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調研報告 >

村情況調研報告多篇

村情況調研報告多篇

村情況調研報告多篇

村情況調研報告篇1

近年來,我區勞務經濟的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形成了相當規模,為加速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增加農牧民收入,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出了積極貢獻。但隨着勞務市場需求的不斷變化,我區勞務經濟的進一步壯大,需要強化組織、引導、培育工作。這也是地委、行署統籌我區經濟發展的一項重要部署。

根據政協xx區工委的安排,提案法制委員會組織部分委員,對我區勞務經濟發展的情況開展了專題調研。組織召開了有地區勞動保障局,農業局,扶貧辦等相關部門參加的勞務經濟發展研討座談會,分赴畢節、大方、黔西、織金、納雍召xx縣(市)政府、政協及相關職能部門參加的座談會,聽取了勞務經濟發展的情況介紹,深入到九個鄉鎮、十五個行政村、九所中學召開鄉鎮和村幹部及中學負責人蔘加的座談會十餘次,召開外出務工人員家屬和務工返鄉人員參加的座談會七次,發放勞務經濟發展情況村級問卷調查表二十份,在校初、高中學生問卷調查表六百餘份。經過一個多月的實地調研後,提案法制委員會組織相關委員認真分析情況,討論對存在問題的對策,提出了促進勞務經濟發展的建議,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勞務經濟給我區農村經濟帶來了新變化

(一)勞務經濟收入已成為農民增收的主要渠道。近年來,我區勞務輸出人數每年以10萬人的速度增長,至2007年底,全區外出務工人員總數達到130萬人,主要分佈在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和北京、福建及貴州省的周邊省份。勞務輸出的行業也已由過去單一體力型,開始向體力智力複合型方向轉變,勞務人員大多從事建築力工、裝卸力工等體力勞動和簡單手工操作工種的情況有所改變。特別是2007年開展了對計算機文字錄入處理員、採礦工、保安員、保健按摩師、鋼筋工、砌築工、沼氣生產工、電工、服務員、服裝剪裁縫紉工、管工等工種的較大規模培訓以來,一定程度提高了外出農民工的就業能力和就業穩定率。勞務輸出規模的擴大,就業能力的提高,給我區農村經濟帶來了可觀的收入。勞務經濟收入已成為農民增收的主渠道,據2007年的統計,我區外出務工人員每年創收約80億元,農民人均勞務經濟收入1165元,佔全區農民人均純收入2458元的47%。

(二)勞務經濟有效促進了農村經濟結構的調整優化。勞務經濟的發展不斷將農業勞動力吸納到非農就業崗位,不斷降低農業就業的比重,大量的農民從農業生產中剝離出來,推動了土地的流轉和集中經營,促進了農業生產的規模化和土地資源的合理使用,同時,許多外出務工人員還通過在發達地區務工,受到了薰陶,開闊了眼界,學到了技術,積累了經驗和資金,增強了創業發展的能力,這些變化,為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創造了條件。

如xx縣永新鄉農民皮永義先後在四川、廣東等地的一些大型果園打工學藝,掌握了經果林栽培和管理技術後,返鄉創辦了綠豐興科示範園,種植經果林200餘畝,年收入10萬元以上,在他的倡議下成立了永新鄉果樹協會,帶動本鄉發展經果林2000餘畝;黔西城關鎮鳳凰村曾祥龍帶回先進的養蛋雞技術返鄉創業,現資產達到了30多萬元,並帶動了全村80%的農户飼養蛋雞;xx縣竹園鄉農民李倫在山東濟南天順牧場務工多年,學會科學養牛和飼料配方等技術,返鄉創辦了養牛場,年收入5萬餘元。隨着勞務經濟的發展,一些農村協作經濟組織也應運而生,如xx縣永新鄉沒有外出的富餘勞動力自發組織了50多個農活承包隊,長期在本縣內承包農活,農忙季節從業人員達1000餘人,人均年收入可達1萬餘元。

(三)勞務經濟的發展,更新了人們的思想觀念。外出務工農民受到工業文明和城市文明的薰陶,不僅啟迪了心智,學到了技能,增強了市場經濟意識、創業意識、競爭意識和風險意識,綜合素質也得到了相應提高,思維方式、生活方式、價值觀念都發生了新的變化,為我區農村帶來了許多現代文明的信息。一些外出務工人員體會到沒有文化的苦處後,特別注重對子女教育。如xx市小壩鄉彭學富在外務工十餘年,由於沒有技術,收入僅能保證基本生活。彭學富深感知識、技能、信息是外出務工中創造業績的關鍵,2006年貸款籌資1萬多元送子女到新東方技校學習烹飪技術,現在,其子在深圳開餐館每天毛收入近5千元,今年上半年,彭學富在家鄉修建了一棟價值10多萬元的二層樓住房。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許多農村青年外出務工後轉變了生育觀念,自覺執行計劃生育政策,對農村計劃生育工作開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二、勞務經濟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對勞務經濟發展的認識有待提高。一些基層幹部還沒有完全把發展勞務經濟提高到促進經濟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戰略高度上來認識,有的甚至認為勞務經濟雖然增加了農民的收入,但對地方財政貢獻不大,因此,對發展勞務經濟的工作積極性不高,只是滿足於一般性號召和年初分指標、年終統計上報。勞務經濟的發展總的來看,仍然停留在羣眾自發外出找活幹的初始階段,一些職能部門,還沒有真正將發展勞務經濟當作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途徑來對待,引導發展勞務經濟的措施不得力,工作落實得不好。

(二)外出務工人員整體素質較低。一是文化程度低。以經濟、文化相對較發達的xx市小壩鎮小壩村為例,外出務工的542人中,國小文化程度194人,國中文化程度308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僅40人,國中文化程度以下的高達92.6%;二是職業技能水平低,就業競爭力不強,勞務輸轉面不廣泛。xx縣竹園鄉顯母村是我區勞務輸出比較典型行政村,90%以上的農户都有外出務工人員,閤家外出的農户100餘户,而外出務工人員幾乎是從事又髒又累工資又低的建築輔助工(泥水工);三是自我維權意識淡薄,上當受騙、幹活討不回工資、超時加班加點以及工傷、職業病得不到合理賠償和有效防治等現象屢見不鮮。據xx市千溪鄉吉國祥介紹,在他務工的浙江紹興“曙光印染廠”這樣較大型的企業,工人的健康也得不到保障,由於污染較大,一些工人染上了肺上的毛病,身體不適就自願離開了工廠,從未有人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在離廠時體檢,進行維權,吉學祥本人也是這樣離廠返鄉的。

而對於企業為職工繳納養老保險這一《勞動法》規定的基本社會保障義務,企業也不履行,廣大外出務工人員也根本不知道是自己的`權利(我們所到的鄉鎮政府也幾乎不瞭解外出務工人員繳納養老保險的情況,甚至不瞭解養老保險政策)。千溪鄉500左右名在浙江浪沙襪業集團務工的人員,有的已在該企業工作多年,沒有一個繳納了養老保險。外出務工人員整體素質偏低,日益成為我區富餘勞動力轉移的“瓶頸”。隨着沿海地區經濟結構的優化升級,低素質勞動力就業空間不斷收縮,勞務輸出工作面臨的挑戰更為嚴峻。

