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育教學方案 >

孟子二章教案(新版多篇)

孟子二章教案(新版多篇)

孟子二章教案(新版多篇)

《孟子二章》教案 篇一

教學目標

1、誦讀課文,疏通文句,識記有關孟子的文學常識以及本文出現的通假字、常見虛詞、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礎知識。

2、在誦讀中感受孟子的文氣和語勢,學會運用譬喻和寓言説理的方法使議論具有説服力和感染力。

3、理解孟子思想中“義”與“氣”的意義與聯繫,瞭解孟子“性善論”在文中的體現及其“取義”、“養氣”之説是對孔子思想的繼承與發展。

説明:“捨生取義”、“浩然之氣”是本文體現的孟子思想的核心價值所在。教師在教學時要注意將孟子“取義”、“養氣”之説的本質(即建立在“性善論”基礎上的道德信仰)揭示出來。鑑於當代學生對孔孟之道的疏離可在分析課文之前先借錢穆、黃仁宇、鮑鵬山等知名學者作家對孟子的精闢獨到的評論激發學生的好奇心,進一步對作者及課文產生興趣。花一定時間帶領學生認真朗讀課文,引導學生在誦讀中體會孟子充沛的文氣與酣暢的語勢。提供儘可能豐富的歷史、評傳資料,讓“亞聖”形象鮮活飽滿,吸引學生切實關注孟子的道德訴求與人格取向並鼓勵他們在浩瀚歷史長河中找出躬身餞行孟子學説的例子。

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掌握本文生動形象的説理方法,理解孟子思想核心:“取義”、“養氣”。

2、難點:理解文中表現出的與孔子同中有異的孟子道德理想與人格力量。

説明:本文所選孟子兩章屬於先秦諸子散文發展到第二階段的對話體論辯文,較之《論語》式的語錄體散文有了很大的發展。誦讀此二章並充分感受孟子“氣盛言宜”的論辯風格同時從文中提煉孟子思想的核心價值所在是本篇課文的學習重點。而讓學生能真正走近孟子,深刻理解文中表現出的不同於孔子的道德理想與人格力量則是本文學習的難點。對於“取義”、“養氣”之説的解釋不難傳授,但讓學生從內心深處認同傳統儒家留給後世的這種高貴遺風,則需要教師細緻真誠地引導。“孔孟”雖然常常相提並論,但兩者之間亦有很大不同,需要在對《論語》、《孟子》等相關文本進行全面細緻的閲讀與比較之後,學生方能略知一二。由於本文的重點並非孟子的政治思想,教師不必對孟子的“仁政”、“民本”、“王道”等思想做過多的延伸與拓展,而要儘量圍繞孟子學説中有關道德實踐與自我修養方面來展開教學工作。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教師活動預設學生活動預設設計意圖

導入課文

激發興趣

1、説自己“平治天下,捨我其誰”,罵別人“無父無君,是禽獸也”這樣的話難道象是出自温良恭儉讓的儒家學者之口嗎?這人偏偏正是孔子學説的繼承者孟子。請同學回憶國中所學的孟子的相關知識,説一説自己對孟子的理解。

2、教師將需落實的文學常識補充完整並進一步向同學介紹“你所不知道的孟子”,讓大家瞭解孟子高度的道德自信及其對待論敵難免偏激的一面。學生當能回憶其國中課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但對孟子的瞭解多半僅限於“亞聖”、儒家代表人物等標籤式概括。少數閲讀面較廣的學生可能會表達一些獨到的認識。通過學生回憶,教師補充,還原一個鮮活的孟子形象,激發學生對孟子其人其文的興趣,有助於減輕對文言課文的畏難情緒,提起精神投入學習。

朗讀課文

疏通文字

概括要點

落實重點

1、教師範讀課文,請同學圈劃課下重要註釋,初步理解文意;對疑難詞句進行質疑。

2、請同學分小組討論串譯課文,分別概括《魚我所欲也》、《我善養吾浩然之氣》的中心論點。

3、教師根據學生情況,及時給予指導,提醒同學思考“義”與“氣”的意義與聯繫,並明確“捨生取義”乃人之本性正是作者“性善論”的體現,而“浩然之氣”一文的觀點也是孟子在“性善論”中提倡充分發展人性中的“四端”以完善保有人性的思想體現。

1、通過課堂圈劃落實字詞解釋。爭取當堂掌握常用通假字:闢、得、與、鄉、無、閔、辯;常見虛詞:為、惡、以、而、於等;特殊句式:判斷句、賓語前置等。

2、學生容易將《魚我所欲也》的論點誤認為是“捨生取義”,通過串譯課文明確論點應為:“捨生取義”是人的本性。

3、從文中抓住原句明確“氣”“是集義所生者”一定要有義和道的輔助配合,要在內心長期積累而不能靠外力刻意助長。孟子文章的重要特點就是氣勢充沛、雄辯滔滔,不通過反覆朗讀不能深解其味。針對文言篇目的學習,尤其針對高三年級的應考現實,教師仍需提醒學生對文言現象及時歸納、不懈積累。串譯課文後的論點概括是否精當是對該文言課文內容是否落實的一種整體反饋,有利於學生深入理解孟子相關的思想主張。

(這一環節是落實基本知識層面的內容,教師可根據學生程度確定課時長短。)

