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學設計 >

《散步》精品教學設計新版多篇

《散步》精品教學設計新版多篇

《散步》精品教學設計新版多篇

《散步》優秀教學設計 篇一

一、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品味語言,提高審美情趣。

2、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3、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尊老愛幼、珍惜親情、珍愛生命的情感。

二、教學重點

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品味語言,體會親情的美好。

三、教學設想

在教師充滿激情而富於親和力的語言引導下,學生運用自主探究的方法構建新的學習方式。

四、教學安排:一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

家是温馨的港灣,家是温暖的晴空。全家人一起中秋賞月,一塊共進晚餐,一同欣賞電視……哪怕是一家人一起散步這樣的尋常小事,也體現出濃濃的親情。現在,讓我們一同走向初春的田野,去感受一家祖孫三代人的相親相愛,和和美美……

二、整體感知,梳理文章結構線條

教師範讀課文,要求學生邊聽邊思考下列問題。

①用一句話概括全文內容。

學生思考後回答,明確:一家祖孫三代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

師注意:如有難度,可這樣啟發:什麼人?什麼時間?什麼地點?幹什麼?

②圍繞“散步”這件事理出文章結構線條。

指名回答。如學生回答不出,教師可圍繞“散步”這一中心事件來啟發學生。邊答邊板書。

師明確:“我”勸母親散步;全家一起散步;選擇大路小路的分歧;“我”決定委屈兒子;母親卻依從了孫子;在不好走的地方,“我”和妻子分別背起母親和兒子。

師:家庭猶如一口池塘,有時波平如鏡,有時波浪起伏。在散步的過程中,這個三代之家就像平靜的水面湧起了波瀾。在岔路口,“我”的母親要走大路,“我”的兒子要走小路。大路平順,便於老人行走;小路難行,可是秀色可心。在魚與熊掌不可得兼的情況下,“我”決定舍魚而取熊掌。“我”認為,母親年老體弱,餘年不多,伴隨她的機會已很少;兒子年紀尚幼,來日方長,伴隨他的機會還很多。於是“我”決定委屈兒子,順從母親,作出了“走大路”(板書)的決定。這個決定是明智的,體現了中華民族“尊老”(板書)的美德。同時母親的選擇是——

生:走小路。(板書)

師:這又體現了我國另一種傳統美德,是——

生:愛幼。(板書)

三、深入探究,挖掘“尊老”內涵

過渡:這篇課文通過一件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小事——散步來頌揚了“尊老愛幼”的美德。它如一首動人心絃的詩,一支感人肺腑的歌,深深地叩擊着我們的心魄。

請大家默讀課文,思考:你最喜歡文中的那一個人?理由是什麼?大家可以和同位討論。學生討論後回答。

師注意:至少讓兩名學生回答。

師:我先不評判大家的回答,請大家聽培根怎麼説的,“哺育子女是動物也有的本能,贍養父母才是人類文明之舉。”誰能給我們解釋一下?

生解釋。

師總結:“尊老”和“愛幼”都可貴,這既是一個人也是一個國家文明的標誌,但我更贊成培根的話,“尊老”更可貴。因為這是人類特有的高尚情感,更是我們中華民族代代相傳的珍貴美德——“孝”的集中體現。同學們,你們知道“孝”字的最初寫法嗎?它是一個會意字,上面一個“老”字,下面一個“子”字,古人解釋“孝”為“善事父母者”。我希望同學們能深刻理解“尊老”的含義,把中華民族“善事父母”這一美德傳承下去!

四、揣摩詞句,體味語言

過渡:好聽的歌總是由優美的旋律傳送的;美麗的花得由鮮綠的葉兒襯托;同樣,美文得有妙語來表達。這篇課文的語言散發着清新淡雅的芬芳,讀來的感受猶如揹着花籃與作者邊散步邊交談,於不經意間往花籃裏採摘幾朵並不名貴卻很雅緻的小花。

下面請大家速讀課文,與人你的同桌共同找出你們認為寫的最美的詞句,如能説出你們的理由,我將洗耳恭聽。

師注意:學生討論後自由回答,但要注意時間,適時的打住。如學生在這一環節打住,則教師可以提示下面語句引導學生來體會課文語言妙處,之後歸納:。(板書)

附文中的妙語(僅供參考):

