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經典歷史典故【多篇】

經典歷史典故【多篇】

經典歷史典故【多篇】

經典歷史典故 篇一

一、吳剛伐桂

抬頭仰望明月,可見當中有些黑影,在我國便傳説這就是吳剛在伐桂。唐代,演繹出吳剛砍桂的神話,傳説月中桂樹高達五百丈,這株桂樹不僅高大,而且有一種神奇的自愈功能。有一位西河人姓吳名剛,本為樵夫,醉心於仙道,但始終不肯專心學習,因此天帝震怒,把他居留在月宮,令他在月宮伐桂樹,並説:“如果你砍倒桂樹,就可獲仙術。”但吳剛每砍一斧,斧起而樹創傷就馬上癒合,日復一日,吳剛伐桂的願望仍未達成,因此吳剛在月宮常年伐桂,始終砍不倒這棵樹,而他也不斷地砍下去。到最後,也沒能將那樹木砍倒。

二、東施效顰

古時候,越國有兩個女子,一個長得很美,叫西施,一個長得很醜,叫東施。東施很羨慕西施的美麗,就時時模仿西施的一舉一動。有一天,西施犯了心口疼的病,走在大街上,用手捂住胸口,雙眉緊皺。東施一見,以為西施這樣就是美,於是也學着她的樣子在大街上走來走去,可是街上行人見了她的這個樣子,嚇得東躲西藏,不敢去看她。後來人們就用“東施效顰”來比喻不知道人家的好處和本身的缺點在哪裏,胡亂模仿。其中的“效”是“仿效”,“顰”是“皺眉”的意思。

三、不可救藥

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凡伯不但有詩才,而且善於治理國事。後來,他在周厲王身邊輔佐朝政。可是,周厲王飛橫跋扈,枉法斷事。奸臣則百般謅媚討好。凡伯直言相勸,列數朝政弊端,奸臣卻在周厲王耳邊説他的壞話。周厲王對凡伯十分厭煩,從此,奸臣出入宮廷,不把凡伯放在眼裏。凡伯十分憤慨,寫了一首詩,後來收入《詩經》。詩中抨擊奸臣説:“作惡多端,不可救藥!”

“不可救藥”:病重到不能用藥救活。後比喻事物壞到無法挽救的地步。

經典歷史典故 篇二

化干戈為玉帛

大禹受舜的禪讓而繼位,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朝代——夏朝的奠基者。據説大禹活到了一百歲,死後葬在會稽山。大禹是夏后氏部落首領鯀的兒子,據傳為顓頊(zhuānxù)曾孫,是中國歷史上的名君。

大禹幼年時便隨鯀東遷,來到中原。其父鯀被堯帝封於崇(即中嶽嵩山),叫崇伯,實際上是一個封國國君。當時中原鬧水災,堯帝便叫鯀治水。因為治水的組織是半軍事性質,號令很嚴,所以鯀的地位和權勢迅速上升,以致發展到有能力以暴力破壞氏族社會“禪讓制度”的地步,堯帝看到了這種威脅,便命舜以“治水無狀”的罪名,把鯀處死於羽山。

大禹的父親被殺之後,舜又向堯推薦説:“可以讓鯀的兒子禹接替父職,繼續治水。”禹深知這裏面隱藏的政治意圖,因此,他“薄衣食,卑宮室”、“聲為律,身為度”、“左準繩,右規矩”、“疏九河,陂九澤”、“度九山,開九州”,為平定水患勞身焦思,居外十三年,三過家門而不入。他忠於職守,克勤克儉,身先士卒,埋頭苦幹,還把地域劃定為九州,即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

不僅如此,大禹還功成不居,好讓不爭,謙卑自律,責躬罪己,仁厚愛民。以前,大禹的父親鯀在自己的封地上建造了很高的城牆來保衞自己,使得自己屬下的部落及族人紛紛離他而去;也使得其他部落的人認為有機可乘,都虎視眈眈地等待着機會。大禹當上首領後,注意到這個情況,就馬上派人拆掉了城牆,填平了護城河。不但如此,他還把自己的財產分給大家,毀掉兵器,以道德來教化人民。大禹帶領部下,因地制宜,教民眾學種稻谷、種雜糧,發展農牧業生產。這時候天下安定,國富民強,老百姓家裏集聚了夠好幾年吃的糧食,國庫中的貯備也足夠用好幾十年。

