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孟子全文譯文【新版多篇】

孟子全文譯文【新版多篇】

孟子全文譯文【新版多篇】

孟子散文特色 篇一

摘 要:孟子作為繼孔子之後的一位集大成式的儒家大師,其學説與文章都是在孔子開創性的基礎之上,又一次更深的發展與弘揚。

其著作《孟子》一書,作為先秦散文傑出代表之一,與同時代的其他儒家代表作和先秦諸子散文相比,都極具藝術特色。

僅就這一點講,它對當今乃至今後中國的文學藝術創作,同樣具有積極的借鑑意義和不容忽視的深遠影響。

關鍵詞:孟子 散文 特色

孟子是繼孔子之後最著名的儒家大師,是戰國中期的思想家、散文家。

他受業於孔子的孫子子思的門人,以繼承孔子之業,宣揚儒家道統為己任。

後世以他與孔子並稱“孔孟”。

孟子早年曾遊學各國,其才學受到各國諸侯尊禮,但其學説終不見用。

原因是諸侯爭雄、戰爭激烈的戰國時代,諸侯崇尚“攻伐”,而孟子主張行“王道”,施“仁政”,與其相悖。

後來只好“退而與萬章之徒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全書三萬五千多字,比較詳細地記錄了孟子游説各國諸侯時與諸侯王以及其他一些人論難各種問題的經過和言論。

在思想內容方面,它進一步發揚孔子“仁”的主張,提倡以人為本,施仁政,行王道。

在體裁形式等方面,它雖然沒有脱離語錄體,但無論在篇章結構、言辭文采和整體風格上,都與《論語》有很大不同:孟子言詞激烈雄辯,《論語》則雍容迂徐;孟子散文詞采鋪張揚厲,《論語》則簡潔含蓄、辭約義豐;孟子散文在篇章上也明顯加長,且宛轉曲折,波瀾壯闊,《論語》則多三言兩語、格言式的論斷。

總之,孟子散文更富於文學色彩,更具有藝術魅力。

一、以仁義為本,施仁政,行王道

孟子散文的思想內容是以仁義為本,主張施仁政,行王道。

並從性善論出發,要求統治者發揮人的善性,推恩愛民。

面對梁惠王曰“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把仁義作為頭等大事,作為施政之本,治國之基,興旺之源。

並具體提出“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仁者愛人”,“省刑罰,薄賦斂”的綱領。

他明確指出:“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把對受苦受難者的同情之心和對醜惡行徑的羞恥之心作為判斷是不是人的根本標準和“仁義”的開端。

他主張行王道,要給人民一個“仰足以養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死亡”的起碼生活條件。

並提出:“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

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在他的思想中,表現了較強的民本思想。

他還説:“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當然,這並不是説他把民看得比君還高貴,而是説他看到了君對民的依附關係。

所以他説:“得乎民而為天子,得乎天子而為諸侯。”意思是説取得了老百姓的信任才能得天下,而取得天子的信任只不過當個諸侯罷了。

這些都體現了儒家的思想。

孟子思想雖屬儒家,他也自命是孔子學派的繼承人,但他的思想觀點卻比孔子激烈得多,性格也剛烈得多。

孔子面對諸侯的肆虐和其他學派的攻擊,只採取規勸和躲避態度,以致被道家譏為“辟人之士”,而孟子對於統治階級的橫徵暴斂,肆意攻伐,對於“民之憔悴於虐政”的現實極為憤慨,給予無情的揭露和抨擊。

揭露他們“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的殘酷本質。

斥責他們“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的行為是“率土地而食人”,“罪不容於死”。

特別是在對待君的態度上,他們之間的差異更大。

孔子説:“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而孟子則語含鋒芒:“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之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之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草芥,則臣之視君如寇仇。”而對於那些暴虐之君,他甚至認為可以殺而無憾――“賊仁者,謂之賊; 賊義者,謂之殘。

殘賊者謂之一夫。

聞誅殺一夫紂矣,未聞殺君也。”他説誅殺紂這樣的毀仁毀義的暴君,只是殺了一個獨夫民賊,算不上殺什麼國君,是正義之舉,無罪可言。

這種觀點不唯在諸子中少見,而與後世理學家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陳腐觀念相比,更富有民主色彩。

在孟子的許多言論中都表現了以仁義為根本為取捨的思想。

例如在他的名篇《告子上・魚我所欲也》中提出的“捨生取義”的論斷,就是以仁義為本,對於有關生死、節操問題展開論述的。

他始終以義與不義兩種生死觀作對比,讚揚了重義輕生、捨生取義的高貴品質。

特別是篇末:

萬鍾則不辨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而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這裏指出對於這些過去寧死不接受的東西,現在為了“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即為了滿足私慾而全接受了。

孟子對於這種見利忘義的不義之人進行了譴責,指出為求富貴而不義的'行為是可恥的,是失去人之本心――羞惡之心的表現。

二、浩氣磅礴,論辯鋒利

孟子散文充滿“浩然之氣”,具有“好辯”的特點。

宋人蘇洵評孟子散文是“語約而意盡,不為讒刻斬絕之

言,而其鋒不可犯”。

意思是説孟子散文於平易中見鋒芒,具有不可當的逼人氣勢。

在孟子看來,論辯中之所以能折服對方,關鍵在於自身所持觀點的正義性。

他提出“知言養氣”説,知言,就是能辨別那些片面的、過分的、非正道和閃爍其詞的言辭,並理解其實質,不被其所迷惑;養氣,是指人的道德修養功夫,他認為自己最擅長的是“善養吾浩然之氣”。

孟子所謂“浩然之氣”是説人要有一種正義凜然的精神狀態,這種正氣絕非偶然表現,它是長期堅持正義活動,道德修養達到一定程度的產物。

並且認為這種浩然正氣愈充沛,其言辭也就愈有力量,發表言論、寫作文章自然理直氣壯。

這實質就是思想修養與語言表達、文章寫作的關係問題,也就是説,言辭、文章的優劣,都是人們的思想認識和精神氣質的體現。

孟子重視“養氣”,認為這種“浩然之氣”是論辯中克敵制勝的力量源泉。

因此,其散文篇篇浩氣磅礴,有不可阻擋之勢。

孟子的“好辯”,用他回答其弟子公都子的話説:

“是邪説誣民,充塞仁義也……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説,距�行,放淫辭,以承三聖者。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這確是實情。

孟子生活在諸侯爭雄、學派蜂起、百家爭鳴的戰國中期,為了宣傳自己的思想觀點和政治主張,必然要與不同思想、不同學派進行交鋒,展開辯論,因此其散文充滿論辯色彩和戰鬥性。

如他的《有為神農之言許行》章中旨在説明社會分工的必要,批評農家學派認為人人都應該從事衣食勞動的主張是“下喬木而入幽谷”,即屬於使社會倒退的行為,而文章對此先避而不談,卻先提出一連串的問題:

孟子曰:“許子必種粟而後食乎?”曰:“然。”“許子必織布而後衣乎?”曰:“否,許子衣褐。”“許子冠乎?”曰:“冠。”曰:“奚冠?”曰:“冠素。”曰:“自織之與?”曰:“否,以粟易之。”曰:“許子奚為不自織?”曰:“害於耕。”曰:“許子以釜甑爨以鐵耕乎?”曰:“然。”“自為之與?”曰:“否,以粟易之。”

待終於迫使許行説出了“百工之事,故不可耕且為也”之後,才端出社會分工不可避免的主旨來,使對方無可辯駁。

在孟子散文中,這樣的論辯比比皆是。

三、善設機巧,欲擒故縱

文章的氣勢既是作家思想感情和精神氣質的體現,同時也有表達技巧方面的問題。

孟子散文思潮如湧,一瀉千里,具有強烈的感染力,這與他構思的嚴密以及語言和表達上的技巧是分不開的。

孟子散文中最為引人注目的是善設技巧,欲擒故縱,使對方在不知不覺中就範。

例如孟子第二次遊齊國,勸説齊宣王放棄霸道而行王道的經過。

他首先用以羊易牛的故事使對方承認有“不忍之心”,具有施仁政的條件,進而質問齊宣王何以“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於百姓?”終於迫使齊王接受了對民實行“不忍之政”的王道主張。

論辯順理成章,合情合理,使對方不得不服。

孟子與齊宣王的另一段對話更為巧妙:

孟子謂齊宣王曰:“王之臣有託其妻子於其友而之楚遊者,比其反也,則凍餒其妻子,則如之何?”王曰:“棄之!”曰:“士師不能治士,則如之何?”曰:“已之(撤他的職)!”曰:“四境之內不治,則如之何?”王顧左右而言他。

