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觀後感 >

論孟子民本思想的現實意義

論孟子民本思想的現實意義

論孟子的“民本”思想的現實意義

論孟子民本思想的現實意義

自4月17日下午迄今,我連續4天通過釘釘視頻系統聆聽高老師關於中國社會思想史的講解,老師完全依據史學記載,詳盡客觀的講評了以老子、莊子為代表的道家和以孔子、孟子、荀子為代表的儒家等各學派社會思想的各自優劣之處,我對老師所授課內容和不失偏頗的教學態度,受益匪淺。我特別對老師授課的孟子學説尤為讚賞,他創造性的提出驚世憾俗的“民本”思想,並且親身周遊列國,希望付諸於實踐但一無所獲。但是他的思想卻能流傳至今,數千年不朽,足以證明孟子學説被後世之人認可並崇拜至今。

在孟子生活的時代,百家爭鳴,孟子站在儒家立場加以激烈抨擊。孟子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體系。

我尤其對“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和“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的“民本”思想尤為讚賞,深感認同。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這是孟子提出的一個重要思想。意思是説,人民放在第一位,國家其次,君在最後。有了人民,才需要建立國家,有了國家,才需要“君”。國家是為民眾建立的,“君”是為國家而設立的。輕重主次的關係是很清楚的,國家政治,一切以民為本,那麼民眾才是真正的“天子”。

“民為貴”,是説人民的地位與權力,是至高無上,不可動搖的。一切政治權力與政治制度,從根本來説,都是來自人民、根植人民、為了人民。

“社稷次之”,建立國家的物質基礎,當然十分重要。後來社稷就成了國家的代名詞。作為一個國家,制度必須有。但制度再好,終究還是來自人民、為了人民,所以社稷的地位次於人民。

“君為輕”,是説相對於民與社稷來説,君的地位並不那麼重要。君的地位與權力是民賦予的,沒有民就沒有君,君怎麼可以與民相提並論呢?一個國家死掉個把國君,仍然不失為一個國家;若是沒有了社稷,國家也就不存在了。所以國君的地位也不能跟社稷相提並論。孟子把民、社稷、君的先後順序排列的非常明顯,尊民貶君的思想是顯而易見的。

所以説在孟子看來,在統一天下的過程中,君最為次要,因為君不好可以變換。社稷也不是特別重要,。民最為重要,如果一個國家的百姓生活安泰,民心大順,鄰國之民,不需招徠,自然就會趨之若騖,遇到外國入侵,用木棒也可以抵擋強國;敵國不行仁政,百姓怨聲載道,你前去征伐,必然會受到百姓的歡迎,不戰而勝。

“民本”思想,在現在看來也非常先進,毫不過時。可想而知在當時那個戰亂年代,孟子居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公然提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言論,著書立説貶低君王,抬高“賤民”。這是需要多大的勇氣啊!但是實踐證明他的思想是無比正確的,“民本”思想也隨着他的流傳下來並得到後世有識之士的進一步繼承和發展。

北宋神宗熙寧四年《孟子》一書首次被列為科舉考試科目之一,《孟子》一書升格為儒家經典。南宋朱熹將其與《論語》、《大學》、《中庸》合為“四書”。元朝至順元年,孟子被加封為“亞聖公”,後世稱為“亞聖”,地位僅次於孔子。其思想與孔子思想合稱為“孔孟之道”。

“民貴君輕”為主的“民本”思想,被後世之人爭相效仿。紛紛成就了一番霸業。唐太宗李世民聽從丞相魏徵“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勸諫,一生踐行重民、貴民、安民、恤民、愛民的民本思想,從而開創了我國封建歷史上流芳百世的“貞觀之治”,唐太宗也被後世稱為一代明君,為後世敬仰。北宋初年王小波、李順起義軍第一次提出“均貧富”“等貴賤”的戰鬥口號,明末農民起義軍領袖李自成提出“均田免糧”的口號,團結起廣大生活在最底層的貧苦老百姓反抗暴政,都對封建統治者給予沉重打擊,李自成更是歷史性的攻佔了北京,滅亡了明朝。“均貧富”“等貴賤”“均田免糧”等口號無一不是對孟子“民本”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民心向背,充分證明了孟子“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的名言。

遠的不説,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在長期鬥爭中形成了一切為了羣眾、一切依靠羣眾和從羣眾中來、到羣眾中去的羣眾路線,把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是黨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歸宿。

習近平總書記在湘西十八洞村考察時提出“我是人民的大勤務員”,並在這裏首次提出“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準扶貧”的精準扶貧思想,把貧困地區老百姓的吃穿住行擺到國家層面加以集中解決,這不正是“民本思想”的又一次生動實踐嗎?

所以,國家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以國富民強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目標,都是孟子民本思想的傳承和弘揚。如果都能做到並且發揚光大,就可以國富民強,國泰民安。24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也正是孟子“民本”思想的體現嗎?

孟子的“民本”思想藴含着傳統的人文精華,它歷久而彌新,不斷給現代人以有益啟示,對當代中國政治文明建設提供借鑑。隨着時代的進步、社會的發展,孟子“民本”思想的現代價值和現實意義將更加顯現。我認為身為官員:一是當始終心繫羣眾。“百姓為水,君為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廣大黨員幹部與人民羣眾魚水情深,不可分離。黨員幹部即是應羣眾的需要而生的,堅持“一切為了羣眾,一切依靠羣眾,從羣眾中來到羣眾中去”是我們的必然選擇。堅持“民本思想”,始終心繫羣眾,才能更好指導我們的行動,助力我們的作為,更好的服務人民。二是當堅持事從羣眾。“板橋為官一方,重視農桑,賑濟災民,深得百姓愛戴,居易、東坡居蘇杭,為民築堤,減緩水患,千古頌揚。廣大黨員幹部要主動向他們學習,更要向新時代的焦裕祿、孔繁森等標杆致敬,主動謀羣眾所想,主動解羣眾之難,始終堅持做好各項民生實事,切實將“民本思想”抓在要處、落在實處。三是當一切為了羣眾。廣大黨員幹部要始終堅持不為錢財所惑,不受名利枷鎖所困,始終保持端正清廉的作風,始終堅持萬事民為先,始終作堂堂正正的人,兩袖清風的官,並切實將“民本思想”貫穿到決戰決勝脱貧攻堅工作中,助力實現羣眾殷切盼望的“兩個一百年”發展目標。

標籤: 現實意義 孟子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guanhougan/4lep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