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生死疲勞讀後感 優選20篇

生死疲勞讀後感 優選20篇

【導語】

生死疲勞讀後感 優選20篇

生死疲勞讀後感 優選20篇 由本站會員“axiaz1”整理投稿精心推薦,小編希望對你的學習工作能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目錄】

篇1:生死疲勞讀後感篇2:生死疲勞讀後感篇3:生死疲勞讀後感篇4:生死疲勞讀後感篇5:生死疲勞讀後感篇6:生死疲勞讀後感篇7:生死疲勞讀後感篇8:生死疲勞讀後感篇9:生死疲勞讀後感篇10:生死疲勞讀後感篇11:生死疲勞讀後感篇12:生死疲勞讀後感篇13:生死疲勞讀後感篇14:生死疲勞讀後感篇15:生死疲勞讀後感篇16:生死疲勞讀後感篇17:生死疲勞讀後感篇18:生死疲勞讀後感篇19:生死疲勞讀後感篇20:生死疲勞讀後感

【正文】

篇1:生死疲勞讀後感

把《生死疲勞》讀完了,心境很激動,這麼厚厚的一本書,每一天讀兩小時左右,堅持了整整20天,書中那弔詭和磨礪真的讓人百感交集。全文脈絡清晰,語言流暢,思緒天馬行空,用動物的眼睛來觀察和體會的農村變革。從某種程度上説,它是一部記實作品。這真是當代最具想象力的作家莫言的一部長篇小説力作。

書中很多生動的片段,我讀着讀着偶爾會撲哧而笑,比如小三和西門豬去偷杏子吃的過程,比如莫言把尿液落到馬力帶上,回答是想給皮帶降降温。當然好笑歸好歸,這部小説最打動人心的還是藍臉的那種信念,那種自我命運自我作主的信念。本書給我印象最深的人物就是他,我覺得除了動物的形象生動外,僅有藍臉的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也許是他的執拗和毅力打動了我吧。他在月光下堅持勞動的形象在我心中很高大,那個樸實勤勞的農民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裏。他的堅持也迎來了精神上的勝利,土地實行了包產到户。可是我聯想到我們此刻的土地卻因開發商無節制的開發而越來越少,真想説讓土地適度開發吧,土地是農民的生命。

佛教説有六道輪迴,主要是讓我們與人為善,而莫言把生死輪迴融入到小説創作上,一次次的輪迴,使得整篇文章結構清晰利落,讓人一目瞭然。這點上我很佩服他的創作構想。莫言能用酣暢淋漓的語言和生動無比的情節把故事一一展現,他的想象力也讓我驚歎,讓讀者看到他一流小説家的才華。他是當代作家,又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所以能閲讀他的小説,我覺得很幸運。

再説説我認為的缺點:莫言很會調侃,經常莫名其妙地插進:莫言在他某某書上説,我個人覺得有點不協調,我閲讀講究順暢和全身心投入故事情節,被他這樣一弄,我看得累,也許是我的品文境界沒到達吧。説出來不怕你們笑話,我至今還沒明白他為什麼要加這樣一些跟故事情節沒多少關係的資料。再説説敍事者,突然變化之快,這個我是動物還是人要極力地去琢磨,異常是轉成狗後,真是多變啊,本人這個笨拙的腦跟不上他的速度。

作為文學作品,裏面的個別字樣,我覺得還是粗俗了些,我提議未成年小朋友不要閲讀此類書籍,可能是我接觸的純文學作品跟這個還是大相徑庭。如果只是一般的小説,那這些字眼也就馬馬虎虎吧,可是是文學作品,那我還是覺得庸俗了點。還有,最終的結局,總覺得有所欠缺,跟前面的資料比結局還是遜色了點。當然網上也有人誇他的結局的,所謂見仁見智吧。

整體來説,是一部不錯的作品,值得一讀。我們不能要求人是十全十美,當然作品也是如此,十全九美就是不錯的作品了。

篇2:生死疲勞讀後感

終是將莫言的《生死疲勞》覽了個痛快,看了個透徹。15天看完55萬字不得不説眼乏得很,但覽字的本身歡樂卻似山澗自由流動通徹見底的清泉叮叮咚咚淌過心田,沉澱澱的墨香將夏日的浮躁抹去,這經過上千年打磨的文字啊,在歲月的長河裏熠熠生輝。

讓我們先撇開小説的人物與情節,聊聊莫言,這個中國第一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在後記中寫道他用43天寫了43萬字,對於學生的我而言,他實在是了不起的!一天一萬字的速度可見莫言寫這部小説時是順暢自如的,而他的文字也給了我這樣的感覺,渾然天成,沒有剩餘的修飾沒有華麗的辭藻,就像一塊經過打磨的好玉,那些剩餘的邊角都被磨平。莫言的寫作風格一向以大膽着稱,天馬行空般的敍述,陌生化的處理,構造獨特的主觀感覺世界。誠然,這些在《生死疲勞》中都有顯現。我總喜歡將莫言與餘華作比較,莫言的作品總讓我情不自禁地想起餘華,而餘華的作品也同樣讓我想起莫言。他們的文字都平淡樸實,可是細細品味又帶了幾分靈動。明明是信手拈來的比喻,卻讓人連聲稱妙。

我們還是迴歸主題,聊一聊《生死疲勞》吧。

在小説中,一個被冤枉的地主經歷了六道輪迴,變成驢、牛、豬、狗、猴,最終最終轉生為一個帶着先天性不可治癒疾病的大頭嬰兒。這個大頭嬰兒滔滔不絕地講述着他身為畜牲時的種種奇特感受,以及西門鬧一家與藍解放一家半個多世紀生死疲勞的悲歡故事。(顯然孟婆湯是不管用的)小説透過各種動物的眼睛,觀照並體味了五十多年來中國鄉村社會的龐雜喧譁,充滿苦難的蜕變歷史。

由於整個故事的人物情節就像一棵存於千年的老樹,盤根錯雜,我還是選最短的一根樹杈與大家慢慢講來吧。

我要講的人物可了不起了,他本是地主西門鬧的長工,因臉上有一大塊藍色胎記,人送“藍臉”。後地主西門鬧因歷史原因被無辜處死,於是我們的藍臉同志就娶了西門鬧的妾室迎春做老婆,你可不要以為他是個忘恩負義的傢伙,他實在是個老好人啊。

迎春與西門鬧生有一子一女,分別是西門金龍和西門寶鳳。之後又與藍臉生了一男娃。説來也奇了,這男娃的臉上竟然也有一塊藍色胎記,為了順應解放的潮流,這男娃便取名“解放”。

相信大家對人民公社化運動比較瞭解,我就不多作解釋了。

當大家都成羣結隊下田務農時,僅有我們的藍臉同志抵住時代潮流,他就是了不起的單幹户。當大家都成羣結隊去食堂吃大鍋飯時,藍臉一家便在家裏啃他們的饃饃。他們享着單幹户的福,也受着單幹户的苦。你可能奇怪了,哪來的苦啊,入不入人民公社不是自由決定的嗎?話雖如此,但當全村全縣全省乃至全國都只剩了你一個單幹户,你還能扛住輿論的壓力嗎?你還能對領導的勸説無動於衷嗎?藍臉的家人可受不住了,他們紛紛加入了人民公社,同時也苦口婆心地勸説藍臉,可是我們有骨氣的藍臉硬生生地堅持了二十年。此等氣魄,我真沒有。這也是我打心底裏佩服他的原因,硬漢!

身為最終的單幹户,藍臉受盡了排擠,而他那沒有人性的養子西門金龍為了逼他入社不惜對他拳腳相加,可他藍臉偏偏不怕死,用自我的大半輩子開啟了一段短暫的單幹户幸福時光。可他終究是悲涼的。熬了大半輩子,受盡了鄉鄰的唾罵,遭到養子的毆打,一次次看着自我心愛的動物死在自我眼前卻又無能為力,他心底的悲涼又有誰能體會呢?於是,他寄情於月,日落而耕,日出而息。在那個人人都愛火紅太陽的年代,他愛上的是與繁塵俗世截然不一樣的清冷的月兒。

人人都説何以琛對趙默笙足夠痴情,等了她七年,可相比之下七年又算什麼呢?藍臉用大半輩子去熱愛土地,用他的熱血去澆灌土地,這樣的情愫又何嘗比不上那為人們津津念道的感情呢?

藍臉平凡了一生,他對土地的熱愛是每一個平凡農民的平凡情感。他用自我的故事告訴我們:平凡才是人生的真諦。我們還未曾走過平凡之路,便在心中早早斷定那是迫不得已的結果。我們渴望着擁有一切,就連那鏡中花也要是我們的囊中之物。我們拼命向前走,尋覓着人生的黎明。到最終,在經歷所有悲歡離合之後,我們恍惚明白,年少時最厭惡的平凡竟是人生最好的歸宿。

篇3:生死疲勞讀後感

後面還有多篇生死疲勞讀後感!

好久沒有這樣讓老鼠酣暢淋漓地讀幾本好書了。也許是偶然的契機,抑或是必然的結果,莫言那小子竟然獲了一個諾獎(小説裏,莫言經常自稱為:‘莫言那廝’或‘莫言那小子’),於是全世界又掀起了一股莫言熱!莫言樂了,出版商樂了,而其實莫言那小子還不明白,無以計數的讀者就更樂了,於是也就有了喜歡附庸風雅的老鼠,經常地讀莫言的書,讀到下半夜一點!

也許是本能的對文字的熱愛和敏感,也許是一種自然而然的心理需要,一個多月的時間裏,老鼠竟然細細地讀完了《豐乳肥臀》,《紅高粱家族》以及《生死疲勞》,總計一百四十多萬字!書讀完了,感想自然頗多,想記錄下一些閒言碎語,但又不知從何説起。甚而也怕胡説八道之間,歧義了莫言那小子的良苦用心!昨日午夜,不對!確切地説,該是今日凌晨的一時左右,老鼠讀完了《生死疲勞》的最終一頁,有如釋負重之感,有歷史滄桑之情,有愛不釋手之意,有孤單寂寞之心!望着莫言那小子幾近光亮的半拉兒禿頭,老鼠真的無法把一系列鴻篇鉅著,與這個其貌不揚的男人聯繫起來!它和他到底有沒有關係!有些朋友可能會以為老鼠在白日囈語,或弄萌裝憨,其實,這真是老鼠內心實在的想法!

在虛幻中營造一個豐滿繁複的世界,這樣的著作古已有之。比如封神演義,比如西遊記,比如聊齋志異。而今日,我們卻在一個山東高密東北鄉長大的一個男人的筆下,飽飽地享受了一幅波瀾壯闊的,現實與虛幻完美結合的系列作品!如果説《豐乳肥臀》是一曲歌頌中華大地那種忍辱負重,自強不息,燃燒生命的母性頌歌,那麼《生死疲勞》又該如何界定和評判呢!它歌頌什麼他讚美什麼它又鞭撻什麼莫言那廝真的留給讀者太多的啟迪與思考!諾貝爾頒獎期間,看到一羣羣藍眼睛黃頭髮的老外,趨之若鶩地手捧莫言的著作,跨國的知音,越洋的讀者,文字的魅力,故事的魅力,作者的魅力,東方民族的魅力,都被莫言那小子弄得甚囂塵上!老鼠真的羨慕莫言那小子,把寫作這活兒乾的漂亮!

