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自查自糾報告 >

勞動力轉移培訓自查情況彙報(精選多篇)

勞動力轉移培訓自查情況彙報(精選多篇)

第一篇:勞動力轉移培訓自查情況彙報

勞動力轉移培訓自查情況彙報(精選多篇)

2014年下達培訓任務以來,我校在上級黨政的正確領導下,在國家、省、市、區財政、扶貧部門的直接指導下,高度重視此項工作,認真組織開展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開辦的計算機、電子、機械、縫紉等專業,至2014年3月底共培訓學員630多人(其中已籤券260人,還有370多人即將結業距離750人的培訓任務還差120人,將在5月底全部培訓結束),培訓學員專業技能強、就業形勢較好,95%以上的安置學員月收入在1000元以上。對培訓資金的管理使用,切實做到專款專用,各項軟件資料規範。培訓工作得到了市扶貧辦主要領導的充分肯定。

但是我們的工作還存在一些不足,今後還需不斷完善和改進。

一、學員安置就業後,有起伏波動現象,跟蹤管理難度大

一些培訓學員安置就業後,由於自身適應能力不強或其他因素的影響,在就業單位工作一段時間後就自己選擇“跳槽”到了新的就業單位,而這些“跳槽” 學員又未將新的就業情況和聯繫電話告訴給學校,這樣聯繫線索中斷,尤其是去年金融風暴以來,這樣的學員增多,給學校跟蹤管理帶來了困難。就是沒有“跳槽”的學員,其中一部分聯繫電話變化頻繁,同樣給學校跟蹤管理帶來了困難;極少數學員安置就業後,由於種種原因,又返鄉回家重新等待機會就業;另有一小部分農民工,文化層次低,道德素質差,雖進行了轉移培訓,仍不能適應工廠企業現代管理運作的要求,在就業單位紀律渙散、責任心不強,影響培訓學校聲譽,給學校跟蹤管理帶來了諸多不便。

二、個別特殊學員未按計劃要求接受培訓內容、完成規定學時

培訓中有極個別農民工,由於家庭特殊原因(或經濟困難,或家庭成員需要照顧等)不能按要求完成教學計劃應接受培訓的課時數,有學一段時間又停一兩天的現象。個別學員由於基礎確實太差,年紀輕,學習興趣不濃,再加之是免費培訓,無任何壓力,有中途退出培訓的現象,不能按要求完成學業,這些都是今後急需探討解決的重要問題。

三、對受培訓對象年齡有適當放寬的現象

由於我區是貧困山區,在廣大農(內容來源好 範文網)村迫切要求接受培訓的貧困户很多,因此,學校招生時對極少數貧困户適當放寬了年齡限制。

四、自主擇業人數逐漸增多,跟蹤管理又增新難度

隨着人們就業觀念、就業形式的變化,學員接受完轉移培訓後,不少人自願跟親朋好友出去就業了,這種自主擇業人數的逐漸增多,給學校跟蹤管理又增加了新的難度。一些學員培訓結業後主動要求自主擇業,的確,絕大部分確實是自己擇業了,但有個別學員根本未及時自主擇業。

五、九年級分流學生參培後,個別有再入職高學習的現象

在農村中學九年級畢業班中,招收符合培訓條件升學無望、就業無門的貧困家庭子女,在學校接受3至5月的免費培訓(這些學生均是九年級下學期自願來我校接受培訓,學校應收學雜費950元,住宿費180元,合計1130元學校沒有收取,用培訓費抵減),培訓結業後由學校免費安置就業。一部分學員免費安置就業了,可一些學員安置後,覺得自己的年齡小,不久又回到中職學校亟需學習。另一部分學員享受完轉移培訓後,認為自己正年輕,還需學更多的知識,索性不去就業,説是自主擇業,實際又到了職高學習。

為培養複合型技能人才,對職高二、三年級中符合轉移培訓條件的少數學生,經學生自願選擇所學專業外自己認為就業好的專業後,在就業前,學校利用節假日和離校前一月左右的時間也對他們進行了轉移培訓。以上兩類特殊學員,使我們在執行轉移培訓安置的政策上碰到了新問題。

