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工作總結精選 >

高一語文必修四知識點總結通用多篇

高一語文必修四知識點總結通用多篇

高一語文必修四知識點總結通用多篇

高一語文必修四知識點總結 篇一

1、秦王以十五城請易寡人之璧,可與不?(“不”通“否”,表疑問語氣)

2、拜送書於庭。(“庭”通“廷”,朝廷)

3、召有司案圖。(“案,,通“按”,審察、察看)

4、秦自繆公以來二十餘君,未嘗有堅明約束者也。(“繆”通“穆”)

5、唯大王與羣臣孰計議之。(“孰”通“熟”,仔細)

6、不顧思義,畔主背親(“畔”通“叛”,背叛)

7、武卧齧雪,與旃毛並咽之,數日不死。(“旃”通“氈”,毛織的氈毯)

8、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去”通“弆”,收藏)

9、空自苦亡人之地。(“亡”通“無”,沒有)

10、信義安所見乎?(“見”通‘現”,顯現)

11、法令亡常(“亡”通“無”,沒有)

12、大臣亡罪夷滅者數十家(“亡”通“無”,沒有)

13、武父子亡功德(“亡”通“無”,沒有)

14、因泣下霑衿,與武決去。(“霑”通“沾”,沾濕。“衿”通“襟”,衣襟。“決”通“訣”訣別,辭別。)

15、請畢今日之驩,效死於前。(“驩”通“歡”,歡聚)

16、前以降及物故。(“以”通“已”,已經)

17、陰知奸黨名姓,一時收禽。(“禽”通“擒”,逮捕,拘押)

18、以精銅鑄成,員徑八尺,合蓋隆起,形似酒尊,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

(“員”通“圓”,直徑;“尊”通“樽”,酒杯)

【二】

負:①秦貪,負其強。(倚仗,憑藉)②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使…承擔)

③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辜負,對不起)④廉頗聞之,肉袒負荊。(揹着)

⑤相如度秦王雖齋,決負約不償城。(違背)

使:①秦昭王聞之,使人遺趙王書(派)②其人勇士,有智謀,宜可使(出使)

③乃使其從者衣褐(讓)④大王乃遣一介之使(使臣)

⑤單于使使曉武(派)(使者)

引: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援引,引用)②左右欲引相如去(牽,拉)

③相如引車避匿(牽,拉;引申為調轉)④引趙使者藺相如(引見,延請)

徒: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白白地)

②而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只,只不過)

幸:①大王亦幸赦臣(幸好,僥倖)

②而君幸於趙王(寵幸)

以:①以勇氣聞於諸侯(憑)②願以十五城請易璧(用,拿)

③嚴大國之威以脩敬也(而,連詞)④則請立太子為王,以絕秦望。(用來)

⑤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因為)

固:①秦王恐其破璧,乃辭謝,固請(堅決,堅持,執意)

②固國不以山溪之險(鞏固)

③汝心之固,固不可徹(頑固,固執)

④而戍死者固十六七(本來)

⑤秦孝公據崤函之固(堅固,特指地形險要和城郭堅固,易守難攻。)

觀:①觀太學(觀摩學習)②大王見臣列觀(殿堂)

③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景象)④玄都觀裏桃千樹(道士廟)

⑤啟窗而觀(看)

徵:①公車特徵拜郎中(徵召)②鹹怪其無徵(證明)

③挾天子以徵四方(征伐)④歲徵民間(徵收)

因:①因人京師(連詞,表順承關係,於是,接着)

②振聲激揚。伺者因此覺知。(介詞,由,從)

③君因我降,與君為兄弟(介詞,通過)

④久之,單于使陵至海上,為武置酒設樂。因謂武曰(介詞,趁、乘機)

⑤因泣下沾襟,與武決去。(就、因此,連詞,表示順承)

⑥因賓客至藺相如門前謝罪(介詞,通過、經由)

以:①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師(以:在……的時候)

②匈奴以為神(把)

③且以一璧之故逆強秦之歡(因為)

④相如度秦王特以詐佯為予趙城(用)

⑤今以秦之強而先割十五城予趙(憑)

乃:①十年乃成(才)②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竟然、卻)

③遂乃研核陰陽(就)④政通人和,百廢俱興,乃重修岳陽樓(於是)

闢:①連闢公府不就(徵召)②其北陵,文王之所闢風雨也。(通“避”,躲避)