《生死疲勞》這四個字,就像《豐乳肥臀》一樣,起的很有深意!間或與朋友談及《豐乳肥臀》時,老鼠真的不願意看到有些人嘴角上那種詭異的、嘲弄的微笑!似乎豐乳與肥臀大有不雅之感,或過於誇張某個女性身體部位的嫌疑!老鼠真的有些替莫言那廝為這些人臉紅、害羞!生死疲勞,陰陽輪迴,這是很多的文字很少觸及的領域,生與死到底有沒有輪迴,這個命題沒有誰能夠回答清楚,但到了莫言的筆下,卻讓這廝煞有介事的渲染得有板有眼!具有善心的地主西門鬧土改時被槍斃了,他感到冤屈!到了閻羅殿他也不服!閻王也覺得人間做的有些過分,於是只好超度再次託生。於是,西門鬧便以西門驢出場了!驢的視角,驢的情感,驢的理念,勞苦大眾的羣生相,便以驢的陪襯下誕生了!這是人與驢的故事,但更是人與人的故事!論成敗,驢生豪邁,大不了從頭再來!驢走了,西門鬧的魂靈卻又託生為牛!牛的神態,牛的秉性,牛眼看家,一頭壯美的大牛,把一段歷史烘托的出神入化,熱火朝天,那是真夠牛逼的!

西門牛向閻王討説法,俺是西門鬧,不是畜生!但閻羅殿也有不正之風,對人類充滿留戀的西門鬧,最終竟然託生為能夠飛檐走壁的西門豬!在全民大養其豬的年代,這頭西門豬可是出盡了風頭!它養尊處優,羣妻羣妾,統領羣豬,左右時局,精通參考消息!在這個豬氣十足的傢伙身上,卻也是鏡像出一個民族正處於亢奮的時代,小到男女在樹上偷情做愛,大到領袖的逝世,一個跌宕起伏的歷史,就在西門豬嘲弄的眼神下演繹着,發展着!而就這樣一頭之後背叛人類的豬領袖,卻用自我最終的生命,從冰窟窿裏拱出了幾個遇險的人類後代,西門豬的時代也就完美落幕!有了資本,當然就更要向閻王討説法。飽受不公的西門鬧,此後便以狗的陰道里產出,成為當地狗協會德高望重的狗會長!狗的智慧,狗的忠誠,狗的無奈,狗的淒涼,改革開放初期,在狗的視角里,是是非非,愛與情仇,靈與肉體,成功發達,腐敗墮落,被渲染得入木三分,鋪天蓋地!西門鬧最終以狗的身軀,自我主動走向了主人為他挖好的墓穴!

雖然最終的輪迴以後記裏出現,猴子的筆墨也比較單薄,但他不影響全片的構架佈局!猴子被槍殺後,個性張揚、時尚刁蠻的漂亮姑娘龐鳳凰,在流乾了所有的鮮血,讓自我成為透明人之後,在她的兩腿中間,一個大頭兒便誕生了!而這個藍千歲大頭兒,又恰恰是統領本書全局的關鍵人物!讀後令人叫絕!

以現代人的思維、理念、情感,揮揮灑灑揚言近五十萬字,卻寫就了現代極為少見的章回體小説!我真的感歎莫言那廝,他是怎樣想出來的這些花花腸子!豐富的想象,華麗的詞彙,浩繁的典故,幽默的語言,深情地描述,恢弘的佈局,巧妙的鋪墊,緊湊的情節,把一部普普通通的小説塞得滿滿的!一頭蠢豬竟然深情地望着月亮,還得在杏花爛漫時向母豬求愛!如此的意境,天底下也就莫言那小子能寫的出來!一個四十多歲的男人,拋棄副縣長的職位,也拋棄了妻子家庭,毅然和二十多歲的姑娘私奔,他們躲避在寒舍,雙雙赤裸,盡情地做愛!在人們保守思維剛剛啟蒙的時代,追求幸福和自由,追求人性的解放,一幅偉大的伊甸園,或許已在莫言那廝的腦海裏醖釀成型!這一創意與謝晉導演的《芙蓉鎮》,男女主人公在寒舍裏相擁相愛,絕對有異曲同工之妙!

《豐乳肥臀》不明白描述了多少不一樣形態,不一樣魅力的乳房,他想向世界吶喊,那是母性的偉大!戀乳情懷與讚美女性,其實是存在交集的!試問,哪個男人不愛乳房哪個女人不愛乳房!而《生死疲勞》難以統計他寫了多少次做愛,有各類動物的,更有人類的!他想告訴人類,有愛的社會才能夠做愛!生死輪迴,讓魂靈疲勞,也讓陰陽界疲勞!畜生有時真的是可愛的;而人類有時是可恨的!黃合作做為女人一向背對着藍解放,像狗一樣的與他做愛;而在輪迴往復,大悲大喜之後,她猛然轉身應對着她的男人説,我們以後再也不要像狗一樣做愛了,我們要像人一樣做愛!讀罷讓人欣喜,令人心酸![由本站網友投稿]

莫言把時代的尋求,人生的探索,這樣的大命題,十分巧妙地鋪陳在繁雜的敍述之中,畜生們的憨態讓人發笑,人類的命運又讓人心酸!藍解放的一畝六分地裏,疊絡着越來越多的墳墓!西門鬧的、驢的、牛的、豬的、狗的,還有一羣陪伴讀者走過半個多世紀的,一羣活生生,敢愛,敢恨,敢罵,敢為的人!宏大的篇章裏,讀罷才令人幡然猛醒,你在他的著作,竟然找不到一個完美的人!但他們卻都是那麼的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光彩照人!倘若看罷偶像電視連續劇,你會很長時間留戀你所鍾情的那個人,痛苦着她的痛苦,幸福着她的幸福!而讀罷《生死疲勞》抑或《豐乳肥臀》乃至《紅高粱家族》等,我竟然找不到一個讓自我的心裏留下清晰影像的人!但這樣的書又讓你難以割捨!在大學工作真好,放了寒假這麼多天裏有書的陪伴,讀到此總該有個結論才是,我到底喜歡作品裏的哪個人物呢思來想去卻總是有一個不願意看的醜臉縈繞腦際,排解不開,揮之不去——他就是頭髮少得剩半拉兒禿瓢,長着一雙比老鼠還小的眼睛,略有些地包天的,山東高密東北鄉的那個真男人——莫言那廝!

篇4:生死疲勞讀後感

莫言寫了許多小説,近日閒來無事,我讀了《生死疲勞》這部長篇小説。以寓言方式觀照歷史、借荒誕書寫現實。講述了一個農民家庭悲歡離合、興衰演變。佛説“生死疲勞,從貪慾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作為本書的序。小説共五部53章,從地主西門鬧土改中被槍斃開始,因其在當地主時自以為做了不少好事而嗚怨叫屈,大鬧閻羅殿,被閻王發落先後為驢、牛、豬、狗、猴,最終輪迴為一個大頭嬰兒。故本書第一至五部分別以驢折騰、牛犟勁、豬撒歡、狗精神和結局與開端為題,浮浮不絕地講述着自我離奇的經歷。

小説經過六道輪迴的想象跨越生與死,悲憫着歷史變遷中無常的命運,歌頌着生存在這片土地上的農民世代相傳、生生不息的執着生命力。

西門鬧當地主時有一妻兩妾、百餘畝土地。死後其妻白氏作為地主婆住在祖墳邊的草棚守墓,其二姨太迎春改嫁其長工藍臉、生下西門鬧的一對龍鳳胎兒女西門金龍、西門寶風;藍臉與迎春婚後生一兒子藍解放(之後任縣供銷社主任、副縣長職)。西門鬧三姨太吳秋香嫁給黃瞳,之後生了一對雙胞胎女兒--黃合作(系藍解放之妻)黃互助(系西門金龍)之妻,。故事圍繞西門鬧六道輪迴中與藍臉夫婦的感情糾葛開始了洋洋灑灑,扣人心絃敍述。

人死後不明白真的沒無另一個世界,有沒有六道輪迴之説,有沒有佛説的因果報應。我不明白,儘管近年科學家們正在努力尋找着人死後的精神是否以量子纏繞一樣的方式存在在四維、或者五維、六維空間,但我還是不相信這種可能性。但我相信因果定律。凡事有因必有果,有果就有因。天命不可違,天命就是因果律,天命就是良知,就是事物存在的規律性。告誡人們的是否極泰來、樂極生悲、禍福相隨如影隨形的道理;告訴人們的是: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道理。人生慾望很多,但如果德不配位,則必有災殃。這是我的第一點體會。

莫言懷抱華美頹敗的土地,決意對半個世紀的土地做出重述。鄭重地將土地放在記憶的豐碑前,看着它在歷史中漸漸荒廢並確認它在荒廢中重新獲得莊嚴、鋒利。《生死疲勞》是一部向中國古典小説和民間敍事的偉大傳統致敬的長篇小説,小説將六道輪迴這一東方想象力草灰蛇線般隱沒在全書的字裏行間,寫出了農民對生命無比執著的頌歌和悲歌。地主西門鬧一家和農民藍解放一家的故事充滿了弔詭和狂熱,當轉世為人的“大頭兒”最終執著堅定地敍述時,我們看到了一條得生氣沛然的人與土地,生與死、苦難與慈悲的大河,流進了我們的心田。對土地,對農村、對山東高密那個家鄉的眷戀熱愛,是莫言之所以成為大家的情懷,這大概就是初心。人不管走多遠、飛多高,必須記住你是誰,你出發的起點在哪裏,你的目標是什麼,不要迷茫,不要迷失,不要沉淪,這就是不忘初心。這是我的第二點感覺。

以人們熟悉的章回體承受關生死疲勞的磨礪,將中國人百感交集、龐雜喧譁的苦難經驗化為純美準確的詩篇,抒發心中的祝福,祈禱祖國莊嚴、寧靜,祈禱人民祥和、自然,經過字裏行間流露出莫言的心願。我出生成長在農村,我深知中國農民真的很苦、很勤勞、很儉樸,也很堅強、很善良、很偉大。書中的一個個農民那熟悉的形象、生活和語言,似曾相識,我們也經歷了農村一天天變得美麗起來,農民的生活一天天幸福起來這一歷史變遷。把章回體與現實結合起來,把農民的苦難、堅強與社會的大變革結合起來,把生與死結合起來,把歷史與當下結合起來,體現莫言魔幻現實主義風格,這是我的第三點感覺。

篇5:生死疲勞讀後感

中國現代作家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可喜可賀。可是我並沒有看過他的書,只看過由他的小説改編的電影《紅高粱》,並且那也是多少年前的事兒了。自知孤陋寡聞,趕緊讓女兒在網上購得莫言的小説《生死疲勞》一讀。

作家莫言在書中,主要講述了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初,在農村土改中被民兵槍斃的地主西門鬧,不甘心就此埋沒,到陰曹地府向閻王爺喊冤叫屈,經“六道輪迴”,變成驢,變成牛,變成豬,變成狗,變成猴,最終又變成畸形“大頭人”的故事。書還沒有看完,我就已經被主人公對生命所抱定的那份執着所感動,變成驢,要折騰;變成牛,要犟勁;變成豬,要撒歡;變成狗,要精神。從這些故事變換的主線中,我感受到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對土地,對家、國孜孜以求,永不言棄的頑強。