六、“送培訓下鄉”、“送培到廠”等模式亟需政策支持

為了減輕學生的經濟負擔,學校探索送培下鄉,在鄉村設立培訓點,教師帶教學、實習設備住點培訓。由於參加培訓學員一部分是留守在家勞動力,家中事務繁多,培訓時間很難保證,客觀上對培訓質量有一些影響。同時,受金融危機影響,沿海巴州籍民工下崗人數增加,但滯留不歸、無事可做的人很多,廠方期盼送培到廠,送技術到廠集中培訓,但無政策支持,學校無法操作,延緩了對農民工再就業的培訓進程。

七、培訓結束後,兩證辦證率不高

由於辦證費用偏高,一部分學員由於受家庭經濟困難的制約,無錢辦理技能等級證和特種行業操作證,致使以上兩證辦證率不高,這也影響了農民工參培熱情。

總之,我校的轉移培訓工作做出了成績,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將努力完善,不斷改進,使轉移培訓工作再上新台階。

相關推薦:

律師事務所貫徹實施“三法”的自查報告

教育管理年工作自評報告

最新風險自查報告

整改報告格式

第二篇: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情況彙報

我局根據重慶市農業局、財政局、農村工作辦公室、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教育委員會、科學技術委員會、建設委員會《關於市實施全國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的通知》()文件精神,結合我縣實際,積極開展了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現將情況彙報如下:

一、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職責。為加強我縣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的領導, 縣委辦公室以(號)文件成立了 縣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領導小組;以 縣委、縣政府以()文件下發了《關於加強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工作的意見》;又以縣農業局、財政局、農村工作辦公室、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教育委員會、科學技術委員會、建設委員會聯合行文成立了《 縣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辦公室》(號),(陽光工程)辦公室設在農業局,牽頭培訓工作。(陽光工程)辦公室制定了《 縣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實施方案》和各成員單位的職責,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做到各行其是,各負其責。

二、落實計劃,保證項目任務的完成。根據重慶市農村勞務開發領導小組《關於下達年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指導性計劃的通知》(號)文件精神,我們將培訓學員的招生任務分解到各鄉鎮和定點培訓機構,簽定了培訓協議,對鄉鎮人民政府的培訓學員的輸送任務納入年度的目標考核,保證項目任務的完成。

三、加強項目資金的管理。根據《重慶市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資金管理辦法》(號)文件精神,結合我縣實際,制定了《縣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資金管理辦法》。按照中共重慶市委、市政府《關於實施百萬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工程的意見》(號)文件規定,對符合條件的農村人口在定點培訓機構參加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的人員,經考試合格,可享受財政的直接補貼,原則上按照定點培訓機構經物價部門審核公佈的培訓費標準補助,但每人最高補助不超過元。培訓補助資金以代金券的補貼形式直接發放給農民。對定點培訓機構的獎勵,按照培訓學員並實現非農就業,經縣(陽光工程)辦公室抽查達以上的合格率,同時就業時間穩定在一年以上的,按每人元的標準進行獎勵。

四、招標確定培訓機構。按照文件要求,我縣對參加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的單位進行公開招標,有家學校參加競標,按照資質條件進行嚴格的審查,現已確定了10所學校作為我縣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的單位( 縣益農技術培訓學校、 縣機動車駕駛員培訓學校、 縣就業培訓中心、飛騰電腦公司、科峯電腦公司、 縣職教中心、一職中、二職中、 縣建設崗位培訓中心、 縣對外勞務合作服務中心)。截止月日,全縣招生人,正在培訓人,已結業人,實現就業人。

