學期地理知識點總結

中國的地理差異

一、地理差異顯著

1.自然環境差異顯著:

(1)氣温:自南往北,緯度逐漸升高,氣温逐漸降低。

(2)降水:自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

(3)地勢:自西向東,呈階梯狀分佈,逐級下降。

2.人文環境差異顯著:

農業具有西牧東耕、南稻北麥的分佈特點;人口、城市、交通線表現為東密西疏的分佈特點;經濟發展水平東部高,西部低。

二、四大地理區域

代號

區域界線

主導因素

西北與北方: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界線

降水

青藏與其他地區:地勢一、二級階梯界線吻合

地勢或地形

南方與北方:秦嶺—淮河

氣温、降水(或氣候)

秦嶺——淮河一線代表的地理意義:

⑴1月0℃等温線經過的地方 ⑵亞熱帶與暖温帶的分界線

⑶800毫米等降水量線經過的地方 ⑷濕潤地區與半濕潤地區的分界線

⑸旱地農業與水田農業的分界線 ⑹亞熱帶季風氣候與温帶季風氣候的分界線

⑺北方地區與南方地區的分界線

八年級下學期地理知識點歸納

北方地區

一、自然特徵

1.黑土地 、黃土地:

(1)位置:北方地區大體位於大興安嶺、青藏高原以東,內蒙古高原以南,秦嶺-淮河以北,東臨渤海和黃海。

(2)地形:以平原和高原為主。東北平原被稱為“黑土地”,華北平原和黃土高原被稱為“黃土地”。

(3)氣候:地跨中温帶和暖温帶,大部分屬温帶季風氣候,屬於半濕潤區。

2.重要的旱作農業區:

(1)發展優勢:平原面積大,土壤肥沃,耕地集中連片。

(2)農作物糧食作物:小麥、玉米、穀子;經濟作物:甜菜、棉花、大豆

(3)黃土地農業發展

制約條件

措施

發展方向

灌溉水源不足,春旱嚴重

跨流域調水如南水北調等

節水農業

華北地區春旱的主要原因(1)春季少雨;(2)春季升温快,蒸發量大;(3)春季正值華北地區冬小麥返青和玉米、棉花出苗,農業用水量較大。

二、“白山黑水”——東北三省

1.自然環境

(1)位置、範圍:東北三省包括黑龍江省、吉林省、遼寧省。

(2)地形:以山地和平原為主。 “山環水繞、沃野千里”

(3)氣候:冷濕。大部分地區冬季漫長嚴寒,夏季短促温暖;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較多

2.農業發展——從“北大荒”到“北大倉”:

(1)發展條件

有利:地勢平坦,土壤肥沃,雨熱同期的氣候

不利:春秋季節易發生低温凍害

(2)作物熟制:一年一熟。

(3)主要農作物:盛產小麥、玉米、大豆、水稻等,是我國機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糧最多的糧食生產基地。

(4)問題與措施:墾荒擴大耕地,造成濕地面積鋭減、生態環境惡化,為此停止開荒、建立自然保護區。

3.我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

三、世界最大的黃土堆積區——黃土高原

1.文明的搖籃:(1)位置、範圍:東起太行山脈,西至烏鞘嶺,北連內蒙古高原(大致以長城為界),南抵秦嶺;主要包括山西省和陝西省的大部分,寧夏回族自治區的南部,甘肅省的東南部。

(2)富有特色的“黃土風情”:如傳統民居是窯洞;信天游是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陝北民歌等

2.風吹來的黃土:

(1)黃土的來源:多種假説中得到廣泛認同的是“風成説”,黃土來自中亞、蒙古高原和我國西北部內陸地區。

(2)黃土地貌景觀:黃土塬、黃土峁、黃土樑、川地

3.嚴重的水土流失:

(1)原因

自然原因

人為原因

黃土土質疏鬆,許多物質易溶於水

過度放牧、

開墾農田、

修路、

採礦

地表裸露,缺乏植被保護

氣候: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地形:溝谷斜坡多

(2)危害:土壤肥力下降,破壞了農田和村莊,自然災害加劇,生態環境惡化;泥沙下泄導致河流含沙量劇增,淤塞下游河牀、水庫,給防洪及河道整治造成困難。

4.水土保持:

(1)生物措施:植樹種草(2)工程措施:建梯田、修擋土壩。

(3)合理安排生產活動。例如,陡坡地退耕還林、還草,合理放牧。

四、祖國的首都——北京

1.基本概況:

(1)地理位置:位於華北平原的西北角,西面和北面背靠羣山。

(22)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

(3)城市職能:北京是全國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

2.歷史悠久的古城:

(1)北京舊城:格局形成於元、明兩代,方方正正,佈局均衡對稱。

(2)旅遊名勝:長城、明清故宮、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頤和園、天壇等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另外還有四合院、衚衕、牌樓等。

3.現代化的大都市:

(1)重點功能區:中央商務區、中關村科技園區、金融街、王府井商業街。

(2)現代化交通網:北京已經形成了航空、公路、鐵路四通八達的現代化立體交通網絡;市區形成了環形加放射狀的快速道路網,是全國最大的鐵路交通樞紐和國際航空港。

(3)建設目標:“國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39ypg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