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育教學方案 >

分數乘法教案合集 分數乘法數學教案精品多篇

分數乘法教案合集 分數乘法數學教案精品多篇

分數乘法教案合集 分數乘法數學教案精品多篇

分數乘法教案 篇一

教學內容:

課本練習四的第6~10題。

教學目的: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分數乘法應用題的數量關係,學會應用一個數乘以分數的意義解答分數乘法應用題。

2.培養分析能力,發展學生思維。

教學重點:

正確分析數量關係,找準單位1

教學難點:

依題意正確畫圖教學過程:

一、複習。

1.先説出下列各算式表示的意義,再口算出得數。

2.指出下面每組中的兩個量,應把誰看作單位1。

(1)梨的筐數是蘋果的。

(2)梨的筐數的和蘋果的筐數相等。

(3)白羊只數的等於黑羊的只數。

(4)白羊的只數相當於黑羊的。

3.教師給上面的第2題每個小題補充一個已知條件,再要求學生口頭提出問題並解答。

(1)有40筐蘋果,梨的筐數是蘋果的。()?

(2)梨的筐數是和蘋果的筐數相等,有40筐。()?

(3)有40只白羊,白羊的只數的等於黑羊的只數。()?

(4)白羊的只數相當於黑羊的,有40只黑羊。()?

二、新授。

1.出示例3。

小亮的儲蓄箱中有18元,小華儲蓄的錢是小亮的,小新儲蓄的是小華的。小新儲蓄了多少元?

(1)指名讀題,説也已知條件和問題。

(2)怎樣用線段圖表示已知條件和問題。

先畫一條線段,表示誰儲蓄的錢數?為什麼?

學生回答後,教師畫線段圖。

再畫一條線段,表示誰儲蓄的錢數?畫多長?根據什麼?學生回答:

根據小華儲蓄的錢數是小亮的,把小亮的錢數作為單位1,平均分成6份,再畫出與這樣的5份同樣長的線段。

然後畫一條線段表示誰的錢數?畫多長?根據什麼?引導回答:

根據小新儲蓄的錢數是小華的,把小華的錢數作為單位1,平均分成3份,再畫出與這樣的2份同樣長的線段。

教師畫:

(2)分析數量關係。

引導學生説出,從已知條件或從問題分析,説出要求小新儲蓄的錢數,必須先求小華儲蓄的錢數。因此這是一道兩步計算的應用題。

(3)確定每一步的算法,列式計算。

①求小華儲蓄的錢數怎樣想?

引導學生回答:根據小華儲蓄的錢數是小亮的

把小亮的錢數看作單位1,就是求18的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計算。列式:

(元)

②求小新儲蓄的錢數怎樣想?

引導學生回答:根據小新儲蓄的錢數是小華的,把小華的錢數看作單][位1,就是求15的是多少,所以也用乘法計算。列式:

(元)

把上面的分上步算式列成綜合算式,該怎樣列?

(元)

(4)檢驗,寫答語。答:小新儲蓄了10元。

2.做一做。

讓學生獨立完成課本第19頁下的做一做,先畫線段圖表示已知條件和問題,獨立解答後,進行訂正。指名説一説自己是怎樣確定計算方法的。

3.小結。

從上面的分數乘法兩步應用題看,與前一節所學的一步應用題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解答這類應用題的關鍵是什麼?怎樣判斷計算方法?

學生回答後,教師歸納:今天學的是連續兩次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應用題。解答這類應用題的關鍵是要能正確地判斷第一步把誰看作單位1,第二步把誰看作單位1。

三.鞏固練習。

完成練習四的第6、7題。

四、全課小結。

這節課我們共同研究了什麼?

解答這類分數乘法兩步應用題關鍵是什麼?

五、佈置作業。

完成練習四的第8~10題。

2023年分數乘法教案合集(精 篇二

1、以學生髮展為本,着力強化個人主體意識,同時關注學生學習動機、興趣等情感態度。

2、從學生已有的認知發展水平和知識經驗出發,為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和充分的練習空間。

3、致力於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關注過程,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感受驗證、轉化,以及“用數學學數學”等數學思想方法。

1、教學內容

《分數的基本性質》一課是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一個內容。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分數的意義、分數與除法的關係、商不變性質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它是以後學習約分、通分的依據。因此,分數的基本性質是本單元的教學重點之一。在講解這一知識點時,應注意加強整數商不變性質的回顧,這樣既幫助學生理解了分數的基本性質,又溝通了新舊知識的內在聯繫。

2、學情分析

學生在三年級上學期已經初步認識了分數,知道分數各個部分的名稱,會讀、寫簡單的分數,會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以及同分母分數的大小。還學習了簡單的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在本學期又學習了因數、倍數等概念,掌握了2、3、5的倍數的特徵,為學習本單元知識打下了基礎。另外,本單元的知識內容概念較多,比較抽象,學生的抽象邏輯思維在很大程度上還需要直觀形象思維的支撐。在數學教學中,化抽象為具體、直觀,對於順利開展教學是十分必要的。