這裏孟子連用兩個比喻説明受人之託而不負責任,官吏失職是應該受到指責的,對於這種自然之理,齊宣王易於接受,所以回答得乾脆而肯定。

豈不知他已落入孟子所設的圈套,所以當孟子忽把矛頭指向他治國失職時,便只能“顧左右而言他”了。

這裏把齊王對待別人錯誤那樣明辨是非、理直氣壯的口氣與他對待自己的失職行為的窘態形成鮮明對照,生動形象,引人入勝。

四、善用比喻等修辭,增強感染力

孟子論辯時不僅善於層層設伏,步步緊逼,使對方無從躲避,而且善用比喻把抽象複雜的道理闡發得深刻透闢,通俗明白。

清代學者章學誠在《文史通義》中評論説,諸子散文極富形象化,“未嘗離事而言理”“深於比興”“深於取象”,意謂諸子在説理中能引物連類,運用形象手法闡明抽象道理。

諸子中孟子和莊子用譬最多,而二者在方法上又有所不同。

莊子用來設喻的本體多為怪誕之物,似喻非喻,似真非真,造成一種奇幻境界,使人心馳神往,極富浪漫主義色彩。

孟子則多從生活現實生活中取譬,通俗明曉,形象生動。

《孟子》一書二百六十一章,有九十三章共使用了一百五十九種譬喻,都起到極好的效果。

如他在批評齊宣王不施仁政是“不為,非不能也”時,齊宣王狡辯説“不為與不能之形,何以異?”對於這個問題,如果正面直接回答是很困難的,孟子則以“挾泰山以超北海”和“為長者折枝”為喻,將“不能”與“不為”的差別形象地擺在了對方的面前。

而且由於孟子在選擇喻體時進行誇張,使兩個比喻的反差很大,這就把“不能”與“不為”的差別表現得非常突出,從而增強了論辯的説服力和感染力。

趙岐《孟子章句・題解辭》中説:“孟子長於譬喻,辭不迫切,而意已獨至。”孟子散文中的譬喻可謂隨處可見,其喻義之精當令人歎服。

他譴責當時統治者的施虐為“率獸而食人”,把百姓盼望賢君出現喻為“大旱之望雲霓”,把那些違背事物發展規律的行為喻為“揠苗助長”,把企圖以霸道得天下喻為“緣木求魚”等等。

這些貼切而精妙的比喻不僅使行文形象生動,以少勝多,而且由於寓意深刻,語近旨遠,往往能發人深思,受到啟迪。

此外,孟子散文中的嚴密推理和排偶、反覆等修辭技巧,也是增強文章感染力的重要手段。

如孟子與梁惠王談及行王道的初步措施的一段話:

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池,魚鼈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林木不可勝用也。

谷與魚鼈不可勝食,林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

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這裏採用的是連鎖推理的方法,先以“不違農時”、“數罟不入�池”“斧斤以時入山林”為前提,推出“谷與魚鼈不可勝食,林木不可勝用”的結論;然後又以此結論為前提,又推出“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的新結論;再以新的結論為前提,推出“王道”已有了開端的更新的結論。

文章幾層意思環環相扣,新意迭出,具有勢如破竹、一瀉千里的氣概。

其中三組排偶句,使行文更顯嚴密而酣暢淋漓。

尤其文中談到施仁政的根本措施一段: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載於道路矣。

這裏連用了均由三句構成的四組排偶,由生產説到教育,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方面,描繪出一幅小農經濟豐衣足食安居樂業的美好圖景,富有理想色彩,具有感人力量。

而且文義縝密,氣勢充沛,令人傾倒。

以上幾個方面,展現了孟子散文的特點,這些特點構成了孟子散文的獨特風格。

《孟子》散文不僅是唐宋古文家學習的典範,而且對後世散文的發展起了積極作用,即在今天,孟子散文中所表現的磅礴氣勢和語言技巧,仍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

參考文獻:

[1] 司馬遷。史記[M]。北京:中華書局,1982-11-1.

[2] 蘇洵。金成禮箋註《嘉�集箋註》[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3-1.

[3] 章學誠。文史通義[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12-1.

[4] 趙岐注。孟子[M]。北京:中華書局,1998-6-1.

[5] 宗白華。美學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6-1.

[6] 胡經之。文藝美學論[M]。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6-1.

[7] 董洪利。孟子研究[M]。南京:鳳凰出版社(原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10-1.

[8] 羅炳良,趙海旺。孟子解讀[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7-7-1.

[9] 楊伯峻。孟子譯註[M]。北京:中華書局,2005-1-1.

[10] 傅佩榮。孟子的智慧[M]。北京:中華書局,2009-6-1.省略

《孟子》三則 春秋 孟子 篇二

魚我所欲也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闢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闢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闢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註釋: (1)得兼:同時獲得。 (2)苟得:苟且取得。 (3)患:禍患,災難。 (4)闢:通“避”,躲避。 (5)如使:假如,假使。 (6)不為:不願意這樣做。 (7)勿喪:不丟掉。 (8)蹴:用腳踢。 (9)何加:有什麼益處。 (10)奉:侍奉。 (11)本心:天性,天良。

導讀: 作者用面對魚和熊掌之間的抉擇, 比喻面對生命和大義之間的選擇,進而闡述了這樣一種觀點:每個人都有“本心”,無論在什麼情況下,人都應該保有自己的“本心”,即使在生死關頭,也要經受得住各種考驗。

魚,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兩種東西不能同時得到,捨棄魚而選取熊掌。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道義也是我所想要的。兩樣東西不能同時得到,捨棄生命而選取道義。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但我所想要的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東西,所以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情。死亡是我所厭惡的,但我所厭惡的還有比死亡更可怕的事,所以有的禍患不躲避。如果人們所想要的`東西沒有能比生命更重要的,那麼凡是可以保全生命的方法有什麼不可以用的呢?如果人們所厭惡的事情沒有比死亡更可怕的,那麼凡是可以躲避禍患的手段有什麼不可以

用的呢?按照這種方法做就可以生存然而有人卻不用,按照這種方法做就可以躲避禍患然而有人卻不去做。是因為,所想要的東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厭惡的東西有比死亡更可怕的。不僅僅是賢人有這種本性,每個人都有這種本性,只不過賢人能夠不丟棄罷了。

一碗飯,一碗湯,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會餓死。可是沒有禮貌地吆喝着給別人吃,走在路上的人不肯接受;用腳踢着給別人吃,乞丐也不願意接受。如果見了高位厚祿不分辨是否合乎禮義就接受了,這樣,優厚的俸祿對我有什麼益處呢?是為了住宅的華麗、妻妾的侍奉和熟識的走投無路的窮人感激我嗎?先前有人寧肯死也不願接受一豆羹,現在有人為了住宅的華麗卻接受了不合禮儀的高位厚祿;先前有人為了大義,寧肯死也不願接受一簞食,現在有人為了大小老婆的侍奉卻接受了不合禮儀的高位厚祿;先前有人為了大義,寧肯死也不願接受一簞食,現在有人為了熟識的窮人感激自己卻接受了不合禮儀的高位厚祿。這種做法不也是可以停止不做嗎?如果這樣做了,這就叫做喪失了他的天性。

梁惠王下 篇三

【原文】

齊宣王問曰:“交鄰國有道乎?”

孟子對曰:“有。惟仁者為能以大事小,是故湯事葛⑴,文王事昆夷⑵;惟智者為能以小事大,故大王事獯鬻⑶,句踐事吳⑷。以大事小者,樂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樂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國。詩云:‘畏天之威,於時保之⑸。’”

王曰:“大哉言矣!寡人有疾,寡人好勇。”

對曰:“王請無好小勇。夫撫劍疾視曰,‘彼惡敢當我哉’!此匹夫之勇,敵一人者也。王請大之!

“《詩》雲⑹:‘王赫斯⑺怒,爰⑻整其旅,以遏徂莒⑼,以篤周祜⑽,以對於天下。’此文王之勇也。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

“《書》曰⑾:‘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師。惟曰其助上帝,寵之四方。有罪無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⑿志?’一人衡行⒀於天下,武王恥之。此武王之勇也。而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今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

【註釋】

⑴湯事葛:湯,商湯,商朝的創建人。葛,葛伯,葛國的國君。葛國是商緊鄰的小國,故城在今河南寧陵北十五里處。 ⑵文王事昆夷:文王,周文王。昆夷,也寫作“混夷”,周朝初年的西戎國名。 ⑶太王事獯(xun)鬻(yu):太王,周文王的祖父,即古公 父。獯鬻又稱獫狁,當時北方的少數民族。⑷勾踐:春秋時越國國君(公元前497年至前465年在位)。吳:指春秋時吳國國君夫差。 ⑸畏天之威:,於時保之:引自《詩經。周頌。我將》。⑹《詩云》:以下詩句引自《詩經。大雅。皇矣》。⑺赫斯:發怒的樣子。⑻爰:語首助詞,無義。 ⑼遏:止;徂(cu):往,到。莒:古國名,在今山東莒縣,公元前431年被楚國消滅。 ⑽篤:厚;祜:福。 ⑾《書》曰:書,《尚書》,以下引文見偽《古文尚書。周書。泰誓》。⑿厥:用法同“其”。 ⒀衡行:即“橫行”。

【譯文】

齊宣王問道:“和鄰國交往有什麼講究嗎?”

