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農村銀行服務報告多篇

農村銀行服務報告多篇

農村銀行服務報告多篇

【第1篇】3月農村服務社會實踐報告

20**年*月,按照**大學的安排,我作為青年志願者服務隊的一名成員,跟隨服務隊在**村進行了為期一個星期的社會實踐活動。這段社會實踐期間,我無處不感到鄉親們的熱情樸實和村裏孩子們的天真好學。而最讓我感動和欽佩的還是村領導班子兢兢業業的實幹精神。

首先是瞭解我們志願村的大概情況.我們先是與村支書的一次聊天,瞭解到這滿村上下房前屋後,見縫插針栽的可不是一般的樹,那可是咱老百姓的一片不大不小的搖錢樹埃原來早在前幾年村委一班人就商量着要為老百姓栽一些經濟效益高的果樹,於是他們買來了幾千株柿子樹苗。現在,村裏共有5000多棵現在掛果的柿子樹,平均一棵柿子樹一年就可創利200多元呢!

這些果樹有村裏統一採摘,統一銷售,售後的收入根據各家住房周圍的樹木比例分配到各家各户,僅此一項就給老百姓增收不少。説到這些周支書的眼睛裏漾出了陣陣喜悦,説到這田間的農作物,他更是激動不已,喜的合不攏嘴了。前年,村委一班人出馬,給村民們聯繫了為南韓一家公司育種的活計。現在全村的育種田已經達到100多畝,而農民的收入更是因此而上了一個新台階。

村領導管理有方,不僅表現在經濟發展上,其他的方面也是從來都沒有放鬆過。先説這個村裏的治安,村委一班人早就制定了一套村規民約,凡是有違反者,都要照章處罰。村民們都覺得鄰里鄉親吵吵鬧鬧,丟人不説還要受處罰,還得耽誤精力,實在不合算。所以,這個村現在可以説是安寧無事,聽村裏一位老大爺説,村裏這幾年沒有發生過一件刑事案件,民事糾紛也很少,就連鄉親們之間小吵小鬧也很少聽説。村裏對基礎設施的建設也是毫不含糊,就説村裏這十幾條平坦的大街吧,周支書説,以前村裏是一片片的坑窪地,一到下雨天啊,這街上就成了大水塘。19**年開始,村裏決定在全村修十幾條主要街道,以方便村民。以後無論多大的雨都能保證排水暢通了。村裏還十分重視教育的發展,投資三十多萬元建起了高標準的幼兒園和國小。國小校長介紹説,全村學齡期孩子沒有一個輟學或退學的。

還記得剛來村裏的時候,就跟一個同學討論這樣一個問題:農村要發展,依靠什麼?其實説到發展,無論是個人還是社會,首先科學文化不能少。可是要讓一個文化水平參差不齊的農村發展起來,沒有一個過硬的領導班子是如何也辦不到的,説到底還是得靠村裏領導的管理才行。試想一下,沒有村委班子的跑前跑後,怎麼會有蔬菜育種田的出現,假如沒有村委的狠抓治安,村裏秩序亂作一團,穩定尚且辦不到,經濟發展有何從談起?周家村能有今天這種秩序井然,經濟發展蒸蒸日上,村民安居樂業的喜氣景象,與村委的管理是直接相關的。

當然,勤勞能幹的農家人,並未因為目前生活好了,就安於現狀。他們在積極尋找更好的致富路子。從支書自信的表情中,我們看到了希望,而且我國農村也都會象志願村一樣,在黨的富民政策的指導下,在全村黨員幹部的帶領下,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道路,奔向幸福的明天的。

【第2篇】農村服務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範文

農村服務業是指服務於農業和農村經濟社會發展,通過多種經濟形式、多種經營方式、多層次多環節發展起來的一大產業,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包括三個層面,一是農、林、牧、漁服務業;二是鄉鎮企業口徑下除農林牧漁業、採礦業、製造業和建築業以外的所有產業;三是農村公共服務業。發展農村服務業是轉移農民、富裕農民、繁榮農村、促進城鄉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一項重大舉措。農村服務業作為農村產業的主要組成部分,它的繁榮和發展對拉動農村經濟,增加農村就業機會,增加農民收人都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快農村服務業發展,構建完善的現代農村服務體系,必將大大地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深入探究我市農村服務業發展的新路子,我們先後深入到莘縣、冠縣、茌平的部分鄉鎮、市場和養殖户,採取與有關專家、部門領導和種養殖業主座談討論、實地考察等形式進行調查瞭解,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通過分析探討,現就我市農村服務業發展狀況、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提出了一些看法。

一、我市農村服務業現狀

近年來,我市以農村第三產業為主體的農村服務業迅速發展,在產業結構調整、勞動力轉移、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一) 農產品質量不斷提高。近幾年,我們全面落實中央和省農業農村政策,不斷加大惠農措施,農民生產積極性不斷提高,農產品產量連續4年創歷史最高水平,農民人均純收入連續4年成兩位數增長,確保了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穩定。截至目前,我市發展標準化生產基地243.7萬畝,21種食品通過綠色認證,綠色食品單科生產基地面積36餘萬畝;81個無公害農產品通過認證,無公害農產品基地達到140餘萬畝,多個農產品品牌已打入日、韓、歐洲市場。本屆奧運會上,我市又有5家基地和企業被列為定點奧運食品供應單位,56家食品基地和企業取得進京資格。

(二)、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逐步提高。近些年在**政策的扶持下,我市緊緊圍繞糧棉、蔬菜、畜牧、林果四大主導產業,建設了一批龍頭企業和專業生產基地,對農產品實行深度加工。目前我市規模以上龍頭企業達708家,年銷售收入 在500萬元以上的龍頭企業189家,其中,國家級龍頭企業3家,省級龍頭企業14家,市級龍頭企業87家,龍頭企業帶動原料生產基地面積擴大到340餘萬畝。龍頭企業總資產達225.4億元,固定資產總值為113.97億元,銷售總收入達230.54億元,帶動農户134.9萬户,帶動基地農民增加收入15.4億元,安排勞動力就業9.93萬人。

(三)農村服務業投資規模進一步擴大。改革開放以來,我市經濟社會快速發展,農村服務業日趨完善,投資主體逐步壯大,並在行業之間相互滲透。全市現有大型蔬菜瓜果批發市場86處,年交易量1000萬噸,交易額100億元。自20xx年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以來,全市共建農家店4084家,現已覆蓋全市90%的鄉鎮駐地和62.1%的行政村,受益羣眾達360多萬人。

(四)農村合作經濟獲得長足發展。我市立足資源優勢,注重特色產業的培育,並把發展農村個體私營經濟與培植農產品加工專業户、專業村、專業生產基地有機結合起來,大力發展糧食、棉花、蔬菜、果品、木材等加工項目,着力形成產業優勢和經濟優勢。目前全市已有農民專業合作組織595個,並且很好的發揮了農民與市場、農民與技術、農民與政府的橋樑作用,做到了致富信息準、產銷渠道暢,農副產品就地轉化比例明顯提高,增強了駕馭市場和抵禦風險的能力。

