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長城教學實錄(精品多篇)

長城教學實錄(精品多篇)

長城教學實錄(精品多篇)

《詹天佑》教學實錄 篇一

博興縣實驗國小(256500) 王兆建

教師思考:

《詹天佑》是九年義務教育國小六年制第十二冊教材第二組課文的精讀篇目。文章以人物的名字為題,重點記敍了詹天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蹟-----主持修築第一條完全由我國的工程技術人員設計、施工的京張鐵路,為讀者勾勒出了一位傑出愛國工程師的高大形象。文章層次清晰,內容生動,字裏行間流露着對中國人民智慧和力量的讚頌,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優秀教材。全文圍繞“傑出、愛國”而展開,教學時應以此為線索,在充分閲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抓住具體事例,結合重點的詞句,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學要求:

1、學習課文,瞭解傑出愛國工程師詹天佑的事蹟,激發熱愛祖國、立志為祖國做貢獻的思想感情。

2、結合具體事例,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詹天佑的傑出才華和愛國精神,同時在他的科學態度和刻苦精神中受到啟迪。

3、培養學生合作探究、動手實驗的能力。

教學過程 :

一、板書課題,直接導入

教師板書課題 詹天佑,齊讀,確定學習內容。

二、檢查預習,梳理定標

1、師生交流課外資料

學生首先彙報,教師投影:詹天佑簡介(詹天佑,中國鐵路製造第一人……)

2、學生彙報課文預習情況

教師引導學生從剛才談的詹天佑放棄外國的榮華富貴回國工作,後來修築灤河大橋,還有在工作中的嚴肅認真,體會詹天佑的傑出和愛國,然後引導學生找出具體事例來表現詹天佑是一個即傑出有愛國的工程師。

三、討論交流,彙報點撥

1、速讀課文,理清脈絡

學生速讀課文,找出文章中的具體事例,教師概括,課件展示:接受任務、勘測線路、開鑿隧道、設計“人”字形線路。

2、分組合作,問題探究。

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事例,自己喜歡的小組,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探究。

教師在合作前提出明確要求:

(1)要抓住具體事例,結合自己對重點詞句的理解説明自己的問題。

(2)組內成員應明確分工,有組織,有秩序,確保合作高效。

3、彙報交流,深悟感情。

組織學生以組為單位進行研究彙報,並與其他學生一起,針對該組的學習收穫,給予補充,評價。及時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並試着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學生演示:中部鑿井法、人字形線路後,課件展示。)

四、情景激發,拓展思維。

1、創設情景,激發感情

教師放映片斷:京張鐵路的提前竣工,使全國上下歡欣鼓舞,詹天佑在許多年後,來到長城,遠望京張鐵路,感慨萬千……(電影《詹天佑》片斷),激情引發,讓學生想對詹天佑説些什麼,對自己説些什麼。通過深入挖掘文章內容,創設新的學習情境,加深了對文章思想感情的理解,使學生在充滿創意與激情的表現裏,受到愛國主義情感的薰陶。

2、學生練筆

將對詹天佑説的話寫下來。

五、課外延伸,深化感情

佈置學生蒐集我國歷史上愛國英雄人物,準備“愛國英雄事蹟展”。

《長城》課堂實錄 篇二

一、提問激趣導入:

1、瞭解英語The Great Wall的含義,提問:單詞Great、Wall分別為何意,(偉大的、牆)這個詞組真正的意思是什麼?(長城)從而導入課題。(板書課題)

2、為什麼外國人稱長城為偉大的牆?(播放長城風光的短片)

3、欣賞了《萬里長城》風光片,長城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長、壯觀)

二、重點賞析深入讀——品味長城

1、那課文裏是怎麼讚美長城的呢?引出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是一個偉大的奇蹟。你想提出什麼樣的問題?

2、根據學生的提問出示學生討論學習的方法:(自由小聲讀)

討論學習:

①、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1-2自然段,想想:為什麼説長城是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是一個偉大的奇蹟?

②、劃出描寫長城氣魄雄偉的句子,並寫寫自己的體會。

③、試着讀出長城氣魄雄偉的氣勢來。

(找到以後,可以同桌或前後互相交流交流。)

交流(一)

(1)、同學們,有誰找到了描寫長城氣魄雄偉的句子?(生説“遠看長城,它像一條長龍,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板書:像一條龍

作者這是從哪裏看長城的?板書:遠看

(2)、課文是用什麼方法寫出長城的長呢?(比喻)體會這樣寫的好處,並讀出有關句子。

師:作者為什麼把長城比作龍而不是其他呢?(龍的形態長而彎,樣子很威武)

師:同學們,看課文插圖,長城在崇山竣嶺之間蜿蜒盤旋,多像一條長龍啊!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象徵,課文把長城比作長龍,寫出了它雄偉的氣勢,誰來讀?(指名讀)

3、在這一段中,作者還採用了什麼方法寫出了長城的長呢?(列數字)“一萬三千里”(結合地圖理解其長。)是的,這個數字讓我們知道了長城的具體長度,從地圖上我們知道山海關在河北省和遼寧省的交匯處,而嘉峪關在甘肅省,這中間經過了11個城市,從這裏我們就能感受到長城非常的——長(生説)

生帶着驚歎讀這段話。同學們,讀完這段話,讓我們閉上雙眼,展開想象:長城東到山海關,西至嘉峪關,這條巨龍舞動着一萬三千多里長的身軀,在藍天下飛騰,在大地上起舞,在崇山峻嶺中蜿蜒盤旋。

師:是啊,這樣一座綿延萬里的長城真是氣魄雄偉,怎能不稱之為偉大的奇蹟呢?同學們,讓我們再來有感情地讀一讀這段,好嗎?(配樂齊讀第一段。)

交流(二)

1、遠看長城,它像一條長龍,氣勢雄偉,那麼走近看長城又有什麼特點呢?請同學們默讀第二段(板書:高大堅固),這是在哪裏看長城的?板書:近看。請你讀出相關句子。重點來理解長城的高大堅固以及五六匹馬的寬度相當於有多寬從而理解長城的堅固。(結合城牆圖片理解)

2、長城的結構(設計)到底如何?請同學們再讀課文,結合課文的插圖理解(瞭望口、射口、垛子),並出示課件與之對照,請一名學生做小導遊介紹長城的構造及巧妙設計。(説説當時秦始皇的軍隊是怎樣利用垛子,瞭望口、射口、城台傳遞信息,進行防守和打擊敵人的?)説得太好了!這種設計,在當時有效地抵禦了外族的入侵,在世界上更是獨一無二的,此時你又想説點什麼呢?(生自由説)

3、師:是啊,這種獨特的構造,巧妙的設計,(師生讀: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是一個偉大的奇蹟。。)老師和同學們一起來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三、巧妙過渡,感情昇華

1、過渡:假如站在長城上,踏着腳下的方磚,扶着牆上的條石,此時此刻你能聯想到了誰?(指名説:古代勞動人民)

(出示課件)站在長城上,踏着腳下的方磚,扶着牆上的條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築長城的勞動人民來。這一句話連續使用了幾個動詞,請把它們畫出來並説説這樣寫的好處。從“很自然的”體會到什麼。(好處:使句子更加連貫,讓讀者彷彿身臨其境)

2、勞動人民修築長城可真不容易呀,(課件出示,學生朗讀)。試想勞動人民在修築長城時會遇到什麼困難?(學生暢所欲言)教師引讀,層層深入。如:是呀,那時沒有汽車、火車、沒有起重機,靠的就是他們無數的肩膀無數的手……;無論天氣多麼惡劣,工程多麼艱辛,靠的就是他們那……;無論環境多麼殘酷,山勢多麼險峻,靠的就是他們那……;一日又一日,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他們就是靠着……一步一步地抬上這陡峭的山嶺。

3、難怪作者從內心深處發出這樣的感慨(課件展示,齊讀):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成這前不見頭後不見尾的萬里長城。“多少勞動人民···”體會“多少”、“才”你從中感受到了什麼?(建造長城不容易,飽含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讚歎之情)

師:在“崇山峻嶺”之中修築長城,就靠着無數的肩膀無數的手把兩三千斤重的條石一步一步地抬上去,怎能不流血流汗?而古代勞動人民利用山勢讓長城蜿蜒盤旋,還設計了垛子、瞭望口、射口、城台等結構(指圖片)更好地抵禦外來侵略,這不正是他們智慧的體現嗎?來,讓我們帶着對古代勞動人民無限的敬佩之情再讀:(課件出示)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成這前不見頭後不見尾的萬里長城!

