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育教學方案 >

高一語文課文教案範本【精品多篇】

高一語文課文教案範本【精品多篇】

高一語文課文教案範本【精品多篇】

高一語文課文教案 篇一

教學目標

一、知識教育目標

1、學習本文精彩的人物語言——説理透闢,善於辭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動活潑的情節。

2、掌握文章中出現的古漢語常識,注意多義詞在不同語境中的不同意義和用法。

二、能力訓練目標

1、訓練學生古文句讀能力和概括能力

2、通假字的準確識別運用

三、德育滲透目標

1、正確認識燭之武在國家危難之際,臨危受命,不避險阻,隻身説服秦君,維護了國家安全的愛國主義精神。

2、瞭解燭之武説服秦伯的方法——善於利用矛盾,採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認識燭之武機智善辯的外交才能。

重點、難點:

重點:燭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波瀾起伏,生動活潑的情節。

難點:通過學習本課,使學生對《左傳》的語言特點有所瞭解。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一九五五年,著名科學家錢學森衝破重重阻撓回國,當時美國的海軍處長金波爾説:“我寧可把這傢伙槍斃了,也不讓他離開美國,無論他在哪裏,都抵得上五個師。”一個人的力量真的能抵得上五個師嗎?今天我們要學的《燭之武退秦師》會告訴我們這個問題的答案。

2、選自《左傳》。我們國中的時候也學過一篇選自《左傳》的課文,是《曹劌論戰》。

3、關於《左傳》

①請一位同學讀註釋1。

②補充:關於《左傳》。

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相傳為春秋末年魯國史官左丘明所作。“傳”意為註釋,《左傳》為給儒家經典《春秋》所作的註釋性文字。《左傳》全稱是《春秋左氏傳》,又名《左氏春秋》,另外還有兩本書也是對《左傳》的闡發《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因此我們把這三本書叫做“《春秋》三傳”。

它記述了春秋間240多年的歷史,不僅具有極高的史學價值,而且還具有極高的文學價值。頗具春秋時代歷史散文的特色。內容豐富,規模宏大,忠於歷史事實,生動、真實地反應了奴隸社會崩潰時期的重大變化,為後人提供了那個時代廣闊多彩的社會生活畫面。統治集團內部的各種矛盾鬥爭,各諸侯國之間頻繁的爭奪戰爭,各種禮儀制度、社會風俗、道德觀念及一些人物的生活瑣事在《左傳》中都有大量記載。

總之,《左傳》無論對後代史學和文學都有極大的影響,在藝術上的成就令人驚歎,為後世敍事散文樹立了典範。

4、補充:關於古代姓名。

燭之武是不是姓燭名之武?

——不是。燭之武--燭表示地名,以邑名為氏。“燭地,名叫武的人”

佚之狐--佚表示地名,以邑名為氏。“佚地,名叫狐的人

二、閲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帶着問題齊讀課文。問題:課文講述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呢?

2、糾正字音。

①生字:函(hán) 氾(fàn) 佚(yì) 縋(zhuì) 闕(ju?)

②多音字:朝(zhao)(例句:朝濟而夕設版焉) 逢(páng)(人名逢孫)

③通假字:

今老已,無能為也已(“已”同“矣”)

焉用亡鄭以陪鄰(“陪”同“倍”)

秦伯説(“説”同“悦”)

失其所與,不知(“知”同“智”)

3、提問:課文講述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呢?

——秦晉圍鄭,鄭國危在旦夕。燭之武奉鄭君之命,隻身前往秦國,説服了秦君,免去了一場戰禍。

4、解題:

燭之武退秦師。

退:使動用法,使-----撤退

師:軍隊

三、講解課文。

(一)講解第一段。

1、先看第一段。齊讀第一段。第一段寫了什麼事情? ——秦晉圍鄭

2、秦晉為何圍鄭? ——“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

補充背景:

①秦晉圍鄭發生在公元前630年。在這之前,鄭國有兩件事得罪了晉國。一是晉文公當年逃亡路過鄭國時,鄭國沒有以禮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晉、楚城濮之戰中,鄭國曾出兵幫助楚國。結果,城濮之戰以楚國失敗而告終。鄭國感到形勢不妙,馬上派人出使晉國,與晉結好。但是,晉文公為了爭奪霸權的需要,還是在兩年後發動了這次戰爭。

②晉國為什麼要聯合秦國圍攻鄭國呢?這是因為,秦國當時也要爭奪霸權,也需要向外擴張。發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戰,事實上是兩大軍事集團之間的戰爭。一方是晉文公率晉、宋、齊、秦四國聯軍,另一方則是以楚國為主的楚、陳、蔡、鄭四國聯軍。兩年後,當晉國發動對鄭國的戰爭時,自然要尋找得力的夥伴。秦、晉歷史上關係一直都很好;更重要的是,這時的秦國也有向外擴張的願望,所以秦、晉聯合也就是必然的了。

3、重點講解:①且貳於楚也——在與晉國結盟的情況下又與楚國結盟。狀語後置句

②晉軍(於)函陵——軍,名詞活用為動詞,駐軍、駐紮。(省略句)