(五)、農業科技服務體系逐步建立。我市已經建立起了較為完善的農業科技研發體系,縣鄉共有農業技術推廣機構317個,科技服務網絡已達485家,市、縣、鄉農業技術推廣人員達3424人,市農業綜合檢測中心等基礎設施正在建設之中;通過實施科技特派員工程,全市已有20xx名科技特派員和24個法人科技特派員單位代表奔赴農村科技第一線,帶動農户40多萬户,實施工程項目408個,實現經濟效益6億多元,有效的促進了科學技術與農村經濟的結合。

二、現階段農村服務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我市農村服務業,儘管近年來已經有所發展,但是發展農村服務業的思路還不夠明確,體制、機制、政策等還沒有完全配套,傳統服務產業仍是帶動農村服務業的主要力量,總量增長緩慢、發展不平衡的矛盾仍然比較突出,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農村服務業主要集中在一些傳統的、低水平的交通運輸業、商業、餐飲業等領域,企業規模偏小,專業化、社會化、產業化水平低,競爭能力弱的問題比較突出,吸收勞動力就業的能力有限,使農民增收渠道少,收入增長緩慢。同樣我市農副產品資源豐富,但由於龍頭企業不足,中介組織偏少,品牌開發不夠;農副產品科技含量低、標準化生產還沒有形成足夠的規模;農副產品檢測手段落後,檢測力量薄弱,不能很好適應市場發展需要,影響了我市優質農副產品進入各大城市市場及高檔超市進行銷售,導致資源優勢難以轉變為經濟優勢。

2、缺乏總體規劃,農村服務業結構不合理。我國農村服務業歷來重視農業生產資料的生產、銷售和農業技術推廣等生產性服務,而嚴重忽視農產品市場流通體系的建立和市場信息發佈等經營性服務。而且由於長期缺乏總體規劃,農村服務業基本處於自然發展狀態。這樣的狀態,難以適應激烈的市場競爭,也難以取得農村服務業自身的發展,會成為解決“三農”問題的瓶頸。

3、農產品批發市場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一是管理規範化程度較低,多數僅是提供集中的交易場所,不能提供配套、系列化服務;二是市場硬件設施不完善,普遍缺少農藥殘留檢測設備、微機聯網、先進計量器具和先進的信息連接發佈平台;三是市場交易者經營水平和組織化程度低,入場交易的買方多為個體農户或農户自主形成的聯合體,外地大客商、知名農產品企業少;四是交易產品以原產品和初級產品為主,附加值低,效益不高。

4、農村實用技術人才在數量、素質和結構上還不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從行業分佈上看,從事種植、養殖等生產週期較長等行業的人才較多,從事農產品精深加工及農產品流通人才、農村經濟人、專業合作經濟帶頭人和協會帶頭人相對較少。

5、農村服務業規模小、專業化和社會化水平低、競爭能力弱,抵禦風險能力低。據調查,我市有相當一部分農村服務業組織是農户依託一些種養業大户發展起來或是同業聯合組成的,缺乏龍頭企業的帶動,不能形成規模,自身經濟實力不強;業務範圍僅侷限在一個鄉鎮或一個縣的經濟區域內,缺少同類組織之間的橫向和縱向的聯合;專業類型主要集中在經濟效益較低的種植、養殖業等方面,很少涉足農產品的加工、銷售等領域,導致農村服務業組織服務功能弱,內部約束機制及抵禦風險的能力也相對薄弱。再加上人們品牌意識淡薄,富有地方特色的自主品牌缺乏,優質產品不能實現優價,有的甚至靠貼牌才有銷路等等,大大制約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的發展。

三、農村服務業與現代服務業聯動發展的思路和對策

國務院發佈的《關於加快發展服務業的若干意見》指出:“貫徹統籌城鄉發展的基本方略,大力發展面向農村的服務業,不斷繁榮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民生活水平,為發展現代農業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服務。”我市農業資源豐富、農產品生產量大。截止到20xx年底,全市主要農產品產量糧食455.54萬噸、棉花9.2萬噸、蔬菜(含瓜果)951.63萬噸、肉禽蛋水產品215.16萬噸,農產品豐產豐收既滿足了我市人民生活生產消費的需求,也為全省、全國做出了突出貢獻。隨着惠農政策的進一步落實,國際國內農產品消費需求的剛性增長,食品加工、化工、醫藥生物能源等行業發展迅速,人民生活消費對農產品的品種、質量要求的不斷提高,農產品價格上漲趨勢將保持一個相當長的時期,這是我們加快農業發展的絕好機遇。但同時也應該看到,由於我市農產品大路貨多,名優產品比例低;一般性品種多,專用品種少;初級產品多,加工產品少,精深加工產品更少;還有人多地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一直沒有解決農業生產資源的市場化配置問題,要素沒能夠充分自由地流動,也不利於農業規模化經營;再加上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病蟲害侵襲頻繁以及自然災害影響等原因,惠農政策的好處、物價上漲的因素很大一部分被成本提高所抵消,與農民打工和其他行業收入比,比較效益還是明顯下降。因此,發展農村服務業已經成為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的現實需要和歷史 必然。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立足市情,把加快農村服務業發展作為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轉變農村經濟增長方式,推動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村經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現根據現代服務業發展趨勢和我市農村服務業發展現狀,就進一步加快農村服務業與現代服務業聯動發展的問題,提出如下建議:

(一)上下聯動促進農村服務業發展。目前,我市已經進入加快推進農業和農村現代化建設的重要階段,各級黨委、政府應該從統籌城鄉發展、解決“三農”問題的高度出發,大力推進農村服務業發展。一要認真宣傳發展農村服務業的必要性、可行性,統一廣大幹部羣眾的思想認識,營造上下聯動的發展氛圍;二要在市、縣、鄉三級政府建立農村服務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組成強有力的工作班子,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考核機制,特別是各鄉鎮要把主要職能放在搞好農村服務業發展上,要像抓工業、上項目那樣抓好農村服務業建設;三要構築農村服務業發展平台,提供多層次、全方位的政策保障,儘量縮小農村服務業與城市服務業之間的差距,為全面提高我市現代服務業的整體水平創造有利條件;四鼓勵多種經濟成分投資、參與我市農村服務業,增加總量,提高質量,促進我市現代服務業的全面發展。

(二)抓緊制訂農村服務業發展規劃。要使農村服務業得到合理佈局和可持續發展,必須進行科學規劃,要牢固樹立“以工補農、以農促工”的發展理念,按照“抓二帶一促三”與“抓三帶一促二”相結合的思路,加大城市支持農村、工業反哺農業的力度。要按照突出重點、合理佈局的原則,有計劃地在全市建設了一批糧、棉、油、瓜果菜、肉禽蛋、種子等優勢產品、特色產品和綠色產品的生產基地。在搞好一定區域內農業經濟綜合開發的同時,重點抓好幾個主導產業,特別要把一種或幾種產品做大做強,切實做到批量大、質量好、貨源穩,有利於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有利於創造品牌,逐步形成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產業帶和產業羣。要立足於豐富的農副產品資源,積極實施品牌興農工程,引導廣大農户參與到農產品商標註冊和品牌認證中來,實行品牌化經營,培植一批有地域特色的優質品牌,提升農產品知名度,叫響“**特產”口號;要大力推行標準化生產,按造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要求,加快標準體系和質量檢測體系建設,對已建立起的243.7萬畝標準化基地,制定管理制度,建立管理檔案,確保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各個環節全部嚴格實施標準化,進一步提高農產品質量和安全。

