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觀後感 >

于丹講座觀後感精彩多篇

于丹講座觀後感精彩多篇

于丹講座觀後感精彩多篇

于丹教授講座觀後感三 篇一

昨天早上,我看了由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于丹老師主講的《如何培養孩子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講座,感受頗深。

第一個主題如何培養我們的孝心。于丹教授講了一個寓意非常深刻的故事---《大樹和孩子》,我深受感動,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培養我們孝心的故事。現在的我們自我意識非常強,尊老愛幼意識薄弱,我要隨時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第二個主題如何培養我們的愛心。孝是基本的,有了孝還要有仁愛心。有了這兩顆心,才能更好的融入社會。于丹教授説:““仁”字拆開來看就是兩個人,就是説兩個人相處好了才能體現仁的含義。所以説我們要多交朋友,自己處理好和小夥伴之間的關係。”

第三個主題如何培養我們的自信、自立、自強。我們自信、自立、自強的習慣,要在日常生活和日常交往中才能培養出來。有些事情可以自己做主,自己獨立完成。有時候爸爸媽媽的事情還可以問問我們的建議,不管對錯,都要鼓勵。不要養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過度依賴性。一個有愛心、自立、自信的孩子更能融入社會。

第四個主題如何教育我們理解父母、尊敬老師、懂得感恩。百善孝為先,孝是中華文化傳統提倡的行為。要對生活充滿感恩的心,感謝父母,尊敬老師。孝不但是外在要求,也是內在的一種責任。

只要我們有心、用心,我相信,我們都是最棒的。

于丹講座觀後感 篇二

在週五的班隊活動課上,我們一起觀看了于丹老師的德育教育的講座。

“儒家”思想,幾千年來一直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和行為準則,不管各種思潮的湧入和融合,都改變不了它在每個中華兒女思想深處的基礎地位,它將世世代代伴隨着和指導着我們生活、成長、奮鬥。

于丹老師深入、細緻、認真的闡述了“儒家”思想在中國小生德育教育中的作用,並對家長如何正確認識中國小生德育教育、中國小生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等方面的問題進行了講解,本人感受如下:第一,每位家長和老師都應把學生的德育教育放在第一位,俗話説: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要想把孩子培養成對社會有益的人,對社會有用的人,首先,要教育孩子該怎樣做人,培養孩子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和正確的做人意識,加之努力的文化學習,孩子才能成為品學兼優,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人才;第二,正如於丹老師所説:孩子的德育教育要從每位家長和老師自身做起,家長和老師是孩子生活和學習的榜樣,是引導孩子建立正確的人生觀的導師,我們必須以身作則、身體勵行、言傳身教,為孩子做一個好榜樣;第三,在教育孩子的方法上政府一直提倡素質教育,但,學生以後踏入社會將面臨各方面對高學歷的要求,要面對各類競爭激烈的應試,這又迫使學生不得不以應試的方式完成學業,這是我國無法從現在的應試教育體制改革為素質教育體制的關鍵所在。只有政府、社會、學校和家長達成共識,從根本上改變教育體制和用人體制,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才能取得真正進步。

總之,教育立國、教育樹人,這是中華民族歷來的根本,我們應努力教育好每個孩子,做一個對社會和民族有用的人才。

于丹講座觀後感 篇三

“儒家”思想,幾千年來一直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和行為準則,不管各種思潮的湧入和融合,都改變不了它在每個中華兒女思想深處的基礎地位,它將世世代代伴隨着和指導着我們生活、成長、奮鬥。

于丹老師深入、細緻、認真的闡述了“儒家”思想在中國小生德育教育中的作用,並對家長如何正確認識中國小生德育教育、中國小生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等方面的問題進行了講解,本人感受如下:第一,每位家長和老師都應把學生的德育教育放在第一位,俗話説: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要想把孩子培養成對社會有益的人,對社會有用的人,首先,要教育孩子該怎樣做人,培養孩子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和正確的做人意識,加之努力的文化學習,孩子才能成為品學兼優,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人才;第二,正如於丹老師所説:孩子的德育教育要從每位家長和老師自身做起,家長和老師是孩子生活和學習的榜樣,是引導孩子建立正確的人生觀《本站·》的導師,我們必須以身作則、身體勵行、言傳身教,為孩子做一個好榜樣;第三,在教育孩子的方法上政府一直提倡素質教育,但,學生以後踏入社會將面臨各方面對高學歷的要求,要面對各類競爭激烈的應試,這又迫使學生不得不以應試的方式完成學業,這是我國無法從現在的應試教育體制改革為素質教育體制的關鍵所在。只有政府、社會、學校和家長達成共識,從根本上改變教育體制和用人體制,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才能取得真正進步。