第三篇:xx鎮2014年度勞動力轉移培訓自檢自查

xx鎮2014年度貧困地區

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自檢自查報告 xx縣財政局:

xx鎮2014年度貧困地區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按照《雲縣2014年度貧困地區勞動力轉移培訓實施方案》和雲縣財政局、雲縣扶貧辦《關於下達2014年雲南省雲縣貧困地區勞動力轉移培訓計劃並撥付資金的通知》,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要求,已圓滿結束。現根據《雲縣財政局關於轉發臨滄市勞動力培訓輸出工程領導小組轉發<雲南省農業廳 雲南省財政廳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的通知>的通知》(雲財發〔2014〕84號)文件要求,結合培訓實際情況,對xx鎮2014年度貧困地區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作如下自檢自查:

一、項目資金使用管理到位情況

xx鎮2014年度貧困地區勞動力轉移培訓項目投資財政專項扶貧資金10萬元(中央補助),已全部到位。項目資金管理嚴格按照《雲南省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項目管理辦法》(雲農法字〔2014〕27號和《雲南省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項目資金管理辦法》(雲財農〔2014〕157號)執行,並按要求公示公告。資金按每人200元標準給予補助,建立健全了相應的台帳。

二、農民學員培訓費補助情況

2014年度我鎮共培訓500人,資金按每人200元標準給 - 1 -

予補助,以農民直接受益為原則,採取培訓現場發放現金為補助方式,直接補助給受培訓轉移就業的農民,受培訓農民收到補貼後,120元作為自己生活補助,同時,上交學費80元,用於照相、辦證、培訓資料的編制複印,各類報賬憑證規範齊全。

三、培訓任務完成情況

2014年xx鎮貧困山區勞動力轉移有組織、規範化、有序化,培訓任務人數為500人,完成培訓人數500人,其中茶葉加工100人,釀酒技術100人,電礦工300人,名額分別分配到岔河街、木瓜河、石龍3個村民委員會,培訓分為3期進行,每期培訓5天,由鎮人民政府聯繫縣勞動力轉移培訓項目實施領導小組統一組織有關教材,統一聘請專業教師進行培訓,並能按時按質按量完成培訓內容。通過勞動力培訓轉移,增加了農民現金收入,使被轉移勞動力年均現金收入增加15000元,逐步緩解了xx鎮農村富餘勞動力就業壓力,促進了地方經濟的發展,密切黨羣幹羣關係,拓寬就業安臵渠道,開拓和提高了農民追求生活,熱愛生活的精神和情操。

四、技能鑑定情況

這次培訓,使被轉移勞動力分別學到了茶葉加工技術、釀酒技術、電焊電接技術和礦廠工作理論,通過近兩年的實踐工作,部分農民工已拿到了相應的技術資格證,創造了人生產值,得到了收入,打破了陳規陋俗,改變了觀念,增加

了知識。這次培訓促進了全鎮剩餘勞動力轉移工作,推動了扶貧開發工作的深入開展。

五、跟蹤服務情況

培訓是基礎,轉移輸出致富是目的,扶貧辦安排專人、專檔管理、建立健全勞動力轉移檔案,為用人單位提供可靠保障,建立良好的信譽,為以後勞動力轉移就業渠道的拓寬奠定了基礎。本次培訓結束至今,在鎮領導的正確安排部署下,扶貧辦、勞保站等相關工作人員不定時對輸出人員進行跟蹤查訪,詢問他們的家庭情況,外出工資收入情況,並切實開展好培訓後服務工作,通過各種渠道為農民工尋找出路,千方百計為農民工增加收入着想,促進了扶貧工作的深入開展,提升了人民政府的公信度。

當然,通過自檢自查,也找到了不足。雖然每年能如期完成培訓計劃,但xx是集邊遠、高寒、貧困為一體的少數民族集散地,人口多,農村富餘勞動力相對較多,勞動力素質相對較低,輸出相對困難,勞動力素質與勞動力市場需求之間不相適應的矛盾日趨突出,農民增收難度大,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全鎮經濟社會的發展。

以上是xx鎮2014年度貧困地區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自檢自查報告,請給予考評。

xx鎮人民政府

2014年8月17日

第四篇: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開展情況自查報告

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開展情況自查報告

為全面提高農村勞動力的職業技能水平,加快農村勞動力的轉移就業步伐,增加農民收入,xx市委、市政府把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納入了重要議事日程,全市上下緊緊抓住國家實施陽光工程的政策機遇,齊心協力,狠抓培訓,尋找市場,進行有秩序轉移輸出,使我市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步入良性發展的快