(三) 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大力發展各類專業合作組織。要大力貫徹《農民專業合作社法》,鼓勵分散的農户結成合作社與各類龍頭企業進行交易,切實解決分户經營與統一市場對接問題,讓農民進入到農副產品的加工和銷售領域,使合作社的產品直接進入超市等銷售網絡,從而讓農民分享到二、三產業的利潤,使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真正成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重要載體。要以種植、養殖優勢為基礎,着力拉長貯存、加工、運輸、銷售產業鏈條,不斷提高產業效益。積極鼓勵和引導龍頭企業、農村種養大户、農業技術人員等牽頭創辦各種形式的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要按造“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發展以農產品生產和營銷專業户為主體的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提高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要積極鼓勵依託農村販銷大户、經紀人和生產大户、各類農業龍頭企業、農產品批發市場等農村現代生產經營主體,以及農業技術推廣、供銷等部門和農村基層組織,利用各自的優勢組建專業合作社,並在其中選擇和培育一批優勢明顯、運行規範、帶動輻射作用大、市場品牌叫得響的農民專業合作組織作為示範單位,在買、賣、銷、等各個環節發揮作用,讓農民切實感受到參加農業合作組織帶來的好處。

(四)按照“扶優、扶強、扶大”的原則,培育和引進一批大型農副產品加工企業。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是推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解決千家萬户小生產和千變萬化大市場之間矛盾的必然選擇。圍繞我市農副產品資源優勢,要着力加強農副產品加工業。一是大力發展畜禽產品加工業,帶動雞、牛、羊、豬等畜禽養殖業的發展,使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二是大力發展糧食加工業,鞏固和發展我市全國糧食基地優勢,提高糧食生產效益;三是大力發展蔬菜、食用菌的深加工,帶動綠色無公害蔬菜基地和食用菌基地建設;四是大力發展林果加工業,進一步提高林果產品的附加值。與此同時,要積極引導龍頭企業採取建立風險基金、制訂最低收購保護價、按農户出售產品的數量適當返還利潤等多種方式,與基地和農户簽訂服務和購銷合同,結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緊密型利益共同體,實現企業和農户雙贏的發展目標。要不斷加大對農業龍頭企業的支持力度,以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為目標,努力探索“政府引導、企業開發、市場化運作、產業化經營”的運行機制,拓展農業功能,發展精深加工,延長產業鏈條,發展一批產業關聯大、帶動輻射面廣、精加工能力強的農業龍頭企業,着力培育一批國家級和省級農業龍頭企業,把龍頭企業的第一生產車間延伸到農村一線,實現企業技術、資金優勢與農村勞動力、土地資源的有機結合。

(五)抓好市場建設。按造“內建市場、外設窗口”的原則,繼續加大農產品專業市場建設力度,不斷完善市場基礎功能配置。在農產品主產區、傳統集散地、交通要道或城鎮駐地,建成大量農產品綜合交易市場和專業市場,通過鄉鎮農貿市場、大宗農產品產地批發市場、農產品專業市場和城市綜合農貿市場的建設,形成較為完善的市縣鄉農產品市場流通體系,重點支持建設一批特色鮮明、集散功能強、輻射面廣、面向全省乃至全國的大型農產品批發交易市場,讓農產品貨暢其流、實現增值。繼續加快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以縣城和中心城鎮為重點,以連鎖超市、便利店為主要流通業態,形成以城區店為龍頭、鄉鎮店為骨幹、村級店為基礎的新型農村消費品流通體系,促進農村地區流通設施升級,構建適應農民需求的生活服務體系,滿足農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建立覆蓋鄉村、服務規範的新型流通服務網絡,形成集科技服務、信息交流、消費服務、文體娛樂、醫療服務、宣傳教育等功能於一體的農村社區服務中心,進一步提高農村服務業發展水平。充分發揮我市區位、交通和特色產業的比較優勢,重點發展物流園區、物流中心和第三方物流,加快構建包括交通運輸、倉儲配送、流通加工、信息網絡等功能在內的現代物流體系,使我市農副產品真正實現“物盡所值、貨暢其流”。

(六)切實發揮政府在農村服務業發展的主體作用。我市是農業大市,農村人口多,農民收入低,城鄉差距長期存在是我們的一大特點。要按照各級政府在教育、文化、醫療衞生、人口和計劃生育、社會保障等方面的公共服務職能,不斷加大財政投入,擴大服務供給,逐步提高公共服務的覆蓋面和社會滿意度,為各類服務業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的要求。一是要繼續加強農村通訊和“路水電氣醫學”等基礎設施建設,抓好農產品流通設施和消費品市場建設,促進城市商業向農村延伸。二是要依託和利用現有供銷、農技、中國小信息化工程和黨員遠程教育網絡等便捷、通暢的信息通道,整合各類信息資源,延伸信息服務範圍,推動城市技術、信息、指示燈願向農村傳遞,構建農業信息網絡,為農民提供包括技術、信息、加工、運輸等產前、產中、產後的全過程配套服務。三是要突出抓好農民職業技術培訓、培育發展勞務市場和中介組織,加快農村剩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小城鎮、大中城市和國外轉移的步伐,實現由本鄉本土向縣外市外、由零星盲目向大批有序、由體能型向技能型、由打工掙錢向回鄉創業的轉變。要規範勞動者、企業和市場中介組織的市場行為,進一步打響**勞務品牌。四是要着重建立健全聯通市、縣、鄉三級的畜禽、農作物病蟲害監控防治體系,確保農副產品生產安全。要整合技術服務資源,將全市農業、畜牧、林業、科技等部門的技術力量,進行有效整合,形成合力,發揮整體優勢。要進一步健全檢驗檢測體系,整合各級各類檢驗檢測設備的力量,建立農業、畜牧、質檢等農產品質量檢測中心,在重點蔬菜、畜禽、林果生產區建立快速檢測點,實現農副產品生產、運輸、加工各個環節全過程、無縫隙檢驗檢測,確保農副產品的優質、安全。

(七)、培養現代服務業人才。發展農村服務業最缺的是人才。因此,要重視培養適應農村發展需要的專業人才,及時調整中高等職業(技術)院校的專業結構,為現代服務業多培養適用人才。以“全面提升農民素質工程”和“陽光工程”為重點,制定農民培訓規劃,實施新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工程,培育新型農民,為現代化農業建設提供人才保障。發現、培養並造就一批懂經營、會管理、有闖勁、重實幹的農村服務業的業務骨幹, 吸引服務業人才向產前產後集聚, 從而帶動農村服務業的全面發展。

