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小班個案觀察記錄精品多篇

小班個案觀察記錄精品多篇

小班個案觀察記錄精品多篇

幼兒園個案分析 篇一

觀察原因:

這天,小雅的媽媽告訴我,孩子經常一出了幼兒園的大門就要尿尿,而且還是個性着急的那種。在與媽媽的交談中得知孩子在家就有憋尿的習慣,不到已經快憋不住時不會去尿尿的。看的出媽媽也是很無助,期望老師能給與幫忙。為了糾正孩子這個不良的習慣,我決定對小雅進行個別觀察及教育。

觀察實錄:

在進行區域遊戲活動的時候,我看到小雅的神情看似緊張,我的第一反應就是她要尿尿,我趕緊問她:“小雅,你是不是要尿尿?”可她一臉嚴肅的告訴我:“沒有。”我又仔細觀察了一下,發現小雅的雙腿夾緊,我就對她説:“沒關係,老師陪着你,跟你一塊上廁所好嗎?”小雅沒有拒絕,我拉着她的小手一塊上了廁所。

觀察分析:

要想改變小雅的憋尿習慣,我覺得首先要老師細心地觀察,在她出現憋尿現象時要及時的給予幫忙。其次要讓她覺得這不是一件嚴重的事,以此來解除她的緊張情緒。第一次幫忙小雅不憋尿得到了成功,正式因為有了這次的成功,讓我對她糾正這一不良習慣增強了信心。

觀察實錄:

在餐前準備時,我組織幼兒如廁、洗手,當我喊道小雅那一組時,小朋友都大步流星的走進廁所,只有小雅沒有動靜,依然坐在座位上,我來到她的身邊蹲了下來,拉着她的小手告訴她:“立刻就要吃飯了,要去解小便洗手吃飯啦!”她一個勁的搖頭説:“我沒有小便”。我怕強迫她去會引起她緊張,她説沒有,我就沒有再要求了。吃完飯帶着孩子們散步回來以後,我又再次組織小朋友如廁,來到小雅的身邊對她説:“立刻就要睡覺了,要是不尿尿,憋着會肚子痛,到時還會尿牀,好羞羞”。小雅聽我這麼一説,伸出小手示意要和我拉手並對我説:“老師你陪我一齊尿尿。”小雅再一次進步了,離改掉這個不良習慣又前進了一步。

觀察分析:

小雅的憋尿現象不是一兩天就能改變得了,作為老師不能着急,要有耐心,不能着急。她的每一次進步,老師都要及時的給予肯定。同時,老師應利用幼兒的心理特徵,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以取得實效。

取得的效果:經過這幾天的時間老師的耐心引導和家長的配合支持,儘管小雅還不能自己主動的去入廁,但是已經能在老師的提醒下,陪同着去入廁了。孩子取得的進步和家長的配合,老師的耐心,細緻的觀察是離不開的。

小班個案觀察記錄 篇二

觀察時間:

20xx年2月6號上午

觀察實錄:

午餐前,我特地提醒朱紫嫣要去小便,她一個勁地説:“沒有尿尿。”我怕引起她緊張,沒有強迫她去。到了吃飯的時候,朱紫嫣拿着小勺,目不轉睛,神情有點呆滯。我摸了一下她的褲子,全濕透了,地上還有一灘尿。她看着我,很不安的樣子。於是我安慰她説:“沒關係,下次想尿尿的時候別害怕,要馬上告訴老師,老師一定會幫助你的。”她緊張的`神色緩和些。我幫她換上乾淨的褲子,讓她繼續吃飯。

觀察分析:

朱紫嫣憋尿、尿褲的現象不是一兩天就能改變得了,老師不能着急,當發生尿褲的時候,也不能責怪她,要寬容她,理解她,允許她有反覆的過程。當然,尋找有效的教育方法也是老師應該面臨的問題。

從對朱紫嫣的個別教育中,我們認識要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必須做到:

① 認真觀察幼兒,獲取其行為表現的特點;

② 深入瞭解幼兒行為背後的真正原因;

③ 教育應有耐心,企圖通過一次教育就能取得理想的效果是不現實的;