“她現在很聽我的話,就像我小時候很聽她的話一樣。”這句話寫母子關係,母親明理,兒子孝順,相映成趣。

“小傢伙突然大叫起來:‘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後面也是媽媽和兒子。’我們都笑了。”這兩句話充滿生活情趣,既表現了小傢伙的天真、聰穎,又表現了家庭的幸福、温馨。

“我的母親又熬過了一個嚴冬”,既寫出了母親忍受痛苦度過嚴冬的情景,又寫出了“我”為母親最終安然無恙而慶幸的心情。

“妻子呢,在外面,她總是聽我的。”這一句表現了妻子的賢惠。“在外面”這個限制語用得好,令人想到“在家裏”就可能不是這樣了,很可能“我總是聽她的”。

“我的母親雖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兒子雖然很胖,畢竟幼小,自然也輕。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這句話含義深刻。它以輕襯重,突出了“尊老愛幼”的重大意義,還寫出了中年人已意識到自己責任的重大,正在繼承和發揚“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譜寫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新篇章。

“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塊小塊的新綠隨意地鋪着,有的濃,有的淡;樹上的嫩芽也密了;田裏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樣東西——生命。這段話通過初春秀色的描繪,表現了春天蓬勃的生機,暗示熬過了嚴冬的母親將會獲得新的活力。

“她的眼睛隨小路望去:那裏有金色的菜花,兩行整齊的桑樹,盡頭一口水波粼粼的魚塘。”這句話描繪了充滿詩情畫意的田園風光,揭示了“小路有意思”的內涵,點明瞭走小路的原因,展現了母親充分理解孫兒願望的內心世界。

五、總結

《散步》是一篇秀美雋永、藴藉豐富的精美散文,也是一曲用580字凝成的真善美的。頌歌。它是人的心靈在親情、人性、生命這三點構成的軌跡上的一次愉悦而高尚的旅行。

六、作業

過渡:同學們,家是温馨美麗的港灣,家是心靈愉悦的空間。家庭成員應互相謙讓、互相體貼,互敬互愛,使家其樂融融、幸福美滿!不是有那麼一首《常回家看看》的歌嗎,它唱出了父母的辛勞,也唱出了我們做兒女應盡的一份孝心。

請你們以“我愛我家”為題,講述家庭生活中表現濃濃親情的故事,抒發你對家庭的熱愛,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附:板書設計

《散步》優秀教學設計 篇二

【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整體感悟課文內容,通過比較閲讀提高審美情趣。

2、過程和方法:學習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3、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尊老愛幼、珍愛親情、珍愛生命的情感。

【教學重點】

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品味揣摩語句。

【課前準備】

學生:強調課文預習,自讀課文,圈點生字詞。勾畫出文中不理解的句子,提出疑難問題。

教師:準備課前説話訓練的資料(尊老愛幼的故事),安排學生作準備。

【教學內容】

1、整體感悟課文內容。

2、培養尊老愛幼、珍愛親情、珍愛生命的情感。

【教學設計】

一、導入

孝敬父母、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也體現着人世間美好的情感──親情。其實,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一直都沐浴着親情。哪位同學能聯繫生活實際,説説你都感受到了哪些親情?(學生舉例回答,教師予以肯定)像在日常生活中全家人一起吃飯、看電視、聊天,等等。哪怕是一家人一起散步這樣平常的小事,也能體現出濃濃的親情。《散步》這篇課文就為我們講述了這樣一個感人的故事。

二、感知課文內容

1、檢查生字詞。

2、教師可配樂範讀課文,學生體驗作品的語感和情感。

3、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或仿讀)要求:正確、流利、有感情。

4、帶問題朗讀課文。

大屏幕投影出示問題組:

1、課文寫了哪幾個人物?主人公是誰?

2、在散步過程中發生了什麼事?請你用自己的語言概括。(用文中的語言也可以)

三、交流感受,把握作者的感情

出示問題:讀了這篇文章,你從中感受到什麼? 請幾位同學談談個人的感受。

肯定個性化的發現。(這問題比較寬泛,目的是希望學生能注童個體的體驗。)

進一步研究文本:作者表達的感情是什麼?(回到文本研究,文本本身始終是研究的主要對象,這一個環節也是探究本課語言特點的思維中國)