(三)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效果不理想。目前國家投入的農村勞動轉移培訓經費分屬勞動保障部門、農業部門、扶貧工作部門管理使用,培訓工作各自為政。全區由上述三個部門認定的農村勞動轉移培訓機構有50户,但各部門的認定要求和標準都不相同,各培訓機構的培訓能力和辦學條件參差不齊。而且為完成上級安排的任務,培訓多以舉辦短訓班為主,效果不理想,培訓專業與市場需求實際脱節,培訓後就業率極低。同時,由於培訓質量監管工作不力,一些培訓機構存在隨意壓縮教學時間和教學內容的現象。

(四)農村富餘勞動力資源信息庫建設滯後。縣、鄉、村三級勞務網絡對所轄區內勞動力資源的儲備底數不清,相關部門以及培訓機構在用工信息方面缺乏有效的整合機制,工作帶有很大的盲目性,造成工作量大、效率低,無法為外出務工人員和用工單位提供較全面的信息諮詢等服務。

(五)勞務經濟中介服務組織發育緩慢,農村勞動力轉移存在無序、盲目的情況。目前全區250個鄉僅有18個鄉鎮設有勞動保障事務所,大部分鄉鎮沒有專門的機構和人員從事勞務經濟的管理和服務工作。地縣設立的勞動力市場和人才市場分屬不同的部門管理,業務範圍重疊,服務資源不能有效整合,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全區現有民辦職業中介機構12個,但規模較小,服務能力有限,業務範圍也大多隻限於本地城鎮。農村勞動力轉移難以形成有組織、大規模的有序轉移格局。

(六)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環境差。有的地方,政府相關部門缺乏對返鄉創業人員有效的引導、服務和政策支持。目前,返鄉創業人員佔外出務工人員的比例不到8%,我們在調研中瞭解到,一些地方,返鄉辦企業,手續複雜,更沒有扶持和激勵機制。少數地方還有嚴重的吃、拿、卡、要現象。千溪鄉張某某兩年前返鄉創辦了一個水果糖廠,工廠管理和市場銷售情況良好,但至今仍未辦到合法的建廠手續。想擴大企業,又因制約因素多而只好作罷,今年放棄辦廠,又外出務工去了。

(七)返鄉潮對勞務經濟的發展帶來了一定的衝擊。今年下半年,由於國際金融海嘯的影響,大量外出務工人員返回貴州,我區作為本省的勞務輸出大區,外出務工人員紛紛返鄉,將給農業人口就業、社會穩定等工作帶來壓力。

三、針對存在問題的建議

(一)深化對我區勞務經濟發展重要意見的認識,切實加強工作領導。作為一個總人口730萬,農業人口649萬的人口大區,勞務經濟不僅僅只是農户家庭收入的一個有益補充,而更重要的,它是推動我區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諧社會建設的必然要求。要充分認識發展勞務經濟對於貫徹科學發展觀、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從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對於提高勞動力配置效率、縮小城鄉收入差距,對於實現以工補農、以城帶鄉、相互促進、良性循環有着極其深遠意義。勞務經濟是促進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城市社會轉型的槓桿。因此,各級黨委、政府應高度重視,精心安排,認真組織,把發展勞務經濟和管理服務工作真正落到實處。

(二)完善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管理,大力提高對外出務工人員培訓的水平。一是整合培訓經費。由行署組織地區勞動保障部門、農業部門、扶貧工作部門認真研究方法,明確主管單位統籌來自幾個渠道的培訓經費,合理安排使用;二是整合培訓資源,鼓勵和引導各培訓機構在師資、信息等方面的協作與交流,並加強監管,規範培訓機構的培訓行為,堅決杜絕不具備資質的機構和人員從事培訓活動;三是探索新的職業教育渠道。

目前,許多鄉鎮中學國中升高中的比例僅40%左右,有60%左右的國中畢業生都是外出務工。因此,可以考慮,調整鄉鎮中學部分國中班級為職業教育班級,學生按照自己的意願選擇在普通國中班級或職業國中班級就讀;四是加強培訓工作的計劃性,在繼續抓好初級短訓的同時,重點抓好高中級培訓和中長期培訓,提升辦學層次,增強就業競爭能力。當前,各級有關部門還要及時瞭解今年因經濟危機失業返鄉人員的信息情況,並及時組織這批人員參加再就業培訓,這樣做,不僅為他們再就業積蓄力量,對維護社會穩定也有積極的意義;五是增強培訓的實效性。堅持技能培訓與轉移就業緊密結合,引導培訓機構根據市場需求,科學制定培訓專業和培訓內容,積極推行“訂單培訓”、“定向培訓”、“學校墊資培訓”、“跟蹤企業培訓”、“校企結合培訓”等多種培訓模式,實行包學技能、包就業、包維權服務等“一條龍”服務的新模式,增強培訓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減少盲目性和隨意性。

(三)努力搭建為勞務經濟發展服務的平台。勞動部門要積極創造條件,逐步建立鄉鎮勞務保障事務所,完善服務功能;要引導和大力支持建立縣、鄉、村三級農村富餘勞動力資源和就業信息網絡,掌握農村富餘勞動力資源分佈與就業狀況;要整合各主管部門以及培訓機構,勞務中介組織的信息資源,拓展信息渠道,實現信息共享,為農村勞動力和用工單位提供就業信息、職業指導、職業中介、跟蹤管理等各類服務。

(四)有力推進勞動力市場體系建設。一是整合地縣勞動保障和人事部門分別設立的人才市場和勞動力市場,進一步完善服務功能;二是制定相應的政策和措施,引導和扶持發展職業中介、勞務派遣、農村勞務經濟協會、農村勞務經濟人等中介組織,形成政府搭台、市場運作、覆蓋城鄉、運轉規範、服務到位的勞動力市場體系。

(五)切實加大維護外出務工人員合法權益工作力度。加大勞動保障執法監察力度,及時查處侵犯農民工合法權益的案件。行署駐外辦事處的工作職能中增加收集用工信息,為農民工提供維權諮詢服務等內容。在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中,要認真設置有關勞動法律法規的內容,增強廣大外出務工人員的法制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六)採取措施,大力扶持鼓勵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一是在行署駐外辦事處設立勞務聯絡處,切實加強與外出務工人員的聯繫溝通,瞭解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的意願;二是認真研究制定農民工返鄉創業的優惠政策;三是把返鄉創業與新農村建設結合起來,發揮返鄉創業者的優勢,積極培育一些“公司+協會+農户”模式的企業,帶動一方經濟的發展;四是抓住我區當前大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城市建設、新農村建設的機遇,採取有力措施,組織返鄉人員參與到各項建設中去;五是充分發揮地縣市勞務經濟發展促進會作用,助推返鄉創業。xx縣“勞促會”成立了一個會長與創業業主的聯繫會,幫助創業者協調解決創業中的問題和困難,我們認為這是一條可借鑑的經驗;五是加強輿論宣傳,在全社會營造鼓勵創業、扶助創業的良好輿論氛圍。

