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調研報告 >

舊社區調研報告多篇

舊社區調研報告多篇

舊社區調研報告多篇

舊社區調研報告篇1

社區精神文明建設是我縣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深入瞭解我縣創建文明社區狀況,研究社區建設新問題,探討社區工作新思路,力求在服務羣眾、造福市民上增實效,進一步推進社區建設深入發展。

一、創建文明社區的做法和成效

1、堅持以人為本,提高居民素質,營造良好風氣。根據新形勢下思想政治工作的特點及要求,把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質作為社區創建的基礎工作來抓,不斷加大對市民教育的力度。通過設臵道德評議欄,表揚片區內的好人好事,批評不文明不道德行為,促進了居民良好文明習慣的養成。目前,這一做法已在市區推廣。近年來,各共建片區廣泛開展“致富思源、富而思進”教育活動,通過專題討論、報告會、演講比賽、徵文活動、圖片展覽、參觀走訪、現身説法等手段,引導市民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珍惜時間、加快發展。各社區設立宣傳長廊,內容涉及時事政治、法律、計生、環保、健康、科普等方面知識,擴大了居民的視野,起到很好的社區宣傳作用。

2、堅持標本兼治,創造優美環境,提高生活質量。近年來,各共建片大力開展綠化美化家園,創造優美社區環境活動。一是引綠進院,把園林綠地、花卉引入單位庭院、生活小區。二是對社區內的環境衞生進行了專項整治。三是開展環境共建。在各共建片建立社會公德巡查隊伍,認養公共綠地,單位路段包乾,落 實“門前三包”等責任制。多數社區設臵了“保潔護綠”人員。轄區內各單位聯手齊抓共管,對社區環境實行長效管理,為社區居民創造了較好的環境。

3、堅持陣地共建,實現資源共享,豐富羣眾文化。各社區多年來,積極抓好社區文化陣地建設,廣泛組織開展各種寓教於樂的羣眾性文化體育活動。文化廣場經常舉行較大規模的文娛、科普活動。本着資源共享的精神,一些社區單位也將自己的文體活動場所向社區居民開放。經常開展歌詠比賽、書畫攝影、盆景根雕、露天舞會、晨練、以及各種球類活動等通過開展各類羣眾性文體活動,豐富了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形成了崇尚科學、崇尚文明、健康向上的良好氛圍。

二、存在問題及原因

經過多年的探索與實踐,我社區精神文明建設取得了較好的成效,不少小區的面貌都有了新變化、新氣象。但也應看到存在的問題和薄弱環節。這次調查收集到包括羣眾反映的不滿意問題。

在環境整治方面,有的小區環境不美、整治不力,違章亂搭蓋;城鄉結合部和一些背街小巷衞生狀況差;近來養寵物風盛,有些居委會轄區內幾乎每幢樓都有人養寵物,主人帶寵物在綠地拉屎拉尿,影響衞生,甚至還引發鄰里糾紛;有的外面掛着文明樓院牌匾,而樓內的走廊過道亂堆放較為嚴重;有的地方亂寫亂貼小廣告,隨處發放藥品、保健品的小報;市區又出現了隨意燃放煙花爆竹;有的地方佔道擺攤設點比較嚴重,高空拋垃圾、潑污水的現象也屢禁不止等等。

從主觀上看,有以幾個方面的原因:

1、工作方法單一。一些社區的組織領導和工作人員缺乏主體意識,缺少工作主動性,創建辦法不多,工作方法簡單、生硬、被動,教育不夠,管理不力,沒經常去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採取措施解決。

2、是工作不落實。近年中央、省、市都出台了一系列有關加強社區建設的工作意見,各地也制定了不少好措施、好辦法,但往往是用會議貫徹會議,用文件落實文件,遇到問題繞開走,不能真正解決羣眾關心的問題和矛盾。

3、是資金投入不足。社區羣眾對生活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然而社區建設經費普遍短缺,社區創建的經費籌措相當困難。經費投入不足,制約影響了社區創建上檔次,無法滿足羣眾提出呼聲要求,不同程度地挫傷部分羣眾參與創建的積極性。

三、建議與對策

1、要充分認識深入開展創建文明社區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把文明社區建設納入黨政組織的重要議事日程,列入工作盤子之中。按照江“三個代表”的要求,堅持一切為了羣眾,一切依靠羣眾,把為社區羣眾服務作為創建全部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進一步總結推廣羣眾在創建中的好典型好做法,認真對待存在的薄弱環節,一項一項採取措施,加以解決。

2、加強社區組織建設,建立高素質的社區工作隊伍。社區組織是在黨的領導下的社區居民依法自治組織。建議按民政部的方案,健全相應的社區組織。要加強社區居民委員會建設,成立相應的辦事機構,即社區居民委員會。要改變過去那種從退休人員、親朋好友中招聘居委會幹部的做法,抓住機構改革、高校分配製度改革、城市產業結構調整的有利時機,採取組織選派、公開招聘、羣眾推薦等方式,選拔一批政治素質較高、熟悉社區管理、善於組織羣眾的德才兼備、年富力強、有事業心、有專業特長的優秀人才,充實到社區工作隊伍中去。

3、加強教育,並輔之必要管理措施,切實提高社區的文明程度。事實證明,抓文明社區創建,一靠教育,二靠管理。沒有管理的配合,教育往往是軟弱無力的,沒有教育作基礎,管理往往是簡單粗暴的。要把思想道德教育內容寓於生動的活動形式之中,增強思想道德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加強社區管理上,建議研究出台地方性法規。解決處理羣眾反映強烈的問題,營造安寧和諧、美好的社區環境。

舊社區調研報告篇2

為了解各社區衞生服務中心在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推進各中心的業務發展,滿足轄區人民日益增長的公共衞生服務需求,3月3日—6日,王向東副局長帶領區社區衞生服務指導中心人員,到全區10所社區衞生服務中心進行調研。調研採取看、聽、議相結合的方式,深入細緻瞭解各中心基本公共衞生服務、藥品“三統一”、信息化等工作的開展情況和存在問題,並針對問題提出中肯的意見和建議。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總體情況

近年來,我局不斷加強領導,各中心能認真落實全區衞生工作的總體部署,醫改政策得到落實,全區不斷加大基本公共衞生服務項目實施力度,公共衞生服務運行機制不斷完善,服務體系基本形成,社區衞生服務實現了全覆蓋;政府舉辦的社區衞生服務中心能認真實行藥品“三統一”和零差價銷售,各項工作指標名列前茅,百姓得到了實惠;西大街等5所中心能應用省衞計委的信息化軟件管理門診醫療業務,10所中心已全部開通應用公共衞生管理系統;各中心應對和處置突發公共衞生事件能力進一步提高,20xx年我區公共衞生服務工作被市衞生局評為優秀等次。

二、存在問題

(一)基層單位基本醫療業務發展緩慢。在近年來的醫改方案中,基本公共衞生服務得到不斷重視和強化,各社區衞生服務機構在完成公衞項目指標後,經考核合格,每年都將公共衞生經費劃撥到各中心,真正體現政府出資,百姓受益。但在醫療工作中,由於長期的人才匱乏、技術薄弱、醫療風險增加、公共衞生服務任務繁重等問題,各中心醫療業務發展緩慢,基本沒有設立新的科室或者發展重點科室的計劃,基本診療能力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削弱。同時,區財政對各社區衞生服務中心執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對醫療收入返還比例較低(醫療收入按30%返還),加上醫療風險較高,使得無病牀設置的社區衞生服務機構醫療淨收入寥寥無幾,30%返還,遠遠不夠設備維護、維修、更新等(日常公用)支出。所以大多數社區衞生服務機構認為,只要幹好公共衞生工作,基本醫療幹多幹少差別不大,工作人員也沒有核心驅動力,發展醫療業務熱情不高,工作創新及技術創新都未充分體現,基本醫療總體呈停滯狀態。

(二)基本公共衞生服務工作與基本醫療割裂嚴重。加強社區慢性病人的管理是公共衞生服務的一項重要內容,尤其是社區居民中文化水平較低的慢性病人及部分弱勢羣體,他們即不懂防治知識,無預防意識,普遍健康意識淡薄,未進行及時有效診治。在對慢性病人的管理上,大部分中心目前只停留在應付考核等表面文章上。具體表現在:一是參與健康管理的人員並非全是全科醫師,無法提供居民真正需要的服務和管理,對慢病病人的管理僅侷限於打打電話問候一下。二是部分全科醫師有“重治療,輕預防,重已病,輕未病”思想,不重視健康教育,很多社區居民健康教育課形式重於內容,或為完成考核任務,未達應有實際效果。三是部分人員為社區衞生服務中心的聘用人員或者臨時人員,對慢病管理只是作為應付單位的一種手段,慢病管理水平達不到對慢性病患者進行規範管理的要求,未能有效提供規範紮實的醫療服務。北關社區衞生服務中心今年在慢病管理上也有新的思路,計劃成立慢病管理科,將慢性病人的管理統一由醫務科管理,讓基本醫療與慢性病管理結合,達到規範化管理。

諸如此類基本醫療與公共衞生服務兩張皮相互脱離的現象,在居民健康檔案、責任醫師團隊、老年人康復等工作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直接影響到公共衞生服務工作的實際效能。

(三)信息化軟件功能缺陷依然較多。目前,全區已經有10家單位使用省衞計委統一配發的公共衞生管理系統,5家單位應用醫療業務管理系統,但由於該軟件處於新研製試用期,許多功能設計不全,加之由於是互聯網模式,導致響應速度、系統崩潰的現象時有發生。在調研的過程中,各單位普遍反映在使用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比如沒有同居民醫保的鏈接功能,使用單位的工作人員需要將數據再次錄入居民醫保軟件中才能實現費用報銷的相關手續。同時,軟件的財務數據統計、門診藥品處方統計數據不能滿足要求,相關報表數據統計不全;醫技管理界面不能應用等問題,省衞計委還沒有完全解決,雖然我們已多次協調省衞計委信息中心進行較大改動,但已使用的單位對軟件多有抱怨,沒有使用的單位在推廣時也顧慮重重。我們經過總體評價:該軟件沒有明顯提高臨牀管理的效率,與各單位使用的老系統上沒有功能上的提升。這些軟件本身存在的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基層單位的使用積極性,從目前的狀況看,尚不具備軟件系統的驗收條件。

(四)雙向轉診工作條件未真正具備。由於服務設施、醫療設備、技術力量等方面限制,加之醫療保險等政策制度不完善,“小病在社區、大病進醫院”的就醫習慣和流程還未形成,除過土門社區衞生服務中心外,其他社區服務中心與大醫院的雙向轉診機制還未真正建立起來,影響了社區衞生服務的健康發展。目前,大醫院還是人滿為患,而部分社區衞生服務中心就診人員稀少,社區衞生服務中心與轄區簽約的大醫院的轉診行動沒有得到充分體現,雙向轉診目前還只是停留在理論層面。

(五)藥品“三統一”管理工作需要協調。由於目前各社區衞生服務中心使用的藥品由省上統一來管理,導致在採購中出現了一些問題,使基層使用不便。一是市場藥房中有些藥品已經降價了,然而網上還沒有降價,百姓開藥時對此有埋怨,如經常使用的丹蔘滴丸和阿斯匹林腸溶片;二是有些常用的基礎類的用藥由於價格便宜,在網上採購不到,如一毛錢一支的腎上腺素注射液、普通胰島素等藥品;縮宮素注射液是臨牀上經常使用的藥品,沒有0.1元/支的,而每支10多元倒是掛網,可以採購,這些問題的存在,根本原因是省上對基層藥品採購限制較多,自身維護更新速度較慢所造成的。

(六)健康檔案利用率低、準確率低、沒發揮應有作用。目前我區健康檔案已經導入到省廳的信息庫中,但真正的是健康檔案的使用範圍較小,部分為死檔,利用率低,基本流於形式,無法發揮應有作用。從某種程度上説是為了應付公共衞生工作的檢查要求而設。同時,各別單位反映,在65歲以上老年人體檢中,體檢項目過少,只能做一些常規的健康檢查,部分高端人羣想做的體檢項目在基層均無法開展,疾病檢出率底等現象普遍存在,65歲以上老年人體檢的實際意義倒底有多大,還需進一步驗證。

三、存在問題的解決辦法

(一)應加快託管模式的實施步伐。目前,交大一附院與雁塔區各社區衞生服務中心形成了醫聯體,運行狀態良好。社區衞生服務中心醫療資源有限,人才少,每天接診的患者不多,很多患者也不願去,另一方面大醫院人才濟濟,但發展空間受限、患者進不來。而我區實行託管模式的醫療聯合體可以有效解決這一方面的問題。今年以來,我局將土門社區衞生服務中心交由西電集團醫院託管,進一步構建新型城市醫療服務體系,破解基層醫療機構管理服務瓶頸。通過一年的託管實踐,已初見成效。託管工作是促進我區社區衞生服務健康發展的一項有效舉措,也是大膽探索新時期醫改服務模式的一種新的嘗試,對促進醫療資源有效整合,加快人才的合理流動,提高醫療水平和落後的技術,快速提升社區衞生服務能力必將產生積極作用。

