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觀後感 >

天邊加油站觀後感

天邊加油站觀後感

《天邊加油站》觀後感

天邊加油站觀後感

進電影院之前,我在網上搜索了這部影片,也算是提前備課,普及一下知識。看電影之前女兒問我,這是什麼電影?我説:一個人,一條狗,一個加油站,這是我看完電影簡介的第一感覺:孤獨、堅守。這讓我想起以前讀書的日子:第一年豪言壯語、第二年寡言少語、第三年沉默不語。我也想起我們生活的這個星球:沙漠、大海、冰川、雪地浩渺無窮,人類太渺小了。時勢造英雄,環境影響人生,一部影片的精華在於,看了之後有所思、有所想、有所悟、有所為。

《天邊的加油站》講述了一座加油站兩代站長交接工作的故事,從新站長秦孝男的視角展開了老站長王重慶二十年如一日,遠離妻子孩子,遠離温暖的家,一個人駐守在遙遠偏僻的加油站,堅守崗位,任勞任怨,為當地的居民排憂解難,默默奉獻,揮灑自己的青春和汗水,與當地各族羣眾朝夕相處、相濡以沫,結下了深厚的兄弟情、民族情的感人故事。更演繹和弘揚了中國石油“三老四嚴”的石油精神和“奉獻能源、創造和諧”的企業宗旨。

《天邊加油站》是一部新時代的邊塞詩。老一輩石油人王重慶投身於天邊加油站20年,一次開會的機會,他回到了家,門開的時候聽到的不是爸爸而是叔叔,兒子的不認識以及老婆的等待之苦道出了他在家庭責任方面的缺位,從而面臨家庭破裂、妻離子散、父子不和的危機,當59歲的老站長即將退休的時候,面臨的卻是有家不能回,進退兩難的困境。哈利老站長在這20年時間裏,兢兢業業,恪盡職守的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的同時,還把人性之美體現得淋漓盡致,在生活上、精神上對村民的幫助,從而得到村民們的信任和認可,以至於在妻子兒子來看望他的時候,兒子在惡劣的環境下發燒到40℃,村民們的捨命相救。

接替老站長的是一位自願要來天邊加油站工作的90後大學生,天山的風景和哈薩克的風情讓秦孝南對工作抱有很大的新鮮感,屢次讓村民叫他秦經理而不是秦站長,作為年輕人身上的矯情和虛榮,讓他和村民以及老站長還顯得有點格格不入。村長美麗的女兒古麗婭成了新老站長工作交接的一座橋樑,她講述的老站長的故事,讓秦孝男的心與老站長、與哈薩克村民融到了一起。後來古麗婭知道秦孝男是因為逃避初戀的失敗來到加油站,便失去對了秦孝男的信任,而秦孝男對此再一次選擇逃避,逃離了天邊加油站,後因自己的清醒,他請求老站長和古麗婭的原諒,他逐漸瞭解了這份工作的重要性,瞭解了這是一座 " 為命加油 " 的加油站。他也終於理解了老站長內心的痛苦,從中化解了老站長和家人的矛盾。

影片通過新、舊兩代人的工作交接,為我們展現了老一輩石油人王重慶背井離鄉、舍小家為大家、獨自鎮守天邊加油站20年可歌可泣的崢嶸歷程,這20年、如驚鴻過水,彈指一揮,讓主人公措手不及、流連忘返;這二十年民心所向、擲地有聲,讓哈利的名字永遠印在了克爾溝村109户居民的內心深處。

總的來看,王重慶是160萬石油工人的藝術縮影。首先,在他的身上,我們看到了用於前進、敢於吃苦、甘於奉獻的鐵人精神時代的再現。明明知道天邊加油站環境惡劣、位置偏僻、薪資薄弱,可為了方便當地居民生活,打通中國石油與邊疆人民的最後一公里,他不惜以善意的謊言——天邊加油站工資高來説服妻子,然後從繁華的烏魯木齊一路向西,孤身一人來到遠在雪山深處的天邊加油站。而且一干就是二十年。這期間,他不僅奔波在加油站與送油的路上,而且經常主動擔負起調節居民糾紛、處理緊急情況、照顧老弱病殘額村委大任,以至於深切的感受到‘天邊加油站永遠都沒有下班的時候’。正是因為這樣,從兒子兩歲,一直到大學即將畢業,由於工作原因,他幾乎從未回家,偶爾一次路過家門,兒子竟然以叔叔相待,充分説明了他對工作的投入和家庭的缺席,是對‘兩行清淚為思親,一寸丹心圖報國’精神的真實寫照。

