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調查報告 >

大學就業調查報告(精選多篇)

大學就業調查報告(精選多篇)

目錄

大學就業調查報告(精選多篇)
第一篇:關於大學就業的調查報告第二篇:一篇關於大學就業的調查報告第三篇:重慶郵電大學就業問題調查報告第四篇:關於我市大學畢業生就業問題的調查報告第五篇:有關大學畢業生就業心理的調查報告更多相關範文

正文

第一篇:關於大學就業的調查報告

關於大學生就業的調查報告

——來自福建農林大學的實地調查

水碧波102256002014

摘要:本文通過在問卷調查資料的分析的基礎上,首先指出了當前大學生的就業現狀與特點,然後分析了大學生就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最後提出針對大學生就業問題的對策。為了更好地瞭解當前大學生的就業現狀,便於分析新形勢下大學生就業問題及其產生的原因,以應對高等教育擴招之後畢業生面臨的嚴峻的就業形勢,加強和改進大學生就業工作。我們發放了大概100多份調查問卷,在受調查的學生中男學生佔10.4%,女學生佔89.6%,基本上都是專科生,在問卷調查的設計中,充分考慮了學校、專業和年齡的分佈,大體上能反映當前大學生就業問題的總體狀況

一、調查對象與方法

(一)調查對象

2014年4月12-15日,本人到福建農林大學北區學生宿舍、南區學生宿舍以及下安學生宿舍,對大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活動。

(二)調查方法

本次調查以書面問卷為載體,將問卷發放到宿舍,以入舍調查為主,街頭隨機調查為輔。其中,進入宿舍42户,隨機調查18份,以較客觀的方式收集到一定數量真實可靠的原始數據。

二、 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調查結果

本次調查共發出問卷60份,回收問卷52份,其中有效問卷45份,回收率87%,問卷容量為60。

調查中顯示,認為你現在在就業中遇到的困難,有74.7%的同學認為“目前沒有工作經驗”是最大的障礙,有45.2%的同學認為自己所學專業不好影響擇業,30.5%的同學認為學校的檔次影響了未來就業,32.6%的同學認為成績水平和未來就業有關,還有21.2%的同學認為靠關係才能找到好工作。

(二)調查結果分析

1、大學生認為和未來就業有關的因素分析

目前用人單位在招聘人才方面存在着不少的矛盾,當前浮躁的社會風氣使不少學生認為“關係”的重要性,這是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 當前大學生對學校組織的各類社會

實踐活動的參與非常踴躍,並熱情參加校內外的各種社會工作、勤工儉學、打工兼職等,其實也是為了更好的應對用人單位所需要的“工作經驗”。所有這些目的都是為了增強自身的綜合素質,旨在更好的應對當前就業市場的挑戰。

2、大學生的職業選擇目標方面

首先,調查了關於大學生對擇業方向的選擇。首選在上海、北京、杭州等發達城市的佔78.3%,首選在自己家鄉的佔21.4%,且絕大部分為女生,主動去邊遠地區的僅僅佔0.3%,這個數字低得很,甚至可以忽略掉。這其實反映了大學生自身擇業的期望值較高,而且比較實際。他們一方面希望能有一個較高的工資收入和舒適的工作環境,另外又關注單位和個人發展前景,都顯得比較實際,沒有人願意去偏遠的地方。其次,對大學生就業的理想單位進行了解,結果發現,選擇到外資企業就業的比例最高,約佔36.2%;其他依次為國家機關27.2%,私營企業佔18.6%,高等院校10.6%,國有企業7.4%。從數據看出,目前的同學較多的傾向於去外資企業工作,這可能與改革開放的加強,外資企業大量進入,且其有較高的福利待遇有關。國家機關,如公務員、高等院校、其他事業單位、科研單位等傳統就業單位也不在少數。另外,對於大學生畢業工資選擇方面,我們調查的專科生中,67.2%的人選擇了1000-2014之間,13.3%的人選擇了1000以下,選擇2014以上的有19.5%;

3、大學生的就業信息獲取和就業途徑

在調查中,有56.7%的學生認為 “親自到用人單位應聘”是就業最有效的途徑,有46.8%的學生主要是“通過人才市場中介或者學校網站”,這説明大學生正習慣於通過市場雙向選擇而求得職位。另外有相當比例的學生首選“依靠父母、親戚關係”獲得就業,佔25.3%。有些碩士和博士生選擇由“學校推薦”,有12.7%的大學生選擇通過“網絡”,(不同於校園中介網,而是社會上的中介網,有風險性)。總之,概括目前大學生就業的方式主要靠市場和父母的關係。從目前就業途徑的選擇看,網上擇業所佔比例有逐漸升高的趨勢,其作為一種就業的有效途徑,正越來越被大學生青睞。在大學生就業信息獲取方面,網絡中介成為了一種潮流。網上求職可以極大地縮短用人單位與學生之間在溝通中的時間差。由此可見,實現資源共享,加強信息網絡建設,建立職業信息資料庫,通過網絡途徑實現就業,是大學生樂意接受的一種方式。可以發現,在求職渠道上,社會招聘會、學校招聘會所佔比例分別為31.7%和36.7%,表明招聘會作為求職主要形式之一,在現在和將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繼續存在。