(二)各單位應加強管理,將基本公衞和基本醫療有機結合。基本公衞服務和基本醫療兩者不能完全割裂,應有機結合。既要通過做實基本公衞服務吸引更多的居民接受基層醫療服務,提高基層醫療機構的首診率;也要發揮基本醫療的帶動效應,讓更多的居民享受免費的基本公衞服務,提高居民的防病意識。要做好這個結合,最根本的辦法是要有專業的人才,各中心要加快專業人才引進步伐,吸引更多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醫學高校畢業生到單位工作。基本醫療水平提升了,公共衞生水平也必然會得到提升,這就要求要加大基層衞生服務人員培訓力度,採取中長期培訓、臨牀進修、學歷教育、全科醫生規範化培訓加強單位人才的培養,充分體現自身的醫療和公衞水平。

(三)加強宣傳,促使雙向轉診的實行。提升羣眾認可度與信任度,努力引導羣眾形成小病在社區就醫的習慣,使社區衞生服務中心發揮好在全區綜合衞生保障中的基礎作用。加強引導和協調,促進社區衞生機構與轄區大醫院建立長期穩定的雙向轉診合作關係,使二者合理分工、錯位服務、密切協作、相互支持,努力形成分級醫療、雙向轉診的機制和“小病”在社區、“大病”進醫院的格局。

(四)切實提高公共衞生服務能力與水平。我區的公共衞生工作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提高羣眾的健康水平,每半年、每年的考核只是一種手段,並不是目的。避免公共衞生工作紙上談兵式的管理,就是要從維護居民健康利益出發,加強制度建設,強化監督制約機制,嚴格規範公共衞生服務行為。把提供高質量的社區衞生服務作為各中心發展的核心,加強業務培訓和業務考核,推行“德能勤績、注重實績”的考核分配製度,不斷提高社區衞生服務水平和能力,為居民提供多層次,高質量的基本醫療服務和公共衞生服務。

(五)加大協調力度,做好軟件功能的完善工作。針對省廳配發的信息化軟件存在的問題,我局同省衞計委、天網軟件公司進行過多次溝通和協商,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部分存在問題。今後,我們依然要加大協調溝通力度,及時、客觀的向省衞計委反映使用中發現的新問題。周內,我們向省衞計委信息中心領導作了專題彙報,對存在的問題積極修改完善。同時按照上級要求,繼續加大推進信息化建設工作,促使各單位提高執行力,將責任層層分解、逐級落實,防止出現因某環節推進不力、重形式輕實用等問題,確保如期完成相關任務。

舊社區調研報告篇3

摘要:1.此次活動我為發起人和策劃人,協辦人為我的中學同學—其他幾所大學的大學生。

2.活動時間為x月xx日至x月xx日的11天,包括前期策劃書的撰寫,聯繫社區單位尋求幫助,聯繫活動協辦人以及正式捐書活動。

3.活動獲得了社區羣眾捐贈的近200本舊書,部分送給社區家庭貧困的學生,剩下一部分用於補充社區公共圖書館。

4.這次活動幫助了貧困家庭,豐富了社區藏書,促進了社區和諧,而我也從這次活動中學到了許多寶貴的經驗,思想得到進一步提升,個人能力也有所加強。

5.由於是第一次策劃發起這樣的活動,沒有任何經驗的我走了一些彎路也遇到一些困難,但在同學朋友(活動協辦人)的幫助下,活動比較成功的結束了。

內容

實踐,就是把我們在學校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客觀實際中去,使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有用武之地。只學不實踐,那麼所學的就等於零。理論應該與實踐相結合。另一方面,實踐可為以後找工作打基礎。通過這段時間的實習,學到一些在學校裏學不到的東西。因為環境的不同,接觸的人與事不同,從中所學的東西自然就不一樣了。要學會從實踐中學習,從學習中實踐。

而且在中國的經濟飛速發展,又加入了世貿,國內外經濟日趨變化,每天都不斷有新的東西湧現,在擁有了越來越多的機會的同時,也有了更多的挑戰,前天才剛學到的知識可能在今天就已經被淘汰掉了,中國的經濟越和外面接軌,對於人才的要求就會越來越高,我們不只要學好學校裏所學到的知識,還要不斷從生活中,實踐中學其他知識,不斷地從各方面武裝自已,才能在競爭中突出自已,表現自已。在現今社會,招聘會上的大字報都總寫着有經驗者優先,可還在校園裏面的我們這班學子社會經驗又會擁有多少呢?為了拓展自身的知識面,擴大與社會的接觸面,增加個人在社會競爭中的經驗,鍛鍊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以後畢業後能真正真正走入社會,能夠適應國內外的經濟形勢的變化,並且能夠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處理各方面的問題。

畢竟身在學校,接觸社會的機會很少,所以要讓自己面對更多的各種各樣的人,增加自己的閲歷,因為在以後的學習工作中,需要有更多的體驗,更多的經歷。想通過親身體驗社會實踐讓自己更進一步瞭解社會,在實踐中增長見識,鍛鍊自己的才幹,培養自己的韌性,更為重要的是檢驗一下自己所學的東西能否被社會所用,自己的能力能否被社會所承認。想通過社會實踐,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在暑假前拿到社會實踐表格時,我就萌發了策劃一場愛心捐書活動的想法,那時我信心十足,覺得這只是一場小小的捐書活動,程序再簡單不過了,寫策劃書時我想到在我生活的城南社區中,仍有部分家庭生活在貧困中,這些家庭的孩子正忍受着物質和精神財富的雙重匱乏,把書捐給他們,從身邊小小的愛心活動做起,同樣可以帶給人們温暖。

確定了活動主題和目的後,我開始聯繫中學同學,因為我從未搞過社會實踐活動,沒有這類的活動經驗。我聯繫了十幾個分別在不同大學讀書的同學,他們欣然表示協助我,並給了我很多有益的建議和意見。他們的話語讓正在迷茫中不知所措的我有了很多信心和勇氣,而他們告訴我的很多實踐活動經驗,注意事項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我再走更多彎路。

活動策劃書幾經修改,前後共寫了四份才敲定了比較滿意的一份。當我拿着策劃書去居委會蓋章,遇到種種困難。那時的我真的心急如焚,幾乎想放棄了,沒想到一個看似簡單的活動,它的準備工作卻是如此繁瑣而累人,方方面面可能出現的狀況都要考慮到。

我終於在x月xx日那天蓋到了同意活動的章,同時,居委會主動表示向我們提供活動所需的長桌、椅子等物品,並會在活動結束後負責將得來的舊書分送給社區家庭貧困的學生,解決了所有我們擔心的問題。萬事具備,只欠海報,由於第二天就要正式舉行捐書活動了,25號下午我抱着兩摞海報紙去同學家,從來沒有過出海報經驗的我們倆折騰了整整一個下午才終於出好了兩張海報。

x月xx日活動當日,除了我之外來自那七所大學的我的十名同學過來協助現場活動,其中四名男生,六名女生;活動正式開始的時間是上午九點半,但我們從八點半就到達了活動現場——我們城南新村中心晨練中心的大轉盤。男生負責去居委會搬長桌和椅子,我們女生則在現場張貼海報,進行活動前的宣傳。九點半活動正式開始後,忽然有城管人員過來,我們拿出居委會蓋了同意印章的策劃書給他看,他才沒説什麼,轉身走了。我們在放心之餘又學到一些活動經驗,那就是活動一定要得到相關部門的書面同意,比如蓋章什麼的,否則隨時都有可能被當作非法活動處理掉。

那天駐足的羣眾很多,但很多人竟把我們當成是大學生賣舊書的活動,我們仔細看了一下海報,才發現海報上忘了把最重要的活動信息捐贈舊書寫上去,真是忙中出錯。修改海報肯定是來不及了,結果那天我們十個人站在活動現場口乾舌燥的向每一個前來詢問的居民一遍遍解釋,一直到下午一點半,心裏直犯暈。

那天我們收到近200本捐贈的舊書,雖然數量不多,但活動過程中發生了一些令我印象深刻的事:年齡最小的捐贈者是一個三歲的小男孩,由他八歲的表姐領過來,當他很鄭重的把一本連環畫交到我們手中時,他臉上那認真而自豪的表情讓我們無比感動;還有一個三十多歲的年輕媽媽,一下子捐了三十幾本書,我們懇請她留下姓名時,她只是擺擺手微笑着走了……很多很多事情,現在一想起來我的心裏還是暖暖的。

這次活動算是比較圓滿而成功的完成了。活動前期繁重的準備工作讓我認識到無論做什麼,説是一回事,真正實行起來又是另一回事,沒有什麼是簡簡單單就可以完成的,必須要全心付出;在活動的過程中總是會碰到困難,會出現錯誤,我們都要坦然而正確勇敢的面對,切不可半途而廢;個人能力有限,所以應該具有團結合作的精神,必要時積極而誠懇的向他人尋求幫助。

這次活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的組織和策劃能力,增強了我的自信心,給我原本空白的實踐經驗經歷填上了重要的一筆,而且捐贈所得的舊書送給了需要它的貧困學生,更讓我的心靈得到教育和洗禮,讓作為大學生的我開始一步步承擔起對這個社會應盡的責任,在社會實踐中證明和實現自我價值!作為一名新世紀的大學生,應該懂得與社會上各方面的人交往,處理社會上所發生的各方面的事情,這就意味着大學生要注意到社會實踐,社會實踐必不可少。畢竟,1年之後,我已經不再是一名大學生,是社會中的一分子,要與社會交流,為社會做貢獻。只懂得紙上談兵是遠遠不及的,以後的人生旅途是漫長的,為了鍛鍊自己成為一名合格的、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人的一生中,校園並不是永遠的學校,真正的學校只有一個,那就是社會。一個月的實踐一晃而過,卻讓我從中悟到了很多東西,而這些東西也將讓我終身受用。社會實踐加深了我與社會各階層人的情感,拉近了我與社會的距離,也讓自己在社會實踐中開拓了視野,增長了才幹,進一步明確了我們青年學生的成材之路與肩負的歷史使命。社會是學習和受教育的大課堂,在那片廣闊的天地裏,我們的人生價值得到體現,為將來打下堅實基礎。我會不斷實踐,在實踐中鍛鍊,在實踐中得真知。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會更加努力,端正思想,明確方向,在不斷完善中求發展。也知道了:不要抱怨這個社會是如何如何的黑暗,哪裏哪裏的人是不對的。因為這個社會不會因為你的抱怨而改變的。不是讓社會來適應自己,只有自己去適應這個社會才行!

社會實踐活動的開展培養了我們的獨立處世的能力。讓我們在社會實踐過程中,通過獨立生活、獨立思考、獨立自主的去面對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對社會的認識更加清晰。不管在實踐過程中遇到挫折還是成功,對我們都是一種收穫,明確了優勢同時也發現了不足之處,讓我們面對社會更加自信。希望以後學校多開展一些這樣的活動,從各方面鍛鍊我們!