③脣吻拿闢仁開,打開)④闢病梅之館以貯之(開闢,開設)

⑤辟邪説(排除,駁斥)⑥疆土之新闢者(開墾)

制:①其牙機巧制(製作,構造)②秦有餘力而制其弊(_,控制)

③吳起……趙奢之倫制其兵(統率,指揮)④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規模)

高一語文必修四知識點總結 篇二

1.開柙出虎:原指負責看管的人未盡責任。後多比喻放縱壞人。

2.虎兕出柙:虎、兕從木籠中逃出。比喻惡人逃脱,主管者應負責任。

3.既來之,則安之:原意是既然把他們招撫來,就要把他們安頓下來。後指既然來了,就要在這裏安下必來。

4.分崩離析:崩塌解體,四分五裂。形容國家或集團XX瓦解。

5.禍起蕭牆:指禍亂髮生在家裏。比喻內部發生禍亂。

6.五十步笑百步:作戰時後退了五十步的人譏笑後退了百步的人。比喻自己跟別人有同樣的缺點錯誤,只是程度上輕一些,卻毫無自知之明地去譏笑別人。

7.餓殍(piǎo)遍野:餓死的人到處都是。

8.豁然開朗:從黑暗狹窄變得寬敞明亮。比喻突然領悟了一個道理。

9.淺嘗輒止:略微嘗試一下就停下來。指不深入鑽研。

10.卓有成效:有突出的成績和效果。

11.堅忍不拔;形容在艱苦困難的情況下意志堅定,毫不動搖。

12.永垂不朽:指光輝的事蹟和偉大的'精神永遠流傳,不會磨滅。

13.駭人聽聞:使人聽了非常吃驚、害怕。

14.義憤填膺(yīnɡ):發於正義的憤懣充滿胸中。

15.安之若素:安然相處,和往常一樣,不覺得有什麼不合適。

16.心急如焚:心裏急得象着了火一樣。形容非常着急。

17.息息相關:呼吸也相互關聯。形容彼此的關係非常密切。

18.無濟於事:對事情沒有什麼幫助或益處。比喻不解決問題。

19.搖搖欲墜:形容十分危險,很快就要掉下來,或不穩固,很快就要垮台。

20.不言而喻:不用説話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顯。

21.大放厥(jué)詞:原指鋪張詞藻或暢所欲言。現用來指大發議論。

22.語焉不詳:指雖然提到了,但説得不詳細。

23.一帆風順:船掛着滿帆順風行駛。比喻非常順利,沒有任何阻礙。

24.不可思議:①佛家語。指思維和言語所不能達到的微妙境界。道教也借用此語。②形容事物無法想象或難以理解。

25.筋疲力盡:形容非常疲乏,一點力氣也沒有了。

26.恫?(ɡuān)在抱:把人民的疾苦放在心裏。

27.無憂無慮:沒有一點憂愁和顧慮。

28.遮天蔽日:遮蔽天空和太陽。形容事物體積龐大、數量眾多或氣勢盛大。

29.白頭偕老:夫妻相親相愛,一直到老。

30.惻(cè)隱之心:形容對人寄予同情。

31.忐忑(tǎntè):不安心神極為不安。

32.興高采烈:原指文章志趣高尚,言詞犀利。後多形容興致高,精神飽滿。

33.慢條斯理:原指説話做事有條有理,不慌不忙。現也形容説話做事慢騰騰,不慌不忙。

34.提心吊膽:形容十分擔心或害怕。

35.奮不顧身:奮勇向前,不考慮個人安危。

36.物華天寶:指各種珍美的寶物。

37.人傑地靈:指有傑出的人降生或到過,其地也就成了名勝之區。

38.高朋滿座:形容賓客很多。

39.命途多舛(chuǎn):形容在人生道路上歷經坎坷,屢遭磨難。

40.馮唐易老:漢馮唐身歷三朝,至武帝時,舉為賢良,但唐已九十餘歲,不能再做官了。

41.畫棟珠簾:形容房屋裝備的華麗。

42.李廣難封:漢名將李广部下因軍功而封侯的人很多,而李廣本人抗擊匈奴,戰功顯赫,卻不見封侯。後以“李廣未封”、“李廣不侯”、“李廣難封”慨歎功高不爵,命運乖舛。