4、大學生就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及解決對策

由以上調查發現,在大學生就業方面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一)大學生就業觀念存在着誤區

首先,大學生就業中存在急躁的心理,即所謂的“一步到位”,就是要一次性得到自己理想中的崗位,怕麻煩,一有困難就怨天尤人;另外,不少人對自己的期望過高,不少本科生希望到工資很高的公司就業,或者擔當公司的要職等,這些想法都不切實際。隨着高等教育從精英教育向大眾化教育轉軌,就業也勢必由精英就業向大眾就業轉軌。從大城市逐漸走向地方城鎮乃至廣大農村,從大企業走向中小企業是當今大學生就業的客觀趨勢。其實大學生應該改變就業觀念,要樹立“先就業,再擇業”的想法,注重社會實踐,在實踐中鍛鍊和提高能力。當前人才市場競爭激烈,比較誘人的職位又有限定,但是畢業生卻大都將注意力集中在東部沿海發達地區以及為數不多的大城市,廣大的西部欠發達地區則少有人問津,部門方面畢業生都將注意力集中在外資企業、政府機關等,對廣大的基層單位不願理睬。這充分反映當前大學生好高騖遠,不切實際。最終導致已經畢業,但是還沒找到就業單位的局面,這主要是由於個人的自我設計過於理想化而與社會需求不對稱。

(二)大學生的個人能力存在着缺陷

在調查中發現,很多用人單位也都把有相關實際工作經驗作為招聘的必要條件。但是對大學生的調查表明,多數大學生都缺乏實際意義上的實踐經驗,成為影響就業的重要因素。目前大學生的個人綜合素質和能力缺失,突出表現為相對缺乏社會實際工作經驗,缺乏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缺乏艱苦創業精神,在與人合作與溝通方面存在着障礙。通過對部分用人單位的瞭解,發現社會所需要的大學生應具備的基本綜合素質應該包括思想健康和道德自律講誠信、善於協調、容易與他人合作的品格,以及具備過硬的專業技術知識和基本的法律法規知識。目前的大學畢業生較多的只注重書面知識,興趣範圍也有限,這使得他們在競爭職位是難以勝出,所以大學生只有結合自身的專業特長,努力拓展自身素質、提高綜合能力,才能更加容易地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

(三)學校在制定大學生教育發展規劃,辦學思路時關於市場就業情況的意識不強

一方面,科教興國和知識經濟社會迫切需要適用人才,另一方面,畢業生就業卻出現困難。許多學校熱衷於升格改名,辦學模式貪大求全,學術上急功近利,高等教育趨同性愈來愈強,競爭區間愈來愈窄。與此同時,高校對大學生就業問題卻未能懷有同樣的熱情去思考去應對,高校自身辦學特色是什麼卻思考不夠深入。很多高校決策不作市場和社會調查,陷入閉門造車、一廂情願的境地,全然不顧市場需求的變化。