有人説莫言的小説在風格上,是受到了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影響。幾個世紀以來,拉丁美洲的人民,在外,飽受殖民主義者的瘋狂掠奪和殘酷剝削,在內,又久經獨裁專制統治的肆虐,由軍事政變引發的戰亂頻繁,為了反對強加於拉丁美洲人民頭上這種種的不公,才有了魔幻現實主義這一嶄新文學流派的出現。這一現象不僅僅提升了拉丁美洲文學,尤其是小説創作方面在世界上的地位,更重要的是它喚醒了人民的覺醒。所謂魔幻現實主義,就是既有離奇幻想的意境,又有現實主義的情節和場面,人鬼難分,幻覺和現實相混。我對魔幻現實主義的文學作品,幾乎是不瞭解的,一年前,買了一本《百年孤獨》,還沒有閲讀就被朋友借走,到今日也沒有還回來。

不明白為什麼,閲讀着莫言的小説,竟讓我想起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塞萬提斯,想起了他筆下的那位傳奇的,逆時針而動的騎士。《堂。吉訶德》的作者用諷刺、誇張的藝術手法,把現實與幻想結合起來,在更高的層面上,表現了對現實的認識和理解。就像之後幾乎與塞萬提斯同時代的《聊齋志異》的作者蒲松齡,在一生困頓中,“集腋為裘,妄續幽冥之錄;浮白載筆,僅成孤憤之書。”(出自蒲松齡聊齋自志)他們集自我的才華,在現實之上,另闢一方天地,書寫春秋,揮灑人生。

莫言的《生死疲勞》是一本大膽而奇特的書,他因為用虛幻的手法,表現了真實的歷史,才使人覺得它更加真實。人往往在得不到什麼的時候,才寄期望於夢幻和想象。這就像在正常情景下,人就是人,怎樣能與動物,尤其是和人類有着密切聯繫的家畜相互變化呢。英國科學家托馬斯。赫胥黎是達爾文進化論最傑出的代表,他曾為維護達爾文《物種起源》這一科學名著,向反動的教會勢力説道:“我正在磨利的牙爪,已備來保衞這一高貴的著作。”他鄭重的宣佈:“我是達爾文的鬥犬。”作為英國著名的博物學家,赫胥黎恐怕比其他人都清楚人與犬的區別,可是為了捍衞真理,他磨利了的是自我的“牙爪”。同樣將自我與動物相比的,還有清朝楊州八怪之一世稱詩、書、畫三絕的鄭板橋,由於他深深折服於明代有文學家、書畫家、軍事家、戲劇家之稱,自詡“青藤道士”的徐謂,鄭板橋自刻印章,稱自我為“青藤門下走狗”。三百年後,齊白石曾作詩云:“青藤、雪個遠凡胎,缶老衰年別有才。我欲九原為走狗,三家門下轉輪來。”這些都是名人,他們對世事的瞭解,遠比我輩清楚,為狗為人看了《生死疲勞》,我似有所悟。

在此

莫言《生死疲勞》開篇語:“佛説生死疲勞,從貪慾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

徐謂題聯:“世間無一事不可求,無一事不可舍,閒打混也是歡樂。”又“人情有萬種當如此,有萬種當彼此,要稱心便難灑脱。”

篇6:生死疲勞讀後感

最近,我閲讀了莫言的《生死疲勞》。該書約50萬字,分五部五十三章加五節。涉及有名有姓的主要人物20餘人。該書採用擬人化的寫作手法,用第一人稱主要講述了高密東北鄉西門屯地主西門鬧在解放後被槍斃,轉生為驢、牛、豬、狗、猴以及大頭嬰兒藍千歲的所作所為以及所見所聞。儘管是由西門鬧以及由他轉生的驢、牛、豬、狗、猴、大頭嬰兒藍千歲和該書另一敍事主人公藍解放加上他的好朋友莫言三個人分別講述的,且時間跨度50年(從1950年寫起,直到2000年底,包括解放初期、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十年**、包產到户、全面改革開放等主要歷史時期,就連書中許多人名也都打着歷史的烙印,象藍解放、黃互助、黃合作、龐抗美、馬改革、藍開放等等),但全書通篇脈絡清晰,層次分明,引人入勝,津津有味。此書堪稱鴻篇大作,看來莫言先生不愧為大家,不一樣就是不一樣。也就有了寫點想法和看法的衝動,但研究到自我笨拙的思維、平淡的語言、貧乏的詞藻,怕評價不好,有班門弄斧之嫌,貽笑於大方之家,也就沒有了勇氣和膽量去寫了,僅有將該書封底那些高見照抄。

莫言懷抱華美頹敗的土地,決意對半個世紀的土地做出重述。莫言鄭重的將土地放在記憶的豐碑前,看着它在歷史中漸漸荒廢並確認它在荒廢中重新獲得莊嚴、熔鑄、鋒利。

《生死疲勞》是一部向中國古典小説和民間敍事的偉大傳統致敬的大書。在這次神聖的“認祖歸宗”儀式中,小説將六道輪迴這一東方想像力草灰蛇線般隱沒在全書的字裏行間,寫出了農民對生命無比執著的頌歌和悲歌。

地主西門鬧一家和農民藍解放一家的故事充滿了弔詭和狂熱,唏噓和罹難。當轉世為人的“大頭兒”最終執著堅定的敍述時,我們看到了一條生氣沛然的人與土地、生與死、苦難與慈悲的大河,流到了我們的心田。

在莫言對偉大古典小説呼應的那一刻,聆聽到了“章回體”那最親切熟悉的大音;莫言承受着生死疲勞的磨礪以及冤纏孽結,將中國人百感交集、龐雜喧譁的苦難化為純美準確的詩篇,祈禱祖國莊嚴、寧靜,祈望人類豐沛的生命祥和、自然。

最終,用該書扉頁的一句話與大家共勉。

佛説

生死疲勞,從貪慾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

篇7:生死疲勞讀後感

初讀莫言作品是在高中二年級。記得一次去書店時看到架子上有一本《生死疲勞》,作者莫言,旋即便被吸引。當初只是單純地喜歡“莫言”這兩個字,待看過《生死疲勞》後,我對莫言從單純喜歡這個名字昇華到敬佩莫言這個人和他的恢弘的作品。得知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後,我又把這本書拿出來翻看了一遍。

《生死疲勞》是莫言在2005年創作的一部長篇鉅著,重構宏大,氣勢恢宏。全書約50萬字,分五部五十三章加五節。涉及有名有姓的主要人物20餘人。該書採用擬人化的寫作手法,用第一人稱主要講述了高密東北鄉西門屯地主西門鬧在解放後被槍斃,轉生為驢、牛、豬、狗、猴以及大頭嬰兒藍千歲的所作所為以及所見所聞。書中,西門鬧以及由他轉生的驢、牛、豬、狗、猴、大頭嬰兒藍千歲和該書另一敍事主人公藍解放加上他的好朋友莫言分三個人分別講述,且時間跨度50年(從1950年寫起,直到2000年底,包括解放初期、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十年**、包產到户、全面改革開放等主要歷史時期,就連書中許多人名也都打着歷史的烙印,像藍解放、黃互助、黃合作、龐抗美、馬改革、藍開放等等),但全書通篇脈絡清晰,層次分明,引人入勝,津津有味。此書堪稱鴻篇大作,透過各種動物的眼睛,觀照並體味了五十多年來中國鄉村社會的龐雜喧譁、充滿苦難的蜕變歷史。這部小説是莫言在藝術上向中國古典章回體小説和民間敍事的偉大傳統致敬的鉅製;關於生命的六道輪迴的想象撐起了這座氣勢宏大的文學建築,寫出了農民對生命無比執著的頌歌和悲歌。

“佛説:生死疲勞,從貪慾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這是寫在扉頁的一句話,這句話詮釋了整冊書的資料,又發人深省。西門鬧與藍解放所經歷的一切其實都可歸結到人性的貪慾上來。能夠説《生死疲勞》是莫言懷抱華美頹敗的土地,決意對半個世紀的土地做出重述,鄭重的將土地放在記憶的豐碑前,看着它在歷史中漸漸荒廢並確認它在荒廢中重新獲得莊嚴、熔鑄、鋒利。在書的封底,載有許多評論家對這本書的評價,其中一條摘錄

《生死疲勞》是一部向中國古典小説和民間敍事的偉大傳統致敬的大書。在這次神聖的“認祖歸宗”儀式中,小説將六道輪迴這一東方想像力草灰蛇線般隱沒在全書的字裏行間,寫出了農民對生命無比執著的頌歌和悲歌。

讀莫言的《生死疲勞》,不會讓人打瞌睡,那海闊天空的想象,那優美精妙的語言,那數不清的暗喻名言,紛至沓來,賞心悦目,令人精神振奮,不讀不快。而一讀之後,總會讓你心潮起伏,聯想翩翩,不吐不快。他的講述是屬於荒誕敍事的,然而他卻説得一本正經、勝似正史,讓人不能哭,也不能笑,不能相信,也不能懷疑,荒誕的敍述下,是對人的解讀,對一個時代的解讀,對一段歷史的解讀。

印象最深的,是這樣一段:藍臉的眼睛裏慢慢地湧出淚水,他雙腿一彎,跪在地上,悲憤地説:“最愛毛主席的,其實是我,不是你們這些孫子!”眾人一時無語,怔怔地看着他。藍臉以手捶地,嚎啕大哭:“毛主席啊——我也是您的子民啊——我的土地是您分給我的啊——我單幹,是您給我的權利啊——”這舉國單幹的犟農民有何錯他可是是趕上了一個農村合作社的時代,全國在毛主席的號召下走一大二公的道路,團體生產,團體勞動,然後團體吃不飽飯,而為了生存的農民單幹,便無可置疑地成了眾人喊打的對象。

莫言在新版《生死疲勞》(上海文藝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寫的“隨筆”,《小説是手工活兒——代新版後記》中説道,他只用了四十三天,就寫出來了這部四十三萬字的小説,得益於使用“一種性能在毛筆和鋼筆之間的軟毛筆”。這種放棄電腦回歸手工的寫作,使他感覺到自我擁有了一種與時代對抗的姿態,這令他“感覺好極了”。筆動字出,字出形顯,免了心中得隨時想着輸入法、隨時要選字的煩惱,免去了關機之後,寫作成果彷彿歸於空無的虛幻感。

如莫言所説,在電腦普及的今日,已經鮮有人能堅持手寫書稿了。電腦的存在的確給我們帶來很大便利,然而寫作的原生樂趣卻也在一點點的消失。莫言在《生死疲勞》裏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對人性貪慾的反思,還有對文學寫作迴歸的思考。

篇8:生死疲勞讀後感

生死疲勞出了也很長時間了,一向沒看,主要原因是不敢看吧。像檀香刑,要不是有人力薦,必須不會看,等到真的看了,果然無法消受。生死疲勞倒沒有像想象的那般暴力。或者説,是另一種暴力。莫言在書中隨心所欲的敍述,開始使我感到新鮮和驚喜,之後則是感到不悦。再加上他把自我也在書中安排上一個主角——這個主角隨着故事情節的發展,對人物的影響越來越大——這樣的安排,使得作者對整個故事,故事中人物的控制越發專制。到了最終,主人公西門鬧轉世成猴,兩年後又被藍開放打死,這樣的情節已經很明顯的是作者對結尾的刻意安排,而莫言還覺得不夠,最終忍不住自我跳出來,對故事中人物的歸宿做個交代。