舊社區調研報告篇4

近年來,東站社區圍繞建設“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區”的目標和方向,大力實施黨員“安家工程”,社區黨建有特色;盡力滿足居民羣眾需求,社區服務有亮點;豐富活動載體,社區文化有活力;大力開展文明創建活動,社區文明上台階。社區面貌煥然一新,廣大居民的認同感極大增強。同時,也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現在:一是社區經濟發展“短腿”,二是“同駐共建”氛圍不濃,三是社區“行政化”傾向嚴重,四是社區服務亟需“上檔升級”,五是社區幹部普遍存在着“知識儲備不夠”。“窺一斑知全豹”。東站社區的個性問題折射出當前城市社區的共性差距,反映出建設和諧社區仍然任重道遠。尤其要圍繞構築和諧社區,突出抓好五點。

立足建設實力型社區,大力實施“強居工程”

在發展社區經濟上,社區居委會要跳出自辦經濟的小圈子,確立税源經濟的發展方向,致力優化經濟發展環境,為各種經濟成分和經濟組織提供全方位的優質服務。作為政府來講,當前要加快探索建立一種既有利於促進社區經濟發展,又有利於形成穩定的社區財力來源的新機制。可大力開展招商引資,發展多種所有制經濟,豐富社區税源,把來自社區的財政收入“蛋糕”做大,在此基礎上運用財政轉移支付的辦法,解決社區組織的經費來源,並形成一種良性的基層財力機制。同時,引導街居組織搞好自辦企業改制,發展個體私營經濟和各類社區經濟,不斷夯實社區的財力基礎。

立足建設自治型社區,大力實施“共建工程”

積極適應社會轉型、管理體制變更的新形勢,按照“政府依法行政、社區依法自治”的要求,進一步創新城市社會管理體制,建立社區管理新模式。城市基層政府要切實轉變職能,加強和改進對社區居委會工作的指導,用民主、法治、引導的方式方法取代過去簡單的行政命令。屬於政府及有關部門自身應完成的行政性任務,不得硬性攤派到社區;不屬於社區任務,但社區做起來有優勢的行政事務性工作,可採取“權隨責走,費隨事轉”的辦法解決。社區居委會要完善自治功能,在建立健全社區黨組織、社區居民自治組織的同時,不斷培育壯大各類協會和中介服務組織,承接起大量與居民相關的社會公共管理事務和公益事業。要健全社區成員代表會議制度,完善居務公開的各項制度,暢通居民參與管理的渠道。

立足建設服務型社區,大力實施“便民工程”

要立足於滿足社區居民的不同層次的需求,尤其要滿足社區居民最為迫切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逐步建立起門類齊全、功能完備的社區服務體系。要強化社區服務功能,既要注重社區服務的福利性、公益性,又要走社會化、市場化、產業化的路子,以盈利養福利,以有償補無償,通過多種形式興辦社區服務項目,形成多渠道的社區建設投入機制,在社區內逐漸形成社會福利服務、社會互動服務和市場有償服務相結合的社區服務網絡。

立足建設人文型社區,大力實施“素質工程”

東站社區的實踐證明,社區文化建設開展得紅紅火火,就會形成一種大氛圍,成為一種“文化社區”。要通過挖掘文體骨幹、培育文體團隊、組織文體活動等,在各社區形成有自己特點的文化隊伍和活動項目。要充分發揮社區文化資源和文體人才的優勢,建立社區學校,並可在街道和居民小區建立文化站和文化活動室,為居民羣眾提供陶冶情操、學習知識、人際交往、豐富生活的便利。要以青少年教育、社會公德、家庭美德、法制教育為重點,搞好社區教育;進一步加強社區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和黨組織班子建設,充分發揮社區各級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和戰鬥堡壘作用,為構建和諧社區提供政治保證。

立足建設安全型社區,大力實施“平安工程”

有效化解各類矛盾,確保社區的安全和穩定,是創建和諧社區的前提條件。要結合社區特點,抓好以基層黨支部為核心、政法基層單位為骨幹、羣眾自治組織為基礎、羣防羣治為依靠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發揮好社區維護社會穩定“第一道防線”的作用。要根據新形勢下各類社會矛盾逐漸凸現的'實際,建立健全糾紛排查、矛盾調處、突發事件預警、困難羣體幫扶、責任追究等工作機制,努力把矛盾解決在社區、化解在內部、消除在萌芽狀態。要建立由社區居委會協助xx部門統一管理居民户口的制度,單位管理的居民户口全部移交社區管理;城市社區普遍建立社區警務室,並按照社區地理、人口規模、治安狀況等,靈活實行一居一警、一居兩警、一居多警等多種配置模式,為社區提供安全保證。

舊社區調研報告篇5

按照地委組織部《關於深入學習貫徹自治區黨委基層辦主任工作研討會精神,紮實做好*地區基層基礎工作存在突出問題專題調研工作的通知》精神,市委高度重視,成立了鄉鎮、村隊、社區三個專題調研組,自11月21日-27日,社區專題調研組先後深入新城街道新城社區和平街道新華社區進行專題調研,調研採取召開座談會、個別訪談、入户走訪、查閲檔案等方式進行調研,先後召開由社區黨支部書記、主任、綜治專幹等社區幹部座談會2場,由社區居民代表、樓棟長代表參加的會議2場,由駐區地、市單位負責人蔘加的座談會1場,先後訪談人員40人,入户走訪50户。

一、基本情況

*市是地委、行署所在地。全市總人口17萬人,由漢、哈薩克、回、維吾爾、達斡爾、俄羅斯等25個民族組成,少數民族人口占36%。全市轄5鄉1鎮4場,1個牧民社區,3個街道辦事處,145個村隊,15個社區,轄區總面積4356.6平方公里,城市常住人口 23057 户60978人。15個社區共設黨組織24個,其中,黨總支部11個,黨支部15個,共有黨員1145名。截止20xx年10月底,*市共有社區幹部295名。其中國家幹部132名,聘用幹部86名,公益性崗位75名,掛職和幫助工作2名。女幹部176名,佔總數的59.66%,少數民族幹部94名,佔總數的31.86%。黨員幹部117名,佔總數的39.66%。團員41名, 佔13.90%。30歲以下幹部67名,佔22.71%;30-35歲幹部41名,佔13.90%;35-40歲幹部62名,佔21.02%,40-45歲幹部78名,佔26.44%,45-50歲幹部31名,佔10.51%,45-50歲幹部15名,佔5.42%。社區幹部中黨代表10名,人大代表7名,政協委員3名。15名社區黨組織書記全部由國家幹部中的優秀黨員擔任。其中,3名黨組織書記高配至正科級,10名為副科級,2名為副科級後備幹部。

二、主要做法

近年來,*市社區黨組織緊緊圍繞市委提出的打造綠色、人文、宜居、和諧的總體目標,進一步延伸社區黨建工作平台,拓展社區服務範圍,不斷提升社區黨組織凝聚人心、推動發展、維護穩定、服務居民、促進和諧的作用,取得了初步效果。

(一)強化領導,完善機制,全面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制。一是實行責任分解,落實有人抓的問題。進一步明確市委分工抓黨建工作的責任機制,健全完善縣級領導聯繫點,15名縣級領導擔任社區黨組織第一書記,建立了街道黨委書記、分管黨建領導、組織幹部工作例會、專題專項督查等制度。僅20xx年,市委主要領導先後4次深入村隊社區,對基層黨建工作進行專題調研,並通過座談討論、實地查看等方式,對基層組織建設提出具體要求。市委基層辦採取集中督查、專項督查和明查暗訪等方式,不斷加大對落實重點工作的督促檢查力度。截止目前,共督查26次,對21類問題進行了集中整改。二是開展專題述職,解決不願抓的問題。市委堅持把黨建工作與經濟工作同部署、同檢查、同考核、同總結,每年召開基層黨委書記履行黨建責任制專題述職會議,結合科級班子和科級幹部年度考核工作,就各黨(工)委貫徹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制情況進行民主測評,並將測評結果與評選表彰先進基層黨組織、優秀黨務工作者等工作相結合,從而大大增強了黨委和黨組織書記抓黨建工作的責任意識和規範意識;在社區,由街道黨委牽頭,召開社區黨組織書記履行黨建責任制專題述職會議,促進社區間的交流和溝通,提升推動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三是堅持創新推動,解決不會抓的問題。堅持典型推動,載體促動,不斷激發社區黨建工作的生機和活力。近年來,我市在社區全面推進了兼職委員、居民説事日、社區服務銀行等一系列創新項目,先後打造了新華、新城、光明社區等一系列黨建示範點。四是加強保障力度,解決抓不好的問題。出台了《關於進一步加強黨的建設的意見》,着重從政策上大力支持、資金上優先考慮、人力上切實保障,積極為基層黨建工作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將社區辦公經費納入財政預算,每個社區每年8萬元,年底將增加至10萬元;印發《*市黨政機關事權下放實施方案(試行)》(塔市黨辦[20xx]59號),要求市直23個相關部門按照權隨責走、費隨事轉的原則,拔付一定數量的辦公經費,有效解決了社區組織開展活動難的問題。五是規範制度建設,解決抓不實的問題。建立完善社區黨建聯席會議制度、定期議事機制等,形成市委集體抓、書記帶頭抓、分工抓、組織部門專心致志抓的新局面,促進黨建工作與加快發展的良性互動、整體推進。

(二)充實隊伍,強化培訓,社區黨員幹部隊伍不斷加強。一是以十個一活動為載體,打造服務型社區幹部隊伍。結合深入開展轉變作風服務羣眾活動,社區為每名社區幹部合理劃分一個片區,在片區中深入開展了以每年發放一張便民聯繫卡、組織開展主題實踐一次活動,每半年走訪一次片區居民家庭、徵求一次居民意見建議,每月為弱勢羣體解決一個難題或困難,聯繫一户貧困户、聯繫一名大中專畢業生、聯繫一名下崗失業人員、聯繫一名高齡空巢老人、聯繫一名留守兒童的十個一活動,拉近了社區黨組織與居民羣眾的距離,調動了廣大居民參與社區建設的積極性和熱情。目前,全市252名社區幹部、地區、市派工作組成員先後與聯繫居民結成幫扶對子560餘對,通過走訪慰問、電話瞭解、上門服務等形式幫助居民解決難點、熱點問題120餘件,既增強了社區居民對社區的歸屬感,又有效提升了社區管理服務水平。同時,我市將社區幹部培訓納入幹部教育培訓總體規劃,有計劃的選派社區骨幹參加市級以上的培訓,進一步拓寬社區幹部視野,增加開展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20xx-20xx年,先後選派50餘名社區黨組織書記、主任赴疆外培訓,在市委黨校舉辦培訓班2期,培訓社區業務骨幹200名。二是以十服務活動為載體,打造樂於服務、甘願奉獻的志願者隊伍。重點圍繞社區十大關愛羣體,開展服務老年人、服務青少年、服務殘疾人、服務留守兒童、服務貧困户、服務大中專畢業生、服務下崗失業人員、服務高齡空巢老人、服務流動人口、服務老黨員的十服務活動,在社區形成了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社區服務格局。截止目前,我市街道、社區建立以黨員、團員等為主體的社區志願者服務隊15支600餘人,開展主題實踐活動199次,參與志願活動人員2311人次,受益羣眾6100餘人次,其中,走訪慰問關愛羣體1000餘人次,幫助關愛羣體解決實際困難220餘件次。三是以雙重管理活動為載體,打造八小時外奉獻社區的在職黨員服務隊伍。社區黨組織根據在職黨員的興趣、愛好、個人特長,將在職黨員分類編入社區各類服務隊,通過組織在職黨員在節假日、業餘時間開展帶頭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帶頭參與社區服務、帶頭扶貧幫困、帶頭協調鄰里關係、帶頭維護社會治安穩定、帶頭促進民族團結的六帶頭活動,充分發揮在職黨員在和諧社區建設中的促進作用。目前,地、市1441餘名在職黨員活躍在社區組建的假日服務隊中,成為社區建設、社區服務工作的有效補充力量。四是以爭當六大員活動為載體,打造奉獻於社區的離退休黨員幹部隊伍。社區黨組織積極發揮離退休老教師、老公安、老政法、老模範、老紅軍等五老黨員在社區服務中的積極作用,在做好離退休老黨員幹部四就近工作的前提下,在離退休黨員幹部中開展了爭當社會治安協管員、鄰里糾紛調解員、扶貧幫困幫帶員、法律法規諮詢員、文明新風倡導員、網吧義務監督員的六大員活動,在轄區形成了社區服務離退休黨員幹部、離退休黨員幹部服務社區居民的社區循環服務鏈。目前,全市15個社區活躍着600餘名五老人員,他們利用節假日開展政策法規宣傳30餘場次,結對幫扶貧困户100餘人,調解鄰里糾紛矛盾200餘人次,接待羣眾法律諮詢350餘人次。

(三)建強陣地,完善設施,社區辦公服務環境不斷優化。一是以標準化建設為目標,加強社區陣地建設。通過積極爭取上級項目支持和援疆建設項目等形式,整合資金2300多萬元,加強社區辦公陣地建設。截止目前,15個社區均建成400平方米以上辦公陣地。其中:400平方米以上8個,500平方米以上3個,1000平方米以上辦公陣地5個。各社區統一設置了八站一室服務平台(黨員服務站、社會保障服務站、勞動保障服務站、環境衞生服務站、計劃生育服務站、文化體育服務站、綜治維穩服務站、流動人口服務站、社區警務室),內部設施達到了十一個有,即:有活動器材、有電腦、有電視、有vcd或投影、有打印機、有電話、有圖書、有學習園地、有資料櫃、有公開欄、有監控系統。二是以居民需求為導向,完善社區服務設施。為及時收集到居民的意見和建議,各社區在社區及小區醒目處設置意見箱50餘個,並在小區內設置了300餘塊便民服務欄;同時,各社區結合綜合辦公樓格局,分別在辦公樓內設置了圖書閲覽室、乒乓球室、棋牌室、戲曲室、舞蹈室、悄悄話室、殘疾人康復室、居民説事廳等,購置了電子琴、架子鼓等樂器,最大程度地滿足不同居民的服務需求。三是以社區聯合黨委為抓手,構建區域化黨建新格局。在13個社區建立社區聯合黨委,制定了《*市社區聯合黨委工作規範》,建立144個不同定位的功能型黨支部、291個功能型黨小組,初步形成了以社區聯合黨委為核心,以建制性黨組織為主體、功能型黨組織為支撐的社區黨組織架構。通過劃分責任區、認領公益崗位、開展志願服務等形式,引導單位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參與社區建設。