分析典型

片段

揣摩精彩

語言1、請學生選擇自己比較欣賞的語句富於情感色彩地朗誦出來。讓其他同學先猜一下這位同學為什麼認為這些語句值得朗讀,再由同學自己評價説明一下。

2、引用歷代文論家對孟子語言的

評述,比如“孟子長於譬喻”,引導學生注意《我善養吾浩然之氣》中寓言人物的語氣。1、《魚我所欲也》中採用譬喻手法的第一節,採用排比手法的第二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中的寓言故事,都可能是學生選擇的片段。明確譬喻、寓言、排比的特點和作用。

2、以“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為例,欣賞孟子寓言中平白如話,極為逼真,生動風趣的語言。促進學生關注文本,結合原文談感受,避免空泛、誇誇其談、不着邊際的玄想式鑑賞。

(這一環節着眼於培養語言鑑賞能力。)

讀議結合

深入探究

落實難點1、請學生仔細閲讀課文,將《魚我所欲也》與本單元已學課文《論語》七則進行比較,在其中找出孟子傳承孔子思想的證據,並加以分析説明。

2、就已學的內容來看孔子與孟子的區別,並進一步從課外閲讀中發現孟子不同於孔子的特點,總結孟子的道德理想與人格力量及其對後世的影響。

點撥:結合孔子與孟子的身世與性格,結合他們所處的不同時代背景進行分析。

1、在閲讀過程中學會比較分析,能在已學課文《論語》七則中劃出相關原句“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捨生取義);“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不食嗟來之食);“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

2、討論孟子不同於孔子的性格與思想,在交流拓展思路。學生過去對孟子的認識一般較為表淺化、標籤化,到了高三階段,教師當就學生思想水平的提高做進一步的工作,提供文本進行細讀只是第一步(當然,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會學生從文本資料中提取同類論題、正反論點進行辨析是第二步;指導學生在思考中獲得一些心得體會、一二獨到的觀點、較為完整的思路,這是第三步。

(這一環節着眼於提高學生深入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後作業

拓展閲讀1、整理歸納本文出現的語言現象,做在作業本上。

2、熟讀課文,選擇其一自行配樂朗誦並錄製,同學間互相欣賞交流。

3、選擇閲讀以下書目中感興趣的一到兩篇作品並寫讀後感(每篇300字以上)。

(1)《道德文章》鮑鵬山

(2)《王者師與大丈夫》鮑鵬山

(3)《中國哲學簡史·儒家的理想主義派孟子》馮友蘭

(4)《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孔孟》黃仁宇

(5)《國學概論·先秦諸子》錢穆按照要求,及時完成作業,選擇優秀作業供同學交流學`習。常規文言文知識的積累在每節課後都要強調,如有必要,教師可將語法要點提煉給學生。以錄音的形式落實對每個學生朗讀能力的訓練,通過互相欣賞交流提起學生的興致,認真對待這項口頭作業。拓展閲讀及讀後感的撰寫有助於打開學生視野並借文字表達促進思考的深入與嚴謹。

思路點撥

氣勢充沛、鋒芒畢露、鋪張揚厲、善於層層追問步步進逼,富於鼓動性——本文選段充分展示出孟子散文的典型風格特徵。教師也可以把重點放在孟子論辯藝術上,結合寫作訓練展開課堂教學。從譬喻等手法切入,引導學生欣賞孟子辯才無礙、氣盛言宜的文風,並進一步學習掌握這種手法在寫作實踐中的靈活運用。由於課文選段集中體現了孟子的“大丈夫”人格,教師也可以專門安排課時,提供充分的背景資料,從知人論世的角度促成學生交流思考,引導學生全面認識孟子獨立精神與高尚人格的養成與個人性格元素、社會時代土壤的關係,尤其是這種精神對後世的影響。如果有學生對孟子的邏輯與道德有疑問,教師也可以藉機展開討論,將儒家、道家、法家,甚至於刑、墨、名等諸子百家的觀點進行比較,務求讓學生對傳統道德倫理能知其所以然,而不是生硬地接受或拒絕。

練習舉隅

1、從《我善養吾浩然之氣》一文中找出例證,簡要説明孟子對孔子思想的繼承與發展。

2、“孟子長於譬喻”,譬喻在現代修辭學中也被稱為類比,請模仿《魚我所欲也》中的手法表達自己的某個觀點(可以選擇下列某組觀點中的一個進行嘗試)。

(1)人性本善/人性本惡。(完成練習後可參看《孟子·告子》中相關的辯論)

(2)內在的道德比外在的法制更重要/外在的法制比內在的道德更重要

(3)愛情比生命更可貴/自由比愛情更可貴/自由比生命更可貴

3、在學習了本單元十七、十八課(《指南錄》後序、《左忠毅公逸事》)之後,思考孟子的“浩然之氣”對後世文人志士的影響。

孟子二章教案 篇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⑴積累古漢語知識。

⑵體會駢句的表達效果。

⑶在理解的基礎上,賞析課文、背誦課文。

2、過程與方法:

瞭解孟子的思想及政治主張,理清論證思路,誦讀中體會其流暢雄辯的論證風格,培養學生的分析歸納能力和思考、辯論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幫助學生體會孟子民本思想及憂患意識的進步意義,讓學生懂得“人和”、“憂患”的實質及重要性,從而培養他們的個人道德修養。

【教學重點】

1、理解文章的中心論點。

2、理清文章的論證思路及結構。

3、積累古漢語基礎知識。

【教學難點】

瞭解、學習孟子文章雄辯的語言風格。

【教學準備】

1、佈置學生課前預習:

⑴瞭解孟子和《孟子》;

⑵查工具書掃清文字障礙。

2、教師準備相關課件。

(預習檢查題及學習要點板書)