大禹帶領整個部落的人都各盡其責,別的部落相繼來歸附。大禹在塗山開首領大會時,來進獻玉帛珍寶的首領有上萬人。舜也覺得大禹是一個能夠治理天下的賢能之人,就在老了以後把帝位禪讓給了大禹。

多行不義必自斃

釋義:壞事幹多了,結果是自己找死。

語出:先秦·左丘明《左傳·隱公元年》:“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

春秋時期,鄭國君王鄭武公有兩個兒子,一個稱“莊公”,一個稱“共叔段”。

鄭武公死後,由他的大兒子鄭莊公繼位。可是莊公的弟弟共叔段在偏愛他的母親姜氏的支持下,竭力擴充自己的封地,積極進行奪取王位的準備工作。

鄭莊公的大臣祭仲知道後,力勸莊公,説:“君王要及早安排啊,共叔段的勢力已經很強了,再這樣下去,您的王位會被他篡取的!”

莊公聽了,卻道:“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意指:一個人若不仁義的事情做多了,必定會自取滅亡,你就等着吧!

丙真,共叔段的勢力在不斷擴大,將鄭國的西、北部邊境招於自己門下,直至廩延。同時,他在不停地修築城池、屯田積兵,並讓其母親姜氏裏應外合,攻下鄭都。

莊公早有防備,趁共叔段進軍鄭都時,出奇兵攻其窩穴。長久受共叔段壓迫的農民們也參與戰鬥,使共叔段兵敗,逃亡他處,而莊公出軍追殺,最後使共叔段走投無路,被逼自殺。

子產放生

春秋時期鄭國有一個賢大夫公孫僑,字子產,心地仁厚。他常濟貧並救人於危難,喜歡行善,特別是從不殺生。

一天,一個朋友送給子產幾條活魚。這些魚很肥,做成菜肯定是一道美味。子產非常感激朋友的好意,高高興興地收下了禮物,然後吩咐僕人:“把這些魚放到院子裏的魚池裏。”他的僕人説:“老爺,這種魚是鮮有的美味,如果將它們放到魚池中,池裏的水又不像山間小溪那樣清澈,魚肉就會變得鬆軟,味道也就不會那麼好了。您應該馬上吃掉它們。”子產笑了:“這裏我説了算,照我説的做。我怎麼會因為貪圖美味就殺掉這些可憐無辜的魚呢?我是不忍心那樣做的。”僕人只得遵照命令。當僕人把魚倒回池中時,眼見魚兒悠遊水中,浮沉其間,子產不禁感歎説:“你們真幸運啊!如果你們被送給別人,那麼你們現在已經在鍋中受煎熬了!”

楊布打狗

從前,在一個不太出名的小山村,住着一户姓楊的人家,靠在村旁種一片山地過日子。這户人家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叫楊朱,小兒子叫楊布,兩兄弟一邊在家幫父母耕地、擔水,一邊勤讀詩書。這兄弟兩人都寫得一手好字,交了一批詩文朋友。

有一天,弟弟楊布穿着一身白色乾淨的衣服興致勃勃地出門訪友。在快到朋友家的路上,不料天空突然下起雨來了,雨越下越大,楊布正走在前不着村、後不落店的山間小道上,只好硬着頭皮頂着大雨,被淋得落湯雞似地跑到了朋友家。他們是經常在一起討論詩詞、評議字畫的好朋友,楊布在朋友家脱掉了被雨水淋濕了的白色外衣,穿上了朋友的一身黑色外套。朋友家裏招待楊布吃過飯,兩人又談論了一會兒詩詞,評議了一會兒前人的字畫。他們越談越投機,越玩越開心,不覺天快黑下來了,楊布就把自已被雨水淋濕了的白色外衣晾在朋友家裏,而自己就穿着朋友的一身黑色衣服告辭朋友回家。

雨後的山間小道雖然是濕的,但由於路面上小石子鋪得多,沒有淤積的爛泥。天色漸漸地暗下來了,彎彎曲曲的山路還是明晰可辨。晚風輕輕吹着,從山間送來一陣陣新枝嫩葉的清香。要不是天愈來愈黑下來了,楊布還真有點兒雨後漫遊山崗的雅興哩!他走着、走着,走到自家門口了,還沉浸在白天與朋友暢談的興致裏。這時,楊布家的狗卻不知道是自家主人回來了,從黑地裏猛衝出來對他汪汪直叫。須臾,那狗又突然後腿站起、前腿向上,似乎要朝楊布撲過來。楊布被自家的狗這突如其來的狂吠聲和它快要撲過來的動作嚇了一跳,十分惱火,他馬上停住腳向旁邊閃了一下,憤怒地向狗大聲吼道:瞎了眼,連我都不認識了!於是順手在門邊抄起一根本棒要打那條狗。這時,哥哥楊朱聽到了聲音,立即從屋裏出來,一邊阻止楊布用木棒打狗,一邊喚住了正在狂叫的狗,並且説:你不要打它啊!應該想想看,你白天穿着一身白色衣服出去,這麼晚了,又換了一身黑色衣服回家,假若是你自己,一下子能辨得清嗎?這能怪狗嗎?