孟子回答説:“有。只有有仁德的人才能夠以大國的身分侍奉小國,所以商湯侍奉大國,周文王侍奉昆夷。只有有智慧的人才能夠以小國的身分侍奉大國,所以周太王侍奉獯鬻,越王勾踐侍奉吳王夫差。以大國身分侍奉小國的,是以天命為樂的人;以小國身分侍奉大國的,是敬畏天命的人。以天命為樂的人安定天下,敬畏天命的人安定自己的國家。《詩經》説:‘畏懼上天的威靈,因此才能夠安定。’”

宣王説:“先生的話可真高深呀!不過,我有個毛病,就是逞強好勇。”

孟子説:“那就請大王不要好小勇。有的人動輒按劍瞪眼説:‘他怎麼敢抵擋我呢?’這其實只是匹夫之勇,只能與個把人較量。大王請不要喜好這樣的匹夫之勇!

“《詩經》説:‘文王義憤激昂,發令調兵遣將,把侵略莒國的敵軍阻擋,增添了周國的吉祥,不辜負天下百姓的期望。’這是周文王的勇。周文王一怒便使天下百姓都得到安定。

“《尚書》説:‘上天降生了老百姓,又替他們降生了君王,降生了師表,這些君王和師表的唯一責任,就是幫助上帝來愛護老百姓。所以,天下四方的有罪者和無罪者,都由我來負責,普天之下,何人敢超越上帝的意志呢?’所以,只要有一人在天下橫行霸道,周武王便感到羞恥。這是周武王的勇。周武王也是一怒便使天下百姓都得到安定。如今大王如果也做到一怒便使天下百姓都得到安定,那麼,老百姓就會唯恐大王不喜好勇了啊。”

【原文】

齊宣王見孟子於雪宮①。王曰:“賢者亦有此樂乎?”

孟子對曰:“有。人不得,則非②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③也;為民上而不與民同樂者,亦非也。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昔者齊景公④問於晏子⑤曰:‘吾欲觀於轉附、朝舞⑥,遵海而南,放於琅邪⑦。吾何修而可以比於先王觀也?’

晏子對曰:‘善哉問也!天子適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諸侯朝於天子曰述職,述職者述所職也。無非事者。春省耕而補不足,秋省斂而助不給。夏諺曰:“吾王不遊,吾何以休?吾王不豫⑧,吾何以助?一遊一豫,為諸侯度。”今也不然:師行而糧食,飢者弗食,勞者弗息。睊睊胥讒⑨,民乃作慝⑩。方命⑾虐民,飲食若流。流連荒亡,為諸侯憂。從流下而忘反謂之流,從流上而忘反謂之連,從獸無厭謂之荒,樂酒無厭謂之亡。先王無流連之樂,荒亡之行。惟君所行也。’

景公悦,大戒⑿於國,出舍於郊。於是始興發補不足。召大師⒀曰:‘為我作君臣相説之樂!’蓋《徴招》、《角招》⒁是也。其詩曰:‘畜君何尤⒂?’畜君者,好君也。”

【註釋】

①雪宮:齊宣王的離宮(古代帝王在正宮以外臨時居住的宮室,相當於當今的別墅之類)。 ②非:動詞,認為。.。.。.非,即非難,埋怨。 ③非:不對,錯誤。 ④齊景公:春秋時代齊國國君,公元前547年至前490年在位。 ⑤晏子:春秋時齊國賢相,名嬰,《晏子春秋》一書記載了他的事蹟和學説。 ⑥轉附、朝舞 :均為山名 ⑦琅邪:山名,在今山東省諸城東南。 ⑧豫:義同“遊”。⑨睊睊:因憤恨側目而視的樣子;⑩胥:皆,都;讒:毀謗,説壞話。 慝:惡。 ⑾方命:違反命令。方,反,違反。 ⑿大戒:充分的準備。 ⒀大師:讀為“太師”,古代的樂官。 ⒁《徴招》、《角招》: 與角是古代五音(宮、商、角、徴、羽)中的兩個,招同“韶”,樂曲名。 ⒂蓄(xu):愛好,喜愛。尤:錯誤,過失。

【譯文】

齊宣王在別墅雪宮裏接見孟子。宣王説:“賢人也有在這樣的別墅里居住遊玩的快樂嗎?”

孟子回答説:“有。人們要是得不到這種快樂,就會埋怨他們的國君。得不到這種快樂就埋怨國君是不對的;可是作為老百姓的領導人而不與民同樂也是不對的。國君以老百姓的憂愁為憂愁,老百姓也會以國君的有愁為憂愁。以天下人的快樂為快樂,以天下人的憂愁為憂愁,這樣還不能這樣還不能夠使天下歸服,是沒有過的。

“從前齊景公問晏子説:‘我想到轉附、朝舞兩座山去觀光遊覽,然後沿着海岸向南行,一直到琅邪。我該怎樣做才能夠和古代聖賢君王的巡遊相比呢?’

“晏子回答説:‘問得好呀!天子到諸侯國家去叫做巡狩。巡狩就是巡視各諸侯所守疆土的意思。諸侯去朝見天子叫述職。述職就是報告在他職責內的工作的意思。沒有不和工作有關係的。春天裏巡視耕種情況,對糧食不夠吃的給予補助;秋天裏巡視收穫情況,對歉收的給予補助。夏朝的諺語説:“我王不出來遊歷,我怎麼能得到休息?我王不出來巡視,我怎麼能得到賞賜?一遊歷一巡視,足以作為諸侯的法度。”現在可不是這樣了,國君一出遊就興師動眾,索取糧食。飢餓的人得不到糧食補助,勞苦的人得不到休息。大家側目而視,怨聲載道,違法亂記的事情也就做出來了。這種出遊違背天意,虐待百姓,大吃大喝如同流水一樣浪費。真是流連荒亡,連諸侯們都為此而憂慮。什麼叫流連荒亡呢?從上游向下遊的遊玩樂而忘返叫做流;從下游向上遊的遊玩樂而忘返叫做連;打獵不知厭倦叫做荒;嗜酒不加節制叫做亡。古代聖賢君王既無流連的享樂,也無荒亡的行為。至於大王您的行為,只有您自己選擇了。’

“齊景公聽了晏子的話非常高興,先在都城內作了充分的準備,然後駐紮在郊外,打開倉庫賑濟貧困的人。又召集樂官説:‘給我創作一些君臣同樂的樂曲!’這就是《徴招》、《角招》。其中的歌詞説:‘畜君有什麼不對呢?’‘畜君’,就是熱愛國君的意思。”

【原文】

齊宣王問曰:“人皆謂我毀明堂①。毀諸?已乎②?”

孟子對曰:“夫明堂者,王者之堂也。王欲行王政,則勿毀之矣。”王曰:“王政可得聞與?”

對曰:“昔者文王之治岐③也,耕者九一④,仕者世祿,關市譏而不徵⑤,澤梁⑥無禁,罪人不孥⑦。老而無妻曰鰥。老而無夫曰寡。老而無子曰獨。幼而無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窮民而無告者。文王發政施仁,必先斯四者。詩云:‘哿矣富人,哀此煢獨⑧。’”王曰:“善哉言乎!”

曰:“王如善之,則何為不行?”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貨。”

對曰:“昔者公劉⑨好貨;《詩》雲⑩:‘乃積乃倉,乃裹餱糧⑾,於橐於囊⑿。思戢用光⒀。弓矢斯張,干戈戚揚⒁,爰方啟行⒂。’故居者有積倉,行者有裹糧也,然後可以爰方啟行。王如好貨,與百姓同之,於王何有?”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色。”

對曰:“昔者大王好色,愛厥⒃妃。〈詩〉雲⒄:‘古公亶父⒅,來朝走馬,率西水滸⒆,至於岐下。爰及姜女⒇,聿來胥宇(21)。’當是時也,內無怨女,外無曠夫(22)。王如好色,與百姓同之,於王何有?”

【註釋】

⑴明堂:為天子接見諸侯而設的建築。這裏是指泰山明堂,是周天子東巡時設,至漢代還有遺址。 ⑵已:止,不。 ⑶岐:地名,在今陝西岐山縣一帶。 ⑷耕者九一:指井田制。把耕地劃成井字形,每井九百畝,周圍八家各一百畝,屬私田,中間一百畝屬公田,由八家共同耕種,收入歸公家,所以叫九一税制。 ⑸關:道路上的關卡,近於現代“海關”的概念。市:集市。譏:稽查。徵:徵税。 ⑹澤梁:在流水中攔魚的設備。 ⑺駑(nu):本指妻子兒女,這裏用作動詞,不孥即指不牽連妻子兒女。 ⑻哿(ge)矣富人,哀此煢(qiong)0獨:引自《詩經。小雅。正月》。哿,可以。煢:孤單。 ⑼公劉:人名,后稷的後代,周朝的創業始祖。 ⑽《詩》雲:引自《詩經。大雅。公劉》。 ⑾堠(hou)糧:乾糧。 ⑿橐(tuo)囊:都是盛物的東西,囊大橐小。 ⒀v思:語氣詞,無義。戢:同“輯”,和睦。用:因而。光:發揚光大。 ⒁干戈戚揚:四種兵器。 ⒂爰方啟行:爰,於是;方,開始;啟行:出發。 ⒃厥:代詞,他的,那個。 ⒄《詩》雲:引自《詩經。大雅。綿》。 ⒅古公亶父:即周文王的祖父周太王。 ⒆率:循者。滸:水邊。 ⒇爰:語首詞,無義。姜女:太王的妃子。也稱太姜。 (21)聿:語首詞,無義。胥:動詞,省視,視察。宇:屋宇。 (22)怨女:未出嫁的老處女。曠夫:未娶妻的單身漢。古代女子居內,男子居外,所以以內外代指。

【譯文】

齊宣王問道:“別人都建議我拆毀明堂,究竟是拆毀好呢?還是不拆毀好呢?