“錦|軍函陵,秦|軍氾南”,這樣斷句對不對,為什麼這樣斷句呢,“軍”是名詞活用作動詞了。同時,也可以明顯的看出秦晉是分駐在兩個地方的,為什麼折磨交代呢?(這為下文埋下了伏筆) ③以其無禮於晉—— (倒裝句)

“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中的“於”是介詞,相當於現代漢語中的“對於”。“於晉”,是古漢語中常見的介賓結構後置,按現代漢語的語序應是:以其於晉無禮。翻譯成現代漢語是:因為鄭國曾對晉文公無禮。“且貳於楚也”句中的“貳”指從屬二主,“於”是介詞,引出二主之一的“楚”。翻譯成現代漢語是:並且在與晉國結盟的情況下又與楚國結盟。

④貳為數詞動用,軍為名詞動用;以,連詞,表因果關係;其,代詞,代鄭國;特殊句式:無禮於晉,貳於楚。提醒學生從翻譯的方面看句子語序的調整,得出本句的介詞結構“於晉”、“於楚”本來應在“無禮”和“貳”的前面,但句子中卻是在它們後面,所以是倒裝結構中的介賓短語後置,也叫狀語後置。

譯文:晉文公、秦穆公聯合攻打鄭國,因為鄭國曾對晉文公無理,並且在與晉國結盟的情況下又

與楚國結盟。晉軍駐紮在函陵,秦軍駐紮在氾南。

4、秦晉圍鄭,來勢兇猛,鄭形勢危急,渲染了氣氛。同時,兩事均與晉利害相關,與秦關係不大,秦可以爭取;兩軍分兵駐紮,鄭有機會單獨與秦接觸,為燭説秦埋下伏筆。

(二)講解第二段。

1、讀第二段。第二段寫了什麼什麼?——燭之武臨危受命

2、重點講解:①臣之壯也,猶不如人——我年輕時,尚且不如別人。之:助詞,不譯

②無能為也已——不能做什麼了。無能:不能。已:同“矣”, 句末語氣助詞。

③是寡人之過也——這是我的過錯。是:這。(判斷句)

④佚之狐言於鄭伯曰——倒裝句,介詞結構後置句,還原後的'正常句式應為“佚之狐於鄭伯言曰”;

⑤辭曰:省略句,補充完整後為“(燭之武)辭曰”;

是寡人之過也:判斷句,“也”字表判斷。

譯文:佚之狐對鄭伯説:“國家很危急了,如果派燭之武去見秦王,秦軍一定會撤退。”鄭伯聽從了佚之狐的意見。(燭之武)推辭説:“老臣壯年的時候,尚且不如別人;現在老了,不能做什麼了。” 鄭伯説:“我不能早點重用您,現在危急之中求您,這是我的過錯。然而鄭國滅亡,您也有不利啊。”(燭之武)答應了。

3、文中寫了個能洞明事理的佚之狐:對燭之武有足夠的瞭解,但寫他是為寫燭之武服務的,燭之武未出場已引起了讀者的強烈關注。燭之武可以説是壯士不遇,英雄末路。他滿腹牢騷,滿心委屈,但能以國事為重,深明大義。文中還着力寫了鄭伯,他勇於自責,更能以情動人,以誠動人。

佚之狐:關心國事的大臣,對燭之武外交才能的信任

燭之武:滿腹的牢騷與埋怨

鄭 伯:一位敢於自責的國君,情真意切,有風度

4、①“佚之狐言於??師必退。”

A、形象刻畫燭之武的形象,未見其人,先聞其名(聲)(即“才”)。

B、在此也可窺見佚之狐知人善任的一面。

C、還可窺見鄭伯善納諫的一面。

②辭曰:“臣之壯??也已。”

進一步刻畫燭之武的形象,是一位滿腹才華,卻未能被重用的大臣,人物形象更鮮活。 ③公曰:“??”許之。

A、鄭伯首先自責,體現了明君風範,然後以國家利益、形勢與個人利益的透徹分析感動了燭之武,可謂善於做思想工作。

B、燭之武最終應允,決定以國家利益為重,隻身去見秦伯,體現了他深明大義的一面。

(三)、燭之武採取了什麼方式去遊説的呢?有沒有效果呢?我們看到第三段,第三段寫了什麼事情?——智退秦師

1、重點講清以下詞句:

① 敢以煩執事——冒昧地拿(這件事)麻煩你。意思是説,(如果滅了鄭國對你秦國有好處,)那麻煩你就來滅了我們吧。

② 焉用亡鄭以陪鄰——為什麼要幫晉國來滅了鄭國,而增加你的鄰邦晉國的土地呢?

