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沈從文《邊城》讀後感(多篇)

沈從文《邊城》讀後感(多篇)

沈從文《邊城》讀後感(多篇)

《邊城》讀後感 篇一

“愛”與“美”,在這個日益庸俗的社會裏,變得氾濫、虛偽。相比之下,倘若你跟隨沈從文的步伐,你將會在《邊城》中看到一個奇異、瑰麗的“湘西世界”。

這是一段悽美動人的故事。沒有驚心動魄的情節,沒有撕心裂肺的感人場面,但它是細膩而真實的,像一根細柔的絲線悠悠地牽動你心靈的一角。翠翠與生俱來的淳樸風氣使她身上充滿了一種遠離文明社會污染的人性美,而這幅美好的“湘西世界”是否只為了表現人性美的一面呢?

的確,自始至終我們都無法否認翠翠身上的“愛”與“美”:她和外公相依為命,對外公關心備至;她愛上儺送,感情純潔真摯;以至到了最後,儺送遠去,她矢志不渝地等待心上人的歸來……這些都是感人至深的純淨與美好。

然而,“邊城是一座供奉着人性的希臘小廟,在這個與世隔絕的小廟裏,古風猶存,人性純美,自然的人性美表露無疑。”在這個看似美好的世界,“供奉”、“小廟”、“與世隔絕”、“古風”等字眼,同時透視出那個美好卻被傳統封建意識籠罩其中的“人性美”。翠翠的愛情彷彿只能在夢裏實現,天寶闖灘而死、外公為她的婚事憂愁而亡、儺送離家出走,而她失去這一切後,就只是選擇淒涼地守着渡船,等待心上人的歸來。這時我想到了文章的結尾“這個人也許永遠回不來了,也許‘明天’回來!”。

邊城讀後感 篇二

嚴格意義上來説,我是一個農村人,儘管我處於襁褓之中就被爸爸接到城裏來,但我的出生地是在老家鎮上的衞生院裏,所以我認定自己是一個農村人——因為我的根在那裏。此後,只在每年春節期間回老家看望親戚長輩。其實在我的內心深處是嚮往田園牧歌式的鄉村生活。因此最近讀了沈從文先生的小説《邊城》,這本書帶我夢迴鄉村,勾起了我的諸多回憶與感想。

《邊城》講述了湘西邊陲一個地方名為“茶峒”的小山城裏一對相依為命的祖孫兩人的人生際遇與變故。他們平凡寧靜的人生裏和着一絲淒涼。翠翠是這個小説的主人公,她有一段朦朧但沒有結局的愛情。端午節祖父帶翠翠去看賽龍舟,偶然遇到相貌英俊的青年儺送,對他產生了美好的印象。同時儺送的兄長天保於一年前也喜歡上翠翠,可儺送卻對天保説自己兩年前就喜歡上翠翠了。兄弟倆同時喜歡上翠翠,但兄弟倆的親情相系使得天保主動放棄了翠翠,心灰意冷之下毅然駕船遠行做生意。不料在外坐水船時出了事淹死了。儺送得知兄長意外而亡,心裏過不了這個坎,也離開了翠翠,遠走他鄉,留下翠翠一個人孤守渡口。在一個雷雨交加的夜晚,渡船被大水沖走了,屋後的白塔也坍塌了,翠翠去找祖父時,卻發現祖父在電閃雷鳴將息之時死去了,存於世上的翠翠只剩下一人孤苦伶仃了,不知儺送是否能夠歸來?

但這本書並不是全講的愛情,沈先生用他那樸實的筆調娓娓道來了湘西的風土人情、世故、純樸的人家、純真的愛情以及那如詩如畫與世隔絕的鄉村景緻。書中的一切令我沉醉,讓我流連忘返。

雖然湘西鄉村的生活是清苦的,但沈先生卻讓我明白一個人對一片土地的熱愛,是在懂得了它的殘酷之後卻仍然深愛着它,仍然眷戀着它殘酷面目背後的美麗景緻。正如詩人艾青在他那首聞名於世的《我愛這土地》詩篇裏寫的“為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我相信每一個熱愛自己家鄉的人都會有這樣同樣的感觸與情懷。

《邊城》這篇小説是沈先生於一九三一年創作的,那時的中國處於動盪的年代,但沈先生用平實近乎白描的手法將湘西的一個小城描繪的如一個世外桃源。人性的自然美、善良以及恬靜的鄉風,給世人一種別樣的藝術享受——人間尚有純潔無私的愛。

讀完全文,我就開始嚮往那個小城,臨水而建獨特的吊腳樓,家家户户屋前掛着的風中搖曳的大紅燈籠,潮濕而又古老的青石板,窄窄的渡船,矗立於山坡之上的白塔,還有那在村莊上空升起的炊煙,這一幅幅湘西鄉村的景象在我腦海裏不斷閃現,久久不能忘懷。令我最嚮往的還是那些淳樸的鄉民們,翠翠和祖父去看龍舟比賽,當地的龍頭船總順順送給他們很多日用品。有人家娶新娘,翠翠和祖父很高興的送他們過河不收渡船錢。他們的生活很清苦,卻能相互幫助。相比之下,現代城市裏的鋼筋水泥雖然讓人們的生活變得更好了,但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卻淡漠了。我希望有一天,城市也能像農村一樣温暖和諧。

小説最後的結尾是這樣的:“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給人們無窮的想象,卻又掩蓋不住悲傷。整個故事以無盡的哀傷基調緩慢鋪陳來,中間有期盼、有希望,有等待還有撕心裂肺的絕望,最後在悽婉中謝幕。

