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學設計 >

《圓的認識》數學教學設計與反思精品多篇

《圓的認識》數學教學設計與反思精品多篇

《圓的認識》數學教學設計與反思精品多篇

認識圓 篇一

認識圓柱的教學反思

圓柱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立體圖形。在實際生活中,圓柱形的物體很多,學生對圓柱都有初步的感性認識。所以在教學《圓柱的認識》時,我就從生活中常見的物體出發,注重把數學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結合。

首先我通過多媒體出示生活中學生經常看到的圓柱形物體,從而使學生對圓柱建立初步的感知,然後再讓學生列舉生活中他們所見到圓柱形物體,繼而導入課題,目的是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在教學認識圓柱的特點時,我讓學生拿出預先做好的圓柱形學具,親自動手去摸一摸、看一看,説一説,採用小組合作、討論、交流等形式,讓學生多角度地對圓柱進行觀察,整體地感知圓柱的特徵。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認識到長方形與圓柱側面積之間的關係,把教學重難點化繁為簡,化抽象為具體,我讓學生和我一起操作,一起把圓柱沿着高剪開,大家一起觀察,發現和總結,這樣既加深了學生對圓柱各部分名稱和特徵的認識,又有效的培養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如此下來,學生學得比較輕鬆,我教得也比較愉快,正是互利雙贏,何樂而不為呢?

圓柱的認識教學反思

生活中的圓柱體很多,學生看到的也很多,但是這些都是感性的認識。圓柱是學生在學習了長方體和立方體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它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立體圖形。本課的重點是認識圓柱的特徵,所以在教學時,我通過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和探索研究、自我發現來掌握圓柱的基本特徵的。

在導入新課時,我直接揭示課題,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來認識一種新的立體圖形——圓柱,同學們你們今天帶來了圓柱體嗎?學生展示自己課前收集好的圓柱形物體,因為在我們的生活中,圓柱形的物體還是到處可見的。

在實際生活中,雖然圓柱形的物體很多,學生對圓柱的認識都是感性認識,而課堂教學是對圓柱體進行理性的認識。學生對新知識是好奇的,所以在教學時,動手操作和探索研究,自我發現和掌握圓的柱的基本特徵,是本節課的主題。

我讓學生動手去摸一摸自己帶來的圓柱、比一比同學帶來的圓柱,再和同學交流一下,你發現了什麼?我認為我在這節課教學中最突出的地方就是能始終圍繞學生的思維和操作探索研究在轉,而不是學生圍繞教師在轉,因為在備課時就想到學生髮現的問題與預案中的教學順序未必相同,所以當學生説發現了上下兩個圓面是“相等”時,我們就先研究兩個底面,在研究前我首先讓學生討論一下用“相等”這個詞來表敍是否準確?立刻就有學生説應用“完全相同”來表敍,因為完全相同與相等在概念上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的。這時我反問一句“你怎樣證明這上下兩個圓就是”完全相同“的嗎?這樣一下子就把學生帶進探索的境界中,學生在課堂中能不能進行探究,關鍵還是要教師的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方法證明了上下兩個圓是”完全相同'後。有的學生就提出了還有個曲面,“這個曲面到底是個什麼樣?你想知道嗎?怎樣才能知道?”這一問又把學生帶入對圓柱側面的探究中去了。這時有學生説將圓柱上的包裝紙剪開就知道了,這時課上出現了一個問題,學生帶來的圓柱體大多沒有包裝紙,怎麼辦?這也是教學預設中我沒有想到的,因為我頭天特意佈置讓學生找帶有包裝紙的圓柱體。這時,我臨時將動手操作分為兩種,一是將包裝紙剪開看一看側面是個什麼樣,另一個是給自己帶的圓柱體做個包裝紙。通過一段時間的操作,在我和學生的交流時,我有了很驚喜的發現,做包裝紙的學生在做的過程中要不斷的比、量,發現了知道了圓柱的側面的底面周長相當於長方形的長,高相當於長方形的寬。而直接剪開包裝紙的學生卻沒有這樣的發現,這就説明了動手做的過程就是動腦的過程,會帶給學生更接近於本質的東西。通過動手做,本課的難點就迎刃而解,真是實踐是檢驗“知識”的唯一標準啊!這樣就將教學重點、難點化抽象為具體,並把“觀察、操作、發現”的方法貫穿課的始終,既加深了學生對圓柱各部分名稱和特徵的認識,又有效的培養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關於圓柱側面剪開的教學,我做了一些處理。在以前的課堂中將包裝紙剪開後成四種不同的形狀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不規則的圖形還是教學的重點,因為課本中沒有出現這麼多的形態,老師若在課中做到了,教學水平可見不是一般了,但在課堂教學中老師若課前不進行特別處理還當堂還真找不出這麼多的形狀,特別是不規則的那種,學生幹嘛要把包裝紙那樣歪歪扭扭的剪下來呢?一般同學不會的,在圓柱體的特徵教學中它能起到什麼作呢?不管怎麼剪成什麼樣不都要將它轉化成長方形來研究嗎?因此,我覺得在教學中非要逼着學生剪出四種圖形確實沒有多大意思,因此,教學中簡化這一過程,當學生剪開側面出現了長方形。正方形,而沒出現平行四邊形和不規則的圖形時,我用課件動畫的展示了這四種形狀以及轉化成長方形的過程。