③ 夫晉,何厭之有——晉國有什麼時候會滿足的呢?這是個用“之”來提賓的疑問句。國中時學過的提賓的“之”有:a何陋之有?b蓮之愛,陶後鮮有聞。c菊之愛,同予者何人?d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④秦伯説,與鄭人盟——秦伯高興了,與鄭國訂立了盟約。盟,名詞做動用,釋為訂立盟約。

2、“夜??秦伯”:説明形勢危急,燭不畏危險。

3、現在大家齊讀燭之武的説詞,在讀的過程中能不能大略標出秦晉鄭三國的地理位置,簡單的標出,假如三者在一條直線上的話。(提問)

(秦————晉————鄭)

非常好,有了這個戰略形式圖,大家就不難理解為什麼能夠説服秦伯了或者説是説服秦伯的前提條件。

(1)“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矣”從這個形式圖中也可以很明顯的看出秦的劣勢。

(2)所以,燭之武一開始就擺正自己的位置,“鄭即知亡矣”,之後,説“若亡、、、、、、執事”,從形式圖中,也可以看出秦晉圍鄭,受益的就是晉。欲揚先抑,以退為進。(坦言知亡,避其鋭氣:鄭既知亡矣。)

(3)晉強,相對的秦就弱了。闡明利害,動搖秦君。(亡鄭只對晉有利:鄰之厚,君之薄也。)

(4)要是不滅鄭,會怎麼樣呢“君亦無所害”。 替秦着想,以利相誘。(舍鄭會對秦有益:君亦無所害。)

(5)晉國曾經有不講信義的行為,還能相信嗎?引史為例,挑撥秦晉。(君之所知也。)

(6)(秦————晉————鄭) 推測未來,勸秦謹慎。(唯君圖之。)

肆其西封 東封鄭

(7)從這個圖中,可以看出燭之武的一番説詞都是圍繞一個“利”展開,好象處處為秦着想,其實呢,完全是為了保存鄭,秦晉聯盟也有損害,這就是“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離”。 燭之武三寸不爛之舌,強於百萬之師。他之所以能説服秦穆公主要原因是處處為秦國着想(表面看來),理由充分。這段説辭僅125個字,卻不卑不亢,既不刺激對方,又不失本國尊嚴地道出了秦、晉聯盟的虛偽,亡鄭對秦的不利,晉國的貪得無厭和背信棄義,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主題,句句打動對方,不愧是一段非常漂亮的外交辭令。

3、説秦的結果是:①秦鄭訂立盟約;②秦國駐兵守鄭。

4、秦??乃還:秦權衡利害,決定退兵,但卻派人留守要塞,體現其老奸巨猾的一面。

5、知識點:

亡:動詞的使動用法; 利:形容詞的使動用法;

闕:形容詞的使動用法;

鄙:名詞的意動用法; 封:名詞的意動用法;

厚:形容詞活用為動詞; 薄:形容詞活用為動詞;

乏困:形容詞活用為動詞;

東:名詞活用做狀語;

陪:通假字,通“倍 ”; 共:通假字,通“供”;

厭:通假字,通“饜”; 説:通假字,通“悦”;

闕:通假字,通“缺”或“掘”;

以為:古今異義詞,古意:把??當作;今意:認為。

行李:古今異義詞,古意:出使的人;今意:出行時帶的包裹。

東道主:古今異義詞,古意:東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意:請客的主人。

乏困:古今異義詞,古意:缺乏的東西;今意:精神不好。

何厭之有:賓語前置句,還原後應為:有何厭。

若亡鄭而有益於君:介詞結構後置,還原後應為:若亡鄭而於君有益。

(四)、講解第四段。——晉師撤離

1、重點講清以下詞句:

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沒有那個人(秦穆公)的力量,我是不會到這個地步的。參見文下注釋。微,假如沒有。國中時學過“微斯人,與誰與歸?”這個句子,其中的“微”也是這個意思

② 吾其還也——我們還是回去吧。其,語氣詞,表商量語氣。國中時學過這類例句不少:a其真無馬也?(是真的沒有千里馬嗎?其,表反問語氣。)b其真不知馬也?(恐怕實在是不認識千里馬吧。其,表推測語氣。)

③ 亦去之——也離開了鄭國。去,離開。(這個詞的古今義剛好相反。今義表示到??地方。例如:①遊人去而禽鳥樂也。②則有去國還鄉,憂讒畏譏。)

2、寫晉師撤離鄭國。晉文公是頭腦清醒的。他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條理由退兵,“不仁”只是個冠冕堂皇的理由,如果真講“仁義”,當初就不會發兵攻鄭。“不知”是實質,“知”是理智,是對現實情況的客觀分析,是對動武后果的冷靜判斷;“不武”,則是因為勝敗難以預料。所以,説到底,晉的退兵,是“利”字使然。這是一種隱忍不發、隨機應變的胸懷和謀略,正是晉文公終成霸業的根本原因。

3、所以故事的結局就是,晉文公毅然撤軍作結,鄭國轉危為安。而這也正是燭之武所想達到的目的。

4、知識點。

敝:形容詞活用為動詞; 知:通假字,通“智 ”。

夫人:古今異義詞,古意:那個人;今意:成年男子的配偶。

去:古今異義詞,古意:離開;今意:到,往。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判斷句。

四、分析人物形象。

1、燭之武:(1)深明大義的愛國志士。

(2)知難而上,義無返顧的勇士。

(3)口若懸河,巧言善辯的辯士。

2、鄭伯:(1)善於納諫。

(2)勇於自責。

(3)善於言辯。

3、秦伯:貪婪,自私,不講信用,見利忘義。

4、晉文公:貪婪,但理智,能隱忍不拔,隨機應變,審時度勢,雄才大略。

5、佚之狐:慧眼識才的伯樂。

(一)、第一個人物——鄭伯。(善於納諫、勇於自責、善於言辯)

1、找學生讀鄭伯説的話。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

説説對他的看法。(大部分同學會説鄭伯是一個禮賢下士、從諫如流的君主。)

啟發:是不是還能有別的理解:他平白無故的怎麼禮賢下士起來了呢?