我想莫言必須很愛他的這些主角們,所以必須要給他們安排一個結局。可這也恰恰説明了,這些主角之於莫言,並非是獨立的人,而只是他創造出來的主角。他像上帝愛子民一樣的愛着他造出來的那些人。我想起了餘華,他在介紹自我的創作感受時以往過類似這樣的話:"寫到之後,就不是我在替他們説話,他們自我站起來,説出的話讓我也感到驚訝。"也許是因為先入為主,莫言這種包辦一切的做法讓我感到有些不適。

這就是我為生死疲勞挑出的最大毛病吧,或許,這也不是一個毛病。我還記得剛剛看第一部分驢折騰時我的驚喜,正如你所説,莫言瘋狂了。而他隨心所欲的語言也感染了我。可是再往下來,牛犟勁,豬撒歡,還是這樣。也許是因為我聽了莫言太多的瘋言瘋語,已經疲倦,或者是作者自我感到了疲倦,豬撒歡一段讓我覺得,生生死死的輪迴,真是會讓人疲勞。好在最終一大部分狗精神,不管是因為作者發現自我已經沒有辦法完全站在動物的視角敍述,還是作者有意為之,敍述成了兩個主角兩個線索共同的推進,倒是讓我重拾對生死輪迴的信心。

另一方面,整本書都充滿了作者的寫作技巧。這讓我聯想起,理髮店裏手藝出眾的師傅在為顧客理髮的時候時不時的耍着剪子。可是換個角度説,能讓一把剪刀上下翻飛盛開出美麗的花,莫言終究是實力雄厚。

篇9:生死疲勞讀後感

看到最終一句,我恍然:原先是中國版的《百年孤獨》。

莫言的《生死疲勞》,聽名字頗為深沉,似是一部艱難晦澀的大書。偶聽好友説十分趣味,好奇翻閲,果然引人入勝。全書以舊社會勤勞正派富甲一方的地主西門鬧在土改時被槍斃、含冤而死為開端,其不斷轉世投胎而為驢、牛、豬、狗、猴和大頭嬰兒藍千歲,親歷西門鬧遺留高密人間的骨肉鄉親——妻妾、兒女、長工等人50年間的人生變遷,寫盡了大時代下小鄉村裏每個人的命運。

西門鬧留下的不算是個大家庭。其妻白氏無子;其二姨太迎春,為西門家生了一男一女,起名金龍、寶鳳,迎春在西門鬧死後嫁給了家裏的長工藍臉,又生一子藍解放;其三姨太秋香,嫁給了造反派黃瞳,生了兩個女兒互助、合作。下一代,金龍娶了互助,養子西門歡,又與龐抗美私通生了鳳凰;解放娶了合作,生子藍開放,又與小他二十歲的龐春苗私奔。再下一代,開放愛上了鳳凰,最終發現是近親,拔槍自殺,鳳凰難產而死,生子藍千歲。這是大概的人物脈絡。從人物的名字中,也能夠基本確定其所屬年代了。

故事以轉世投胎的西門鬧的動物視角為第一敍述,圍繞着這個大家庭個性迥異的人們展開筆觸,構成一幅蒼涼悲愴的圖景:白氏忠貞不渝守護西門亡靈,屢遭批鬥受盡白眼;執拗一生堅持單幹的長工藍臉眾叛親離孤獨終老;一生操勞忠厚淳樸的迎春歷盡坎坷飽受苦難;見風使舵圓滑世故的親生兒子金龍動盪不安橫遭慘死;沉靜如水冷豔似冰的親生女兒寶鳳不得所愛抑鬱而老;人到中年攜情人私奔的藍解放為愛瘋狂妻離子散;還有年老色衰被丈夫拋棄,悲痛欲絕卻又苦裝堅強的黃合作;從小驕橫的官二代、富二代西門歡、龐鳳凰在家庭變故後遠走他鄉耍猴賣藝求生;藍開放痴戀鳳凰,以殘酷換臉終贏戀人芳心,卻最終發現戀人是妹妹,只能自殺泄憤。最終,類似《百年孤獨》的結局,一個近親懷孕而生的小怪物藍千歲出生了,只能以奶奶黃互助那神奇的大辮子焚香止血維持生命。(互助在本書裏是類似於《百年孤獨》中那個最仙最美白日昇天的俏姑娘雷梅苔絲,是個神奇而完美的存在)這個家族的故事在那裏終止了。

當然,莫言那細膩的筆觸還大篇幅的寫了西門鬧轉世投胎那精彩紛呈的動物之旅:倔強的神采飛揚的驢;沉默的善解人意的牛;智慧的桀驁不馴的豬;忠誠的堅韌守候的狗等。他們有屬於自我的王土,戀愛、稱霸、固守、逃離、憤怒、原諒,他們與主人相依為命永遠不會背叛,看盡人性善良與險惡卻一向清澈,隨人世變遷飄蕩沉浮最終魂歸故土。他們的經歷串起了五十年欲語還休的生活,串起動盪不安顛沛流離的年代,串起童年點滴的歡樂、親人身相離心相守的温情、苦難中偶爾的一抹得意與滿足、遍碎滿地的夢想與感情。

小説也影射了那些年代。過去的那些年,“你懂的”。懂得卻不想説,不想再揭開傷疤感受血淋淋的痛;懂得卻不願説,只想忘記過去當做不存在簡便地往前走;懂得卻不敢説,怕奏錯了主旋律彈響了不和諧音符被審查被禁止被喝茶。《生死疲勞》裏,寫的是悲傷,用的卻是歡樂的調調,還來不及為一個人的命運發笑或哀愁,下一個便接踵而至,只好跟着作者一路奔波,把心結上堅硬的繭殼,省下感慨的功夫,看命運的洪流席捲泥沙一瀉千里拉枯摧朽。小説重點不在政治批判,它在寫人,每個有血有肉、或執拗或温順或狡詐或抑鬱或瘋狂或驕橫的人。人人個性鮮明,沒有誰主誰次,被時代裹挾而下,順者雖眼疾手快善抓機遇見風使舵,如西門金龍、龐鳳凰,有一帆風順之時,也有頭破血流之痛;逆者雖頑固不化死守信念冥頑不靈,如藍臉一家三代,有大廈將傾之危,也有揚眉吐氣之日。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蔣勛先生在《評紅樓》講座裏比喻命運,命就像那輛車,有人生而為凱迪拉克,有人生而為拖拉機;運就像那條路,有人應對康莊大道,任是拖拉機也一帆風順,有人應對泥濘村路,任是凱迪拉克也寸步難行。遇上什麼就是什麼,怨不得天,由不得人。整個小説中最點題的其實就是題目:生死疲勞。什麼叫生死疲勞通俗點説就是活着死了都累。讀罷掩卷沉思,每個主角的笑容都似在眼前,笑容下頭是深深刻在眉間的悲情印記,隱藏在歲月的皺紋裏。累什麼呢不正常的大環境下,人心只好歪曲以適應,當個體的善良與羣體的醜惡做鬥爭,就只能累了。累在堅持自我,累在隨波逐流,累在曲意迎合,累在表裏不一,累在迷茫失措。要問讀完小説有什麼人生啟發,增長了什麼見識,悟到了什麼哲理,我得説,小説沒有在寫人生大道理,一個字也沒有。學不到人生啟迪,也沒有學以致用的心得體會。因為這是個五味雜陳的故事,沒有勝利和失敗,也沒有對錯,誰不是被逼無奈呢。這甚至是個神話故事,裏面的驢牛豬狗猴比人更聰明更有夢想活力更有信念和對生命的熱情,這句話倒過來説,就是裏面的主角甚至——不好意思——豬狗不如。

其實這部小説我最喜歡的部分,是對動物刻畫的栩栩如生。西門驢的五零年代,和母驢愛過私奔過,和惡狼鬥過廝殺過,被縣長騎過風光過,跟着主人鬧單幹捱過嘲笑白眼,也瘸腿過被閹割過受傷過跌入低谷過。西門牛的六零年代,繼續跟隨主人藍臉做全中國唯一的單幹户,在批鬥藍臉的運動中忠誠於主人,被親生兒子西門金龍毒打致死,它目睹了政治造成的父子兄弟反目成仇互相揭發,大鍊鋼鐵及反覆無常的運動,而其中最令人叵測的,是人心。西門豬的七零年代,頭腦靈活,身手敏捷,不甘忍受被豢養的生活,起義反抗,豬瘟到來時及時逃脱,佔島稱王,實為豬中之翹楚。他遇見專閹動物的儈子手時一躍而起一拱而上為自我前世被閹的驢、牛報仇雪恨,可謂暢快淋漓,快意恩仇。西門狗的十年,每一天送小主人藍開放上學放學,比其沒有感情、常年戰爭的父母更盡到呵護的職責;它目睹了月色籠罩下被丈夫拋棄的黃合作的絕望,也理解藍解放想掙脱無愛婚姻的枷鎖,違背世俗倫常爭取感情幸福的心境;最終,瀕死的藍臉和作為狗小四轉世的西門鬧,最終在西門鬧的墓前相認,“老掌櫃,原先是你。來吧,我們一齊走。”

看莫言的小説,像在看電影,小説裏的人物音容清晰,情節引人入勝,讓讀者完全陷入其中,在腦海裏想象一幕幕場景。莫言的《紅高粱》曾被拍成著名電影,但《生死疲勞》估計不可能拍成電影:誰能拍出動物們那精彩絕倫的人世之旅和內心獨白呢並且,現世的浮躁、膚淺的娛樂和社會共同的急功近利,也已經不再欣賞這種純文學作品了。古代的中國,以往是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説的時代,此刻是段子的時代,大家擅長用段子調侃生活發泄不滿自娛自樂,近期常進公眾茶餘飯後討論的電影“小時代”、“後會無期”或是電視劇“離婚律師”,都更像是段子集錦,靠拼湊狗血的劇情推進故事發展。相比之下,其實寫的很精彩、很生活、妙語連出、完全不晦澀不講大道理的《生死疲勞》,卻成了高山白雪曲高和寡,雖有諾貝爾獎的光環,也少有人問津。它和其他文學作品一齊,靜靜地躺在書架上,在喧鬧裏等待愛書的人。

最終,期望大多數人,多些平順,少些坎坷,不需參透生死道理,就能平安幸福一生。

篇10:生死疲勞讀後感

看完了莫言的長篇小説《生死疲勞》。

就應是莫言得了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吧!所以莫言肯定是“熱”了,他的作品肯定也是“熱”了,不是説他沒有得諾貝熱文學獎的時候他就不“熱”。二十多年前他寫的《紅高粱》,已經讓他在中國家喻户曉。當然,不明白是他的《紅高粱》讓我們認識了鞏俐和張藝謀,還是張藝謀和鞏俐的《紅高粱》明白了莫言。總之,最近看莫言的作品,必須是和他得諾貝爾文學獎有關。