【第3篇】農村服務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

農村服務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

農村服務業是指服務於農業和農村經濟社會發展,通過多種經濟形式、多種經營方式、多層次多環節發展起來的一大產業,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包括三個層面,一是農、林、牧、漁服務業;二是鄉鎮企業口徑下除農林牧漁業、採礦業、製造業和建築業以外的所有產業;三是農村公共服務業。發展農村服務業是轉移農民、富裕農民、繁榮農村、促進城鄉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一項重大舉措。農村服務業作為農村產業的主要組成部分,它的繁榮和發展對拉動農村經濟,增加農村就業機會,增加農民收人都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快農村服務業發展,構建完善的現代農村服務體系,必將大大地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深入探究我市農村服務業發展的新路子,我們先後深入到莘縣、冠縣、茌平的部分鄉鎮、市場和養殖户,採取與有關專家、部門領導和種養殖業主座談討論、實地考察等形式進行調查瞭解,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通過分析探討,現就我市農村服務業發展狀況、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提出了一些看法。

一、我市農村服務業現狀

近年來,我市以農村第三產業為主體的農村服務業迅速發展,在產業結構調整、勞動力轉移、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一) 農產品質量不斷提高。近幾年,我們全面落實中央和省農業農村政策,不斷加大惠農措施,農民生產積極性不斷提高,農產品產量連續4年創歷史最高水平,農民人均純收入連續4年成兩位數增長,確保了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穩定。截至目前,我市發展標準化生產基地243.7萬畝,21種食品通過綠色認證,綠色食品單科生產基地面積36餘萬畝;81個無公害農產品通過認證,無公害農產品基地達到140餘萬畝,多個農產品品牌已打入日、韓、歐洲市場。本屆奧運會上,我市又有5家基地和企業被列為定點奧運食品供應單位,56家食品基地和企業取得進京資格。

(二)、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逐步提高。近些年在國家政策的扶持下,我市緊緊圍繞糧棉、蔬菜、畜牧、林果四大主導產業,建設了一批龍頭企業和專業生產基地,對農產品實行深度加工。目前我市規模以上龍頭企業達708家,年銷售收入 在500萬元以上的龍頭企業189家,其中,國家級龍頭企業3家,省級龍頭企業14家,市級龍頭企業87家,龍頭企業帶動原料生產基地面積擴大到340餘萬畝。龍頭企業總資產達225.4億元,固定資產總值為113.97億元,銷售總收入達230.54億元,帶動農户134.9萬户,帶動基地農民增加收入15.4億元,安排勞動力就業9.93萬人。

(三)農村服務業投資規模進一步擴大。改革開放以來,我市經濟社會快速發展,農村服務業日趨完善,投資主體逐步壯大,並在行業之間相互滲透。全市現有大型蔬菜瓜果批發市場86處,年交易量1000萬噸,交易額100億元。自20xx年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以來,全市共建農家店4084家,現已覆蓋全市90%的鄉鎮駐地和62.1%的行政村,受益羣眾達360多萬人。

(四)農村合作經濟獲得長足發展。我市立足資源優勢,注重特色產業的培育,並把發展農村個體私營經濟與培植農產品加工專業户、專業村、專業生產基地有機結合起來,大力發展糧食、棉花、蔬菜、果品、木材等加工項目,着力形成產業優勢和經濟優勢。目前全市已有農民專業合作組織595個,並且很好的發揮了農民與市場、農民與技術、農民與政府的橋樑作用,做到了致富信息準、產銷渠道暢,農副產品就地轉化比例明顯提高,增強了駕馭市場和抵禦風險的能力。

(五)、農業科技服務體系逐步建立。我市已經建立起了較為完善的農業科技研發體系,縣鄉共有農業技術推廣機構317個,科技服務網絡已達485家,市、縣、鄉農業技術推廣人員達3424人,市農業綜合檢測中心等基礎設施正在建設之中;通過實施科技特派員工程,全市已有20xx名科技特派員和24個法人科技特派員單位代表奔赴農村科技第一線,帶動農户40多萬户,實施工程項目408個,實現經濟效益6億多元,有效的促進了科學技術與農村經濟的結合。

二、現階段農村服務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我市農村服務業,儘管近年來已經有所發展,但是發展農村服務業的思路還不夠明確,體制、機制、政策等還沒有完全配套,傳統服務產業仍是帶動農村服務業的主要力量,總量增長緩慢、發展不平衡的矛盾仍然比較突出,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農村服務業主要集中在一些傳統的、低水平的交通運輸業、商業、餐飲業等領域,企業規模偏小,專業化、社會化、產業化水平低,競爭能力弱的問題比較突出,吸收勞動力就業的能力有限,使農民增收渠道少,收入增長緩慢。同樣我市農副產品資源豐富,但由於龍頭企業不足,中介組織偏少,品牌開發不夠;農副產品科技含量低、標準化生產還沒有形成足夠的規模;農副產品檢測手段 落後,檢測力量薄弱,不能很好適應市場發展需要,影響了我市優質農副產品進入各大城市市場及高檔超市進行銷售,導致資源優勢難以轉變為經濟優勢。

2、缺乏總體規劃,農村服務業結構不合理。我國農村服務業歷來重視農業生產資料的生產、銷售和農業技術推廣等生產性服務,而嚴重忽視農產品市場流通體系的建立和市場信息發佈等經營性服務。而且由於長期缺乏總體規劃,農村服務業基本處於自然發展狀態。這樣的狀態,難以適應激烈的市場競爭,也難以取得農村服務業自身的發展,會成為解決“三農”問題的瓶頸。

3、農產品批發市場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一是管理規範化程度較低,多數僅是提供集中的交易場所,不能提供配套、系列化服務;二是市場硬件設施不完善,普遍缺少農藥殘留檢測設備、微機聯網、先進計量器具和先進的信息連接發佈平台;三是市場交易者經營水平和組織化程度低,入場交易的買方多為個體農户或農户自主形成的聯合體,外地大客商、知名農產品企業少;四是交易產品以原產品和初級產品為主,附加值低,效益不高。

4、農村實用技術人才在數量、素質和結構上還不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從行業分佈上看,從事種植、養殖等生產週期較長等行業的人才較多,從事農產品精深加工及農產品流通人才、農村經濟人、專業合作經濟帶頭人和協會帶頭人相對較少。

5、農村服務業規模小、專業化和社會化水平低、競爭能力弱,抵禦風險能力低。據調查,我市有相當一部分農村服務業組織是農户依託一些種養業大户發展起來或是同業聯合組成的,缺乏龍頭企業的帶動,不能形成規模,自身經濟實力不強;業務範圍僅侷限在一個鄉鎮或一個縣的經濟區域內,缺少同類組織之間的橫向和縱向的聯合;專業類型主要集中在經濟效益較低的種植、養殖業等方面,很少涉足農產品的加工、銷售等領域,導致農村服務業組織服務功能弱,內部約束機制及抵禦風險的能力也相對薄弱。再加上人們品牌意識淡薄,富有地方特色的自主品牌缺乏,優質產品不能實現優價,有的甚至靠貼牌才有銷路等等,大大制約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的發展。