車道。截止12月23日,全市已完成農村勞動力陽光工程培訓17000人,轉移就業16905人,轉移就業率達98,開展農村勞動力引導性培訓10萬人,圓滿完成了培訓任務。

一、主要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完善工作機制

1、建立健全領導機構,制定培訓規劃

①市政府成立了由分管農業的副市長任組長,農業、財政、科技、教育、勞動、建設等部門的負責人為成員的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領導組,領導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xx局、局長xxx任辦公室主任。

②x個縣(市)區相應成立了陽光工程領導組,辦公室都設在xx局。

2、為了保證轉移工作的順利開展,出台了

①《商丘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強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的實施意見》

②各縣(市)區政府相應的出台了自己的工作意見

③制定了《2014—2014年xx市農民工培訓規劃》

④下發了下達2014年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中央、省、市補助費的通知

⑤與x個縣(市)區陽光工程辦公室簽定了項目責任書。

(二)整合培訓資源,認定培訓機構

為了充分發揮各類教育培訓資源的作用,多渠道開展培訓工作,市陽光工程辦公室下發了《關於做好培訓基地認定工作的通知》、《關於做好培訓基地認定工作的緊急通知》等文件。對全市137所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職業教育培訓機構進行逐一摸底調查。通過篩選,對其中的120所認定為xx市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基地。本着“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經過競標,對x個縣(市)區的36所培訓學校進行統一編號、授牌,承擔了陽光工程培訓任務。

(三)規範管理,保證培訓質量

一是市陽光工程辦公室在任務下達後,每月召開一次縣(市)區陽光工程辦公室負責人工作會議彙報總結上段工作,安排佈置下段工作進度。並組織觀摩培訓管理好的單位。

二是堅持月報制度,要求各縣(市)區每月25日前上報本月培訓轉移進度。

三是市陽光工程辦公室定期不定期的到各縣(市)區督查培訓機構的授課實踐及培訓轉移台帳建立情況。

(四)嚴格補助資金使用管理,確保受訓人員權益

①為了保證培訓工作的順利開展,市陽光工程辦公室及時將中央、省183.6萬元、市150萬元投資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項目資金撥付到各縣(市)區。

②為了確保扶助資金用於受訓人員,市陽光工程辦公室下發了《xx市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財政補助資金管理實施細則》(x農財〔2014〕73號文件,對各縣(市)區陽光工程辦公室扶助資金的配套撥付使用上做出了明確的要求。

③為了保證縣(市)區配套資金的落實,市陽光工程辦公室多次到縣(市)區協調,促使各縣(市)區在縣財政困難的情況下,按比例要求進行了配套,保證了扶助資金的足額兑現。

(五)加大宣傳力度,營造培訓轉移陽光工程氛圍

1、召開各縣(市)區分管農業的書記、縣長及農業、財政、科技、建委、勞動、教育負責人工作會議,把中央、省關於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的文件精神,及時傳達下去,安排佈置工作。

2、舉辦主管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的負責人培訓班。

3、召開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現場工作會。

4、利用新聞媒體,大力宣傳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意義,資金補助,轉移輸出,對我市陽光工程培訓起到很好的宣傳普及作用。從5月份以來,全市共出動宣傳車輛30多輛,張貼宣傳畫500餘張,廣播、電視、電台宣傳50餘期,簡報宣傳36期。

(六)積極開展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

1、從5月份以來,通過整合教育培訓機構,調動社會辦學力量,積極開展農村勞動力轉移,今年,我們共培訓農村富餘勞動力12.5萬人,其中職業技能培訓2.5萬人,引導性培訓10萬人,經過培訓的農民90實現了轉移就業。完成陽光工程示範性培訓1.7萬人,轉移就業16905萬人。