莫言得不得諾貝爾文學獎雖然和我沒有任何關係,可是我在車載收音機上聽到他得獎的消息,內心還真的歡心鼓舞了一回。雖然,這是“莫言這小子”自我的驕傲,可是,作為一箇中國人,我也為他感到驕傲。

以前也讀過莫言的作品,《紅高粱》二十多年年前就讀過了,當時好像自我才剛聽説魔幻現實主義這個詞。

説到那裏,不免想起當年的青春歲月的一段往事。

二十多年前,正值青春年少的我,也和很多年輕人一樣,內心對生活對未來充滿渴望和夢想。

此刻的交通、通訊是這樣的便捷。那時候,生活、信息、科技和此刻沒辦法相比。二十多年前異地交流,還都是用書信的方式。當時我還在東北,有一個“筆友”,她叫“梅憶寒”――正梅花千里雪深時,須相憶。她的名字源於這句話,她那時候還在上高三。她曾郵寄給我一本魔幻現實主義小説,是合訂本,其中有《紅高粱》、《五個女人和一根繩子》……等五篇小説。

也許是因為她的名字,也是因為她的寒梅傲雪的品性,我們彼此感覺很好。當時正值青春年少,那懵懂的情竇初開,那是何等純真無邪的感情。那段感情,就像東北的黑土地一樣淳樸,就像山上的清泉一樣清澈,就像青草地上那一方蔚藍的天空一樣無暇……我曾在《青春的歲月》系列短文中寫過,篇幅比較短,內心的感覺頗多,真的不能一一盡述。記得那段記憶是1988年到1990年之間,一年多不到兩年的時間。時間過得太快了,二十多年也只是一眨眼的功夫。

青春歲月的記憶,清晰而又支離破碎。有時候,猶如泛黃的落葉在腦海閃過,更多時候是塵封在記憶的河牀。

呵呵,都怪莫言這小子,讓我又記起這經年的往事。

還是説他這部《生死疲勞》吧!剛讀的時候,也沒什麼個性的感覺,因為是以五十年代為背景的開始嘛。時代顯然有點久遠了,解放初期的土改我是沒有印象的,因為當時我還沒初生。可是,本人也經歷文化大革命。雖然當時還很小,可是,對當時的歷史背景社會現象還是不陌生的。對文化大革命時期人們的瘋狂和盲目還是有感受的,對知青上山下鄉還是有清晰的記憶的。

莫言的這部小説,表面看來能夠説通俗易懂,不時夾雜着我們人類最原始的最真性情的語言文字。這樣的真,是許多人私下感想,私下敢説,卻不敢大庭廣眾公開寫出來,有的地方真的“太通俗”了。有時候,我自我讀着讀着竟然忍俊不禁的笑出聲來。

一邊笑着,我嘴裏一邊説:“莫言啊莫言,你真是個‘歪才’”。(誠惶誠恐:説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是歪才,不是我對莫言不夠尊敬,我這也是真情流露,我對他的喜愛,是用我自我的形式表達而已。還有,“莫言這小子”這句話是他莫言自我在小説中常用的,所以,這幾天我也讀順嘴了,在提他的名字的時候,也就順嘴“溜達”出來了。如果莫言看到了,還請不要怪我不恭!可是他是不會看到的,人們都在讀他的“名着”,他哪有機會看到我這樣的閒言碎語。)猶如不一口氣讀完不快的感覺。

莫言用了四十三天寫完的這部五十萬字的長篇,不是用電腦,而是用筆用稿紙,能夠説確實夠快的。可是他醖釀了四十三年,我用了三天時間讀完了它,當然,刨除吃飯睡覺遛彎和每一天必看電視新聞節目,我是用閒暇時間讀的,我讀的也不算慢。

讀完這部《生死疲勞》合上封底的瞬間,讓我想起哥倫比亞作家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馬爾克斯描述的前後七代人,拉丁美洲百年的興衰發展歷程。莫言的《生死疲勞》是描述前後三代人,確切的説算上“大頭”就應是四代人,我們新中國五十年來的發展歷程。

莫言的這部《生死疲勞》其實就是一部“生死輪迴”。在這部《生死疲勞》裏,用西門鬧這個冤死的地主為主角,用他的靈魂轉世投胎為驢、牛、豬、狗、猴的生死輪迴,圍繞他的家人,他的家鄉,和他相關的人,用不一樣的視角看人生得勢落魄、世間榮辱、生活百態…

人或者動物,死後是否能夠輪迴,不得而知。可是呢,生活在世,人生百年卻也有不一樣的輪迴和際遇。以前説,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的確如此。

人有失意落魄的時候,但不會永遠失意落魄,總會有雨過天晴見到彩虹的時候;人有位高權重春風得意的時候,但要居安思危,多行善舉,也會有落魄的鳳凰不如雞的境況。

這就是“輪迴”,死的輪迴也許“莫言這小子”明白,可是呢,我們就應更注重的還是生的輪迴。

我們呱呱墜地時起,每個人的內心都擁有一個天使的靈魂。漸漸地,有的就被世間的紅塵矇蔽了雙眼,有的人的內心,被醒來的魔鬼佔據。人生在世,其實我們的靈魂都在不斷的輪迴。

我們的內心是裝着天使呢!還是裝着魔鬼呢!這也許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認真思考的。

篇11:生死疲勞讀後感

莫言,今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也是我國第一位真正意義上獲得該獎的第一人。莫言的獲獎讓我重燃隨着繁瑣生活早已失去的對文學的那份熱度,一連4天一口氣讀完莫言先生的大作《生死疲勞》,心中就如同打翻了五味瓶一般,卻又不知從何説起。

且先説説《生死疲勞》這本書吧。故事從1950年開始,一向寫到2000年。貫穿50年漫長路程的是西門屯一個小村落的變遷史,也能夠説是中國土地改革的變遷史。貫穿這一變遷史的是西門一個大家庭的榮辱興衰。作品以一種魔幻的藝術形式表此刻大家面前。作者經過一世為人,一世為驢,一世為牛,一世為豬,一世為狗的生死輪迴的形式,以人的眼睛和動物的感官來敍述故事,故事人物眾多,情節繁縟複雜,可是先生卻以不急不慢的不温不火的方式向我們訴説了這樣一個荒誕又莊嚴的故事。

有人説這本書是對一個時代的解讀,對一段歷史的解讀,是對舉國對於一個人、一個人的思想誤讀的聲討:藍臉的眼睛裏慢慢地湧出淚水,他雙腿一彎,跪在地上,悲憤地説:“最愛毛主席的,其實是我,不是你們這些孫子!”眾人一時無語,怔怔地看着他。藍臉以手捶地,嚎啕大哭:“毛主席啊——我也是您的子民啊——我的土地是您分給我的啊——我單幹,是您給我的權利啊——”讀到此,我不禁心中充滿了憤慨,又一想,又感到欣慰。因為莫言已用他的筆,代替我們發出了這深深的控訴。莫言不惜借用荒誕的敍事手段,不惜洋洋灑灑鋪展幾十萬字之巨的精言妙語,就是為了這一聲討,就是為了對這一舉國誤讀,以致貽害一國的莊重反思。我似乎能體會到莫言那對祖國深深的熱愛。

值得一提的是,據先生自我講《生死疲勞》這部小説僅用了40多天就完成了。是什麼力量讓先生提筆一揮而就的呢我想是先生對這片故土的熱愛,對這片故土的職責,對這片故土的未來的憧憬驅使着先生的思想,驅使着先生的筆觸,驅使着先生的義務。心中不禁對先生充滿敬意。倘若每個人都能像先生這樣對這片生我們養我們土地的未來充滿憧憬,這片土地又何愁沒有完美的未來呢

篇12:生死疲勞讀後感

“意猶未盡的連環;扯骨連筋的結構;精彩絕倫的敍述;鬼斧神工的筆法”。

這是我少有的用一個月的時間讀完莫言的生死疲勞之後的第一感悟,我把它寫在了書的扉頁上,當成一種讀書記錄。這是我長期以來堅持的習慣。

我以往也習慣、之後是期望着每讀完一部好書,就能記錄下點什麼。但懶惰讓我力不從心,所以今日還能寫點這種流水賬是奢侈。其實想想,這是一種莫大的遺憾,近些年來讀過了不少好書,掩卷長思之時正是能集中回味到書中精髓、對自我有所啟發的重點,而如果擱置太久了,任何好的精神啟發也都在時間腐蝕中生長了鏽斑。

一個月的時間讀一本書,這個時間在我的閲讀習慣中算是太慢了。可是對於一本好書的閲讀態度,我願意是逐字逐句地摳,甚至是書快要讀完之時,更習慣於放慢速度,似乎不願看到它的終結,矯情地説就是“愛不釋手”。生死疲勞就是一本讓我如此的書。

每位讀者對同一本書的感悟不一樣,評價自然不一樣。在我看來,這是一本難得的好小説,尤其是在暢銷書不忍矚目、本土的好作家少之又少、文化貶值而墮落的中國出版環境中,這更顯珍貴。能寫出這種奇書之人,最終能夠脱穎而出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有其必然。

高中和大學,是我瘋狂迷戀小説的階段。在時間比金錢更寶貴的畢業後,這種愛好與興致,以及有限的業餘精力,已逐漸被社科類和傳記書籍閲讀所榨乾。如今雖然也買小説如山倒、讀小説如抽絲,卻罕有一些小説還能打動我,包括國外經典譯着。所以,感激莫言還能給一個80後供給很多童年成長與鄉村生活體驗的共鳴,能讓很多如今鮮為人知的歷史細節在筆端變成遊刃有餘的常識。

如果為這部小説下幾個簡單的形容詞定義,我能想到這樣的詞彙。恣意、誇張、形象、詼諧、辛辣、荒誕、諷刺。儘管這些字眼都十分庸俗,可是,當一本全虛構的小説能全部容納這些詞彙,已彌足珍貴。

每一個出名的作家,都勢必寫過一些優秀的作品。我還記得大學期間閲讀張承志的黑駿馬和北方的河、張煒的古船、餘華的三部曲、蘇童的米、妻妾成羣等一系列作品之後的莫名激動,每個作家的成名作都有其含金量。上世紀很流行、也很尖端的先鋒文學十分吸引人,但這些小説都應當歸類為單色調作品。它們或多或少的只是從一個側面打動和震撼了讀者,要麼是故事組接,要麼是文字敍述,要麼是文體結構,也要麼是一個不起眼的細節擊中了你的某根脆弱神經,這種作品也包括賈平凹、陳忠實等人的鄉土文學,甚至也包括了莫言早期的作品紅高粱家族、酒國等。

生死疲勞可稱之為多色調作品。故事的設置上,以一位冤死的地主——西門鬧,死亡後的六世投胎轉世,依次從驢、牛、豬、狗、猴等動物視角,描摹出一幅中國自1950年到新千年的50年曆史變遷,以一個鄉村為試驗田,記錄了中國的二次土地革命、人民公社化運動、大饑荒、大躍進、大鍊鋼鐵、文化大革命以及改革開放的中國重要經歷,並且以主要人物貫穿了歷史的全過程,強調的是:在一個個不可逆的時代中,種種人生鉅變讓農民如牲畜,甚至不如畜生。

