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教師教師節感悟隨筆(精品多篇)

教師教師節感悟隨筆(精品多篇)

教師教師節感悟隨筆(精品多篇)

教師教師節感悟隨筆 篇一

讓孩子學會寬容

寬容,就是寬恕容忍,指能容納異已和理解與願望不符的事物。是一個人對社會對人生所抱有的進取的生活態度。是一種做人的品質,也是一種美德。所以,家長必須讓孩子學會寬容,那麼,如何讓家長學會寬容呢?

1、寬容在社會生活中起着重大的作用。記得小時候,爺爺曾教我古代的一首詩:“千里捎書為一牆,讓它幾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怎樣不見秦始皇?”講的就是寬容平息鄰里糾紛的故事——故事,張家與李家是鄰居,一天為佔用一堵牆而吵得不可開交,一向鬧到知府衙門。知府大人一時也難斷此案。張家主人想把自我有嫡親在京城朝廷做大官,便修書一封,求嫡親幫忙打官司。而這位嫡親素來“性寬”,寫了這首詩作為回信。張家主人頓時醒悟,採取了“寬容”態度。於是,一場民事糾紛和平解決了。

2、能寬容的人實際上“棋高一着”,並非膽怯懦弱。《史記》中廉頗和藺相如的故事更是世人皆知。藺相大智大勇,功勛卓著。但為了不至於“內耗”,對廉頗一而再、再而三地忍讓。廉頗獲悉真相後,十分內疚,親自到藺相如門上請罪並感歎道:“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此例正是藺相如的寬容避免了內訌,換來了友誼,維護了國家的利益。這就是用故事教育孩子。

3、作為一種做人的品質,寬容也是我們偉在的中華民族諸多優秀品質中一個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且千百年來源遠流長,發揚光大。然而,在今日的現實生活中,有些年齡的父母時常對自我的孩子灌輸“不能吃一點虧”的思想觀念。有的家長臨送孩子上幼兒園前,叮囑孩子最多的是,不能被人欺侮,誰打你一下,你必須還誰一下。有的家長見孩子用手打架“吃虧”,便教孩子用腳踢,用牙咬,總之不能“吃虧”。有的家長見自我的孩子“吃了虧”。(其實,孩子間正常的打鬧,遊戲,打一下,碰一下又會厲害到哪裏呢)便心如刀絞,非拉着孩子去找對方家長討個説法不可;我還目睹過一次“雙方不相讓,上陣父子兵”的場面,一個公園裏,兩個孩子為爭打一個鞦韆相持不下,各不相讓。這引起雙方父母大動肝火,相互指責、怒斥,不就為玩一個鞦韆嗎?不玩有怎樣呢?而雙方父母見孩子發生爭執,不但不好言勸開,反而“隨行就市”地加入紛爭的行列。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這樣的行為會給正在成長過程中的孩子的心靈留下什麼樣的人格烙印呢無非是“寧可我負人,不可人負我”罷了。這樣會使孩子再成長的道路上吃大虧。

所以,愛孩子就要為孩子的長遠做打算。孩子終歸有一天要長大,要離開父母獨立應對生活的。而當今與未來的社會是為生存激烈競爭的社會,若要讓孩子能在社會上立足,就絕不應教他在一時一事上與人錙銖必較,寸利必爭。相反,應培養其具有寬廣的胸懷,能容的度量。力求寬容謙讓,而力戒心偏性狹,貪圖小利。古人云:有容乃大,無欲則剛,至大至剛,何所不克這話説得多麼深刻而富含人生指導意義。作為目光遠大的父母,僅有把孩子培養、塑造成“至大”“至剛”的人,才會使其成為真正的強者,才能最終使其在激烈的生存競爭風浪中站穩腳跟。

教師教師節感悟隨筆 篇二

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認真履行教育孩子的職責

孩子是家庭的期望,是祖國的未來,許多家長把培養下一代看得比自我的發展還要重要。我在教育孩子方面堅持樹立以下理念:一是樹立為國教子的理念。孩子不僅僅是父母的、家庭的,更是國家的,社會的,家長有義務把孩子培養成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才。作為母親我認真履行家長的職責,對孩子做到:放手不撒手,關愛不溺愛,使孩子品學兼優,全面發展。二是樹立德育為先的理念。引導孩子尊敬教師,孝敬長輩,尊人者,人尊之,學會尊重別人,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聰明的父母首先應當培養孩子尊重他人的良好習慣。“送人玫瑰,手有餘香”,幫忙別人就是幫忙自我,父母不能不讓孩子擁有幫忙他人的好習慣。當我發現兒子善於關心幫忙別人時我的內心也感到十分高興,學校也以此授予他“感動學校人物”的稱號,因為他此時正在儲蓄做人。在現代社會,如果不會與人合作,知識再多也枉然;父母有職責教孩子與他人合作的習慣。在學習上小組內合作,在課下他們辦板報的合作,在《經典誦讀》節目中他與同學們配合默契,也是愉快的合作。還要培養孩子富有職責心的習慣,對自我負責,對自我的學習、生活、做事等負責。對他人、對班級負責(班級中學校文化建設,美化環境等等),對他人委託的事,對他人的`關心、幫忙,對家庭負責,對家中分配的任務(打掃衞生之類),對家中人員負責,對社會負責。

教師教師節感悟隨筆 篇三

讓幼兒真正成為遊戲的主人

“小貓喵喵叫,小狗汪汪叫,小兔蹦蹦跳”在一次小班音樂遊戲的教學過程《本站·》中,遊戲情節發展到高潮的時候,幼兒的情緒也發展到了高潮,在我缺乏指導遊戲方法的狀況下,逼迫性的讓幼兒安靜了下來,在遊戲即將結束時幼兒卻不遵守遊戲規則,在我的指導下也沒有起色,我沒有根據情節發展的需要來指導遊戲,使幼兒對自我失去信心和對遊戲的興趣。幼兒是遊戲的主人,遊戲是讓幼兒獲得愉悦的一種活動。幼兒在遊戲時離不開教師的指導,又不能成為成人願望的執行者,那麼我們就應怎樣去指導幼兒才能充分發揮遊戲的作用,去展示遊戲自我的舞台呢?