總結:散步是日常生活,既輕鬆又微不足道的一件事,在作者筆下變得那麼重要。作者從中三、小組合作學習,自主探究 。

四、小組學習,圈畫交流

出示要求:在前面學生自己閲讀、發現的基礎上,圈畫後面幾節文字中比較特殊的句式與詞語,進一步探究語言。

(小組活動,全員參與,教師適當幫助有疑問的小組,到一定時候教師要提醒小組及時總結,準備交流。這一階段也可以將文章分成幾部分,分別交給不同的學習小組探討,這樣有利於深入推敲每一部分文字。)

五、班級交流,共享發現

每個小組派代表把最重要的發現與全班共享擇一個句子、一個詞語。

可能有的句子與詞語:

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後面也是媽媽和兒子。

我的母親老了,在外面,她總是聽我的。

我的母親雖然高大就是整個世界。

太遲、總算、熬、分歧、委屈、水波粼粼、慢慢地、穩穩地、仔細

教師在交流中適當引導。

(分享學生的發現有助於培養學生的信心與興趣,把學習的樂趣、發現的樂趣還給學生。教學目標的真正達成在於學生自主的發現與交流中。)

六、拓展,展開想像

體驗感受一下,假如你是文中的我,毫不猶豫地依從了兒子走小路,那麼,母親會怎樣想?

學生四人小組交流,在班裏談感受。

(過渡)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如果處理不得當,就會產生家庭矛盾。通過這件事情,你悟出了什麼道理? 學生討論交流,教師適時點撥。

教師小結:不管做什麼事情應先考慮老人的感受,先照顧他們。他們辛苦了一輩子,不容易。之中的我決定順從母親而委屈孩子,原則是一個孝字。當上有老,下有小,兩頭無法兼顧時,應該顧老的一頭。這正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體現。(過渡)設想一下:晚飯後,全家人在一起看電視,爺爺奶奶喜歡看戲曲節目,爸爸媽媽喜歡看時事報道,你喜歡看動畫片,而遙控器在你的手中,你該怎麼辦?

學生討論歸納:教師對於學生的回答要給予肯定和完善,並希望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上繼續遵循這個道德準則。

(過渡)文中的我做得很好,尊敬母親走大路,母親同時也為兒子解決了這個難題,改變主意,走小路。你從中感受到什麼?

1、我們可以感受到母親對小孫子的什麼感情?

2、作者為我們展示了什麼樣的家庭?

3、分別用兩個字概括出母親、妻子、我是什麼樣的人?

學生四人小組討論交流(鼓勵學生各抒己見,言之成理即可)。

重點研讀:

(過渡):我和妻子是如何揹着母親、兒子走過那條小路的?為什麼説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請同學們齊讀課文最後一段,體會這段話的深刻含義。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互相交流探討一下説説你對這段話的理解。

(這部分討論旨在讓學生自主探究,通過交流合作,最終挖掘出課文主旨。對於學生的討論和作答,教師應鼓勵、肯定,積極引導,適時點拔。)

教師小結:文中我和妻子就代表着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既要贍養老人,又要撫養孩子,肩負着承前啟後的責任,體現了我對生活的一種責任感、使命感。整個世界也就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組成。一個家庭是這樣,一個民族乃至全世界又何嘗不是這樣?所以説背起的是整個世界。這樣大詞小用,透露出作者大有深意,他想説的意思,超出了事情本身。我背母親,妻背兒子,從表面上看,我害怕他們摔着,其實也就是對老的尊敬,對小的愛護。作者在字裏行間流露出一種對生活的熱愛,對生命的珍愛,生命就像一隻永不熄滅的火炬一代一代往下傳遞。

(這部分是對課文的咀嚼和消化階段,也是學生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的最佳時機,所以教師要充分信任學生,用暗示等方式鼓勵學生,適時啟發。儘可能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悦。)重點研讀後,全班學生齊聲朗讀最後一段。

七、比較閲讀

請同學們速讀課後短文《三代》,思考問題:

1、這篇短文寫了什麼事?

2、《三代人》、《散步》相互比較,哪個故事更感動你,説説你的理由?

