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學設計 >

最後一課教學設計 最後一課説課稿

最後一課教學設計 最後一課説課稿

最後一課教學設計 最後一課説課稿

《最後一課》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介紹小説的時代背景。

2、理清小説情節發展的四個階段。

3、理解課文中小弗郎士的心理描寫及其作用。

4、分析韓麥爾先生形象。

5、分析環境描寫的作用。

6、利用小説,結合奧運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重點

1、心理描寫對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

2、文中表現的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難點: 韓麥爾先生關於法語的見解和結尾動作描寫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教法

1、以讀啟發思考

在學生朗讀感知課文的基礎上,適時加以點撥,努力做到讀中有啟,以啟促讀,精讀解疑。

2扶—放—收結合

先扶着學生研讀重難點部分內容,然後放手讓學生運用所掌握的學習方法,自學理解其餘部分內容,最後由師生討論交流,小結課文,逐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教學環節:

第一課時

一、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將學習法國作家都德的愛國主義名篇《最後一課》。在這篇文章裏,通過一堂課,向我們揭示了一個深刻的主題——愛國主義。當國土遭到踐踏,尊嚴遭受凌辱,一個無憂無慮的天真淘氣的孩子,一個執教四十年的普通教師,又將是怎樣的一種表現呢?

2、簡介課文背景

1870年7月爆發的普法戰爭是法國發動的。法王拿破崙三世為了阻遏普魯士用武力統一德意志各邦的行動,維護法國在歐洲的霸權,故發動了這場戰爭。但不到兩個月,法軍大敗。普魯士軍隊長驅直入,包圍了馬黎。法國政府執行賣國政策,同普魯士簽訂了屈辱的停戰協定,賠款50億法郎,並把阿爾薩斯和洛林東部地區割讓給普魯士。小説寫於1873年,以剛剛結束兩年的普法戰爭為背景,反映了阿爾薩斯淪陷後,當地人民在侵略者強行禁教法國語言時所表現的悲憤情緒和愛國精神。

3、複述課文,

理清小説情節發展的四個階段。

明確:

小説以小弗郎士的心理活動為線索,巧妙地鋪設了故事情節發展的四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 序幕。寫小弗郎士在上學路上對周圍事物的觀察和感受。

第二個階段 開端。通過小弗郎士的觀察,寫出上課之前教室裏的情景。——課前

第三個階段 發展。寫韓麥爾先生講授最後一課的情景及小弗郎士的感受。——課上

第四個階段 高潮和結局。寫韓麥爾先生宣佈散學時的情景。——下課

4、學生有目的地在每一個階段找出描寫小弗郎士心理活動的句子,並分析其作用。

(1)分析第一階段。——幼稚、怕提問

*“我想就別上學了”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又出了什麼事啦?”設置懸念,

*這一部分內容與文章中心的表達有什麼關係?

明確:巧妙地點明瞭故事發生的背景,並且為下面的情節和小弗郎士的性格

發展埋下了伏筆。

(2)分析第二階段。——疑惑、詫異

今天的情形和平時有什麼區別?説明了什麼?

平時上課 最後一課

氣氛

學生

教師

(3)分析第三階段。——難受、懊悔

在最後一課上,小弗郎士的思想感情與平時有哪些不同? 哪些語句能表達出這些思想?

(4)分析第四階段。——悲憤、懂事

“我覺得他從來沒有這麼高大”中的“高大”指什麼?

明確:指韓麥爾先生的愛國主義形象在小弗郎士心中顯得崇高、偉大。

(5)小結:

作者運用第一人稱,對小弗郎士的描寫重點運用了心理描寫的手法,寫出了小弗郎士情感變化的波瀾起伏,從幼稚、貪玩——疑惑、詫異——難受、懊悔——悲憤、懂事,充滿愛國主義思想感情。這一感情變化,推動情節的發展,突出了主題,使文章更真切感人。

5、板書設計:

情節 人物

小弗郎士

上學路上(序幕) 幼稚、怕提問

課前(開端) 疑惑、詫異 線

課上(發展) 難受、懊悔 索

下課(高潮和結局) 悲憤、懂事

心理

第二課時

一、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上一節課我們通過分析心理活動了解了小弗郎士。今天,我們再來看看小説的另一個主人公——韓麥爾先生。

3、分析韓麥爾先生人物形象。

(1) 討論:作者描寫韓麥爾先生運用了哪些描寫方法?