——事到臨頭才開始求賢。

2、讓學生們品味他的話:“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

——言外之意就是:你出來幹活,是幫我的忙也是幫你的忙,你如果不肯幫忙,對你也沒有好處。 話裏含有威脅的意味。

再想一想秦晉攻打鄭的原因——當年慢待晉文公,可知鄭伯是個目光短淺又自私的人,如今來求燭之武,也不過是臨時抱佛腳罷了。

3、從鄭伯身上可得出什麼教訓?

——一定要不斷挖掘和重視人才,不要等到危機出現後再重用人才。

(二)、第二個人物——佚之狐。 (慧眼識才的伯樂)

他真的是慧眼識英雄的伯樂嗎?

1、找學生讀佚之狐的那句話: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

——讓學生談對佚之狐的看法。多數學生會説這是個伯樂。那麼請學生思考如下問題:他真的是

慧眼識英雄的伯樂嗎?

補充:據史料記載,説服秦伯的初定人選是佚之狐,佚之狐也未必不能勸退秦師。但他為什麼自己不去而舉薦了燭之武呢?

——人如其名,佚之狐身上的狐味太重。隻身入虎狼之地,能否説服秦伯誰也不敢打保票,稍有不慎,惹惱了秦伯,自己掉了腦袋不算,還可能被牢牢的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讓後人指指點點。抬出燭之武,既能提高成功的機率,在成就燭之武的同時自己也落個“伯樂”的美名。所以説他是一條狡猾的狐狸!

2、通過他的話,我們可知他對燭之武是很瞭解的。那麼既然他知道燭之武這麼能幹,為什麼到現在才舉薦呢? 他這是一種什麼心理。——嫉妒、紅眼病。

(三)、第三個重點人物——燭之武

1、燭之武能言善辯,才智過人。這樣的人為何老不見用?

——當權者不注意選拔人才,有權者的嫉妒。

2、從文中可看出,他對國家大事瞭解得很透徹。既然燭之武一直不被用,他了解得那麼透徹想幹什麼?

啟發:劉備三顧茅廬見到了諸葛亮,諸葛亮對他暢談天下大勢。可以説諸葛亮未出山前就做着出山的準備。

——燭之武也是如此。儘管懷才不遇,但他沒有放棄自己的希望。燭之武不是不想做一番事業,他的心始終沒有放棄過“一飛沖天”的渴望,他一刻不停地關注着天下形勢,思考着安定天下濟蒼生一逞抱負的路徑。你想,一個小小的“弼馬温”,怎麼對晉國的歷史、對晉國國君的為人那麼清楚,對秦伯的心理、對秦晉之間的恩怨又是如此瞭然。“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豪情無疑是後人敬仰他們的主要緣由。

3、這樣一個才華長久沒顯出來的人,當國家有難的時候他還是出來解國家之圍了。

我們可以想象:這樣一個鬚髮盡白的老者,夜縋而出時是怎樣的一種情形。當他拄着枴杖走進秦營時又是怎樣的大義凜然,視死如歸。

4、深明大義的愛國志士;知難而上,義無返顧的勇士;口若懸河,巧言善辯的辯士。

5、在國家危難面前,燭之武深明大義、義無返顧;在強秦面前,燭之武不卑不亢,能言善辯,聰慧機智。他的不計個人得失,處處為鄭國安危着想的愛國主義精神,他的義無返顧赴敵營的信心和勇氣都值得我們學習。但是以我們現在的眼光來看,他是不是也有一些小小的缺點呢? ——燭之武為何不在“臣之壯也”的時候,也像三百年後的晚生毛遂那樣,大膽地“自贊”於鄭伯的駕前呢?

五、寫作特點。

1、情節波瀾起伏。

文章的事件一件連一件,情節是不是平穩發展的呢?

——不是。而是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

明確:大軍壓境(十萬火急)——佚之狐薦燭之武(一線生機)——燭之武發牢騷(波瀾)——鄭公平息燭之武的怨氣(轉機)——燭之武出使退敵成功(大功告成)——子犯建議攻秦(出現危機)——晉公再曉之以理(一場虛驚)。

文章有張有弛,曲折有致,增加了文章的藝術感染力。

2、伏筆和照應。

那麼,文章的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是不是一下從懸崖跌到深谷呢?