楊布不説什麼了,冷靜地思考了一會兒,覺得哥哥楊朱講的也是有道理的。狗也不汪汪地叫了,一家人重新又恢復了原先的快樂。

這篇寓言故事説明:若自己變了,就不能怪別人對自己另眼相看。別人另眼看自己,首先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不然的話就像楊布那樣:一身衣服變了,反而怪狗不認識他。

經典歷史典故 篇三

血戰劍門關

川北盆周劍門山脈為龍門山支脈,東南延綿數百里,羣峯突兀,溝壑交錯,峻嶺橫空,關隘險絕,其山之中段有兩崖相對如門,故名“劍門”。

據《寰宇記》記載:“諸葛亮相蜀,鑿石駕空為飛樑閣道,以通行旅,於此立劍門關。”唐代詩人李白感歎其雄險,留下“劍閣崢嶸而崔嵬”的詩句。所謂“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畏途巉巖不可攀”即指此地。三國時期魏軍鎮西將軍鍾會率10萬精兵徑逼劍門關欲取蜀國,蜀軍大將軍姜維領3萬兵馬退守劍門關,拒10萬魏軍於關外。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關隘之險要猶見一斑。

1935年4月,敵第28軍鄧錫侯部憲兵司令刁文俊率3個團防守劍門關,並以此為中心組織起面北防禦。劍門關北面水流平穩,南面水深流急,刁文俊斷定,紅軍若渡嘉陵江只能從劍門關北面,只要把牢劍門關,再由陝南胡宗南部在關北70裏外的廣元一線佈防,可形成南北夾擊之勢,紅軍一旦進入,必遭殲無疑。刁文俊部加強沿江防禦工事,毀壞沿江船隻,揚言:“就算他紅軍能渡過嘉陵江天險,也插翅難飛過我的劍門關。”然而,“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紅四方面軍偏偏從劍門關以南渡江,並一舉突破敵沿江防禦工事,使刁文俊苦心佈置的以劍門關為中心的面北防禦徹底落空。

紅30軍和31軍先後到達劍門關地區,對敵形成三面包圍之勢。4月2日11時許,攻擊全面展開,敵拼命反撲,幾度拉鋸。刁文俊依託其堅固的工事,將所有輕重火力匯成一股股炮風彈雨,向我軍不停傾瀉。而我軍力有限,紅四方面軍副總指揮王樹聲決定集中使用迫擊炮和機槍,掩護突擊隊對敵各個集團工事實行逐點攻擊。幾個回合的惡戰下來,敵軍陣地僅剩最後一道防線,而突擊部隊經過長途奔襲和一天一夜苦戰也漸漸顯得力不從心。王樹聲當即決定調陳康率領的預備隊向敵主峯陣地發起衝鋒。陳康率領二營戰士迎着敵軍的槍林彈雨猛撲主峯。猛然間,陳康感到左臂熱麻麻的,用手一摸,已是黏糊糊的一片血,衞生員見狀急忙趕來包紮攙扶。“我沒事,快去照料其他同志。”説話間,前面又有幾個同志倒下,紅軍被敵人炮火壓在一個土坎下抬不起頭來。

王樹聲命令炮兵連長必須打下敵人主峯上的大暗堡。隨着3聲炮響,敵主峯上的工事應聲崩塌。二營利用土坎重新組織好戰鬥隊形,趁着敵人炮火稍鬆再次發起衝鋒。二營政委鮑英躍身前衝,胸部連中數彈英勇犧牲。政委的犧牲更加激起二營將士的鬥志,陳康右臂一揮,高喊:“為政委報仇,同志們,衝啊!”霎時,匍匐的紅軍勇士們一躍而起,一時間,衝鋒號鳴、機槍怒吼、炮彈轟響震盪山谷,二營全體將士一鼓作氣衝上山頂。失去工事的敵人如同被捅了巢穴的螞蟻,你爭我奪往關上逃竄。陳康命令全營窮追猛打。前路受阻後退無門的殘敵被壓到一個不足300米寬的山溝裏,紅軍居高臨下,手榴彈如漫天冰雹落下,炸得敵人爛成一鍋熱粥。見狀,曾經驕橫的刁司令只好帶了幾個親信催馬向關上逃命。紅軍緊追不捨,刁文俊在慌忙間勒馬不及摔下了萬丈深淵。戰至黃昏,紅軍全殲敵軍3個團,一舉佔領了敵人所謂“插翅難飛”的劍門關,打通了進軍川西的道路。