教師引導:學生讀後,小組交流,教師鼓勵,並因勢引導:編者為何把《散步》作為本文的範文呢?肯定《散步》有比《三代》更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我們可以把兩篇文章通過比較,體會《散步》寫的精彩之處,可以從語言、寫作方法等進行比較。(學生答案會多種多樣,所以要求學生舉例説明緣由,只要説得有道理即可。)

學生討論交流,教師歸納:

1、《散步》比《三代》多一些景色描寫。文中有兩處對初春的描寫,這段描寫在全文中起到襯托的作用。第一處是對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寫:大塊小塊的新綠有的濃,有的淡樹上的嫩芽也密了田裏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這新綠、嫩芽、冬水的水泡分明是春的氣息的透露,它顯示了不可遏制的生機,這是對生命的高歌,對生命的禮讚。第三處描寫母親所望到的小路遠處景物:金色的菜花,整齊的桑樹,水波粼粼的魚塘。這些都寫出春的氣息,春天在召喚,生命在呼喚。字裏行間留露的正是一種對生活的酷愛,對生命的珍愛。

2、在散步中兩兩對稱的句子很多。母親要走大路,大路子順,我的兒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等。作者運用對稱的句子,互相映襯,使我們讀起來很有情趣。語言樸實,但藴含着豐富的思想內涵。

3、以小見大的寫法:通過描寫生活中的小事情散步,反映出尊老愛幼這個社會大主題。

教師小結:同學們通過比較閲讀,能夠初步對文章進行鑑賞,希望同學們在今後的寫作中,嘗試運用這幾種寫作方法,一定會給你的文章增添光彩。

反思:通過本節課的學習,都學到了什麼?在思想上感悟到什麼?

提示:自由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教師總結:我們學習這篇文章,就是想讓同學們懂得家庭成員之間要互相謙讓,互相體貼,互敬互愛,這樣才能使你的家庭穩定、幸福!同時也讓我們珍愛親情,珍愛生命!最後我們一起唱首歌,來感受這人間最美好的感情──親情。教師放歌曲《常回家看看》,學生齊唱。

小結:《散步》是一篇秀美雋永、藴藉豐富的精美散文,也是一曲用580字凝成的真善美的頌歌。它是人的心靈在親情、人性、生命這三點構成的軌跡上的一次愉悦而高尚的旅行。所以,在這節課上學生的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得到潛移默化地薰陶感染。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也給學生理解課文豐富的內涵提供了學習的廣泛空間。引導學生品味揣摩語言,也增強了語感,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

【板書設計】

散步

莫懷戚

母親 走大路 ↑承上

散步 分歧→{我 妻子 責任重大→使命感

兒子 走小路 ↓啟下

《散步》優秀教學設計 篇三

一、導入

散步時一種非常常見的生活經歷。對於我們來説,或許散步只是一種休息方式,但是在作家莫懷戚的筆下,散步則成了一個凝聚親情的紐帶。今天就讓我們隨着莫懷戚一起散步,共同體會這濃濃的親情。(教師板書題目和作者)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請大家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完成我們的預習導學案。

三、師生合作,探究文章。

1、師:剛才大家已經讀過了課文,大家覺得作者的家庭是一個什麼樣的家庭?

(鼓勵學生髮表意見,引導學生從家庭成員的關係角度出發)

2、讓我們把自己融入這個和諧的家庭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的額朗讀課文,想象這一家人散步的過程,然後搶答下列問題。(多媒體顯示搶答題)

①散步的時間?(初春)

②散步的地點?(田野)

③課文中共寫了幾個人?主要人物是誰?(我、我的母親、我的妻子和兒子;我)

④在散步的過程中發生了什麼事情?結果如何?(學生回答,老師板書)

(產生了分歧,作者解決了分歧)

3、請大家用一句話概括上面的內容。

(一家人在原野上散步,在散步的過程中產生了分歧,分歧在親人之間的相互理解和關愛中解除了。)

4、你喜歡文中的哪些句子?説説你喜歡的理由。

可能有的句子:

(1)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後面也是媽媽和兒子。

(這句話從小孩的嘴裏出來,顯得特別的天真、可愛,可讓學生仿讀進行品味。)

(2)我的母親老了,……在外面,她總是聽我的。

(教師可不失時機地問:為什麼他們都聽我的?引導學生探討)

(3)這南方初春的田野,……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樣東西——生命。

(非常普通的景色,在作者的筆下卻是那樣地富有詩意,並且使它與莊重的話題“生命”聯繫在一起,教師可引導學生探討“作者為什麼看到這田野美麗的春景會想到生命?”“這與前文寫母親有無聯繫?”等問題。並讓學生動筆仿寫,深入理解語言美。)