(過渡)讓我們和作者一起讚歎:“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是一個偉大的奇蹟”。

四、小結

學生根據板書用上兩組關聯詞説説為什麼長城氣魄雄偉,在世界歷是一個偉大的奇蹟?(因為長城不但長和高大堅固,而且凝聚了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所以説長城真是氣魄雄偉,是世界歷一個偉大的奇蹟。)

五、課件出示外國友人的評價。

如今,每天都有成千上萬的參觀者登上長城,目睹長城的雄姿和壯美,他們都會發出由衷的讚歎: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遊覽了長城後欣然題詞,她説(師生同讀):我到過世界許多地方,中國的萬里長城是最美的。

美國總統克林頓遊覽完了長城後欣然題詞,他説:長城是一個奇蹟,一個由偉大的民族創造的偉大奇蹟!

同學們, 聽着這些外國元首送給長城的題詞,你想對長城説些什麼呢?請你把它寫下來吧。(寫完後展示 )

師小結:同學們,你們知道嗎?長城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以其獨特的風采吸引着世界各國的遊客。請同學們起立。讓我們面對長城,自豪地説——(齊讀: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是一個偉大的奇蹟。)讓我們挺起胸膛,自豪地對我們偉大的民族説——(齊讀: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是一個偉大的奇蹟。)讓我們揮起臂膀,自豪地對全世界人民説——(齊讀: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是一個偉大的奇蹟。)

六、拓展延伸

師:其實關於長城的資料、故事傳説還有很多,由於時間關係,我們在課上就不能一一分享了,所以請大家在課後完成,相信同學們通過這些途徑,你會對長城有更深刻的瞭解,你會為長城感到驕傲,更會為我們的民族感到自豪!

《長城》教學實錄 篇三

長城

遠看長城,它像一條長龍,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從東頭的山海關到西頭的嘉峪關,有一萬三千多裏。

從北京出發,不過幾十公里就來到長城腳下。這一段長城修築在八達嶺上,高大堅固,是用巨大的條石和城磚築成的。城牆頂上鋪者方磚,十分平整,像很寬的馬路,五六匹馬可以並行。城牆外沿有兩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擊用。城牆頂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壘。打仗的時候,城台之間可以互相呼應。

站在長城上,踏着腳下的方磚,扶着牆上的條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築長城的勞動人民來。單看這數不清的條石,一塊有兩三千斤重。那時侯沒有火車。汽車。起重機。就靠者無數的肩膀無數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這陡峭的山嶺。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成這前不見頭。後不見尾的萬里長城。

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是一個偉大的奇蹟。

《長城》課堂實錄

課前分享資料:為了保護人類社會的共同財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全世界最突出的自然和文化景觀評為“ 世界遺產”,編成了《世界遺產名錄》。截止2003年7月,我國已有29處景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其中文化遺產共21處,自然遺產共4處,自然文化遺產共4處。

生談感受。

師:我們祖國地大物博有很多的名勝古蹟,其中有29處的景觀被列入了《世界遺產名錄》裏面,而這29處景觀中,僅僅只有一處景觀能在太空和月球上看到,你們知道是什麼嗎?生:長城。 師:是的,今天潘老師就要帶領你們打開世界遺產的第一扇窗户──長城。跟老師一起寫課題。長城,顧名思義,我們就能知道它的第一個特點──生:長。師:來再讀一下課題。生齊讀,突出了長的讀音。

老師:剛才你們説了咱們國家名勝古蹟特別多都感到很自豪,那麼也請你們讀課題的時候讀出這種自豪感。

生齊讀。

師:老師感受到了。有去過長城的嗎?

生舉手。

師:還不少。不過也有很多的同學沒去過,不要緊,老師這裏有長城的圖片,請同學們欣賞一下,去過的同學與他們分享一下去過的情景。

幻燈出示長城圖片。

師:你看到的長城是怎樣的,能説説嗎?

生:和我記憶中是一樣的,非常陡。

師:非常陡,還有嗎?

生:曲裏拐彎的。

師:很彎曲。

師:請你説。

生:像一條巨龍。

師:還能用比喻句呢。那麼課文裏是如何來描寫長城的呢?請同學們自由大聲地朗讀17課,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自己喜歡的句子多讀幾遍,並且有個重要的要求,要看一看每個自然段都寫了什麼內容。開始吧。

生自由讀。

師:我發現咱們班同學習慣特別好,剛才有個同學讀完了以後能夠去找到課文裏的生字欄,將生字再認讀一遍,他這種方法值得我們大家借鑑。那麼剛才老師佈置了第一項任務讀準字音,來同學們試一試:

幻燈出示詞語。

師:本課會認字有八個,這幾個字的字音你能讀準嗎?想讀哪個就讀哪個,誰願意讀?(學生選讀,教師隨機糾正字音。)

師:開火車讀,每個詞讀一遍。

師:瞭望口這個字音還是容易讀錯,來再讀一下。

生:齊讀。(個別檢測讀)

師:字音讀準了,是讀好句子的前提,那麼有哪些句子是你特別喜歡的,來讀給我們大家聽一聽吧。

師:因為你喜歡所以讀得真有味道。

師:誰願意再來讀一讀?

師:聲音真洪亮呀。還有嗎?

師:潘老師怎麼抽得都是讀得好的。那我再試一下不舉手的,請你讀一下。

師:也讀得很流暢。還有想讀得嗎?來這位女生。

師:太了不起了,挑戰了最長最難讀的句子。沒讀好不要緊,一會我們還有機會讀書,你一定能讀得特別流暢。那麼讀完了自己喜歡的句子,還有最後一項任務,想一想每個自然段都講了什麼內容。你想説哪個自然段就説哪個自然段吧。

學生説,教師隨機板書。

師:説出了長城的長,我先寫個長,那我想請你把這一段內容概括成四個字,考考你們的概括能力。

生:我選的是一條長龍

師:好我把長龍寫上。誰象長龍?

生:齊説長城

師:長城的什麼象長龍?

生:……

師:老師幫你們想一個,看看怎麼樣?形象長龍,就這樣,我們把每一自然段概括成4個字,誰再來試一試,再説説其它自然段,沒關係同學和老師都可以幫你。現在有點難度了想一想。

生:我想説第三自然段,那些勞動人們為了修建長成,他們特別勞累終於把長城建好了。

師:沒有縮成四個字,應該怎麼説,想一想。

生:辛苦

師:辛苦。這詞也不錯,來老師寫上,還有嗎?

生:勞累。

師:勞累,好寫上。在這自然段還有不同意見的嘛?

生:沒有

師:你們都同意這一説法。生齊説同意

師:還有沒有説別的自然段的?

生:我説第二自然段四個字來概括巧妙之作。

師:巧妙之作。精彩。老師把這個巧妙寫上。那麼你能説一下是什麼巧妙嗎?

生:設計的非常巧妙。

師:請坐。他的概括能力不能小看呀。

生:我説的是最後一個自然段,偉大奇蹟

師:太棒了偉大奇蹟。現在老師想請同學們把這四個字的詞語連在一起就是我們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誰起來試着概括一下。

生:這篇課文主要講的長城的樣子像一條長龍,它的設計非常巧妙,建築它的人非常辛苦勞累,它成為世界遺產上的偉大奇蹟。

師:掌聲送給他,現在你們覺得概括主要內容還難嗎?我們運用詞語相加法概括主要內容就特別容易。同學們在剛才你們所讀的喜歡的句子裏,老師選了這樣一句話,請同學們來讀一讀,想一想這句話和剛才同學們的描繪有什麼不同,好在哪裏?自己讀一讀,品一品,開始。

生自讀。

師:你們覺得寫的和自己剛才説的區別在哪裏?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嗎?