43.老當益壯:年紀雖老而志氣更旺盛,幹勁更足。

44.東隅已逝:早年的時光消逝,如果珍惜時光,發憤圖強,晚年並不晚。

45.各抒己見:各人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

46.艱苦卓絕:堅忍刻苦的精神超過尋常。

47.充耳不聞:塞住耳朵不聽。形容有意不聽別人的意見。

48.置之不理:放在一邊,不理不睬。

49.虛無縹緲:形容空虛渺茫。

50.袖手旁觀:把手籠在袖子裏,在一旁觀看。比喻置身事外,既不過問,也不協助別人。

高一語文必修四知識點總結 篇三

1、廉頗者,趙之良將也。(判斷句)

2、宦者令繆賢曰:“臣舍人藺相如可使。”王問:“何以知之?”(賓語前置,以何)

3、和氏璧,天下共傳寶也。(判斷句)

4、我為趙將。(“為”,是,判斷句)

5、夫趙強而燕弱,而君幸於趙王,故燕王欲結於君。(“於”,被,被動句)

6、設九賓於廷(“於廷”,介詞結構後置)

7、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見”,被,被動句)

8、求人可使報秦者。

9、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判斷句)

10、大王見臣(於)列觀。(省略介詞“於”)

11、送匈奴使留在漢者。(定語後置,留在漢的匈奴使)

12、為降虜於蠻夷。(介詞結構後置,“於蠻夷”)

13、何以汝為見?(賓語前置句和介賓倒置句,“以何見汝為”)

14、子卿尚復誰為乎?(賓語前置句,“子卿尚復為誰乎”)

15、何以復加。(賓語前置句,“以何復加”)

16、信義安所見乎?[賓語前置,(您對漢朝的)信義表現在哪裏呢?]

17、緞王者,昆邪王姊子也。(判斷句)

18、見犯乃死,重負國(“見”,被,被動句)

19、大臣亡罪夷滅者數十家(定語後置,無罪而全家被殺的大臣有幾十家。)

20、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復誰為乎?(賓語前置句,“子卿尚復為誰乎”,您還為誰(守節)呢?)

21、自書典所記,未之有也。(賓語前置,“未有之”)

22、後數日驛至,果地震(於)隴西。(省略介詞“於”)

高一語文必修四知識點總結 篇四

一、《廉頗藺相如列傳》通假字

①可與不。“不”通“否”,表疑問語氣。

②臣願奉璧西入秦。“奉”通“捧”,用手託。

③拜送書於庭。“庭”通“廷”,朝廷。

④如有司案圖。“案”通“按”,察看。

⑤設九賓禮於廷。“賓”通“儐”,古代指接引賓客的人,也指贊禮的人。

⑥秦自繆公以來,未嘗有堅明約束者也。“繆”通“穆”。

⑦唯大王與羣臣孰計議之。“孰”通“熟”,仔細。

⑧請奉盆缶。“奉”通“捧”,託、舉。

二、《廉頗藺相如列傳》一詞多義

①秦貪,負其強(依仗,憑藉)

②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辜負,對不起)

③相如度秦王雖齋,決負約不償城(違背)

④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使……承擔)

⑤廉頗聞之,肉袒負荊(揹着)

使

①秦昭王聞之,使人遺趙王書(派)

②其人勇士,有智謀,宜可使(出使)

③乃使其從者衣褐(讓)

④大王乃遣一介之使(使臣)

①引趙使者藺相如(引見,延請)

②左右欲引相如去(拉)

③相如引車避匿(牽,拉;這裏引申為調轉)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白白地)

②而藺相如使以口舌為勞(只,只不過)

①大王亦幸赦臣(幸好,僥倖)

②而君幸於趙王(寵幸)

①以勇氣聞於諸侯(憑)

②願以十五城請易璧(用,拿)

③嚴大國之威以脩敬也(來,連詞)

④則請立太子為王,以絕秦望(用以,用來)

⑤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因為)

三、《廉頗藺相如列傳》古今異義(在此只列出古義)

①拜為上卿(授予官職)

②欲勿與,即患秦兵之來(憂慮,擔心)

③請以咸陽為趙王壽(向人敬酒或獻禮)

④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離開)(近親及姻親)

⑤請指示王(指給……看)

⑥於是相如前進缶(上前進獻)

⑦宣言曰:我見相如,必辱之(揚言,到處説)

⑧布衣之交(平民)