1、我們共同認為對於不一樣年齡特徵的幼兒要用不一樣的方法來指導遊戲。如:小班的幼兒很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鍾愛模仿周圍的人和事,所以幼兒在遊戲時我們要時刻注意觀察幼兒,當孩子對新的玩具不感興趣、不會玩、不鍾愛玩遊戲時,我們就用孩子不感興趣的玩具玩遊戲,這樣就會引起孩子模仿的興趣,對幼兒起了暗示性指導的作用。

2、中、大班幼兒,我們能夠作為一個參與者、發問者、傾聽者解決問題的幫忙者的身份去指導幼兒遊戲。如果幼兒在遊戲中需要教師參與,我們扮演一個主角參與幼兒遊戲中,通過教師與幼兒之間的互動起到指導幼兒遊戲的作用。在遊戲的過程中為幼兒帶給一段時刻讓幼兒把遊戲中的過程體驗、有創意的想法及做法等講出來,通過幼兒之間的討論,引導幼兒以他們自我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分享經驗。我認為不一樣遊戲主題的指導方法是不一樣的,我們要根據每一種遊戲特點及幼兒需要指導遊戲。

3、遊戲是幼兒的自主性活動,是幼兒的需要,而不是成人強加的逼迫性的活動。我們就應讓幼兒自我確定想玩什麼、怎樣樣玩、和誰一齊玩、在什麼地方玩等等,幼兒是遊戲的主人。平時指導幼兒遊戲時,就需要我們用心去了解幼兒的想法,不好把知識和答案告訴幼兒,不好輕易地打斷幼兒的遊戲,在遊戲中幼兒有權決定一切,如:遊戲的玩具、材料要以幼兒需要興趣為出發點;要讓幼兒自我的方式解決遊戲中出現的矛盾和糾紛;讓幼兒願意自覺遵守遊戲中的規則。所以,要讓幼兒真正成為遊戲的主人,讓幼兒主動控制遊戲,自主決定遊戲的方法。這是我們教師指導幼兒遊戲的關鍵所在。

教師節教師感想隨筆 篇四

早晨,當幼兒陸陸續續來園時,我發現草地上有一隻奄奄一息的小黃貓。孩子們發現後也開始圍過來,大家你一句我一句的討論開了!“這隻小貓是哪來的啊?”“它怎麼啦?”“好可愛啊……”突然有一個幼兒説:“這隻貓太難看了,我們把它扔了吧。”個別幼兒聽到這句話也紛紛表示贊同。當我聽到孩子們對小動物這麼沒有愛心,我的心裏非常難過,我把小貓輕輕的抱起放進盒子裏。然後對他們説:“這隻小貓其實是貓媽媽送給我們的禮物。它知道我們小朋友都很有愛心,貓媽媽現在碰到困難了,所以把它的孩子送給我們,讓我們小朋友把它養大。”孩子們聽到我的話都沒有聲音了。

從那之後,孩子們對小貓越來越有興趣了,每天來到幼兒園之後就是問老師:“小貓在哪裏啊?”他們把自己家裏的零食也拿來喂小貓吃!每次午飯後都爭着要去喂小貓,還給小貓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黃黃”。小貓“黃黃”看見孩子們也不再害怕了,還會跑過來讓孩子們撫摸它!他們已經把小貓當成好朋友了。看到孩子們變得這麼有愛心,我心裏也很高興。

幼兒天生就對於小動物十分感興趣,他們喜歡觀察小動物,把它們當作自己的好朋友,這是幼兒善良品質的自然體現。

教師節教師感想隨筆 篇五

小班的孩子剛入園,什麼事情都隨自己的心願,一不隨心,張口去咬,伸手去抓。入園之前,他們在家中已經習慣了各種食品、圖書、玩具都是自己的,沒有人與他們爭搶。如今到了幼兒園則不同,所有的食物、玩具,以及圖書都要一起吃、一起玩,一起分享。於是小朋友之間就難免會發生爭執,甚至出現了咬人、抓臉的行為。為了避免或減少這樣的事情發生,根據以往的教育經驗,我嘗試採取了一些教育方法。

首先讓孩子們懂得玩具是大家的,可以輪着玩或換着玩,讓孩子們懂得謙讓的含義。

其次,引導孩子理解和學會分享。分享,並不只是把自己的食物分給大家吃這麼簡單,懂得分享的小朋友是可以把自己喜歡的東西、快樂的心情,一起與小朋友們分享。帶來自己喜歡的零食,大家一起品嚐;拿到好玩的玩具,同伴一起玩,體驗其中的樂趣;把自己聽到的故事、兒歌大聲的朗誦、吟唱出來,讓所有小朋友共同感受那份快樂。讓孩子從國小會並懂得與別人分享,不因為搶佔而傷害別人,不僅可以避免意外的發生,還增進了孩子間的友情,也是對孩子自身品德修養的提升。

最後,對孩子採取了相應的教育措施,最關鍵的是還要對孩子的家長們及時採取相應的溝通和引導,讓家長們在家裏也要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做到並做好真正的“園與家”的共育工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g4nzr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