3、課文的朗讀磁帶。

【教學方法】

朗讀法,學生自主探究討論與老師講解相結合。

【教學課時】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節

〖教學內容

檢查預習,掃清文字障礙,積累古漢語基礎知識。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誰能告訴我晉代文學家陶淵明的讀書習慣是什麼嗎?(生:好讀書,不求甚解。)可是我們這些做學生的能用這種習慣來學文言文嗎?(生:不能)對,陶淵明他是大文學家,文學基礎好,理解能力強,而且他本人又不想考科舉,所以他讀書只需汲取文章中的思想精華就行了。而我們就不行了,我們是學生,既需要提高我們的文化素養,又必須參加文化考試,所以積累漢語基礎知識,特別是古漢語基礎知識,更是必要的。為了幫助大家學好《〈孟子〉二章》,課前,我佈置了預習,這節課,我們就來檢查一下大家的預習情況。

二、出示課件,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1、學生分小組口頭交流自己的預習情況。(瞭解孟子和《孟子》,交流不認識的字和不理解的詞)

2、聽課文朗讀磁帶,瞭解句讀,並給下列黑體字注音。(課件)

米粟(sù)親戚畔之(pàn)域(yù)舜(shùn)畎畝(quǎn)傅説(yuè)膠鬲(gé)百里奚(xī)孫叔敖(áo)法家拂士(bì)

3、抽生讀文,教師做朗讀點撥,如“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説/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等。

4、看課件,討論完成以下作業:

⑴解釋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①親戚畔之()

②曾益其所不能()

③困於心衡於利()

④發家拂士()

⑵結合語境解釋加線的詞:

①三裏之城()城()非不高也

②七裏之()郭多助之()至委而去之()

③是()天時不如地利也斯是()陋室

④舜發()於畎畝之中發()於聲

⑤行拂()亂其所為入則無法家拂()士

⑥管夷吾舉於士()法家拂士()

⑦環而()攻之而()不勝發於聲,而()後喻

⑧國恆亡()亡()羊補牢今亡()亦死

⑶填空:

①孟子,名,是繼孔子之後學派的又一位大師,被推尊為“”。他在政治上主張行“”,其“民貴君輕”的民本思想,千百年來都很受人民的歡迎。

②《孟子》是記錄孟子的書,是儒家經典之一。

三、小結

學生在預習中的得失(據實而論),引導學生看課下注釋,分小組去試着翻譯課文,要求學生邊譯文邊思考:

1、兩篇文章各寫的是什麼內容?

2、文章的結構和思路各有什麼不同?

〖教學反思

教師課後完成。

第二節

〖教學內容

賞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孟子生活在動盪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戰國時代,面對當時的社會現實,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貴君輕”的思想主張,他反對不義的戰爭,主張君主要廣施“仁政”。他的這些主張,對於我們今天建設發展和諧社會是有其進步意義的。本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他的宣傳其政治主張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二、學法指導

孟子的文章邏輯嚴密而富有辭采,必須熟讀才能有所領會。誦讀時要讀準字音,讀出節奏,讀出其雄辯的氣勢。

三、理解文意

1、聽課文朗讀磁帶,然後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勾畫重點字詞和難以理解的句子質疑。

(小組討論解決疑問,重點理解幾個詞語的活用:環、域、固、威、順,學生理解困難時教師可作適當點撥。)

2、幫助學生譯文,教師講解以下詞句:

⑴“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⑵“夫環而攻之”。

⑶“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

3、整體感知全文:你認為孟子想闡述什麼問題?你的理由是什麼?

(小組討論,班上交流。)

4、師生互動:辨析學生提出的中心論點,局部分析,明確作者的思路。

第一段:開篇兩句談的是什麼問題?提出了什麼觀點?

(戰爭中的攻守問題,提出了“人和”在戰爭中的重要性)

第二段:本段談了什麼內容?和第一自然段有關係麼?

(以小城得守為例來説明“天時不如地利”,論證第一段的前部分內容)

第三段:本段談了什麼內容?和課文的前面部分有關係麼?

(以高城被棄為例來説明“地利不如人和”,論證第一段的後部分內容)

第四段:作者為什麼認為“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本段的目的是什麼?

(因為“封疆之界”、“山溪之險”、“兵革之利”皆屬“地利”,而“人和”才是決定戰爭勝利的主要條件。)(目的是為了揭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道理,即“人和”的實質就在於君主是否“得道”──施“仁政”。)

5、文章在得出“人和”的實質後本應就此結束,但作者卻又做了“親戚所畔”和“天下順之”的進一步推論,請問,這又有何作用?

(目的在於強調施“仁政”的重要性,深化文章中心。)

6、齊讀全文,提問:哪些句子你讀起來特別帶勁?為什麼有這樣的效果?

(體會駢句的表達作用,體會排比、對比、對偶等修辭的表達作用及孟子語言的雄辯性)

7、探究討論:

本文主要是談戰爭中的問題麼?如果不是,那是什麼?

(借戰爭談政治、談治國,孟子想借戰爭的取勝條件來談他的政治主張,他主張國君要廣泛施行仁政,這樣才會得到多助,才會天下順之,國家才會治理好,國家治理好了,當然也就不用打仗了,即使打仗,也一定會打勝仗。)

四、課堂小結

通過全文的分析,你知道本文的體裁麼?(議論文)學習議論文最主要的是要學什麼?(學習説理的方法)那本文是怎樣説理的?誰來歸納一下?(採用總分總的論證結構,先提出中心論點,再舉例分別證明兩個分論點,然後從道理上得出結論,論證嚴密。)

五、引導學生理解記誦

六、拓展練習

聯繫實際,談談我國當今政府是如何運用孟子的“仁政”思想來構建當今和諧社會的。(政府為民辦了哪些實事?)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教師課後完成。

第三節

〖教學內容

賞析《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教學過程

一、複習上節內容引入新課

1、抽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簡評背誦情況,引入新課。

二、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聽課文朗讀磁帶,小組內思考、討論以下問題:

⑴文中有哪些語句難於理解?