四、《廉頗藺相如列傳》詞類活用

a.名詞作動詞:

①舍相如廣成傳舍(安置住宿)

②左右欲刃相如(用刀殺)

③乃使從者衣褐(穿)

b.名詞作狀語:

①而相如庭斥之(通“廷”,在朝廷上)

②故令人持璧歸,間至趙矣(從小路)

c.使動用法:

①完璧歸趙(使……完整)

②秦王恐其破璧(使……破碎)

③寧許以負秦曲(使……承擔)

④畢禮而歸之(使……回去)

d.意動用法:

①且庸人尚羞之(以……為羞恥)

②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以……為先;以……為後)

e.形容詞作動詞:

①嚴大國之威以脩敬也(尊重)

②不知寬之至此也(寬待)

高一語文必修四知識點總結 篇五

1)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遙想公謹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念奴嬌·赤壁懷古》)

2)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定**》)

3)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樓頭,斷鴻聲裏,江南遊子。把吳鈎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休説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英雄淚?(《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4)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5)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醉花陰》

6)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着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聲聲慢》

7)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顧吾念之,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於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今兩虎共鬥,其勢不俱生。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

高一語文必修四知識點總結 篇六

一、通假字

1、不顧恩義,畔主背親畔:通“叛”,背叛。

2、與旃毛並咽之旃:通“氈”,毛織品。

3、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去:通“弆(jǔ)”,收藏。

4、空自苦亡人之地亡:通“無”,沒有。

5、信義安所見乎見:通“現”,顯現。

6、法令亡常亡:通“無”,沒有。

7、大臣亡罪夷滅者數十家亡:通“無”,沒有。

8、武父子亡功德亡:通“無”,沒有。

9、因泣下沾衿,與武決去沾:通“沾”,沾濕衿:通“襟”,衣襟。決:通“訣”,訣別。

10、前以降及物故以:通“已”,已經。

11、蹈其背以出血蹈:通“掏”,叩,輕輕敲打

12、畢今日之驩驩:通“歡”。

13、女為人臣子,不顧恩義女:通“汝”你

14、宛王殺漢使者,頭縣北闕縣:通“懸”懸掛

二、古今異義

1、漢亦留之以相當。相當:古義:抵押。今義:差不多。

2、皆為陛下所成就。成就:古義:提拔。今義:業績。

3、我丈人行也。丈人:古義:老人,長輩。今義:岳父。

4、幸蒙其賞賜。賞賜:古義:照顧。今義:獎賞物品。

5、欲因此時降武。因此:古義:趁這時。今義:因為這個。

6、獨有女弟二人。女弟:古義:妹妹。今義:姐姐(妹妹)和弟弟。

7、且陛下春秋高。春秋:古義:年紀。今義:春秋戰國時期或指季節。

8、武等實在。實在:古義:確實存在。今義:誠實、老實。

9、稍遷至栘中廄監。稍:古義:漸漸。今義:稍微。

10、既至匈奴,置幣遺單于。遺:古義:送給。今義:丟失、落下。

11、會緱王與長水虞常等謀反匈奴中。會:古義:正當、適逢。今義:聚會、集合。

12、此必及我。及:古義:牽連今義:常作連詞“和”用

13、會論虞常。論:古義:判罪今義:常作議論

14、以貨物與常。貨物:古義:財物今義:指供出售的物品

15、卧起操持。操持:古義:為操和持,兩個詞,“拿着“的意思今義:料理,辦理/籌劃

16、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餘人俱。假:古義:臨時充任今義:虛假

17、來時太夫人已不幸。不幸:古義:對去世的委婉説法。今義:指災禍

18、明年,陵降,不敢求武。明年:古義:第二年。今義:後一年。

三、詞類活用

①意動用法

單于壯其節壯:以……為壯。

誠甘樂之樂:以……為樂。

②使動用法

(1)欲因此時降武降:使……投降。

(2)空以身膏草野膏:使……肥沃。