2、市陽光工程辦公室9月—12月份期間,到各縣(市)區進行督查,重點檢查了項目管理資金落實,培訓合同,培訓台帳,轉移台帳。要求各縣(市)區要進行規範化培訓管理,即:統一管理制度,統一培訓規劃,統一培訓崗位規範,統一技能考核和發證要求。

二、下步工作打算

xx市實施陽光工程以來,總體進展順利。因這項工作是第一年做,距工作要求存在一些差距,特別是管理經驗不足,各縣(市)區轉移培訓不夠平衡,我們為了明年把工作做好,重點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1、進一步加強領導,加大資金投入

,加強資金使用管理,確保陽光工程任務保質保量完成。

2、進一步做好對各縣(市)區陽光工程培訓管理工作。

3、在抓好培訓管理的同時,做好培訓後的轉移就業工作。

4、進一步搞好調查研究,摸清我市農村富餘勞動力狀況及農民就業的願望,以完成今後幾年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規劃,以培訓促就業,以就業促增收,將我市農村人口壓力轉化

為人力資源,促進我市農村經濟快速發展。

二○○x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第五篇:農村智力更新及勞動力轉移培訓情況彙報

近年來,我縣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按照中央和市的要求,堅持正確領導,狠抓部門配合,狠抓責任落實,同時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短期職業技能培訓為重點,明確工作目標,制定工作措施,強化基地認定,實行培訓就業一條龍服務,大力推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努力提高農民工轉崗就業率,使農民務工收入穩步增加。現將有關情況彙報如下:

一、農村智力更新情況

(一)基本情況:我縣位於四川盆地東南部,××市西部,距××110公里,境內資源豐富,是全國著名的“生態示範縣”、國家級旅遊縣、國家級產糧大縣,素有“××之鄉”、“××之鄉”的美譽。全縣設24個鄉鎮(2個街道辦事處),轄242個行政村,幅員面積1389.4平方公里。總人口92萬,其中農業人口76萬人,農村勞動力40.2萬人,耕地面積42488公頃。近年來,我縣大力實施科教興縣戰略,不斷提升科技在農業經濟中的支撐作用,先後曾開展了綠色證書培訓、跨世紀青年農民科技培訓、農業人才知識更新培訓、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農業科技入户、新型農民科技培訓等工程,着重對農村勞動力進行技能、技術培訓,依靠科技,培育特色,農業農村經濟取得了長足發展。2014年,實現農業增加值13.7億元,比上年增長15%;農民人均純收入3483元,增長11.7%,糧食總產量達47.3萬噸,農業科技貢獻率達48.8%。

(二)文化結構:我縣農村人口76萬人,其中男性41.8萬人,女性35.2萬人,男女性別比約為1.2:1;大專以上學歷3026人,佔農村勞動力的0.8%;中專及高中學歷55074人,佔13.7%;國中文化218286人,佔54.3%;國小及以下文化125614人,佔31.2%;開展綠色證書培訓工程培訓人、跨世紀青年農民科技培訓12014人、農業人才知識更新培訓1620、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20146人、實施農業科技入户2014户、新型農民科技培訓5000人。

(三)年齡結構:我縣農村勞動力16歲-30歲12.9萬人,佔32.1%;31-45歲15萬人,佔37.4%;45歲以上12.3萬人,佔30.5%。

二、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情況

(一)項目實施情況

1.勞動力資源狀況

我縣總人口92萬人,農業人口76萬,農村勞動力40.2萬人。至目前止,我縣通過內轉外輸共轉移就業農村勞動力20.8萬人,佔農村總勞力的51.8%。留在農業的勞動力19.4萬人,佔總勞力的48.2%。而留在農業的19.4萬勞動力中扣除直接從事農業生產所需勞動力,我縣還有約10萬人亟待轉移就業。

2.項目完成情況

到目前止我縣已轉移農村勞動力20.8萬人,培訓農村勞動力20146人,轉移就業19774人,轉移就業率95.6%,其中2014年培訓10744人,轉移就業10421人;2014年培訓農村勞動力9946人,轉移就業9353人。我縣通過公平公正的招標方式認定定點培訓機構35所,兩年來共舉辦培訓班371期,培訓專業有:汽車駕駛員、焊工、車工、縫紉工、採礦工、計算機操作員等25個專業。