⑵這篇文章的文體是什麼?主要觀點是什麼?

⑶這篇文章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相比,在論證結構上有何不同?

2、班上交流以上問題,教師作適當點撥。

⑴抽生譯文,重點引導學生翻譯文章第二、三兩段,着重點撥“苦”、“勞”、“餓”、“空乏”、“亂”、“動”、“忍”、“過”、“入”、“出”、“敵”、“生”、“死”等詞的用法。

⑵要求學生用通俗易懂的話來解釋觀點“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言之成理即可:如“居安思危”、“發奮圖強”等)

⑶明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用的是先開篇立論,然後通過擺事實、講道理逐層深入地進行論證的方法來論證觀點,最後作者在結論中用對偶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來強化自己的觀點。而《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一文卻不同,它卻是先擺事實(以六個古代名人的事例為證),再着重講道理,

最後在結論中用對偶句來揭示中心論點。

三、深入探究

齊讀課文,思考討論:(師生互動)

1、哪些語句讀起來帶勁?為什麼?

(體會駢句的表達效果,體味排比、對偶等修辭的妙用及孟子語言磅礴的氣勢。)

2、你最喜歡哪一段?為什麼?

(言之成理即可,培養學生的感悟力。)

3、哪一段最富哲理?主要講的什麼道理?請用最簡明的語言歸納。

(苦盡甘來;先苦後甜;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4、第三段給了你哪些啟示?(言之成理即可)有幾層含義?(兩層)層次之間是何關係?(教師點撥:前者從正面講人必須經過一番挫折、困苦,才會發奮圖強;後者由個人推論到治理國家,從反面進一步論證艱苦磨練的必要性。通過正反對比論證將中心論點隱含其中)

5、最後一段與前面三段是什麼關係?

(論點與論據的關係。)

6、對比本課兩文,説説兩文各自的論述重點是什麼?兩文語言上有何共同的特色?(明確:前者着重論述“得民心者得天下,廣施仁政定安邦”,後者着重論述“久經千辛長才幹,常思憂患求生存”,即“困境出人才,居安應思危”的道理。孟子語言的特色是氣勢磅礴,語句流暢,善於雄辯,善用駢句中的

排比來增強説理的氣勢,善用對偶句來揭示主旨)

7、兩文中還有不懂的嗎?

(據實解決。)

四、教師總結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本節課學習要點

(學生學習情況總結椐實而論。)

本課啟示:仁者天下無敵;居安思危。

五、指導理解記誦

六、拓展練習

1、注意下列加點詞的古今意義:

⑴三裏之城()

⑵池非不深也()

⑶兵革非不堅利也()()

⑷委而去之()

⑸親戚畔之()

⑹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

⑺入則無發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

2、聯繫生活實際,就本文感興趣之處,寫寫讀後感,題目自擬,字數在500字以上。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教師課後完成。

孟子二章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1、誦讀課文,疏通文句,識記有關孟子的文學常識以及本文出現的通假字、常見虛詞、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礎知識。

2、在誦讀中感受孟子的文氣和語勢,學會運用譬喻和寓言説理的方法使議論具有説服力和感染力。

3、理解孟子思想中“義”與“氣”的意義與聯繫,瞭解孟子“性善論”在文中的體現及其“取義”、“養氣”之説是對孔子思想的繼承與發展。

説明:“捨生取義”、“浩然之氣”是本文體現的孟子思想的核心價值所在。教師在教學時要注意將孟子“取義”、“養氣”之説的本質(即建立在“性善論”基礎上的道德信仰)揭示出來。鑑於當代學生對孔孟之道的疏離可在分析課文之前先借錢穆、黃仁宇、鮑鵬山等知名學者作家對孟子的精闢獨到的評論激發學生的好奇心,進一步對作者及課文產生興趣。花一定時間帶領學生認真朗讀課文,引導學生在誦讀中體會孟子充沛的文氣與酣暢的語勢。提供儘可能豐富的歷史、評傳資料,讓“亞聖”形象鮮活飽滿,吸引學生切實關注孟子的道德訴求與人格取向並鼓勵他們在浩瀚歷史長河中找出躬身餞行孟子學説的例子。

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掌握本文生動形象的説理方法,理解孟子思想核心:“取義”、“養氣”。

2、難點:理解文中表現出的與孔子同中有異的孟子道德理想與人格力量。

説明:本文所選孟子兩章屬於先秦諸子散文發展到第二階段的對話體論辯文,較之《論語》式的語錄體散文有了很大的發展。誦讀此二章並充分感受孟子“氣盛言宜”的論辯風格同時從文中提煉孟子思想的核心價值所在是本篇課文的學習重點。而讓學生能真正走近孟子,深刻理解文中表現出的不同於孔子的道德理想與人格力量則是本文學習的難點。對於“取義”、“養氣”之説的解釋不難傳授,但讓學生從內心深處認同傳統儒家留給後世的這種高貴遺風,則需要教師細緻真誠地引導。“孔孟”雖然常常相提並論,但兩者之間亦有很大不同,需要在對《論語》、《孟子》等相關文本進行全面細緻的閲讀與比較之後,學生方能略知一二。由於本文的重點並非孟子的政治思想,教師不必對孟子的“仁政”、“民本”、“王道”等思想做過多的延伸與拓展,而要儘量圍繞孟子學説中有關道德實踐與自我修養方面來展開教學工作。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教師活動預設學生活動預設設計意圖