(四)把握關鍵,重點突破,提升社區維護穩定和服務居民的能力。一是以鞏固社區三化建設為契機,進一步加強社會管理。投入696.59餘萬元,啟動並完成了15個社區三化建設,全市共封閉小區138個(全封閉65個、半封閉45個、局部封閉28個),目前,設置治安崗亭15個,建立社區警務室15個,配備社區民警26名、協警48名、民兵140人,組建由550餘名樓棟長(巷道長)、600名低保户組成的治安義務巡邏隊伍。安裝攝像頭622個,視頻監控室15個,led電子屏17塊,小區喇叭55個,電子巡更43個,建立小區警衞室34個,安裝小區大門59個,配備小區保安69個;成立3個街道羣眾工作站、15個羣眾工作室,建立了15個出租房屋和流動人口管理服務站,年初以來,清查流動人口6764人,出租房屋924户1848間。結合社區三化建設,進一步整合社區治安力量,按照一三六的人員配置加強社區警務室建設 ,配備了頭盔、警棍等防爆器材;圍繞平安社區、五無社區的標準,開展羣防羣治,建立完善巡防體系建設,強化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引導職能部門、轄區單位和志願者隊伍積極參與平安社區創建;認真做好公共安全、應急防範等工作,進一步建立健全應急處突機制,制定預案、建立應急處突隊伍,進行常態性拉練等活動,營造安居家園,提升居民的安全感。二是深入推進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機制和四類管理法。按照構成廣泛、數量充足的要求,建立了一支1683人的樓棟(單元)長隊伍,按照10—20户1名的原則設立了1418名信息員,在全市形成了街巷有人巡、院落有人守、樓棟有人看的三級巡防網絡;充分發揮樓棟長(巷道長)、信息員兩支隊伍建設,進一步建立健全信息傳遞網絡,形成輿情彙集研判制度,拓寬信息源和解決渠道;充分發揮樓棟長、信息員的作用,及時瞭解發生糾紛情況,掌握糾紛信息。並經常傾聽社區居民的心聲,對居民羣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予以耐心解答,並重點解決居民所面臨的困難,確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結果。三是積極開展法制宣傳活動。以法制宣傳月活動為契機,採用法制宣傳欄、宣傳展板、發放宣傳材料、法制培訓班等多種形式向廣大居民宣傳防火、防盜、反邪教、反恐維穩、崇尚科學、破除迷信等方面的知識。如:邀請社區民警對轄區內青少進行預防青少年犯罪法律知識講座,使居民的自我安全意識、家庭法律意識、青少年自我保護意識和識別罪犯的能力有所提高。四是切實加強宗教事務管理。強化領導幹部聯繫宗教活動場所、與宗教人士談話兩項制度的落實。在社區,通過召開座談會、走訪慰問、發放宣傳單等形式及時掌握宗教人士和信教羣眾的思想動態,認真做好民族宗教政策、法律法規及精神等的宣傳。五是深化共駐共建。調整縣級領導幹部社區聯繫點,在市直單位部門中開展包聯幫扶社區工作,將98個市直單位部門與15個社區結成幫扶對子,確定15個牽頭單位,開展雙聯雙促活動,截止目前,156個地、市單位參與到社區結對共建活動中,確定共建事項91個。如:*地區郵政局為新城社區捐助1萬元的辦公經費,製作了10塊文明引導牌;*市農村信用聯社在社區認領20名貧困學生,每學期為每人資助500元等。

(五)創新載體,優化服務,增強社區黨建的影響力。一是健全社區服務體系,提升社區服務功能。以推進社區扁平化管理模式為契機,按照提升品位、功能配套、設施完備的要求,建設社區一站式服務平台,簡化辦事程序,實行ab崗工作制,提高服務效率,建立首問責任、限時辦結、全程代辦等工作制度,推行一窗口受理、一條龍服務、一站式辦公、一手攬子解決的服務模式,實現進一扇門、辦百項事的服務需求。二是加強社區信息化建設,拓展社區服務領域。投入資金15萬元,在新華、新城、光明社區搭建了社區門户網站,分別設置1部電子觸摸屏,將社區的基本情況、辦事流程、特色服務等輸入其中,通過搭建社區站户網站、設置電子觸摸屏,建立居民與社區零距離交流和溝通的平台;同時,15個社區設備19部#8鍵(維穩手機),有效提升社區對矛盾糾紛、突發事件等第一時間反映、第一時間處置的能力;進一步加強數字城鄉綜合管理服務系統建設,配備移動終端手機30部,更新電腦15台,15個社區均完成了基礎數據錄入工作,並能及時更新。三是推行居民説事日,暢通民意訴求渠道。截止目前,15個社區開展説事活動125次,已接待居民來訪500餘人次,受理居民反映水、電、暖、路、鄰里糾紛、家庭矛盾等方面問題176項,已辦結169項,解決居民急難煩心事197例,化解鄰里糾紛123起,調解家庭矛盾111件。四是深化志願服務,打造志願服務品牌。制定《*市社區志願者隊伍建設實施方案》,截止目前,15個社區建立了以地、市在職黨員及轄區內各類積極分子為主體的志願者隊伍65支、招募各類志願者1441人,開展志願服務529次,惠及老弱病殘孤等城市弱勢羣體2895人次。五是做實四個面向服務,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廣泛開展救助保障、計生服務、普法維權等100多項社區服務活動,紮實做好面向社區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務,面向下崗失業人員的再就業服務,面向弱勢羣體的社會救助服務和麪向轄區單位的社會化服務。六是突出品牌服務,着力打造温馨家園。進一步深化愛心驛站、愛心基金超市、六點半學校、五彩志願者服務、愛心基金超市、社區qq羣、黨員會客廳、居民説事日、十五分鐘服務圈等社會化服務品牌,大力推行365無假日服務、錯時工作、全程代辦等工作制。截止目前,全市創建國家級示範社區1個(塔爾巴哈台社區),自治區級黨建示範社區1個(杜別克)、自治區級基層組織建設先進單位2個(杜別克、光明),自治區級文明社區3個(杜別克、光明、商業),自治區體育示範社區1個(杜別克)、自治區級科普社區2個(杜別克、建設)、自治區敬老模範社區1個(杜別克)、自治區級文化社區1個(公園),初步形成了一個社區一個特色、一個社區一個品牌的社區黨建工作格局。

(六)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着力培育和繁榮社區文化。社區黨組織圍繞文化立市、生態美區、旅遊富民、邊貿興業的發展思路,着力培育和繁榮社區文化。一是抓好陣地建設。將採取黨費補一部分、街道出一部分、社區自籌一部分的辦法,加大文化建設投入力度,在各社區開闢了閲覽室、娛樂室、文化活動室、閲報欄及各類宣傳欄和宣傳櫥窗,為開展豐富多彩的社區文化提供廣闊舞台。二是抓好隊伍建設。整合轄區力量,建立了夕陽美藝術團、波爾卡藝術團等10餘支高素質的社區文化志願者服務隊伍。如,杜別克社區的夕陽美老年藝術團、健身舞蹈隊已成為我市社區文化活動的一張名片。三是抓好活動載體。廣泛開展五好黨建樓棟、五好文明家庭、道德模範評選等活動,依託道德講堂深入開展四德教育,提升社區居民的道德修養和文明素質;圍繞六個一(一次宣傳、一堂黨課、一場懇談、一次圖片展、一次大討論)廣泛開展感恩教育活動;大力倡導崇尚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促進社區居民和諧相處,努力積極向上的社區氛圍。四是抓好精品文化。在社區文化建設中注重抓精品,充分挖掘文化資源,發展特色文化,提升社區文化的品位和檔次。杜別克街道的社區居民趣味運動會、和平街道建設社區的居民鄰里節等各具特色的社區文化活動有效地凝聚了羣眾人、教育了羣眾、感染了羣眾。同時,積極做好*市多民族融合文化、口岸文化、戍邊文化的學習、挖掘和宣傳工作力度,在把*市打造成全國民族團結先進縣市上着力。

三、*市社區基層基礎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社區反恐維穩的能力與新形勢、新任務不相適應

一是維穩形勢依然嚴峻。*市地處祖國西北邊陲,作為地委、行署所在地,是進入新疆的重要門户,長期以來一直處在反分裂、反恐怖鬥爭的前沿。但受境內外各種因素的影響,尤其是隨着*市至哈薩克斯坦東哈州烏爾加縣三日遊邊境旅遊線路的開通,我市的維穩形勢依然嚴峻,任務十分繁重,自7.5以來,重大活動多、大事要事多、政治敏感時段相對集中,維護穩定的任務十分艱鉅。今年以來長達近5個月的時間都處在維穩工作上,社區落實24小時值班備勤,造成工作人員身心疲憊,個別社區和幹部在危機意識、憂患意識及維穩方面出現鬆懈和麻痺思想。認為問題大多出現在東疆和南疆,相對而言北疆尤其是比較穩定,不存在安全隱患。思想上過於麻痺大意,放鬆警惕。

二是思想上不夠重視。社區理論、社區思想、社區概念,對一些領導幹部和城鎮居民仍然較為陌生。隨着改革的不斷深入,大量的退休人員、下崗失業人員和流動人員進入社區,許多單位人轉為社會人,越來越多的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大量湧現,落户社區。有些領導幹部對街道社區黨建工作的重要性存在模糊認識,思想觀念未能轉變,在指導思想和工作安排上重經濟、輕黨建。同時,社會和居民缺乏對社區的認同感和參與意識,有的下崗職工黨員不相信社區、單位黨員瞧不起社區、離退休黨員顧不上社區、純居民黨員幫不上社區。部分轄區單位認為社區建設只是街道社區的事,與自己無關,有時在街道黨委的號召和社區黨組織上門做工作的情況下,能夠參與一些社區共建活動,但形式上是被動型而非貢獻型,參與社區黨建工作的自覺性還不高,從而形成社區黨建一頭熱的現象,還有些單位黨組織不知道在社區黨建中到底扮演怎樣的角色。

三是宣傳上不夠到位。社區的維穩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上下各方思想認同,形成合力。但是一些社區的幹部思想認識有差異、職責任務不明確。以落實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機制為例,即對每個居民家庭的基本情況都掌握是基本要求。但是有的地方卻簡單地理解為死記硬背,還有許多社區,社區幹部沒有做到深入居民家庭,沒有做到熟悉門面人頭,沒有做到同居民羣眾打成一片。在走訪中發現,有些社區相當一部分居民至今還不知社區書記、主任是誰。一些街道辦公人員和社區幹部對社區工作的複雜性、艱鉅性認識不深,對服務羣眾、維護穩定的政策性問題把握不準;一些少數民族聚居社區的漢族幹部和警務人員不懂雙語,與少數民族居民不能直接溝通等。加上文化市場監管不力,全疆乃至全地區對文化經營場所、攤點沒有形成嚴格的管理網絡,從源頭上沒有根本杜絕非法宗教及反動宣傳品的流動渠道,特別是以互聯網為工具,傳播宗教極端思想和暴力恐怖手段日益加劇,技術手段尚無法控制。在反恐工作機制方面,信息員的素質尤其是專業素質不高,收集信息的手段單一,甄別能力、綜合判斷能力和分析不強。

四是警務室建設滯後。*市維穩、綜治工作牽制了大量公安基層警力,加上社區警力的配置本身不多,社區民警還要承擔大量各項安保工作任務,牽制了社區民警投入社區開展工作的時間和精力。導致有的社區幹部和居民反映,警務室是有的,工作職責、工作紀律、服務承諾也都掛在牆上,但往往有事就找不到人,有的警務室幾天甚至一個月都見不到民警來工作,警務室是空架子。另外,走訪中發現,大部分的社區警務室有一定的辦公條件和環境,但在一些辦公用房本身就比較緊張的社區,尤其是在部分社區,社區警務室空間小,環境差,設施落後。投入的社區警務工作經費,雖然每年在增加,但仍滿足不了實際工作的需求。協警工作待遇偏低,業務素質不高,導致人員不穩定。硬件建設和裝備現代化還沒有達到一定的要求等問題,也是影響社區警務工作實效的重要因素。

五是機制運作不協調。政府對社區的法定職能界定不清導致社區各項行政工作應接不暇。尤其是社區管理的弱化和淡化,已經成為社區管理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之一。目前,街道和社區承擔的工作任務與自身的職權狀況存在很大的矛盾,突出表現為責大、權小,以致社區黨組織在履行社區建設的政治責任方面,在組織協調地區性、社會性、羣眾性、公益性工作中,都顯得鞭長莫及。另一方面由於體制上的原因和傳統觀念的慣性作用,隨着政府的城市管理工作重心逐漸下移,上級黨、政部門紛紛把工作職能、工作任務延伸到街道和社區,但是在職能轉換中,原先承擔職能、擁有相應投入的政府部門和單位,並沒有相應讓出財政的投入,從而就使原本就缺乏條件的社區在接過轉來的社會職能後,又享受不到相應的財力支持,即未能完全做到費隨事轉。這樣,一方面使社區承擔了太多的政府職能,工作呈行政化傾向,成為經濟、行政、社會複合體,社區自治形同虛設;另一方面,社區工作者疲於應付,這種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的狀況,使社區無法把主要精力放在服務羣眾和掌握社情動態上,社區財力、物力匱乏的情況已經成為一個突出問題。