——不是,而是非常自然的設置了伏筆和照應

明確:這篇課文雖短,但在敍述故事時,卻能夠處處注意伏筆與照應。例如,在交代秦、晉圍鄭的原因時,説是“以其無禮於晉,且二於楚也”,説明秦、鄭並沒有多大的矛盾衝突。這就為下

文燭之武説退秦軍埋下了伏筆。“夜縋而出”照應了開頭的“秦、晉圍鄭”,“國危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應了上文秦、晉雖是聯合行動,但貌合神離,既沒有駐紮在一起,彼此的行動也不需要通知對方,這就為秦、鄭聯盟提供了條件。

3、詳略得當。

這篇課文主要是表現燭之武怎樣退秦師的,所以重點放在燭之武的説辭上。對“退秦師”的前因後果,只作了簡單的交代。從秦晉圍鄭寫到晉師撤離,在這期間應該説發生了許多事,但作者並未一一羅列,如鄭國君臣如何焦急地等待燭之武的消息、秦伯是如何驕橫傲慢地對待這位即將亡國的國家的使臣等,文章隻字未提,而是集中筆墨塑造燭之武的形象。選材上注意到了“精”字,詳略得當,從而做到繁而不雜,有始有終,層次井然。

六、課後習題第2題。

七、有時間的話,分角色朗讀。

板書設計:燭之武退秦師

附1:文言字詞

1、詞類活用

A.名詞做狀語 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在東邊;在西邊) 夜縋而出(在晚上,當晚)

B.動詞活用為名詞 君亦無所害(害處) 且君嘗為晉君賜矣(恩惠,好處)

C.形容詞活用為名詞

臣之壯也(壯年)越國以鄙遠(遠方,邊遠的地方)共其乏困(缺少的東西)

2、特殊句式

A.省略句

(燭之武)辭曰:“臣之壯也??”(主語) 晉惠公)許君焦、瑕(主語)

夜縋(燭之武)而出(賓語) 敢以(之)煩執事(賓語)

晉軍(於)函陵,秦軍(於)氾南(介詞)

B.倒裝句以其無禮於晉(於晉無禮──介賓短語後置)

且貳於楚也(於楚從屬── 同上)

佚之狐言於鄭伯(於鄭伯言── 同上)

何厭之有(有何厭── 賓語前置)

C.判斷句

3、通假字無能為也已(矣)共其乏困(供)秦伯説,與鄭人盟(悦)失其所與,不知(智)

4。古今異義

①行李之往來

(行李,古義:出行的人;今義:出門所帶的包裹)

②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以為,古義:把??作為;今義:認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義:那人;今義: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 (去,古義:離開;今義:往,到)

附2:歸納基礎知識

實詞:

1、貳

①“二”的大寫。(例:國不堪貳,君將若之何?《左傳?隱公元年》)

②副職 (例:其內任卿貳以上。梁啟超《少年中國説》)

③不專一 (例:貳則疑惑。《荀子?解蔽》)

④離心,背叛(例:夫諸侯之賄,聚於公室,則諸侯貳。《左傳》)

⑤再,重複。 (例:不遷怒,不貳過。《論語?雍也》)

⑥從屬二主 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

2、鄙

①邊遠的地方 (例:《為學》:“蜀之鄙有二僧。”)

②庸俗,鄙陋。(例:《左傳?莊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③看不起,輕視。(例:《左傳?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禮,夫猶鄙我。”)

3、許

①准許。 (同現代漢語)

②答應,聽從。 (例:“許之。”、“許君焦、暇??”)

③贊同。 (例《愚公移山》:“雜然相許。”)

④約數 (例:《小石潭記》:“潭中魚可百許頭。”)

⑤表處(例:陶淵明《五柳先生傳》:“先生,不知何許人也。”)

4、闕

①qu? 古代宮殿前兩邊的高建築物。 ②qu? 城樓

③qu? 皇宮,引申為朝廷 ④quē 通“缺”

⑤ju? 挖掘,引申為侵損,削減。

5、微

①細小,輕微(同現義) ②衰敗 國勢衰微。

③卑賤(例:《史記?曹相國世家》:“參如微時,與蕭何善。”)

④幽微,精妙。 微言大義(成語) ⑤隱蔽,不顯露。見微知著(成語)

⑥如果沒有。 (例:《岳陽樓記》:“微斯人,吾誰與歸?”)

6、敝

①壞,破舊。(例: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屨。”)

②謙詞 敝人 ③疲憊 (例:《資治通鑑》:“曹操之眾,遠來疲敝。”)

④損害,衰敗。 因人之力以敝之。(本文)

“説”“辭”見課後第三題。

虛詞 1、以

①以其無禮於晉 (因為,連詞) ②敢以煩執事 (拿,用,介詞)

③越國以鄙遠(表順承,連詞) ④焉用亡鄭以陪鄰? (表順承,連詞)

⑤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把,介詞)

2、而

①今急而求子 (才,連詞,表順承)②夜縋而出 (表修飾,連詞)

③若亡鄭而有利於君(表順承,連詞)④朝濟而夕設版焉。(錶轉折,連詞)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語氣詞,表陳述)②焉用亡鄭以陪鄰?(疑問副詞,為什麼)

③若不闕秦,將焉取之 (疑問副詞,怎麼能) ④且焉置土石(疑問代詞,哪裏)

⑤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 (代詞,之) ⑥永之人爭奔走焉 (兼詞,於此)

“之”的意義和用法見課後第三題。

詞類活用

①晉軍函陵 (名詞作動詞) ②若亡鄭而有益於君。 (使鄭亡,動詞使動用法)

③鄰之厚,君之薄也 (“厚”“薄”都是形容詞活用作名詞)