3、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分數的基本性質,能運用分數的基本性質,把一個分數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變的分數,再應用這一規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引導學生在參與觀察、比較、猜想、驗證等學習活動過程中,有條件、有根據的思考、探究問題,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滲透初步的辨證唯物主義思想教育,使學生受到數學思想方法的薰陶,培養樂於探究的學習態度。

教學重點:理解和掌握分數的基本性質;教學難點:學習自主探索,發現和歸納分數基本性質,以及應用它解決相應的問題。教具學具:課件,三張同樣大小的長方形紙條、彩筆。

“將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煥發生命活力”,為營造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獨立、自主的學習空間,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本着這樣的指導思想,以及學生的認知規律,我採用的教學方法主要有:

1、實際操作法

指導學生親自動手摺一折,塗一塗,比一比,從這些實踐活動中加深學生對分數基本性質的理解,促使學生的感性認識逐步理性化。

2、直觀演示法

先讓學生充分感知,發現規律,然後比較歸納,最後概括出分數的基本性質,從而使學生的思維從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

3、啟發式教學法

運用知識遷移規律組織教學,用數學學數學,層層深入,促使學生在積極的思維中獲取新知。

1、學生在學習分數的基本性質時,引導學生採用自主發現法、操作體驗法,學生在紙條上塗出相應的陰影部分後,必然會對那三個圖形進行觀察和比較,從中有所發現。之後老師通過啟發學生運用分數的基本性質,證明那三個分數大小相等,在嘗試中發現,在實踐中體驗,從而加深學生對分數基本性質的理解。

2、在學習例題的過程中教師先採用啟發法,再採用學生自學嘗試法,獨立自主地學習將分數化成分母不同但大小相同的分數,並嘗試完成練習題,達到檢驗自學的目的。

(一)、新知鋪墊

(二)、新知導入

(三)、新知探究

(四)、新知探究

(五)、新知訓練

(六)、新知應用

(七)、新知強化

(八)、新知小結

1、新知鋪墊和導入

上課伊始我利用分餅的故事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親自動手摺一折、分一分、比一比,從直觀上讓學生感受到這幾個分數大小是相等的,而這幾個分數的分子和分母都不相等,這其中有什麼規律呢?繼而揭示課題。

(設計意圖)好奇是學生的天性,通過分地故事能快抓住學生的好奇心,使他們在心理上產生懸念,帶着疑問迅速切入正題。

2、新知探究

(1)、動手操作、形象感知

首先讓學生用三張同樣大小的長方形紙條折一折,再塗色表示出每張紙的1/2,2/4,4/8。觀察塗色部分,説説發現了什麼?在學生彙報時,説出:塗色部分面積相等,也就説明這三個分數大小相等。然後通過電腦再進一步證實學生的發現:通過觀察,我們發現三個陰影部分大小相等,説明三個分數大小相等。

(設計意圖)主要是利用學生愛動手以及直觀思維的特點,讓學生在動手操作過程中不僅複習了分數的意義,為下面導入新知識作好遷移,而且激活了課堂氣氛,營造了良好的學習開端。

(2)、觀察比較,探究規律

首先,在學生摺紙的基礎上,通過小組討論交流總結出分數的基本性質,讓學生理解“同時乘上或者除以”的意義,以及為什麼要強調“0除外”這個條件。其次,總結出分數的基本性質後,要和以前學過的商不變規律進行對比,找出二者間的聯繫,使學生更好的理解、運用性質。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重在培養了學生大膽交流、語言表達的能力,同時學生在彙報交流中使問題逐漸明朗化,最終驗證了自己的猜想。要充分放手,讓學生暢所欲言。

3、新知訓練

在鞏固階段,我安排了三個不同層次的習題。其中“新知訓練”是對“分數的基本性質”做進一步的詮釋。“新知應用”是導入分餅時的題,難度不大,首尾照應,最後還安排了“新知強化”環節,屬於開放性題。整個習題設計部分,題目呈現方式的多樣,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了學生興趣,培養了學生創新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分數乘法教學反思 篇三

1、分數乘法一單元已經學完,我們往往感覺學生學的很好。應用分數乘法的意義去解決問題,也能列出算式。其實不然,當我們學學完第二單元分數除法時,我們就會驚奇的發現,原來事情不是這樣的。學生不知道是列方程還是直接去乘分數。學生往往難於判斷究竟把那個數量作為去乘還是去除以幾分之幾。於是乎,我們的教學就又陷入了癱瘓。富有經驗的老師在多次嘗試失敗以後,在此處,都既無可奈何又順理成章的選擇了五步走的方法。即:一,判斷單位一;二,畫圖;三,寫出數量關係式;四,判斷單位一已知還是未知;五,已知直接乘未知用方程。教參71頁提出現在採用方程解,化難為易,思路比較統一。所以,五步強調方程先入為主。其實不然,學生由於目前接觸到的都事用算術方法比較簡單的,所以方程的優越性不是很明顯,學生還是選擇算數方法的比較多。我沒有過多的統一。而是任其自由選擇。