六世投胎輪迴,是習慣挑戰敍事方式的莫言又一次登高造極的創新。莫言是目前中國本土的作家中最會講故事的好手之一,在他以往的作品中,已經用過了類似土耳其作家帕慕克的我的名字叫紅的“多人輪換獨白”方式,這也是中國的先鋒派小説作家們長期被爭議為“模仿派作家”的原因之一。但這次,莫言玩的很創新,並且這種創新無法讓別人質疑他在模仿西方。因為這次的創新,是完全的中國本土化,全部依靠於中國的古典式民間傳説的原點,並對此進行設計、加工,而這種荒誕式寫法一方面堵住了質疑者的嘴巴,另一方面又可能為他進軍“諾獎”添鑽加瓦。

鄉村是莫言以及眾多國內鄉土作家賴以為生的創作靈感來源。每個作家都能夠在童年的故鄉里拋出很多大相徑庭的故事,能夠説,生死疲勞挖到了一些鄉土小人物的祖墳上了。方言和民間傳説,在小説中得到了恰當的引用,作為上世紀80年代出生在中國偏遠農村的年輕人,我童年時代確實聽説過、甚至也親見過劁豬、閹驢以及在大樹上勒死狗,而生死疲勞重温了這種記憶,讓人讀來親切。而對於這種童年記憶的復甦,我寧願讀十本生死疲勞,也不願意掏錢買一本刻意的小時候。

關於投胎的民間傳説,也大抵聽過村裏上了年紀的老人們提起,但多數也經常沿用於農村夫妻、鄰里吵架時候的話題。但這都是零星式的,生死疲勞將其整合為一個個完整的故事,並將其深化和貫穿,這完全具有一種民間傳統被保護、傳承的榮耀之光。儘管民間傳説往往與迷信相關,包括我的故鄉目前仍舊在流行着很多治病的邪方以及偏頗到沒有方向的信仰,而這些在以往的古典小説中十分常見也多遭非議,但生死疲勞並沒有將其渲染和誇張到不可理解之程度。

篇13:生死疲勞讀後感

莫言的《生死疲勞》是一部奇作,之所以説它“奇”,不僅僅表此刻它以中國古典小説傳統的形式——章回體——來接撰這部洋洋百萬言的著作,更是奇妙地結合了中國古人的六道輪迴的宗教觀和現代美洲作家的魔幻現實主義的筆法,將一部中國社會自解放以來的50年的漫長髮展史,借地主西門鬧及其死後相繼輪迴的驢、牛、豬、狗和猴的眼睛,以一種不一樣尋常的藝術形式,一一呈現於我們的面前,讀來既令人興味盎然,又能使我們對半個世紀以來的中國歷史有一個更為直觀和清晰的認識,因而,不能不説這真是一部只可有一不可有二的奇作。

上個世紀的後半個世紀是中國社會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一段不尋常的時期,五十年在漫長的中國歷史上可是彈指一揮間,但在充滿苦難和傳奇的近現代中國史上卻又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其間該上演着多少人間悲喜劇,能夠説,西門鬧及其輪迴後的變身歷史,每一次都是充滿着多災多難和荒誕離奇的經歷,他(它)的每一次死亡,都充滿着憂傷和痛苦的氣息,這些,都大大強化了全書的杯具氣氛。譬如,靠勤勞起家又樂善好施的地主西門鬧在解放後被當作反動代表遭人民“革命”而被槍斃,他的死後冤魂不散,在冷氣森森的閻羅殿裏鳴冤叫屈,得到的不是這另一個世界對他公正的評價和由衷的同情,他在陰間的悲慘遭遇,只會讓人感慨身受不公正待遇的痛苦是無所遁逃於天地間,這一段描述的慘況讓我自然聯想起《聊齋志異》中的席方平的故事。

只是席方平最終還能否極泰來,終有正義之神為他伸張了正義,平息了冤屈,而我們可憐的西門鬧生活在這個天翻地覆的時代裏,恐怕就連閻王爺也對他愛莫能助,甚至助紂為虐般地將其不斷戲弄,讓他在為驢、為牛、為豬、為狗中繼續體味世事的艱辛。西門驢雖風光馱縣長,但最終卻落了個折斷前蹄而成廢物的下場,並在58年的大饑荒中淪為一羣災民的口中美食;西門牛與合作化改造中冥頑不化的藍臉相依為命,最終卻慘死在時為藍臉之子實為西門牛的前身西門鬧之子藍金龍的鞭下,更是讓人有捶心之痛;西門豬的命運更是充滿着戲劇性,從一隻被人視為神奇的配種公豬到最終落荒而逃變身為一頭與人為敵的野豬,人豬大戰的過程既讓人忍俊不禁,又不由得為人的殘忍狡詐和濫殺生命而造成的野外生命的毀滅而悲哀;相比起這幾個前身的生不逢時,西門狗生活在改革開放的新時代裏,可謂正逢其時,但全書卻轉為對幾個主要人物之間不幸的婚姻感情的描述,而西門狗正見證着這個讓它矛盾並令它痛苦的故事過程,它成了以西門金龍為中心的幾個主要家族間成員杯具命運的見證“狗”,讀到這一段,頗讓人產生生命無常的幻滅感。

至於西門猴,則繼續着這個杯具的延續和結束。西門金龍在為母親送葬時遭他的“政敵”、業已瘋狂的洪泰嶽炸死,他的情人,呼風喚雨的縣委書記龐抗美鋃鐺入獄,被判死緩;藍解放愛美人而棄江山,他的結髮妻子黃合作因癌症死亡,而他的情人之後自然就成了他繼室的龐春苗也不幸遭遇車禍而亡;西門金龍的養子西門歡和龐抗美的女兒龐鳳凰淪落為臨街耍猴的乞丐,並且西門歡在與地痞流氓的衝突中死去,藍開放在得知自我和他已不顧一切瘋狂愛上的龐鳳凰實際上乃是同宗兄妹後開槍自殺,龐鳳凰則在生養下藍開放的遺腹子(大頭兒藍千歲,實為西門鬧的又一次輪迴)後流盡了鮮血而死,全書就在這樣一種大毀滅中結束。時代在浩浩蕩蕩地前進,社會在日新月異地發展,而以往的風流人物卻或死亡,或淪落,這個完美的世界,這塵世的幸福,好像已不屬於他們!

小説雖用的是中國傳統小説的章回體,但在寫法上卻並非是傳統寫法的翻版,倒毋寧説更為西方化和現代化,環境和心理描述十分細膩,且兩者常水乳交融般融合在一齊,構成極富詩情畫意的情景交融的一幕。譬如作者對西門屯杏樹環境的多次描述,對豬十六追月成王那一段極富詩意的描述,都在在顯示了鬼才莫言的非凡筆力,給人留下賞心悦目的閲讀享受和經久難忘的深刻印象,從中也能看出作者深厚的古典文學底藴和有意吸取現代西方主流文學創作的多樣化嘗試,可謂中西結合的經典範本。

總之,這是一部以新異筆法和不一樣尋常的視角,記錄了半個世紀以來的中國社會波瀾壯闊的發展史的具有史詩氣質的鉅著,我對它的服膺是毋庸置疑的。但我還是略有缺憾,我覺得全書的精華部分在西門鬧輪迴到驢、牛和豬的這三個階段,這三個階段對應着解放後合作化改造和生產的全過程,從中我們能夠看出我們國家在探索社會建設上所走的無數曲折和磨難,以及在這個荒誕歲月裏種種人性的淪落或張揚。而在西門狗的部分,故事對應的時代是八十年代以來的改革開放時期,在這個社會大轉變的十分時期,其實最能看出人性的沉淪與掙扎,看出官民之間、官商之間以及商民之間的千絲萬縷、剪不斷理還亂的錯綜複雜的關係,看到這個社會大動盪中許多富有張力和衝擊力的故事。然而,作者卻陷入了描述一場忘年之戀的俗爛的故事中不能自拔,好像對複雜時世中人性、人情的把握僅有對性的描述才能得到保證似的,整個故事完全陷入了一場另一種形式的“風花雪月”中,並在這種風月中見證人的沉淪與毀滅,書中很多人物的杯具命運也不由稍顯勉強。

這或許是時代太近,作家還不能及時審視我們正親身經歷的這個時代的本質,而只能捨本逐末,另闢蹊徑,從較易把握的地方入手,以完成對這段歷史和故事的記錄不管怎樣説,這是我們的遺憾,這也或許正是作者的遺憾。

篇14:生死疲勞讀後感

讀完《生死疲勞》,我能感受到莫言在小説裏的大悲憫,就像他説的一樣:大悲憫具有拷問靈魂的深度。小悲憫只同情好人,大悲憫不但同情好人,並且也同情惡人。《聖經》是悲憫的經典,但那裏邊也不乏血肉模糊的場面。佛教是大悲憫之教,但那裏也有地獄和令人髮指的酷刑。如果悲憫是把人類的邪惡和醜陋掩蓋起來,那這樣的悲憫和偽善是一回事。《金瓶梅》素負惡名,但有見地的批評家卻説那是一部悲憫之書。這才是中國式的悲憫,這才是建立在中國的哲學、宗教基礎上的悲憫,而不是建立在西方哲學和西方宗教基礎上的悲憫。長篇小説是包羅萬象的龐大文體,那裏邊有羊羔也有小鳥,有獅子也有鱷魚。你不能因為獅子吃了羊羔或者鱷魚吞了小鳥就説它們不悲憫。你不能説它們捕殺獵物時展現了高度技巧、獲得獵物時喜氣洋洋就説他們殘忍。僅有羊羔和小鳥的世界不成世界;僅有好人的小説不是小説。即便是羊羔,也要吃青草;即便是小鳥,也要吃昆蟲;即便是好人,也有惡念頭。站在高一點的角度往下看,好人和壞人,都是可憐的人。

這是一部寫作難度很大的傑作。其難度在於必須要應對那半個多世紀的複雜難解的大背景,同時也是構成今日我們這個鉅變中的世俗世界的基礎、我們中國人重回現代生活的史前時期。對於過去很多試圖以某種觀念化、道德化甚至歷史化、人性論的方式呈現或借它説事的小説家們來説,這五十多年既是誘人的礦藏,又是不能承受的重負迷宮,結果不是被它輕易地淹沒,就是無門而入,不是被事件的沉重所累,就是被人情世相的繁雜所困。如果以人性杯具的角度來看它,就會輕易陷入宿命論的狹隘泥沼;如果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它,又會拘泥於大的事實而忽略了眾生細節;如果從佛家輪迴的角度來理解它,那所謂的現世生活又會顯得太過無謂。

作者不僅僅要擁有極強的文字本事,還要有能超越那諸多陳舊角度的闊大視野,將以往發生未曾發生可能發生的一切都變成小説的構成因素熔於一爐貫通一氣,於是那些點點滴滴的甚至是微不足道的東西才都能夠拿來翻出無數新鮮的色彩與花樣;它要求作者找到一個生髮與回落的基點,無中生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地構建起一個飽滿鮮活的世界來。莫言畢其十多年間積累的功力,緩慢而有力地克服了這部小説所要面臨的難度,從而才造就這本書的十分精彩之處。