④越國以鄙遠(鄙,意動用法,以??為鄙;遠,形容詞用作名詞,)

⑤朝濟而夕設版焉 (“朝”、“夕”,名詞活用作時間副詞)

⑥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東”、“西”均為方位名詞作狀語;封,名詞活用作動詞,作疆界。)

通假字

①焉用亡鄭以陪鄰? (陪,通“倍”) ②共其乏困 (共,通“供”)

③何厭之有?(厭,通“饜”,滿足) ④秦伯説 (説,通“悦”)

⑤失其所與,不知 (知,通“智”)

古今異義:

①行李之往來 (行李,古義:出行的人;今義:出門所帶的包裹)

②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以為,古義:把??作為;今義:認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古義:那人;今義: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 (去,古義:離開;今義:往,到)

文言句式

①以其無禮於晉 ②佚之狐言於鄭伯曰 介詞結構後置

③夫晉,何厭之有? 賓語前置,“有何厭”。

④是寡人之過也。 判斷句。

高一語文教學案例設計 篇二

一、導入

二、體味母親的“苦”

1、請大家找出並輕讀母親的心理活動。(檢查預習)

2、為什麼作者要説“這樣一個母親,註定是活得最苦的母親。”?

她理解兒子,知道在這種時候應該讓他自己出去走走,老呆在家裏反而不好;她也知道有些事理兒子需要自己去想,去斟酌,她不想驚擾兒子。但是出於一個母親對孩子本能的、刻骨銘心的愛,她又無法不為兒子的生命擔憂,她幾乎是整日整夜處在痛苦、驚恐當中。只要兒子不在家,她就心神不寧坐卧難安;當兒子回家後,她想問兒子內心的想法到底怎樣,有什麼打算,卻又害怕增加兒子的壓力而終於不敢問。同時,她還希望兒子能夠找到一條實現個人價值的路,走向他自己的幸福。但這其中又有多少成功的可能呢?她的內心一直被這種矛盾反覆糾纏而痛苦萬分。

“我”所承受的,是我自己的不幸;母親不但要承受“我”的痛苦,還要承受不能將這種痛苦現於形色的痛苦。她不但要隨時準備接受兒子自殺的噩耗,還要想兒子今後的人生道路該怎樣走。因此,作者説“這樣一個母親,註定是活得最苦的母親。”

三、體會“我”的懂得與後悔。

1、早先的時候,我對母親的愛是什麼態度?找出文中相應的語句。

⑴“那時她的兒子,還太年輕,還來不及為母親想,他被命運擊昏了頭,一心以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個,不知道兒子的不幸在母親那兒總是要加倍的。”兒子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中,來不及為母親想,甚至來不及體會到母親的痛苦。此處用“她的兒子”而不用“我”,第三人稱替換了第一人稱,採用了一種遠觀的態度,表現了對自己的否定。

⑵“曾有過好多回,我在這園子裏呆得太久了,母親就來找我。她來找我又不想讓我發覺,只要見我還好好地在這園子裏,她就悄悄轉身回去,我看見過幾次她的背影。我也看見過幾回她四處張望的情景,她沒看見我時我已經看見她了,待我看見她也看見我了我就不去看她,過一會我再抬頭看她就又看見她緩緩離去的背影。我單是無法知道有多少回她沒有找到我。有一回我坐在矮樹叢中,樹叢很密,我看見她沒有找到我;她一個人在園子裏走,走過我的身旁,走過我經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我不知道她已經找了多久還要找多久,我不知道為什麼我決意不喊她——但這絕不是小時候的捉迷藏,這也許是出於長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強或羞澀?”

母親很為我擔心,但她又不想驚擾兒子,所以她在兒子面前從來不表現出自己的擔憂。當她在家遲遲等不到兒子,就來園子裏找。找不到兒子時,她焦灼、茫然不知所措;一旦看到了兒子,她又剋制住自己內心想讓兒子回家的衝動,悄悄地離開。而“我”,出於倔強、羞澀等複雜的原因,躲着母親,拒絕與母親的交流。母親懂得兒子的心理,兒子卻不能體諒、迴應母親的心,等到自己能懂得母親的時候,卻已經來不及了。(輕聲齊讀劃線部分)

2、我從事寫作與母親有什麼關係?

為了讓母親驕傲,想讓母親能夠分享自己的快樂,是母親能因我而感到幸福。這是“我”感受到了母親生命的沉重與痛苦,希望能夠給她帶來一點亮色作為微薄的回報。而母親則是希望我能夠找到一條通向自己幸福的道路,無論是寫作或者幹別的什麼,都應該踏實而不張揚,以堅忍的意志面對艱難的命運。

3、文中記錄了母親離去後,我搖着輪椅在園中度過的一天,作者為什麼要這麼寫?