我重點思考的在於新教材與老教材先比,本部分知識簡化了那麼多內容,為什麼還是學起來很費勁呢?我想,我們的新課改目的是好的,素質教育是好的但是,我們每個人從小接受的教育不都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嗎?什麼時候我們都不能認為減少數學知識容量就是素質教育了。反而,正是因為減少了鍛鍊的機會和次數,我們學生的某些數學功能正在退化。我們都明白,只有加強鍛鍊,我們的身體才能更強壯。數學能力也是如此。

2、現在我寫下這節課的教學反思,目的不是在於從教學內容上去分析。而是從這一個月來我接觸這個班的些許感想,做一梳理。

本班學生差,這在一接班,班主任和上一任數學老師都已經鄭重其事的向我做出了重要説明。我當時蠻有信心,一個多月下來,我才真正感到事情的嚴重性。特別是第三單元考試成績一出來,我都傻了。我班90分以上才三人,一班24人。不及格我班17人,一班3人。平均分相差足足20分

我整整幾天都在思考:為什麼差這麼多?還能不能趕上?怎樣才能趕上不是一般的差,不是一天兩天的差!這個班從二年級就開始差,一直差到現在。我反思了很長時間,決定採取以下措施:

1、先樹立自信心,越是這種情況,越是因為他們心裏沒有自信心。自暴自棄。其實造成現在這種情況,不能全怪孩子。

2、要愛後進生。對後進生,要尤其愛護。這聽起來想冠冕堂皇,其實,真是着這樣。如果你不能做到只一點,最起碼也要做到,不能謾罵和侮辱他們。這是每個人都知道的,也是每個人最難做到的。

3、學習習慣的培養口算心算的習慣,很重要。結果是勤動手勤動腦。腦子越用越靈活。豎式的書寫位置,豎式的保存都做了嚴格的規定。

4、在課堂上下功夫。爭取讓學生喜歡你,就會喜歡你的課堂。喜歡學數學。

分數乘法教案 篇四

教學目標:

1、能根據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理解“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問題的數量關係。

2、會用線段圖分析分數乘法一步應用題的數量關係。

3、經歷分析數量關係的過程,提高學生分析能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經歷“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問題的數量關係分析過程。

教學難點:掌握“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解答方法。

教學方法與手段:小黑板、多媒體

教具準備:主題圖、小組練習紙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生成問題

師:同學們,我國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所以應控制人口增長並需要保護好耕地。據統計,2003年世界人均耕地面積為2500平方米,我國人均耕地面積僅佔世界人均耕地面積的2/5.我國人均耕地面積是多少?誰願意幫老師解決這個問題嗎?(學生積極舉手發言)

師:這是用分數乘法的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這節課我們一起來進行有關的知識的學習,揭示並板書課題: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①、從題目裏你知道了哪些信息?需要解決的問題又是什麼?

②、要解決我國人均耕地面積是多少平方米,就要分析其中的條件和問題,怎樣分析呢?(用線段圖分析數量關係)。

師出示課本的線段圖。

③、你會表示我國人均耕地面積嗎?(生動手畫圖指名板演)

④、給大家説説你是怎樣表示的?

⑤、從線段圖中你還知道什麼?(師出示)“要求我國人均耕地面積,就是求……”(指多名説)

(師出示)“求2500的2/5是多少?“ ⑥、你們會算嗎?動手試試。(指名板演): 2500x2/5=1000(平方米)

為什麼要這樣算?還有其它方法嗎?(預設:2500÷5×2)

⑦、通過計算知道了2003年我國人均耕地面積是1000平方米,你知道我國人均耕地面積減少的原因是什麼?

結合計算結果,讓學生説説自己的想法,培養學生分析數據的能力,進行國情教育。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一頭鯨長28米,一個人的身高是鯨體長的2/35 。這個人的身高多少米?

①、找出單位“1”,誰能解決,動手試試

②、列式解決,講評。

2、練習四第2題:讓學生先找出題目中隱藏的單位“1”——全世界的丹頂鶴數2000只。

3、練習四第3題:讓學生先找到單位“1”,再獨立列式解答。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師:這節課你們一定有不少的收穫吧,誰能説説?

板書設計:

求2500的2/5是多少?2500x2/5=1000(平方米)

教學反思:

本堂課是解決“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問題,教學中,我能緊扣分數乘分數的意義進行復習,並事先複習如“20的是多少?”的文字題,為解決與此相似的應用題做好準備。由於本節課是分數應用題學習的初始,因而教學中,我除了幫助學生分析、理解題意之外,更重要的還在於教給學生分析、解答分數應用題的方法,特別是在如何找單位“1”這個關鍵點上,更是花了較多的時間,但我認為這是十分必要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yufangan/j48p7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