(二)主要做法

按照“抓培訓、強素質,重輸出、增收入”的思路,堅持“政府推動、市場運作、部門服務、農民受益”的原則,提高轉移意識,優化就業環境,實行積極的轉移就業政策,推動農村勞動力多渠道、大規模轉移,實現多層次、寬領域就業,推進農村勞動力就業結構調整,努力增加農民收入。

1.強化組織領導、部門聯動

我縣縣委、政府十分重視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把它作為全縣“三農”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從領導、政策、資金、項目加大力度,成立了大足縣勞務開發領導小組,由縣長親自掛帥,農業局、財政局、農辦、勞動保障局、教委、科技局、建設局等為成員單位,下設辦公室於農業局。各街鎮鄉也成立了相應的領導班子和工作機構,配備得力人員,負責此項工作。同時,在村上設立了信息聯絡點,負責信息收集和反饋,初步建立了縣、鎮、村三級聯動的組織機構網絡,為項目的順利開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同時,將農村勞動力轉移輸出納入了年度目標考核。形成了政府調控,農業部門牽頭,縣直相關部門參與,各街鎮鄉具體實施的“勞務經濟”產業鏈條,建立了“上下互動、責任共負、合力攻堅、風險共擔、各記其功”的運行機制。逐步改變了過去外出務工主要靠“親帶親,鄰帶鄰”或者是靠血緣、人緣、地緣關係的打工方式,使外出務工由零星鬆散型向有序化、規模化輸出轉變。

2.嚴格基地認定、整合資源

建立健全培訓機構。以優惠的政策鼓勵和引導各培訓機構實現資源重組、優化,實行多層次、全方位的培訓。我縣勞務辦、陽光辦按照《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基地認定辦法》的要求,由培訓機構報名申請,本着公開、公正、公平的認定原則,採取招投標及申報審核認定的方式擇優認定了縣勞動就業培訓中心等11所職業學校和24所成人文化技術學校為我縣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培訓基地,有效整合了全縣教育資源。同時,積極引進外部辦學機構聯合辦學,提高辦學質量。

3.強化培訓、促進就業

我縣各定點培訓機構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抓好“訂單式”的培訓,為使務工人員“輸得出、留得住、掙得錢”,積極整合縣內外培訓市場,把職業技能培訓工作和勞動力輸出工作結合起來,探索出了一條經濟有效的路子。按照“先培訓、後就業”的原則,採取長短結合、分散與集中結合、隨招隨訓相結合等培訓方式,對外出務工人員進行崗前教育,重點從政策法規、職業道德、社會知識等方面進行培訓;按照“以需定供,定向就業”的路子,開展家政服務、汽車駕駛、計算機、縫紉、家電維修等方面的技能培訓項目,提高外出務工人員的綜合素質,向企業輸出合格技術人才。

4.特色引路、樹立品牌

我縣是全國甲級旅遊開放縣,大足石刻及龍水小五金馳名中外,在勞務輸出上力求因地制宜,結合實際,突出品牌,講求效益。在課程設置上單設了石雕石刻、五金工藝品製作等,“石刻工藝師”、“五金巧匠”等品牌勞務已初俱模型,逐漸走俏於勞務市場。

5.規範操作、嚴格監管

一是全程監管。為保證培訓轉移學員的真實性,縣勞務辦嚴格按照《大足縣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實施辦法》執行,制定了培訓轉移全過程服務監管程序。二是嚴格資金管理。我縣嚴格按照《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財政補助資金管理辦法(試行)》的要求,採取免費培訓、降低收費標準和收費培訓三種形式,採用直補學員和直補培訓機構緊密結合的方式。各培訓機構也嚴格按照專項資金管理要求,健全財務管理制度、建立專帳專户,實行專款專用。培訓補助資金的使用去向縣勞務辦、財政局經常採取定期和不定期的抽查,確保培訓補助資金到人頭,農民受益得實惠,獎勵資金到學校。如:我縣在對農村汽車駕駛員採取直補的方式,將縣內符合條件的汽車駕駛學員統一到縣勞務辦,由勞務辦核對學員身份,財政部門負責現場發放補助資金到學員手中(汽車駕駛員培訓補助標準:a照補助500元,b照補助400元,c照補助350元)。三是規範檔案管理。縣勞務辦專門將檔案資料建設要求及所需資料明細納入《大足縣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項目實施辦法》之中,形成一種格式化的檔案資料。同時建立了培訓轉移學員資源信息庫檔案。