生:它用了比喻句。

師:你説説它是怎麼比喻的。

生:遠看長城它像一條長龍。

師:為什麼要把長城比喻成長龍,這兩者之間有什麼相似的地方,我們來想一想。

生:長城和長龍都是特別長的。

師:從它的形態來説都很長,還有沒有相似的,

生:中華人民的象徵是龍,龍本身特別偉大,所以把長城比喻成龍。長城也表示了中華人民的偉大之作。

師:能知道這麼多,你太了不起了。你是從象徵意義上找到了這兩者的相似之處。還有沒有呀,這個長龍是彎曲的。

生:長龍是彎曲的長城也是彎曲的。

師:還有什麼相似的。

生:龍是有龍鱗的,長城的牆磚就像龍鱗。

師:他觀察得更細緻了,因為有相似之處,所以把長城比喻成了長龍。讓我們感受到長城非常得長和彎的特點,用上比喻句多形象呀,老師把這個方法寫下來。也請同學們好好讀一讀。

師:誰願意站起來給大家展示一下。

生:讀。

師:真美呀!在這句話裏還有哪些地方值得我們學習。

生:它用了兩個特別好的能夠形容長城雄偉的成語,崇山峻嶺和蜿蜒盤旋。

師:你們見過崇山峻嶺的景象了嗎?

生:沒有。(無人舉手)

展示幻燈,學生看圖發出感歎。

師:把你們的驚歎讀出來

生:齊讀崇山峻嶺

師:現在我想請同學們看一看這幅圖,猜一猜崇是什麼意思?

生:山很高的意思。

師:你猜對了,那峻是什麼意思呢?

生:險峻。

師:好!我們就用詞語相加法就可以解釋這個詞的意思。高大而──齊説:高大而險峻的山嶺就是崇山峻嶺。齊讀崇山峻嶺。

師:通過看圖和詞語相加法,我們理解了這個詞語的意思,現在請同學們看一下,這長城就建在崇山峻嶺之間,描述一下長城的形態,把你所看到給我們説出來,請你説。

生:長城很彎而且很長。

師:長城長而且彎曲,當它遇到山嶺的時候就會如長龍一般直衝雲霄,來把你們的手伸出來,當它遇到峽谷的時候又會俯身直下,就是這種起起伏伏,彎彎曲曲的狀態,課文裏用了一個什麼詞?

生齊説蜿蜒盤旋。

師:難怪剛才這位同學要説這個詞好呀,我們説了這麼多,作者僅僅用一個詞就描繪下來了,來請同學們讀這個詞。

生:齊讀蜿蜒盤旋

師:對,用詞準確也是寫好文章的法寶呀。同學們請把這段話讀一讀,去品味一下這長城的長和彎的特點。

生讀。

師:同學們剛才在你們喜歡的句子裏面呀還有這樣一句話,展示幻燈,看一看哪個詞用得特別好,還能找出來嗎?請你讀。

生:寫出它有一萬三千多裏,好在它表示出了長度。

師:讓我們具體知道了它的長度,這就是列數字的方法。一萬三千多裏,二十多年前有一個年輕人徒步走完了長城,他用了508天。你們感受到什麼?來請你説。

生:我能感受到長城特別長。

師:長城太長了,來讀出來。

生讀。

師:還有一個字用的特別好呢來請你

生:東頭,

師:東頭講了什麼呀,它的起始點。還有一個詞請你説

生:“從”這個字。

師:講講理由,為什麼是“從”?

生:因為從是代表從東頭……

師:心裏知道,不知道如何表達,這麼説對嗎?因為這個連接詞讓我們感覺到讀起來句子特別流暢。有一個字用的特別好,好好想一想。能感受到嗎?請你説。

生:山海關的關

師:它只是一個地名,請坐下。想想還有沒有呀?

師讀:有一萬三千“多”裏。

生:多。

師:為什麼用得好呢?

生:因為這個“多”字顯示出長城的長,不只是一萬三千公里。

師:不僅僅是一萬三千公里,因不能確定就用了一個“多”,這個“多”字用得非常準確。這種精準的用詞呀,在我們課文的其它段落還能發現。請同學們好好品一品。那麼在這段話裏面還有什麼不懂的呢?

生:山海關和嘉峪關分別在什麼地方?

師:那麼請同學們看一看,(出示中國地圖)山海關有知道在哪的嘛?請你説

生:我知道嘉峪關。

師:你知道嘉峪關,那嘉峪關在哪呀?

生:就在甘肅那一塊

師:你真厲害。山海關,就在河北和遼寧省的交界處,而嘉峪關正如這位同學所説的在甘肅省。這起點和終點非常遠,它們歷經了哪些城市呢?請同學們看看這段資料。誰來説一説讀完資料的感受。

生:長城太長了,經過了11個城市。

師:從這段數據裏面也能讓我們感受到長城非常得長。現在就請同學們把這一段連起來讀一讀

生:齊讀

師:就看這一個段落,還有一個詞用得非常好。

生:遠看

師:為什麼?

生:因為從遠處看它特別的長。

師:我們觀察景物就要這樣,他觀察的時候先從遠處看的,從不同的角度去看,能寫出事物不同的特點來。同學們你們看到如此雄偉壯觀的長城,會發出怎麼樣的讚歎呢?

生:長城真長呀

師:還有不同的讚歎嘛?

生:這美麗的長城像大海一樣望不到邊。

師:比喻成大海不夠確切呀,自己糾正過來。

生:像長龍一樣望不到尾。

師:這樣改就好多了。我們看看作者是如何讚歎的呢?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劃出作者讚歎的句子。

生: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蹟。

師:全班同學一起讀一讀,看你能問出什麼問題來。

生讀,思考。

生:為什麼説它是偉大的奇蹟?

師:它為什麼稱之為偉大的奇蹟呢?剛才我們已經領略了長城的長和彎的特點,可以稱之為一個偉大的奇蹟,還從哪裏可以看出來呢?

生:從第三自然段

師:從建築的艱辛也可以感受到,還有嗎?

生:設計的巧妙

師:設計的巧妙也能感受到,現在就請同學們看一看這長城到底巧妙在哪裏,設計有什麼獨到之處呢?默讀第二自然段。畫出你認為設計巧妙的地方,並寫出理由來,簡單地寫,現在開始。畫完了和你的同桌相互交流一下,提升一下你們的認識。來誰願意和我們大家交流一下。

生: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話。

師:把你找到的巧妙之處讀出來。

生讀。

師:有兩個字發音不準,五六匹馬和垛子,請再讀一遍。

生再讀一遍,讀得很準。

師:就你找的這句話裏面,能感受到設計巧妙嗎?説一説。

生:因為它輔得和馬路一樣寬。

師:便於做什麼?

生:打仗。

師:她揭示了長城的作用是為了抵禦外族的侵略呀,那麼我們想一想,把這個長城建這麼寬是為了便於軍隊幹什麼呀?

生:齊説通行。

師:對通行,這詞用得還真好!它比喻成了很寬的馬路,馬路你們熟悉嗎?

生:熟悉。

師:用最熟悉的事物來比喻,讓我們能夠更加清楚所要描寫事物的形象。好同學們再看一看,你覺得這句話裏還有哪個地方寫得特好。

生:應該是十分平整。

師:平整,讓我們知道了這個路面的情況。還有呢,還有哪些詞用得特好。

生:我覺得是並行

師:並行,什麼並行呀

生:五六匹馬可以並行

師:那麼這一句你認為好在哪裏

生:我覺得它的好處是,明顯地寫出了路的寬。

師:對,用舉例子的方法就讓我們知道,這個路到底有多寬。好了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也來體會一下。

生讀。

師:找到了巧妙之一了。外觀設計得很寬很平整,便於軍隊通行,還有嗎?請你説下巧妙之二。

生:我畫的是城牆頂上每隔300多米就有一個方形的平台,是用來屯兵的堡壘。

師:(手指板書)請看這個圖,你給我們指一下,其它的同學拿起筆,在書上的圖中找到堡壘的位置標上。好,指的非常正確。老師把堡壘這個詞寫到黑板上,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寫,堡壘的壘是上下結構,這三個撇折點,就像三角形一樣要把它們寫緊湊,下面的土最後一筆橫要拉長一點,這個字才能夠特別的穩,壘字就像迭土城牆的樣子。學生在書上寫,標註在堡壘圖中。剛才這位男生請你繼續説。這個設計為什麼巧?

生:這個設計的巧是,它們如果打仗的時候那邊需要支持之間可以互相呼應。

師:可以互相呼應。還可以幹什麼呀?生:起到一個保護防禦的作用。

師:繼續找找巧妙之三。

生:(同前一位學生一樣。)

師:看一看還有沒有新的見解和想法。

生:我畫的是城牆外沿有兩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擊用。

師:老師現在要考考你,是不是真的都明白了,請你出來把垛子、射口和瞭望口這三個部分在這幅圖中標出來。其它同學也是一樣,在你們書上的圖中標出來。

師:來請看一下這位同學標的,我把射擊口改成文中的詞射口,這個射寫得有點問題,有發現的嗎?