孟子回答説:“明堂是施行王政的殿堂。大王如果想施行王政,就請不要拆毀它吧。” 宣王説:“可以把王政説給我聽聽嗎?”

孟子回答説:“從前周文王治理岐山的時候,對農民的税率是九分抽一;對於做官的人是給予世代承襲的俸祿;在關卡和市場上只稽查,不徵税;任何人到湖泊捕魚都不禁止;對罪犯的處罰不牽連妻子兒女。失去妻子的老年人叫做鰥夫;失去丈夫的老年人叫做寡婦;沒有兒女的老年人叫做獨老;失去父親的兒童叫做孤兒。這四種人是天下窮苦無靠的人。文王實行仁政,一定最先考慮到他們。《詩經》説:‘有錢人是可以過得去了,可憐那些無依無靠的孤人吧。”

宣王説:“説得好呀!”

孟子説:“大王如果認為説得好,為什麼不這樣做呢?”

宣王説:“我有個毛病,我喜愛錢財。”

孟子説:“從前公劉也喜愛錢財。《詩經》説:‘收割糧食裝滿倉,備好充足的乾糧,裝進小袋和大囊。緊密團結爭榮光,張弓帶箭齊武裝。盾戈斧鉚拿手上,開始動身向前方。’因此留在家裏的人有谷,行軍的人有乾糧,這才能夠率領軍隊前進。大王如果喜愛錢財,能想到老百姓也喜愛錢財,這對施行王政有什麼影響呢?”

宣王説:“我還有個毛病,我喜愛女色。”

孟子回答説:“從前周太王也喜愛女色,非常愛他的妃子。《詩經》説:‘周太王古公亶父,一大早驅馳快馬。沿着西邊的河岸,一直走到岐山下。帶着妻子姜氏女,勘察地址建新居。’那時,沒有找不到丈夫的老處女,也沒有找不到妻子的老光棍。大王如果喜愛女色,能想到老百姓也喜愛女色,這對施行王政有什麼影響呢?”

【原文】

孟子謂齊宣王曰:“王之臣有託其妻子於其友,而之楚遊者。比其反也①,則②凍餒其妻子,則如之何?” 王曰:“棄之。” 曰:“士師③不能治士,則如之何?” 王曰:“已之。” 曰:“四境之內不治,則如之何?” 王顧左右而言他。

【註釋】

①比(bi):及,至,等到。反:同“返”。 ②則:這裏的用法是表示事情的結果。 ③士師:司法官。

【譯文】

孟子對齊宣王説:“如果大王您有一個臣子把妻子兒女託付給他的朋友照顧,自己出遊楚國去了。等他回來的時候,他的妻子兒女卻在挨餓受凍。對待這樣的朋友,應該怎麼辦呢?”

齊宣王説:“和他絕交!”

孟子説:“如果您的司法官不能管理他的下屬,那應該怎麼辦呢?”

齊宣王説:“撤他的職!”

孟子又説:“如果一個國家的治理得很糟糕,那又該怎麼辦呢?”

齊宣王左右張望,把話題扯到一邊去了。

【原文】

孟子見齊宣王曰:“所謂故國①者,非謂有喬木②之謂也,有世臣之③謂也。王無親臣矣,昔者所進④,今日不知其亡⑤也。”

王曰:“吾何以識其不才而舍之?”

曰:“國君進賢,如不得已,將使卑踰尊,疏踰戚,可不慎與?左右皆曰賢,未可也;諸大夫皆曰賢,未可也;國人皆曰賢,然後察之;見賢焉,然後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聽;諸大夫皆曰不可,勿聽;國人皆曰不可,然後察之;見不可焉,然後去之。左右皆曰可殺,勿聽;諸大夫皆曰可殺,勿聽;國人皆曰可殺,然後察之;見可殺焉,然後殺之。故曰,國人殺之也。如此,然後可以為民父母。”

【註釋】

①故國:指歷史悠久的國家。 ② 喬木:高大的樹木。 ③ 世臣:世代建立功勛的大臣。 ④進:進用。 ⑤亡:去位,去職。

【譯文】

孟子拜見齊宣王,説:“我們平時所説歷史悠久的國家,並不是指那個國家有高大的樹木,而是指有世代建立功勛的大臣。可大王您現在卻沒有親信的大臣了,過去所任用的一些人,現在也不知到哪裏去了。”

齊宣王説:“我應該怎樣去識別那些真正缺乏才能的人而不用他呢?

孟子回答説:“國君選擇賢才,在不得已的時候,甚至會把原本地位低的提拔到地位高的人之上,把原本關係疏遠的提拔到關係親近的人之上,這能夠不謹慎嗎?因此,左右親信都説某人好,不可輕信;眾位大夫都説某人好,還是不可輕信;全國的人都説某人好,然後去考察他,發現他是真正的賢才,再任用他。左右親信都説某人不好,不可輕信;眾位大夫都説某人不好,還是不可輕信;全國的人都説某人不好,然後去考查他,發現他真不好,再罷免他。左右親信都説某人該殺,不可輕信;眾位大夫都説某人該殺,還是不可輕信;全國的人都説某人該殺,然後去考查他,發現他真該殺,再殺掉他。所以説,是全國人殺的他。這樣做,才可以做老百姓的父母官。”

【原文】

齊人伐燕①,勝之。宣王問曰:“或謂寡人勿取,或謂寡人取之。以萬乘之國伐萬乘之國,五旬而舉之②,人力不至於此。不取,必有天殃③。取之,何如?”

孟子對曰:“取之而燕民悦,則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④。取之而燕民不悦,則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⑤。以萬乘之國伐萬乘之國,簞食壺漿⑥,以迎王師。豈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熱,亦運⑦而已矣。”

【註釋】

①齊人伐燕:公元前315年(齊宣王五年),燕王噲將燕國讓給他的相國子之,國人不服氣,將軍市被和太子平進攻子之,子之反攻,殺死了市被和太子平,國內一片混亂。齊宣王趁機進攻燕國,很快就取得了勝利。 ②五旬而舉之:據《戰國策。燕策》記載,當齊國的軍隊攻打燕國時,燕國“士卒不戰,城門不閉”,因此齊國軍隊五十天就攻進了燕國的首都,殺死了燕王噲和子之。 ③不取,必有天殃:因齊宣王認為他攻打燕國太順利,“人力不至於此”,是天意。所以,如果不佔領它就是違背天意,必有災殃。它是當時人流行的觀念。④ 武王是業:指武王滅紂。 ⑤文王是也:指文王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但仍然服事殷商而沒有造反。⑥簞:盛飯的竹筐。食:飯。漿:米酒。 ⑦運:轉。

【譯文】

齊國人攻打燕國,大獲全勝。齊宣王問道:“有人勸我不要佔領燕國,有人又勸我佔領它。我覺得,以一個擁有萬輛兵車的大國去攻打一個同樣擁有萬輛兵車的大國,只用了五十天就打下來了,光憑人力是做不到的呀。如果我們不佔領它,一定會遭到天災吧。佔領它,怎麼樣?”

孟子回答説:“佔領它而使燕國的老百姓高興,那就佔領它。古人有這樣做的,周武王便是。佔領它而使燕國的老百姓不高興,那就不要佔領它。古人有這樣做的,周文王便是。以齊國這樣一個擁有萬輛兵車的大國去攻打燕國這樣一個同樣擁有萬輛兵車的大國,燕國的老百姓卻用飯筐裝着飯,用酒壺盛着酒漿來歡迎大王您的軍隊,難道有別的什麼原因嗎?不過是想擺脱他們那水深火熱的日子罷了。如果您讓他們的水更深,火更熱,那他們也就會轉而去求其他的出路了。”

【原文】

齊人伐燕,取之。諸侯將謀救燕。宣王曰:“諸侯多謀伐寡人 者,何以待這?”

孟子對曰:“臣聞七十里為政者,湯是也。未聞以千里 畏人者。《書》曰:‘湯一徵,自葛始①。’天下信之,東面而徵, 西夷怨;南面而徵,北狄怨。曰:‘奚為後我?’民望之,若大旱 之望雲霓②也。歸市者③不止,耕者不變。誅其君而吊④其民。若時 雨降,民大悦。《書》曰:‘溪我後⑤,後來其蘇(6)!’今燕虐其民, 王往而徵之,民以為將拯己於水火之中也,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若 殺其父兄,繫累(7)其子弟,毀其宗廟,遷其重器(8),如之何其可也。王 天下固畏齊之強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動天下之兵也.王 速出令,反其旄倪(9),止其重器,謀於燕眾,置君而後去之,則猶 可及止也。”

【註釋】

①湯一徵,自葛始:《尚書》逸文。②雲霓:霓,虹霓。虹霓在清晨 出現於西方是下雨的徵兆。③歸市者:指做生意的人。④吊:這裏 是安撫、慰問的意思。⑤溪:等待。後:王,君主。⑤後來其蘇:君 王來了就會有起色。蘇:恢復,甦醒,復活。(7)繫累:束縛,捆綁。 (8)重器:指貴重的祭器。(9)旄倪:旄,通“耄”,八十、九十 歲的人叫做耄,這裏通指老年人。倪,指小孩子。

【譯文】

齊國人攻打燕國,佔領了它。一些諸侯國在謀劃着要用救助燕 國。齊宣王説:“不少諸侯在謀劃着要來攻打我,該怎麼辦呢?”