導入課文

激發興趣

1、説自己“平治天下,捨我其誰”,罵別人“無父無君,是禽獸也”這樣的話難道象是出自温良恭儉讓的儒家學者之口嗎?這人偏偏正是孔子學説的繼承者孟子。請同學回憶國中所學的孟子的相關知識,説一説自己對孟子的理解。

2、教師將需落實的文學常識補充完整並進一步向同學介紹“你所不知道的孟子”,讓大家瞭解孟子高度的道德自信及其對待論敵難免偏激的一面。學生當能回憶其國中課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但對孟子的瞭解多半僅限於“亞聖”、儒家代表人物等標籤式概括。少數閲讀面較廣的學生可能會表達一些獨到的認識。通過學生回憶,教師補充,還原一個鮮活的孟子形象,激發學生對孟子其人其文的興趣,有助於減輕對文言課文的畏難情緒,提起精神投入學習。

朗讀課文

疏通文字

概括要點

落實重點

1、教師範讀課文,請同學圈劃課下重要註釋,初步理解文意;對疑難詞句進行質疑。

2、請同學分小組討論串譯課文,分別概括《魚我所欲也》、《我善養吾浩然之氣》的中心論點。

3、教師根據學生情況,及時給予指導,提醒同學思考“義”與“氣”的意義與聯繫,並明確“捨生取義”乃人之本性正是作者“性善論”的體現,而“浩然之氣”一文的觀點也是孟子在“性善論”中提倡充分發展人性中的“四端”以完善保有人性的思想體現。

1、通過課堂圈劃落實字詞解釋。爭取當堂掌握常用通假字:闢、得、與、鄉、無、閔、辯;常見虛詞:為、惡、以、而、於等;特殊句式:判斷句、賓語前置等。

2、學生容易將《魚我所欲也》的論點誤認為是“捨生取義”,通過串譯課文明確論點應為:“捨生取義”是人的本性。

3、從文中抓住原句明確“氣”“是集義所生者”一定要有義和道的輔助配合,要在內心長期積累而不能靠外力刻意助長。孟子文章的重要特點就是氣勢充沛、雄辯滔滔,不通過反覆朗讀不能深解其味。針對文言篇目的學習,尤其針對高三年級的應考現實,教師仍需提醒學生對文言現象及時歸納、不懈積累。串譯課文後的論點概括是否精當是對該文言課文內容是否落實的一種整體反饋,有利於學生深入理解孟子相關的思想主張。

(這一環節是落實基本知識層面的內容,教師可根據學生程度確定課時長短。)

分析典型

片段

揣摩精彩

語言:

1、請學生選擇自己比較欣賞的`語句富於情感色彩地朗誦出來。讓其他同學先猜一下這位同學為什麼認為這些語句值得朗讀,再由同學自己評價説明一下。

2、引用歷代文論家對孟子語言的

評述,比如“孟子長於譬喻”,引導學生注意《我善養吾浩然之氣》中寓言人物的語氣。總結孟子的道德理想與人格力量及其對後世的影響。

點撥:結合孔子與孟子的身世與性格,結合他們所處的不同時代背景進行分析。

1、在閲讀過程中學會比較分析,能在已學課文《論語》七則中劃出相關原句“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捨生取義);“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不食嗟來之食);“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

2、討論孟子不同於孔子的性格與思想,在交流拓展思路。學生過去對孟子的認識一般較為表淺化、標籤化,到了高三階段,教師當就學生思想水平的提高做進一步的工作,提供文本進行細讀只是第一步(當然,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會學生從文本資料中提取同類論題、正反論點進行辨析是第二步;指導學生在思考中獲得一些心得體會、一二獨到的觀點、較為完整的思路,這是第三步。

(這一環節着眼於提高學生深入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後作業

拓展閲讀1、整理歸納本文出現的語言現象,做在作業本上。

2、熟讀課文,選擇其一自行配樂朗誦並錄製,同學間互相欣賞交流。

3、選擇閲讀以下書目中感興趣的一到兩篇作品並寫讀後感(每篇300字以上)。

(1)《道德文章》鮑鵬山

(2)《王者師與大丈夫》鮑鵬山

(3)《中國哲學簡史·儒家的理想主義派孟子》馮友蘭

(4)《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孔孟》黃仁宇

(5)《國學概論·先秦諸子》錢穆按照要求,及時完成作業,選擇優秀作業供同學交流學`習。常規文言文知識的積累在每節課後都要強調,如有必要,教師可將語法要點提煉給學生。以錄音的形式落實對每個學生朗讀能力的訓練,通過互相欣賞交流提起學生的興致,認真對待這項口頭作業。拓展閲讀及讀後感的撰寫有助於打開學生視野並借文字表達促進思考的深入與嚴謹。

