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學設計 >

《送元二使安西》精品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送元二使安西》精品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送元二使安西》精品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送元二使安西》優秀教學設計 篇一

教學目標:

1、藉助教材註釋,結合課外資料,理解古詩的大概意思。

2、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感受朋友之間的深情厚誼,受到古詩文化的薰陶。

3、通過反覆誦讀,多元體驗,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並試着默寫古詩。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師生問好:你們不用站起來,我鞠躬,你點頭。同學們,好!

師:在你的成長過程中,一定交有不少朋友吧。能談談和知心朋友在一起的感覺嗎?

(安慰與關懷,信心與力量,分享你的勝利和喜悦,並且幫你度過最艱難的歲月。)

師:朋友在一起時間久了,情投意合就產生了深厚的友誼。假如,有一天,由於轉學、升學等原因兩人要分開了,你的心裏會怎麼想?指名回答。

2、師:是啊!我們現代人是這樣,古人也是這樣。在古時候,由於交通不方便,朋友分離之後就很難有再相見的時候,所以為了表達深情厚誼,不光是備酒餞行,折柳相送,還常常寫詩送給即將遠行的人。

一、揭示課題,感悟節奏

3、師:這節課讓我們穿越時空的隧道回到唐朝,來到長安城,來到咸陽,來到距離咸陽二十里外的渭城。那兒,唐朝詩人王維(板書:王維)正在依依送別他的好友呢!看老師寫課題:《送元二使安西》(板書詩題:“送”和“使”用黃色,區別)

這是一首送別詩,從課題中你知道王維送別誰嗎?

不急,詩的下面有註釋,看註釋①,學會看註釋,是學習古詩的一種好方法。

①使:出使。可見送別的是誰?——元二(元二是王維的老朋友。姓元,在家中排行老二,所以稱元二,這也是好朋友之間的一種稱呼。)

使——看註釋①使:出使。能不能用“去”代替?使是奉命而去。當時的唐朝正是盛世,國力強盛,疆域遼闊,邊關延綿數萬裏,需要大批的士兵和官員去戍守邊關,保衞國家。元二正是擔負着保家衞國的光榮使命,奉命出使安西的,他是去守衞國家,是去建功立業的。不能不去,不去就是抗旨……

你還從課題中知道了什麼?王維送元二出使安西

帶着我們的理解,能來讀讀課題嗎?注意讀出它的節奏,爭取讀得有板有眼。

節奏聽出來了嗎?聽出他哪裏停頓了嗎?——劃出停頓符號,這就叫有板有眼。(如學生讀不好,就聽老師讀課題。送/元二/使/安西:“使”停頓不需太長)

再試着讀一讀,讀出古詩的節奏,齊讀2遍。不錯,讀出古詩的節奏了。

二、巧讀古詩,讀出韻味

小詩人們,已經迫不及待想讀整首詩了吧,那就請你拿起課文紙,仔仔細細地讀上兩遍,讀準字詞,爭取把它念得字正腔圓。明白嗎?開始吧!

指2生讀,其他同學仔細聽。(如果讀對了,評價:你太了不起了,讀得字正腔

圓,這首詩中的2個多音字都讀對了,老師想請教你:為什麼這樣讀?);(如果讀錯了,就問:你們對他每個字的讀音有意見嗎?你認為該怎麼讀?誰還有補充?)

(伺機糾正:舍、朝、)“舍”的讀音(客舍就是客棧,在字典中當它表示房屋的時候讀第四聲,齊讀2遍)“舍“不僅是多音字,還是要求會寫的字,伸出手跟老師書空,並把生字在田字格里寫2個。

(評價:同學們,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書寫端正,有好多的小書法家呢!)

你們認真的態度,給了老師自信和勇氣,老師很想和你們一起讀詩!既然是合作,就要學會互相學習。師生讀2遍。(不僅聲音悦耳,停頓也很自然,這就叫有節奏)

瞧,在我們的合作下,一遍比一遍有進步了,慢慢的有點小詩人的樣子了,連起來再讀一遍肯定能讀出古詩的韻味,試試吧。

真好,同學們,聽你們讀古詩真是一種享受,你們不但把它讀正確,讀得有節奏,而且還讀出了它的味道。掌聲送給自己。

三、再讀古詩,感悟詩情。

古人有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我們讀了這麼多遍了,你從詩中讀出了什麼?

(一)感知“景”

預設:送別的時間,地點,天氣,環境……

評價:你真會讀書,你已經大概知道整首詩的意思了。

你讀出了送別的方式是備酒餞行,那你能讀出送別的地點嗎?