孟子回答説:“我聽説過,有憑藉着方圓七十里的國土就統一 天下的,商湯就是。卻沒有聽説過擁有方圓千里的國土而害怕別 國的。《尚書》説:‘商湯征伐,從葛國開始。’天下人都相信了. 所以,當他向東方進軍時,西邊國家的老百姓便抱怨;當他向南 方進軍時,北邊國家的老百姓便抱怨。都説:‘為什麼把我們放到 後面呢?’老百姓盼望他,就像久旱盼烏雲和虹霓一樣。這是因為 湯的征伐一點也不驚擾百姓。做生意的照常做生意,種地的照常 種地。只是誅殺那些暴虐的國君一來撫慰那些受害的老百姓。就像 天上下了及時雨一樣,老百姓非常高興。《尚書》説:‘等待我們 的王,他來了,我們也就復活了!’如今,燕國的國君虐待老百姓, 大王您的軍隊去徵代他,燕國的老百姓以為您是要把他們從水深 火熱中拯救出來,所以用飯筐裝着飯,用酒壺盛着酒漿來歡迎您 的軍隊。可您卻殺死他們的父兄,抓走他們的子弟,毀壞他們的 宗廟,搶走他們寶器,這怎麼能夠使他們容忍呢?天下各國本來 就害怕齊國強大,現在齊國的土地又擴大了一倍,而且還不施行 仁政,這就必然會激起天下各國興兵。大王您趕快發出命令,放 回燕國老老小小的俘虜,停止搬運燕國的寶器,再和燕國的各界 人士商議,為他們選立一位國君,然後從燕國撤回齊國的軍隊。這 樣做,還可以來得及制止各國興兵。”

【原文】

鄒與魯拱①。穆公②問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 也”。誅之,則不可勝誅;不誅,則疾④視其長上之死而不救.如 之何則可也?”

孟子對曰:“凶年饑歲,君之民老弱轉乎溝壑⑤,壯者散而之 對方者,幾(6)千人矣;而君之倉廩實,府庫充,有司莫以告,是上 慢而殘下也。曾子(7)曰:‘戒之戒之!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夫 民今而後得反之也。君無尤(8)焉!君行仁政,斯民親其上,死其長 矣。”

【註釋】

①鄒與魯拱:鄒國與魯國交戰。昭,爭吵,衝突,交戰。② 穆公:即鄒穆公。孟子是鄒國人,所以穆公問他。③莫之死:即“莫死 之的倒裝,“之’”指“有司”。意思是“沒有人為他們而死。”④疾:憎 恨。⑤轉:棄屍的意思。(6)幾:接近,差不多。(7)曾子:即孔 子的學生曾參。(8)尤:動詞,責備、歸罪。

【譯文】

鄒國與魯國交戰。鄒穆公對孟子説:“我的官吏死了三十三個, 百姓卻沒有一個為他們而犧牲的。殺他們吧,殺不了那麼多;不 殺他們吧,又實在恨他們眼睜睜地看着長官被殺而不去營救。到 底怎麼辦才好呢?”

孟子回答説:“災荒年歲,您的老百姓,年老體弱的棄屍于山 溝,年輕力壯的四處逃荒,差不多有上千人吧;而您的糧倉裏堆 滿糧食,貨庫裏裝滿財寶,官吏們卻從來不向您報告老百姓的情 況,這是他們不關心老百姓並且還殘害老百姓的表現。曾子説: ‘小心啊,小心啊!你怎樣對待別人,別人也會怎樣對待你。’現 在就是老百姓報復他們的時候了。您不要歸罪於老百姓吧!只要 您施行仁政,老百姓自然就會親近他們的領導人,肯為他們的長 官而犧牲了。”

【原文】

滕文公①問曰:“滕,小國也,間②於齊、楚。事齊乎?事楚乎?”

孟子對曰:“是謀非吾所能及也。無已,則有一焉:鑿斯池③ 也,築斯城也,與民守之,效④死而民弗去。則是可為也。”

【註釋】

① 滕文公: 滕國國君。滕國,古國名,西周分封的諸侯國,姬姓,開國國君是周文王的兒子錯叔繡。在今山東滕縣西南。公元前414年被越國滅,不 久復國,又被宋國消滅。②間:處。③池:城池,也就是護 城河。④效:獻,致。

【譯文】

滕文公問道:“騰國是一個小國,處在齊國和楚國兩個大國之司。是歸服齊國好呢,還是歸服楚國好呢?”

孟子回答説:“到底歸服哪個國家好我也説不清。如果您一定 要我談談看法,那倒是隻有另一個辦法:把護城河挖深,把城牆築堅固,與老百姓一起堅守它,寧可獻出生命,老百姓也不退去. 做到了這樣,那就可以有所作為了。”

三、公孫丑上

【原文】

公孫丑①問曰:“夫子當路②於齊,管仲、晏子之功,可復許③ 乎?”

盂子曰:“子誠齊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或問乎曾西(4) 曰:‘吾子⑤與於路孰賢?’曾西蹵(6)然曰:‘吾先子(7)之所畏也。’曰: ‘然則吾子與管仲孰賢?’曾西艴然(8)不悦,曰:‘爾何曾(9)比予其管 仲!管仲得君如彼其專也,行乎國政如彼其久也,功烈如彼其單 也,爾何曾比予於是?’”曰:“管仲,曾西之所不為也,而子為(10) 我願之乎?”

曰:“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顯。管仲、晏子猶不足為與?”

曰:“以齊王,由(11)反手也。”

曰:“若是,則弟子之惑滋甚。且以文王之德,百年而後崩(12), 猶未洽於天下;武王、周公(13)繼之,然後大行。今言王若易然,則文王不足法與?”

曰:“文王何可當也!由湯至於武丁,賢聖之君六七作(14),天下歸殷久矣,久則難變也。武丁朝諸候,有天下,猶運之掌也。紂之去武丁未久也,其故家遺俗,流風善風善政,猶有存者;又有微子、微仲、王子比干、箕子、膠鬲--皆賢人也--相與(15)輔相(16)之,故 久而後失之也。尺地,莫非其有也;一民,莫非其臣也;然而文 王猶方百里起,是以難也。齊人有言曰:‘雖有智慧,不如乘勢; 雖有鎡基,不如待時(17)’。,今時則易然也:夏後、殷、周之盛,地 未有過千里者也,而齊有其也矣;雞鳴狗吠相聞,而達乎四境,而 齊有其民矣。地不改闢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 也。且王者之不作,未有疏於此時者也;民這憔悴於虐政,未有 甚於此時者也。飢者易為食,渴者易為飲。孔子曰:‘德之流行, 速於置郵(18)而傳命。’當今之時,萬乘之國行仁政,民之悦之,猶解倒懸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時為然。”

【註釋】

①公孫丑:孟子的學生,齊國人。②當路:當權,當政。③許: 興盛、復興。(4)曾西:名曾申,字子西,魯國人,孔子學生曾參的兒子。 (5)吾子:對友人的花色品種稱,相當於“吾兄”、“老兄”之類。(6)蹵 然:不安的樣子。(7)先子:指已逝世的長輩。這裏指曾西的父親曾 參。(8)艴然:惱怒的樣子。(9)曾:副詞,竟然、居然。 (10)為:同“謂”,認為。(11)由:同“猶”,好像。(12)百年而後崩:相 傳周文王活了九十七歲。百年是泛指壽命很長。(13)周公:名姬旦,周文 王的兒子,武王的弟弟,輔助武王伐紂,統一天下,又輔助成王定亂,安定 天下成為魯國的始祖。(14作:在這裏為量詞,相當於現代口語“起”。 (15)相與:雙音副詞,“共同”的意思。 (16)輔相:雙音動詞,輔助。 (17)鎡基:農具,相當於今天的鋤頭之類。(18)置郵:置和郵都是名詞,相當於後代的驛站。

【譯文】

公孫丑問道:“先生如果在齊國當權,管仲、晏子的功業可以再度興起來嗎?”

孟子説:“你可真是個齊國人啊,只知道管仲、晏子。曾經有人間曾西:‘您和子路相比,哪個更有才能?”曾西不安他説:‘子 路可是我父親所敬畏的人啊,我怎麼能和他相比呢?,那人又問: ‘那麼您和管仲相比,哪個更有才能呢?’曾西馬上不高興起來,説:‘你怎麼竟拿管仲來和我相比呢?管仲受到齊桓公那樣信任不疑,行使國家政權那樣長久,而功績卻是那樣少,你怎麼竟拿他來和 我相比呢?’”孟子接着説:“管仲是曾西都不願跟他相比的人,你以為我願意跟他相比嗎?”