(4)我的母親雖然高大……就是整個世界。

(這是一句有着深刻含義,富有哲理的話,也是文章的主旨所在,它暗示着中年人肩負着承前啟後的重任,對生活的一種使命感。在探討中,應鼓勵學生對這句話發表獨特見解。)

《散步》優秀教學設計 篇四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

掌握相關詞句,整體感悟課文內容。

能力目標:

學習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培養尊老愛幼、珍愛親情、珍愛生命的情感。

教學重點與難點教學重點:

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理解文章的人性美。

教學難點:

喚醒感恩意識,激發珍愛親情的情感。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

①準備課前説話訓練的資料(尊老愛幼的故事),安排學生作準備。②可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學生準備:

強調課文預習,自讀課文,圈點生字詞。勾畫出文中不理解的句子,提出疑難問題。

教學方法採用多媒體輔助,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

教與學過程

一、導入

孝敬父母、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也體現着人世間美好的情感——親情。其實,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一直都沐浴着親情。哪位同學能聯繫生活實際,説説你都感受到了哪些親情?(學生舉例回答,教師予以肯定)像在日常生活中全家人一起吃飯、看電視、聊天,等等。生活的細節,一次又一次為我們演繹着深沉的愛。散文《散步》,質樸地展現了牧歌式的情景,同樣感動着你我。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散步》。

(出示學習目標並板書課題)

二、正音、釋詞

嫩芽(nèn)熬(áo)

霎時(shà)分歧(qí)

拆散(chāi)水波粼粼(lín)

各得其所:每一個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適的安頓。

分歧:(意見、思想、記載等)不一致;有差別。

三、整體感知

聽朗讀,思考:(學生聽配樂朗讀)

1、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寫了幾個人物?(一家四人在春天的田野裏散步;4個人)

2、在散步過程中發生了什麼事?請你用自己的語言概括。(用文中的語言也可以)

3、從文中的字裏行間,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家庭?(“和美”)

[教師導學]

“讀”是學生接觸課文的開始,也是學生自主與文章進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所以,在這一部分教師要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讓學生深入到文章中去,理解、品味而不要流於形式。

[教師小結]

文中描繪的就是一家四口外出的事,而四口人又是以“我”為紐帶組建起來的。散步過程中所發生的事,只要意思對即可,給予肯定。用文中一個詞來概括“分歧”。

四、朗讀、探究、簡析

1、學生朗讀課文1-4段:

(1)、問題探究一:“我”決定出來散步的原因是什麼?(為母親身體着想)

(2)、情景設想:第2自然段説“母親本不願出來的”,假設你是文中的“我”,你準備怎樣勸説呢?(要求以兒子的口吻,結合課文內容來説。)

(3)、問題探究二:第4段寫了哪些景物?你感悟到了什麼?

明確:景物:田野、新綠、嫩芽、冬水。

感悟:蓬勃的生機,珍愛生命。

2、輕聲朗讀5-7段,思考下列問題:

A、散步過程中發生了什麼事?(分歧)

B、“我”是怎麼解決的?(“我”決定順從母親而委屈孩子)

C、結果又是如何?(母親改變主意,順從她的孫子)

3、讀第8自然段,説説你的理解。

A、齊聲朗讀

B、問題探究:

(1)、課文最後一句説:“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為何要慢慢地,穩穩地,走得那麼仔細?

明確:“慢慢地、穩穩地、仔細”寫出了“我”和妻子的慎重態度。

(2)、如何理解“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這句話?

明確:“世界”這個詞是大詞小用,突出了中年人的責任,既要贍養老一代,又要撫養下一代,肩負着承前啟後的重大使命。

4、朗讀課文

五、課文小結

通過以上學習,同學們掌握了字詞讀音和釋義,瞭解了課文的整體含義……

板書設計散步莫懷戚

母親走大路

散步分歧→{我妻子責任重大→使命感

兒子走小路

作業佈置:

1、精讀課文,為下節課重點研讀做準備

2、“讀一讀、寫一寫”字詞注音書寫

《散步》優秀教學設計 篇五

【教學目的】

1、在朗讀中品味文章內容的寫法。

2、學習課文優美的語言。

3、結合自身實際,理解、感悟文章的人性美。

【教學重、難點】

重點:

1、在朗讀中品味文章內容的寫法。

2、學習課文優美的語言。

難點:

3、結合自身實際,理解、感悟文章的人性美。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具準備】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在我們的家庭生活中有許多平凡小事,然而就這些平凡的小事透露出父母祖輩濃濃的關愛,傳達出温馨的親情。讓人回味,令人感動,請同學們回味這些美好的時刻,並講出來大家分享。

導入對《散步》的學習。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聽錄音朗讀課文,完成下面兩項任務:

⑴ 用一個詞概括本文事件。

⑵ 簡述文章內容。

⑶ 這一家人在散步過程中哪些細節打動了你。

2、聽讀後,抽生用一個詞慨括本文的事件,並簡述本文內容。談談課文哪些細節打動了你。

注:散步。這是一家四口散步的過程。開始我讓母親去散步,母親很順從地服從了我。後來產生了分歧,母親要走大路,兒子要走小路。最後母親改變了主意要走小路,走不過去的時候,我揹着母親,妻子揹着兒子。

體現了尊老愛幼、温馨和睦、互敬互愛。

三、再讀課文,合作探究

1、討論:

⑴ 散步的過程中出現了分歧,作者是如何選擇的,請談談他為什麼要這樣選擇?

⑵ 找出你認為最能夠打動你的段落或最有價值的語句,然後把你的感受與同學交流一下。

2、交流:

注:

⑴ 我選擇了走大路。在尊老和愛幼的天平上,作者傾向了尊老。因為母親老了,剩下的時日已經不多了,兒子還小,我伴同他的時日還長。從中可以看出我是孝子。妻子善良、賢惠。母親慈愛,兒子活潑可愛。家庭成員之間互敬互愛,温馨和睦。

哺育子女是動物也有的本能,贍養父母才是人類特有的文化之舉──(英)培根。

⑵ 談一談你認為最能夠打動你的段落或最有價值的語句,然後把你的感受説出來與大家分享一下。

注:

⑴ “她現在很聽我的話,就像我小時候很聽她的話一樣。”

明確: 包含着老人對子女的依賴如同子女幼小時對父母的依賴這樣的人生哲理。體會母子之間“互相尊重,相處和諧”。

⑵ “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後面也是媽媽和兒子。”

明確:兒子發現奇趣:兩對母子走在田野上,表現了兒子天真可愛、聰明活潑。

⑶ “我的母親老了,她早已習慣聽從她強壯的兒子;我兒子還小,他還習慣聽從他高大的父親。”

明確:母親老了,兒子成長了,挑起了生活的擔子,這樣母親自然聽從於兒子;而我的兒子還年幼,現在一切也要依靠父母。我身上的責任重大。我們應該理解父母,關心父母,做我們力所能及的事情。

⑷ “我決定委屈兒子,因為我伴同他的時日還長。”

明確:為選擇行走路線形成分歧,但能相互體諒達到和諧統一,反映了家庭成員之間真摯的愛。

⑸ 文中作者簡潔地描寫了南方初春的美好景色,巧妙地襯托了一幅充滿情趣的生活畫面。請找出描寫景色的語句朗讀並談談你的感受。

提示:春的氣息,充滿生機,高歌生命。

金色的菜花、整齊的桑樹、水波粼粼的魚塘,看出春天是美的,有意思的。

生活幸福,其樂融融。

體會到課文的語言美、描寫的景物美、體現的人情、人性美。

四、重點研讀,深化主旨

如何理解“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的,穩穩的,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明確:

“世界“這是大詞小用,透露出作者大有深意,他想説的意思,超出了事情本身。“我”背母親,妻背兒子,從表面上看,“我”害怕他們摔着,其實也就是對老的尊敬,對小的愛護。

母親給我們以生命,而兒子又是這生命的延續。這血脈相連的三代人緊緊連接在一起,構成了生命的整體。整個世界也就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組成。一個家庭是這樣,一個民族乃至全世界又何嘗不是這樣?所以説背起的是整個世界。

可見,本文寫了一件“散步”的小事,卻表現了“尊老愛幼”的大主題,這就是“以小見大”的寫法。

五、創維空間,拓展練習

1、消息:

老師曾在看到報紙上有一則消息:“國慶節放假前,有許多人往養老院打電話,想在黃金週期間把老人送去託養。這樣,他們便能安心地帶着孩子出遊,因為養老院有人照顧自己的老人。”請結合課文內容,談談你如何看待這件事情的。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美德,尊老是人類高尚的情感,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我們應該大力的傳承和發揚,這樣讓中華民族的這一奪奇琶在在世界民族之林中開得最豔、開得最美。

2、課堂調查:

⑴ 每年在你過生日的時候,只要爸爸媽媽在身邊,他們是否都為你過了生日?