明確:外貌描寫、神態描寫、動作描寫和語言描寫。

外貌描寫:……表示對就要失去的國土的敬意。

神態描寫:“韓麥爾先生坐在椅子裏,一動也不動,瞪着眼看周圍的東西,好像要把這小教室裏的東西都裝的眼睛裏帶走似的。”這寫出了韓麥爾先生對畢生從事的教育事業的無限留戀,對祖國故土一往深情的熱愛。

動作描寫:……充分地表現了他愛祖國、恨敵人的全部思想感情,把崇高的愛國主義感情推到了最高峯。

語言描寫:……

(同時指導朗讀)

深沉緩慢的語調來讀,表達出這位教了四十年法語的老師對這最後一課的眷

戀,對將要失去祖國語言的難捨。

*結尾部分三個破折號的作用:

明確:解釋説明;聲音的延長;意思的遞進。

(2)重點品讀下課後那部分,體會韓麥爾先生神態、動作中所體現的愛國情感。

形成板書:

情節 人物

小弗郎士 韓麥爾先生

上學路上(序幕) 幼稚、怕提問

課前(開端) 疑惑、詫異 深情、悲痛

課上(發展) 難受、懊悔 思索、內疚

下課(高潮和結局) 悲憤、懂事 沉思、悲憤

(心理) ( 肖像、動作、語言)

3、環境描寫在文中的作用。

(1) 找出序幕中的兩處環境描寫:

明確:“天氣那麼暖和,那麼晴朗!”

“畫眉在樹林邊宛轉地唱歌,鋸木廠後邊草地上,普魯士兵正在操練。”

這是本文中小弗郎士早晨出門時所見到的場景,包括了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點明瞭《最後一課》的具體時間和時代背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社會環境描寫,它真實而又十分簡練地交代了國土已被侵略軍所佔領,優美的自然風光和殘酷的社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如:“看見許多人站在布告牌前”

明確:布告牌上貼着的雖然只是一張公文,但它威力極大,逼迫人們不得不法執行和就範。也正是它,才直接導致了“最後一課”。

如:“屋頂上鴿子咕咕咕咕地低聲叫着”

明確:鴿子是和平的象徵,表現出小弗郎士對被迫不能學習祖國語言的悲憤,對和平、自由的渴望。

如;教室和韓麥爾先生小院的描寫

明確:表達出這位教了四十年法語的老師對這最後一課的眷戀,對將要失去祖國語言的難捨。

《最後一課》説課稿

各位領導、各位專家老師:

大家上午好!

我説課的內容是《最後一課》,是人教版實驗教科書《語文》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我將從教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法學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教學評價七個方面對《最後一課》的第二課時進行陳述。

一、説教材分析:

本篇課文處於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這一單元的課文都是表現愛國主題的文學作品,本文《最後一課》是法國作家都德創作的一部短篇小説,通過阿爾薩斯省的一個國小生小弗朗士在最後一堂法語課中的見聞和感受,真實地反映了法國淪陷區的人民慘遭異族統治的悲憤和對祖國的熱愛,集中地表現了法國人民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作為一篇小説,本文具有典型的人物形象、典型的社會環境和生動的故事情節,所以本篇課文可以引導學生對作品中有關小弗朗士河韓麥爾先生的精彩段落和生動描寫進行揣摩,學習藉助人物的心理變化來梳理小説情節的方法和分析人物的描寫來表現人物性格的方法。再引導學生對文中的細節描寫和環境描寫進行分析,理解典型環境對於揭示人物性格的幫助作用,進而理解小説的主題,並藉助課文的學習理解小説的概念。

二、説教學目標及依據:

(一)課標描述:

1.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

2.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説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於表現力的語言。

3.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並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

(二)單元教學目標:

1.聯繫課文內容,引導學生了解中國國情,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山河和語言文化的愛國主義情操。

2..細緻分析、細心揣摩課文中的精彩段落和關鍵詞句,使學生充分體會到漢語言豐富、優美的表現力,饒有興趣的鍛鍊運用祖國語言的能力。

(三)學情分析

基於我們在第一單元已經學習過一篇小説,學生初步具備了閲讀小説的基本能力和方法,因此,在本單元教學目標的引領下,進一步激發學生閲讀小説的濃厚興趣。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通過反覆的朗讀、誦讀,深入體會作品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通過分析作品中兩個典型人物形象,聯繫社會背景理解作品深刻的思想內涵;通過分析作品中人物語言、動作、神態、心理活動,感受人物思想感情;通過“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品味作品中富於表現力的語言”,喚起學生情感共鳴,激發學生的愛國感情。讓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調動已有的知識儲備,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做到觀點明確,言之有理。

依據課程標準、單元教學目標、文本核心內容和學情分析,,我確立《最後一課》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如下。

1.梳理小弗朗士的情感變化過程的相關語句,説出其改變原因。

2.找出描寫韓麥爾先生語言、動作、神態的語句,至少説出一兩點對韓麥爾先生生動的藝術形象的看法,並以韓麥爾先生為第一人稱,完成改寫。

3.通過辨析文中關鍵句、警策句,結合這些句子説説小説所表現的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三、説教學重難點及突破

重點:梳理小弗朗士的情感變化,感受韓麥爾先生生動的藝術形象。

難點:(1)找到體現小弗朗士心理變化的關鍵詞語,按句式説話,並進一步分析揣摩關鍵句子的含義,分析小弗朗士變化的原因。

(2)以韓麥爾先生為第一人稱,完成文章從上課到下課部分的內容改寫。

本文中有大段關於小弗朗士的心理描寫,尤其是小弗朗士明確了“最後一課”的意義時,他明白了很多。文中有許多含義深刻的句子將可能是學生理解的難點。要突破重點難點,有效完成本課的教學任務,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全面感知文章內容,找到含義,理解小弗朗士變化的原因。而韓麥爾先生的心理描寫的改寫將是在對其外貌、動作、語言描寫的揣摩分析之上的寫作訓練,既能考查學生對人物形象的把握程度,又能引導學生仿照小弗朗士的心理描寫進行改寫。

四、教法學法與教學手段

1、教學方法: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完成教學目標,選擇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是非常關鍵的。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本節課的特點,我主要採用(知識遷移法、分組討論法、問題討論法、教師導學法、學生自學法)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這樣既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培養了學生的觀察、分析和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

2、學習方法

古人主張:“授人魚,不如授人以漁”,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注意滲透學生學法指導,鼓勵學生用朗讀感受法、按句式説話法、討論賞析法等進行探究學習。在教學過程的分析中,我會結合具體的教學環節進行説明。

3、教學手段:運用多媒體、板書等

五、教學過程分析:

為了有助於第二課時的教學,第一課時我主要以情感鋪墊為主,追求學生對文本的真實體驗,並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了整體感知。首先有意設置嚴肅安靜的教室氣氛,讓學生靜下心來閲讀課文,讀後自由交流內心最真實的心理感受和想法,並適時引入大連地區在二戰時曾有與阿爾薩斯相類似的遭遇,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明確“祖國是一個民族的根,母語是最美麗的語言”。之後對小説的主要情節進行了概括,並找出了小説的三要素和線索。第一課時我主要運用了設置情境法、朗讀感受法、交流體驗法和整體感知法,這些都是為了第二課時的深層次閲讀服務

第二課時我主要是引導學生揣摩文中精彩語段和關鍵詞句,分析小説中的典型人物形象。下面我講具體陳述第二課時的教學過程。

(一) 情境導入,激發學生興趣:

在背景音樂《我的中國心》中,老師緩緩朗誦:

無論我們身在何處,都保持着一顆赤誠的愛國之心,上節課,我們整體感受了小説濃濃的愛國基調,認識了兩個主要人物小弗朗士和韓麥爾先生。我們瞭解了祖國是一個民族的根,每一個有民族尊嚴的人,儘管愛國的方式可能不同,但其深情卻全然相同。今天,讓我們一起繼續品讀《最後一課》,看看阿爾薩斯的這對師生是如何表達他們的愛國深情的呢?(設計意圖:幫助學生明確本課學習重點)

(二) 梳理小弗朗士的情感變化,分析其改變原因。

(設計意圖:小説是以小弗朗士的視角展開的,以他的所見、所聞、所為、所感為線索。所以分析清楚小弗朗士發生的變化以及變化的原因對把握人物形象和深層次理解小説主題至關重要。)

1、過渡語:本篇小説是從小弗朗士的視覺角度來寫的,突出了對他的心理活動的描寫,你能找出文中最能體現小弗朗士的心理變化、思想成長的詞語嗎?

(此環節學生通過跳讀課文會很容易的找到“怕”“詫異”“懊悔”這三詞語,“明白”會稍微難一些。教師可提示學生在16段中尋找。教師板書:小弗郎士 心理 怕 詫異 懊悔 明白)

2、過渡語:請你抓住“怕”等四個詞語,從文中找出相關內容,按句式説話。

以“‘我’怕……”為格式説話。如:“我”怕遲到了韓麥爾先生罵我,用戒尺打我。

(此環節教師應提示學生不要侷限於文中的某一句話,要通觀全文,整體把握。教師可給出範例,學生模仿,按句式説話。説的重點是要引導學生逐步走向深入,緊扣文章主題,關鍵性的句子應細細品味。通過四個句式的説話訓練,即引導學生揣摩體味文中細節之處的描寫,又理解了小弗朗士改變的原因。這部分以學生的自主活動為主,先瀏覽、再勾畫、書邊空白處做批註。在小組交流、選出代表全班發言。應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充分鼓勵學生多説,經過上課實踐,學生按句式説話説得相當精彩,而且能依照原文揹着説,效果極好。對於最後一個句式“‘我’明白……之所以……是因為……”學生説得有些難度。因此教師應引導學生找到文中有關的句子進行揣摩理解。)

3、過渡語:通過按句式説話,我們對小弗朗士的情感變化已經有所把握,請你概括一下小弗朗士是一個怎樣的學生?他又是因為什麼原因改變了學習態度呢?

(通過上個環節的説話練習,這個問題會容易許多。只是第二問應引導學生讀課文,勾劃,找到小弗朗士改變的所有外因:韓麥爾先生強烈的愛國心和使出全身力氣教完法語的勇氣,郝叟老頭捧着書邊破了的初級讀本發出的顫抖的聲音,以及那陣陣緊逼的教堂的鐘聲和普魯士士兵操練結束的號角聲。以及內因:法國人民的民族感情和不願受奴役的決心。通過理解,學生會明確最能體現文章主題的人物應是小説的主人公,小弗朗士算一個。)

檢測學生達成度,落實目標一

(三)分析文中另一主要人物韓麥爾先生的藝術形象。

(設計意圖:韓麥爾先生的形象對小弗朗的轉變起決定性的因素,而且文中大量的描寫都體現了韓麥爾先生的愛國,所以他也是體現小説主題的一個重要人物,要引導學生仔細揣摩文中的描寫,學習小説刻畫人物的方法和語言運用的技巧。)

1、過渡語:請同學們在文中畫出所有關於韓麥爾先生的正面描寫,概括出描寫的作用,並在書邊做好批註。……通過你自己的閲讀,你認為韓麥爾先生的哪些舉動讓你印象深刻?

(此環節學生主要採用閲讀勾畫法,分析概括法,做批註法。找到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神態描寫,進行人物性格的概括。通過閲讀,很多同學選擇了課文第24段到29段的韓麥爾先生的最後一幕寫字的動作。這正是我想讓學生找到的部分,有利於我下一步的設計。)

2、過渡語:大家都認為這個特寫鏡頭讓你印象深刻,下面老師表演一下,請各位同學做導演,認真觀察,對照樹上的描寫,看看我的表演怎樣?