村情況調研報告篇2

近年來,我國城市環境日益改善,農村污染問題卻越來越嚴重。各種污染不僅威脅到了農村人口的健康,甚至通過水、大氣污染和食品污染等渠道最終影響到城市人口。現將農村環境污染問題做如下報告:

一、現代化的農業生產造成了各類污染。

我國人多地少,土地資源的開發程度深,化肥、農藥的施用成為提高土地產出的重要途徑,加之化肥、農藥使用量大的蔬菜生產發展迅猛,使得我國已成為世界上使用化肥、農藥數量最大的國家。這兩類污染在很多地區還直接破壞農業相關生態系統,對魚類、兩棲類、水禽、獸類的生存造成巨大的威脅。

二、由於小城鎮和農村聚居點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管理滯後產生的生活污染。

小城鎮和農村聚居點的生活污染物因為基礎設施的不完善以及具體管制的不健全,一般直接排入周邊環境中,造成嚴重的“髒亂差”現象:每年產生的約為1.5億噸的農村生活垃圾幾乎全部露天堆放;每年產生的超過3000萬噸的農村生活污水幾乎全部直排,使農村聚居點周圍的環境質量嚴重惡化。然而,在我國農村現代化進程發展較快的地區,這種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和環境管理落後於經濟和城鎮化發展水平的現象並沒有隨着經濟水平的提高而得到改善,其對人羣健康的威脅卻在與日俱增,

三、鄉鎮企業佈局不當、治理不夠產生的工業污染。

受農村自然經濟的深刻影響,農村工業化實際上是一種以低技術含量的粗放經營為特徵、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工業化,村村點火、户户冒煙,不僅造成環境污染,加大了治理的困難,還導致污染危害直接影響到周邊的自然生態環境。目前,我國鄉鎮企業廢水和固體廢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佔工業污染物排放總量的一半以上,而且鄉鎮企業佈局不合理,污染物處理率也顯著低於工業污染物平均處理率。

由於我國農村污染治理體系尚未建立,環境污染不僅將迅速“小污”變“大污”,而且已經“小污”成“大害”,給作為弱勢產業的農業和弱勢羣體的農民帶來了顯著的負面影響。為此,我們應當採取如下措施:

1、加強環境立法,建立健全農村環境管理機構,明確環境保護職責權限,形成環境監測和統計工作體系。我國目前的諸多環境法規,如《環境保~》、《水污染防治法》等,對農村環境管理和污染治理的具體困難考慮不夠。

2、政府要加大財政資金的支持力度。城鄉分治使城市和農村間存在着嚴重的不公平現象。主要指城鄉地區在獲取資源、利益與承擔環保責任上嚴重不協調。長期以來,國家把污染防治投資幾乎全部投到工業和城市。城市環境污染向農村擴散,而農村從財政渠道卻幾乎得不到污染治理和環境管理能力建設資金,也難以申請到用於專項治理的排污費。

3、強化扶持力度,建立農村污染治理的市場化機制。政府應對農村和規模以上的企業污染治理,制定相應的優惠政策:如排污費返還使用,規模以上企業污染治理設施建設可以申請用財政資金對貸款貼息等。

4、探索科學的治理模式,提高農村污染治理效率。農村的生活污染、鄉鎮企業污染以及集約化畜禽養殖場污染,不同於城市、工業企業的污染,不能簡單的套用其污染治理模式,要在其治理模式上加以改革創新,以適應農村環境污染的治理,進而提高污染治理的成功率。

村情況調研報告篇3

為在今後的農機購置補貼工作中更好的制定工作思路、工作措施,引導農民科學合理地購置適合自己的機械,推動全縣農業生產實現又好又快發展,自8月1以來,xx縣農機局在全縣範圍內組織開展了農機購置補貼項目專題調研活動。成立了以主要負責人為組長,財務股、推廣站、鄉鎮農機站等部門技術人員為成員的專題調查組,在全縣12個鄉鎮(街道)開展了詳細的`摸底調查。通過與享受補貼户及農民座談、聽取鄉鎮(街道)領導及村委負責人介紹,實地察看地塊、發放徵求意見表等方式,獲得了大量基礎性資料。經分析研究,進一步認識到實施農機購置補貼項目所起的作用及存在的問題不足,並提出對策及建議。

一、實施農機購置補貼項目的基本情況及取得的成效

(一)基本情況

今年,上級安排給xx縣第一批農機購置補貼資金610萬元。該縣農機局在省、市農機辦的領導和指導下,針對本地農業生產發展的需求,創新機制、強化措施、狠抓落實,引導農民科學合理的購置先進、適用機械。共補貼各種農機具321台,其中,玉米聯合收穫機184台、小麥免耕播種機13台,大型拖拉機39台,其他各種機具85台,228户農民受益,直接拉動農民投資xx多萬元。這些機具的投入使用,促進了xx縣農機化事業迅猛發展,取得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二)取得的成效

1、農機裝備水平快速提高,配置結構進一步優化

農機購置補貼項目的實施,極大的激發了廣大農民投資農機的積極性,農機總量持續增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明顯提高。截至目前,全縣農機總動力已達到176萬千瓦,農機總值7.9億元,拖拉機4.1萬台,其它機引配套田間作業機械3.6萬台。由於補貼額度達到機具總額的30%,使農民對大中型、新型機具買的起,買起來划算,大馬力、聯合作業機械增長較快,全縣玉米聯合收穫機新增184台,大中型拖拉機新增153台,小麥免耕播種機新增15台,農機配置結構進一步優優化,土豆收穫機、條播機、耘耕機等新型農業機械也從無到有,逐步增長。這些性能優越、先進適用、節能環保機具的迅速普及,為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提供了堅實的裝備支撐。

2、農機作業水平持續攀高

農機購置補貼項目的實施,有力地推進了xx縣農業生產機械化進程,尤其是主要糧食作物關鍵環節機械化水平有了顯著提高。今年由於氣候原因,小麥成熟晚,與河南等地僅差3—5天,從外地引機數量鋭減,加上麥收期間正值汛期,小麥搶收工作形勢嚴峻。為此,xx縣農機局積極協調近年來補貼的307台自走式收穫機和279大型拖拉機(配備小麥割台),緊急投入三夏搶收工作。並引導農民開展小麥機收、秸稈還田、玉米貼茬播種的“一條龍”農機作業模式,減少作業環節,縮短作業時間,加快播種進度,提高播種質量。全縣77.83萬畝小麥全部及時收穫、顆粒歸倉,實現小麥機收76萬畝,機收率達到98%。

3、保護性耕作實現新跨越

保護性耕作技術是對農田實行免耕、少耕,用作物秸稈、殘茬覆蓋地表,從而減少土壤風蝕、水蝕,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項先進農業耕作技術,不僅減少作業環節、節約成本、增產增效,還可以改善生態環境。xx縣農機局在實施農機購置補貼項目過程中,把玉米聯合收穫機、小麥免耕播種機等保護性耕作機具確定為補貼重點,大力推廣普及。截至目前,xx縣擁有玉米聯合收穫機728台,小麥免耕播種機145台,今年小麥免耕播種面積達到9萬畝,建設成方連片小麥免耕播種示範基地12處,其中,臨邑鎮劉雙廟村的示範基地達到1200畝,500—1000畝的2處,200-500畝的3處,200畝以下的6處,實現新的突破。經專家測產,實行保護性耕作的小麥畝產達到580公斤,比常規播種增產23公斤,增產效果明顯。