(二)社區幹部隊伍建設與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不相適應

一是社區幹部數量不足、結構不合理。隨着城鎮化進程的加快,社區的發展壯大,居民數量也在不斷膨脹。社區專職隊伍單薄、人員缺少。目前,*市3個街道15個社區,35歲以下108名,佔社區幹部總數的39.61%,40歲以上幹部125名,佔社區幹部總數的42.37%。高中及中專學歷127名,佔社區幹部總數的43.05%。總的來看,社區幹部隊伍存在聘用幹部及其它人員佔主體、整體年齡偏大、受教育程度相對偏低、女性據多等問題。二是社區幹部綜合素質不高,業務能力不強。隨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和城市化建設的不斷推進,社區承擔的社會事務越來越多,社區工作的系統性也越來越強,對社區工作人員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目前,很多社區幹部缺乏社區黨建工作和羣眾工作的系統理論知識,對怎樣做好社區工作、構建和諧社會缺乏科學的思考和正確的定位,工作思路不寬,組織領導能力不強,創造性開展工作的能力較差,社區管理層次水平較低。這種狀況與日益拓展的社區黨建、社區建設、和諧社區建設工作不相適應。三是部分社區幹部責任心不強,創新意識有待加強。一部分社區幹部服務意識較差。沒有牢固樹立立足社區、服務於民的思想,把社區工作簡單的看成是上傳下達,社區服務功能沒有充分發揮。由於目前社區幹部流動性差,一般在一個崗位上一干就是幾年甚至十幾年,因而養成慣性思維方式和工作模式,思想比較保守,觀念比較陳舊,任務等上級安排,辦事憑老經驗、老方法,工作上習慣於聽命於街道辦事處的指令,自主意識不強,缺乏開拓創新精神。四是社區聘用幹部待遇偏低,社區幹部隊伍不穩定。社區幹部待遇偏低,導致一些社區幹部積極性不高,對工作敷衍塞責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全市15個社區共有聘用幹部86名。這部分幹部在社區工作時間長,積累了一定的社區工作經驗,在各社區工作中發揮着積極的推動作用,可以説,聘用人員依然是社區工作者隊伍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然而,20xx年以來我市通過競爭上崗,僅將24名社區幹部的工資提高到800—1000元,由財政交納五金,仍有62名社區幹部僅享受每月1000元的生活補貼,且未交納五金。由於經濟收入上的懸殊,這部分聘用人員雖然人在社區工作,但始終心存另謀職業的想法。五是社區黨員管理難度大。目前社區管理的黨員主要是離退休人員、下崗失業人員、畢業生及退伍軍人,其中大部分畢業生和退伍軍人往往是將黨組織關係轉入社區後,便外出務工並更換聯繫方式,幾乎不主動與社區黨支部聯繫,加之部分下崗失業人員黨性淡薄,組織紀律渙散,出現黨費收繳不上、組織生活組織不起來等問題,給社區黨建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阻礙。

(三)社區基礎設施建設與新形勢、新任務不相適應

從目前的現狀來看,*市各社區基本上都有辦公陣地,但陣地面積各不相同,有的社區陣地面積較小,只能維持正常的工作辦公。受辦公經費的限制,大部分社區基礎設施建設滯後。由於社區經費來源渠道有限、數額也比較少,需要開展的活動又比較多,社區文化活動基本沒有專項經費和場所,因此社區開展活動,很多都是社區居民自己掏錢做服裝、租場地、購道具等。居民對社區文化的需求呈多元化的趨勢。但現實中,社區文化活動的形式還是比較單一,針對面還不夠寬廣。這些與社區幹部年齡老化、結構失衡、社區文化專幹缺乏有很大的關係。由於一些社區委員會中基本沒有設文化專幹,社區文化開展工作一般部是社區委員會其他幹部憑藉老一套經驗或依靠社區中熱心社區建設的文藝、體育人才等開展的,形式略顯單一。受辦公場所的限制,有些社區不能正常開展組織生活和開展文體活動,黨員意見很大

(四)社區服務內容、形式與新形勢、新任務不相適應

1、社區配套服務滯後。受活動經費的限制,大部分社區缺少健身器材,文體活動設施,不能滿足居民文化體育方面的需求。社區養老機構跟不上老齡化社會的發展趨勢,老年人的醫療保健不能在社區得到完全的解決,社區的老年康復中心基本上沒有。另外,社區對老年人日常生活照顧方面所提供的服務不足。為婦女兒童服務的設施,有的社區沒有,有的社區建立了但是處在低水平上。下崗、失業和特困户在社區只能為他們解決一半低保問題,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弱勢羣眾的貧困問題。殘疾人在社區沒有自己的綜合活動中心,社區基本上沒有建立無障礙設施,缺少殘疾人就業平台和機會。

2、就業服務存在問題。目前一些街道對社區創業促就業工作既無專項經費支持,又無專業人員進行創業指導;而街道勞動保障事務所和社區勞動保障服務站也無資金扶持,再加上此項工作目前沒有納入政府年度考核範圍,還有一些社區沒有真正認識到這項工作的重要性,全市社區創業指導服務網絡還不夠完善。社區居民、下崗失業人員自發組織起來創辦社區服務經濟實體,其優惠政策難以落實(包括扶持資金、技術指導、項目設計、場地落實等。從思想觀念來看,社區居民對社區服務業中的家政服務、鐘點工、保潔工等存在種種偏見,其原因:一是待遇明顯偏低;二是髒苦累,所以相當一部分人不願意幹。

(五)流動人口和重點人員管理存在不到位和缺位的現象

1、流動人口缺乏有效監管。流動人口管理是一項艱鉅繁雜而長期的社會工作,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各部門共同參與、羣防羣治,做到管理教育和服務相結合。在實際工作中,一些部門重收費輕管理,僅停留在文件和辦證上,沒有真正投入力量進行管理和核查落實,造成居委會與公安機關缺乏溝通、協調。僅依靠派出所的力量是有限的,民警除每天要值班、巡邏,同時還要辦理各類案件和參加業務培訓及節假日重大活動的安全保衞工作。下管區的時間有限,對轄區流動人口情況進行全面掌握根本做不到。如果做到不漏管不失控,就必須充分發揮社區的職能作用,及時與派出所互通情況、信息,發現問題及時上報。

2、流動人口辦證意識不強。按照《公安部關於城鎮暫住人口管理的暫行規定》:凡離開户口常住地三日以上,在外地居住的都應到居住地派出所進行登記,離開時應當註銷。在實際工作中,流動人口中除了辦理營業執照或子女入學時必須出示暫住證,要到當地派出所辦理臨時户口外,一般均不主動去派出所登記辦證,離開時也未主動去註銷或退回暫住證,給管理工作帶來一定難度。*市雖然出台《出租房屋和流動人口管理暫行辦法》,實行房屋租賃備案制度,但很少有人辦理房屋出租備案,對未登記備案的沒有任何制約手段,致使出租房屋管理困難。特別是城鄉結合部的大量出租房屋的登記備案問題更是無法解決。

(六)加強宗教事務管理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

一些黨員幹部政治不夠堅定或不敢擔當、不願擔當,對宗教事務不敢管、不願管。在落實宗教管理五項制度不夠到位,宗教事務嚴重失控;宗教人士管理機制不健全;宗教極端思想滲透嚴重,信教羣眾思想上、行動上不能擁護黨的領導;存在非法宗教活動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問題。社區宗教管理事務幹部更換頻繁,素質不高,以致於對落實宗教管理工作宣傳不到位。

(七)調研中發現的其他需要重點了解的突出問題

1、個別黨員幹部存在四風方面的問題:主要表現在有些幹部工作漂浮、貪圖虛名、投機取巧、不求實效;好大喜功,喜歡弄虛作假、欺上瞞下;喜歡搞花架子,善於裝門面,願意做表面文章。這些問題無形中增加了羣眾的負擔,引起羣眾的反感,傷害羣眾的感情,削弱黨在人民心中的威信。有些幹部脱離羣眾基礎、脱離實際,高高在上,不關心百姓疾苦,以官老爺自居,公僕意識淡薄;無所作為,遇事推諉,辦事拖拉,喜歡掩蓋基層矛盾和羣眾困難。工作方法簡單粗暴,甚至隨心所欲,做決策輕率武斷。有些幹部一味地追求個人的物質享受,喜歡歌舞昇平、紙醉金迷的生活,甚至貪污受賄,道德淪喪,腐化墮落。

2、涉及民生方面存在的問題:主要涉及道路、衞生、教育、物價等方面,表現在轄區貧困弱勢羣體多,存在房屋維修、冬季取暖等問題,僅依靠社區的力量是無法全部解決的;哈爾墩社區五條巷道沒有路燈,給居民夜間出行造成不便;低保人員申請廉租房的人員較多,而廉租房的數量有限,遠遠不能滿足貧困人員的住房需求;背街小巷的道路年久失修,影響居民正常出行;勞務市場管理有待加強,存在安全隱患;黑車市場混亂,影響正常的運營秩序;保安人員年齡老化,工資待遇低,不能有效發揮安保作用;加強校園安全檢查,部分學校處於交通要道,容易造成交通堵塞,對學生上、下學期間造成安全隱患;學校周邊環境,三無食品較多,存在食品安全隱患;物價過高,居民工資不高,消費水平受到很大影響;物業管理不規範,甚至有些小區至今沒有物業管理委員會,居民點垃圾亂堆亂倒現象嚴重。

四、加強和改進社區基層基礎工作的意見建議

(一)加強社區反恐維穩的能力

一是教育宣傳要常態化。要組織專門工作隊定期走進社區,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講解新疆歷史發展及社會主義建設成就,揭批暴力恐怖勢力的險惡用心及社會危害,大力營造反暴力、反恐怖、講法制、促和諧、保穩定的濃厚氛圍。二是輿論宣傳要常態化。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學校、報紙、互聯網和其它新聞媒體大肆宣傳反暴力、反恐怖、講法制、促和諧、保穩定的思想內容,搶佔意識形態領域反分裂鬥爭的宣傳陣地。三是隱患和重點人口排查工作要常態化。要組織維穩工作隊定期深入社區深入排查反恐維穩工作漏洞、隱患和重點危險人口等,針對排查出的情況及時採取有力措施積極應對,全力以赴把不穩定隱患解決在基層、消除在萌芽狀態。四是敵情分析、研判要常態化。要建立政權組織敵情分析、研判制度,定期召開聯席會議準確掌握、研判敵情,及時超前防範。五是防暴反恐演練要常態化。軍、警、民反恐主力部門,要根據敵、社情適時制定各種處突預案,並加強演練,給敵人以強有力的震懾並提高處突能力和水平。六是情報信息收集要常態化。武警、公安、安全部門要採取有力措施經常加強情報信息收集工作,切實做到情報準確、及時、可靠,確保處置、打擊等後續工作有力、有效,社區要做好配合工作。七是打擊要常態化。在依法遏制暴力恐怖犯罪的鬥爭中,要定期組織專門力量開展集中整治活動,採取主動出擊,露頭就打,先發制敵的方針,依法嚴厲打擊民族分裂主義的骨幹分子、暴力恐怖犯罪分子、和宗教極端勢力的為首分子,以淨化社會環境。八是全社會參與的聯動工作常態化。在加強維穩力量基礎方面,全市大力推行警力下沉,不斷提高街頭見警率,全面實現一區一警和一區多警警務管理模式。改變思路,變提高破案率為降低發案率。除政法公安專門力量外,基層構建以社區民警、協警、專職巡邏隊員為骨幹,社區幹部和社區工作者為基礎,轄區聯防隊員、民兵、單位保安和小區樓棟長為補充的羣防羣治隊伍,提升處置、發現、打擊、防範的四種能力。同時要加強社區警務室的建設,配強基本的防護措施。九是考核要常態化。要嚴格落實維護穩定工作的領導責任制,統籌兼顧硬道理與硬任務,協調推進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切實做好維護穩定與促進發展同規劃、同部署、同落實、同考核,着力推動維護穩定各項工作常態化、制度化和法制化。