(3)反欲鬥兩主鬥:使……爭鬥。

(4)單于愈益欲降之降:使……投降。

(5)何久自苦如此苦:使……受苦。

(6)王必欲降武降:,使……投降。

(7)盡歸漢使路充國等歸:使……歸

(8)屈節辱命屈:使……屈身辱:使……受辱

(9)別其官署常惠等別:使……分開

③名詞活用

(1)天雨雪雨:名詞做動詞,下雨。

(2)羝乳乃得歸乳:名詞做動詞,生子。

(3)杖漢節牧羊杖:名詞做動詞,拄着。

(4)武能網紡繳,檠弓弩網、檠:名詞做動詞,結網、用檠矯正弓弩。

(5)惠等哭,輿歸營輿:名詞做動詞,用車子。

(6)陵與衞律之罪,上通於天上:名詞做狀語,向上。

(7)絕不飲食飲食:名詞做動詞,給他吃的、喝的。

四、一詞多義

①使

(1)數通使相窺觀使:使者。

(2)乃遣武以中郎將使持節送匈奴使留漢者第一個“使”:出使。

(3)單于使使曉武第一個“使”:派,第二個“使”:使者。

②語

(1)以狀語武語:告訴。

(2)如惠語以讓單于語:説的話。

③引

(1)虞常果引張勝引:招供。

(2)引佩刀自刺引:拔。

④食

(1)絕不飲食食:給他吃的。

(2)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食:吃。

(3)廩食不至食:糧食。

(4)給其衣食食:食物。

⑤發

(1)方欲發使送武等發:打發。

(2)虞常等七十餘人慾發發:發動。

(3)恐前語發發:被揭發。

⑥乃

(1)見犯乃死,重負國乃:副詞,才

(2)恐漢襲之,乃曰乃:副詞,於是、就

五、特殊句式

①倒置句

(1)送匈奴使留在漢者。定語後置句,正常語序“送留在漢者匈奴使”。

(2)為降虜於蠻夷。狀語後置句,正常語序“於蠻夷為降虜”。

(3)何以汝為見。賓語前置句和介賓倒置句,正常語序“以何見汝為”

(4)子卿尚復誰為乎。賓語前置句,正常語序“子卿尚復為誰乎”。

(5)何以復加。介賓倒置句,正常語序“以何復加”。

(6)募士、斥候百餘人俱。賓語前置句,正常語序“募百餘人士、斥候俱”

②判斷句

(1)緱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2)非漢所望也。

(3)漢天子,我丈人行也。

③被動句

(1)見犯乃死,重負國

(2)大臣亡罪夷滅者數十家

(3)皆為陛下所成就

(4)緱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5)武留匈奴凡十九歲

④省略句

(1)後隨浞野侯沒湖中

(2)單于子弟發兵於戰

(3)使牧羝

(4)會緱(gōu)王與長水虞常等謀反匈奴中。

(5)且單于信汝,使決人死生

高一語文必修四知識點總結 篇七

一、文學常識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蘇軾才情奔放,為宋代最傑出的作家,詩、詞、文、書、畫、文藝理論均有獨到成就。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為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選自《經進東坡文集事略》,作於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當時,蘇軾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心情十分苦悶。同年,他先後兩次遊覽黃州的赤鼻磯,借地抒情,相繼寫下了《前赤壁賦》《後赤壁賦》《念奴嬌赤壁懷古》等詩文。本文是《前赤壁賦》,作者運用主客問答這一賦的傳統手法,表現了他力求排遣苦悶、聽任自然、樂觀曠達的情懷。

二、重點字、詞、句

(一)通假字

1.舉酒屬客舉匏尊以相屬(屬,通囑勸酒)

2.浩浩乎如馮虛御風(馮,通憑乘)

3.山川相繆(繆,通繚連結、盤繞)

4.杯盤狼籍(籍,通藉,凌亂)

5.舉匏尊以相屬(尊,通樽,酒杯)

(二)詞類活用

1.歌窈窕之章扣舷而歌之(歌,名作動唱)

2.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舞,使起舞;泣,使哭泣)

3.正襟危坐(正,形作動整理)

4.月明星稀,烏鵲南飛(南,名作狀向南)

5.西望夏口,東望武昌(西、東,名作狀,向西、向東)

6.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下、東:名作動,攻佔,向東進軍、東下)

7.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漁樵,名作動,打魚砍柴)

8.侶魚蝦而友麋鹿(侶、友:意動用法以為伴、以為友)

(三)古今異義

1.白露橫江,水光接天(古義:白茫茫的水汽;今義:二十四節氣之一)

2.凌萬頃之茫然(古義:浩蕩渺遠的樣子;今義:完全不知道的樣子)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zuozongjie/gongzuojingxuan/vym6d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