附錄:問卷調查表

關於大學生就業準備調查問卷

同學您好,為了完成一份大學生就業準備的調查報告,現真誠邀請您參與這份問卷的調查,希望您能給予一些意見,以下題目可以進行多選。

1. 您的性別是

a.男b女

2. 您所在的年級是

a.大一b.大二c.大三d. 大四

3. 您家鄉所在的區域

a. 城市b.鄉鎮c.農村

4. 您所在的專業是什麼?_______

5. 您認為您所就讀的專業前景如何

a.前景很好b.前景較好c.前景一般d.前景不好

6. 您希望在哪裏就業

a.大型城市b.中小型城市c.西部地區

7. 當您畢業您會

a. 求職b考研c.考公務員d.考一些資格證書

e.創業f.出國深造g.其他

8. 面對職業的選擇,您考慮最多的因素是那些

a. 發展機會多b. 薪金豐厚c. 個人興趣特長

d.穩定e.專業對口f. 職業聲望高g. 其他

9. 您期待的就業單位是

a 國企b. 外企c. 中外合資d. 民營企業

e 事業單位f. 政府機關g. 其他

10. 您是否有明確的就業目標

a.有b. 迷茫c. 沒有

11. 您認為現在的就業的形勢如何

a. 形勢嚴峻,就業難b. 形勢正常

c. 形勢較好,就業容易d. 不瞭解

12. 您畢業後的工作初期月薪期望是

a. 1500以下b. 1500-3000c. 3000以上

13. 如求職較為困難,您對去小城鎮及鄉鎮單位就業能夠接受

a.樂於接受

b.實在沒有其他機會時可以接受

c.堅決不接受

14. 您對基本就業程序瞭解嗎

a. 是b. 否c.一般

15. 您認為用人單位會比較關心畢業生的哪些條件

a.綜合能力b.良好的溝通能力和社會交際能力

c.吃苦耐勞的精神和團隊合作意識d.工作承受能力e 學習成績和證書f.學校名氣

g.社會經驗h.發展途徑i.其他

16. 您認為最能幫助您的就業因素是

a.知識儲備b.綜合能力

c.社會關係d.實際操作能力工作經驗

17. 您認為當前大學生就業的主要問題是

a. 專業技術人才供不應求

b. 缺乏做夠的思想準備

c. 大學生就業定位不合理,期望值過高

d. 用人單位對畢業生聘用上過於挑剔

e. 有人單位、學校和學生之間的互相瞭解和溝通不夠 f. 就業信息, 機制不健全, 信息渠道不暢通

g. 創業觀念淡薄

18. 你認為大學畢業生就業指導應該加強哪些內容

a(本站:). 向學生提供人才需求信息

b. 向社會發布畢業的相關情況和信息

c. 向用人單位和畢業生之間的雙向選擇搭橋

d. 幫助畢業生推薦工作,未畢業生開設就業指導課程講座等 e. 其他

19. 如果進入這個企業, 您最希望從企業中得到什麼

a. 企業的從業經驗b. 良好的專業技術

c. 先進的管理模式d. 前沿知識信息

e. 廣泛的人際關係f. 團隊的合作技巧

g. 良好的薪酬福利h. 到海外工作的機會i. 自我價值的實現j.穩定的年工作崗位

k. 其他

感謝您參與此次的問卷調查!

第二篇:一篇關於大學就業的調查報告

一篇關於大學就業的調查報告

隨着近年各大高校擴招,全國總體就業壓力嚴峻,畢業生就業壓力前所未有。

對每個學生來説,及早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對決定自己的職業生涯的主客觀因素

進行分析,總結和測定,確定奮鬥目標,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就業環境中處於不敗之

地。

調查方式及範圍:本次活動主要採取查閲資料、網上調查等方式,針對大學本科

專科畢業生的調查。 調查目的:一是對當代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發展作一個新的描述;二是幫助

大學生儘快認識自我,學校為學生提供就業引導,使學生能謀取理想職業。

調查內容:大學生對所學專業的滿意程度、對自我的認識程度、對就業前景的

關注程度、職業期望狀況四個方面。調查結果如下:

一、對所學專業的滿意程度

學生對本專業的滿意與否主要取決於能否擇己所愛,該專業能否在將來幫助自

己找到好的又喜歡的工作。調查發現:有21.0%的大學生對自己的專業較滿意,有

66.0%的大學生不清楚,有10.0%的大學生比較不滿意,有3.0%的大學生對自己的

專業非常不滿意,各專業的滿意程度沒有顯著差異。

二、對自我認識程度

自我認識包括個人的興趣與特長、個人的性格與價值觀、個人的工作經驗、個

人的學歷與能力等四方面內容。在調查中發現:只有6.9%的被調查者對自己有比

較清楚的認識,而52.1%的被調查者對自己的各面能力,興趣等持含糊態度,41.0%

的被調查者完全不瞭解自己;而不同年級不同專業的學生對自我認識沒有顯著性差

異。這説明較多的大學生未能很好地關注自身特點,發現自身問題,促進自身發展。

三、對就業前景的關注程度

對就業情景的關注程度,直接影響了對為所選職業所做的準備程度和將來職業

所帶來的成就高低。在調查中發現,只有14.5%的被調查者對當前的就業狀況有比

較清楚的瞭解。不同年級的學生對就業前景的關注程度沒顯著性差異,而不同專業

的學生對就業前景的關注程度就有顯著性差異,冷門專業的學生比熱門專業的學生

更加關注就業前景。

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可能來自於兩個方面。一方面,在校園裏,舒適、閒逸的生活和父母的絕對經濟支持,使很多大學生忘卻或暫時忘卻了就業壓力帶來的緊張感,很少去接觸外面的世界。有些學生的確是每天都只是讀書,缺乏對就業的準確和認識。另一方面,學校提供的就業指導不夠。