村情況調研報告篇4

根據市局要求,我局立即組織財政局相關業務股室並取得國地税部門配合,對今年一季度財政經濟運行基本情況、重點行業和重點企業生產經營情況、財政增減收及增支因素等進行了分析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今年一季度財政經濟運行基本情況

1、經濟增長較為平穩,財政收入增幅不大。今年我縣經濟增長繼續延續上年平穩態勢,今年一季度財政收入預計完成6.1億元,佔年初預算的32.3%,比上年增長16.2%。其中:國税完成4.2億元,地税完成1.9億元,財政完成40萬元。受重點企業集團清欠和企業所得税結算因素影響,實際財政收入呈負增長。

2、重點企業貢獻顯著,建安房企增長較快。一季度十強十佳企業預計實現税收5.2億元,佔全部財政收入的85.2%,增收0.6億元,其中集團入庫4.5億元,增收2800萬元。五大集團入庫税收4.8億元,佔財政收入的78.7%,十佳民營企業入庫2830萬元,增收2100萬元,對財政收入貢獻極大。由於新年度建設工程的開工與結算以及建築及房地產企業税收清理,使房地產與建築業税收大幅增長。

3、主體税種增幅較大,工商各税增長明顯。主體税種

保持了較高增幅且增收明顯,增、消、營、所得税預計完成

5.5億元,佔總收入的90%左右,同比增收1.1億元,增長25%。其他工商各税增長明顯,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房產税等增幅較大。

二、重點行業和重點企業生產經營情況

今年新增規模工業企業27家,總數達104家,前2個月,規模工業企業實現產值40.2億元,增長56.3%,13家企業產值超5千萬元,實現工業增加值11.04億元,增長23.9%,在全市縣區中,總量第1位,增速第2位。預計一季度規模工業產值達到70億元,增長40%以上,工業增加值19.2億元,增長23%以上。

1-2月,全縣規模以上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6.3億元,增長46.2%;實現利潤2.1億元,增長25.9%;實現利税3.8億元,增長20.7%;虧損企業數11家,較上年同期增加1家,虧損額1258萬元,增長151.6%。

三、財政增減收及增支因素分析

(一)財政增減收因素分析

1、減收因素影響:

一是去年同期高基數影響。由於集團進入上市輔導期,去年同期一次繳納存量税收,使去年一季度我縣税收收入增幅高達1.03倍,創歷史同期最高水平,在此高基數下拉低了今年一季度的收入增幅。剔除清欠和企業所得税結算2.2

億元的因素,今年一季度財政收入只有3.9億元,比上年下降25.7%。預計今年財政收入增幅總體小於上年,增收壓力較大。

二是結構性減税政策影響。主要是個人所得税費用扣除標準提高,繼續影響個人所得税收入;提高營業税起徵點、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税減半徵收範圍擴大等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税收政策,也相應影響相關税種收入增長水平。

三是經濟增速和政策影響。收入增長是建立在經濟穩定增長的基礎上。今年以來,我縣經濟繼續保持平穩較快增長,但由於受經濟增速放緩和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影響,部分與地方税密切相關的經濟指標,如房地產投資、建築安裝工程投資等增幅出現環比回落,從而影響税收的增長。

四是經濟發展環境影響。當前,國際經濟走向波動起伏,宏觀經濟形勢複雜嚴峻,我國經濟面臨下行的壓力。我縣作為工業大縣,外貿進出口、內銷均受到較大影響,工業產銷率連續出現負增長。我縣光伏產業是加工組件出口,處於銷售下游,在國內外市場上沒有優勢,再加上歐美市場保護的影響,這兩年大部分企業停產或減產,沒有什麼產值和税收,短期內也難以恢復。近年來,我縣除少數大型重點企業外,多數中小企業運營成本增加,經濟效益下滑。一方面是企業貸款難,融資成本大,導致企業經濟效益下降;另一方面是企業用工緊缺,技術工人缺口大,企業開工嚴重不足,不能

滿負荷生產;加上節能減排、拉閘限電影響,企業難以正常生產。

2、增收因素影響分析。主要是重點企業新建、擴建項目,穩步提高經濟效益,增收較大。加上今年以來,我縣財税部門積極開展税源調查,認真做好税收預測分析,科學安排組織收入工作。強化徵管,細化措施,嚴格規範執法,積極推行税源專業化管理,加大欠繳税收徵收力度,組織收入工作取得了明顯效果。

今年財政收入增減因素從分税種情況看,今年税收增收主要來自增值税、消費税、企業所得税等主體税種;城建税、教育費附加預計比去年有所下降,其他税種收入預測比去年實績有所增長。從分行業看,重點工業企業提供的税收仍佔大多數,除來自工業企業税收外,建築業和房地產業税收是地方税收入的主要來源。國家今年繼續執行房地產調控政策,對我縣房地產行業將產生一定的影響。我縣是山區縣,人口少,房產銷售已近飽和,加上我縣近期沒有大型基礎設施和重點工程建設,預計建築業和房地產業税收比去年有所減少。

(二)財政增支因素分析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發展經濟和社會事業的根本目的,也是財政工作的重中之重。進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加快推進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深化醫藥衞生體制改革,推進保障性安居

工程建設,加大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力度,加上事業單位績效工資改革等,國家政策性、強制性的民生投入較往年大幅度增長,這些都需要地方財政進一步加大投入力度,預計今年我縣財政增支達1.1億元以上,給財政收支平衡帶來很大壓力。

四、促進我市財政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意見建議

1、進一步加快重點項目、重點工程的建設,加大投資力度。引導拉動民間和社會投資,增強經濟增長的社會合力。

2、發揮金融和擔保機構支持地方經濟發展職能作用,加大對中小企業的貸款力度,重點扶持實體經濟和戰略性新興產業。

3、加大民生工程和重點支出的投入,健全“三農”投入穩定增長機制,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

4、繼續擴大財政補助規模,提高居民特別是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村情況調研報告篇5

根據縣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安排,4月下旬以來,組成專題調查組先後深入到縣交運局、養路段、路政大隊、鐵溪鎮、沙溪鎮等部分鄉鎮及路段,通過現場查看、專題座談、走訪調查的方式對我縣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現將調查情況通報予後,供領導和相關單位參考。

一、基本情況

近年來,隨着我縣農村公路建設的快速發展,養護里程不斷增加,截止目前,農村公路養護里程達3000多公里,縣道371公里、鄉道(含聯網路)523公里、村道2218公里,其中:縣道紀紅路19.9公里、火(炬)楊(柏)路12.3公里屬於瀝青路面,其餘縣、鄉道為混凝土路面。我縣對農村公路的養護管理堅持“統一領導分級負責”的原則落實管養責任,農村公路硬化後,縣人民政府與鄉鎮人民政府簽訂養護管理責任書。縣道公路由縣養路段擠佔省道養護資金進行專養,村道公路由村委會自行組織養護,均無專項養護資金;鄉道公路由轄區鄉鎮養護,由縣財政每年按1000元/公里補助專項養護資金到鄉鎮。道路養護標準是使公路經常處於良好的技術狀態。