思路點撥

氣勢充沛、鋒芒畢露、鋪張揚厲、善於層層追問步步進逼,富於鼓動性——本文選段充分展示出孟子散文的典型風格特徵。教師也可以把重點放在孟子論辯藝術上,結合寫作訓練展開課堂教學。從譬喻等手法切入,引導學生欣賞孟子辯才無礙、氣盛言宜的文風,並進一步學習掌握這種手法在寫作實踐中的靈活運用。由於課文選段集中體現了孟子的“大丈夫”人格,教師也可以專門安排課時,提供充分的背景資料,從知人論世的角度促成學生交流思考,引導學生全面認識孟子獨立精神與高尚人格的養成與個人性格元素、社會時代土壤的關係,尤其是這種精神對後世的影響。如果有學生對孟子的邏輯與道德有疑問,教師也可以藉機展開討論,將儒家、道家、法家,甚至於刑、墨、名等諸子百家的觀點進行比較,務求讓學生對傳統道德倫理能知其所以然,而不是生硬地接受或拒絕。

練習舉隅

1、從《我善養吾浩然之氣》一文中找出例證,簡要説明孟子對孔子思想的繼承與發展。

2、“孟子長於譬喻”,譬喻在現代修辭學中也被稱為類比,請模仿《魚我所欲也》中的手法表達自己的某個觀點(可以選擇下列某組觀點中的一個進行嘗試)。

(1)、人性本善/人性本惡。(完成練習後可參看《孟子·告子》中相關的辯論)

(2)、內在的道德比外在的法制更重要/外在的法制比內在的道德更重要

(3)、愛情比生命更可貴/自由比愛情更可貴/自由比生命更可貴

3、在學習了本單元十七、十八課(《指南錄》後序、《左忠毅公逸事》)之後,思考孟子的“浩然之氣”對後世文人志士的影響。

孟子二章教案 篇四

教學目標

1、學習《蒹葭》,掌握重章迭句的形式特點,深刻體會比興的藝術手法。

2、培養和提高學生準確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3.學生了解我國古代人們對真摯愛情的嚮往,陶冶高尚的情操。

教學重點難點:

1、引導學生分析《蒹葭》中的人物形象及領會比、興的藝術表達手法的妙處。

2、把握《蒹葭》中的重章復唱的特點。品味詩歌的語言,準確把握詩中人物的情感。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黑板邊書:“聆聽三千年華夏先民吟唱感受公元前東方文明輝煌”,同步播放鄧麗君《在水一方》,創設情境,為學習《詩經》選篇《蒹葭》作鋪墊。

提問:同學們,大家剛才聽到的的歌曲優美嗎?誰能説出這首歌曲的名字?

明確:電視劇《在水一方》的主題曲《在水一方》。

進一步提問:誰知道歌詞的出處?

明確:根據《詩經》中的《蒹葭》改編而成。

這節課,我和同學們一起來學習《詩經》中的一首極其優美的抒情詩《蒹葭》。這首詩。主要是通過美讀來感受先人的情感美,來領略華夏民族文化的源遠流長。下面我們就進入第一個環節:

三、學生結合註釋,譯讀全詩。

教師提示:詩歌重在吟誦、品味。在譯詩時,要運用聯想、想象,在頭腦中浮現此情此景。

四、(一)、初讀,感受詩的音樂美。

1.第一個環節通過初讀詩文,初步感受詩的音樂美。要朗讀好詩文,要注意讀好它的節奏。要讀出詩歌的音樂美,除了詩歌朗讀的一般要求外,尤其要讀出她的生氣,讀出她的音樂美。

2.聽老師朗讀課文。

明確:第一章應該是蒼、霜、方長、央;第二章是萋、晞、躋、坻;第三章是採、已、汜、右、坻。

3.學生試讀。

師問:在我們朗讀時,同學們是否注意到了詩中“疊詞”的運用?

明確:蒼蒼,萋萋,采采……(師生一同總結這首詩中的疊詞特點。)

(二)、再讀,感受是的繪畫美

1.導語:為了更深入地理解詩人的思想感情,我們現在一起進入第二環節的學習。再讀詩歌,想象詩歌的繪畫美。《蒹葭》之所以成為《詩經》中最經典的詩歌。就是因為這首詩本身就像一幅精美的圖畫。

2.教師描繪畫面,讓學生感受畫面之美。

金秋之季,拂曉之時,蘆花泛白,清露為霜,瑟瑟秋風,葦叢起伏,茫茫秋水。清澈澄明,水上煙波萬頃,空中霧靄迷濛,彎曲的河道,水中的小洲,宛然在日。此時,一位痴情的戀者,躑躅水畔,他熱烈而急切地追尋着心上的戀人。那戀人好像在水一方,但一水盈盈,河道阻隔。“伊人”可望而不可即,於是他徘徊往復,心醉神迷,內心痛苦,不可言狀。

3.分析比興手法,明確:比興—借景抒情,觸景生情,

五、探究與研討,掌握重章迭句的形式特點,深刻體會比興的藝術手法。

學習這詩的主要表現手法是比興,所謂“興”,即先從別的景物引起所詠之物,以為寄託。這是一種委婉含蓄的表現手法。這種手法的優點在於寄託深遠,能產生文已盡而意有餘的效果。

這首詩還採用了一些雙聲疊韻的連綿字,以增強詩歌音調的和諧美和描寫人物的生動性。如“窈窕”是疊韻;“參差”是雙聲;“輾轉”既是雙聲又是疊韻。用這類詞修飾動作,如“輾轉反側”;摹擬形象,如“窈窕淑女”;描寫景物,如“參差荇菜”,無不活潑逼真,聲情並茂。

詩的二、三章只換了幾個詞,內容與首章基本相同。但它體現了詩歌詠唱的音樂特點,增強了韻律的悠揚和諧美,使表達的情感愈來愈強烈。首章的“蒼蒼”,次章的“悽悽”,末章的“采采”,寫出蘆葦的顏色由蒼青至悽青到泛白,把深秋淒涼的氣氛渲染得越來越濃,烘托出詩人當時所在的環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白露“為霜”、“未浠”、“未已”的變換,描繪出朝露成霜而又融為秋水的漸變情狀與過程,形象地面出了時間發展的軌跡,説明詩人天剛放亮就來到河濱,直呆到太陽東昇。試想,他獨自一人久久徘徊在清冷索寞的曠野,面對茫茫秋水,等人不見,尋人不着,其心情該是何等焦急和惆悵!