四、職業期望狀況

影響職業期望因素大致可分為三個方面,聲望地位穩定性因素(城市位置與社會地位),內在價值因素(發展空間和興趣愛好),外在價值因素(薪水高低)。在調查中,被調查者將薪水高低、發展空間、城市位置、興趣愛好、社會地位按自身在選擇工作時所起作用從大到小排序。其中在職業選擇會考慮的首要因素的選擇情況,發展空間、興趣愛好成了大多數被調查者的首選,接下來依次才是薪水高低、城市位置、社會地位,男女生沒有顯著的差異。

從上述四個方面的分析表明: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呈現以下特點:(一)多數大學生對所學專業的滿意度較低;(二)大學生對職業生涯的規劃還比較模糊,自我認識不夠,絕大多數人沒有明確目標;(三)大學生對社會人才的需求瞭解甚少,另外,學校提供的就業信息不足,學生了解就業相關信息的渠道較少;(四)大學生的職業期望更注重發展空間和興趣愛好。因此,我認為,根據上述特點,學校應該加強對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的指導,大學生應該及早進行職業生涯的規劃,為未來做好充分準備。

-

第三篇:重慶郵電大學就業問題調查報告

大學生就業問題調差報告

“大學生不值錢啦”,這是現在很容易聽到的感慨呀,“大學生,嘿,大學生賣豬肉的多的去了”現在大學生的竟如此,那麼大學生們都是怎樣看待的呢?大學生們對自己未來的規劃優勢怎樣的呢?

世界性的金融危機,中國大學生的未來規劃在各方面都改變了很多。如前幾年愈演愈熱的留學熱隨着歐美國家爆發的金融危機開始出現了降温的苗頭,而國內的就業環境也由於我國特有的經濟體制和模式在這次危機中顯示出了些許優勢。另一方面,一些發達國家的經濟衰退也對人民幣匯率、各國對新型人才的需求及移民等產生了明顯的影響,許多原本打算出國深造的學子也正重新理清他們的思路,重新衡量出國留學的投入回報比。當然也有這樣一羣人,他們原本計劃畢業後找一份工作謀生,隨着經濟形勢的動盪,他們又拿起了課本投入考研的複習當中。正如一次又一次的歷史經驗表明,每當危機出現時,在學校中躲幾年往往是個明智的選擇。當然,危機也並不是意味着只是一味的帶來麻煩,危機中的找工作之旅將更艱辛,但危機也帶來了更多的挑戰和機遇, 很多大學生也選擇了創業。 再看看現在大學生的就業現狀:目前, 畢業生就業形勢比較嚴峻。2014 年將有145 萬名學生畢業, 其中研究生8. 8 萬, 本科生63. 6萬, 專科生72. 7 萬。其中專科生增幅最大, 去年為52萬人, 增幅達39. 8%。在社會需求與往年基本持平的情況下, 畢業生供給大幅度增加, 而且專科生增幅最大, 供需矛盾和結構矛盾都比較突出。從長遠看,1999 年高校擴招的第一批3 年制專科生今年離校。今後幾年這種增幅會更大, 2014 年有212 萬畢業生,2014 年超過250 萬人, 普通高校畢業生2014 年為338 萬人, 較上年增加58 萬人, 增幅達到21. 4% , 畢業生總量為擴招前的2. 9 倍。2014 年大學畢業生就業的結構性矛盾十分突出。從地區看, 北京、上海等東部發達地區需求較旺,需求總量大於當地的生源數。中西部不少省區雖然有較大的用人需求, 面臨的問題是工作和生活條件艱苦, 往往招不到合格的人才, 出現“有地方沒人去,有人沒地方去”的現象。從院校類別看, 教育部直屬高校畢業生就業情況較好, 初次就業率為85% , 部門高校次之, 地方院校較差。從學歷看, 用人單位對學歷高的畢業生需求高於對學歷低的畢業生需求。研究生供需比約為1: 2. 6, 本科生約為1: 1. 3, 專科、高職生約為1: 0. 4。從專業看, 一些緊缺專業如計算機、通訊、電子、土建、自動化、機械、醫藥和師範等科類的畢業生需求旺盛, 畢業生供不應求, 而一些長線專業如哲學、社會學、經濟學、法學等科類的畢業生需求較少。今後幾年大學畢業生數量增長快, 社會對高校畢業生的需求增加幅度不會有大的變化, 就業壓力將進一步加大, 大學生就業競爭將更加激烈。 針對這樣的就業現狀,大學生又將怎麼樣規劃來解決這個問題呢?我們對重慶郵電大學的學生進行了如 “附錄”裏的問卷調查。