認識圓柱的教學反思

本節課通過“引圓柱——學圓柱——探圓柱——用圓柱以及悟圓柱”這五個環節,引領學生經歷了回憶對比、看書自學、實踐探究、欣賞感悟的過程,認識了圓柱各部分的名稱及其特徵,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我認為本節課有以下幾方面是做得比較好的:

一、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定教。

我經常思考:學生在學習新知之前,絕不是“一張白紙”,他們都有着一定的生活經驗,有着不同的知識基礎。所以,教師的“教”應服務於學生的“學”。

對於圓柱,學生在生活中都會有或多或少的認識。因此,我把新知的引入瞄準了學生的“最近發展區”,以學生的學習需要確定本課的教學起點。由最初的回憶圓到引出圓柱,再由想圓柱到充滿神祕感的摸圓柱,這一個個滿載思維的過程都使學生真實地感受到圓柱的與眾不同,從而產生認識圓柱的強烈慾望。

而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個性特徵是我確定教學方式的重要前提。對於圓柱各部分名稱,書中已有明確的介紹,引導他們拿起圓柱看書自學,這種實實在在的學習方式,不僅拉近了課本與現實的距離,而且使學生充分體會到經過自己努力獲得知識的成功感。終生受用的自學能力也隨之得到提高。

《數學課程標準》告訴我,數學學習是建立在學生的認知需要上的,在新的教學理念倡導下,學生不再是活生生的容器,被動等待着教師照本宣科的澆灌和枯燥無味的填塞。他們需要的是親身感受、親自體驗知識的“再創造”和“再發現”的過程。因此,對於圓柱側面展開圖的教學,我創設了一個製作圓柱的話題,用生動有趣的實踐活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巧妙地引出探索圓柱側面特徵的需要。學生圍繞着“製作一個圓柱需要剪出什麼材料”的問題,自然探索起圓柱的底面和側面的特徵。在這過程中,學生的猜想、驗證、推理、交流等一系列的思維活動,也因需要而生成。而在進行側面展開圖的探索時,作為引導者的我選擇了先讓學生重點探索側面沿高展開得到長方形的一般情況,然後再通過“選材做圓柱”的活動,將側面展開得到正方形的特殊情況以及平行四邊形和不規則圖形的其他情況加以滲透。在保證學生掌握基礎的前提下,做到了數學知識和數學思想的有益拓展,讓每個學生 “跳一跳都能摘到果實”。

二、生活材料數學化,數學學習生活化。

圓柱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立體圖形。所以我選擇了利用課件,演示從生活中的圓柱形實物到數學中的圓柱的抽象過程,讓學生體會到生活數學化的過程。此外,我為每個學生都準備了一個圓柱模型,學生可以在自學、探索等等的活動中親手摸一摸、剪一剪、看一看,生活實物與數學學習相輔相成,這有利於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最後,藉助多媒體又讓數學學習走向生活化,引領學生走進圓柱的世界,看看圓柱在自然界和人類生活、生產中的存在,並直觀、巧妙地介紹了圓柱的高在生活中的其他叫法,使學生 活學活用,由心發出“圓柱的作用可真大啊”、“我還要繼續探究圓柱”等等的感歎。