公孫丑説:“管仲輔佐桓公稱霸天下,晏子輔佐景公名揚諸侯。 難道管仲、晏子還不值得相比嗎?“

孟子説:“以齊國的實力用王道來統一天下,易如反掌。”

公孫丑説:“您這樣一説,弟子我就更力口疑惑不解了。以周文 王那樣的仁德,活了將近一百歲才死,還沒有能夠統一天下。直到周武王、周公繼承他的事業,然後才統一天下。現在您説用王 道統一天下易如反掌,那麼,連周文王都不值得學習了嗎?”

孟子説:“我們怎麼可以比得上週文王呢?由商湯到武丁,賢明的君主有六七個,天下人歸服殷朝已經很久了,久就難以變動, 武丁使諸侯們來朝,統治天下就像在自己的手掌心裏運轉一樣容 易。紂王離武丁並不久遠,武丁的勛臣世家、良好習俗、傳統風 尚、慈善政治都還有遺存,又有微於、微仲、王子比干、箕子、膠 鬲等一批賢臣共同輔佐,所以能統治很久以後才失去政權。當時 沒有一尺土地不屬於紂王所有,沒有一個百姓不屬於紂王統治,在 那種情況下,文王還只能從方圓百里的小地方興起,所以是是非常 困難的。齊國人有句話説:‘雖然有智慧,不如趁形勢;雖然有鋤 頭,不如等農時。’現在的時勢就很利於用王道統一天下:夏、商、週三代興盛的時候,沒有哪一國的國土有超過方圓千里的,而現 在的齊國卻超過了;雞鳴狗叫的聲音處處都聽得見,一直到四方 邊境,這説明齊國人口眾多。國土不需要新開闢,老百姓不需要 新團聚,如果施行仁政來統一天下,沒有誰能夠阻擋。何況,統 一天下的賢君沒有出現,從來沒有隔過這麼久的;老百姓受暴政 的壓榨,從來沒有這麼厲害過的。飢餓的人不擇食物,口渴的人不擇飲料。孔子説:‘道德的流行,比驛站傳遞政令還要迅速。’現 在這個時候,擁有一萬輛兵車的大國施行仁政,老百姓的高興,就像被吊着的人得到解救一樣。所以,做古人一半的事,就可以成 就古人雙倍的功績。只有這個時候才做得到吧。”

【原文】

“敢問夫子惡乎長?”①

曰:“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②之氣。”

“敢問何謂浩然之氣?”

曰:“難言也。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元害,則塞於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行有不慊③於心,則餒矣。我故曰,告子(4)未嘗知義,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⑤,心勿忘,勿助長也。元若 宋人然:宋人有閔(6)其苗之不長而揠(7)之者,芒芒然(8)歸,謂其人(9) 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注視之,苗則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以為無益而舍之者,不耘(11)苗者也;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

“何謂知言?”

曰:“詖辭(12)知其所蔽,淫辭(13)知其所陷,邪辭知其所離,遁辭(14) 知其所窮。——生於其心,害於其政;發於其政,害於其事。聖人復起,必從吾言矣。”

【註釋】

①這一段系節選公孫丑與孟子的對話。問這句話的是公孫丑。②浩然:盛大而流動的樣子。③慊:快,痛快。(4)告於:名不詳, 可能曾受教於墨子。⑤正:止。“而勿正”即”“而勿止”。(6)閔 :擔心,憂愁。(7)揠:撥。(8)芒芒然,疲倦的樣子。 (9)其人,指他家裏的人,(10)病,疲倦,勞累,(11)耘,除草。 (12)詖(bi)辭:偏頗的言辭。(13)淫辭:誇張、過分的言辭。(14)遁辭: 躲閃的言辭。

【譯文】

公孫丑説:“請問老師您長於哪一方面呢?”

孟子説:“我善於分析別人的言語,我善於培養自己的浩然之氣。”

公孫丑説:“清問什麼叫浩然之氣呢?”

孟子説:“這很難用一兩句話説清楚。這種氣,極端浩大,極端有力量,用正直去培養它而不加以傷害,就會充滿天地之間。不過,這種氣必須與仁義道德相配,否則就會缺乏力量。而且,必須要有經常性的仁義道德蓄養才能生成,而不是靠偶爾的正義行為就能獲取的。一旦你的行為問心有愧,這種氣就會缺乏力量了。 所以我説,告子不懂得義,因為他:把義看成心外的東西。我們一定要不斷地培養義,心中不要忘記,但也不要一廂情願地去幫助它生長。不要像宋人一樣:宋國有個人嫌他種的禾苗老是長不高, 於是到地裏去用手把它們一株一株地拔高,累得氣喘吁吁地回家, 對他家裏人説:‘今天可真把我累壞啦!不過,我總算讓禾苗一下子就長高了!’他的兒子跑到地裏去一看,禾苗已全部於死了。天下人不犯這種拔苗助長錯誤的是很少的。認為養護莊稼沒有用處而不去管它們的,是隻種莊稼不除草的懶漢;一廂情願地去幫助莊稼生長的,就是這種拔苗助長的人--不僅沒有益處,反而害死了莊稼。”

公孫丑問:“怎樣才算善於分析別人的言語呢?”

孟子回答説:“偏頗的言語知道它片面在哪裏;誇張的言語知道它過分在哪裏;怪僻的言語知道它離奇在哪裏;躲閃的言語知道它理窮在哪裏。--從心裏產生,必然會對政治造成危害,用於政治,必然會對國家大事造成危害。如果聖人再世,也一定會同意我的活。”

【原文】

孟子曰:“以力假①仁者霸,霸必有大國。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2)大——湯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 力不贍(3)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誠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詩》雲(4):‘自西自東,自南自北,無思不服(5),此之謂也。”

【註釋】

①假:借,憑藉。②待:等待,引申為依靠。③贍:充足。 ④《詩》雲:引自《詩經·大雅·文王有聲》。⑤思:助詞,無 義。

【譯文】

孟子説:“用武力而假借仁義的人可以稱霸,所以稱霸必須是大國。用道德而實行仁義的人可以使天下歸服,使天下歸服的不 一定是大國--商湯王只有方圓七十里,周文王只有方圓一百里, 用武力征服別人的,別人並不是真心服從他,只不過是力量不夠罷了;用道德使人歸服的,是心悦誠服,就像七十個弟子歸服孔子那樣。《詩經》説:‘從西從東,從南從北,無不心悦誠服。’正是説的這種情況。”

【原文】

孟子曰:“仁則榮,不仁則辱;今惡辱而居不仁,是猶惡濕而 居下也。如惡之,莫如貴德而尊士,賢者在位,能者在職;國家 閒暇①,及是時,明其政刑。雖大國,必畏之矣。《詩》雲②:‘迨③ 天之未陰雨,徹彼桑土④,綢繆牖户(5)。今此下民③,或敢侮予?’孔子曰 :‘為此詩者,其知道乎!能治其國家,誰敢侮之,’今國家 閒暇,及是時,般樂怠敖(7),是自求禍也。禍福無不自己求之者。 《詩》雲(8):‘永言配命民自求多福。’《太甲》(10)曰:“天作孽,猶可 違(11);自作孽,不可活(12)。’此之謂也。”

【註釋】

①閒暇:指國家安定無元內憂外患。②《詩》雲:引自《詩經·邪 風·鴟鴉》。 ③迨(dai):趁着。④徹:剝取。桑土(du):桑樹根; 土同“杜”,東齊方言説“根”為“杜”。。⑤綢繆(mou):纏結。牖 (you):窗子;户:門。③下民:民義同“人”。這裏的詩句是以鴟鴉 (一種形似黃雀而身體較小的鳥)的口吻,其巢在上,所以稱人為“下民”。 (7)般(pan):樂。怠:怠情。敖:同“邀”,指出遊。(9)《詩》雲:引 自《濤經·大邪·文王》。③永:長久;言:語助同,大義。配:合。命: 天命。 (10)《太甲》《尚書》中的一篇。(11)違:避。(12)活:“逭” (huan)的借字,“逃”的意思。

【譯文】

孟子説:“仁就光榮,不仁就恥辱;現在的人既厭惡恥辱卻又 居於不仁的境地,這就好像既厭惡潮濕卻又居於低窪的地方一樣。 假如真的厭惡恥辱,那最好是以仁德為貴,尊敬讀書人,使有賢德的人處於一定的官位,有才能的人擔任一定的職務。並且趁國家無內憂外患的時候修明政治法律制度。這樣做了即使是大國也 會畏懼你。《詩經》説:‘趁着天晴沒陰雨,剝些桑樹根上皮,補好窗子和門户。現在你們下面人,有誰還敢欺侮我?’孔子説: ‘寫這首詩的人很懂得道理呀!能夠治理好自己的國家,誰還敢欺侮他呢?’如今國家沒有內憂外患,卻趁着這個時候享樂腐化,這是自己尋求禍害。禍害和幸福都沒有不是自己找來的。《詩經》説: ‘長久地與天命相配合,自己尋求更多的幸福。’《尚書·大甲》説: ‘上天降下的災害還可以逃避;自己造成的罪孽可就無處可逃。’説的就是這個意思。”