結果及分析如下: 1 結果中僅有10%的人認為現在的就業形勢較好,就業容易,23%的人認為現在的

就業形勢正常,而高達67%的人認為現在的就業形勢嚴峻,就業難。

表明:表示大學生對就業形勢表現不樂觀,對找到合適的工作缺乏足夠的信心。

2 約80%的大學生認為在未來幾年裏,我國的發展和大學生就業趨勢會得到緩慢回

升,18%的大學生認為在未來幾年裏,我國的經濟發展與大學生就業趨勢將處於低迷狀態,其餘的人則認為情況都相對穩定,波動不大。

3

3表明: 黨的政策好,是大家都有所共見的,所以即使在就業比較困難的情況下,對未來幾年裏我國的發展與大學生就業趨勢的看法還是比較樂觀的。有約55%的大學生認為在提升自身素質方面,積累相關工作或實習經驗是最首要

的。其次,注重提升專業知識和技能的佔43%,承受壓力、克服困難的能力的佔38.7%,提高溝通協調能力和基本解決問題能力的比例相等,為21%。

有高達92.3%的大學生認為,考取各種資格證書,積極參加社會活動,瞭解社會是為就業做準備所必要的;經常瞭解就業信息的佔84.6%,30.7%的大學生認為應刻苦學習,努力提高學習成績。在關於大學生求職過程中最具優勢的調查中,社會實踐和專業理論知識所佔的比例均為46.7%,而認為學生幹部在求職中最具優勢的佔有6.6%。

表明: 大學生思想正發生和翻天覆地的變化,他們認識到了現實。懂得了一個道理,你不能去改變現狀,那就必須得去適應現狀。

5選擇2014-3000元的佔60.7%,3100-4000元以及4000元以上的均佔39.3%,而1000元以下的沒有人選。對求職初薪主要集中在1500-2500元之間。

表明: 在金融危機的籠罩下,大部分大學生對自己求職初薪的要求還是比較高的,此結果也引發了我的一個疑問,這是大學生對現實情況的客觀看待,還是對自己的定位問題呢? 6就業意向在國企、合資企業、外資機關、政府企業、科研機構、自主創業、學校和軍隊、民營企業及其他的所佔比例分別為:62.5%、67.5%、43.8%、55.8%、26%、35.4%、36%、7.9%。關於就業地區的選擇,64.3%選擇了廣州、深圳這兩個經濟較發達地區。而其他人則沒有定向的就業地區,而北京和上海這兩個競爭力非常大的城市,卻沒有人選。 表明:雖然現在大學生不再一窩蜂的湧向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孔雀東南飛”的景象也一去不復返,但是相當大比例的畢業生仍不願去西部省份,不願下基層工作。

那麼應該怎麼解決這些問題呢?

1 首先,政府得十分重視教育,特別是對大學生的自己生技能培養,加大對社會人才需求各方面的控制

技能有了,自信自然就有了:

加大高等教育投入。中國需要人才,人才需要教育,雖然現階段我國大學畢業生出現就業困難局面,但是大學生佔總人口的比例僅為8%,大大低於世界中低收入國家24%和發達國家35%的水平。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從戰略的高度看,國家仍需大力發展高等教育,提高國民教育水平,為社會發展積蓄人才力量。中央應該加大教育投入,控制教育成本,讓每一個高中生都有上大學的選擇權,讓每一個家庭都能支付得起子女上大學的費用。要進一步加大對家庭貧困學生的幫扶力度,建立完善對貧困大學生的援助制度,譬如完善助學貸款政策,簡化助學貸款申辦手續,在大學生就業困難的情況下延長還貸期限等等。

讓學生離開理論,靠近實踐:

加大社會實踐力度。高校畢業生缺乏實踐經驗,已成為社會共識,在積極引導、充分發展校內實踐活動的基礎上,高校要積極引導學生走向社會實踐,實現教育教學、課外活動、崗位實踐的有機結合,從而切實突破專業培養方案和學生實踐課程各自為陣,甚至忽略實踐的傳統格局。針對當代大學生渴望在社會上兼職,學校應予以支持,並重視實習制度,有條件的學校可以與用人單位建立長期的供需夥伴關係。

2同時,現在用人單位一味的追求“證書”這一想法得好好的改正。

用人單位一方面要與學校加強互動交流,多瞭解學校裏各專業的特色,還可以借鑑大學生見習制度的思路,為在校大學生提供寒暑假實習基地,既鍛鍊了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也有助於企業考察人才。另一方面,用人單位要進一步轉變思想,牢固樹立科學的人才觀,切實糾正用人選材的偏見。一個單位要想得到可持續發展,既要使用好人才,也要注重人才的