事實上,從西門鬧在閻羅殿飽受油炸煎熬的那幾頁精彩的文字開始,就已經充分地透露出從容、大氣、厚重而又簡練的特質。這是一部從始至終都體現出十分的自信心與文字運用本事的作品。尤其是當莫言的筆觸從牛頭馬面皮膚的高貴藍色轉到高密東北鄉沼澤中的一種上午開放午時凋謝的小花朵的時候,一股輕靈的氣息和光澤便暗自流動起來,使小説肌體充滿了深層的柔韌和靈性。莫言是個洞察人心、物性和世理的小説家。無論是所謂的人性、還是動物性、甚至是草木性,都被他融會貫通於他的文字裏。他既能超然冷眼應對這一切生靈的際遇,又能與之同喜怒哀樂、共悲歡離合。向來被視為萬物靈長的人與驢牛豬狗猴齊物相論。從西門鬧的死到驢折騰、牛犟勁,再到豬撒歡、狗精神,到賣藝用的猴及西門後人、相關人等直到最終的世紀嬰兒,那麼多沉重而苦難的七情六慾的事,於實虛真幻間相互滲透、自然呈現,其中的輕逸狂想與冷調敍述、幽默詼諧與戲擬反諷、殘酷呈現與深層抒情交相呼應,使那些沉重不堪坎坷多變的歷史情境轉化成了一個虛構而又現實的鮮活世界,為我們供給了前所未有的閲讀、回憶與想象的多重而廣闊的視角和經歷。

即使再過若干年,相信莫言也不會像對《豐乳肥臀》那樣去重新修改這部小説的,因為其中幾乎沒有他過去的小説容易出現的繁雜之弊。這部小説的出現,意味着極富韌性與耐力的莫言已抵達其創作的巔峯狀態。

篇15:生死疲勞讀後感

上大學時,讀過《透明的紅蘿蔔》《紅高粱》,文章簡潔明快無論是環境的描述還是人物心裏的刻畫都入絲入扣一板一眼通俗易懂,所以,我心目中的莫言絕對不比日本的川端康成、泰國的泰戈爾遜色,莫言得諾貝爾文學家是在情理之中的,儘管在偌大的中國還是首次。可今日我讀莫言的《生死疲勞》獲得的是一番別樣的感受。

第一點感受就是莫言作品的風格浪漫荒誕的成分的大劑量的加入,使你不得不在讀一部分後不得不停下來回味和思考,否則,就印象模糊。

在土改時期,被處死的地主西門鬧,勤勞踏實肯幹,善良助人熱心,冤屈的靈魂六次投胎到西門鬧的舊地,做仍住在院落裏的藍臉迎春,黃瞳秋香的驢、牛、豬、狗,就是之後投胎為猴為大頭嬰兒還是和藍臉、黃瞳有着千絲萬縷的關聯,這種浪漫荒誕的想象雖從動物眼裏直接透視各個歷史時期的這些人及後代的人生,但輪迴太多,做驢做牛的輪迴能寫處個性和時代的普遍性外,做豬做狗的輪迴就寫得詭異的不真實和蒼白乏味給人以倉促湊字之感,讀時都想跳着讀,瞭解瞭解情節罷了。為猴雖寫的簡短,我總覺得作者是為了結局的完整和為了藍開放的人物的不懸空設置才出現這一輪迴,把藍解放和黃互助撮合到一齊,是圓年輕時的一個夢還是同病相憐的原因,真有點不能理解。

第二點感受是敍事角度的變化,把文中主人公西門鬧的視角換成了驢、牛、豬、狗、猴和大頭嬰兒,又增加了藍臉、莫言的敍述角度。

小説草蛇灰線綿延千里,時間跨度長達50年的人物和他生存的歷史面貌能夠安排藍臉作為小説的主人公,用他的視覺來看這個風雨多變的時代,可作者別出心裁,採用了不一樣的敍述角度,從不一樣的角度來看人生看時代,人畜皆可説歷史,世事多舛小院見。囊括解放初期、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十年**、包產到户、全面改革開放等主要歷史時期的小説,真的不好寫,可我們的大作家莫言能寫的一氣呵成脈絡清晰,這不按普通敍事文學的按時代編排的多角度敍述的寫法讓人耳目一新。

第三點感受是小説採用章回體這種古典小説的寫作形式後,猶如綠葉中的一朵奇葩,在眾多的小説中脱穎而出,鮮豔奪目。

借他人之長,為我所用。古人的章回體能夠醒目資料緊湊,《紅樓夢》的隱喻和諧音的手法信手拈來,藍解放隱含解放初期,黃互助、黃合作隱含土改時期,龐抗美隱含抗美援朝,馬改革、藍開放隱含改革開放時期。

形式為資料服務,不管採用什麼形式,那倔強、勇敢、自信、敵我分明的形象始終如一。

見解粗鄙,望批評指正。

篇16:生死疲勞讀後感

2012年11月29日,我以聽課者的身份,認真聽取了“全州國小語文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選拔課堂教學競賽暨答辯”活動。有幸的是,雖然我沒能像各位優秀選手那樣在語文的殿堂展示自我的風采,但我以場外觀眾進取參與的身份同樣登上講台,大膽地講述着自我對語文獨特的見解,並幸運地獲得了延邊州教育學院國小語文教研員王曉霞教師扉頁提名的僅兩本的獲得2012諾貝爾獎文學獎的唯一中國作家莫言的《生死疲勞》。

當我得知莫言僅用了四十三天寫完的這部五十萬字的長篇,不是用電腦,而是用筆用稿紙,真是令人驚歎呀!這更加使我對這本書充滿了好奇。如獲至寶的我,回到家中貪婪地閲讀起來,還是説他這部《生死疲勞》吧!剛讀的時候,也沒什麼異常的感覺,因為是以五十年代為背景的開始嘛。時代顯然有點久遠了,解放初期的土改我是沒有印象的,因為當時我還沒初生。可是,本人也經歷文化大革命。雖然當時還很小,可是,對當時的歷史背景社會現象還是不陌生的。對文化大革命時期人們的瘋狂和盲目還是有感受的,對知青上山下鄉還是有清晰的記憶的。

莫言的這部《生死疲勞》其實就是一部“生死輪迴”。在這部《生死疲勞》裏,用西門鬧這個冤死的地主為主角,用他的靈魂轉世投胎為驢、牛、豬、狗、猴的生死輪迴,圍繞他的家人,他的家鄉,和他相關的人,用不一樣的視角看人生得勢落魄、世間榮辱、生活百態…

人或者動物,死後是否能夠輪迴,不得而知。可是呢,生活在世,人生百年卻也有不一樣的輪迴和際遇。以前説,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的確如此。

人有失意落魄的時候,但不會永遠失意落魄,總會有雨過天晴見到彩虹的時候;人有位高權重春風得意的時候,但要居安思危,多行善舉,也會有落魄的鳳凰不如雞的境況。

這就是“輪迴”,死的輪迴也許“莫言這小子”明白,可是呢,我們應當更注重的還是生的輪迴。

我們呱呱墜地時起,每個人的內心都擁有一個天使的靈魂。漸漸地,有的就被世間的紅塵矇蔽了雙眼,有的人的內心,被醒來的魔鬼佔據。人生在世,其實我們的靈魂都在不斷的輪迴。

我們的內心是裝着天使呢!還是裝着魔鬼呢!這也許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認真思考的。

對於三十歲的我來説,一時間還很難把這本書的精髓吃透,但我會在今後的生活中慢慢去品味,去琢磨,做為中國人,莫言是中國人的驕傲!

篇17:生死疲勞讀後感

去年,當諾貝爾文學獎公佈的時候,莫言,這個在此之前略顯陌生的名字一時之間突然成了街談巷議的對象。各大書店也將莫言的書擺放在最顯眼的位置。“讀莫言”彷彿變成了一種時尚,一種潮流。懷着滿心的好奇,我拜讀了莫言自我極力推薦的小説—《生死疲勞》。

“用魔幻般的現實主義將民間故事、歷史和現代融為一體”是諾貝爾文學獎評委們給予莫言的頒獎詞,這句話在《生死疲勞》中得到了完美的體現。

故事講述了建國初期山東高密一位善良的地主西門鬧因土改蒙冤被擊斃後其靈魂不服冤情,先大鬧閻羅殿,後又分別投胎轉世為驢、牛、豬、狗、猴、人,重新回到自我生活的土地,遊走於陰陽兩界,徘徊於人畜六道,冷眼旁觀從土地改革開始到新世紀初為止,50多年間中國的歷史變遷。記述了他與當年自我手下長工藍臉一家發生在這片土地的故事。小説分別從動物(西門驢、西門豬、西門狗)和人(藍解放、莫言)的視角描繪了新中國土地改革、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大養其豬”、改革開放等重大歷史事件以及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農民精神隨時代變化的變化。

我認為小説可分為兩部分,一部分講歷史,一部分講當代,兩者都緊緊圍繞土地這個主題展開。

第一部分最重要的主人公是藍臉,他是一位樸實的農民,視土地如生命,倔強堅毅。當國家號召建立人民公社並強制進行土地公有化時,他寧死不入社,成為那時代中國唯一的單幹户。即使被人們恥笑,遭到以書記老革命洪泰嶽為代表的領導們的辱罵,他依舊我行我素,始終不肯讓自我的一畝六分地公有。為的是什麼為的就是土地!為的就是生存!在農民眼中,土地能長出糧食,土地能放養牛羊,土地就是一切!藍臉不只是為了保護自我的土地不屈不撓地鬥爭着,更是在為自我的生存而鬥爭着。最終,歷史證明了他的正確。莫言塑造了這樣一個可敬可愛的農民形象正是對農民、對土地、對生命的謳歌。

小説的第二部分,當西門鬧轉世為狗後,故事的重心也發生了偏移。故事的主角由老一輩的藍臉、洪泰嶽、龐虎等人變成了他們的後代藍解放、西門金龍、龐抗美、黃互助等人。主要講述了孩子們長大成人,離開村子,離開土地進城後的故事。藍解放當了縣長娶了黃合作,本應在縣裏幸福地生活,但他遇到龐春苗,有了婚外情,迫於壓力,不得不拋妻棄子,流落他鄉。最終還是在家鄉,在生他養他的土地上,得到了諒解。他回到了土地,心靈歸於平靜。土地在那裏之於農民們又有了更深的含意,不僅僅僅是物質的供給,更是一種精神的棲息、歸宿。

小説中有一段情節很值得回味。當初大地主西門鬧的兒子西門金龍依靠他的聰明伶俐,審時度勢,從一個地主壞份子一步步發展成村幹部,改革開放後更是成為大企業家。此時他看準商機,準備在農村開發旅遊中心,建立一個文革體驗村。這會讓農民獲得經濟效益,但會佔用土地。這實際上就是讓農民放下鋤頭,走出耕地,換一種生產模式,換一種經濟來源。這在改革開放後的中國是一個很普遍的問題,但對於習慣農耕的農民,卻是一種天翻地覆的變化。新的方式與舊的習慣就構成了強烈的衝突。小説中的老革命洪泰嶽率領一幫老農民反對這個計劃,最終自我揹着炸藥與西門金龍同歸於盡。農民為了捍衞自我的土地,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一首壯歌。可是,他們沒能擋住時代的洪流,旅遊業開發了起來,最終依然失去了土地。我想,這是值得惋惜的。另一位尋根文學的大家賈平凹創作的《秦腔》也反映了新時代大浪潮對於農村、農民、土地的衝擊,與此有異曲同工之妙。賈平凹説:“如果你靜下心來慢慢讀《秦腔》,能體會到我的憂傷。”好的文學作品總是打動作者自我的,我想莫言寫到那裏心中也應充滿憂傷。