從第一、二句中,你還讀出了什麼?

渭城這裏的空氣——微雨潤濕了那飛揚的塵土,空氣是那樣的清新香甜。

渭城這裏的旅舍——青青的屋瓦,温暖的客舍。

渭城這裏的柳色——碧綠、青翠欲滴

眼前飄灑着綿綿細雨,雨中是隨風擺動的`楊柳,王維為什麼單單選了它們呢?他想通過“雨”和“柳”向我們傳遞他送別好友時怎樣的情緒啊?

説得多好呀,雨帶給人惆悵,淒涼,壓抑,正像這2首詩中所寫的:(屏幕顯示):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淒涼、孤單

楚江微雨裏,建業暮鍾時。——韋應物《賦得暮雨送李曹》(細雨籠罩的壓抑場面。)

而“柳”呢,在古人眼裏那就更有含義了。課件出示:古有折柳送行的習俗。來到送別的地方,折下柳枝送給行人,表示折柳贈別。所以古人看到柳,就會產生離別之意。“柳”與“留”音相近。贈柳表示留念、挽留之意,表達留戀和不捨之情。

謝謝大家聽得這麼專心,你們都是好學的孩子。

所以看到那綿綿春雨和隨風擺動的楊柳,王維想表達怎樣的情緒呢?——留戀和不捨,此時,他多麼想把元二——挽留好友(板書:挽留)

用你的朗讀來挽留他;誰更能讀出王維的挽留之情?讓我們一起挽留挽留元二吧!

師:一“雨”一“柳”,悄然傳遞了挽留之意,蒙上了一層淡淡的離別情愁。

(二)感悟“情”

師:而這份離別情愁在喝餞行酒的時候表現得更為濃烈

(1)請你讀讀並用心體會三、四兩句。你感受到這份深情了嗎?

指名1生讀,伺機指導:更盡的意思

好一個“西出陽關無故人”有味道。誰還想來讀?孩子,請你來讀,再請

來,我們一起讀,讀出你自己的味道和感覺來。

(2)為什麼王維的這種離別情會表現得這樣強烈呢?同學們,元二這次可不是一般的遠行啊。你看——這就是渭城,出了渭城一直往西走就到了陽關,西出陽關就意味着元二要擔負起光榮的使命,去戍守邊關、保家衞國、建功立業了。此時王維的心中除了挽留,對好友更多的是——祝福(板書:祝福)

帶着深深的祝福來讀讀這兩句吧!

這深深的祝福都化作了手中這一杯酒,舉起手中的酒杯,王維會對元二説些什麼祝福的話呢?

第一杯:預設:出使安西,路途遙遠,吉凶難料,還請你再幹了這一杯,祝福我的朋友一路平安……;第二杯:評價:好朋友,多關心啊;照顧得無微不至;

(3)第三杯,四目相對,無言沉默,王維的心情難以名狀。因為出了渭城,西出陽關到打安西要走3000多公里,即使用當時最好的交通工具馬,也要走半年多時間,一路的風塵,一路的坎坷,才能到達安西。

A、安西會是一個怎樣的地方,請同學們想象一下。

B、課件播放——這就是安西。這是一個怎樣的地方啊?(指名3——5位)

是的,這就是安西,黃沙滿天,人跡罕至,大風吹過,飛沙走石,滿眼的荒漠,滿目的淒涼,有的只是荒山野嶺,這裏的百姓,出行都要用紗布遮擋風沙。

C、而他們現在喝酒的地方——渭城,卻是一派處處春意盎然、生機勃勃的景象。

此時王維心裏感慨萬千,走進王維的內心,把他所想的寫下來:

如今,渭城這兒春雨綿綿,安西那兒卻(黃沙滿天)。

如今,渭城這兒生機勃勃,安西那兒卻(滿目荒涼)。

如今,渭城這兒有難捨難分的故人,安西那兒卻(舉目無親,鄉音不再有)

評價:説得多貼切啊,你已經讀懂了這首詩,走進了王維的心裏。

D、王翰的《涼州詞》中有這樣的詩句: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讀2遍)

讀着這樣的詩句,你有什麼感受嗎?

評價:你想的,正是王維所想的,你就是王維的知己啊!