從清晨到白晝,從午後到傍晚,從日沒到月升,“我”走遍了這院子的每一個角落,一切都像往常一樣,但是母親卻已經離開了“我”,一切都不曾改變,但母親卻永遠不會再來找“我”了。“我”的內心充滿了失落與惆悵,正如當初母親尋找“我”時的焦灼與茫然。到此時“我”已經真正懂得母親那份真摯、深沉、毫不張揚的愛對“我”來説有多麼重要。但是,已經來不及了。

四、輕讀這部分的最後一段,仔細品味最後一句話的深情。

這句形象地表現了母親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在“我”的每一寸進步中都凝聚着母親的心血,孩子不管走到哪裏,都走不出母親的心。母親的關愛像一顆會發芽的種子,不知不覺它就埋下了土地,然後潛滋暗長。直到有一天,成熟了的心靈才突然發現,母親的愛原來已經長成了一棵蒼翠的松柏,一直為“我”遮風擋雨。“我”在此時的頓悟與這一部分的首段“現在我才想到,當年我總是獨自跑到地壇去,曾經給母親出了一個怎樣的難題。”遙相呼應,完成了作者對母愛的詮釋。

五、作業

1、閲讀《課外讀本》中《我與地壇》的其餘部分,並且抄寫第三部分。

2、讀完《我與地壇》全文後試回答:經常來地壇的都有哪些人,他們為什麼來地壇?

高一語文教學案例設計 篇三

教學目標:

1、通過誦讀學習斷句,把握節奏。

2、積累部分實詞。

3、賞析景物描寫,體會作者的情感。

教學重點:

1、通過誦讀學習斷句,把握節奏。

2、賞析景物描寫,體會作者的情感。

方法指導:藉助工具書和課文下面的註釋感知課文內容,把握文章的藝術特色,體會作者的情感。

課時安排:一課時

一、課前預習:

1、解題

(1)解題【山中】點明地點。【秀才】是唐代對中進士者的一種通稱。【裴迪】王維友人,曾任蜀州刺史,曾是輞川別業的常客,也是王維寄情山水的同道。【書】點明瞭體裁。

(2)王維(701—761),字摩詰。太原祁(今山西祁縣)人。盛唐詩人。官至尚書右丞。擅長詩與畫,兼通音樂,並能使諸藝互通,尤以描繪山水田園的詩歌着稱,他繼承和發展了謝靈運的山水詩,成為盛唐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人物。他也有一些是反映邊塞和送別的詩作,如《送元二使安西》、《九月九日憶山中兄弟》。作品有《王右丞集》。

2、簡介背景

王維後半生,無心仕途,常往來於長安和藍田縣的輞川別業之間,亦官亦隱,常與裴迪等詩酒唱和,誦讀佛經。此信即寫於他從長安回到輞川別業的某個時候。

3、正字音

猥(wěi)憩(qì)訖(qì)輞(wǎng)

漣(lián)吠(fèi)灞(bà)墟(_ū)

舂(chōng)曩(nóng)仄(zè)鯈(tiáo)

皋(gāo)隴(lǒng)雊(gòu)檗(bò)

4、釋字詞

(1)故山殊可過(特別,很)(2)足下方温經(我,正在)

(3)猥不敢相煩(鄙,自我謙稱)(4)與山僧飯訖而去(終了,完畢)

(5)步仄徑(狹窄的小道)(6)輞水淪漣,與月上下(上下波動,名作動)

(7)山中人王維白(書信中對平輩晚輩的謙辭)

5、一詞多義

(1)過:

故山殊可過(過訪,瀏覽)三伏適已過(過去)

過猶而不及(勝過)無乃爾是過與?(責備)

羣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錯誤,過失)過而能改,善莫大焉(犯錯)

(2)發:

草木蔓發(生長)猛將必發於卒伍(興起,產生)

此病後三期當發(發作)春心莫共花爭發(花開)

6、古今異義

(1)近臘月下,景氣和暢

“景氣”古:景色,氣候;今:指生產增長、失業減少、信用活躍等經濟繁榮現象,泛指興旺。

(2)非子天機清妙者。

古:天性今:一般比喻重要而不泄露的祕密

(3)此時獨坐,僮僕靜默。

古:入睡今:指不作聲

7、句子翻譯

(1)北涉玄灞,青月映郭

(2)當待春中,草木蔓發,春山可望。

(3)非子天機清妙者,豈能以此不急之務相邀。

二、課堂教學

1、導入

相信大家都聽過這樣一句讚譽:“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這是宋朝大文學家蘇軾對盛唐着名詩人王維的高度評價。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王維的《山中與裴秀才迪書》,看看這篇書信體的散文其藝術風格又是怎樣的。

2、基本閲讀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故山殊可過”的中心論點。

第二部分(第2段)對山中冬夜清靜優美景色具體描寫。

第三部分(第3段)展望明春山中生機勃勃的景色,邀請裴秀才開春後同遊。

3、學習探究

(1)朗讀課文,將文中描繪自然風光的兩處文字找出來,用自己的話加以描述,説説這些景物各有什麼特點?描寫上有什麼特點?給你的感受有什麼不同?請用準確的詞語為這兩幅圖命名。

明確:第一段描寫是藍田的冬夜圖,有動有靜,有聲有色,如一幅水墨國畫,着墨淡雅,用筆清疏,寫意傳神,基調寂靜而清幽,是實景的真實描繪。(寒山月夜圖)第二段描寫用歡快流暢之筆寫了一幅春色圖,把春日山中萬物勃發,生機盎然的景象描寫得清新朗秀,令人不勝嚮往。(山村春色圖)

(2)作為一封書信,為什麼把主要篇幅放在景物描寫上?