(此環節請同學們挑毛病的過程就是分析人物描寫的過程,學生找到毛病,糾正錯誤,再説明書上為何這樣描寫,作用何在?這有助於學生學習人物的描寫方法並且透過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描寫來體會揣摩人物的內心情感。因為韓麥爾先生的這最後一幕正是小説的高潮所在,是最能體現小説愛國主題的一個大特寫,一定要細細體會。)

3、過渡語:通過分析,請你指出文中對於人物的描寫方法都有哪些?

(此環節做一個人物描寫知識的總結。學生經過討論,很容易總結出:神態、外貌、動作、語言、心理。教師板書。

4、概括韓麥爾先生的形象。

(概括韓麥爾的形象,明確韓麥爾先生也是最能體現小説主體的人物,也可算作小説的主人公。)

(四)寫作訓練。韓麥爾先生從課上到課下的心理描寫

過渡語:經過分析我們發現小説中對韓麥爾先生的刻畫主要用了前四種描寫方法,而缺少心理描寫。這是因為本文是以小弗朗士為第一人稱來寫的,透過他的眼睛,他只能透過別人的動作、語言、神態去揣摩別人的心理,而無法將韓麥爾先生最真實的心理寫下。現在讓我們換一種視角,請你試以韓麥爾先生為第一人稱,完成文章從上課到下課部分的內容改寫。

(設計意圖:這本是課後一道練習題。但有時我們容易把課後題當作作業來處理,我認為這是不足取的,應把課後題與課堂內容結合起來,進行指導,課後只是鞏固強化。所以此環節教師可 提示學生:根據文中重要語句進行合理想象,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改寫。

(1) 韓麥爾先生看到鎮上居民來教室聽課時會有什麼感受?

(2)看到小弗朗士遲到會想些什麼?

(3)坐在椅子裏一動不動時會想到什麼?

(4)教堂的鐘聲響起時他究竟想説些什麼?

本題學生當課進行,動筆寫作。寫後小組交流,選出代表全班朗讀。找同學評價,再修改。)

檢測學生達成度,落實目標二

(五)揣摩語言,理解其深刻內涵,把握文章思想感情。

學生質疑問難

對有價值,富有創造力的問題,除了支持提問與大力表揚外,還可以把它作為一個研究性課題或一次綜合性學習活動來開展。所以質疑環節一定程度上是合作探究環節的延伸,又對它有所超越,它已經走出了語文的範本,向課改中倡導的“大語文”的境界邁進。

可能涉及的問題有:

1)法國語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最明白。最精確。(韓麥爾先生為什麼這麼説?你對自己的母語是如何認識的?)

(2)韓麥爾先生講話,連用了兩個“最後”,它們的含義各是什麼?表達了他什麼樣的心情?

(3)他們該不會強迫這些鴿子也用德國話唱歌吧!(這一句什麼意思?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感情?)

(4)他寫出“法蘭西萬歲”這幾個字時,為什麼要使出全身的力量?

(5)怎樣理解“亡了國當了奴隸的人民,只要牢牢記住他們的語言,就好象拿着一把打開監獄大門的鑰匙”?

(設計意圖:是為了培養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結合本課內容,針對人物描寫提問,帶動學生對課文深層次的閲讀探究。)

檢測學生達成度,落實目標三

(六)課堂小結

為了體現課程改革的新理念——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我改變傳統的教師總結學生被動聽教學模式,為學生小結教師適時引導補充,這樣,既強化了學生所學的知識,又培養了學生歸納和概括能力。

(設計意圖:學生總結課上所學知識,既是對課堂老師授課內容的反饋,有利於教師把握授課情況;又是對小説人物形象的再次感知理解,便於鍛鍊學生的口頭歸納提煉能力。)

標籤: 一課 説課稿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xuesheji/lke97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