“攻下劍門關,好比得四川。”雨後的劍門關經過戰鬥的洗禮,路旁的松柏更加青翠欲滴,滿山的杜鵑花映紅了劍門關,照在紅軍的臉上宛如飛起的紅霞。

劍門關紀行

從連通川陝的108國道上遠遠看去,天邊有座奇特、雄偉的大山,山峯形若利劍,刀削一樣的峭壁在陽光下閃閃發光。走近些,方才看出峭壁之高難以置信,少説也有幾十米,橫空出世,一字排開幾十裏,儼然一道城郭。朋友告訴我,這就是大劍山。順着他手指看去,絕壁中間有一個缺口,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劍門關。

也許很多人和我一樣,最初是從唐詩中聽説劍門關的。詩仙李白曰:“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登上劍門關,方知前人所言非虛。一條石階山路蜿蜒而上,兩側都是數十米高的懸崖絕壁,劍門關雄踞山路的制高點。丟塊石頭下去就能砸倒一大片,易守難攻。

在城樓上有副對聯:風月無邊北望秦川八百里,江山如畫萬古天府第一關。站在城樓上體會到這副對聯的意境——遙目北望,大好河山,歷歷在目,氣象萬千,壯闊無垠。

據記載,劍門關發生過100多次戰爭,有十幾位君主來過。史書往往是枯燥的,只有文學形象生命常青。一部《三國演義》在民間的影響力超過了浩瀚的二十五史,劍門關是三國故事重要的展示現場。

進劍門關過雙孔橋,劉備的塑像倚馬而立,躊躇滿志,遠眺劍門關外。顯然,這是劉備跨越劍門關出兵奪取漢中時的情景。劉備在211年應割據成都的劉璋之邀進川。3年後,劉備反客為主,奪取成都。215年曹操打垮了漢中的張魯,在邊境上和劉備集團直接衝突。218年,劉備親自領軍出劍門關,打敗了曹操部將夏侯淵,佔據漢中。

若要形容劍門關的地勢險要,莫若直接引用李白的詩句:“黃鶴之飛尚不得過”。在冷兵器時代除非是瘋子才會仰攻劍門關,劍門關如此之險,好像在歷史上從來沒有被攻破。可是,天險是否可靠?

回答這個問題並不難。過了劉備塑像再走不到100米,就看到一組非常生動的羣塑。姜維拄劍而立,前面三位武士或仰天長嘯,或低頭沉思,或悲憤欲絕。劍門關並沒有失守,卻失掉了堅守的意義。守關將士還沒與敵人交戰就徹底輸了。鄧艾偷渡陰平,直取成都。劉阿斗開城投降,下令叫駐守劍門關的蜀軍繳械。堅固的劍門關就像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馬奇諾防線一樣,任憑再堅固也是毫無用處。事情就是這樣具有諷刺性。

守關有用沒有?防防小偷、流寇還行,正經派用處,夠嗆。

明朝時大修長城,結果卻很悲慘,江河破碎,崇禎皇帝吊死在景山。順治、康熙根本不修長城,卻縱橫天下,所向無敵。在崇禎年間,清朝八旗數次突破長城,長驅直入。順治入主中原之時,信心十足,根本沒有把長城當回事情。世界上恐怕沒有能超越劍門關的壁壘,如此堅固的劍門關尚且不能挽救蜀漢,還修什麼城牆?閉關自守,看起來好像合乎邏輯,實際上是膽怯、無能,往往誤事。

許多人看《三國演義》都有一個誤解,好像諸葛亮一死,蜀國就完了。其實並非如此。劉備只當了兩年皇帝,在223年去世。在此之後諸葛亮才正式執掌政權。諸葛亮死於234年,執政11年,治理蜀漢頗有政績,國力充實。他七出祁山,主動進攻,打到了武功縣的五丈原,離長安已經不遠了。那個時候劍門關是蜀漢的後方,並無戰事。這恰恰證明了,進攻是最好的防禦。

