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調查報告 >

關於解決偏遠山區鄉村教育薄弱問題的建議

關於解決偏遠山區鄉村教育薄弱問題的建議

教育是立國之本,鄉村教育一直都備受關注,而偏遠山村的教育問題則是焦點中的焦點。一直以來,XX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鄉村教育工作,全市教育事業發展迅速,鄉村教師隊伍建設成果豐碩,鄉村教育質量顯著提高。但隨着城鎮化進程加速,城鄉發展不平衡加劇,xx大量農村剩餘勞動力攜子女進城務工,農村學校生源流失現象嚴重,“麻雀學校”逐年增多,在偏遠山村這一現象尤為突出。

關於解決偏遠山區鄉村教育薄弱問題的建議

具體問題如下:

一、城鎮化進程加速,人口流失嚴重,“麻雀學校”增多。隨着農村人口不斷向城鎮轉移和農村人口出生率的下降,鄉村學校招生越來越困難,學生一屆比一屆少。以XX縣XX鎮為例,該鎮常住人口約5萬人,有3所國中,3所中心國小(注:國中和中心國小合併後改稱實驗學校),另有村小、教學點20餘處,教學點均為生源極少的“麻雀學校”,少則1-2名學生,多則7-8名學生。

二、教學點多且分散,教育資源無法產生集約效應。教學點較多且分散,學生數量少,是偏遠山區鄉村教育的典型特徵。XX縣XX鎮雖開設村小及教學點20餘處,但這些教學點較為分散,各教學點之間師資、設施等資源無法共享,設施落後且使用率低,教育資源無法充分發揮作用。

三、師資力量不足,影響教學質量提升。從調研情況看,農村學校雖然學生不斷減少,但年級不少、科目不少,再加上地處偏遠、待遇較低,實際上教師仍然處於缺編狀態,現有教師配置往往難以有效開展教學工作。想開全課程、開足課時,目前的教師數量根本不夠用。以XX實驗學校XX教學點為例,該教學點僅有2名學生和1名教師,師生比例雖然達到1:2,但1名教師要負責2名學生九年義務教育所有課程的授課,跨科目授課嚴重影響教學效率。

四、經費投入不足,影響繼續運作。越是邊遠地區農村學校(含教學點)數量越多,同時越是邊遠地區地方財政也就越困難,再加上義務教育公用經費標準持續提高,地方財政負擔也“水漲船高”。同時由於學生數量逐年減少,經費也隨之減少,學校運轉捉襟見肘。同時。還有教育經費使用分散、使用效率低下,教學設施落後、更新緩慢,校園環境較差等不良影響,嚴重製約教育事業發展。

針對以上問題,提出以下建議:

一、狠抓教學質量。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人才,教學質量是學校賴以生存的根本,因此不能因為學校小、條件差就放鬆對教學質量的要求。教育管理部門要切實加強對教學質量的監管和考評工作,督促各學校紮實開展教學活動,“麻雀學校”也可以“小而精”。

二、合理規劃教學點。在對每個鄉鎮生源分佈情況和人口發展趨勢,包括出生率的升降曲線和人口流動規律等情況進行精確調查和科學預測的基礎上,合理確定學校分佈點,集中優秀師資力量,實現教育資源共享,有條件的可以開辦寄宿制學校。

三、有序增加教育投入。逐年加大教育經費投入,提高農村學校辦學條件,建立更系統、更科學、更合理、更人性化的教育經費劃撥制度。經費投入不足是制約山村學校發展的主要因素,必須加大對農村尤其是偏遠山區農村教育的投入力度。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門要根據本地區經濟條件和教育發展需要,打破按學生數量核撥教育經費的慣例,從多層面核算和撥付農村小規模學校教育經費,同時加強經費管理,讓教育經費發揮最大效益。

四、改善教師隊伍。建立和完善農村教師調動和補充機制以及促進教師積極投身教育事業的長效機制。每年新招考的教師要分配到偏遠山區學校任教一定,以充實壯大偏遠山區學校師資力量伍。完善教師定期交換制度,推動城鄉教師隊伍雙向流動。

五、推進標準化建設。打破傳統的一支粉筆的教學模式,輔以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逐步縮小城鄉學校間的差距。偏遠山區學校,留不住教師,招不到學生,學校硬件不達標、辦學條件差是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因此,各地教育主管部門要根據實際情況和需要,統籌各級各類學校的建設標準。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zuozongjie/diaocha/71pp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