(二)加強社區幹部隊伍建設

加強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必須造就一支專業化、職業化、規範化的社區工作者隊伍。一是擇優錄用,綜合考察。按照年輕化、知識化、能服務、懂管理的要求,可以從外部招聘一些素質好、能力強、年紀輕、學歷高、熱愛社區工作的大中專畢業生、復員退伍軍人和下崗職工,保證一個社區一名大學生;也可以內部錄用一些經驗豐富,工作方法獨特的原有社區工作人員,充實社區工作者隊伍。按照公開平等的原則,實行筆試、面試和綜合考察,擇優錄用,建立老中青相結合,知識與經驗相結合的社區工作者隊伍。二是強化培訓,提升能力。各社區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不斷地對社區工作人員進行教育培訓,並完善社區工作人員的培訓制度。可以採取正規教育和短期培訓相結合的方法,對社區工作人員進行系統的崗位培訓,通過專家授課、現場考察、交流經驗等方式,促使其改進工作方法,豐富社區工作者的專業知識和工作經驗,提升其處理複雜問題的能力和做好新時期羣眾工作的能力。三是有效激勵,調動積極性。可以通過嚴格考評、年度表彰、獎勵先進等措施,強化管理,調動社區工作者的積極性,從而培養、吸引和留住高素質的人才。四是提高社區幹部待遇。建議市財政按照新《勞動合同法》規定,將社區工作者福利待遇經費納入社區經費預算,落實社區幹部社區保險,包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解決其後顧之憂。同時要建立社區工作經費自然增長機制。建議市財政逐年增加社區工作經費預算,隨着社會平均工資的提高,逐年提高社區工作者待遇,以此來確保社區工作者收入不低於當地職工最低工資標準水平,並且不影響社區工作正常運行,進一步調動社區幹部工作積極性。五是加強黨員教育管理。重點做好離退休黨員、流動黨員和無業黨員的教育管理工作。積極做好思想工作,結合他們的特點,加強對其的教育,大力發揮其作用。為黨員參與社區建設創造條件,使每個黨員能在社區生活中發揮作用。實行黨員掛牌服務和建立黨員網格化管理活動,採取黨員包樓、包户的方法,開展爭當文明家庭、爭創文明樓院活動,把黨員在社區建設和管理中的表率作用體現出來。六是加強基層組織基礎建設。建議把社區作為一級政權組織建設,深化街道、社區管理體制改革,不斷充實社區工作力量,完善社區職能功能,大力加強社區陣地建設。使所有社區達到有人員、有編制、有陣地、有經費、有警務室、有巡邏車、有高配待遇、有文化活動中心、有管理考核制度。

(三)加強社區基礎設施建設

社區在建設和發展的過程中,應該為居民營造一個優美、舒適、方便和適於居住的空間,使社區成為了人居環境最佳社區。一是培養社區居民的環境意識、公德意識。為構建和諧社會,社區可以開展綠色社區考評活動,創造整潔、優美的社區環境,或創建安全文明小區活動,培育法律環境;結合推進社區警務室的建設,開展經常性、羣眾性的法制教育,消除各種社會不穩定因素,將社區的綜合治理滲透到每個角落。二是抓環境衞生,保居民健康。社區環境衞生水平的高低,反映了社區經濟發展水平和居民精神面貌及文化素養,關係着居民的身心、身體健康。社區工作者要切實強化對社區日常衞生的檢查指導,並將社區環境管理規範、環境問題投訴電話等環境管理制度公示上牆,並有環保記錄、環境建設檔案等種類環保檔案,並指定人員負責。社區物業也要積極配合社區的工作,做到垃圾日產目清,公共設施及時維護,建立垃圾房,垃圾袋裝化、拆違建綠。三是加強社區基礎設施建設。規劃要先行,社區建設用地要納入城市設施規劃,由民政部門提出,規劃部門合理佈局進行編制,從根本上解決社區辦公陣地問題。要分類實施,多條腿走路。建議按照人口、管轄區域、辦公場所達標情況等對所有社區進行分類,採用轄區開發商建設、政府財政出資、駐區單位共建等方法分類實施。升級改造一批。對老城區原有社區和已經改造完成的新小區,社區基礎設施不達標的,由市、區兩級財政共同承擔,進行規劃和改造。共建一批。政府主導,明確駐社區單位的共建責任,按照有關政策,引導駐區單位把閒置房屋無償提供給社區使用,或採取集資的辦法共同建設。新建一批。嚴格落實政策,所有新開發建設的小區,開發商要按照社區建設用房標準,無償提供社區配套用房。整合一批。對人口較少,規模較小,户數少、功能不健全,又解決不了辦公用房和或發揮不了作用的社區,按照就近原則,與較大社區進行合併。並充分調動社區內各單位、各種組織等一切力量,廣泛參與社區建設,使社區內各單位的所有文化、體育等基礎設施對外開放,最大限度地實現社區資源的共有、共享。

(四)提高社區為民服務能力

社區要在做好居民辦證、低保、治安維護、計劃生育等工作的基礎上,不斷拓展服務內容、擴大服務領域,特別是在繁榮社區文化、增進鄰里和眭、完善便民設施、提供快捷服務、關愛空巢老人、發展社區養老事業等方面,要加大探索和嘗試力度,做好網絡化管理工作的同時,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同時,政府部門應加大資金扶持力度,創新社區服務管理新模式,不斷提升社服務水平和質量,努力構建和諧社區,提高居民幸福指數。一是開展黨員義務服務活動。充分發揮黨員志願者服務隊的作用,擴大服務者隊伍,擴大服務範圍,組建以黨團員為主體的社區志願者服務隊,根據居民不同層次的需要,開展各類服務,切實幫助居民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各種難題。二是要大力開展就業服務。社區要積極開展再就業培訓及職業介紹服務,大力開發就業崗位,形成市、街道、社區三級全方位、多層面的就業網絡。既培訓了再就業人員又安置了下崗失業人員。對困難羣眾也可以開展送政策、送技能、送崗位、送服務的活動,落實創業專項貸款和貼息優惠政策,以鼓勵失業人員自強自立、自主創業幫助失業人員自謀職業,或與轄區企業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安置下崗失業人員就業,切實解決下崗失業人員特別是生活困難的失業人員的再就業和生活困難問題。社區居委會要充分發揮密切聯繫居民的優勢,協助政府摸清困難羣眾的真實情況,把所有符合條件的特困失業人員都納入低保範圍,既做到應保盡保,又可以避免錯保。保證低保資金的足額發放,不斷改善低保服務工作方式、方法,注重引導有勞動能力的低保人員,積極參加社區公益性勞動和就業培訓活動。三是開展羣眾文體活動。以社區居委會、樓院、小區為單位開展經常性的羣眾文體活動,豐富羣眾的業餘文化生活。四是開展以黨員責任區、黨員聯繫户為主的連民心活動。組織社區黨員參加聯繫户、責任區活動,負責責任區的政策宣傳、治安巡邏、民事調解、環境衞生、計劃生育、綠化美化、流動人口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五是以服務居民為重點,充分挖掘轄區內的各種資源優勢,按照項目化運作、市場化管理、產業化發展、社會化服務的思路,加大社區服務業市場管理力度,開發服務項目,採用房屋租賃、合作經營、吸引社會力量投資等多種方式,興辦小市場、小門點、小公司,使社區服務領域進一步拓展,服務方式從分散經營、零星服務、個別活動逐步向產業化、實體化、規模化、社會化方向轉變。既能方便居民生活,又能轉移居民的家務負擔,緩解居民在衣、食、住、行以至學習、娛樂等各方面的難題,使他們能夠安居樂業,從而形成覆蓋大街小巷、滿足居民需要的多方位、廣角度的社區服務體系,在極大地方便社區居民生活的同時,增加社區經濟創收,拉動經濟增長,擴大社會就業。

(五)流動人口和重點人員管理

1、按照誰主管,誰負責;誰留宿,誰負責的原則,認真做好流動人口管理工作。在實際工作中根據轄區的治安情況,流動人口的多少,合理劃分責任區。管區民警和社區幹部共同深入管區,對暫住人口進行登記、造冊、辦證,並對各自管轄的暫住人口按不同職業、暫住時間長短、流動性大小從四個方面進行建檔,區別對待,分類管理。提高管理級別,理順管理體制,形成分工細、職責明,協調形成流動人口管理新格局,確保管理合力。從立法、管理、宣傳、經費保障、人員配備等環節,加強管理。建議把流動人口管理的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建立一支流動人口協管員隊伍,切實防止工作的遺漏和重疊。居委會、片區民警要採取向出租房屋的房主宣傳法律法規知識,提高房主的法律意識和防範意識。通過嚴格辦證制度和誰主管、誰負責;誰出租、誰負責的原則,出租人,承租人與派出所簽訂責任書、保證書,責任區民警下管區時加強與流動人口的見面率,掌握其日常表現,尤其是通過房主全面瞭解暫住人口的活動情況,及時將其納入視線範圍,對可疑人員情況迅速提交刑偵部門,為打擊流竄作案奠定基礎。

2、開展經常性的清理整頓,對重點人口進行列管、幫教。社區和派出所要有重點的經常開展對流動人口的清理整頓工作,在清理中發現線索,破獲案件。其中着重對三無人員、租賃房屋、流動人口居住集中區域、用工人員多的單位進行清查、查驗身份證和暫住證。清理整頓中,對其中的重點人口進行列管並逐人進行登記造冊,建立真實、齊全的檔案。同時做好函調工作,通過多種渠道瞭解其前科、劣跡,掌握其動向。對其中有重大現實危害的可疑人員由派出所領導直接掌握情況,具體落實管理、監控措施。與流出地公安機關通報情況,委託協查及提供線索,以利抓住戰機,及早破案,消除隱患。在對違法的重點人口實施打擊的同時,貫徹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由民警和有關單位的治保組織聯合施教,對其進行耐心、細緻的法制教育及思想轉化工作。

(六)加強宗教事務管理

一是結合五個一活動的開展,繼續落實好部門領導包宗教活動場所制度。在社區建立以四老人員、在職黨員、兩代表一委員為主的志願者工作隊伍,充分調動廣大黨員、樓棟長、巷道長等各類積極分子參與宗教事務管理工作的主動性。二是充分利用節假日或每週五的主麻日,在居民小區或清真寺對各族居民或信教羣眾積極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宣講,並做到社區書記或主任及社區網格管理員每週定期走訪慰問清真寺管理人員,切實做到維護穩定網絡全覆蓋。三是政府必須大力加強宗教管理機構的職能,加強所有宗教人物、宗教場所、宗教活動的嚴密監控,確保所有宗教活動都要在政府的嚴密控制之下。

(七)協調解決調研中其他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

一是結合即將開展的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認真查擺黨員幹部存在四風方面的問題,貫徹落實教育實踐活動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要求,將學習教育貫穿始終,並逐步進行整改。二是對涉及民生方面的問題,逐步遞交有關部門,協調解決。建議對勞務市場安裝防護欄和電子監控設備,確保人員安全;建立勞務大廳,設立不同窗口,接待不同需求的人羣,成立支部+派遣公司+勞務市場的新模式;加大黑車市場的打擊力度,避免市場出現混亂現象。

舊社區調研報告篇6

一、開展調研基本情況

(一)確定調研課題情況。

近年來,我國農村經濟建設飛速發展,農民收入逐年增加,城鄉面貌日新月異,人民羣眾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民羣眾對精神生活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各類文藝隊伍相繼成立,推動了農村文化建設。但是,由於歷史和現實的差異以及環境的影響,簡陋落後的農村文化體育條件與日益增長的公共文化需求,仍然很不匹配、很不適應、很不協調。因此,加快作為新農村文化建設基本構件之一的公益性文體活動場地建設尤為重要。

(二)下去蹲點調研情況。根據局調研方案的有關要求,本人結合工作實際,10月10日―12日,組織體育運動中心相關同志先後到揚武鎮排莫村(跟隨縣文體廣電旅遊局調研小組一起)、紅星村和龍泉鎮合心橋村、原長青鄉、金鐘移民社區、東湖社區等開展以農村文體活動場地建設為主題的專題調研活動。通過走訪羣眾、現場查看等方式聽取羣眾意見,認真查找農村文體活動場地建設和管理存在的具體問題和實際困難,研究提出解決問題、改進工作的辦法措施,確保調查研究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二、調研瞭解存在的具體問題

(一)當前農村(社區)文體活動場所及設施建設基本情況。

1、農村文化設施。目前,建成7個鄉鎮綜合文化站、159家農家書屋,並配備有相應的文化信息資源共享設備(主要是配送圖書、書櫃、dvd及電視機等資源共享工程設備),全部實行免費開放。有167名村(社區)級文化管理員、7個共享工程基層服務點、數字圖書進農家7户。全縣35%的行政村建有業餘文藝隊伍;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和20xx年以來實施的扶貧廣播“寨寨響”工程覆蓋率達100%;農村公益電影放映站1個,隊員5人;實施綜合文化服務中心項目5鄉鎮、92個行政村,20xx年、20xx年兩年,累計為5鄉鎮、92個行政村配送資源共享工程設備(鄉鎮級配送金額是5萬元:攝像機1台、平板電腦2台、衞星數字一體機1台42寸、移動數字網絡1個),村級配送金額是2.5萬元(衞星數字一體機1台32寸、平板電腦2台),為159個農家書屋配送圖書共361884冊;建有縣電視發射台1座;有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個(石橋古法造紙遺址、萬壽宮和丹寨汞礦近現代工業建築);有國家級傳統村落7個(排莫村、麻鳥村、揚頌村、送隴村、石橋村、王家村和排佐村)、州級重點民族文化村寨9個(排莫村、羊排村、送隴村、石橋村、大簸箕自然寨、卡拉村、排牙村、麻鳥村、雅灰村)、縣級重點民族文化村寨34個;建有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傳承基地12個。