④ 必須立足於幼兒的心理特點,採取有效的教育方法。俗話説“教無定法,貴在得法“ ,只要我們教師擁有一顆熱愛孩子的愛心,不管是什麼樣的孩子,不管孩子已形成什麼樣的不良習慣,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是可以教育好的。

小班個案觀察記錄 篇三

觀察原因:

今天,小雅的媽媽告訴我,孩子經常一出了幼兒園的大門就要尿尿,而且還是特別着急的那種。在與媽媽的交談中得知孩子在家就有憋尿的習慣,不到已經快憋不住時不會去尿尿的。看的出媽媽也是很無助,希望老師能給與幫助。為了糾正孩子這個不良的習慣,我決定對小雅進行個別觀察及教育。

觀察實錄:

在進行區域遊戲活動的時候,我看到小雅的神情看似緊張,我的第一反應就是她要尿尿,我趕緊問她:“小雅,你是不是要尿尿?”可她一臉嚴肅的告訴我:“沒有。”我又仔細觀察了一下,發現小雅的雙腿夾緊,我就對她説:“沒關係,老師陪着你,跟你一塊上廁所好嗎?”小雅沒有拒絕,我拉着她的小手一塊上了廁所。

觀察分析:

要想改變小雅的憋尿習慣,我覺得首先要老師細心地觀察,在她出現憋尿現象時要及時的給予幫助。其次要讓她覺得這不是一件嚴重的事,以此來解除她的緊張情緒。第一次幫助小雅不憋尿得到了成功,正式因為有了這次的成功,讓我對她糾正這一不良習慣增強了信心。

觀察實錄:

在餐前準備時,我組織幼兒如廁、洗手,當我喊道小雅那一組時,小朋友都大步流星的走進廁所,只有小雅沒有動靜,依然坐在座位上,我來到她的身邊蹲了下來,拉着她的小手告訴她:“馬上就要吃飯了,要去解小便洗手吃飯啦!”她一個勁的搖頭説:“我沒有小便”。我怕強迫她去會引起她緊張,她説沒有,我就沒有再要求了。吃完飯帶着孩子們散步回來以後,我又再次組織小朋友如廁,來到小雅的身邊對她説:“馬上就要睡覺了,要是不尿尿,憋着會肚子痛,到時還會尿牀,好羞羞”。小雅聽我這麼一説,伸出小手示意要和我拉手並對我説:“老師你陪我一起尿尿。”小雅再一次進步了,離改掉這個不良習慣又前進了一步。

觀察分析:

小雅的憋尿現象不是一兩天就能改變得了,作為老師不能着急,要有耐心,不能着急。她的每一次進步,老師都要及時的給予肯定。同時,老師應利用幼兒的心理特徵,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以取得實效。

取得的效果:經過這幾天的時間老師的耐心引導和家長的配合支持,儘管小雅還不能自己主動的去入廁,但是已經能在老師的提醒下,陪同着去入廁了。孩子取得的進步和家長的配合,老師的耐心,細緻的觀察是離不開的。

小班個案觀察記錄 篇四

一、跟蹤時間:

四月份

二、觀察記錄:

鏡頭一:

“老師,早上好!”許佳瑩對我説,雖然仍然是在阿姨的提醒下才跟我打招呼的,但是許佳瑩的聲音明顯比以前都輕,許佳瑩已經生病了好幾個星期,這是她生病後第一天來幼兒園上課,可以看出她對於班級的環境稍許陌生。 鏡頭二:

睡午覺了,小朋友們都迅速的脱掉衣服鑽入了被窩中,今天的許佳瑩特別的快,平時總是最後一個睡下去的她今天很快的已經躺在了被子裏,在我想幫她蓋好被子的時候,我發現原來許佳瑩的毛衣都沒有脱掉,於是我幫助她脱掉了毛衣。

三、情況分析:

以上兩個鏡頭都是來自於許佳瑩生病多日之後來幼兒園的第一天發生的,出現這些現象的有很多方面。

1、家長在家對於許佳瑩的教育引導問題。許佳瑩在家中主要有祖輩照料,她的奶奶對她過分的溺愛,特別在這次許佳瑩生病之後,對於她的照顧是無微不至,穿衣、餵飯、脱衣都是奶奶包辦,所以造成了以前稍有進步的許佳瑩自理能力降低。