三、立足課堂,為學生的發展而教。

尊重每一個學生,讓學生在民主、和諧的環境中積極參與,開啟智慧,是我力求做到的。通過設計填空、判斷、選擇、做圓柱,這樣有梯度的練習,有利於及時瞭解學生的學習效果,鞏固新知並形成技能。為了讓學生的學習更有效益,我別具匠心地設計板書,不僅突出了重難點,還大大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此外,我精心設計的課後延伸——可樂罐的奧祕,開放性地向學生注入生活現實的鮮活信息,使學生深刻體會到數學學習的價值所在。而看到剛才學生的眼神,我感受到他們將越來越喜歡上數學……

本着以學定教、為學生髮展而教的理念,我和學生在和諧、充實的教學過程中相互學習,共同成長。但同時,在剛才的教學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存在的問題。比如,對於每個教學環節的處理,還得繼續細化和優化,以達到更高更好的教學效益。以及,在教學過程中,如何更好地處理老師預設以外的突發問題等等,都是我要繼續學習、繼續努力的方向。

圓的認識教案 篇二

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操作、觀察、思考等教學活動,認識圓並掌握圓的特徵。

2、讓學生理解在同一圓內直徑與半徑的關係,學會用圓規畫圓。

3、初步滲透化曲為直的數學方法和極限的數學思想。

教學重點:直觀地認識圓的特徵,學會用圓規畫圓。

教學難點“明確圓心與圓的位置之間的關係,半徑與圓的大小關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大屏幕出示主題圖)請同學們觀察主題圖,去找一找那些物體是圓形的。

提問:為什麼車輪是圓形的?

師: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圓的世界,去探尋其中的奧祕好嗎?

二、課堂展示

1、初步感知圓

生:閲讀課前查找有關圓的材料

師:好,圓這樣神奇,你能想辦法在紙上畫一個圓嗎?

學生介紹自己畫圓的方法

提問:圓是什麼樣子的?

學生自由發言,初步體會圓是平面上的曲線圖形。

2、認識圓各部分名稱

(1)師:圓裏究竟藏有什麼祕密呢?下面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自學教材56頁例2.

(2)小組合作交流並彙報。圓心、半徑、直徑的概念。

3、認識半徑與直徑的關係

出示問題:

(1)在同一個圓裏,能畫出多少條半徑和直徑?(無數條)

(2)在同一個圓裏,所有半徑的長度都相等嗎?直徑呢?(相等)

(3)在同一個圓裏,半徑和直徑有什麼關係?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4、用圓規畫圓

學生自學用圓規畫圓的方法,並嘗試畫圓。

師生共同總結用圓規畫圓的方法。

提問:用圓規畫圓時,員的位置是有什麼決定的?(圓心)

圓的大小是由什麼決定的?(半徑)

三、鞏固練習

四、總結

本節課你的收穫是什麼?

《圓的認識》 篇三

教學內容  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國小數學第十一冊

教學目標

知識:1、使學生認識圓,知道圓各部分的名稱。

2、掌握圓的特徵,理解直徑與半徑之間的相互關係。

技能:初步學會用圓規畫圓。

情感: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概括和動手操作能力,以及初步的空間想象能力。

教學重點:認識圓及其特徵,學會用圓規畫圓。

教學難點 :學會用圓規畫圓。

教    法:合作探究法

學    法:觀察、分析、小組合作法

教學過程 :

創設探究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1、 觀察電腦畫面中哪些物體的面是我們學過的圖形。(電腦出示生活畫面。)學生觀察並指2、 出圖形。

3、 請學生説説圓與以上圖形有什麼不同4、 ?(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都是由線段圍成的圖形,5、 圓是一種由曲線圍成的圖形。)

6、 你一定想進一步瞭解圓,7、 今天我們就來研究圓。(板書課題)

合作探究,發現問題

8、 認識圓

(1) 你會用你帶來的學具畫圓嗎?動手畫圓,(2) 看誰的方法多?學生四人一組動手操作。

(3) 你們是怎樣畫圓的?這兩種方法畫出的圓有什麼不同(4) ?請學生拿出課前準備(5) 的圓形紙片,(6) 想辦法找圓心。學生動手操作。指(7) 名(8) 上台講解。

9、 探索半徑和直徑

(1) 請同(2) 學們打開圓形紙片,(3) 除了圓心外,(4) 你還看到了什麼?什麼是直徑?什麼是半徑?請同(5) 學們自學課本86頁,(6) 把你認為重要的概念劃一劃、讀一讀,(7) 並在圓形紙片上標(8) 出這個圓各部分名(9) 稱。

(10) 檢查自學情況。通過自學你認識了哪些新的概念?它們各用什麼字母表示?