263年,姜維帶兵鎮守劍門關,阻擋鍾會帶領的十萬大軍。沒料到鄧艾偷渡陰平,直取成都,滅了蜀漢。不過鄧艾這樣做在軍事上是否合理、穩妥?鄧艾只帶領2000人馬越過摩天嶺,裹着毛毯從山上滾下去。就算人可以滾下去,糧草呢?下去這麼幾個人,打家劫舍還差不多,攻城野戰,痴人説夢。

可是,就是這些看起來完全不可能的事件出現了。就算是把鄧艾在後方的兵馬全部調上來,也不過3萬人,怎麼能夠在沒有後方的情況下如入無人之境?只有一個解釋,蜀中老百姓已經離心離德,蜀軍無心戀戰,沒有人肯出力,一見敵軍,紛紛逃散。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軍閥割據,相互攻戰,經濟凋敗,人口驟減。從18路諸侯討董卓算起,廝殺了60多年,到了鄧艾偷渡陰平的時候,蜀漢人口還剩不到200萬。在曹操實現軍墾屯田之後,中原經濟逐步恢復,曹魏人口差不多2000萬。雙方經濟實力相差十倍。對於蜀漢來説,倘能速決,或可取勝,如果拖成持久戰,雙方對等地耗資源、耗人力,蜀中百姓的人均負擔將遠遠超過中原。勝敗之勢已成定局。

是不是經濟規模大的一定能夠取勝?那可不一定。在歷史上新生、弱小的一方戰勝強大、腐朽一方的例子舉不勝舉。但是新陳代謝要有一定的條件:弱小方取勝必須有兩個條件:第一,有一個奮鬥目標,有面具有號召力的旗幟,能夠團結隊伍、爭取民眾。第二,要有一個久經考驗的領導核心。諸葛亮高舉匡扶漢室的旗幟,手下帶領久經戰陣的虎狼之師,廉潔奉公,軍紀嚴明,治蜀寬嚴得濟,雖然連年出兵,税負和勞役都很重,但是蜀中百姓擁戴諸葛亮,大家有個信念,打下天下,好日子就在後頭。因此,諸葛亮出兵北伐有羣眾基礎。

可是,諸葛亮死後,繼任者又連年用兵,只能橫徵暴斂,蜀漢經濟承擔不了這樣巨大的負擔,人民生活貧苦不堪,人心渙散,紛紛逃亡。在經濟上已經處於崩潰邊緣。核心沒了,蜀漢焉能不亡?劍門關再險又有什麼用?雄關不足恃,天險不足憑。人心才是捍衞江山的鋼鐵長城。

經典歷史典故 篇四

七夕與乞巧

七夕節,又名乞巧節、七巧節或七姐誕,始於漢朝,是流行於中國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相傳農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婦女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故稱為“乞巧”。其起源於對自然的崇拜及婦女穿針乞巧,後被賦予牛郎織女的傳説使其成為極具浪漫色彩的節日之一。節日產生了婦女穿針乞巧,祈禱福祿壽活動,禮拜七姐,陳列花果、女紅等習俗,並遠傳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漢字文化圈國家。

那為什麼現代這麼多人都會認為“七夕”是紀念牛郎和織女愛情故事的“情人節,而不是向織女乞巧的“乞巧節”呢?最大的原因是近年來因受外來文化影響,洋節逐漸流行中國,媒體炒作,七夕節在當代慢慢地演變成“中國情人節”。

“七夕”的由來

“七夕”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的崇拜。從歷史文獻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隨着人們對天文的認識和紡織技術的產生,有關牽牛星織女星的記載就有了。

“七夕”也來源古代人們對時間的崇拜。“七”與“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給人以時間感。“七”又與“吉”諧音,“七七”又有雙吉之意,是個吉利的日子。

“七夕”又是一種數字崇拜現象,古代民間把正月正、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再加上預示成雙的二月二和三的倍數六月六,這“七重”均列為吉慶日。“七”又是算盤每列的珠數,浪漫而又嚴謹。“七”與“妻”同音,於是七夕在很大程度上成了與女人相關的節日。