生:身在做偏旁的時候撇不能出頭了。

師:注意這個字的變形寫法。他標的是否正確,有不同意見嗎?

生:我認為這才是瞭望口。

師:(師指着瞭望口)他認為這個是瞭望口,而你認為是射口,你有無新的想法了?。

生:我感覺在打仗的時候槍架在上邊的。(堅持將瞭望口當成射口)

師:可是你的身體就會露出來,他們會更容易找到你更容易射擊到你。好好想想射口在哪裏才更安全。

生:那就在堡壘裏。

師:噢!大家都堆在堡壘裏射擊?結構是否科學呢?請你注意看看圖呀,其實老師就沒有畫射口呀!

生:就是在垛子下面有一個口。

師:那就請你把這個畫上去吧,老師把射口寫成瞭望口。(畫射口)發現了沒有老師畫的射口非常得生:齊説小。師: 如果太大了就會……

生:如果太大了還沒有等你開槍別人就會把你打死了。

師:對了,所以它的設計特別生:齊説巧妙

師:我們知道具體位置還知道它為什麼這麼設計,那你們知道長城是用來幹什麼的嘛?

生:我知道這個長城是抵禦以前匈奴和外族人的侵略,那時候為了佔領土地,我們中華人民必須抵擋這些匈奴所以建起了長城,以防匈奴來攻擊。

師:真是小科學家,知識這麼淵博。長城這樣設計,是為了剛才那位同學所説的作用。再讀讀這句話看看你覺得哪一個詞用得特別的好。

生:齊讀

師:這位女生你説説。

生:我覺得是腳下。

師:什麼腳下,誰的腳下呀?

生:是長城腳下。

師:這告訴我們什麼?

生:不過一百米就來到長城腳下,

師:這長城腳下好在哪裏呀。

生:沒有想好。

師:還沒有想出來,就認為好,不知道原因?好請坐下,長城腳下好在哪裏告訴我們什麼了,和前面的遠看形成了一個對比,這長城腳下就是告訴我們……

生:就是告訴我們這個地方是近看長城。

師:對!遠近結合法寫出了長城不同的部位。請同學們讀一讀,體會體會。

生:從北京出發……

師:我們的長城非常得高大,正是因為它的高大才能夠抵禦外族的侵略,才能夠保護我們祖國領土的完整,我們能不為它的高大而發出這樣的感歎嗎?請讀

生:齊讀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蹟!

師:千百年的歲月已經過去了,歷史的硝煙已經散盡,但青山依舊在,長城依舊在,我們能不發出這樣的感歎嗎?請讀

生:齊讀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蹟!

師:當我們腳踏方磚、用力扶着兩百米高的垛子吃力地向前爬時,當我們輕輕低下身來用手摸着射口時,當我們在瞭望口駐足時,你能想到什麼?

生:我可以想到,為我們創造和平生活的人的艱辛。

師:説得多好呀,説出了作者的感受,讀一讀。

生:齊讀站在長城,踏着腳下的方磚,扶着牆上的條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築長城的勞動人民來。

師:在這句話裏有哪些詞用得特別好,讓你有什麼想説的?

生:自然地想起

師:自然地想起。作者就和你們一樣,當他身臨其境來到這長城,就自然而然地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勞動人民。還有哪個詞用得好?這站這踏這扶都是什麼詞?

生:是動詞

師:這一連串動詞的使用,讓我們感受到作者親臨長城自然想起了建築長城的勞動人民來,他到底想起了勞動人民的什麼呢?下節課我們一起解決這個問題。為了幫助同學們深入理解這個問題,老師推薦一個故事《孟姜女哭長城》。看過是嗎?你們還可以找大量的有關長城的故事,能夠幫助你們深入地去探究這個問題。好了,這節課我們就上到這裏,學要有所獲呀,這節課你們有什麼收穫?

生:我積累了許多好詞好句。

生:寫作文的時候還可以用上像一條長龍這樣的比喻句。

生:我的感受是,我為我是一箇中華兒女而感到驕傲。

師:同學們收穫真不少,手指板書,這些好的方法呀,就像我們習作的堡壘一樣,如果我們擁有了這些方法,相信習作中的困難能夠不攻自破,這節課我們就上到這裏,下課。

板書設計:

《詹天佑》教學實錄 篇四

葛銀銓教學實錄——《詹天佑》

一、期待對話 走進文本

師: 1909 年 8 月,第一條完全由我國自己的工程技術人員設計施工的鐵路幹線 — 京張鐵路勝利竣工。這一消息,給飽受帝國主義欺凌的中國人民以極大的鼓舞,中國人民無不感到揚眉吐氣。(播放課件:通車慶典)

鐵路竣工當天,如果當時有一家影響很大的報紙,想在頭版頭條刊登這樣一則啟事 — — (大屏幕展示,隨錄音逐字打出)

徵集路名啟事

各位同胞:

第一條完全由我們的工程技術人員設計的鐵路幹線 —— 京張鐵路已勝利竣工。為了紀念這一具有深遠歷史意義的事件,本報編輯部特發起徵集鐵路路名的活動。具體要求如下:

1 、路名必須簡潔、明瞭,以三個字左右為宜。

2 、路名以體現中華民族的精神為原則,可以與修築這條鐵路相關的內容命名,可以體現這一鐵路修築成功的意義命名。

3 、來稿務請寫出命名的理由。

本報編輯部

1909 年 8 月

師:同學們,大家想不想穿越時空隧道,一起來參與這次活動,設計一個好的路名?

生:想,我來説!(一個學生迫不及待地舉起了手)

師:別急。要想設計一個好路名,你有什麼建議?

(根據學生回答,教師梳理。)

師:命名的理由從課文的具體語句中去尋找,找出最有説服力的語句進行深入研究。因此,要先仔細讀課文,再一起討論。研究文中語句的方法可以:劃一劃,劃出感觸最深 的語句;寫一寫,在劃出來的語句旁寫上批註;畫一畫,有些內容可以用簡筆畫來展示,還可以在簡筆畫上動手演示一下。當然,還可以用其它的適合自已的方法進行研究。在此基礎上,再概括出你認為最好的路名,等會兒我們召開新聞發佈會來展示大家的研究成果。

【賞析】作為學生與文本聯姻的 “ 介紹人 ”—— 老師,創設情景,用給鐵路取名這一新奇而巧妙的辦法,把文本介紹給學生,讓學生 “ 親近” 文本,激起他們 “ 擁抱 ” 文本的興趣與慾望。同時,在師生交流中,產生、形成並疏理出學生與文本的對話策略,為學生更便捷、更有效地 “ 傾聽 ” 文本,為與文本(作者)全方位、深層面的融合奠定基礎。

二、深入對話 叩擊文本

師:剛才同學們已進行了深入的研讀,給鐵路也取了很多有意義的名字。

(在學生自讀自悟過程中,老師隨機讓他們到黑板上寫出路名:愛國路、爭氣路、自強路、揚眉路、天佑路、傑出路、才幹路、中國路、智慧路、回擊路 …… )。

師:下面我們來開個新聞發佈會,展示大家的研究成果。新聞發佈會怎麼開?我們請路名的設計者為主要發言人,説説這樣設計的理由。一個同學發佈的時候,其他同學都是參加發佈會的記者,可以向他提問、質疑。如果你的設計和他相似,也可以對他的發言進行補充。

【賞析】富有個性的路名,是學生深入文本 “ 傾聽 ” 與對話的收穫。是對文本語言和課文內容感悟、理解以及由此折射出來的思想情懷內化、昇華的結晶。召開新聞發佈會,把教材還原為生活場景,讓學生親臨這個現實的、生活化的情景,在平等合作、互動交往並伴有創新思維生成的平台上展開對話,基於他們的經驗和生活感受,解讀文本。

生:我取的是 “ 智慧路 ” 。詹天佑在開鑿隧道時,能根據居庸關和八達嶺兩座山的不同特點,採用不同的方法開鑿,體現詹天佑才智過人。

師:(黑板上畫出居庸關和八達嶺兩座山的簡筆畫)這兩座山,哪座是居庸關,哪座是八達嶺?