6.典型引路,擴大規模

通過新聞媒體,廣泛宣傳報道農民工培訓中湧現的先進典型,樹立政府職能部門的良好外部形象,形成廣泛開展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的良好氛圍。我縣對部分培訓專業採取直補的方式,現場發放財政補助資金到培訓學員手中,極大的激發了廣大農村學員的參加培訓的積極性。

(三)取得的成效

我縣農村勞動力的大量轉移,不僅直接增加了農民收入,帶動了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而且為推動農村城鎮化、農業產業化、農村工業化作出了巨大貢獻,促進了整個社會經濟的協調發展。主要效果表現在:

一是農村勞動力務工收入已成為農民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村勞務收入已成為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抓手,2014年,我縣勞動力轉移就業收入11.8億元,佔gdp的17%,佔農業產值的50%,農民務工收入佔農民人均純收入的37%,人均增收145元。二是推進了農村城鎮化進程。通過農民工的流動,大量富餘農民由農村向城鎮聚集,由農業向非農產業流動,由農民變成了產業工人,一部分農民在城市裏有了穩定的收入和固定的居所,變成了城市居民。三是推進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隨着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和科技轉化能力的提升,農業集約化生產規模加大,大量農村勞動力從農業中釋放出來,通過勞動力的轉移就業,不僅提升了農民的商品意識和效益觀念,還有效開發和利用了農村豐富的勞動力資源,推進了農村耕地資源優化配置,促使傳統農業向規模農業、高效農業和現代農業發展。

(四)體會

1.搞好宣傳發動是農村勞動力轉移項目順利實施的前提

我縣農村富餘勞動力多,達10餘萬人,佔全縣總人數的11%,已成為我縣農民快速增收的“瓶頸”。大力推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讓更多的農民由農村向城鎮聚集,向非農業流動,培養成為合格的產業大軍,是新階段調整結構,減少農民、富裕農民最直接的渠道和最現實的手段。促使更多的農民轉變思想,樹立新的擇業觀、就業觀,引導農民積極參加引導性培訓和職業技能培訓,實現有序轉移就業。我縣勞務辦、陽光辦通過召開會議做宣傳、進村入户做工作和充分利用兩社、兩網、一報等新聞媒介,科技趕場,召開院壩會,深入田間地頭髮放宣傳資料等方式,加大轉移就業各項政策的宣傳,讓百萬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工程真正深入農村、深入基層,做到家喻户曉。2014年,全縣共發放宣傳資料30000份,諮詢人數2800人次,出動人員320餘人次,車輛34車次,電視報道7次,報紙12次,張貼掛圖105張、標語415條、橫幅42幅,舉辦座談、培訓會65次。

2.抓好教育培訓是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成功實施的關鍵

一是提升培訓質量。結合農村勞動力素質普遍偏低的實際,我縣相關定點培訓機構有針對性的聘請市裏專家、教授、企業老總等,採取現場觀摩、現場指導、親身示範等方式對農村勞動力進行培訓,提高培訓實效。二是開展多層次培訓。圍繞建築、縫紉、紡織、機械、電子、園藝等勞動密集型產業,實行校—校、校—企或校—場(廠)聯合辦學,大力開展“訂單”培訓、定點培訓、定向培訓,建立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的培訓新機制。同時結合我縣特色產業,開展了五金加工、摩配、石雕藝術、採礦等特色專業培訓,確保了培訓轉移的質量。