其次,在他身上也充分的洋溢着牢記黨性、一心為民、兩袖清風的美好品質。在他臨行退休之際,為了對他二十年如一日自願捎貨、帶貨的美好行徑表示感謝,葉爾蘭一家自願拿感謝金為他踐行,可他以國家職工的身份間距不予收受。通過村民的口吻“誰家沒有得到過他的幫助啊”,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這些年來,他時刻以黨員標準要求自己,堅守本心、牢記使命、心繫民生,為人民服務的黨員本色。這是石油精神在邊疆一線的有效合成,也是石油擔當在脱貧攻堅上的具體體現。

王重慶,從身份上來説,是一個老人,是一個加油站的退休站長,但從心靈上來説,他有着年輕人的火熱與活力。他熱心助人,為村民調解糾紛,幫忙捎帶東西,時常探望孤寡老人;他堅定正直,不收取葉爾蘭的感謝金;他恪盡職守,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縱使年老,也不願輕易放下肩膀上的責任,天邊加油站就是他的另一個家。如果説古麗婭是“天山上的白天鵝”,那他則是天山上生長的“美麗雪蓮”。而秦孝男,則是對當代年輕人最真實的寫照。從剛開始的一番熱血,充滿希望,到繁華與荒涼,理想與現實的落差。他也曾試圖放棄,但內心的愧疚感與怯弱讓他感到羞恥。最終他選擇了回到崗位,認真接替王重慶的崗位,最終,也得到了圓滿的結局。這部電影中的人物已經和身邊的人融為了一片,告訴我們一個人為什麼生活在這片土地,那就是他們熱心,擔當,質樸,盡責,忠誠、風險、敬業。

故事雖然講述的是石油人,可我卻在其中看到了地質人的真實寫照,我在王重慶和秦孝男的身上看到了地質人的影子,看到了地質人一代又一代紮根礦山、建設礦山的堅強身影。

改革開放初期,父親是第一批工人,和其他幾百名工友一起,來到了人煙稀少的荒漠戈壁。與天邊的加油站何其的相似,鳥無人煙、寸草不生,荒漠戈壁中偶爾傳來狼的嚎叫聲,環境惡劣,工作辛苦,與他們相伴的唯有漫天的黃沙與隨處可見的巖石,有很多人半道熬不住回家了,留下來的人寥寥無幾。留下來的這些人在“大家”和“小家”之間,他們選擇了前者;在困難和安逸之間,他們選擇了前者;在堅守和撤離之間,他們選擇了前者。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他們虧欠親人,卻無愧事業。在妻兒需要他們的時候,他們無法立即趕赴她們身邊,在礦井需要他們的時候,他們卻一直堅守在野外一線。我也曾經和王重慶的兒子一樣對父親不理解,甚至是有些怨恨,在媽媽生病的時候,在我被別的孩子欺負的時候,在每一個閤家團圓的節假日時,父親總是不在我們身邊。我和父親唯一的聯繫就是那每月一封的家信,我曾經希望父親是那送信的郵遞員。王重慶的兒子很久不見父親,已經忘記了父親的模樣,怯生生的叫父親“叔叔”時,很多人笑了,這不是電影的梗,很多年前我的父親推開家門時,年幼的妹妹也是這樣叫他“叔叔”。

老一輩地質人那種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精神深深讓人折服,就像電影中的王重慶一樣,雖然他只是一名普通的石油工人,但他熱愛自己的工作,熱愛自己的崗位。平凡的崗位上有着不平凡的堅守,平凡的崗位也可以有不平凡的故事。他不僅對工作認真負責,連帶與工作相關的人他都一一記在心裏,並在適當的時候提供幫助。王重慶不僅是石油人的楷模,也是老一代地質人的寫照,他們起早貪黑、夜以繼日的工作,“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有多少地質人的兒女、兒孫都在地質上工作,繼承這一份事業,繼承這一份責任。

願我們所有人,不忘初心,砥礪奮進,不因條件艱苦而輕言放棄,不為工作困難而怨天尤人,懂得滿招損,謙受益,縱是兩行清淚為思親,也需時刻銘記一寸丹心圖報國。不斷進步,走向成熟,成長為一個有知識、有能力、以集體利益和國家利益為重的石油精神、地質精神傳承人,接過前人的接力棒,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新的貢獻。

在現代社會飛速發展的背景下,這些高貴的品質不知何時在別人看來很可笑。三人成虎,眾口鑠金,就導致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忽視甚至是唾棄這種行為,覺得自己做這些很可笑。我們應珍惜眼下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學習、繼承並踐行老一輩人所留下的優秀品質,規範自己的行為。奉獻、樸實貫穿着整部影片,我覺得不需要用過多華麗的詞藻去描述。老一輩石油人的“苦幹實幹”“三老四嚴”的石油精神和地質人“三光榮”“四特別”的地質精神將永垂不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guanhougan/g99y5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