⑵ 你能準確地説出爸爸媽媽的生日嗎?

⑶ 假如今天是爸爸或者媽媽的生日,請你編輯一條短信發送給他們,為他們獻上生日的祝福!(要求寫50字以內的温馨短語)

注:從剛才的調查結果看,説明了一個什麼問題?(對父母關心太少、理解不夠)

(學生交流短信)

課堂總結:其實,生活中親情無處不在,生活的細枝末節無不體現出父母對我們的關愛,讓我們用心觀察生活,用心靈感受親情、珍愛親情。讓我們一起用愛擔起家庭的責任,用情擔起社會的責任,為美好的明天唱出最動聽、最優美的旋律吧。最後老師把這一首《讓愛住我家》送給大家。希望每個人都能珍惜自己的家庭,珍惜得來不易的團圓。

六、親情放送,課後作業

1、(多媒體播放 flash《讓愛住我家》)

謹以此片獻給那些熱愛家庭的人們,希望每個人都能珍惜自己的家庭,珍惜得來不易的團圓。

2、課後作業:

學習了本文,你一定有萬千感慨吧,請掬捧起你腦海那思維的浪花,拿起你手中的筆,以“爸爸、媽媽我想對您説”為題,寫下你現在最想對爸爸媽媽説的話。

【附】《散步》課文解讀

莫懷戚的《散步》是一篇秀美雋永、玲瓏剔透、含蓄藴藉的精美散文,它像一首動人心絃的詩,一支感人肺腑的歌,品讀這篇文章,如同在做一次愉悦而高尚的美的旅行。

一、以小見大的構思美。

本文在構思上頗有特色,採用了“以小見大”的寫作手法,選取家庭生活中一個美麗而平凡的鏡頭——散步,來揭示親情、生命、倫理的重大主題。“一粒沙裏看世界,半瓣花上説人情”,這樣以小題材來表現大主題,為我們的寫作提供了一個極佳的範例。

二、藴含詩意的畫面美。

本文的景物描寫着墨不多,只有兩處:第一處對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寫,透露出春的氣息和生機;第二處描寫母親所望到的小路遠處景物,字裏行間流露的是一種對生活的酷愛,對生命的珍惜。兩處景物互相呼應,如同兩幅美麗的畫面,充滿了濃郁的詩情畫意和盎然的生機,為常見的散步提供了一個美妙的背景。

三、耐人尋味的樸實美。

縱觀整個行文,除文末有幾分含蓄外,其餘則明白如話,樸實但卻耐人尋味。如:“我和母親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兒子走在後面。小傢伙突然大叫起來:‘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後面也是媽媽和兒子。’”這兩句話充滿生活情趣,既表現了小傢伙的天真、聰穎,又表現了家庭的幸福、温馨。

四、搖曳多姿的對稱美。

本文兩兩對稱的句子很多,互相映襯,搖曳多姿,很有情趣。如:“有的濃,有的淡。”“我和母親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兒子走在後面。”“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後面也是媽媽和兒子。”“我的母親雖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兒子雖然很胖,畢竟幼小,自然也輕”等。仔細揣摩這些對稱的句子,卻大有意味:一邊是長輩,一邊是後代,這樣寫既表現了作者強烈的責任感,又體現了作者摯愛生活,品嚐人生甜美的無窮韻味。

五、意藴豐富的主題美。

本文雖然寫了一件小事,但卻意藴豐富,主題深刻。文中一家人互相關懷、愛護、體貼,譜寫了一首動人的親情之歌。文中一個“慈母”,一個“孝子”,一個真誠的理解,一個絕對的信任,孫子受其影響,懂事、孝順,這種良性的因果循環正反映了古樸的尊老愛幼的倫理道德之美。文中“我”和妻子是中年人的代表,這個形象具豐富的象徵意義:人到中年,肩上負着的是承前啟後的責任,既要贍養老一代,又要撫養下一代。一個家庭是這樣,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又何嘗不是這樣?

《散步》優秀教學設計 篇六

教學目標:

1、讀課文後,學生能基本説出課文的主要內容(輔目標)。

2、學生默讀討論後,找出一兩處精美的詞句,能説出一些自己的看法(主目標)。

3、背誦最後幾句(機動目標)。

教學過程:

第一板塊:確定目標(5分)

1、摸學情。同學們自學了嗎?都學到些什麼?這節課打算探究點什麼內容?