(11) 請同(12) 學們動腦想一想、動手畫一畫、量一量。(電腦出示問題)

在同一個圓裏有多少條半徑?所有半徑的長度都相等嗎?

在同一個圓裏有多少條直徑?所有直徑的長度都相等嗎?

在同一個圓裏直徑的長度與半徑的長度有什麼關係?

學生彙報研究結果。(在同一個圓裏半徑有無數條都相等,直徑有無數條都相等。半徑是直徑的一半。)

10、 畫圓

(1) 教師演示用圓規畫圓,(2) 學生總結方法。

(3) 學生練習用圓規畫圓,(4) 畫半徑為3釐米的圓。

(5) 電腦出示同(6) 心圓,(7) 請學生觀察圓的什麼變了,(8) 什麼沒變?圓的大小是由誰決定的?

(9) 出示不同(10) 位置的等圓,(11) 請同(12) 學觀察:圓心變了,(13) 圓的什麼就改變了?圓的位置是由誰決定的?

實際應用,解決問題

11、 練習

(1) 填表。

r(米) 0.24  1.42  2.6

d(米)  0.86  1.04

(2)判斷:

①所有的半徑都相等,所有的直徑也都相等。             (  )

②畫半徑為2釐米的圓時,圓規兩腳間的距離就是2釐米。 (  )

③直徑的長度是半徑的2倍。                           (  )

(3)選擇:

①在同一個圓內有(   )條直徑。

A 、2     B、無數    C、4     D、10

②(   )確定圓的位置,(   )確定圓的大小。

A、圓心   B、半徑    C、直徑

③圓中哪條線段最長? (  )

A      B        C        D

12、 討論生活實際問題。

為什麼車輪要做成圓形的?能不能做成其他形狀?為什麼車軸要裝在圓心上?

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學習了哪些內容?你有什麼收穫?

板書設計 :

圓心(O)         半徑(r)

定位置             定大小

直徑=半徑×2

d=2r

課後反思

本節課充分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積極性,突出教學重點、難點。使學生在充分動手、動腦,探索中學習,問題也就由難到易,學生在 愉快的氣氛中學得津津有味。

能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探索半徑和直徑”是讓學生自主動手實驗,體驗學習的快樂。

本課比較重視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如教學認識圓時,教師讓學生小組合作找圓心,畫圓,看誰的方法多,啟發學生動手動腦,自由發表意見。教師真正做到了尊重學生、相信學生。

《圓的認識》優秀教師教學設計 篇四

一、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六年級上冊56—58頁

二、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情景中使學生認識圓,知道圓各部分的名稱。

2、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探究圓的特徵,理解在同一圓內直徑和半徑的關係。

3、學會使用圓規,掌握用圓規畫圓的方法。

4、在觀察操作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自主探究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三、教學重難

教學重點:認識圓的特徵,學會用圓規畫圓。

教學難點:明確圓心與圓的位置之間的關係,半徑與直徑、半徑與圓的大小之間的關係。

四、教學具準備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圓規、直尺、圓片。

學具準備:圓規、直尺、圓片。

教學過程

五、教學過程

(一)情景創設,激情導入

同學們喜歡騎自行車嗎?(喜歡)那麼你們一定知道自行車車輪是什麼形狀的?為什麼車輪要設計成圓形?(出示圖片)

為什麼車輪設計成圓呢?這裏面有什麼奧妙呢?學了今天的內容大家就會明白的。這節課我們就走進圓的世界去探尋其中的奧妙。板書課題:圓的認識

[設計意圖:通過生活中實際例子引入課題,一方面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為學習新知識做了鋪墊,從思想上吸引了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活動。

(二)動手操作,探究新知

1、聯繫生活,理解概念

(1)師:除了車輪是圓形的,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還看見過哪些物體是圓形的?

(2)學生舉例。

(3)老師也收集了一些關於圓的圖片:請大家看屏幕(課件演示)。

(4)師:同學們我們不僅用圓來裝扮我們的生活,還將圓的一些特徵巧妙的用於生活。

(三)操作探究,認識圓各部分的名稱及圓的特徵。

1、折一折,認識圓心。

(1)讓學生用老師準備好的圓形圖片,對摺後打開,換個方向後再對摺打開,看有幾條摺痕,相交嗎?再折幾次,説説你發現了什麼?學生相互交流自己的發現。(所有的摺痕都相交於一點,這一點在圓的中心)