通過行之有效的管理,我縣農村公路正逐漸由規模速度向質量安全效益型轉變、由整體推開向重點突破轉變、由以建設為主向建管養運並重轉變。先後創建了廣納鎮、民勝鎮2個養護示範鄉鎮,創建了159公里文明路,重點打造縣道路2條,鄉道路6條。綠化道路100公里,栽植行道樹153.5萬株,完成綠帶整形、麥冬和草皮栽植共48萬平方米,“森林走廊”已初具規模,公路形象大幅提升。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儘管我縣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工作取得一定成績,一線作業養護人員基本能夠疲於完成日常清掃保潔任務,但也還存在着許多困難,甚或較為嚴重的問題,亟需高度重視並加以解決。

(一)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機構不健全。縣農村公路辦公室編制12人,在編人員僅2人,差編差人較多,其主任非科局級設置,進而變相地成為縣交運局內設股機構之一,工作開展難度大,未起到應有的統籌作用。鄉鎮交管站除中心鎮外,大多無機構、無牌子、無專職人員,絕大部分專兼職人員年齡老化、缺乏專業技術,行業政策不能有效執行。縣養路段由於事業單位進人門檻設置過高,而差編差人140多人,致使一線作業人員養護任務增大,養護熱情有所下降。

(二)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投入嚴重不足。由於我縣地質結構複雜,農村公路里程長、地質災害多,養護任務重,養護成本較大,農村公路僅僅落實了鄉道路由縣財政每年按1000元/公里補貼到鄉鎮組織養護,縣道、村道公路沒有任何資金來源。必要的農村公路養護設備如挖掘機、清掃車等也急需添置。

(三)農村公路失養面較大。列入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計劃的公路由於人力、財力不足因素,養護管理尚且不完全到位,全縣還有近一半的農村公路沒有列入養護管理計劃,或因質量較差遲遲未予通過驗收,或因驗收後即出現嚴重水毀等自然破壞,或因安保設施不足隱患較多,或因養護難度較大而力量欠缺等等。

(四)農村公路被損毀佔道嚴重。一是治超執法工作注重罰款而未予卸貨造成超限超載運輸車輛長期碾壓路面而致人為路損嚴重,近三年(20xx、20xx、20xx年)所得非税收入共670萬元,遠不能抵消路產損失,得不償失;二是一些幹線公路沿線採砂採煤、堆碼佔道、污染路面嚴重,如通前路就有50處砂石料場和磚廠,崩(口塘)—萬(山寺)路就有10處煤礦磚廠,其中4處煤礦直接穿路而過或借道出煤;三是一些集鎮如新場、青浴、三溪、永安等逢當場天攤點佔道嚴重,影響運行。這些都極不利於公路的養護管理。

(五)部門養護管理履職較差。國務院辦公廳國辦發(20xx)30號文件《關於加強車輛超限超載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確了九部委職責,但真正貫徹文件履職到位的部門並不多,尤其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未與交通主管部門形成聯動治超執法機制,造成路損拋灑嚴重。縣國土、經信、安監、水務、工商、税務、交通等部門與轄區鄉鎮未形成合力,未從根本上研究打擊取締違法採砂、採煤和在公路沿線建控區違法建房活動,導致堆碼佔道嚴重。這些也嚴重影響了農村公路的養護管理。

三、幾點建議

針對我縣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存在的問題,借鑑外地養護管理的成功經驗,現提出如下幾點建議。

一是要理順監管體制。強化縣農村公路管理辦公室職能職責,發揮其對全縣農村公路應有的統籌協調監管職能;配齊配強鄉鎮交管站人員,確保其有機構、有牌子、有人員,探索實行鄉鎮交管站由縣交運局垂直管理的模式,實行高效一體化管理;改革路政執法非税收入任務下達體制,試行非税收入實收實報的入庫機制,解決其後顧之憂,專心致志地抓治超護路工作。

二是要建立長效考核機制。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工作佔線長,任務重,涉及的部門多,需要各級各部門協同作戰,應將農村公路的養護管理納入政府年度目標考核,進一步明確各部門和鄉鎮職責,強化養護人員責任意識,並層層簽定目標責任書,實行考核激勵機制、獎懲掛鈎,逗硬督查,重點突破,整體推進,持續有效地推動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活動,並做到常態化、制度化。

三是要保障必要的投入。做好農村公路的養護管理工作,財力是保障,必須多渠道爭取資金投入,隨時與上級部門聯繫溝通,爭取更多的養護補助資金。並按照國家下達的養護補助資金標準“7351”(即縣道每年7000元/公里,鄉道每年3500元/公里,村道每年1000元/公里)納入縣級財政預算,保證及時撥付到位。抓緊建設機械化養護中心,添置挖掘機、清掃車等必要的道路養護設備。及時撥付自然災害路損修復資金,保證大的塌方和嚴重水毀路段及時修復,便於管養。

四是要加大部門執法力度。縣人民政府要定期、不定期地組織交通、公安、國土、水務、經信、安監、工商、税務等部門和轄區鄉鎮集中開展公路沿線“四違”(即違法採砂、違法採煤、違法搭建、違法佔道)清理整頓工作,定期通報,標本兼治,重拳出擊,確保整治效果。進一步落實轄區鄉鎮主體責任,加強對公路沿線建控區“四違”行為的源頭管理,並積極配合部門監管執法。認真落實國務院辦公廳國辦發(20xx)30號文件,明確落實各部門職責,對超限超載部分的貨物實行卸載或強制卸載的措施,損壞公路務必賠償。強化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治超職責,派駐3—5名幹警以治超檢測站為依託,加強與交通部門的執法協作,共同做好車輛超限超載工作,確保安全文明運輸、道路暢通有序。

五是要增強羣眾義務意識。除了強化養護管理人員的直接責任意識外,充分利用多種媒體和手段,深入宣傳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政策法規,增強轄區羣眾“一事一議”修路養路的義務意識,深化廣大幹部羣眾的依法治路觀念。注重加強對沿路羣眾、經營業主的教育,提高他們維護路產路權、保障道路暢通的自覺性。充分發揮社會監督和輿論監督作用,提倡舉報損毀公路、拋灑滴漏等違規行為,並及時公開曝光,營造共享共治的良好氛圍,確保我縣農村公路經常處於良好的技術狀態。

村情況調研報告篇6

按照縣委辦公室的安排,縣非公辦對全縣非公經濟發展情況進行了調研,針對全縣非公經濟發展現狀、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進行了進一步瞭解和分析,提出了今後大力發展非公經濟的思路與對策。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縣非公經濟發展狀況與特點

(一)發展總量持續擴張。

當前,全縣共有各類非公經濟組織1980户(其中法人企業786户),從業人員71000人,資產總額達到18億元,法人工業企業按規模分:產值過億元企業8户,過2000萬元企業25户,過100萬元企業76户,100萬元以下489户。非公經濟以矯健的發展態勢活躍在我縣工業、農業、建築、交通運輸、商貿流通、旅遊、城鄉發展基礎設施建設七大產業領域,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的主力軍。