2、幼兒不夠自信,不能很好的與老師進行交流互動。幼兒在班級中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想法,對於老師與其進行交流,也往往是零星的單詞,不能使用句子來表達想法。出現這一原因主要是來自於家庭溝通不夠,對於許佳瑩來説,要提高其自信,除了老師對其的鼓勵,給予其機會來大膽表達自己之外,還需要家長與其進行良好的溝通。

四、採取措施:

1、教師與奶奶進行溝通交流,指出許佳瑩在生病之後的變化,從幼兒發展的角度來建議奶奶學會放手,讓孩子在家中也能鍛鍊自己的自理能力,提高其靈活性。

2、建議許佳瑩媽媽能每天花一點時間與許佳瑩溝通。例如:可以問問許佳瑩在幼兒園學到了什麼本領,在幼兒園的好朋友等等,讓許佳瑩在家能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3、教師給予許佳瑩更多展示自我的機會。通過班級小舞台或者是午間休息時間,鼓勵許佳瑩大膽表演自己的節目。

4、教師在幼兒園裏重點指導許佳瑩的穿、脱衣等各種生活自理方面的技能,用鼓勵的方式來提高許佳瑩自我服務意識。

五、取得成效:

在發現問題之後,我們積極的尋找發生問題的原因,從而制定解決方式,讓許佳瑩能夠在家長與教師的共同努力下,跟上班級孩子的發展。在本月中許佳瑩能用完整句來表達自己的想法並且也能參與小舞台的演出。

小班個案觀察記錄 篇五

觀察時間:

20xx年x月x日

材料投放:

可樂瓶製成的各種動物

觀察記錄:

為了讓幼兒瞭解動物的生活習性,學會關心愛護小動物。我悄悄將材料放入了活動區。早餐過後,幼兒在音樂伴隨下進入了活動區。貝貝和天天一同來到小貓、小狗、小兔前,拿起來看了看,貝貝把小貓、小狗、小兔看了一遍就又到其他材料籃裏東翻翻西瞧瞧去了。天天拿起小狗後,將小狗轉了一圈,突然發現旁邊有食物,他拿起一個蘿蔔就往小狗嘴裏放,嘴裏自言自語的説:“我給你吃東西。”接着又從籃裏順手拿起一塊骨頭,放入小狗嘴裏。當他拿起第三個食物蘿蔔時,他停下了手看了看,開始翻食物的籃子一邊翻一邊説:“蘿蔔 、骨頭、小魚。”於是他換了一塊骨頭放入小狗的嘴裏。玩了一會,他又拿起小貓來喂,這時他發現了勺子,他試着拿勺子喂小魚。貝貝在活動區裏轉了一圈後,見天天在喂小貓,就走到天天旁看天天餵食,覺得挺好玩也抱起一隻小貓來喂。他找了找沒見有勺子,就一把搶過天天的勺,天天大叫:“老師,他搶我的勺子。”我馬上走過去,只聽貝貝嘟喃着“我沒有勺子喂小貓了。”我忙對他説:“那我們來找找還有什麼工具可以用來喂小貓?”貝貝看了看籃子,搖了搖頭“沒有了”我拿起一個鑷子説:“試試看,鑷子行不行?”貝貝拿着鑷子慢慢地夾起了一條魚,放入了小貓的嘴裏。“老師,我喂小貓吃魚了。”貝貝高興的叫了起來。天天看到後,也跟着換了鑷子夾魚。

分析:

區域活動

內容、材料豐富,有利於幼兒按照自己的興趣選擇活動,並適於幼兒個別溝通的優勢,尊重了幼兒的個體差異。同時使教師能在幼兒自主遊戲中解放出來,集中精力觀察幼兒,及時滿足個體的不同需要。

貝貝對遊戲材料進行無意識地罷弄,較長時間東看看,西瞧瞧,我認為作為教師應不急於引導,而給予他們充分探索的時間,讓他們按自己的意願選擇活動的材料,以培養幼兒的自主選擇能力。

小班幼兒年齡小,常以滿足自己的需要為準,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而發生爭搶,教師適時介入引導,即化解了矛盾又保證了遊戲的正常進行。

幼兒園個案分析 篇六

場景實錄:

這天中午起牀,我又像往常一樣門口檢查孩子的穿鞋狀況,果不其然又有幾個孩子穿反了鞋,如果是以前我會直接對孩子説:“寶寶你的鞋穿反了,快換過來吧!”但是這天我突然靈機一動,故作驚訝的指着蒲玉的鞋説:“哎呀,寶寶,你的鞋寶寶怎樣在吵架呀?你看它們兩個正歪着頭生氣呢!”蒲玉聽後立刻低下了頭左看看右看看,笑着對我説:“呵呵,鞋子寶寶真的生氣了!”於是我之後她的話説:“哎呀,鞋子寶寶這麼好的好朋友,它們怎樣會生氣的呢,你趕快幫幫她們,讓她們別生氣了呀!”只見蒲玉蹲下身子,坐在牀邊脱下了鞋子,把它們換了過來,其他的小朋友看見了,都低下頭去檢查自己的鞋子有沒有吵架,穿反鞋的小朋友就通過這樣個比喻把穿反的鞋子都給換了過來,沒想到一句簡簡單單的話,卻比我每一天糾正他們的錯誤來得有用,從那天以後,我每一天起牀後發現他們把鞋子穿反了就會提醒他們:“快看看你的鞋寶寶又在吵架了呢!”孩子們會立刻自己檢查並把穿反的鞋倒過來,有的孩子穿好了還會開心地説:“我的鞋寶寶不吵架了。”

分析:

1、班級幼兒現狀分析:

我班幼兒由於父母的工作忙,大部分孩子都是由家裏老人帶大的,可想而知爺爺奶奶對孩子的嬌慣程度,在家裏什麼事情都是由爺爺奶奶一手包辦,就算是孩子能做的事情他們也擔心孩子會做不來,久而久之使得孩子的自理潛力越來越差。

2、幼兒年齡特點分析:

綱要中指出幼兒園活動資料的組織應充分思考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知規律,以遊戲為主要的學習方式。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中,時時處處都藴涵着教育契機,就拿穿反鞋這一件小事為例,針對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只用説教來讓孩子認識左右是違背了幼兒的年齡特點的,但如過只靠老師的關注和幫忙,又錯失了孩子很好的學習的機會。

3、採用教育措施的分析:

小班的幼兒對很多現象都喜歡擬人化,他們覺得生活中的一切都是有生機的,他們會對小花、小草説話;會對積木、玩具對話;會把自己的日常生活用具當成好朋友。兩隻穿在腳上的鞋子再老師的口中變成了寶寶還賦予他們吵架的情節,幫忙孩子在情節中關注到鞋子是分左右的,只有穿對了鞋子寶寶才會開心。。所以對小班孩子的教育要依據他們的年齡特徵,順着他們的喜好,才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班個案觀察記錄分析與措施推進 篇七

情景描述:

遊戲時間到了,今天玩的是自主性遊戲,小澤插的是“建構區”,他拿起了一些雪花積木,並且用雪花積木打了一個大圓圈,高興地跑過來對我説“老師,你看,我搭的”,我走過去,及時表揚了他:“恩,真不錯!你搭得真好,再想想,把這個搭得更漂亮,好嗎?”“好的”可是過了一會兒,他並沒有再去搭建,而是走到別人搭建的建築前,看看你的,看看他的,再回頭看看自己搭建的,我走過去,看着他旁邊的濤濤説:“濤濤,你跟小澤一起合作搭建吧!你看,我覺得你的房子很漂亮,他的雪花積木也搭得好看,如果你們合作的話,相信你們的作品一定非常棒!”“好”!濤濤爽快地答應了,而小澤也低着頭笑了笑。

評析:

作為老師的我們,面對這部分缺乏自信的孩子應該做到主動與其交流,並且可以採用同伴互助的方式來鼓勵孩子更積極主動地參與各項活動,今天,小澤能夠有勇氣走過來給我看他搭的圓圈,説明孩子有了一點自信,這是一個很大的成功。相信多給他鼓勵和信心,他會變得更加自信。面對孩子的點滴進步,我進行了及時的鼓勵,並且請來了能力較強的濤濤與他一起合作搭建,這樣的方式也是讓他在和同伴一起合作搭建的同時相互之間有語言上的交流,也是為了提高他的發展交往能力。從今天遊戲的方面來看小澤,還是進步很多的,能主動拋過來跟我交流已經跨出了很大的`一步,開始和同伴交往也是一個很好的開端,相信進過接下來的繼續觀察,孩子一定會得到更大的提高。