是啊,元二是去戍守邊關的,難免會遇上戰亂,生命安全根本無法保證。

面對此情此景,遙想前途莫測,王維對元二的這份情怎能不濃烈呢?所以,這第三杯酒中,除了挽留、祝福,還會有怎樣的滋味呢?——擔憂,不安(板書:擔憂)

(2)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師:幾多擔憂,幾多不安,擔憂的是什麼?不安的是什麼?於是,王維把這些擔憂、這些不安都化作“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預設一:更多了一杯離別的酒勸君更盡一杯酒。

“酒逢知己千杯少”的酒是連心的酒,“為此春酒,以介眉壽”的酒是祝福的酒,“何以解憂,惟有杜康”的酒是澆愁的酒,那,“勸君更盡一杯酒”的酒中,除了挽留、祝福、擔憂,你還品出了哪些滋味啊?請你邊讀邊品三、四兩句。

1、(傷感的酒)春雨挽留不住友人的腳步,朋友終將遠走他鄉,怎不傷感別離?──邊吟誦邊紀念這份友誼吧!“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2、(壯行的酒)祝願朋友今日出使安西,一定能在邊關建功立業,報效國家,來年凱旋而歸。──讓我們一起來給元二壯行:“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預設二:多一份“無故人”的淒涼與關切

生吟誦完後,師:是啊,無故人

1、西出陽關就再也沒有老朋友來陪你──(喝酒,吟詩……)

2、西出陽關又豈止是沒有朋友呢?西出陽關也沒有──父母、兄弟、妻兒……

3、想到朋友即將遠去塞外荒漠,這種難分難捨的情緒和所有擔憂都化作一句話─

師:數不清這是第幾杯酒了,可喝下最後一杯酒元二就要啟程了,讓我們舉起酒杯,再一次送送他吧!(師生舉杯共飲,深情共讀: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師:這濃濃的離情,這杯杯的美酒,都化作這樣一首纏綿悱惻的詩──(配樂齊讀)。

四、情感昇華(配樂)

就這樣,在王維的挽留,祝福和擔憂下,元二踏上了他出使安西的征途。正如王維所祝福和期盼的那樣,6年後,元二從安西凱旋而歸。一回到故鄉,元二最想見的故人是誰?——王維,可他卻再也見不到了,因為王維已經去世了。曾經這樣送別自己的真摯好友既然去世了,元二會有怎樣的感受啊?——傷痛欲絕……此時,你覺得這還僅僅只是象徵他們深厚友誼的送別詩嗎?這還是一首怎樣的詩啊!(3——5人説)——生離死別……

對好友的思念讓元二再次來到了渭城,眼前楊柳依舊依依,春雨依舊綿綿,美酒依舊醇香,可他的好友王維卻再也不在了。(預設:為什麼你的眼眶紅了,這是一個多麼細膩、多麼會讀書的孩子啊!)當他來到王維的墳前,回想起渭城送別的一幕幕,老淚縱橫,情不自禁地吟誦起這首詩。此時此刻,你就是元二,邊背邊吟誦吧!

①默寫全詩

這樣一首感人至深,動人心絃的千古絕句,我們該把它寫下來。請試着默寫三、四句。

②這節課我們走進了詩人的離別世界,見證到詩人與朋友的那份真摯友誼,感受到他替朋友擔憂、為朋友祝福的那顆真誠的心,確實是感同身受。課後我們可以去找找更多的送別詩,去感受、去品味古人的離別情懷。

下課!

《送元二使安西》優秀教學設計 篇二

教材分析:

《送元二使安西》是盛唐著名詩人、畫家和音樂家王維所著的一首膾炙人口的送別詩。王維的好友元二將遠赴西北邊疆,詩人特意從長安趕到渭城來為朋友送行,其深厚的情誼,不言可知。這首詩既不刻畫酒筵場面,也不直抒離別情緒,而是別具匠心地借別筵將盡、分手在即時的勸酒,表達出對友人的留戀、關切和祝福。

設計理念:

藉助古詩文這一教學平台,通過“讀、想、議”等行之有效且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實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並恰當運用多媒體課件激發情趣,拓展思維,從而突現生的主體作用,尊重學生的獨特感悟,提升學生的整體素養。

教學目標:

1、學習古詩,懂得詩意,熟悉其他送別詩。

2、體味“景語皆情語”。

3、有感情的誦讀這首詩,體會友人間依依惜別之情。

教學重難點:

掌握古詩的學習方法;體會古詩所表達的情感。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喜歡流行歌曲嗎?今天我們就來欣賞一首古代時候的流行歌曲(放音樂:《渭城曲》)

2、聽懂了嗎?這是唐朝時期非常流行的音樂,這首歌唱了什麼呢,今天我把歌詞帶來了,你們看,其實也是今天咱們要學習的一首古詩。你們先讀一讀。

二、分析題目

1、同學們,學習古詩,詩的題目很重要,它是古詩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在我請一位同學讀讀題目。(生讀)

2、到底哪種讀法才是正確的呢?(生再讀)

3、你為什麼在元二後面停頓呢?“使”是什麼意思?你怎麼知道的?