生:左邊那座山勢高、巖層厚的是居庸關,右邊長而低矮的是八達嶺。

師:誰來畫一畫兩座山不同的開鑿方法?

(一生上來,居庸關採用從兩端同時向中間鑿進的方法;八達嶺用中部鑿進法)

師:(點擊出示:居庸關山勢高,巖層厚 …… 八達嶺隧道全長 …… 工期縮短了一半等兩段文字)仔細讀一讀這兩段文字,對照同學畫的,有沒有不同意見?

生:開鑿居庸關從兩端同時向中間鑿進,可這個同學畫的兩個箭頭一高一低,到時候怎麼貫通呢?也太粗心了,應該在一條直線上,我來給他改一改。

師:是呀!這將給工程帶來多大的麻煩。嗯,改得好。還有不同意見嗎?

生:老師,八達嶺隧道上的兩口直井之間的距離靠得太近了,如果這樣,中間一段很快就能貫通,辛辛苦苦打了兩口直井,不能發揮最大的作用。我認為這兩口直井應打在八達嶺全長的三等分處,並且要選山的凹勢處。

生:對,選八達嶺全長三等分處且是凹勢的地方打直井,不但打得快,而且六個工作面之間的距離也差不多,既省時,又省力。

師:你來 “ 打一打 ” 這兩口直井。

生:我有一個建議,既然打直井能縮短工期,那為什麼不多打幾口呢?

師:有道理,老師也這麼想。贊同他的觀點嗎?

生:不同意,打直井能縮短工期,但並不是越多越好,因為打直井也要化工夫的,打兩口夠了,六個工作面同時施工,工期縮短一半。再説我們是開鑿隧道,又不是打直井。

師:請同學們齊讀這兩段文字,邊讀邊想像兩個隧道與眾不同的開鑿方法,體會詹天佑的智慧和才幹。

【賞析】以新聞發佈會為載體,以 “ 智慧路 ” 的命名為切入口,辨山名,畫鑿法,提意見,每一環都引導學生親近文本,在理解、品味、比較、判斷中,提高語言感受力。尤其是學生的質疑,充分發揮批判性思維潛能,憑藉文本語言,調用生活感受和閲讀經驗,展現個性化的感悟。

師:還有誰要發佈?

生:我取的是 “ 傑出路 ” ,其實跟 “ 智慧路 ” 是一個意思。詹天佑順着山勢上陡坡設計了 “ 人 ” 字形線路,他無疑是一個傑出的工程師。

師:(點擊在大屏幕上出示 “ 人 ” 字形線路)這就是詹天佑設計的 “ 人 ” 字形線路,請你根據課文第六節內容,對着大屏幕説説火車是如何在 “ 人 ” 字形線路上運行的?

生:北上的列車到了南口就用兩個火車頭,一個在前邊拉,一個在後邊推。過青龍橋,列車向東北前進,過了這兒就倒過來,原先推的火車頭拉,原先拉的火車頭推,使列車折向西北前進。這樣火車就上山了。

師:下面讓我們真切地感受一下火車在 “ 人 ” 字形線路上運行的場面。(課件演示)

師:看了以後,你有什麼感受?

生:我感到詹天佑太了不起了, “ 人 ” 字形線路是一個偉大的創舉。

生:我覺得也只有 “ 人 ” 字形線路、有兩個火車頭的火車才能解決這一難題。我一直在想,有沒有更好的辦法讓火車上這樣的陡坡?可是沒有,只有 “ 人 ” 字形線路最合適。詹天佑確實太了不起了。

【賞析】點擊出示 “ 人 ” 字形線路,形象引路,言語為本,在言説中感悟語言,理解語言,凸顯形象;透過語言挖掘、品味人文內涵,引發高質對話,生成獨特理解與體驗。

師:還有其它的路名嗎?

生:我叫它 “ 回擊路 ” 。因為這條鐵路不滿 1 年就全線竣工了,比原計劃提早兩年,給藐視中國的帝國主義者一個有力的回擊。

師:為什麼説這是一個有力的 “ 回擊 ” 呢?

生:因為在 1905 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為總工程師,負責修築這條鐵路時,帝國主義者認為這是一個笑話。有一家外國報紙還輕蔑地説: “ 能在南口以北修築鐵路的中國工程師還沒有出世呢。 ” 現在我們成功了,這是給他們一個有力的回擊。

師:(點擊出示一家外國報紙的話)你是如何理解 “ 還沒有出世 ” ?

生:這其實是他們對我們的嘲笑,嘲笑我們科技落後,人才缺乏。

生:我以為這回擊路取得太恰到好處了。帝國主義認為從北京到張家口修築鐵路,他們外國工程師都不敢輕易嘗試,至於中國人,是無論如何完成不了這樣的工程的。現在這條鐵路不滿 1 年就全線竣工了,而且還比原計劃提早兩年。這難道不是給帝國主義者一個有力的回擊嗎?

生:我覺得這 “ 回擊路 ” 其實就是 “ 愛國路。 ”

師:説得好!(激情澎湃地)在帝國主義阻撓、要挾、嘲笑下,詹天佑毅然接受了這一光榮而艱鉅的任務。他滿懷信心、披荊斬棘,憑自已強烈的愛國熱情和傑出智慧成就這 一攸關民族聲威的歷史使命,這是詹天佑的驕傲,也是全中國人民的自豪!

【賞析】如果説智慧路和傑出路的闡發是為了感悟語言,理解內容那麼回擊路的生成則是為了探究這一語言、內容背後藴含着的更深層的內涵。構建了一個以回擊路為核心,以智慧路和傑出路為兩翼的立體對話空間,讓對話更富人性,更顯靈性。

三、超越對話 內化文本

師:剛才的新聞發佈會,許多同學發佈了自已取的路名及其命名的理由,下面我們來評一評自己心目中的最佳路名。

生:評價(略)

師:(小結)是啊,大家給京張鐵路取的名字真好!分析這麼多路名,歸納起來,其實大家都是從讚頌詹天佑的傑出智慧(點智慧路)和愛國熱情(點愛國路)這兩個角度來命名的,在命名過程中,也表達了大家對詹天佑的懷念、崇敬以及自已作為一箇中國人的自豪。

師:最後讓我們肅立在詹天佑的塑像前,一起用飽滿的感情來朗讀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

【賞析】此時的對話,已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溝通,它意味着對學生生命的喚醒與欣賞,意味着以石擊石的火花迸射,以情激情的心潮相逐,以思引思的絲絲聯結;它意味着交流之後的認可,肯定之中的引導,意味着用心靈感動心靈,用生命點燃生命,用靈魂塑造靈魂,以智慧開啟智慧的相互造就。

《詹天佑》教學實錄 篇五

一、教材簡析

《詹天佑》是國小語文第十一冊第六單元的課文。本單元是本學期的最後一組課文。訓練重點結合課文特點,引導學生複習運用本學期重點訓練的閲讀基本功,使學生通過本組三篇課文的學習,在閲讀能力及理解能力上都得到進一步提高。

通過《詹天佑》一課的教學,使學生懂得課文是怎樣一層一層表達中心思想的,順着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課文,進一步揣摩作者的寫作意圖,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詹天佑》一文以我國傑出的愛國工程師鐵路工程專家詹天佑的姓名為題,重點寫了他一生中最主要的事蹟之,即修築第一條完全由我國工程技術人員設計施工的京張鐵路。課文從修築京張鐵路時的背景和艱苦的地理環境,説明了修築京張鐵路經歷了許多艱難,詹天佑帶領中國工程技術人員克服了重重困難,使得京張鐵路提前峻工。讚揚了詹天佑愛國的思想和傑出的才能,也表現了中國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京張鐵路在詹天佑的主持下提前兩年竣工,有力地回擊了帝國主義對中國人民的蔑視,維護了祖國的尊嚴。

課文按先概括介紹,再具體敍述的方法安排材料。在具體敍述的段落裏,又是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進行記敍的。

二、教學目的要求

根據大綱對本冊的要求,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的知識學情、智力層次確定本課教學目的要求和教學重點如下:

(一)教學目的要求

1.瞭解傑出的愛國工程師詹天佑的事蹟,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立志為祖國作貢獻的思想感情。

2.知道課文是怎樣一層一層表達中心思想的、能順着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課文。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

1.瞭解詹天佑修築京張鐵路遇到的各種困難;通過具體事例體會詹天佑是“傑出的愛國工程師”。

2.順着作者思路讀,深入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

三、教具準備

投影儀、膠片、地理形勢圖片。

四、教學課時

3課時。

五、教法選用

為了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突出重點,突破重點,體現重點訓練項目,遵循“一法為主,多法配合”的原則,將採用導讀法,輔之以示圖法、以讀助講法等進行教學。

六、學法指導:

教給學生通過“讀——説——畫——説”的學習方弄懂課文內容。

開鑿隧道、設計線路兩部分寫作方法基本相同,可採用正遷移的方法,由扶到放,逐步形成自學能力。

七、教學程序(第二課時)

(一)整體再現課文內容。

1.導語 激趣。

1905年,當清政府提出修築京張鐵路的計劃時,些帝國主義國家極力阻撓、要挾、嘲笑,而當歷史的車輪轉到今天,外賓對主持修築京張鐵路的這一偉大的工程師詹天佑,為什麼會讚歎不已呢?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詹天佑》。(板書課題)

2.回顧課文,説説文章的主要內容。

引導學生從整體內容入手,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從矛盾處引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一石激起幹層浪,達到了“憤”與“啟”的目的。

(二)導讀全文。

1.學習第一段,抓中心句。

(1)自由讀文,邊讀邊思考:詹天佑是怎樣的一個人?