三、農村服務業與現代服務業聯動發展的思路和對策

國務院發佈的《關於加快發展服務業的若干意見》指出:“貫徹統籌城鄉發展的基本方略,大力發展面向農村的服務業,不斷繁榮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民生活水平,為發展現代農業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服務。”我市農業資源豐富、農產品生產量大。截止到20xx年底,全市主要農產品產量糧食455.54萬噸、棉花9.2萬噸、蔬菜(含瓜果)951.63萬噸、肉禽蛋水產品215.16萬噸,農產品豐產豐收既滿足了我市人民生活生產消費的需求,也為全省、全國做出了突出貢獻。隨着惠農政策的進一步落實,國際國內農產品消費需求的剛性增長,食品加工、化工、醫藥生物能源等行業發展迅速,人民生活消費對農產品的品種、質量要求的不斷提高,農產品價格上漲趨勢將保持一個相當長的時期,這是我們加快農業發展的絕好機遇。但同時也應該看到,由於我市農產品大路貨多,名優產品比例低;一般性品種多,專用品種少;初級產品多,加工產品少,精深加工產品更少;還有人多地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一直沒有解決農業生產資源的市場化配置問題,要素沒能夠充分自由地流動,也不利於農業規模化經營;再加上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病蟲害侵襲頻繁以及自然災害影響等原因,惠農政策的好處、物價上漲的因素很大一部分被成本提高所抵消,與農民打工和其他行業收入比,比較效益還是明顯下降。因此,發展農村服務業已經成為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的現實需要和歷史 必然。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立足市情,把加快農村服務業發展作為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轉變農村經濟增長方式,推動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村經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現根據現代服務業發展趨勢和我市農村服務業發展現狀,就進一步加快農村服務業與現代服務業聯動發展的問題,提出如下建議:

(一)上下聯動促進農村服務業發展。目前,我市已經進入加快推進農業和農村現代化建設的重要階段,各級黨委、政府應該從統籌城鄉發展、解決“三農”問題的高度出發,大力推進農村服務業發展。一要認真宣傳發展農村服務業的必要性、可行性,統一廣大幹部羣眾的思想認識,營造上下聯動的發展氛圍;二要在市、縣、鄉三級政府建立農村服務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組成強有力的工作班子,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考核機制,特別是各鄉鎮要把主要職能放在搞好農村服務業發展上,要像抓工業、上項目那樣抓好農村服務業建設;三要構築農村服務業發展平台,提供多層次、全方位的政策保障,儘量縮小農村服務業與城市服務業之間的差距,為全面提高我市現代服務業的整體水平創造有利條件;四鼓勵多種經濟成分投資、參與我市農村服務業,增加總量,提高質量,促進我市現代服務業的全面發展。

(二)抓緊制訂農村服務業發展規劃。要使農村服務業得到合理佈局和可持續發展,必須進行科學規劃,要牢固樹立“以工補農、以農促工”的發展理念,按照“抓二帶一促三”與“抓三帶一促二”相結合的思路,加大城市支持農村、工業反哺農業的力度。要按照突出重點、合理佈局的原則,有計劃地在全市建設了一批糧、棉、油、瓜果菜、肉禽蛋、種子等優勢產品、特色產品和綠色產品的生產基地。在搞好一定區域內農業經濟綜合開發的同時,重點抓好幾個主導產業,特別要把一種或幾種產品做大做強,切實做到批量大、質量好、貨源穩,有利於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有利於創造品牌,逐步形成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產業帶和產業羣。要立足於豐富的農副產品資源,積極實施品牌興農工程,引導廣大農户參與到農產品商標註冊和品牌認證中來,實行品牌化經營,培植一批有地域特色的優質品牌,提升農產品知名度,叫響“_____特產”口號;要大力推行標準化生產,按造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要求,加快標準體系和質量檢測體系建設,對已建立起的243.7萬畝標準化基地,制定管理制度,建立管理檔案,確保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各個環節全部嚴格實施標準化,進一步提高農產品質量和安全。

(三) 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大力發展各類專業合作組織。要大力貫徹《農民專業合作社法》,鼓勵分散的農户結成合作社與各類龍頭企業進行交易,切實解決分户經營與統一市場對接問題,讓農民進入到農副產品的加工和銷售領域,使合作社的產品直接進入超市等銷售網絡,從而讓農民分享到

二、三產業的利潤,使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真正成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重要載體。要以種植、養殖優勢為基礎,着力拉長貯存、加工、運輸、銷售產業鏈條,不斷提高產業效益。積極鼓勵和引導龍頭企業、農村種養大户、農業技術人員等牽頭創辦各種形式的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要按造“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發展以農產品生產和營銷專業户為主體的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提高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要積極鼓勵依託農村販銷大户、經紀人和生產大户、各類農業龍頭企業、農產品批發市場等農村現代生產經營主體,以及農業技術推廣、供銷等部門和農村基層組織,利用各自的優勢組建專業合作社,並在其中選擇和培育一批優勢明顯、運行規範、帶動輻射作用大、市場品牌叫得響的農民專業合作組織作為示範單位,在買、賣、銷、等各個環節發揮作用,讓農民切實感受到參加農業合作組織帶來的好處。

(四)按照“扶優、扶強、扶大”的原則,培育和引進一批大型農副產品加工企業。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是推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解決千家萬户小生產和千變萬化大市場之間矛盾的必然選擇。圍繞我市農副產品資源優勢,要着力加強農副產品加工業。一是大力發展畜禽產品加工業,帶動雞、牛、羊、豬等畜禽養殖業的發展,使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二是大力發展糧食加工業,鞏固和發展我市全國糧食基地優勢,提高糧食生產效益;三是大力發展蔬菜、食用菌的深加工,帶動綠色無公害蔬菜基地和食用菌基地建設;四是大力發展林果加工業,進一步提高林果產品的附加值。與此同時,要積極引導龍頭企業採取建立風險基金、制訂最低收購保護價、按農户出售產品的數量適當返還利潤等多種方式,與基地和農户簽訂服務和購銷合同,結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緊密型利益共同體,實現企業和農户雙贏的發展目標。要不斷加大對農業龍頭企業的支持力度,以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為目標,努力探索“政府引導、企業開發、市場化運作、產業化經營”的運行機制,拓展農業功能,發展精深加工,延長產業鏈條,發展一批產業關聯大、帶動輻射面廣、精加工能力強的農業龍頭企業,着力培育一批國家級和省級農業龍頭企業,把龍頭企業的第一生產車間延伸到農村一線,實現企業技術、資金優勢與農村勞動力、土地資源的有機結合。

(五)抓好市場建設。按造“內建市場、外設窗口”的原則,繼續加大農產品專業市場建設力度,不斷完善市場基礎功能配置。在農產品主產區、傳統集散地、交通要道或城鎮駐地,建成大量農產品綜合交易市場和專業市場,通過鄉鎮農貿市場、大宗農產品產地批發市場、農產品專業市場和城市綜合農貿市場的建設,形成較為完善的市縣鄉農產品市場流通體系,重點支持建設一批特色鮮明、集散功能強、輻射面廣、面向全省乃至全國的大型農產品批發交易市場,讓農產品貨暢其流、實現增值。繼續加快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以縣城和中心城鎮為重點,以連鎖超市、便利店為主要流通業態,形成以城區店為龍頭、鄉鎮店為骨幹、村級店為基礎的新型農村消費品流通體系,促進農村地區流通設施升級,構建適應農民需求的生活服務體系,滿足農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建立覆蓋鄉村、服務規範的新型流通服務網絡,形成集科技服務、信息交流、消費服務、文體娛樂、醫療服務、宣傳教育等功能於一體的農村社區服務中心,進一步提高農村服務業發展水平。充分發揮我市區位、交通和特色產業的比較優勢,重點發展物流園區、物流中心和第三方物流,加快構建包括交通運輸、倉儲配送、流通加工、信息網絡等功能在內的現代物流體系,使我市農副產品真正實現“物盡所值、貨暢其流”。