七夕別稱

雙七:此日月、日皆為七,故稱,也稱重七。

香日:俗傳七夕牛女相會,織女要梳粧打扮、塗脂抹粉,以至滿天飄香,故稱。

星期:牛郎織女二星所在的方位特別,一年才能一相遇,故稱這一日為星期。

巧夕:因七夕有乞巧的風俗,故稱。

女節:七夕節以少女拜仙及乞巧、賽巧等為主要節俗活動,故稱女節,亦稱女兒節、少女節。

蘭夜:農曆七月古稱“蘭月”,故七夕又稱“蘭夜”。

小兒節:因為乞巧、乞文等俗多由少女、童子為之,故稱之。

穿針節:因為這天有穿針的習俗,故稱。

乞巧

七夕的重頭戲主要在女孩的身上!在傳説中,織女的手藝極巧,能織出雲彩一般美麗的天衣。為了使自己也能擁有織女一般的巧手,在少女之間,遂發展出了一種“乞巧”的習俗。乞巧用的針就分雙眼、五孔、七孔、九孔之多。七夕晚上,手拿絲線,對着月光穿針,看誰先穿過就是“得巧”。另一種丟針卜巧的方法,是在七夕的中午,放一盆水在太陽下爆曬,過了一段時間後,空間中的塵土就會在水面上結成一層薄膜。這時把針丟在水裏,有了薄膜的支撐,針會浮在水面上。再看看水中呈現的針影,如果成為雲彩、花朵、鳥獸之形,就是得巧。反之,若呈現細如線、粗如槌的影子,就是未能得巧。

有《乞巧歌》曰:“乞手巧,乞容貌,乞心通,乞顏容,乞我爹孃千百歲,乞我姐妹千萬年。”

七夕藴涵的中國愛情文化

牽牛織女的愛情傳説是一個永恆的悲劇——“河廣尚可越,怨此漢無樑”,“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用西方的語言是“永生的詛咒”。七夕的愛情傳説,最初只是一個離散情人悽苦的忌日,為人嗟歎諱言。縱使後世美好心願的彌補,也難改這個傳説天然而來的悲情。牽牛織女臨水而立,盈盈相顧,一顧三千年。不過,也許悲劇更能讓人懂得珍惜。這個發生在天上人間的久遠故事,告訴着幾千年的人們關於愛戀、思念和別離;在每年的這個日子裏,不論是磐石蒲葦的堅韌夫妻,還是情竇初開的青澀戀人,希望都能一起仰望星空,天河如練,長空如水,我們再口耳相傳那三千年的聚散思戀,同時思索,什麼是愛情,什麼是我們自己的愛情。

愛情是什麼?我不知道。我知道我遇到了他。

曬書

夏季特有的炎熱陽光,促成了一項七夕的習俗——曬書、曬衣。

現代的科學報告指出,日光中所含的紫外線,的確具有殺菌的效果。歷史上關於文人曬書、曬衣的習俗有則有趣的小故事。

漢代曬衣的風俗在魏晉時為豪門富室製造了誇耀財富的機會。名列“竹林七賢”的阮咸就瞧不起這種作風。七月七日,當他的鄰居曬衣時,只見架上全是陵羅綢緞,光彩奪目。而阮咸不慌不忙的用竹竿挑起一件破舊的衣服,有人問他在幹什麼,他説:“未能免俗,聊復爾耳!”

乞巧之穿針乞巧

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於漢,流於後世。記載最早見於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具習之。”《荊楚歲時記》有:“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聚會之夜,是夕,家人婦女結綵樓,穿七孔針。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有:“七夕,宮中以【本站】錦結成樓殿,高百尺,上可以勝數十人,陳以瓜果酒炙,設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嬪各以九孔針五色線向月穿之,過者為得巧之侯。動清商之曲,宴樂達旦。土民之家皆效之。”元陶宗儀《元氏掖庭錄》説:“九引台,七夕乞巧之所。至夕,宮女登台以五彩絲穿九尾針,先完者為得巧,遲完者謂之輸巧,各出資以贈得巧者焉。”

乞巧之投針驗巧

這是七夕穿針乞巧風俗的變體,源於穿針,又不同於穿針,是明清兩代的盛行的七夕節俗。明劉侗、於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説:“”七月七日之午丟巧針。婦女曝盎水日中,頃之,水膜生面,繡針投之則浮,看水底針影。有成雲物花頭鳥獸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謂乞得巧;其影粗如錘、細如絲、直如軸蠟,此拙徵矣。”清于敏中《日下舊聞考》引《宛署雜記》説:“燕都女子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自投小針浮之水面,徐視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動如雲,細如線,粗租如錐,因以卜女之巧。”