【原文】

孟子曰:“尊賢使能,俊傑在位,則天下之士皆悦,而願立於 其朝矣;市,廛而不徵①,法而不廛②,則天下之商皆悦,而願藏 於其市矣;關,譏而不徵③,則天下之旅皆悦,而願出於其路矣; 耕者,助而不税④,則天下之農皆悦,而願耕於其野矣;廛,⑤無夫 裏之布(6),則天下之民皆悦,而願為之氓(7)矣。信能行此五者,則 鄰國之民仰之若父母矣。率其子弟,攻其父母,自有生民以來未 有能濟者也。如此,則無敵於天下。無敵於天下者,天吏(8)也。然 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註釋】

①廛(Chan):市中儲藏或堆積貨物的貨棧。徵:徵税。②法而不廛: 指官方依據法規收購長期積壓於貨棧的貨物,以保證商人的利益。③譏 而不徵:只稽查不徵税。譏,查問。④助而不税:指“耕者九一”的井 田制只幫助種公田而不再收税。⑤廛:這裏指民居,與“廛而不徵”的 “廛”所指不同。(6)夫裏之布:古代的一種税收名稱,即“夫布”、“裏 布”,大致相當於後世的土地税、勞役税。(7)氓:指從別處移居來的移民。 (8)天吏:順從上天旨意的執政者。這裏的“吏”不是指小官

【譯文】

孟子説:“尊重賢才,使用能人,傑出的人物都有職位,那麼, 天下的士人都樂於在這樣的朝廷擔任一官半職了;在市場上提供 儲貨的地方卻不徵税,把滯銷的貨物依法收購不使積壓,那麼,天 下的商人都樂於在這樣的市場做生意了;海關只稽查而不徵税,那 麼,天下的旅客都樂於在這樣的路上旅行了;種莊稼只按井田制 助耕公田而不再徵税,那麼,天下的農民都樂於在這樣的土地上 耕種了;居民區沒有額外的土地税和勞役税,那麼,天下的百姓 都樂於成為這裏的居民了。真正能夠做到這五點,就連鄰國的百 姓都會把他當父母一樣仰慕。如果有誰想率領這些百姓來攻打他, 就好比率領兒人去攻打父母,自有人類以來就沒有成功過的。使 這樣,他就今天下大改了。天下無敵的可叫做‘天吏’。做到了 這個程度還不能夠應天下歸服的,是從來沒有過的。’”

【原文】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①。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 忍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 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②見孺子將人於打,皆有怵惕 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④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⑤於鄉 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由是觀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 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 惻隱之心,仁之端(6)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 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有 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自賊者也;謂其君不能者,賊其君者也。凡 剛端於我(7)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人之始然(8),泉之始達。苟 能充之,足以保(9)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註釋】

①不忍人之心;憐憫心,同情心。①乍:突然、忽然。③怵 惕:驚懼。側隱:哀痛,同情。④內交,內交即結交,內同 “納”。⑤要(yao)譽:博取名譽。要同“邀”,求。(6)端:開端,起 源.源頭。(7)我:同“己”。(8)然,同“燃”。(9)保:定,安定。

【譯文】

孟子説:“每個人都有憐憫體恤別人的心情。先王由於憐憫體 恤別人的心情,所以才有憐憫體恤百姓的政治。用憐憫體恤別人 的心情,施行憐憫體恤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 裏面運轉東西一樣容易了。之所以説每個人都有憐憫體恤別人的 心情,是因為,如果今天有人突然看見一個小孩要掉進井裏面去 了,必然會產生驚棋同情的。心理——這不是因為要想去和這孩子 的父母拉關係,不是因為要想在鄉鄰朋友中博取聲譽,也不是因 為厭惡這孩子的哭叫聲才產生這種驚懼問情心理的。由此看來,沒 有同情心,簡直不是人;沒有羞恥心,簡直不是人;沒有謙讓心, 簡直不是人;沒有是非心,簡直不是人。同情心是仁的發端;羞 恥心是義的發端;謙讓心是禮的發端;是非心是智的發端。人有 這四種發端,就像有四肢一樣。有了這四種發端卻自認為不行的, 是自暴自棄的人;認為他的君主不行的,是暴棄君主的人。凡是 有這四種發端的人,知道都要擴大充實它們,就像火剛剛開始燃 燒,泉水剛剛開始流淌。如果能夠擴充它們,便足以安定天下,如 果不能夠擴充它們,就連贍養父母都成問題。”

【原文】

孟子曰:“矢人①豈不仁於函人②哉?矢人唯恐不傷人,函人唯恐傷人。巫匠亦然③。故術④不可不慎也。孔子曰:‘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智?’夫仁,天之尊爵也,人之安宅也。莫之御而不 仁⑤,是不智也。不仁、不智,無禮、無義,人役也。人役而恥為 役,由(6)弓人而恥為弓,矢人而恥為矢也。如恥之,莫如為仁。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後發;發而不中,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矣。”

【註釋】

①矢人:造箭的人。②函人,造銷甲的人。③巫:巫醫,鵝生。匠:匠人,這裏特指做棺材的木匠。④術:這裏指選擇謀生之術,也 就是選擇職業。⑤御:阻擋。(6)由:同“猶”,好像。

【譯文】

孟子説:“造箭的人難道不如造銷甲的人仁慈嗎?造箭的人唯恐自己造的箭不能夠傷害人,造銷甲的人卻唯恐箭傷害了人。醫生和棺材匠之間也是這樣。所以,一個人選擇謀生職業不可以不 謹慎。孔子説:‘居住在有仁厚風氣的地方才好。選擇住處而不迷 在有仁厚風氣的地方,怎麼能説是明智呢?’仁,是上天尊貴的爵位,人間最安逸的住宅。沒有人阻擋卻不選擇仁,是不明智。不 仁不智,無禮無義的人,只配被別人驅使。被別人驅使而引以為恥,就像做了造弓的人卻又以造弓為恥,做了造箭的人卻又以造 箭為恥一樣。如果真正引以為恥,那就不如好好行仁。有仁德的人就像射手:射手先端正自己的姿勢然後才放箭;如果沒有射中, 不怪比自己射得好的人,而是反過來找自己的原因。”

【原文】

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過,則喜。禹聞善言,則拜。大舜有①大焉,善與人同②,捨己從人,樂取於人以為善。自耕稼、陶、漁以至為帝,無非取於人者。取諸人以為善,是與人為善③者也 故君於莫大乎與人為善。”

【註釋】

①有:同“又”。②善與人同:與人共同做善事。③與人為善: 與:偕同。

【譯文】

孟子説:“子路,別人指出他的過錯,他就很高興。大禹聽到有教益的活,就給人家敬禮。偉大的舜帝又更為了不得:總是與別人共同做善事。捨棄自己的缺點,學習人家的優點,非常快樂 地吸取別人的長處來行善。從他種地、做陶器、捕魚一直到做帝 王,沒有哪個時候他不向別人學習。吸取別人的優點來行善,也就是與別人一起來行善。君子。最重要的就是要與別人一起來行善。

公孫丑下

本篇除第一章單純介紹孟子言論外,其餘各章兼記孟子的事蹟、行為和言論,以立身處世的態度為主,其中有不少名言。全篇原文共14章,本書選7章。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原文】

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①。三裏之城,七裏 之郭②,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 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③非不深也,兵革(4)非 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⑤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 域(6)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7)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8)之;多助之至,天 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9)不戰,戰必勝 矣。”

【註釋】

①天時、地利、人和:《苟子·王霸篇》説:“農夫樸力而寡能,則上不失天時,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廢。”苟子所指的“天時”指農時, “地利”指土壤肥沃,“人和”是指人的分工。而孟子在這裏所説的“天時”則指尖兵作戰的時機、氣候等;“地利”是指山川險要,城池堅固等;“人和”則 指人心所向,內部團結等。②三裏之城,七裏之郭:內城叫“城”,外城 叫“郭”。內外城比例一般是三裏之城,七裏之郭。③池:即護城河。 ④兵:武器,指戈矛刀箭等攻擊性武器。革:皮革,指甲胄。古代甲胄確 皮革做的,也有用銅鐵做的。(5)委:棄。(6)域民:限制人民。域, 界限.(8)畔:同“叛”。(9)有:或,要麼。

【譯文】

孟子説:“有利的時機和氣候不如有利的地勢,有利的地勢不 如人的齊心協力。一個三裏內城牆、七裏外城牆的小城,四面圍 攻都不能夠攻破。既然四面圍攻,總有遇到好時機或好天氣的時 候,但還是攻不破,這説明有利的時機和氣候不如有利的地勢。另 一種情況是,城牆不是不高,護城河不是不深,兵器和甲胄不是 極利和堅固,糧草也不是不充足,但還是棄城而逃了,這就説 明有利的地勢不如人的齊心協力。所以説:老百姓不是靠封鎖邊 境線就可以限制住的,國家不是靠山川險阻就可以保住的,揚威天下也不是靠鋭利的兵器就可以做到的。擁有道義的人得到的幫助就多,失去道義的人得到的幫助就少。幫助的人少到極點時,連親戚也會叛離;幫助的人多到極點時,全人下的人都會順從。以全天下人都順從的力量去攻打連親戚都會叛離的人,必然是不戰 則已,戰無不勝的了。”