(六)切實發揮政府在農村服務業發展的主體作用。我市是農業大市,農村人口多,農民收入低,城鄉差距長期存在是我們的一大特點。要按照各級政府在教育、文化、醫療衞生、人口和計劃生育、社會保障等方面的公共服務職能,不斷加大財政投入,擴大服務供給,逐步提高公共服務的覆蓋面和社會滿意度,為各類服務業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的要求。一是要繼續加強農村通訊和“路水電氣醫學”等基礎設施建設,抓好農產品流通設施和消費品市場建設,促進城市商業向農村延伸。二是要依託和利用現有供銷、農技、中國小信息化工程和黨員遠程教育網絡等便捷、通暢的信息通道,整合各類信息資源,延伸信息服務範圍,推動城市技術、信息、指示燈願向農村傳遞,構建農業信息網絡,為農民提供包括技術、信息、加工、運輸等產前、產中、產後的全過程配套服務。三是要突出抓好農民職業技術培訓、培育發展勞務市場和中介組織,加快農村剩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小城鎮、大中城市和國外轉移的步伐,實現由本鄉本土向縣外市外、由零星盲目向大批有序、由體能型向技能型、由打工掙錢向回鄉創業的轉變。要規範勞動者、企業和市場中介組織的市場行為,進一步打響_____勞務品牌。四是要着重建立健全聯通市、縣、鄉三級的畜禽、農作物病蟲害監控防治體系,確保農副產品生產安全。要整合技術服務資源,將全市農業、畜牧、林業、科技等部門的技術力量,進行有效整合,形成合力,發揮整體優勢。要進一步健全檢驗檢測體系,整合各級各類檢驗檢測設備的力量,建立農業、畜牧、質檢等農產品質量檢測中心,在重點蔬菜、畜禽、林果生產區建立快速檢測點,實現農副產品生產、運輸、加工各個環節全過程、無縫隙檢驗檢測,確保農副產品的優質、安全。

(七)、培養現代服務業人才。發展農村服務業最缺的是人才。因此,要重視培養適應農村發展需要的專業人才,及時調整中高等職業(技術)院校的專業結構,為現代服務業多培養適用人才。以“全面提升農民素質工程”和“陽光工程”為重點,制定農民培訓規劃,實施新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工程,培育新型農民,為現代化農業建設提供人才保障。發現、培養並造就一批懂經營、會管理、有闖勁、重實幹的農村服務業的業務骨幹, 吸引服務業人才向產前產後集聚, 從而帶動農村服務業的全面發展。

【第4篇】大學生農村服務社會實踐報告

20**年*月,按照**大學的安排,我作為青年志願者服務隊的一名成員,跟隨服務隊在**村進行了為期一個星期的社會實踐活動。這段社會實踐期間,我無處不感到鄉親們的熱情樸實和村裏孩子們的天真好學。而最讓我感動和欽佩的還是村領導班子兢兢業業的實幹精神。

首先是瞭解我們志願村的大概情況.我們先是與村支書的一次聊天,瞭解到這滿村上下房前屋後,見縫插針栽的可不是一般的樹,那可是咱老百姓的一片不大不小的搖錢樹埃原來早在前幾年村委一班人就商量着要為老百姓栽一些經濟效益高的果樹,於是他們買來了幾千株柿子樹苗。現在,村裏共有5000多棵現在掛果的柿子樹,平均一棵柿子樹一年就可創利200多元呢!

這些果樹有村裏統一採摘,統一銷售,售後的收入根據各家住房周圍的樹木比例分配到各家各户,僅此一項就給老百姓增收不少。説到這些周支書的眼睛裏漾出了陣陣喜悦,説到這田間的農作物,他更是激動不已,喜的合不攏嘴了。前年,村委一班人出馬,給村民們聯繫了為南韓一家公司育種的活計。現在全村的育種田已經達到100多畝,而農民的收入更是因此而上了一個新台階。

村領導管理有方,不僅表現在經濟發展上,其他的方面也是從來都沒有放鬆過。先説這個村裏的治安,村委一班人早就制定了一套村規民約,凡是有違反者,都要照章處罰。村民們都覺得鄰里鄉親吵吵鬧鬧,丟人不説還要受處罰,還得耽誤精力,實在不合算。所以,這個村現在可以説是安寧無事,聽村裏一位老大爺説,村裏這幾年沒有發生過一件刑事案件,民事糾紛也很少,就連鄉親們之間小吵小鬧也很少聽説。村裏對基礎設施的建設也是毫不含糊,就説村裏這十幾條平坦的大街吧,周支書説,以前村裏是一片片的坑窪地,一到下雨天啊,這街上就成了大水塘。19**年開始,村裏決定在全村修十幾條主要街道,以方便村民。以後無論多大的雨都能保證排水暢通了。村裏還十分重視教育的發展,投資三十多萬元建起了高標準的幼兒園和國小。國小校長介紹説,全村學齡期孩子沒有一個輟學或退學的。

還記得剛來村裏的時候,就跟一個同學討論這樣一個問題:農村要發展,依靠什麼?其實説到發展,無論是個人還是社會,首先科學文化不能少。可是要讓一個文化水平參差不齊的農村發展起來,沒有一個過硬的領導班子是如何也辦不到的,説到底還是得靠村裏領導的管理才行。試想一下,沒有村委班子的跑前跑後,怎麼會有蔬菜育種田的出現,假如沒有村委的狠抓治安,村裏秩序亂作一團,穩定尚且辦不到,經濟發展有何從談起?周家村能有今天這種秩序井然,經濟發展蒸蒸日上,村民安居樂業的喜氣景象,與村委的管理是直接相關的。

當然,勤勞能幹的農家人,並未因為目前生活好了,就安於現狀。他們在積極尋找更好的致富路子。從支書自信的表情中,我們看到了希望,而且我國農村也都會象志願村一樣,在黨的富民政策的指導下,在全村黨員幹部的帶領下,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道路,奔向幸福的明天的。

【第5篇】新農村服務調研情況的報告

根據市委辦公廳、政府辦公廳《關於五月份開展“集中調研督導月”活動的通知》要求,市物價局高度重視,認真組織,迅速落實,明確地把價格部門如何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服務做為我們調研的主題。為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我局把此次調研作為一把手工程,局長任愛眾親自部署、督導,明確由一名副局長具體負責,辦公室及相關處室具體落實。調研組先後分赴永年、曲周二個縣4個鄉鎮、8家農户進行了調查,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初步完成了調研任務。調研情況彙報如下:

一、價格工作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

(一)完善農村市場價格形成機制,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收入增加。

在國民經濟體系中,不論在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農業都是一個弱勢產業,在市場競爭中面臨自然和市場雙重風險。建立農產品價格保護政策,根據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援農村的原則,適當擴大農產品價格保護政策的範圍,建立重要農產品的戰略儲備制度,在“綠箱政策”範圍內給予補貼,將會促進農民農業收入的穩步增長。對農業生產資料價格進行調控,避免因其價格波動對農民增收造成影響。

(二)規範農村市場價格秩序,進一步減輕農民負擔。

減輕農民負擔是提高農民生活水平的有效途徑,農民在農業生產、日常生活消費、農產品出售等方面都與價格工作密切相關。進一步加強農資、農業用水、農村用電價格管理,做好農民就醫、子女上學、建房、計劃生育、婚姻登記等方面的收費管理,規範農村市場經營者價格行為和秩序,通過對農民進城務工、培訓、職業介紹實行優惠的價費政策等措施,促進農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的提高。

(三)發揮價格配置資源導向作用,引導社會資源向農村流動,促進農業產業化進程。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價格是配置社會資源的主要手段,積極發揮價格槓桿的調節作用,引導資金、技術和人力資源流向農村,就能夠促進農業技術的推廣普及和農業產業化水平的提高。

二、當前在新農村建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經過廣泛調查瞭解,我們發現當前制約農村經濟發展,影響農民增收減負的價格和收費問題仍然存在。主要表面在以下五個方面:

(一)農產品價格波動頻繁,農資價格漲幅過高,使農業生產收益降低。

xx以前,我市化肥價格長期在低價位運行,化肥生產企業處於虧損狀態。xx年底以來,國家各項惠農政策的出台調動了農民種糧積極性,農業生產資料購買量大增。同時,由於煤、電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致使化肥等農業生產資料出現了大幅度的上漲,引起了廣大農民的強烈反映和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關注,為控制化肥價格的過度上漲,我市物價部門加強價格監管,先後實施了差率控制和最高限價等干預措施,收到了一定成效。與xx年前相比,近兩年來化肥、農藥、種子等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幅度較大。據調查,尿素價格由xx年每噸1350左右,上漲到xx年每噸1930左右,最高漲幅達到48%。我市最高限價為每噸1950元。因化肥價格上漲,xx年全市種植小麥每畝增支17元,增長21%,玉米每畝增支9元,增長11%。而農產品價格變化不大,這使農業税減免和糧食直補等帶給農民的實惠大打折扣。xx年小麥、玉米每畝淨利潤分別為146元、158元,比xx年的198元、192元分別下降27%、18%,農民種植業收入明顯減少,農民種糧積極性受到影響。

(二)相對農民收入來説,教育支出在農民支出中比例仍然過大。

xx年在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全面了實行“一費制”收費改革,對於規範義務教育階段亂收費,減輕農民負擔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調查中發現,目前農村仍有不少學校打着“家長自願”晃子擅自收取補課費、校服費、資料費、試卷費、教課外輔導材料費。有的學校徵訂教輔材料時,變相強制學生購買。另外由於經濟發展不均衡,農民對彩版教材、作業本費、烤火費、信息技術教育費等問題反映較多。目前農村國小一年級課改前教材價格是56元/學年?生,但是課改後實際價格為131.2元/學年?生,是課改前的2.5倍。有的學校每學期收取25元―30元的微機上機費,但是學生從沒有上過計算機課。高中教育擇校費,重點高中年均4000元,普通高中年均xx元,農民也反映強烈。而一個大學生的年均費用在10000元左右,如果僅靠種植收入是遠遠不夠的,尤其是高等教育收費標準過高,一般農民家庭承受不了。雖然國家推行了高等教育貸款制度,實際只有一小部分學生得到教育貸款。

(三)醫療費負擔過重,農民往往因病返貧。

近年來國家不斷加強對醫療藥品價格的監管,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連續降低藥品價格,規範醫療服務收費,但是藥價虛高、醫療費貴、農村醫療市場價格混亂的問題仍然十分突出。據調查,目前多數農村沒有合作醫療,基本上是個體行醫,收費不規範。有的地區一瓶眼藥水縣城賣0.2元,鄉鎮藥房賣0.5元,而邊遠鄉村賣到1元。有的醫院收費混亂,一户村民反映,他因闌尾炎住院治療,就花掉3000多元,用去全家一年近一半的收入。如遇有重大疾病就需要上萬元,甚至幾萬元,更難以承受。農民重大疾病沒錢治療,只能“小病挺,大病挨,不行才往醫院抬”。農民看不起病的主要原因農民收入低、藥價貴、收費高。因病返貧已成為當前影響農村社會穩定,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問題。

(四)農村用電價格仍然存在一些不盡合理的因素。

據調查,目前全市大部農網改造工作已經完成,農業用電價格基本理順,電力部門直接管理,嚴格執行電價政策。但仍有部分縣農網改造工作沒有到位,電力部門難以抄表到户,只抄表到變壓器總表,執行國家目錄電價。為此一些村配備了“二電工”,村委會一些費用也加進電費,增加了農民負擔。目前電力部門規定,變壓器更換與增容不收增容費,由各村投資,電力部門只負責生活用電變壓器維護,其他變壓器維護則由農民負擔。因此一些村在收取農業生產電費時,或按地畝收費,或按灌溉時間收費,將機井購置、維修等費用攤入電費,如有的村每千瓦時0.7元左右,有的村每小時收費:淺井2.4元/小時,深井3.6元/小時。另外目前實行城鄉用電同網同價僅限於生活用電,農村工副業電價水平較高,有的達到每千瓦時0.756元,有些更高,大大高於目錄電價水平,制約了農村工副業經濟發展,影響了農民增收。

(五)縣級物價部門價格管理力量薄弱,農村市場價格秩序有待進一步完善。

縣級物價機構處於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最前沿,與農民打交道最直接,也最瞭解農村實際情況。但多年來縣級物價機構在農村價格監管中基本處於“有力用不上,説話沒份量”狀況,按照現行的價格管理權限分工,縣級物價部門除了查處一些價格舉報外,沒有價格管理的職能。而且我市多數縣級物價機構力量薄弱,缺乏經費,困難較多,再加上農村地廣人稀,居住分散,農民自我保護能力相對較弱,商品明碼標價率低,假冒偽劣商品比比皆是,價格欺詐行為大量存在。與此同時,去年以來有些縣級物價機構已經被撒並,價格監管職能進一步弱化,影響了縣級物價隊伍的穩定,對農村市場價格監管造成不利影響。