師:藉助課後註釋理解,你真會學習!元二姓元,名不叫二,因為在家中排行老二,因此,被稱為“元二”。“使”是出使的意思,唐朝國力強盛,朝廷常常派一些有識之士到安西去,元二就是其中的一位。現在,我們再來讀讀課題。

三、學習古詩

1、課題讀得真好,後面四句誰來讀?

2、請找出詩中的兩個多音字。

3、這首詩,表示地名的詞很多,包括課題,你們邊讀邊找,圈出來。

4、渭城是當時的送別城,人們要往西邊去,都要在渭城做短暫停留,(板書:渭城)所以渭城中的客舍特別多。(板書:客舍)渭城在這,那陽關在哪?(板書:陽關)那安西在呢?(板書:安西)安西也是元二此行的目的地。還有一個地名,沒有出現在詩中,那就是王維生活居住的地方——長安(板書:長安),也是唐朝的首都。王維遠在長安,特地趕到渭城來送元二,同學們,看到這幾個表示地點的詞語,想想這首詩大概講了一件什麼事情?

5、人們常説,王維的詩,詩中有畫,我們來看看這兩句,你看到了怎樣的情景?

置身於這樣的景色中,你有什麼感受?帶着你的感受讀讀吧,你有什麼感受,帶着你的感受讀。

讀詩是最有韻律的,要稍微讀的慢一些。

此時此刻,王維心中又有怎樣的感受?

6、在這裏,老師請大家關注“柳”這個字,我國最早的一部詩集是《詩經》,(出示課件)其中以一句詩這樣寫道:“昔我往矣,楊柳依依”。(師講解詩意)此時,王維的內心是怎麼想的呢?

這兩行詩看似寫景,實際上是借景抒情,我們再來讀讀這兩句,感受他的內心世界。

7、多美的景色呀,可是這美好的一切,在王維眼中都黯然失色,因為,今天,他最好的朋友將要離別,它是怎樣送別友人的呢?我們來讀讀這兩句,看看你能從中體會到什麼?

8、王維為什麼會這樣依依不捨呢?同學們,渭城和安西相隔有多遠?我們一起看唐朝時期的地圖,(出示唐地圖)從渭城到安西,共有3000多裏,據説,元二就是步行,緊趕慢趕,也要花一半年的時間,此去路途遙遠,而當時,陽關以西又是怎樣的情景呢?我們一起來看看(課件),你看到了什麼?

9、看到此情此景,如果你就是王維,你會説些什麼?(課件填空)

(1)、是啊!朋友之間有多少知心話要説呀!又有多少説不完的話呀!千言萬語都匯成了一句話。

師引讀————勸君更盡一杯酒——生齊:西出陽關無故人。

(2)、再看看窗外,小雨還在下着,楊柳依依,是想挽留友人的腳步嗎?而朋友終將離我而去,怎不傷別離——師引讀 齊讀後兩句

(3)、多少回憶,多少離愁,多少牽掛,都化作了這一杯濃濃的酒。——師引讀齊讀後兩句

就這麼説呀,喝呀,喝呀,説呀,已經記不清喝了多少杯酒了,這哪還是一杯酒啊,這分明就是——(板書:情)你們感受到了嗎?這是一種什麼之情?(板書:朋友之間的依依惜別之情)

10、向這樣的詩歌還有很多(課件出示),你感受到了什麼?

11、是啊,他們是多麼捨不得分開啊!看,喝完酒後,王維牽着馬兒,是送了一程又一程。(出示課文插圖)

(1)、可送君千里,終須一別。此刻,元二就要起程了,有誰願意朗讀這首詩,送他一程呢?(指名讀)

(2)今日一別,不知何時才能相見啊?還有誰願意朗讀這首詩,再送他一程呢?(指名讀)

根據史料記載:王維在元二離開的幾年後就去世了,此次的告別竟成了永別。讓我們一起再來朗誦這首古詩,銘記這一段以酒相送的千古佳話吧!(齊讀全詩)

12、就是因為有了這個情,千百年來這些文字才被代代傳頌,因為有了情,這首詩不久就被配上音樂,成為當時唐代最流行的,也是現在經久不衰的音樂之一——————《陽關三疊》。接下來,我們就來欣賞其中的一段。