描寫伊人所在地點時,由於“方”、“湄”、“”三字的變換,就把伊人在彼岸等待詩人和詩人盼望與伊人相會的活動與心理形象而真切地描繪了出來,這樣寫,大大拓寬了詩的意境。另外,像“長”、“躋”、“右”和“央”、“坻”、“”的變換,也都從不同的道路和方位上描述了他尋見伊人困難重重,想見伊人心情急切的情景。

若把三章詩所用幾組變換的詞語聯繫起來加以品味,更能體會到詩的雋永淳厚的意味。

六、課堂小結

《詩經》是人類文明的春天,是初生天地的源頭清水,開闊、豐盈、簡單、潔淨。這源泉處的草木,也跟淳樸的先民及其歌聲一樣簡樸優美。從詩經中走出的女子裊裊娜娜、款款盈盈遊歷在平原秀野風和日麗中。痴情的少年千迴百轉,卻找不到她的岸。讓我們乾乾淨淨與素心相通.吟誦這優美的文字,傳唱這古老的歌謠!

《孟子二章》教案 篇五

一、設計思想:

本文語言簡練,句式長短相繼,讀起來琅琅上口,適合誦讀教學。先秦散文,文理俱佳,要了解作者文風,然後披文入理,這樣文與理協,理解、識記起來就會容易得多。佈置預習:通過各種渠道,查閲有關舜、傅説、膠鬲、管夷吾、孫叔敖、百里奚的故事。

二、課時安排:

本文安排兩課時。

三、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由“戰國七雄”導入對戰國中期社會和人民生活狀況的介紹,由“諸子百家”導入對孟子及《孟子》的介紹。

(二)初讀課文,利用工具書掃清字詞障礙。

(三)再讀課文,注意停頓和輕重音。

(四)齊讀課文,讀完後教師進行糾偏和誦讀指導。

(五)散讀課文,結合課下註解以及工具書瞭解文章大意。

(六)思考討論:本文的中心論點是“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還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二者之間是什麼關係?

教師對於學生討論中的合理看法要充分肯定,在此基礎上,給出自己的看法:從第二、三段看,涉及的主要內容是有關戰爭方面的。第二段從攻城方的角度寫,雖然攻打的是個小城,也選擇了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但是沒有選擇有利於進攻的良好的地理形勢,所以“不勝”而返,從而強有力地證明了“天時不如地利”的觀點。第三段從守城方的角度寫,守城者據守着“高城”“深池”,擁有堅利的兵革、豐盛的米粟,卻棄城而逃,顯然是因為“地利不如人和”。由上面分析可知,第一段的“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第二、三段的論點,它也是打仗中要用到的一條很重要的戰略戰術原則。

再看第四段的主要內容,涉及到“封疆”、“固國”、“兵革”、“畔之”、“攻”、“戰必勝”,這些都是描寫戰爭的詞語,可見本文的主要篇幅都是寫有關戰爭方面的內容,但作者的態度不是鼓吹戰爭制勝,而是反對不義戰爭,反對以“兵革之利”威震天下,甚至他認為即使有“封疆之界”、“山溪之險”、“兵革之利”,也不一定能取得戰爭的最後勝利。那戰爭靠什麼制勝呢?作者就此自然而然地提出自己的主張:得道多助,多助之至,天下順之。由此引申出的結論就是:不戰而屈人之兵;即使要打,也一定是打勝仗。從這段看,作者只是以戰爭為例,落腳點是要談治國之道,具體來説就是“人和之道”,“仁政之道”。由此明確:“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可以作為本文的中心論點,“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本文的主旨。

(七)追加思考:本文的論證思路是什麼?

明確:層進式論證。

(八)整理字詞及文化常識,熟讀成誦。

第二課時:

(一)由六名學生講故事。

故事內容: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説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

(二)討論:從這些故事中總結共同的規律。

明確:要成就大事業,必須經過一番艱苦的磨練。

啟發提問:怎樣才算艱苦的磨練呢?

(三)初讀第二段,結合課下注釋和工具書,疏通文意。

(四)學生串講第二段,教師訂正後提問:“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的前提是什麼?目的是什麼?

明確:前提是“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目的是“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五)學習第三段,疏通大意,瞭解論述層次。

明確:先舉人的例子,從正面説理,談“犯錯”與“改錯”的關係,談“內心憂困、思慮阻塞”與“有所作為”的關係,談如何讓想法為人所知,論證“生於憂患”的觀點。接着舉國家的例子,從反面説理,談國家如果沒有“內憂”與“外患”就要滅亡,論證“死於安樂”的觀點。

(六)比較兩篇文章的論證方式。(見“擴展資料”部分)

(七)討論:聯繫現實生活,談談對於一個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樹立什麼樣的憂患意識。教師總結討論情況。

(八)整理字詞和文化常識,熟讀成誦。

孟子二章教案 篇六

教學目標:

1、瞭解孟子及相關文學常識,積累實詞,背誦全文。

2、理解解文章內涵。瞭解孟子雄辯的文風。

3、理解“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道理,培養憂患意識,能正確面對生活中遇到的困難。