板書:傑出、愛國

(2)“傑出”是什麼意思?

(3)詹天佑的突出成就是什麼?

2.抓思路,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學習第二至第四段,完成教學要求1、2。

(1)學習第二段

①提問: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寫詹天佑修築京張鐵路這件事的?

(板書:接受任務、修築鐵路、提前竣工)

②指名讀第二段。思考:詹天佑是在什麼情況下修築京張鐵路的?當清政府提出修築京張鐵路計劃時,國際形勢如何?板書:阻撓

②“阻撓”是什麼意思?

為什麼阻撓?怎樣阻撓?

介紹時代背景,放地理形勢圖幻燈片,幫助學生了解當時當地的情況,突出能否修築京張鐵路是關係到民族榮辱的大事,從而體現詹天佑的傑出愛國。板書:要挾

④把“要挾”放在句子中理解。

⑤當時清政府任命詹天佑為總工程師時,國內外形勢又是怎樣?

指導理解“輕蔑”的意思,以及當時當地的自然環境。

⑧面對帝國主義阻撓、要抉、嘲笑和複雜的地理條件,詹天佑毅然接受任務,充分體現了他怎樣的精神?(愛國)通過品詞析句,引導學生深入理解作者在字裏行間都藴藏着詹天佑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同時,感悟到作者的措詞之準確。

(2)學習第三段。

①瀏覽第三段,並分層。

板書:勘測線路,開鑿隧道,設計線路。

②學習“勘測線路”一層。

輕聲讀課文,思考:詹天佑在勘測線路時,遇到什麼困難?他是怎麼説的、怎麼做的、又是怎麼想的?並劃出有關句子。

抓住“精密”一詞,體會詹天佑對工作負責的態度和對工作人員要求嚴格的工作作風,指導朗讀,加深理解。抓住“一定”一詞,用高昂的語調,堅定的語氣,讀出詹天佑為國爭光的堅強決心,進一步體現他的愛國精神。

③學習“開鑿隧道”一層:

第一步:默讀課文,思考:詹天佑遇到什麼困難?是怎樣解決的?

第二步:請學生説説遇到的困難和解決的辦法。

第三步:根據學生的理解,畫出開鑿隧道的草圖,請一個同學在黑板上畫,其他同學畫在玻璃板上。

第四步:用“因為……所以……”的句式説説為什麼要這樣開鑿隧道。

(通過讀——説——畫——説,層層深入,使學生理解了課文,從而突破了難點。)

④學習“設計線路”一層。

提示學生用“一讀二畫三演示”的方法學習本段。

一讀:通過自讀課文,理解本層的內容。

二畫:根據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畫出“人字形”線路圖。

三演示:讓學生在黑板上邊演示火車上山的路線,邊解説為什麼這樣設計。

通過學生動腦、動手、動口、動眼,理解了內容,突破了難點,使學生在參與中訓練,訓練中理解。

師述:詹天佑高度的智慧和傑出的才能就是在同當地自然環境的鬥爭中體現出來的。今後,我們在學習文章時,不但要注意人物所處的社會環境,還要注意人物所處的自然環境,弄清當地的情況才能對文章理解更透徹。

板書:當時當地的情況。

本段的教學,首先以教材內容為憑藉,在學習課文第一層時,就有意識地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在學習第二層中,師積極引導學生運用學法學習。在學習第三層時,放手讓學生自學課文,掌握學習方法,達到“授之以漁”的目的。其次,以本單元的訓練重點為中介,加強了語言文字的訓練。其一,在學習開鑿隧道、設計“人字形”線路兩層時,以讀為主,輔之以引導,理解遇到什麼困難,採取怎樣的辦法去克服困難,且在理解的基礎上,讓學生畫出草圖,實際操練,真正理解了課文內容,突破了教學難點 。

其二,讓學生運用“因為……所以……”和“遇到什麼困難,是怎樣解決的”表達方式,將有關內容表述出來,加強了表達能力。其三,採取換詞比較的方法,進一步體會作者的用詞之妙。這樣,既教給學生的學習方法,又注重了語言文字的訓練。

(3)學習第四段。

①自由讀課文最後一段,思考:為什麼説京張鐵路的提前竣工給了帝國主義者一個有力的回擊?板書:回擊、爭氣。

②如今,當遊覽中國的外賓,看到詹天佑的銅像,看到京張鐵路這一偉大工程,都會讚歎不已,他們會發出怎樣的讚歎?

這樣擴教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求異思維的能力,進而使學生認識到詹天佑確是傑出的愛國工程師,中國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的。

(三)迴歸整體,檢查效果。

通過本節的學習,你知道了什麼?

通過教學反饋,檢查教學效果,鞏固所學知識,及時查漏補缺。

(四)總結全文。

詹天佑在帝國主義阻撓、要挾和複雜的地形條件下毅然接受任務,他這種崇高的愛國精神,不正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嗎?他用自己傑出的才能和高度的智慧首創了世界絕無僅有的“人”字形線路,採用新方法開鑿隧道,成功地修築了我國第一條鐵路,在我國鐵路建築史上寫下了光輝燦爛的一頁,這不正是我國人民無窮智慧的佐證嗎?有這樣傑出的愛國工程師,是我們每一箇中國人的驕傲和自豪!讓我們永遠記住這個偉大而光榮的名字一一詹天佑。

總之,本課的教學設計首先遵循整體性教學原則,無論是全文的教材處理,還是一個自然段讀的訓練,都採取了整體一一部分一一整體的教學方法。其次,遵循了實踐性與主體性教學原則,讓學生在操作中理解與體會,從而獲取知識,形成能力。再次,加強了語言文字的訓練,使九年義務教育國小語文教學大綱中提出的“要正確處理語言文字訓練和思想教育的關係。語言文字訓練和思想教育要統一在語文教學過程 之中”的任務落到實處。

《長城》課堂實錄 篇六

一、內容簡析

《長城》這篇課文是國小語文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四年級上冊第十七課的內容,作為引領學生開始中國的“世界遺產”之旅的第一扇窗口,表現了長城的高大堅固與雄偉壯觀,讚美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和力量,抒發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二、確立重難點

課文共有4個自然段。第1自然段是遠看長城,概括地介紹長城,突出長城的“長”;第2自然段,具體地介紹長城,突出長城的“高大堅固”,這是近看長城;第3自然段,由長城展開聯想,歌頌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造;第4自然段,總結全文,指出長城在世界歷史上的地位,讚美長城是“偉大的奇蹟”。根據文意,教材配有兩幅圖片,一幅是氣勢磅礴的長城鳥瞰圖,一幅是長城城牆的近景。在傳統課文中,屬於一篇看圖學文,如何依據新課標的思想,又汲取傳統教學的所長,成為確立本文重難點時我思考的一個問題。第一課時的教學我着重於通過圖畫內容,幫助學生理清課文表達順序及方法,指導學生理解課文的觀察順序和寫作思路,培養學生細緻的觀察圖畫的能力,學習借鑑作者的表達方法。第二課時的教學側重通過看圖學文,理解重點詞句,感受長城的氣勢雄偉和高大堅固,在反覆誦讀、感悟想象中認識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晶,是世界歷史上的偉大奇蹟,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學思路