四、課外拓展

(1)、老師整理了一部分離別詩送給同學們,喜歡的話讀一讀,比一比,感受古人淳樸的情懷,體驗深情厚誼帶給我們的感動和温暖。有興趣的話,你還可以再蒐集一些。

(2)、拿起筆,把這首詩寫下來,把它永遠留在我們的腦海裏。

《送元二使安西》優秀教學設計 篇三

一、還是慣例,課前提問。

同學們,還記得上節課我們學過的那首送別詩嗎?誰願意背給大家聽?(齊背)

上節課我們共同感動於高適與董大知己相別的感人情景,今天讓我們再走進清雨紛紛的渭城,領悟王維的送別情懷(板書詩題 作者 朝代)

二、首先回憶學習古詩的方法(課件出示)

1、知詩人,解詩題

2、抓字眼,明詩意

3、想意境,悟詩情

4、誦詩句,品詩味(生齊讀)

三、這節課,我們繼續按照這個方法學習這首古詩

1、誰願意彙報課前收集到的有關王維的資料

2、題目什麼意思?(王維送朋友元二到安西去做使者,為元二餞行時寫下了這首詩)

師:大家都知道董大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稱董大,這裏“元二”就是?(姓元在家中排行第二,故稱“元二”)

3、請同學們自己放聲讀這首詩

過渡語:同學們讀得很有感染力,如果我們想真正讀出詩人的情懷,那只有走進詩人的內心世界,深入理解這首詩。學習方法不光會背還要非常熟練運用學習方法才是更大的收穫,下面請同學們小組合作學習這首詩,邊學邊用筆在旁邊作出批註,寫下你們的解釋或感受,開始吧

師:先看前兩句,彙報前兩句,其他組補充

師:這兩句詩是寫什麼?(先描寫景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描寫了什麼樣的景象

(晨雨濕塵,柳樹青青,十分清新自然的美景,誰能把美景談出來?)描繪春天雨後的晨景,細雨似乎為友人拂去塵土,嫩綠的柳條正好在送別時折枝相贈,烘托出一種送別的氣氛。

生:把渭城沖洗得更加潔淨,雨後的渭城更加美麗

師:閉上眼睛深呼吸,感受到什麼?(雨後空氣很清新、新鮮)

你能讀出這麼美的渭城嗎?(讀得親切、和緩)

誰還能陶醉其中地讀一讀(生練讀、指讀齊讀)找2名學生到黑板上寫,學會了寫到積累本上。

就是在這樣細雨綿綿,清新爽目的早晨,就在這樣心靈相通的朋友之間分手了,接下來學習後兩句。

渭城在如今陝西省渭河以北,陽關在如今的甘肅省敦煌縣的西南再往西走,新疆的庫車縣附近,古時候稱安西,當時陽關以西是一幅怎樣的畫面?(師:這一路上,整整3000多公里啊!除了沙漠還是沙漠,除了戈壁還是戈壁,滿眼的荒漠,滿目的淒涼,有的只是那荒山野嶺,如果是照當時元二最好的交通工具騎馬去,元二也要整整半年多的時間)

他們彼此會説些什麼?(生表演)

師:因路途遙遠,男冊歸期,不免產生一種離別的傷感,這兩句詩中你覺得哪個字用得好?(更)頻頻舉杯感覺到什麼?(不忍朋友離去)喝了一杯又一杯,數不清喝了幾杯,可喝下這最後一杯酒,員二就該起程了。這僅僅喝的是美酒嗎?這裏面你感受到了什麼滋味?(難捨難分,依依不捨、戀戀不捨、依依惜別)分手在即,詩人對好友頻頻祝酒,殷殷話別,一杯淡酒,一腔濃情,一個“更”字將那份臨別前詩人頻頻舉杯複雜情感表現得淋漓盡致,讓我們舉起酒杯,再一次送送他吧(練讀、指讀、齊讀)寫在積累本上

理解了詩意相信同學們的朗讀一定更聲情並茂,把你的感受送到詩文中,再次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這首詩傳誦不衰成為送別詩中的千古絕唱,你們想背下來嗎?(練習背誦,指名配樂背誦,齊背)

師:人間貴在友情啊!也難怪高適和王維都能寫下這樣的曠世名篇,現在我們就重温經典,看看《別董大》和《送元二使安西》兩首詩存在着怎樣的異同?(相同和不同)

你還積累了哪些送別的詩?願意和同學分享嗎?來個小型賽詩會(寫在積累本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xuesheji/e3ovg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