2、定目標。(出示目標略)同學們説合適不合適?有什麼改動?

●預設説明:

1、調查學生自學的情況,以確定目標。指名一兩個學生談收穫,並徵詢他們對本節課的打算,這就為調整目標打下了基礎。

2、調查後以簡明的語言展示目標,並徵得學生的同意。

3、學生是陌生的,通過這種談話接近學生,以拉近距離。

第二板塊:換標題、説內容(15分)

1、讀課文。請同學用簡明的語言説説文章內容。

2、換標題。題目“散步”是從文章主要事件的角度來確定的,你覺得這個標題好嗎?請你換一個角度為本文擬一個標題,並説説你的理由。

●預設説明:

1、第1題,可以概括為“一家祖孫三代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或“寫了一家三代在田野上散步中,發生分歧與消解分歧的故事”。第2題,預設所換標題為:分歧、責任、整個世界、走得很仔細、我蹲下身來,背起母親、走大路、走小路等。

2、換標題目的之一是整體把握課文內容,即落實目標“1”,不強加給學生什麼,但教師可以以平等的身份和學生交流。

第三板塊:探究與欣賞

1、朗讀課文。請同學們有感情地朗讀,品味咀嚼其精美句子。

2、品味語言。家庭倫理的內涵在字裏行間流淌,一個簡單的小故事,作者寫來卻那樣細膩、深刻、優美、耐人尋味,值得我們好好的揣摩,請找出你最欣賞的一個詞、一句話或者一段話,並作簡要賞析。

●預設説明:

1、學生可能涉及到的內容預設如下:

(1)詞語。如“熬(母親痛苦、我心痛與慶幸)”“鋪(多、密、矮,春意盎然)”“委屈(有歉意、孝為先)”“慢慢地(鄭重小心情態)”等。

(2)句子,對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寫(以初春的生機來渲染生命的可貴與散步的愉快氛圍)描寫母親所看到的小路遠處的景物(襯托母親在選擇小路後的愉快心情)。

(3)對稱的句式,“有的濃,有的淡”“我和母親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兒子走在後面”(兩兩對稱,整齊和諧,互相映襯,富有情趣)。

(4)“分歧”最終是如何解決的?這個細節寫出了作者怎樣的倫理原則?孝字化解,孝優先原則。“尊老”更可貴。

(5)“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的深刻含義。

對於一個家庭來説,“我”和妻子是主心骨,上面有風燭殘年的母親,下面是未成年的孩子,他們都需要照顧和關心,中年人肩負着養老撫幼的人生責任。從深層看,這裏的“我和妻子”代表着中年人,“母親”代表着過去,“兒子”代表着未來,所以對於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而言則象徵着中年人肩負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歷史責任。文章的結尾,用象徵的手法,使文章的思想進入了一個更高的境界,意藴更深刻,把親情推及到更廣泛的境界。

2、這是本節課的主目標,要引導學生充分討論,但不強迫學生都答出來。

第四板塊:讀背欣賞,歸納所得

1、讀最後一段,背最後一句。集體讀最後一段,反覆朗讀背誦最後一句。

2、檢測回顧。提示學生,按照學習目標來檢驗自己的學習成效。

●預設説明:“1”一項機動內容,根據進度取捨。“2”這篇課言寫了我們一家三代在田野裏散步,中途產生了分歧,而後以孝化解,一家人和和美美,相親相愛,其樂融融的故事。“我”委屈兒子而先滿足母親的心願,反映了“我做人孝當頭”的倫理思想。我揹着老,妻揹着幼,像是整個世界,這是在“做人先盡孝”理念基礎上的深化,言中年人的責任重大,小而言之關係到家庭的和美,大而言之是民族社會穩定的砥柱。在寫法上,尺水興波,一波三折,語言對稱淡雅,餘味裊裊。

板書設計

散步(莫懷戚)

分 歧(大路-小路) 孝順 愛幼更尊老對稱

整個世界(家庭-社會) 養老撫幼承前啟後象徵

板書設計説明:

展示給學生的學習目標是:

1、簡明概括文章內容。

2、找出一兩處精美詞句並説説你的理解。

3、背誦最後一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xuesheji/5kkpq5.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