培養和儲備。從我們的調查情況來看,多數學生充滿激情、有闖勁,富有創新精神,而且理論功底紮實,接受新鮮事物快,可塑性強,如果對他們適當加以培訓,一定能為企業帶來更好更長遠的發展。所以,企業不能只圖眼前的短期利益,過分看重工作經驗,而要有長遠的人才戰略眼光,要改變唯經驗論、唯文憑論的做法,還要糾正性別上和地域上的用人偏見,切實做到不拘一格招攬人才,實現企業與人才的雙贏。

3 對我們大學生自己,我們要:自強自立,努力增強綜合素質,豎立科學職業觀。

第一,努力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

當代大學生必須有把自己事業與國家進步、社會的發展及人類的文明融為一體的品格,崇尚真善美,堅持真理,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並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大學生要爭取知識廣博,具備合理的知識結構,有一定的科學文化素養,具有創新精神,隨機性、靈活性的思維方式,做到因人、因時、因事而異。有良好的心理素質,面臨更加激烈社會競爭,能視變化為機遇,視困難為坦途,有頑強的自制力,堅定的信念,及對生活充滿期望,充滿熱情。同時,要有良好身體素質,健康欠佳會減弱人才的決策能力,因為如果要達到目標需要體力與耐力,一個人就可能因體力不支而放棄。

第二,還需要注重能力的培養

能力是一個人素質的外在表現,是在社會中直接產生作用的那部分內容,當前社會大學生必須儘可能培養自己,處理信息的能力、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系統看待事物的能力、處理好人與資源的能力、運用技術的能力等。其次,加強社會實踐。大學生可利用假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際工作相結合,提高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積累工作經驗。

第三,正確就業定位。

當前大學生求職擇業應當面對現實,根據市場實際狀況更新觀念,轉換思路,到最適合自己的崗位上工作,而不應過分關注工資水平及地理位置等,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最終實現人生價值。第四,藉助各種渠道,把握就業機會。當前大學生可利於人才交流會、網絡資源等途徑,尋找合適就業崗位,主動大膽把自己真實才幹推銷出去,珍惜和抓住來之不易的就業機會。第五,先就業後擇業。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不得已時,大學生應轉變就業觀——先就業後擇業,求職擇業不可再像過去那樣追求一步到位,如果斤斤計較眼前的職業崗位是否理想,那就會失去許多起步的機會,可以在先就業過程中積累工作經驗,使自我價值得到較大的提升,為以後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礎。

總結:

雖然現在大學生沒有以前那樣不值錢了,但我們還是得自信一些。大學知識普適教育,我們不一定要有某像十分突出熟練的技能,但必須要有學習的能力。在這一基礎上,政府再給予一些宏觀調控,把社會的人才需求方面優化得更利於我們大學生去發展,創造。此外,企業也應從實際出發,而不是“本本”主意,“有證就是好學生,無證就是無用人”的想法得好好的改正下。最後,我們大學生也必須得好好的把握自己,勿從眾,有主見,有自信,有抱負,配合政府給予我們的優惠(公租房,畢業大學生創業基金),創造自己的美好未來!

第四篇:關於我市大學畢業生就業問題的調查報告

日前,經我們人事局等多家單位調查核實,現出具調查報告如下: 至09年8月6日,我市有7029名大學畢業生沒有就業,在這些人員中,歷年剩餘的2100名,其中本科生800多名,專科生1200多名。今年新接收4929名,其中碩士30人、本科2196人、大專1980人、高職生723人。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是機關事業單位因受編制、人員計劃、財政收入的限制,每年接收畢業生人數有限;據教育部門統計,全市國小教職工與學生比為1:16,中學教職工與學生比為1:16.4和甘政辦發201404號文件規定的1:19、1:18相比較低,即現有的教職工人數已經富裕,已經無法吸納多的畢業生;

二是國營企業改制,現有的變更身份的職工無法再就業,更談不上吸收畢業生就業;

三是我市社會吸納人員的能力相對薄弱,因為農村富裕勞動力,私營、民營、個體企業喜歡用相對素質低的人員,工資低,也不談福利、醫療保險、養老金等的保障;大學生在這裏不受青睞。

四是付出大學高昂的學雜費、生活費等代價造就了高成本的勞動力,畢業生就業期望值較高,認為只有成為正式、穩定的單位工作人員才稱得上是就業,是很難有低調的態度面對崗位少,工資低或者無業就的現實。説起對就業概念的認識時拿着資料到人事局報到的學計算機專業的小王説“四年幾乎花的家裏經濟崩潰,出來沒有去處,誰能有平常心!”。領孩子報名的李先生激動地説“誰都知道我們國家還沒有富裕到普通勞動力是大學生的程度,用不了就不要招。”

五是教育體制改革,自1999年開始,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開始大規模擴招後,回我市的畢業生人數逐年增加;