幼兒園個案分析 篇八

我們班有一個叫明明的男孩,他是這個學期到我們班的。明明在集體教學活動中注意力很難集中,是個“坐不住的孩子”,有時他會“騷擾”周圍的小朋友而打斷教師正在進行的活動;對於教師佈置的任務,他常常不能很好地完成;他想參與同伴的活動,卻因為不適宜的方式而被同伴拒絕。周圍的小朋友實在驅逐不了他的情況下還會去告狀。教師對於這個經常惹麻煩的孩子也傷腦筋,經常當眾批評他,盛怒之下她勒令全班的孩子不要理睬他。但這種教育方法的效果並不好,時間一長,在其他孩子的眼中明明成了一個調皮、只知道惹老師生氣的壞孩子。

場景:

馬上就要進行集體教學活動了,孩子們陸續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坐好,老師開始講述今天教學活動的主要內容。明明坐在自己的位子上沒在仔細聽,他正用手撩旁邊可兒的小辮子。可兒皺了皺眉,將自己的小椅子往旁邊挪了挪,明明想將可兒的椅子向自己這邊拉近一點,於是兩個孩子開始拉拉扯扯起來,發出了一些聲音。老師向他們這邊瞟了幾眼,有點不高興但沒有説什麼,這時可兒突然叫了起來:“老師,你看明明。”老師終於大聲地對明明説道:“明明,你給我坐好,再不聽話,就讓你出去!”本來和可兒僵持着的明明被老師的呵斥鎮住了,他怯怯地坐直了身體,瞪大眼睛看着老師,臉上流露出內疚的表情。可兒接着又説道:“他剛才使勁地拽我的椅子……”“好了,好了,不許説了,你們以後聽好了,從今天開始誰都不許惹明明,誰去惹他我就找誰,聽見沒有?”老師厲聲説完這些話後嚴肅地看着全班的孩子。對於老師的命令,孩子們異口同聲地回答:“聽到了。”明明使勁地絞着自己的手指,有些難過的樣子,但隨着老師話題的轉移,他又恢復了原貌,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東張西望,不知道在想什麼。

分析:

一、教師教育方式產生的消極後果

首先,舊的問題沒有得到解決,又添新的問題。教師想通過孤立的方式迫使明明“改邪歸正”,不再違反紀律,但是實際上這種教育方式非但沒有解決原有的問題,反而對明明產生了消極的影響,明明在自己善意的行為受到同伴的誤解並遭到拒絕之後產生了破壞性的行為。

其次,教師在意識到自己教育方式不妥之後,想立即改變這種孤立教育方式帶來的不良後果,已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原因在於:

其一,年齡越小的孩子向師性越強,老師説什麼就是什麼,大班孩子的道德認知還處於他律階段,教師作為孩子眼中的權威,她的話尤其是命令性的語言對孩子的話就是判斷事物的標準。教師經常當眾批評明明,甚至動員其他孩子“不要理明明”的命令,很快被孩子接受並堅決地執行。

其二,明明給同伴的壞印象部分是由於他自己調皮經常受批評造成的,教師孤立的教育方式導致了即使是明明善意的動機和行為也會被其他孩子誤解並拒絕,面對同伴不分原因的排斥明明顯然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挫折,在沒有得到正確引導的情況下,他採取了消極的行為方式予以反擊。這種情況造成的結果是一種惡性循環,即明明的負面行為反應越多使其他孩子越加肯定了他是個搗亂的壞孩子,也會越加排斥他,同時強化他們從教師那裏獲得的對明明的消極態度。

最後,孤立的教育方式使明明被迫陷入與同伴交往的困境(如場景三中反映的情形),教師沒有利用集體力量中積極的因素,而是恰恰相反,她讓其他孩子孤立明明,不僅不幫助他反而不去理睬他,教師的這種做法無形中在明明和其他孩子之間豎起了一道屏障,而學前期幼兒的同伴交往對幼兒的社會認知、交往技能、個性和道德品質的發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如果明明始終被同伴這樣孤立,將會失去更多的與同伴交往的機會,這對明明日後的發展是不利的;另外,良好的人際交往是日常生活的調節器,會讓人心情舒暢地從事各種活動,明明與同伴這種敵對的狀態不改變的話也會干擾他正常的探索活動,降低他對外界環境的好奇心。