2、農村體育設施。分別實施鄉鎮級農民體育健身工程7個、村級農民體育健身工程139個,加上資助和羣眾自建90個,村級活動場地累計達229個,覆蓋率分別為100%、86.3%。同時,還為積極性高的村補助部分資金及配送籃球架90付和乒乓球桌30張;完成全民健身路徑工程23套。

3、社區文體設施。建成移民安置點金鐘社區、東湖q兒城西社區文化館分館、圖書館分館各1個;建成金鐘、東湖2個移民社區多功能運動場,金陽社區多功能運動場正在啟動建設中;為金湖、東湖、金陽3個移民社區各安裝1條健身路徑工程;為金鐘社區配送8000餘冊各類圖書、銅鼓、蘆笙,以及乒乓球桌、球架及相關健身器材。

(二)調研瞭解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1、農村(社區)文體活動場地少,設施簡陋。目前,我縣雖然分別實施鄉鎮級和村級農民體育健身工程7個、139個,加上資助和羣眾自建90個,村級活動場地累計達229個,覆蓋率分別點原7個鄉鎮和161個村的100%和86.3%。但是,大部分都修建或配送在村委會駐地的中心自然寨,而且大多數都只是一個村1―3個場地或1―3套設施,覆蓋率僅佔全縣486個自然寨的47.2%。另外,實施早的村現文體設施有部分已損壞,急需更新。

2、管理措施落實不到位,資源缺乏有效利用。目前,全縣農村文體設施的管理制度不夠完善,沒有形成規範有效的管理。已建有的文體活動場地,大多數村沒有按照要求明確專人負責管理,部分場地平時無人管理或閒置,多用於停車、堆放物資等,只有在節日期間才用於開展文體活動。

3、經費投入不足,文體設施建設滯後。大多數文體公共場所和設施都依賴上級投入(農體工程每個村補助3萬元)且投入不足。加上我縣財政經費困難,有時專項經費劃撥不及時,給場所建設和設備購置造成了很大的困難。

4、部分公共文體化場所和設施實際使用率偏低。一是鄉鎮沒有專門的體育工作機構,只能由文化站工作人員兼顧,給農村文體活動開展帶來一定困難;二是部分村圖書室明顯是擺設,有上級領導來檢查時開放一下,其餘時間關門。部分鄉鎮把綜合文化站當着食堂、職工宿舍、儲藏室等。加上上級配備下來的設備被挪為它用(包括電腦、桌子、椅子等),尤其是配備的樂器因質量問題或者長期無人使用,放在文化站也基本成為擺設,使鄉鎮綜合文化站職能已經不能正常履行,有的甚至形同虛設。

三、對存在問題的具體原因分析

(一)村幹部重視不夠。有很多村羣眾積極性很高,但村組幹部重視不夠,協調和落實建設用地困難,加上這兩年脱貧攻堅任務重,部分村沒有認真組織實施,延誤建設工期。

(二)經費落實不到位。上級補助經費下達後,縣文體廣電旅遊局督促相關建設點加快建設進度。但由於經費落實不到位,大部分項目點沒有錢購買砂石、水泥和支付人工工資,導致項目沒有啟動實施,影響建設進展。

四、解決問題的具體辦法和措施

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領導重視,明確責任,為農村公益性文體場所建設提供有力的組織保障。縣委、縣政府要切實重視農村公益性文體場所建設,成立相關工作小組,明確由縣政府分管領導為組長,文體廣電旅遊、鄉鎮、財政及相關部門為成員,按時召開會議,對工作進行調度。同時,縣財政及時劃撥項目建設補助經費,以便督促各項目點抓緊實施,確保按時完成我縣建設任務。

(二)建立多方投入機制,為農村文體場所建設打下堅實的硬件基礎。將農村公益性文體設施建設列入鄉村振興計劃建設內容,充分利用荒地、荒坡修建文體活動場所。採取的主要措施是縣文體廣電旅遊局向上爭取項目支持、縣財政局列入一事一議項目、幫村單位幫一點、村民集資一點,着力構建“結構合理、發展平衡、運行有效、惠及村民”的公益性文體場所服務體系,為發展和繁榮農村文化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三)切實加強農村文體設施使用和管理。場地建好後,明確由村兩委負責文體場所和設施的日常管理,負責告知村民如何使用和管理文體場所和器材,健身器材如有損壞或存在安全隱患時要及時告知相關部門,以免發生安全事故。

(四)組織開展文體活動,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場地建成後,組織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通過開展活動,加強宣傳,提高全社會對農村文體活動場地保護的自覺性,增強農民體育健身意識,推廣和普及科學的健身方法,在全縣形成崇尚健身、參與健身、追求文明生活方式的良好環境和氛圍。

舊社區調研報告篇7

按照xx區委辦公室《關於貫徹落實省委第八巡視組巡視意見區委、區政府領導班子專題調研活動實施方案》的安排,我們深入到街辦、社區開展了社區建設專題調研活動。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社區建設的基本成效

目前,xx區城區現有城市社區居委會83個(含立新鄉6個村改居),主要分佈在全區5個街道和立新鄉。近年來,xx區始終把和諧社區建設作為構建和諧沙市的基礎工程來抓,在發展區域經濟的同時,大力推進社區建設,努力建設“管理有序、服務完善、環境優美、治安良好、文明(2019最新招商引資情況調研報告)祥和”的城鄉社區,為構建和諧沙市夯實基礎,全區和諧社區建設正呈現出全新的發展態勢。從xx區社區建設工作情況來看,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社區和崗位設立逐步規範。20xx年實施社區建設改革以來,xx區根據中辦發〔20xx〕23號文件要求,按照有利於提高工作效能的原則,充分考慮到城市發展規劃和原有居委會的特色,採取合併、撤消、新建等方式,先後經過3次調整,把建區之初的132個居委會調整為83個社區居委會,調整後每個社區規模適度,平均管轄户數2500户左右。xx區現實有的77個城市社區,目前核定崗位職數撥付經費的社區有68個〔其中解放街辦4個廠居、勝利街辦1個廠居、朝陽街辦2個廠居和2個(五星三村、柳林洲村)村未核定〕。20xx年全區社區換屆選舉,經區政府核定社區崗位數287個,後因工作需要,至20xx年3月社區崗位數增加至328個,較20xx年增加了41個崗位。

二是社區工作、工資待遇大幅提高。全區現實有社區工作人員399人,其中328個核定崗位人員中在崗251人,借調街辦62人,離崗退養12人,借調區直3人;街道社區自聘71人。20xx年1月至20xx年6月,財政按每個社區崗位20xx0元/年、每個社區20xx0元/年(廠居15000/年)的標準向社區下撥崗位和工作經費。今年7月1日起,區政府提高了社區居委會的補貼標準,財政按照每個社區崗位15600/年、每個社區20xx0元/年(含廠居)的標準下撥崗位和工作經費,社區工作人員待遇一次性增幅達到56%。社區工作人員全員納入保險序列,辦理了“三險”(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大大提高了社區、社區工作人員的工作、福利待遇,穩定了社區隊伍的建設和發展。

三是社區基礎設施建設得到保障。按照“壓縮辦公面積、擴大服務空間、拓展服務功能”的指導思想,20xx年至20xx年,全區共投入資金1301萬元(其中爭取市級以上財政投入645萬元,區級財政配套426萬元,街道社區自籌230萬元),按照《湖北省社區服務設施建設若干指導意見(試行)的通知》精神,對社區實施了規範化建設和改造。全區新建街道社區服務中心1個(解放街辦),改擴建街道社區服務中心1個(勝利街辦);新建社區辦公服務用房27個,改擴建18個。截至目前,社區辦公服務用房面積在300平方米以上的社區50個,250-300平方米的社區7個。通過不斷的投入和建設,xx區街道服務中心和社區“四室”(圖書閲覽室、文體活動室、日間照料室、警務室)、“兩廳”(一站式服務大廳、居民説事廳)、“一校”(居民學校)、“一點”(慈善捐贈點)等基礎設施日趨完善。51個社區居委會全面推行了“一站式”服務,服務居民、為民辦事、組織活動的基本功能不斷增強。

今年,對尚未達標的26個城市社區和2個即將批准成立的近郊鄉鎮社區(關沮鎮景湖、銀湖社區),近期已由民政部門申報了省級和市級建設項目,項目建設資金計劃投入760萬元。為激勵街辦實施建設項目,區民政局將籌措100萬元專項資金,對項目實施又快又好的街道給予“以獎代補”。項目實施完成後,xx區83個城市社區和2個近郊鄉鎮社區的基礎設施達標建設將畫上圓滿的句號。

四是社區服務和自治創新特色。xx區的社區服務已發展到家政、養老、托幼、計生、民調、衞生、社保、保安、法律、中介等十大系列多個服務項目,逐步建立了以街道服務中心為主體、社區服務站為基礎的上下聯動的社區服務體系。目前,全區已建成街道級社區服務中心2個、社區服務站51個,社區警務室83個、社區活動中心51個,社區圖書室48個、社區居民學校83個。與此同時,全區開展了多種形式的幫困解難、關心羣體活動。以“沙市老姨媽服務隊”、勝利街辦“365”社區服務和解放街辦“彭國珍服務隊”為代表的社區志願者服務隊伍日益壯大。志願者服務隊與部門機關幹部、社區工作人員一起深入到社區,進入千家萬户開展多種形式的志願者服務活動,建立了志願者活動檔案。

社區以紮實而卓有成效的工作,為沙市的建設和發展贏得了巨大的榮譽。xx區先後獲得全國社區建設示範城區、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區、全國科普示範區、全國社區紅十字服務示範區等國家級和多個省市級榮譽稱號,絕大部分與推進社區建設有緊密的關係。20xx年xx區以“創新居民自治形式,擴大居民自治範圍,拓展居民自治內容”為代表的“居民説事”制度,在全區社區全面推行。該制度得到省委書記羅清泉同志的充分肯定,並在《湖北內參》上予以親筆批示。20xx年,在民政部召開的表彰大會上做了典型發言,在全省社區建設工作會議上做典型發言並得到大力推廣。xx區社區自治和服務水平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

二、社區建設存在的問題

通過調查,我們也清醒地看到xx區社區建設還存在着一些薄弱環節,有待於進一步的完善和提高。

1、社區工作體制機制尚不健全。一是社區與部門、街道的關係尚未完全理順。xx區對社區應承擔哪些職責,還沒有一套系統規範、操作性強的規定,多數部門把社區當作本部門的下屬單位,把原本應該承擔的工作任務下派到社區,卻沒有按照“權隨責走、費隨事轉”的原則下撥經費,使社區幹部壓力大負擔重。二是各類評比活動牽制了社區大量精力。據調查瞭解,一個社區每年要迎接如黨建、綜合治理、就業再就業、低保、計生、衞生、經濟等各類常規考核檢查20多個;迎接如平安社區、衞生社區、黨建示範社區、充分就業社區、文明社區、綠色社區等各類專門創建工作更是應接不暇。僅計生部門每年就有省、市、區三級考核,有季度考核、半年考核、全年目標考核、黨政考核等,考核工作貫穿全年始終,使社區疲於應付。

2、社區工作牌子雜亂資料繁多。一是牌子多。上級要求部門工作進社區、服務到社區,而這些部門在社區沒有工作平台和落腳點,社區居委會成了這些工作任務的承接者和落實者。每個部門工作、服務進社區的同時都要在社區掛牌,多的一個部門要掛幾個牌子,且尺寸不一、顏色不同,還要求掛在顯著位置。如社區黨建聯席會、聯合工會、平安社區創建工作領導小組、紅十字服務站、勞動保障服務站、計生服務站、流動人口管理服務站、黨員服務站、婦女兒童服務站等等。一個社區要掛近20個機構牌子,且這些掛牌產生的費用,大部分需要社區自己承擔。二是資料多。現在每項工作都要專題建檔、建立台賬,而且要求特別高,既要電子文檔又要紙質文本,既要文字材料又要圖片影像,既要內容豐富又要統一外觀。一個社區半年的工作台賬就有60本之多,平均每本都有2—3釐米厚,堆起來有1米多高,有些龍頭社區的資料已經多得無處可放。

3、社區人員混崗空崗現象普遍存在。由於街道工作人員不夠,在社區居委會成員屆期內借調社區幹部,造成了社區幹部流動性過大,社區工作缺乏穩定性和延續性。同時,由此產生的社區工作人員缺位,導致部分社區工作不能落實。據調查統計顯示,從社區抽調工作人員到街道機關各崗位工作的現象較為普遍,5個街道共抽調社區工作人員62人,抽調率為16.5%。同時,各街辦除向社區抽調工作人員到街辦機關工作以外,自聘人員現象也極為普遍。目前合計自聘人數達71人。其中解放街辦自聘8人,崇文街辦自聘12人、中山街辦自聘15人,勝利街辦自聘26人,朝陽街辦自聘10人。