(二)主要經濟指標穩步攀升。

20xx年,全縣非公經濟實現收入49.8億元,同比增長19.5%;實現增加值29億元,同比增長25%;完成工業產值30.5億元,同比增長23%。其它經濟指標亦以較高增速超額完成市、縣下達的非公經濟發展年度目標任務,主要經濟發展指標十一五期間年平均增長18%以上。

(三)工業經濟產銷協調,產值穩中有增。

佔全縣工業主體的年產值100萬元以上非公工業企業開足馬力生產,奮力達產達效,綜合開產率達98.7%,平均達產達效率為92.2%,產銷率持續為96%,貨款回收率為87%,四項主要運行指標實施情況良好,工業經濟實現了量和質的同步提升。特別是建材、生化、冶金礦產、農產品加工、有機食品、裝備製造等工業主導產業在產量(產值)增長,效益提高方面尤為突出。水泥、機磚、化工產品、硅鈣、鐵精粉、飲料酒、大米、麪粉、膨潤土、各類機械(鋼構件)等工業主導產品產銷協調、價格穩定、市場拓寬。

(四)規模企業運行態勢良好。

佔工業經濟總量66%的20户規模企業運行態勢持續良好。大秦漢、步步高昇、盛華冶化、天漢科技、宏瑋魔芋、漢南化工等骨幹企業產值20xx年增幅同比超過50%,工業經濟在規模企業的拉動下產值呈平穩、快速增長態勢。

(五)重點項目建設進展不斷創新高。

(六)產業結構不斷優化。

(七)服務體系建設工作不斷強化,步入規範。

20xx年年初,結合我縣實際,非公辦制訂並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以大力發展非公經濟的創業輔導、人員培訓、技術支持、信息諮詢、融資擔保、管理諮詢、法律維權、組建專家顧問團、統計監測等10個具體工作入手,不斷予以強化,服務體系建設工作收到成效。當前,我縣中小企業非公經濟服務體系建設工作總體運行較好,與省、市進一步接軌,開創了新局面,助推了非公經濟發展。

二、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一是總量上特別是工業經濟總量與本市工業大縣(區)相比尚有差距,在全市平川縣區處於較弱態勢;二是工業產品尤其是主導產品高科技含量不是太高;三是融資依然有難度,具體表現在:銀行貸款難,擔保公司支撐作用不夠明顯,民間融資息高且風險較大;四是新辦企業項目用地環節因種種原因不夠順暢;五是大企業專業技術人才與企業發展接軌有差距,人才引進特別是高精尖人才引進環境需進一步優化。

三、加快非公經濟快速發展的建議和對策

今年一季度,我縣非公經濟發展形勢依然良好,縣委、縣政府效能提高年、工業園區建設年、設立中小企業(非公經濟)發展1000萬元專項資金3項舉措將為非公經濟快速發展創造了更為優越的環境和條件。如何把非公經濟再推向一個更高的發展台階,提出以下建議和對策:

1、保增長,促使骨幹工業企業滿負荷生產,確保工業產值持續平衡較快增長。一是協調好企業生產要素,組織好企業生產,100萬元以上骨幹企業開產率達到98%以上,達產達效率達到95%以上;二是運行質量穩定提高,貨款回收率80%以上,虧損率穩定保持在零;三是積極引導企業開拓市場,挖掘潛力,提速增效;四是協調好、支持好信用擔保機構運行,確保其為中小企業緩解融資難作用。

2、蓄後勁,着力抓好項目建設。招商引資與縣內經濟發展兩輪驅動,年建設項目發展方面不斷有新進展、新亮點。

3、抓重點,突出七大工業支柱產業。農產品加工、醫藥化工、建材、冶金、礦產、食品、裝備製造業產值能力超過30億元。農產品加工產業:以雙亞糧油公司,宏瑋魔芋公司、永輝米業公為龍頭,大力發展有機農產品深加工。20xx年,農產品加工業實現產值過5億元;醫藥化工:以玉虎化工公司、天漢科技公司為龍頭,着力推進醫藥化工產值繼續攀升。20xx年,醫藥化工業實現產值過5億元;建材產業:以水泥、新型牆材為產業重點,大力發展互補型、配套型、協作型、擴散型建材產業。

20xx年建材業實現產值過8億元;冶金礦產業:以鐵精粉、硅鈣為重點,精深加工與提速並舉,礦產業實現產值過8億元,20xx年有望突破性發展;食品業:以三酒為龍頭,拉動食品產業突破發展。20xx年,食品產業實現產值過3億元;裝備製造業:以步步高機械加工有限公司、泰安金屬構建公司為龍頭,進一步做大做強這個工業產業。20xx年,裝備製造業奮力完成產值過億元,與全市裝備製造產業接軌。

4、打基礎,加大縣域工業園區建設力度。以工業園區建設為契機,認真貫徹落實省、市中小企業促進局關於建設縣域工業園區的政策和安排部署,按照打基礎、擴規模、育企業、上水平的總體要求,進一步做好園區建設相關工作,打造出設施完善、產業突出、企業成長快、示範作用強的縣域工業園區。

5、擴總量,放手發展、催生中小企業。加強中小企業的孵化器建設(創業基地、工業園區)和鼓勵全民創業,持續擴張非公經濟及工業經濟總量。

6、上水平,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一是堅持正確的產業政策導向,引導工業各行各業快速、健康發展;二是實施培養髮展人才計劃,開展各種層次的培訓,提高企業經營管理團隊整體素質和管理水平;三是積極開展科技創新,走產學研結合,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的路子,提升企業(產品)科技創新能力(注重引進新技術、開發新產品),不斷提高工業產值科技創新貢獻率。

7、增效益,節能減排取得更大成效。抓好縣政府節能減排目標任務的貫徹落實,廣泛深入開展節能減排全民行動,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務求取得較大成效。節能減排工作重點放在建材(節煤)、生化(節水、排污),裝備製造(節電)三個產業上,努力實現單位gdp能耗下降4.2%,排污企業達標排放率100%的目標任務。

8、強服務,搭建政府保障平台。全力打造政策法規、產業引導、全民創業、生產經營、資金扶持、企業融資、信息報務、維權保障等8個涉及工業企業健康、協調發展方面的服務平台,搞好非公經濟發展外部環境,推動非公經濟發展不斷取得新突破。

村情況調研報告篇7

按照常委會工作安排,本次常委會聽取和審議區人民政府棚户區改造工作進展情況。為做好聽取和審議工作,區人大城建環保委員會、城建環保辦公室認真做好工作計劃和調研方案,在主管主任的帶領下,組織委員會組成人員對棚户區改造的政策、實施路徑進行了專題培訓,並先後聽取了區住建委、發改委、規土分局、審計局等6個單位的工作彙報,與正在實施棚户區改造工作的街道、鎮分管領導進行了座談,實地察看了歐馬可地塊和廟城村棚改項目回遷安置房建設情況,以個別走訪的形式聽取了部分羣眾的意見建議。

剛才,區住建委主任王洪利同志代表區人民政府所做的工作報告,彙報了三年來我區棚户區改造工作的進展情況,與我辦調查瞭解的情況基本一致,我同意這個報告。現就城建環保辦公室調研掌握的情況,向常委會報告如下:

一、棚户區改造工作取得的成績

根據調研及委員的意見建議,我辦認為:近年來區政府把棚户區改造作為重大民生工程強力推進,棚户區改造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重點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組織領導有力。成立了由區長任組長的棚户區改造和環境整治工作領導小組,構建了黨委領導、政府負責、住建委、發改委等職能部門分工配合的工作格局,保障了棚户區改造工作的順利推進。

(二)政策定位得當。區政府能夠始終堅持以改善羣眾住房條件和人居環境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始終堅持政府主導、國企參與的改造模式,始終堅持羣眾利益最大化的基本原則,從項目規劃的設計、拆遷補償標準的.確定,到回遷安置房品質的保證、配套設施的建設,最大限度地滿足被拆遷羣眾的利益需求。

(三)動遷措施到位。區政府主要領導親自掛帥,各職能部門、屬地政府全力以赴,通過創新工作方法和提升工作標準,推動動遷工作公開、透明、高效開展。

(四)項目推進得力。三年來,全區共有18個項目納入全市棚户區改造計劃,其中廟城村、歐馬可地塊棚户區改造項目回遷安置房主體工程完工,劉各長村、懷北莊村、懷柔新城04街區等棚户區改造項目已完成前期手續準備,回遷安置房項目陸續進入施工階段。

二、棚户區改造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在肯定區人民政府近年來在棚户區改造工作上取得成績的同時,我們認為此項工作還存在以下問題:

(一)城市功能有待進一步完善。隨着老城區棚户區改造工作的推進,人口密度提高,道路、給排水、停車等基礎設施配套壓力進一步加大,教育醫療、文化衞生、體育健身、養老、商業便民等公共服務配套設施缺失和不均衡問題更加突出。

(二)路網建設速度有待進一步提高。老城區與三個功能區及其他平原地區的交通聯絡通達能力不足,重點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進展緩慢。

(三)棚户區改造各項目之間的統籌協調有待進一步加強。一是改造項目資金多在項目內平衡調整,各自為戰,中小項目推進難度較大;二是各項目由不同實施主體主導設計建設,部分項目建築外觀與我區整體城市風貌不協調;三是回遷安置房室內裝修設計風格較單一,居民自主選擇空間小。

(四)“搶栽、搶種、搶建、搶裝修”現象屢禁不絕。資源節約獎勵等引導政策需要進一步優化完善,政策宣傳的精細化、針對性不足,管控力度有待提高。

三、推進棚户區改造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為進一步改善羣眾居住環境,提升城市環境品質,高效有序推進棚户區改造,建議區政府加強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切實增強緊迫感,抓緊抓牢政策機遇,加快推進棚户區改造工作進度。棚户區改造工作是推進我區城市建設和環境治理的重要舉措,是一項重大的民生工程。我區棚户區改造工作雖然開局良好,但歷史欠賬較多,隨着國家房地產和棚户區改造政策不斷收緊規範,市委市政府嚴控建設強度和建築高度,棚户區改造後續工作將面臨多重壓力。建議區政府把握好政策機遇期,搶抓機遇,加快推進,用好用活用足當前中央和市級政策,依託中央和市級棚户區改造政策性資金支持力度,採取積極有力的措施,堅決打贏棚户區改造的攻堅戰。

(二)以棚户區改造為抓手,全面推進我區城市建設和社會建設協調發展。棚户區改造引領的城市更新進程,既要注重城市物質空間品質的提升,也要注重城市軟環境的提升,解決羣眾最關心、最迫切的問題,使羣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一是要高起點、高標準做好棚户區改造項目的規劃設計,充分考慮新項目在建築高度、風格、樣式、色調等方面與周邊環境的融合協調,兼顧傳統風貌、地域特色與時代特徵,不斷優化城市設計水平,推動我區城市風貌和環境品質的提升;要立足我區建設空間不足的實際,充分利用地上和地下空間,南部地區要適度用足控規限高,拓展城市發展空間;二是要同步推動老城區棚户區改造與城市功能更新,充分運用好棚户區改造騰退出的建設用地,補齊養老、體育健身、文化衞生等服務設施資源配置短板,優化教育醫療、商業便民等服務設施的配置結構,提升城市科技安防和智慧化水平;三是要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更新,用好現有市級支持政策,完善老城區道路、給排水、停車等基礎設施配套,加快推進老城區與三個功能區聯絡通道項目建設,提升城市建設的品味和檔次,提高集約節約型發展水平。

(三)堅持政府主導,加大對各項目的統籌協調力度。一是要通過進一步細化建設標準,控制建設成本,加強改造資金的審計管理,統一調度大型優質項目的增值收益資金,緩解中小棚改項目資金壓力;二是要留足留夠社區、物業等公共服務用房,適當提高綠化美化和文化體育等配套設施建設標準,室內裝修設計方案要廣泛徵求回遷安置居民的意見和建議,提供多樣化的選擇空間;三是要進一步優化資源節約獎勵等引導政策,加大對“搶栽、搶種、搶建、搶裝修”等行為的政策宣傳和管控力度。

(四)提早佈局,超前謀劃,做好新社區的社會管理和物業管理工作。一是要提早謀劃組建社區管理機構,探索回遷安置房小區入住前選舉業主委員會,做好居委會與村委會的職能銜接、居委會與業主委員會的協調配合;二是與安置房建設同步推進社區文化體育設施、安防設施、衞生及垃圾分類設施建設,確保相關設施和配套制度與居民入住同步啟用運轉;三是嚴格實行物業綜合驗收制度,防止開發商遺留問題影響後期的物業管理。主管部門與居委會、業主委員會要協同配合,加大監管力度,督促物業服務企業與開發建設單位做好物業項目承接查驗工作,加強對室內裝修工程的售後服務管理,明確各項保修工作受理、實施的程序和標準,強化對保修責任的監管;四是執法部門和屬地政府、居委會要加大執法力度和宣傳力度,充分發揮業主委員會和物業服務企業職能作用,探索建立長效機制,徹底杜絕私搭亂建、侵佔公共部位、破壞公共綠地、佔用消防通道等違法行為發生。

村情況調研報告篇8

黨和國家工作重點轉移後,檔案工作如何更好地為國民經濟發展服務,這是當前檔案界共同研究的重要課題。帶着這個課題我們xx區檔案局對企業檔案工作開展了一次深層次的調研,現將調研結果報告如下:

一、企業檔案工作的現狀:

(一)目前多數企業的檔案工作遠遠落後於現代化發展水平。有建檔意識的企業老總,檔案工作的好壞僅以文件材料收集得是否齊全完整為準,歸檔的案卷不進行整理、編目和排架管理,不進行企業檔案分類或分類不科學、不適用,整個檔案業務就必將發生管理混亂,直接影響到檔案信息的開發利用。

(二)長期以來,企業檔案工作一直是薄弱環節,從管理體制來看,很不適應檔案工作的發展,具體表現在:體制陳舊、機構重疊、關係交叉,致使檔案沒有一個好的歸宿,甚至認為無檔可建,有檔也無用,好壞都是老總説了算。形成了“一人一隻箱、一年一包帳、各自為政”的分散、混亂管理現象。