三、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價格對策

(一)物價部門要轉變職能,增強服務意識。

我們認為:物價部門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中擔負着重要職責,有着十分艱鉅的任務。要做好這項工作,首先統一思想,明確目標。必須堅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方針,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充分運用價格政策,促進農村經濟發展,規範農村價格秩序,維護農民利益,努力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提高農民生活質量,促使農村整體面貌出現較大改觀,逐步把農村建設成為“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其次堅持統籌兼顧,循序漸進的原則。既要積極解決農村生產發展方面價格和收費問題,促進農村生產健康快速發展和農民增收,又要關注農民生活方面價格矛盾,維護農民利益,減輕農民負擔。既要着力解決好當前農民反映強烈的突出價格問題,又要注重制度建設,建立保持農村市場價格穩定的長效機制。做到有步驟有計劃有重點逐步推進,並作為“xx”期間,乃至更長一個時期物價工作的重中之重,健全制度,完善措施,抓好落實。第三不斷改進工作方法。變“管理型”為“服務型”。在價格職能上,將管理與服務有機地結合起來,把管理寓於服務之中。以推行涉農價費公示為契機,加大涉農價費的整頓力度,不斷淨化收費環境,規範收費行為,切實減輕農民負擔。變“管價格”為“管行為”。把過去以檢查政府定價、政府指導價為主,逐步轉變到營造和維護一個公平、公正、合理、有秩序的農村市場競爭環境上來;以着力推行鄉鎮明碼標價為契機,大力整治各類不正當價格行為,不斷規範市場價格秩序,努力提高農村價格工作的監管水平。變“被動式”為“主動式”。充分利用各級價格監督網絡,把涉農價格和收費政策送到千家萬户,提高價格政策的透明度,讓每個農民都明白價格政策。認真對待每一個上訪,每一個價格舉報案件,虛心聽取,耐心答覆,着力化解價格矛盾,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新農村作出貢獻。

(二)加強縣級物價隊伍建設,提高為新農村建設服務的能力。

當前縣級物價機構的狀況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極不適應,要充分發揮縣級物價機構建設新農村中作用,強化縣級價格管理職能,充分調動縣級物價機構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積極性,加強對縣級物價部門指導,積極為縣級物價部門解決工作和生活中實際問題。穩定縣級物價機構和物價隊伍,不斷提高縣級物價幹部綜合素質,認真組織好縣級物價幹部的培訓,開闊視野,增長見識,真正增強縣級物價部門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服務的能力。

(三)加強農資價格監管,建立農資補償儲備制度。

當前化肥等農資價格居高不下,一方面,是國際市場化肥價格持續大幅度上漲,國內用肥需求增加,生產成本上升造成的,另一方在管理體制也存在問題。1988年農資流通體制改革,對化肥出廠實行政府指導價管理,銷售價格全部放開。形成化肥流通渠道亂、秩序亂、質量沒保障、價格不穩定,雖然從xx年開始對流通環節實行差率控制。當農村化肥使用旺季,化肥價格出現波動時,缺乏應有調控能力和物價手段。建議:逐步放開化肥價格,完全由市場自由調節。研究建立農民直接補貼的制度,參照國家對農民種糧補貼、良種補貼的做法,將原來給予化肥生產企業的優惠政策直接補給農民。要建立化肥儲備制度,在資金、場地等方面對化肥經營企業實行傾斜政策,促使經銷者淡儲旺銷,保證供應,穩定農資價格。

(四)完善教育收費,重點解決上學貴問題。

解決農村教育亂收費問題需要從多方面入手,如加強政府對農村教育設施投入,改善農村教師待遇等,但從物價部門來講,仍有許多工作要做:進一步完善“一費制”的辦法,規範農村義務教育階段收費行為,研究提出免除農村義務教育階段雜費的有關政策措施,減少農村就學家庭負擔。加強對中國小教材價格的監管,研究制定適合農村使用的教材價格政策。按照國家關於義務教育階段的“兩免一補”政策,制定對農村低收入家庭子女上學的減免措施。清理整頓農村改制學校收費,堅決制止以改製為名亂收費的行為。嚴格規範農村公辦高中“三限政策”,禁止在限定的金額外亂收費。支持和幫助學校及教育部門對貧困生、特困生實行扶貧濟困助學,探討實施特困階層的“免費入學工程”。

(五)治理醫療亂收費,重點解決看病難問題。

我們認為,解決這個問題需要着眼全局,不能僅僅侷限於農村。醫療衞生資源是對全社會而言,是一個不可分隔的整體。建議有關部門應在試點基礎上,全面推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這是解決農村醫療問題的根本。物價部門要研究制定對農村合作醫療收費的管理辦法。進一步規範醫療服務收費,降低少數不合理醫療服務收費標準。制定一些適合縣級醫療機構的價格政策,如對縣級以下醫療機構推行“單病種”收費,制定“單病種”收費標準,降低醫療費用負擔水平。規範農村大型醫療檢查設備價格,對大型醫療檢查設備實行單機掛牌收費。加強對鄉、村醫療機構收費標準的監管,做到明碼標價,接受羣眾監督。對列入省級定價目錄的非處方藥品,分期分批公佈其最高零售價格。完善藥品政府定價辦法及相關配套措施,加強藥品成本和市場價格調查,做好新增藥品價格審核工作,健全藥品價格評審制度,進一步降低藥品虛高價格,認真抓好已降低藥品價格的落實。對市場調節價藥品和醫療器械價格依法實施干預,進一步壓縮中間環節差價空間。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等農民“看得見,聽得到”的新聞媒體,廣泛宣傳醫療藥品價格政策,定期公佈醫療藥品收費標準和價格動態,讓農民明明白白,提高依法維權意識。加強對農村醫療藥品價格的監督檢查,嚴厲查處亂漲價、亂收費行為,維護農民利益。

(六)清理涉農收費項目,重點解決負擔重問題。

繼續逐項清理和修訂現行涉農收費和價格政策,堅決取消不合法收費項目,降低過高的收費標準,如法院訴訟費核定、個體户工商管理費的定額收費標準,解決農副產品進入市場銷售渠道不暢、費用過高的問題,從源頭上減輕農民負擔。繼續清理涉及農民進城務工收費,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對農民進城務工、職業介紹、就業培訓中各種收費進行清理。緊緊圍繞與農民生活密切相關的價格和收費開展檢查整頓。規範收費行為,減輕農民負擔。

(七)加強價格信息服務,積極推動價格服務進農户活動。

完善價格監測和預警預報機制,增強信息服務的針對性和實用性,密切關注化肥、農藥、種子等農資價格的監測。加強對特色農產品價格進行採集、蒐集。把價格監測、成本調查、農產品價格信息等工作有機結合起來,整合信息資源,實現價格信息資源共享,通過設立熱線免費電話,構建短信平台,建立《農產品價格服務信息宣傳欄》等形式,及時向廣大農民發佈各種價格和收費政策,科學引導農民調整種植產業結構,維護自身利益。建立與毗鄰地區農產品價格監測信息交流網,實現網上動態查詢,協調區域間價格關係。同時加強農村價格監督網絡建設,聘請義務監督員,設立“農民負擔調查聯繫點”,製作 “農民負擔監督卡”,及時掌握瞭解農民負擔情況,參與農村價格監督,宣傳涉農價格政策和物價法規。進一步完善涉農收費公示制度,鞏固公示成果,切實減輕農民負擔。努力提高農村市場明碼標價普及率,制止各種價格欺詐行為,規範農村市場價格秩序。繼續加大12358價格舉報電話的宣傳力度,建立快速化處理機制,嚴厲查處涉農價格違法案件,切實保護農民的合法利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yk5z4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