擴大大學生就業的對策思考

近年來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大中專畢業生的就業問題,相關職能部門也積極採取措施,努力提高大學畢業生就業率。但隨着高校擴招後大學畢業生就業高峯期的到來,全社會就業觀念調整過程滯後,國際金融危機造成企業就業縮小的情況下,大學畢業生的就業面臨着更大的困難和壓力。因此,需要引起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做一些更加切實的工作,解決好大學生就業問題任重而道遠。

(一)加大政府對招生的調控,完善政府對大學生就業的服務

政府強化政策導向,從招生源頭上加強宏觀調控力度。每年招生計劃的審批,應從總量上考慮各專業、各層次的結構比例,要根據社會發展的需求做出科學的預測,根據各專業就業率情況來做出適當的調整,對於需求一般、就業率低的專業應從招生總量上適當減少或停招。對於需求旺盛、就業率高的專業應從招生總量上增加。同時加強政府宏觀調控,完善大學生就業服務職能,完善就業市場體制,規範市場就業秩序,構建就業信息傳播平台,實現全國就業供求信息共享,為大學畢業生提供良好的信息服務;構建大學生社會保障體系,解決大學生在求學以及就業過程中面臨的困難;完善大學生到基層、到企業、到邊遠地區就業的晉升及進出機制等各項政策,通過政策引導畢業生,在這些能夠擴大就業的領域裏更好地就業,解決大學生的後顧之憂。

(二)切實轉變社會觀念,適應社會需求,搞好社會服務。

必須徹底擺脱長期以來固存於人們頭腦中的“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等封建思想的束縛,真正樹立勞動者無高低貴賤之分的觀念,形成行行出人才的社會意識。畢業生更應當根據人才市場供求狀況適當調整自己的就業預期。要知道大學既培養社會精英,也培養普通的社會勞動者,“北大才子賣肉”很正常,國中學歷文祕雜燴網當總工程師也不是不能。實實在在地為畢業生就業提供細緻周到的服務,如建立全國性的就業信息網絡,加強社會需求預測研究和報告。

(三)深化市場配置,促進畢業生自主擇業。

在加強政府調控的同時,注重發揮市場配置畢業生資源的作用進一步健全人才市場運營機制,完善畢業生就業服務體系。在畢業生註冊報到高峯期,通過人才市場舉辦人才交流洽談會,邀請市內外有關企業參加,為畢業生提供充足的就業崗位,促進畢業生自主擇業、自主就業。近年來,我市通過市場配置而實現就業的畢業生達到2847人。

(四)大學生積極轉變思想,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努力提高自身素質。

1、積極轉變就業觀念

通過各種渠道,廣泛宣傳國家現行的就業政策,引導畢業生認清就業形勢,正確認識求職中的“優勝劣汰”的市場經濟的正常規律,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和職業觀,轉變傳統的就業觀為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新就業觀。正確估價自己,擺正自己的位置,根據自身情況確定合理的就業目標,要從自身情況出發,根據自身的興趣和愛好準確地給自己定位,客觀的看待自

己,到適合自己的崗位上去工作,摒棄從眾、博弈、攀比、依靠等心理。鼓勵畢業生多渠道、多形式就業,到基層和艱苦的地方去工作。促進大學生及其家長擇業觀念的轉變,培養大學生的就業意識,到基層、一線幹事創業,尋找解決生存問題與實現自我價值的最佳結合點。

2、努力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大學生要通過各種途徑努力提高自己的綜合素

質,這是在就業日趨競爭激烈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競爭力的最基本的有效途徑。必須全面提高個人的綜合素質,不能單純以書本知識為主,而要在成長過程中融入更多社會的東西,提高自身的素質。大學生在校期間,除了學好書本外,還要積極地參加學校和社團組織的各種活動,有意識地培養和加強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同時要努力利用各種條件來自覺培養自己的自主創業意識,這樣既能為自己將來的工作創造有利條件,而且還有會為其他學生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通過在讀書期間更多地與社會接觸、實踐來積極培養自身的綜合素質,努力讓自己在畢業時順利完成由大學生向“社會人”的轉變。

(五)基層是畢業生就業的大空間,尤其是新農村建設中需要大量的教師、醫護人員和農業科技人才,對農村實施公益性崗位計劃,全方位拓寬農村就業的空間。

總之,大學畢業生就業難是個不爭的社會問題,作為畢業生,只要能正確認識當前的就業狀況並理性地做出擇業意向,主動地轉變就業觀念、調整自身的素質,以充分適應社會,大學生就業難的緩解和解決是可以實現的。