進行這堂課的設計時,我採取了以圖為主線,結合課外蒐集的有關介紹長城的相關信息,組織學生閲讀,品味課文語言而達到理解感悟課文的設計思路。

1、看圖解詞,感受“長”:

第一段教學緊抓“長”的特點,首先由看圖入手,藉助媒體呈現畫面,直觀感受遠觀長城蜿蜒曲折、雄偉壯觀的特點。再抓“遠看長城,它像一條長龍,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這句形象的比喻,還是由圖入手,藉助形象直觀的畫面,通過理解關鍵詞“崇山峻嶺、蜿蜒盤旋”的具體形象、含義,達到輻射文段的效果。接着用具體的數字説明感悟長城的“長”,瞭解課文表達的特點。使長城長的形象在學生心中直觀化、具體化。

2、圖文結合,感悟“堅、巧”:

第二段教學着眼於感悟文本,解決疑問,圖文有機結合,理解長城高大堅固、設計巧妙的構造特點。在學生充分自讀感悟的基礎上,激勵學生大膽上台當“小導遊”,向“遊客”(全班同學)介紹長城構造特點。隨機出示有關長城的結構示意圖圖片、課件。在讀、議長城特點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觀察課文中的圖片,瞭解“垛子”“瞭望口”“射口”“城台”的位置、樣子及其作用,加深理解長城高大堅固、設計巧妙的構造特點。

3、看圖想象,品味“智、奇”:

第三段教學先透過畫面內容,結合課外資料拓展內容,啟發學生展開想象,延伸畫面,具體感受古代勞動人民在修築長城付出了怎樣艱辛的努力,是用“血汗和智慧凝結而成的”。再通過反覆品味文中重點詞句,在反覆誦讀中進一步感受、理解到當年修築長城時,在極其落後的條件下,勞動人民能用自己的雙手完成這樣浩大的工程,真是一個偉大的奇蹟,以此激發學生情感。

4、以情,披情入文:

教學初始,在學生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後,簡單交流各自感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在文中找一找相關語句,緊扣第3自然段的最後一句話和第4自然段,體會作者為什麼會發出這樣的感慨。在教學的每一個環節,都可以充分地運用語言、文本感悟、學生朗讀、相關資料滲透等多種策略,把激發學生的情感融入到文本的感悟和有感情的朗讀之中。學生每談到一處,都可以回到課文最後這兩句話,反覆吟誦,力爭每讀一次,都有新的感受和體會,不斷加深情感體驗,使學生口裏讀出感受,眼前讀出畫面,心中讀出情感,真正做到披情入文。

《詹天佑》教學實錄 篇七

銅陵市銅官山區建設國小 陳曉雅 吳曉蘭

疑 一、摘錄學生提出的有代表性的問題:

1、詹天佑和工人們在峭壁上工作難道不摔下來嗎?他們開鑿遂首不塌陷嗎?

2、什麼叫中部鑿井法?什麼叫兩端鑿進法?為什麼要設計“人”字形線路解決火車爬坡難的問題?為什麼火車能兩頭開?

3、為什麼以人名為題?詹天佑除了主持修築京張鐵路外還做過哪些大事?

二、蒐集有關詹天佑的資料

備 設計理念

新課程強調教師要改變“只見教材不見學生”的備課方式。我們課題組在設計本教案時,不僅備教材,而且“走進學生中”去,瞭解他們的興趣、已知和未知。師生共同備課,學生把讀懂的內容在書上做批註,把不懂的問題寫在小紙條上交給教師,學生再去搜集資料。教師再根據這些問題去鑽研教材、篩選信息,進行師生互動的教學設計。本教案中的某些環節不是預先設定的,而是根據學生的課堂表現,富有彈性地靈活調整。設計中“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提倡啟發式、討論式教學”。

教學目標

1、瞭解傑出的愛國工程師詹天佑的事蹟,學習他身先士卒、為國爭光、勇於創新的精神。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清作者的表達思路,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3、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並創造性地尋求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途徑

教學重點

在讀、思、議、畫中瞭解詹天佑主持修築京張鐵路遇到的種種困難,從而體會詹天佑的“傑出”與“愛國”這一中心。

教學難點

本堂課要解決的難點就是學生課前質疑的問題。

教學環境

教學課件 多媒體教室

預設課時

兩課時。本設計為第二課時的內容。

師生互動及教學反思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後總結與反思

一、揭題,整體感知

1、指導學生寫題、讀題、檢查蒐集處理信息情況

2、出示課件,補充介紹詹天佑的資料

3、教師鼓勵、激趣

二、自主讀書,暢談感受

1、組織學生分小組出聲讀文:你讀懂了什麼?讀完之後你的心情怎樣?想説點什麼?

2、待學生讀過之後,有欲説不可的願望時再傾聽。

3、指導學生找出中心句,圍繞中心句展開討論:課文具體寫了哪幾件事?組織學生設計板書。

三、依據學生自讀、發現,靈活組織教學(以下環節不分先後,學生説到哪兒,師生就互動到哪兒)

★引導學生圈畫令人氣憤的語句抓住“阻撓”、“要挾”、“嘲笑”去讀去談。

★理清第4自然段的寫作思路,從詹天佑怎樣説、想、做去體會他身先士卒、為國爭光的精神。

★探究開鑿遂道和“人”字形線路的原理。

①組織學生討論文中兩種開鑿遂道的方法,並動手畫出示意圖。

②詹天佑為什麼要設計這兩種方法開鑿遂道?你還能想出什麼開鑿方法,你認為哪種好?為什麼?

③出示課件,討論“人”字形線路的原理。誰能用不同的方法闡述?你還能想出什麼方法解決火車爬坡難的問題?

★組織學生讀第3、7自然段,併發揮想象

1、當初外國人是怎樣嘲笑我們的?詹天佑怎樣用行動回擊他們的?

2、如今外賓們是怎樣讚歎不已的?

四、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對課前的疑問都弄懂了嗎?

五、學了這一課,你還有什麼想説的?師表揚激勵。 1、集體推薦個別板書課題

2、讀題,並闡明要讀出自豪、讚美的語氣

3、各自展示自己查找的有關詹天佑的資料。

學生口頭小結。

1、自由組合成若干小組,組合時可下位找合作者,可同桌一起讀議,還可找老師交流,形式不限。

2、暢談自讀後的心情(或氣憤、或佩服、或讚歎)。

3、在老師的指導下相互啟發、補充,設計板書。

感情朗讀第2、3自然段,談感受。

讀句,畫下關鍵詞,並在頭腦中再現詹天佑在狂風怒號、黃沙滿天的環境中如何勘測線路的。

以小組為單位共同讀一讀、議一議相關問題,留給他們創造性想象的空間。

學生通過觀看動畫,再結合課文第6自然段去讀、去想,激活創新思維(學生或手勢、或畫圖、或語言表達等)。

1、分角色有感情地讀關於“嘲笑”“回擊”句。

2、同桌相互扮演外國人、

中國人,用語言相互“攻擊”“回擊”。

3、扮演外賓深有感觸地讚歎。

學生在入情入境中説出自己的願望。 本文課題組成員已教過多次,唯有這次感受最深,收效最大。因為本設計我們本着“以學論教”的模式,上課前關注學生的已知、未知,課堂上關注學生做了些什麼、想了些什麼、説了些什麼、學會了些什麼。整堂課的教學設計是開放性的。讓學生讀,教師給了充分的時間,在掌握學生興趣的基礎上與他們共情,讓他們談感受。當學生滔滔不絕地説起來時,教師再機智地把握。學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張揚,課堂氣氛空前活躍,整堂課熱鬧而有序,在相互啟發、共同探究中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被激活,出現了不少亮點:

在議論兩端鑿進遂道的方法時,有位學生提出他的想法:還要在山頂的正中拉下一根繩子作為兩頭的中點,讓兩個施工隊比賽着進行開鑿,看誰先到達中點,這樣會使工程進展更快,可見他具有當代人的競爭意識。

在議論“人”字形線路原理時,學生想出了多種闡述方法:用鋼筆、教鞭當火車比劃;用“老鷹抓小雞”的隊伍演示;在黑板上畫:字形講解等。

在扮演外國人和中國人互相“攻擊”、“回擊”時,雙方很投入,外國人的輕蔑和中國人的揚眉吐氣味兒實足,在“爭吵”中學生深刻地領會了課文中心。

另外,教師在板書設計 上,由於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學生思路未完全打開,多少受到教師的牽扯,沒有出現多樣化的有創意的板書。這一點還有待課題組在今後的教學中不斷實驗完善。