總之,教育立國、教育樹人,這是中華民族歷來的根本,我們應努力教育好每個孩子,做一個對社會和民族有用的人才。

于丹講座觀後感 篇四

今天我看了于丹老師的專家講座,十分有感觸。她教給我很多對我有幫助的人生道理。

于丹老師的演講分為幾個主題,分別是:

1、父母應怎樣認識孩子,如何擬定合理的人生目標。

2、孩子不聽話,愛發脾氣,作為家長應如何正確引導教育。

3、怎樣教育孩子理解父母、尊敬老師、懂得感恩。

4、培育孩子抵抗挫折能力的重要意義。其中我最有感觸的是第2個主題。

在講這個主題的時候,于丹老師先講了一個小故事,這個小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但它卻再一次的帶給我心靈上的震撼:從前有一個小男孩,他十分愛發脾氣。有一天,他的爸爸把他帶到院子裏的籬笆跟前,對他説:"孩子,以後你每發一次脾氣就在籬笆上釘一顆釘子。"這個男孩便照着爸爸説的去做了。第一天快結束的時候,小男孩去籬笆跟前看,他這一天就釘了30多顆釘子,他十分驚訝,怎麼自己一天中就發這麼多次脾氣呢?他自己都沒感覺到。這時,爸爸走到他的旁邊説:"要想讓釘子更少就只能學會控制自己的脾氣。"小男孩就盡力控制自己的脾氣,於是每天釘的釘子越來越少:十幾顆、十顆、五顆、三顆,終於有一天,他高興地跑到爸爸跟前説:"爸爸,我今天一顆釘子也沒有釘!"爸爸説:"那就把釘子全拔了吧。"待小男孩把釘子全拔了後,爸爸又對他説:"今天一顆釘子都沒定這固然很好,但你有沒有想到這上面的釘子孔還是會留在別人的心上的。"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要亂髮脾氣,發脾氣就像在別人的心上釘釘子,釘子孔會永遠留在別人身上的。

轉過頭來看看我,整天對家人發脾氣,媽媽督促我學習我總嫌媽媽囉嗦,爸爸讓我幹什麼我總是不耐煩,想到這裏,我不禁感到內疚:我在親人的心上留下了多少個難以磨滅的傷口啊。我要改正亂髮脾氣這個壞習慣,聽爸爸媽媽的話,做一個好孩子。

于丹講座觀後感 篇五

放假之前我們觀看了于丹為大學生進行的講座,于丹教授極富人生哲理的話語,讓我們的心靈得到了一次很好的洗滌,使我深深感到,古人的一些行為準則和至理名言在這天依舊有着其獨特的魅力。

觀看于丹的講座,讓我領略到的是對自己的得失正確對待智慧,是一種用心的心態,一種融入此刻生活中的'理性道德。在現實中每個人的一生都難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但我們能夠透過改變看待這些事實的態度,以實現更高的人生價值。于丹告訴我們,做為個人要能夠正確地應對人生的遺憾不要一味的想不開,這樣只能加重你的痛,要儘可能地用自己高興的事情去彌補遺憾。一個人的一生中難免有些缺憾,這不是我們能夠改變的,但是我們能夠改變的是對待他們的心態。糾纏於缺憾中的人將失去更多的東西。只有正確的對待這些缺憾才能有所得。一個人總是後悔昨日的事,殊不知明天又要後悔這天的事。正確應對現實中的不利方面,並透過自己的努力去克服不利,這是對待生活的態度。于丹教授告訴我們,當我們遇到挫折時要用一顆寬容的心對待,效果會更好一些。

于丹在講座中説出了一個故事:孔子課堂上的學生席間閒談理想!有的學生説要財富,有的説要做大將軍!也有的説要做隱士當學生問到孔子時:孔子説:老者安之,友者信之,少者懷子!意思就是説:能讓父母老者們身安心安!朋友都相信你,小孩子長大了都能想起你!意思是説:對父母孝順無非兩個是四個:順意,色難!順從父母之意,對父母和顏悦色!人一生在不同的年齡階段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朋友,朋友對你最好的評價是一個信字!如果你認識那麼一個兩個知心的朋友對你的評價是如此的話!知足矣!每個人都會小的時候!孩子們天真無邪!當孩子們都長大時,能想對某人在自個小時候對他的好時懷念之時!福也!

以上就是孔子所説的三個願望!透過這個小故事我感受到,古人的心其實與我們是相通的。對於前人的好東西我們要: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于丹教授的這些觀點,讓我們感到心靈的温暖,能慰籍到人心靈的深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guanhougan/o59gd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