經典歷史典故 篇五

《孟母三遷》

孟子是我國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3歲喪父,由母親撫養長大。孟母很有教養,非常重視對孟子的教育。

孟家附近有一塊墓地,送葬的隊伍經常從他家門前走過。孟子經常模仿隊伍中吹鼓手和婦女哭啼的樣子,還不時到墓地上玩死人下葬的把戲,在地上挖一個坑,把朽木或腐草當作死人埋下去。孟母對兒子這樣玩耍很生氣,認為不利於他讀書,便把家遷到了城裏。

到了城裏孟母要兒子熟讀《論語》,像孔子那樣做人。可是他家處於鬧市中,打鐵聲、殺豬聲、叫賣聲終日不斷,聽着聽着,他就讀不下去了。接着,他就和鄰居家的孩子玩起了做買賣的遊戲,孟母覺得這個地方,確實很難集中心思讀書,便再次搬遷到城東的學宮對面居住。學宮那裏的環境很好,書聲琅琅,讀書的氛圍很濃。孟子很快的安下心來讀書。有時,他還向學宮裏張望,觀看裏面的學生是怎樣讀書,又是怎樣跟隨老師演習周禮的,回到家裏,也模仿起來。一天,孟母發現兒子在磕頭跪拜,以為他又在玩埋死人的把戲了,心裏很難,在聽兒子説是在演習周禮後,就又高興起來。

後來孟母把孟子送進了學宮,學習《詩經》、《尚書》。“孟母三遷”教子的故事流傳至今。

《斷機教子》

“斷機教子”,講的是孟母鼓勵孟子讀書不要半途而廢的故事。孟子少年讀書時,開始也很不用功。有一次,孟子放學回家,孟母正坐在機前織布,她問兒子:“《論語》的《學而》篇會背誦了嗎?”孟子回答説:“會背誦了,”孟母高興地説:“你背給我聽聽。”可是孟子總是翻來覆去地背誦這麼一句話:“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孟母聽了又生氣又傷心,舉起一把刀,“嘶”地一聲,一下就把剛剛織好的布割斷了,麻線紛紛落在地上。孟子看到母親把辛辛苦苦才織好的布割斷了,心裏既害怕又不明白其中的原因,忙問母親出了什麼事。孟母教訓兒子説:“學習就像織布一樣,你不專心讀書,就像斷了的麻布,布斷了再也接不起來了。學習如果不時時努力,常常温故而知新,就永遠也學不到本領。”説到傷心處,孟母嗚嗚咽咽地哭了起來。孟子很受觸動,從此以後,他牢牢地記住母親的話,起早貪晚,刻苦讀書。

孟母施教的種種作法,對於孟子的成長及其思想的發展影響極大。良好的環境使孟子很早就受到禮儀風習的薰陶,並養成了誠實不欺的品德和堅韌刻苦的求學精神,為他以後致力於儒家思想的研究和發展打下了堅實而穩固的基礎。

還有一個版本:孟子之少也,既學而歸,孟母方績,問曰:“學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斷其織。孟子懼而問其故。孟母曰:“子之廢學,若我斷斯織也。夫君子學以立名,問則廣知,是以居則安寧,動則遠害。今而廢之,是不免於斯役,而無以離於禍患也。……”孟子懼,旦夕勤學不息,師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選自《列女傳》

《買肉啖子》

原文:

孟子少時,東家殺豚,孟子問其母曰:“東家殺豚何為?”母曰:“欲啖汝。”其母自悔而言,曰;“吾懷娠是子,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之教也。今世有知而欺之,是教之不信也。”乃買東加豚肉以食之,明不欺也。

譯文:

孟子少年時,有一次東家鄰居殺豬,孟子問他的母親説:“東家為什麼殺豬?”孟母説:“要給你吃肉。”孟母后來後悔了,説:“我懷着這個孩子時,席子擺得不正,我不坐;肉割得不正,我不吃,這都是對他(孟子)的胎教,現在他剛剛懂事而我卻欺騙他,這是在教他不講信用啊。”於是買了東家的豬肉給孟子吃,以證明她沒有欺騙。

孟母不僅重視客觀環境對少年孟子的影響,而且十分注重言傳身教,以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來啟發教育孟子。“買肉啖子”的故事,講的就是孟母如何以自己的言行對孟子施以誠實不欺的品德教育的故事。

《截髮延賓》

一次,鄱陽郡孝廉範逵途經陶侃家。時值冰雪積日,倉促間陶侃無以待客。陶母剪下自己的長髮賣給別人做假髮換得酒菜,又砍下家中幾根屋柱,全都劈開當柴燒,還將坐卧用的草墊鍘碎作為馬料。客人暢飲極歡,連僕從也受到未曾想到的招待。