附板書:

勘測線路:説、想、做

詹天佑 開鑿遂道: >< ><

(傑出、愛國) 設計“人”字形線路:推< >拉

設計説明:

課堂教學是師生交流彼此的情感、體驗與觀念,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達到共識、共進的目標。我們課題組進行《改進語文教學備課方式(包括教案格式)》的實驗與研究,就是讓教師在備課時做到心中有學生,教師要先了解學生再去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去鑽研教法與學法。因此,我們的教案格式中,最顯著的一點就是學生參與了備課,學生在課前大膽地提出自己的問題,然後去搜集處理信息。教師針對學情有的放矢地設計師生互動的教學程序。其次,我們的教案是開放性的,每一個環節不是預先設定不變的,而是教師根據學生課堂上的思考、發現、體驗,富有彈性地靈活調整。教師在實施過程中有得有失,我們還安排了“教後總結與反思”這一版塊,以便我們的實驗研究進一步完善。

《詹天佑》教學實錄 篇八

這是一篇講讀課文。文章通過修築京張鐵路當時的歷史情況,和修路施工中的典型事件,表現詹天佑是傑出的愛國工程師,顯示了中國人民堅強的民族自尊心。全文分四段,重點是二、三兩段。

第一段即第一自然段。開篇第一句話“詹天佑是我國傑出的愛國工程師”,點明瞭主題,提挈全文,引起讀者思考:詹天佑是怎樣一位傑出的愛國工程師?

第二段是二、三自然段。先寫京張鐵路地理位置,“是聯結華北和西北的交通要道”。這裏講了修築京張鐵路的重要,也為一些帝國主義者為了達到他們“進一步控制我國北部”,對我國進行掠奪,“你爭我奪”地爭奪修路權作了伏筆。接着寫帝國主義者們的“要挾”:如果用本國工程師來修築鐵路,他們就不再過問,妄想以此迫使清政府向他們“求助”。他們哪裏知道中國已經有了自己的傑出的愛國工程師!當清政府“任命詹天佑為總工程師”,“全國人民轟動”了,都要為國爭氣,顯示了中國人民的愛國熱情,不怕外來壓力,有志氣有能耐把京張鐵路修好。當帝國主義者看到他們的“阻撓”、“要挾”成了泡影,又利用他們的報紙宣傳什麼“能在南口以北修築鐵路的中國工程師還沒有出世”,又以自然條件的惡劣做藉口,認為“這樣艱苦的工程連外國工程師都不能輕易嘗試”,來藐視中國人無論如何也完成不了任務。這是進一步揭露帝國主義者的企圖,為下文詹天佑的設計施工,提前完成任務作了鋪墊。

第三段寫詹天佑精心設計施工,戰勝惡劣環境,出奇地完成修路任務。先寫詹天佑不怕困難和嘲笑,毅然接受任務。接着寫他細心勘測,精心設計施工,表現他的智慧才能。一是勘測線路,通過詹天佑的所做、所説和所想,表現他克服困難,工作認真、細緻、嚴密,具體為:

所做——“哪裏要開山,哪裏要架橋,哪裏要剷平陡坡,哪裏要改小彎度”,都經過勘測,周密計算。——“親自帶着學生和工人,扛着標杆,揹着經緯儀,在峭壁上定點、構圖”。——白天“攀山越嶺,勘測路線”;晚上“在煤油燈下繪圖,計算。”——“為尋找一條合適的路線,他常常請教當地的農民”。

所説——“我們的工作首先要精密,‘大概’‘差不多’,這類説法不應該出自工程人員之口”

所想——“這是中國人自己修築的第一條鐵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則,不但那些外國人譏笑我們,而且也會使中國工程師失掉信心。”二是開鑿隧道,居庸關山高巖厚,兩端開鑿;八達嶺隧道長,中間鑿井,四個工作面。三是青龍橋附近坡度大,設計“人”字路,上下坡用兩個火車頭,一推一拉,使火車平穩上、下坡。

第四段概括地寫京張鐵路提前竣工,給帝國主義者以有力回擊,表達了中國人民的智慧才能,顯示出中國人民的民族自豪感,總結深化了文章的主題。

【教學建議】

教學本課,要緊扣開篇的第一句話,圍繞“傑出”、“愛國”,抓住當時的歷史環境和自然條件,揭示文章的中心。把教學重點放在閲讀理解上。

(一)初讀,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通過查工具書,初步理解“阻撓”:“要挾”、“藐視”、“勘測”、“主持”、“經緯儀”、“竣工”等生詞的涵義。

2.按照課後習題1中的(1)“詹天佑修築京張鐵路是在什麼時候、什麼情況下進行的?”,(2)“修築京張鐵路遇到哪些困難?是怎樣克服的?”讓學生自學課文,初步理解文章的內容,劃出文章的段落,為精讀課文作鋪墊。習題1中的(3)題,可在精讀課文之後,引導學生回顧全文,深化對課文的整體理解,再作思考解答。

(二)精讀課文,突出“傑出”、“愛國”(重點講讀二、三兩段)

1.通過京張鐵路簡圖(或地圖冊),讓學生了解京張鐵路的地理位置,理解“聯結華北和西北的交通要道”,認識修築京張鐵路的重要意義。

2.扼要介紹修築京張鐵路當時的歷史背景:清朝政府的軟弱無能;帝國主義者掠奪、控制中國的野心。再讓學生根據下面的四個問題,讀課文的第二段,分步思考解答:

①清政府提出修築京張鐵路計劃,一些帝國主義者為什麼要出來阻撓?

②一些帝國主義者是怎樣要挾清政府的?他們的企圖何在?為什麼説“帝國主義者完全想錯了?”

③清政府任命詹天佑為總工程師,為什麼全國轟動起來?外國報紙是怎樣宣傳的?

④“連外國工程師都不敢輕易嘗試,至於中國人,無論如何也完成不了”,這句話的含義是什麼?有什麼依據?

圍繞四個問題,讓學生讀、思、議、説,理解詹天佑是在什麼情況下領導修築京張鐵路的。

講讀第三段時,讓學生思考:

①詹天佑“毅然接受任務”這表明什麼?

②他面對高山深澗,懸崖峭壁是怎樣精心設計施工的?這裏要抓詹天佑的所做、所説、所想,來理解他工作認真、嚴密;要用圖示法讓學生理解居庸關和八達嶺隧道是怎樣開鑿的;要聯繫生活實際讓學生用騎車(或拉車)上下坡的情景,來體會、理解“人”字路線,用兩個火車頭,使火車平穩上下坡的道理,以突出詹天佑智慧和才能。

讀講第四段時,注意引導學生思考課後習題1第(3)題:為什麼説這條鐵路修築成功是給帝國主義者一個有力的回擊?同時要讓學生領悟樹銅像的歷史意義,領會今天的外國朋友看到這偉大工程“讚歎不已”的深刻涵義。

3.歸納文章中心思想。

(三)指導背誦,反顧全文,理解當時情況於文章主題的關係,落實本組教材的訓練重點

1.指導背誦第三段,可用連線法幫助學生記憶:接受任務——勘測線路(所做——所説——所想)——開鑿隧道——設計“人”字線路。

2.回顧全文,思考問題:這篇文章寫詹天佑修築京張鐵路的事蹟,來表現他是一個傑出的愛國工程師,卻用了很大篇幅寫了帝國主義者的阻撓和自然條件的惡劣,這與文章所表現的主題有什麼關係?通過設問,讓學生反顧全文,思考和理解寫人寫事的文章與歷史背景和當時情況的密切聯繫。這篇文章寫的人和事距今已85年,寫了當時的歷史情況,更能表現詹天佑的傑出、愛國,顯示中國人民高度的愛國精神和民族自尊心,能把我國的事情辦好。同時,使學生讀了這篇文章,激起強烈的民族自豪感,深信我國人民在黨的領導下,能夠把我國建設得繁榮昌盛!再讓學生談談讀了這篇文章有哪些想法,以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和為國獻身的精神。

3.這種寫歷史環境表現文章主題的寫法,要求學生變文法為學法,在學習本組後面兩篇課時加以運用。

附板書設計 :

《詹天佑》

(張勝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81kje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