二、解決方式

1、教師首先要清楚明明的特點

從明明的日常表現可以看出,他是一個調皮好動,注意力容易分散,對新鮮事物好奇心比較強,自控能力比較弱,缺乏耐心的孩子,此外,他想和同伴交往卻不知道該怎麼樣被同伴接納。從明明園外背景來看,他是從其他幼兒園轉過來的,並且據筆者的瞭解,明明的父母為孩子轉園的目的是覺得他原先的幼兒園教育環境不太好,孩子過於自由散漫,學到的東西也比較少,現在明明所在幼兒園裏受到的約束比以前要多也要嚴格;另一方面,明明轉園之後很快升入大班,由於大班與國小的緊密銜接,教師會在平時的要求會考慮到孩子對國小環境的適應問題,為孩子順利地入國小做一些必要的準備,比較明顯的一點就是集體教學的時間加長,會提出一些與國小教學要求相接近的要求,所有的這些對明明來説,都要去適應。

2、幫助明明建立與新環境相適宜的秩序感

(1)教師一方面要多關注明明的舉動,同時對於明明不正確的行為要及時制止,並明確地告訴他錯在哪裏,應該怎麼做。教師此時不適合説一些反話或是隱語,因為年幼的孩子有時並不清楚教師話中暗含的意思,所以對孩子要説大白話,尤其是對明明來説,他對新環境的熟悉程度還不夠,對新班級一些具體要求還沒有清楚的意識,並且相比他以前所在的班級環境,現在班級的要求要嚴,這樣對他來説適應就更需要有一個過程;另一方面,教師還可以在同伴中給明明樹立一個學習的榜樣,鼓勵他向班上的好孩子學習,實際上是把抽象的要求具體化。

(2)對於明明時常因為好奇心而違反了紀律。一方面不妨告訴他,上課的時候要認真聽,不可以做其他的事情;另一方面答應明明,等老師上完課之後,可以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這個玩具,但是前提是他必須要認真聽講。在這裏筆者想提及的是,玩具是給孩子玩的,只是作為純粹的裝飾品就失去它對兒童的意義了。

(3)教師要有耐心,明明的特點使得他適應新環境需要一個過程,教師對明明違規要不厭其煩,反覆提醒,不能因為急躁而時常出言不慎。

(4)對於孤立的教育方式已經產生的消極後果,即明明在同伴中的不良形象,一方面教師要有勇氣尋找合適的機會,當着全班孩子的面承認自己的錯誤,可以向孩子解釋是自己太生氣才會這麼説,這樣説是不對的,我們不應該不理睬明明,應該想辦法幫助他才對。這種做法一方面可以減少明明在同伴中的一些負面影響,同時,讓孩子學會去關心別人。

(5)教師要善於將集體力量用到積極的方面,可以鼓勵孩子們幫助明明取得進步,讓大家一起監督明明,在明明取得進步時為他鼓掌加油,在他犯錯誤時指出錯誤之處,並幫助他改正。讓明明體會到集體的温暖、同伴的友愛,逐漸被新集體所同化。

幼兒園個案分析 篇九

案例描述:

案例一:紫豪帶來一輛遙控汽車,並告訴我説:“劉老師,這輛遙控汽車是我帶來和小朋友一起分享的”。自由活動時,紫豪很興奮地拿出自己的遙控汽車,但他只願意讓小朋友看,不準小朋友摸他的車,更別提玩了。我説:“紫豪今天真乖,把這麼好的玩具帶來和小朋友分享,你讓別的小朋友玩一下好嗎?”紫豪不同意。過了一會,東樹帶來一輛遙控飛機。飛機很大,吸引了紫豪的注意。紫豪主動和東樹套近乎,想和他交換玩。東樹同意了。紫豪很小心地把玩具遞給東樹,並和他商量好彼此的玩具不給別的小朋友玩。