範逵知陶母所為,既歎其才識,又深愧其厚意,曾感歎的説:“沒有湛氏這樣的母親,生不出陶侃這樣的兒子。”範逵告別時,陶侃相送百餘里。

範逵問:“你想到郡中去任職嗎?”陶侃回答:“想去,可苦於無人引薦。”範逵拜見廬江太守張夔,極力讚美陶侃。張夔召陶侃為督郵,領樅陽縣令。在任上以有才能而著名,又遷任主簿。張夔後來舉薦陶侃為孝廉。從此,陶侃仕途開了掛。

經典歷史典故 篇六

唐代大文學家韓愈,字退之,貞元中進士以後,先後任過監察御史、國子監博士、刑部侍郎、吏部侍郎等職。因直言鍼砭時弊,諫阻唐憲宗,曾經兩次被貶。當他諫阻唐憲宗李純迎佛骨一事時,被貶為潮州刺史。上任後,他看到當地鱷魚為患,百姓不堪其苦,曾寫下有名的《祭鱷魚文》,並用炮轟、鼓樂助威等手段驅逐鱷魚,致使鱷魚銷聲匿跡,百姓得以生息,史書上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話。據傳,在退鱷魚之後,一位地方名士為紀念韓退之的功績,曾擬下了這樣半副對聯:“惡水惡魚,韓退之退之。”

千百年來,此聯無人對出,一直被視為絕對。我黨老一輩革命家謝覺哉博學多才,當他讀完陳望道翻譯的《共產黨宣言》後,豁然開朗,靈感湧發,奮筆疾書寫道:“好書好語,謝覺哉覺哉。”此聯對得虛實恰到好處,可謂天衣無縫,終於使千年絕對有了完美的答案。

經典歷史典故 篇七

悔讀《南華》

唐宣宗時宰相令狐綯曾以一典故詢問温庭筠,温曰:“事出《南華》,非僻書也。或冀相公燮理之暇,時宜覽古。”令狐綯遭到輕薄,懷恨在心,上書朝廷,言温庭筠有才無行。於是温終身不得登第。後温庭筠作詩云:“因知此恨人多積,悔讀《南華》第二篇。”《南華》,《南華經》,即《莊子》。

後人因以“悔讀《南華》”為學問高深、直言忤人而遭嫉忌的典故。如宋陸游《懷鏡中故廬》:“從宦只思乘下澤,忤人常悔讀《南華》。”

本色當行

宋代詩人陳師道曾雲:“退之以文為詩,子瞻以詩為詞,如教坊雷大使,雖極天下之工,要非本色,今代詞手,唯秦七、黃九耳。”意為蘇軾作詞,亦如韓愈作詩,雖好而不是詞的本味,惟有秦觀、黃庭堅之詞,方是作詞正道。同時的晁無咎卻説:“蘇詞雖稍不諧律呂,蓋橫放傑出,曲子中縛不住者;而黃山谷詞固高妙,然不是當行家語,乃著腔子唱和詩耳。”南宋詩論家嚴羽要求作詩“須是本色,須是當行”,即本陳、晁兩家之説。本色即詩文體裁的本味;當行,猶言內行。

後來詩文中常用“本色當行”形容恪守體裁而能致精妙之作家作品。

經典歷史典故 篇八

我從小就愛聽故事,暑假媽媽給我買了一本《成語故事》,我一下就被它的內容吸引住了。讀完這本書後,讓我懂得了許多學習的道理。

“半途而廢”這個故事讓我深有感觸。

這個故事講述的是:東漢時,有個人叫樂羊子,在外出學習過程中想家了,就中途放棄學業回了老家。到家後,他的妻子聽了他回家的原因,拿起一把剪刀,將織布機上未織完的布一刀剪斷。樂羊子覺得剪斷的布很可惜,妻子卻説:“一匹布是一根根絲線積累起來的,我將它剪斷,從前的努力就白費了。中斷的學業又何嘗不可惜呢?這和剪斷織絲又有什麼兩樣?”樂羊子聽了,恍然大悟,又回到老師那,繼續學習。

這個成語故事比喻做事沒有恆心,任務沒完成就放棄。它讓我明白了:學習不能中斷,有的時候,你離成功也許只有一步之遙,你放棄了,是多麼的可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gwl5n6.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