書中的藍臉等人代表着千千萬萬的農民,他們對於土地有着永不磨滅的深厚感情,就如兒子對於母親一般。可是,無論在過去還是此刻,總有諸如土地改革,土地開發等事件破壞着農民對土地的依存關係。作者對這種傷害農民的行為,表達了既憤怒又無奈複雜感情。他期望農民的利益得到保護,他期望農民的心不在流血。

藍臉最終跳進了他自我的地上的墓壙裏,他的老掌櫃,西門鬧(狗)伴隨着他,他的兒子在墓裏倒上麥子、綠豆、穀子等糧食,他永遠地長眠在他自我的地下。我想,他墓上刻的墓誌銘最能表達本書的主題:

一切來自土地的都將回歸土地。

篇18:生死疲勞讀後感

看莫言的書一向是件很過癮的事情,同樣的感覺在賈平凹那也能找到,讀老賈的小説,讓人忍不住想大口抽煙大口吐痰,而莫言的小説,則使人大口吞口水,並目瞪口呆到汗流浹背,這個小胖老頭太能侃了,簡直就是天生的傾訴狂,他要是不寫小説,去講評書也絕對會是個好手。

《生死疲勞》的莫言的新書,延續了莫言一貫的魔幻現實主義風格。什麼叫魔幻現實主義呢,遠一點,得扯到馬爾克思的《百年孤獨》,這本書以往獲得諾貝爾獎,近一些,大概是《封神榜》。一提《封神榜》,大家恐怕也就是明白了,魔幻現實主義,其實就是上天入地天馬行空無拘無束百無禁忌,《生死疲勞》就是這樣的一本書。書中主人公西門鬧生前是個地主,死了以後,轉世,分別成為驢、牛、豬、狗、猴和大頭嬰兒,雖然經受了六道輪迴,卻依然堅持了人的思維,並經過他的驢眼、牛眼看到了世間的事,有夠詭異,由此可見,莫言的想象力也有夠豐富。

在當代的小説家裏,莫言大概能算最土的一個,其作品,很少涉及到城市題材,除了《師傅越來越幽默》,也就是之後老張拍的《幸福時光》以外。拿評論家的話講,莫言是個很民間的作家,近年來,這個趨勢好象更加明顯,從《檀香刑》開始,莫言就開始嘗試用民間的藝術形式來寫小説,這部《生死疲勞》走得更遠,乾脆就是評書的章回體,其語言也是評書的風格,大段大段的獨白,大片大片的描述,氣勢恢弘,連綿不絕,要是拿來朗讀的話,保證能讀得唾沫橫飛,等到上氣不接下氣之時,再大吸一口氣,這種感覺,比較類似於剛吃了一盆水煮魚。

在《生死疲勞》的封底,印着一些文質彬彬的廢話,“《生死疲勞》是一部向中國古典小説和民間敍事的偉大傳統致敬的大書……”這話很愚蠢,除了冠冕堂皇以外,根本就沒説對事情的本質。莫言這個人其實就是個天生的傾訴狂人,他只是喜歡講故事而已,而中國評書的章回體與説書人的氣質又正好適合他,於是他便拿來一用,《生死疲勞》也就這麼誕生了。莫言的幸福之處,就在於他能將自我的傾訴慾望轉換成文字,於是,他就成了作家,寫書賺錢,這等好事,旁人是羨慕不來的。

篇19:生死疲勞讀後感

有朋友曾戲言這部小説是一本魔幻現實主義的“變天賬”,這雖有些戲謔,卻可謂一個精準的概括,魔幻現實主義指其藝術風格,“變天賬”則指其思想意識,相對於《創業史》、《豔陽天》的思想意識,這本書自然可稱為“變天賬”,但顯然這些小説都走向了極端,如果説《創業史》、《豔陽天》的出現有當時的侷限,那麼《生死疲勞》則還侷限在80年代的主流意識形態之中,沒有正視90年代以後農村中出現的新問題。

與《生死疲勞》相比,賈平凹的《秦腔》沒有迴避這些問題,甚至沒有迴避自身的矛盾,這在當代作家中是難能可貴的。在賈平凹的眼中,改革開放後仍堅持合作化的夏天義並不僅僅是一個被嘲笑的對象,而是一個失敗的杯具人物,他也展示了另一種可能的未來;而堅持市場利益的夏君亭雖然在現實中有着生機與活力,卻也有着重重危機,並不必須有前途。小説中有着對革命與改革的雙重反思,同時也是賈平凹的自我反省。在那裏,賈平凹並未給我們供給一個明確的答案,但他對現實的體驗與思考,對土地的貼近,對人物內心的把握,卻能給我們以廣闊的思考空間,讓我們瞭解到當下農村的破敗景象和農民的命運,農民的心靈。《生死疲勞》給我們展現的,則是一些破碎的家族故事,越到最終,小説越偏離土地,或者説土地已經成為了一種象徵之物。

《秦腔》在表現形式上也有所突破,他是從表現生活的自身邏輯出發,尋找到了《金瓶梅》這樣展現生活全貌的“奇書體”加以借鑑,結合以往的創作經驗進行創新,才寫出了這部描繪當前農村整體面貌的作品,雖然它不無細碎、瑣屑,因而讓某些批評家不得不“硬着頭皮”去讀,但正是這些細碎,呈現出了鄉村世界從傳統到現代、從社會主義到市場經濟等多重轉變中的細微之處,也是“宏大敍事”解體之後知識分子心靈的微妙寫照,是作家基於個人經驗去重新把握整體的努力,它的破碎感來自當前農村的破碎和作家內心的破碎,這兩方面都體現出了時代的症候,值得人們關注與探討。而《生死疲勞》,更像是描述六道輪迴這一觀念的作品,作者從抽象的觀念出發,以之剪裁生活與素材,構成了一個故事,在那裏作者並沒有去探討輪迴對農民的影響,所謂“東方想象資源”只成為了作家的框架,只成為了“剪裁”的一把剪刀,而與現實生活無關,與農民的命運、農民的心靈無關。或許這仍延續了作者“魔幻現實主義”的追求,小説中“種的退化”的隱性結構,結尾處殘疾人大頭兒的出現,都顯示了《百年孤獨》的深刻影響,莫言多年來對馬爾克斯的學習與模仿已受到了不少批評,其實學習也並非不能夠,但如何將之融化為自身的血肉,還需要更

多的功夫,莫言曾表示托爾斯泰、巴爾扎克現實主義作品的高度已無法逾越,故而選用了此刻的寫法,但馬爾克斯不一樣樣是不可逾越嗎?僅僅是“東方”的思想資源就能區別或趕上馬爾克斯嗎?何況莫言並未深入到思想對當下民眾影響的層面,在這方面,賈平凹對民間巫術、風水等神祕事物的描述似乎更勝一籌,更有東方的特色。

小説當然也有精彩的地方,流暢奔放的語言,豐富細膩的感覺,狂歡的情節,這些具有莫言特色的藝術仍不遜於以前的小説,其中對動物與人意識交匯處的描述頗見功力,西門牛夜巡、西門狗對味道的敏感等一些細節,也能給人以深刻的印象。小説前半部對小厭惡鬼“莫言”的描繪中既有調侃,又有挖苦,但不乏可愛之處,能夠見出作者心態的放鬆、自然,可惜到之後這一形象也模糊了。小説可圈可點之處還有很多,但總體讓人覺得華麗而蒼白。以我們善意的理解,精彩之處當然是莫言的功力之所在,至於華麗而蒼白,畢竟這56萬字的作品是42天寫出的,也情有可原,但我們也會有疑問,為什麼不花一些時間,多思考、多修改一下呢?這自然是庸人的問題,或許“大師”會不屑一顧的吧。

《生死疲勞》是一部向中國古典小説和民間敍事的偉大傳統致敬的大書。在這次神聖的“認祖歸宗”儀式中,小説將六道輪迴這一東方想象力草灰蛇線般隱沒在全書的字裏行間,寫出了農民對生命無比執著的頌歌和悲歌。

這篇《生死疲勞》讀後感,在小編看來對於一個作家而言,任何一種有益於書寫、有益於生存的思考、有益於歷史反思的“野心”都不是可恥的。更何況這是人到中年的莫言,以“好看”的方式,以43天的寫作,以極端奔放的語言,以瘋狂的人物塑造來呈現給我們的。到底是什麼樣的力量使莫言創造出如此的奇蹟。

篇20:生死疲勞讀後感

適逢春節。帶着這本磚頭一樣重的書到鄉下奶奶家過節,閒來無事便上閣樓讀上一時半會,或是早上伴着鴨子下塘的嘈雜,或是在鄉村冬夜特有的寂靜之下,七日之後最終讀完了這本大書。

《生死疲勞》從1950的高密縣講起,以千禧年為終點,莫言鄭重地將土地放在記憶的豐碑前,對半個世紀的土地做出重述。書中最吸引我的不是別的,卻是高密縣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那些在如今中國大地上以極快的速度褪去的別樣景色總是最容易喚起我懷舊的情緒。

堆得老高的稻草,曲折蜿蜒的田埂,村邊斑駁的老樹,家門前的溝渠…小時候在農村生活的我對這些懷着“濃得化不開”的情感,而今卻道時過境遷。我也曾回到我生長的小鎮上,可是找不到一條走過的路,住過的庭院,爬過的老牆,認識的墳墓,更看不到一叢似曾相識的野菊花。以前總是抱怨社會發展太慢,這個時候才覺得它的腳步太快了,現代城市的各種因素春風化雨般在不知不覺中已經把我的村莊改造得面目全非。那是一樣中規中矩的樓房,一樣“灰不溜秋”的馬路,一樣高聳的路燈,一樣的“千城一面”。

每一座村莊都是一個盧浮宮,裏面都有珍奇異寶,需要保留。請不要説這是我個人不切實際懷舊的毛病,你為什麼至今還保存着年少時夾在書頁裏的銀杏樹葉?多年後的某一天,當枯乾的樹葉不經意地落下的哪一刻,難道你沒有對人生有什麼新的感悟?一片銀杏樹葉就像一座村莊,一座村莊承載着無數份魂牽夢繞的鄉愁。以至於每次經過以往生活過而如今蓋頭換面的小鎮的時候,心裏總是空落落的。雖然我也期望牽着幼兒的手走下一階又一階的青石板,帶他去我以往嬉戲過得田野裏拾起遺落的稻穗,雖然我也渴望老得走不動的時候依舊能聞見池塘邊飄過來的淡雅的金銀花香氣。

藍臉的碑文是這樣寫的:一切來自土地的都將回歸土地。生命就是這樣充滿着厚重感地輪迴,而我們對鄉村的記憶最終也只能隨着時間的流逝埋入黃土之中。我所能做的只是祈求這個過程越慢越好,越慢越好。

【小編簡評】

生死疲勞讀後感 優選20篇如果還不能滿足你的要求,請在本站搜索更多其他生死疲勞讀後感範文。

【網友評價】

描寫細膩,表現手法富有新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hougan/49vv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