(三)少數企業將自己封閉在一個被動的圈子裏,缺少與外界的交流與溝通,不接受新信息、新知識的條件與機會。檔案材料任其亂堆亂放、蟲蛀鼠咬、黴爛變質,造成檔案材料的嚴重損失。在工作中需要查找檔案時,翻箱倒櫃,到處尋找,找不到檔案就靠回憶、想當然處理了事,失去了真實性和可靠性。

二、建立和完善企業檔案工作的阻力:

(一)建檔無用論。這是一個很普遍的問題。有的經營者認為自己的買賣自己做,建了檔案給自己看,是無效勞動;也有的經營者認為,納完税,交夠費,一不違紀,二不違法,建檔案有什麼用;還有的經營者覺得,帳目、技術與客户都在心中裝着,何必勞神費勁建什麼檔案呢,所以,他們對檔案人員和政府主管人員持冷漠態度,即便同意建檔,對一些至關重要的資料也不拿出來。

(二)怕泄密。這也是一些經營者不願建檔的原因。一怕技術泄密,同行頂同行,對自己經營不利;二怕市場信息泄密,同行爭了利,效益下降;三怕帳目泄了密,露了富,招來不必要的麻煩。

(三)捨不得投入。有的經營者對建檔很熱心,認為是好事,但一聽説要花錢買用具、用品,而且要有專門的地方保管,就推託。

(四)資料不全,難以建檔。在建檔工作中一些經營者雖然同意建檔,但一接觸實際問題,一些原始單據、説明書、圖紙、文件證書、資料、協議、計帳單等不注意保存,隨手就扔掉了,使建檔工作難以做到齊全、完整和有效利用。

(五)有的鄉鎮主管人員有畏難情緒。一是身兼多職時間搭不起;二是私營業主不配合,工作難作;三是經營不穩,怕今年建明年垮,建檔白費勁,因此遲遲打不開局面,工作一直上不去。

(六)檔案主管部門對建立個體私營經濟檔案的宣傳不夠。個別經營者對建檔沒有明確的認識,如有的提出“建立檔案對我們有什麼好處?”“能使我們產品賣出去嗎?”有些建檔早的業主甚至還説“我們建檔好幾年了,我們的產品也沒打出去”等問題。

(七)存有小農經濟思想。改革開放給農民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小富即安的思想仍然存在。在生產經營上缺乏現代工業管理意識。在技術創新上、管理方法上仍處於手工作坊的形式上,起點低、速度慢,束縛了生產的發展,經不起風浪,因此對建檔不感興趣。

以上問題的存在,嚴重障礙了企業建檔工作的開展。為了開創企業檔案工作的新局面,我們應積極探索建檔新路子,積極採取措施加以解決。

三、建立和完善企業檔案工作的方法及對策。

企業的轉軌變形和深化改革、開放搞活,促使企業的檔案管理工作的內容、範圍和其複雜程度都在不斷地深化、擴展。從一個企業來看,其收藏管理的檔案信息數量日趨龐大,內容不斷豐富,利用查詢頻繁,要想做到科學有序管理,就必須首先依據企業檔案的自然形成規律,以及檔案相互之間的有機聯繫,遵循一個統一的準則,將企業檔案分門別類,形成一個具有一定從屬關係或相關平行關係的有機系統,這就是企業檔案分類。這就要求我們檔案部門要適應時代的要求,進行自身的改革、創新與完善,牢固樹立服務意識,找準為企業服務的切入點,使檔案部門成為企業的信息管理中心,使檔案管理工作向信息化方向發展,應做到:

1、在“爭”字上下功夫。檔案工作是個服務性的工作,而且效益是隱形的,價值是潛在的,不容易引起領導的重視、支持、關注和理解。所以我們要主動樹立為私營企業建檔服務的思想,這就需要付出比別人更大的努力,“建檔為用檔”在堅持《標準》的同時,保證私營企業建檔的質量。要視私營企業檔案資料的多少及私營企業規模的大小來確定企業檔案的類目設置,這裏局指導人員可幫助企業建初期《企業檔案分類與實用參考》例如:一本原始檔案也許不能説明什麼,但多份檔案,多年的檔案組合在一起,可能就會説明一個問題和一種發展趨勢。如果對這些檔案資料進行深入的研究、對比,從中找出一些經驗教訓,或是一些規律性東西,那麼,這些檔案的潛在價值也就被充分地發揮出來。所以《業務規範》一定要在立卷前制定出來,做到胸有成竹,切記急於求成,先立卷後製定規範,結果欲速則不達。

2、在“用”字上加大力度。重新審視“檔案”的概念和功能。例如:有的私營企業業主比較看中自己的發家史,善於積累資料,甚至一份往來信函都會保存起來,他們有一定的文化素養,不但懂經營、會管理,而且有建立檔案的願望,具有檔案意識。針對有檔案利用要求的,可按事先選定的檔案類目,制定出更詳實的企業檔案歸檔範圍、保管期限、分類編號方案,以便統一立卷歸檔標準,使檔案對號入座,這樣才能保證檔私營檔案企業的完整性和科學性,保證了私營企業建檔質量的同時不要注重裝訂美觀整齊與否,要注重檔案的分類準確與否,這樣才能做到一份檔案追回無形資產,將對企業今後的發展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3、在“新”字上搶在人先。前面談到目前多數企業的檔案工作現代化發展水平,工作的好壞僅以文件材料收集齊全得完整為準。正是這種工作方式使企業檔案人員將自己封閉在一個被動的圈子裏,不能為企業的生產、經營、決策提供新思路、新方法。只能作為一種輔助性的部門存在,因而不受重視。所以在“新”字上搶在人先,實現檔案管理現代化已勢在必行。企業的規模、資金、生產能力在市場經濟瞬息萬變的今天,企業要想生存,就要了解市場、把握住商機才行。而最快捷、便利的獲得信息的方式就是企業檔案工作上網。但由於企業沒有專門的科研機構,沒有專人進行信息情報等方面的收集與研究,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企業的生產經營發展,我們檔案部門可將各企業的經營規模、產品類目、發展理念等樹立企業形象的宣傳材料及企業產品的性能、質量、規模、價格做成網頁,全天候推銷他們的產品。主動承擔起企業與外界溝通的橋樑。

4、在“教”字上強化培養。通過調研感到目前檔案隊伍現狀沒有經過專業培訓,難以勝任,加之屬於兼職,當作分外工作來幹,很難幹好。當前首先,要有針對性發現和培養典型主動幫教,示範指導,旨在樹立樣板。其次,抓典型樹樣板、搞培訓採取典型引路、以點帶面、學習觀摩、召開現場會等路子,組織檔案人員到檔案工作做得好的企業進行參觀學習,相互交流,互相促進,以看得見、信得過的實例,來示範帶動檔案工作的開展。這樣在拓寬企業檔案人員的知識面的同時又提高其業務水平,為的是使企業的檔案員從企業檔案的“守門員”轉變為“信息導航員”,企業檔案管理工作才能走上正規化的軌道。

總之,檔案這個知識和信息傳媒的主要載體。如何直接把知識信息作為一種資源轉化為企業的利潤和效益,為社會創造更多的財富,這就是我在這篇文章中所要研究的問題。

標籤: 多篇 調研 報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zuozongjie/diaoyan/qpe79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