(2)教師揭示:這一點我們把它叫做圓心,用字母“ο”表示。

(3)課件演示後,學生自己在圓上標出圓心。

2、連一連,認識半徑、直徑

(1)連接圓心和圓上任意一點的線段叫做圓的半徑,用字母“γ”表示。

(2)課件演示。

(3)讓學生找出定義中的關鍵詞

(4)教師解釋圓上、圓內、圓外

(5)學生在自己的圓裏畫出一條半徑,並用字母標出。

(6)想一想:同一個圓裏能畫出多少條半徑?這些半徑的長度會有什麼關係呢?學生通過思考、討論和實際測量認識到在同一個圓裏有無數條半徑,所有的半徑的長度都相等。

(7)通過圓心並且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叫做圓的直徑,用字母“d”表示

(8)課件演示

(9)學生互相指一指直徑,並在自己的圓裏畫出一條直徑。

(10)想一想:同一個圓裏有多少條直徑,所有的直徑的長度都相等嗎?學生通過思考、討論和實際測量認識到在同一個圓裏有無數條直徑,所有的直徑的長度都相等。

3、比一比,掌握直徑與半徑的關係

(1)剛才我們認識了圓心、半徑、直徑以及半徑、直徑的特徵,那麼在同一個圓裏半徑和直徑之間會有什麼關係呢?

(2)學生自己先動手測量、比較,然後小組探討交流。

(3)小組代表發言,小組一:我們通過測量發現直徑的長度是半徑的2倍,小組二:我們把直徑對摺過去發現剛好是兩個半徑的長度,所以認為直徑是半徑的2倍。

(4)教師歸納小結:在同一個圓裏,直徑的長度是半徑的2倍,半徑的長度是直徑的一半。用字母表示是:d=2r或r=d/2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主要以動手操作為主線,通過折一折、量一量、指一指、比一比等活動,讓學生自主參與,合作探究、分組交流,給予學生充分展示自我和展開探究活動的空間,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發現新知,學生學習的過程是感知的過程,是體驗的過程,是感悟的過程,學生在感知、體驗、感悟中發現新知,掌握新知。]

(四)動手操作,掌握圓的畫法

1、認識圓規,教師介紹圓規各部分的名稱。

2、教師在黑板上示範畫圓

3、學生用圓規畫圓,指名學生演示畫圓,並讓學生邊演示邊歸納畫圓的步驟和方法。

4、畫一個半徑是3釐米的圓,並用字母標出圓心、半徑和直徑。畫完後同桌互相檢驗。

5、按要求畫圓,並觀察你發現了什麼?(畫3個同心圓,3個大小不等的非同心圓)讓學生通過觀察、討論、比較歸納:圓心確定圓的位置,半徑決定圓的大小。

[設計意圖:老師先示範畫圓接着讓學生試着用圓規畫圓,畫圓之後,讓學生共同概括規律,是從感性到理性的一種提高。同時讓學生反覆畫圓之後,結合畫圓的過程體會圓心和半徑的作用,便於學生深化對圓心和半徑的認識。]

六、實踐應用,深化知識

(1)、辨一辨。(對的在括號裏打“√”,錯的在括號裏打“×”)

1、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叫做直徑。( )

2、畫一個直徑為4釐米的圓,圓規的兩腳之間的距離應是4釐米。( )

3、半徑2釐米的圓比半徑1.5釐米的圓大。( )

4、圓的半徑是射線。  ( )

5、圓心到圓上任意一點的距離都相等。 ( )

(2)、回放上課時車輪為什麼是圓形的動畫,誰能應用今天所學的知識解釋車輪為什麼要做成圓形?為什麼車軸要裝在圓心上?

(3)、下面投球比賽中,那種遊戲方式最公平?

隊列3

隊列2

隊列1

[設計意圖:通過拓展訓練,進一步鞏固所學的知識,同時瞭解學生對知識掌握情況。讓學生親眼看見圓的知識的應用,真正體會到數學知識就在身邊。]

七、總結新知 暢談收穫

本節課你學習了什麼知識?你有什麼收穫?

師:其實生活中的很多現象都象圓一樣藴含着豐富的數學規律,需要我們在不斷的探索中來認識它,理解它,應用它。老師相信你們在今後的學習中,經過自己的實踐,一定會探索出大自然中的更多奧妙。

板書設計:

圓的認識

圓 心 0 在同圓內:

半 徑 r r=d/2 或

直 徑 d d=2r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xuesheji/7k6g6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