3.提高服務質量,優化輸出環境是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項目實施的有力保障

一是優化轉移環境。切實落實了培訓補助、收費減免、輸出獎勵、回鄉創業、維權保障等政策。聯合司法、工商、勞動保障等部門做好農民工工資清欠問題,使農民工做到就業能安心、生活可放心、致富有信心。二是強化信息服務。構建資源調查體系,摸清勞動力資源狀況,暢通信息渠道,為農民與用工單位架起溝通的橋樑。原創文章,盡在文祕知音www.網絡網。

4.採取有效措施,打通輸出渠道、實現農民工有效轉移是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的最終目的

我縣通過各級勞務開發機構、職業培訓基地、勞務中介組織、積極加強與市內外農村勞務服務組織、中介組織、經紀人的銜接,互通用工信息,切實搞好傳、幫、帶工作,培育壯大有地域特點和親鄰關係的勞動力轉移羣體,努力擴大勞動力在農業內部,農村內部和農村外部的轉移空間,促進勞務輸出良性循環。重點是打通縣內和縣外輸出兩個渠道。在外輸方面,主要開拓沿海各大中城市的勞動力就業市場,包括家政服務、縫紉、旅遊配套服務產業等,同時,加強與縣外公司的合作,加大向縣外輸出勞務開發工作力度。在內轉方面,重在開源。充分結合實際,有針對性地開展上崗培訓。由於我縣是全國甲級旅遊開放縣,旅遊服務及五金製作勞動力需求空間大,同時,隨着城鎮化建設步伐的加快和我縣優質糧油、瘦肉型豬、枇杷、筍竹、冬菜調味品五大產業的發展,農村勞動力進入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產業工人行業的比重逐漸增大。

(四)存在的問題和建議

1.存在的問題

(1)我縣現有農村富餘勞動力基數大、素質低,轉移就業困難。全縣還有約10萬人亟待轉移就業。這些人大部份文化程度低、年齡偏大,沒有一技之長,轉移就業非常困難。

(2)農民工輸出存在盲目性。大多數農民外出採取的主渠道仍是親幫親、鄰幫鄰,投親靠友或自主外出打散工的方式,有的一時找不到工作而滯留於城市裏,為社會的穩定帶來了隱患。

(3)培訓經費和工作經費不足。一是培訓經費:市裏下達我縣培訓5000人的任務,按每人300元標準補助,總的補助資金控制在150萬元內,而我縣今年實際培訓了9946人,扣除像汽車加駕駛等技術性強的培訓專業(標準按a照補助500元,b照補助400元,c照補助350元)補助的費用外,實際其它工種培訓補助標準按剩餘資金平攤到每個學員頭上,補助金額人平不足200元。而農民要學好一門專業技術,培訓費用一般都在1000元左右,剩下的費用農民自己承受不起。二是工作經費:由於上級部門沒有配套的工作經費,縣勞務辦的工作經費主要由縣財政撥付,而我縣是一個吃飯財政,撥付經費完全不能滿足勞務開發工作的需要。

2.建議

(1)建議上級部門對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任務不作指令性安排,由各實施縣(區、市)根據各自的實際情況自行安排培訓,實行培訓一個補助一個,凡是符合培訓補助條件的均納入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避免有的地方為完成任務而弄虛作假,有的能夠超額完成任務而無資金補助的現象

(2)建議市裏出台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專業(工種)分類(分a、b、c、d類),並按工種分類出台相應的財政補助標準,形成全市統一的補助標準,以便各區縣勞務辦執行。

(3)建議要加強管理,積極維護務工者的權益。政府在勞動力轉移中主要職責是維護經濟秩序,保護務工者的權益。當前,應着力抓好兩點:一是按照“有序輸出,規範管理”的原則,加大管理力度,把好用工考察、培訓、規範用工合同等關口,在務工人員集中的地區建立服務組織,維護務工人員的權益。二是嚴厲打擊黑中介和坑騙務工人員的行為,規範勞動力市場秩序,切實保護務工人員的合法權益。

(4)建議上級配套一定的工作經費,以利勞務開發工作的順利開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zichazijiu/9eyg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