4、社區工資待遇無統一執行標準。xx區自建區以來,就是將社區工作、工資經費全額納入財政綜合預算。20xx年1月至20xx年6月,全區對社區工作人員的月工資基本標準按照600、700、800元參數執行,各街辦在此基礎上制定了本轄區的工資發放標準。由於各自為陣,各有標準,xx區5個街辦的社區工作人員工資待遇不盡相同,出現了“同城同工不同酬”的現象。20xx年7月起,政府大幅提高了社區工作人員工資待遇標準,月工資基本標準按照1100、1200、1300元參數執行,但是各街辦在具體實施中“同城同工不同酬”的現象仍然繼續延續,造成了街辦與街辦之間社區工作人員的相互比對,產生了一定的不穩定因素。

三、進一步推進社區建設的建議

根據黨的xx大提出的“把城鄉社區建設成為管理有序、服務完善、文明祥和的社會生活共同體”的目標要求,為積極探索有沙市特色的城鄉和諧社區建設新路子,建議重點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探索建立社區工作站、社區居委會並行模式。在社區居委會之外獨立設置社區工作站,實行“工作站與居委會並行”的管理模式,還原社區居委會自治的本義。社區工作站和社區居委會分別擔負不同職能。社區工作站的主要職責是在街道黨工委和街道辦事處的領導下開展工作,承辦政府職能部門在社區開展的工作,以及其他由區政府確定需要進人社區的工作事項。社區工作站的工作人員目前可實行全員聘用社區居委會成員,逐步推行社區工作隊伍職業化、專業化。社區居委會依法開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自治功能,依法協助社區工作站完成各項工作任務。社區居委會按照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按期進行換屆選舉產生其成員。

2、規範社區掛牌和各項檢查評比考核。一是在社區僅限於掛“社區黨組織”、“社區居委會”和“社區工作站”三塊牌子。對相關職能部門因工作需要掛牌的,由部門制訂統一模式、統一標準、統一顏色、統一安排、統一設計方案報區社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批准同意,牌子只能掛在室內相關功能室內或製作照片留存備查。同時,掛牌所產生的一切費用應由職能部門承擔。二是規範各項檢查評比考核。凡對社區居委會工作的各項檢查、考核、驗收事項,應由組織活動的部門、團體事先報區社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批准整合後,採用統一標準、統一部署、統一台帳、統一考核、統一獎勵、成果共享的辦法進行綜合考核。

3、加強社區工作人員隊伍建設與管理。一是要嚴格核定崗位。社區工作站崗位數建議按照20xx户以下4人,20xx-3000户5人,3000户以上6人標準核定;社區居委會崗位數按照省、市相關要求在進行換屆選舉時適時核定。二是要嚴格聘用程序。各街辦按照核定的崗位數聘用人員,須經區社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批准後,在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按照程序辦理人事代理手續,並進入社會保障體系;社區定崗到人後不得隨意調換,確因工作需要統籌調配的,須書面報請區社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備案;社區崗位出現缺額增補時,須報請區社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批准,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組織考核,由街道聘用。三是要努力提高社區工作人員隊伍素質。加強對社區工作者的崗位實踐和學習培訓,提高社區工作者的業務水平,社區工作人員除參加各部門業務培訓,還需納入區委黨校培訓計劃。同時,要逐步實行社區工作者資格認證和持證上崗制度。

4、統一社區工作人員的基本工資標準。一是探索制定xx區社區工作人員崗位工資實施辦法,對社區工作人員受聘期間建立基本工資、補貼、獎金和社會保險等制度,社會保險按有關政策規定辦理。社區工作人員工資由基本工資+績效工資兩塊組成,基本工資由財政直接撥入個人卡號實行社會化發放;績效工資發放實行浮動制,由街辦考核發放。建立社區工作人員工資自然增長機制,逐步推行社區工作人員等級工資制,把工資水平同工作資歷、工作年限、工作業績掛鈎,以調動社區工作者的積極性,確保隊伍穩定。

5、大力推進和深化社區服務。一是進一步加大社區管理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加快社區管理信息系統建設,全面完成社區數據的錄入和上傳。儘快完成社區管理信息系統和區政府門户網站的對接,實現政府與社區的良性互動。要以社區管理信息系統數據庫為依託,實現一數一源、一數多用,避免多頭信息數據填報,減少社區工作人員的負擔,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在此基礎上啟動社區服務信息平台,推行預約服務、熱線服務、上門服務等多種形式,建立全天候的社區服務體系。積極探索社區服務市場化、專業化的路子,以適應居民羣眾的服務需求,促進社區服務業的良性發展,從更高層次上推進社區服務。二是要重點做好便民利民服務,特別要做好面向困難弱勢羣體的社會保障和救助服務、面向下崗失業職工的再就業服務和其他社會保障服務。進一步發揮社區服務業在幫助困難羣體再就業中的渠道作用;強化對社區弱勢羣體的幫扶機制,進一步健全社區扶貧幫困體系。

舊社區調研報告篇8

社區作為城市發展和社會建設的基礎平台,在當今經濟社會生活中扮演着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而社區工作者作為奮鬥在社區建設第一線的工作人員,在推動社區建設的進一步發展,在維護基層穩定、服務人民羣眾、促進社會和諧上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近年來,xx市為適應新時期社區建設的需要,建設一支專業化、職業化的社區工作者隊伍,連續多年通過面向社會和高校公開招聘社區工作者,為全市社區建設充實了人才力量,取得了重大成績。但在這一過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嚴重製約了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的進一步發展,主要表現在:

一、法規政策尚不完善,導致人員管理出現混亂

當前,國家法律法規層面對社區工作者沒有一個明確的定位,也沒有將其作為一類職業明確提出來,由此導致社區工作者的身份難以確定,並帶一系列問題。比如,《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規定,“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户等單位的職工連續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以下簡稱年休假)”。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很多街道以《條例》未將社區工作者明確提出而拒絕社區工作者休年休假的申請。此外,由於制度不完善,社區工作者在考核、獎懲、培訓、退休、辭職辭退、煤火費等一系列問題上都沒有政策依據,導致各地方遇到實際問題時要麼各行其是,要麼繞開不去解決,嚴重影響了隊伍的穩定性。

二、福利待遇相對偏低,普遍存在現實生活壓力

隨着社區建設的發展和管理重心的下移,社區承擔的任務越來越繁重,再加上社區服務對象和工作內容的特殊性,平時尤其是節假日和敏感時期經常需要加班加點,一些社區工作者認為自身的付出與收入不能成正比,影響了在社區工作的積極性。一些外地的大學生社工,在房價高企的。情況下還面臨着租房等實際困難,再加上近年來物價上漲較快,他們的生活負擔很重,很多大學生社工雖然有奉獻基層的熱情,但迫於生活壓力不得不選擇離開。近年來,市區各級不斷加大財政投入力度。社區工作者的福利待遇有了很大提高,但與工作任務和目前xx市生活水平相比,收入待遇還具有向上提升的空間。

三、發展前景不夠明朗,影響了紮根基層的信心

當前大學生畢業後找工作,不僅看重當前的薪水,更看重的是今後的職業發展空間和職業發展前景。與機關和企事業單位有所不同,在社區工作缺少晉升更高職位的機會,同時,目前社區工作者沒有非領導職務增長機制,而一個社區的領導職務非常有限,大部分社區工作者都缺少晉升機會,一些大學生社工認為在社區工作的發展空間十分有限,因此留在社區工作的信心產生動搖。更為重要的是,傳統的思想觀念使人們對編制、身份等看得特別重要,而當前社區工作者的身份地位尚未確定,加上相關政策的不完善,一些大學生社工由此認為這一職業的發展前景不明確,極大程度地影響和制約了他們對社區工作的熱情與投入程度。

四、思想認識存在偏差,對自身的角色定位模糊

長期以來,社區工作在人們眼裏都被認為是層次較低的工作,加上部分大學生社工對社區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夠,還停留在社區工作就是傳統意義上的“小腳偵緝隊”的層面,認為社區工作不如在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工作體面,和身邊同學、朋友的工作對比,難免產生低人一等的想法。一些大學生到社區工作後,與自己想象中的工作不相符,尤其是一些研究生,心中落差較大,認為自己大材小用,思想上產生一些波動,工作情緒受到一定影響;一些大學生社工沒有經歷社會環境和工作環境的歷練,對於經常性的加班、值班偶爾產生厭煩、牴觸情緒,加之工資待遇相對較低,往往會產生個人價值得不到體現的思想。

五、基層經驗比較缺乏,做羣眾工作的能力較弱

社區人際關係複雜、利益糾葛較多,工作瑣碎繁雜,做好社區工作需要有豐富的人生閲歷和處理實際問題的經驗。目前招聘的社區工作者絕大部分都是剛剛畢業的大學生,缺乏實踐經歷、社會閲歷,處理問題、解決矛盾的經驗很少,對社區及居民情況瞭解也不多,讓他們直接到基層處理社區事務,對於他們而言極具挑戰性。另一方面,很多社區居民對新進的大學生感到很陌生,對他們處理糾紛及服務社區的能力也大多持質疑與觀望態度,而做好社區工作的關鍵就是讓居民對社區工作者建立足夠的信任,才可能繼續開展進一步的工作。因此,要大學生社工成為做羣眾工作的能手,將來能夠獨擋一面,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針對當前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中存在的這些問題和困難,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完善規章制度,確保管理有序

目前,xx市關於社區工作者管理的規範性文件為《xx市社區工作者管理辦法(試行)》。從目前來看,這一文件規定比較宏觀,沒有細化的配套文件,各區和各街道在實際操作中只能自行規定,造成不同區、不同街道之間政策差別很大,有必要出台全市統一的配套政策,對相關問題進行明確。同時,在國家對社區工作者身份未明確界定的情況下,可以以地方立法的形式先行一步,將社區工作者劃定為社區事業編,作為一種獨特的事業編制存在。一來社區工作者的所有經費均由財政負擔,此舉不會額外增加財政負擔,二來可以將社區工作者的身份明確下來以安定人心,三來在管理上便於參照事業單位的相關制度執行。

2、提高薪酬待遇,穩定人才隊伍

近幾年來,我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水漲船高。尤其是去年四季度以來,xx市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明顯加大,在10月份突破3%,11月份超過4%,今年2月份則達到了5。3%,8月漲到6。6%,創三年來。考慮到食品類價格上漲較快,因此對居民生活影響更大。去年全市社區工作者調資後,社區工作者收入比以前有了很大幅度增長。但由於社區工作者工資增長機制只有職務年限補貼每年增長50元,相比物價漲幅來説,遠不能保證社區工作者的生活水平不因物價上漲而降低,因此有必要建立社區工作者工資增長長效機制,確保在不大規模統一調資的情況下其工資待遇也能逐年合理增長。

3、建立職級體系,提升發展空間

目前,社區黨組織、居委會和服務站的職務一共只有3級,即一般工作人員、社區副職和社區正職,大部分社區工作者都只能在一般工作人員的職位上幹一輩子。為了給社區工作者更大的晉升空間,可以考慮借鑑公務員制度和警銜制度,建立社區工作者職務和職級相結合的制度。比如將職級劃分為16級,一般工作人員對應1-8級,社區副職對應5-12級,社區正職對應9-16級,採取3年晉升一級職級的方式,保證在社區踏實工作的低職務人員也有晉升到更高職級的機會。另外,在明確社區工作者身份地位的同時,在公務員和事業單位招考時,也可拿出部分職務定向招考社區工作者。

4、加大宣傳力度,培育優秀典型

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板報、櫥窗、博客等渠道,宣傳社區工作者紮根基層、默默奉獻的典型事蹟,塑造他們的良好形象,展現他們的良好風貌,尤其是要讓居民羣眾逐步瞭解、熟悉、信任大學生社工,樹立大學生社工在居民羣眾中的公信度。另一方面,要重點培育大學生社工中的一些優秀代表,為其他人員樹立標杆和榜樣,讓大學生認識到社區工作大有可為。同時,注意充分發揮大學生社工學歷水平高、知識儲備多、操作技能熟、創新能力強等優勢,揚長避短,讓其在工作中與經驗豐富的社區工作者結成對子,優勢互補、相互指導、共同提高,增強他們做好社區工作的信心。

5、加強崗位培訓,提高業務能力

由於學校與社區差別甚大,剛出校門的應屆畢業生一時難以適應社區工作在情理之中。但是,實踐證明,這些大學生社工的理論基礎好、總體素質高,只要注重對他們的培養使用,他們就可以很快成長起來。為此,一方面,要在社區搞好傳幫帶,提高大學生社工的任職能力,另一方面,要針對大學生社工工作熱情高但缺乏實際工作經驗的問題,採取不同形式對他們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尤其是從全市層面每年規定統一的培訓課程和培訓時間,在組織上可以市、區分級組織,從而分類、分層地開展專業性培訓,提高他們的專業技能,讓他們在社區工作期間有所得、有所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zuozongjie/diaoyan/1pl4r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