【讀解】

天、地、人三者的關係問題古往今來都是人們所關注的。三者到底誰最重要也就成了人們議論的話題。如我們在註釋中所引, 荀子曾經從農業生產的角度論述過天時、地利、人和的問題。但他並沒有區分誰重要誰不重要,而是三者並重,缺一不可。

孟子在這裏則主要是從軍事方面來分析論述天時、地利、人 和之間關係的,而且是觀點鮮明:“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者之中,“人和”是最重要的,起決定作用的因素,“地利”次 之,“天時”又次之。這是與他重視人的主觀能動性的一貫思想分 軍開的,同時,也是與他論述天時、地利、人和關係的目的分不 開的,同時,也是與他論述天時、地利、人和關係的目的分不 開的。正是從強調“人和”的重要性出發,他得出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結論。這就把問題從軍事引向了政治,實際上又回到了他那“老生常談”的“仁政”話題。

按照孟子的看法,老百姓不是靠封鎖邊境線就可以限制住的, 國家也不是靠山川就可以險阻就可以保住的,所以,閉關鎖國是沒有出路的。要改革,要開放,要提高自己的國力,讓老百姓安居炙業。 只要做到了這一點,就會“得道者多助”,多助到了極點,全天下 的老百姓都會順從歸服。那就必然會出現孔子所説的那種情況 ——“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論語·子路》各國人士 都來申請留學,申請經商,甚至攜帶妻子兒女前來申請移民定居 哪裏還用得着“封疆之界”呢?只怕是趕也趕不走啊。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就這樣成了名言,以至於我們為現在還常常用它來評價國際關係。

當然,“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也同樣是名言,而且,還更為廣泛地應用於商業競爭、體育比賽尤其是足球比賽的狂熱之中。這充分説明它所藴含的哲理是豐富、深刻而具廣闊的延展性的。

所謂“人心齊,泰山移。”誰説“人和”不是最最重要的財富呢?

《孟子》簡介 篇四

孟子(約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戰國中期皺國(今山東皺縣東南人),離孔子的故鄉曲阜不遠。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學説的繼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孟子的出生距孔子之死(前479)大約百年左右。關於他的身世,流傳下來的已很少,《韓詩外傳》載有他母親“斷織”等故事,《列女傳》載有他母親“三遷”和“去齊”等故事,可見他得力於母親的教育不少。據《列女傳》和趙岐《孟子題辭》説,孟子曾受教於孔子的孫子子思。但從年代推算,似乎不可信。《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説他“受業子思之門人”,這倒是有可能的。無論是受業於子思也罷,孟子的學説都受到了子思的影響。所以,荀子把子思和孟子列為一派,這就是後世所稱儒家中的思孟學派。

和孔子一樣,孟子也曾帶領學生遊歷魏、齊、宋、魯、滕、薛等國,並一度擔任過齊宣王的客卿。由於他的政治主張也與孔子的一樣不被重用,所以便回到家鄉聚徒講學,與學生萬章等人著書立説,“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記。孟子荀卿列傳》)今天我們所見的《孟子》七篇,每篇分為上下,約三萬五千字,一共二百六十章。但《漢書。藝文志》著錄“孟子十一篇”,比現存的《孟子》多出四篇。趙岐在為《孟子》作注時,對十一篇進行了鑑別,認為七篇為真,七篇以外的四篇為偽篇。東漢以後,這幾篇便相繼亡佚了。

趙岐在《孟子題辭》中把《孟子》與《論語》相比,認為《孟子》是“擬聖而作”。所以,儘管《漢書。文藝志》僅僅把《孟子》放在諸子略中,視為子書,但實際上在漢代人的心目中已經把它看作輔助“經書”的“傳”書了。漢文帝把《論語》、《孝經》、《 孟子》、《爾雅》各置博士,便叫“傳記博士”。到五代後蜀時,後蜀主孟昶命令人楷書十一經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這可能是《孟子》列入“經書”的開始。後來宋太宗又翻刻了這十一經。到南宋孝宗時,朱熹編《四書》列入了《孟子》,正式把《孟子》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元、明以後又成為科舉考試的內容,更是讀書人的必讀書了。

歷代為《孟子》作註釋比較重要的有東漢趙岐的《孟子》注和宋代朱熹的《孟子集註》。清代的焦循總結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撰成《孟子正義》一書,是集大成的著作。

孟子生活的戰國中期較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更為變亂,社會更加動盪不安。同時,思想也更加活躍正當“百家爭鳴”的時代。所以,孟子一方面繼承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等,另一方面又有所發展,形成了自己的政治和學術思想。同時,在與墨家、道家、法家等學派的激烈交鋒中,孟子維護了儒家學派的理論,也確立了自己在儒學中的重要地位,成為僅次於孔子的正宗大儒。隨着儒家地位的不斷提高,孔子被尊為“聖人”,孟子也被稱為“亞聖”。

與論語一樣,《孟子》也是以記言為主的語錄體散文,但它比《論語》又有明顯的發展。《論語》的文字簡約、含蓄,《孟子》卻有許多長篇大論,氣勢磅礴,議論尖鋭、機智而雄辯。如果説《論語》給人的感覺是仁者的諄諄告誡,那麼《孟子》給人的感覺就是侃侃而談,對後世的散文寫作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詞語註釋: 篇五

孟子謁見齊宣王,説:“所謂故國,不是説國中要有高大的樹木,而是説要有世代(與國家休慼與共)的臣子。現在大王沒有親信的臣子了。過去任用的人,現在不知到哪裏去了。”宣王説:“我用什麼方法才能識別哪些人沒有才幹而罷免他們呢? ”孟子説:“國君任用人才,如果得不到合適的人選,將會使地位低的超過地位高的,關係遠的超過關係近的,(對此)能不慎重嗎?左右侍臣都説好,不行;大夫們都説好,也不行;全國的人都説好,這才去考察他,見他確實是好,這才任用他。左右侍臣都説不行,不要聽信;大夫們都説不行,也不要聽信;全國的人都説不行,這才考察他,見他確實不行,這才罷免他。左右侍臣都説可殺,不要聽信;大夫們都説可殺,也不要聽信;全國的人都説可殺,這才考察他,見他確實可殺,這才殺掉他。所以説,是全國的人殺掉他的'。像這樣,才可以算是百姓的父母。”

齊宣王問道:“商湯流放夏桀,武王討伐商紂,有這些事嗎?”孟子回答道:“文獻上有這樣的記載。”宣王問:“鉅子殺他的君主,可以嗎?”孟子説:“敗壞仁德的人叫賊,敗壞信義的人叫殘,殘和賊這樣的人叫獨x者。我只聽説殺了獨x者紂罷了,沒聽説臣殺君啊”。

齊國攻打燕園,戰勝了燕國。齊宣王問道:“有人勸我不要兼併燕國,有人勸我兼併燕國。以一個擁有萬輛兵車的國家去攻打另一個擁有萬輛兵車的國家,五十天就攻克了它,光憑人力是做不到的。不兼併它,必定會有上天降下的災禍。兼併它,怎麼樣?”孟子回答説:“兼併了,燕國人民高興,那就兼併它。古代有這麼做的人,武王就是。兼併了,燕國人民不高興,那就不要兼併。古代也有這麼做過的人,文王就是。以擁有萬輛兵車的國家去攻打另一個擁有萬輛兵車的國家,百姓用簞裝着飯食、用壺盛着漿湯來迎接大王的軍隊,難道有別的原因嗎?只是想擺脱水深火熱的處境罷了。”

齊國人要兼併燕國。別的諸侯國謀劃援救它。宣王説:“很多諸侯謀劃來討伐我,(我)用什麼方法對付他們呢?”孟子回答道:“我聽説過憑方圓七十里的地方就治理了天下的人,商湯就是這樣。沒有聽説憑着方圓千里的土地還怕別人的。《尚書》上説:‘商湯的征伐,從葛開始。’這時,天下的人都信任商湯,他向東征伐,西邊的少數民族就埋怨,向南征伐,北邊的少數民族就埋怨,(他們埋怨)説:‘為什麼(不先征伐我們這裏,而要)後征伐我們(這裏)呢?’人民盼望他,如同大旱時節盼望雲彩一樣。(湯的軍隊每到一地,)讓經商的照常做買賣,種田的照常幹農活,殺了那裏的暴君,慰問那裏的百姓,像是及時雨從天而降,百姓非常高興。《尚書》上又説:‘君王來了,我們就得到新生。’現在,燕王虐待他的百姓,大王去征伐它,百姓都以為會把他們從水深火熱中拯救出來, (所以)用簞裝着飯食、用壺盛着漿湯來迎接大王的軍隊。如果您殺戮他們的父兄,囚禁他們的子弟,毀壞他們的宗廟,搬走他們國家的寶器,像這樣怎麼行呢?天下本來就畏忌齊國的強大,現在齊國擴大了一倍的土地卻不施行仁政,這就使得天下的諸侯要出兵攻打您了。大王趕快發佈命令,把被俘的老人孩子遣送回去,停止搬運燕國的寶器,同燕國百姓商量,選立一個新國君,然後撤離燕國。那麼還來得及阻止(各國動兵)。”

原文 篇六

①葛:遠古時期的部落名。

②旄倪(máo ní):指被俘虜的老人和幼兒。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r1v3n8.html
專題