明確:這與本文的寫作意圖有關,這封信既是用來敍述朋友情誼,同時也是與友人相約共賞,向友人發出邀請。作者把冬景寫得詩情畫意、生趣盎然,既表達了作者對山中美景和美好生活的欣賞,讓美景真情與朋友分享,同時也暗含對朋友的邀請。要注意的是本文寫景特別富有生活情趣,這也表現了作者期望閒適山水中、追求田園生活的心理。這種借景傳情、借景寄意的寫法是值得我們學習和琢磨的。

(3)從文中那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王維不願獨享“終南美景”,而熱情邀請裴迪同遊,這它們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明確:第一段:寫獨遊的索然無味。第二段:往昔攜手賦詩,快樂同遊。第三段:熱情邀請--“倘能與我同遊乎?”全文表達了作者對朋友的款款深情。

(4)作者寫這封書信的目的是什麼?從文中哪些語句可以看出?

明確:“斯之不遠,倘能從我遊乎?非子天機清妙者,豈能以此不急之務相邀。”

三、課後拓展

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王維)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

渡頭餘落日,墟里上孤煙。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1)此詩的首聯與頸聯寫景,詩人描繪的是一幅怎樣的圖景?

明確:此詩的首聯與頸聯寫景,詩人描繪的是一幅怎樣的圖景:深秋暮色,和諧靜謐的田園風光。

(2)“接輿”是楚國的一隱士,“五柳”是大詩人陶淵明,作者藉此二人生動刻畫了隱士形象,請結合全詩分析隱士形象。

明確:隱士形象:安逸灑脱,自然本色

漢江臨泛王維

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都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

(1)三、四兩句寫出了景物怎樣的特點?

明確:江水的流長邈遠和兩岸青山迷迷濛濛、時隱時現的特點。

(2)頸聯中哪兩個詞用得極妙,找出來並簡析。

明確:“浮”和“動”。“浮”表面上寫城郭在水面上飄動,實是所乘之舟上下波動,“動”表面上寫天空在搖盪,實言波濤洶湧,浪拍雲天。(意思對即可)

(3)從整首詩看,作者流露出的感情是什麼?

明確:對襄陽風物的熱愛之情,充滿了積極樂觀的情緒。

高一語文教學案例設計 篇四

一、導入

古代有才學之士、有抱負之士,一旦登上高處眺望遠方,必定生出很多感慨。曹操登上碣石山,大發詩興,寫下《觀滄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裏。”這幾句表現出詩人吞吐宇宙的博大胸懷。陳子昂在幽州台上吟誦“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泣下。”感歎宇宙之寥廓,人生之苦短,抒發了他懷才不遇的愁苦之情。那麼,毛澤東重遊橘子洲時又會抒發什麼樣的情懷呢?今天,就讓我們來學習毛澤東的詞《沁園春長沙》。

二、寫作背景

毛澤東是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偉大的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理論家、傑出的文學家。這首詞作於1925年,當時革命運動正蓬勃發展。五卅運動和省港大罷工相繼爆發,湖南、廣東等地農動日益高漲。毛澤東直接領導了湖南的農動。同時,國共兩黨的統一戰線已經確立,國民革命政府已在廣州正式成立。這年深秋,毛澤東去廣州主持農動講習所,在長沙停留,重遊橘子洲,面對如畫的秋景,回憶在長沙的求學生活和革命鬥爭經歷,不禁浮想聯翩,寫下了這首詞。

三、關於詞的知識。

1、定義:詞,又稱長短句,產生於唐代,流行於宋代。最初稱為“曲詞”或“曲子詞”,是配音樂的,後來逐漸跟音樂分離,成為詩的一種,所以又稱為“詩餘”。

2、特點:詞有定格,句有定數,字有定聲。每首詞都有一個曲詞名稱,叫詞牌。詞牌決定了這首詞的字數、句數和平仄聲韻。在“沁園春。長沙”裏面,“沁園春”就是詞牌。為什麼會起這麼個名字呢?相傳東漢明帝有個女兒名沁水公主,她的園林名沁園。後來沁園被外戚竇憲仗勢奪取。有人作詩吟詠這件事,“沁園春”詞牌由此得名。既然“沁園春”是詞牌,那“長沙”,就是這首詞的標題。

3、詞牌和詞的標題的區別:詞牌是一首詞詞調的名稱。詞的標題是詞的內容的集中體現,它概括了詞的主要內容。長沙,作為這首詞的標題,揭示這首詞的主要內容均與詩人當年在長沙求學時有關。

4、詞的分類:詞按字數的多少分小令(58字以內)、中調(59—90字)、長調(90字以上)。詞的流派分豪放派和婉約派。豪放派作品氣勢豪放,意境雄渾,充滿豪情壯志,給人一種積極向上的力量,代表作家是蘇軾和辛棄疾。婉約派作品清麗含蓄,感情婉轉纏綿,情調或輕鬆活潑,或婉約細膩,題材較狹窄,多是寫個人遭遇、男女戀情,也有寫山水、融情於景的,代表詞人有柳永、秦觀、李清照等。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yufangan/4kk54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