案例二:可兒手上拿着兩個蘋果,金老師逗她説:“可兒,把蘋果分給我一個好嗎?”她很爽快地給了金老師,然後一直注意金老師接下來怎麼做。過一會兒,她見金老師仍沒把蘋果還給她,就説:“給我!”金老師説:“你剛才不是已經答應送給我了嗎?為什麼現在又不給我吃了?”可兒始終是兩個字的回答:“給我!”可兒的奶奶告訴老師,這樣的事情經常發生每次都是以哭鬧來解決問題。

案例分析與反思:

通過對小班幼兒分享行為的調查,我們發現,大部分幼兒已經萌發了分享的意識,但其認知和行為嚴重脱節,幼兒在行為中還很難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分享。如何把小班幼兒尚處朦朧狀態的分享認識轉變成內化的自覺行為,以下是我的歸納和今後的做法:

1、發揮不同區角的功能促進幼兒分享行為的發展

語言角:投放一些關於分享的故事,供幼兒欣賞、講述。

分享角:可以設置一個分享角讓幼兒在家中帶一些自己喜歡的玩具和其他幼兒交換玩。

表演角:在表演角里讓幼兒表演一些關於分享的故事,如:孔融讓梨等。

2、為孩子提供分享的機會(分享日)

可以再一星期中定個半天為玩具分享日。

3、榜樣示範

教師和同伴是幼兒模仿的重要對象,善於抓住一切有利時機為幼兒做好行為示範,激發幼兒去模仿和學習。

4、言語指導

教師可以幫助幼兒一起協商分享中出現的問題,漸漸地讓幼兒學會自己協商學會分享。

5、鞏固幼兒的分享行為

幼兒早期的分享行為,主要來自於家長、老師等人的提示和鼓勵。在一段時期內,孩子尚不能把它變為自己的自發行為。因此我們必須要經常的提示孩子,讓他能時刻想到自己應該怎樣做。如:玩沙時,小桶和鏟子等工具總是不夠用,有的幼兒就會喜歡獨佔,於是我們老師就應該提醒他“想一想別人是不是也需要它?如果你和別人分享,別人會非常高興的。”另一方面我們成人也要言行一致。很多人都鼓勵孩子與別人分享,如,好吃的東西分給大家一起吃,可當孩子真的給你時,你又笑着説“謝謝你,我們不愛吃,你自己吃吧!”這樣久而久之,孩子們就會把這樣的分享當作一種令大家高興的遊戲來玩,反而無法面對真正的分享,因此孩子與你分享時,我們必須要接受!

幼兒園個案分析 篇十

情況摘述:

陳ΧΧ是一個極有個性的孩子,記得有一次早上入園,他和奶奶發生了爭執就吵着不上幼兒園,這樣,爺孫倆就在幼兒園大門口扯來扯去,當園長出面要牽他入園時,他更是暴跳如雷不肯同意,當通知我下樓時,我看到的他死死地拽着奶奶的衣角,任憑大人怎樣勸説都不予理睬,我使用了各種方法都不見效,看樣貌這孩子的倔脾氣上來了,怎樣説都沒用,無奈只好硬把他拽進了幼兒園。到了班級當我問他為什麼不願來園時,他也説不上來,只是一味地點頭。

成因分析:

據對陳ΧΧ奶奶的瞭解得知陳ΧΧ從小在家性格就較任性,由於父母工作較忙,家中大部分時間都是由奶奶帶,所以許多事情老人家都採取一味嬌寵的態度,造成陳ΧΧ唯我獨霸的習慣,在家中就是旁若無人的樣貌,自我想要做的事情必須要做到,早上不高興來幼兒園就是因為奶奶讓他喝完牛奶才上學,他就是不肯,甚至把整碗牛奶都打翻在地還慪氣不上幼兒園。

教育策略:

我將陳ΧΧ找來,耐心地從喝牛奶這件事説起,讓他明白喝牛奶的好處,又讓他説説自我家裏的事情引申到家中的人,讓他明白對家裏的人一樣也要尊重,他也表示以後都要高高興興上幼兒園了。之後我在班上開展了一次我愛我家的活動,讓幼兒經過多種途徑來表現自我對家、家裏人的喜愛,明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等等,並讓每位幼兒制訂了一張表,用於登記每週讓家人高興的事情,經過幾周的觀察,陳ΧΧ沒有再出現不來幼兒園的現象。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r79ej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