4、積累孟子名言,激發學生對民族傳統文化的熱愛。

教學重點:

1、瞭解孟子及相關文學常識,積累實詞,背誦全文。

2、理解解文章內涵。瞭解孟子雄辯的文風。

教學難點:

積累孟子名言,激發學生對民族傳統文化的熱愛。

課時安排:五課時

教學過程: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我們學過孔子的《論語》,和《論語》並列為四書的還有《孟子》、《大學》、《中庸》,今天,我們要學習《孟子》中的文章。

二、作者及相關文學常識介紹

孟子(約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山東人。戰國中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儒家學説的繼承和發揚者,有“亞聖”之稱。受業於孔子之孫孔伋,是孔子的再傳弟子,是孔子之後戰國中期儒家學派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他和孔子的學術成就幾乎同高,人們將他們合稱為“孔孟”,與老子、孔子、墨子,並稱中國四古董。他曾遊説梁惠王,不能用;乃見齊宣王,為客卿。宣王對他很客氣,可是也始終不用。於是孟子歸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孟子死後,門人萬章、公孫丑等記其言行,為《孟子》七篇。

政治主張:“仁政”“民貴君輕”,主張和平,反對戰爭。

《孟子》是儒家的經典之一,為孟子和弟子及再傳弟子所著。書中記載了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學、倫理等思想觀點和政治活動。南宋朱熹把它和《大學》、《中庸》、《論語》合為“四書”,成為此後讀書人的必讀書。

三、朗讀:

1、聽範讀。

強調句子的節奏。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説/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

2、自由朗讀。

3、齊讀。

四、翻譯課文

1、結合註釋,試譯課文。

2、全班交流,掃除翻譯難點。

參考:

舜從田地中被任用,傅説從築牆的泥水匠中被選拔,膠鬲從魚鹽販中被舉用,管仲從獄官手裏獲釋被錄用為相,孫叔敖從隱居海邊進了朝廷,百里奚從市井之間登上了相位。

所以,上天將要下達重大使命給這樣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內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勞累,使他經受飢餓(之苦),使他資財缺乏,使他做事不順,(通過這些)來使他的內心驚動,使他的性格堅強起來,增加他所不具有的能力。

一個人常常犯錯誤,這樣以後才能改正;內心憂困,思緒阻塞,然後才能有所作為;(一個人的想法只有)從臉上顯露出來,在吟詠歎息中表現出來,然後才能被人們所瞭解。在國內沒有堅持法度和輔佐君王的賢士,在國外沒有與之匹敵的國家和外來的禍患,國家常常會滅亡。

這樣以後,人們才會明白憂愁患害使人生存發展,安逸享樂使人萎靡死亡。

3、同桌互考課下重點實詞。

①舉:舉用,選拔。

②空乏:資財缺乏,即貧困。

③動心:使心驚動。

④曾益:增加。

⑤曾:同“增”

⑥恆:常。

⑦過:過失,此處是有過失的意思。

⑧衡:通“橫”,梗塞,指不順。

⑨作:作為,奮起。

⑩徵:徵驗,此處有表現的意思。

11色:面色。

12入:在裏面,指國內。

13拂士:輔佐君主的賢士。

14拂:通“弼”,輔佐。

15出:在外面,指國外。

五、整體感知

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

明確:“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2、作者是從哪兩方面論證的?

明確:造就人才和治理國家兩個方面。

六、作業

1、熟讀課文,整理課下重點實詞

2、背誦並默寫課下重點實詞。

板書設計: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孟子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造就人才和治理國家

第二課時

一、導入

考查實詞背誦情況。

二、研讀課文

1、文章開頭列舉的六個人物的事例,他們的共同點是什麼?

明確:這六個人物都出身貧賤,在經歷了艱難的磨練之後,成就了不平凡的事業。

2、課文連舉古代六位名人的事例,他們的共同點是什麼?

明確:都出身貧賤,都經歷了磨鍊,最終都大有作為。

3、作者舉例想説明什麼道理?

明確:説明了要想成才必先經歷磨鍊,只有經過磨鍊才能有所作為。

4、第2自然段作者論述了什麼?

明確:經受磨鍊的好處。

5、第二段從幾個方面論述的?

明確:三個方面:

思想:“苦其心志”。

身體:“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

行為:“行拂亂其所為”。

6、第二段和第三段有什麼不同?

明確:第二段:個人成才。

第三段:治理國家。

7、作者認為一個國家走向衰敗滅亡的原因是什麼?

明確: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

8、作者通過全文的論述,得出了什麼結論?

明確:“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三、拓展

1、你還知道哪些人經過艱苦生活的磨練,進而取得成功的事例?

參考: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説難》、《孤憤》。

2、你還知道哪些與“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相類似的名言。

①沒有偉大的意志力,就沒有雄才大略。——巴爾扎克

②困難越大,戰勝困難就越榮耀。——莫里哀

③天空黑暗到一定程度,星辰就會熠熠生輝。—查爾斯比亞德

④在獲得無比豐富的生命體驗的過程中,如果一帆風順,那我們將失去一些發自內心深處的無上喜悦,只有穿越黑暗幽深的山谷,到達山頂的時候才會欣喜若狂。——海倫凱勒

⑤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⑥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⑦自古英雄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

⑧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四、作業

1、熟讀並默寫全文。

2、完成練習題。

板書設計: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孟子

造就人才——治理國家

思想、身體、行為——入、出:亡

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yufangan/yjmd5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