邊城讀後感 篇三

“靜靜山溪,溪如弓背。悠悠遠山,路似弓弦。高高白塔,沉默無言。小小渡船,隨波向前……”。湘西的邊境,名為“茶峒”的邊城,正訴説着人們的聯繫與糾葛。

這就是《邊城》,沈先生的代表作。它通過描寫鄉土人物的生活,展現了湘西的淳樸民風,表達了作者對自己心目中至美的追求。文章文風憨厚純粹,卻帶有自然的魅力,讓人彷彿置身於桃花源中。

《邊城》可謂是“集眾美於一身”。首先是它的環境風俗之美。作者筆下的世界藴含着鮮活的靈性,寥寥數筆,稍作修飾,一座邊城,一個小鎮就直挺挺地站起來了。這是一個湘西的小山城,城邊有溪,溪邊有塔,還有一户人家。過溪越山,便到了城邊。

環境怎麼美?“茶峒城方憑水依山築城,近山一面,城牆儼然如一條長蛇,緣山爬去。”城邊山巒相依,流水環繞,城牆爬在其中。景色宜人,空氣純淨,為何不美?白河“深潭中為白日所映照,水中游魚來去,皆如浮在空氣裏;山中多細竹,常年作深翠顏色,迫人眼目。”水清魚浮,竹子纖細青葱,分外惹眼,為何不美?“春天時凡桃花處必有人家;位置永遠那麼妥貼,與四周環境及其調和。”繁花深處有人家,房屋合適地散佈,令人愉悦,為何不美?

至於風俗,則更應為之心醉。渡船人盡職盡責,不幕錢財,可見其熱情大方;漲水時大夥爭相救人撈物,可見其敏捷勇猛;大人小孩,男男女女,婦人水手,各司其職,互不欺騙,可見其淳樸負責。掌水碼頭的順順更是慷慨灑脱,歡喜交友,正直和平,明事明理。這些都顯示出邊城裏濃濃的人情味和暖人的愛心。這風俗使這裏的人有了自由而不放縱的舒服勁兒。

如今,隨着物質生活的逐漸豐富,一些人物慾橫流,追利忘義,為了一己私利,以次充好,甚至做出假藥、假奶粉等坑害百姓。生活的改變反而成了磨滅人心的武器。馬克吐温説過:“人若能摒棄虛偽則會獲得極大的心靈平靜。”如果大家保持本心,誠實厚道,堅守原則,懷着善良樂觀的心去生活,去工作,和諧的社會風氣才能形成,人們才能安居樂業。

其次,這故事情節是悽美的。白塔邊住着爺爺、女孩翠翠和黃狗。順順家兩兄弟先後愛上了與他們身份懸殊的翠翠。兩人以歌決鬥,二老的歌帶給翠翠一個美妙的夢,為了贏得她的愛情,二老甚至願意放棄做王團總的女婿。大老放棄追求後在一次意外中失去生命。順順和二老開始誤會爺爺和翠翠,二老遠走他鄉。爺爺擔心着親事,在一場大雨後死去。白塔倒了又被重新修好,可翠翠愛着的二老卻遲遲沒有出現。

哀傷的故事給我們帶來了傷感和思考:怎樣去追求幸福?主動?還是被動?如果翠翠能及時向二老傾訴衷腸,或二老能堅守自已的愛情,結局就可能有所改變。主人公的性格都温婉美好,但缺少了一種堅決。積極向上,敢作敢當,選定目標,不懈追求,這才是年輕人應有的氣質,也會為成就內心的事業爭取機會。

……

作者對自然美好生活的嚮往顯露在字裏行間。讀了書就應有所收穫。無論作者的追求是否實現,我們都應保留純淨的心靈和堅強的意志,給世界增添一方淨土,一份美麗。

邊城讀後感 篇四

初讀此書的部分章節是在中學的課文裏,似懂非懂。現在看來真的很令人惋惜。翠翠是善良純潔的,老人的心是好的,順順老大老二的心是熱烈奔放的,奈何造化弄人,關心則亂。老人不想翠翠媽的事情重蹈覆轍,所以更偏向於天保,踏實穩重。奈何翠翠的心絃早已在兩年前被儺送撩動,芳心暗許,兩人是典型的一見鍾情了。儺送勇敢中帶着幽默與調皮,性格比較討喜,願意走馬路給心愛的姑娘唱歌。如果天保沒有出事想必翠翠與儺送也是天造地設的一對鴛鴦。從天保之死可以看出其用情太深,傷的太重;兄弟之間的公平在愛情裏不存在。天保之死是偶然的,這偶然卻是幾個必然的結果導致的。老人和儺送都在為天保的死內疚,順順雖未責怪老人,但難免心存芥蒂。老人為翠翠的終身大事着急,又因天保而內疚,説話難免曲曲彎彎,在老人的催問下順順與儺送更不會實言相告,最後憂鬱成疾,撒手人寰。如果説天保的死是因為翠翠的拒絕老人的緘默,那麼老人的死則是因為順順的謊言及儺送的出走。

翠翠美好的愛情在萌芽階段就遭到了風雨,再加上爺爺的去世,也沒有擊倒這個邊城土地上的女孩。儺送也許明天就回來,也許永遠不會回來了。那又有什麼關係呢,既然在這片土地生存,就得硬扎一點,結實一點。我想,翠翠夢裏除了會見到爺爺,也會去懸崖上摘取一大把虎耳草的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hougan/pwe39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