第五篇:有關大學畢業生就業心理的調查報告

內容摘要:畢業大學生逐年增多,面對各種畢業就業壓力,大學生的心理狀況如何,擇業方向又會有怎樣的變化。眾所周知,隨着我國高等教育體制改革力度的逐步加大和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斷推進,我國原有的在計劃經濟體制下所形成的“統包統分”,“包當幹部”的高校畢業生就業體制逐漸被“雙向選擇,競爭上崗,擇優錄取”的新的就業制度所取代。同時,面對着國家大規模的高校擴招政策和每年龐大的高校求職大軍,各高校畢業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就業心理壓力,在求職擇業過程中表現出了種種消極心態。作為大三的學生,一年後就要面對這些問題,對大學生畢業就業心理進行調查,有利於幫助我們緩解壓力、解決問題。

關鍵詞:大學生畢業就業心理壓力

調查目的:通過對大學生畢業就業心理進行調查,分析影響大學生畢業就業心理的主要因素,並深入研究產生這些因素的主要原因,從而找到緩解這些心理壓力的方法。

調查結果:

(一)調查對象:目前在校大學生,特別是即將畢業的在校大學生。調查他們的學業水平、擇業要求及其它考慮因素。

(二)調查的基本情況:這次調查主要採用問卷調查的形式進行調查,調查的內容包括:學生的性別、學歷、專業、所在年級、就業水平、就業還是創業、工資水平要求、工作地點、工作是否與專業相關、是否繼續深造、就業方式、家庭因素、是否擔心找不到工作、缺乏的能力。調查問卷收集方式主要以網絡收集為主。資料收集時間為一個月。後續工作包括:數據統計,數據分析,主要因素歸集,調查造成因素的原因,總結所分析的內容,收集各種解決心理問題的建議,總結收集到的解決方法和建議。

(三)調查數據分析:

1.接受調查的大學生男女比例:男同學佔46.2%,女同學佔53.8%。説明調查的學生當中女同學比較多,但男女比例相差不大,接近一比一,有利於後續數據分析的準確性。

2.接受調查的大學生的學歷:本科生佔73.8%,專科生佔26.2%,調查的學生當中本科生較多,而我們目前所讀的是本科,此數據説明後續數據的分析比較接近我們的狀況。

3.接受調查的大學生所在的年級:大一佔10.8%,大二佔33.8%,大三佔41.3%,大四佔12.3%,其中大三的學生較多,其觀點比較接近我們大部分人目前的觀點,説明後續數據有可取性。

4.接受調查的大學生所讀專業:外語佔6.2%,電子佔9.2%,化藥佔6.2%,計算機佔7.7%,會計佔10.8%,金融佔9.2%,其它專業佔50.8%,説明調查的大學生中所讀的專業種類繁多。

5.接受調查的大學生中選擇畢業後就業的佔83.1%,選擇畢業後創業的佔16.9%,説明大部分大學生選擇就業,但仍有一部分大學生選擇創業。選擇就業的大學生大多都因為創業有一定風險且需要資金而選擇就業,選擇創業的大學生則大多都有資金支持且願意接受創業的風險並相信創業能帶來就業機會而選擇創業。

6.接受調查的大學生中選擇畢業後就業的佔83.1%,選擇考研的佔7.7%,選擇出國留學的佔9.2%,説明大部分大學生都選擇畢業後就業。另外一部分選擇考研的學生,大部分都覺得讀完研究生後找工作會比較容易,且願意多讀幾年書;一部分選擇出國留學的學生,則大部分家裏比較富裕,有足夠的資金供其出國留學,且普遍認為出國留學歸國後會比較容易找到好的工作。

7.接受調查的大學生中,選擇畢業後留在畢業城市工作的佔61.5%,選擇畢業後回家鄉城市工作的佔38.5%,説明大部分同學都打算留在畢業城市工作,原因包括:覺得在畢業城市找工作較容易,在畢業城市工作比較有發展潛力,家鄉城市較落後等,更有部分人認為沒有一番作為就回家鄉很沒出息。

8.接受調查的大學生對工資水平要求:1000——xx元的佔26.2%,xx——3000元的佔41.5%,3000——4000元的佔9.2%,4000——5000元的佔9.2%,5000元以上的佔13.8%。説明大部分學生都認為xx——3000元比較適合,主要原因有:剛畢業,工作經驗不足;認為不能勝任很高收入的職位;工資太低的會覺得自己跟沒讀過大學的人待遇一樣等。大部分學生都會選擇比較保守,但又不會太低,足夠解決日常用度的工資水平。

向您推薦更多範文:

大學畢業生就業心理調查報告

大學畢業生就業調查調研報告

大學畢業生就業心理調查報告

大學畢業生就業調查調研報告

大學畢業生就業發展年度調查報告白皮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zuozongjie/diaocha/g9zp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